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闌尾手術護理

闌尾手術護理

時間:2023-08-01 17:39: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闌尾手術護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闌尾手術護理

第1篇

【關鍵詞】 急性闌尾炎;外科治療;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869-01

闌尾炎是外科最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臨床主要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壓痛點,治療上一般以手術為主。本病發病可見于任何年齡,但以青少年多見。如果不及時救治就會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到生命。為了促使患者早日康復,減少手術后的并發癥,需要做好手術前后的護理工作,我院于2011年5月――2012年10月共收治闌尾炎病人100例,現對其護理情況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于2011年5月――2012年10月共收治闌尾炎病人100例,包括男性62例,女性38例。患者年齡在8-63歲之間,平均35.4歲。經過X線等臨床檢查結合臨床表現都確診為闌尾炎,全部病人給予外科手術治療,術后因腹腔出血再次手術1例,傷口感染3例,粘連性腸梗阻2例,經過積極的治療和護理后均痊愈出院。

2 護 理

2.1 術前護理 首先做好患者的術前心理工作,耐心的解釋本病的特點和基本病因。及時、有效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對于患者的恐懼和不安給予耐心的解釋和安慰,使患者精神放松,心態樂觀,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再詢問患者的基本病史,包括發病情況,疼痛的部位、性質和頻次等,及時的向醫生匯報和溝通。囑患者暫禁食、禁水,做好術前備皮,完善術前檢查,對患者做術前的談話工作,使患者對術中和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給予充分的說明,對于患者的疑慮給予詳細的解釋,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工作。

2.2 術后護理

2.2.1 患者術后的選擇一般遵循符合治療需要,保證患者有一定的舒適度,并且有利于組織器官的功能恢復。本組患者術后去枕平臥6個小時,后采取半臥位以減輕腹肌張力,緩解患者的刀口疼痛,且利于引流,這樣就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2.2.2 觀察 患者術后應密切觀察各項生命指征,如果術后發現血壓下降和脈搏細快的情況要考慮出血的可能,本組患者就有2例術后護理人員發現血壓較前突然下降,報告給醫生后及時處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鼓勵患者做呼吸運動,有效地咳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預防肺部的感染。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會常感到疼痛,除了一般的止疼外,還要檢查傷口的情況,看有無滲液、滲血和感染情況。

2.2.3 飲食 術后胃腸蠕動排氣后可給予易消化的流質飲食,隨病情穩定漸過渡到半流質飲食,一般3-4天后再轉為普食,但要避免食用豆類、甜食等,容易出現腹脹。還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病人如出現不適,可暫停食用普食,病情穩定2周后可正常飲食。

2.2.4 引流 闌尾炎術后如果留置有引流管,要及時固定,采取半臥位,以利于引流。注意觀察引流管有無受壓、扭曲和變型,保證引流管通暢。還要觀察引流物的量、性質和顏色,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做出相應的處理。醫護人員還要指導患者在下床活動時,把引流袋置于膝關節以下,以利引流,避免感染。

2.2.5 活動 術后病人待病情許可的情況下早下床活動可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預防腸粘連[1]。患者常常擔心過早的活動會引發切口出血,并且出現疼痛不適,故減少活動,延遲下床時間。實事上,手術1天后就可適當活動,可現在床上進行肢體活動,在下床活動。護理人員應鼓勵病人早下床,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和傷口的早日愈合。

2.2.6 切口 切口的感染多是由于術中污染,壞疽和穿孔性闌尾炎等原因。要給予病人及時換藥,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換藥頻次,必要時1日1換。切口感染的病人要注意觀察患者的體溫和傷口的情況,保持切口周圍皮膚的清潔和敷料的干燥,如果出現滲液過多、皮膚紅腫、疼痛加劇、體溫升高的情況,多提示切口感染,告知醫生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感染加重而影響預后。另外患者還要保持半臥位,降低腹壁張力,活動時避免牽拉傷口,咳嗽時雙手保護切口防止裂開。

2.2.7 一般護理 術后的一般護理也不可忽視,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流暢和床單的整潔。要注意患者的口腔護理和皮膚的清潔。對于老年性患者要給患者勤翻身、扣背,避免出現褥瘡和墜積性肺炎。患者也要搞好個人衛生,建議患者勤換洗干凈、柔軟的衣服,不要弄濕了敷料。

3 討 論

闌尾為一蚓狀盲管,屬于淋巴免疫器官,容易因感染而出現化膿。在化膿和穿孔時,術中因粘連而難以鑒別,術后易出現出血。患者常會出現血壓下降、脈速和引流液出血增多。本組就有1例而再次手術。闌尾炎手術非常常見,操作也相對簡單,常不引起醫護人員的重視,但經過這么多年的護理工作,筆者認識到護理工作沒有大小輕重之分,都應盡心竭力的去完成,一點也馬虎不得。像本組100例患者從術前的觀察、溝通和安慰,到術后的一般護理、觀察切口、引流的情況,再到患者的飲食、活動,每一個環節出現瑕疵就會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和預后。正因為持有認真負責的正確態度和扎實的基本功,才能使患者術后盡管出現1例因腹腔出血再次手術,3例傷口感染,2例粘連性腸梗阻,但進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全部治愈出院。可見,加強對闌尾炎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是手術成功的保障。

第2篇

關鍵詞:闌尾炎手術;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闌尾炎屬急腹癥,是外科常見的疾病類型,臨床表現為右下腹轉移性疼痛(肌緊張、反跳痛與麥氏點壓痛),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患者術后易出現切口感染、腹腔膿腫等并發癥,影響其康復進程[1-2]。我院在闌尾炎手術患者護理中引用了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行闌尾炎手術患者82例,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為19~65歲,平均年齡為(25.7±6.4)歲;均符合臨床上關于闌尾炎的診斷標準,確診后遂行連續硬膜外麻醉闌尾切除術治療。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層次、疾病類型、臨床表現以及術式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兩組患者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后,行闌尾切除術,術前30min以頭孢類抗生素靜脈滴注,術后取平臥位,去枕,頭偏向一側,鼻導吸氧(1~2h),禁食,行營養支持、消炎、補液處理,并及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

1.2.2護理方法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行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闌尾炎屬急發癥,患者會因疼痛而出現恐懼、緊張、不安等不良心理,尤其在醫院陌生環境中,護理人員要主動與其進行溝通,及時疏導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促使其主動配合治療;②術前、術中護理:提前備好術中醫療用品,對于老年人、兒童患者要做好補液準備,及時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對于腹脹患者行胃腸減壓;對于可能感染患者行合理抗菌藥物治療;手術室內以紫外線消毒,術區備皮,嚴格執行無菌操作;③術后護理:及時行心電監測,常規吸氧,48~72h內低流量持續給氧,避免出現心律失常;術后患者多會出現切口疼痛,務必要做好疼痛護理,必要時可施加止痛藥;部分患者會因疼痛難忍出現心動過速、心肌缺血、血壓升高以及睡眠障礙等,護理人員要遵醫囑,追加鎮靜、鎮痛治療;為避免切口感染,要以過氧化氫及時清洗切口;若出現炎性滲出物,要施加促肉芽組織生長藥物,以加快切口愈合;④并發癥護理:結扎線脫落或術中誤傷腸管,均會出現糞瘺,此時要行抗生素治療;若腹腔出血遂行抗休克給氧吸入護理;如患者持續腹脹、高燒、有中毒跡象,可考慮腹腔膿腫,行引流處理并施加抗生素治療。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41×82%。

1.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分析處理,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情況比較:對照組出現3例切口感染,3例盲腸壁膿腫,2例腹腔膿腫,并發癥發生率為19.5%;觀察組患者出現例3切口感染,1例糞瘺,并發癥發生率為9.8%,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6%,對照組明顯不及觀察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我國闌尾炎發病率逐漸呈現出遞增態勢,且以年輕人發病率最高,尤其是20~30歲年齡段的青壯年群體[3]。患者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痛,大部分闌尾炎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部疼痛病史,一部分患者患病開始疼痛便局限于右下腹部,當闌尾壞疽出現穿孔后,腹痛便擴散開來。

當前我國治療闌尾炎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闌尾炎切除術,且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闌尾炎切除術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提高。闌尾炎切除術作為外科腹部常見的手術類型,雖為治療闌尾炎最為有效的方法,但術后易出現切口感染、腹腔膿腫等并發癥,可見術后護理工作與治理工作同等重要。臨床研究結果表明,給予闌尾炎患者適當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復[4],我院在闌尾炎患者術后護理中采取了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表明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充分說明了圍手術期護理對闌尾炎患者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闌尾炎患者行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郭貴賢.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闌尾炎手術患者的臨床分析[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1,12(07):102-103.

[2]張潔靖.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闌尾炎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工程,2011,15(11):1206-1207.

第3篇

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6月至12月間急性闌尾炎患者10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對對照組中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采取常規護理,而對實驗組中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圍手術期系統護理。對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及對護理滿意程度進行比較分析。

結果:相對于對照組,實驗組中急性闌尾炎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更高,且并發癥發生率較小,P

結論: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時,采取圍手術期系統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1-0440-02

急性闌尾炎作為常見急腹癥之一,應積極地采取疾病診斷與治療,而圍手術期護理一定程度上影響疾病預后情況。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采取圍手術期系統護理,能有效改善護理質量與患者并發癥情況[1]。本文就此對急性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6月至12月間急性闌尾炎患者100例,在患者及其家屬知情且同意的情況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例患者。對照組中患者的年齡段在22歲至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6±3.7)歲,男性35例,女性15例。其中化膿性闌尾炎患者10例,單純性闌尾炎患者38例,闌尾膿腫患者1例,壞疽穿孔性闌尾炎患者1例。實驗組中患者的年齡段在22歲至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7±3.6)歲,男性38例,女性12例。其中化膿性闌尾炎患者11例,單純性闌尾炎患者36例,闌尾膿腫患者2例,壞疽穿孔性闌尾炎患者1例。兩組急性闌尾炎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以及疾病情況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

1.2方法。對兩組急性闌尾炎患者采取相應的護理,其中對對照組中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采取常規護理,即采取常規的藥物、飲食、心理等方面護理;而對實驗組中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圍手術期系統護理,即在患者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等不同時間段對患者進行系統性的圍手術期護理。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的關注,并且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積極并且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感染情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的教育,從而使能夠更好地配合疾病治療與護理。手術結束后,根據患者的麻醉情況選擇不同的臥位,并且合理進食。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觀察,給予及時的處理,鼓勵患者進行活動。通過采取問卷調查形式了解兩組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并發癥及對護理滿意程度情況,并且進行比較分析。其中對護理滿意程度分為滿意、比較滿意及不滿意三個層次。

1.3數據處理。采取SPSS18.0軟件包分析數據,數據采取例數(n)、百分數(%)及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數據比較采取X2檢驗及t檢驗表示。P

2結果

由結果可知,對照組中對護理滿意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占76.00%,并發癥發生率為20.00%;實驗組中對護理滿意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占100.00%,并發癥發生率為12.00%,即相對于對照組,實驗組中急性闌尾炎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更高,且并發癥發生率較小,P

3討論

急性闌尾炎作為常見的外科急腹癥疾病,其主要臨床特征為轉移性右下腹固定壓痛點以及右下腹痛,而是否能夠及時的對患者進行疾病診斷與治療對于患者的疾病預后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應及早的對患者進行疾病診斷與治療,同時在對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時應給予一定的重視[2]。

急性闌尾炎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闌尾受細菌侵襲而導致的化膿性感染,需及時的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而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易出現相關并發癥。由本次試驗所得數據可知,相對于對照組,實驗組中急性闌尾炎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更高,且并發癥發生率較小,P

在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相關護理時,在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前應對患者腹痛的性質、時間以及部位進行嚴密的觀察,并且報告相關醫師。同時對患者的呼吸、脈搏、體溫以及意識等相關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的監測[3]。相關的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疾病情況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建立患者的靜脈通路,積極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感染情況。對于疼痛較為嚴重的患者可適當使用解痙藥物。

手術結束后,應根據患者的麻醉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臥位,如為防止由于腦脊液外漏而引起腰椎麻醉患者出現頭痛情況,患者應去枕平臥6h,而連續硬膜外麻醉患者應低枕平臥,患者血壓平穩后給予半坐臥位。患者在手術當天應禁食,而在禁食期間采取靜脈補液。為有效控制感染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使用抗生素。患者在術后第1d采取流質飲食,第2d采取半流質飲食,術后第3d至第4d可普通進食。而重癥患者需待到排氣且腸蠕動功能恢復后進食。手術結束后,醫護人員應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如血壓、脈搏、體溫)、手術切口、腹部體征進行密切的觀察,若出現異常應及時報告并給予相應的處理。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鼓勵患者進行活動,從而促進其胃腸功能恢復防止腸粘連,增進血液循環加速其傷口的愈合。患者術后易出現腹腔膿腫、糞瘺等相關并發癥,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的處理,同時給予心理護理使得患者能夠以較好的心態配合護理。

4小結

在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時,應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圍手術期系統護理,從而有效的改善患者對于護理滿意程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較好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杜杰,高俊孌,白潔等.急性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5):856-858

第4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25

妊娠期發生急性闌尾炎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手術是行之有效的治療措施。掌握妊娠期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特點,及時采取相應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治療成功的重要環節[1]。2009~2011年收治妊娠期急性闌尾炎患者26例,均行手術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妊娠期急性闌尾炎患者26例,年齡20~40歲,平均28.6歲;孕期8~41周。均符合急診手術治療手術指征。

方法:

⑴心理護理:向孕婦講解疾病知識及手術的必要性。以真誠給患者同情和安慰,循序漸進地向患者說明急診手術是妊娠期急性闌尾炎治療的最佳方案,因為妊娠期盆腔器官充血,闌尾也充血,炎癥發展很快,容易發生闌尾壞死和穿孔。由于大網膜被增大的子宮推移,一旦穿孔就不易使炎癥局限,造成彌漫性腹膜炎。若炎癥刺激子宮漿膜時,可引起子宮收縮誘發流產、引起子宮強直性收縮,其毒素可能導致胎兒缺氧甚至死亡。對孕婦同樣會引起嚴重后果,因此必須立即手術治療。至今國內外無1例因麻醉對胎兒造成不良后果的報道,使患者消除顧慮。尊重患者的隱私,對患者多關心。在備皮和留置導尿等術前準備時用屏風遮擋形成一個床單元獨立空間,尊重患者的隱私,每項護理操作都必須輕柔、穩妥、體貼入微,做好解釋工作。當手術室人員來接患者時,不但向手術室人員交待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態,并由一名病房護士護送患者到手術室,表示對患者的關心,從而減輕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

⑵術后護理:由于手術麻醉、手術切除引起的應激反應易導致患者缺血、缺氧,血壓偏低及子宮收縮不良影響,因而術后須給予持續心電監護,嚴密監測胎動、胎心音及宮縮等變化,尤其是胎心音,應做到每30分鐘聽胎心音1次,發現胎動或胎心音異常,應及時正確處理以避免發生胎兒宮內窘迫等情況,同時應密切觀察陰道分泌物中是否有出血等異常情況。注意術后切口護理,由于孕婦體內胎兒不斷生長發育,妊娠中、晚期的子宮不斷膨脹,使腹壁張力增大,腹膜變薄,再加上術后腹脹或咳嗽等癥狀,手術切口容易裂開,應引起高度重視。患者咳嗽時,護理人員應指導其用手緊壓固定切口以減輕對切口的牽拉力,患者腹脹時則用熱敷方法并及時報告醫師以給予進一步治療;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切口是否出現滲血、紅腫或化膿;有放置引流管者,護理人員還應觀察引流是否通暢,引流物的顏色,流量及性質是否有異常變化。孕婦產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盡量幫助患者減輕。可以采用轉移注意力,提高痛閾的方法。如果患者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可用藥物止痛,但要選好藥物,不能用對胎兒有禁忌的止痛藥。

⑶生活護理:孕婦加強營養,因為營養是母體康復和胎兒生長發育的保證。手術后,機體的分解代謝大于合成代謝,出現明顯的負氮平衡。腸蠕動恢復后必須循序漸進地按清流質、流質、半流質、普食的方式給予各種營養素齊全的高營養飲食,同時要考慮妊娠的因素,營養素的提供要比一般手術患者更多一些,盡可能按患者的口味和飲食習慣烹調,確保營養素的攝入,以利于機體的修復和胎兒的生長。給孕婦選擇合適的臥位,中晚期妊娠的患者,膨大的子宮可使膈肌上移,胸腔體積縮小,選擇半臥位可使內臟器官稍下垂,胸腔體積增加,從而減輕心肺負擔。半臥位還可使膿液局限于直腸子宮凹陷,減少毒素的吸收,促進術后孕婦康復。術后的早期活動可加速腸蠕動功能恢復,避免腸麻痹及腸粘連的發生。對于術后無胎心及胎動異常且無流產、早產先兆者,護理人員可指導其在床上做適當的四肢活動,如果其病情許可,則可鼓勵并幫助患者術后24小時下床活動,而對于有胎動異常或先兆早產流產者,則須囑其臥床休息而不宜下床進行早期活動。

結 果

26例妊娠期急性闌尾炎患者均通過采用心理護理、充分的術后護理、妥善的生活護理,均順利獲得痊愈出院。

討 論

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外科合并癥,可發生在妊娠各個階段,發病率為0.5%~1.0%,其病程發展快,并發癥多,不及時診斷、治療可危及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導致嚴重后果[2]。掌握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特點、及時采取相應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治療成功的重要環節。妊娠期由于子宮增大、右旋,闌尾的解剖位置發生相應的移位,從而使闌尾炎的腹部癥狀、體征不明顯。妊娠期闌尾炎具有臨床特殊性,給護理觀察帶來因難。而孕期盆腔器官充血,闌尾隨之充血,炎癥發展快,容易發生闌尾壞死、穿孔。使炎癥波及子宮漿膜,可誘發子宮收縮,引起流產、早產或子宮強直性收縮,其毒素可能導致胎兒窘迫甚至死亡,威脅母兒安全,故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時應強調及時手術治療。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特殊時期的生理、心理變化,給予認真、及時的護理,對減輕患者痛苦、保證母嬰安全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 腹腔鏡手術;小兒闌尾炎;臨床效果;護理干預 

闌尾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急腹癥, 其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小兒闌尾炎患兒明顯少于成年人, 傳統的治療方法為開腹手術治療, 而腹腔鏡手術治療已經漸漸代替傳統手術方法。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以及疼痛輕微等優點, 同時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 可提高患者治療的效果。本文主要對2012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小兒闌尾炎患兒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并加以護理干預的效果作分析,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小兒闌尾炎患兒, 均經相關檢查確診。患兒年齡5~12歲, 平均年齡(7.58±2.05)歲, 其中男62例, 女38例。患兒主要就診原因為腹痛、高熱。隨機將患兒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50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手術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均為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的腹腔比較淺, 視野較小, 給予其0°腹腔鏡以及三晶片攝像系統治療, 可以獲得比較清晰的視野。兩組患兒均在麻醉基礎上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 患兒取平臥位, 在其穿刺部位常規消毒鋪巾, 以患兒的臍部為穿刺點, 放置5 mm的腹腔鏡, 為患兒建立二氧化碳氣腹, 保持氣腹壓力在100 mm Hg(1mm Hg=0.133 kPa)。首先對患兒的闌尾部位具體情況進行檢查, 之后給予患兒相應的手術治療。 

1. 2. 2 護理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小兒闌尾炎患兒均給予常規的護理,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以護理干預, 具體措施包括:①心理護理。小兒闌尾炎患兒年齡較小, 患兒及家屬存在一定的緊張、焦慮等不良的心理狀態, 護理人員應積極地與家屬溝通, 告知腹腔鏡手術相關知識, 給予家屬鼓勵, 讓其幫助患兒調整好心態接受手術的治療。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鼓勵語言、發放小禮物等獎勵措施提高患兒配合治療的依從性。②術前準備。護理人員告知患兒家屬有關闌尾炎疾病知識、腹腔鏡手術知識, 快速做好術前禁食、清潔臍部、建立靜脈通道、胃腸道準備等各項準備工作。③術后護理。護理人員幫助患兒取平臥位, 頭部偏向一側, 防止因嘔吐導致窒息的發生。病情穩定后取半坐臥位, 有計劃地鼓勵患兒進行床上活動和下床活動, 促進患兒腸胃功能的恢復。同時護理人員加強患兒生命體征、排氣排便、切口護理、并發癥等監測工作, 發現患兒出現異常情況, 及時告知醫生進行有效處理。做好小便管理, 防止尿液污染切口。告知患兒及家屬在未排氣時應禁食, 告知危害后果。期間給予患兒口腔護理, 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并進行相應的液體輸入補充營養。 ④疼痛護理。護理人員告知患兒家屬, 可通過改變、撫摸患兒等措施緩解其疼痛, 并播放患兒喜歡的音樂、動畫片或者玩玩具等方法轉移患兒的疼痛注意力, 以此減少患兒的疼痛, 提高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小兒闌尾炎患兒經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觀察分析[2]。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闌尾炎是小兒急腹癥中最為常見的一種, 其病情變化速度較快, 增加了診斷的難度。如果患兒不能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 可導致患兒出現嚴重的并發癥, 對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嚴重的影響[3]。 

傳統治療闌尾炎的方法為開腹手術治療, 隨著醫學的發展, 腹腔鏡手術已經是治療小兒闌尾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腹腔鏡手術可對患兒腹腔內的具體情況進行觀察, 集診斷、治療于一體。為患兒治療時, 對患兒腹腔的創傷較小, 可縮短患兒術后恢復的時間, 減少患兒的痛苦[4]。 

小兒闌尾炎患兒的耐受性比較差, 在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整個過程中, 極易出現并發癥[5]。因此, 護理人員要加強患兒的護理工作, 為患兒實施心理護理、術前準備、術后護理等, 可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 減少患兒并發癥的發生率。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給予小兒闌尾炎患兒腹腔鏡手術并加以有效的護理干預, 可明顯的縮短患兒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 減少患兒的疼痛, 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朱小寧, 徐丹丹.經臍雙切口懸吊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護理配合. 中國臨床護理, 2013, 5(3):228-229. 

[2] 于愛萍.腹腔鏡手術治療27例小兒闌尾炎的護理.中國醫學創新, 2010, 7(9):135-136.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論 文 網專業教育教學論文和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3] 余東海, 張文, 孫曉毅, 等.腹腔鏡治療小兒闌尾炎148例分析. 臨床外科雜志, 2011, 19(10):704-706. 

第6篇

關鍵詞:護理干預;闌尾炎;圍手術期

闌尾炎,一種由多種因素而形成的常見外科疾病病,多發于男青年中[1]。臨床表現為,右下腹部出現劇烈疼痛感、發熱及嘔吐等,目前對闌尾炎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但是接受手術后患者往往會出現術后并發癥,如切口感染等,給患者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2]。為了提高治療效果與患者的生活質量,我院對患者進行手術圍期的護理干預,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4年5月~2015年5月將80例在該時期內在我院接受闌尾炎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分別護理,每組40例。其中,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17~53歲,平均(37.43±3.17)歲;闌尾炎膿腫例3例,壞疽穿孔性闌尾炎例14例,單純型闌尾炎例15例,化膿性闌尾炎8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9~57歲,平均(38.74±3.31)歲;闌尾炎膿腫例2例,壞疽穿孔性闌尾炎例15例,單純型闌尾炎例14例,化膿性闌尾炎9例。排除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情方面均無明顯性的差異,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該組患者接受圍手術期的常規護理,如術前心理安慰、健康指導及術后出院指導等。

1.2.2觀察組 該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分為術前術后兩個階段,具體如下。

1.2.2.1術前護理 ①心理安慰,患者入院后積極與患者進行交談,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向患者介紹本院的醫療水平以及先進的醫療設備,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向患者解釋該病的形成原因與治療方式,消除患者對該病的恐懼感;根據患者興趣愛好與其進行交談,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消除醫患之間的隔閡感。②生命體征監測,每天對患者的血壓與體溫等體征進行記錄。③術前提醒,叮囑患者術前12h要禁水禁食并告誡其進入手術室后的相關事宜,令患者做好心理準備。

1.2.2.2術后護理 ①心理安慰,對患者取得治療效果予以肯定并鼓勵其堅持治療。②康復護理,患者接受心電監護與持續低流量的氧氣供給;叮囑患者保持切口處的干燥與清潔,并為其定時換藥與腹部按摩,同時指導患者與家屬換藥與按摩。③環境營造,為患者營造一個整潔、安靜的病房環境。④飲食指導,患者術后先以流質食物為食、接著以半流質最后正常飲食,注意營養搭配且以清淡為主。⑤出院指導,叮囑患者按時吃藥并進行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叮囑患者家屬為患者準備清淡有營養的食物并提醒患者注意休息,早睡早起,患者如有腹痛、發燒現象及時送院就醫。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并記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研究中所獲數據均由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t對其進行檢驗;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計數資料,用χ2對其進行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后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情況:觀察組患者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術后護理過程中,對照組出現切口感染4例,腹腔囊腫3例,盲腸壁囊腫2例,糞瘺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7.50%;對照組出現切口感染2例,盲腸壁囊腫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7.50%。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有明顯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圍手術期,患者的恢復不僅要靠醫生的高超手術技術,還要依靠對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護理,觀察組患者手術用時為(35.43±5.58)min、術中出血量(164.75±25.32)ml及住院時間(6.21±0.33)d,均明顯少于對照組的(50.43±6.48)min、(210.72±34.57)ml、(9.31±0.92)d,兩組存在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對闌尾炎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病情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并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桂英.手術治療闌尾炎20例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4):30-31.

[2]李英權,曹輝.護理干預對闌尾炎圍手術期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5):257-258.

第7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55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757-01急性闌尾炎是常見的疾病,闌尾管道梗阻和闌尾腔內細菌感染是急性闌尾炎的主要發病原因,腹瀉、便秘等引起的闌尾管腔狹窄、黏膜受損和供血障礙等也會導致急性闌尾炎[1]。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表現有腹痛、低熱、嘔吐、惡心、皮膚感覺過敏、反跳痛、壓痛、腹肌緊張等。患者的臍部周圍或中上腹部一旦出現疼痛,應當密切觀察,數小時后如果疼痛轉移至右下腹并固定疼痛,應考慮是否患有急性闌尾炎,及時去醫院就診,通過血常規、尿常規、超聲檢查等方式確診,及時接受治療,避免延誤治療最佳時間,并發腹膜炎、膿腫、內瘺和外瘺等疾病,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現選取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98例急性闌尾炎患者,對其圍手術期手術護理的方法及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98例急性闌尾炎患者,其中男患者52例,女患者46例,平均年齡為(42.35±2.14)歲,最大59歲,最小12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固定疼痛、嘔吐、惡心等癥狀,平均發病時間為(6.12±1.08)h,最長15.2h,最短1.1h,98例患者均自愿接受闌尾切除手術。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對98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闌尾切除術,并給予護理干預,護理方法如下:

1.2.1患者入院前,由于對陌生的環境不熟悉,加上自身腹部的疼痛,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和極大的心理負擔。護理人員應當熱情的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病房環境和主治醫師和手術者高超的醫術,介紹手術方法及安全性,消除患者恐懼、緊張的情緒及心理壓力。患者入院后應當禁食,避免食物過多對腸道造成更大的壓力,護理人員應當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禁食的原因,避免患者產生暴躁、壓抑的情緒,影響對手術的配合。

1.2.2手術前護理人員應當仔細測量患者的血壓、呼吸、體溫及脈搏,一旦患者病情出現各種變化或腹痛加劇等,應當及時向主治醫師報告。在患者等待手術期間,護理人員應當反復叮囑患者不能自行使用鎮定止痛藥物,如嗎啡等。

1.2.3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選擇臥位,每隔1小時測量1次患者的脈搏及血壓。如果患者出現出血、切口處感染等癥狀應及時向主治醫師報告。患者術后可以補充能量、水和電解質等,密切觀察患者的腸胃活動,待功能恢復后可以進食,進食時應當按照流質食物、半流質食物、普通食物進行,禁忌過甜的食物和辛辣食物。護理人員應當倡導患者早日下地活動,可以防止腸粘連和腹脹,加快切口處愈合和血液循環,增強食欲和腸蠕動功能。大多數闌尾炎患者術后由于頭暈、切口疼痛等不愿意下地活動,護理人員可以向患者家屬解釋術后下地活動的好處,一起鼓勵患者盡早下地活動。

1.2.4便秘、腹腔膿腫、出血、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是急性闌尾炎術后常見的并發癥。護理人員應當重視對急性闌尾炎術后并發癥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當倡導患者術后適當活動,防止腸內食物堆積不能及時排出導致便秘。對術后直腸膀胱刺激、腹脹和腹痛等癥狀的患者應當考慮是否出現腹腔膿腫,對癥治療。術后1-2天內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腹腔出血現象,一旦患者出血應當及時對其進行輸血。術后2-3天護理人員應密切測量和觀察患者的體溫及切口處,一旦切口處出現跳痛、紅腫和脹痛等,可考慮患者是否出現切口感染并發癥,對其進行清理創口、拆線和引流的處理方法,并對切口處定期換藥。

1.3統計學分析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98例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和護理干預,癥狀均得到了緩解,手術均順利完成。98例患者的手術治愈率為100%,2例患者術后并發便秘,無腹腔膿腫、出血、腹腔感染及切口感染等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0%,對急性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進行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較好,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第8篇

【關鍵詞】小兒闌尾炎;單孔腹腔鏡;術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10-0093-01

小兒闌尾炎是常見的兒科急腹癥,病情變化較快,如延誤診治易發生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小兒闌尾炎的及時正確診治至關重要。隨著腹腔鏡手術技術的廣泛應用,單孔腹腔鏡因其切口不留疤痕、美觀、創傷小、住院周期短、康復快等優勢,使傳統的手術方式受到了挑戰,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家長的青睞。我科自2009年1月以來,運用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小兒闌尾炎70例,取得一定的經驗,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70例,男40例,女30例,單純性闌尾炎42例,化膿性闌尾炎28例,年齡6~14歲,平均年齡9歲。全部采用單孔腹腔鏡行闌尾切除術,經過術前的精心準備與術后針對性的護理,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時間6天。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單孔腹腔鏡闌尾炎手術是我院開展的新的微創手術項目,患兒家長對其安全性、有效性、費用等有顧慮,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尤為突出。護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為患兒家長及患者實施心理護理:①大多數患兒家長對小兒闌尾炎知識缺乏,對手術過程不了解,因而心存顧慮,更有一部分家長擔心費用過高等問題,因此要做好患兒家長的思想工作,使家長的情緒穩定。②介紹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優點:無切口、美觀、出血少、術后疼痛輕、住院時間短。③解釋病因和臨床表現,提供治療方案,尊重患兒家長的選擇。④請術后的患兒及家長現身說法,以解除患兒及家長的顧慮,增加心理承受率,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1.2 常規術前準備:完善術前各項檢查:心電圖、出凝血常規肝腎功等檢查,術前去除手術區域毛發及污垢,尤其加強臍部皮膚的清潔,單孔腹腔鏡手術切口在臍部,因此臍部的清潔至關重要,既要徹底清除臍部污垢,又要保證臍部皮膚完好無損。先用石蠟油棉簽清潔臍孔后,再用安爾典棉球擦拭數次,清潔過程中,動作要輕柔,以免造成皮膚破損,影響手術。術前根據醫囑導尿、清潔灌腸、胃腸減壓等準備。術前6小時禁食、禁飲。

2.1.3 靜脈通路:術前行靜脈穿刺置管術,建立靜脈通道,根據醫囑術前30分鐘應用抗生素,保持靜脈通路通暢。

2.1.4 制定護理計劃:熟練掌握腹腔鏡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充分評估術前、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

2.2 術后護理。

2.2.1病情觀察:患兒術后返回病房,與麻醉師嚴格交接,了解患兒術中出血及尿量情況,給予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根據醫囑給予低流量吸氧、心電監護,嚴密觀察病情,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密切觀察患兒腹部情況,注意觀察臍部有無出血、檢查腹部肌肉是否平軟,有無腹肌緊張、腹脹及壓痛,有無皮下氣腫,觀察面色、血壓、心率的變化及臍部切口有無滲血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1]。

2.2.2 加強呼吸道管理:麻醉清醒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因其道堵塞發生窒息,如聽到痰鳴音,立即給予電動吸痰,麻醉清醒后,協助患兒翻身拍背,鼓勵患兒深呼吸、咳嗽、咳痰,對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給予壓縮霧化吸入一日兩次,促進痰液的稀釋以利排出。

2.2.3 :麻醉清醒后協助患兒取半臥位,鼓勵患兒早期下床活動。早期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切口愈合,還可促進腸蠕動,防止腹脹及腸粘連的發生[2]。患兒因年齡小,害怕疼痛,此時應耐心向患兒講解早期下床活動的意義,并指導患兒先在床上活動四肢,繼而過渡到床邊及下床活動,每日增加活動量,以不疲勞為度。

2.2.4 管道護理:胃管、尿管一般于術后麻醉清醒后拔除,放置引流管時應妥善固定在床邊,防止受壓、扭曲,保持管道的通暢,注意觀察導管引流液的顏色、性質以及量,并做好記錄。

2.2.5 切口護理:注意觀察臍部切口敷料有無滲血,如切口敷料滲血及時通知醫生處理,以防切口污染,影響愈合。術后可根據病情給予局部射頻電療治療,加速傷口的愈合。

2.2.6 飲食護理:腹腔鏡手術后排氣時間較腹部手術患者短,胃腸蠕動恢復快,術后24小時可飲水,36小時后可進食流質,少量多餐,以清淡飲食為主,逐漸過渡到半流質、普食。禁食奶、糖、豆制品,以防止腸脹氣。注意觀察患兒有無腹痛、腹脹等不適。

2.2.7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①惡心、嘔吐 是術后的常見癥狀,多因物所致,讓患兒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嘔吐物,防止誤吸。頻繁嘔吐時,根據醫囑給予止吐藥物并補液,觀察嘔吐物的顏色、性質、量并記錄。②皮下氣腫及肩背部酸痛小兒腹壁薄弱,腹壁肌肉不發達,氣體以通過穿刺部位進入皮下發生皮下氣腫,此時可給予局部熱敷以減輕癥狀。肩背部酸痛原因可能為腹腔內殘留氣體積聚膈下,產生碳酸刺激雙側膈神經而引起[3],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必要時可給予低流量吸氧,適當做肩部按摩與運動,以排除腹腔內的CO2。

2.2.8 出院指導:注意休息,適度活動,3個月內避免劇烈活動,合理飲食,禁食油膩、生、冷、硬、刺激性食物,出院后一周來院復查,如出現切口紅腫熱痛等癥狀及時來院檢查。

參考文獻

[1] 馬會清,宋明賢. 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患者術前焦慮、抑郁情緒調查與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5):940~941

[2] 陸以佳. 外科護理學[M].第2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9:6

第9篇

Key words:Acute appendicitis;Peri operation period;Nursing

急性闌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可在各個年齡層發病,20~30歲青年人為多,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臨床上因闌尾管腔阻塞所致細菌繁殖并分泌內外毒素,損傷粘膜,形成潰瘍,細菌經潰瘍面進入闌尾基層。闌尾壁間質壓力升高,影響動脈血流,造成闌尾缺血,最終造成梗阻和壞疽。以轉移性右下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8年5月~2013年5月我科共收治闌尾炎220例,其中急性單純行闌尾炎208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2例,男患者186例,女患者34例。診斷明確后均進行了闌尾切除術,1例為切口感染,其余均無并發癥。住院時間7~15 d,平均住院8 d。

1.2臨床表現 典型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腹痛發作始于上腹部,逐漸移向臍周,疼痛位置不固定,之后疼痛轉移并局限于右下腹,呈持續性。如果疼痛呈持續性劇烈腹痛且體溫升高,脈搏、呼吸急促,疑闌尾已壞疽或穿孔,闌尾腔壓力驟減,腹痛可暫時減輕,出現腹膜炎后,腹痛又呈持續加劇。

1.3急性闌尾炎的治療 一旦確診,絕大多數闌尾炎應早期手術治療,并可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急性壞疽、化膿、穿孔性闌尾炎,行闌尾切除同時,注意清除腹腔膿液,必要時放置腹腔引流管。闌尾周圍膿腫:先行非手術治療,待腫塊局限,體溫正常,3個月后再行闌尾切除術。

2護理

2.1患者術前護理

2.1.1護理評估 ①腹痛的性質、部位、持續時間、腹肌緊張度、有無壓痛反跳痛。②心理社會狀況。

2.1.2病情觀察并做好護理記錄 ①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時間、肌緊張度、腹部包塊等情況。②觀察患者神志、血壓、體溫、呼吸等變化,并做好記錄。③用藥護理:靜脈補液期間觀察有無藥物不良反應及輸液反應,經常巡視病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④飲食護理:遵醫囑予禁食禁飲。⑤心理護理:予心理護理安慰患者、介紹病情、手術、麻醉方式,使之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

2.2術后護理

2.2.1遵醫囑予心電監護、吸氧,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定時監測生命體征并做好記錄。加強病房巡視,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如觀察切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敷料滲濕應及時更換。

2.2.2 全麻術后清醒患者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硬膜外麻醉術后平臥6 h,血壓、脈搏平穩后改為半臥位,以降低腹壁張力,減輕切口疼痛,利于呼吸和引流。

2.2.3飲食 腸蠕動恢復前暫禁食,待排氣后,予流質半流質軟食普食,循序漸進,逐漸恢復到正常飲食。

2.2.4靜脈補液 禁食期間靜脈補液,補充水、電解質、能量,滿足生理需要,予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2.2.5活動 術后鼓勵患者早期活動,如床上翻身、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恢復,預防腸粘連的發生。

2.2.6疼痛護理 術后予疼痛護理指導,囑患者可采取聽音樂、深呼吸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以減輕切口疼痛,必要時遵醫囑予藥物止痛。

2.3術后并發癥的護理

2.3.1出血 多因闌尾系膜的結扎線松脫而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現為腹痛、腹 一旦發生應立即輸液,嚴重者應緊急手術止血。

2.3.2切口感染 多見于化膿或穿孔闌尾炎,表現為術后3 d左右體溫升高,切口紅、腫、痛,應予換藥或切口敞開引流,直至愈合。

2.3.3粘連性腸梗阻 囑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可防止其發生,若已發生不完全性腸梗阻,可行胃腸減壓等非手術治療,完全性腸梗阻需手術治療。

第10篇

關鍵詞:腹腔鏡 闌尾炎切除術 圍手術護理

腹腔鏡設備及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微創觀念和內鏡技術越來越多應用于臨床,并取代了部分的傳統手術。傳統的開腹闌尾切除術被認為是安全有效的手術,但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無須拆線、痛苦輕、住院時間短、術后恢復快、傷口感染率低、術后腸粘連發生少等優點。腹腔鏡闌尾炎切除術這項新技術已逐漸得到推廣應用,已被多數患者及臨床醫師接受,并有日益取代傳統術式的趨勢。這項新技術的發展,它不僅需要外科醫生熟練的手術操作而且還需要護理人員的密切配合,進行正確的圍手術期的護理,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功進行了腹腔鏡闌尾切除術92例,臨床效果滿意,且腹壁美觀,護理相對簡單,節省人力,明顯優于傳統開腹闌尾炎切除術,現將護理要點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92例, 男 51例 ,女41 例,年齡15—65 歲,平均36.65 歲 住院天數2-5天,平均 5.05天 病理報告示 :單純性闌尾炎2 例, 化膿性闌尾炎66例 ,壞疽穿孔性闌尾炎 24例 ,留置盆腔引流管 例。

1.2.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麻醉后留置導尿,常規采用三孔法,氣腹壓為 12 mmHg。

1.3結果:92例 術后 2~5 d痊愈出院,無切口感染及腹腔膿腫并發癥,隨訪無腸梗阻發生。

2 護理體會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闌尾炎患者腹痛劇烈,腹腔鏡闌尾炎切除術作為一項新技術尚未被廣大患者所完全認識,固有緊張、恐懼心理,部分病人還有懷疑和猶豫心理,甚至擔心治療效果,護士做好術前思想工作,主動講解腹腔鏡基本知識,優缺點,術中、術后注意事項,介紹相同手術病人恢復情況,消除思想顧慮,取得病人理解,增強對手術的信心,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狀態下接受手術,以樂觀穩定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1.2.完善術前檢查

監測生命體征。常規檢查,血常規、生化全項、血型、凝血五項、血糖、乙肝五項、HIV、B超、心電圖、胸片、胸正側位片,了解病人基本情況,掌握有無手術禁忌癥。

2.1.3.做好術前準備

詢問有無過敏史,備皮,用肥皂水清洗手術區皮膚,用清水沖洗干凈,剃去術區汗毛、,重點清潔臍眼,同時要保證皮膚的完整性,輕輕擦拭,以防損傷臍部皮膚而影響手術,避免從臍眼污染腹腔而發生感染,術前4小時禁飲,8小時禁食,急診手術術前禁食、禁飲,必要時置胃管,術中置尿管,右上肢置靜脈針,以利于手術操作

2.2.術后護理

2.2.1.全麻術后常規護理

觀察并記錄意識及生命體征的變化,保持室內清潔、安靜,由于該手術均在全麻下進行,送患者回病房后應去枕平臥,使其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胃內物誤吸、惡心、嘔吐等導致窒息,特別注意觀察呼吸的頻率和深度,防止發生酸中毒,每30-60分鐘/次,予以心電監護及指脈氧監測,平穩后改為1-2小時/次,保暖,保持輸液管及引流通暢,發現異常通知醫生處理。

2.2.2.吸氧:由于闌尾腹腔鏡手術是在二氧化碳氣腹下完成,術后引出的高碳酸血癥及呼吸性酸中毒,因此,術后要給吸氧3-5L/分,促進二氧化碳排出,糾正二氧化碳氣腹引出的高碳酸血癥、呼吸性酸中毒,盡快恢復血氣平衡。

2.2.3.輸液途徑:由于氣腹可造成下肢靜脈回流受阻,術中、術后宜選擇上肢靜脈輸液。

2.2.4.心理護理:巡視病房30分鐘1次,主動詢問病人,解決關鍵所需,滿足其心理及生活需要。

2.2.5.鼓勵病人早期下床活動,術后麻醉完全清醒后給予自主,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尿潴留發生,以及預防腸粘連、肺部感染、腸間膿腫、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有利于腸功能的恢復。

2.2.6.觀察腹部體征及切口情況,腹部有無腹痛、腹脹、腹膜刺激癥,切口有無滲血、滲液,有無血壓下降,脈搏快速等表現,有異常通知醫生處理,術后切口無需特殊處理,隔日更換一次創可貼即可。

2.2.7.疼痛護理:腹腔鏡術后由于創傷小,一般疼痛較輕,耐受性良好,術后多不需要止痛治療,可通過與患者交談,給予心理安慰,轉移注意力,從面減輕疼痛,若是患者術后切口疼痛難忍,可適當給予一些鎮痛劑,同時給予心理護理緩解疼痛。

2.2.8.飲食護理:腹腔鏡闌尾炎切除術后與一般開腹手術后最大不同是對胃腸道干擾小,腸道功能恢復快,術后早期可飲少量溫開水,而后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的易消化流質飲食,避免食用豆類、牛奶產氣食物,少量多餐,忌食辛辣和刺激食物。

2.2.9.引流管護理:術后有引流管要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防止滑脫、扭曲、受壓,保證引流通暢,定時擠壓引流管,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如果患者血壓下降、面色蒼白、脈搏細數、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紅色液體,應考慮腹腔內出血的可能,應立即通知醫生,給予及時處理。如出現混濁引流液,考慮糞漏可能,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2.3出院指導

(1)術后2-5天無并發癥,一般狀態良好,腹部體征正常,可以出院。出院后囑患者保持心情舒暢及充足的睡眠時間。

(2)出院后勞逸結合,1周內只能做輕微的活動,3周內不能提大于5kg的重物,1個月避免重體力勞動及劇烈活動。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3)囑患者切口保持清潔干燥,1周內不能洗澡,以免浸濕傷口造成切口感染,如出現切口紅腫及時來院就診。

第11篇

關鍵詞:闌尾炎;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急性闌尾炎發病率居于各種急腹癥之首,臨床上急性闌尾炎以轉移性右下腹疼痛為主要特點,同時會伴有闌尾處的壓痛、反跳痛等癥狀[1]。雖然急性闌尾炎患者經過妥善處理后可有效改善癥狀,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對于部分癥狀不典型或是未能及時就醫的患者而言,急性闌尾炎會引發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膿毒血癥等,其中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是急性闌尾炎最為常見的并發癥[2],特別是年老體弱或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患者更易發生此并發癥;而并發膿毒血癥者可由于嚴重感染經闌尾靜脈侵入門靜脈而成為化膿性門靜脈炎或是多發性肝膿腫,其往往具有極高的病死率[3]。因此通過提高急性闌尾炎診斷和治療效果,改善預后對于急性闌尾炎患者有著重要意義。而舒適護理是近些年來提出的新的護理模式,是加用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的,研究顯示舒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預后和術后的恢復[4]。為探討在急性闌尾炎患者中應用手術室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特選取本院收治的126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根據分組不同給予不同護理措施,觀察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6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63例和對照組63例。試驗組患者中男41例,女22例;年齡17~72歲,平均36歲;病程1.5~18.0h,平均8h。對照組患者中男42例,女21例;年齡16~71歲,平均37歲;病程1.3~18.2h,平均8.1h。患者均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 患者起病急驟,腹痛多始于上腹部或臍周,位置不固定,數小時后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呈現持續性加重,另有部分患者發病初期即為右下腹疼痛。體格檢查時患者有麥氏點的壓痛、反跳痛、肌緊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但對于盲腸后位的闌尾炎患者,腹膜刺激征可不明顯。實驗室檢查提示白細胞或中性粒細胞計數升高,B超檢查顯示有無炎性包塊,對于病情判斷和手術方式的確定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1.3護理措施 對照組患者僅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而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手術室舒適護理。①常規護理:?K術前叮囑患者禁食水,并完善術前相應的檢查和治療,以保證患者能夠成功完成手術,同時于術前準備好相應器械等物品準備;?L進入手術室后幫助患者擺好,建立靜脈通路,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做好記錄。②舒適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注意保持手術室安靜,同時營造手術室良好的溫濕度環境,其中溫度保持在23~26℃,而濕度保持在50%;在患者進入麻醉狀態前向患者簡要說明將要進行的工作,使患者能夠明了手術進程。幫助患者擺好,同時注意聽取患者的訴說,使患者能夠保持最舒適的以利于完成手術;在護理過程中注意語言和語氣,使患者感受到溫暖,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達到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適。

1.4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情況,同時觀察患者術后恢復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對護理的滿意度。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36.5±8.4)min,對照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45.2±7.9)min,兩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51,P

2.2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43.1±5.9)ml,對照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為(49.8±8.0)ml,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59,P

2.3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時間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7.2±1.9)d,對照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時問(9.5±1.1)d,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41,P

2.4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患者術后出現牽拉并發癥者7例(11.1%);對照組患者術后出現牽拉并發癥者24例(38.1%);兩組患者牽拉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2.36,t

2.5兩組患者術后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中非常滿意者33例,滿意者14例,一般滿意者7例,不滿意者9例,護理總滿意度為85.7%(54/63);對照組中非常滿意者7例,滿意者9例,一般滿意者14例,不滿意者33例,護理總滿意度為47.6%(30/6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20.57,t

3討論

舒適護理是近年來提出的新型護理模式,它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5]。其目的是為了使患者達到心理、生理、社會上的最愉悅狀態,或是降低其不愉悅的程度。有研究顯示舒適護理可有效縮短手術時問、改善患者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恢復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而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應用手術室舒適護理對于急性闌尾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均有較好作用,值得臨床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梅培莉.急性闌尾炎舒適護理應用體會[J].北方藥學,2013,10(6):177.

[2]陳小慧,周作霞.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及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2):123-125.

[3]應丹.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健康導報:醫學版,2014,19(10):95.

第12篇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2-0085-02

Effect Observ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Acute Appendicitis/CHENG Xiu-yu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12):85-86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nursing approach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eventy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olistic nursing approach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healing time of incision length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9%,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2.9%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 Acute appendicitis;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Perioperative period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121 Group Hospital of Shihezi,Shihezi 832066,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2.046

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可在各個年齡層發病,多發生于20~30歲的青年人,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急性闌尾炎病情發展較快,一旦被確診,絕大多數應進行早期手術治療[1]。因此,護理人員要重視圍術期護理干預,盡可能減少術后并發癥。為了探討急性闌尾炎圍術期護理方法,筆者選擇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18~6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闌尾炎切除術相關標準[2-4],且對相關診療活動知情同意。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齡(35.6±2.7)歲。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齡(34.9±2.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均嚴格按照急性闌尾炎臨床護理要點及醫囑執行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接受圍術期整體護理服務,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2.1 健康宣教 急性闌尾炎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首先要配合醫師對患者進行常規身體檢查,包括心電圖、肝功能、腎功能、血糖等,進一步明確患者手術指征。同時,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急性闌尾炎手術治療的主要特點,告知依據急性闌尾炎的臨床類型,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法,同時告知患者麻醉方式,交代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有效引導患者消除不良心理[5-6]。

1.2.2 術前干預 根據急性闌尾炎相關臨床表現,對患者進行科學評估,同時觀察患者心理狀態,進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計劃。同時,急性闌尾炎可導致患者右下腹劇烈疼痛,同時可能合并胃腸不適等癥狀。為此,護理人員要在術前對患者進行胃腸減壓,避免胃內容物影響手術,有效減少術后腹脹現象。術前禁食水,備好手術室相關器械。

1.2.3 術中護理 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配合麻醉醫師做好麻醉處理,并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與此同時,觀察患者重要臟器功能變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給手術醫師,并配合醫師做好相關處理工作。

1.2.4 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評估患者麻醉和手術方式、術中情況、原發病變。若有留引流管的患者,了解引流管放置的位置、是否通暢及其作用,評估引流的色、量、性狀等。評估術后切口愈合情況,是否發生并發癥等。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定時監測生命體征并準確記錄;加強巡視,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觀察其腹部體征的變化,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術后讓患者去枕平臥,保證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反流到氣道,保證患者呼吸正常。針對高齡病患,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適當進行給氧處理,同時做好心電監護。

1.2.5 并發癥護理 嚴格遵循無菌操作,重視皮膚護理,減少感染發生率。密切觀察患者術后情況。針對老年患者,要預防壓瘡。指導患者下床活動,嚴格控制不良飲食習慣[7-8]。

1.3 指標觀察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依據急性闌尾炎的臨床過程和病理解剖學變化,可分為4種病理類型,即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壞疽性及穿孔性闌尾炎和闌尾周圍膿腫。根據急性闌尾炎的病理類型,進行不同的手術方法。闌尾切除術后并發癥包括出血、切口感染、粘連性腸梗阻、糞瘺等。本研究觀察組患者接受圍術期整體護理干預,與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阳市| 临沧市| 临漳县| 荔波县| 金堂县| 高雄市| 波密县| 台安县| 连山| 天峨县| 嵩明县| 宁国市| 阳高县| 江都市| 隆化县| 曲周县| 林甸县| 新疆| 聊城市| 台前县| 封丘县| 许昌县| 闽清县| 措美县| 嘉禾县| 金沙县| 临清市| 汨罗市| 永胜县| 济宁市| 全州县| 广昌县| 连城县| 陆川县| 称多县| 巴林左旗| 门头沟区| 锡林浩特市| 城步| 页游|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