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剖宮產圍術期護理

剖宮產圍術期護理

時間:2023-07-30 10:22:3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剖宮產圍術期護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剖宮產圍術期護理

第1篇

[關鍵詞]剖宮產產婦;圍術期;舒適護理

[中圖分類號]R71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9(a)―090―01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醫學模式也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患者在圍手術期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護理技術服務,而對醫護人員的素質修養有了更高的要求。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又不同于一般手術病人,她們既對手術產生恐懼和焦慮而引起不舒適,又由于怕麻藥效果不好而引起疼痛,術中、術后出血以及對胎兒的擔心等而引起不舒適。所以護士應在圍手術期間根據每一位產婦的心理特點給予不同的舒適護理,讓剖宮產產婦達到最佳心理狀態,接受圍手術期間的治療和護理,確保母子平安。

1 資料與方法

我院在2006~2008年調查了剖宮產產婦共20例,其中20~25歲3例,26~30歲13例,31~35歲2例,36~40歲2例。5例因妊高征行急診手術,護士根據各自的文化背景、心理特點、病情及對疾病的認識程度,給予不同的舒適護理,使產婦能主動配合治療,使術前、術中、術后生命體征平穩,避免了并發癥的發生。3例因前置胎盤,陰道流血,需行急診剖宮產手術,由于缺乏思想準備,擔心胎兒及預后,護士給予入院宣教、術前宣教、術中術后常規護理,使病人情緒、心理平穩,7d后康復出院。1例因雙胎妊娠行擇期剖宮產取胎術,其對手術認識不足,恐怕手術器械等手術物品遺留腹腔,不愿手術治療,護士給予耐心說教,解釋術前準備充分,術中儀器的仔細清點、記錄、手術室護士各崗位職責,使病人消除了顧慮,以舒適的心情接受手術。

2 結果

對剖宮產產婦實行圍手術期護理,提高了產婦在圍手術期的滿意度。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術前心理 許多產婦對分娩中出現胎兒窘迫、滯產等需急診的手術,缺乏正確認識,擔心麻醉效果不好引起疼痛,術中術后出血危急自己及胎兒生命,手術后腹部切口疼痛影響喂奶、休息等而產生焦慮、緊張、恐懼心理,甚至不能很好地配合手術,影響術中、術后安全。

3.1.2 心理護理 針對術前產婦的心理,護士應熱情、主動地接待病人,和藹親切的態度,周到禮貌的語言,可使病人感到關心和尊重,產生信任感;了解產生焦慮、恐懼、緊張的原因,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提供與手術、麻醉及病人配合所需的相關知識和準備,使病人舒適,以最佳狀態接受手術。

3.2 術中護理

3.2.1 術中心理 手術環境陌生,手術護士操作不熟練,無人陪伴,消毒暴露過多等,更加劇了病人心理損害,引起生命體征不平穩。

3.2.2 手術過程護理 巡回護士熱情接待產婦,介紹手術室環境、主要儀器及其用途。在手術過程中,器械護士要以熟練的專業技術和知識,配合手術。巡回護士始終陪伴產婦,講明麻醉與術中配合的重要性,如取出胎兒時會有牽拉痛而引起不適,囑產婦深呼吸,可減輕疼痛而感到舒適。胎兒娩出后,告知產婦胎兒性別、發育情況等,讓產婦減少未知心理,給予解釋消毒范圍不夠會引起切口感染而影響痊愈。

3.3 術后護理

第2篇

關鍵詞:圍術期;剖宮產;妊娠高血壓;護理

妊高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一種妊娠期全身小動脈痙攣引發的蛋白尿、浮腫、高血壓臨床表現,其是妊娠期婦女常見的一種嚴重并發癥[1]。妊高征發病率在10%左右[2],大部分的妊高征孕婦都需行剖宮產術分娩,妊高征產婦在圍術期極易發生各種并發癥,所以做好圍術期護理,對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加快產婦康復進程具有重大意義。本文旨在總結妊娠高血壓產婦行剖宮產術的圍術期護理體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剖宮產術分娩的107例妊娠高血壓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入選對象均符合第4版《婦產科學》中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診斷標準。年齡23~31歲,平均(26.8±2.6)歲,孕周36~40w,平均(38.1±1.7)w,體重59~75kg,平均(66.5±3.3)kg,初產婦88例,經產婦19例,輕中度妊高征66例,重度妊高癥41例。

1.2 方法

1.2.1 術前心理護理 在孕婦入院時,護理人員要主動、熱情地接待,主動向其介紹病區環境,講解住院制度、責任護士、管床醫生,為孕婦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病房,病床兩側安置床擋,將窗簾拉上,以免光線過強,影響孕產婦休息,同時囑孕婦家屬要低聲細語,不得大聲喧嘩,為孕產婦營造一個適宜休息的環境。護理人員還要根據孕婦的文化程度,采用恰當的語言表述方式向其講解妊高征相關知識、手術時間、術前麻醉、剖宮產流程、手術醫師的臨床經驗、手術的安全性等,同時讓孕婦了解到情緒波動過大會對分娩造成不利影響,以緩解孕婦的緊張、焦慮心理。術前測量孕婦的體重、血壓、呼吸、脈搏、體溫,詢問其看東西是否有模糊現象,密切留意產婦下肢水腫情況,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報告醫師,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1.2.2 飲食護理 妊高征孕婦在產前會出現程度不一的蛋白尿、高血壓、下肢水腫,護理人員要指導其進食豆制品、雞蛋、牛奶等高蛋白飲食,以滿足機體對蛋白質的需求。日常飲食要做到低鹽,可多食用韭菜、芹菜等含有豐富植物纖維的新鮮蔬菜,以利于保持腸道通暢。指導孕婦取左側臥位休息,因為左側臥位可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腹主動脈的壓迫,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胎盤血供,囑孕婦每日休息時間不得低于10h。

1.2.3 完善術前準備 術前,對孕婦給予鼻導管低流量氧氣吸入(1~2L/min),以增加血氧含量,改善胎盤及各臟器氧供,以免發生胎兒窘迫。準備好搶救物品、藥品,并協助孕產婦完善各項術前檢查,在檢查前,要耐心地向其說明實施該項檢查的目的、必要性及具體方法,為剖宮產術的順利實施做好充分準備。

1.2.4 術后觀察 術后,使用心電監護儀進行血氧飽和度、血壓、呼吸及心率監護,護理人員每30min巡視1次,并做好記錄。若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產婦心率超過100次/min,要立即報告醫師,及時采取利尿、強心、高流量氧氣吸入等對癥處理措施,以免發生心力衰竭。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產婦的血壓變化情況,及時、準確地應用解痙、鎮靜藥物,用藥后要注意觀察產婦反應,警惕子癇的發生。仔細檢查切口滲液情況,對產婦腹部使用裹腹帶,以沙袋加壓腹部切口,以免發生水腫、滲血,加快切口愈合。

1.2.5 術后基礎護理 術后,產婦需去枕平臥6h,6h后可墊枕。術后6h內禁食禁飲,產婦頭部要偏向一側,防止發生嘔吐物誤吸,6h后可進食流食,以刺激胃腸蠕動,可進食豆漿等低鈉、高蛋白飲食,食鹽攝入量不得超過3g/d。護理人員每日要對產婦雙下肢進行按摩,以免形成深靜脈血栓,同時按壓宮底,以加快惡露排除,促進子宮收縮。使用碘伏棉球(0.05%)對產婦尿道口進行消毒,2次/d,并勤更換護墊,保持會陰清潔。

1.2.6 管路護理 在輸液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隨時檢查液體滴速,穿刺部位是否有腫脹、滲出,確保導尿管暢通。注意觀察尿液性質、顏色及量有無異常,若出現血性尿液,要立即報告醫師。將尿袋、導尿管固定妥當,及時更換尿袋,注意查看產婦背部的麻醉導管有無脫落、受壓、扭曲,必要時要報告麻醉醫師進行處理。

1.2.7 用藥護理 交替使用冬眠藥物和地西泮以鎮靜。緩慢靜脈推注10mg地西泮以鎮靜,但不得在抽搐發作時用藥,否則容易引起心搏驟停。冬眠藥物用法為肌內注射25mg異丙嗪+50mg哌替啶,用藥后要加強巡視,注意觀察用藥效果。解痙藥物選用硫酸鎂,具體用法為選擇易固定、淺表、直且粗的血管,使用靜脈留置針,以免反復穿刺,用藥前先確認有無膝腱反射,用藥期間,患者的呼吸頻率不得低于16次/min,首劑量為20ml硫酸鎂(25%)+100ml葡萄糖注射液(10%),10min內滴注完,維持劑量為60ml硫酸鎂(25%)+500ml葡萄糖注射液(10%),10~20滴/min。用藥期間要注意產婦有無語言不清、復視、呼吸困難、全身肌張力減退、呼吸麻痹、心搏驟停等表現,若有以上毒性反應出現,要立即予以葡萄糖酸鈣靜注,以減輕毒性反應。

1.2.8 指導母乳喂養及新生兒護理 對于癥狀較輕者,在產后30min即可開奶,對于癥狀較嚴重者,應暫時不予哺乳,針對此類患者,護理人員要主動幫助產婦擠出乳汁,以免腫脹,泌乳不暢,待產婦病情穩定后,即可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

新生兒在出生24h內,要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免誤吸嘔吐物,注意觀察新生兒的面色、哭聲、體溫、大小便、吃奶、黃疸及臍部滲血情況等。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在持續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術分娩,13例發生先兆子癇,4例發生產后子癇,1例發生產后心衰,3例在產后出現尿潴留,所有患者經對癥處理后,均全部治愈,未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手術切口感染等并發癥。107例產婦及新生兒均在產后7~10d,平均(8.1±0.6)d出院。

3 討論

妊高征是妊娠期婦女特有的疾病,其會對母體及嬰兒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為確保妊高征患者母嬰安全,臨床上普遍采用剖宮產術分娩,但是妊高征產婦在圍術期極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手術切口感染、出血等并發癥,所以做好圍術期護理尤為重要[3,4]。

作為產科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妊高征的臨床表現、發病原理、藥物治療效果、并發癥情況等,要密切觀察產婦病情變化。若產婦主訴視物不清,要考慮到發生腦水腫的可能[5];若產婦有腹部不適,要考慮是否出現了肝臟水腫、充血;若產婦出現雙下肢水腫,則要警惕是否發生了蛋白尿;若出現血管痙攣,則要警惕心力衰竭的發生。產科護理人員除了是醫囑執行者外,還應對產婦的病情進行及時評估,并根據產婦病情變化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6]。手術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心理應激源,產婦可能因剖宮產術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變化,嚴重時還可能影響手術療效。有研究顯示[7],手術患者術前高度緊張、焦慮,會導致術中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并且不易控制,從而增加麻藥需求量,增加機體不必要的損害。因此,在術前對產婦予以有效的心理護理,對于改善孕婦產前焦慮情況,增強產婦分娩信心具有重要作用[8]。在本次研究中,從入院指導、飲食護理、術前準備、術后觀察、術后基礎護理、管道護理、母乳喂養指導、用藥護理、新生兒護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對107例行剖宮產的妊高征產婦進行了科學、全面的圍術期護理,術后無1例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手術切口感染、產后出血等并發癥,4例發生產后子癇,1例發生產后心衰,3例在產后出現尿潴留,所有患者經對癥處理后,均全部治愈出院。

總之,對于行剖宮產術的妊娠高血壓產婦實施科學、全面的圍術期護理,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緩解產婦的不適感與疼痛感,加快產后康復進程,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解曉玉,陳文.舒適護理在妊娠高血壓孕婦剖宮產術后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1,08(23):94-95.

[2] 劉玉梅.33例重度子癇前期護理體會[J].海南醫學,2010,21(11):146-147.

[3] 來慶平,樂衛,韓雪等.中、重度妊娠高血壓76例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09(11):2668-2669.

[4] 高福.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護理新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24):160-161.

[5] 葉艷清,彭菁.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患者的產程觀察干預及臨床護理效果[J].醫學信息,2012,25(6):151-152.

[6] 王慧.妊娠高血壓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J].醫學信息,2012,25(3):239-240.

第3篇

【關鍵詞】 美洛西林;剖宮產術

剖宮產術是目前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從 20世紀 60年代至今剖宮產率增長了 5倍之多,其上升速度之快使之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目前剖宮產術后應用抗菌藥物已成為產科醫生預防術后感染的常規手段。國內外學者均報道預防性抗菌藥物的應用對降低術后熱病率、術后感染具有明顯效果。我科對300例剖宮產圍術期預防應用美洛西林,取得較為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行剖宮產術患者300例,年齡 22~39歲,平均 29歲

1.2 用藥方法

2 g鹽酸美洛西林注射液加入到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q12靜脈滴注,半小時內滴完。

1.3 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①術后病率:術后24 h至10 d內用口表每日4次測體溫,有兩次達到或超過38℃者[1];②低熱持續天數;③切口感染:若切口局部有明顯紅、腫、浸潤、硬結、壓痛為輕度感染;有膿性分泌物,深部切口引流出膿液或穿刺出膿性物,自然破裂開或由醫師打開的有膿性分泌物為明顯感染;④術后白細胞總數。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0.0軟件包進行數據統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感染3例,對照組感染8例,見表1。

3 護理措施

3.1 心理護理

剖宮產孕婦由于過分擔心胎兒安危而表現焦慮、煩躁,甚至悲傷絕望心理,我科護理時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要求,增強孕婦的治療信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母嬰接觸的機會,減輕產婦的焦慮。

3.2 飲食護理

一般治療應加強營養,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增強機體抵抗力

3.3 用藥注意事項 用藥前后要記錄。

3.3.1 用藥前全面評估 ①詳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和疾病史,用藥前須做青霉素皮膚試驗,陽性者禁用。對一種青霉素類抗生素過敏者可能對其他青霉素類也過敏。應慎用于哮喘、濕疹、枯草熱、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患者;②認真核查患者腎功能是否正常,若腎功能減退患者應適當降低用量;③大劑量注射給藥可出現高鈉血癥,注意觀察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或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

3.3.2 用藥中要注意 ①美洛西林靜脈輸液時加入林可霉素,萬古霉素,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異丙嗪、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后將出現混濁;②醫生下醫囑時護士應審核美洛西林避免與酸堿性較強的藥物配伍,PH4.5以下會有沉淀發生,PH4.0以下及PH8.0以上效價下降較快。

3.4 加強健康教育,應用美洛西林時,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

加強對剖宮產疾病癥狀的了解,從而實現患者進行自我監測,包括用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癥狀變化,術后及用藥后隨時觀察呼吸、心跳情況,是否有發熱、嘔吐、寒戰、惡心、全身乏力、腹脹、腹痛等癥狀,有不良癥狀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4 討論

4.1 剖宮產是解決難產及某些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剖宮產率明顯提高。是產科常見的創傷性手術,廣泛用于產科臨床,但是常有發生切口感染的可能,一旦發生,輕則影響切口的愈合,重則導致宮腔感染、晚期產后大出血、敗血癥等,甚至危及產婦生命,導致醫療糾紛,對生存質量及預后有不良影響。研究發現剖宮產術后感染率較陰道分娩者高5~10倍[2],故應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以及手術前后感染的預防和治療。

4.2 剖宮產術后發熱除由手術野殘血及組織碎片的吸收等引起,主要還是陰道及宮頸內需氧菌和厭氧菌導致。選擇抗菌藥物時要根據手術種類的常見病原菌、切口類別和患者有無易感因素等綜合考慮。原則上應選擇相對廣譜、療效肯定(殺菌劑而非抑菌劑),安全及價格相對低廉的抗菌藥物。美洛西林是是從環酰脲青霉素類得到的半合成廣譜抗生素,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及革蘭氏陰性菌有活性,對臨床相關的厭氧菌也有活性。

4.3 剖宮產手術屬于2類切口手術。圍術期預防應用美洛西林的最佳給藥時間應在結扎臍帶后給藥,12 h后追加一次劑量。

4.4 美洛西林應靜脈給藥,30 min內滴完,不宜放在大輸液瓶內慢慢滴入,否則達不到有效濃度。

4.5 美洛西林可有少量隨乳汁分泌,哺乳期婦女應用時應觀察嬰兒致敏和引起腹瀉、皮疹、念珠菌屬感染等癥狀。

4.6 根據醫囑進行支持治療,糾正貧血和水、電解質紊亂,給予高蛋白質、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鼓勵產婦多飲水,保證足夠的液體攝入,必要時可靜脈輸液補充體液。

4.7 剖宮產圍術期應用美洛西林預防感染取得良好效果,圍術期感染率明顯下降。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 剖宮產術;多發性子宮肌瘤剔除術;并發脾破裂出血;圍術期的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698-02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1],有文獻調查統計,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發生率為0.05-5%[2]。但近年來,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我科在2006年2月――2009年6月共收治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287例,為了避免再次行子宮肌瘤手術,提高生活質量,對231例孕婦行剖宮產術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加強圍手術期護理,取得良好效果。2009年7月我科收治了一例妊娠合并8個子宮肌瘤的孕婦,在行剖宮產+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并發產后出血,行二次手術探查發現脾出血,后行脾臟切除術,經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母嬰平安健康的出院。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36歲,因停經36+1周,腹脹2天入院。末次月經2008-11-1,預產期2008-8-8,2003年曾在市一醫院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入院查體:T36.5℃,P86次/分,Bp116/72mmHg,心肺無異常,腹隆軟,腹圍96cm,宮高38cm,胎心音正常,律齊,宮體可捫及多個肌瘤樣突起,最大8cmX5cm。輔助檢查:2009年6月9日B超示:頭位,相當30+周,羊水量過多,胎盤成熟度I度,合并多發性漿膜下、肌壁間子宮肌瘤(最大7.6cmX5.5cm)。入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生化常規、電解質三項、凝血功能未見異常,HbsAg(+)。因:“高齡初產、妊娠合并多發性子宮肌瘤、疤痕子宮”于2009-7-16行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術+子宮肌瘤剔除術,娩出單活嬰順利,術中剔出子宮肌瘤8個,直徑4.5-10cm不等,術中出血2000ml,予輸血及補液治療,放置盆腔引流管。術后1個半小時引流出血性液約300ml,查血小板下降、凝血時間延長、D-二聚體陽性,考慮DIC,予輸血、止血等治療后,術后5個半小時總引流出血液約1500ml,考慮合并內出血,行二次手術探查,腹腔見諸切口無明顯滲血,腹腔多量積血伴血塊,量約500ml,探查脾臟與周圍有粘連,見活動性出血,予縫合后仍見活動性出血,結合患者出血多,出現DIC等情況,征得患者丈夫同意后行脾臟切除術,術后留置脾窩引流管,予輸血糾正貧血及改善凝血、抗感染、促進宮縮、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營養等治療。術后產婦恢復好,生命體征平穩,查血無異常,腹部切口愈合好,新生兒存活好,順利出院。

2 術前護理

2.1 心理護理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孕婦普遍存在焦慮和恐懼心理,擔心胎兒的發育和是否能夠存活,肌瘤的性質,麻醉是否有不良反應,腹部切口能否的愈合良好,手術費用及胎兒出生后的經濟壓力等等。這些不良情緒會影響孕婦休息,不利于手術及康復。所以,要做好孕婦的心理護理,穩定病人的情緒,耐心解釋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后,手術和所用品對胎兒的健康無影響。介紹以往同類病人成功治愈的例子,幫助孕婦建立良好和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統,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飲食護理 指導孕婦食用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攝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適量的脂肪,并且增加礦物質的攝取,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全面補充各種營養,既可以滿足孕婦及胎兒的營養需要,維持胎兒生長發育,又可以為分娩和哺乳作準備,提高孕婦的手術耐受性。

2.3 生活護理 一般孕婦以取舒適為好,以左側臥位為主,并用孕婦護腰枕,以增加孕婦的舒適感,并且有利于糾正子宮右旋狀態,解除子宮對腹主動脈、髂動脈及右腎血管的壓迫,改善胎盤的血液循環,預防胎兒宮內缺氧的發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安排孕婦可調節高度的床位上,以便于孕婦調節和改變,減輕心肺負擔,改善血液循環。指導孕婦在床上做適當的四肢運動,必要時予以協助進行,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食欲和睡眠,并且可以預防下肢血栓的形成[3]。

2.4 加強母胎監測 妊娠中期(妊娠13-27周末)子宮肌瘤的供血相對減少,瘤體容易發生紅色變或感染[4],應嚴密觀察孕婦子宮收縮情況和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觀察胎動、胎心變化、分娩先兆及異常情況的發生,如陰道流血、流液,宮縮過密過強等,并指導孕婦自測胎動,每小時3-5次,過多或過少時及時告知醫護人員,如出現劇烈腹痛伴惡心、嘔吐、發熱等,要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2.5 術前準備 術前完善各項檢查如心電圖、B超、及各項血化驗等,并備皮、配血,聯系好相關科室如手術室、新生兒科等,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積極應對術中出現緊急情況如出血過多等。密切監測胎心和生命體征的變化,若有異常情況及時的予以處理或延期手術。

3 術后護理

3.1 嚴密監測病情變化,防止產后出血 有人認為,妊娠期子宮壁供血豐富,充血明顯,同時行剖宮產術與子宮肌瘤剔除術時,術中止血比單純行剖宮產術時困難,并且造成產后出血及感染的可能性增加[5],因此術后3小時內應每15-30分鐘觀察記錄宮縮及陰道流血情況1次,若宮縮好,陰道流血少,3小時候后則1小時觀察并記錄宮縮及陰道流血情況1次至術后12小時;予心電監護,術后3小時內應每15-30分鐘監測并記錄生命體征1次,若生命體征平穩,3小時后則每1小時監測并記錄生命體征1次至停心電監護;準確記錄24小時的出入量。

3.2 留置管道的護理

3.2.1 胃管的護理 妥善固定,若固定膠布不粘或被打濕予及時的更換和固定;改變時注意胃管的松緊度,并予以調整,防止打折,避免脫出;保持胃管的通順,定時沖洗、抽吸胃液,避免引流瓶過滿,及時的予以更換或傾倒;密切觀察胃液的顏色、性質、量,并做好記錄,若胃液出現顏色或性質或量的改變,應及時通知醫生,給予相應處理。鼓勵病人刷牙漱口,必要時予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預防感染。

3.2.2 腹腔引流管的護理 嚴密觀察并記錄引流出物質的性狀、顏色和量,若引流管無引流物流出或引流液量過多或者引流液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等時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現在科室大多用的都是硅膠材質的引流管,此種引流管不易折疊和扭曲,但要保持引流管的通暢,每班交接班時都要觀察引流管有無引流液引出,防止堵塞,注意勿使引流管受壓,并經常協助產婦變換,以利于引流;患者翻身、下床、排便時應妥善固定引流管,以防止引流管脫出。另外要告知患者和家屬留置管道的目的和注意事項,以取得配合。

3.2.3 尿管的護理 觀察尿液的顏色,記錄尿量。保持引流通暢,發現引流不通暢時,應及時檢查,必要時重新置管;引流管固定在床沿上,翻身時適當調整位置以防將尿管拉出,并防止引流管受壓、扭曲而影響尿液流出。保持尿道口清潔,指導多更換衛生護墊,并每日用安爾碘溶液清潔尿道口2次,每日更換集尿袋,勿使集尿袋過滿或接觸地面,并且無論何時,引流管及集尿袋均應低于恥骨聯合,以防尿液逆流引起逆行感染。拔尿管前兩天訓練膀胱功能,每日定時開放導尿管,可采用間歇性阻斷引流,使膀胱定時充盈、排空、促進膀胱功能的恢復,避免長期留置時,一旦拔除尿管,膀胱充盈缺如。

3.3 飲食護理 產婦行了脾臟切除術,遵醫囑禁食禁水三天。除了機體正常的生理需求,手術的創傷、失血、產后都增加了機體對營養的需求[6]。因此禁食期間應通過靜脈補充充足的營養。三天后可進食清淡的流質,但應避免豆漿、牛奶等易產氣流質,以防腸脹氣;排氣后可半流,逐漸過渡到普食。指導進食優質、高營養、高蛋白食品,并補充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3.4 及早進行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要做到早吸吮,產婦麻醉清醒后,協助其與寶寶進行皮膚接觸,最好吸吮約30分鐘,這樣不但增進了母嬰感情,還促進了宮縮,減少出血和刺激乳汁分泌,降低媽媽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險,幫助媽媽盡快恢復體型。

3.5 防止產后感染 由于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可能增加感染的幾率,因此術后要加強感染治療,減小探視,病房定期消毒,定時通風,并保持床單位整潔,有血跡或出汗多時及時的予以更換,注意個人衛生,每日用溫水全身擦浴,會陰消毒每日2次,及時更換血墊。

3.6 出院指導 指導產婦回家后注意休息、衛生、增加營養,保持心情舒暢,適當的運動,禁性生活3個月和避孕2年。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月經來潮的開始幾個月,經量可能較多,要注意休息,防貧血和暈厥。堅持母乳喂養4-6個月。若有腹痛、陰道流血過多或持續的時間過長等不適應立即回院就診診,產后42天帶BB一起回院復查。另外子宮肌瘤有復發可能,應每年定期檢查。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89-293.

[2] Rasmussen KL,Knudsen HJ.Effect of uterine fibromas on pregnancy(Danish)[J].Ugeskr Laeger,1994,156(51):7668-7670.

[3] 處劍英.多胎妊娠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3,3(9):173-174.

[4] 樂杰.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23-327.

第5篇

【關鍵詞】 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觀察

作者單位:324300 浙江省開化縣人民醫院 剖宮產是產科應用最廣泛和常見的手術方法之一,是處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但是最近幾年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逐年上升,剖宮產的增加使手術后并發癥也隨之增加,做好剖宮產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可以大大減少術后并發癥,有利于產婦和胎兒的安全,縮短產婦術后恢復時間,我院對160例剖宮產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體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剖宮產手術160例,孕36~42周,年齡為23~38歲,平均住院7 d,均康復出院。

2 圍手術期護理

21 術前護理 手術前要認真做好準備,主動與產婦交談,掌握產婦的一般情況,是否有既往病史、做過手術、使用藥物過敏等情況。耐心給產婦介紹一下剖宮產的原因,囑咐產婦注意休息,簡單介紹醫生和護士的水平和技術,讓其對醫生的水平有所了解可以更加放心,心里比較踏實;介紹有關手術方法和麻醉方式,以及術中和術后可能出現的相關問題。認真和產婦溝通,取得產婦及家人的信任和配合,消除產婦的恐懼心理,必要時可以安排手術后的產婦將其親生經歷講給她,說說手術中的感受等,同時做好產婦家屬的工作,家屬的狀態直接影響產婦的心理狀態。將手術中所用到的相關器械和儀器都提前準備好,縮短產婦手術前的等待時間,這樣可以減輕產婦的焦慮和恐懼的心情。

22 術中護理 大多數產婦剛進手術間時,都會更緊張,更加害怕、恐懼,這時應該熱情主動關心產婦,及時安慰和勸導產婦,這樣產婦更有安全感,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手術中應嚴密觀察產婦的情況及胎心,注意手術室溫濕度,合適的溫度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術后切口的感染率。麻醉時,護士應握住產婦的手,麻醉成功后及時留置導尿管。麻醉成功后,要細致關懷,嚴密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時緩解產婦的緊張情緒,分散其注意力。分娩成功后,告知產婦胎兒的性別和發育情況,給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早開奶,早吸吮,增強母乳喂養的信心。手術完成后,護士和麻醉師一起送產婦回病房,將產婦安置在床上后,向病區護士詳細交班。

23 術后護理 術后經常巡視患者,剖宮產后有些產婦沒有多大變化,但是有些因為疼痛會出現各種身體不適的狀況,這時護理時及時對患者進行疼痛知識的教育,消除對疼痛的恐懼。并恰當地采用術后鎮痛方法,緩解疼痛,促進產婦盡快康復。應該注意手術后切口處的護理,了解術后切口的情況,觀察是否有紅腫、滲液、滲血等情況。有效及時控制感染,促進傷口早日愈合。術后可以讓產婦隨意臥位,給其講清楚早下床的好處,這樣可以使產婦恢復更快。剖宮產切口基本內縫,多數術后5 d出院,特殊情況可延期。一般術后6 h候可以給產婦少量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少食多餐,切勿吃產氣的食物及豆制品等。護理人員鼓勵產婦母乳喂養,幫助產婦選擇合適的哺乳,并教會正確的哺乳姿勢、技巧,如有腫痛的現象,及時進行按摩,在寶寶吸吮后如果仍有多余的乳汁,應指導產婦適當的擠出。術后鼓勵產婦早下床,早活動,正確的適量的活動可以減少并發癥,有利于盡早康復。

3 結果

我院剖宮產手術160例患者中沒有一例并發癥的發生,平均住院7 d,均康復出院。

4 結論

近年來,剖宮產日益增多,剖宮產是產科應用最廣泛和常見的手術方法,雖是小手術,但是如果不合理護理,及時護理術后常出現感染、出血等并發癥。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醫學模式的發展,護理干預貫穿于整個圍手術期,細致、全面、有針對性的護理有利于產婦和胎兒的安全,縮短產婦術后恢復時間,有助于產婦身體盡快恢復。

術前認真準備,術中密切觀察,術后經常巡視產婦,采取適時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拉近護士和產婦之間的距離,使產婦及其家屬對醫院更加信任,改善護患關系。通過圍手術期的護理,使患者輕松順利地度過特殊時期,可以有效地減少產婦各種并發癥的產生,為產婦日后康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護理干預的開展,鍛煉了護士的工作能力,使護士的經驗更加豐富,激發了護士學習的積極性,護士的整體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大大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質量。通過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滿足了產婦的需求,提高了護理的質量,促進產婦盡早康復。

參 考 文 獻

[1] 李,徐伍蓮.剖宮產病人的圍手術期護理.當代護士(專科版),2009,01.

[2] 瞿永鳳,李玉華.臨床護理路徑在擇期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4(15):3436.

第6篇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剖宮產;圍術期

【中圖分類號】R350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8-0036-03

臨床護理路徑是指導臨床工作的有效工具,是由醫生和護士對手術做最適當的、有時間性、有順序的照顧計劃,使患者以最經濟的方式取得最佳治療效果。2011年1月-2011年6月,我們對50例擇期剖宮產的產婦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剖宮產產婦100例,年齡21-35歲,平均27.5歲。其中胎位異常21例,巨大兒20例,羊水過少20例,雙胎妊娠28例,臍帶繞頸2周及以上的11例。所有產婦在術前均已明確診斷,在硬外麻醉下行剖宮產。按入院時單雙數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入院時按常規剖宮產圍術期標準制定護理計劃,并詳細告知患者。每日按護理計劃進行護理操作,及時評價效果。

1.2.2 實驗組:⑴制定剖宮產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見表1;⑵產婦入院時由責任護士告知產婦及家屬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詳細講解相關內容;⑶每日按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及時評價護理效果。

1.3 評價方法:術后記錄兩組產婦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費用、住院天數和患者滿意度幾個方面評價護理效果;采用科室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對產婦進行滿意度評估,患者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太滿意和不滿意4個等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費用和住院天數比較見表2。

2.2 兩組產婦滿意度比較見表3。

3討論

臨床路徑由美國俄克拉荷馬州醫學中心最早實施[1]。近年來,我國也逐步開始應用。剖宮產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是針對剖宮產建立的一套標準化護理模式與程序,羅列計劃提供的各種項目、相應結果,及完成這些工作的進展表。是一種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范圍涉及調查報告、藥物治療、康復治療、護理措施和患者教育[2]。

實施剖宮產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要求護理人員知道患者每天的檢查、治療安排,及時記錄、評價護理效果,減少了術后并發癥,增加患者的舒適度。避免了不同治療組所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案和護理程序,使醫生按照標準的程序去治療,大大地減少了因隨意性而導致不同治療組間出現不同的治療效果,產婦康復和住院費用不可評估的現象,有效地控制了平均藥品費用。

本組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曹淑英,孫春花.應用護理程序開展護理路徑[j].臨床醫學雜志,2007,10(2):63

[2] 郭曉麗,徐衛紅.臨床護理路徑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5):15-16

第7篇

【摘要】目的探討婦產科圍術期整體護理體會。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間,我院診治的80例剖宮產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整體護理),每組各40例,對兩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婦產科;圍術期;整體;護理

剖宮產對于孕婦而言,不僅是一種手術方式,還關系到母嬰的生命安全。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溝通方法逐漸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出發,圍術期根據其心理特點,滿足其正當需求[1]。所以,需要護理人員通過自身的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術,給予有效的護理,尤其是有效的心理護理,改善患者的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2]。本研究中,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間,我院診治的剖宮產患者,圍術期給予整體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間,我院診治的80例剖宮產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整體護理),每組各40例。40例對照組患者中,年齡22.0~43.0歲;40例觀察組患者中,年齡22.0~43.5歲。在年齡方面,兩組患者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圍術期給予整體護理:①術前護理[3]:術前與患者主動交流,了解其心理特點,并將手術方法,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及時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去迎接治療和護理,并將成功救治病例講給患者,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術前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消除其心理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多關心和體貼患者;術前一天,巡回護士要對患者進行訪問,將手術的情況作簡要的講述。②術中護理:護理人員熟練配合醫師手術,觀察患者及胎兒的情況變化,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醫師,及時給予相應處理;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談,對基本信息進行核對,了解患者術中的不適癥狀,并給予有效指導,緩解其不適癥狀;有的患者由于術中不適或者情緒變化等不配合手術,護理人員應耐心給予解釋,使手術順利完成。③術后護理[4]:及時包扎手術切口,觀察留置導尿的顏色、量等,以及各種管道的通暢性,注意對靜脈的保護,與病房護士進行交接,術后加強隨訪;待患者回到病房,應將手術順利完成的消息告知患者及家屬,并告知患者術后3d臥床休息,盡量少說話,不要情緒波動過大,術后3d盡早下床適當活動,促進胃腸蠕動,減少腹脹、肺部感染、壓瘡,以及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的發生率。術后6h內,禁食,如果患者口渴,可以給予少量溫水潤喉,如果出現腹脹、嘔吐情況,應多下床活動,必要時給予相應處理。術后巡回護士要定期到病房,進行隨訪,及時了解手術效果,以免手術對患者造成過度的不適,盡可能減輕患者的痛苦,使其順利度過術后不適期。

1.3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

第8篇

摘 要 目的:對剖宮產患者術前、術中、術后心理護理探討。方法:收治剖宮產患者820例,在基礎護理上實施術前、術中、術后心理護理干預。結果:820例剖宮產產婦在進行心理護理后,基本能積極配合手術。結論:對剖宮產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及時向產婦和產婦家屬講解手術的必要性,說明其中的操作過程,可以顯著緩解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剖宮產產婦術前進行心理護理尤為重要,通過合宜的心理護理,讓產婦積極配合手術,這是保證剖宮產手術順利完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關鍵詞 剖宮產 心理護理 圍手術期

關鍵詞 剖宮產 心理護理 圍手術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27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272

2010年1月~2011年1月對820剖宮產患者術前、術中和術后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其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2010年1月~2011年1月對820剖宮產患者術前、術中和術后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其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820例,年齡22~40歲,平均28歲。單胎812例,雙胎8例。剖宮產原因:頭盆不稱、臀位、活躍期停滯、胎兒宮內窘迫、胎盤前置、胎盤早剝、先兆性子宮破裂、疤痕子宮、高危妊娠、胎膜早破等均因各種原因不能順產而行剖宮手術。

本組患者820例,年齡22~40歲,平均28歲。單胎812例,雙胎8例。剖宮產原因:頭盆不稱、臀位、活躍期停滯、胎兒宮內窘迫、胎盤前置、胎盤早剝、先兆性子宮破裂、疤痕子宮、高危妊娠、胎膜早破等均因各種原因不能順產而行剖宮手術。

麻醉方法:本組均在硬膜外麻醉下進行手術。手術方式為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麻醉方法:本組均在硬膜外麻醉下進行手術。手術方式為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結 果

結 果

820例剖宮產產婦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現為緊張、恐懼、焦慮。通過適宜的心理護理,采取相應的措施后,均使產婦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確保產婦積極配合手術,使得手術進行順利。本組母子平安,均痊愈出院。術后母嬰無嚴重并發癥。

820例剖宮產產婦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現為緊張、恐懼、焦慮。通過適宜的心理護理,采取相應的措施后,均使產婦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確保產婦積極配合手術,使得手術進行順利。本組母子平安,均痊愈出院。術后母嬰無嚴重并發癥。

討 論

討 論

護理方法:

護理方法:

⑴術前心理護理:①護理人員應首先對產婦心理狀況進行評估,為產婦作針對性的術前宣教,使產婦對剖宮產手術有正確的認識。②要詳細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護理人員要耐心傾聽患者提出的問題,并給予詳細解釋,認真解釋麻醉和手術的安全性,告知其手術是安全的,手術是在充分麻醉、無痛情況下進行的,讓患者對手術過程有所了解,并向患者介紹手術成功病例,鼓勵患者卸下思想包袱,克服手術的心理障礙。③護士應耐心向產婦家屬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患者家屬態度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影響很大,因此做好家屬工作,使家屬理解,更好地配合手術。④積極做好術前準備,對產婦進行備皮、導尿、過敏試驗。做好搶救新生兒窒息的準備,如氧氣、急救藥,保證搶救人力及設備均處于功能完好備用狀態,保證母嬰平安。

⑴術前心理護理:①護理人員應首先對產婦心理狀況進行評估,為產婦作針對性的術前宣教,使產婦對剖宮產手術有正確的認識。②要詳細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護理人員要耐心傾聽患者提出的問題,并給予詳細解釋,認真解釋麻醉和手術的安全性,告知其手術是安全的,手術是在充分麻醉、無痛情況下進行的,讓患者對手術過程有所了解,并向患者介紹手術成功病例,鼓勵患者卸下思想包袱,克服手術的心理障礙。③護士應耐心向產婦家屬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患者家屬態度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影響很大,因此做好家屬工作,使家屬理解,更好地配合手術。④積極做好術前準備,對產婦進行備皮、導尿、過敏試驗。做好搶救新生兒窒息的準備,如氧氣、急救藥,保證搶救人力及設備均處于功能完好備用狀態,保證母嬰平安。

⑵術中心理護理:①手術室護士態度和藹、言語親切,主動與產婦交談,認真仔細核對產婦的姓名、年齡、床號,了解產婦剖宮產指證,注意為產婦保暖,調節室溫至適宜狀態。在手術室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幫助,鼓勵產婦放松心情。②術中醫師和護士應密切觀察產婦的情緒變化,針對過于緊張的產發應及時安慰,配合麻醉醫生做好心理疏導,術中為減輕給產婦的一切不良刺激應,盡量減少、減輕手術器械的撞擊聲。③巡回護士與麻醉師應陪伴產婦,講明術中配合,告訴其術中所會出現的一些不適,如牽拉腹膜及取胎兒時有不適和牽拉痛,囑產婦做深呼吸,可減輕不適和疼痛。胎兒娩出后,應及時告訴產婦,要告知患者手術成功順利,孩子健康,盡早皮膚接觸。患者心理會得到極大安慰。⑤對產婦的術后情況要密切觀察,發現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詳細地說明產婦的問題,避免帶給產婦不必要的思想負擔。⑥手術結束后,要協助醫師徹底消毒會,包扎好傷口,觀察導尿的色和量,保護好靜脈,為產婦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注意保暖,平車送到病房。在運送途中,保證母嬰安全,和產婦進行有效溝通,宣教術后注意事項,緩解術后傷口疼痛的方法等。

⑵術中心理護理:①手術室護士態度和藹、言語親切,主動與產婦交談,認真仔細核對產婦的姓名、年齡、床號,了解產婦剖宮產指證,注意為產婦保暖,調節室溫至適宜狀態。在手術室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幫助,鼓勵產婦放松心情。②術中醫師和護士應密切觀察產婦的情緒變化,針對過于緊張的產發應及時安慰,配合麻醉醫生做好心理疏導,術中為減輕給產婦的一切不良刺激應,盡量減少、減輕手術器械的撞擊聲。③巡回護士與麻醉師應陪伴產婦,講明術中配合,告訴其術中所會出現的一些不適,如牽拉腹膜及取胎兒時有不適和牽拉痛,囑產婦做深呼吸,可減輕不適和疼痛。胎兒娩出后,應及時告訴產婦,要告知患者手術成功順利,孩子健康,盡早皮膚接觸。患者心理會得到極大安慰。⑤對產婦的術后情況要密切觀察,發現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詳細地說明產婦的問題,避免帶給產婦不必要的思想負擔。⑥手術結束后,要協助醫師徹底消毒會,包扎好傷口,觀察導尿的色和量,保護好靜脈,為產婦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注意保暖,平車送到病房。在運送途中,保證母嬰安全,和產婦進行有效溝通,宣教術后注意事項,緩解術后傷口疼痛的方法等。

⑶術后護理:①產婦送回病房,手術室護士和麻醉師應與病房護士認真交接,包括手術方式、麻醉狀況、新生兒狀況,特別是術殊處理、用藥等。②接診護士熱情接待安置產婦,并告訴其術后注意事項,做好細致的觀察,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臥,6~12小時改半臥位,建立有效靜脈通道,血壓平穩改半臥位,鼓勵早期活動。術后當天鼓勵產婦翻身,以增加腸蠕動,有利于排氣。③要耐心傾聽患者提出的問題,并給以詳細解答,告知患者要及時反映自己的不適,避免意外情況發生。④注意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滲液、產婦宮縮及陰道流血以及尿量及顏色等情況。⑤術后1~2天,進流質飲食禁食糖、奶,若無腹脹,改半流質飲食,排氣后進普通飲食。應詳細介紹母乳喂養的好處以及重要性,解除其后顧之憂,以保證母乳喂養成功盡早做好清潔,協助母乳喂養,早吸吮,早開奶,同時要示范給產婦正確的哺乳姿勢,增強母乳喂養的信心。⑥護士對產婦的會進行消毒清潔,使產婦舒適,鼓勵產婦先吃流食,然后再吃清淡的飲食。護士應嚴密關注新生兒安全,防止感染疾病。

⑶術后護理:①產婦送回病房,手術室護士和麻醉師應與病房護士認真交接,包括手術方式、麻醉狀況、新生兒狀況,特別是術殊處理、用藥等。②接診護士熱情接待安置產婦,并告訴其術后注意事項,做好細致的觀察,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臥,6~12小時改半臥位,建立有效靜脈通道,血壓平穩改半臥位,鼓勵早期活動。術后當天鼓勵產婦翻身,以增加腸蠕動,有利于排氣。③要耐心傾聽患者提出的問題,并給以詳細解答,告知患者要及時反映自己的不適,避免意外情況發生。④注意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滲液、產婦宮縮及陰道流血以及尿量及顏色等情況。⑤術后1~2天,進流質飲食禁食糖、奶,若無腹脹,改半流質飲食,排氣后進普通飲食。應詳細介紹母乳喂養的好處以及重要性,解除其后顧之憂,以保證母乳喂養成功盡早做好清潔,協助母乳喂養,早吸吮,早開奶,同時要示范給產婦正確的哺乳姿勢,增強母乳喂養的信心。⑥護士對產婦的會進行消毒清潔,使產婦舒適,鼓勵產婦先吃流食,然后再吃清淡的飲食。護士應嚴密關注新生兒安全,防止感染疾病。

心理護理指護理人員運用醫學心理知識,以科學的態度、恰當的方法、美好的語言對產婦的精神痛苦、心理顧慮、思想負擔、疑難問題進行疏導,用啟發、誘導、說服、解釋、安慰、勸解及調整環境等方法,幫助產婦擺脫困難。剖宮產時孕婦會產生焦慮、緊張、恐懼和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因此在醫師提高手術水平的同時,另一方面要與病人密切溝通,注意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做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注重心理護理實屬重要。需掌握每位剖宮產婦的心理特點,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不僅能夠使病人主動配合治療,而且有助于病人平穩渡過手術期及手術后身體的恢復。對820例進行剖宮產的產婦在做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術前、術中、術后心理護理,使產婦情緒穩定,精神輕松,達到最佳心理狀態,術后積極預防并發癥,嚴密關注新生兒安全,防止感染疾病。

心理護理指護理人員運用醫學心理知識,以科學的態度、恰當的方法、美好的語言對產婦的精神痛苦、心理顧慮、思想負擔、疑難問題進行疏導,用啟發、誘導、說服、解釋、安慰、勸解及調整環境等方法,幫助產婦擺脫困難。剖宮產時孕婦會產生焦慮、緊張、恐懼和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因此在醫師提高手術水平的同時,另一方面要與病人密切溝通,注意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做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注重心理護理實屬重要。需掌握每位剖宮產婦的心理特點,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不僅能夠使病人主動配合治療,而且有助于病人平穩渡過手術期及手術后身體的恢復。對820例進行剖宮產的產婦在做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術前、術中、術后心理護理,使產婦情緒穩定,精神輕松,達到最佳心理狀態,術后積極預防并發癥,嚴密關注新生兒安全,防止感染疾病。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高際天.婦產科學及護理[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93-194.

1 高際天.婦產科學及護理[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93-194.

2 王艷明,周偉娜.心理干預在剖宮產術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09,31(11):1388-1399.

2 王艷明,周偉娜.心理干預在剖宮產術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09,31(11):1388-1399.

3 刁杞香,古海榮.剖宮產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干預.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6):115-116.

第9篇

【關鍵詞】 剖宮產; 手術室護士; 心理護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3.050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剖宮產術已是不能經陰道分娩、高危妊娠產婦首選的一種生產方式[1]。而面對剖宮產術畢竟是一種相對陰道分娩創傷較大的手術,產婦都會產生恐懼、焦慮、緊張心理。作為手術室護士,與產婦圍術期密不可分,及時了解每位剖宮產術產婦的心理特點,針對性地有效地進行心理護理,讓每個產婦以最佳的狀態接受手術,為手術順利進行以及術后早日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1 剖宮產產婦的心理分析

1.1 恐懼心理 由于產婦對剖宮產術知識的欠缺,對手術醫生的不了解、不信任,對麻醉醫生和麻醉技術的不了解,因此,會擔心手術時出現意外,危及自己和胎兒的生命,擔心麻醉時對身體造成損傷或者麻醉后麻藥的作用長久不退影響哺乳。

1.2 焦慮緊張心理 臨產后宮縮導致身體的疼痛不適,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對分娩中出現胎兒窘迫、滯產等產科特殊情況而需急癥手術,缺乏充分的思想準備,擔心切口會留瘢痕影響美觀等問題思慮過度,因此,產生緊張焦慮不安的情緒[2]。

1.3 這兩種心理都會對圍術期產婦產生不利的生理干擾,不利于手術和麻醉的進行。

1.3.1 術前 緊張的情緒可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重者會致產前子癇,加重心血管的負擔,增加了產婦和胎兒的危險,甚至會危及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心理因素導致的血壓升高有時用藥物很難控制穩定,此時心理護理可起到藥物所不能達到的滿意效果。

1.3.2 術中 術中極度恐懼和緊張,可使術中血壓升高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緊張可抑制催產素和前列腺素的分泌,致術中子宮收縮乏力而大出血危及產婦的生命[3]。

1.3.3 術后 切口的疼痛會讓產婦產生焦慮,從而使血壓升高、產后子癇,甚至發生心腦血管意外,以及產后大出血。術后不安的情緒也會影響乳汁的分泌,不利于哺乳。

2 心理護理

2.1 產婦術前的心理護理 產婦來到醫院這個特殊陌生環境,最需要醫生和護士的關心。護理人員不僅要為產婦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病房條件,更需要手術室護士術前親臨床邊與她們進行交流、溝通。簡單扼要講解手術的過程、麻醉的方式及程序、手術大約需要多長時間,并告訴產婦,剖宮產術對手術醫生來說已是一種很嫻熟的技術,消除產婦的心理疑慮。同時也要取得產婦家屬的信任和配合,家屬和醫生的配合協作能讓產婦放心、安心、愉悅地接受手術。

2.2 術中的心理護理

2.2.1 手術當天,手術室護士應親自護送產婦至手術室,手術間內保持合適的溫度與濕度,手術室環境要干凈沒有血漬,各種物品要擺放整齊,護士的行為舉止要規范,談吐要文雅親切,不要大聲談笑。器械物品輕拿輕放,以免物品的碰撞聲驚嚇產婦,產生緊張情緒。

2.2.2 在為手術產婦建立靜脈通道時,應善意地向其解釋是了為麻醉和手術的順利進行,而不能說是為了防止意外時搶救所需,這會讓產婦更加恐懼。和產婦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產婦平臥時會出現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表現為低血壓、心動過速、虛脫和暈厥[4]。手術室護士應幫助其向左側傾斜30度,避免或減輕此綜合征的發生。

2.2.3 剖宮產術受術者都是清醒的,手術室的所有動靜受術者都非常關注,會直接影響她們的情緒。 術中不能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巡回護士要耐心地給產婦以安慰和鼓勵,牽拉腹膜時會有胃痛或是胸悶的不適感,此時囑產婦配合深呼吸會緩解不適,從而消除緊張心理,有利于手術的進行。胎兒取出后,要告知產婦胎兒的一般情況,處理好臍帶后,巡回護士抱起新生兒讓產婦與她的孩子有一個親密肌膚接觸,使產婦因此而緊張的心理得到安撫。手術結束后與麻醉師一起護送產婦回病房。

2.3 術后的心理護理 術后手術室護士應去病房隨訪兩次,關心尋問產婦傷口愈合情況,乳汁分泌及哺乳情況,告訴產婦母乳喂養可以促進子宮的收縮恢復[5]。讓產婦感知手術室護士一直都在關心她,產婦會心情愉悅,這種愉快的情緒能平靜心情,平穩血壓,促進傷口的愈合,有利于產婦身體的早日康復[6]。

3 小結

產婦圍術期心理護理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手術室護士掌握好心理護理這門新學科,科學地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讓產婦以最佳的狀態接受手術,順利的渡過圍術期,減少了醫患糾紛,提高了社會聲譽,取得了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姜冬九.整體護理學與理論[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56-158.

[2] 胡佩誠.醫學心理學[M].第3版.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176-177.

[3] 樂杰.婦產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22-123.

[4] 劉俊杰.現代麻醉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807-808.

[5] 高際天.婦產護理[M].第2版.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93-194.

第10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0 年 1 月 -2013 年 10 月筆者所在醫院接診的 452 例婦產科手術患者,均已婚,皆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手術類型:全子宮切除術 38 例,子宮肌瘤剔除術 100 例,陰式子宮切除術 82 例,卵巢癌根治術 72 例,剖宮產術 108 例及其他52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226例。對照組年齡 21~56 歲,平均 (30.87.6) 歲;全子宮切除術 18 例,子宮肌瘤剔除術 52 例,陰式子宮切除術 40 例,卵巢癌根治術38 例,剖宮產術 52 例,其他 26 例。研究組年齡 22~53 歲,平均 (31.27.7) 歲;全子宮切除術 20 例,子宮肌瘤剔除術 48 例,陰式子宮切除術 42 例,卵巢癌根治術 34 例,剖宮產術 56 例,其他 26 例。兩組患者年齡、手術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處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干預措施如下。

1.2.1 加強入院健康宣教與指導 將醫院環境與相關規定告知新入院的患者,盡快緩解他們對陌生環境產生的焦慮與緊張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主動同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將圍手術期相關操作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同時把各項檢查的目的與意義詳細解釋給患者聽,盡可能增加患者的信任,便于他們配合手術操作。

1.2.2 做好圍手術期衛生與營養干預 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引導患者養成一種正確的營養攝入習慣與良好衛生習慣。除常規洗漱,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患者要及時更換衣物,并做好其外的護理,定期進行清潔;積極鼓勵患者術后進行簡單的下床活動,促使子宮的自我修復;積極將合理的飲食形式與種類告知患者及其家屬,保障其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從而早日康復。

1.2.3 規范化應用抗感染藥物 陰道內除乳酸桿菌之外,其余病毒一般都會引發相應疾病,尤其在手術與分娩時會影響陰道的微環境,從而造成菌群失調,一般需要采用抗感染藥物處理。采用抗感染藥物時應注意適當與適量,盡量嚴格規范抗感染藥物的應用。

1.2.4 積極預防與控制術后并發癥 術后要加強患者常見并發癥如腹脹、傷口感染及咳嗽等的預防,同時為加強腸蠕動,輔助患者做一些可行的床上活動;咳嗽可能造成患者痰液淤積,甚至造成肺炎感染,故而要及時將患者的痰液清除,必要時行痰培養,根據培養陽性結果采取對癥處理;密切對患者術后切口情況進行觀察,做好常規消毒,一旦出現持續疼痛,并且伴有體溫升高,則要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1.2.5 做好術后感染的干預 術后對患者身體狀況進行密切監測,若察覺患者出現營養障礙則要及時糾正,避免發生抵抗力低下癥狀;術中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執行,降低組織壞死,積極做好徹底止血,傷口采取人工合成可吸收縫合線處理,盡量減少外來感染。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不同部位感染、不同手術感染情況,并對比分析兩組之間的感染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 SPSS 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部位感染情況

452 例婦產科手術患者中,共出現感染 144 例,發生率為31.9%,包括 33 例泌尿道感染,17 例呼吸道感染,19 例血液系統感染,20 例消化道感染,35 例皮膚感染及 20 例其他感染;其中對照組 104 例 (46.0%),研究組 40 例 (17.7%)。研究組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1)。

2.2 不同手術方式感染情況

144 例感染患者中,研究組 40 例,對照組 104 例,包括全子宮切除術、子宮肌瘤剔除術、陰式子宮切除術、卵巢癌根治術、剖宮產術、其他手術,研究組各個手術方式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1)。

3 討論

婦產科屬于醫院比較重要的一個科室,近年來,其發生風險事件的幾率逐年上升,尤其是感染事件,包括患者不同部位感染、不同手術類型感染等。為盡量減產科圍手術期感染率,就應加強其臨床護理干預,針對危險因素進行預防與控制。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研究組給予積極的臨床護理干預,而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結果顯示研究組感染發生率 8.85%(40/452),而對照組感染發生率則為 23.01%(104/452),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進一步分析可知,研究組在不同部位的感染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而在不同手術方式感染發生率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研究組感染發生率明顯更低,主要在于圍手術期加強了護理干預,對感染進行了預防與控制,如研究組呼吸道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因為研究組針對咳嗽等呼吸道反應進行了必要的干預與控制,使得感染發生率明顯降低。此外,研究組在陰式子宮切除術、子宮肌瘤剔除術、剖宮產術等方面的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揭示在上述手術類型圍手術期感染加強預防與控制可以取得比較良好的效果。手術中容易出現感染的原因在于這些手術切口皆為Ⅱ類,特點在于傷口存有細菌侵入,極易發生感染,故而給予及時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則能有效預防切口的感染。

第11篇

【關鍵詞】心理干預;圍術期;初產婦;自尊;應對方式

初產婦面臨剖宮產手術,心理會產生焦慮、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容易產生心理障礙[1],不敢面對后續的治療,嚴重影響初產婦的心理健康。因此,我科通過對初產婦圍術期采用心理干預,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80例擇期在椎管內麻醉下行剖宮產初產婦,年齡21~33歲,孕28w~42w,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初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所有初產婦無其他嚴重的軀體疾病和妊娠并發癥,學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精神、心理健康。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圍術期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心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①建立和諧護患關系:護理人員術前一天到病房訪視初產婦,了解病情特點、心理特點和性格特征,耐心回答初產婦的疑問,初步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②心理健康教育:對初產婦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其了解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如心理健康、心理素質、心理品質等,增加患者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建立積極而穩定的情緒、高尚的情感、頑強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積極而樂觀的心態等;③心理護理:針對初產婦剖宮產的心理特點提供個性化的心理干預措施,疏導不良心理,關心、同情、體貼、愛護初產婦,協助樹立進行剖宮產的信心和勇氣。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初產婦圍術期護理前(術前1天)、后(術后1周)自尊水平和應對方式變化。自尊水平采用Rosenberg量表進行評分,自尊感與分數呈正比;應對方式采用醫學應對方式問卷(MCMQ)量表進行評分,問卷包含面對、回避、屈服三種應對策略,分數越高,越傾向于這種應對策略。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自尊水平

初產婦因對妊娠的認識水平不高和對胎兒健康的擔心,心理容易失衡,產生不健康心理,自尊心不高,護理前兩組患者的Rosenberg量表評分不高,但組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Rosenberg量表評分明顯比對照組升高,P

表1 兩組自尊水平Rosenberg量表評分變化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

轉貼于

2.2 應對方式

護理前,兩組初產婦不敢積極面對手術,MCMQ量表中面對評分較低,而回避、屈服評分較高,但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面對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上升,而回避、屈服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初產婦妊娠、分娩是一次強烈的生理、心理應激過程,初產婦精神、心理障礙導致妊娠壓力增加,產后發生抑郁和焦慮,影響產婦的心理健康[2]。隨著醫學發展和社會進步,醫療工作不僅要治療患者的軀體疾病,而且更要關懷患者的心理健康[3]。因此,圍術期加強初產婦軀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護理對初產婦的全面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Rosenberg量表是評價自尊水平的常用指標,而良好的應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機體的應激水平,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4]。初產婦積極的應對方式,有利于緩解妊娠壓力,改善不良心理情緒,降低應激反應的不良后果。觀察組針對初產婦的心理特點采取心理干預后,初產婦的Rosenberg量表評分明顯較對照組上升,而且MCMQ量表中面對評分較對照組顯著升高,回避、屈服評分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說明心理干預能有效消弱不良情緒,改善心理狀態,提高了Rosenberg量表評分,同時,心理干預提高初產婦的積極應對方式,降低消極應對方式,從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能夠有效增強剖宮產初產婦的自尊感,強化積極應對方式,消弱消極應對方式,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Alvarado-Esquivel C,Sifuentes-Alvarez A,Estrada-Martínez S,et al.Prevalence of postnatal depressionin women attending public hospitals in Durango,Mexico[J]. Gac Med Mex,2010,146(1):1-9.

第12篇

【關鍵詞】 手術室;心理護理;剖宮產;焦慮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8.078

剖宮產術是手術室風險相對較高的手術, 剖宮產術會使婦女并發其他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 使產婦在實施手術前往往會出現焦慮心理, 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和患者的疾病康復[1]。本研究選取本院手術室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剖宮產患者107例作為研究對象, 通過術前給予心理護理干預, 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 現將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手術室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107例剖宮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研究開始前均征得患者及家屬本人的同意,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53例)和對照組(54例)。研究組年齡22~43歲, 平均年齡(32.5±6.3)歲;

其中胎位不正患者11例, 妊娠合并高血壓、糖尿病患者13例、胎兒過大4例。對照組年齡23~45歲, 平均年齡(34.0±3.7)歲;其中胎位不正患者10例, 妊娠合并高血壓、糖尿病患者12例、胎兒過大5例。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術前1d由手術室護理人員給予常規護理措施, 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 主要措施為:①術前介紹。術前1d, 手術室護理人員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具體過程和手術室環境以及麻醉方式、術中及術后疼痛的應對措施, 并告知患者手術室已經準備應急措施, 讓患者不必擔心, 耐心、詳細的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和顧慮, 增強患者的信任度, 并向患者講解術前的一些注意事項和禁忌, 使其能積極配合手術的進行[2]。②心理護理干預。通過術前訪視了解到, 大部分患者對剖宮產術有不正確的認識, 尤其是很多年輕初產婦擔心手術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以及手術中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害怕疼痛、擔心麻醉對嬰兒造成傷害等原因都使患者產生焦慮心理。此時護理人員應該告知患者正確的手術信息, 消除其錯誤的思想負擔給予其心理上的輔助[3-6]。③健康教育宣傳。手術室護理人員還應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培訓, 告知家屬焦慮狀態對患者手術造成的影響以及對其身心可能造成的傷害, 指導患者家屬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其焦慮的因素, 及時與護理人員溝通, 并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7-9]。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焦慮狀況評分, 滿分為100分, 分數越高代表焦慮狀況越明顯。術前焦慮狀態評分采用狀態-焦慮問卷自評表。干預后效果比較用本院調查組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 問卷均由患者本人自主填寫, 有效率為100%[1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術前焦慮評分低于入院前, 而對照組術前焦慮評分高于入院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剖宮產術是手術室風險相對較高的手術, 剖宮產術會使婦女并發其他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 如產后大出血、腹部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等, 使產婦在實施手術前往往會有焦慮的心理, 適度的焦慮可以激活交感神經系統, 提高機體應對能力和適應能力, 但是過度的焦慮則屬于一種病態心理, 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和患者的疾病康復, 心理護理干預是通過對剖宮產患者進行術前指導和健康教育的宣傳以及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 了解引起其焦慮的主要原因, 并根據原因給予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心理疏導, 使患者正確面對疾病和手術, 使其能積極配合醫生治療[11-15]。

本研究通過狀態-焦慮問卷自評表對剖宮產手術患者進行入院時和術前焦慮值評分, 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術前焦慮評分低于入院前, 而對照組術前焦慮評分高于入院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手術室剖宮產患者在術前給予心理護理干預, 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狀態, 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 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術后康復。

參考文獻

[1] 王春香.心理護理對剖宮產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3, 11(11):6461-6462.

[2] 馮冬梅, 夏芙蓉.產前心理護理干預對降低初產婦剖宮產率的作用探討.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30):262-263.

[3] 陳霞.心理護理對高齡初產剖宮產患者心理因素的影響.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4(12):406-407.

[4] 陳祥紅, 孫紋紋.心理護理對降低初產婦剖宮產率的影響研究.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14(14):353-354.

[5] 張麗芳, 楊燕. 手術室優質心理護理對剖宮產術后患者恢復及負性情緒的影響. 中國鄉村醫藥, 2015(8):75-76.

[6] 王靜. 心理護理對剖宮產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 基層醫學論壇, 2007, 11(23):1108-1109.

[7] 林娜. 手術室護士對剖宮產患者實施圍術期心理干預的效果觀察. 中國醫藥導報, 2011, 8(2):105-106.

[8] 李愛華. 手術室護理對剖宮產患者實施圍術期心理干預的效果評價. 中國醫藥指南, 2013(16):335-336.

[9] 劉紅. 手術室護士對剖宮產患者實施心理干預的效果觀察.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7, 7(6):1207-1208.

[10] 周春霞. 手術室護士對剖宮產術產婦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29):222-223.

[11] 劉倫花. 剖宮產術前心理護理對產婦焦慮的影響. 醫學信息, 2014(30):99.

[12] 羅選紅, 黃秀嫻. 剖宮產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實施效果的臨床分析.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9, 9(2):277-278.

[13] 林巧敏. 急診剖宮產患者術前心理護理58例臨床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3, 7(9):136.

[14] 繆麗霞. 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干預對剖宮產患者的臨床影響分析. 河南醫學研究, 2014, 23(6):125-128.

[15] 吳冰. 剖宮產患者手術期間的心理護理分析.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12):262-2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普县| 应城市| 屯留县| 霞浦县| 金门县| 庄河市| 北票市| 宿迁市| 许昌市| 宝鸡市| 临潭县| 藁城市| 祥云县| 神农架林区| 漾濞| 弥渡县| 沐川县| 抚州市| 彩票| 儋州市| 伊春市| 凤冈县| 铜陵市| 班玛县| 弋阳县| 祁连县| 舞阳县| 洪雅县| 文水县| 祁东县| 安多县| 安阳县| 谢通门县| 多伦县| 靖西县| 乌审旗| 南雄市| 巴林右旗| 石门县| 贵德县| 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