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7 17:22:5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云計算的概述,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
【報告價格】¥11,000元(中文電子PDF版)
【摘要】
云計算在2007年橫空出世,經過2008年全年的培育,迄今已經成為一門眾說紛紜的“顯學”——那些不說自己跟云計算相關的廠商或業者已經屈指可數。根據賽迪顧問的預測,未來五年內,“云計算”將會繼續成為占據各IT傳媒頭條及IT從業人員口端的“熱詞”。如果說當初SOA的興起是為軟件廠商提供了一個各取所需、含納一切的“籮筐”;那么,今天之云計算,則是一個將硬件、軟件、服務、信息安全、虛擬化等等一切IT概念及其背后的利益相關者裹挾在內的“超級大容器”。
那么,云計算對整個IT行業格局的影響到底如何?從底層的基礎設施,到高層的IT應用,云計算的興起對整個IT生態環境中各利益鏈條的相關者又到底意味著什么?價值鏈上各環節所推出的跟云計算相關產品和方案的廠商應該如何進行分類?它們在2009年的市場表現如何?
基于此,我們的《2009-2010年中國云計算應用市場研究年度報告》,將幫助業界廠商、投資者、產業人士更精確地把握中國云計算應用市場發展規律、更深入地梳理價值遷移軌跡。
深入、翔實的市場研究數據。基于重點廠商重點產品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品結構、區域、城市層級、垂直與平行行業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全面、深刻的品牌競爭分析。除了從細分市場格局、競爭策略、SWOT分析等多個維度總結企業表現,我們依托對IT市場的深刻理解,建立6大項31子項的CPM矩陣體系,評點市場成功要素,區隔領導者、挑戰者等四象限歸屬。
科學、完整的未來發展預測。建立在各重點細分市場上的建模回歸與專家校驗,并與相關產業環節進行關聯分析,確保給出有價值的趨勢分析與定量預測結果。
【目錄】
研究對象
主要結論
重要發現
一、2009年全球云計算應用市場發展概述
(一)發展現狀
——云計算概念席卷整個IT行業,成年度最熱熱詞
——巨頭企業試水云計算應用,市場增速明顯加快
(二)基本特點
(三)主要國家與地區
1、美洲
2、日本
3、歐洲
4、亞太(除日本)
二、2009年中國云計算應用市場概述
(一)市場規模與增長
1、2009年市場規模與增長
2、新技術應用
(二)基本特點
——大型跨國公司主導市場,國內IT企業謹慎跟行
——“公共云”與“私有云”皆已開建,政府籌劃相關政策
(三)市場結構分析
1、產品結構
2、區域結構
3、垂直結構
4、平行結構
5、渠道結構
三、2009年中國云計算應用細分應用市場研究
(一) IaaS市場分析
(二) DaaS市場分析
(三) PaaS市場分析
(四) SaaS市場分析
(五)虛擬化市場分析
(六)云安全市場分析
四、2010-2012年中國云計算應用市場發展預測
(一)市場規模預測
(二)市場結構預測
1、產品結構預測
2、區域結構預測
3、垂直結構預測
4、平行結構預測
5、渠道結構預測
五、2010-2012年中國云計算應用市場趨勢分析
(一)市場發展趨勢
(二)產品技術趨勢
(三)產品價格趨勢
六、中國云計算應用市場競爭分析
(一)整體競爭格局
(二)重點廠商競爭力評價及SWOT分析
1、Google
2、微軟
3、IBM
4、…
一、云計算概述
隨著當今對海量數據和復雜計算的日益需求,計算模式已經從集中式向分布式演變,典型的例子如網格計算、云計算等。當前,云計算逐漸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熱點和焦點,它與網格計算既在架構和技術上有很多共同點,也在安全性、編程模型、計算模型、應用等方面具有差異。
云計算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模式,它以服務的形式為用戶提供各種計算資源,如服務器、存儲資源和應用程序等。用戶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客戶端(如個人電腦、手機等)通過網絡來訪問云計算平臺提供的服務。通過這種方式,用戶無需在本機上安裝需要的應用,而是通過如瀏覽器之類的工具來訪問和使用位于云端的應用。云計算能即時響應用戶需要的計算資源,即根據用戶的需求供給或者回收相應的資。用戶可以在開始時只申請一部分資源,當需求增加時,向云服務供應商申請更多的計算資源。而當應用對資源的需求降低時,相應的資源將被回收。用戶根據得到的計算資源和服務來付費,這種模式有效節約了系統計算資源和用戶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二、虛擬化技術概述
虛擬化技術是云計算的基礎,隨著云計算的流行,它也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近年來,虛擬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硬件日益增長的計算能力和不斷降低的成本。虛擬化技術能夠實現在一臺物理機上運行多臺虛擬機,在每臺虛擬機中分別運行不同的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并且虛擬機之間具有良好的隔離性。這些都是通過在硬件之上增加一層稱之為虛擬機監控器(Virtual Machine Monitor,VMM)的軟件層來實現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稱之為半虛擬化的技術(paravirtualization)。這種技術中,虛擬機監控器為上層虛擬機提供一個修改過的硬件抽象,而不是與真實硬件完全一致的硬件抽象。虛擬機監控器和虛擬機中的操作系統結合更緊密,相比全虛擬化有更好的性能表現。
三、虛擬主機系統安全
在云計算平臺,尤其是私有云和社區云中,虛擬機之間通常需要進行交互和通信。然而這種交互為攻擊和惡意軟件的傳播提供了可能,需要有一種機制來保證虛擬機通信場景下的安全。為此,Virt-BLP模型是一個針對虛擬機系統定制的關于多級安全的強制訪問控制模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它定義了一系列的模型元素、安全公理和狀態轉換規則。云計算平臺中,客戶虛擬機負責向用戶提供服務,而特權虛擬機和虛擬機監控器一般由云服務供應商管理,根據這一特征,當特權虛擬機作為主體時,Virt-BLP模型將其定義為可信主體。模型中的一些狀態轉換規則只能由可信主體來執行,這樣實現了特權虛擬機對客戶虛擬機之間訪問和通信進行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于是在提供強制訪問控制的同時,Virt-BLP模型也實現了部分的自主訪問控制,很好地適應了虛擬機系統的特點。基于Virt-BLP模型,在Xen虛擬機系統中設計和實現了關于多級安全的強制訪問控制框架VMAC,驗證實驗表明它成功地在Xen系統中映射了Virt-BLP模型的功能。Virt-BLP模型是一個通用的模型,其它虛擬機系統可以在它的基礎上設計自己的強制訪問控制框架。客戶虛擬機在云計算平臺中為用戶提供服務,保證它的安全才能使用戶有一個安全地獲取云計算服務的環境。針對客戶虛擬機用戶級應用程序的運行時安全和內核的運行時安全進行了研究。在應用級安全方面,提出了虛擬機內度量框架Hyperivm,它用于判斷客戶虛擬機應用程序運行時的狀態。度量模塊對運行在客戶虛擬機中的可執行文件進行度量并產生度量值,這些度量值通過虛擬機間通信機制傳遞到特權虛擬機,保存在度量列表中。參照列表中保存的可信度量值用于在驗證時與度量列表中的對應值進行比較,以判斷可執行文件的狀態。可信平臺模塊(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被用來保證度量列表和參照列表的完整性。在半虛擬化Xen系統中實現了一個Hyperivm虛擬機內度量框架的原型,在保護應用程序安全的基礎上,它在性能評估中表現出良好的效率。
通過搜索客戶虛擬機內核內存來獲取監控過程中所需關鍵值的做法,大大提高了監控過程的健壯性。根據CPU負載自調整監控頻率的策略,在提高檢測率的同時,也減少了不必要的性能開銷。策略中心作為Hyperchk框架的驅動,它的可定制化特性使得本虛擬機動態監控框架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靈活性。在半虛擬化Xen中實現的Hyperchk框架原型系統,不僅能有效地檢測針對客戶虛擬機的內核rootkit攻擊,同時在不同負載情況下均有良好的性能表現。
【關鍵詞】云計算 移動互聯網 作用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計算技術已經普及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面對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不斷滿足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加快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隨著數據時代的發展,移動3G 業務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為了確保移動行業的發展,移動通信與互聯網融合已經成為網絡發展的趨勢,移動互聯網已成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1 云計算的相關概述
1.1 云計算的定義
云計算是基于互聯網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以及交付模式,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對于云計算的定義,眾說紛紜,目前較為人們接受的定義就是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這些資源可以快速的被提供。
1.2 云計算的特點
云計算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與互聯網更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1.2.1規模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云計算在計算機網絡中已經隨處可見了,利用云計算可以進行簡單的計算機操作。在計算機搜索網頁上只要用戶輸入關鍵詞,就會出現大量的服務器為用戶提供相關內容。
1.2.2虛擬化
云計算有效的計算網絡的資源連接起來,有云端服務器進行自動管理。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登陸云端,通過虛擬的平臺使用資源,用戶只需將自己需要的東西提高給云端,云端服務器就會根據用戶需求提供資源服務。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而且對計算機硬件要求不高,大大的降低了使用的成本。
2 云計算在移動互聯網發展中優勢
移動互聯網就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有效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近年來,隨著3G、4G移動通信的發展,利用互聯網與通訊技術相結合已成為時展的重要標志。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中,人們對移動性以及信息的需求日益劇增,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利用云計算方式既是時展的需要,同樣也是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的重要體現。
2.1 實現資源共享
云計算有著非常大的規模,而且容量大,在移動互聯網事業蒸蒸日上的今天,用戶只要在通過自己的設備,不需要依靠其他的終端來進行訪問,就可以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并將這些東西下載下來存放到云端,實現隨時隨地的資源共享。
2.2 實現數據的安全管理
云計算自身有著很高的可靠性,可以為用戶提供安全的數據存放環境。移動互聯網運用云計算模式,用戶在下載文件、存放文件都不用自己去維護自己的應用程序,秩序將文件存在云端,云端服務器要自動的為用戶進行文件管理,并且保障文件的安全。
2.3 節省費用
云計算模式中空間存儲大,移動互聯網用戶不需要再購買本地存儲設備了,云端為用戶提供無容量限制的存儲服務,為用戶節省了許多費用,降低了終端設備總體的成本。
3 云計算對移動互聯網的助推作用
隨著移動智能終端機的發展,移動通信事業突飛猛進,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為了滿足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智能終端機的入伍范圍,以互聯網相結合已經成為時展的趨勢了。在科技不斷創新的時代,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已成為為當今IT互聯網領域中兩大主流。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相結合,促進了智能終端機的發展,但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在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上相對不足,而云計算卻恰恰彌補了這一點,云計算擁有強大的資源池,高計算能力,無容量限制的存儲空間。云計算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通過一個瀏覽器直接進行多個應用程序的訪問,使得互聯網有著很好的移動性能。對于移動互聯網的用戶而言,云計算的好處不言而喻譬如只要連入互聯網,便無需依賴特定的終端,自由訪問和處理數據,不用再顧忌時間和地點。而且,移動云還讓他們告別了自己維護的麻煩。用戶的所有數據存儲和程序運行都在云端運行,再也不用對軟件維護等問題困擾了了。此外,用戶無需購買大量的硬件設施用以海量存儲。云端將提供無限的存儲空間,哪些繁重復雜的工作均通過網絡處理,大大降低了IT成本。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通過與云計算可以產生很好的擴展性和規模效應,將業務的成本大大的降低,從而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4 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互聯網與云計算已成為當今IT互聯網領域發展兩大主流,在移動通信事業不斷發展的前提下,與互聯網有效的結合起來,在發展的過程中,利用云計算模式,不斷的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有效的推動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小軍,任帥.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新契機――淺析移動云計算技術[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
[2]房秉毅,張云勇,徐雷.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云計算安全淺析[J].移動通信,2011,10(09):101-102.
[3]蔣常炯,劉正.基于云計算的移動應用開發的探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04):38-39.
摘要:該文通過分析影響醫療信息化建設與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對于云計算技術的概念、特點及其發展現狀進行了解,簡要介紹了云計算技術為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提供的服務,分析了云計算技術為醫療信息化建設所帶來的益處,探討了云計算技術在醫療信息化應用中所面臨的挑戰。
關鍵詞:醫療信息化;云計算;云服務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3-0504-02
Talking about the Cloud Computing in Medical Information
LI Yue1, SUN Chao2, WU Jie3
(1.Hebei Union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 China; 2.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Tangshan 063000, China; 3.Tangshan Industri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063004,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nformation, understand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cloud computing, briefly introduce the services which cloud computing provides to medi? cal information, analyze the benefits that cloud computing support on the medical information,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of the cloud com? puting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information.
Key words: medical information; cloud computing; cloud services
1概述
1.1醫療衛生信息化的現實意義
醫療衛生信息化是實現衛生體制飛速發展的一個強有力的技術保障,通過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及時提供病人的各種數字醫療信息,建立信息的共享、流動和智能運用,可以實現更加方便而快捷的醫療服務。對于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費用和改善病人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推動各醫療機構醫患資源的靈活流動和結構優化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1.2云計算對于加快醫療信息化發展的意義
云計算是目前國際上發展非常迅速的前沿學科,用軟件來集中管理所需要的相關資源,云計算為用戶提供計算能力的服務。因此,醫療衛生企業如果需要這種簡單服務的話,就可以對此服務進行購買,而可以不用去進行這些設施的建設。云計算技術的出現,將給醫療信息化建設帶來一個全新的認識。探究如何利用云計算技術促進醫療信息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云計算概述
2.1云計算的概念及原理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處理(Grid Computing)的延伸發展。簡單的說,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超級計算模式,將那些分布在不同的個人電腦、各種服務器、甚至用戶的移動電話和其他電子設備上的大量軟硬件資源和應用服務集中在一起,協同工作。
云計算就是將互聯網作為平臺,按照一定的公開的標準,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的數據存儲服務以及準確的網絡計算服務。有了云計算,小型企業用戶就不再需要購買大型的網絡計算設備,用戶所需要的應用程序可以運行在以互聯網為平臺的大規模的服務器群中,而不是運行在企業自己購買的服務器上。當用戶需要存儲或處理自己的數據時,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登陸互聯網來訪問云計算服務即可。2.2云計算的發展現狀
在我國,云計算技術發展的十分迅速,我們已經不能再簡單地把云計算理解為一個新興的技術,它已經作為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在我們眼前。分析目前的云計算應用,都充分體現了各種網絡服務已經成為云計算產業應用的重點服務,這些服務包括網 游、付費電視,還包括用戶所需要的各種個性化服務。
國內的很多大型軟件企業都紛紛成立了SaaS(軟件服務)部門,云計算在IT市場上的雛形正在逐步的形成,云計算為傳統IT產品的轉變帶來新的動力,同時也為供應商提供了全新的機遇。
3云計算與醫療衛生信息化
3.1當前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標準不統一
現階段,醫療行業中的各種業務標準和規范尚處于逐步建立、完善的過程中,缺乏統一的標準。由于尚未提出統一的標準規范,各級醫院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致使醫療信息化整體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和影響。
2)醫療信息化建設發展不平衡
目前,我國的醫療信息化建設發展極為不平衡,較為發達地區的醫療信息化建設步伐較快,而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的中小型醫院,由于醫院的資金投入、軟硬件資源的升級、管理和維護成本等問題,信息化建設的步伐非常緩慢,出現了各地區醫療信息化建設發展不平衡的局面。
3)醫療信息資源相對孤立
目前,病人的電子醫療記錄以及各種檢驗信息雖然已以電子病歷信息形式存儲于醫院的信息系統中,但是,在醫療機構之間基本沒有實現醫療信息資源的共享。所以,這樣非常不利用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轉院,會診等情況的發生,給病人和院方帶來很多不便。
3.2云計算為醫療信息化提供的服務
1)在線軟件服務
各個醫院可以通過云計算服務商所提供的在線軟件服務,分享由系統提供的基礎設施,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定制專屬于自己的軟件應用。這種服務大量降低了現階段醫院在軟件支付上的費用。同時還可以解決各醫院信息系統良莠不齊、技術標準不能統一等問題。
2)存儲數據服務
云計算給醫療機構所提供的數據存儲的服務,為醫療機構提供了一個信息整合的平臺,醫療信息可以在云計算服務器中保存,能夠達到共享和交流的作用。從而改變了醫院以獨立單位的形式管理,改變醫院現有的信息孤島的局面。
3)租借硬件服務
當前,醫院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在服務器的購置,管理及維護方面耗費很大,很多中小型醫院由于資金短缺,在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上遲遲不能有長足的發展。由云計算服務商所提供的硬件租借服務,可實現統一的服務器管理維護,減少醫院維護成本。醫院可以根據需要對硬件服務器等設備進行租借,能夠大大減少醫院對相關基礎設施的成本開支,從而降低了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門檻,更有利于改善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不普及的現狀。
4)分析計算服務
由于目前各個醫院對于醫療數據只是簡單的收集和整理,這種數據服務已經不能滿足從業醫師的需求。由云計算所提供的計算分析服務可以對海量的醫療相關數據的精細加工和深度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醫療質量,更方便的為從業醫師提供大量的科學證據來進行高效率、高質量的診斷。
4結束語
當前,醫療信息化已成為各醫療機構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醫療機構之間的醫療資源的共享與交流,能夠實現醫療服務資源的最優整合和最大協同效應。云計算是一種更加靈活、高效、低成本、節能的信息運作的全新方式,是自互聯網革命以來IT產業最深刻的變革,也是信息技術長期發展和積累之集大成。在醫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把握云計算的實質內涵及發展趨勢,充分地運用云計算平臺建設和應用的實踐經驗,為我國的醫療信息化服務。
參考文獻:
[1]胡新平,張志美,董建成.基于云計算理念與技術的醫療信息化[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0(3).
[2]劉凡茂.基于云計算的鄉鎮衛生院信息化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0.
[3]胡新平,張志美,蔣葵,等.數字化醫院建設體系結構研究[J].中國數字醫學,2010(2).
[4]任寧,侯春英.云計算在職業教育信息化中的應用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4).
關鍵詞:智慧校園;數字校園;技術載體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進,信息服務在學校的教學、科研與管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2010年,提出了建設“智慧校園”藍圖。經過近兩年的發展,智慧校園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開始顯現,比如:網絡基礎設施的接入手段單一,安全保障體系尚不完善,特別是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與交流自動化程度低,缺乏統一的信息編碼標準,信息化保障機制還不夠健全等。云計算平臺以及物聯網平臺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云計算平臺的應用給智慧校園帶來了新技術,更好地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與互動。特別是智慧校園中各種形式的信息資源,比如:身份識別信息、刷卡消費信息、銀行結算信息、圖書館信息服務等的交流互動。
一、云計算與智慧校園概述
1.云計算的概念與特點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web的服務,通過整合、管理、{配分布在網絡各處的計算資源,以統一的界面同時向大量用戶提供服務。它有兩個層次的含義,即云平臺和云服務。云平臺是指提供資源的網站,具有動態擴展性。云服務是指基于抽象的底層基礎設施,可以彈性擴展的服務。云計算由三個架構組成,分別是:IaaS(基礎架構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它的作用原理是,將計算任務分配到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最后將計算結果輸出到本地計算機上。這使得學校能夠輕松地獲取經過云計算平臺處理的信息資源。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2.智慧校園概述
什么是智慧校園?智慧校園中的校園卡可應用于統一的門禁管理,掌握公用房的使用情況,并與科研團隊的績效掛鉤,提高辦學資源的利用率。智慧校園的建設思路是以物聯網為基礎,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而構建的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為一體的環境。這種環境是一種新型智慧化的環境,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使得人們能快速、準確地獲得校園中人、財、研、管業務過程中的信息。同時通過綜合數據分析為管理改進和業務流程再造提供數據支持,使學校教育信息化、決策科學化和管理規范化。通過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的融和,使校園管理智慧化、信息化。通過應用服務的集成與融合來實現校園的信息獲取、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務,從而推進智慧化的教學、智慧化的科研、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生活以及智慧化的服務的實現進程。
二、云計算與智慧校園構建
云計算在應用方面有自身的特點,給智慧校園的建設帶來便利。
1.給教育注入新血液
在智慧校園中可以利用云計算的特點,合理地利用軟、硬件資源以及各地的教育信息和教學服務。比如:在中國有很多欠發達地區,可以通過云計算網絡實現全國教育信息和資源的共享,為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動力。解決短期內無法解決的落后地區資源匱乏的問題。由此可見,云計算平臺也能夠更好地為智慧校園服務,給教育事業注入了新鮮血液。
2.最大幅度地減少資源重復建設
傳統的遠程教育系統由于各自屬于不同的單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資源只能各自建設,很少能做到資源共享,由此造成大量資源重復建設。基于云計算的遠程教育系統可建立全國統一的系統,各地的遠程教育中心進行統一部署建設資源,有效地避免了資源重復建設。智慧校園的各種信息都可以很便捷地在云計算平臺中得到存儲。
3.資源共享和就近訪問原則
智慧校園可以通過云計算平臺實現高效的資源共享。資源共享使智慧校園的搭建更加流暢化。智慧校園的使用者無需知道資源在哪里,云計算平臺的服務器能夠統籌管理全部的資源,通過資源列表就可以提供最合理的服務。使用起來不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對于智慧校園平臺的資源訪問者,系統可以自動分析IP、確定路由,尋找離他最近的資源并建立好連接,提供最快最好的訪問。云計算平臺的服務器因此能夠減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更加靈活地工作。
4.結構靈活性
不同用戶用不同的基于云計算平臺的智慧校園都無需做功能上的定制,不用再獨立部署就可以提供靈活的自定義功能。組織機構、工作流程、文件管理體系和訪問權限等均可由用戶自定義,這樣就可以使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系統滿足不同學校的教學需求。系統還可方便地進行調整,以支持單位的變化與發展,達到按需使用和隨處可用;如果用戶數大量增加了,僅需增加硬件設備的數量,就可以支撐應用規模的增長。
三、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信息資源共享
1.信息資源處理模型
為了使用戶輕松地享受云計算帶來的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可以利用Mapl~educe分布式調度模型來實現。MapReduce分布式調度模型把要解決的問題分解成Map(映射)和Reduce(化簡)的方式。各種基于物聯網的信息經過數字化轉變后先通過Map將數據切割成不相關的區塊,分配(調度)給大量計算機處理達到分布式運算的效果,再通過Reduce程序將所有的結果整合,最后輸出需要的結果。
2.智慧校園信息共享云服務模式
智慧校園的信息服務具有很好的效益,但是不足的是沒有好的數字資源公共平臺,各種類型數據庫資源之間共享能力較低。有些資源就無法最優化利用。高校資源共享云服務結構模型為此類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參考方法,云計算可以為智慧校園建設提供一個服務方案,銀行、城市、圖書館、學校等可以通過云計算網絡建立一個統一的接口,這些用戶可以通過這樣的統一接口進入數據庫資源,獲取所需的信息。而學校的圖書館可以將各種各樣的資源上傳到“云”中,讓不同的用戶分享。高校代表、數據庫服務商、政府部門代表組成一個云委員會掌握著云計算網絡,它的職責是負責制定服務協議、管理日常運營、推廣服務市場。因此,智慧校園利用類似高校資源共享云服務結構進行信息資源的共享具有可行性。
云計算是當前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構建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同時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必將為智慧校園的建設與完善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例如:給智慧校園中的形式多樣的信息資源互動提供了生機,在理論上實現了用云計算技術在PaaS,SaaS,和IaaS服務層次上對各種信息系統進行資源共享以及互動等。
參考文獻:
摘要: 概述云計算產生的契機、概念及其發展現狀。分析影響當前我國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工作的主要障礙,并基于云計算技術
>> 基于云計算的個人數字圖書館資源共享研究 數字環境下的圖書館資源共享 云計算環境下數字圖書館網絡虛擬化資源管理策略研究 小議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 論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共建與共享 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 低碳的云計算環境下數字圖書館的創新研究 云計算環境下石油高校圖書館聯盟資源共享模式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云計算環境下數字圖書館建設研究 云計算環境下的數字圖書館建設研究 云計算環境下基于收益優化的數字圖書館網絡虛擬化研究 基于共建共享的圖書館數字資源整合問題研究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資源的共建共享 淺論網絡環境下專業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 淺論網絡環境下軍隊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 基于云計算環境下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研究 基于網絡環境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研究 云計算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挑戰與對策 云計算環境下基于負載平衡的數字圖書館虛擬機集群資源調度策略 一種云計算環境下優化的數字圖書館資源管理與應用平臺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fr=ala0.
[3][4]劉鵬.云計算――將計算變成水和電[J].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2009(10):49-54.
[5]云安全.[2010-4-1]..
[6]程煥文,潘燕桃主編.信息資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
[7]李仲良.我國圖書館數字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發展現狀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3):3-7.
[8]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知識與技能競賽在浙江蕭山舉行2009-10-28[2010-4-13]./show.php?aid=64093&cid=155.
關鍵詞:云計算;手機通信;應用
中圖分類號:C35文獻標識碼: A
一、云計算的概述
1、云計算技術的概述
云計算技術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使用“云”實現計算處理的目的,經過計算機網絡能夠向用戶提供各種類型的在線業務功能實現技術概念。各種不同于人們傳統模式應用計算機系統的操作方式,云計算能夠把個人電腦轉移到計算機網絡上。面向用戶的計算機網絡接口操作界面相當于傳統模式上的計算機桌面;然而那具有功能強大的“云”相當于計算機主機,用戶只是需要使用便捷的移動終端設備,可以在任意時間在任意地點,借助計算機網絡能夠便捷地在云里獲取得到所需要使用的個人資源、使用軟件與操作服務等方面。用戶不需要關心云的實際大小、存放位置與具體配置,也不需要了解云計算整體結構體系的運行機制。只是需要啟動云計算相應的開關,即為計算機網絡的接入口,就能夠直接享受所需要提供的具體服務。
根據技術層面進行分析,云計算是并行式計算、分布式計算、網格式計算、效用式計算與虛擬化等各種具體化概念通過融合與躍升過程的實際結果,其能夠很好地反映到應用計算機網絡實現計算過程效率最大化以及最簡單化的演化過程目標。云計算技術主要包含三個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分別為應用式服務層、分布式存儲層與分布式隊列層。分布式存儲層是由大規模功能強大以及互聯網互相連接的計算機系統集群所構成,執行在多操作系統云、平臺上的各種具體服務能夠很好地跨越各種不同的服務器與計算機網絡,能夠為移動終端認證用戶提供各種實際的具體服務。
2、云計算在手機通信應用中的優勢
2.1客戶端的需求低
云計算在使用的過程中,對用戶端設備的要求極低,因此用戶使用起來也存在著極大的便利性。用戶使用瀏覽器對所要存儲的文件進行編輯之后,就可以存儲在云中的文檔之中,也可以將存儲的信息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并不需要在手機中下載客戶端的軟件進行安裝。因此在手機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手機的功能在不斷的擴展,但是仍然沒有辦法來替代PC機,而很多在PC機上適用的客戶端,卻不能在手機上進行安裝,那么云計算的應用就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2.2數據安全可靠
云計算為用戶提高了存儲中心,且具備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很好的解決了用戶遇到的問題,不在害怕機器的損壞、數據的丟失以及木馬病毒等方面的問題了。手機在使用的過程中,用戶會將較為重要的信息存在手機之中,這就提高了數據存儲中的安全風險。手機用戶將數據資料保存在云端的存儲服務器之中,由專業的團隊來進行數據信息的管理,且在管理的過程中有著極其嚴格的權限管理規定。
2.3數據共享輕松實現
云計算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實現不同設備之間的數據共享。云計算的模式之中,數據資料只存在著一份,被保存在云中,用戶所使用的電子設備只要是能夠連接到互聯網中,就能夠同時對這一份數據資料進行訪問和使用。在對手機中的聯系人信息進行管理時,將聯系人的信息存在云中之后,用戶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哪一部手機都能夠查找到自己想要的朋友的信息,例如電子郵件、電話號碼以及地址等,也可以將聯系人的信息通過電子名片的方式同時分享給好朋友知道。
2.4擴展性良好
云計算的應用,給網絡技術增加了很多的功能,并將很多的不可能變為了可能。不僅能夠存儲大量的數據資料,并對其進行管理,而且還具備極其強大的計算功能,手機在聯入網絡之后,就能夠了解到用戶所在區域的交通狀況以及衛星地圖等,并能夠為用戶提供所需的行車路線,還可以對用戶目的地的賓館進行預訂,并將用戶旅行的照片或者是視頻分享給家人或者是朋友,讓他們及時的了解用戶的消息。
3、云計算的基本特征
云計算融合了傳統的計算機技術與網絡通信理念,涉及到網格計算、分布式計算、網絡存儲、虛擬化以及負載均衡等技術。云計算能夠借助于計算機網絡將多個成本較低的計算實體整合成一個具有強大計算能力的虛擬系統,在商業模式的推動下將這些計算能力分布在終端用戶上。
云計算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資源共享、降本增效,快速交付、彈性計算,按需服務、靈活便利。云計算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存儲和調度以及網絡資源統一管理和支配,構成一個資源池向用戶提供所需要的服務。提供資源的網絡系統被稱為“云”,“云”中資源在使用者看來可以輕松拓展、隨時獲取,并且能夠按其使用量靈活付費。云計算的基礎是虛擬化技術,其實質是通過對內存、存儲網絡等能力和資源進行再次利用,實現虛擬資源信息、數據的共享,并且借助于封裝技術對用戶呈現等同于各自獨立的物力資源組。
二、云計算技術的問題
1、技術問題
因為云計算計算的實際投資成本巨大與不能夠進行復制,當前階段仍然不存在有效形式的技術仿真實現平臺。因此在實際的實現過程當中,假如建立完善形式的云計算實現策略會是個十分重大的挑戰。數以萬計臺服務器將怎樣放置與實現連接,在不限制任何實際性能的情況下,能夠實現虛擬、動態以及有效地配置全部資源的直接目標,包含路由功能、存儲應用與服務器,數據信息怎樣實現遷移、整合以及數據信息中心的有效控制管理等具體方向。
2、網絡連接問題
具備穩定快速和隨時隨地的互聯網連接響應特點是實現云計算技術服務的關鍵條件。伴隨著云計算技術的實際廣泛應用,對于移動通信的計算機網絡覆蓋面要求標準不斷提高,促使移動計算機網絡構建進程得到加速發展。
3、安全性問題
安全性問題屬于云計算技術中十分棘手的實質問題,其包含數據信息存儲與數據信息傳輸通道的安全保密性以及數據信息交換過程的安全保護效果。
4、兼容性問題
兼容性問題不但包含各種操作系統、軟件運行平臺與計算機網絡之間的實際兼容性,甚至是對于同一款應用軟件各種不同實際版本的兼容性問題也是不可忽略的實際問題。
5、商業模式問題
目前階段,除了不具備存儲功能以為,基本上大部分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軟件操作應用的云計算技術服務都是免費的,因此需要推廣收費形式的云計算技術服務還有待完善。
6、社會問題
咨詢公司就云計算技術的信賴度問題進行有關的調查表明,大部分人群知道云的可靠性相對比較高,能夠放心地存儲相應的非關鍵數據信息。然而對于需要進行保密處理的信急文件,例如一部分實際企業的商業資料文件或者個人秘密文件,大部分的云存儲與少部分關鍵的本地數據信息存儲的充分結合才能夠成為云服務的理想形式。
三、云計算在手機移動通信領域的應用
1、云計算在移動運營商的應用前景
伴隨著移動運營商的4G LTE技術市場擴展,手機移動端的實際應用與服務體現出普遍性。對于資料搜索、地點定位、瀏覽新聞、社區交流、音樂下載、網上支付、閱讀小說與網絡聊天等各方面的應用與服務規模非常多的問題,用戶是否需要在手機移動端上把全部這部分軟件都可以進行安裝,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手機移動端的實際負擔,能夠影響到手機移動端的速度與使用體驗。另外曾經有部分人群在計算機網絡上進行一個小范圍的關于手機用戶每個月的手機應用與服務花費金額的實際調查,由此可見大多數用戶能夠接受的范圍在每月40元以下的手機移動端應用與服務消費。對于功能復雜的手機移動端應用服務以及迅速的用戶體驗,這能夠直接為高性能、高效率與低消費的云計算服務提供發展機會。
2、云計算在移動運營商的實現方案
目前階段即時使用形式的云計算服務仍然是不能實現的。云計算技術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以基礎設備提供服務的IaaS、以應用平臺提供服務的PaaS與以應用軟件提供服務的SaaS,這三種云計算服務形式所需要的軟件與硬件系統資源各有不同,建立的復雜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移動運營商的云計算技術能夠充分結合現有階段的業務平臺與未來階段的業務發展實質需求,根據階段發展情況來逐步實現這兩種實際服務模式。
3、云計算在移動運營商的應用分析
3.1信息系統私有云
移動運營商相應的信息系統私有云的直接實現目標是提供虛擬化技術建立新一代的云計算技術資源控制中心,能夠很好地支持內部數據信息的實際應用需求,實現各種資源的有效共享與動態調控目標,達到節省成本與綠色節能的直接目的。移動運營商信息系統私有云的構建方式應當堅持以管理集中化與逐步引入為基礎的重要原則。一方面應當確保向云計算技術資源中心演化進程中堅持虛擬設備與物理設備的有效統一管理與監控,這樣才可以實現資源統一分配、動態分配與合理分配的直接目的。另一方面對于移動運營商已經存在的大多數信息系統來說,應當選用收務量規模較小、收務影響程度較小與服務形式等級較低的系統實現優先試點的目標,假如試點實現成功之后再逐漸向其它支持系統與業務平臺進行相應的推廣工作。
服務器整合的實現方法。在開始階段的一到兩年以內,在開發與測試系統當中使用虛擬化方式進行資源的分配與回收;在實際應用領域中推廣以x86服務器為基礎的虛擬化。然后部署在以Unix服務器為中心的應用操作系統應當在傳統形式的硬件分區上進行虛擬化,最后,充分結合服務器相應的虛擬化與集群技術,構建能夠跨越物理服務器的有效資源池。存儲整合的實現方法。根據相同廠家設備的整合實現方面著手,確保存儲設備各方面功能的有效發揮。關鍵環節應用的存儲進行異構存儲虛擬化技術引入時,應當在實現性能、可擴展性與互聯等具體方面實行嚴格的系統測試。
3.2海量數據處理中心
海量數據處理中心的目的在于構建具有高性能、可擴展與可管理特性的海量數據存儲、管理與處理功能平臺,能夠支持信息系統海量數據分析功能的實際應用,比如運營分析、計算機網管與數據分析統計等方面。海量數據處理中心的重要特征表現在數據存儲規模大與計算過程復雜等方面,所以移動運營商關注的并行式數據計算與分布式存儲等方面實用技術,并且能夠在這基礎上實行相應的有效分析,進而能夠實現提供移動端實際應用服務目的。
3.3互聯網數據中心
互聯網數據中心通過已經存在的互聯網通信線路與帶寬網絡資源,構建標準化形式的通信機房環境,能夠為企業與政府部分提供相應的服務器托管、租用與有關增值等具體方面的全面。經過運用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實現托管業務功能,有關企業或者政府單位不需要進行專用機房與通信線路的建設,同時也不需要聘請專業的網絡工程師,就可以解決各種實際的服務需求。通過網站進行,相關單位進行托管主機處理,根據通信部門能夠分配到互聯網相應的靜態IP地址,然后可以相應的WWW網絡站點,把自身的相應產品或者應用服務經過互聯網進行廣泛形式的宣傳工作。虛擬主機是單位進行托管主機處理,把自身主機的海量容量的硬盤空間進行出租,能夠為其它客戶提供相應的虛擬主機服務,促使自身能夠成為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
3.4移動應用商店
有部分移動運營商已經公開了有關的移動應用商店,目前階段拓展到手機移動端的個性化應用操作工具仍然處于有待開發的狀態。與此同時,我國移動運營商能夠在依據本身的4G LTE技術牌照狀況,實現手機移動終端相應操作系統的推廣目的。假如可以把自身的手機移動端操作系統構建開放平臺,并且能夠為服務提供商提供相應的通信開發接口。對于實際的移動運營商而言,能夠經過PaaS平臺進行租賃費用的收取,同時透過相應平臺的各種類型的第三方服務控制移動互聯網平臺相應的入口。
3.5在線手機應用
對于云計算技術的第三階段解決方案,使用手機與上網本等各種移動設備終端,經過移動互聯網能夠為用戶提供各種具有特色的實際移動服務,能夠達到即連即用與即需即用的直接目的。手機移動設備終端不需要再進行各類軟件的安裝操作,經過計算機網絡就能夠輕松地使用這部分軟件應用的實際在線服務。
4、手機通信云計算的網絡服務
云計算在應用的過程中,對網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是由于用戶所需要的服務都是需要通過網絡來完成的,因此如果網絡環境不好的話,是沒有辦法進行云計算功能發揮的。云計算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求網絡環境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工作效率,對用戶輸入到云端的請求能夠做出及時的回應。隨著寬帶、硬件成本以及服務費用等資金成本投入的降低,實現云計算已經是觸手可得的事情。
結束語
綜上所述,手機通信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手機網絡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目前我國的云計算服務商嚴重缺乏,因此手機通信在使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手機雖然已經進入了4G LTE時代,但是4G LTE手機所提供的網絡服務卻與理想中的狀態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因此需要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
參考文獻:
[1]王卓.云計算在手機通信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8:41.
[2]李彩雁.淺議云計算在手機短信分類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4,03:24.
關鍵詞:桌面;虛擬化;云計算
中圖分類號:TP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34-0076-02
Abstract: For the public computer room 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management shortcomings,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resources class of cloud model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unified management and scheduling of resources, maximize the use of resources, and bring about innovation.
Key words: desktop;virtualization;cloud computing
1 概述
公共機房是高校進行有關計算機方面實驗教學的主要場所,具有使用頻繁、軟件更新繁瑣等特點,造成管理工作量和IT運維費用的浪費。針對公共機房傳統管理上存在的問題,迫切需要探索出一種新的機房管理模式,能夠提高效率、易于維護和快速部署,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資源需求。
2傳統高校機房管理
2.1高校機房傳統管理模式
高校機房傳統管理模式:公共機房是具有計算機背景的技術人員進行專門管理,學生機器是安裝有多個操作系統的PC機,教師通過網絡和教學廣播軟件對學生機進行管理控制和操作演示。
2.2存在的問題
1)維護難:軟硬件故障多、病毒困擾、逐臺維護,費時費力;
2)體驗差:缺乏互動,教學方法單一;
3)成本高:初始投資高,維護成本高,能耗高,資源配置不合理。
3 基于云計算的課堂管理
3.1 云課堂的組成
“云課堂”是基于云計算技術的一種高效、便捷、實時互動的遠程教學課堂形式。使用者通過瀏覽器,進行簡單操作,便可及時、實時與處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用戶同步分享文字、音頻、視頻及數據文件,而課堂中數據的采集、處理、儲存、傳輸等技術則由技術服務商提供幫助。云課堂的組成如圖1所示:
3.2 云課堂的工作原理
通過云實驗平臺基礎建設,通過將個人桌面集中部署在數據中心,實現桌面統一管控,為用戶提供個性化云桌面,業務開展方便靈活。提高系統資源利用率,保障業務應用系統的連續性,動態分配資源,集中運維監控和安全管理。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
3.3 關鍵技術
3.3.1計算負載均衡算法
動態的用云終端空閑的計算能力,分擔云主機的計算壓力,輕松應對重載應用。
3.3.2教學的先進性角度
桌面云提供的托管桌面系統可以讓用戶同時訪問不同的后臺桌面系統,在不同系統間無縫切換,并同時處理不同業務。這種模式,不僅可以提升效率,而且減少投資。
3.3.3帶來的變革
1)低TCO
這里以一個具有70臺學生機的機房為例,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桌面云耗電公為傳統PC機房5.3%,隨著機房規模的擴大,還會進一步降低。
2)增強師生互動。
3)課堂紀律可控。
4)教學效果好評估。
5)提升部署效率,簡化桌面運維工作。
6)保障信息安全。
4 結束語
云計算技術和虛擬化對網絡依存度高,一旦接入的鏈路出現連接問題,就會導致終端訪問不到資源,影響用戶正常使用。因此,我們將服務器放置于公共機房內,類似傳統機房的工作站,減少鏈路環節,提高W絡訪問速度。但服務器一旦出現問題,如何能夠自由切換到別的服務端,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與大量的實踐研究。
參考文獻:
[1] 黃健.基于云計算機的高校機房管理方法[J].計算機應用教學研究,2012(14):141-144.
[2] 陳慧芬,盧慶武. 云計算機在高校機房管理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7): 213-216.
[3] 宗小忠.基于虛擬化技術的云實驗平臺的研究與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2893-2897.
成立于2009年的阿里云是國內知名的云計算服務廠商。肖力從阿里云創立第一天就帶領團隊維護著云平臺及云上用戶資產的安全。作為一名在行業深耕十余年的資深“白帽子”,他認為企業數據安全將會成為2016年每家企業必須關注和提升的重要問題。相比傳統IDC環境,專業的云計算平臺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安全措施,能夠更好地幫助用戶解決相應的安全問題。
SaaS服務提供商將成為黑客重點關注目標
2016年,黑客攻擊將越來越多轉移至SaaS層。因為企業最敏感的應用和數據都是保存在SaaS平臺。所以,接下來,SaaS服務提供商需要特別關注云端系統的安全性。
當一家企業運行的系統越來越多,就算雇傭再多的安全專家全年無休地進行漏洞、木馬檢查,總會有黑客從意想不到的地方發起入侵。所以SaaS服務提供商需要提升云端系統的安全防御能力,定期對系統進行安全體檢、清除木馬、系統加固。
安全預警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
隨著日益商品化的網絡攻擊工具和服務,黑產組織的攻擊成本急劇下降。現在,一個新的木馬在問世之前,都會在全世界所有的殺毒軟件系統跑一遍之后再定價。肖力透露,這樣的新木馬不可能出現在所有安全廠商的特征庫中,非常難防。
不過,隨著機器學習的蓬勃發展,安全防御與黑客進攻之間的被動關系,很有可能在2016年出現大逆轉。
DT時代,安全防御的最大變化是可以利用大數據對威脅進行預測。只要擁有足夠的情報,安全團隊將可能通過已知情報對黑客的攻擊手法進行歸納總結,并預測他們下一步可能發起進攻的領域和方式。目前,這方面比較成功的例子是以色列在反恐領域的實踐。
物聯網和智能硬件的威脅加劇
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的《物聯網概述(Agenda Overview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報告中提到,到2020年,大約有300億個互聯設備將在行業中得到廣泛使用,物聯網將滲透至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與此同時,提高設備安全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
因為,在萬物互聯的世界,物聯網及智能終端企業將面臨更多的黑客攻擊,黑客完全有可能通過控制數億的各類終端來組建僵尸網絡。
此外,不少安全研究已經證實,起搏器或胰島素泵等生命維持設備完全有可能遭受網絡攻擊。雖然目前這一領域只是概念性驗證,但其潛在的威脅還是巨大的。
企業決策者看見風險再決策
關鍵詞: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應用;智能手機
1 云計算和移動云計算
1.1 云計算
云計算,是在互聯網模式下的超級計算模式,也就是通過大規模低成本運算單元,其相互之間通過IP網絡進行連接,以此來提供計算和存儲服務,這樣一種IT技術就叫云計算。廣義上講,云計算是基于互聯網的應用服務,還包括數據中心及其硬件和軟件設施,其中的數據中心軟硬件設備也就是所謂的云(cloud)。
1.2 移動云計算
移動云計算,并非僅僅是在云計算之前加個移動二字這么簡單,實際上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在能夠通過對基礎平臺信息資源或者服務等進行獲取,并且能夠交付使用的一種模式。簡單的說,移動云計算就是指云計算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尤其是現如今智能手機的不斷發展,結合了互聯網和通信的前提下,能夠發揮出云計算的巨大優勢,并且能夠借助終端進行服務的傳遞,因此具有比較大的商機,云計算拓撲圖如圖1。
2 云計算技術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中的優勢
一家市場調研公司曾經對此進行調查,并指出云計算將會是未來移動世界的爆發力量,并將取代其他移動應用方式,成為移動應用的主導。那么,究竟云計算技術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方面有哪些優勢呢?
2.1 不受終端硬件的限制
現階段,市場上所銷售的主流智能手機,已經達到8核CPU,其主頻能夠達到2G,然而和傳統的PC機相比較而言,還是有不少的差距。僅僅依靠手機終端對大量信息數據進行處理時,需要突破的限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終端硬件。
云計算的出現解決了終端硬件限制的問題,由于云計算進行運算和數據存儲都是基于移動網絡中,因此而忽略了移動設備自身的運算能力,僅僅依靠云計算就可以有效解決手機終端硬件瓶頸問題。
2.2 數據存儲方便
移動云計算中對于數據的存儲都是在移動互聯網中進行,不僅方便用戶進行數據存儲,而且提供給用戶一定的數據存儲空間。甚至在一定情況下,用戶訪問云端數據,基本可以達到本地訪問速度。移動云計算也便于不同用戶之間進行數據共享。
2.3 智能均衡負載
云計算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方面,可能會遇到負載變化較大的情況,用戶通過移動云計算對資源進行利用是彈性方式,不僅實現了對多個應用之間周期變化進行利用,而且只能均衡負載,以此促進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確保每一個應用的服務質量。
2.4 管理成本
如果需要管理的數據信息比較多,那么成本也會隨之增加,通過移動云計算對流程進行自動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2.5 按需服務
可以得知,互聯網用戶的需求是不盡相同的,互聯網中的應用一方面通過個性化定制服務,以此滿足用戶多種多樣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由此造成服務荷載變大,而云計算技術在互聯網中的應用可以確保不同用戶之間進行資源共享,大大降低了服務成本。
3 云計算技術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中的制約條件
雖然云計算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進行結合,使得移動云計算發揮出巨大的優勢,但是云計算技術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中也存在許多制約條件。首先,移動云計算模型是以網絡為基礎,因此網絡的穩定性對于云計算的服務質量有著較大的制約;其次,網絡的數據傳輸速度也是約束云計算服務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云計算對于網絡的依賴性較大,由此而衍生出許多制約條件;最后,對于網絡的依賴性導致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對移動云計算產生影響,雖然許多研究機構認為云計算的數據存儲中心是比較可靠的,但是其網絡安全性問題仍然存在,這是不可忽略的,盡管云計算技術使用加密技術對數據進行保護,比如說SSL加密技術,但是也依然解決不了數據在進行處理和存儲時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對數據進行處理時的保護措施,無法有效確保數據安全性。
4 云計算技術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中的前景
云計算技術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一項技術,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云計算產生較大影響。移動互聯網從開始簡單的文本瀏覽功能到如今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業務,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電信運營商的重點發展對象。云計算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中的前景比較廣闊,在云計算模式下,用戶對信息數據進行處理將會變得相當便捷,無需較大內存、硬盤以及軟件等,僅僅需要用計算機,通過瀏覽器對云計算數據中心發送指令,并進行數據的接受,以此享受云服務的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關鍵詞】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特點;發展方向
由于當今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已深入到社會上各個領域,人們吃穿住行都已無法與信息技術分離,影響著人們生活方式與社會經濟發展。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重要性,人們應在深入了解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同時,掌握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動向,使得現代電子信息技術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1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概述
所謂“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是指以“信息化”為核心,使電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融合的一種處理圖像、文字、聲音、數字以及各類信息的手段,并可根據所收集信息進行整合、儲存、傳播、加工以及獲取的技術形式。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包含通信技術、傳感技術、信號處理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由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涉及范圍較廣,使得我國許多行業中都離不開電子信息技術,例如計算機產業、設備制造業、微電子產業、元器件制造產業、專用信息應用設備制造業、信息服務行業以及軟件業等。
2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特點
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而為了滿足當今社會發展需求,現代電子信息技術也應順應社會發展潮流進行創新與發展。我國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具有智能化、集約化特點,其中“智能化”是指現代電子信息技術能夠運用虛擬程序展現人類感知與思維,并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集約化特點,對電子設備感知的內容進行科學處理分析;其次,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具有網絡化、數字化特點。隨著電子信息技術中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全世界的溝通發展變得“無邊界”,世界各國之間經濟、政治、文化交流越發密切,適合經濟全球化下社會發展的需要。由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具有數字化優勢,使得人們在溝通交流中形成的信息資源,可以運用數字化手段傳輸到電子設備上,并同時運用數字化對網絡資源進行整合、編制、儲存,使得人們無論何時想獲取資料都可以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搜索、查找,有利于網絡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使人們無論任何時間,在任何地點都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對所需材料進行搜索,極大程度方便了社會各界的生產與生活。
3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動向
3.1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動向簡述
電子信息技術于世界第三次工業革命后期十九世紀末開始發展,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到了二十世紀電子信息技術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并以“應用范圍廣、發展速度快”為二十世紀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主要特征。在世界貿易組織設立推動下,全球經濟一體化態勢已成國際經濟與社會相融相通的必然形式,因此步入二十一世紀的電子信息技術為了適應世界發展,此時的電子信息技術已進入“微電子技術”時代,以因特網與計算機的普及與完善標志信息型社會的確立,使得信息技術發展方向已不局限于對計算機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上,在工業、科學、醫學、通信、國防等方面都有應用與發展,更深入發展到人們身邊,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
3.2未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動向概述
(1)技術若想得到長遠發展,其根本在于自主研究,不能只依賴世界先進技術的引進,因此未來我國信息技術將以實現“芯片設計自主化”為發展動向,為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的硬件設施奠定堅實基礎。(2)通過研究現今電子信息系統級語言發展動向,使得電子信息語言應在SystemC和Suoerlog這兩種先進驗證語言體系中進行抉擇,這涉及未來電子信息企業創新與投資方向。(3)繼續加強“HDL”(一種硬件描述語言方式,用以制作數字電路)深入發展,并以提高HDL仿真性能與綜合性能為發展動向,使得我國在引入世界上先進發展經驗的同時,最終可以實現自主生產知識產權相關公司的確立。(4)為了使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得到保障,國家政府應在未來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中不斷給予政策、法律的支持,使得電子信息技術能在相關職能部門積極配合下,實現信息技術從創新研發到投入生產的立體化發展模式。此外,信息技術若想發展除了吸收外來先進技術手段之外,我國應積極培養電子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從而為實現電子信息自主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3.3未來我國信息技術發展動向技術代表
3.3.1云計算未來發展信息技術“智能化”是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追求的終極目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云計算”。云計算概念最早于2006年被谷歌率先提出,隨后云安全、云存儲、公共云等概念應運而生,并深入影響著人們生活。由于云計算發展時間較短,是一種運用分布式計算機進行資源整合、處理、計算、儲存的新興計算模型,促使云計算迄今為止仍沒有明確、統一概念形成,而發展方向也有多種可能,因此未來信息技術發展中必定有云計算的身影。3.3.2光電子技術未來發展通過當今信息技術發展應用發現,相較于電子顯示光電子邏輯在運行較為復雜程序時優勢明顯,光電子技術是最大型電子顯示驅動下程序運行處理能力的1000倍左右。因此,在未來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動向上,對光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同微電子技術結合應用,將成為創造出運行更高速、容量更大、涉及范圍更廣新型光電集成系統的主要技術支持。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是時展的助推器,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持,是人們生活不斷完善的技術保障。因此,我國應不斷培養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完善信息技術領域管理機制以及給予資金支持,從而實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洲.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究[J].企業導報,2015(11):89-90.
[2]叢日新.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J].消費電子,2014(10):88-88.
[3]陳力寧.現代化生活中電子信息技術應用淺談[J].中國新通信,2016,18(24):80-80,81.
[4]龔成.論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特點與未來發展趨勢[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08):197-198.
一、云計算與智慧校園概述
1.云計算的概念與特點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web的服務,通過整合、管理、調配分布在網絡各處的計算資源,以統一的界面同時向大量用戶提供服務。它有兩個層次的含義,即云平臺和云服務。云平臺是指提供資源的網站,具有動態擴展性。云服務是指基于抽象的底層基礎設施,可以彈性擴展的服務。云計算由三個架構組成,分別是:IaaS(基礎架構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它的作用原理是,將計算任務分配到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最后將計算結果輸出到本地計算機上。這使得學校能夠輕松地獲取經過云計算平臺處理的信息資源。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云計算的三個架構、相關廠商以及服務產品如圖1所示。
2.智慧校園概述
什么是智慧校園?智慧校園中的校園卡可應用于統一的門禁管理,掌握公用房的使用情況,并與科研團隊的績效掛鉤。提高辦學資源的利用率。應用物聯網等技術可以實現人員定位、食品溯源等新型服務。浙江大學信息中心負責人說:“未來的校園巡更將會是:應用物聯感知、無線互聯技術,安保巡更人員手持無線通訊裝置,身配攝像頭,哪里出現了異常,就可以實時捕捉哪里的‘現場’,并根據需要把它同步傳回控制室或者各級決策領導的桌面。這樣的巡更處理就變成了一種一體化、全方位的智能應對系統。”
南京郵電大學智慧校園的建設思路是以物聯網為基礎,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而構建的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為一體的環境。這種環境是一種新型智慧化的環境,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使得人們能快速、準確地獲得校園中人、財、研、管業務過程中的信息。同時通過綜合數據分析為管理改進和業務流程再造提供數據支持,使學校教育信息化、決策科學化和管理規范化。通過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的融和,使校園管理智慧化、信息化。通過應用服務的集成與融合來實現校園的信息獲取、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務,從而推進智慧化的教學、智慧化的科研、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生活以及智慧化的服務的實現進程。
在高校智慧校園的應用中,一些大學校園、政府部門和企業進行體驗推廣手機一卡通,用來實現身份識別、刷卡消費、銀行結算、信息服務等“一卡通”應用。用手機代替學生證、就餐卡等各種證件,實現身份識別。只要手機在手,就可以實現電子錢包的功能,就可以實現刷機消費,就可以實現銀行結算還有信息服務以及校園學習空座位查詢。還可以用手機代替學生證等實現身份識別,以手機作為信息服務終端,與學校圖書館、機房、教學、科研、學籍、人事、財務等相關信息系統鏈接,通過短信、手機上網等多種形式,實現校園各類信息通知、查詢和互動,為學校師生員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全方位的綜合信息服務。同時,在與互聯網相連的個人計算機上也能查詢到很多相關信息。
智慧校園有三個方面的特征:一是為智慧校園的師生提供一個全面的信息服務平臺,這種服務很個性化,是基于師生各自角色的個人化的一些定制服務;二是把這種基于云計算與物聯網的信息服務引入到各種領域與服務,實現了信息交流中的互聯、共享和協作;三是通過基于物聯網的智慧校園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學校和外部世界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和感知的接口。
二、云計算與智慧校園構建
云計算在應用方面有自身的特點,給智慧校園的建設帶來便利。
1.給教育注入新血液
在智慧校園中可以利用云計算的特點,合理地利用軟、硬件資源以及各地的教育信息和教學服務。比如:在中國有很多欠發達地區,可以通過云計算網絡實現全國教育信息和資源的共享,為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動力。解決短期內無法解決的落后地區資源匱乏的問題。由此可見,云計算平臺也能夠更好地為智慧校園服務,給教育事業注入了新鮮血液。
2.最大幅度地減少資源重復建設
傳統的遠程教育系統由于各自屬于不同的單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資源只能各自建設,很少能做到資源共享,由此造成大量資源重復建設。基于云計算的遠程教育系統可建立全國統一的系統,各地的遠程教育中心進行統一部署建設資源,有效地避免了資源重復建設。智慧校園的各種信息都可以很便捷地在云計算平臺中得到存儲。
3.資源共享和就近訪問原則
智慧校園可以通過云計算平臺實現高效的資源共享。資源共享使智慧校園的搭建更加流暢化。智慧校園的使用者無需知道資源在哪里,云計算平臺的服務器能夠統籌管理全部的資源,通過資源列表就可以提供最合理的服務。使用起來不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對于智慧校園平臺的資源訪問者,系統可以自動分析IP、確定路由,尋找離他最近的資源并建立好連接,提供最快最好的訪問。云計算平臺的服務器因此能夠減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更加靈活地工作。
4.結構靈活性
不同用戶用不同的基于云計算平臺的智慧校園都無需做功能上的定制,不用再獨立部署就可以提供靈活的自定義功能。組織機構、工作流程、文件管理體系和訪問權限等均可由用戶自定義,這樣就可以使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系統滿足不同學校的教學需求。系統還可方便地進行調整,以支持單位的變化與發展,達到按需使用和隨處可用;如果用戶數大量增加了,僅需增加硬件設備的數量,就可以支撐應用規模的增長。
5.成本低廉
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系統不再要求高性能的服務器,這朵“云”由各地普通的服務器組成來提供高性能的服務,節約了大量的硬件投資。云的出現使智慧校園的建設不再負擔高昂的數據中心管理成本。云系統中資源的利用率也比傳統的系統大幅提高。云計算平臺給智慧校園系統的建設帶來便利。
三、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信息資源管理策略
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信息資源經由云計算平臺進入用戶的電子終端設備中,使用戶能夠將更多的精力和開銷投入到一些邏輯類的事物上。而這些運用數據庫、程序編輯而成的信息資源,就是我們常說的虛擬資源,比如:網上圖書館、網上商城等。云計算平臺所能提供的服務質量就取決于對虛擬資源的管理。因此,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的信息資源管理策略具有很強的虛擬化。首先,
耍收集虛擬資源,然后對虛擬資源進行劃分,以后再對虛擬資源進行預留以及調度(借入/借出調度),來實現對虛擬資源的分配,確保用戶對虛擬資源使用的有效性,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大優化。
虛擬資源劃分策略,是將基于云計算技術平臺的具有相同特性的信息資源分組,用一個四元組G(Gname,Glist,Gunit,Gdoes)來描述,其中Gname為分組名字,Glist為分組中的一組數組主機,Gunit為可調度單元(slot)U,Gdoes為分組描述,通過分組G可以知道一個分組提供哪些特性及有多少可用虛擬資源。
虛擬資源預留及調度策略是為了能夠為用戶的復雜應用需求在特定的時間內提供所需的資源。資源預留的最基本的操作是,給特定的用戶在指定時間內預留單位個指定的資源。但這樣的后果是降低了資源的利用率,用戶預留請求拒絕數也不斷增多。為了預防這種現象可運用對消費實體的借入/借出調度,解決預留資源利用率降低和預留資源負載的問題。
借入/借出調度策略就是根據租借機制實現應用程序對私有的可調度單元(slot)進行租借。權衡受益和資源利用,以及考慮運行階段應用程序私有的可調度單元(slot)有可能空閑,因此,可以利用空閑的可調度單元(slot)去協助完成其他的任務。
四、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信息資源共享
1.信息資源處理模型
為了使用戶輕松地享受云計算帶來的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可以利用Mapl~educe分布式調度模型來實現。如圖2所示,MapReduce分布式調度模型把要解決的問題分解成Map(映射)和Reduce(化簡)的方式。各種基于物聯網的信息經過數字化轉變后先通過Map將數據切割成不相關的區塊,分配(調度)給大量計算機處理達到分布式運算的效果,再通過Reduce程序將所有的結果整合,最后輸出需要的結果。
MapReduce的具體實現是指定一個Map(映射)函數,把鍵值對(Key/value)映射成新的鍵值對(key/reduce),形成一系列中間形式的key/value對,然后把它們傳給Reduce(化簡)函數,把具有相同中間形式key的value合并在一起。用Map過程把數據用映射函數規則分開,而Reduce則把分開的數據用化簡函數規則合在一起。Map是個分的過程,而Reduce是個合的過程。這樣各種類型的消息在云計算平臺被分解傳送,最后被傳送到用戶那里。云計算與傳統的應用模式相比,具有高性價比、超強的計算和存儲能力、虛擬化管理等優點,因此,有理由相信將云計算應用于智慧校園的建設是可行的。各種信息資源之間的共享與信息交流需要通過云計算技術來權衡。
2.智慧校園信息共享云服務模式
智慧校園的信息服務具有很好的效益,但是不足的是沒有好的數字資源公共平臺,各種類型數據庫資源之間共享能力較低。有些資源就無法最優化利用。高校資源共享云服務結構模型為此類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參考方法,如圖3所示,云計算可以為智慧校園建設提供一個服務方案,銀行、城市、圖書館、學校等可以通過云計算網絡建立一個統一的接口,這些用戶可以通過這樣的統一接口進入數據庫資源,獲取所需的信息。而學校的圖書館可以將各種各樣的資源上傳到“云”中,讓不同的用戶分享。高校代表、數據庫服務商、政府部門代表組成一個云委員會掌握著云計算網絡,它的職責是負責制定服務協議、管理日常運營、推廣服務市場。因此,智慧校園利用類似高校資源共享云服務結構進行信息資源的共享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