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7 17:22: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戶型住宅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住宅;中小戶型;空間;設計;可變性
Abstract: the real estate market in China to emerge in recent years some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residential projects, it is for a long time residential door model the pursuit of large area a adjustment, also is the diversity of life needs diversification residential pattern results. And FuLiZhi rooming house in the age of small area is differ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residence is a kind of new things, so in the beginning stage, will have some door itself design of the deficiencies, this essay attempts to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two level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residence needs to explore the theory basis of its market development, desig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for the following related research work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residential; Small family model; Space; Design; variability
中圖分類號: 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研究的背景
中國自從實施商品房政策以來,歷經多年探索,逐漸步入軌道,公房基本退出歷史舞臺。目前,需要住房者大多購置商品房或租房住,住宅是耐用消耗品,它是大部分家庭最大的一筆支出。住宅的價格成本構成復雜,但由于我國房地產市場起步晚,機制還不健全,開發商的投資回報率普遍較高,尤其在大城市,這使得很多開發商沒有對市場進行細致的分析,盲目跟風。
另外,土地資源的緊缺直接導致了城市土地價格居高不下,從而使得城市商品住宅價格高昂。而住宅開發商更多的注重經濟效益,住宅開發的戶型較大,普通群眾購買不起,導致了大量現房的空置。而針對大眾消費群體的中小戶型住宅設計,卻遠遠無法滿足海寧當前的需求。這就造成很多的中低收入者處于無房住,購不起房的狀態中,因此,如何去解決城市大眾的居住問題應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2 海寧市中小戶型住宅現狀分析
2.1 海寧市中小戶型住宅市場特點
(1)中小戶型市場總體供不應求,存在結構上的不平衡
從2004年開始至今,海寧的中小戶型住宅市場就異常火爆,主要集中在城南片區,部分分布在城北。中小戶型住宅因總房價低、首付低、月供低的“三低”優點受到了大部分青年人以及投資者的喜愛。特別是一些一居室的純中小戶型,而一些樓盤內面積相對較大戶型,銷售狀況并不太好,因此大面積的中小戶型居住型需求并不旺盛。
(2)中小戶型逐漸成為市場開發的熱點,開發量日趨加大
從2008年開始,海寧的中小戶型熱起來了,相繼出現了以中小戶型為主的樓盤:城南的百合新城東區、名力都會、海城名家、奧林公寓等等,這些項目的出現不僅填補了海寧市場的空白,也豐富了海寧市場。這些處于高檔樓盤中的較低價位的中小戶型,雖然空間有限,但經過設計師們的精心演繹,結構緊湊實用,設計個性鮮明,較為符合都市年輕人的品位。既可作為都市單身貴族和二人世界的完美空間,更是投資型業主首選。
(3)自用和投資客戶型客戶的比例大體相當
通過對部分中小戶型的客戶進行分析,中小戶型住宅由于具備投資回報快且易出特點,吸引了很多的投資者,無論是居住用途還是商務用途,自用客戶與投資客戶的比例相差不大。
(4)中小戶型住宅的單價比同區位、同類型的其它戶型價格偏高
由于中小戶型住宅單位成本較高(同面積標準層水電管線造價,電梯等配套設施費用較高)所以中小戶型的單價略高于同區位、同類型的其他戶型的單價,差價約在10%~15%之間。但由于其誘人的低總價,因此海寧的中小戶型住宅市場一直大受歡迎。
(5)開發產品結構日趨豐富
隨著市場的發展,競爭的加劇,同時消費者的需求層次的日益多樣化,要求開發的產品日趨豐富。這種變化已出現在海寧市場,如商務公寓、中小戶型居住公寓等。
(7)中小戶型商務公寓緊缺
中小戶型商務公寓均處于成熟地段,品質高、總價低,并具有宜商宜居的特點。
2.2 海寧市中小戶型住宅發展前景分析
最近幾年海寧中小戶型雖然熱銷,但完全由中小戶型或中小戶型做主力的樓盤似乎并不太多,大多數開發商是將中小戶型住宅作為整個樓盤戶型結構中的一種,占有一定比例,這符合社會住房需求結構的比例,應該肯定,但也有一些開發商仍然是利用整個項目的“邊角料”來湊幾套“中小戶型”,沒有日照,采光通風均欠佳,毫無居住的舒適度可言。雖然目前中小戶型住宅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海寧市對于中小戶型住宅的需求,中小戶型住宅將逐漸成為海寧市住宅市場的主流戶型。
3 海寧市中小戶型住宅設計研究
中小戶型住宅的類型,主要有青年住宅、老年住宅、家庭辦公、郊區型中小戶型住宅和產權式公寓等幾類。目前海寧市的主流中小戶型住宅主要有前兩類,本文將對海寧的這兩類中小戶型住宅空間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研究。
3.1 青年中小戶型設計分析
(1)青年住宅典型戶型設計分析
青年住宅指為了解決城市青年居住問題設計的中小戶型住宅,它既有一般中小戶型住宅的戶內生活基本條件,又具備青年人活動的配套設施。雖然青年住宅中小戶型套內類型千差萬別,但有規律可尋,可以把青年住宅套型組合分為三種類型即:合居一體型,分居一體型和躍層式中小戶型。
a.合居一體式中小戶型
合居一體是指起居和睡覺在同一個空間。其特點是:具備必須的基本生活功能,廚房衛生間等基本生活設施的空間是必須有的;空間的縮小,使得這種產品只能擁有一個窗戶或陽臺的采光面。
b.分居一體式中小戶型
分體一居的主要特征是睡眠和起居分成兩個獨立的空間,各自擁有采光、通風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室一廳或者兩室一廳,是保證舒適度的基本戶型。從戶型平面上可以看出戶型結構緊湊,臥室,起居廳,餐廳等空間齊全,分區明確。適合青年夫婦或者三口的核心家庭。至于陽臺、儲藏間、玄關等功能空間,在保證主要居室面積的前提下設置,隨著中小戶型住宅戶型研究的深入,這些空間成為中小戶型戶型內提高生活品質的關鍵性的組成部分。
c.躍層式中小戶型
這一類中小戶型是通過加大建筑層高來設置夾層,在設計上比平面戶型靈活,并可以創造出更多的使用空間這種中小戶型不僅更加經濟合算,而且可以形成較好的室內空間效果,迎合了一部分青年人追求時尚的心理。
(2)青年中小戶型住宅內部空間設計分析
青年住宅的空間設計于傳統的住宅設計不同,傳統住宅設計的基本出發點是在住宅內部解決起居、用餐、睡覺等生理要求,并滿足一定的精神需要,其住宅設計主要是空間變化,而非居住模式的變化。傳統住宅各部分的相對關系均可歸納為下圖的結構關系。家庭生活以起居室、臥室、廚房為三個中心并且呈三足鼎立的關系。住宅的功能就是滿足各個功能的不同要求。而青年中小戶型住宅由于面積的限制,為了適應居住主體的生活方式和居住行為。將青年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加以典型化,然后運用人體工效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獲得一系列“行為”所需占有的低限尺度范圍。
a.起居室、臥室空間尺度分析
青年住宅的起居室主要功能是作為家庭團聚、娛樂和會客之用,并常作為進餐和家務活動場所。一個可基本滿足起居活動需求的起居室,面積不應小于12m²。為了增加居住的舒適性,起居室的面積在15m²是較為合適的。當然,作為戶型中的公共活動空間,也要結合空間的使用感受和視野景觀等因素來綜合確定。
b.廚房、衛生間空間尺度分析
在中小戶型住宅中,由家庭休息,讀寫區,就餐區和貯存區組成起居空間。由于在現代城市生活中起居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市場上的中小戶型樓盤起居空間面積都大于底限面積,給予住居者更大的舒適度。
c.陽臺的多功能化
陽臺的用途本來是給住戶提供一個呼吸新鮮空氣,進行適度戶外活動的地方。但是目前城市居民幾乎都把陽臺封閉起來,相當多的家庭拆除了陽臺的窗下墻,擴展成為室內空間的一部分。這種做法反映出人們希望增加居住面積、保障安全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陽臺缺乏必要的獨立功能,其原始功能不具有太大吸引力和實用性。如果對陽臺作適當的改進,使之具備一定的實用功能,那么住宅的居住環境會更好。
3.3 老年住宅中小戶型設計研究
(1)分析居家式老年住宅內部空間設計
老年住宅戶型設計,主要應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居住質量為目的,以老年人為核心來進行方案構思。海寧市以往住宅戶型設計,基本上都是以身體健康者的行動標準為依據,沒有考慮到老年人更注重居住空間的簡潔、寬松、舒適、安全。這就要求設計者在住宅設計理念上,要逐步完善,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同時,更要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對居住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滿足居住要求,同時要把老年住宅建設和家庭變化作為一個綜合的、可持續發展的整體來看待。
(2)老年住宅照明、色彩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人老眼先老,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對眩光敏感、視覺黃變、對色彩辨識能力下降。所以,老年住宅設計應注重照明和色彩設計。
4 中小戶型住宅設計的綜合性原則與要點
4.1 中小戶型住宅設計的基本原則
通過對以上三種海寧中小戶型住宅空間設計的分析,我們總結出中小戶型住宅設計的基本原則:
(1)確立正確的市場定位原則
所謂市場定位,就是要以該區位、該城市乃至該地區的綜合經濟實力和居民的經濟收入水平、消費水平為出發點,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對社會各階層的購買力和住宅需求進行判斷,從而設定入住對象及其居住需求。
(2)講求空間的高效性
中小戶型住宅由于空間的限制,為保證其功能空間的全面,就要提高中小戶型空間的高效性。
(3)講求空間功能的復合性
中小戶型住宅的面積雖小,功能卻不少,所以必須追求空間功能的復合性。起居室不僅僅具備起居功能,還必須有會客、活動、學習等功能。
(4)講求室內環境的舒適性
追求生活的舒適性是中小戶型居住主體生活的目的。中小戶型住宅室內環境的舒適性包括視野、采光、通訊、日照等。
(5)中小戶型住宅的公共配套設施要齊全
任何住宅的發展總是伴隨著住宅部分功能的社會化和因新生活方式需求而產生的新功能的加入。
4.2 中小戶型住宅設計的難點與要點
(1)起居室、臥室的面積要精打細算
在中小戶型住宅中,起居室和臥室面積占很大一部分,對它們的精打細算對控制面積起到很大的作用。
(2)廚房的面積可適當壓縮
廚房的功能被簡化,居住主體的炊事和就餐的功能大部分被社會化了,這樣使得中小戶型的居住主體不管是青年人還是老年人節約出大量的時間進行重新配置,也節省了體力來充分放松和休息。中小戶型的廚房空間雖然被簡化,但不可取消,仍需配置一定的家用電器,以滿足簡單的家庭就餐需求。
(3)學習空間必不可少
目前的中小戶型住宅中,許多戶型缺乏學習空間。在中小戶型居住主體的日常生活中,學習、上網已成為非常重要的內容,學習空間就必不可少。要求有良好的采光,通常可單獨設計,也可以和起居室或臥室組合設計。
(4)應有足夠的儲藏空間
充足的儲藏空間是良好居住生活的必要條件。暫時不用的東西需要有適當地方放置,這對中小戶型住宅更為重要。
(5)陽臺的多功能化
中小戶型因為自身的特點,陽臺的功能與普通的住宅有所不同。在一般的單元式住宅中,陽臺因為太窄一般為輔助空間,功能僅限于存放雜物和晾曬衣物;而在中小戶型住宅中,陽臺成了一個具有多功能復合的活動室,功能不僅限于晾曬衣物,有時成為健身、休息、會客室,養花、夏日進餐、書房等多種功能。
5 總結
在中小戶型住宅設計的研究當中,我深深感到這是一項既綜合而又細致的工作:它已不是單憑建筑師在專業上的天分與創造力所能完成的,而是中小戶型的設計更應針對不同的居住對象進行針對性的戶型設計。社會依然向前發展,需求也永遠不會停止,只有居住才是永恒的主題,解決人類居住問題應時刻把握人的本質需求。其實,人在改變住宅的同時,住宅也改變了人自身。我們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解決多數人的居住問題上。正如勒?柯布西耶所說:當今的建筑關注于住宅,設計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這是時代的標志。
【參考文獻】
【1】李 宏.時代建筑――新住宅概念[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
【2】莫立生.崇沿自然 以人為本[J].中外房地產導報,2000(18):8―11
【3】張國娟.小戶型住宅設計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8.(O3)
關鍵詞: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空間
一、當前小戶型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房型不合理,居住功能差。現在,小戶型住宅中大多是賓館標房式的一室戶房型,無獨立廚房、無日常起居的活動空間,往往只具有通常集體宿舍的功能和旅店暫住的功能,而缺乏日常居家生活的功能。這類標房式房型實際上就降低了作為居住物業的使用價值,因為即使是酒店式住宅,其畢竟還是供人居住生活的“住宅”,而非“酒店”。除了這些標房式房型外,小戶型中還有不少三角形、斜邊形、不規則多邊形的怪異房型,且只有一面能采光,一旦分隔,便形成暗室暗間,無任何自然通風采光,這種不合理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小戶型住宅的通病。嚴格地說,這類小戶型房型可謂是市場的無效供應,是社會資源的浪費。
(二)得房率低,走道過長。如今,小戶型住宅的得房率普遍遠低于常規住宅,大多在70%左右,有的甚至只有60%。這與通常新建住宅80%以上的得房率相比,實在是相差懸殊。對于日趨理性與精明的購房者來說,這一過低的得房率,顯然會影響他們購房的抉擇(尤其是當市場上出現了更高得房率的小戶型時)。過低的得房率,實際上就縮小了套內的使用面積,或者說實際上增加了套內使用面積的折合單價,其不實惠、不合算是不言而喻的。
(三)識別性差,存在安全隱患。由于小戶型住宅設計的陳舊,一個層面幾十戶,魚骨狀、回環狀一貫通的平面布局,便必然導致各家各戶識別性差的弊端。進入走道,除非辨認門牌室號,幾乎無其他可識別的不同空間格局的標志,往往使人不辨東西,失去方位感。有的甚至七拐八彎,仿佛進入了迷宮,一旦有火警便難以迅速疏散。且外人闖入也難以覺察,不像一梯兩戶、兩梯三戶那樣的容易分辨。這便會給不法之徒留下可乘之機。
(四)一梯幾十戶,上下不便。現有小戶型住宅,大多都是一梯幾十戶的集中式的電梯設置。平均每部電梯每天要承載一百多戶至二百多戶的上下,有的小戶型甚至平均一部電梯要超過三百戶的運量。就算每戶只有一人居住,那么每天幾百人上下進出,其擁擠狀況、久等狀況也是可想而知的。
(五)面積不當,總價失控。現在小戶型住宅中標房式的一室戶房型建筑面積,不少都在40―50平方米,對一室戶而言,顯然偏大。這一面積完全可設計成緊湊的小一室一廳。而小戶型中的一室一廳也同樣偏大,大多在70平方米左右,有的甚至超過80平方米建筑面積。這就失去了小戶型的本來意義。小戶型就應體現其“小”。以符合特定的市場需求。這一面積的不當也就直接導致了總價的上揚,使小戶型原有的低總價優勢逐漸消失。
二、小戶型設計的優化與對策
(一)借鑒融合、力求創新。在日本東京50年代形成的集合住宅,一室戶面積只40平米上下,但廚、衛、廳、臥功能齊全,有3~4個壁櫥和一個小儲藏室,這種被精確到榻榻米模數尺寸的設計思路和產品及配置至今仍深受歡迎。在香港,90平米面積可以做出功能齊全、分區明確、采光通風良好的三室二廳二衛一廚帶傭人房十分舒適精致的標準。這些精耕細作的設計經驗值得分析借鑒,當然更需結合各地實際,設計創新、產品變革。
(二)注重組織良好的室內空間。小戶型既不能犧牲居家應有的功能空間,也不能因面積配比不當,影響正常使用,如影響廚、衛功能的使用,影響客廳看電視的正常收視距離等。可見,小戶型設計關鍵在于精心合理地組織好玄關、起居廳、臥室、餐廳、廚房、餐廳、衛生間、儲藏、陽臺七個主要功能空間。
(三)注重適宜的功能定位。小戶型不指產品的舒適度降低,不指低標準社區,隨著經濟社會和科技的發展進步,更需注重住宅功能的提高與完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滿足采光通風、環保節能、智能信息化、管線布置合理化、使用分隔靈活化等功能定位。
(四)注意細化區間和細部。玄關、入戶線路宜緊湊,走道宜結合餐廳、客廳;陽臺調整常用比例,并注重客廳陽臺分離的靈活使用;衛生間優化門開啟方向和器具布置平面,注重潔污空間分離和通風;改變構件形式,適當做些凸窗、轉角窗、擴展空間,改善通風采光;臥室、客廳的門窗位置精心設計,避免大而不適用;廚房采用緊湊合理的L型和U型平面,餐廚相間墻使用隔斷,備置生活陽臺和合理的電器開關布線;貯藏充分利用空間;減少固定構件,注重承重墻的設置,提供彈性分隔的可能和實用價值;采用簡潔明快的裝修,多用能擴展空間的材料;注重產品標準化、集約化、模數化、工業化。
(五)注意樓面布局方式
(1)板式、點式結合。小房型點式結構,圍著核心筒布置多戶,其缺陷是住戶朝向問題;小房型板式結構,容積率低,建筑面積難做足,用地難以平衡。而板式與點式相結合,變通常的板式一梯兩戶為一梯三戶和一梯四戶,兩梯三戶為兩梯五戶或兩梯六戶。即將原先大中房型的每戶3個朝向開間,改為小房型的每戶1~2個開間(包括1個半開間),既可滿足通風采光朝向,又可滿足容積率和建筑面積要求。
(2)長、短進深結合。長進深能增加建筑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房型布置,戶套面積控制有困難;短進深房型宜布置,但影響容積率,不利節地。而長短進深相結合,有的套型長,有的套型短,再結合采光凹口的開設,可有效節地和控制戶套面積,并滿足通風與采光,具有一定特色。
(3)平面梯級布局。將通常“品”字形的兩梯三戶作一變通,將中間前凸套的兩個南向開間再前移,形成類似于切角三角形的兩邊為梯級退縮的平面梯級布局,每戶同樣是1~2個朝南開間,但戶戶朝南,面寬小,改變面寬過長的形態。
三、小戶型設計更應注重未來需要――適應性與靈活性
關鍵詞:小戶型;居住面積;空間;人體功能學;公攤面積;功能分區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further commercialization of housing competition, each square housing prices higher, small family become to first time home buyers, young customer, business customer give priority to people to consider options. The design of how to prepare for the small family, to make it more advantages, more practical, more in line with market needs, more innovative feature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front of building designers. This article first defined the concept of small apartment, and then analyzes the small family which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design of the idea, the four major aspects are the main points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the small family is discussed.
Key words: small family; Living space; Space; The human body function to learn; Equally Shared area; Functional partition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小戶型住宅概念的界定
主要相對中大戶型而言,小戶型住宅的概念,目前建筑行業沒有形成共識。有按面積界定的“套內面積50平米以下房屋稱為小戶型”,也有從戶型上界定的“戶型為1居室的房屋稱為小戶型”等等。一般把平面緊湊、居住空間較少的精巧戶型或建筑面積少于70平米的戶型統稱為小戶型。然而這樣的概念顯然甚是模糊。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小戶型概念的界定:
以居住空間數量界定
以居住空間數量界定不超過三個,即兩室—廳、一室一廳、或單室戶型。居住空間的多少直接影響到住宅功能的復雜程度。當居住空間較少時,家庭生活結構趨向簡單,住宅的功能也可簡化。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小戶型大致有三種類型:單身公寓、一居室和二居室戶型,其居住空間—般少于三個。
以居住面積界定
從市場的項目戶型面積來看,一房的面積范圍從22-50平方米,主要以集中在38-45平方米范圍內為主;從兩房來看,面積范圍在37.69-81.64平方米,主流面積集中在70平方米上下。小戶型的基本空間包括臥室、起居室、廚房、衛生間等,各種居住空間的大小不僅要滿足人體工程學的基本尺度,還應考慮居住的舒適性。此外,還有一種在同等房廳數下,面積較小也被稱作小戶型,例如75—90平方米的三房被稱為小三房。
以居住主體的類型界定
以單身青年或年輕夫妻家庭為主,家庭人員大多為1~2人,少數為3人。小戶型住宅不只是面積相對較小,更體現了青年人追求高效、舒適和簡約時尚的生活方式。以居住主體來界定小戶型的概念,才能抓住小戶型的本質,從根本上區別于普通住宅。
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應遵循的設計理念
(一)適宜的功能定位
隨著經濟社會和科技的發展進步,小戶型在滿足基本生活功能需要,更需注重住宅功能的提高與完善,滿足采光通風、環保節能、智能信息化、管線布置合理化、使用分隔靈活化等功能定位。
(二)精細化理念
精細,就是在有限的各個功能空間里,精明地處理好居住者與家具、設備、門窗位置等關系,這里涉及到衛生間的器具設置、廚房的設施設置、門窗位置的選擇、陽臺的布置形式、管網的集中暗設等問題,甚至可以考慮空間上部和下部的重疊利用。
另外,通過科技含量的提高,選用占用空間少的設備,也是精打細算的途徑。因此,要在中小戶型中大力推廣裝修一次到位,實現“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明確方向,調整思路,才能迎合市場的需求,關鍵是要樹立和提倡“適度消費和適居生活”的新設計理念。
(三)節約性理念
要對小戶型住宅的套內面積的每一處都要精心設計,在保障居住的舒適性的基礎上,節約每一寸面積。空間的高效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住宅的使用系數要高,分攤的公共面積要小,所以首先應推低層高密度的規劃。但對于高層來說,合理考慮戶型密度和平面布置更為關鍵。
另一方面在室內使用面積的基礎上可利用性的提高。具體包括房間的門窗設置的位置應適當,有利于家具布置;墻面盡可能整潔、完整、不零碎;廚房,衛生間的空間比例合適,盡量少出現雖有面積卻無法利用的現象。
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的要點
(一)合理規劃平分區設置,盡量減少交通面積1、功能分區布置合理,確保室內流線的便捷性
從使用功能來分,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區域:公共活動區、私密休息區和輔助區等。通過合理的分區,使私密性與公共性、靜與動區分開來。
2、發揮各功能區的作用
在進行中小戶型住宅設計時,應該充分發揮各功能區的作用,正確處理各個功能區之間的關系,做到公共區與私密區相分離,用餐區與就寢區相分離,居住區與休息區相分離,潔凈區與污染區相分離,確保中小戶型住宅具有良好的條件,這也是人們在進行戶型選擇時的重要參考指標。
3、模糊某些功能區域,減少固定構件
為了取得空間最大化的效果,合理方式是共享空間。消除各種空間之間的實際隔斷和心理界限,形成整體空間的效果,將某些功能分區合并或連接,不做明確限定,如將起居室與餐廳合并,把廚房設計成開敞或半開敞的形式等。減少固定構件,用可活動的輕質材料構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區域,減少固定的墻體,使得室內空間流動開敞而不閉塞,同時也使得戶型可以根據功能的變化而改變空間形態、位置和尺寸,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實用價值。
圖某小戶型住宅平面圖
上圖住宅使用面積只有40m2,它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廁所一側和浴室伸出部分采用固定的輕隔墻,其他部位采用可移動的輕型木制推拉隔斷墻,到陽臺的門和所有窗戶均為推拉式。這套住宅有以下特點:
(1)使用面積雖小,但浴室和廁所卻是分開的,可以減少相互干擾,提高利用效益。
(2)內部隔墻多為推拉式,美觀大方,不但占用面積少,而且可以根據需要移動,形成較大空間。
(3)廚房、浴室、廁所和下水管都是分開的,為設計人員發揮創造留有更多的空間。
(4)面寬5m多,全寬設有陽臺,晾曬衣被十分方便。
4、充分利用不計容積率的贈送面積,減少交通面積
充分利用不計容積率的贈送面積,合理利用室內空間增加收納及儲物空間,增加產品附加值。
在充分考慮到各區功能發揮的同時,應該確保室內流線的順暢性,使交通面積盡可能地集中、緊湊,想方設法減少干擾。在交通區域的設置時,不僅僅要考慮到交通功能,而且還要考慮到交通區域的綜合性利用,提高室內面積的有效使用率。
5、做好廚房、衛生間等設計,對人體工程學的細致研究
廚房、衛生間在住宅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廚房、衛生間的設計是反映住戶文明生活水平程度重要載體。在廚房、衛生間有比較長的活動時間和較多的活動內容。在小戶型的廚房設計中,衛生間的位置應盡可能地接近功能分區,分室設置廁、洗等,以確保其舒適度。例如對水盆尺寸的研究
1) 如果一個人洗臉刷牙,300*300的凈尺寸是比較舒適的;
2) 洗碗筷和盤子,較大的盤子和碗的直徑一般不超過300mm;
3) 為避免清洗碗筷時,污水濺出,水盆深度至少要大于200mm。
結合人體功能學,設計多考慮功能的重復利用,盡可能節省面積,達到提高面積使用率的目的。
6、從設計出發,基本的功能需求是第一位的,在有限空間內,通過合理設計和可變家具實現各種基本功能;按照重要程度和使用頻率,需求排序如下:睡眠、收納、衛浴、學習、就餐;在解決基本功能基礎上,在局部設計一些個性化和時尚元素,滿足精神層面的追求。
(二)考慮良好朝向和自然通風條件
在小戶型住宅設計中,應根據該地區的氣候條件,爭取較好的朝向和通風環境。住宅主要房間都應做到直接采光。起居室、臥室應力爭1—2間南向。特別是起居室要有一定的開窗面積,否則光線昏暗,不便使用。平面設計中應著重考慮自然對流通風,有效的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和衛生狀況。
(三)減少公攤面積
套內使用面積只是戶型建筑面積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只注重套內使用面積,而把公攤建筑面積給忽視了。如果能減少公攤面積,也就意味著住戶在同等建筑面積情況下得到了更多的套內使用面積,享有更多的家庭使用空間。公攤面積的組成包括了樓電梯間面積分攤和機房、門廳以及附屬部分分攤后的面積。
1、合理的戶型配比
傳統的一梯兩戶的房型所要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太大,80m2的套型建筑面積比較難以控制,經濟上非常的不合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通過設計使戶型合理布局,兩房房型和一房房型的一梯或兩梯多戶是比較實際的方向。在建筑形態上,超過95%的項目為小高層和高層,同時每層的戶型在4-18戶,按照電梯數來平均,基本都在1梯5-8戶左右。
2、公攤面積的精簡
(1)經濟的梯間面積
住宅設計中,根據住宅層數、類別(塔式,單元式) 的不同,疏散樓梯、電梯需要的數量是不同的,在種類上也分為開敞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和普通電梯、消防電梯。防煙樓梯間和消防電梯間均需要增加消防前室,單獨使用的消防前室面積為4.5m2,兩個合用的消防前室面積為6.0m2,而防煙樓梯間和消防前室又隨著建筑層數和自然采光、通風條件的不同而增減加壓送風管井。綜
上所述不難看出,如果能合理的確定住宅層數及類別,減少樓梯和電梯數量及相關設備井道尺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公攤建筑面積
(2)適度的門廳和附屬部分
住宅設計都將門廳的設計得很大,以及附屬部分的配電室、機房等,在設計中隨意性過大,嚴格優化這些部分的面積,減少公攤面積。
(四)應注重室內與室外場地相結合的設計問題
小戶型住宅設計的新趨勢表現為一個綜合性的課題,要考慮室內空間的最大化、多樣化,同時還應與大戶型合理組合,另外小戶型在場地布置上還應注重大進深的問題。
板式、點式結合
小戶型點式結構,圍著核心筒布置多戶,其缺陷是住戶朝向問題;小房型板式結構,容積率低,建筑面積難做足,用地難以平衡。而板式與點式相結合,變通常的板式一梯兩戶為一梯三戶和一梯四戶,兩梯三戶為兩梯五戶或兩梯六戶。即將原先大中房型的每戶3個朝向開間,改為小房型的每戶1個~2個開間(包括1個半開間),既可滿足通風采光朝向,又可滿足容積率和建筑面積要求。
長、短進深結合
長進深能增加建筑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房型布置,戶套面積控制有困難;短進深房型宜布置,但影響容積率,不利節地。而長短進深相結合,有的套型長,有的套型短,再結合采光凹口的開設,可有效節地和控制戶套面積,并滿足通風與采光,具有一定特色。
平面梯級布局
將通常“品”字形的兩梯三戶作一變通,將中間前凸套的兩個南向開間再前移,形成類似于切角三角形的兩邊為梯級退縮的平面梯級布局,每戶同樣是1個~2個朝南開間,但戶戶朝南,面寬小,改變面寬過長的形態。
結語
綜上,隨著我國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住宅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面對新形勢下的家居理念,小戶型將成為我國城市大眾住宅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只有大膽創新,優化設計,才能創造出符合社會廣泛需求的住宅,讓廣大老百姓住得放心、住得滿意。
參考文獻
[1]譚智.小戶型住宅設計與發展研究[J].建筑建材裝飾,2009.8.
[2]李小寧.小戶型的購買人群及市場前景分析[J].科技設計,2009.1
一、小戶型住宅空間設計方法
1.靈活劃分空間,突出實用性小戶型住宅空間設計是通過綜合考慮家庭成員結構、居住者的職業、收入水平以及個人的生活習慣等因素來進行的,它不破壞原有住宅承重結構,其空間劃分和空間組織更具有靈活性和充滿活力,它不僅劃分了空間的使用功能,而且建立了生活在其中的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它將住宅空間的復合性、多樣性、流動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住宅空間環境也更好地適應了當代人們個性化的生活需要。在框架、框剪結構的小戶型住宅中,除了衛生間和廚房由于管道設備的布置不能隨意改變其使用功能外,其它空間由于沒有墻體的限制,通常的幾室幾廳的空間分布格局不再作為空間劃分的依據,你完全可以依據自己的實際使用需求重新劃分空間位置。
2.彈性空間設計,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生活需要彈性空間設計是指住宅空間可在人們未來生活中根據居住者生活需要改變自身用途的一種設計方法,它滿足了居住者現在及將來生活需求的變化。彈性室內空間設計一般多采用如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刨花板等具有可拆卸并且造價低廉的裝飾材料,在改變空間用途時可隨時拆卸。象征性的分隔手段也常用于彈性空間的設計,比如采用家具、隔斷來分隔空間,甚至是顏色、材質及設計造型的變化來劃分空間。彈性空間設計對室內空間的劃分是靈活多變的,能夠營造出豐富的室內空間形式。
3.弱化或拆除空間界限,讓不同空間相互滲透空間的相互滲透一方面是指將不同功能的室內空間保持通透,實現擴大室內空間視覺范圍和增加室內空間視覺層次的目的。小戶型住宅要在有限的居住面積里獲得開闊的空間視覺效果,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互動,就要減少墻體、隔斷帶來的視覺阻斷。弱化或拆除空間界限,將兩個甚至多個空間融合到一個空間里,實現不同空間之間的相互滲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辦法。例如將相鄰的客廳、餐廳和廚房原有的空間分隔墻體進行拆除,融為一個空間層次。廚房最好設計成半開放式,將油煙烹飪區進行封閉設計,洗菜區及操作臺進行開放式設計,家庭主婦做飯時能夠與家庭成員進行很好的交流。空間的相互滲透另一方面體現在強調外部空間向室內空間的滲透,將室外的風景引入到室內空間中,實現室內外空間環境的有機結合。這種空間設計形式,能夠讓小戶型住宅室內空間環境變得豐富。
4.采用靈活的設計手法,定義空間的功能在居住空間里有些空間如臥室、衛生間有很強的私密性,書房要求安靜、不被打擾。對這些空間進行設計時,應注意既能實現整體空間的視覺開闊,又要實現私密性,看似矛盾的兩個要求其實可以整合在一起。私密性要求對空間進行封閉,保持整體空間視覺開闊就要對空間進行開敞,可以采用開啟的推拉屏風或滑動門,以便在需要的時候阻斷或開啟空間。通過這種空間設計手法能更好地實現不同空間功能要求,獲得豐富的空間體驗。
二、改變傳統家具的使用模式,實現一物多用的功能
要求小戶型面積小,但人們還是希望室內有強大的儲物功能空間。為了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就要改變傳統的家具設計思路,對使用功能進行新的詮釋,實現一物多用的功能要求。例如地臺具有很強實用性,它可以設計在陽臺、客廳、書房、工作室,甚至是臥室特別是面積狹小的臥室,地臺除了保持其原有使用功能之外,還可以利用地臺做床使用,利用地臺下部空間實現儲物功能。有些儲物柜放平之后可以當做床體來使用。家具兼做儲物功能的例子還有很多,需要設計師在進行室內設計時多一些創意。
三、小戶型住宅室內色彩設計
小戶型住宅的室內色彩設計應該遵循“簡潔明快”的原則。多采用一些明快的色彩組合,少用深色、暗色。主色調可選用白色、米色、高級灰,色彩的搭配可通過軟裝部分來實現,如選用合適顏色的窗簾、沙發,再就是可選擇一些純色、亮色的裝飾品作為點綴,軟裝設計對室內裝飾風格的營造起到了重要作用。還要考慮在室內擺放合適的綠色植物,能夠調節室內色彩的關系。
四、總結
關鍵詞:小戶型住宅;家具;設計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domestic created a veritable small family tide of sell like hot cakes. Furniture stylist quite concern, started a new research project. Our topic was the university of small family residence furniture design key points. Small family residential space is relatively narrow, so reasonable allocation space becomes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need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richness and contracted type, meanwhile, also need to 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of a certain degree of embodiment. This paper mainly for small family residential furniture elements of elabo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Keywords: small family residential; Furniture; design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房地產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近幾年來,國內引起了一股小戶型熱銷的潮流。因為房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逐漸向小戶型發展,因此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家居環境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目前狀況下,市場上已經存在一些適合小戶型住宅的家具,然而通常較為零散,沒有形成相關的體系。不僅如此,它們表現風格過于單一,且設計師在對其的設計時缺乏創新意識,使其顯得呆板而傳統。綜上所述,目前市場上十分缺乏設計優良的小戶型家具產品。本文主要針對小戶型住宅家具的各個要素特點進行闡述與分析。
2.小戶型住宅家具的功能尺寸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一些商家大量生產寬大、奢華的產品,市場上也充斥著這些家具。但是,它們并不適合小戶型住宅的使用。對于小戶型住宅家具的設計,首先要對家具的尺度進行充分的考慮,只有充分這一關鍵因素,才能符合小戶型住宅的使用要求,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居住的舒適度進行提升。具體來說,應該把人體工程學作為主要的指導,在對家具的各個尺寸進行充分結合的基礎之上,進行對于小戶型住宅家具的設計,使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貼近人體的基本尺度以及人體活動范圍尺寸。這樣一來,就能夠對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環境的質量進行一定程度的提高。對于家具的功能尺寸來說,它主要指的是能夠對家具的具體使用要求造成直接影響的家具尺寸。對于這一尺寸的確定需要對多個因素進行參考,主要包括人體的尺寸、人體的活動尺寸以及儲存于家具中的物品。
3.小戶型住宅家具的造型設計
對于小戶型住宅家具的造型設計需要對兩個方面進行充分考慮,分別是對滿足使用者的造型心理以及對空間的造型進行合理而有效的運用,以此來實現對于空間擴張感的增強。下面我們對這兩個方面進行分別闡述。
3.1滿足使用者的造型心理
家具的功能主要包含了實質功能與心理功能兩個方面,前者主要指的是消費者對相關的家具進行使用,能夠獲得直接的功效;后者主要指的是消費者通過對家具的使用,能夠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滿足,從其本質上來說,它主要是對家具藝術獲得認知。消費者進行對于家具的選擇,除了考慮價格以及實用性的因素外,還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來進行選擇,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費者的年齡、職業以及文化素養的影響。而消費者對于家具的造型心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求新、求異以及求奇。在進行對于家具的設計時,如果合理而有效的運用理性造型,就可以對空間進行合理的利用,且最大程度上發揮家具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它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視覺效果上對現代精神進行有效的表現。
3.2對空間造型進行有效運用,增強家具的空間擴張感
對點、線、面、體進行有效的結合以及充分的利用,不僅可以最大化的發揮其實用性,同時從美學的角度來看,還能提升整個構造的美感。對于點的利用主要表現在排列方式之上,將相應的家具按照不同的排列方式進行合理的排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構造的簡潔性與美感,達到良好的裝飾效果。線的使用在對家具的設計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對家具的造型特色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對線進行利用時,需要注意對直線與曲線進行充分的結合,使其發揮出更好的效果,不僅體現了直線的穩健與剛性,同時又能夠體現曲線的流暢與柔性。對面和體來說,對其進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室內儲存空間進行增加。
4.小戶型住宅家具的色彩設計
在進行對于小戶型住宅家具的色彩設計時,需要對色彩的各個要素進行充分的考慮,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分別是色彩的輕重感、色彩的體量感、色彩的遠近感以及色彩的心理效果以及生理效果。在這一系列的要素之中,色彩的生理效果尤為重要,最為貼近消費者的生活。在進行對于小戶型住宅家具的色彩設計中對色彩的生理效果考慮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4.1對小戶型空間面積的色彩進行合理而有效的選擇
對于家具來說,水灰色、淺米黃、淺棕等是其本色,通過將本色與亞光處理的清漆結合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舒適性以及典雅型,同時,還能夠給人一種空間擴大的感覺。
4.2色彩的設計既要保持均衡也要體現一定的對比
通過對色彩的輕重感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利用,可以達到色彩的平衡性,它在家具的設計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為它可以對形體結構不對稱、不穩定的問題進行彌補。同時,為了避免室內的色彩過于單一,可以在小面積的范圍內設置差異較大的色彩,以此來實現豐富性的提高。
4.3將材料質感與色彩應用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結合
對于小戶型住宅來說,金屬、玻璃以及木質等現代家具較為適宜。在進行對于小戶型住宅家具的色彩設計時,需要將其與材料的質感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結合,以達到更為優良的色澤效果。
5.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房地產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近幾年來,國內引起了一股小戶型熱銷的潮流。本文主要針對小戶型住宅的家具設計要點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闡述與探究,主要是從小戶型住宅家具的功能尺寸設計、小戶型住宅家具的造型設計以及小戶型住宅家具的色彩設計這三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的。對著幾個要點進行參考與結合,充分發揮創新精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小戶型住宅家具的簡潔性與輕巧型,對空間進行合理的運用,達到理想的效果。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給讀者提供參考并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吳葉紅.家具與室內環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46.
[2]于伸.家具造型與結構設計[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6.
[3]莊榮,吳葉紅.家具與陳設(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33-34.
關鍵詞:小戶型;住宅;實用性;舒適性;景觀
小戶型成為房地產發展的有一個促進因素,為了真正的發揮其對房地產的促進作用,需要加強對小戶型的設計,做到舒適性與實用性的統一,為人們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這就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順應人們的需求,綜合各種因素,對小戶型進行合理的設計,保證住宅的使用功能,同時體現個性化,做到高效節約環保。在房地產的發展中,小戶型住宅成為城市普通居民的理想選擇,對其有效設計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進而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人居環境。
一、小戶型住宅的概述
作為一種新型的城市居住形態,小戶型不僅僅是針對建筑面積的減少,而且也是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追求的是簡單、高效和舒適,是居住文化的物質體現。
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土地對房地產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需要提高對土地的利用率,真正的做到節約,因此小戶型的選擇是房地產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房地產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得到了熱銷。小戶型住宅的購買者多是工薪階層或者是年輕的夫婦,這樣可以應對過高的房價,擁有獨立的居所,享受家的寧靜與自由。小戶型住宅具有暫居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其投資性和居住性的地位是一樣的,并且作為一種過渡性產品,相對來說利潤空間不大,同時其功能也會受到面積上的約束,一般來說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年齡兩極化,即住戶多是年輕人或者是老人;其次,具有明顯的投資性,存在著永久的投資空間;此外,對配套設施具有較強的依賴性。雖然小戶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還存在諸多限制,這就需要加強對小戶型的設計,提高其實用性和舒適性,進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
二、小戶型住宅的設計―― 實用與舒適兼顧
鑒于小戶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青睞,為了真正的發揮其對房地產行業的促進作用,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和居住環境,需要加強對住宅設計的重視,在設計的過程中,做到實用與舒適兼顧,利用有限的面積,設計出多功能的住宅。
1.加強對小戶型住宅布局的設計
小戶型在設計中會受到面積的局限,因此要從住宅的布局設計著手,“庭院深深”是一個成功進行布局設計的典范。為了減少公攤面積,高層住宅可以采用一梯四戶的方法,這樣每戶分攤的面積就會減少,其次,還要減少交通面積,將交通流線的設計做到簡潔高效,這樣可以減少走廊的長度,甚至可以借用其它空間代替走廊,提高住宅設計的緊湊性。
2.提高空間的可變性以滿足實用的要求
為了實現小戶型的實用性,需要對空間進行靈活的分割和實際,進而增加空間使用的靈活性和可變性。在小戶型的設計中,如果能夠根據住戶的不同需求和個性發展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滿足基本的簡單改造,這就避免了去購置另外的住宅,發揮了小戶型的大功能,極大地節約了用地和資源。可見,對小戶型的可變性設計為住戶提供了多重的選擇,一般的有舒適型的兩房和緊湊型的三房。例如就兩室半的房子而言,可以在臥室的基礎上設置一個靈活的小房間,根據需要進行設計,進而提高了其實用性。同時還需要對某些功能區進行模糊處理,這樣可以減少固定構建,實現各個功能區的合并和連接,例如可以將起居室與餐廳合并,或者是將廚房設計成為敞開式或者是半敞開式的,同時加強不固定墻的應用,這樣可以使房間根據功能需要改變空間的形態和位置,大大地提高了小戶型設計的適應性和實用性。
3.室內合理布局,提升空間利用率
布局的合理布局,可以起到節約空間的效果,對功能的合理性也有著必要的影響,因此為了實現小戶型實用性和舒適性的統一,需要對室內進行合理的布局。為了方便生活,可以將廚房、起居室和餐廳設置在相對近的位置,而書房和臥室可以相對遠些。住宅根據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區,主要包括私密休息區、公共活動區以及輔助區等,這就需要進行合理的布置,做到動靜分離、公私分隔,進而滿足用戶不同的需求,保證住宅的舒適和安全,同時保證其各個功能的有效發揮。此外,還要加強度廚房和衛生間的設計,因為作為重要的活動區,體現著用戶的生活水平和文明居住的程度,因此在設計時,要加強廚房與陽臺的聯系,同時避免對其它房間的干擾。在對衛生間進行設計時,為了避免相互的干擾和實現對各個電器的布置,可以將洗漱和浴室分開,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的節約了面積,提高了面積的利用率。
4.以人為本,精心設計
為了實現小戶型設計的實用性與舒適性的統一,需要堅持以人為本,進行精心的設計。首先,要加強對面積的利用率,例如可以通過利用吊柜或者是加強床下空間利用的方法,節約建筑的面積,同時還可以將不同的時間進行不同的使用功能設計,加強家庭設施的改造,可以有效的節約建筑的面積,提高了面積的利用率,真正的發揮了小戶型的實用性。同時要加強對各個自然環境和條件的利用,更具住宅的氣候條件,選擇較好的朝向或者的通風環境,將起居室和臥室安排在南面,并保證一定的開窗面積,避免造成光線昏暗的問題。于此同時要加強自然對流通風的設計,有效的改善室內的空氣質量,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
5.加強空間的復合性設計
小戶型在空間方面受到限制,這就需要在設計時,提高空間的復合性,即提升空間功能的復合性,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提高空間的復合性:首先對陽臺進行多功能的設計,陽臺是用戶休息和呼吸新鮮空氣的地方,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反應出陽臺缺乏相應的獨立功能,因此需要對陽臺進行適當的改進,使其具備一定的功能,進而提升居住的環境,同時還要充分利用陽臺良好的通風和采光條件,放置必要的家具,將其作為休息的場所,提升住宅的舒適度。其次,要利用一定的技術提升住宅的舒適度,這就需要加強對內部空間的管理和實際,通過有效的材料和手段,減少空間帶來的壓抑感,進而創造滿足人們舒適度需求的環境。此外,還要加強對角落空間的利用,某些設備角落或空間富余處加以利用,成為儲存與收納的空間,如洗手臺盆下設置儲物柜,走廊設置吊柜,管井與墻體之間增加儲物擱板等,都是一些化消極空間為積極的方法。此外,在個性化消費的帶動下,出現了一系列的折疊家具以及無煙廚具等,受到了年輕人的青睞,也為小戶型的個性化設計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推動了小戶型設計的人性化。
三、結語
綜上,小戶型設計的要點是從功能需求出發,關注居住的舒適性。從發展趨勢看,小戶型不僅將在建筑設計上逐步加強精細化,精裝修一次到位也更為普遍和趨于人性化。在國家政策對民生的不斷關注下,無論大、小戶型,為居民設計宜居的生活場所成為建筑師的社會責任。不斷地探討、改善限定面積下住宅設計的舒適性,將有效地在設計環節上提升居民的居住質量。
參考文獻:
[1] 宋源.中小戶型的精密設計[J].建筑學報,2009(03).
[2]鐘東.向日韓中小戶型設計學什么[J].中國地產市場,2012(09).
關鍵詞:中小戶型;住宅;設計要點;基本原則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一、中小戶型住宅設計基本原則
基于前文中小戶型住宅居民居住需求特點及行為空間使用分析,本章在進行空間組織設計研究前,總結前人研究資料,歸納出四條中小戶型住宅設計原則:節地、緊湊、舒適和適應性。這些原則將指導設計的具體研究。
1、節地原則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匱乏,土地資源更是緊張。如今,我國正進行著高速城市化發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長,城市土地資源日趨緊張,住房問題凸顯。政府為此大力發展節地型住宅,并出臺了“90/70”政策,來確保我國住宅建設能夠可持續發展。
中小戶型住宅設計最先應當實現節地性原則。規劃方面在保證住區環境的前提下,提高住區容積率,合理增加建筑密度、提高建筑層數。建筑方面則應當降低建筑層高、減小戶型面寬、加大戶型進深等。
2、緊湊原則
中小戶型住宅受到建筑面積的限制,為滿足居民豐富的居住行為需求,就要合理選擇功能空間配置,在保證必要行為活動空間的基礎上壓縮功能空間面積,減少不必要的交通空間,優化戶型組合方式,減少公攤面積。
3、舒適原則
中小戶型住宅在縮減戶型面積的時候,不代表減少住宅功能空間數量,不應引起住宅功能的缺失。“小”不表示不舒適,居住舒適度并不完全和住宅面積呈正比,當功能空間面積超過其適應值時,空間使用效率便會下降,形成空曠感,相反,面積也不能小于行為活動空間的最小值,這回影響行為活動的正常進行,也會帶來空間壓抑感。因此,中小戶型住宅設計師應做到“減面積不減功能,小面積合理舒適”的要求。
中小戶型設計中,應該嚴格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充分考慮設計住宅面向人群的居住需求特征,合理配置功能空間、明確分區、綜合考慮采光、通風及朝向等因素,提高居住舒適度。
4、適應原則
居民在住宅中生活,而生活則是活動的、變化的。居民的居住行為需求也是不斷變化的,如工作勞累一天晚上需要舒適溫馨的就寢空間,而休息日則需要明亮寬敞的起居空間,當戶型面積有限的時候就需要空間面積的相互轉化,以適應不同的需求;從長遠來看,居民家庭有著生命周期的變化,從單身到結婚生子,再到小孩成長離巢,各個階段對住宅功能空間有著不同的需求。這就要求中小戶型住宅設計要在有限的面積中布置靈活的空間,適應居民變化的需求。
二、中小戶型住宅設計要點
1、健康性
人類具有社會性,交往是居民正常生活行為之一。公共交往空間設計的合理性和舒適性關系到居民鄰里關系、社區凝聚力和歸屬感的形成。 中小戶型住區人口密集,公共交往空間人流量大,應當合理利用居住區里的中心綠地、住區入口空間等布置設計容量較大的公共活動空間。住宅要解決的問題很多,要做到統籌兼顧,健康性是第一位的,其他方面的追求都不能以犧牲健康性為代價 。
健康性住宅有別于綠色住宅和節能住宅。綠色住宅和節能住宅強調的是資源的利用,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而健康住宅強調的是居住者的健康,與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
健康性包括住區環境、居住空間、空氣環境質量、熱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光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等方面的健康。交往行為也有一定的私密性,相比較大型的廣場景觀,小環境的營造更能形成舒適有趣的交流空間,如圖一小型水景和較小的高差設置可以打破住區空間的平面感,很好的提升住區空間的豐富性。
圖一
2、實用性
(1)功能分區合理
功能分區要合理:住宅內部空間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有公共性的和私密性的,有動的和靜的。在設計中盡可能處理好它們的功能關系,做到動靜分區、公私分離、潔污分離,這是住宅使用功能良好、居住舒適的先決條件。在進行合理功能分區時,平面布置緊湊,相關房間聚集,戶內活動互不穿行他室,沒有交叉。室內流線順暢、交通路線便捷,交通面積集中、緊湊、減少干擾,突破單純的交通功能,做到交通面積的綜合利用,提高室內空間利用率。
流線的便捷盡可能避免過于曲折,并減少穿越。廚房盡可能與入戶門近一些以方便進出減少污染,并與餐廳緊密相連。客廳的使用空間要保持穩定,減少中間的橫穿,通過合理確定門窗洞口位置以及洞邊到墻邊的寬度,為家具、設備的布置創造有利條件。
(2)輔助空間設計
廚房、衛生間等輔助空間的設計要細致,廚房、餐廳、輔助陽臺最好“三位一體化”,有一個小的服務陽臺,便于雜物放置在小陽臺上,但是如果廚房直接到陽臺開門犧牲了操作臺面就不是很實用。考慮到冰箱入廚及微波爐、洗碗機、電烤箱等廚房家電的日益普及,烹調中煎、炸、煮、煲分工日益明細,廚房的面積宜適當擴大。
(3)儲藏空間設計
半預留式儲藏空間,是指在毛坯房中在平面中預留出儲藏空間的位置,由二次裝修完成壁柜設計。但由于預先考慮好儲藏空間位置,做出一部分壁柜墻體,使二次裝修較為簡單易行,由于此類嵌入式儲藏空間可以有效地取代家具,相比家具更具隱蔽性,減少家具的使用對室內空間完整性的破壞。利用閑余空間及墻角設置儲物柜,充分發揮可利用空間及墻角余地設置吊柜、吊櫥、轉角櫥、落地柜、夾櫥等,結合裝修可以滿足儲藏要求還可起到不同風格的裝飾效果。盡可能用組合櫥柜替代隔斷、隔墻。在中小戶型中,應當多做考慮,能夠不砌實墻的地方、住戶可能更改的地方、能在裝修中用隔斷壁柜分隔的地方都盡量少砌實墻。
3、靈活性
靈活性是指建筑設計以及結構和管網的布置可以為戶內的靈活布置和可改造創造必要的條件。一般住宅設計的靈活性可以從盡量減少固定隔墻著手,以某套型平面為例(圖二),敲掉了主臥和次臥之間的隔墻,做成了通長衣柜,衣柜里的衣物有很好的吸音作用;敲掉了次臥和走廊的隔墻做成了儲藏柜和工藝品陳列柜;敲掉了廚房和餐廳的隔墻做成了酒柜和儲藏柜、安裝了雙扇玻璃推拉門,改廚房L 型布置為U 型布置,門與柜子同寬,推開門便是開敞廚房,透明的玻璃門又正好與柜子渾然一體;敲掉了共用衛生間與盥洗室的的隔墻安裝了磨砂推拉門,夜間使用借用盥洗室的燈光,衛生間的隱秘性更強。敲掉這些隔墻增加了大概2 m2的有效面積,這些隔墻在設計和施工時亦可不做。
圖二
4、經濟性
首先要以良好的整體布局和建筑朝向布置作為建筑節能的基本措施,多爭取南北向布置。在單體平面設計上,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體形系數及外窗面積。建立溫度分區規劃,建立一個通暢直接的自然通風體系,住宅內部空間盡量連續順暢,確保每個居室的各個方位點有良好的通風。陽光,溫度要求高的主要房間放在受外界影響較小的位置,要求低的房間如廚房、衛生間置于北向或平面凹槽處,以此在不增加投資的前提下,改善空間的溫度穩定和舒適效果。
臥室是以夜間睡眠為主,白天的活動很少在此進行,大部分時間是空著,其向南還是向北,有無直接日照,對于建筑節能而言差別不大。在滿足通風采光,保證窗戶的氣密性和隔熱性的要求下,臥室不向南不影響建筑節能。而起居室已成為家居生活的核心,如果起居廳向南,白天有充足的日照,室內的自然熱環境較好,可以明顯節約采暖和空調的耗能。衛生間與衛生間或廚房鄰近,便于管線共用,節省投資。
結束語
隨著城市人口對住房需求的增長,中國快速城市化發展的今天,中小戶型住宅的發展和推廣是解決城市人口居住問題的突破口。中小戶型住宅成為越來越多工薪階層的選擇。不斷探討創新中小戶型設計理念,優化設計,提升其品質,對我國住宅建設的長遠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許建和,中小戶型住宅設計研究[M],華中建筑,2004
[2] 朱昌廉,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二版)[M],1999
[3] 趙冠謙,中小戶型住宅套型設計探討[J],中國住宅設施,2008,01
【關鍵詞】小戶型住宅;建筑節能;設計
近年來,隨著城市房價的不斷攀升,小戶型住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小戶型住宅的保障對象是家庭收入低、住房存在較大困難的城鎮居民。各地興建的小戶型住宅面積也略有差別。掌握了小戶型住宅套型比例情況,可根據此特點妥善研究不同套型的主要居住人群。針對每類不同的居住者研究其特點,做好套型設計。爭取能夠做到滿足盡可能多的住戶的要求的情況下,合理解決住宅的節能問題。
1.小戶型住宅平面設計特點
小戶型住宅基本都是中小套型,套型都比較緊湊。由于建筑用地面積緊張,套型面積的限制,結合造價和成本上的考慮,小戶型住宅往往采用較小的面寬。一般來說,南北向占用的面寬為一個開間和兩個開間左右,臥室或者客廳占用主要的朝向,廚房廁所等用房占用次要的朝向。對自然采光要求不太高的用房(餐廳等)居于中部位置。廚房面積相對較小,餐廳功能被大大弱化,有的套型甚至將廚房布置在交通空間上。
小戶型住宅套型之間拼接方式多樣。主要有兩面拼接、凹槽拼接、向心拼接幾種。其中,以兩面拼接最為常見。主要原因是這種拼接方式能夠在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時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拼接方式的不同必然會影響套型的節能可行性。同一種套型在處于不同的拼接方式下,室內熱環境可能會有相當大的影響。最直觀的影響在于,凹槽拼接和向心拼接的開窗面大于兩面拼接。由此,通風采光優于兩面拼接,同時黑房間出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在今后的設計中,應該盡量避免采用兩面拼接的形式。
2.適應氣候的小戶型住宅空間形式
建筑空間的設計應該積極考慮對氣候的適應。我國地廣物博,氣候各異。自北至南,大氣候環境逐漸自寒而暖,同時由于季風、寒流和地形地勢的影響,房屋建筑的風格因地而變:北方較干燥,其平原地區為防風和保暖,建筑多封閉,;南方交潮濕,其平坦沿海多雨水,多風暴,受海洋氣候影響,冬季較溫暖,建筑多開敞、空透。本地區傳統建筑中適應氣候的主要形式有:底層架空、天井、豎向院落等。但是由于小戶型住宅的特殊性,能夠借鑒的主要是底層架空。
2.1底層架空
底層架空的形式在傳統民居中使用很廣泛,現代住宅建筑中也使用很多。底層架空主要有以下幾個有點。
首先,促進小區內部自然通風,改善小區的風環境,其次,架空的地面可以種植綠處理,有利于擴大小區綠化面積,對小區內的微氣候改善起到改善作用,降低外部氣溫;再次,底層空間作為住宅,有陰暗潮濕的問題,如果架空以后可以用作小區內的風雨廊,陰郁季節和炎炎夏日都可以為居民遮風擋雨,用作其他休閑、娛樂場所,也可以為鄰里之間的交流起到促進作用。綜上所述,底層架空是一個適應本地氣候、地形特征的空間形式。目前部分小區采用了這種處理形式。沙坪壩區的學林雅園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小戶型住宅中應該大力推廣這種模式。底層架空對成本要求不高。底層的架空并不會造成住宅成本的大幅上升,而又改善了小區內部環境。
2.2天井
天井對氣候改善的原理是“煙囪效應”。住宅天井內部由于沒有受到或者較少的受到太陽輻射,與外部的高溫環境的溫差很大,形成了較大熱壓差。帶動氣體從下到上的流動。目前在住宅中運用天井的并不常見,尤其是高層住宅中,天井會帶來下層房間采光較差、視線和聲音干擾打,天井內部環境較差、防火等問題。小戶型住宅使用天井有其特殊的優勢,因為小戶型住宅多為多層建筑,上述問題沒有在高層中那么突出。
3.小戶型住宅室內通風組織方式研究
東莞主城區夏季悶熱。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高溫、潮濕。要消除高溫、潮濕帶來的不良影響,保持室內舒適的熱環境需要兩個方面:加強通風以除濕、強化隔熱以降溫。前文已經對規劃設計中的通風情況有了詳細敘述,本節將對室內通風組織進行研究。自然通風對小戶型住宅節能的意義重大。首先,自然通風是在無能耗的情況下實現室內降溫,帶走潮濕氣體,提高室內人體熱舒適性,減少了能耗。其次,自然通風可以提供新鮮清潔的自然空氣,并且通風換氣量的增加可以使得室內環境更加衛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空調房間為了節能,限制了換氣量和換氣次數,從而降低了室內空氣的新鮮度,空調所造成的恒溫環境也使得人體抵抗能力下降,引發各種“空調病”,而自然通風是完全可以消除室內空氣不良、人體抵抗力降低等問題的。
建筑通風是由于建筑物的開口(門、窗等)存在壓力差而產生的空氣流動,室內自然通風的氣流作用原理依然是利用風壓、利用熱壓、風壓與熱壓結合作用三個方面。
3.1小戶型住宅套型通風形式
風壓通風指的是在室外風的作用下,建筑迎風面氣流受阻,動壓降低,靜壓增高,側面和背風面由于產生局部渦旋,靜壓降低,和遠處未受干擾的氣流相比,這種靜壓的升高或者降低都稱為風壓。靜壓升高,風壓為正,稱為正壓;靜壓下降,風壓為負,成為負壓。當建筑物的結構有兩個風壓值不同的開口時就會形成通風。要保證室內空氣質量同時實現節能,就必須組織好室內外氣流,提高通風換氣的有效利用率。值得注意的是室外清潔的新鮮空氣應當首先進入居室內,然后到廚房、衛生間。應該避免廚房、衛生間的污濁空氣進入本套住房的居室,也應當避免廚房、衛生間的排氣從室外又進入其他房間。
熱壓通風的原理是房間上方開口處形成熱壓,將此部分空氣帶到室外,外界較冷的空氣通過門窗進入室內補充被帶走的空氣以保持房間空氣質量守恒,從而實現被動式通風降溫。熱壓的形成主要依靠太陽房溫室效應、煙囪效應或二者的結合。利用熱壓進行通風,需要有兩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開口部位。并且開口部位盡可能處在高度相差比較大的兩個位置上。為了盡可能的提高效率,需要把開口設置在盡可能高的位置上,因此,在建筑屋頂上布置天窗或者設置通風“煙囪”是最為有效的辦法。煙囪效應就是指通過設置“煙囪”來加速室內空
氣流動形成通風。其作用原理是:在夏天陽光的照射下,“煙囪”表面溫度升高,煙囪內部的空氣隨之被加熱,因密度減小而上升,通過煙囪頂部的排風口溢出室外,同時在室內低處的進風口形成負壓將室外冷空氣吸入室內形成不間斷的氣流循環。
3.2小戶型住宅構造導風研究
包括門窗、挑檐、擋風板、通風屋脊、內隔斷等構造措施都會影響到室內自然通風的效果。由于窗扇的開啟有擋風和導風的作用,所以門窗如果裝置得當,能增加通風效果。當風向入射角較大時,如果窗扇向外開啟成90°,會阻擋風吹入室內。此時,應該增大開啟角度,將風引入室內。中軸旋轉扇可以任意調節開啟角度,必要時還可以拿掉,因而導風效果好。房間內如果需要設置隔斷,可做成上下鏤空的形式,或者在隔斷上設置中軸旋轉扇,以調節室內氣流,有利于房間較低的地方都能通風。落地窗、樓空窗、折門等,用在內隔斷或者外廊等處都是有利于通風的構造措施。
4.結語
通過對建筑節能設計方法的探討. 總結 出在設計中應根據小戶型住宅平面設計的特點對建筑的空間布局、構造、技術等方面充分合理地利用,尋求人、建筑、環境與 經濟 、節能之間的最佳結合,提高建筑的整體效益。我國的建筑節能有著巨大的潛力,只要認真扎實地做好節能設計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耗能量,為建筑業、能源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鮑家聲. 可持續發展與建筑的未來──走進建筑思維的一個新區[J]建筑學報, 1997,(10) .
1可變性設計的必要性
住宅空間可變性即一個既定的空間通過不同的設計可擁有不同的功能,功能質量通過空間的合理組織,其靈活性較好。或者無需通過其他改變,房間的功能可以隨時進行改變。或是通過墻體的變化,即根據住戶需求,將大小空間靈活轉換。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滿足住戶居住的舒適性。住宅建筑的第一要義是供人居住,然而住宅作為物質實體,其物質老化期(結構壽命,可長達100年)與其精神老化期(使用功能,一般僅為20年左右)有著巨大的不同步性。隨著時間的推移,住戶的家庭規模、職業、健康狀況等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勢必要求住宅的使用功能能夠隨著這種不確定性動態發展進行調整,更好的適配住戶的需要。城市化進程的迅速推進使得住宅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然而我國土地資源有限,其中就滋生出建設需求增大與用地稀缺之間的矛盾。長達35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家庭結構逐步呈現出小型化、核心化趨勢,面對新上臺不久的逐步開放二胎政策會進一步改變家庭結構,那么不同類型的住宅需求又將發生改變。
2可變性設計
2.1模糊空間的有效利用
套間中配有洗手盆的寬敞衛生間,以方便多人同時使用。此外北向預留次臥,可做兒童房,方便直接照顧孩子。也可用作套內書房或大型衣帽間。改造方案中,將套間改成兩個單間。由于獨衛僅供主臥使用,便可縮小獨衛面積,留出部分改成衣帽間,給生活添些有趣的變化。同時也可在南面設置陽臺養花晾衣。
2.2整齊少梁的結構選擇
住宅設計的結構應合理設計,尤其是可變性戶型住宅設計,對結構設計的合理性要求更高,應考慮以人為本,為住戶考慮。磚混結構的各項性能很差,特別是其戶型的墻壁都是承重墻,不利于戶主之后的改造;普通框架結構較為合理,但其梁柱凸出,影響美觀,并且侵占室內空間。而預應力無梁樓蓋似乎變成很好的選擇,一方面利于增加建筑物樓層的凈空高度,保證室內凈高,彌補了普通框架結構梁柱侵占空間的不足,利于空間改造分隔,另一方面利于改善結構的使用功能,適應空間進行多次分隔改造,并且不會受到像普通框架結構的梁柱凸出那樣的困擾。
2.3廚衛的集中布置
廚衛布置形式:住宅廚房和衛生間的布置位置十分重要,對于住宅整體套型設計也有很大的影響。在目前一廚一衛的中小戶型中,廚衛有分開布置和集中布置兩種形式。1)分開布置:衛生間位于中部,廚房位于北部或南部(大部分情況位于北部)。2)集中布置:集中布置于中部;集中布置于北部。廚衛集中布置:廚衛集中布置在目前中小戶型中較受歡迎,這樣的布置空間利用率更高。在兩開間大進深的中小戶型中,廚衛集中布置于戶型中部,管道布置集中,使得廚衛在彈性變化方面更加靈活,也利于戶型其他功能的可變性劃分。例:兩開間大進深廚衛集中布置。
2.4全生命周期的推演
住宅空間的四維化,包括空間上的包容性和時間上的可變性。空間上的包容性指住宅空間的用途具有多樣性,可適應不同的人居住,是相對靜止的三維空間;時間上的可變性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去改變住宅的空間,是相對運動的四維時空。
2.4.1空間上的包容性
住宅設計應提供各種具有包容性的戶型,住戶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進行工程的改造,而只是通過改變某些家具或交換使用空間來滿足自身的需求。其中隔斷設計尤為重要。隔斷作為現代家居空間分隔的重要手段,在室內裝飾與功能分區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小戶型因受面積的限制,完全的區域間隔必然使得空間更顯局促,而完全不隔,又難以很好地劃分區域功能,因而空間的分隔與聯系已成為家居室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分隔手段的優劣直接決定了視覺上的美感以及生活上使用的舒適度。隔斷分幾種形式:1)固定隔斷:多數以墻體的形式出現,也有玻璃和隔板,一般安裝后便不再變動;2)半固定隔斷:一般指位置固定,但是可以小幅度移動的隔斷,例如推拉門,翻轉式隔屏和不到頂的柜子等。有較強的靈活性,能增加空間的親切感;3)活動隔斷:一般指屏風,輕便材料制成的特色家具,方便大范圍移動,有裝飾家居美化環境的效果;4)隔斷家具:隔斷家具是指矮柜,鞋柜,書架,格子柜等家具,可以將空間界定模糊化,形成一種隔而不斷的境界。
2.4.2時間上的可變性
人的生活方式隨時間發生變化,居住需求也必然隨之改變。然而居住者不可能因此購買新房。所以住宅套型的設計應考慮到時間因素,根據使用者需要對套型進行變化。
3結語
空間的可變性設計研究對于中小戶型住宅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本項目可應用于相關中小戶型研究,完善中小戶型研究設計的理論方法,為其能夠體系化研究提供力所能及的依據。同時,也能夠為設計功能完善的中小戶型,并且基于國情,對國內中小戶型設計提供可行性建議。以人為本,使得住宅能更好地滿足住戶的個性化要求。注:指導老師:王薈薈,金榮科。
作者:周鶴 沈舒婷 付藝萌 章政天 陳慧敏 單位:嘉興學院
參考文獻:
[1]侯博.中小戶型住宅空間可變性設計初探[J].四川建筑,2009(4):24-26.
[2]單皓,岳子清.支撐體在高層住宅設計中的應用與實踐[J].建筑學報,2004(4):74-77.
[3]卞洪濱,揍穎.小與美———以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公共住宅為例[J].世界建筑,2008(2):112-114.
[4]趙冠謙.當代住宅建筑[J].世界建筑,1996(2):27-29.
摘 要:針對家庭結構和家庭形態進行分析,結合當代人們的居住行為方式,指出“2+X”可變模式是中小戶型在可變住宅設計方面的一種延伸,具有靈活適應和空間復合兩個特點及設計精致化、體系板塊化、空間復合化的設計原則,最后對其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做了思考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中小戶型;“2+X”模式:靈活適應:空間復合
1 引言
當今國家明確提出調整戶型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整頓市場秩序,引導住房消費,增加90m2以下中小套型住宅的供應量。在政府理性引導“健康文明、節約資源”的住宅建設和消費新模式下,中小戶型住宅將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面對新的居住觀念和功能需求,我們理應更新住宅設計觀念,探討新的居住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中小套型住宅設計是非常有意義的。
新的中小套型住宅設計,其各部分面積設置不應是以往中大套型各部分功能空間的縮減,它應具有居住的舒適性,布局的靈活性和建造的經濟性,以保證居住者的品質需求。為此我們結合中小套型住宅的具體特點及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探討提出“2+X”可變模式,即在單元戶型內保證主臥及次臥兩個居室面積基本不減的前提下,設置功能可變的居室空間——變體X(見圖1)。通過對變體×的設計研究,使整個戶型具有靈活可變的特點,從而解決中小戶型住宅在面積減小的情況下,仍能滿足現代人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及居住舒適度的要求。
2 “2+X”模式——體現靈活可變的有效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居住者的生活節奏、生活習慣及居住方式也在變化,在住宅設計方面表現為對功能空間需求的多樣化。“2+X”可變模式通過變體×在靈活適應和空間復合兩方面考慮,以體現戶型設計的靈活可變。
2.1 靈活適應
針對家庭結構和家庭形態的考慮,在A戶型和B戶型的兩端,結合主臥設置變體×,用以靈活適應家庭結構和形態的變化(見圖2)。
2.1.1 適應家庭結構變化(見圖3)
橫向家庭結構演變。當家庭結構由單身家庭“1”、核心家庭“2(父母)+1(獨生子女)”過渡到復合家庭“2(父母)+1(獨生子女)+2(父母)”或“2(父母)+1(獨生子女)+1(父母之一)”、不完整家庭“1(父母之一)+1(獨生子女)+1(父母之一)”的過程中,變體×可根據不同家庭結構的需求分別設置為少年房、老人房、保姆房及客房等。
b
縱向家庭結構演變。人們對住宅的要求也會隨結婚、生育、衰老而發生周期性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產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將直接影響居住需求。即當家庭結構在某一個模式穩定,隨時間呈縱向變化時,變體×又可以根據家庭成員不同的年齡變化,在1~5歲的時候設置為嬰兒房,在6~10歲的時候設置為幼兒房、在11~20歲的時候設置為青少年房等。
2.1.2 適應家庭形態(見圖4)
根據不同的家庭類型,利用變體×適應不同的功能需求。當家庭為外向交往型時,家庭朋友相對較多,變體×可設置為健身房、娛樂室、收藏間等,以滿足朋友聚會、休閑、聊天等;當家庭為居家生活型時,側重居室內部空間的家庭氛圍營造,變體×又可設置為信息房、書房及化妝間等,以滿足家庭內部生活的舒適和溫馨。
2.2 空間復合
分別利用居住者在一定時間內家庭結構或家庭形態的相對穩定性,在設計時把一些功能空間在變體×里復合利用,以適應居住多樣化的需求。空間復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空間的借用和空間的多用。
2.2.1 空間的借用
當居住者在一定時間內,家庭形態相對穩定時,利用使用上的時間差對空間借用,以提升不同時間內單元空間的舒適性。比如在變體×里,把床設計成柜子,床在柜子里面,白天看不見它,晚上卻可以放下來給客人居住。通過設計使得房間通透,小中見大。在面積較小的情況下仍能夠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
2.2.2 空間的多用
當居住者在一定時間內,家庭結構相對穩定時,對交叉功能空間進行復合設計,使同一空間能夠滿足多種需求。如變體×既可以作為主臥的一部分,利用家具的不同組合把娛樂房、健身房等復合在變體×內,也可是主臥的延伸,復合與主臥聯系較密切的嬰兒房、書房、信息房等功能空間。從而使變體X成為多用功能空間的復合體。
3 “2+X”可變模式的設計原則
3.1 “2+X”可變模式概念
究竟什么是“2+X”可變模式呢?它是針對當前中小戶型設計中,由于建筑面積的減小,在空間組織上,單純依靠取消或縮減一些功能空間,將會導致戶型品質下降的情況下,對家庭結構和家庭形態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戶型設置變體×功能房間的一種可變住宅設計模式。變體×由輕質隔墻圍合分隔,具有多種功能用途,構成類似“兩個半居室”的空間居住模式。它具有靈活適應和空間復合兩個基本特點,也可以說是可變住宅在當今的一種延伸設計模式。
可變住宅是為解決工業化大規模住宅建設中的問題出現的,在西方曾經盛行一時。國內在80年代時對可變住宅(也有稱為大空間住宅靈活設計)也有過研究,如鮑家聲教授的無錫支撐體住宅的實踐。由于那時住宅標準偏低,建筑結構技術水平不高,加上人們生活下富裕,參與能力有限,使得大空間住宅體系的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筑技術條件的進步,如無梁、柱大空間樓板體系的產生運用,工業化輕質隔墻的飛速發展,設備管線的更新等等。這些都為“2+X”可變模式在中小戶型住宅設計中創造了有利條件,為發揮其靈活適應和空間復合的特點奠定了基礎。
3.2 “2+X可變模式的設計原則
“2+X”模式作為可變住宅的一種延伸模式,與通常的住宅設計不同,有著自己的特殊性,反映在設計原則上也有所不同。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3.2.1 設計精致化
設計理念上追求精致,充分挖掘有限空間的潛力,注重對角落空間、模糊功能空間設計,堅持能用小空間滿足功能需求的,就不用大空間,能重復利用的空間,就不再擴展新的空間,堅決擠掉多余功能空間,精心合理地安排戶內每一平方米面積。對尺寸的把握和控制是“2+X”可變住宅模式的重要環節,適宜的尺寸選擇使提高空間效益合減少面積損耗的關鍵因素,就開間來說,其具體尺寸建議值見表1,其進深尺寸建議值見表2。
3.2.2 體系板塊化
建造體系采用高效、靈活的大開間結構體系,以使戶內少有承重構件,并盡量采用高效的外圍護墻體和內隔墻以減少結構所占的空間。板塊體系主要有變體×與主臥一起形成的可變板塊、廚房與衛生間被捏合在一起形成的廚衛板塊及居室板塊組成。體系的板塊化也為“2+X”模式在住宅產業化方面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如今,在住宅套型相對變小、功能空間更為緊湊的前提下,由體系板塊化而推到的住宅產業化,不僅是提高居住質量的必要手段,更是保證實現中小戶型住宅品質的必須。
3.2.3 空間復合化
對某些空間進行合理的合并與整合,甚至不做明確的墻體限定。如嬰兒房與主臥空間合二為一,以更利于擴大相互的空間感,而通過鋪地或吊頂等手法對空間進行劃分,在不限定空間的前提下功能分區明確。
4 問題和思考
“2+X”可變模式,以其靈活適應和空間復合的特性為住戶的可變設計提供了可行性,但這種可變性會帶來一些不定性,這些不定因素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如設備管線的設置等現實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是“2+X”住宅模式中靈活可變設計得以實施的保證,下面就這些問題,分別采取不同的對策做些總結和思考。
首先是變體×里的管線布置與其靈活可變如何相適應的問題。由于變體×的多樣性帶來了與主臥隔墻位置的不確定性,如按照以往的管線沿墻布置的做法,將由于隔墻的不定性而失去依托,如電信、電力的埋線、開關、插座等的位置將不好確定。我們的想法是對變體×的常用組合方式分別做具體設計,并和其它專業緊密配合,找出適當的位置,主要在固定的承重側墻上及天花板等預留埋線,到具體使用操作時,再根據住戶的需求布線。
其次是變體×中靈活可變設計中“度”的問題。“2+X”可變設計模式的目的是滿足住戶多樣化、舒適化的需求。它的“靈活可變”體現在變體×能給住戶提供多樣的、可變的住宅空間,而不是簡單地扔給住戶一個大空間就完事。況且住戶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我們盡可能地在“2+X”可變住宅模式中考慮各種因素做出具體設計,住戶可自由地選擇符合需求的房型。這樣的靈活性才是建立在建筑技術基礎上的多樣性的體現,而不只是簡單的住宅空間的靈活可變性。
【關鍵詞】:小戶型舒適度住宅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健康舒適住宅基本要素:
1.溫度:人體對舒適度最敏感的當然是溫度。確保居室溫度的適宜,要區別對待。沈陽處于東北寒冷地帶,冬季較長,解決住宅采暖問題,尤為重要。
2.濕度:人體對相對濕度會很敏感,人體舒適的相對濕度應該是30%—70%。對于我們沈陽地區來說,適宜的濕度方能確保風沙干燥氣候的條件下人居舒適。
3. 噪聲:噪聲太大的環境會讓人不舒服,完全寂靜的環境人也不適應。我們沈陽地區建筑工地、大型企業、過往車輛等噪音都比較強烈,住宅防噪音問題自然不容忽視。
4.空氣:人的一生大約有2/3的時間是在家里度過的。沈陽市屬于老工業區,室外的環境保護、室內的空氣新鮮對居民身體健康都非常重要。
5.光照:光照亦是保證身體舒適度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沈陽地區居民住宅光線主要靠的就是透過玻璃窗的陽光,特別是老年人、兒童、病患人群更強烈需求自然光。
二、在住宅建筑特征上滿足舒適度
2.1合理布局減少公攤
業內人士明白,住宅好房型有幾個基本特征,首當其沖就是公攤面積小,套內布局合理、無浪費面積,使用功能全,通風采光性能好。
2.2模糊某些功能分區
將某些功能分區合并或連接,不做明確限定。如把廚房設計成開敞或半開敞的形式等,用可活動的輕質材料構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區域,減少固定的墻體,使得室內空間流動不閉塞,同時也使得戶型根據功能的變化而改變空間形態、位置和尺寸,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實用價值。
2.3布局靈活可變性
居住是永恒的,生活是動態的,因而人們對居住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住宅作為物質實體,其物質老化期(結構壽命)較長,可長達100年;其精神老化期(使用功能)較短,一般僅為20年左右。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多樣性、易變性,人和住宅在時間上的矛盾日漸突出,使得住宅的物質老化期與精神老化期的不同步性日趨加大。為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物質生命周期,使其能夠適應家庭長期需要,就必須對住宅套型進行靈活性、可變性設計。尤其是對于中小戶型住宅,靈活性、可變性顯得更加重要。
三、在住宅基礎條件上達到舒適度
3.1 容積率對舒適度的影響
簡單的說:容積率越低越好。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容積率的計算公式是:容積率=總建筑面積÷總用地面積。一個具有良好居住環境的小區,多層住宅應的容積率不應超過3、高層住宅的容積率不應超過5。高容積率住宅對土地使用率的過分追求,小區內的樓層會比較高、綠地的比例也會相應的減少,從而影響居住區內的生活環境與品質。
3.2樓間距對舒適度的影響
樓間距是否足夠也是影響居住舒適度的重要指標之一。過近的樓間距不但會導致小區內道路狹窄、停車位置不足、消防通道不暢等問題。而且也會縮短低層住戶的陽光照射時間。另外,過近的樓間距對于業主的生活私密性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3.3綠地面積對舒適度的影響
一個舒適度良好的小區綠地面積不應低于30%。因為綠地不僅影響小區外觀,更有利于住戶身心健康。公共景觀綠地,包括主軸區景觀綠地和組團景觀綠地。主軸區景觀綠地是小區整體景觀形象的聚焦點,也是住戶們休憩、交往最集中的區域,結合會所等服務設施,布置方便交往的空間,包括休閑活動區、兒童活動區與健身活動區等。組團景觀綠地是體現環境均好性的最佳區域,以組團為受益對象,分散位于小區的各個地方,景觀以植物造景為主,兼具晨練、交往功能,將樹、石、花、草(有的小區還開發了人工景觀湖)等,形成面積不大卻能令人賞心悅目的假山、果園、藤架、花壇等。
3.4公攤面積對舒適度的影響
現在很多開發商都標稱自己小區的得房率高、公攤面積小,好像業主的購房款都花在了刀刃上。但任何事物總是存在兩面性的——公攤面積過小會導致樓道黑暗狹窄,電梯間不夠尺寸或數量太少滿足不了業戶隨時隨地出行等等一系列問題,從根本上降低了業主的居住舒適度。
四、在住宅面積分配上設計舒適度
對購房者來說,除了要根據自己的居住要求和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戶型外,更應該清楚什么樣的戶型是好戶型呢?首先是各功能組成部分有相應的要求,根據A級住宅評定的標準,各部分指標如下:
4.1起居室
經濟性住宅要求面積不小于14平方米,開間不小于3.6米,可用于布置家具的連續直線墻面長度不小于3.2米;舒適性住宅的以上三個相應指標應該達到16平方米、4.2米、4.2米。
4.2臥室
經濟性住宅主臥室使用面積不小于12平方米,其它他臥室不小于8平方米;舒適性住宅住臥室不小于16平方米,其他雙人臥室不小于14平方米,小臥室不小于10平方米。
4.3餐廳
經濟性住宅面積不小于8平方米;舒適性住宅不小于12平方米,且有自然通風和直接采光。
4.4廚房
經濟性住宅面積不小于5平方米,位置靠近戶型入口處,有自然采光、通風,操作臺延長線不小于2.4米,廚房凈寬不小于1.8米;舒適性住宅以上三個相應的指標是7平方米,3.0米,2.1米。
4.5衛生間
經濟性住宅單衛生間面積不小于4平方米,雙衛生間不小于6平方米,一邊凈長不小于1.5米;舒適性住宅相應的指標是4.5平方米,8平方米,1.8米。
4.6陽臺
主陽臺進深不小于1.5米,服務陽臺進深不小于1.2米。
4.7其它
套內過道面積不超過使用面積的1/20;居室凈高不低于2.4米,廚房、衛生間凈高不低于2.2米;套內同層樓面標高突變高差不大于2厘米;經濟性住宅儲藏空間不小于1.5平方米;舒適性住宅儲藏空間使用面積不小于3平方米2,還應該設置面積不小于6平方米的工人房。
五、在住宅輔助功能上融匯舒適度
住宅空間的舒適性不僅僅是指主要功能空間,還應體現在玄關、陽臺、儲藏室等附屬空間的實用性上。玄關原泛指廳堂的外門,現多指住宅分戶門內側小空間。在住宅設計中,設置玄關用來作為室內外空間的過渡和緩沖,可以遮擋外部視線,增加私密性。同時玄關處還可安置鞋柜、衣帽架,既可方便換鞋、外套,也可存放鑰匙、雨傘等小物件,一舉數得。
關鍵詞:住宅中小戶型;緊湊性;可變性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door model design difficulty,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large family,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the quality to have big breakthrough and improve, accomplish truly "medium and small family model high comfort", also requires of us still greater efforts, both compete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rade academic organization, or design units and developers and materials product suppliers, a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sh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more support, more research. This paper will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residence desig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residential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Compact; variability
中圖分類號: S6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在當前大戶型住宅市場基本飽和的條件下,人們對高層中小戶型的住宅需求就明顯的表現出來,小戶型住宅越來越成為購房者關注的焦點。小戶型的出現順應了人們的需求,新的高層中小戶型的設計也會更加的人性化、空間的利用更加的充分。所以在住宅市場不斷發展的環境下,作為高層中小戶型的設計者,要認清市場的需求,研究高層中小戶型的設計方法與理念。
1.高層中小戶型設計的緊湊性
進行高層中小戶型設計的時候,要注重住宅的平面布局以及戶型不同功能區之間的關系。設計的流程要合理緊湊,并能夠進行功能的轉換,提高中小戶型良好的適應性。為了提升中小戶型有限空間的實際使用比例,要最大程度上減少室內專用走廊的面積,可以通過將走道與餐廳或客廳合為一體,將走道擴展為特定的功能空間;廚房可以劃分成圍合小面積的有煙區、以及開放較大面積的無煙區,這就使得廚房的大部分面積能夠進行有效的利用,可以設計成餐廳,餐廳也可以與客廳組合,設計成流動的空間,進而有效的擴大了廳的使用面積;在進行衛生間設計的時候,為了提高使用率,可以把洗、浴、廁進行分室設置,實現了在相同的時間同時使用各個功能,為只有一個衛生間的中小戶型帶來了很大的方便;為了有效的提高套內使用面積,要最大程度上降低公攤面積,要深入的分析不同類型住宅的最優梯戶比例,將所要公攤的面積降低到最小。這樣以來,高層中小戶型的套內面積實際使用率就提高了。另外,設計的時候要注重細節的把握,提高中小戶型的經濟實用度,也為裝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進行中小戶型設計的時候,在戶型的規劃上要最大程度上爭取朝向與景觀面向的同時,在平面設計上也要全面的遵循這一原則。
2.高層中小戶型設計的可變性
住宅作為人們長期使用的消費品,在長期的使用當中,很可能會由于家庭規模或者結構的變動,以及使用者的愛好變化,而使得住宅的使用功能產生變化。所以,要求房屋具備一定的靈活性,以適應使用者改變各個功能分區的需要。在建筑水平不斷提高的條件下,為了更合理的進行結構設計,使得中小戶型的結構具備一定的延展性,為使用者提供調整或者更新的余地,中小戶型的靈活性提升為其可變性,形成室內使用的不同功能的分區。
生活水平不斷發展的條件下,靈活性更強的戶型,將顯得更加有生命力,這也成為評價一個戶型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居住使用作為個人的概念,有什么樣的需求就可以將戶型打造成什么樣。小戶型的靈活性集中表現在居住空間的情趣與使用功能上,能夠有效的把使用者家庭的個性體現在使用空間的劃分上。在高層中小戶型的設計時候,可以通過對居住人口結構的變化,來進行不同使用空間形態的劃分。如居住者為時尚單身或新婚白領時,可能更想要構建一種現代時尚的生活氛圍。既需要能夠進行聚會的活動區,又要具有私密的休息區。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把次臥室與書房之間的隔墻打掉,設計成為一個寬敞的聚會空間來滿足這一要求。
3.高層中小戶型設計的實用性
高層中小戶型的實用性,指的是住宅滿足使用者實際使用的要求,這樣的設計理念要求使用功能要方便合理,面積要合適,各類功能區的設置,要最大程度上保證使用者各種需求的滿足。此外,不同的使用者他的生活需要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作家對書房的要求較高,而音樂家則需要隔音效果好的音樂使用空間,而商業人士因為需要經常的會客,所以,對客廳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住宅實用性的標準是根據使用者的生活特點所決定的。
受到中國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每個房間要間隔方正,最大程度上減少金角銀邊,特別是減少多邊多角的鉆石房的產生。高層建筑中小戶型設計的原則主要表現在,室內不同功能區的分配上,室內空間的流線的合理設置。因為當前中小戶型客廳有面積減小的發展趨勢,把客廳節省出來的空間,分攤到餐廳、衛生間等生活功能區。如果高層中小戶型次臥客廳的使用面積相對較小,可以使用大面積的落地凸窗等形式,增加房間的有效使用面積與層次感,主臥室或是客廳附帶的觀景陽臺在北方封閉使用后是可以納入室內使用面積之中,超值、實用。
4. 高層中小戶型設計與整體配套措施的協調
中小套型的比例加大,必然造成戶數的增多,這又導致配套設施需要更改。如家庭的增多必然帶來小孩的增多,則這個地區的學校配套必然要作修改;還有設計的停車位必然要增加,以及商業配套、綠化率的更改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復雜的,需要城市規劃工作者重新規劃協調。目前,在一些大城市,鼓勵降低高度和容積率,提高建筑密度,并催生集合住宅低層化、個性化發展,回歸建筑與人的親切尺度:層數由高到低,密度由低到高這些為城市中心地區空間的連續性,城市郊區居住建筑的親切宜人提供了條件。中小戶型多了以后,戶均密度提高了,這就直接牽涉到環境問題,不能因為做了中小戶型,環境就糟糕了。中小戶型在環境設計里面也是要創新的。必須在規劃時就做到景觀的均好性,每戶均有好的朝向、好的景觀。同時因購房人群的同質化,規劃還應增加更多社區鄰里之間的交流。中小戶型里面也牽涉到人均居住密度和戶型密度的問題。這個問題值得研究。
在高層中小戶型住宅越來越受歡迎的情況下,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建筑與設計師所面臨的考驗越來越多。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設計出更多舒適、層次感強的中小戶型,成為使用者的最大要求,這就需要中小戶型的設計研究不斷的深入與細化。
參考文獻:
[1]楊熙,張楠.小戶型住宅設計初探[J]. 現代裝飾(理論).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