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0 17:33: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新中式茶文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禪茶一味”的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吃茶去”, 他于禪學于茶學都有很高的造詣,后,茶道傳入日本,禪茶一味成為日本茶道主要思想。安土桃山時期茶圣千利休將“骷擰保wabi-sabi)引入茶道,結合禪茶一味,形成了如今日本茶道的基礎。茶道始于中國,然后在世界各地被發(fā)揚傳播。茶道與禪宗,殊途同歸,而又相輔相成,故“茶禪一味”被視為茶道中的最高境界。
如何將禪茶一味的東方禪境設計于的室內中?塑造禪茶的境界,讓如今生活在快節(jié)奏的疲勞身心的人們在擁有一種輕松、安靜的禪境環(huán)境。
1.概述
“茶禪一味”
茶性“靜”,茶道講究“和靜怡真”,由“靜”達到潔凈身心,滌除塵凡的境界。 茶性“凡”,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側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透悟大道。 茶性“放”,人生的苦惱,皆因“放不下”,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半日光陰,放松一下繃緊的神經,放松一下囚禁困鎖的自然心性。“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和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不是同樣的心境嗎? “佛法存于茶湯”所言誠然。禪與茶,味味一味,融合得沒有精神與物質之別,真可謂百和妙殊,恰融一體。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不知茶味。禪與茶,天生因緣,任何典故證實似乎都很多余。 茶中有禪?茶中何以有禪?根源在心中有禪!其實,茶中豈止有禪,茶中還有道、有儒,更有佛、道、儒的柔合。品茶是行禪的重要方式,茶茗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體現(xiàn)。須知飲茶也如同坐禪一樣,冷暖自知,禪道自悟。飲酒多為酩酊大醉,飲茶卻能似醉非醉,化天地入茶道。很顯然,在自然的“茶道”中,本身就已涵蓋了參禪悟道的因素理會功能。 故“禪茶一味”也。
2.“禪茶一味”三重境界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禪茶三重境界分為一“茶禪一味”與日常生活的相融意境;二“禪茶一味”與開悟頓悟的相通意境;三“禪茶一味”與平常心的相和意境
第一重境界:“茶禪一味”與日常生活的相融意境。日常生活是“茶禪一味”,的基石:“茶禪一味”,是日常生活的升華這兩者互為因果互相促進。
因此,用茶葉、農禪、飲茶、坐禪、茶事活動、禪宗儀禮等元素營造日常生活禪茶一味意境,結合大自然或營造大自然氛圍,使動物、植物甚至無生命的物質等一切存在交往,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中。所以,設計時可以提取和茶葉、農禪、飲茶與坐禪、茶事活動與禪宗儀禮等相關的元素,如建茶室、小院、農田;擺茶具、茶葉、佛元素;造坐禪等意境等等,都是營造禪茶意境的相融手法。具體如筑小室于竹陰樹下,貯泉水,植草木,掛釜置炭,插生花,擺道具。移山川自然之水石于一室,賞四季風花雪月,感草木盛衰,以禮待客。聽釜中松風颯颯,而忘世間憂慮雜念,一勺流出涓涓渭水,洗盡心中塵埃。真乃人間仙境也。如此,則賞天地自然之和氣,移山川木石于爐邊,五行齊備矣。汲天地之流水而品風味,壯哉!樂天地中和之氣,是為茶道!坐澤庵所說的“賞天地自然之和氣”,其意義一定在此。
第二重境界:“茶禪一味”與開悟頓悟的相通意境
茶與禪淵源深長,“茶禪一味”的精練概括,濃縮著許多至今也難以闡述得盡善盡美的深刻涵意。佛教在茶的種植、飲茶習俗的推廣、飲茶形式的傳播等方面,其巨大貢獻是自不待言:而“吃茶去’,三個字,并非提示那提神生津、營養(yǎng)豐富的茶是僧侶們的最理想的平和飲料,而是在講述佛教的觀念,暗藏了許多禪機;自從諗禪師開啟以茶入悟的法門之后,叢林中多沿用趙州的方法打念頭,除妄想。在禪宗眼里,任何事物都與道相通。顯然,禪師論禪,是要排斥法執(zhí)、我執(zhí),以便自悟本性。執(zhí),即束縛。就如“吃茶去”,如拘泥于此三字,死鉆牛角尖有可能成為人們理解上即“悟道”的束縛。因此禪宗是要人們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見性成佛道”。也就是說要達到“內外不住,來去自山,能除執(zhí)心,通達無礙”《壇經》)的精神境界。禪茶的深厚基礎,緣真實體驗的深刻性??傊?,飲茶不僅可以止渴解睡,還是引導進入空靈虛境的手段。所以,營造空靈虛境的空間氛圍是表達“茶禪一味”與開悟頓悟的相通的意境??侦`虛境的室內空間氛圍需要安靜、幽靜,讓人處其中有靜思、開悟頓悟的時空感。從而也可以使疲乏的、痛苦的心境得以放松,沉靜??侦`虛境的室內空間陳設需要簡潔,不需要過多陳設;色調整體統(tǒng)一不可花哨;光線柔和安靜;材質多以自然材質為主。
第三重境界:“茶禪一味”與平常心的相和意境。開悟頓悟自然是高境界,而具備平常心是更高的境界。平常心的養(yǎng)成是和禪茶一味相和諧的、相協(xié)調的。主張人與道之間沒有間隔,自然相契,,并有偈云:“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臨濟語錄》)至此不難看出,“平常心是道”的佛性論,實際上已經把慧能開辟的南宗禪所獨有的那種自在無礙、隨心所欲的活潑宗風發(fā)展到了極致。所以設計師設計時注意巧妙設計,營造一種隨意、自由的意境。設計時考慮了人的行為習慣、心境等需求,達到 “遇茶吃茶,遇飯吃飯” 隨心所欲意境。
3.“禪茶一味”三重境界設計注意以下幾點
⑴注意禪境的主題意境設計師必須了解禪茶一味內涵,設計時總體把控“禪茶一味”三重境界,三重境界相互融合,整體統(tǒng)一。
⑵注意中式元素的整體運用 茶道始于中國,中式元素,應貫穿于整體設計概念之中。
⑶注意中式文化韻味體現(xiàn)。茶文化是中國文化之一,是中國特有的文化,設計體現(xiàn)中國文化思想內涵是設計思維過程中的必須考慮的角度。
⑷注意新中式的設計手法 新中式是中國傳統(tǒng)風格文化意義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演繹,是對中國當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礎上的當代設計。業(yè)界人士定義為“中國傳統(tǒng)風格文化意義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演繹,是對中國當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礎上的當代設計”,所以設計師必須多了解中式文化,讓后對其進行研究分析,提煉元素,將中式文化及禪茶文化更好地運用于新中式之中。
結束語
關鍵詞:茶文化;意境符號;空間室內設計;應用
自從唐代陸羽創(chuàng)作《茶經》開始,茶文化就自成一體,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化現(xiàn)象。這種文化在隨后的時間內被無數(shù)人加入其它元素,因此,中國現(xiàn)代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茶文化也融入了道家、儒家、佛家的思想,強調自然隨和、圓融、人本主義,無數(shù)文人墨客為其著書立說,讓茶文化的意境更加的豐富多彩。
1茶文化的自然隨和與圓融意境在空間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如今的中國人越來越喜歡在工作之余、在飯后喝一杯茶,這樣不僅可以放松身心,也能夠通過清香的茶水感受到自然的氣息。特別是剛生產出來的綠茶,帶著一些自然的味道,讓人心曠神怡。在早期的寺廟中,僧人會舉行茶宴,也讓茶道的禮儀和禮佛參禪相互融合,形成了茶道清新脫俗、與世無爭、圓通的特性。這些帶著強烈“禪”性的符號在現(xiàn)代社會有很多人喜歡,特別是對那些喜歡清凈的人,尤其喜歡茶文化的自然隨和與圓融感覺,于是對這類人來說,將茶文化的這些意境符號運用于空間室內設計,將會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那么如何將茶文化的自然隨和與圓融意境符號運用于空間室內設計呢?有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室內裝飾品是必須的。首先是整套的茶具,茶具包含茶座、茶桌、茶壺、茶杯等,現(xiàn)代很多人在新房裝修的時候都會購買一套完整的茶具,這些茶具不僅可以放在客廳,主人招待客人的時候可以為客人泡茶,客人也可以欣賞主人如何選茶、沏茶、聞茶、品茶等;同時,茶具也可以放于書房,主人工作疲勞之后,沏一壺茶,可以修身養(yǎng)性,放松身體,陶冶情操。這些室內的基本茶具陳設可以極大地體現(xiàn)主人的藝術風格和文化修養(yǎng)。其次是茶葉類的植物陳設,茶樹本生就是常綠的綠色植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每當春季,茶樹會發(fā)出嫩芽,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將這種茶樹盆栽放于客廳、書房、臥室都會起到清新空氣的作用,讓人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自然的氣息。最后是茶文化類的書畫作品,很多人在空間室內設計的時候都喜歡在客廳掛上書畫作品,提升室內空間的整體文化氛圍,茶類的書畫作品是非常好的選擇。如今在市場上,無論是茶類的水墨畫還是油畫,關于茶的書法作品都有不少,在室內空間設計的時候選擇的余地也比較大。
2茶文化的民族大眾文化意境在空間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茶文化的人本主義思想主要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強調“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要求對別人的尊重,這種茶文化的意境符號最好的體現(xiàn)就是在人們將茶作為一種大眾文化,是人人都能享受的大眾文化。這其中還有一個過程,在最開始的時候,由于茶葉的產量極其稀少,所有只有皇室成員和達官顯貴才能享用茶葉,之后因為茶葉產量增加,加上國內的茶葉貿易興起,讓全國人都能享受到足夠的茶葉供給,于是茶葉就逐漸成為中國人最重要的日常飲品。但是,此時的茶葉也并沒有形成完整的泡茶習俗,茶葉作為飲品并不具備一種現(xiàn)在的儀式感,人們生活之余用普通的杯子,放一點茶葉然后倒上開水之后就可以開始享用,茶葉和柴米油鹽醬醋一樣再普通不過。因此,茶文化的這種大眾性是現(xiàn)在諸多室內設計會選擇的,這是因為現(xiàn)在有很多的中國建筑室內裝修偏向于西化,正如我們在很多別墅中都能見到安裝有壁爐,這種本身已經被時代所淘汰的西方獨有的東西,在現(xiàn)代社會是沒有使用價值的了,但是依然有很多中國的室內裝修設計對之趨之若鶩,認為其代表一種先進的文化。當然,這并不是由于人們崇洋,只是因為人們是不知道到底什么東西代表中國的文化,不能一提到中國的建筑就是四合院、喬家大院、故宮、雕梁畫棟、蘇州園林等等,那些本身是代表的古代貴族的東西,普通人現(xiàn)在是沒有辦法享受的,即使現(xiàn)在的富人也不具備在城市中修建四合院、把自己的建筑弄得雕梁畫棟,這在現(xiàn)代社會已經是非常不現(xiàn)實的。而茶文化是中國最具代表性傳統(tǒng)文化,因此,我們可以借助茶文化的意境符號來裝飾現(xiàn)在的空間室內設計,就能滿足人們對于室內裝修的文化訴求。
3茶文化的詩性和靈動意境
在空間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在中國的唐代,飲茶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獲缺的一部分,特別是在盛唐時期,人們生活優(yōu)裕,茶余飯后的休閑,很多人都會選擇喝茶。諸多的文人墨客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茶元素。唐朝有關茶葉的詩詞作品也很多,劉貞亮的《飲茶十德》更是開啟了茶德的先例,從此,飲茶作為一種道德的體現(xiàn)深入人心,后來漸漸衍生成為今天的茶道精神。白居易、李白、蘇軾、杜牧、楊萬里、黃庭堅、劉禹錫、顏真卿、韋應物、溫庭筠、元稹等詩詞名家都以詠茶為豪,創(chuàng)作了諸多關于茶的詩詞作品,例如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懷》,“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痹娙送ㄟ^煎茶來表達自己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也向那些同樣喜歡茶葉的人表達出敬意。一生漂泊,壯志難酬的大文豪蘇軾也選擇用茶來消遣,在《行香子(茶詞)》中,蘇軾也借用茶來表達內在的苦悶,但是同時也因為茶讓自己能夠“放笙歌散,庭館靜,略從容?!薄_@種茶葉的詩性和靈動是茶文化的代表,將之運用于空間室內設計中,將會極大地增加室內空間的文化意味。尤其是,在客廳或者書房放一幅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書法作品,將會帶來一種極佳的茶文化體驗。
4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將茶文化的已經符號運用于空間室內設計不僅能讓茶文化發(fā)揚光大,也會讓室內空間設計更加與自然相通,體現(xiàn)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隨和與圓融,同時這種茶文化的民族大眾性,也能讓普通人的居家室內設計體現(xiàn)出中國文化的特色。
參考文獻
[1]姚美康,許紅.地方文化在辦公空間裝飾設計中的應用———以紹興日報社新報業(yè)大樓室內設計為例[J].建筑設計管理,2016,(09):94-96.
[2]張厚珺,李光耀.新中式風格的室內軟裝設計與應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6,(04):102-103.
[3]彭程.地域文化在銀行室內空間中的應用———以重慶某私人銀行中心室內設計為例[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6,(03):74.
[4]王穎.論蒙古族文化元素在公共空間室內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3):258-260.
[5]孟曉惠,王藝蓉.地域性文化符號在餐飲空間設計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上),2015,(09):69-71.
[6]李明.巴蜀文化元素在餐飲空間設計中的應用———以鼎紅酒家空間設計為例[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3,(03):265-269.
[7]艾翔.淺析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符號在當代空間設計中的建構與應用[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3,(03):194-195.
[8]薄曉光.文化意境符號在我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