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5 16:58: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勞動教育課的必要性,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提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迅速發展,尤其是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提高小學生思想品德素養的任務就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主要依據作者近二十年的學校工作與教學實踐經歷,通過充分認識重視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改善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對策與建議,為改善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問題;認識思考
思想品德教育即德育,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給予各個方面培養的各種教育活動的基本總稱,是學校各項教育工作中必須重視的首要工作。思想品德教育過程,是教師根據一定社會、一定時代、一定特定環境的客觀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規律地對學生施加正面影響,促使他們具有與時共進的社會所希望的思想品德的過程。當今的小學生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們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養,直接關系著21世紀中國在世界大環境的面貌,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實現,同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關鍵所在。作為教師,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高瞻遠矚,以戰略的世界眼光來認識新時期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客觀必然性,嚴肅認真地研究思想品德教育過程的特點,探索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方法新措施。
一、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意義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如果壞了,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處使用,否則沒有品德的人,學問和本領越大,就能為非作歹愈大。”所以對小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極其重要。(一)有利于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品質。小學階段是兒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觸社會,了解生活,學習基本知識的起始階段,也是形成基本人生觀、基礎價值觀、世界觀以及良好品質的基本形成階段。在這個階段,加強基本的道德品質的培養,注意道德修養、道德判斷、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會使其受益終生。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講:“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所以,抓住人生初始階段時機積極促進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二)有利于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水平。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持續深入,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日益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越來越顯現,既然要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那么不可否認地就要加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水平。培養視野寬闊、責任心強、整體素質水平高、具有耐心、恪守紀律的教師隊伍是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所以,教師在平常教學和日常生活過程中,注重實施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影響,必須以身作則不斷提高整體素質和水平。(三)事關于中華民族振興與國家富強。曾說:“青少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祖國的希望,民族地未來。”“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從國家未來前途命運的高度去認識做好小學階段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突出抓好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牢牢占領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這塊主陣地,對于幫助他們構建健康成長的大環境,為國家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當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素養、教學方式的影響,當前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效率還不令人滿意,效果不理想。(一)不適應社會與時展步伐。當前在全面推進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社會各個方面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不可否認學校傳統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方式方法上比較簡單滯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過于側重“說教”的小學思想品德課,其思想觀念與現代社會還存在不同程度的脫節現象,教學方法缺乏相適應的創新,加上教師的基礎教育理論知識儲備跟不上現代社會的發展等,學生動手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明顯不夠,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轉化為現實社會發展節奏的能力需要。(二)不適應教育觀念變革與更新。側重于知識傳授的傳統應試教育模式,更多的是關心學生學到和背記了多少知識,而對思想品德教育一般都是能應付就應付,應有的重視沒有到位。由于實踐中嚴重缺乏對學生學習興趣、探究能力、情感因素的專注培養,應試教育自然也慣性地過于重視思想品德教育課的考試成績,教育觀念僵化和滯后,致使學生對思想品德教育喪失興趣。(三)不適應小學生品德心理發展。很多年輕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由于不了解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發展規律,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缺乏自覺,不注意考慮學生的感受,普遍存在教學工作中;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齡發展特征也不顧及,淡化與弱化隱性教育,加上經常不能積極采取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育內容和方式,使學生不能正常向著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標發展,從而導致小學生心理不能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三、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具體的有效措施
如何加強改進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嶄新的良好姿態迎接新常態的挑戰,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艱巨的任務。我認為,做好新形勢下學校特別是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必須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找準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切入點關鍵點,使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德育工作得以持續良性發展。(一)注重確立思想品德教育主導地位。學校的秩序功能決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導地位,也就是說功能支撐作用對于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導向作用。因此,從學校領導到全體教職員工在研究工作方式方法和計劃、措施的同時,包括在學生中、家長中,必須端正堅持思想品德教育為首的嚴肅態度,經常性地開展各種不同層次的思想品德教育研討活動,不斷增強全員思想品德教育意識,樹立起正確的導向作用,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導地位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注重提高思想品德教師綜合素養。面對現代化、信息化、科學技術創新對教師素質的要求,特別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百年目標的實現對基礎教育提出的新的艱巨挑戰,每一位教師必須不折不扣的認真落實《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在認識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特殊性的同時,必須對自身思想、道德、業務、語言等方面的高度修養的重視。不僅要對有害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加以堅決的抵制,注重培養學生的美德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而且要用自己的綜合素養和人格魅力,通過改進、傳承、創新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啟迪學生,感召學生,才能夠取得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效果。(三)注重班級核心管理工作隊伍建設。班級工作是學校實施教育方針,完成教學任務的保證,建立一支以班主任為主,全體任課教師為輔的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工作隊伍,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極為重要。我認為,班級核心管理工作建設來源于對班主任的選拔、培訓、激勵、考核管理;而班主任隊伍建設,又是提高德育工作實效的現實管理者、組織者、主導者。因此,班主任與科任教師保持經常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況,匯集班級學生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共同溝通并商討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一起做好學生的思想道德工作,發揮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作用。開展班級教育管理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僅要完善選派機制,增強選派班主任的科學性,形成合理的班主任隊伍結構,而且要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加強班主任的考核管理工作,同時還要創新激勵機制,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達到完成教育、教學及班集體建設任務的目標。(四)注重創新思想品德教育方式方法。一是緊跟時代步伐。現代教師必須從傳統的傳授教學模式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利用自己積累的知識創造性地引導學生進入豐富多彩的知識殿堂,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主體潛能,訓練學生的認知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活力。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尋找符合時展的德育內容,因為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要與家長、社會共同努力,不斷完善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小學生道德“知、情、意、行”的水平,共同促進發展其道德能力,為他們以后能成為有用之才奠定扎實基礎。二是注重教育層次。由于教育針對性強,確定思想品德教育目標必須以低、中、高三個教育層次實踐,努力取得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具體操作來看,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基本本情況,掌握其心理動態;通過建立心理咨詢室有計劃地開展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個別咨詢與輔導;積極開通教師和家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通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深入淺出、寓教于樂、循序漸進,多用鮮活通俗的語言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全過程之中。三是把握典型示范。小學生缺少辨別是非的能力,為人師表的作風對于構建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意義不言而喻。教師經常向學生展示各時代的民族精神,利用榜樣示范教育,引導學生模仿典型行為,把道德觀點和行為規范具體化、人格化,從而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理性的教化效果。四是豐富課外生活。筆者通過走訪調查,許多學校能夠很好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但教育效果未能令人滿意。我認為,多種形式的課外生活課首先要讓學生共同遵守服從集體的生活準則,深刻理解勞動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參加勞動,增強勞動的自覺性,點滴積累對社會的義務感,愛惜勞動成果為主,輔助以校內勞動、大掃除,或社會公益勞動為主要內容的勞動教育,如到敬老院為孤寡老人搞義務勞動或當文明禮貌、文明交通、文明生態勸導員,培養其自信心及責任意識,或在“勤工儉學”過程中體驗生活,使思想品德教育得到自覺提升。五是利用現代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現代化傳輸媒體,使思想品德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都發生了快速變化,也為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空間不斷得到擴展。學校教師要充分地、正確地、科學地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于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實踐探索。通過正確探索處理“現代教學媒體與現代教育思想”、“現代教學媒體與教師主導地位”、“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媒體”等關系,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感知,在短時間內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在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中,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健康環境,從而大大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總之,在小學生品德教育工作中,單一的方法是難以達到教育目的的,它們必須相互補充、配合,用以指導。而且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培養,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必須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樣,經年累月不斷地探索新的方法,總結好的經驗,才能全面地培養提高小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才能把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斷推向前進。
作者:江立華 單位:伊寧市第十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