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質量管理與質量工程

質量管理與質量工程

時間:2023-06-27 17:59:2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質量管理與質量工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質量工程;管理平臺;構建

一、“質量工程”項目管理情況

包頭師范學院從2006年開始實施“質量工程”項目建設, 目前“質量工程”項目建設類別日益豐富,學校紛紛建立了相應的國家、省級、校級三級質量工程項目建設體系。與此同時教務管理部門項目管理任務加重,仍實行傳統的方式進行管理。

二、“質量工程”項目管理存在問題

一是“質量工程”資源共享網站少。我校目前對已立項項目成果的展示僅建成精品課程資源網站,其他類“質量工程”項目成果未能很好的達到資源展示和共享; 二是“質量工程”項目申報、評審程序不夠簡化; 三是“質量工程”項目管理不夠系統,“質量工程”項目建設無統一網站,各學院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師容易忽視“質量工程”項目申報――中期檢查――結項驗收等工作,對此工作未有系統性的認知;四是“質量工程”申報評審上交材料浪費,資料保存難。各類型項目均上交紙介質材料,申報、評審均借助紙介質媒介、組織專家召開會議評審,人力、物力、時間等造成一定浪費,隨著“質量工程”項目建設時間的增加,目前的紙介質等檔案保存手段已經不能滿足逐漸增多項目存檔的需要。

三、“質量工程”項目管理平臺建設設想

如何解決以上問題。首先研究分析了若干項目的特征,找到了其共通之處,每個項目無非都要經過項目申報、項目建設、項目評審以及項目結果展示這樣一個流程。那么既然有共性,能不能將所有的項目集中到一個標準化的平臺上來完成申報、建設、評審以及結果展示呢?如果有這樣一個平臺可以完整的支撐這樣一個流程,一方面可以大大減少學校教務部門的工作量,將每年的質量工程建設納入到規范化管理當中,年復一年持續良性化發展下去;另一方面能蠔艽蟪潭壬洗俳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實現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標準和統籌資源的建設理念。

四、“質量工程”項目管理平臺構成

(一)平臺功能

主要根據學校“質量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實際存在問題設置功能,平臺主要分為系統管理、立項管理、評審管理、結項管理四個功能。

(二)功能定位

1.系統管理分為超級管理員、二級學院管理員、學校管理員和評審專家。超級管理員主要對系統的各類數據進行管理和統計;二級學院管理員主要是對用戶管理、角色管理、項目中基本信息和項目申報等進行操作;學校管理員可進行系統管理、立項管理、結題申報、評審管理和統計搜等操作。

2.立項管理主要是針對項目申報,主要對項目立項過程中的數據進行管理,具體包括立項信息填報功能、已立項項目管理。申報資料填寫主要由二級學院和申報者完成,分為評審查詢、導出評審和填寫項目詳情等功能;申報資料管理是針對學校管理,用于對申報資料數據進行管理,具體包括查詢申報資料、導出申報資料和上傳功能。

3.專家評審管理包括專家評審分配和專家評審兩個功能。專家有查詢申報立項資料,打分,填寫評審意見功能;中期檢查功能,用于對項目中期進行評審,其中包括查詢項目信息和項目評審兩個功能;結題評審。結題評審功能是用于對項目結題進行評審,主要包括查詢結題信息和結題評審兩個功能。

4.結題管理用于對項目結題信息進行管理,包括查詢結題信息和取消結題功能。

五、“質量工程”項目管理平臺意義

建立符合學校實際的“質量工程”項目管理平臺,使項目申報―評審―管理―維護和成果展示于一體,實現系統化管理。使“質量工程”項目實現網上申報,網上評審,并生成統計數據;可對“質量工程”獲準立項項目的建設管理,包括對建設內容的審定、中期檢查、結項評審等。通過設置不同權限,對部分管理內容和管理信息實現網上公開;設置不同級別的系統管理員帳戶,增強平臺的可維護性,實現對平臺各項信息、數據的增加、刪除和修改功能;申報教師、評審專家、管理人員、全校學生能夠從該平臺獲取自身需要相關的學習資源。

參考文獻:

[1]王建剛.高校教學質量管理系統的分析與設計[D].廈口大學,2013.

[2]房海.高校本科教學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7.

第2篇

【關鍵詞】工程質量;管理;措施

一、加強市場管理機制建設,確保工程質量

(一)提高建設者的質量意識

建設工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建設工程應以質量為中心,只有高質量才有高效益。一是高質量工程能延長用戶的使用壽命,創造出成倍的使用價值。二是高質量工程能使企業贏得信譽,占領市場。工程建設要以質量為中心,以質量興業,這是發展經濟的新形勢。在新的形勢下建設者,一是樹立建設高質量工程的意識;二是齊抓共管工程質量。

(二)實行建設者終身責任制度

建設工程業主行為不規范,已形成質量不穩定或質量低劣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應引起社會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嚴格規范業主行為成為加強工程質量的主要工作。

(三)建立良好的市場竟爭環境

以政策引導、利用經濟杠桿、行政干預、法律手段來實現市場依法運行管理,用法律來規范建設者的行為,建立一個良好的市場運行機制,為企業創造一個公正、平等、規范的競爭環境,使建筑產品成為商品在市場中流通。

(四)加強建設監理管理

建設工程質量監理制度是一項提高工程質量的有效制度,對所建設的項目按規定委托或公開招標選擇監理單位。 強化總監負責制,業主在選擇監理單位時要注重監理能力和監理水平的選擇。

(五)完善政府質量監督職能,加大執法力度

政府要進一步完善質量法規,加快有關質量管理的法制建設,完善質量管理法規的同時,強化政府監督抽查力度,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提高質量監督工作的有效性。

(六)推行工程質量保修回訪制度

推行工程質量保修期制度。維護建設工程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用戶在保修期內向建設工程責任單位提出保修要求時,保修單位要認真、及時給予保修,以滿足用戶需要。

二、強化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措施

(一)抓好工程項目整體質量管理

工程質量形成于施工項目,每個施工項目質量的總和代表企業的整體質量水平。企業必須重視抓好所有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提高企業的整體質量水平,抓工程質量要堅持“三個一個樣”(即:工程大小一個樣,工業民用一個樣,重點非重點一個樣)。

(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要做好質量管理與控制,管理體系是基礎

一是要健全質量管理組織機構。首先,業主單位要設置管理工程質量的分管領導和具體管理工程質量的部門,明確權力和職責。監理單位應設立專職質量副總監,確定相應的職責和要求。施工單位從班組到施工隊到項目部要形成“三檢”組織機構,約定各自的職責,形成施工單位的質保體系。三方并舉,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二是要完善質量管理制度體系。首先,要制定質量管理辦法,從總體上約定參建各方在質量管理與控制方面的職責、權限和義務。其次,要制定工程質量管理實施細則,對施工單位的施工工藝、工序、環節,以及抽檢結果、外觀質量等各個細節作出獎罰的規定,通過獎懲激勵措施確保工程質量,營造良好的施工質量管理氛圍。同時,還應制定設計、監理等考核辦法,并在一個單元工程完成后,及時進行評定,及時整改,為后續單元工程質量的提高指明方向。

三是要有各建設階段的質量控制大綱。即抓住相應階段的質量控制點,制定出工程建設各階段的質量控制重點和關鍵點,明確工程質量管理的重點和方向。

(三)嚴格質量控制過程嚴格質量控制過程,就是要嚴格抓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一是要細化事前控制,做到預警防范、準備到位。包括建立預警制度,并結合工程特征對重點復雜部位及重點工序制定相應的施工導則;嚴格控制檢查施工用原材料,從采購、進貨、貯存等環節進行層層抽樣檢查,嚴格把關;建立“明白卡制度”,結合各自的專業特點及實際情況,將主要的工藝要求及相關解決措施進行編寫,保證現場施工人員人手一卡,以提高操作人員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召開技術交底會。工程開工前對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二是要強化事中控制,做到規范糾偏、責任到位。包括嚴格實行“三檢”制度,即施工隊技術員進行“初檢”,專業施工隊質檢員負責“復檢”,質量辦專職質檢工程師負責“終檢”,并向監理工程師提交質量檢查記錄;推行“無縫交接”制度,堅持工序傳遞卡及節點工序會簽,保證施工工序問傳遞時不留質量問題; 堅持“樣板引路”,即在各分項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組織技術熟練的操作工人做出樣板。事先應根據板材規格、規范要求和圖紙設計圖案以及結構實際尺寸劃出排板設計圖,然后再做樣板。在樣板通過驗收確認能達到質量目標和操作工藝要求時,組織施工班組全體人員進行現場觀摩,使各施工班組不僅有直觀的質量標準,而且可以通過“樣板”,總結操作經驗,進一步向班組做較深層次的技術交底,對搞好按照樣板質量標準進行跟蹤檢查驗收,從而達到質量預控。

第3篇

經濟全球化已成為當今世界不可逆轉的潮流。隨著我國加入WTO,昔日遠在天邊的競爭對手近在眼前。跨國公司紛紛在我國投資辦廠,削弱了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外企產品大舉進入我國市場,迫使我國企業必須以質量為武器與之抗爭。那么我國現階段企業質量管理狀況又是如何呢?2000年3月國家技術監督局在全國組織開展了以“查質量意識、查質量水平、查質量體系、查現場管理、查售后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質量“五查”活動。調查結果表明,在質量意識方面,90%以上的企業領導親自主管質量工作;96%的企業實行了質量否決權,堅持質量第一方針。在質量水平方面,約有60%的企業產品質量優等品率達到了50%以上,質量水平達到國際80年代末水平;絕大部分省、市、縣基本消滅了無標生產,36.5%的大型企業主導產品已按國際先進標準或國際標準組織生產;87%的企業生產的有關產品已嚴格執行適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44%的企業對需要認證的產品均已通過產品質量認證。在質量體系方 面,大部分企業建立了有效運行的質量體系,已有32%的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在現場管理方面,89%的企業開展了文明生產、定置管理等活動;74%的大型企業在質量監控和質量改進中使用統計過程和過程能力分析技術解決質量問題。在售后服務方面,86%的企業已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規章制度。這說明我國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國企業的質量管理工作發展并不平衡,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質量管理已初步實現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而少數企業因效益滑坡,企業領導疲于應付生存危機,質量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失控現象,這在部分中小企業較為突出。具體來說,目前我國企業質量管理工作中比較突出的問題表現在:

(1)質量觀念急待更新。目前在不少企業中,無論是管理層還是一線職工,對質量和質量管理的認識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對產品質量的內涵認識不足,對質量控制內容心中無數。一些企業的領導仍然認為產品質量是質量保證部門的事,過多地依賴于質量檢驗。在許多企業,“質量就是生命”并未在各項工作中真正體現出來,當質量與其他指標如產量、銷售額發生沖突時,質量往往成為犧牲對象。一些服務行業,還沒有形成“服務就是品質,服務就是生命線”的質量理念。

(2)質量管理手段明顯不足。據調查,我國企業應用控制圖控制生產過程的比例極低,采用工序能力分析等質量方法的為數很少。質量檢驗仍是控制質量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粗放型管理仍占主流,由此導致不合格品損失居高不下。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大約只有50%左右能夠使用統計方法收集和分析數據,許多企業尚處在僅憑經驗判斷的階段。

(3)企業質量管理專業人員素質不高。由于我國高等教育中質量管理內容相對薄弱,目前企業在崗的質量管理專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許多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技術人員缺乏系統的質量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4)全員參與程度偏低。我國企業員工對質量管理的參與大多是被動的,主動關心企業、積極提高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的情況并不普遍。員工對加入QC小組缺乏興趣,而且許多QC小組都流于形式而不注重實效。

(5)質量體系認證未充分發揮作用。盡管目前有許多企業通過了國際標準認證,如ISO900、TL9000、QS9000、GMP、HACCP、EN46000等,但仍然存在不少質量問題。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認證動機不純,獲證企業為的是拿證,認證機構只為獲取效益;二是咨詢、認證人員知識結構不夠合理,素質參差不齊,有的人員毫無企業背景和相關知識,對全面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知之甚少,只能機械、教條地套用標準條款,無法有效地指導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三是有關機構政策引導與監管力度不夠,對認證企業和獲證企業的后續管理不到位。

2、我國質量管理教育現狀與國外之比較

未來社會的競爭關鍵是質量的競爭,而產品、工程、服務的質量取決于相關人員的質量,這樣,質量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全民的質量教育,并把質量教育放到戰略地位來加以考慮。美國、日本和歐洲不僅在企業不同層次中開展質量教育,而且還把質量教育由在職培訓向大專院校及中小學校滲透。除了在高等院校開設質量工程相關課程外,美國還設置了質量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日本在所有企業中設置了質量總工程師、質量工程師和計量士;歐洲不少國家也建立了質量工程師的培養、考核和資格認證制度。而發展中國家的質量教育也不甘落后,如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除抓企業質量意識和質量技術培訓外,也在大專院校開展質量工程教育研究。

相比之下,我國的質量管理教育明顯滯后。目前,我國僅有中國計量學院、安徽機電學院等幾所學院開設有質量工程專業,而且傳統的質量教育主要側重于教授專業技術知識,學生的知識面相對較窄,已遠遠不能滿足今天的全面質量管理的需要,而現階段的質量管理已開始由“工程”偏向“管理”。另外,盡管我國現在不少大學在企業管理這個專業中開設有現代企業質量管理這門課程,但由于缺乏系統的質量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缺乏質量管理的系統實踐鍛煉,缺乏質量科研成果的理論提高與轉化,因而學生不能很快溶入到企業的質量管理工作中,企業的質量管理實踐也不能更好地得到理論指導與提高。目前企業比較全面的高層質量管理活動主要倚重于社會上的質量管理咨詢機構。由此可見,我國的質量教育已遠遠不能滿足今天的企業質量管理的需要,這也是現在社會上質量管理咨詢機構遍布林立的主要原因。所以,筆者認為,“硬”(專業技術知識)和“軟”(管理知識)的結合是當前我國質理管理教育中迫切要解決的問題,而且融合質量工程和企業管理兩個專業獨立發展出一門新的專業學科――企業質量管理專業很有必要。

3、新時期我國對質量專業人員及質量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為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我國在1996年的《質量振興綱要》中明確表示:“大專院校設立質量管理課程,培養從事質量工作的人才,各類職業學校,要把質量教育作為培訓和提高勞動技能的重要內容,中小學也應有一定的質量教育內容。”我國加入WTO后,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人才都將面臨國際競爭。為提高質量管理人員素質,在跨入新世紀之際,人事部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決定,從2001年1月1日起,對質量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它是完善用人機制,客觀、公正地評價和選拔人才,吸引優秀人才從事質量工作的重大改革措施。并且,面對新形勢,我國企業對質量管理人員及質量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一是質量管理人員市場需求量大,質量管理教育前景廣闊。

筆者曾通過對《深圳特區報》2001年10月份人才市場在質量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狀況信息作過調查統計,結果吃驚地發現企業質量管理人才正成為人才市場的新寵。僅僅一個月,深圳對質量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竟然達到1178人次之多。試設想一下,如果統計一年的需求量,再拓展到全國范圍,那又該需要多少人次呢?尤其是中國“入世”以后,外國企業大量涌入,對質量管理人才的市場需求量相信會更大。目前我國質量管理教育普遍比較薄弱,因此,加強我國質量管理人才的培養刻不容緩,質量管理教育前景廣闊。

二是質量管理人員的素質亟待提高,素質教育已成當務之急。

過去,我們的質量教育培訓,包括對普通職工的質管教育培訓,偏重于工具技術,它已遠遠不能滿足今天企業質量管理的需要。現代企業對質量管理人員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強調的不是質量管理所需的工具技術,不是TQM的方法知識,而是(1)理解供求關系,對市場有較為深刻的把握;(2)不僅具備QC(質量控制)的能力,還具備QM(質量經營)的能力,朝高層次努力;(3)既能獨立工作又有團隊協作精神,具有一定的人際技巧。加入WTO以后,企業質量管理人員還要熟悉并善于運用WTO規則,掌握國際標準及規章(包括技術標準、質量標準、商品條碼等),精通英語,善于利用網絡技術搜集信息,努力實現敏捷化的管理。目前,在我國從事質量管理的中高層人力資源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從企業管理人員中分離出來的;二是從企業技術人員中抽調上來的。前者偏“軟”,后者偏“硬”,在知識的系統性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而且對于WTO新規則、國際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的適應性、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敏捷化管理方面都還有待學習和加強。而普通的質管人員則多半是從社會上招聘的中專生和高中生,他們經企業內部或專門培訓中心短期“催熟”而成,專業知識和質量理念可想而知。因此,加強我國現有的質量管理人員的素質培訓,提高質量管理教育水平已成當務之刀,并對質量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思想素質教育。樹立強烈的質量意識,深刻認識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在調研、分析和處理有關質量問題時應堅持原則、實事求是,不斷改進質量實現目標,力圖實現零缺陷。

知識、技能及相關能力的培養。從提高質量的角度考慮,專業人才應具備T型知識結構,即橫向要有寬廣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管理學知識,縱向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術知識。在工作中首先能夠從經濟和保證質量的角度出發,重視現行質量形成的全過程,分析、規劃、改進和監督影響產品質量的環節;其次是從經濟性、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角度控制質量形成全過程。同時還要具備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以適應當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

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加強質量管理是提高質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須使管理人員掌握質量管理的各種方法和措施,例如做好標準化工作和質量記錄與統計工作,以及計量測試手段的策劃、確認、使用和管理;建立質量責任制、工藝紀律和設備與工裝保養、不良品隔離及檢查管理等制度。

質量教育形式的轉變。質量教育經歷了“傳統教學模式”(即“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師唱獨角戲,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到“案例教學模式”再到今天倡導的“CBE教學模式”。CBE是英文Competence Base Education(實際能力或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的縮寫,它是近年來在北美和世界許多國家較為流行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的,教學大綱具有一定的伸縮性。強調個性化學習,充分發揮個人的學習特長,達到不同的學習水平。

三是要有一個合理的人員層次結構,加強質量管理高等教育勢在必行。

第4篇

關鍵詞:施工企業 ;質量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irst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on how to construct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and finally discusses some concrete 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quali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L37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發展

1984 年我國開始進行建設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經過十多年的改革和建設系統廣大職工的努力,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全面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工程質量的領導責任制、參建單位質量責任制、建設市場準入制度、施工圖紙審查制度、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質量監督監理制度、質量保修索賠制度、質量管理檔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法規制度。2000 年國務院頒布了《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這是我國工程建設領域法制建設的重大成果,并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法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離不開重要法規的保障,我國目前已經頒布了《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 管 理 條 例 》、《 建 設 工 程 監 理 規范》、《施工管理規范》、《招標投標法》等相關法律規范。

目前,很多建筑企業都在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它是一項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實踐性的艱巨工作,管理階層和基層員工都要充分重視,要做大量細致而艱苦的工作,其成效要數年才能顯現;雖然對于市場的壓力已經有了感受,卻苦于不知如何應對,對提高全面質量管理缺乏熱情和動力;特別是現在處于過渡時期陣痛當中的企業,面臨改革、改制、改組的巨大壓力,當務之急是如何求得生存,而不能立竿見影的全面質量管理也就不能提起他們的興趣,對于鞏固和進一步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降低。

2.質量保證體系

2.1質量保證體系

按本單位認證的ISO9001質量標準,我們將按照該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建立健全現場的質量保證體系。在主觀上增強質量意識,在組織上健全質量監控機構,明確質量職責,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控制標準,建立適合試驗段的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在施工中強化過程控制,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把好質量關。質量保證體系見圖1。

圖1 質量保證體系框圖

2.2質量管理程序

圖2 質量管理程序框圖

2.3質量管理機構

項目部設質量管理部,設部長1人,專職質量工程師2人,各工區施工隊配專職質量檢查員2名,具體負責質量檢查、指導及其它與質量有關工作。

2.4質量管理職責

項目部根據項目經理要求采取相應的組織形式,設置滿足項目管理要求的職能部門,明確各部門及人員的職責。

3.質量保證措施

3.1確保工程質量的思想保證措施

做好開工前職工思想總動員,教育全員要以為國家、為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自覺搞好工程質量,并結合建筑市場激烈競爭的形勢,深刻理解“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效益、質量就是信譽、質量就是發展、質量就是企業實力”的含義,切實履行法定的質量義務,做到依法經營。

適時召開現場會,抓樣板、樹典型,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不斷提高工程質量的水平。

深入開展質量法規教育,組織全員學習與本項目有關的各種技術規范和文件。

3.2確保工程質量的組織保證措施

建立由項目經理任組長,總工程師任副組長,橫向包括指揮部各部室負責人,縱向到各隊隊長及工班主要骨干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現場主管負責組織、協調各部門配合好質量檢查工作。

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項目施工全過程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派具有資質和施工經驗的技術人員擔任質檢工程師,負責內部質檢工作,并賦予質檢工程師一票否決權力。

積極開展QC小組活動。做好QC小組活動,真正解決施工過程中的關鍵質量問題,把對工程不利的因素消滅在過程中。

4.質量檢查人員和自檢制度

4.1質量檢查人員安排

項目部、施工隊專設質檢機構,配齊質檢人員。項目部設2名專職質檢工程師,施工隊各設2名質檢員。

4.2自檢制度

4.2.1開工前的技術交底制度

每項工程開工前,必須有主管工程師根據設計及技術要求編寫作業指導書,根據作業指導書向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講清該項工程的設計要求、技術標準、功能作用及與其它工程的關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項等,使全體人員在徹底明了施工對象的情況下投入施工。

4.2.3堅持“三自管理”制度,確保工序質量

加強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施工中認真執行“三自管理”制度。“三自管理”即在施工過程中需加強自糾、自檢、自控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2.4堅持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度

凡屬隱蔽工程項目,首先由作業班組、隊、項目部逐級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填寫檢驗申請報告,連同有關資料,于隱蔽前48小時內,通知監理工程師到現場進行檢查,并在檢查證簽字,方可繼續施工。未報檢或者未經監理工程師簽證,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隱蔽工程不經簽證,不能進行隱蔽施工。

4.2.5質量一票否決權制度

項目施工全過程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派有資質和施工經驗的技術人員擔任質檢工程師、質檢員,負責內部質檢工作,并賦予質量工程師一票否決權力。凡進入工地的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質檢工程師同意后才能用于工程。對工程驗工,必須經過質檢工程師的簽認,一切需經監理簽認的項目,必須經質檢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上報。質檢工程師、質檢員以施工規范、工程質量驗收標準為依據,行使一票否決權。

4.2.6測量資料換手復核制度

測量資料需換手復核后交項目總工程師或主管工程師審核,報監理工程師。現場有關測量標記須定期復核檢測。

第5篇

1.監管體制漏洞

我國正在不斷的完善公共質量監管體制,雖然建立起了相關的制度,但還是存在著漏洞。隨著我國城市的不斷發展和不少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設、市場競爭的激烈化、公共建筑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公共建筑市場格局變化巨大,利潤最大化成為了競爭者之間的競爭動力。因此,國家想放寬市場,對公共建筑的管理放權。而投資者又希望政府能夠放松監管,并且將自己的利潤最大化。要想盡量減少公共建筑的質量問題,政府部門應該針對多元化的投資主體進行動態管理。一些嚴重的公共建筑質量問題顯示了我國公共建筑的質量監管體系存在著很多漏洞,經常會出現在執法方面不規范、不嚴格,甚至是腐敗的問題。因此,我國的公共建筑質量監管必須從更深的層面來有針對性的調整政策和管理機制。為了解決我國當前公共建筑質量監管體系的漏洞問題,應該要積極建立與多元化投資主體相匹配的監管機制,但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2.監管復雜性

公共建筑質量所出現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人為原因造成的,所以,減少公共建筑的質量問題,實施精細化管理,就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以便降低建筑的質量中的風險。但是公共建筑本身是個比較復雜的工作,其管理維護比較復雜,因而質量監管的難度被提高了,這就使得公共建筑質量管理面臨著很大的難度。公共建筑質量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對其影響最大的就是外界,即設計、施工、檢驗等環節都對建筑質量有深刻的影響。由于公共建筑的隱蔽工程很多,想要有效的對其進行質量監管,在判斷問題方面卻存在著較大的困難。所以,要用多元化的監管機制來落實對公共建筑中的質量問題的監管,堅決查處存在質量問題的公共建筑工程。公共建筑有著較長的建設周期,我們以北京“鳥巢”為例,從設計、施工再到完成,前后共經歷了至少8年時間。

二、公共建筑質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監管執法力度不夠

從我國當前的公共建筑質量監管法規、條例來看,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條款內容的表達比較模糊,不能讓人們很好的理解,也就容易造成公共建筑質量得不到有效監管的情況。一些執法部門會面臨有法難依,執法不嚴的問題,為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的滋長提供了土壤,造成建筑市場混亂。不利于建筑業的良好發展,也不利于對公共建筑進行科學管理。從整體上來看,公共建筑行業的工程建設標準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要想符合當前的公共建筑監管要求,就必須不斷的完善相關標準。在完善的過程中,還要對其他國家的相關先進制度進行借鑒并吸收精華。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完善我國公共建筑監管的法規制度。

2.部門利益干涉

改革開放進一步擴大了我國工程質量監管的隊伍,公共建筑活動中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了進來,出現了許多的大型公共建筑。而且建筑工程的難度不斷提高,分工也日益明細,相關的行業要求也變得更高了。公共建筑中對于新材料、新工藝的運用催生了一批專業的施工隊伍。由于工程質量的責任主體經常變換,建設施工隊伍的流動性變大了。在復雜而變化快速的建筑市場,技術型人才越來越被質量監管體系所青睞。但有的監督機構因為自身利益而節約人才成本,還有的任人唯親。這樣一來便阻礙了建筑隊伍的建設,無法使其真正跟上建筑市場的快速發展腳步,也就無法有效的監督公共建筑質量工作。盡管有些地方政府出臺了不少關于建筑的法律法規,可還是需要正視地方保護主義的問題。如果外在的監管機制和監管實體不能很好的監督內部,那么的違法現象將一直持續下去。因此,要想最大限度的監督好各部門的行為,就必須利用多方面的參與主體來進行質量監管,這樣才能真正減少違法違規現象的發生。

3.監管主體的權責模糊

建筑行業中的行政主管部門大多存在著監督主體責權模糊的問題,有的還權責重疊,彼此責任不清。近年來,隨著建筑相關部門的體制的改革,建筑質量監管的費用被削減成為了常事。而經費的缺乏也讓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管工作出現了困難,對于公共建筑質量監管部門的隊伍建設也是阻礙。與此同時,有的單位是集建設和質量監管于一體。這種雙重的角色讓公共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管責任不能真正被落實,不利于監督檢查工作的執行。另外,我國舊有體制的影響也是導致監管主體模糊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加強相關的體制改革,明確公共建筑質量工程的監管權責,是提高監管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4.監管主體單一

當前,以施工建設為主,其他責任主體為輔是公共建筑質量監管的主要格局,而其主要的監管方法就是現場驗收監管與隨機抽查監管相結合。監管范圍包括了公共建筑質量工程相關的各方活動,而關鍵的地方就在于其對結構安全的重點檢查。監管機構要將依法進行監管,嚴格監督并檢查公共建筑質量工程建設的主體行為,促使地方行政主管部門實事求是的制定符合當地情況的管理辦法。工期長、專業復雜、工種和設備多是建筑工程的主要特點,如果相關的監管部門還以國企的方法來進行質量管理,就違背了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一些質量監管部門的監督方法不合時宜,沒有根據新時期的建筑施工情況來創新發展。如果監管過程只是由一個人或者一部分人來實施,也就不能真正全面的看到公共建筑質量監管中存在的問題,也會使得工程質量的準確性難以被有效掌控。

三、結語

第6篇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the practice teaching is weak for the cour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 the experience typ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hich simulates the occupation role of quality management for modern enterprises is proposed. This experience typ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ried to put the students in the scene of the re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process of enterprises, and mad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ork of compilation and examination fo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be done in modern enterprises, makd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correct using proces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tools such as quality inspection, quality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 result in improving their engineering qualities and occupation service ability.

關鍵詞: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體驗式;實踐教學體系;職業能力

Key words: cour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experience type;practice teaching system;occupation service ability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7-0260-03

0 引言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是工業工程專業一門應用性很強的核心課程[1],它從質量哲學、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控制技術和質量控制系統設計等方面系統地討論了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2],培養學生具有分析和解決企業生產活動中質量問題的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然而,目前該課程教學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不匹配的狀況[3,4]。因此,構建與現代企業需求相適應的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進行工業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礎,是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和工程素質培養的具體措施,是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的重要保障[5]。

1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的體驗式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1.1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的體驗式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思路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的體驗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遵循著“質量管理工程師的工作崗位-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崗位工作能力要求-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的業務操作和行動-業務操作所需要的知識結構學習”這樣一條邏輯主線。首先從質量管理工程師服務的工作崗位入手,調研質量管理流程、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工程師的崗位工作任務,然后根據質量工作師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能力要求,分析、歸納和總結形成不同的業務操作和行動領域,最后通過科學的分析和設計,實現操作和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知識結構的轉換,從而構成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的體驗式實踐教學體系。

體驗式實踐教學體系應充分利用工業工程專業和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現有資源,采用整合、充實、提升的方法,基于體驗平臺,著力營造真實的現代企業工作情景,讓學生分階段、分層次完成單項角色、各項角色和綜合職業角色的訓練,從而具備在宏觀和微觀層面完成工作技能和畢業后成為一名合格的質量工程師的職業能力。

1.2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的體驗式實踐教學體系框架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的體驗式實踐教學體系包括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兩個環節,分質量管理認知、質量控制工具和方法的技能訓練、質量管理工作過程綜合實踐三個層次。

課內實踐環節包括仿真實際操作實驗和基于真實項目的課程設計,訓練學生將課程中的質量檢驗、質量分析和改進工具運用于職業崗位的能力。開設的實驗包括minitab軟件的學習與應用、工序過程能力實驗、過程質量控制實驗等;質量管理與可靠性的課程設計則是教師從現代企業提煉的質量管理項目作為設計題目,基于項目工作過程,將學生按崗位職責分工,分別設計質量解決方案。

課外實踐環節以工業工程專業實習基地或工業工程實施較好的企業為背景,通過現代企業的認知和生產實習、單項仿真性模擬實訓、綜合模擬實訓、全真企業項目實訓,訓練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設計質量控制方案和靈活運用質量方法和工具進行質量控制的工作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人際溝通等綜合職業能力。

質量管理認知實踐在企業實習基地進行,主要對企業生產質量的概念、質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有個初步認知,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質量工具和方法的技能訓練通過課程實驗與課外實訓共同完成。如學生首先通過對具體產品加工工藝過程的企業實習,了解影響工序質量的主要因素、測量手段和方法造成的樣本數據誤差、控制圖的表現形式等,然后在實驗室通過對產品的數據采集、分析,利用計算機軟件,學習和掌握質量控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工具。質量管理工作過程綜合實踐則是企業與學校通過項目合作的方式,通過課外項目組、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形式,讓學生完成整個產品的質量控制過程,掌握質量管理流程和質量控制方法的靈活運用及質量方案的改進和優化設計等職業技能。

2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的體驗式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

2.1 課內實踐環節的實施方式和過程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的體驗式課內實踐環節,通過課堂實驗的方式和課程結束后課程設計的形式實施。

課堂實驗時,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通過對實驗零件的加工、抽樣方案設計、抽樣、測量、數據收集,使學生深刻理解測量系統分析中的重復性、再現性等概念,強化學生對測量系統能力評估方法的實際應用能力;將學生收集的數據,利用minitab軟件,通過繪制直方圖觀察數據分布情況,判斷工序是否存在系統變異,確認影響工序的因素;引導學生利用獲得的數據設計和繪制控制圖,如果數據超出上下控制限,讓學生返回查看零件的加工過程、檢查數據測量過程,確定造成數據超界的原因,從而判斷是否將數據修正、刪除或保留;進行過程能力計算,判斷工序過程的能力是否充足,并根據得到的結論驗證其正確性。這種模擬情景式的實驗教學過程,使學生將質量管理課程的知識進行整合和貫通,掌握質量管理知識在企業的應用過程,訓練學生的質量管理崗位能力。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設計時,把從現代企業提煉出的質量管理項目作為設計題目,將學生按崗位職責進行分工,如從原輔材料、生產過程和成品整個過程進行質量控制,讓學生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完成從質量管理體系規劃和設計、質量控制方案的設計到質量控制技術的選擇和應用全部過程,訓練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

2.2 課內實踐環節的實施方式和過程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的體驗式課外實踐環節通過實習基地實習、模擬仿真實訓和校企合作的真實項目實訓的方式實施。

通過實習基地的生產實習,讓學生深入到實際生產質量管理崗位,對實習企業的生產工藝和企業運作進行深入細致的了解,請企業相關人員就典型零件的生產組織形式、工藝裝備、加工工藝和測量、現場管理、質量管理情況進行講解。讓學生從企業需求角度去思考自己將來要承擔什么崗位,應該怎樣完善自己的質量管理知識結構才能勝任擬承擔的崗位,培養學生作為企業質量管理人的意識。如我校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外實習基地包括高踞世界驅動行業領先地位的SEW-傳動設備(天津)有限公司和西門子機械傳動(天津)有限公司、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賽聞(天津)工業有限公司。在西門子機械傳動(天津)有限公司實習期間,從齒輪原材料(以硬齒面的棒材為例)的抽樣檢驗開始,通過棒材的切斷、齒輪毛坯和齒輪吊裝孔的加工、齒輪轂孔的加工、齒輪毛坯和齒輪轂孔的檢驗、齒輪的成型軟加工(滾齒加工)、齒形的測量、齒輪的熱處理(淬硬)、齒輪的噴丸處理、熱處理后齒輪的齒形測量、齒輪的硬加工、齒輪的齒形測量、齒輪的健槽加工、齒輪的成品測量等加工工序的實習,讓學生仔細觀察齒輪各加工工序所采用的加工設備、刀具、夾具、量具及質量控制方法。討論和分析齒輪的成型原理和各工序可能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及主要影響因素。激發學生改進不合理工藝的創造欲望。

模擬仿真實訓包括單項仿真性模擬實訓和綜合仿真性模擬實訓。單項仿真性模擬實訓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質量問題的調查、分析的實踐技能和用質量工具和方法解決企業質量問題的就業能力。單項仿真性模擬實訓包括統計工具實訓、質量檢驗實訓和質量認證實訓。如在單項仿真性模擬實訓中我們首先讓學生到某企業觀察和了解液壓缸缸筒的加工過程,并抽取了500件缸筒作為樣本,然后將學生分組,進行缸筒內徑的測量并記錄數據,最后,將測量的數據帶回學校進行測量系統測量能力實訓分析,利用minitab軟件進行質量工具和方法的實訓。如直方圖工具實訓、直方圖的形狀分析和工序能力能否滿足質量標準要求判斷實訓,計量值控制圖實訓和控制圖的穩定性和受控狀態斷定實訓,計算過程能力指數和過程能力評價實訓,根據過程能力指數尋找產生工序能力不足的因素和原因和因果圖繪制實訓等。

綜合仿真性模擬實訓包括企業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實訓、質量管理流程實訓、產品開發流程實訓。啟發學生從全局高度思考,提高自身的那些素質,才能在質量管理工作崗位上能提出優化運營流程的建議和措施,提出改進工序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從更深層面上理解企業的質量文化、組織結構、企業運營、制造模式、加工流程、現場管理等各種因素對現代企業產品質量的影響,真正體會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的編制、評定和審核,質量管理流程及企業經營運作方式等。如質量管理流程綜合實訓中,將模擬企業分成決策部門、質量管理部門、物流部門、采購部門幾個部門,與模擬企業發生業務往來的包括供應商、產品零件采購商。讓學生充當不同部門的崗位人員,完成相應的崗位任務。訓練學生建立、運行及評價質量管理體系的職業能力,強化學生對質量檢驗職能和工作程序、檢驗方法、質量檢驗的分類等崗位意識,體會質量管理理論、方法和工具在實際企業質量管理中的控制點。

校企合作的真實項目實訓包括校企合作的畢業設計訓練、參與教師的科研訓練、課外項目興趣小組訓練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將學生置身于人、企業、社會和自然環境組成的整體系統中,訓練學生根據實際質量問題靈活地設計質量控制方案、質量檢驗方案和運用綜合質量控制工具,通過團隊協作、人際溝通和跨部門作業實現質量控制的完整過程。校企合作的畢業設計,設計題目來源于企業的真實質量項目,在教師和企業質量工程師共同指導下,完成選題、實習、開題、方案制定和方案實施過程,并將畢業設計結果應用到企業的實際質量改進過程評估設計方案的優劣。為了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從自己的科研項目出提煉出適合學生進行項目工作訓練的內容,讓學生直接參與科研并負責子項目的完整實施過程,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根據學校提供的各企業質量問題解決需求信息,成立課外興趣小組,專門針對企業的需求進行相應的質量控制工作和質量方案設計。針對脫穎而出的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參加學校團委組織的挑戰杯項目、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組織的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和教務處組織的國家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的申請、立項和實施。讓學生完成申請書的撰寫(包括立項的意義、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和方法、創新點、研究成果、研究計劃等)、答辯、開題、中期檢查、項目驗收報告等完整過程。讓學生掌握系統、先進的科研理念和技術,為畢業后從事相關的科研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3 結束語

體驗式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旨在通過實驗、課程設計、企業實習、模擬實訓、頂崗訓練、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創新創業訓練等一系列的實踐環節,分階段、分層次地讓學生理解現代企業質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熟悉企業是如何開展質量管理體系的編制和審核,體會質量檢驗、質量分析和改進工具在解決企業質量問題時的靈活而正確的應用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質量管理能力和訓練學生的質量管理工程師的崗位能力,努力使學生畢業后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質量工程師。

參考文獻:

[1]張付英,鄭輝,孟延紅,薛強,馬臣.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課程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輕工教育,2013(2):71-74.

[2]張根保,何楨,劉英.質量管理與可靠性[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3.

[3]郝,綦良群,孫凱.基于資源協同的質量管理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165(5):32-34.

第7篇

(大同煤礦集團同達熱電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1)

摘要:電廠工程的施工質量與其他產品質量一樣,都是在生產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電廠工程施工周期長、施工條件復雜、環境多變、工序繁多,所以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形成時間長,質量控制也比較困難。為了確保施工質量,消除質量通病,在電廠工程施工過程中,應該加強質量管理,確保項目質量。現從指導思想以及控制要求兩個方面對質量管理進行了分析,然后探討了電廠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措施。

關鍵詞 :電廠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規范化

0引言

電廠工程施工項目是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工作,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管理單位對施工資源進行合理分配,運用系統的管理方式,對于工程相關的工作進行全方面管理。電廠施工質量關系著電廠發電質量,關系著電力企業的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所以必須加強對質量的管理。

1質量管理指導思想與要求

1.1指導思想

進行質量管理要以“質量第一、預防為主”為主要原則,加強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輔助控制,對涉及工程的人、設備、材料、環境等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從源頭對質量實施控制。另外,需要明確各級責任,盡可能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安全管理工作有序進行。質量管理人員還需要在工作中總結吸取經驗,加大創新力度,力求質量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以及標準化。

1.2質量控制要求

關于項目質量管理的要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結合行業中質量驗收標準、規定等,確定該工程的質量要求。管理部門應該組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對工程質量要求進行討論,確定質量標準與要求。

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措施

2.1嚴格控制施工工序

對施工工序的控制是電廠工程施工過程中質量管理的重點,首先需要選定工程驗收等級以及控制點,然后按照控制點以及驗收等級劃分施工工序。質量管理單位要派專人對電廠工程施工實施監督。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質量要求以及質量控制點,對各道工序實施現場專檢、組檢、公司自檢等,在上一道工序未檢驗合格前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并且下一道工序停工待檢點必須有質量工程師簽證才可。

2.2嚴格控制施工材料質量

施工材料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工程的質量,所以要對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一般來說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要從材料的采購、進場、存放、施工等階段進行,這樣才能確保工程施工材料合格,施工質量也才能得到保障。

在施工材料的采購過程中,要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采購適量材料,以免造成材料浪費或耽誤工期的情況發生;另外,由于目前建材市場中存在“拿回扣”等不良現象,所以采購人員的素質也關系著材料質量,一定要選用愛崗敬業、誠實機靈的采購人員負責施工材料的采購工作,這樣不但能夠降低材料的采購成本,還能確保材料質量。在施工材料進場時,要對其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施工材料具有質量合格證書等,對一部分建筑材料還應該進行檢驗,確保其質量過關方可進場。對于那些“三無”材料以及質量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時進行更換等操作,嚴禁其進場。進場后的材料要科學合理存放,并做好相關防護措施,避免材料在存放過程中質量遭到破壞。

2.3對施工中試驗項目與設備的質量管理

對于電廠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試驗項目以及設備,必須由專人負責,對試驗項目的監督管理,質量管理人員可以采用抽檢、委托、見證試驗等手段。對施工階段使用的設備,質量管理人員需要實施跟蹤管理,對出現問題的設備要及時找出問題原因,并安排相關人員進行處理,避免具有缺陷的設備應用到電廠工程施工中。

2.4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

建設單位要有限選擇技術過硬的施工單位,施工人員在上崗前要有相應的崗前培訓。在電廠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嚴格記錄每一個過程時間、環境等數據,明確每一個崗位的施工職責。施工過程中,要安排專門人員進行值班,以防止突況的發生。對于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必須有專業人員進行看管,一旦發現有問題發生,就能及時反映給相關部門,以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并加以實施。

2.5加強對施工過程中分項、分部工程的質量評定

在接到承包商提交的分項、分部、單位工程質量報驗資料后,質監站對其報驗的資料進行審查,并組織對分項/分部工程、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驗收,組織對單位工程的竣工預驗收和驗收。質量管理工程師對于在分項、分部、單位工程驗收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應督促承包商立即進行整改,并要求其在整改完成后重新報驗。驗收完成后,質量管理工程師應對分項工程、分部工程進行質量評定,同時組織對單位工程進行質量評定。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缺陷,監理工程師必須加以重視,事先制定質量風險控制措施,更重視對缺陷的處理,避免缺陷進一步擴大和惡化。

2.6定期召開質量探討會

在電廠工程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每一道工序的質量,就需要對工程實施動態管理,定期召開施工質量探討會。參與探討會的主要包括施工建設方、承包商、監理方、技術人員、施工工程師、質量工程師等等,通過質量探討會,就能夠掌握工程施工質量情況及進度,從而為工程后續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據,也方便對現階段工程施工進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并形成書面形式的報告。施工方能夠根據這些報告不斷完善施工技術,制定質量預防措施等。

2.7采用先進的質量控制體系

目前國際通用ISO質量保證體系。ISO質量管理體系的核心是過程控制,關鍵是質量問題有可追溯性,措施是施工紀錄。我國大多數企業進行的是ISO9000體系認證,也有少部分企事業單位引用了ISO14000認證體系。其執行的關鍵是在施工過程中的施工紀錄,只要做到了每件事都有人寫、做、記、查、改,那么采用ISO質量管理體系就能夠保證工程質量。有記錄可查,使得每一項工作的責任都能夠落實到個人,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就會有壓迫感,這種良性的壓迫感會大大提高其工作的認真程度,進而保障建設工程的質量。

3結語

電廠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也是確保施工質量的主要手段。在實施質量管理的過程中,要堅持“質量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嚴格控制施工工序,控制施工材料質量,加強對施工過程中試驗項目以及設備的質量控制,并引用先進的質量控制體系,定期召開施工質量探討會,以確保電廠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艾國林.加強電廠施工管理的策略芻議[J].世界家苑,2012(7) .

[2]彭湘玲.電廠工程項目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芻議[J].企業技術開發,2011,30(7) .

第8篇

1.1嚴格的控制電廠施工材料質量

施工材料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工程的質量,所以要對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一般來說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要從材料的采購、進場、存放、施工等階段進行,這樣才能確保工程施工材料合格,施工質量也才能得到保障。在施工材料的采購過程中,要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采購適量的材料,以免造成材料浪費或耽誤工期的情況發生;另外,由于目前建材市場中存在“回扣”等不良現象,所以采購人員的素質也關系著材料的質量,一定要選用愛崗敬業、誠實機靈的采購人員負責施工材料的采購工作,這樣不但能夠降低材料的采購成本,還能確保材料的質量。在施工材料進場時,要對其質量進行嚴格把關,要確保施工材料具有質量合格證書等,對一部分建筑材料還應該進行檢驗,確保其質量過關方可進場。對于那些“三無”材料以及質量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時的進行更換等操作,嚴禁其進場。進場后的材料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存放,并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避免材料在存放過程中質量遭到破壞。

1.2對電廠施工中試驗項目與設備的質量管理

對于電廠施工過程中的試驗項目以及設備,必須由專人負責,對試驗項目的監督管理質量管理人員可以采用抽檢、委托、見證試驗等手段。對施工階段使用的設備,質量管理人員需要實施跟蹤管理,對出現問題的設備要及時的找出問題原因,并安排相關人員進行處理,避免具有缺陷的設備應用到電廠施工中。

1.3加強對電廠施工人員的質量管理

建設單位要有限選擇技術過硬的施工單位,施工人員在上崗前要有相應的崗前培訓。在電廠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格記錄每一個過程時間,環境等數據,明確每一個崗位的施工職責。電廠施工過程中,要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值班,以防止突況的發生。對于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必須有專業人員進行看管,一旦發現有問題發生,及時反映給相關部門,并及時的提出解決方案并實施。

1.4加強對電廠施工過程中分項、分部工程的質量評定

在接到承包商提交的分項、分部、單位工程質量報驗資料后,質監站對其報驗的資料進行審查,并組織對分項、分部工程、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驗收,組織對單位工程進行竣工預驗收和驗收。質量管理工程師對在分項、分部、單位工程驗收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應督促承包商立即進行整改,并要求其在整改完成后重新報驗。驗收完成后,質量管理工程師對分項工程、分部工程進行質量評定,組織對單位工程進行質量評定。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缺陷,監理工程師必須加以重視,事先制定質量風險控制措施,更重視對缺陷的處理,避免缺陷進一步擴大和惡化。

1.5定期召開質量探討會

在電廠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每一道工序的質量,就需要對工程實施動態管理,定期召開電廠施工質量探討會。參與探討會的主要包括施工建設方、承包商、監理方、技術人員、施工工程師、質量工程師等等,通過質量探討會,就能夠掌握電力施工質量情況以及進度,以便能夠對工程后續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據,也方便對現階段工程施工進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并形成書面形式的報告。施工方能夠根據這些報告不斷的完善施工技術,制定質量預防措施等。

1.6采用先進的質量控制體系

目前國際通用ISO質量保證體系。ISO質量管理體系的核心是在過程控制,關鍵是質量問題有可追溯性,措施是施工紀錄。我國大多數企業進行的是ISO9000體系認證,也有少部分的企事業單位引用了ISO14000認證體系。其執行的關鍵是在施工過程中的施工紀錄,只有做到了每件事都有人寫、做、記、查、改,那么ISO的質量管理對工程質量就能夠保證,有記錄可查,使得每一項工作的責任都能夠落實到個人,工作人員在工作是就會有壓迫感,這種良性的壓迫感會大大提高其工作的認真程度,保障建設工程的質量。

2總結

第9篇

關鍵詞 質量損失函數;工序檢查頻率;田口(Taguchi)方法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48-0088-01

1 概述

現階段,軸類產品的加工,其產品質量的穩定程度取決于設備精度、參數選擇、材料優劣等多個方面,多數企業都會選擇在加工過程中進行檢查工作,也就是“工序檢查”。這種檢查往往都是管理人員根據經驗來確定的,但缺乏理論依據,檢查是否能在成本最低的情況下達到質量控制的效果?得不到明確的答復。

田口(Taguchi)方法對質量管理原則的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就是質量經濟性,即從事質量改進工作要從經濟效益最優化出發考慮改進措施[1]。其基本思想是, 以質量損失函數[2-3]。為工具謀求管理成本和產品質量的最佳平衡, 從而使總損失(管理成本+ 質量損失)為最小,來進行過程反饋控制系統的設計。

本文從質量損失函數出發,結合本公司軸類加工實際情況,為工序檢查頻率的確定提供了理論依據。

2 基于田口方法確定檢查頻率

為了能夠對產品質量問題的工序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本文將討論對這種連續型質量事故的工序檢查頻率的確定。

通常,工序檢查有時間遲滯。發現不良品時,工序已經恢復正常,這時考慮調節工序,不如利用不良品連續的特性采用巧妙的篩選辦法。由于不良品具有連續性。按一定間隔(n)進行抽樣檢查時,若發現不良品,抽樣點前后就都要檢查,把不良品剔除;若檢查為合格品,就任其流下去。如圖1所示,Status A和B都能夠將不合格品剔除而不流入后工序。

遇到Status C、D兩種情況,不良品就會流入后工序,如果想要發現并剔除不良品,以減少衍生損失,就要縮短檢查間隔(n),增加檢查次數,則檢查費相應增加。反之,將檢查間隔(n)延長,這樣做雖然可以省下檢查費,但漏檢的不良品損失卻增加。考慮到經濟性,就要得到最佳的檢查間隔。

這種場合的損失函數為:(1)

n為檢查間隔;m為不良品平均持續量,由于不良品具有連續性,所以假設m>5;B為每次檢查費用;A為單位不良品漏到后工序的損失;v為單位不良品的處置費,p為工序平均不良品率。

其中p可按下式估算:

通過已知數據求出(2)式右邊值,進而求出x值,根據x=n/m,即可求出最佳檢查間隔n。

不設檢查(即n=∞)時的損失額為:(3)

全數篩選(即n= 1)時損失額為:(4)

判斷是否要進行篩選的臨界損益不良品率Pb可按下式計算:(5)

若實際不良率p小于Pb,則無需進行工序檢查。通過分析:不良品的連續性越大,Pb就越小。

而經過抽樣篩選后, 漏到下工序不良品率為K。(6)

3 應用實例

本公司產品為軸類產品,由于設備較為陳舊,產品在加工外徑是會由于抖動等的原因造成產品外徑超差,但是經過長期加工得出經驗,如果不進行任何修復作業,產品也會自動恢復到正常狀態,一般情況下會有7個~12個連續的不合格品出現,也就是“連續型故障”,根據工廠長期經驗和實驗得到的數據,將參數設定如下。

我們以1件產品為單位產品,漏到后工序的損失A=11元(選別、拆裝、延誤等費用),B=5元/次,不良品的返修費用v= 3元,平均連續不合格品為m=10個,工序不良品率p=0.051。

第一步:用(5)式求工序臨界不良品率Pb=0.0357。

因為 p=0.015>Pb,因此使用篩選檢查。

第二步:用(2)式求最佳檢查間隔,求得x=3.635,進一步求得n36。

第三步:按(1)式估算損失費,經過計算F=1.560,算的L=0.47。

第四步:按(6)式求漏到下工序的不良品率K=0.022。

通過比較,工序不良率為5.1%,通過優化的工序檢查,漏到下工序去的不良率降低到2.2%,即剔除了2.9%的不良品,在改善上起到了作用。

第五步:損失比較。

如果全數篩選(n=1),顯然損失太大,這種做法不經濟,我們不予考慮。

而采用不檢查,其的損失可以用(3)求得,=0.561。

經過計算可知,通過抽樣篩選檢查,較不檢查時單位產品可減少損失0.091元。

4 結論

本文從連續型質量事故的表現形式出發,從經濟性的觀點考慮,討論了工序檢查的不同方式,并且結合工廠的加工實際,進行應用。引入田口方法在線質量工程學,建立了質量損失函數, 并且用實例展現了該方法可確實有效的降低損失(管理成本+質量損失),并且實施方便,最終將為工廠帶來可觀的經濟增益,值得在工廠實施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田口玄一.制造階段的質量工程學[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2.

第10篇

關鍵詞:房屋 建筑 工程 質量 驗收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5(a)-0082-01

1 房屋建筑質量工程驗收的意義

房屋建筑工程質量驗收具有以下方面的重要意義。

1.1 有助于增大我國房屋建設投資效益

對國家來說,建設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房屋工程質量監理與驗收制度十分有必要,能夠增大我國房屋建設投資效益,促進建設水平增長,讓國家建設計劃以及工程合同順利實施,打造一套建設領域全新的、合理的、規范的市場經濟秩序。

1.2 有助于建筑工期內正常運行

對承包商來說,對房屋質量進行監理以及質量驗收,能夠讓工期在監理下正常運行。監理機構也能夠對施工過程中的不合理、不規范的行為等予以及時的制止與調節,從源頭上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工程質量。

1.3 有助于提高建筑過程的效率

對建設單位以及業主來說,對施工過程等進行監理以及質量控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精簡籌建機構,節約了人力、物力、財力,同時又保障了房屋工程的質量,提高了建設過程的效率。

2 做好房屋質量工程驗收的措施

2.1 設計及材料

首先,建筑裝飾以及裝修工程應當事先進行設計,出具完整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承接設計的單位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同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質量管理體制。如果設計問題導致的質量事故,應當由設計單位來全部負責。建筑裝飾裝修應當符合消防、節能、城市規劃、環保等要求。此外,建筑裝修裝飾設計時應當優先保證建筑的結構安全以及滿足其主要使用功能。若主體增加荷載或者城承重結構改變時,應當由具備設計資質的單位或者原設計單位對原始數據等進行核查,然后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等進行確認與驗證。

其次,建筑裝飾以及裝修所涉及到的材料種類、規格、質量等應當符合國家標準以及設計要求,若設計無明確規定,則應當符合國家標準。對國家明文禁止使用的材料不得使用。建筑裝飾裝修工程中的材料的燃燒性等指標應當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規定相符合。在材料進場之前,應當對其規格、質量、品種、尺寸等進行驗證,對材料包裝完好、說明書齊全、有合格證書、相關性能檢測的材料才能夠投入使用。對于同一廠家生產的相同類型的材料,在進場前應當進行抽樣檢測,若合同另有其他規定,則應當按照合同內容嚴格執行。對于房屋建筑裝飾以及裝修中所用到的材料應當在防毒、防火等方面進行嚴格的控制與處理,對現場配制的膠粘劑、砂漿等按設計要求進行操作。

2.2 土建部分驗收措施

首先,樁基工程樣樁放線定位、樁基軸線等打樁施工記錄、成樁施工記錄;灌注樁鉆孔、清孔,預制樁接樁,混凝土灌注,鋼筋籠制作以及吊放;當樁位軸線標高驗收、偏差、漕樁頂標高若和施工現場一樣,應當在完成樁基工程后實施。

其次,基礎工程軸線。施工測量報告單、施工測量放線復核單等應當由施工單位進行認真測量之后填報。混凝土:混凝土級配單、混凝土澆灌令。挖土:地基驗槽記錄由施工單位填報。砌筑砂漿強度和標高大放腳尺寸的基礎墻應當以砂漿級來配制。蟄層。從品種、數量、保護層厚度、規格、搭接長度、預埋數量和位置、箍筋間距等方面對底板鋼筋進行控制。對防潮層的鋼筋應當用架空板進行安裝。

再次,工程巡視應當對每一層工程軸線及放樣樓梯、柱、板鋼筋、梁進行嚴格控制與如實記錄,包括品種、焊接情況、規格、數量、搭接長度、預埋件、箍筋間距等方面。同時,對空調板、陽臺、雨篷等懸臂部位的鋼筋情況進行記載。此外,對混凝土的強度等級要進行抽樣測量,對混凝土表面質量等應當進行驗收。質量驗收巡視員也應當對墻體砌筑的情況進行記錄與驗收,包括柱和墻體拉結筋數目、設置情況以及規格等;也要對屋頂水箱鋼筋的搭接長度、規格、數目等進行記錄。

2.3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驗收

首先,實施建筑裝修裝飾工程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建筑裝修以及裝飾的工程質量應當符合設計要求以及相關條例的規定,若施工單位違背設計原則和相關規定施工,由此造成的質量問題應當由建筑單位全權負責。禁止擅自更改設計文件中的內容,對設計中的承重結構、主要使用功能、建筑主體等不得更改;禁止未經批準與確認就私自對電、暖、水、通訊、燃氣等配套設施進行拆改等。施工單位的施工應當在相關的法律法規、勞動保護、施工安全、防毒防火的規定之下進行,以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以實施,并且配備相應的標識以及器具。基層的質量驗收合格之后,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才能夠開始實施。若對已有的建筑進行裝修以及裝飾,也要事先對基層進行驗收并且使其達到工程的要求,才能夠投入施工。

2.4 抹灰工程

抹灰工程是房屋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項目。應當對抹灰工程的設計說明書、施工圖以及其他文件等進行仔細審查。對所用到材料的性能檢驗報告、復驗報告、產品合格證、進場驗收記錄等資料進行認真盤查。加強對不同材料交接處加固措施。抹灰工程的質量控制中,各項具體事務的檢驗批應當根據以下規定進行劃分:施工條件相同、工藝相似、材料一樣的室外抹灰工程在500m2以下的分為一個等級,500m2~1000m2的分為另外一個檢驗批。在檢驗時,室外的檢驗批對每100m2應當抽查不少于1處,且每處的抽查量不應小于10%,對室內的材料其抽樣比例不應少于10%,且至少抽樣3間;若少于3間,應當全部檢查。

外墻抹灰工程在開始投入施工前應當先對護欄、鋼木門窗框等,若墻上有施工空洞,則應當以物體將其堵塞密實。用來抹灰的石灰膏的熟化時間要超過15d,而對罩面的磨細石灰粉來說,其熟化時間應當長于3d。對室內門洞口、柱面、墻面的陽角等施工時要遵循設計的規定,即暗護角應當以1∶2的水泥砂漿來施工,每側寬度至少50mm,高度要在2m以上。若要求抹灰層同時具備防潮、防水等功能,則相應的采用防水砂漿。無論以哪種砂漿抹灰層來施工,斗毆應當在其凝結前防止其振動、撞擊、快干、受凍、水沖等損害,凝結完成之后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其損壞或者被玷污。

3 結語

房屋工程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實利益,在房屋工程建筑施工工程中,應當在各個環節加強質量監理與質量驗收工作,采取積極的措施,端正思想,加深認識,從源頭上保證房屋的質量,保工程質量,從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整體質量,保障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

參考文獻

[1] 尤靜.談如何加強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的監理工作[J].科技創新導報,2011(3).

第11篇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

Abstract: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we must all links to all of the good processing, let civil engineering quality pla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full on feet, and ultimately, the project quality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often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refore only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quality of the work, can we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ensure that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goal.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aper briefly states, and it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furthe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Quali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20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土木行業的地位日趨關鍵,而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不但對項目投資的成功與否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更為關鍵的是由于其在建成之后將直接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或生產當中,因此還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土木工程的施工全過程不僅是工程項目的實體形成的關鍵過程之一,而且還對其最終產品的質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要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就必須要把質量管理作為其施工階段的重點來進行管理,并制定科學有效、可操作性強的質量計劃,通過施工單位所組建的項目部這個級別的質量管理、監督及檢測等體系的有效運行,來使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最終落到實處。與此同時,還要在質量監督與檢查、設計、監理等多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來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工程項目的質量達到預期的目標。

二、當前我國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是確保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的首要問題

面對我國土木工程出現的問題,首先應創建完善的體系和制度。根據土木工程樣式,建立良好的保障體系,對當前的施工作業管理制度進行更新調整。其次應搞好檢查、管理質量。工程單位應重視檢查隊伍建設,堅持質量第一原則,為下道施工工序負責。再次應全面準備、互相交流。施工前期做好工程準備是保證土木施工順利開展的基礎,遇到工程質量要求較高的項目時,土木方需組織各項目進行內部參觀,且針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等方面進行廣泛交流。最后進行小組攻關、質量評判,對材料進行監督,提供設施。

2、加強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是確保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課題

保證土木工程施工質量要重視質量意識,提高施工人員整體素質,良好的管理隊伍素質,是搞好工程質量管理的基礎。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目標的成敗,是工程質量高低、優劣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應從嚴格限制準入資格和提高施工人員職業素質做起,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落到每一個上崗工作的工人和技術人員身上。對于容易出現質量通病的工序對施工人員進行專項培訓,將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中易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對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其熟悉工藝流程,掌握操作方法。

3、全過程管理制度是落實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根本所在

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應加強工程全過程的管理,保證土木工程質量過程管理。認真實施技術交底制度,對關鍵工序和特殊工藝均要求制訂相應的作業指導書,設置質量管理點從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環境、等多方面實施連續的監控,貫徹執行樣板制度。重視采購工作,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工程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房建工程的質量,土木施工企業應注重對員工的管理,包括績效管理,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和提高等等,充分發揮質量檢人員的質量檢查管理作用,為向用戶提供高質量,滿意的土木產品。

三、結語

終上所述,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工作,在其施工過程中我們必須對各個環節的問題都進行良好的處理,讓土木工程的質量計劃在其施工過程中全面落到實處,從而最終促使工程項目的質量得以有效的提高。可以說,質量就是施工單位的生命線,在土木工程中,施工質量往往決定了整個工程建設的成敗。而只有優良的工程施工質量才能樹立起良好的品牌效應,從而獲得卓越的經濟效益。總之,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而如今在土木工程的質量管理當別強調了對于項目管理團隊的建設以及對于“人”這項特殊因素的重新認識與管理,從而提出了施工管理人員才是土木工程施工全過程主體的理念,因此只有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才能有效促進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并達到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的目標。而通過對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也可以對工程的其他各項管理工作都起到帶動作用,從而促進全體工作人員工作質量的提高,使得土木工程施工現場能夠實現每時、每處、每人、每事都嚴格根據質量規范以及管理制度來執行,以確保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目標的最終實現。

參考文獻:

[1] 吳駿馳.王希文. 關于加強土木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的對策淺析 [J].科技致富向導,2011(23).

[2] 黃曉峰. 關于土木工程施工項目的質量管理 [J].科技信息,2010(06).

[3] 袁益光. 加強土木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的措施 [J]. 價值工程,2010(21).

第12篇

關鍵詞:質量成本質量成本會計體系建筑業

0引言

近年來建筑工程質量事故頻繁出現,這些事故的頻繁連續發生及釀成的惡果,無不令人震驚,也反映了工程項目質量問題的嚴重性,值得引起深思和重視。看似提高工程施工的質量刻不容緩,但是,一味地追求質量而不計代價是不現實的。質量差給社會生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浪費;同樣,超過實際需要不計成本地生產過高質量,也是極大的損失和浪費。

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對開展質量成本控制有很強的認同感,這使得在建筑行業中推行質量成本管理與控制有良好的基礎,但是由于現有理論的缺陷性,在實際推行中還是出現了各種不同的問題,最終導致了管理成效不顯著。

1XYZ公司質量成本控制方案研究

XYZ公司是由山東省建設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山東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具有國家房屋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鋼結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園林古建筑一級資質,集房地產開發、建筑科研、建筑裝飾、鋼結構制作安裝、速成墻安裝、工程技術咨詢等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通過對XYZ公司實地的調查研究與分析,很容易發現,盡管XYZ公司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已經開展了質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其質量成本管理工作有著自身的特點,企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如:事后檢驗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損失,成本太大;與質量成本管理工作相關的部門職責不明確;高層管理者忽視質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質量的重要性沒有滲透到基層工作人員當中去,質量意識不強;現有管理體系不健全。

綜上所述,公司沒有一個較為完善的管理方案還是問題的焦點,這在結果上集中表現為現有體系沒能發揮有效的功能。這些缺陷之間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彼此之間又有著互為依存的甚至是互為因果的關系,這不僅是XYZ公司目前在質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核心問題,也是該行業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下面的章節中,筆者將在結合XYZ公司自身的特點的基礎上,論述如何正確的實現公司質量成本源歸集,如何合理的建立公司的質量成本核算體系以及科學的應用質量損失成本的分析方法。

1.1XYZ公司質量成本核算技術方案

1.1.1XYZ公司質量成本科目的設置XYZ公司建筑施工質量成本可通過設置以下會計科目進行核算:一級科目質量成本,并下設4個三級級明細科目,即預防成本、內部損失成本、鑒定成本、外部損失成本。各三級賬戶應根據實際支付的具體內容設置四級明細目,以便反映實際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

1.2XYZ公司質量成本分析

由上圖1.2可以看出,XYZ公司的質量成本中,預防成本及鑒定成本各占10%左右,而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各占了37%和43%。因此初步結論是:降低質量成本必須從降低內外部損失成本,加大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的投入。

由表1.1的結論可知,2009年XYZ公司質量成本主要構成是質量損失成本。下面.圖1.3分別對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項目進行分析。

從上圖1.3可以看出,XYZ公司內部損失成本幾乎全部由內部返工損失和內部返修損失構成。其中內部返修成本占有絕大部分。根據ABC理論知。如果將內部返修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質量成本控制的優化將有很大的改觀。筆者給出以下建議:

①既要注重工程施工的質量,也要注意控制質量成本。提高質量水平不應該是以高的內部損失成本來實現的。內部返修成本如此之大,這是對不合格施工程序因返工重做而發生的費用。如由于工程質量不合格進行返工修復而發生的人工、材料、構件、機械等費用,這些費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②2009年XYZ公司停工損失費為0。停工損失指由于各種內部的責任或外部的責任而引起的機械、設備閑置而造成的損失。如起重機發生故障造成停工是內部責任。2009年XYZ公司的內部損失成本結構不科學,加固成本、質量故障分析處理成本、材料降級處理損失的數額都很小。由此可以看出,2009XYZ公司沒有重視質量成本的分析和處理工作。在一味地犧牲質量成本來實現建筑施工項目質量成本的提高。

從1.4圖可以看出,2009年XYZ公司外部損失成本主要構成有為外部停工損失和外部返修損失。這兩者之和超過外部返修損失成本的80%,由此可知要想降低外部損失成本,主要對象是外部停工損失。外部停工損失主要因機械利用率低引起的,因此,應聯系項目實際,從管理組織機械施工,提高機械利用率著手,努力減少外部停工損失。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XYZ公司的質量成本結構很不合理,要加大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的投入,以及今后控制的重點要放在對內部返工損失成本控制上。然而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的投入量的多少,以及各成本比重多少是比較合適的等問題的解決,需要借助質量成本優化分析的手段。此外,公司應該重視對基層施工人員的培訓,只有通過培訓,才能提高他們的技術和質量意識,從而從根本上預防質量問題的再發生。

2結論

質量成本控制需要質量成本數據,質量成本數據顯示了公司經營管理工作能夠進一步合理化的潛力。

質量成本數據是建筑施工企業工程質量缺陷和質量管理薄弱環節的重要指示器,通過質量成本分析可以為建筑施工企業改進工程質量,提高工程的經濟效益尋找突破口。

一般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對于非貨幣性數據不敏感,而對貨幣數據非常敏感,因此質量成本的貨幣形式能夠引起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足夠重視,從而促進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實現經濟效益增長的目標。建筑施工企業應如何有效的開展質量成本管理呢?從前面的分析來看,施工企業必須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1構建一個可靠的質量成本核算體系。建筑施工企業的質量成本核算體系的建立是可行的。質量成本核算是質量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礎組成部分,要正常、有效的運作需要各個組織保證。

2.2注重培訓提高素質。既要注重施工質量,更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質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它要求企業必須“始于教育,終于教育”。這樣做的目的是加大企業預防成本的投入,以便減少質量控制失效成本。2.3加強施工企業自身的質量保證體系。強化預防成本投入。必須要提到預防成本。質量較高的工程項目,這部分費用占質量成本費用中的比例相應就大。應實行以預防為主的質量成本管理,把錢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現,而不是花錢解決不合格項目造成的后果。

2.4建筑施工企業應關注質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業質量成本核算是開展質量成本分析、撰寫質量成本報告質量成本劃、實施質量成本控制預計反映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績效的依據,是企業質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

2.5企業應從制度上明確質量損失成本源。企業研究質量損失成本源問題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找出導致質量問題發生的原因,從而幫助有關責任部門盡可能地預防質量問題的發生。

2.6企業應有效地運用質量損失的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業進行質量損失成本分析的任務是為了支持質量改進決策,因而必須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質量損失分析工作規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地為決策工作服務。運用質量損失成本總額及相關指標分析、ABC分析以及質量損失函數等方法可以幫助企業確定內外因素的影響程度,把握減少企業質量損失的計劃和有效實施對企業質量損失的控制。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質量成本,并開始嘗試開展質量成本管理,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研究質量成本管理理論。理論與實踐并進,將質量成本管理推向前進。此文僅是筆者學習質量成本管理與控制的一點心得體會。在此只想拋磚引玉,以引起更多企業的關注,喚起企業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希望質量成本管理能真正走進我國企業,為增強企業實力,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傅道奮,王效俐.淺論質量成本特征曲線[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8):80-83.

[2]尤建新.質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5:2-5.

[3]于麗.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方法及對策初探[J].中外建筑,2007(6).16-18.

[4]全國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編委會.房屋建筑工程成本與實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6]丁春紅.工程質量控制和成本淺談[J].科技信息,2007(10):29-21.

[7]黃春金.工程監理中質量成本的研究與應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7-9.

[8]李正權.質量工程師應當具備的心理素質.中國質量報,2006.4.12.

[9]李衛東.企業質量始于質量工程師.人民政協報.2002.11.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义区| 遂昌县| 大石桥市| 马公市| 通海县| 象州县| 饶河县| 沾化县| 朝阳区| 五原县| 曲沃县| 石河子市| 淳安县| 兴安县| 平安县| 景德镇市| 大埔县| 宜兴市| 鄂托克前旗| 平乡县| 饶平县| 昌平区| 兴海县| 泰兴市| 万全县| 广东省| 垦利县| 揭东县| 乌拉特中旗| 斗六市| 阿坝县| 江孜县| 华安县| 定西市| 象山县| 望谟县| 泸溪县| 广州市| 浑源县| 绵阳市| 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