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7:58: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涉外行政訴訟特征,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涉外行政訴訟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訴訟,在我國是指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認為我國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作出裁判的活動。
涉外行政訴訟的概念和特征
涉外行政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審理和執行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案件所適用的訴訟程序。
涉外因素是指行政案件的原告、第三人或者被執行人是外國公民、無國籍人或者外國組織。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外資企業均不屬于外國組織。
涉外行政訴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受理并經過審理作出的行政案件;二是外國法院作出的判決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根據條約或者協定,以裁定的方式承認外國法院判決,并予以執行的行政案件。
涉外行政訴訟有其自身的獨特之處,主要表現在:
第 1 頁
1.主體的涉外性。由于行政訴訟的被告只能是我國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以只有行政訴訟原告和第三人中至少有一方是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才能形成涉外行政訴訟。當事人是港澳臺地區的居民和組織的行政訴訟不屬于涉外行政訴訟,只是考慮到這三個地方的特殊性,在行政訴訟中具體問題的處理上可以參照涉外行政訴訟的規定。
2.行政訴訟發生地點的特定性。包括兩種情形:一是具體行政行為必須發生在我國領域內,由我國的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進行處理;二是外國當事人在我國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或者參加到在我國法院進行的行政訴訟中。
3.原則和制度的特殊性。涉外行政訴訟在原則和制度上有許多不同于一般行政訴訟的特點,我國行政訴訟法作出了詳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