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分析方法研究

分析方法研究

時間:2023-06-19 16:15: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分析方法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分析方法研究

第1篇

[摘 要]旅游學科的成熟依賴于研究方法的科學性,旅游研究的方法問題已經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作者通過對《旅游學刊》19

>> 鄉村旅游國內旅游行為的實證研究 國內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從理念闡釋到理論實證 國內旅游危機管理研究述評及趨勢分析 IPA分析法在國內旅游研究領域的應用 影響國內旅游需求因素的實證分析 國內旅游專線公路的外部性分析 對國內旅游需求影響因素的分析 影響國內旅游業收入因素的分析 中國國內旅游經濟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國內旅游者角色認知的實證研究 國內旅游管理的困境及解決建議研究 國內旅游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國內旅游產業集群研究的爭議評述 關于擴大國內旅游消費的對策研究 國內旅游收入影響因素分析 國內旅游形象研究綜述 國內旅游景區開發研究綜述 國內旅游流研究綜述 關于國內旅游廁所研究綜述 國內旅游扶貧研究綜述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藝術 > 國內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 國內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 要]旅游學科的成熟依賴于研究方法的科學性,旅游研究的方法問題已經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作者通過對《旅游學刊》1999-2003年發表的465篇文章的分析,認為定性研究是中國旅游研究的主導范式,仍基本處于傳統定性階段;旅游研究的資料來源主要是論文書籍和官方統計數據,不同研究方法的資料來源存在差異;研究內容和作者的地理分布影響研究方法的選擇;作者單位對研究方法影響較小。

[關鍵詞]旅游研究;研究方法;內容分析

[中圖分類號]P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04)03―0077―05

第2篇

【關鍵詞】 層次分析主法(AHP,GAHP) 模糊綜合評判 非線理模糊規劃

1.引言

層次分析方法(AHP)是一種把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系統化為層次化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遞階層次結構。(2)利用 1―9 標尺構造成對比較判斷矩陣A=(aij)n×n, aij>0,aij=1aij。(3)由判斷矩陣計算被比較元素的相對權重。(4)計算各層元素的組合權重,這樣得到的權重向量wk中的元素就是對應評估目標的量化值,如果是正值表示,就越大越好,如果是負值表示,就越小越好。這種方法從 1980 中傳入我國后已得到廣泛應用。下面我們來看方法本身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2.AHP方法存在的問題及相應解決辦法

2.1 問題:由于特征根λ 連續地依賴aij。因而入比n大得越多時,A的不一致性程度越嚴重,用特征向量作為權向量引起的判斷誤差越大。

解決辦法 :Saaty 提示了一致性指標。CI =λ―nn―1和隨機一致性指標 RI 及一致性比率CR=CIRI。如果 CR

2.2 問題:由于給出成對比較矩陣的個人的主觀因素作用大,在實踐中不適用于精度高的要求。

解決方法:采用專家群體判斷的方法:(1)沒有M 個專家按相鄰上層某個準則對n 個元素,分別給出 Q1,Q2,…Qm的比較陣。EC為n 階一致性矩陣集 EC=An×n|A∈Em,aij?ajk?aik∈A恒有aik=aij? ajk, i.j.k∈N。若A=(aij)p×q,B=(bij)p×q,C=(cij)p×q其中cij=aij×bij(i=1,2,…,p; j=1,2,…,q)C=A?B為Hadamard 乘積。(2)算法及迭代過程:令V0為元素全為1的n 階陣,置q=1,令Aq=D10Vq―1其中Dq為第Q位決策者給出的判斷矩陣,“。 ”為Hadamard 算子;用特征根法通過AqWq=λmaxWq求出Wq,其中Wq是對應λmax的特征向量;用Wq構造Vq=(Vqij)(n×n)矩陣,其中Vqij= WqijWqj(i, j ∈ N),顯然Dq,Aq∈Em, Vq ∈Rc;當q

2.3 問題: 層次分析方法的第一步和最后一步都相對簡單和直接,當決策者對不確定性問題,無法用確定性比值來表達其判斷時,AHP的特征值優化就難以湊效。

解決方法:(1)我們運用具有線性的連續分段隸屬函數的三角模糊數N

U(x)=x―a/b―a a≤x≤b 通常表示為(a、b、c)

c―x/c―b b≤x≤c 分別為均值,下界與上界

0 其它

考慮在同一層次上用三角模糊數aij=(lij,mij,uij)表示,構造模糊評價矩陣:

A=1a21a121…a1na2n

…………

an1an2…1=其中aij=1aji1

假設決策者可提供一個模糊判斷集{aij}i=1,2,…n―1j=2,3,…,n j>i

aij=(lij,mij,uij)。列入隸屬函數來表達決策者對不同精確比值Wi/Wj的滿意度,其中lijWi/Wjlij。 “”表示“模糊小于等于”。設

Uijwiwj=wi/wj―lijmij―lij wi/wj≤mij

uij―wi/wjuij―mij wi/wj≥mij

(1)

為避免分母為零,我們設lij

隸屬函數(1)與模糊三角判斷aij=(lij,mij,uij)一致。

我們用模糊優先規劃方法求解優先權重

λ*=Up(W*)=maxW∈Qu―1min{uij(w)}

(2)

p為 N―1 維單純形Qn―1上的一個模糊可行域D.Up(w)=mini,j{uij(w)i=1,2,…, n―1

j=2,3,…, n , j>i為一凸集。 W*∈Qn―1為最大隸屬度的優先向量。基于最大最小決策規劃求解,把(2)轉化為 maximizeλ s,t λ ≤Uij(W),i=1,2,…, n―1

j=2,3,…, n , j>i. ∑ Wi=1,W1>0, l=1,2,…,n (3) 把(1)和(2)改號為maximizeλ

(mij―lij)λWj―wi+lijwj≤0 i=1,2…,n―1

(Uij―mij)λWj+wi―uijwj≤0 j=2,3,…,n j>i

∑nl=1 W1=1,W1>0, l=2,3,…, n

(4)

可采用非線性規劃方法求解(4)的最優解(λ*,W*),最優值λ*為正表明所有比值完全滿足模糊判斷; 負值表明模糊判斷存在著不一致性。這樣, 最優先可用來衡量初始模糊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問題[3]。

也可采用多層次綜合評價模型,方法如下:

a. 確定評價集Y

b. 建立因素集。對每一個子因素集ai(i=1,2…n) ,分別由指標層B 中各指標 bj(j=1,2,…,m)構成,而bj分別由三級指標層 B中各指標 Ck(k=1,2…l)構成。

c. 建立各因素集的權重集W。

d. 確定評判矩陣R={rij}?rij表示每一個末級指標值對評價集各個等級的隸屬度。分別選擇升半梯形分布,梯形分布,降半梯形分布來構造隸屬函數。

e.進行一級模糊綜合評判,按照模糊合成運算,得到一級評判集bK=Wki。RK;進行二級綜合評判: AK=Wkn。Rm;三級綜合評判,最終有評價集A=WK。R

2.4 問題:目前模糊綜合評價的研究難度之一是如何科學客觀地將一個多指標問題綜合成一個單指標的形式,以便在一維空間中實現綜合評價。

解決方法:構造模糊評價矩陣用于確定指標權重,并且用最優傳遞矩陣來檢驗,修正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而計算出各評價指標的權重,方法如下:

(1) 設有n 個評價指標組成對全體m 個方案的評價指標樣本集數據{x(i,j)}i=1,2…,

rij=x(ij)/[xa(i)+xmin(i)],

xmin (i) ≤ x(i, j) < xn (i)

xmax(i)+xa(i)―x(i, j)]/[xmax(i)+xa(i)]

xa(i) ≤x(i, j)

xmin(i),xmax(i),xa(i)分別為方案集中第i 個指標的最小值,最大值和適當值;r(i,j)為標準化后的評價指標值,也就是第j 個方案第i 個指標從屬于優的相對隸屬值。i=1,2…n。j=1,2…m。模糊評價矩陣R=(r(i,j))n×m。

(2) 設樣本標準差S(i)=∑mi=1[ri,j―ri)2]12,ri為樣本均值,i=1,2…n。

建立1―9判斷尺度下的判斷矩陣

Bij=s(i)―s(j)smax―smin(bm―1)+1 s(i)≥s(j)

1/[s(j)―s(i)smax―smin(bm―1)+1] s(i)

smin,smax為si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bm=min{9,int[smax/smin+0.5],min,int 分別為取小函數和取整函數。

(3)判斷矩陣B=(bij)n×n bij=WiWj(i,j=1,2…n)是一致的。(bii=1,bij=1/bji。Bij=bikbkj) 則必有∑ni=1∑nj=1bijwij―wi=0。如果不一致,采用最佳傳遞矩陣法來修正判斷矩陣,方法及步驟歸納如下圖:

(4)把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值 wi與各方案相應評價指標的相對隸屬度r(i,,j)相乘并累加,可得模糊評價的綜合指標值 H(j)。

H(j)=∑niwir(i, j), (j=1,2,…, n)

綜合指標值H(j)越大說明j 方案越優,實證如[4]。

3.結束語

作為定性與定量結合的層次分析方法,已經在工程技術,經濟管理,社會生活各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但因為生活中的問題相當復雜,層次分析方法也在不同系統中逐步得到修正和改進,但仍不完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姜啟源.1996《數子模型》.311―316

[2] 陸浪如等.一種基于SPK 的 IBE 加密體制綜合性能的評估研究,中國管理科學2005.V013 專輯,41―42.

第3篇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對傳統的管理模式帶來了全方位的沖擊和挑戰。以人力資源為核心的現代管理模式的建立是推動事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崗位分析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運用好崗位分析這條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作業鏈,才能從根本上將傳統的人事管理機制調整到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管理模式上來,為實現組織戰略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關鍵詞 人力資源管理 崗位分析 崗位說明書

一、崗位分析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所謂“崗位分析”,又叫職位分析、職務分析或工作分析,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核心基礎職能。主要是指通過系統地收搜集獲取組織目標崗位有關的信息,對目標職位的工作性質、任務、職責、相互關系以及任職工作人員的知識、技能、條件進行系統調查和研究分析,并加以科學系統的描述,做出規范化記錄的過程。

崗位分析的意義主要在于使組織內各崗位的工作職責更加明確,角色分工更加清晰;助于確定人力資源開發需求;為制定考核標準及方法提供依據。有利于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績效考核、薪酬分配制度;崗位分析對勝任每一個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素質能力等作了明確規定,分層分類對員工培訓,以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

崗位分析的目的在于為人員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礎;為績效考核奠定基礎;提高價值創造能力和滿足業務需求能力;明確各級人員的橫向和縱向的關系;明確個人之間的工作接口;出現問題能夠追溯到唯一的責任人。

二、 崗位分析的流程和工作內容

(一)崗位分析流程

崗位的分析流程一般包括計劃準備、信息收集、分析確認、匯總反饋、應用維護等幾個主要步驟。

(二)崗位分析工作內容

1、信息收集階段工作內容:信息收集是崗位分析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根據本所目前的崗位和工作流程搜集現有資料。

2、分析資料階段工作內容:對獲得的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分類,并進行必要的判斷。主要從四個方面分析:崗位名稱分析、工作職責分析、任職資格分析、工作環境分析。

3、匯總反饋階段工作內容:崗位分析小組成員整理形成崗位說明書初稿,并向上級反饋,經確認和補充最終完成崗位說明書。

4、應用維護階段工作內容:將崗位分析的成果運用到全所的崗位管理、績效考核、薪酬管理、招聘培訓等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過程中,并在職位或組織發生變動時及時更新崗位分析。

崗位分析將人和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匹配,將績效管理體系、崗位評價體系、薪酬體系、職業生涯管理與升遷異動制度、培訓開發體系、競聘上崗制度等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及制度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傳統人事管理所帶來的弊端迎刃而解,進而為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利的支持。

三、崗位分析的路徑和調研方法

(一)分析路徑

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從單位和流程入手進行分析;二是從現在崗位入手分析。

(二)調研的方法

1、工作實踐法:工作實踐是指崗位分析人員實際從事該項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掌握有關工作的第一手資料。

2、觀察法:通過對特定對象的觀察,把有關工作各部分的內容、原因、方法、程序、目的等信息記錄下來,最后把取得的崗位信息歸納整理為適合的文字資料。

3、問卷法:通過結構化問卷收集并整理信息的方法,具體包括:問卷調查表法、核對法。

4、訪談法:通過崗位分析人員與任職人員面對面的談話來收集信息資料,包括單獨面談和團體面談。

5、工作日志法:根據崗位任職者按時間順序記錄的工作內容和過程,經過歸納提煉,取得所需工作信息。

四、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崗位是其中最基本的細胞,是根據企業目標而設置的具體單位。崗位分析能夠更好的為企業員工提供準確的崗位,為每一位員工定位,使每一個員工能在企業中得到更好的發揮,更好的展現自己的才華。崗位分析既為建立科學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礎,又明確了企業中各崗位工作內容、工作職責、任職資格、工作環境等內容。實施崗位分析,使員工對自己的崗位有了新的認識,樹立了“無功就是過”“落后就要被淘汰”的新觀念。有效地克服了吃大鍋飯、不愿多出力、不愿承擔風險的弊端,有能力、有貢獻、專業素質高的員工價值得到認可。每一名員工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在不同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職業追求,逐步成長為優秀人才。

(二) 建議

1、準確把握崗位分析的時機。崗位分析是為了達到一定目的而進行的。當組織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對崗位分析的需要尤為迫切。當組織環境發生變化需要對組織結構進行調整、組織內部高層管理人員發生變化需要對工作進行調整、制定培訓員工培訓計劃需要等等。準確把握實施崗位分析的時機,可以獲得管理層對崗位分析工作的支持,使崗位分析工作能夠順利實施。

2、崗位分析經常化、戰略化和超前化。產生于科學管理時代、以工業經濟為背景的崗位分析制度,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日益完善和普及,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組織內外環境的變化,這就要求崗位分析以組織的戰略目標為指導,既滿足組織的現實需要,又充分預測組織的未來需要,實現崗位分析的經常化、戰略化和超前化,以增強組織應對外界變化的適應能力。

3、正確選擇崗位分析方法。崗位分析方法的選擇關系開展崗位分析的許多企業進行崗位分析時,由于沒有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導致分析工作成本太高或分析結果誤差過大,不夠科學而失去應用價值,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因此選擇一種或幾種符合組織實際情況的崗位分析方法,是保證崗位分析取得成效的關鍵。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醫院 財務分析 方法 建議

醫院財務分析是提供給醫院決策層的重要參考,便于院長簡潔、明了地了解財務基本狀況,根據各項合理建議改進內部經營管理⑴。因此財務分析的撰寫應緊緊圍繞這一目的來開展。財務分析最重要的環節是原因分析,而原因的層層分析需要適當的方法來提高分析質量。

1. 財務分析的方法選擇

財務分析的方法有定性分析法與定量分析法⑵,從管理科學的思想出發,我們分析問題更應主張采用數量為基礎的定量分析法。這里我主要介紹我院現在常用的幾種分析方法。

1.1  指標分析  醫院財務分析中最常用、最有利用價值的經濟指標有經濟收益狀況、營運能力狀況、償債能力狀況、社會效益狀況、發展能力狀況五大類⑶。通過指標分析,我們可以找出許多注意事項。如根據某醫院資產負債率70%、長期負債與營運資金的比率-6:1、應付款項余額200萬元、結余率3%各指標值,我們可以分析:資產負債率已超過50%的警戒線,可見該醫院的負債經營存在很大的風險;營運資金是負數,意味著這一醫院將進入 “借新債還舊債”階段,自有資金償還債務的前景非常暗淡;應付款項余額卻較低,說明該醫院沒有充分利用“游離資金”,應適當推遲應付款項的支付以節約資金成本;結余率低于銀行貸款利率,應慎重考慮該醫院大型項目投資是否進行。

1.2 圖表分析  圖表的使用使決策者能夠更簡潔、明了的了解醫院經營狀況,可以是表格、折線圖、面積圖、柱形圖、餅圖等。

1.2.1 表格  是最常用的分析工具,例下表:

據此表,可以基本分析該醫院該季度住院收入變化情況以及下一步改進方向。⑴床位收入基本穩定。在總體收入增長12%的情況下,床位收入基本持平,而該醫院床位利用率基本超過100%,可見床位的相對緊張已成為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醫院決策者有必要考慮開辟

①浙江省紹興市人民醫院  紹興市 312000  電話:057588228873

②浙江省紹興市人民醫院  紹興市 312000  電話:057588729685

新的診療病區。⑵手術收入增長同期增長56%,可見其技術含量提升非常迅速,業務發展前景樂觀。⑶化驗收入同期增長33%。說明考慮病人增長的同時,應關注是否存有過度檢查、化驗的現象。

1.2.2折線圖  通常用于同一指標的走勢分析,以揭示其發展規律,尋找異常數據。例下圖:

據此圖,可以分析該醫院2008年每床日費用(每床日費用=每床日藥品費+每床日檢查費+每床日勞務費+每床日其他費)呈下降趨勢,下降的原因是每床日藥品費逐月下降,而其他均保持穩定。可見該醫院在控制藥品使用、提高社會效益方面做的比較到位。

1.2.3 面積圖  可以用于表達醫院的結余狀況。例下圖:

據此圖,可以分析該醫院的結余主要集中在一年中的春秋兩季,而春節前后為醫院結余的低谷,醫院可據此調整經營規模與投入,在淡季中相對較少人、財、物的投入,以降低消耗,相對提高淡季的結余率與工作效率。

1.3 專題分析  當出現某一個需要著重分析原因的問題,我們可以開展專題分析,最常見的是采用因素分析法⑷。例如:

××醫院08年第三季度其他材料消耗結構表

首先,通過總體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其他材料較上年同期增長21.5萬元,增幅為33%。其次,通過因素分析⑷我們可以得出:三季度鍋爐房用油增加量占總體增量的95%,說明本季度其他材料金額上的增長主要是由柴油與重油造成的。而柴油、重油受價格影響因素增加支出占總增量分別為的91%和95%,可見,油價的增長是主導原因。由此提醒決策者在這一方面引起重視,積極尋求新的、低成本的替代品。

1.4 指標樹分析  杜邦財務分析⑸是現代財務綜合分析的常用方法,它利用各項財務指標之間的內在關系,自上而下,層層分解,可以找出財務指標變動的各種原因及趨勢。

1.5 綜合分析體系  綜合分析體系通常是選用幾類若干項指標建議一個指標分析體系,計算出各個指標的值并賦予一定的權重,通過與基期比較確定每一指數的正向和后向值,最后獲得醫院總的分析值,借以對該院的效益進行分析。例如:

××醫院2008年第三季度經濟效益分析指標計算表

加權評價指數正向、反向相抵后為0.0055。說明該醫院本期經濟效益明顯增長。主要表現在:⑴人均業務收入明顯提高,說明醫療含金量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提升。⑵在業務量增加的前提下,百元變動成本、百元固定成本仍有效控制,說明節約工作成績喜人。⑶業務收支率增高的緣故是為了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體現人性化管理,大量預提住房公積金的緣故。⑷門診、住院均次費用增長,主要原因在于醫療水平的提高與物價指數的上漲,建議應加大管理力度,嚴格控制落實到各診療組。

2.結束語

財務分析天地廣闊,適當的運用各種分析方法,能夠為決策者展示出醫院基本的財務信息、提供具有一定說服力的建議,將有助于院長作出合理、有效的決策,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甚至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⑴蘇恒明,崔光萍,喬麗君.怎樣寫好大中型醫院的財務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03,11:43

⑵李鈺.財務分析方法體系的購建[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6,4:48

⑶岳彩玲.淺論醫院財務分析指標體系[J].會計之友,2006,7:95

第5篇

關鍵詞 電廠熱力系統;節能;方法;措施;研究

中圖分類號TM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12-0146-02

實踐中可以看到,電廠熱力系統節能關系著國家節能降耗之大局,同時也是關系著電廠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強對電廠熱力系統節能問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1電廠熱力系統計算常用方法分析

對于熱力系統計算而言,主要是對電廠汽輪機組性能進行分析,對熱力試驗、熱力系統改進計算工作進行分析,對熱力系統計算的主要目的在于機組熱性指標的確定,因此熱力系統計算方法的有效選擇,成為機組熱經濟性研究的前提和基礎。

常規熱平衡法:基于質量、能量平衡,對電廠熱力系統數值進行計算。在此過程中,需對電廠熱力系統運行過程中的變工情況進行計算,對汽輪機抽汽口、排汽端蒸汽參數和回熱系統參數進行明確,目的在于明確汽輪機新膨脹過程線以及該系統具體參數,其中的難點和核心在于計算汽輪機變工況。

等效熱降法:該方法主要以新蒸汽流量、熱力過程線以及循環初終參數均保持不變為前提條件,以等效熱降變化為基礎對熱力系統自身的熱經濟性進行分析研究。局部分析熱力系統時,等效熱降法的應用有效的改進常規熱力計算缺陷與不足等問題,并且建立了熱力系統分析研究新方法,從而使熱力計算實現系統分析。

循環函數法:實踐中,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之規定,通過分析循環不可逆性,以循環函數式作為現代汽輪機循環節能定量計算的工循環函數法,實際上是一種計算復雜熱力系統的有效方法。

熵分析法:在體系熵平衡計算過程中,求出熵產分布與大小,分析熵產影響因素,以此來確定熵產、不可逆損失之間的關系。同時,還有火用分析法,其主要是在熱力學定量基礎上,以環境為基礎對能的本性的全面認識。

代數熱力學法:該方法是一種熱力系統能量有效分析法,其主要是利用事件矩陣對系統中的相關子系統的能量出入關系。對于火用矩陣而言,其對各股流火用值、分支等進行了定義,對單一系統中的出入流進行了關系性分析,最終得到一個結構矩陣,以此了從全局對全系統和子系統之間的關系趨勢進行研究。

2當前國內電廠熱力系統問題分析

首先,分析方法存在缺陷,研究局限性比較大。實踐中可以看到,對于電廠熱力系統的分析方法依然存在欠缺與不足,尤其是使用的計算工具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性,需改進和創新。利用計算機進行熱力系統節能研究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與不足,通常情況下采用的是傳統的局部優化法,而對熱力系統的節能分析法研究甚少。同時,研究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本質上來講,對于熱力系統研究長期處于相對固定狀態,雖然穩態模式下的研究可促使發電系統一直保持恒定狀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降低研究復雜度,但是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顯的,對電廠節能降耗工作可能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其次,對電廠熱力系統的分析指導存在著問題。節能降耗是當前最需大力支持的項目,實踐中必須不斷的提升和創新電廠工作觀念。實際工作中,管理人員對電廠分析、指導存在著不到位現象,這成為電廠熱力系統節能發展的重大桎梏。比如,電廠管理不善、對具體情況分析不到位,則可能會導致電廠管理失控。

3電廠熱力系統節能策略

基于以上對電廠熱力系統計算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筆者認為實現電廠熱力系統的有效節能和降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鍋爐排煙過程中的余熱有效回收和利用

電廠鍋爐的排煙溫度通常可達150度~160度,若在鍋爐上方適當的位置加裝暖風扇,則其排煙溫度也達150度,因此電廠熱力系統運行過程中的鍋爐熱損失是非常大的。基于此,如何才能降低能耗,有效的利用這些熱量,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低壓省煤器是一種較為有效的節能裝置,它實際上就是一個處于鍋爐尾部位置的汽、水換熱器,與鍋爐省煤器相似。然而,通過其內部的并非高壓給水,相反則是低壓凝結水。其主要有兩種連接方式,即低壓省煤器在電廠熱力系統中的串聯和并聯。對于低壓省煤器而言,其水源來自于低壓加熱器出口,而且凝結水在低壓省煤器中吸收其排煙熱量予,待溫度升高后,再將其通入低壓加熱器系統之中。實踐中可以看到,串聯形式的省煤器經濟性比較好,這主要是因為該種形式下流經低壓加熱器的水量最大;確定低壓省煤器受熱面以后,鍋爐排煙冷卻程度以及其熱負荷均非常的大,因此對排煙余熱循環應用效果非常的好,從而實現了節能減排之目的。

3.2 利用化學方法實現節能減排

電廠熱力系統節能減排中的化學方法,主要是基于對裝載有抽凝汽式熱力機組系統的一些電廠而言的,該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學水填補凝汽機實現節能減排之目的。將化學水添入到凝汽機之中時,其中的大量氧氣會被除掉。同時,運行過程中將霧化設備安裝在凝汽機入口位置,從而確保化學補充水霧化,以此來提高電廠熱力系統廢熱回收利用率。實際操作過程中,若能夠將凝汽機處理成真空狀態,則該種方法的應用效果會更好,節能減排效果也最佳。

3.3減少煤炭用量,提高電廠發電效率

在電廠機組中,全面推廣應用性能管理系統,這是一種采用基于離散坐標法描述鍋爐內熱流密度時空分布特性的創新方法,利用火焰動態計算模型,對火焰中心、高溫腐蝕以及爐膛結渣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實現了條件的有效優化。此外,在當前的電廠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有效的引入機組運行性能管理模式,可實現主動性能管理功能,并且能夠及時發現電廠機組運行中的相關性能問題與不足,提出一些有效的、針對性解決策略,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健全機組應用性能考核機制。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電廠通過制定有效的管理機制,開有效減少煤炭用量,提高電廠發電效率,同時這也是節能減排的客觀要求。

4結論

總而言之,面臨當前國內國際能源資源短缺的現狀,發展節能降耗產業勢在必行,而對于能耗大戶――電廠熱力系統而言,節能減排是其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應當加強思想重視和技術創新,以確保我國電廠電力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建偉.火電廠熱力系統節能技術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31).

[2]李東亮.電廠熱力系統節能分析探究[J].科學與財富,2012(12).

第6篇

【關鍵詞】邊坡工程;研究現狀;穩定性;動力;邊坡

1 引言

目前滑坡動力穩定性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擬靜力法、滑塊分析方法和數值模擬法,國內外對這三種方法做了大量的的研究。本文針對邊坡動力穩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概況,從擬靜力法、滑塊分析方法以及數值模擬方法三方面進行介紹。

2 擬靜力法

擬靜力法將爆破荷載通過地震系數簡化直接作用與滑體,進而得到滑坡的穩定性系數,與靜力法無異,不能說明邊坡的動荷載效應,但在動力學分析初始階段,擬靜力法應用較多。如Ling等[1]采用擬靜力法研究了水平和垂直加速度共同作用下邊坡的穩定性和位移,發現若水平加速度很大時垂直加速度對穩定性和位移有重大影響;P.K.Singh[2]通過對采集信號進行FFT變換、小波分析等多種信號處理手段從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來探討地震波的能量分布變化規律,及在同一時刻的能量和頻率的關系,改變了以往僅考慮單因素如爆破振動速度所帶來的不足,為充分考慮對邊坡穩定性影響的多種因素打下了基礎;Said[3]結合極限設計理論的運動學方法和擬靜力法,推導了以平移失穩上限系數的公式,該公式可以考慮坡角、材料強度和地震系數的影響,并以穩定性系數圖表的形式給出了不同破裂面摩擦角的穩定性系數上限曲線;同時Seed總結了常用的三種確定地震系數的方法:1)經驗值法;2)剛體反應分析法;3)采用粘彈性反應分析法。在國內,一些學者經過對動荷載作用過程和動荷載處理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徐紅濤等基于爆破振動峰值速度衰減規律和爆破振動速度或加速度時程曲線,計算出特定時刻作用在各條塊上的爆破振動慣性力,并施加到各個條塊上采用剛體極限平衡分析方法中的Sarma方法得到了穩定性時程曲線。盧文波等提出了一種計算高邊坡爆破震動動力穩定影響的聯合方法,該法利用時程法和擬靜力法的特點,綜合考慮了爆破地震波傳播過程中的衰減頻譜、結構特性及相位差等因素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劉建軍等針對以地震波作用中最后時刻或加速度值最大時刻的安全系數作為評價標準的問題,通過強度折減法,借助數值計算獲得了地震載荷作用下安全系數時程曲線。

3 滑塊位移法

滑塊分析方法來源于Newmark研究堤壩穩定性時提出的有限動位移法,Newmark認為堤壩的穩定性與否取決于振動時引起的變形,而不是最小穩定性系數,后Kramer對Newmark滑塊位移進行了修正,同時考慮了永久位移和巖土體結構面的動力響應,發展了Newmark滑塊位移法;M K Yegian較早地將概率的方法引入壩坡的動力分析,提出了用概率的方法分析壩坡的風險性和估算邊坡在地震作用下的永久位移;同時Ling H I將此方法應用于多項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國內王思敬將此思想應用于邊坡動穩定性分析,提出了滑塊分析法,此法在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具有較高的工程價值;李等基于摩擦滑移結構的抗震機制,在動力響應分析中考慮塑性滑動位移與加速度的響應之間的關聯性,利用Newmark滑塊位移法得到每個時刻滑動位移增量以及累積滑動位移。

4 數值模擬方法

對邊坡的動穩定性分析常用的數值模擬法有有限元法、離散元法和快速拉格朗日法。如Ganesh W.Rathod對Chenab河鐵路大橋修建過程中出現的高359m的巖質邊坡進行了動靜態的離散元分析,較好的反應了巖質邊坡的動態特性;Seed等在1971年San Fernando大巴失穩分析時,根據線性和等效線性化的分析結果提出了應變趨勢法;Finn等發展了二維非線性非彈性的動力有限元程序―TARA,并用其急速那壩坡的永久位移,開創了用非線性非彈性動力有限元計算邊坡永久位移的先河;何理等采用動力有限元軟件對大冶鐵礦區巖質邊坡危險滑動面節點動應力進行計算,并與相應節點的靜應力疊加,通過穩定性系數公式計算出邊坡滑體各時刻的穩定系數,得出邊坡動力穩定性時程曲線;張建海等提出采用彈簧元計算邊坡、壩基、壩肩等結構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安全系數,該方法給出的安全系數是隨地震動作用而發生波動,從而更深刻地反映了動力現象本質。薄景山等將土邊坡動應力作用下的應力狀態簡化為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力的疊加,采用時域集中質量的顯式波動有限元,結合多次透射公式,來分析地震過程的動位移場、動應力場及穩定性系數的波動方程。隨著計算機的不斷發展,此法還有待深入的研究。

5 結論

(1)穩定性分析方法目前有擬靜力法、滑塊位移法和數值分析法,這三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對于實際工程,此三種方法處擬靜力法在規范中有提出外其他兩種方法都沒有工程實踐中進行應用,因此缺乏實際工程數據及相關經驗,因此,應根據現實工程條件對此三種方法實時選用,并做比較,從工程實踐中對這三種方法進行優化。

(2)目前的地震波衰減公式是經驗型、半經驗型的,由于地質條件得復雜性,難以從理論上完全推倒合適的衰減公式,對于地震波衰減公式得應用,應與爆破振動現場檢測密切切合,做到與實際相符。

(3)爆破振動動力響應機制研究極不成熟,目前只局限于數值分析,數值分析的數據來源以及工程地質因素分析不完全,造成模擬結果與工程實際相差較大,因此在數值模擬分析時應同時考慮邊坡多種因素。

(4)目前的滑坡動穩定性檢測數據只局限于局部地震檢測或小范圍爆破試驗檢測,無區域性的振動檢測數據,因此對區域性的工程建設檢測數據缺乏指導意義,因此大范圍區域性地震檢測數據的獲取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Ling H I, Leshchinsky D, Mohri Y. Soil slopes under combin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ismic acceleration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1997,26(2):1231-1241.

[2] P.K. Singh. Blast vibration damage to underground coal mines from Adjcent open-pit blas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2002,18(39):959-973.

第7篇

關鍵詞:差動保護,,繼電保護,判據,分析方法。

1 引言

差動保護是當前高壓電力設備,特別是大容量、高電壓電力設備的主保護,由于其優異的性能和強大的適應性,在包括輸電線路、變壓器、發電機、母線等各種電力設備上都有應用。從1904年由C.H.Merz和B.Price提出差動保護原理,迄今已有百年歷史。盡管期間由于電力系統和繼電保護水平的發展狀況,其實現方式存在較大差別,但基本保護原理沿用至今。其中尤其以變壓器差動保護和線路差動保護的研究,至今仍在進行。差動保護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如何防止勵磁涌流的影響和減少誤動[1-3]。而線路差動保護從導引線差動、載波差動保護、光纖差動保護發展至今,已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應用,但在應對TA飽和、高阻抗故障等情況下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仍在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進中[4,5]。也有專家學者立足于被保護設備之外,對差動保護本身的性能和研究方法進行改進,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并應用于保護實踐[5,6]。本文從全局出發,以線路差動保護為例,探討差動保護判據及判據的分析方法。

2 差動保護及其判據

典型的差動保護原理如圖1,無論被保護設備如何,其流入流出電流必然滿足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因此差動保護具有絕好的選擇性,可以準確區分區內與區外故障,從而快速的切除故障。

圖1 差動保護原理示意圖

依照差動保護原理可知,僅需要使:

| Im+ In |≥Iset (1)

Iset為整定電流成立,便可以認為是區內故障。而Iset的整定,一般是考慮躲過外部短路故障的最大負荷電流,以及被保護設備的最大負荷電流。確定保護是否動作的電流關系式,被稱為差動保護判據,如式(1)便是典型判據之一。式左邊被稱為差動量,式右邊被稱為制動量,而保護動作的條件為判據成立,即為差動量大于或等于動作量。

實際上,由于TA飽和、誤差增大、負荷電流過大等多種因素影響,僅依靠固定門檻的差動保護判據,很容易發生誤動作,尤其在負荷電流過大時這一點最為明顯。究其原因,是固定設置的Iset無法做到根據負荷電流的大小自動調整,其結果是表現為負荷電流小時靈敏度降低、負荷電流大時靈敏度增高。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廣泛采用在制動量中使用各側電流,從而達到隨著差動電流的增大,制動電流也隨之增大的目的,這種判據被稱為比率差動判據。典型的表達式為:

| Im+ In |≥k| Im- In | (2)

如有兩端電流的參考方向原因,| Im- In |在被保護設備正常運行時電流極大,而差流近乎為零,因此具有極好的制動性能。而在發生區內故障時,差動電流較大,而制動電流也依然存在,最為嚴重的情況便是單端電源網絡中,僅有一側存在電源,則發生故障時另一側電流近乎為零,或者有電流流出,此種情況下判據(2)將無法動作。為了提高區內故障的靈敏度,將式(2)中的k(稱為制動系數)設定為:0<k<1。

此外,對于制動量的不同選擇,還產生了多種比率差動判據,如:

| Im+ In |≥k(|Im|+|In|) (3)

| Im+ In |≥k(|Im|*|In|)cosα (4)

制動判據(3)被稱為標量和制動判據,而判據(4)被稱為標積制動判據,其中α為兩電流相量的夾角。以上判據都有實際應用。

從上面幾種判據可以看出,差動保護的動作量都是和電流,其區別就在于制動量的選擇。制動量存在的意義是針對外部短路情況下的不平衡電流,其愿望是制動量在達到外部短路和正常運行時數值很大,而在內部短路制動量很小甚至為零。以標積制動判據為例:在外部短路制動量cosα起制動作用;內部短路制動量cosα起助動作用。

3 差動判據的分析方法

線路電流差動保護的動作特性,取決于保護判據與非故障情況、故障情況下各側電流的對應關系。各電流的關系可以分別用幅值關系和相位關系表示,也可以綜合利用幅值和相位的關系(即相量關系)表示。另外,實際應用中還可以不用各側電流關系,而用動作電流和制動電流的關系(制動特性)表示。因此,動作特性有四種基本的分析方法,即幅值關系分析法、相位關系分析法、相量關系分析法、制動特性分析法。這四種方法都可以直觀的展現動作區與非動作區。本文僅以制動特性分析法和相量關系分析法這兩種最為常用的分析方法進行說明。

3.1 制動特性分析法

制動特性分析法把握了差動保護判據的本質,用以表現制動電流和差動電流的關系,因此最為直觀方便。這一以制動電流Ir為橫坐標,差動電流Id為縱坐標,建立坐標系,對任意差動保護判據都可以畫出動作邊界。

以最常用的保護判據(成為判據1):

| Im+ In |≥Iset

| Im+ In |≥k(|Im|+|In|)

為例畫圖說明,所得邊界與動作區域分布如圖2

圖2 制動特性分析

圖2中陰影部分即為動作區,其他部分即為制動區。折線即為動作邊界。制動特性分析法的優點是能夠方便的根據判據繪制出制動特性曲線,并直觀地看出差動保護動作值的變化規律,因此取得了最廣泛的應用。如繼電保護教材與產品技術說明書中往往優先采用這一方法對判據進行分析,但這一方法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不能直接給出差動保護的動作條件和各端電流之間的關系,不利于對判據的研究分析。

例如如將判據1中的式(2)換為式(1)或者式(3),利用制動特性分析法進行分析,將得到相同的制動特性曲線和動作區,因此無法反應判據的差異性。總之,制動特性分析法,僅僅表現了門檻值Iset與制動系數k,因此無法表現出差動保護判據的全部信息。

3.2 相量關系分析法

相量關系分析法又稱動作特性法,是在線路兩端電流大小和相位都變化的條件下提出的,可以分析兩端電流大小和相位為任何值的條件下保護在內部和外部故障時的動作行為,因此被普遍應用于對差動保護判據的分析和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取兩端電流較大者作為參考相量,如取Im=Im∠0°,In=Im*ρ相量ρ即代表了Im,In之間的關系,即有:

|ρ| = | Im | /|In| (5)

arg(ρ) = arg(Im) - arg(In)(6)

因為|Im|≥|In|,故恒存在|ρ|≤1,-180°≤arg(ρ) ≤180°,即為ρ的取值范圍。

這樣兩側電流間的相量關系可用一個以Im為基準值的單位圓來完整表示,即在任意運行工況和故障類型下,兩側電流之間相對的相量關系均落在此單位圓內,因此對差動保護的動作特性分析就轉化為在單位圓內分析差動保護動作邊界。運行點落在此單位圓平面上不同區域表征了設備處于不同的運行工況。如:正常運行時兩側電流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即ρ= -1。區外故障由于TA誤差可能不一致,使得兩側電流幅值不再相等,相對誤差可能不一致,使得兩側電流幅值不再相等,相位相差偏離180°,但只要TA飽和程度不太嚴重,兩側電流幅值和相角誤差不是很大,運行點落在單位圓靠近(−1,0)的區域;內部故障的運行點位置取決于負荷電流與故障電流之間相對關系。在無負荷或輕負荷的情況下,兩側電流主要是故障電流,內部故障運行點靠近(1,0)的區域;隨著負荷電流的加大,兩側電流中故障分量所占的份額減小,運行點向單位圓的負半平面偏移。在重負荷內部輕微故障時,兩側電流中負荷電流分量占主導,使得運行點靠近(−1,0)的區域。在單側電源運行三相金屬性短路時,負荷側電流為零,即ρ=0。因此在單位圓平面上,差動保護的動作邊界越遠離(−1,0)制動性能越強,外部故障的安全性越高,但另一方面,對重負荷下輕微區內故障靈敏度也越低。

判據動作區為圓心為(-1,0),半徑為K的圓,在圖中即為:

圖3 最大值制動判據的相量分析

圖中陰影部分即為制動區,左側小圓為制動圓,右側大圓即為ρ的取值范圍,為單位圓,單位圓除陰影部分外即為動作區。

4 結語

差動保護原理簡單可靠,適用性廣而且對于保護范圍劃分明確,可以做到對于被保護設備的全方位保護和可靠動作,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力設備。本文拋開被保護設備的特點,針對差動保護廣泛應用的判據和判據分析方法進行研究,并利用制動特性分析法和相量關系分析放兩種最常用的方法進行了分析,比較了不同分析方法的特點,對于差動保護的進一步研究有所啟示,然而,對于不同的被保護設備,差動保護判據還是需要進一步研究和修正,才能真正適應被保護元件的各種故障情況,實現電力系統對于繼電保護的嚴格要求。

參考文獻

[1] 余加霞 張恒泰 葛耀中 何戰虎 保記.自適應變壓器電流差動保護判據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0(18):115-119.

[2] 葉東印 賀要鋒 庫永恒.110kV某變電站1#主變保護誤動分析及改造方案的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09,37(3):83-85.

[3] 楊青 鄭濤 肖仕武 黃少鋒 劉萬順.快速識別轉換性故障的變壓器差動保護新判據[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31(20):61-64,107.

[4] 湯俊 王曉茹 桑丙玉.穩態量分相電流差動保護判據制動特性的改進[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8,32(11):44-48.

[5] 湯俊 王曉茹.反應重負荷下高阻故障的穩態量線路差動保護判據[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28(4):72-77.

[6] 李曉華 柳煥章 尹項根 陳德樹.新型雙K值差動保護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27(25):49-55.

第8篇

關鍵詞: 靜力彈塑性分析性能設計目標位移

中圖分類號:O344.3 文章編號:

1前言

近期世界上幾次強烈地震表明,現行的以保證生命安全為一級設計準則的抗震設計理念在避免建筑出現造成人員傷亡的破壞方面確實具有一定的可靠度,但卻不能在強烈地震或中等強度地震中有效地控制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比如:1989年10月美國加州洛馬普里埃塔(Loma Prieta)7.1級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達70億美元,1994年1月美國加州北嶺(Northridge)6.9級地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300億美元,1995年1月日本神戶7.2級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則高達1000億美元,1999年9月我國臺灣省南投縣集集大地震也造成了3766億新臺幣的經濟損失。無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現行的抗震設計理念在減少地震損失方面將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基于對上述問題的深刻反思,美國學者在90年代初期率先提出了基于結構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并在政府的資助下啟動了許多相關的研究項目[1、2、3]。隨后,基于結構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很快得到了日本和拉美等多地震國家的地震工程界的廣泛認同,并逐步引起來我國地震工程界的注意。文獻[4]建議中國21世紀的抗震設計規范應順應國際發展的趨勢,結合我國的國情展開研究。可以肯定的說,基于結構性能的抗震設計理念是二十一世紀世界各國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修訂的主要理論依據。因此,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理論的實用化研究是目前地震工程界的重要研究課題。

基于結構性能抗震設計理論是從基于結構位移設計理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加州大學Berkley分校的J.P.Moehle提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理論[1],主張改進當前基于承載力的設計方法,這一全新概念的結構抗震設計方法最早應用于橋梁設計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提出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要求進行定量分析,使結構的塑性變形能力能滿足在預定的地震作用下的變形要求,即控制結構在大震作用下的層間位移角限值;Moehle設計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從總體上控制結構的位移和層間位移水準。這種用量化的位移設計指標來控制結構抗震性能的設計方法,比現行的抗震設計方法中強調的概念設計前進了一大步。

作為一種較簡單的彈塑性分析方法——靜力彈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是在結構上施加豎向荷載并保持不變,同時施加某種分布的水平荷載,該水平荷載單調增加,構件逐步屈服,從而得到結構在橫向靜力作用下的彈塑性性能。靜力彈塑性分析不是新方法,但在研究基于性能/位移抗震設計理論和方法中受到關注,是實現基于性能/位移抗震設計方法的關鍵之一。

2靜力彈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和實施步驟

2.1基本假定

靜力彈塑性分析方法沒有嚴密的理論基礎,其兩個基本假定:

(1)假定結構(實際工程中一般為多自

由度體系MDOF)的地震反應與某一等效的單自由度體系SDOF相關,這就意味著結構的地震反應僅由第一振型控制。

(2)結構沿高度的變形形狀可由形狀向量{φ}表示,這就意味著在整個地震反應中,不管結構的變形大小,變形形狀不變,即形狀向量{φ}保持不變。

盡管上述兩個假定在理論上不完全正確,但已有的研究[10]、[11]表明:對于響應以第一振型為主的結構最大地震反應,靜力彈塑性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合理的估計。

實施步驟

傳統的靜力彈塑性分析的實施步驟為:

(1)準備結構數據:包括建立結構模型、

構件的物理參數和恢復力模型等;

(2)計算結構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

(將與水平力作用下的內力疊加,作為某一級水平力作用下構件的內力,以判斷構件是否開裂或屈服);

(3)在結構每層的質量中心處,施加沿

高度某種分布的水平荷載。施加水平力的大小的確定原則是:水平力產生的內力與(2)步計算的內力疊加后,恰好使一個或一批構件開裂或屈服;

(4)對于開裂或屈服的桿件,對其剛度

進行修改后,再增加一級荷載,又使得一個

和一批桿件開裂或屈服;

(5)不斷重復(3)、(4)步,直到結構

達到某一目標位移,或結構發生破壞。

3水平力分布模式

對一般的建筑,用于靜力彈塑性分析的水平側向力分布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均勻分布

這種方法假定水平側向力沿建筑物的高度為均勻分布,因此每一樓層水平力的增量可由下式計算:

(1)

式中為結構基底剪力的增量;n為建筑物的總層數。

(2)倒三角形分布

這是目前國內外大多抗震規范中采用的側向力分布形式,即假定水平側向力沿建筑物的高度為倒三角形分布,則每一樓層水平側向力的增量按下式計算:

(2)

式中,分別為第i樓層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和高度;其余符號同式(1)。

(3)指數分布

為了反映地震作用下不同樓層加速度的變化,需要考慮變形的不同模態以及振動時高振型的影響,為此可按文獻[5]中給出的公式進行計算,即:

(3)

式中k為控制側向力分布形式的參數,根據結構的基本自振周期可按下列公式取值:

(4)

其余符號同式(2)。可見當結構基本周期小于或等于0.5s時,指數分布和倒三角形分布相同。

(4)基于振型分解反應譜法的荷載分布[6]

由于加載前一步的周期和振型已知,根據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平方和開平方(SRSS),計算結構各樓層地層間剪力,由各層層間剪力反算各層水平荷載,作為下一步的水平荷載模式。設j振型下i層的水平荷載、層間剪力為Pij、Qij,N個振型SRSS組合后i層剪力為Qi,i層等價水平荷載為Fi , 則基于振型分解反應譜法的荷載分布計算步驟如下:

其中,j為加載前一步的第j周期對應的地震影響系數,按GB 50011——2001罕遇地震影響系數曲線計算 ;Xij為加載前一步的第j振型第i層質點的水平相對位移;j為加載前一步的第j振型參與系數;N為考慮的振型個數(建議僅考慮前三個振型);n為結構總層數;Wi為結構第i層的樓層重力荷載代表值。

(5)改進倒三角形分布

倒三角形分布的理論基礎實質上是地震作用計算方法中僅考慮第一振型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7],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當結構基本周期T1>1.4Tg時,需要在結構頂部附加集中水平地震作用

其中,n為結構頂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數,對于多層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房屋按表1采用,對于多層內框架磚房取,其他房屋可不考慮[7]。

頂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數表1

當計算有局部突出小建筑的地震作用時,要考慮鞭梢效應,需乘以增大系數,抗震規范規定該增大系數為3。

這里結構頂部的附加地震作用就是考慮高階振型反應對地震作用的影響,筆者所建議的改進倒三角形分布就是按照GB50011—2010規范底部剪力法的規定考慮結構頂部附加地震作用和突出小建筑的鞭梢效應,即當T1>1.4Tg時,結構各層地震作用分布:

對于突出小建筑,另外再乘以增大系數3。

4目標位移的確定方法

(1)等效單自由度體系法

對結構目標位移的確定,在結構等效

為SDOF體系,可利用彈塑性反應譜直接得到,也可以通過對等效SDOF體系進行動力時程分析[9]。由于我國抗震規范[7]未給出彈塑性反應譜,所以現在大多數研究都是以后一種方法計算結構的目標位移。

傳統上,目標位移是根據一等效單自由度體系的地震反應來確定的。許多學者在推導結構的等效單自由度體系上都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各種不同的公式的共通之處就是結構在整個地震反應過程中始終保持一個振型。根據這個假定,多自由度體系可轉化為一個等效的單自由度體系,而此單自由度體系的荷載——變形曲線可作為結構的能力曲線。一旦等效單自由度體系確立,可通過非彈性動力分析,輸入任意地震動得到其反應,得到的單自由度體系絕對最大位移就作為目標位移[9]。

(2)彈性動力分析法

對于中長周期的結構,根據等位移原理,其彈塑性結構位移與對應彈性結構的最大位移近似相等[8]。對于這些結構,其目標位移可通過彈性動力時程分析得到,分析可根據輸入地震動信息的形式,采用時程分析或者反應譜分析的形式[9]。

用這種方法來取代等效單自由度體系法有諸多優點[9]:

①不須模擬結構的彈性及塑性特性,以形成等效單自由度體系,概念明確,且工作量不大。對于大多數結構,為了最初的設計或最終設計,需要進行某種形式的彈性靜力分析。而另外針對目標位移所做的彈性動力分析的工作量不大。

②對于平面偏心結構,可用此法進行擬三維push-over分析。可通過彈性動力分析得到多目標位移,每一個目標位移對應一個抗力單元,為破壞評估時用。這樣,平面偏心結構的破壞方式評估,就可以簡化為幾個抗力單元的二維push-over分析。

(3)能力譜方法

能力曲線上每一點對應的底部剪力值以及頂點位移值可轉化為譜加速度和譜位移值,從而得到能力譜。通過調整設計反應譜的阻尼,使其對應于所期望的某一變形水平,此調整反應譜可看作是結構的抗震需求。將能力譜疊加到需求譜上,則兩條曲線的交點即為估計的目標位移。這種方法目前僅應用于二維2-D結構的分析[9]。

5靜力彈塑性分析的特點

雖然靜力彈塑性分析方法與彈塑性時程分析方法相比尚存在著某些局限性,但前者正好可以克服后者所存在不易推廣的缺陷,使地震反應的彈塑性分析過程大為簡化。它的主要優點是鼓勵設計人員去認識結構地震反應的一些關鍵數據,使他們能夠對結構在強烈地震作用下的薄弱部位作出可靠的判斷。對于那些地震反應以基本振型為主的結構,該分析方法一般可以對結構的總體布局和局部變形需求提供較為合理的估計,同時也能夠暴露那些在彈性分析階段無法揭示的設計薄弱環節,比如屈服樓層機構、過高的變形需求、結構的強度不過則以及那些可能發生脆性破壞的構件的受力是否會超過其承載能力。

但靜力彈塑性分析本質上是一種基于

靜力加載的近似方法,他本身并不能高度精確地體現所分析結構的動力反應現象,故而還存在著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該方法將結構抵抗側向荷載的能力與具體地震要求分開,但許多研究表明結構能力與具體地震要求之間是有這很緊密的關系的,認為結構抵抗側向荷載能力固定不變

是不確切的。因為結構的塑性發展取決于荷載的傳遞路線,所以不可能將結構的反應與所承受的荷載分開考慮。

(2)該方法僅以結構的側向變形為標準來判斷結構的破壞,而將其他因素如地震作用時間、能量耗散的累積等忽略不計,這樣的作法過于簡單,尤其是對延性很差的剛性結構而言。

(3)該方法是一種靜力分析方法,沒有考慮結構的動力特性。它只考慮了推倒過程中的應力能量,忽略了動力能量。這是不妥的。

(4)僅用兩個參數即底部剪力和頂點位移來描述結構整體行為,過于簡單。

(5)該方法適用于其響應以第一振型為主的結構,當結構受高振型影響較大時,該方法與按彈塑性動力時程分析方法得到的結果可能相差很大,它很難考慮高振型的影響。

(6)形狀向量{φ}對彈塑性分析pushover的影響。結構目標位移取決于一開始假定的形狀向量{φ}的選擇,而形狀向量的選擇目前還只是憑經驗。一般取結構的第一振型或倒三角形分布向量,或者用達到目標位移時結構的變形形狀向量。

(7)水平分布方式的選擇。無論選用何種分步形式,由于地面運動和結構動力反應的特性,都將使得由所選擇的水平荷載分步形式所引起的振型影響起控制作用,而其他振型的影響則被削弱。

(8)下降段負剛度問題。用混凝土應力-應變關系計算結構構件截面的彎矩-曲率關系,通過彎矩-曲率關系計算結構基地剪力-頂點位移、層剪力-層位移關系式,都會遇到力達到最大后下降的負剛度問題。我們得到的能力曲線的基底剪力或層剪力是隨著頂點位移的增大而增大的,并不能反映結構的實際承載力和屈服后變形能力。特別是考慮到結構的P-Δ效應。經常采用的結構或構件失效準則之一是承載力由峰值下降15%左右。若能力曲線沒有下降段,就難以用這一準則判斷結構是否失效或判斷其極限變形能力。

6靜力彈塑性分析方法的發展前景

對于二維靜力彈塑性分析方法,隨著加載模式、目標位移以及需求譜等方面的日趨完善,應用于規則結構的抗震性能評估,能夠較好地滿足工程設計要求。但是,隨著建筑造型和結構體型復雜化,大多數結構平面和豎向質量、剛度不均勻對稱,因此將結構簡化為二維模型分析將低估結構的反應,尤其是對于遠離結構剛度中心的邊緣構件更是如此。因此,靜力彈塑性分析方法向三維發展是必然趨勢,但需解決一系列在二維分析中影響并不顯著的問題。例如采用樓板剛度在平面內無窮大的假定,雖然可以大大減小求解方程的未知量,提高運算速度,但對于有錯層有錯層或樓板大開洞的結構,這一假定明顯不符合工程實際情況,應謹慎處理。又如在三維分析中,柱存在雙向受力,梁承受雙向彎曲和扭轉,剪力墻及筒體的受力更復雜(彎曲、剪切和軸向變形),因此構件的開裂或屈服的判斷準則必須首先解決。

參考文獻

[1]V.V.Bertero,“State-of-the –art report on design criteria”,Proc.11th world conf. Earthquake Engrg. Mexico ,Paper NO.2005,1996

[2]S.Otani,“Recent developments in seismic criteria of Japan”,Proc.11th World Conf.Eearthquake Engrg.Mexico,Paper NO.2124,1996

[3]小谷俊介(葉列平譯),日本基于性能結構抗震設計方法的發展,建筑結構,Vol.30,NO6~9,2000

[4]王亞勇,我國2000年抗震設計模式展望,建筑結構,1999(6):13~19

[5] FEMA-274,NEHRP Guidelines for the seismic Rehabilitation of Buildings. Building Seismic Safety Council, Washington D.C.,1997

[6] 楊溥,李英民,王亞勇,賴明. 結構靜力彈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的改進[J]. 建筑結構學報, 2002.2

[7]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8] 沈聚敏,周錫元,高小旺,劉晶波. 抗震工程學[M].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北京:2002.12

[9] W.K.Tso. ‘PUSHOVER ANALYSES:A TOOL FOR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all Buildigs , Hong Kong, 1998

[10] Helmut Krawinkler, G. D. P. K. Senerviratna. ‘Pros and cons of a push-over analysis of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 452-464, 1998

第9篇

關鍵詞:遙感地學分析;課程;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0-0130-02

一、引言

遙感是綜合利用物理手段、數學方法,依據地學規律來研究地球表層的資源與環境問題的技術手段,具有現代邊緣科學技術明顯的綜合性的特點,它既是空間技術的必要組成部分,又是聯系天文學、地球科學和生物學的紐帶,其應用遍布林業、農業、地質礦產、土地資源、環境、水資源、城市規劃與管理等各個不同領域[1]。遙感應用研究的基礎是需要根據地學應用的目的來建立一定的遙感信息的處理和分析模型,獲得能反映地球區域分異規律和地學發展過程的有效信息,而遙感地學分析就是遙感與地學各學科應用之間的一個接口,它既是遙感應用基礎研究的重點,也是遙感技術發展的前沿[2]。

《遙感地學分析》是遙感與地學交叉的邊緣科學,是應用遙感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遙感數據源,實現復雜地學問題的快捷、方便、省時和省力解決的一門課程。該課程是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等本科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作為其學習基礎的先修課程有《遙感原理與方法》或《遙感概論》、《遙感數字圖像處理》、《自然地理學》等。開設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鞏固、深化學生遙感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掌握遙感地學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模型構建,學習遙感技術在各主要地學領域的應用方法,使學生從遙感的角度認識地理過程和規律。為了實現上述教學目的,可以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三部分:基礎知識與案例相融合的問題驅動式基礎理論教學;具有專業學科背景及地域特色的遙感地學分析教學;完整的項目式實踐教學。

二、基礎知識與案例相融合的問題驅動式基礎理論教學

《遙感地學分析》課程是在學習過遙感相關原理、方法等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開設的,在基礎理論知識這塊主要以鞏固和深化為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簡單的重復式教學,不能以灌輸的方式再將學過的知識講解一遍。教學中可以把經典理論知識與案例相融合,將有針對性的案例展示給學生,并采用問題驅動式教學,把案例中涉及的理論知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以問題形式引出,再由學生自行思考、討論,利用所學基本理論對案例所呈現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出解釋和總結,從而達到鞏固和加深基礎理論知識的目的。例如,在回顧和地物光譜特性相關知識時,可打開一個多波段影像,在老師的要求和簡單提示下,由學生自己動手進行一些簡單的數據操作,如可單獨打開每一個波段的影像,針對同一位置同一種地物類型進行觀察,由學生通過地物在不同波段影像中的色調變化,來直觀認識該地物在各個波段的光譜反射差異;然后可打開多個由不同波段組合形式形成的真彩色或假彩色影像,先由學生觀察并描述不同影像中地物的差異,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進一步討論多波段影像在遙感應用中的作用,認識到研究地物光譜特性的必要性及波段選擇的重要性,掌握地學分析應用中波段選擇及波段組合的方法及評價。

上述整個過程中都需要老師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引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教學的推進。當然,完成這一教學過程除了上述內容外還需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和課后總結工作。課前準備有:由老師挑選準備學校所在地的,最好是不同時相的多波段遙感影像數據,在上課之前就分發給學生,由學生通過目視解譯、實地踏勘及其他輔助手段(如google earth等),將影像中地物類別判識并標注出來;老師提前將所要講解的知識點進行提煉,按照知識的連貫性及人對事物認識的過程,將知識點按照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關系進行組織串聯,并設計好影像操作的步驟、環節以及提出的問題。課后的總結主要是在課堂的主體內容結束后,由老師以文字的形式將整堂課所涉及的知識點依次總結羅列出來,保證課堂教學的整體性。

三、具有專業學科背景及地域特色的遙感地學分析教學

在《遙感地學分析》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

內容就是學習掌握遙感地學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模型構建,學習遙感技術地學領域的應用方法,從遙感的角度認識地理過程和規律。這部分內容需要講解一些基礎、常用的遙感分析方法,如地學相關分析法、分層分類法、變化檢測、定量遙感分析等等,還需要學習遙感在一些主要地學領域當中的具體應用,比如土地資源、林業、農業、水資源、地質等。作為不同學校或不同專業開設這門課程,除了要完成上述基本原理、方法和應用的學習任務外,還應突出專業學科背景特色,根據該專業的學科背景、支撐學科及所處地域特色,深入系統的學習與區域特色及學科背景結合緊密的一個地學領域中的應用。比如新疆大學地處西北干旱區,具有干旱區所特有的一些地理環境特點,在這里長期進行著鹽漬化、沙漠化、干旱區流域生態環境及其脆弱性、積雪融雪、冰川、地質地貌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學研究。因此在課程該部分內容的學習中,可根據教師或者學校其他研究團隊在這些領域中的研究,加入一項專題地學分析學習,將實際的科研工作情況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用實例讓學生更直觀深刻的理解在這些領域中,各種地學分析方法是如何應用的,應用后能夠得到什么樣的結果,這些結果有什么樣的作用以及如何指導實際的工作。

四、完整的項目式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遙感地學分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整個課程內容的串聯和實際應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課程實驗是將實驗割裂開來,針對不同章節的內容設置多個小實驗、單獨完成、單獨撰寫實驗報告,這樣的實驗模式會使學生很難形成解決一個具體問題的整體思路,知識的連貫性不夠,運用遙感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提升。因此該課程的實驗應改變這種傳統的獨立小實驗模式,將實踐內容設計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形式。所謂項目式就是由教師根據科研項目情況及數據可能的獲取情況,確定相關選題,選題以能夠包含主要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點、執行一個完整的遙感數據分析流程、能夠在有限時間內實現為原則。學生則分成多個小組,自由選擇感興趣的題目,小組成員共同討論選題實現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分工合作完成實驗內容,最后各自獨立撰寫一份完整的項目實驗報告。這種實驗方式能更多的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團結協作的意識,此外也能體現出知識的連貫性和實用性。

五、結束語

本文根據《遙感地學分析》課程的特點及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探討了針對基礎理論知識、地學分析方法和實踐教學三個部分的教學方法。認為在遙感基礎理論知識部分,應以鞏固和深化為主,強調基礎知識與案例相融合,由問題驅動的學生自主分析學習;在遙感地學分析的原理、方法及應用部分,強調緊密結合學生所在專業的支撐學科及所處的地域特色和當地的重點研究領域,加入遙感在某個特色領域應用的學習;在實踐教學部分,應考慮以一個完整項目式的實驗形式代替多個獨立小實驗,以增強知識的連貫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琣,賈琸明.遙感的地學應用與發展趨勢綜述[j].華北國土資源,2005,(1):19-22.

[2]駱劍承,楊艷.遙感地學分析的智能化研究[j].遙感技術與應用,2000,15(3):199-204.

第10篇

【關鍵詞】 遠志; 化學成分; 分析方法

Advances on the Analytical Technologie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Radix Polygalae

Abstract:The modern analytical technologies used in Radix Polygalae and its preparations are summarized, and useful reference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Radix Polygalae and its preparations are provided.

Key words: Radix Polygalae; Chemical components; Analytical technologies

遠志為遠志科(Polygalaceae)植物遠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葉遠志P.sibirica L.的干燥根。現代研究證明遠志具有鎮咳祛痰、鎮靜催眠、降壓、改善腦功能、促進體力和智力、抗炎、抗誘變等作用,臨床應用于心腎不交,失眠多夢,吐痰不爽,健忘,驚悸,乳房腫痛等。遠志中主要化學成分有皂苷類、呫噸酮類、寡聚糖類、生物堿類、揮發油類以及金屬元素等[1~3 ]。遠志為大宗常用藥材,近年來由于市場需求猛增,而野生資源急劇減少[4],栽培品供應有限,商品質量明顯下降,直接影響到遠志的臨床療效。因此,遠志藥材及其炮制品的質量控制研究就成為行業急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遠志及其制劑中有效成分分析方法進行綜述。

1 皂苷類化合物

遠志皂苷是遠志的主要成分之一,這些皂苷均為五環三萜類皂苷,基本母核為齊墩果酸型,其含量很高,目前分析該類成分的方法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薄層色譜及薄層掃描法、高效液相色譜法。

1.1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UV-Vis法)

由于遠志皂苷類成分在紫外-可見區僅有末端吸收,采用直接法測定,對結果影響較大,因此文獻均采用比色法,即與顯色劑顯色后在可見光區測定吸收度做為定量方法。梁戈亮等[5]采用超聲提取遠志總皂苷,以遠志皂苷元為對照品,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為顯色劑,在585 nm處測定遠志總皂苷含量。結果表明對照品在28~63 μg范圍內線性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為100.45%,RSD=1.59%(n=5)。夏厚林等[6]以遠志皂苷元為對照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顯色法于560 nm波長處分別測定生遠志和蜜遠志中遠志總皂苷的含量。結果表明生遠志中的遠志總皂苷含量為2.096%,蜜遠志中的遠志總皂苷平均含量為2.207%。該類方法簡便靈敏,重復性好,可用于遠志及遠志復方制劑中總皂苷的含量測定方法。

1.2 薄層色譜法(TLC法)與薄層掃描法(TLCS法)

薄層色譜法是鑒別中藥及其制劑的最主要的方法。薄層掃描法是薄層色譜技術與光密度計和計算機結合起來的一種先進的儀器分析方法。應用薄層掃描法可對復雜的樣品進行分離和測定,它簡便快速,靈敏,準確,專屬性好,在醫藥學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夏厚林等[6]以遠志皂苷元為對照品,硅膠G為吸附劑,三氯甲烷-甲醇-水(65∶35∶10)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5%香草醛硫酸無水乙醇溶液為顯色劑的薄層色譜法鑒別了生遠志和蜜遠志。結果表明遠志蜜炙后其TLC圖譜并未發生改變。李成網等[7]采用薄層色譜法對遠志滴丸制劑中的遠志進行鑒別。缺遠志的模擬制劑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取遠志對照藥材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硅膠G為吸附劑,以石油醚-氯仿-冰醋酸(10∶10∶2) 為展開劑,2%香草醛硫酸溶液為顯色劑,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藥材相應的位置上, 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而陰性對照色譜中無此斑點。劉友平等[8]采用薄層掃描法進行測定遠志中遠志皂苷元的含量。結果表明遠志皂苷元在1~5 μg之間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r=0.998 4,回收率為100.93%,測定的RSD=3.14%(n=5)。

1.3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是目前測定遠志及其制劑中皂苷類化合物含量的最主要方法。李軍等[9]和董曉兵等[10]以細葉遠志皂苷為對照品、色譜柱為Alltima C18(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為甲醇-0.05%磷酸溶液(65∶35)、流速1.0 ml/min和檢測波長202 nm的色譜條件測定了遠志藥材中總皂苷以及天王補心丸和歸脾丸中細葉遠志皂苷的含量。徐榮初等[11]建立復方海蛇膠囊中遠志酸的含量測定方法。方法:色譜柱為Calesil ODS-100柱(250 mm×4.6 mm, 5 μm),流動相為甲醇-水-磷酸(70∶30∶0.05),流速為1.0 ml/min,檢測波長為210 nm。結果平均回收率為99.21%,RSD=1.97%(n=6)。唐波等[12]采用HPLC測定腦力寶顆粒中遠志皂苷元的含量。方法:以C18化學鍵合硅膠柱為固定相,乙腈-水-冰醋酸(40∶60∶0.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10 nm。趙云生等[13]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了晉產遠志種質資源皂苷元含量。以上結果均表明高效液相色譜法也是對單個皂苷成分進行分離后再測定,其結果與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相比較,具有準確、可靠、重復性和專屬性好的優點,與薄層掃描法比較,具有操作簡便、快速、重復性好等的優點。該方法可作為遠志藥材及含遠志復方制劑質量控制方法。

1.4 極譜法

張慧芳等[14]在硼砂與d2+介質中采用單掃描極譜法測定遠志中總皂苷元的含量,檢出限為0.342 mg/L。所建立的電化學分析方法靈敏、簡便、快速、經濟、重復性好,可用于遠志藥材中總皂苷元的含量測定。

2 揮發油類

目前揮發性成分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氣相色譜法或者氣相色譜法-質譜聯用法。李萍等[15]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計算機聯用技術,分析了遠志藥材中的揮發性成分。氣相色譜條件:色譜柱為SE-5E型石英彈性毛細管柱(25 m×0.22 mm),膜厚0.33 mm,柱溫50~250℃ ,程序升溫4℃/min,載氣He,流速0.5 ml/min,汽化室溫度260℃,進樣口溫度280℃。質譜條件:電離方式:EI,電離電壓:70 ev,離子源溫度:200℃,掃描范圍:20~500 amu。氣相色譜共分離出55種化合物,經與質譜標準圖譜比較,檢索出18種化學成分,含量較高的為己酸、苯乙酸、n-十六烷酸、硬脂酸、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和十六烷酸-1,1-二甲羥基甲酯,相對百分含量分別為21.52%,6.19%,4.00%,3.09%,1.94%和1.40%。

3 糖類化合物

遠志中含有多糖和寡聚糖類化合物,并且蜜遠志中添加有單糖—葡萄糖,但是目前文獻研究方法未能分別各類糖,而是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總糖的含量。裴瑾等[16]以葡萄糖為對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建立遠志多糖的含量測定方法。結果表明葡萄糖在0.025~0.125 mg/ml線性范圍內平均回收率為96.67%,RSD=3.78%(n=6),遠志根多糖含量為4.84%,地上部分為6.86%。趙云生等[17]應用苯酚-硫酸顯色法測定山西道地藥材晉產遠志品種資源多糖類含量。大部分遠志藥材的總糖含量達22%以上,其中可溶性多糖含量一般在12%以上,粗多糖含量大都在10%以下。表明不同資源的多糖含量有顯著性差異。王光志等[18]初以葡萄糖含量為指標,以3,5-二硝基水楊酸為顯色劑,在(540±1)nm處測其吸光度,測定煉蜜及不同用蜜量蜜遠志中的葡萄糖含量。表明蜜炙品中葡萄糖含量隨炮制時加蜜量的增加而依次增加,且二者存在良好的線性關系。

4 無機金屬元素

無機金屬元素的含量測定方法主要是原子吸收光譜法。該法是基于樣品中的基態原子對該元素的特征譜線的吸收程度來測定待測元素的含量。喬俊纏等[19]將細葉遠志和卵葉遠志根經硝酸-高氯酸消化處理,用空氣-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了Zn,Cu,Fe,Mn,K,Ca,Mg等7種金屬元素的含量。結果顯示二者富含Ca,K,Mg,Fe,且除Mg外,卵葉遠志根中其它6種金屬元素的含量均高于細葉遠志。

5 其他化學成分

夏厚林等[6]采用藥典方法測定和比較遠志蜜炙前后70%乙醇浸出物的含量。蜜遠志的浸出物為50.50%,生遠志的浸出物為36.53%。

6 討論

文獻主要通過測定遠志皂苷類、揮發油、糖類、無機金屬以及浸出物的量來控制遠志藥材及含遠志復方制劑的質量。采用的質量控制方法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法、薄層色譜法及薄層掃描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方法等。鑒于遠志藥材及其制劑成分的復雜性,我們在選定質量控制方法時應根據以下兩個原則:①根據臨床用途選定相應的指標成分;②根據待測樣品的復雜性及對各分析方法的優缺點選定不同的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1]傅晶,張東明,陳若蕓. 遠志屬植物的皂苷類成分及其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中草藥,2006,37(1):144.

[2]張曉萍. 遠志的藥理活性研究[J]. 黑龍江醫藥,2004,17(2):139.

[3]姜勇,屠鵬飛. 遠志屬植物中呫酮類化合物的結構和波譜學規律[J].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 36 (1):94.

[4]李世全. 遠志市場前途遠大[J]. 全國藥材商情,2006,14:1.

[5]梁戈亮,林書玉,劉 東.超聲提取-分光光度法測定遠志總皂苷的含量[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8,8(1):104.

[6]夏厚林,董 敏,盛 燕,等. 遠志蜜炙前后化學成分的對比研究[J]. 時珍國醫國藥,2006,17(9):1620.

[7]李成網,童玉新.遠志滴丸質量標準的研究[J]. 基層中藥雜志,2001,15(4):32.

[8]劉友平,萬德光.薄層掃描法測定遠志中遠志皂苷元的含量[J]. 中草藥,2000,31(7):512.

[9]李軍,董曉兵,姜 勇,等. HPLC法測定遠志中總皂苷的含量[J]. 藥物分析雜志,2007,27(9):1329.

[10]董曉兵, 李 軍,姜 勇,等. 測定天王補心丸和歸脾丸中細葉遠志皂苷的含量[J]. 中國中藥雜志,2007,32(16):1647.

[11]徐榮初,劉培麗,張旭東,等.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復方海蛇膠囊中遠志酸含量[J]. 中國藥業,2008,17(13):23.

[12]唐波,徐海波. HPLC測定腦力寶顆粒中遠志皂苷元的含量[J]. 中國現代中藥,2007,9(7):20.

[13]趙云生,李占林,張麗萍,等. 晉產遠志種質資源皂苷元含量測定[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6,8(4):68,43.

[14]張慧芳,秦雪梅,郭玉晶.單掃描極譜法測定遠志中總皂苷元的含量[J]. 藥物分析雜志,2007,27(12):1949.

[15]李萍,盧丹,劉金平,等. 遠志揮發油成分的GC-MS分析[J]. 特產研究,2003,25(4):43.

[16]裴瑾,萬德光,楊 林. 苯酚-硫酸比色法測定遠志及地上部分多糖的含量[J]. 華西藥學雜志,2005,20(4):337.

[17]趙云生,嚴鑄云,李占林,等. 晉產遠志品種資源多糖含量測定[J]. 時珍國醫國藥,2005,16(9):867.

第11篇

目前,財務分析方法主要集中在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以反映財務狀況的各類指標、分析方法和衡量體系等為基礎的理論探討;另一方面是對上市公司的各類指標的實證研究。然而,對于證券公司財務分析的研究相對較少。

一、證券公司財務分析的目標

財務分析的主要目標有項目的盈利能力和項目的清償能力。

(一)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反映投資項目財務收益的主要標志,項目盈利主要是指實現項目所能獲得的利潤和稅金。通常在財務分析過程當中,首先需要考察項目是否有盈利的可能,其次盈利的潛力到底有多大,以及盈利能力是否與項目可行性所要求的條件相符合。

(二)清償能力

投資開發項目的清償能力通常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指項目的財務清償能力,第二方面則是指項目的債務清償能力。財務清償能力即是通常所指的項目收回全部投資的能力,這是項目投資所要完成的最為基礎的目標,理性的投資是要在一定時間內收回其支出的全額的。而債務清償能力包括償還項目運作需要的借款及債務的能力,通常借債人在借款之前需要考察該項目是否能夠盈利,以及借款人的實際還貸能力是否滿足要求,再者還需考慮項目還債的周期是否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

投資財務分析的原理主要是資金的時間價值原理和財務會計分析原理。財務會計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從基本報表中取得數據,計算財務評價指標,然后與基本參數作比較,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決定項目的取舍。

二、證券公司財務分析的具體方法和主要內容

(一)財務分析的具體方法

財務分析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動態分析與靜態分析、杜邦財務分析等三種方法:

1.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為主

通過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現金流量的計算分析,對項目在開發和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很多經濟因素給出明確的數量概念,從而得出結論和建議,這是項目投資財務分析的本質。因此,所有的只要能定量分析的經濟因素,在財務分析中都要進行定量計算和分析。

2.動態分析與靜態分析相結合,以動態分析為主

靜態分析不需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而只是把不同時間發生的現金流量直接相加,從而計算出有關指標并決定項目的取舍,這不能反映出整個項目壽命期的全面情況,不過這種分析計算方法比較簡便、直觀。而動態分析貫穿于投資的全部過程,十分強調時間因素,利用復利計算方法將不同時間內的現金使用情況準確地表示出來,從而更加詳細地分析項目在各個階段的經濟情況,便于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準確的取舍。

3.杜邦財務分析

所謂杜邦財務分析,首先是由美國杜邦公司創造出來,就是利用幾種主要的財務比率之間的內在聯系來綜合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從財務的角度評價公司經營業績的一種經典方法。將公司所有者權益報酬率逐級分解為多項財務比率乘機,全面、直觀、系統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提供關于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結構和公司資產總結構等多方面的財務信息,為經營者在經營目標發生變動時給予原因并加以修正,為投資者、債券人和政府評價企業提供依據。這就是杜邦財務分析的主要思路。其特征是:通過把評價公司經營效率和財務狀況的比率按其內在聯系游記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并借權益報酬率來綜合反映。權益報酬率是杜邦財務分析的核心,是綜合性最強、最具代表性的財務分析指標,反映了投資者資本的獲利能力,也反映了公司籌資、投資和資產運營等各項財務管理活動的業績。利用杜邦財務分析,不僅可以分析企業成本費用的基本結構是否合理和各項費用對利潤的影響程度,以加強成本費用控制;而且還可以分析企業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的結構狀況。杜邦財務分析法,能夠評價企業盈利能力和權益回報水平,能夠及時幫助管理者發現公司財務和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改善公司經營管理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建議。總之,杜邦財務分析方法是以權益報酬率為主線,把公司的銷售成果與資產運營狀況全面聯系起來,層層分解,逐步深入,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分析體系。

(二)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

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風險分析、資金流動性分析和收益分析等三個方面:

1.風險分析

通過分析公司的資產負債和現金流狀況,來判斷公司的財務風險、經營風險和不確定性程度。

2.資金流動性分析

通過分析公司的資金和資金結構狀況,判斷公司資金充裕程度和資金結構合理性。

3.收益分析

通過計算分析公司項目的收益和成本費用的有關數據,推斷出公司項目投資的合理經濟效益區間。

三、證券公司財務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一)比較分析法存在局限性

注重比較是比較分析法的主要特征。由于在實際的操作中,進行比較的雙方必須具備可比性,方能擁有比較意義。然而,進行比較的雙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業務性質相同或相似、公司的經營規模較為接近甚至經營方式相近,這就限制了比較分析法的廣泛應用范圍。

(二)比率分析法存在局限性

目前財務分析報表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財務分析方法就是比率分析方法了。但是,比率分析法選擇參考標準時,比率值的比較標準會受到樣本數量、計算方法和異常情況的影響,這在證券行業要找到效度高的標準,其難度很大;比率有時反映的特定時點的狀況不能夠揭示會計年度其他時點上的財務狀況;同行業的橫向比較,不同的證券公司會采用不同的會計方法,而公司內部采用的縱向比較,隨著期間的不同所選擇的會計方法的變更,其可比性會相應減弱。

(三)杜邦財務分析法存在局限性

杜邦財務分析法對短期財務結果過分重視,導致對公司長期價值創造的忽略;財務指標反映公司過去的經營業績,無法適應當前的信息化條件下多種因素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杜邦財務分析法不能解決無形資產的估值問題;沒有反映公司的現金流量;權益報酬率僅體現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回報水平,無法體現公司市場價值,不能反映公司所承擔的風險。

四、改進策略

(一)提高財務分析依據資料的質量

證券公司要嚴格執行新的《企業會計準則》,減少甚至禁止同一類經濟業務采取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減少人為操作,統一公司內的會計處理方法口徑,增強可比性;加強會計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統一方法處理規范,增強證券公司間的會計處理方法口徑的統一性和可比性。

(二)改進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體系

堅持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為主,在此基礎上做出定性判斷,充分發揮人的豐富經驗,更好地反映真實情況,獲得決策有用的信息;堅持動態分析與靜態分析相結合,以動態分析為主,在了解過去情況的基礎上分析當前情況的可能結果對恰當預測未來的影響;堅持個別分析與綜合分析結合,全面地把握財務情況,不孤立片面地只看到個別財務指標;建立健全財務分析制度,力求每月或每季度做到一次詳細分析,半年或年度進行全面分析,針對重大問題進行專題分析,使專題分析成為定期分析的有益補助。

(三)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當今經濟技術的迅速發展要求財務分析和管理能力不斷提高,而與整個財務工作聯系最直接的就是財務工作人員。財務分析人員的綜合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財務分析的質量。因此,首先要加強財務工作者的財務分析和管理能力,提高其信息化技術掌握能力,并不斷增強職業道德。其次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定期組織活動促進提高思想覺悟和工作能力。再次,財務工作者要多關注國家經濟形勢和環境,使其跟著如今的形勢而不斷調整工作重點,并且對于將來的發展趨勢具有預見性和前瞻性,以做好準備為整個財務部門獻計獻策,提高證券公司財務分析的整體水平,以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毅.淺析財務分析在現資中應用[J].財政金融,2010(12):87-88.

[2] 劉肖玲,宋剛.淺談杜邦財務分析法[J].金融經濟,2011(5):195-196.

第12篇

本工作研究了冷消解、微波消解、高壓密閉消解方法對超聲破碎后細胞中砷的icpms測定的影響,并與直接進樣測定結果作對比。結果表明,微波消解法和高壓密閉消解法效果較好,測定的精密度以rsd表示,分別為2.1%和1.2%;日間6次測定的精密度分別為1.2%和2.0%;元素加標回收率均在95.7%~108.1%范圍。用4種消解方法對應的icpms方法檢出限介于0.74~0.93 μg/l之間,符合痕量分析要求。本工作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譜(hplc)與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聯用技術對1 μmol/l染砷組細胞樣品中的砷化學形態進行了初步探討,發現細胞內除了存在無機砷(as(ⅲ)和as(ⅴ))外,同時存在二甲基砷(dma)和一種甲基砷中間代謝產物。

【關鍵詞】  細胞消解 高效液相色譜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 肝細胞 砷化學形態

1  引言

   

砷是人體中最豐富12種元素之一,同時砷也是人類確認的致癌毒物[1,2]。長期接觸砷會對人體多種組織、器官造成危害,嚴重損害人類健康[3]。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程度的重視,砷在人體內代謝過程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由于砷的毒性很大,因而不能直接進行人體內代謝實驗。有研究報告不同物種之間的砷代謝過程存在很大差異,即使與人同屬靈長類的猩猩,其體內對砷代謝與人類相比也具有非常大的差異[4],因而動物體內代謝實驗只能對研究人體內砷代謝機理提供一個參考數據。基于此,目前該領域的研究人員多傾向于通過研究人體細胞對外源砷的代謝過程以揭示砷在人體中的代謝機理。

   

準確的砷測定方法在細胞中砷代謝過程的研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細胞中砷元素的總量測定方法報道較少,尤其是樣品前處理方法。研究者通常是通過簡單的細胞破碎后直接測定砷元素含量或者通過冷消解的方式來實現溶液的均一化[5]。研究發現,由于細胞破碎的效率較低,并不能得到穩定均一的溶液,而采用冷消解時消解時間很難把握,而且消解效率不高。本工作將以chang肝細胞為研究對象,在細胞破碎的基礎上對比了3種不同消解方法對細胞中砷總量測定結果的影響,從而尋找最佳的細胞消解方法。此外,在總量測定的基礎上,本文將探討細胞中砷化學形態的分析方法,以期為砷代謝機理的研究提供可用的分析方法學。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7500a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 美國agilent公司);1100型高效液相色譜(hplc, 美國agilent公司); hamilton prpx100(250 mm×4.1 mm, 10 μm)陰離子交換色譜柱;speed wave mw3+ 微波消解系統(德國berghof公司); milliq超純水處理系統(美國millipore公司);al104 型電子天平(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二氧化碳恒溫培養箱(heraeus公司)。

   

naaso2(分析純,上海試劑二廠);rpmi 1640培養基(美國gibco公司);hno3、h2o2為優級純(德國merck公司);(nh4)2co3為分析純;超純水(18.2 mω cm)由milliq超純水系統制得;agilent多元素混標(part#51834687),agilent內標(part#51834682),10 μg/l li、y、ce和tl的調諧液(美國agilent公司);asi3、as2o5(美國alfa aesar公司);二甲基胂酸(dma, 美國acros organics公司);甲基胂酸(mma)、砷膽堿(asc)、砷甜菜堿(asb)(清華大學);人張氏肝實質細胞(chang liver cell)購自中科院上海細胞庫。

2.2  實驗方法

2.2.1  細胞染砷及收集  染砷細胞樣品是與沈陽中國醫科大學合作培養獲得。細胞經復蘇、傳代后,按不同濃度劃分,共設置4組(即4個六孔版),每塊六孔板第一個孔為不染砷對照樣,其它5個孔為染砷樣。將密度約為1×105個/ml的chang肝細胞接種于六孔板的培養皿中,每孔加入4 ml rpmi 1640培養基(內含10%胎牛血清、100 u/ml的青、鏈霉素)。將細胞繼續在co2培養箱中放置24 h,待細胞完全貼壁且生長狀態穩定后,分別加入用培養基配制的終濃度為1、5、10和20 μmol/l的naaso2溶液,37 ℃、5%co2孵育24 h。

   

在達到規定培養時間后,去除細胞培養液,用pbs反復沖洗。用細胞刷刮下六孔板各孔內貼壁細胞,轉移到5.0 ml離心管中(每管大約1.0 ml樣品,約含2.5×106個細胞),超聲破碎后密封,于-70 ℃下進行保存。

   

2.2.2  細胞樣品前處理  (1)直接測定:將約含2.5×106 個細胞的超聲破碎后的樣品經超聲混勻后用超純水稀釋約10倍,定重,以89y為內標,直接進樣進行icpms測定。(2)冷消化法:參考文獻[5]方法對細胞進行冷消化,即將約含2.5×106 個細胞的超聲破碎后的樣品以1×105 r/min離心15 min,令殘留細胞及細胞殘體聚集于塑料管底部,在每個塑料管中加入1.0 ml優級純hno3和200 μl h2o2。待底部沉淀變成黃黑色時輕輕彈振塑料管,令沉淀上浮樣品在室溫下靜置24 h,再度離心5 min以目測看不到殘渣為消化完全。每個樣品用超純水準確稀釋約10倍定重,而后以89y為內標,進行icpms測定。(3)高壓密閉容器消解法:將約含2.5×106 個細胞的超聲破碎后的樣品,置于酸蒸洗凈的ptfe消解罐中,加入2 ml hno3,放烘箱中80 ℃預消解2 h然后升溫至170 ℃消解2 h, 待冷卻后加入200 μl h2o2,反應5 min,然后將樣品移入pet瓶中,用超純水稀釋約10倍,定重,即為待測溶液。(4)微波消解法:將約含2.5×106個細胞的超聲破碎后的樣品,置于酸蒸洗凈的ptfe消解罐中,加入2 ml hno3,然后按照leaf程序消解,冷卻后加入200μl h2o2,反應5 min,然后將樣品移入pet瓶中,用超純水稀釋約10倍,定重,即為待測溶液。

2.2.3  標準溶液的配制    用5% hno3逐級稀釋砷標準,濃度梯度(以砷計)為0.0、10.0、20.0、50.0和100.0 μg/l。用超純水配制10 mg/l的混合asc、asb、as(ⅲ)、dma、mma和as(ⅴ)(以砷計)儲備液。

2.2.4  icpms測定細胞中的砷總量  為了提高砷測定靈敏度,用10 μg/l的li、y、ce和tl混合標準溶液調整儀器各項指標(見表1),使儀器靈敏度、氧化物、雙電荷等各項指標均達到測定要求。在線引入內標,對空白溶液、標準溶液、待測溶液依次進行測定。

表1  agilent 7500a icpms 工作參數(略)

table 1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gilent 7500a icpms

2.2.5  hplcicpms分析染砷細胞中砷化學形態  

(1)樣品處理:為保證砷在樣品中所存在形態不發生變化,細胞樣品從-70 ℃超低溫冰箱取出后吹入高純氮氣,置于4 ℃冷藏冰箱解凍,解凍后的樣品經超聲混勻,過0.45 μmol/l醋酸纖維膜后直接進樣測定。(2)hplc條件:hamilton prpx100陰離子交換色譜柱(250 mm×4.1 mm×10 μm);流動相為:a. h2o,b. 50 mmol/l (nh4)2co3(ph=9.5),二元泵梯度程序為0~15 min,100%~0% a, 0%~100% b;15~30 min, 0%~100% a,100%~0% b;流速1.5 ml/min,進樣體積20 μl。(3)icpms條件:rf功率1350 w,載氣為高純氬氣,載氣流速1.08 l/min,停留時間分別為75as(0.5 s)、72ge(0.1 s)、35cl(0.1 s)、77se(0.1 s)、83kr(0.1 s)。

3  結果與討論

3.1  不同處理方法砷總量測定對比

   

生物樣品的消解處理方法多采用濕法消解,而濕法消解包括敞開式濕法消解和密閉濕法消解。雖然敞開式消解步驟簡單,樣品處理量大,但由于砷即便在較低溫度就可轉化為揮發性的二聚物或單氧化物從而造成損失,因而敞開式消解并不適合砷的測定。所以密閉濕法消解是生物樣品中砷s前處理方法的首選。密閉濕法消解是在密閉空間內采用強酸性或強氧化性的試劑對樣品進行液體化、均一化的過程,其又可分為高壓密閉容器消解、微波消解、冷消解等方法。密閉容器消解與微波消解法均在密閉消解罐中用強酸消化處理樣品,區別在于前者采用在烘箱中外加熱消解罐使樣品消解,而后者則利用微波的穿透性和激活能力,內加熱密閉容器中的試劑和樣品,而冷消解法主要是針對有機物含量較低的樣品的消解方法。其不通過加熱僅靠試劑本身的酸性和氧化性對樣品進行消化。表2顯示了不同消解方法之間的對比結果。從表2中可看出,用微波消解法和高壓密閉消解法處理樣品時細胞內砷總量測定的差異較小,而用冷消解和直接進樣法時坤測定的結果則低于其它兩種方法的結果,尤其是用直接進樣法測定的結果僅為用微波消解法時的50%左右。多次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rsd)表明,當用微波消解、高壓密閉消解法時,多次測定的標準偏差最小,其次為冷消解方法,最次為直接進樣測定。這可能是由于細胞樣品破碎不完全,樣品中殘留未破碎的細胞,因而直接進樣測定時,樣品測定的穩定性稍遜于消解后的樣品。而通過冷消解處理后的樣品,雖然樣品的均一性有了提高,但是相對于加熱消解的方法來說尚有差距。微波消解法和高壓密閉消解法的測定結果無顯著性差異,但后者耗時長、易引入污染;而前者耗時短,空白低,易揮發元素砷損失更少。根據以上的比較,本工作選擇微波消解法進行細胞樣品處理。

表2  4種消解方法測定染砷細胞中砷總量的比較(n=3)(略)

table 2  comparison of 4 digestion methods(μg/l, n=3)

3.2  干擾及消除 

   

應用icp-ms進行分析生物樣品中砷的測定干擾問題需要解決。其干擾包括質譜干擾和非質譜干擾兩類。質譜干擾的產生是由于生物樣品中的35cl元素含量一般較高,35cl與等離子體中的載氣ar2形成40ar35cl多原子離子影響測定結果。本工作通過稀釋樣品來降低cl-濃度,并采用優化儀器條件和選擇合適的干擾校正方程來進行測定校正。實驗中編輯干擾方程75as=75m-77m(3.127)+82m(2.733)-83m(2.757)來校正砷的多原子離子干擾。非質譜干擾主要源于樣品基體,基體效應會對待測元素產生抑制作用。克服基體效應最有效的方法是稀釋樣品、內標校正、標準加入、基體消除等。本實驗通過加入1.0 mg/l 89y溶液作內標在線監測信號變動情況,可有效克服儀器漂移,保證測量的準確性。

3.3  線性范圍及精密度

   

測定0~200 μg/l的砷標準溶液系列,砷的分析信號值與濃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為0.9998,icpms具有極寬的線性動態范圍,能保證樣品分析在有效范圍內。

   

用4種方法對1 μmol/l染砷組平行測定7次,計算其相對標準偏差考察精密度,結果見表3。表中結果顯示,與微波消解和高壓密閉消解法相比,直接進樣和冷消解的精密度明顯偏低。而高壓密閉消解法(rsd=1.21)的當日精密度略優于微波消解法(rsd=2.1)。

   

此外,本實驗通過對4種前處理方法處理后1 μmol/l染砷組的樣品連續測定6 d(每天一次)得到了不同方法的日間精密度,結果列于表3。由表3可見,直接進樣的日間精密度最差,其次為冷消解,其rsd均超過10。而其它2種方法均顯示了較高的日間精密度。對比微波消解法和高壓密閉消解法的精密度發現,雖然高壓密閉消解法的日內精密度較高,但其日間精密度略高于微波消解法。

表3  測定精密度及日間精密度測定(略)

table 3  measurement precision and interday precision

表4  檢出限及加標回收率測定(略)

table 4  detection limits and spike recovery

3.4  方法檢出限及回收率

   

平行測定11次空白溶液,計算3倍的相對標準偏差,其對應的濃度值為其檢出限,結果見表4。

   

由于缺少細胞樣品的標準參考物質,本實驗采用加標回收的方法判斷測定方法的準確性。對于5 μmol/l組染砷樣品加入濃度相當于100%本底濃度的砷標準溶液,采用4種方法平行處理加標樣品,最后測定溶液中砷含量,計算加標回收率,結果見表4。回收率實驗顯示除直接進樣外,其它3種消解方法的回收率均在84.1%~108.1%之間,顯示了較好的方法準確性。

3.5  細胞樣品中有機砷形態的測定

   

無機砷(主要指iasⅲ)進入人體后,在酶的作用下會發生甲基化作用,這是人體砷代謝的主要途徑[6~8]。砷在人體的甲基化過程主要發生在肝臟中,肝臟是人體代謝外源砷的主要器官[9~10]。目前對肝臟中砷甲基化的機理尚不清楚,但是通過對肝臟中甲基化砷(主要為mma和dma以及一些中間代謝產物)的測定和表征可以反映人體對砷的代謝程度,尤其是對慢性砷中毒的患者,通過對其體內甲基化砷的測定可以判定其代謝情況,從而對其治療效果提供一個可評判的依據。另一方面,通過對肝臟中砷代謝產物的測定和表征可以對其代謝機理研究的準確性提供直觀的判定。

   

本工作選用(nh4)2co3和h2o為流動相,考察了在不同梯度下對asc、asb、dma、mma、as(ⅲ)和as(ⅴ) 6種砷標準的洗脫能力,并改進了其分離方法。用上述2.2.5方法(1)中所列梯度及其它條件分別對20 μg/l 6種砷化學形態(asc、asb、dma、mma、as(ⅲ)和as(ⅴ))標準溶液進行分析,確定其不同保留時間;用純水配制上述6種砷化學形態的混合標樣并用hplcicpms分離測定,其色譜圖如圖1所示。由圖1看出,在此梯度條件下基本實現了6種砷化學形態分離。 

圖1  10 μg/l的asc,asb,as(ⅲ),dma,mma和as(ⅴ)混合標樣的hplcicpms色譜圖(略)

fig.1  hplcicpms chromatographic spectrum of 6 mixed as species standards

1. arsenocholine(asc); 2. arsenobetaine(asb); 3. as(ⅲ); 4. dimethylarsinic acid(dma); 5. monomethylarsinic acid(mma); 6. as(ⅴ).

根據上述分離條件對1 μmol/l染砷組樣品進行分析,如前所述,細胞樣品中35cl含量較高易與icpms工作氣體 ar生成40ar35cl+,造成質譜干擾,因而在對樣品中砷化學形態進行分析時,采用時間分辨分析模式,儀器同時監測75as,72ge,35cl,77se,83kr的信號,用以排除40ar35cl+干擾峰[10]。圖1顯示了1 μmol/l染砷組樣品的砷總離子流圖。由圖1可看出,樣品中砷主要是以as(ⅴ)的形式存在,可能為未被肝細胞代謝的as(ⅲ)氧化產生。此外譜圖中還存在少量的as(ⅲ), dma以及一種暫無法確定的砷化物。

   

圖2  1 μmol/l染砷組樣品砷化物hplcicpms色譜圖(略)

fig.2  hplcicpms chromatographic spectrum of as species compounds in 1 μmol/l group

a. 未經h2o2處理(without h2o2 treatment); b. 經h2o2處理(with h2o2 treatment).

雖然目前對肝臟中砷甲基化的假說很多,但有一點已達成共識[11,12]:無機砷在肝臟內的代謝過程遵循一個基本的流程即as(ⅴ)首先還原為as(ⅲ),而后通過甲基化作用首先形成mma。mma通過一系列中間代謝產物再次甲基化形成dma,而dma為肝臟甲基化代謝無機砷的最終產物[9]。圖2a中顯示dma的存在,說明砷在肝細胞中的甲基化作用確實存在。考慮到譜圖2a中未發現mma,因而可以推測未知峰可能為mma發生二次甲基化過程中的中間代謝產物.為了證實這個假設,本實驗在該樣品中加入了適量的h2o2,靜置4 h后重新測定其含有的砷形態,結果見圖2b。對比圖2a和圖2b可以發現,經h2o2處理樣品后,原來存在的未知峰和as(ⅲ)均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出現了mma的色譜峰且as(ⅴ)峰的面積增大25%左右(as(ⅲ)氧化的結果)。有報道指出[13],適量的h2o2可以使砷與巰基結合鍵斷裂。由此可以推斷未知峰極有可能為mma甲基化為dma時的中間代謝產物。由于目前各種砷在肝臟中代謝理論的假說的不同點體現在砷甲基化的中間代謝產物上[11,12],即若能準確表征砷代謝的中間產物即可判定各種假說的真實性。因而本工作所建立的分離方法對砷代謝理論的發現可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4  結論

   

本研究較系統地比較了3種肝細胞的消解方法,采用高壓密閉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時,砷的測定結果、測定精密度、日間精密度及加入回收率均優于用直接進樣和冷消解法時的結果。如果進一步考慮到樣品處理時間等因素,本研究推薦采用微波消解法作為細胞中砷總量測定時的樣品處理方法。本工作建立了hplcicp/ms聯用技術分析細胞樣品中甲基化砷的方法,實驗發現了一種甲基砷的中間代謝產物,可對判定目前砷代謝理論各種假說的真實性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nr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report: arsenic in the drinking water.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9

2 germolec d r, spalding j, yu h s, chen g s, simeonova p p.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1998, 153(6): 1775~1785

3 sun g f.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2004, 198(3): 268~271

4 suzuki k t, katagiri a, sakuma y, ogra y.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2004, 198(3):336~345

5 wang jingyu(王京宇), christian brochu, wang xiaoyan (王曉燕), wang naifen(王耐芬), marc onellette.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中國醫學裝備), 2004, 1(4): 39~43

6 aposhian h v. annual review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1997, 37(1): 397~419

7 radabaugh t r, sampayoreyes a, zakharyan r a, aposhian h v.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2002, 15(5):692~698

8 thomas d j, styblo m, lin s.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2001, 176(2): 127~144

9 crecelius e a. environment health perspect, 1977, 19: 147~150

10 tam g k h, charbonneau s m, bryce f, pomroy c, sandi e.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1979, 50(2):319~322

11 aposhian h v, gurzau e s, le x c, gurzau a, healy s m, lu x, ma m, yi p l, zakharyan r a, maiorino r m, tircus m g, gonzalezramire e d, morgan d l, aposhiam m.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2000, 13(8): 693~6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章丘市| 临汾市| 荃湾区| 遂川县| 文登市| 石棉县| 仪征市| 鄱阳县| 岱山县| 济阳县| 弋阳县| 武川县| 太保市| 当雄县| 陕西省| 西昌市| 湛江市| 公安县| 广水市| 石狮市| 鄂托克前旗| 太谷县| 高雄市| 淮阳县| 东阳市| 藁城市| 兴国县| 灌阳县| 济阳县| 玛沁县| 平昌县| 怀安县| 靖西县| 包头市| 道孚县| 永春县| 仁怀市| 正蓝旗| 丰都县| 肇源县|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