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血液的化學元素

血液的化學元素

時間:2023-06-19 16:15: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血液的化學元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血液的化學元素

第1篇

關鍵詞:地球化學環境 地方病 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R1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a)-0092-01

化學元素性地方病又被稱為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人類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健康。人們身體中某種元素的含量與人們生活的地區該元素含量有關。長期的地質作用和人為作用使地球表面局部區域元素分布出現異常,使當地居民從環境中攝入的元素量低于或超出人體所能適應的變動范圍,如果人體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就會出現化學元素性地方病。它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該文旨在概述我國最常見的化學元素性地方病的誘因及防治措施。

1 地方性克汀病

地方性克汀病是由缺碘造成的一種以智力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精神綜合征。它出現在所有缺碘地區,在中度或重度缺碘地區更為普遍。在缺碘地區,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缺腆都可導致地方性克汀病的發生。常表現為精神發育遲滯、運動功能障礙、聾啞、體格矮小以及性發育落后[1],對居民的傷害不言而喻。因此,在缺碘地區孕婦在孕期和出生早期應及時科學地補碘,具體以食用碘鹽和注射碘油為主要途徑,除此之外,還可以多吃富碘的海產品(如海帶、紫菜等)。

2 地方性甲狀腺腫大

地方性甲狀腺腫大是人體長期處于碘缺乏狀態而誘發的一種使甲狀腺增生肥大甚至發展為毒性甲狀腺腫大的病癥,常發生于缺碘的地區(如山區和遠離海洋的地區)。臨床可見壓迫癥狀,病人喉頭有緊縮感,勞動后氣急,吞咽困難、發音嘶啞等。此外,還嚴重影響病人的形象,易導致病人出現自卑情緒,對人體身心危害極大。地方性甲狀腺腫大主要以防為主,多食含碘豐富的海產品,如蝦米、海帶、紫菜、海蜇等。保持情緒的舒暢、平靜,盡量控制急躁易怒的情緒。

3 地方性汞中毒

汞是一種化學元素,俗稱水銀。是常溫常壓下唯一以液態存在的金屬。汞在常溫下即可蒸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劇毒。由于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有些地區的土壤和空氣中含有過量的汞,人們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就容易發生汞中毒。汞中毒危害極大:輕度汞中毒會使人體乏力、頭痛、急躁、易怒、消化道功能紊亂以及口中有金屬味;中度汞中毒會使人體記憶力顯著降低、情緒緊張身體震顫加劇;重度汞中毒會產生明顯的神經、精神癥狀如癡呆,嚴重使還可能威脅生命。

預防汞中毒的措施:加強個人防護,防止意外食入過量的汞化合物,避免食用被汞污染的食品。服用含汞藥物時應嚴格控制劑量;體溫計破碎后,應及時妥善處理潑撒出的金屬汞,防止其長期污染居室環境;加強宣傳教育,預防生活性汞中毒[2]。

4 地方性鎘中毒

鎘是當今重金屬污染中面積最廣、危害最大的重金屬元素,被稱為五毒之首。目前,我國鎘污染形勢非常嚴峻。鎘污染給環境和經濟帶來巨大的損失,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4]。研究表明,微量的鎘進入機體即可對肺、肝、骨、腎、生殖和免疫等器官系統產生一系列損傷。另外,鎘還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和致突變性。環境中的鎘不能被生物降解,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受污染環境中的鎘含量也逐年上升[5]。

防治措施:(1)熔煉、使用鎘及其化合物的場所,應具有良好的通風和密閉裝置。焊接和電鍍工藝除應有必要的排風設備外,操作時應戴防毒面具。不能在生產場所進食和吸煙。(2)鍍鎘器皿不能存放食品,特別是醋等酸性食品。(3)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嚴格執行鎘的環境衛生標準。

5 地方性鉛中毒

鉛是一種重金屬,對人體各組織均有毒性,中毒途經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氣或粉塵,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細胞將其迅速帶至血液;或經消化道吸收,進入血循環而發生中毒。一般來講,口服2~3g可致中毒,50克可致死。隨著工業及交通運輸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鉛被使用,鉛污染已從職業環境向日常生活環境擴展。鉛的污染危害成了一個普遍的公共衛生問題而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6]。

鉛及其化合物可經消化道、呼吸道進入人體。鉛在體內半衰期長對許多個器官系統和生理作用均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鉛對人體的危害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神經系統:鉛中毒引起末梢神經炎,出現運動和感覺異常,情況嚴重者會造成癱瘓[7]。 (2)造血及心血管系統:鉛中毒可致血管痙攣、腹絞痛等癥狀[8]。(3)腎臟及生殖系統:常表現為間質性腎炎或萎縮性腎炎等病變。除此之外,還有消化系統、免疫系統、氧化代謝系統。

防治措施:(1)切斷鉛污染源:限制或消除汽油中加鉛,減少城市汽車尾氣鉛污染;改進礦山開采手段,提高冶煉技術,減少鉛的排放;(2)加強環境中鉛的管理:加強土壤、大氣、飲用水等的鉛污染管理,尤其對鉛污染嚴重的地區應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3)預防生活中鉛污染:盡量少吃或不吃含鉛量較高的食品如爆米花、松花蛋等。讓兒童遠離化妝品[9]。

參考文獻

[1] 李柏英.地方性克汀病的臨床及防治[J].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1995(9):103-106.

[2] 張浩.汞中毒的危害及預防[J].現代職業安全,2009(2):106-107.

[3] 陳志良,莫大倫,仇榮亮.鎬污染對生物有機體的危害及防治對策[J].環境保護科學,2001(8):37-39.

[4] 刁書永.鎬中毒機理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5,26(5):49-51.

[5] 顧永柞,顧興平.環境鉛污染與健康[J].四川環境,1998,17(1):1-7.

[6] 顧學箕.中國醫學百科全書(毒理學)分冊[M].上海:上海科學出版社,1982.

第2篇

一、介紹與化學元素有關的醫學常識

如,在講解氟的性質時,可以介紹氟對牙齒、骨骼的形成和結構以及鈣和磷的代謝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適量的氟(0.5~1ppm)被牙釉質中的羥磷灰石(Ca10(PO4)6(H2O))吸附,形成堅硬致密的氟磷灰石(Ca10(PO4)6F2)保護層,它能抗酸性腐蝕,抑制嗜酸細菌的活性。適量氟有利于鈣和磷的利用及在骨骼中的沉積,可加速骨骼的形成,增加骨骼的硬度,少年兒童缺氟,易發生齲齒,所以市場上有含氟牙膏出售。

二、在化合物性質教學時聯系在醫學上的用途

如,對于BaSO4不溶于水,不溶于酸,分子量較大,不容易被X射線透過的特性,醫學上將BaSO4用作X射線透視胃腸的內服造影劑。但不能用BaCO3。因為Ba CO3能溶于胃酸,而鋇離子有毒。由于BaSO4 PbSO4不溶于水,因此當發生鋇鹽及鉛鹽中毒時,可用Na2SO4作解毒劑。

三、在PH值教學時,結合它們在醫療中的應用,加深理解

人體組織中的糖類、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水等組分,其量值都有嚴格的范圍,稱之為“正常值”。人體血液中存在著下列三組重要的緩沖體系:H2CO3-NaHCO3;NaH2PO4-NaHPO4;H-蛋白質-Na蛋白質。其中以碳酸緩沖組含量最多,緩沖能力最強。正常人血液中的NaHCO3:H2CO3=20:1,血液中的pH值為7.4,在血液中的pH值穩定在7.4左右,正常值為7.35~7.45,比7.35小就要出現酸中毒,比7.45大就要出現堿中毒,調節體內的pH值主要有以上的緩沖體系。當機體代謝過程中糖、脂肪、蛋白質核酸等氧化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乳酸、丙酮酸、硫酸等進入血液后,由弱堿NaHCO3與之中和,當來自蔬菜和氨基酸代謝中生成的堿性物質如NaOH進入血液,則由弱酸H2CO3與之中和:NaOH+H2CO3=NaHCO3+H2O。由于血液中緩沖體系的存在,使得酸來堿擋,堿來酸抵,維持血液PH值在7.4相對恒定的水平。

四、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釋醫療實例鞏固新知識

例如,在講解氨的性質時,聯系到氨有刺激性氣味,對皮膚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在醫藥上用10%的氨水作為刺激藥。當病人昏迷時,可吸入氨,促進昏迷病人的蘇醒,由于氨水具有弱堿性,能中和蟻酸,因此當皮膚被叮咬后,涂抹氨水可減輕疼痛。又如,講授活性炭的吸附時,聯系到純凈活性炭能在腸胃內吸附細菌的毒素和異常發酵生成的氣體,因此活性炭可用于急性胃炎和某些藥物中毒時的解毒劑。

五、設計幫助診斷疾病的簡單化學實驗

設計幫助診斷疾病的簡單化學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如檢測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正常人尿中含糖量極少,一般檢驗不出來,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較高。葡萄糖具有還原性,用班乃德試劑能使具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氧化,其本身則被還原成紅色或黃色Cu2O。

六、鼓勵指導學生閱讀與化學有關的醫學科普讀物或組織開展專題講座

第3篇

[關鍵詞]微量元素 健康 處理法

一、硒之初認識

1.硒作為一種化學元素是1818年由瑞士化學家Berzalius發現的。硒的原子序數為34,單質硒有三種同素異形體:無定形硒、晶體硒和金屬硒。無定行硒粉末的顏色是從深紅色到黑色,在50-60℃溫度下軟化,70℃時具有彈性。深紅色的晶體硒熔點為144℃。紅色晶體不很穩定,加熱時可轉變為穩定的灰色晶體。

硒,元素符號為Se,它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是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的。目前已知天然存在的化學元素有92種,在人體內已發現81種。元素是構成人類生存環境的基本物質,也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成份。人們通常根據元素在生物體中的含量將其劃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人類機體內常量元素共11種:氧、碳、氫、氮、鈣、硫、磷、鈉、鉀、氯和鎂,占人體總質量的99.95%,是人體的造體元素。其余70余種元素僅占人體總質量的0.05%,被稱做微量元素。

目前被世界公認的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有14種:鐵、銅、鋅、鈷、錳、鉻、鉬、鎳、釩、錫、硅、硒、碘、氟。硒是人和動物活動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無論動物或人類硒主要經胃腸道吸收,吸收后的硒經血漿運載進入各組織,主要分布于腎、肝、胰腺、垂體及毛發,而肌肉、骨骼和血液相對較低,脂肪中最少。硒的營養保健作用:抗氧化、抗衰老、抗輻射、抗病毒、保護視力、提高人體免疫力。硒是人體免疫調節營養素,既能激活細胞免疫中淋巴細胞,又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體產生。免疫調節作用是通過抗氧化劑輔酶Q、半胱氨酸、維生素E來完成,而這些都要在硒的參與下才能激活,缺硒必然導致免疫力下降,各類疾病相繼出現。200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明示:“硒能降低患癌風險”和“硒可在人體內產生抗癌變作用”。

2.硒的解毒、排毒及對人體健康的因素。硒與金屬的結合力很強,能抵抗鎘對腎、生殖腺和中樞神經的毒害。硒與體內的汞、鉛、錫、鉈等重金屬結合,形成金屬硒蛋白復合而解毒、排毒。

除此之外,硒還能防治肝病、保護肝臟。

我國醫學專家于樹玉歷經16年的肝癌高發區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肝癌高發區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于肝癌低發區,肝癌的發病率與血硒水平呈負相關。她在江蘇啟東縣對13萬居民補硒證實,補硒可使肝癌發病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史者發病率下降50%。

近年來,作為人體內無法合成的一種微量元素,硒的營養研究,已成為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亞各國微量元素營養研究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有人曾這樣頗為感慨地說:“我們對硒了解得越多,就越體會到它對健康有多么重要。”

人們給了硒很多美稱:硒是微量元素皇冠上的一顆明珠、硒是生命的面包、生命的火種、抗癌之王、防肝壞死保護因子等等,甚至有人把90年代稱為“硒年代”。在過去的十年里,發表的關于硒營養研究的科學論文超過了10萬篇,幾乎所有的新發現、新進展都表明,硒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

3.硒雖然有很多好處,但任何食物過量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硒也一樣。持續攝入高硒食物、水等可導致硒在體內蓄積而引起硒中毒。

慢性硒中毒動物的特征是脫毛、畸形和肝硬化。急性硒中毒的特征是脫發、脫指甲(趾甲)、皮疹、周圍神經病、牙齒顏色呈斑駁狀態、齲齒發病率升高。這些病人的食物和體液及組織中硒濃度是克山病流行區的1000倍。如果每日攝入硒400800μg/kg就可導致急性中毒。

過量硒可引起DAN堿基替換增加,誘發染色體畸變及外周血淋巴細胞姐妹染色體互換頻繁升高。高濃度的硒可產生致突變作用及對細胞內遺傳物質有損傷作用,甚至引起細胞癌變。

人體對硒的認識是從中毒開始的。1934年美國農業部在本國的兩個農業實驗站發現,導致動物堿毒癥的原因是吃了含硒量高的食物。1984年美國曾報告過13人吃了一種補硒“健康食品”而發生硒中毒,其硒含量高于標簽所示的182倍。受害者攝入的總硒量估計位27―2387mg。中毒病人出現惡心、嘔吐、頭發脫落、指甲變形、煩躁、疲乏和神經病變。

20世紀60年代,在我國恩施市曾發生人食用高硒水果和糧食引起的中毒。其中毒特征為頭發、眉毛、指甲脫落、皮膚損傷、牙齒腐蝕和神經系統異常.

4.硒的所有化合物都為劇毒物。硒有毒,它的所有化合物均屬劇毒物。曬的化合物掉在皮膚上會產生斑疹。曬中毒后,人會感到頭痛,長期喪失嗅覺.不辨香臭,牛羊吃了含硒較多的牧草會掉毛、軟蹄。總之,硒是一種可造成公害的毒性物質。

二、含硒廢水的一般處理法

1.離子交換法

此為處理工業含硒廢水的常用方法。此法原理為:離子交換法除硒是利用陰離子樹脂與含硒原水充分接觸,交換樹脂有選擇的吸收水中的硒酸根離子,從而達到去除水中硒的目的。影響其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原水PH;原水溫度;原水濁度;持續時間。

利用此法去除硒不僅效果好,操作簡單,而且水中殘留硒濃度低,能滿足水質標準的規定含量。通過諸多比較發現,201×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是較理想的除硒交換劑,它交換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對亞硒酸根離子的親和力較大,交換容量較高。它屬于Freundlich吸附模型。一般經處理后可得到SeO2白色粉末。此為最常見工業廢水處理法。

2.活性碳吸附法

活性炭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吸附劑,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種果殼和優質煤等作為原料,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對原料進行破碎、過篩、催化劑活化、漂洗、烘干和篩選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雙重特性,可以有選擇的吸附氣相、液相中的各種物質,以達到脫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純等目的。

活性炭微孔的孔隙容積一般只有0.25-0.9mL/g,孔隙數量約為1020個/g,全部微孔表面積約為500-1500m2/g,通常以BET法測算,也有稱高達3500-5000 m2/g的。活性炭幾乎95%以上的表面積都在微孔中,因此除了有些大分子進不了外,微孔是決定活性炭吸附性能高低的重要因素。中孔的孔隙容積一般約為0.02-1.0mL/g,表面積最高可達幾百平方米,一般只有活性炭總蠶種的約5%。其作用能吸附蒸汽,并能為吸附物提供進入微孔的通道,又能直接吸附較大的分子。

此法的原理是利用多孔性的固體物質活性炭,使水中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亞硒酸鹽和硒酸鹽分離出去而達到去除的目的。有關此類活性炭吸附除硒的方法目前國內并不成熟,在國內外報道中還比較少見。

3.鐵硒共沉淀法

此法主要是使氧化鐵投入水中二生成氫氧化鐵沉淀,當溶液中三價鐵離子過量時,氫氧化鐵沉淀首先吸附構晶離子三價鐵離子,使沉淀帶正電荷,能夠吸附水中的雜志陰離子三氧化硒進而形成難溶物質使之與原水分離,而將三氧化二硒離子除去,以達到除硒目的。此法的優點為除硒投資省,處理成本低,操作比較簡單。當以氯化鐵為沉淀劑使用此法時,最佳Ph以6-8為宜,此法對原水的濁度,溫度范圍均較大。

4.人工濕地法

人工濕地一般由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與沼澤類似的吃力系統。主要是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來實現對廢水的凈化。它主要是通過對濕地床中填料的定期更換或栽種植物的收割,而最終使污染物從系統中去除。

目前,人工濕地法多以蘆葦作為濕地植物。目前此法正在不斷研究應用和發展當中。

三、結語

我國目前地質中儲備著大量的硒元素,只有隨著了解的增多,才能熟悉并利用它。硒的重要性已日趨凸顯出來,對含硒廢水我們要嚴格控制并加強管,稍有不慎,就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巨大的危害。相信隨著了解的升入,硒必將在我們生活中占有一個或不可缺的地位。

參考文獻:

[1]秦鈺慧等.飲用水衛生與處理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施永生等.鐵硒共沉淀法去除原水中硒.中國給水排水,2004.

[3]湯鴻宵.用水廢水化學基礎.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4]陳冠榮等.化工百科全書(第17卷).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8.

第4篇

一、人體健康與化學元素的關系

人體中含有大量的化學元素。在這些元素中,除碳、氫、氧、氮能形成各種體內的有機物質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學形態和結構形成各種生物配合體、功能蛋白質、酶等存在于人體組織中,或作為組成人體結構的材料。或作為血氧運輸的載體、或作為酶的激活劑、或作為體液中電解質平衡的調節劑,或作為人體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的通訊員,這些元素協同作用,共同完成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

但是,由于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并沒有形成對現代社會環境中,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方面的巨大變化的元素的生態適應機制,環境中有些元素對于人體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無的。而人體中任何一種化學元素超過一定的標準都會成為對人體的有害元素。例如,鐵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組成血紅蛋白、傳遞電子和氧,維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體攝人過量的鐵,就會損傷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體的必需元素,氟對防齲齒、促進牙的生長有積極作用,氟還參與人體內各種氧化還原反應和鈣、磷代謝。但是,過量的氟會引起氟斑牙、氟骨癥和骨質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現代人與古代人人體中的微量元素的變化是由環境污染而造成的。隨著人類新技術的發展和對地球資源的開發利用,現代環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過了古代環境。因此,現代人人體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過了古代人.

現代人體內大多數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許多元素對人體的健康構成危害。它們在人體中有隱性,當高于某一閾值時,人體便發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銅的過量攝人曾導致了轟動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長期食用含銅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達72處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鉛也是一個潛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來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劑——四乙基鉛。在汽油時代開始以前,古代羅馬人已經開始大量使用鉛了。古羅馬人用鉛制成貯存糖漿和果酒的容器,貴族婦女癡醉于鉛做的化妝品。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鉛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產和不孕癥是羅馬帝國上層階級出生率低,從而導致古羅馬最終衰亡的原因。隨著鉛的開采和汽油的使用,環境中的鉛越來越多。鉛中毒引起人體壽命縮短,情緒低沉、疲倦、貧血,甚至影響兒童的智力。二、人體對污染物的富集

人類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質越多,“潘多拉魔盒”效應也越明顯。據統計,已有96000種化學品進入了人類環境。這些化學品在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環境問題。100年前,“滴滴涕”的發明者(瑞士人綴勒)由于發明了“滴滴涕”而獲得諾貝爾獎,而現在許多國家因其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已將“滴滴涕”列為禁用品。

科學家發現,人體對環境中某些元素具有驚人的富集效應。美國的科學家在長島河口區做過這樣的實驗,大氣中“滴滴涕”濃度很低,但經過食物鏈放大,進入人體的“滴滴涕”濃度可達大氣“滴滴涕”濃度的1000萬倍以上:大氣“滴滴涕”(富集1.3萬倍)浮游生物(富集14.3萬倍)小魚(富集57.2萬倍)大魚(富集85.8萬倍)水鳥(富集1000萬倍)人體。

現代科學證明,人體對有毒物質的富集放大是驚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縣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縣的痛痛病及農藥的污染,研究表明,工業廠礦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到環境中造成環境鎘污染,從而使當地居民種植的水稻等農作物含鎘量超標,居民長期食用被鎘污染的糧食、蔬菜等,導致體內鎘負荷逐漸增高,鎘在體內的生物半衰期長達10-30年,為已知的最易在體內蓄積的有毒物質。鎘的不斷累積,可使接觸者產生各種病變。急性或長期吸入含鎘煙塵可引起肺部炎癥、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纖維化乃至肺癌。長期、低劑量接觸鎘污染主要產生的腎臟病變,表現為腎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鎘中毒時,腎臟對鈣、磷的吸收率下降,對維生素D的代謝異常,長此以往,可導致鎘接觸者的骨質疏松或骨質軟化。鎘還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的腫瘤。都是由于食物鏈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結果。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在1692年由于患嚴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健忘、憂慮及妄想等癥狀而與世長辭。100多年后,人們分析了這位大物理學家的頭發樣品,發現牛頓死于鉛、砷、鎘中毒。這些元素都是牛頓用金屬做煉丹實驗時,從“潘多拉魔盒”中跑出來的。牛頓當年萬萬不會想到,自己的身體吸收了他的煉丹元素,并因此而喪生。

三、環境污染物進入人體的途徑及危害

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環境污染物主要來自工業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廢水、廢氣、廢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環境污染物影響人體健康的特點,一是影響范圍大,因為所有的污染物都會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而流動,并且對所有的接觸者都有影響;二是作用時間長,因為許多有毒物質在環境中及人體內的降解較慢。

環境污染物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經皮膚和其他途徑進入。氣態污染物一般是經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的。由于呼吸道各個部位的結構不同,對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體肺泡面積達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極快,僅次于靜脈注射。進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徑一般不超過3μm,而直徑大于10μm的顆粒物質,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粘膜上。水溶性較大的氣態物質,如氯氣、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極少進入肺泡;而水溶性較小的氣態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達肺泡。污染物進入人體后,由血液輸送到人體各組織。不同的有毒物質在人體各組織的分布狀況不同。一般來說,重金屬往往分布在人體的骨骼內,而“滴滴涕”等有機農藥則往往分布在脂肪組織內。毒物長期隱藏在組織內,并能在組織內富集,造成機體的潛在危險。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強、相對分子質量極小的污染物可以原報排出體外,絕大部分都要經過某些酶的代謝或轉化,從而改變其毒性,增強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人體的肝、腎、胃腸等器官對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轉化作用。其中以肝臟最為重要。污染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可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氧化還原和水解,這一代謝過程主要與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關;第二步是結合反應,一般經過一步或兩步反應,原屬活性的有毒物質就可能轉化為惰性物質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增大活性的現象,如農藥1605在體內氧化為1600,其毒性更大。

各種污染物在體內經生物轉化后,經腎、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體外,少量經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種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過皮膚的新陳代謝到達毛發而離開機體。

人體除了通過上述蓄積、代謝和排泄三種方式來改變污染物的毒性外,機體還有一系列的適應和耐受機制,但機體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過一定的限度,人體就會出現中毒癥狀,甚至死亡。影響環境污染物對人體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劑量、作用時間、反應條件和個體敏感性等。總的來說,不同的污染物對機體危害的臨界濃度和臨界時間都是不同的,只有當環境污染物在體內蓄積達到中毒閾值時,才會發生危害。

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往往造成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遠期危害。當污染物在短期內大量侵入人體,常會造成急性危害。歷史上的公害事件,都是急性危害的例子。當污染物長期以低濃度持續不斷地進入人體,則會產生慢性危害和遠期危害。例如,大氣低濃度污染引起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以及低劑量重金屬鉛引起的貧血、末梢神經炎、神經麻痹、幼兒腦受危害而引起學習和注意力渙散等智力障礙等。環境污染物對人體的遠期危害主要是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資料表明,人類癌癥由病毒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超過5%,由放射性物理因素引起的也在5%以下,由化學物質引起的約占90%。而致癌的化學物質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環境污染物。例如,砷化物、石棉纖維、煤煙中的苯類、二氧化硫、農藥等。如位于包鋼北部偏西約20公里的沙德格蘇木,許多牧民都患有腰背部及四肢關節疼痛,部分人出現骨骼變形,據包頭醫學院在該地區的調查,兒童牙齒斑釉率為97.63%,成人為89.57%,嚴重的氟污染不僅損害了沙德格百姓的健康,而且給當地的畜牧業帶來危機。20世紀70年代末,一個大隊有萬余頭羊,后來只活了不過4000頭,牧民們生活極端困苦,紛紛灑淚離鄉,逃荒到達茂旗等地。對此,國家環保總局很重視,指派太原環境醫學研究所去調查核實,結果情況基本屬實。

第5篇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中專化學教學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095-02

中專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并為其今后人生的發展做準備,可以為學習能力稍弱但具有潛力的學生提供適宜的發展機會。多元智能理論在學生觀、認識論及教學觀等方面都具有獨特見解,能夠促進學生智能多元、綜合協調地發展,對我國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多元化的教育形式相對于教師而言,中專教師有更為平和的心態及充足的精力來研究教學,并能深入學習與實踐多元智能理論來積極開發學生們多方面的智能。化學教學是中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元化智能理論的合理滲透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善于將多元智能理論與化學教學相聯系,從而培養及發展學生各個方面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論與化學教學的整合主要可以從七個方面入手,即語言智能、空間智能、邏輯數理智能、觀察智能、音樂智能、運動智能以及自知自省智能等,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到實際教學之中對化學教學而言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 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專化學教學的實踐與應用

1.1 語言智能與化學教學的整合

語言智能指用語言表達、欣賞語言內涵以及發散語言思維的能力,化學教學中語言智能的開發目的在于明確化學相關術語含義、掌握以及恰當地應用,從而為其他智能的發展作鋪墊。在化學教學中語言智能的運用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對化學原理、概念、術語、符號、實驗儀器的名稱以及化學現象過程運用口語或書面語進行正確表述,例如化學式、元素符號、化學反應方程式、酯化與水解、氧化和還原、燒杯、蒸餾、過濾等;另一方面,將自身對化學現象的分析與推測通過與他人之間的交流表達出來。中專化學教師可以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切入,例如,將與化學有關的科學發明小故事與學生分享,組織課堂讓學生討論對當代化學成就的感想,引導學生閱讀化學科普讀物以及布置科技論文的作業等,將聽說讀寫有機地滲透到化學教學環節之中。

1.2 空間智能與化學教學的整合

化學教學中的空間智能的開發主要包括:試劑的鑒別、實驗儀器的組裝、混合物的分離等實驗操作;分子結構、原子結構、有機分子結構等化學物質結構。空間智能與化學教學的整合主要通過能夠顯示微小或者復雜事物與過程的模型來表現,建立模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抽象事物,如圖表、圖畫、多媒體圖像甚至綠豆、鐵絲、棋子、牙簽、橡皮泥及火柴等材料。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概念中的相關結構來制作CH4、C2H4以及H2O等分子模型,還有計算機輔助教學展現動畫等多種各具特色的表現方式,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還能夠以直觀生動的形象幫助學生活躍思維、開發空間想象力,進一步地讓其了解化學物質的結構特點,從而有效地對知識進行二次鞏固復習。

1.3 邏輯數理智能與化學教學的整合

邏輯數理智能指對邏輯結構理解、發散思維的能力,其核心是運用邏輯推理來發現與解決問題,主要表現為人對事物關系的對比、因果、運算及推理等。在中專化學教學中,邏輯數理智能的開發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分析題意及掌握問題的實質。化學教師可以適時采用蛛網圖來進行知識的匯總、用矩陣圖來進行相關知識的比較、用概念圖構建知識間的關系,進而學生能夠利用相關圖表進行歸納、比較以及總結,整理所學知識。除此之外,在化學實驗中,通過學生自主地觀察、對比與分析也能拓展其邏輯數理智能,例如,在HCl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實驗中,主要探討H離子、Cl離子以及H2O分子之間是何種粒子使得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問題,運用排除法可以通過在紫色石蕊試液中相繼加入蒸餾水、NaCl以及HCl方法先后排除H2O分子以及Cl離子的可能性,進而得到是H離子將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結論,這一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多次觀察實驗情況的變化能夠得到最終結果,并能夠推理出在氫氧化鈉溶液中,Na離子、OH離子以及H2O分子之間是什么粒子能夠使得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的結論。因此,化學教師在教學之中通過將學生從被動向主動進行轉化并引導其進行科學的觀察與推理,能夠有效地開發學生的邏輯數理智能及提升化學知識水平。

1.4 觀察智能與化學教學的整合

中專化學教學中重視學生觀察化學現象,發現問題以及總結規律的能力,其中觀察能力不僅僅指觀察實驗以及記錄現象的能力,還包含了化學變化的感受以及對抽象物質空間結構的觀察與認識。中專化學教學注重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因此,觀察智能的開發要求學生將化學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通過觀察智能來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加以解釋。例如,在緩沖溶液的課堂教授中,可以聯系到人類生理方面,人體血液的pH值介于7.35~7.45之間,當pH大于正常范圍時肌體發生堿中毒,當pH小于正常范圍時肌體則發生酸中毒,血液是一種特殊的緩沖溶液,它能夠有效地避免人類體內營養物質代謝所產生的以及人體從食物中攝取的堿性、酸性物質進入血液之中后引發中毒,源于血液能夠對抗外來的少量堿性與酸性物質,再配合腎與肺的調節作用,從而保持血液正常的pH值。通過這一緩沖溶液的講述,學生在學會了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了解醫學常識,進而加深化學實用性與重要性的認識。除此之外,化學實驗中觀察智能的運用也十分重要,科學合理的觀察方式是完成實驗的有力保證,也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有效手段。

1.5 音樂智能與化學教學的整合

在中專化學教學之中音樂智能主要表現為藝術與美的教育,音樂智能的核心是對韻律與聲音的敏感度。化學課程中有許多與美息息相關的素材,如實驗之中的反應之聲,點燃氯氣與氫氣的混合氣體所發出的劇烈聲響、金屬鈉與水反應時產生的絲絲聲響等。與此同時,化學元素歌訣記憶法也是音樂智能開發的表現方式,其音韻節律可以使學生朗朗上口進而容易記憶,如元素的化合價記憶口訣:化合價實質應認清,金正非負單質零;化合物里有正負,正負總價和為零;許多元素有變價,條件不同價不同;一價氟氯溴碘氫,還有金屬鉀鈉銀,二價氧鋇鈣鎂鋅,鋁三硅四都固定,抓氮變價要注意,一二銅汞又三金,二四碳鉛二三鐵,二四六硫三五磷。傾聽反應聲音及化學元素歌訣記憶法等音樂智能輔助化學教學方式通過豐富多彩的音律變化,不僅能夠準確地反映化學物質的科學的音韻規律,還能夠使學科產生直觀的美感,進而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音樂智能的開發還可表現為在化學課堂中運用適當的音樂配合教學相關內容來渲染學習的氣氛,從而有效地緩解學生的用腦緊張及提升其學習效果。

1.6 運動智能與化學教學的整合

運動智能主要是指人身體的平衡、協調能力以及運動中的速度、力量與靈活性等,表現為用身體來表達情感、思想的能力。運動智能的開發主要通過活動課來讓學生積極融入于活動之中,學生再以運動的方式將獲得的相關信息進行內化處理,從而使左右大腦同時進行工作以促進其身心健康與運動智能的協調發展。運動智能在中專化學課程中則主要表現為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其目的是將蘊含于化學實驗設計中的理論思考通過實在的操作方式表現于具體的感性實踐活動之中。例如,在金屬與酸的反應中,化學教師可讓學生先自己動手做實驗,觀察Zn、Mg、Al、Cu、Fe等五種金屬與酸反應的不一樣現象:Zn與Al反應較快,Mg反應最為迅速并且伴有明顯的放熱現象,Fe反應速率較慢且表面有氣泡產生,Cu則沒有反應,然后結合金屬的價格提問若要制取氫氣應該選擇哪種金屬最合適,通過綜合的分析,學生能夠得出結論即用Zn制取氫氣最為合適。通過親自操作化學實驗,學生的動手智能得到了很好的開發,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1.7 自知自省智能與化學教學的整合

自知自省智能是人們準確地構建自我感知以及運用知識來指導與規劃自己行為的能力。中專化學教學之中許多方式能夠開發學生的自知自省智能,以化學實驗教學為例:首先,學生在掌握基礎實驗技能的前提下準備好實驗所需儀器與試劑;其次,學生進行自定合理的實驗方案,有意識地認識到自身智能活動的過程;再者,教師在旁對學生實驗進行相關指導工作,并針對學生所提問題做出相應的解答及糾正操作之中的錯誤之處,學生再通過反省來對自身的智能活動進行調整;最后,在實驗結束之后,教師應組織全體學生對此次認知活動發表見解以檢查及評估自知自省活動的效果。人類認知是一個循環的過程,而自知自省則是促進這一循環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有計劃地加強學生自知自省智能的開發。

2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多元智能理論為我國新時期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并對我國教育教學具有十分深刻的促進意義。在中專化學教學的實踐與應用中,化學教師應將多元智能理論滲透其中,激發教學改革靈感,全方位、智能化地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總而言之,教師應注重學生各項職能優勢并發掘其職能潛力,從而促進學生們的個性發展,為培養社會各界職能優勢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熊士榮,李躍春,謝祥林.多元智能理論與化學教學的整合[J].課程教材教法,2009(2):15.

[2] 周沖.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的化學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3):15.

[3] 戴連久,閻蒙鋼.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多元智能理論與化學教學的整合[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5):34.

[4] 王琳.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化學教學課件的設計與開發[D].四川師范大學,2012(3):27.

第6篇

水帶給身體的答案

雖然人們常說女人是由水做的,但從某種科學的角度而言,無論男女老幼,其實都可以被定義為是由水組成而成。

要知道我們的身體實際上就是個儲水袋,水分占了體重的大約60%,可以說,水是人體珍貴的獨一無二的萬能溶劑,生命的運轉,一分鐘也離不開水,水在體內以血液或淋巴液的形式循環,同時輸送營養和氧氣,排出廢物,并保持體溫和體內滲透壓平衡。一旦人體內水分不足,則會導致胃腸消化、血液輸送營養、體液濃度調節等的功能失常,久而久之還會引發腰酸背痛及常見的變形性膝關節癥、關節炎等病,要是不注意飲用到了細菌含量超標的飲用水,更會引起嘔吐腹瀉、頭昏眼花等癥狀。因此長期飲用好水,才能真正的讓人的體質和生命質量提升。具體來說,高品質水可以給身體帶來平衡血液、排泄廢物等多種幫助。

幫助消化:我們吃進嘴里的食物,經牙齒咀嚼和唾液潤濕后,進行從食管到胃腸、完成消化并被吸收的消化過程,這些環節都要水分來參與,加速體液對營養成分的溶解。

排泄廢物:食物的營養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殘渣廢物,要通過出汗、呼吸及排泄的方式排出體外,這幾種不同的排泄方式都需水分的幫助才能實現。

關節:人體關節之間需要有液,來避免骨頭之間的損壞性摩擦,而水則是關節液的主要來源。

平衡體溫:當環境溫度低于體溫時,為了維持身體溫度保證正常生理活動,體內水分會因縮小的毛孔減少蒸發而保留在體內;環境溫度高于體溫,水分就會通過擴張的毛細血管呼吸孔排出體外,降低體溫。身體通過水的流散保證生存功能。

維護細胞:水能促進細胞新陳代謝,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保持皮膚的濕潤和彈性。

平衡血液:水能改善血液、組織液的循環,并有助于平衡血液的黏稠度和酸堿度。

直飲水機選擇有講究

早在古時,唐代陸羽在其所著的《茶經》中,便將水界定為三個等級,“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而在英國,也有科學家測量了人體血液中60多種化學元素含量,與水中元素、地殼元素的分布,發現三者的豐度曲線有驚人的重合性,從而說明水中的礦物元素和營養,跟人的健康密切相關。因此我們也不難管中窺豹,從古今學者對水的研究中發現一杯高品質飲用水的重要。

但眾所周知,水這作為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社會經濟發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卻遭受越來越嚴重的污染,因而越來越多的家庭便裝上了一種名為直飲水機的凈水設備。不過如何挑選到一款合心意的設備,又成為了眾人新的難題,不過這一問題通過小編對易排水公司四川區總經理胡小林的采訪,得到了大家想要的答案。

胡總告訴我們,購買一款優質的直飲水機,首先要看品牌,因為品牌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畢竟名牌產品意味著它是用戶公認的好產品。除了性價比優良外,名牌產品的售后服務水準也很高。其次要看質量,也就是認準產品的品牌。包裝箱上的執行標準號、衛生許可批件號、電工產品認證合格編號等標志意味著該產品已達到相應的質量水平。再次是看外觀,直飲水機大多采用流線型設計,線條清晰流暢,造型新穎時尚。在當今社會,選擇外形美觀,有時代感的產品,更能體現出個人的審美情趣。最后是看價格,一般來說,立式直飲水機價格高于臺式直飲水機;壓縮機制冷直飲水機價格高于電子制冷直飲水機,多功能直飲水機價格高于基本型直飲水機。消費者應多方位多角度考慮,并且貨比三家,才能買到價廉物美的直飲水機。

而由易排水公司生產的易排――直飲水機的制水過程,則是由三大部分九道濾程系統組合而成:

清除:把自來水中有毒有害物質清除干凈,但又保全自來水中的有益微量元素。

第7篇

代表零食:蘋果、橙子、西瓜、葡萄

水果可謂是零食之上選,熱最相對較低,但維生素含量豐富,還具有促進消化的作用。蘋果的營養全面而豐富,橙子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西瓜消暑解渴又利尿,而常食葡萄對于心臟非常有益。

如果家里有糖尿病病人,那就在水果選擇上花點心思,準備一些病人也能食用的柚子、獼猴桃等,少吃或不吃荔枝等含糖量高的水果。

堅果類:健腦又補鈣

代表零食:榛子、松子仁、核桃、杏仁、開心果

堅果是植物的精華部分,一般都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對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有極好的功效。而且,堅果含有的油脂雖多,卻多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對于心臟和血管都非常有益。

榛子:榛子被譽為堅果之王。營養全面豐富,常食對癌癥、心腦血管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還可明目健腦。

松子仁:味甘性溫,具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經常吃,能預防因膽固醇增高而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對大腦和神經系統也大有裨益。

核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維生素。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鋅和錳是腦垂體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于腦的營養補充,有健腦益智的作用。

杏仁:杏仁富含纖維素,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此外,杏仁含有極其豐富的植物化學元素,有助于減少患心臟病及其他慢性病的危險。

開心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有抗衰老的作用,還能增強體質。

值得提醒的是,盡管堅果營養豐富,但熱量很高,一不小心食用過量,脂肪就會毫不留情地長在你身上。因此,一定要注意控制堅果的攝入量。

糕點類:選擇健康種類

代表零食:蘇打餅干、全麥餅干

糕點類零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們能提供能量,但說到其他營養成分,就乏善可陳了。雖然糕點類食品也不全是垃圾食品,但建議大家最好選擇全麥餅干、蘇打餅干,而曲奇、酥餅、蛋黃派則應該排除在零食單之外。因為,這幾類糕點高油、高鹽、高糖,不利于健康,吃多了會讓你的體重悄然升高,帶來健康隱患。

偶爾饑餓的時候,可以拿它們墊墊肚子。但如果吃飽了飯,還是少吃為妙。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糕點更是禁忌品,其中所含的大量精制糖,會令血糖異常波動。

肉制品類:最好少吃

代表零食:牛肉干、魷魚絲、香腸、豬肉脯

第8篇

情感教育是審美教育的突出特征.情感是一切審美活動的血液,不斷地流淌與灌溉各種審美元素,才會促使人變得鮮活.先生曾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受教育者在審美教育中,往往會產生強烈的感情波動,也就容易被感動,進入一種感性階段.美育最大的特色就是用美來影響人的情緒,用情來感染人,用情來打動人的內心.情感的力量會決定美育的力量,用情動人的效果會直接影響美育的結果.所以美育并不是什么很難以言表的教育,而是跟其他教育類似,就是一種理智與情感相結合的教育.

法國作家福樓拜說:“越往前走,藝術越要科學化,科學也越要藝術化.”

對于化學這門科學而言,高中生僅僅是從初三才開始接觸,要想對化學教育進行審美化教育必須首先進行科學化教育.化學課堂應該是充滿著各種審美因素的課堂.化學老師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的方式比其他學科的方式要多得多,比如說可以通過當堂實驗與學生親自實驗的方式來進行情感的溝通交流.所以想要在高中化學的教育中將審美教育潛移默化,讓學生能自覺認知,自我欣賞并且努力創造美,應該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一、發揮化學外在美的作用

學生在化學課堂可以通過視覺觀察到各種有形有色、有輕有重、有大有小的物質.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幫助學生來更深的感知物質的美,培養學生對美的領悟能力.例如在講授《硅和二氧化硅》這一板塊時,教師可以先從二氧化硅的外在美入手,介紹罕見的紫色水晶、紅色的瑪瑙珠與無色的冰髓等等都是屬于天然的二氧化硅的晶體形式.然后從其流暢的線條、美麗的顏色、折射的光芒等方面來牢牢抓住學生的興趣點.

再例如講解《鹵素》時,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來展示不同形態的鹵素,學生對鹵素形態的認知的逐層深入會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在講解各種鹵素單質的溶解性時,就可以利用萃取和分離實驗讓學生在絢爛的色彩變化和分明的層次變化中較為容易而又愉快的掌握這一知識難點.在各個專題中都有很多知識點傳授可以幫助教師來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審美教育.

二、在化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使用化學的語言美來促進學生對美的更深層面的理解

化學交流中約定俗成的語言符號就是化學語言,可以分為化學圖表與化學符號.化學理論是對化學事實實驗的解釋,是在一系列試驗之后提煉而成的科學.物質的美在化學中所呈現出來的是復雜而又多變的,化學分子式與反應方程式又是對物質最好的呈現方式.一百多種元素組成了數以千萬計的奇妙組合,形成了自然界繁雜的物質,變化是千姿百態的,但是又有著規律可循,呈現出一種既多樣又統一的美感.例如在講授《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這一板塊時,凌亂無序的化學元素按照橫向與縱向組成了一個循環有序的系統,展示了各個元素之間的和諧的排列.

微觀世界的抽象美往往則是由電子、原子、分子勾勒而成.這樣抽象的美可以通過電子式、原子結構示意圖與晶體結構變得直觀具體,將微不可見的美變得生動近人.例如教授《化學平衡》這一專題時,要引導學生充分感知化學理論對立而統一的美,則可以使用矛盾解讀法,從溶解與結晶,分解與合成等方面出發,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讓學生能夠深刻領悟到化學理論的簡潔而深遠的美.

三、化學的思想美與社會美的充分利用來提升學生對美的欣賞水平

化學的思想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化學發展史;第二是化學家的卓越貢獻和崇高品質.例如在講授《苯 芳香烴》這一課題時,通過凱庫勒生平的介紹,突出他在化學科學上起到的極大的促進作用,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凱庫勒對化學的渴望與執著.凱庫勒在夢中發覺了苯環的結構,這不僅僅是偶然,更多的是一種必然.凱庫勒長年累月的潛心思考,促使他儲存的知識達到突變,研究思維得到飛躍與發展,最終確立了苯環的結構.正如有這樣一句話:“機遇只屬于那些有準備的頭腦”.故事聽起來比較離奇,但卻能夠起到對學生欣賞他的精神美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欣賞觀.

化學與人類的自我發展,化學與人類的生產實踐以及化學與人類的思維方式等等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化學的社會美也就可以起到揭示自然界的秩序,和諧,統一的作用,揭示可觀物質變化的內在原因,并解釋和隱含了現象與本質的關系.

第9篇

【關鍵詞】中草藥;免疫功能;探討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1-0241-01

免疫學是主要是研究免疫功能的一門學科,而免疫功能是對疾病抵抗力較強的一種狀態,然而現代免疫學的觀點認為凡是研究人類和實驗動物的免疫反應均屬之。免疫系統的基本作用是抵抗微生物和化學因子的侵犯以保護機體的完整性。而祖國醫學強調人體自身防御機能,以及扶正培本的辨證論治,與免疫學的雙相調節觀點有著很密切的關系。近幾年來,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中藥對人體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均取得可喜的進展,故本文將有關研究中藥免疫功能的資料作以綜述,以饗同道。

1單味中藥對免疫的作用

現代科學已經證實,幾乎所有的滋補中藥都具有免疫功能,它們所含的稀有元素具有調節體內電子的作用,能充實細胞內氧的成分。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有著不同的調節作用。常用能促進血液中白細胞數量增加的中藥有人參、黨參、苦參、漢防己、青本香、夏枯草、黃芪、金銀花、麥冬、黃芩、生地、紫花地丁、女貞子、板蘭根、山茱萸、枸杞子、補骨脂、大棗、丹參、靈芝等;能促進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增強的中藥有人參、白術、夏枯草、靈芝、豬苓、香菇、當歸、牛黃、蒲公英、黃芪、桑寄生、青蒿、水牛角.茯苓、王米須等;能促進T細胞數量增加、淋巴母細胞轉化的中藥有人參、丹參、川芎、靈芝、何首烏、白術、五味子、當歸、黃精、薏苡仁、天門冬,女貞子、羊蓬、枸杞、黨參等:能對干擾素有誘生作用的中藥有黃芪、紅花、冬瓜子、白芷、當歸、艾葉、川芎,桑枝,蘇葉、柴胡、天麻、半夏、車前子、漢防已、青蒿、玉米須等;能促進抗體產生的中藥有人參、何首烏、柴胡、紫河車、地黃、羊霍等;能參與預防腫瘤免疫反應的中藥有人參、豬苓、仙鶴草、白茅根、大棗、靈芝、桂枝、柴胡、當歸、甘草、白術、天門冬、薏苡仁、茯苓、黃苠、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等。國外發現腫瘤全消退率以當歸為最高,可達88.9%其次為柴胡、掛枝可達66。7%,豬苓可達42.7%[1]

2 中藥提取成分對免疫的作用

靈芝具有“安神、保神”、“入心生血、助心充脈”“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現代藥理和臨床研究證明,靈芝具有多方面生理活性和藥理作用。經何慶云等研究發現靈芝多糖 體為扶正固本的有效成分。其不僅對正常小鼠睥淋巴細胞生殖反應有促進作用,而且能促進老年小鼠脾臟淋巴細胞的增殖,對免疫低下的老年小鼠抗體形細胞(PFc)的產生有促進作用[2]。眾所周知,白細胞介素2(II一2)具有廣泛的免疫活性,已在多種免疫缺陷性疾病和腫瘤免疫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而靈芝多糖體能顯著增加正常小鼠脾臟細胞 IL一2的產生!并可恢復年老小鼠細胞分泌IL,-2的能力,對氫化可的松或環孢素A抑制的小鼠脾細胞IL…2的產生表現部分拮抗作用。因此,靈芝多糖體的免疫調節作用不僅促進正常小鼠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而且對免疫抑制劑表現有拮抗的作用,對老年小鼠低下的免疫功能有恢復作用,為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有效成分。黃芪“甘溫純陽”,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之功。據現代藥理分析,黃芪含有豐富的硒(Se)元素,它是介于金屬與非金屬之間的化學元素。它對維生素A、C、E、K的吸收與消耗進行調節,也是構成人體內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重要成分,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對機體的免疫有促進怍用,對各種金屬等造成的致癌物質有抑制作用,對細胞膜有保護作用。中國醫科院腫瘤研究所在黃芪各種有效成分中篩選出F3,該成分在體外異種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的試驗中顯示對癌證患者淋巴細胞功能有完全性免疫恢復作用。在進一步研究中發現F3可提高淋巴因子IL一2激活殺傷(LAK)細胞,以提高腫瘤的殺傷效應[3]。儲大同等研究也表明,黃芪F3在體外與低劑量的ril一2(100u/ml);合用所產生的,

總之,許多中藥具有免疫調節劑的性能,其主要作用是調動整體的非特異性抵抗力,這和西藥的特導性是互補的。因此。運用中藥必須宏觀著眼,研究中藥必須微觀著手,進一步加強對中藥免疫功能的研究,讓中藥在過繼免疫治療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參考文獻

[1]ild。bert w。agner.植物中的免疫增強劑圜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 2007;9(4);42~44

[2]何慶云、李榮芷、陳琪。靈芝免疫曬性多糖的化學研究,中國中雜志,2002;1 7(4);226~228

[3]儲大同、孫燕、林娟如。黃苠提取成分對癌癥患者淋巴細胞免疫功噸恢復以及對大鼠免疫抑制逆轉的作用,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9(6);35

第10篇

A.S區 B.H區 C.V區 D.W區

2.關于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正確的預測是

A.父親色盲,則女兒一定是色盲

B.母親色盲,則兒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色盲,則孫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色盲,則外孫女一定是色盲

3. 右圖是一個植物細胞模式圖,1-10號分別指示對應的細胞結構,以下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1號和2號都與能量代謝有關

B.5號和6號所含主要化合物成分相同

C.8號和4號可共同參與某一特定的生理活動

D.9號內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和蛋白質等物質

4.正常情況下,人體進食后血液內

A.胰島素含量減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島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島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減少

D.胰島素含量減少,胰高血糖素含量減少

5.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證明了

A.DNA 是遺傳物質 B.RN是遺傳物質

C.蛋白質是遺傳物質 D.糖類是遺傳物質

A.細胞體積越大,物質運輸效率相對越低

B.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大,物質運輸效率相對越低

C.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相對大小關系限制了細胞長大

D.細胞核中的DNA不會隨細胞體積擴大而增加

6.下列細胞中最可能是單倍體體細胞的是

A.磷脂、蛋白質 B.糖脂、糖蛋白

C.脂質、蛋白質、無機鹽 D.磷脂、蛋白質、核酸

7.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磷脂、蛋白質

B.前者補充水分,后者補充能量

C.兩者都補充營養

D.前者補充營養,后者補充能量

11.在根毛細胞和肝臟細胞內都具有的,而細菌細胞內不具有的結構是

A.線粒體和中心體 B.染色體和葉綠體

C.RNA 和葉綠體 D.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12.細胞中常見的化學元素有20多種,其中有些含量較多,稱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很少,稱為微量元素。下列各組元素中,全是微量元素的是

A.Fe、Mn、B、Mo、S B.Mo、Zn、Cu、B、Fe

C.P、N、K、Ca、Mg D.C、H、O、Ca、Mg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吡羅紅使DNA呈現紅,甲基綠使RNA呈現綠色 ②健那綠能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藍綠色 ③果糖能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 ④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成紅色 ⑤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4. 下表是部分生物體中水分的含量

生物 水母 魚類 蛙 哺乳動物 藻類 高等動物 含水量(%) 97 80~85 78 65 90 60~80 表中數據說明: ①代謝旺盛的組織器官含水量較多 ②生物體中水分的含量超過了50%,是各種化學成分中最多的 ③水生生物體內的含水量比陸生生物體多 ④同一生物體不同的組織器官含水量差異很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15.下列各組合中,能體現生命系統的層次由簡單到復雜的正確順序是

①皮膚 ②胃黏膜 ③神經元 ④變形蟲 ⑤細胞內蛋白質等化合物 ⑥病毒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個池塘里的所有魚類 ⑨一片森林 ⑩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16.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光合作用的兩階段均有[H]和ATP產生

B.光合作用中產生的O2來自水和CO2

C.光合作用中固定CO2的是一種C3化合物

D.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在有光無光條件下都可以進行

17.三磷酸腺苷的分子簡式和18個三磷酸腺苷所含有的高能磷酸鍵的數目是

A.A-P—P和18個 B.A-P~P~P和18個

C.A—P—P和48個 D.A-P~P~P和36個

18.如果發面時間過長,面團會變得松軟,含水量也會增加,其原因是

A.長時間無氧呼吸產生大量的水

B.有氧呼吸產生CO2和水

C.酵母菌自身物質分解產生水

D.酵母菌能使面粉中的結合水轉變成自由水

19. 某人能看懂文字和聽懂別人談話,但自己不會說話,這表明他的大腦受到損

傷,受傷的區域是

A.S區 B.H區 C.V區 D.W區

20.下圖中,橫軸表示酶的反應條件,縱軸表示酶的催化速率,能正確反映溫度、pH、時間和底物濃度與酶的催化速率關系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甲、丙、丁

C.甲、丁、乙、丙 D.甲、甲、乙、丁

21.下圖中ad表示連續分裂細胞的兩個細胞周期。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a和 b為一個細胞周期 B.c段結束時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遺傳物質平分一般發生在d段  D.b和c為一個細胞周期

22.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的描述正確的是

A.所有穩態調節都有反射弧的參與

B.所有的穩態都是相對的

C.所有穩態的形成都有內分泌腺參與

D.所有穩態的調節中樞都在大腦

23.下列關于神經興奮的敘述,錯誤的是

A.興奮部位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膜內為正、膜外為負

B.神經細胞興奮時細胞膜對Na+通透性增大

C.興奮在反射弧中以神經沖動的方式雙向傳遞

D.細胞膜內外K+、Na+分布不均勻是神經纖維興奮傳導的基礎

24.白細胞能夠吞噬病菌。這些說明了細胞膜的特點是

A.具有流動性; B.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

C.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D.以磷脂雙分子層為基本支架。

25.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下列關于酶的論述中,都正確的一組是

①酶是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質 ②酶的活性與PH有關 ③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④酶的數量因參與化學反應而減少 ⑤只要條件適宜,酶在生物體外也可催化相應的化學反應 ⑥溫度過高和偏低對酶活性影響的原理相同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③ D.②③⑥

26.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相同點是

①都在線粒體中進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產生ATP

⑤都經過生成丙酮酸的反應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27.細胞中脂肪的主要作用是

A.激素的主要成分 B.儲能的主要物質

C.儲能的物質 D.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28. 馬拉松長跑運動員在進入沖刺階段,發現少數運動員下肢肌肉發生抽搐,這是由于隨著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過量的

A.水 B.鈣鹽 C.鈉鹽 D.尿素

29.下列所示結構中,屬于肽鍵的是

A、—CO—NH 2 B、—CO—NH—

C、 CO—NH D、 NH 2—COOH

30.現代進化理論是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觀點,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完善和發展表現在

①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②種群是進化的單位 ③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 ④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 ⑥隔離導致物種形成 ⑦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31.(每空2分)現有下列物質:H2O ②空氣Mg ④CaO ⑤H2SO4 ⑥Ca(OH)2 ⑦CuSO4·5H2O ⑧碘酒。其中,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屬于酸的是____;屬于堿的是____;屬于鹽的是____。___ __,H___ ___,乙_______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

第11篇

關鍵詞: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中藥黃姜;微量鎘;測定

在中藥中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在對微量元素進行測定時,需要應用專業的測定方法,測定的結果對中藥的藥效、作用機理以及臨床治療都有著較大的幫助。中藥黃姜是一種草本植物,其具有清熱解毒、消炎等功效,在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治療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有報道稱中藥黃姜中含有微量元素鎘,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元素,會引起心血管疾病。本文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對中藥黃姜中微量鎘(Cd)進行了測定,還分析了影響測定結果的因素,希望對其他研究人員提供一定幫助,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性。

1 實驗部分

1.1 儀器與實驗條件

180-8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配套石墨爐及自動進樣器(本日立公司);Cd空心陰極燈。儀器工作條件見表1。

表1 對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實驗條件

1.2 試劑及標準溶液

Cd(1mg?mL-1)和Pd(10mg?mL-1)的標準溶液分別用光譜純CdO和PdCI2以常規方法配制而成。實驗中所用的其他試劑均為優級純或分析純。水溶液工作曲線標準系列由Cd的標準儲備液,經1%HNO3逐步稀釋而得,其中基體改進劑Pd的濃度均為0.8mg?mL-1。二次蒸餾水用于整個實驗過程。

1.3 試樣的制備

準確稱取經洗凈、烘干、過篩(80目)的粉末試樣(黃姜)0.2000g于小燒杯中,加人5mL濃HNO3,放置過夜,然后加人2mLHIO4,低溫加熱試樣至近干。冷卻后,以2mL(1:4,φ)HNO3溶解殘渣,加入10mg?mL-1Pd溶液2mL,最后用1%HNO3定容至25mL。同法制備空白試液。

1.4 分析步驟

用微量注射器吸取20uL試液注入到石墨爐內,在選定的操作條件下,進行試液的干燥、灰化和原子化,以峰高和濃度繪制工作曲線。

2 結果與討論

2.1 基體改進劑及其用量

鎘(Cd)是一種容易揮發的元素,有報道稱中藥黃姜中含有這種微量元素,研究人員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GFASS)對Cd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實驗結果表明,灰化溫度對測定結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灰化溫度較高的條件下,待測物會損失,使得測定值偏低;灰化溫度較低的條件下,又無法有效的去除基體,從而導致在原子化的階段,基體對分析信號產生了較大的干擾。有研究表明,合理應用基體改進技術,可以降低其他因素對測定結果的影響,所以,研究人員在測定中藥黃姜中微量鎘的含量時,采用Pd作為基體改進劑,還對Pd對Cd分析信號的影響進行了考察。實驗結果顯示,采用基體改進劑Pd時,應將Pd的用量控制在0.5-1.0mg?mL-1內,在本次實驗中,Pd的濃度為0.8mg?mL-1。

2.2 灰化溫度

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對中藥黃姜中微量鎘的用量進行測定時,灰化溫度對待測物的分析信號產生了一定影響,灰化曲線如圖1所示。圖1的結果表明,在測定實驗中加入基體改進劑Pd,可以提高Cd的灰化溫度,從而消除了基體對實驗結果的干擾,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在本次實驗中,確定的灰化溫度為700℃。

2.3 原子化溫度

為了分析Cd原子化溫度與吸光度的關系,研究人員對基體改進劑使用前后,Cd原子化溫度的變化情況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如圖2所示。從圖2的結果中可以看出,采用基體改進劑后,Cd原子化溫度大大升高了,并且在設定的原子化溫度下,可以得到最大分析信號值。在本次實驗中,設定的原子化溫度為2100℃。

2.4 共存離子的影響

在所選實驗條件下,對5ng?mL-1Cd,當測定的相對誤差≤5%時,考察了常見共存離子K+,Na+,Ca2+,Mg2+,Fe3+,Al3+,Cu2+,Mn2+,Zn2+的影響。結果表明,0.2ng?mL-1K+,Na+,Ca2+,Mg2+;0.05ng?mL-1Zn2+,Fe3+,Al3+,Cu2+,Mn2+對測定基本上沒有干擾。

2.5 檢出限、精密度及標準曲線

根據國際理論和應用化學聯合會中的相關規定,在表1的實驗條件下,測定方法的檢出限為0.075ng?mL-1,標準偏差為3.8%(n=11,c=2ng?mL-1)。標準曲線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r=0.9991)。

2.6 樣品分析及加入回收實驗

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對中藥黃姜中的微量鎘(Cd)進行測定時,實驗人員還進行了加入回收實驗,分析結果與回收率見表2。

表2 樣品分析結果與回收率(n=5)

結束語

有報道指出,在中藥黃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鎘元素,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元素,會引起心血管疾病,這會影響中藥黃姜的治療效果,所以必須采用有效的方法對中藥黃姜中微量鎘的元素進行測定。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發現,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對中藥黃姜中微量鎘的含量進行測定時,會受到灰化溫度、原子化溫度以及共存離子的影響,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研究人員需要加入適量的基體改進劑Pd,其可以保證灰化溫度與與原子化溫度達到最適宜的數值,可以減少基體干擾,從而保證中藥黃姜藥效的最大化發揮。

參考文獻

[1]陳榕,李永財,梁意引,匡玉寶.改良基體改進劑用于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血鉛[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1(9).

第12篇

關鍵詞:磷酸鈣鹽;人體;生物陶瓷

文章編號:1005-6629(2007)02-0079-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磷酸形成的鈣鹽,簡稱為磷酸鈣鹽。磷酸鈣鹽是所有脊椎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的骨骼與牙齒的基本“建筑材料”。人類也是一種哺乳動物,因此磷酸鈣鹽對人類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

1 磷酸鈣鹽的組成、自然存在與工業用途

磷酸鈣鹽是地理、化學、生物、醫藥等學科中較為關注的一類化合物。所有的磷酸鈣鹽主要都是由三種化學元素組成:Ca(+2)、P(+5)、O(-2),這三種元素在地球表面貯量豐富。鈣與磷的氧化物的各種組合(結合水或沒有結合水)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磷酸鈣鹽。磷酸鈣鹽可以根據磷酸根離子的種類進行區分:正磷酸根,PO43-;偏磷酸根,PO3-;焦磷酸根,P2O72;聚磷酸根,(PO3)nn-。此外,還可以按照氫離子的數量來區分。例如,常用的磷酸鈣鹽包括:磷酸一鈣,Ca(H2PO4)2;磷酸二鈣,CaHPO4;磷酸三鈣,Ca3(PO4)2;磷酸四鈣,CA2P2O7。很多純的磷酸鈣鹽是白色晶體,但自然存在的磷酸鈣鹽由于混合了鐵離子和其他的一些稀土元素而顯出各種顏色。大多數的磷酸鈣鹽難溶于水,但所有的磷酸鈣鹽都易溶于酸而不溶于堿。

最重要的磷酸鈣鹽是磷灰石,Ca5(PO4)3X。磷灰石按附加陰離子X的不同可分為:氟磷灰石(fluo-rapatite),Ca5(PO4)3F;氯磷灰石(chlorapatite),Ca5(PO4)3Cl;羥磷灰石(hydroxylapatite),Ca5(PO4)3(OH),以氟磷灰石最為常見,通常所說的磷酸鈣鹽指的就是氟磷灰石。磷灰石是制磷酸和磷肥的最主要原料。制磷肥時,首先浮選天然礦石使其富集,然后在70℃~100℃的溫度下,用強酸(硫酸、磷酸或是硝酸)處理,就可以得到肥料(如過磷酸鈣或三過磷酸鈣),或者得到磷酸,與氨氣中和得到磷酸銨鹽。另一種處理天然磷礦石的方法是在1000℃的高溫下將磷礦石的粉末與SiO2、C混合燒結。這種方法成本較高。但可以得到化學純的產物P4。P4在氧氣中燃燒產生P2O5,繼而與水反應得到磷酸。

2Ca3(PO42+6SiO2+10C=6CaSiO3+P4+10CO

2 人體中的磷酸鈣鹽

生物體的鈣化器官主要是脊椎動物的骨頭與牙齒,其主要的成分是磷酸鈣鹽。此外,一些軟體動物的殼也是由磷酸鈣鹽組成的,而不是碳酸鈣。這些生物磷酸鈣鹽稱為“生物磷灰石”,其結構與化學組成是千變萬化的。大量的研究證明生物磷灰石的組成是不確定的,其中的一部分Ca2+、PO43-被其它的離子所取代,這也是生物磷灰石與礦物磷灰石的主要區別。例如,C2+2+可被Sr2+、Na+、Na+、K+取代;PO42-可被CO32-取代;OH-可被F-、Cl-、CO32-取代,這些現象的發生是由生物環境造成的。因此,生物磷灰石大致的化學計量組成表示如下:

(Ca,Mg,Na)10-x(PO4,HPO4,CO-)6(OH,F,CO3)2-x(0<X<2)

骨是人體結構的支撐體,也是各種新陳代謝所需鈣、磷離子的主要儲存庫。骨是由一個致密的外層和疏松多孔的里層構成的,里層中充滿了凝膠狀的骨髓。多孔性是骨的一個重要特點,液體與細胞通過孔達到骨的各個部分。骨中的有機質包括膠原蛋白與非膠原蛋白。膠原分子以三重螺旋組裝成膠原纖維,磷灰石晶體以平行纖維的方式嵌入膠原纖維。膠原纖維通常成束有規律地排列,以此實現不同的功能,這就是骨最微觀水平的結構。骨中的磷灰石晶體都是板形的,在鈣化過程中,首先從膠原纖維附近的細胞中分泌含有磷酸鈣的納米結晶,由非膠原蛋白指導磷酸鈣結晶體沉積在膠原纖維的孔中:磷酸鈣晶體自然生長至孔徑大小,而不破壞膠原纖維。當然,骨骼并不是固定不變的。破骨細胞可以產生酸性環境去溶解生物磷灰石,同時造骨細胞可以使生物磷灰石不斷結晶,正是永無止盡的溶解與重結晶,才能保持身體血液中鈣、磷所必須的濃度。

除了骨,牙齒是人體中第二大鈣化器官。牙的結構比骨更為復雜。牙齒由外層的牙釉質和里層的牙本質組成,與骨骼一樣,基本礦物為磷灰石,但磷灰石含量不盡相同。牙釉質覆蓋在牙冠上,具有光澤,呈半透明,化學組成接近于純的羥磷灰石,不含膠原蛋白,幾乎沒有有機質,因而是人體中最堅硬的部分,其生物磷灰石晶體的長度比骨骼中的晶體要長。在牙釉質表面,磷灰石晶體中的一些OH-可被F-取代,得到氟磷灰石,一種最堅硬、最致密、最難溶的磷酸鈣鹽,從而使牙齒更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加堅固。但牙釉質中整體含氟量較少,所以,我們使用含氟牙膏來促進氟磷灰石產生,從而抵御細菌產生的酸性環境對牙齒的溶解作用,防止齲齒的形成。牙本質的組成與骨相類似,但比較體骨,還包含著牙本質磷蛋白等其它的有機質,鈣化過程也有所不同。

3 生物陶瓷

陶瓷是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狀化合物經過成型和高溫燒結制成的、由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的無機化合物構成的多晶固體材料。生物陶瓷較為狹義的內涵是指通過植入人體或是與人體組織直接接觸,使機體功能得以恢復或增強的陶瓷。生物陶瓷材料比較于其它醫用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化學性能穩定、耐熱性好、硬度高,其主要的缺點是耐沖擊性差、脆性大。

根據與受體組織的反應程度,生物陶瓷可分為三類:生物惰性陶瓷,如氧化鋁、氧化鋯及氧化鈦陶瓷等;生物活性陶瓷,如致密羥基磷灰石陶瓷、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等;生物可降解性陶瓷,如熟石膏、磷酸三鈣及鋁酸鈣等。

磷酸鈣陶瓷是一類具有不同鈣磷比的陶瓷材料,其中對磷灰石研究最多,此外,還包括磷酸三鈣、磷酸四鈣等。磷灰石類陶瓷最常見的是羥基磷灰石(HAp)。其與骨組織的相容性已得到廣泛的證明,其植入體內不引起異物反應并能與骨組織產生直接結合的事實已得到公認。研究發現,HAp具有吸收、聚集體液中鈣離子的作用,參與體內鈣代謝,其作用與骨組織相似。由于HAp的脆性與生理環境中的疲勞破壞,使其不能用做承載力大的骨代替材料,主要用于口腔種植、耳小骨替換、脊椎骨等機械強度要求不高的替換部件。

磷酸三鈣具有可吸收性,可吸收性指的是將這種材料植入生物體內的損傷部位,當相鄰的組織在磷酸三鈣植入體內增生時,磷酸三鈣能夠被生物的新生骨質組織所代替,這個過程被稱為降解過程.這類材料也成為生物降解材料。磷酸三鈣材料的主要缺點是強度偏低,抗沖擊能力差。目前。磷酸三鈣常用于制成多孔陶瓷做骨骼填充劑。

此外,HAp還可以作為金屬基體(如人工骨、關節骨柄、齒根)上的涂層材料,這樣就兼顧了HAp的生物相容性與金屬的高韌性的優點,可謂揚長而避短。HAp與磷酸三鈣還可以用于研制成醫用復合材料,如羥基磷灰石一生物玻璃體系,羥基磷灰石一磷酸三鈣陶瓷體系,這就克服了單一相材料性能上的局限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北市| 辽宁省| 临漳县| 个旧市| 东明县| 威信县| 巴楚县| 如东县| 陕西省| 崇信县| 利津县| 周宁县| 中江县| 奇台县| 安塞县| 黄平县| 鄂州市| 孟津县| 星子县| 磴口县| 沙田区| 潜江市| 金华市| 建昌县| 金塔县| 龙海市| 苏州市| 花莲县| 天水市| 思茅市| 新巴尔虎右旗| 西畴县| 襄城县| 门头沟区| 额敏县| 堆龙德庆县| 三门峡市| 潜山县| 景洪市| 石景山区|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