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中英語思維

高中英語思維

時間:2023-06-11 09:32:5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英語思維,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中英語思維

第1篇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思維;教學策略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英語文學閱讀列為選修Ⅱ類拓展類課程,用于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思維品質、語言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這體現了高中英語文學閱讀與思維發展的重要性。學生思維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與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有著很大的關系。本文基于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教學框架的探索,對高中英語教學方式進行了創新和變革,研究了如何在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和認知結構[1]。

一、輸入英語文學文本

英語文本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材料,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和語言知識,還對學生的認知發展有重要作用。學生在高中英語文學閱讀過程中通過認知發展對現有的知識體系進行完善,形成新的認知體系,實現思維發展。學生輸入英語文學文本的主要方式是閱讀,英語文學文本即文學作品,其形式主要是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在內容上可以是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也可以是某個精彩的片段。教學英語文學文本,就是將某個文學文本以課文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選擇不同的閱讀文本,事先為學生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閱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其進行閱讀[2]。例如,在教學Unit1Backtoschool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收集“教育”方面的名人名言,每天早上進行閱讀;也可以讓學生將這一單元reading部分中的重點句子摘抄下來,進行閱讀;還可以針對本單元的重點詞匯,讓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縮寫和改編等。這些教學方式都能促進學生的知識輸入和思維發展。

二、激活學生已有認知

激活學生已有認知,是指讓學生在文學閱讀中對現有的知識體系進行探究和擴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與自己認知矛盾的地方,促使其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文本信息進行加工和分析,從而理解新知,對已有認知體系進行補充和完善,進而發散思維[3]。在閱讀文本時,學生要對文本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產生一定的閱讀興趣,從而主動查找相關資料。學生對閱讀文本產生興趣并進行思維發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原文的理解和認知;二是對創造性閱讀部分形成一定的認知;三是對超越性閱讀部分形成一定的認知。教師可以通過“生生回答”的教學設計啟發學生,如首先針對文章的三要素提問,然后讓學生對某個部分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最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分析文章對讀者的教育意義,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4]。例如,在泛讀Unit1Backtoschool中reading部分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eredoeswriterprobablycomesfrom?HowdidthewriterthinkofBiology?WheredidthewritermakemorefriendswithBritishEnglish?對這些問題,學生能夠在閱讀材料中找出答案,同時通過文本閱讀,理解每個段落的中心思想,在思維上對東西方高中生活和學習有具體的了解。教師還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思考如何解決高中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從而有效激活學生的已有認知,發散學生的思維。

三、產生認知沖突

在文本閱讀過程中,學生對已有認知進行提取和分析,會發現文本中與自身已有認知矛盾的地方,從而產生認知沖突[5]。對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提問,作出解決問題的各種假設,以鍛煉學生的推理和論證能力。學生在提問階段會產生三個方面的認知沖突:首先,文本的情境或含義會與學生的已有認知產生一定的沖突;其次,對文本表達的個人觀點表示不贊同而產生沖突;最后,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和水平無法客觀評價文本表達的觀點和看法[6]。在該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作者、人物情節、故事背景、情緒等因素設計討論活動,如向學生提出:“你認為這個故事想要告訴你什么?”“你認為文中的主人公的做法是對的,還是錯的?”“故事中哪些部分給你的印象比較深刻?”“哪個故事情節最打動你?”討論這些問題,不僅讓學生獲得了更多的信息,還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思考和領悟,讓學生通過文本閱讀,完善自己的認知。例如,在教學Unit4Lookinggood,feelinggood教改課改JIAOGAIKEGAI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精讀后,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cangreatlyaffecthowyouthinkofyourphysicalappearance?Howshouldyoudealwithyournegativethoughts?Whatshouldyoupaymoreattentionto,appearance,contentorothers,achievements?”通過討論這些問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頭腦風暴,對個人形象和個人能力對個人發展的影響進行了思考和討論,形成了自己的認識。在討論過程中,有些學生認為在當今社會中,外在形象對個人發展很重要,如果個人能力很優秀,良好的外表對個人發展來說是錦上添花。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對“大眾減肥”的話題進行討論,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和價值觀。四、開展思維操作活動思維操作活動是在思維型文學閱讀課堂上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和認知體系的重要途徑。學生全身心投入閱讀過程中,認真分析文中的人物、事件、思想、氛圍、情感,從而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思維操作活動主要表現在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通過賦形思維、構成思維來化解學生的認知沖突。教師可以選用一些與之相關的材料突出閱讀主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建立認同感[7]。教師在設計思維操作活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和演變流程。第二層次是通過相似性思維化解創造性文本解讀中的認知沖突。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如果可以,你會跟主人公一樣做出同樣的決定嗎?”這能夠拉近作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比如,Unit3Gettingalongwithothers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與別人相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教師可以先概述文章內容,讓學生對故事的來龍去脈有一個詳細的了解,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當我們遇到文中同樣的問題時,應該怎么做?”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如“你的同學把你考得不太好的成績告訴了別的同學,你會生氣嗎?”“也許文中的主人公知道自己錯了,想要道歉,你會接受嗎?”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這個例子進行討論:“當一件事情發生以后,別人的道歉你真的會接受嗎?”

結語

實施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不僅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閱讀知識,還能激發學生的已有認知,讓學生在認知沖突中完善已有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究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架構,合理設計教學流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志英.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架構研究[J].英語廣場,2017(12):152-153.

[2]曾蘭銀.高中英語閱讀思維型課堂的實踐探索[J].基礎外語教育,2019,21(03):71-77,109-110.

[3]陸燁.基于思維過程的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構建[J].中學生英語,2019(02):92.

[4]魏美玲.基于思維過程的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架構[J].新課程(下),2018(12):41.

[5]付乃群.基于思維過程的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架構[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98.

[6]孟光策.基于思維過程的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架構分析[J].校園英語,2018(44):141.

第2篇

【關鍵詞】高中 英語 思維特征 閱讀

引言:教育名家曾說過,為獲得真正的教養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精讀世界文學名著,逐漸地熟悉和掌握各國作家的作品。文學作品是訓練英語思維的優良載體,英語思維型閱讀利用英語名著節選篇章,滲透英語思考問題的思維模式,在良好的英語資源基礎上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用英語思維審視其文化內涵,提高用于思維能力及理解能力。

一、高中英語思維型文學閱讀的現狀。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就目前教育模式思維來講,教師對高中生英語語感的培養和語言思維的訓練不夠重視,或者說多數流于表面形式,真正起效果的較少。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缺乏邏輯性,思維缺乏條理性,下面簡單闡述一下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形式單一,課堂缺乏趣味。英語教學局限于單純的閱讀練習,重點還側重在英語單詞解釋、句子結構、篇章翻譯的講解上。教師教學側重語言結構和詞匯用法講解練習上,課堂的教學活動主要集中在詞匯認識記憶以及語法講解層面,而在英語思維能力的教學策略的研究方面較少涉及。

2、教學傳統模式化,教學很難抓住英語思維閱讀的精髓。雖然新課改在逐漸推進,但根深蒂固的英語教學模式輕易難改。教師的教學思維很重要,其教課思維會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

3、思維模式固化。閱讀訓練篇章的選擇對思維訓練導向性較強,單一的閱讀類型,導致思維模式逐漸固化,條理不清,邏輯不強,思考考察角度膚淺,理解表面化,加之缺乏相應的語言運用、學習環境環境,想要使得思維培養這種教育方法及時顯現成效,對于高中學生的英語思維訓練相當困難。

二、高中英語文學閱讀的思維型及對學生的培養。

1、中西文化背景、語言習慣、風俗習慣差異存在。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特有文化作為根基,在價值觀、世界觀、、風俗習慣的影響下,逐漸積累起不同的語言習慣。美國語言學家 Johnson曾這樣闡述“在未知和已知之間架起橋梁”。鑒于語言的種種特點,英語的理解學習方面理應由此基礎入手。例如,動物的擬人化表達,“the sky pours cats and dogs.”按中式思維理解即是“天上下貓下狗”,但英語思維表達為“下起了傾盆大雨”。因此,學習英語閱讀思維的前提要著重關注英語語言文化背景及語習慣,在理解不同文化的基礎上,感受英語的語言魅力,學習其英語的思維特征。

2、離散、聚合思維,即采用整體――部分――回歸的思維模式。從邏輯學的角度來說,英語思維是認識的理性階段,是邏輯思維養成的過程,思維型英語閱讀要求高中生從文章的整體把握,再逐個突破部分。例如:When the kids are older, they‘re going to go throught this phase where they absolutely, achingly know: "who was my dad? What was he like?".這個英語復合句包括一個主句:they‘re going to go throught this phase. 一個狀語從句:When the kids are older. 一個定語從句:where they absolutely, achingly know: "who was my dad? What was he like?". 其中"who was my dad? What was he like?" 既是定語從句又做賓語從句。當拿到一個英語句子,首先進行各句拆分,劃分各個單個小分句,充分理解每個小分句的意思,最后總結歸納到整體句子中全面理解。

3、模擬、聯想思維。英語思維型閱讀規律并不難尋,有針對性的研究英語思維,根據不同的題型總結不同的英語思維模式,這正是模擬思維的好方法。而聯想思維包括相似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等類型,可以根據選項推敲英語閱讀思維。例如,意義相反的兩個選項,正確答案必是其中之一;四個選項中,三個選項是相似項,正確答案是與這三個不同意義的選項的概率很大;因果邏輯關系也是選項的很好入手點,因果倒置、因果不對應等等均可以快速排出干擾項。就模擬思維來講,正確選項一般是原文的同義轉換。因此,思維型的英語閱讀就可利用閱讀的這一特征,模擬此類英語問題的思維模式,不僅在英語單詞、語法、句子結構理解上提高,并且有意識的使思維得到訓練。

4、直覺思維,語感習慣。直覺思維是根據日常練習形成的英語思維積累,有邏輯的對閱讀進行分析推理。教師應正確培養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建立語感,培養直覺思維,根據英語語言及思維特點,有效的排除干擾選項,縮小選項范圍,高效解題。例如:From the textwe can see that the write seems?

A.optimistic B.sensitive C. gloomy D. scared 除了A選項詞性是積極正面的,B、C、D選項詞性均是負面的、消極的。由此可推斷,正確選項可能為A,再通過仔細閱讀文章驗證既可。

三、綜上的可實施性建議。

1、注重思維訓練。高中是學生形成思維、觀念的重要時期,英語的思維訓練應該結合高中生成長的特點,結合具體高考導向的閱讀思維進行正確的引導。在日常訓練中模擬英語思維,總結題型,高效的練習,求精不求多,專項針對做英語閱讀練習。

2、了解英語的歷史文化人文背景。例如,著名的馬丁?路德?金的演講稿I Have A Dream,它以倡導黑人民族和平為主要歷史背景,并涉及美國當時自由、人權的等等問題。在了解此類文化人文背景的前提下,結合英語思維指向性的再進行文章的閱讀,很容易理解文章,再者可以學習名人的英語表達思維。

3、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氛圍,豐富課堂形式。教師始終堅持學生做為課堂的主人,給予其充分發散思維的空間,在適當時機給予正確的引導,培養其英語思維的邏輯完整性,不僅僅為了英語,也有助于其實現自身價值。

第3篇

【關鍵詞】思維導圖 高中英語 運用探析

思維導圖是在大腦思維習慣以及規律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它將放射性的思考方式具體化,有利于激發人的思維。然而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理論知識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以達到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

一、分析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當前我國的高中英語教學存在以下幾個特征:

首先,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高中英語的課程十分枯燥。因為很大部分的教師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即先是講解單詞,接著對句子進行分析,最后給學生布置一系列的作業,這樣的教學方式沒有創新,導致很多學生都認為英語的學習只是單純的對26個英文字母進行編排,所以很難調動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其次,在當前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性很強,即很多教師都把提高學生英語成績作為主要的教學目的,從而忽視了了解一門語言的重要性。在這種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就誕生了中國式的英語:只會寫,但是不會說。

最后,教師對英語教學的了解程度不夠。英語的教學課程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詞匯、聽力、閱讀以及寫作,他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但是很多教師在授課中都將這幾部分分開來講解,導致很多學生的英語成績很難有明顯的提高。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的重要性

從目前的教學形勢來看,我國大部分的高中英語教學仍然采用傳統的教育方式,這就導致了學生學習英語不僅會耗費大量時間,而且成績還得不到明顯地提升,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仍面臨著很多問題。

當前思維導圖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與方法,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記憶力,不斷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因此,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它將學生的思維進一步具體化,充分利用學生的感官來開展教學活動,具有很明顯的優勢。

三、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思維導圖的具體應用

1.在詞匯教學方面。在步入高中的英語學習之后,要求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因此,如何讓學生高效地記憶英語單詞成為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一般來說,記憶高中的英語詞匯一般有兩種方法:第一,提煉出每一單元的新詞匯專門記憶;第二,學生會根據課本后面整理的新單詞按照同一字母開頭的單詞進行記憶。很顯然,對于學生來說,這兩種傳統的記憶方法都十分缺乏趣味性,所以,很難讓學生高效地記憶單詞。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的記憶,比如將說明人們心情的詞匯放在一起比較記憶:“happy、excited、relaxed”等等,這樣按照類型進行記憶,一方面學生通過自己總結對單詞有了一定的印象,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2.在語法教學方面。語法的學習既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又是英語教學的難點。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英語語法很難記憶,也很難理解十分的乏味無趣。為了讓學生正確認識語法的學習,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將語法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通過圖形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學生直觀的理解英語語法的規則,這種方法既有利于學生形成整體的知識框架,又有利于讓學生對英語語法的學習更加具有條理性。

3.在寫作教學方面。寫作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這部分對于學生來說是難度很高的學習項目,經常出現的問題有:寫作思路不清晰、語法使用不當等等。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常用的英語寫作語法以及寫作技巧勾勒出來,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將學生的放射性思維具體化,旨在可以明確的表達學生的思維。

四、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與工具,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記憶詞匯,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構造比較完整的學習框架,因此,在以后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更多的運用這種教學方式,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完善與發展。

另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以及相關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更加熟練地運用思維導圖,首先要對思維導圖進行深入的理解與掌握,不斷探索其與英語教學的契合點,將其完美的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從而實現高中英語教學的簡單化與直觀化。最后,希望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改變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看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熱情,進一步開拓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的不斷完善與發展,以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崔貝貝.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2.

第4篇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落實寫作教學實效性,是英語教學長期以來較為重視的課題。從科學理論角度講,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都依托于思維活動。也就是說,思維能力是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鑒于此,筆者通過研究發現,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具有以下幾點重要意義。

1.思維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從教學本質講,英語寫作水平的高低是一個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體現,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英語水平的整體提高。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英語寫作教學,重視學生平時詞匯的積累,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及時糾正學生英語方面的不良習慣,恰當采用新課程的教學方法,并加強對學生課外寫作的指導。

2.思維訓練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需改變傳統師本位的教學理念,認清學生的主體性,積極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優勢,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也應當受到正視。在高中英語寫作練習中,積極且恰如其分地融入思維訓練活動,既符合人本主義教學對學生主體性的認識,同時也是拓展學生寫作思路的重要途徑。

二、提升思維訓練的具體策略

1.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是落實教學活動的指導性力量,是確保教學活動規范化、科學化的主要因素。因此,為了全面提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效性,英語教師要積極改變陳舊的教學思想,并積極地接受新的教學理念。首先,教師應該摒除應試教育的功利思想,認清英語教學實質,辯證認識寫作教學與思維訓練教學的內在聯系,并在實際教學中促進二者有效融合。只有形成這樣的教學思想,才能確保思維訓練的科學性。

2.通過交流激發學生思維

正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誠然,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充分的交流能夠激發思維活性,調動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并能夠有效進行查漏補缺。因此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學習。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首先就應該認清學生的主體特性,樹立人本教育宗旨,將學習時間還給學生。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督促各個學習小組通過積極的探究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譬如in bus和on bus這兩個詞組形式相同但是含義卻有很大迥異,為了保證理清知識特性從而獲得語言思維的提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3.透過語法訓練落實思維訓練

語法是構成語言的重要因素,在英語書面表達中,確保語法使用正確無誤是保證寫作信息準確傳遞的重要保障。除此之外,正確的語法使用能力主要是透過良好的思維能力來體現的,換言之,語法訓練中也應該融入思維訓練。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要求學生每天一練。語法訓練的方式,從本質上講,與詞匯訓練方式大同小異,即都可以通過仿句練習進行。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語法訓練的仿句練習,其重心應該置于句式結構上,這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較好的例句,然后圈點出其主要的句式結構,引導學生仿照那樣的句式結構進行相關的仿句練習。當然,練習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學生的效率。

4.改變中式英語,矯治語言思維

中式英語在校園中還是比較廣泛的。中式英語是一種泛娛樂化的語言表達,其具有娛樂性,但同時也缺乏規范性,如果長期使用這樣的英語表達形式,必然會對學生的語言系統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影響學生的語言思維,自然也會降低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即寫作能力。鑒于此,及時糾正學生的中式英語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學生說中式英語,可以提醒學生。當然,將中式英語當作一種消遣、娛樂還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使用場合。在英語作文中遇到中式英語,教師就更應該向學生指出,讓學生及時糾正。

第5篇

[關鍵詞]高中英語 雙向思維互動 實踐 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

傳統的高中英語存在三點缺陷:第一,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思維僵化,將英語學習當成任務,學習時缺少學習興趣,導致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深度不夠。第二,教師在英語課堂中的思維僵化,英語課堂形式過于單一、整體化,導致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低,英語學習結果存在個體化差異。第三,“師生”雙向思維互動模式僵化,導致英語實用性不強,師生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機制,造成學生使用英語時發生“僵化”現象,使英語成為“閉口英語”。面對這種情況,在高中英語教學階段,教師及時采用“師生”雙向思維互動模式就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要。

一、引導問題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師生雙向思維互動模式的重要基礎,能夠使學生愛上英語,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主思考,并且在日后的學習發展中有意識地加深對英語的研究,加強對英語的關注,使英語成為其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認為,問題式學習法是培養高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有效對策之一,也是開展“師生”雙向思維互動模式的重點。

例如:在《The universal language》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就是這樣設計提問式課堂的。在課堂之初,我們以提問開課:“Let’s think about how many kinds of culture around us?”學生開始思考,并舉手回答:“KFC is from America. SONY is from Japan. SAMSUNG is from Korea. And so on.”在回答過程中,課堂氣氛逐漸被調動起來,并且引發談論話題。之后進一步引導:“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學生思考了一下,紛紛回答:“They all have an English name. They are all international company. The machine made by SONY, APPLE, and SAMSUNG all have the English instructions. And so on.”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歸納:“So which language do we use to get the information?”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In English!”

第二方面是由學生自行設置問題,常用于預習以及自學。例如,在《The universal language》一課中,為學生設計課前問題:想一想:哪種語言是國際通用語言?英語為什么會成為國際通用語言?讓學生帶著思考進行預習,從音樂、文化、生活、經濟等方面探究英語給我們帶來的改變。

二、構建學本課堂,促進公平教育

注重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還可以改變傳統的課堂設計觀念,使英語課堂活起來、使學生的思維活起來、使師生間的互動關系活起來。我們認為,要想建立以學為本的“師生”雙向思維互動課堂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個方面,建立豐富多彩的課堂形式。以學為本的英語課堂強調以學定教、促進思考,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形式和教學資料引起學生的學習情趣,在輕松、互動的教學氛圍里進行學習。例如,我們在《Other countries, other cultures》一課的教學中,就是這樣進行教學設計的。首先,教師對學生說:“Today I want to introduce a beautiful country to you. Canada!”教師首先選取一些在加拿大取景的電影片段,把他們剪接成一部小電影,學生能夠在其中找到喜歡的明星,利用明星效應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第二個方面,實行分層教育。我們要建立分層課堂,利用學生之間的幫帶機制平衡個體學習差距。例如,在《Other countries, other cultures》教學的后半段,我們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并且保證每個學習小組中都包含學習好的、學習中等的、學習較差的學生,然后開展“To be a volunteer”主題表演。

三、制定互評機制,培養實用英語

高中英語學習任務重,傳統教學中由一個教師監管三十幾個甚至是五六十個學生,這樣肯定是無法全面落實“師生”雙向思維互動課堂的。我們受到小班制英語教學的啟發,將整個英語大班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在每個組中建立組長、師傅、徒弟、學習代表等相應職位,使每個學習小組各自成為一個英語小集體,利用小集體內部的學生互評、互管、互測來提高每個小組成員的英語成績。最后,每個小組由英語代表向教師匯報各個小組的學習成績和學習進度。這樣可以將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拆解,使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提升,使教師得到及時的教學反饋,從而使“師生”雙向思維互動能逐一落實到學生頭上。

第6篇

一、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許多高中學校英語教學仍然遵循傳統講授型教學方式,學生學習英語費時多,收效少,英語詞匯量少,聽力、閱讀理解力、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差,高中英語教學面臨諸多困難。思維導圖是現代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方法和工具,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智力和潛能,增強學生記憶力。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它采用將學生抽象思維具體化的教學方式,能充分利用學生視覺、感官開展教學活動,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二、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教學設計原則

1.程序性原則

學生接受一種新的英語學習方式并養成習慣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對于學生在繪制英語思維導圖過程中出現的疑問要細心解答。在一開始學習繪制思維導圖時教師要多示范,并讓學生有機會練習、實踐,注重其運用思維導圖整理英語知識的能力提高。對于學生一開始繪制的簡單、不完善的思維導圖要發現其獨特之處并給予表揚,對于繪制思維導圖的實用、個性化、簡潔、美觀等也要隨著學習逐步增加要求??傊處熞寣W生有種成就感,然后才能利用好思維導圖,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2.啟發性原則

教學設計應是在教師的啟發下積極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的有效過程,它應富有啟發性、興趣性、幽默性,使學生在聽、說、讀和寫方面都得到發展的過程。教師利用思維導圖組織教學,學生通過觀看和理解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整理,有助于所學知識的鞏固和記憶且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流暢,能使課堂更好地圍繞主題展開。

三、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教學策略設計

1.課前準備:思維導圖的構建

課前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預習功課,構建關于新課內容的思維導圖框架。當學生在對新知識進行整理時,思維導圖清晰地展現了新舊知識間的關系,能夠促進學生更加有效的預習。在重難點部分做上標記,上課時認真聽講,加深理解,有效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預習功課,可以有更多時間發現問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此教學過程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

2.課上互動:思維導圖的交流

課上利用思維導圖做筆記,可以快速記下教師所講的要點內容,不必因記錄大量文字而浪費時間,這樣學生在記筆記時有更多時間思考,而且用思維導圖做筆記更顯層次分明、圖文并茂。而且通過查找關鍵詞,學生能更好的把握所學知識的核心內容,加強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這種全新的方法與傳統的記筆記方式更方便快捷,具有很強的優勢,教師在教學過程應鼓勵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做筆記。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圍繞一個特定的問題或某一興趣領域展開討論,每組成員不宜過多,以4至6個為宜,以便使每個學生都能表述自己的觀點而不會導致意見錯亂的后果。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借用思維導圖輔助作圖,這樣便會使學生更積極、更自由地思考,將思維集中于真正的主題,促使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以便發現新的問題。當學生有了新觀點、新想法時,利用思維導圖將它們及時記錄下來,可以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有所依據地展開交流討論,而不會導致目標迷失的后果。

3.課后反思:思維導圖的整理

復習是學生對學過的內容進行再學習的過程,就是在已獲取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處理,建立系統的知識框架,理清思路。復習不能靠死記硬背,更多的是對知識的靈活掌握。思維導圖的使用,讓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點。學生對記錄下來的思維導圖進行整理,清晰的展現知識的框架, 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認知。學生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做出調整,記下自己的一些新想法、新問題、新思路,為日后查閱、思考、復習做好必要的準備。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在每節課結束后都需要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作必要的梳理、反思,思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所獲得的教學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當教學反思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再進行階段性小結,然后根據總結出的問題有意識地進一步改進教學實踐,并且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案,這樣就會對改進教學有新的突破和進展。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和問題解決工具,學生所制作的思維導圖能夠呈現其自身的思維過程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教師反思重點參照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通常能夠從中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有時還會發現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第7篇

一、激發高中生的思維與想象

提高高中英語課堂上的創新思維培養,就必須營造一個有助于高中生創新精神的愉悅、寬松、和諧以及民主的學習氣氛。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才智能力與個性感情,采用開發的教學結構,對于學生在課堂中的創新活動鼓勵支持,讓學生積極參與,培養一個有助于創新性培養的氛圍。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提升學生的勇氣及自信心。教師要經常對學生講些激勵性的話語,并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己。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1.模擬情景訓練學生想象力。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向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教師可以問學生:如果你是某某報的負責人,你打算怎么編輯這份報紙。那么,學生在學習時就會注意辦報的各個流程,并應用于自己的板報策略,在進行課堂匯報時還會加上自己的創新想法。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知識的獲取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2.看圖說話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磮D說話除了能夠加強學生的語言知識,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想象力,不斷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另外,還有利于學生語言的流暢性以及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讓學生進行看圖說話的目的不能僅僅是為圖片尋找一個標準的答案,而是要給學生一個找出結尾的機會,借此發揮學生創造性地使用英語的能力以及開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維訓練。教學內容可能涉及到一些歷史事件或社會現象,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此進行思維的發揮,啟發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假設情景鼓勵學生用多種辦法解決同一個問題,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的思維定勢,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多元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舉行辯論,辯論能夠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思維真正從書本上的某一點散發出去,將教材內容無止境的進行擴展。這種發散思維訓練包含了對學生舉一反三的自學能力以及對學生廣泛的聯想力的培養,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自發地進行一些思維的拓展發散。有關研究證明,某個創造性活動包括從分散思維到集中思維,再從集中思維到分散思維的多次循環才能完成。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的時候,既要注重學生的集中思維鍛煉,還要注意學生的發散思維鍛煉。另外,教師還可采用比較法、串聯法以及競賽法等來鍛煉學生的求異思維與求同思維。通過探索和實踐,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思維活躍且思路開闊,英語水平逐漸上升。

三、任務化課堂活動,鍛煉新思維

語言的使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為了完成不同的任務,教師可以將課堂活動任務化,即讓學生在完成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時也鍛煉了語言,學生在任務中采用詢問、交涉、溝通以及表達等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進行語言的學習與掌握。英語教學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具體手段就是任務化課堂活動,有了教學任務,學生的想象、自覺以及思維就會向不同的方向進行發散,心智會變得更加流暢,學習也會變得更主動,同時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較多思維的表達。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課堂中設定了任務,以不同的任務組織形式,利用創設交際情景等課堂呈現形式,引導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運用新知識和概念,做到將新知識和新概念在交際情景中進行創新思維,有效地將英語課程的學習提升到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上,使學生的發散思維、直覺思維、想象思維、據理質疑和歸納等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在任務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去獲得新知識和語言技能,在學習詞匯、語言表達、意義的理解等過程中更積極主動,語言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都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得到提高,語言運用的數量、速度和質量都能更好地完成。因此,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類型的課堂任務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效的。

作者:劉敏 單位: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鳳城高級中學

第8篇

關鍵詞:高中 英語閱讀 教學 創新思維 能力培養

英語閱讀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抓住教學的關鍵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來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課堂上有可能會出現許多問題,所以教師必須要針對問題研究解決的策略,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

在高中英語教學的新課標要求下,教師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打破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讓學生更有學習的激情和動力,同時也讓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多元化,但是現階段我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還沒有形成靈活化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還比較單一,很大一部分高中英語教師還是根據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所以課堂的教學活動沒有得到充分的開展。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解的時候只是重視對關鍵語言點的講解,并沒有對課文中的重點材料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所以整個課堂活動非常單一,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枯燥,學生沒有學習積極性,也就無法主動進行學習。

(二)閱讀模式不合理

在高中的英語閱讀教學中,雖然大部分學校都設立了獨立的閱讀課,但是這種閱讀課的有效性比較低,因為在課堂上教學沒有足夠的組織,針對學生的閱讀教學,高中英語教師沒有進行有效的引導,所以學生通過學習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無法掌握具體的英語閱讀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學的效率非常低。除此之外,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是秉承傳統的教學理念,因此英語閱讀模式不合理,教學模式老化,在英語教學中沒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擺在第一位,這樣一來就會阻礙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升,也會影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閱讀受到習慣制約

對于中國的學生來說,英語是第二語言,所以在英語教學中的效果也會受到中文的影響,教師在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也會有一些中文的習慣,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學習和教學中會面臨一些困難,教師會受到母語的影響和制約,在給學生進行講解的時候也會產生一些誤差,因為英語的閱讀需要有非常好的英語文化知識素養,尤其是一些英語國家的習俗和習慣,對于閱讀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但是現階段我國的高中英語教學里大部分的高中英語教師都是將文章翻譯為漢語,這種以翻譯為主的教學方式大大影響了學生英文對整體文章的把握,對于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非常不利,不能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創新思維,創新教學情境

為了培養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創新思維,教師需要從創新教學情境入手,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的教學情景,學生就會被吸引,能夠切身的融入到情境中去,也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因此教師必須要加強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情境的設計,在每一節課的課前都要設計好相應的教學問題,在課堂上也要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啟發。教師必須要從自身素質入手,加強對高中英語閱讀教材的研究和把握,只有充分的掌握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創新思維點,才能在課堂上啟發學生進行創新的思考。對于高中生來說,學習思維非常重要,所以在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需要進行情景的創新,討論形式不拘一格,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創新思維空間,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二)優化教學設計,創新教學形式

為了能更好的促進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需要對英語閱讀教學過程進行優化設計,創新教學形式。因為只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教學方式一定要呈現出多元化和靈活化的特點,才能讓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更好的進行思考,也才能促進創新思維的培養,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只有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觸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比如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教學技術,利用先進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可以讓課堂教學效率更高。

(三)增加教學實踐,創新教學方法

在實際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增加教學實踐活動,因為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更好的應用到實踐中,在實踐中培養的創新思維能力能夠更好的保持。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探索,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創造有利的條件,在實踐教學中,應用效果最明顯的就是探究性學習和任務型教學,所以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內容設置學習任務,在課堂上對學生提供指導,讓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可以讓學生自行創新一些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大教學力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充分利用現行教材,拓寬學生的思路和視野,讓學生形成積極思考的習慣,發揮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作用,積極的改革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創新思維能力教學更好的體現在課堂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丁曉維.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4).

[2]石蘊玉.批判性閱讀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3]周春鮮.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4,(02).

第9篇

隨著以網絡技術為特征的信息時代的來臨,網絡正以其豐富的學習資源優勢、多種多樣的知識呈現方式、靈活多變的交互性功能為教育教學展現出無窮的魅力。面對新形勢的變化,在網絡環境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作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關鍵,肩負著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特殊使命,應該順應網絡技術新發展,摒棄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加快推進現代教學模式的探索工作,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閱讀教學內容的整合發展,推進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的變革,全力提升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水平,為學生創造多元化的教學情境,推進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整合多種優質教學資源,以此優化教學模式、銜接課內課外、拓展學生學習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開拓想象能力,擴散思維,實現創新思維的快速形成和發展,從而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要求。 

2 網絡環境的優勢體現 

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推廣是自主學習、創新性學習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網絡化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融合了學生自主探索、發現新知的過程,知識整合、建構的過程以及發散思維與拓展想象的過程,為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快速、有效培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具體優勢如下。 

網絡環境的虛擬性,為學生創設情境,拓展想象空間 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是一種超越式的教育,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問題,其培養的關鍵在于想象力的拓展,是在不斷的知識累積基礎上高度抽象,再遷移,進行新的組合分析。這需要為學生創建逼真的情境,給學生提供更寬廣的想象空間。網絡教學已經成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借助于網絡的虛擬性,通過多媒體課件、在線學習軟件或平臺,為學生創設英語閱讀情境。尤其是有效整合多種教學資源,通過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的形象呈現出來,不但為學生創設了生動、鮮明的學習環境,還有效開闊了學生視野,拓寬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充實了英語閱讀知識。正是基于網絡環境的虛擬性,將學生更快速地帶入閱讀情境,感受事物表象之外的深層次內容,從而發散思維,提升綜合想象力,為創新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網絡環境的交互性,為學生自主學習、寫作交流提供了可能 從建構主義思想分析來看,學生是信息傳播、創新發展的主體,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動建構者。由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其教學目標不再僅僅停留在知識的講解和傳授上,而是逐漸轉向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上。在此背景下,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索成為關注的焦點。網絡環境的交互性,為學生與師生、學生之間交互活動提供了可能,網絡超媒體鏈接技術、電子郵件、聊天軟件、在線學習、交流平臺、信息化教學平臺等,都能為學生獲取教學資源、信息、分享經驗、互動交流提供動態的學習、交流情境,學生只需通過網絡查詢、網頁瀏覽、閱讀下載,就能夠實現學習交互活動。 

網絡環境的開放性,有效拓展了學生視野,豐富知識 海量的信息,自由的交流,網絡讓人們體驗暢所欲言的愉悅,感受天涯若比鄰的便捷,這正是網絡時代開放性的魅力所在。教育的現代化改革也逐漸認識到網絡技術的優勢所在,加大力度推動信息技術教學平臺構建,有效銜接課內外優質教學資源,使得高中英語閱讀教育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和充實,讓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涉獵課外知識,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儲備。網絡環境的開放性也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主決定學習的時間和地點,從而選擇自己更為感興趣的閱讀內容,通過更寬泛、直觀的閱讀觀感,在直接思維的基礎上發展邏輯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創新思維的目的。 

3 創新思維培養的優化路徑 

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推動信息化教育深化發展 隨著教育改革的全面推進,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弊端不斷凸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若想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和教學質量,就必須緊緊圍繞學生主體地位和個性發展需求,將學生作為英語閱讀教育學習的主體,以引導式、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思考、探索和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同時,借助于網絡環境的開放性、虛擬性和交互性,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營造師生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這樣才有利于打破傳統教學思維的束縛,突破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多彩的教學情境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培養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思維培養是關鍵,需要合力設計教學情境和教學問題,挖掘學生的豐富想象力,以此啟發和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為此,網絡環境下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其與英語閱讀教學相融合,充實教學資源、變革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課件形式,對閱讀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更直觀、生動地展示出來。如在有關空氣污染的閱讀教學中,可播放一段音頻文件,讓學生形成一個感官的認識,并根據此問題創設閱讀情境,讓學生自由討論、交流,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從而深度挖掘隱藏在閱讀材料表征特征之外的深層次內涵,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創新能力發展。 

增加教學實踐,有效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為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預感和敏銳度,從而為英語語言實踐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實踐教學是英語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的關鍵所在,對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在網絡環境下,英語閱讀教學以開放式形式出現,主要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創新和努力實踐為目標,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分析歸納和處理信息等實踐活動來進行英語閱讀學習的積累,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實踐探索能力。學生在深入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加深對英語閱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拓展思路、發散思維,有效增大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從而不斷積累,促進創新思維的跨越式發展。 

4 結語 

現代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強調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升,以創新思維能力作為創新人才必備要素,既是網絡技術應用下新時代的要求,又是現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論 文網進行和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力,更應該注重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主動適應網絡環境變化,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教學模式,以此推進教學目標更快、更好實現。 

參考文獻 

[1]周春鮮.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中學生英語,2014(2):66. 

第10篇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教學;應用價值

高中課程為完成高考計劃,變得越來越公式化。但運用直觀的圖像來建立不同的概念間的微小聯系,能夠將枯燥的、繁瑣的知識點轉化為易于學生記憶的形式。通過可見的、有組織性的圖像來幫助學生將已知的經歷和新學的記憶相結合,幫助其記憶學習的知識點。

一、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發散思維的表達,最早是由英國科學家博贊提出的。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思維模式,能夠幫助人們準確、長時地記憶,常應用于學習、思考等思維活動中。思維導圖可以將抽象的、立體的思維展示在二維面上,使之可視,從而使人們腦中的記憶更加深刻、更加有效。

主要是以分支的形式將整個主干內容擴散到四周,各分支之間根據相關性和重要性進行重新連接,從而形成一個個互相連接的結構。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其規律,將記憶轉化成可視化的圖像幫助人們記憶。

二、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

1.導入的作用

目前的教學中,因時間緊迫、需要學習的知識多,多數教師并沒有為即將要教授的知識進行鋪墊和導入,而是硬生生地將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這種情況下,學生難以記住知識,也很難將學習看作一件有趣的事。但如果在之前做一個導入的話,會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地去思考、去接受知識。

例如,人教版例子:I think their performance is pretty well, but their pronunciation still have some problem.What’s your performance mainly about?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避免臺上同學表演,臺下同學不參與的現象,使全體學生共同參與進來,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鍛煉學生的英語交流表達能力、口語水平。這樣的方式很容易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主動地思考、探討與關鍵詞有關的內容,結果是,他們不僅收獲了課本上的知識,還擴展了自己的視野。這樣的課堂也必然是生動、活躍、積極的,學生也會愛上學習的。

2.討論的作用

英語的學習包括聽、說、讀、寫四大板塊,但日常的課堂中,教師可能會花大部分來教學生讀和寫,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成績,應付考試。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應該利用思維導圖,在適當的時候鼓勵學生思考、交流,積極引導。

這里所說的設置猜測性情境問題并不是將學生的思考范圍束縛在一定的范圍內,而是讓學生充分思考,甚至提出質疑,達到這樣目的的問題才是好的、有效的問題。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看文章標題、開頭、結尾等小部分文章內容,來推測文章大致的內容是什么,以此來制造懸念,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提高,使學生快速融入課堂學習。例如,英語人教版教材講的內容,可設置問題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haracter?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以此來促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提前的了解學習,達到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目的。這樣的方式用時不多,效果卻很好,既練習了口語和聽力,又發散了思維,幫助記憶。

3.記憶的作用

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最讓學生頭疼的可能就是背單詞。他們幾乎是每天都背,但每次都是死記硬背,背完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效率非常之低。其實在背誦單詞的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聯想記憶。背一個單詞時,多花幾分鐘想想和它有關的新學的單詞或情境,有些比較難的單詞也可以通過畫圖的形式進行記憶。這樣借助思維導圖,把各個看似沒有聯系的單詞串聯起來,記在腦子里,效果會很好。當然,也可以采用詞根、詞綴的方式,以其為中心,寫出與之有關的相關詞匯,這樣會加深記憶,幫助學生記住更多的單詞。

三、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

高中英語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閱讀掌握基本的語言、文化知識,發展學生的閱讀技能和能力。因此,引導學生建造閱讀文本的語言圖示是基礎。特別是內容較多、涉及面較廣、內部邏輯不太清晰的閱讀文本,如果不借助圖示,學生容易混淆知識點,不能很好地理解。

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備課,將以前學過的、現在學習的、以后要學的串聯起來,既能回想舊知識、加深新知識、學習未知知識,又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對于學生而言,他們能夠將相似的、相關的知識點用圖像的方式聯系起來,形成完整的框架,也不至于混淆知識,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當教師上完某一課時,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自己繪制、復習已學知識,這樣可以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對學生不熟悉的部分,教師再加以講解,使每個人都能完全掌握已學知識,鞏固舊知識,提高英語水平。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工具,它不僅能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知識掌握程度,以便補充細小的知識點。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提倡各位教師多認識并使用思維導圖,真正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傳鳳.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4(22):168.

第11篇

關鍵詞 英語 創造思維 培養

推進新課程,實施素質教育,應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實踐為重點。

一、營造創新環境,激發創新欲望

從心理學的角度,羅杰斯提出,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從本質上講,創造性思維必定是異樣的,當學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時,他就不會害怕表現,他可以在進行創造性思維時無須處于保守狀態,從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充分表現而無須拘束。

按照新課程對教師角色的要求,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造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平等的心態面對學生,以豁達、開朗、睿智、幽默去接受學生、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多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努力建立一個接納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氣氛。

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和環境對學習者的精神面貌、學習動機、自我形象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而積極、肯定的情緒會使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得到發展,學生的思維會更活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自身的心理素質,把真摯的愛用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傳遞給學生,使學生體會到師生共同享有一片陽光的平等。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尤其要鼓勵那些具有差異性、發展性的學生,使人人處在創造性思維的火花之中。

二、放飛學生心靈,培養創新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以解決學習中所提出的疑難問題為前提,用獨特新穎的思維方式,創造出新觀點、新知識、新方法等心理過程。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必須改變單一發展學生聚合思維的做法,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以發散思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激勵學生的創新思維。

1. 教師巧設問題。在閱讀教學中,筆者常常對材料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圖與態度、人物的性格、文中暗含的意義等巧設問題,以培養學生通過已有知識進行創造思維。如:在“Modern Architecture”過程中,筆者穿插提問:

① What 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② Why can we regard Antonio Gaudi as a modern architect?

③ If you were free to design your own dream house,what would that house look like?

2. 學生巧提問題。教師借助課文內容,把提問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展示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機會。如有的課文學了以后,讓學生就課文內容互提互答問題,鼓勵學生提思考性強、富有獨創性的問題。如:在學習了 “Making a difference”一文后,學生提了許多問題,現摘錄如下:

① Who is greater,Galileo or Zhang Heng?

② How did the discoveries of Galileo and Zhang Heng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ld?

③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cientists?

④ If you were a scientist several hundred years ago,what would you do?

三、變革教材內容,運用創造思維

變革教材內容就是從給定的情境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引導學生把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從課文中跳出來,在時間和空間上作出拓展性的延伸,注重聯系實際來談認識、說看法。如:學習了“Saving the earth”一文后,讓學生結合我國長江、黃河流域的情況以及周邊地區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噪聲污染的情況,拿出自認為切實可行的改善環境的措施,使學生運用聯系的觀點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又如:在學了“No smoking,please!”一文后,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smoking 各方面危害的知識,給老師、父親或親朋好友寫一封勸說戒煙的信。

四、改變評價觀念,發展創新個性

創新教學強調評價要具賞識性、激勵性,要著眼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給予更多的肯定、贊賞、表揚與鼓勵。樹立激勵性評價的觀念,能使教師對學生恰如其分地進行評價,創造出一種善意的環境,使學生產生熱情向上的信心,從內心產生對學習的愉快的情感體驗,如:在討論式教學和開放性的作文評價中,我善于理解學生在討論和作文中的思想和行為,捕捉其中的閃光點,欣賞他們的個性,鼓勵他們發表新穎、獨到的見解,為學生的創新個性的養成提供廣闊空間。

五、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創新活力

英語教學,亟待打開教室的大門,縮小課堂與生活的距離,讓“源頭活水”流進課堂。實踐中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在學習了 “The Merchant of Venice”后,讓學生自導、自演短劇。幾人一組,寒暑假期間,讓學生自找搭檔、自編、自導、自演短劇,開學后進行匯報演出。通過短劇表演,學生體會了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培養了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發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第12篇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批判性思維;培養

加強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必然要求。《21世紀對大學生素質的要求》一書中提到信息時代人們生存和成功所需要的8種基本技巧中就包含了批判性思維。一句話,在信息社會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加強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能夠順應現代教育的潮流。自1910年杜威提出“反省性思維”以來,美教育一直強調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20世紀70年代,美國明確提出培養“能進行批判性思維,能有效交流和解決問題的學生”,此后雖經歷多次改革,“批判性思維”作為美國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從未動搖過。在實踐領域,美國首先在大學設置了一系列的批判性思維訓練課程,后來迅速推廣到中小學,其間涌現了許多杰出的代表,如里普曼、弗斯坦等。之后,俄、法等國也紛紛效仿,批判性思維教育在歐美各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在中國,批判性思維教育才剛起步,雖然華東師大的鐘啟泉教授,北京師大的劉儒德教授以及一些大中學老師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非常有限。尤其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研究與探索幾乎是一片空白,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一、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黃金時期

按照皮亞杰關于個體認知發展年齡階段的劃分,高中生已進入了“形式運算”階段,其思維可以離開具體事物,根據假設進行邏輯推理。他們喜歡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能夠理解和論證事物與現象之間的復雜的因果關系,能夠依據一定的標準判斷是非、善惡。他們看問題不再像初中生那樣片面,他們的思維表現出很大的批判性和獨立性。然而,高中生畢竟生活閱歷有限,知識結構還不完善,其思維常常因此而備受困擾,甚至走入歧途。這樣,在高中階段,教師的正確引導對于學生批判性思維就顯得尤為及時和重要。令人高興的是,現行高中英語教材話題廣泛,貼近生活,時代感強,并且非常注重思想情感的滲透,這些為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學習空間。事實上,在聽說讀寫中貫穿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是歐美語言課程十分顯著的共性,也是歐美語言課教學實踐的基本原則。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一)營造民主的、和諧的學習氛圍,積極鼓勵學生發表個人的見解。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首先需要有一個民主的、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營造一種重視事實、追求真理、善于交流評價、樂于聽取不同意見的良好探究氛圍,啟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都存在差異,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發表個人的意見和獨創性的見解。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放下架子,對學生和藹親切。同樣,學生互相交換觀點和理由時,也一定要相互尊重。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他們才會感到安全,感到被重視,才會有自由表達的愿望和空間,才可能真正相互學習。

(二)遵循認識規律,允許學生走彎路、有反復。學生認識問題是一個個性化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認識問題、形成個人觀念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犯錯誤,這就要求教師遵循認識規律,允許學生走彎路、有反復,鼓勵學生通過寬松的爭論,不僅針對教師、專家、書本和其他同學、也針對自己先前的觀點和做法去發現悖論。只有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錯誤和調整之后,學生才能真正變得聰明起來。但是,我們不應為了批判而批判,不應因為他們是權威就要批判,而是用自己的經驗和事實去重新審視他們的觀點是否有邏輯,是否有道理,去發現真理。這才是批判性思維真正的意義及價值所在。

(三)話題與任務相結合,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采用話題與任務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依據所提供的材料進行話題討論。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習是新知識在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結構上重新建構的結果,因而學習者已有的經驗對學習和思考新知識起著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批判性思維與個人的經驗有很大的相關性。如果學生比較熟悉學習的主題,在話題討論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就比較容易獲得。在英語教學中,話題的切入,展開和深入討論都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個人經驗。學生掌握的信息越充分,批判性思維的質量就越高。

(四)設計恰當的提問,善于引導學生提問和答疑。批判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問題、澄清問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過程。恰當地進行提問是批判性思維的靈魂。這就要求教師們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問和答疑。

首先,要針對主題信息來源的真實性提問。如學習Make the News單元時,學生閱讀了關于一次游行示威事件的兩份完全不同的報道后,教師不妨提問學生: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bout the same event in these two reports?What facts can we assure according to the two reports?通過問題,學生們會發現,對于同一問題,由于立場不同,采取信息的渠道不同,不同的人所持的觀點也截然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SHOW| 濮阳市| 巴东县| 额敏县| 石狮市| 武定县| 合肥市| 阳新县| 宜宾县| 和平区| 望奎县| 缙云县| 孝感市| 大邑县| 德钦县| 泾川县| 军事| 乐至县| 邵阳县| 繁昌县| 涡阳县| 湟中县| 乌海市| 新平| 芒康县| 蓬安县| 祁阳县| 淮南市| 岳普湖县| 平利县| 长沙县| 涿鹿县| 蓝田县| 旺苍县| 奉新县| 南宫市| 哈密市| 从化市| 阿拉善盟| 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