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生命科學前沿研究

生命科學前沿研究

時間:2023-06-08 11:17: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生命科學前沿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生命科學前沿研究

第1篇

[關鍵詞]現代生命科學理念 植物生產類專業 創新能力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2)04-0157-03

一、植物生產類專業的特點及現狀

我國開設植物生產類專業的大專院校為54所,約占本科院校的7.3%。其中東北地區9所,華北地區8所,華東地區10所,華南地區5所,華中地區7所,西北地區9所,西南地區6所。高等院校植物生產類專業主要有農學、植保、種子科學與工程、園藝、園林、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植物科學與技術、草業科學等傳統專業,在研究對象、領域和內容方面始終是我國普通高等農林院校的傳統優勢專業,具有師資力量強、實驗條件較其他專業優越的特點。但是,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學科專業建設、教材建設、實踐教學、課程改革等方面“慣性”較強,形成了多年難以打破的思維方式和保守的辦學理念,不能適應當今全球化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學科的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一方面是專業設置過細,專業口徑過窄,視野不開闊,創新能力不強;另一方面是專業嚴重老化,仍然以傳統的農科專業為主,無法培養創新型人才,致使植物生產類專業教育教學、學科建設與社會服務相脫節,不能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農科專業在辦學特色、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內容上的很多地方已經不符合時展的要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如果不盡快研究解決上述問題,植物生產類專業的傳統優勢將難以為繼。

二、改革與創新傳統專業的教學體系和內容

(一)生命科學前沿教材的引入

面向植物生產類專業等非生物類專業學生開設生命科學公共選修課,目的在于使學生拓寬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在選課時,我們主要考慮了該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我們在理論課體系中,從代表生命科學發展前沿的七大領域——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系統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生物芯片、組織工程與干細胞、納米生物技術中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20門基礎課程對學生進行教授。學生通過對“生命科學導論”、“現代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基因克隆與DNA分析”(雙語教學)、“細胞生物學”(雙語教學)、“納米生物技術”、“蛋白質工程”和“生物信息學”等課程的學習,增加了他們對生命科學發展前沿領域的了解,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創新的意識。

(二)全新課程體系的構建

根據國家對本科教育“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動手能力強,素質高”的要求和植物生產類專業的特點,我們提出了培養“基礎實、口徑寬、大專業、多方向”的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并以此為基礎,全面修訂了植物生產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按照現代生命科學理念構建了全新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按“3+1”模式,即由基礎課程平臺、專業課程平臺和素質拓展課程平臺加上課外實踐活動構成。(1)基礎課程平臺。設置外語、體育、計算機(非計算機專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概論)、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等課程。(2)專業課程平臺。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方向模塊課程(或專業課程群)三部分。其中專業方向模塊不得多于4個,專業核心課程設置一般為6-8門。專業方向模塊課程根據專業下設的專業方向或社會需求方向等設置,目的是為實現各專業的特色辦學、適應社會需求和人才個性化培養的需要,增強課程設置的彈性空間。我們在課程設置上,還新增了“生命科學導論”、“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操作技術”和“生物化學大實驗”等生命科學類前沿課程。(3)素質拓展課程平臺。包括自然科學類和人文社會科學類選修課程,學時為16、24或32(16學時為1學分)。設置此類課程內的目的在于向學生普及科普知識、拓展知識面,提高文化素質。

(三)專業課程設置的改革與實踐

我將專業課程設置與傳統農學專業課程設置相比較,主要有以下特點:(1)在基礎課中增加“生命科學導論”,將部分專業的“植物學”改為“基礎生物學”,以適應現代生命科學在農業的廣泛應用;(2)將專業的研究對象從“作物”拓寬到“生物”;(3)將專業課程從單純的“種植”拓寬到“種植+加工+經營管理”的“農工商管”一體化多學科交叉的專業,以適應現代植物生產類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4)設置了反映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課程,如“分子生物學”、“生命科學導論”等,以提升傳統農學專業;(5)設置了面向縣域經濟的課程,如“農業推廣學”,以適應面向農村和面向農民的人才培養;(6)開設了大量的相關選修課,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素質培養。

三、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面對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培養富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現代農業人才是生命科學理念的具體體現,是當前高等農業院校教學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第2篇

1 “探究-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概述

“探究-參與式”教學模式是指在“探究式教學”思想的指導下,以建構主義和認知結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以主體性、創造性、針對性和激勵性為原則,以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獲得生物學基礎知識、養成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強調以探究為主,重在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是適用于高中生物“資料分析”欄目教學的教學模式。

依據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模式和認知結構學習理論教學流程圖,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探究-參與式”教學模式框圖,共包括“例、探、述、評”4個部分,這也是“探究-參與式”教學模式在應用時的四個步驟。

2 適用于“探究-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

為了充分發揮“資料分析”欄目的應有價值,針對不同類型的“資料分析”欄目提出不同的教學方法。

2.1 “資料分析”欄目的分類

依據“資料分析”欄目的設立目的,將其分為三類,旨在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資料分析”欄目的教學中去:第一類“資料分析”欄目的設立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科學知識,如“生命活動與細胞的關系”“細胞核具有什么功能”“葉綠體的功能”等。

第二類是為了提高學生搜集、提取信息的能力,如“分析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干細胞研究進展與人類健康”“通過基因診斷來檢測遺傳病”等。

第三類“資料分析”欄目是為了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而設立的,如“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關于酶本質的探索”“促胰液素的發現”“中心法則的發展”等。

2.2 適用于“探究-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

“資料分析”欄目對知識、原理等的文字描述不是十分具體,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師教學帶來了難度,但同時也為教師的創造性教學留下較大的空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將不同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資料分析”欄目的教學中去,不斷變換外界環境的刺激,通過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下面談談對“資料分析”欄目進行應用的五種教學方法。

2.2.1 問題驅動教學法

問題驅動教學法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之上,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任務或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帶著任務學習,以問題探索的方式來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學生的手中。“資料分析”欄目中的描述性語言較多,使學生在看過資料后很難發現問題,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如果教師把這些內容編制成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層次性、可測性和思考性的思考題,使學生在完成這些思考題的同時掌握知識,將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適用于“問題驅動”這種教學形式的資料分析有“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關于酶本質的探索”“中心法則的發展”“生命活動與細胞的關系”等。

2.2.2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即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標規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在課堂上圍繞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問題進行研究,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判斷和見解,以此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許多“資料分析”都源于生活中的情境,每個情境都是一個案例,因此,教師可以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資料分析”的教學中。適用于案例教學法的資料分析有“分析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評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等。

2.2.3 圖文轉化法

圖文互換是生物學中教學常用的一種形式。“資料分析”欄目中經常設置圖表類的資料讓學生分析,意在培養學生將文字信息概括成圖表的能力,以及將圖表信息轉換成文字的能力。用圖表的形式來組織和表述知識,可以把人腦中隱形的知識清晰地表達出來,將有助于新知識的內化。同時,“思維導圖”具有形象直觀簡潔的特點,容易啟動學生的發散思維,提升學生的注意力與記憶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畫“思維導圖”的方法非常適用于“資料分析”欄目。適用于這種教學形式的資料分析有“細胞核具有什么功能”“血漿的化學組成”“反應種間關系的實例”等。

2.2.4 小組成果展示法

成果展示活動是將學生經過主題探索后取得的成果進行展示的學習活動。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去查找資料、整合信息,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還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個性的平臺,也是學生發現自我、欣賞他人的過程。適用于小組成果展示這種教學形式的資料分析主要有“干細胞研究進展與人類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防癌”等。

2.2.5 自由辯論法

辯論賽是對學生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查。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會體會到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在給人類帶來進步的同時,也可能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教師要提醒學生在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時,要考慮到社會發展情況,培養正確的世界觀。適用于自由辯論賽這種教學形式的資料分析主要有“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人口增長過快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哪些影響”等。

3 對“資料分析”欄目教學的建議

3.1 教師應注重對課程標準的解讀

“資料分析”欄目是為了體現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而設置的,教師對這一欄目的應用意識不強,歸根結底是對課標的理解不到位。教師沒有意識到未來的生物n程應該達到什么樣的目標,自然不會尋找達到目標的“途徑”。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把握課標的設計思路及特點,將課標的要求落到實處,才能使高中生物學教育邁上新臺階。

3.2 教師應注重生命科學前沿與“資料分析”欄目教學之間的結合

新課改后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要初步了解生物科學的相關領域,認識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性質,正確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這一目標突出了生命科學前沿與高中生物教材“資料分析”欄目教學之間的關系。“資料分析”欄目是體現生命科學前沿的良好載體,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很多章節都與生命科學前沿相關聯。教師應時常登錄“生物360-中文生命科學界咨詢”“生物谷”等網站,了解生命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將這些最新進展作為小資料帶進生物課堂,使生物課堂變得既前沿又有高度。

4 結語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和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探究式”與“參與式”教學模式的結合,可以提高學生分析生物學問題的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歸納總結生物學知識的能力、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等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針對不同類型的“資料分析”,采用以“問題驅動”“案例教學”“小組成果展示”等為主要內容的“探究-參與式”教學模式,可以提高教師對“資料分析”欄目的使用意識,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該欄目起到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分子遺傳學;教學;方法

分子遺傳學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現象的學科,已經成為21世紀生命科學前沿學科,它的基礎理論已經滲透到生命科學幾乎所有的領域,是涵蓋面非常廣的一門學科,同時也是現代生物科學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從分子遺傳學發展以來逐漸從重視形態、代謝功能方面的演變延伸到研究基因和基因的結構和功能等的演變。

分子遺傳學目前已成為綜合性大學、理工科大學、農林院校等生命科學類各專業研究生的專業學位課,是繼本科階段課程如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等課程后的進一步學習,對提高研究生的基本科學素質、提升專業素養和增強科研創新等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和重要的影響。以分子遺傳學為基礎的遺傳工程則正在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工業生產領域,許多國家已經把分子遺傳學及技術列為優先發展的高科技項目。在這樣的發展潮流中,如何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快速發展的分子遺傳學理論和技術的相關知識,為我國生命科學培養富有開拓精神、創新精神,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高質量的人才,研究生分子遺傳學課程的改革必將成為我們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學院特色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是生命科學領域發展最為迅速的前沿學科之一,也是中國計量學院近年來重點建設的學科,2004年入選浙江省重點扶植學科,2005年獲碩士學位點授予權。該學科的主要特色包括分子檢測和檢驗技術、重大生物安全和生物入侵問題、植物天然活性產物的提取與利用、環境分子生物學與農產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均從基因或蛋白質等方面來闡明具體的機理,這與分子遺傳學存在著密切聯系。隨著分子遺傳學概念的深入人心,為了適應培養基礎厚、知識寬、素質高、能力強、面向21世紀開拓創新的生命科學優秀基礎性人才的需要,結合我院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計劃,2011年新增《分子遺傳學》課程為本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學位課,并于2011-2012年第二學期正式實施教學工作。

二、教材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整合優化

本課程選用了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路鐵剛、丁毅主編的《分子遺傳學》為教材。以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孫乃恩,孫東旭,煦編著的《分子遺傳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朱玉賢等編著的《現代分子生物學》等為參考教材,同時也選擇了一些相關的動畫網絡電子教材。在教材上突出基礎性、綜合性、前沿性、時代性、創新性和引導性,并且符合相應的課時數,同時避免與其它課程的重復,能夠適合應用型人才的教材。

同時,從分子遺傳學的特色出發,優化教學內容,注重知識的橫向和縱向銜接,刪改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相關課程間重復交叉內容,同時補充本教材內容的不足,使教學內容體現課程的特色性。課堂教學主要是講授基因組學與后基因組學、基因組結構與功能、基因表達調控、基因突變與DNA損傷修復、遺傳重組與轉座、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突變體的創制與應用、分子遺傳學研究的常用技術介紹等。同時在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也結合相關前沿熱點領域的知識和進展,如適當引入學科前沿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并將最新的知識理論和科學熱點通過文獻介紹給學生。不僅達到授課內容國際化、教學理念前瞻化,而且可以培養研究生學習外文文獻的能力和思考科學問題的方法和習慣。教學過程全部采用多媒體與動畫網絡資源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在講授部分內容時,注重啟發研究生尋找自己相關課題進一步研究的新切入點,引導其通過科研和實驗過程去解決問題。實現在有限的課時中講授分子遺傳學的新發展、新觀念,為學生的思維打開一扇通向未來之門。

三、采用啟發式、引導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

研究生教育是我國教育結構中最高層次的教育,培養的研究生不僅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鮮明的創新性,所以對于這種層次的教學,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啟發式、引導式、討論式。首先,在授課中進行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講解,而不是簡單的背記已有的結論,并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專業英語詞匯,通過課堂上的反復講授,既能增加學生的專業英語詞匯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又提高了閱讀外文文獻的能力,為將來的專業及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為了進一步鞏固理論課堂所學知識,并將理論與將來的研究課題聯系起來,設立相關的討論課,每個學生以分子遺傳學技術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寫出課題設計思路,可以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課題,也可以是假想的課題。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文獻查找和整理,準備討論提綱,并分組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闡明自己的科研思路,同時教師通過積極正確的引導,使課題設計更加合理,并賦予創新性。最后,進行課堂學術報告競賽活動,通過設計一些學科發展前沿與動態相關的討論議題,如突變體創制的應用前景、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等。

四、采用綜合測評的方式評定成績

本課程成績的評定采用綜合測評的方式,進行基礎理論閉卷考試、綜述撰寫和課堂討論表現相結合的方法,讓研究生通過查閱文獻,撰寫綜述,課堂討論等,鍛煉研究生的歸納總結,推陳出新,開拓創新的綜合能力。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學習熱情,并充分調動研究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考試方法的建立,也增加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的客觀性,對創新能力培養和教學評價方式作有益的探索。

綜上所述,本次教學改革將全面推進研究生的教學工作,并且使教學內容體現基礎性、綜合性、前沿性、時代性、創新性和引導性。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分子遺傳學的教學效果和處理與其它相關課程的銜接問題,而且還可以增強研究生的自主學習、科研創新等能力,讓他們實現科學知識向技術的轉化,為研究生獨立開展項目研究和申報課題奠定基礎,最終產出一定的科研成果,甚至實際的生產力。

參考文獻

[1]屈艾,朱必才,潘沈元,李宗蕓,高煥,汪承潤,王秀琴.提高遺傳學課程教學質量有效途徑的探討及體會[J].生物學通報,2002,37(11):44-45.

[2]余誕年.遺傳學的發展與遺傳學教學改革諂議[J].遺傳,2000,22(6):413-415.

[3]林海萍,張立欽,張昕,胡加付.幾種討論式方式在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微生物學通報,2010,37(7):1054-1057.

[4]趙新民,夏莉,徐玲,彭曉赟,劉石泉.分子生物學教學動畫網絡資源的利用[J].廣東化工,2011,7(38):196-198.

[5]王曉霞,劉志榮,解軍,程牛亮.如何在分子生物學教學中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1):78-80.

[6]賀根和,葉九根,郭小華,段世華,朱立成.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中“雙主體互動”教學模式構建策略初探[J].河北農業科學,2011,15(3):148-149,161.

第4篇

關鍵詞 諾貝爾獎 高中生物學 教學 酶學 銜接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2016年全國高考生物考試大綱在“能力要求”方面強調“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與生命科學相關的突出成就及熱點問題”。諾貝爾獎代表著基礎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標志了當代科學研究的發展方向。在近現代,生命科學領域發展迅速,不少成果獲得了諾貝爾獎。諾貝爾獎作為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對學生具有極大的感召力,將與高中生物學有關的諾貝爾獎與教材中相關知識點結合,盡可能地把它融入到生物學教學中,不僅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探究欲望的良好素材,同時科學家們不斷發現、嘗試、重新開始的探究歷程也是培養學生直面挫折、不斷進取的典范。

酶是細胞代謝的重要參與者,也是高中生物學中很關鍵的內容。表1為酶學中的諾貝爾獎及其與高中生物學內容(人教版)的關聯。

這只是有關“酶”的內容產生過的諾貝爾獎與高中生物學內容關聯的一些列舉,除此之外在光合作用的發現、細胞結構、細胞膜結構等方面還有很多諾貝爾獎項與高中生物密切相關。那么如何將這些應用到高中生物學教學中,讓它服務于高中生物教學呢?

1 作為素材,引入新課

諾貝爾獎及其成就在生命科學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教師以其為素材導入新課,讓學生意識到高中生物學雖然與生活密切聯系,但也并非與前沿科學遙不可及,高中生物很多時候是生命科學前沿的簡化版或縮影。教師適時地引用諾貝爾獎及其成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情,讓學生將被動的學習轉化為主動的探索,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W習“基因工程”時,教師可以圍繞諾貝爾獎“限制性內切酶的發現”展開:1978年,瑞士微生物學家阿爾伯、美國微生物學家內森斯、美國微生物學家史密斯因發現限制性內切酶以及在分子遺傳學方面的應用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他們的成就為DNA重組技術的產生拉開了序幕,使人類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定向改變生物體的遺傳信息,使改變生物體性狀成為可能。那么什么是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它有什么特性?它在基因工程中扮演什么角色?這樣展開基因工程的學習,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

2 作為案例,引導思考與探究

諾貝爾獎及其成就的產生必然伴隨多個經典的實驗設計。剖析經典實驗、重溫科學家的思維歷程,對學生科學思維的形成以及創新力的培養十分必要和關鍵。例如在“酶本質的探究”的學習中,巴斯德與李比希對糖類變成酒精有不同看法,畢希納通過設計實驗證明了糖類變成酒精可以在無細胞條件下進行,并獲得諾貝爾獎,那么他如何設計的實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然后再引導學生分析:薩姆納通過合理選材、精巧的實驗提取出了酶并且證明酶是蛋白質,也獲得諾貝爾獎,如何提取的酶,采用什么辦法去證明的?另外,教師還要使學生知道:至此科學發展沒有止步,奧特曼和切赫在對煙草花葉病毒的研究中發現某些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然后,綜合以上認識,教師引導學生給“酶”下定義,自己構建對酶的認識。

3 作為素材,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

諾貝爾獎固然是科學界的桂冠,諾貝爾獎的獲得可能是很多科學家的畢生夢想和動力,但是更多的科學家在各自領域默默無聞,為科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不能因為沒有拿諾貝爾獎就否定他們以及他們的成就。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教師也一定要把握尺度,不能讓學生認為科學家的目標就是諾貝爾獎。教師在課堂中應用諾貝爾獎及其成就,應該更多展現科學發展的艱辛與曲折、科學家的堅持不懈、刻苦鉆研,讓學生明白科學發現沒有不勞而獲,唯有努力才有機會。例如在酶本質的探究中,先后有很多的科學家在不斷的批判與繼承中才形成了目前比較公認的酶的定義“活細胞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機物,大多數是蛋白質,一部分為RNA”,這個定義將來再次被打破,也不無可能。同時,教師讓學生知道:科學發現如此,學習、人生亦如此,沒有一帆風順,只有不斷進取,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認識,不斷適應變化著的世界。

4 作為課本內容的拓展延伸

高中生物學學習應當注重學生信息提取能力、歸納整理能力的培養,傳統的家庭作業(即做練習題)很難達到這些目標。要達到此目標就要打破原來家庭作業的模式,開發新型的家庭作業成為必然,教師以諾貝爾獎及其成就為題材,設計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總結,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信息提取能力和歸納整理能力,有利于學生構建自己的生物學知識體系,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以“發現端粒和端粒酶保護染色體的機理”這項諾貝爾獎項為題材,設計系列問題:什么是端粒?端粒具有怎樣的結構特點?端粒與細胞分裂有什么關系?端粒酶的作用是什么?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是否與端粒酶有關?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是否可能會影響到人的壽命?……以此為家庭作業,學生要做完作業,必須查詢一定的資料,并且需要自己思考、分析和整理,形成自己的智慧,同時也引導學生思索生命的奧秘,為學生將來從事生物學研究等打下基石。

5 為教師編寫試題提供題材

從網上下載已有試題進行組合是很多學校很多教師出考試試卷的常用方法。其弊端就是試題沒有創新點,久而久之就會偏離學生實際、偏離教材、偏離考綱。如何結合學校學生實際、引入生命科學熱點問題自己編寫試題,應該是引起一線教師重視的問題。諾貝爾獎及其成果是教師編寫試題的很好的題材,2015年高考理綜(新課程Ⅱ卷)第二題就出現關于端粒酶的考題,以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所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為背景的題目更多,例如2016年天津卷第六題和2016年上海卷第六題。

第5篇

一、教科書科學史類目人文價值取向內容統計

人教版《必修l-分子與細胞》、《必修2-遺傳與進化》、《必修3-穩態與環境》,3冊教材中的生命科學史材料,通過深人細致的挖掘后,所有人文素材及其相對應的人文價值取向如表l所示。

二、人文價值取向內容頻度統計

通過對表1所有數據的統計,最后結果如表2所示。

三、結果分析

(一)課程整體方面的人文價值特征

表2數據顯示,從整個必修模塊來看,在科學史這一方面,該套教科書隱含著生命科學史所具有的“追求韌性品質,創新精神,堅持,求實,合作交流,責任感”等人文素養內容。3冊教科書都對“創新”這一思想有著很大的比例,這與我國在追求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針有密切的關系。在學習生物學知識中,讓學生有意無意地感染到這些史實人文素材當中的人文思想。其中,

“追求”人文價值內容在3冊必修教科書中出現了17次,占所有人文類別頻度的21,8%,其次是“創新”的人文價值內容,出現了14次,比重為20,5%,還有“堅持”這一內容也不少,當然,除此之外,“求實”、“合作”、“交流”、“責任”等,在整個必修模塊中,全部有所體現。生物教科書科學史人文價值取向的呈現,形式豐富,有“科學家訪談”,也有“資料分析”,同樣也存在于“科學前沿”中,還在“科學史話、科學家的故事、正文”等欄目中出現,可見這套教科書編寫者的良苦用心。當然,這些都很好的符合拓展、延伸《課標》中所要求的“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養成質疑、創新,及勇于實踐的科學人文精神”課程目標。

(二)各必修模塊的人文價值特征

不同的必修模塊,在科學史方面對人文價值的追求也不相同。

1,必修1――追求與創新

必修1模塊,側重的是“追求”和“創新”,這兩大人文價值內容,總計占去了這個模塊的一半以上。比如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奧秘――與鄒承魯院士的一席談、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組裝細胞、國際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究歷程、細胞世界探微、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蛋白質的誕生、授予諾貝爾化學獎的通道蛋白研究、關于酶本質的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所有這些人文素材,都體現出“追求”和“創新”人文價值內涵。具體來說,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奧秘――與鄒承魯院士的一席談”這則人文素材中,鄒承魯院士告訴大家,做課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創新思維,同時,他做學問的基本原則是:努力追求科學真理……跟蹤最新發展前沿。當然,材料中也出現了“搞研究需要鍥而不舍,永不自滿,為祖國做貢獻,辦老實事,說老實話,做老實人”等體現求實、合作交流、責任等人文思想情感。另外,在“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蛋白質的誕生”科學史話這個人文素材中,也告訴大家,

“英國科學家桑格經過10年的努力,終于……”“經過6年零9個月的不懈努力”,這些蘊含著豐富的“堅持”人文味道;同時,在其他的素材中,也都對上述人文思想指標體系有所富有。

2,必修2――求實、創新與追求

必修2模塊,表1和表2數據顯示,比較注重“求實”、“創新”和“追求”這三個方面,分別占到了19,4%、16,1%和16,1%。和必修1模塊相比。在科學史這方面,本冊教材內容豐富度上,持平。都是出現31次,不過在教材中呈現的形式,和必修1相比,有點單一,主要集中在“科學家訪談、正文、科學家的故事”這3大欄目中,尤其是“正文”這一欄目,另外素材方面,也有些不足,一共就9個材料,見表3。其中人文氣息比較濃厚的有“我贊嘆生命的美麗――與楊煥明教授一席談”、“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摩爾根的研究”、“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證明”、“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有點注重“創新”,有的注重“交流”,有的偏重“追求”,這里就不一一論述了。

3,必修3――旨在“堅持”

必修3模塊,則在“堅持”、“創新”、“交流”,尤其是“堅持”這一人文價值,花了不少濃墨。如生物與環境是統一的整體――與孫儒泳院士一席談、穩態概念的提出和

發展、促胰液素的發現、生長素的發現、從治蝗專家到生態學巨匠――我國生態學家馬世駿,這些教科書中的人文素材,都體現出“堅持”、“創新”這一人文價值取向。在與孫儒泳院士的交談這個素材里面,他告訴我們自己從事50多年的教師職業,這與“堅持”人文品質密切聯系;

第6篇

一、生命科學教學的特點

生命科學是系統地闡述與生命特性有關的重大課題的科學。生命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教學中歷來強調教學的直觀性。在生命科學迅猛發展的今天,教材中引入了許多研究生命本質的內容,特別是一些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微觀世界的知識。這給生命科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手段可視化差,僅靠現有的一些文字、掛圖,甚至投影、幻燈,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隨著科學技術日益發展,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極大地提高生命科學的教學質量,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成為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重要標志[1-3]。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產生非常好的直觀性效果,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而且實現了師生間資源共享、交流共鳴,和諧發展,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協作精神。

二、多媒體技術在生命科學教學中的功能

2.1多媒體技術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能力

生命科學的知識內容繁雜,而教學計劃安排課時較少。結果勢必造成知識內容的不斷增加與有限的學時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矛盾。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具體的教學過程為解決這個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一方面,它可以使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及時、迅速地了解生命科學前沿和發展動向;另一方面,多媒體教學可以節省課堂上的時間,可以提高單位時間內的信息量。因此多媒體教學使得繁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直觀化,加強了概念與表象之間的聯系,豐富學習內容,鍛煉了學生的辯證思維,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4]。

2.2多媒體教學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一般來說,生命科學課程繁雜,缺乏直觀感,致使許多學生難以對這些內容進行消化和吸收。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生命科學內容抽象的難點。具有圖像清晰,色彩鮮艷,音質優美動靜結合等特點,更為重要的是具有重復性,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可以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處于主體的位置。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認知結構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以及自己所感興趣的東西,認真地對其進行消化和吸收,從而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這樣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在外界環境刺激與學生心理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從而實現生命科學知識在學生的大腦中的意義建構,促進教學效果順利地實現。

2.3便于教學設計,利于突出重點、難點

傳統的生命科學教學多數是找一本參考書,靠老師在黑板上的板書來進行講解,教師的講解抽象,在每次課堂教學的最后,教師口述課堂內容的重點難點一般不會給學生留下太深的印象。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師事先備課時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對幻燈片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從而能緊扣教學大綱,抓住重點、突出難點,并可用非常便捷的方式來突出重點、難點,如可用不同顏色、不同字形、不同字號的文字,使學生明白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內容,哪些是要理解的內容,哪些是重點、難點內容,這些是傳統教學方式很難達到的。

2.4利用網絡資料,增強教學的新穎性

生命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在自然科學領域有著重要的地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可供使用的圖片資料十分有限,且圖片質量較差,導致教學效率低,效果差。生命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們通常情況下看不見的微小生物,因此各種示意圖、清晰照片、動畫和短片對于學生理解所學內容非常重要,互聯網的發展,使我們能非常方便快捷地獲取這些資料[1,5]。對于網上一些不可以下載的flash資料,可以直接鏈接網址,在課堂上直接上網觀看。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可以增進課堂教學的新穎性、啟發性和直觀性,能夠使學生聽而不煩,學而不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適應多媒體技術對教學技能的新要求

3.1要注重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具有的優勢已非常明顯,但它并非萬能,教學的決定因素是教師和學生,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決定因素。如果一味強調多媒體的作用,認為計算機可以代替傳統的教學方法,過分強調多媒體教學,否認傳統教學方式,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容易導致教學手段單一[6,7]。如果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教師坐在電腦旁只是在點擊鼠標,廢棄了書寫板書,學生會感到記筆記困難,由于教師在電腦旁邊操作邊講授,師生間就會缺乏形體語言交流,所以多媒體教學應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并充分發揮傳統教學媒體的作用,注意形體語言,增加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教學手段多樣化,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提高教學效果。

3.2優化教學內容,制作高質量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的內容不能只是簡單的文字總結,要配以必要的圖片及動畫;文字不宜過多,否則難以發揮多媒體課件在生命科學教學中的優勢。例如,在講授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時,不必在課件中插入過多解釋性文字,只需一邊放動畫,一邊口頭解釋,就能使學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該內容。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到內容層次分明,突出重點、難點,兼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

3.3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啟發式教學

生命科學課程與多媒體整合中容易出現一種新的現代化式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即一味地為了增加信息量,拓寬知識面,給學生硬灌硬塞[1,6]。這與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是相悖的。戒除的辦法是,教師不要在任何情況下,都將課件內容和盤托出,使學生一覽無余。屏幕上現成的結果會使學生失去知識形成過程的體驗,閃現過后煙消云散,學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應結合不同的內容靈活地采取各種方法啟發學生在已知的基礎上舉一反三,發展新知。運用多媒體技術在生命科學教學中要在講解時讓學生自己總結,學生總結出一條,教師敲擊鍵盤讓屏幕上浮現出一個要點,這樣逐字逐行,引導著學生最終靠近當堂課的全部結論,其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第7篇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的蔡繼業教授提出,要弄明白一個細胞里生物分子的工作機理,必須“看到”單個分子。因此,蔡繼業教授和他的團隊致力于用近場光學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做細胞超微結構和細胞上單個分子探測。并用“針尖化學”的方法測量特異性生物分子與其他分子之間的單分子作用力,了解其分布和功能。這要求有超高分辨率儀器和努力不懈的工作精神,蔡繼業教授正是秉持著嚴謹的科學精神,在激光化學和生物化學領域取得了前沿成果。

梅花香自苦寒來

蔡繼業教授1944年出生于上海市崇明縣廟鎮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生活相當貧困,在地處廟鎮的崇西中學讀書期間,每天放學回家要幫家里干活,晚上只能在黃豆大煤油燈光下學習,每年的寒暑假加上農忙假,有四個月的時間全天干農活,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蔡繼業于1962年考上北京大學物理系。父母咬緊牙關跟周圍鄰居七拼八湊借了錢,他才能坐上68小時的慢車去北京。那是他第一次出遠門,不會說普通話,因沒錢買鞋而經常打赤腳,學習上也面臨著聽不懂普通話、與來自全國重點中學的尖子生有相當大的差距,一直到二年級下學期才翻過身來。

1968年,蔡繼業畢業,他同屆的畢業生幾乎都上山下鄉,他也被發配至黑龍江第四建筑公司,種過菜、燒過磚,當過混凝土工、鋼筋工等。一年后,他成為了一名電焊技術員,兩年后當了工長。起早貪黑的勞作并沒有磨損蔡繼業的科學精神,他設計制作了十噸龍門吊車,帶領170多名工人,完成了在當時堪稱亞洲最大的大慶化肥廠的60×120平方米落地拱鋼機構工程。

1978年,當年上山下鄉的人們終于歸隊,蔡繼業也調進了中國科學院安徽光機所,開始做科研工作。1982年,他通過了競爭激烈的EPT考試,獲得了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公費留學2年的機會。

經年科研結碩果

蔡繼業到哥倫比亞大學后,進入哥倫比亞輻射實驗室(Columbia Radiation Laboratory)做研究工作,該實驗室先后出過7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這里也是發明激光的地方。蔡繼業的導師是該實驗室的主任喬治?弗林(George Flynn),當時的科研任務是用二極管激光探測法研究CO2分子內振動能量轉移,蔡繼業與吉姆奧尼爾用快速H原子碰撞CO2分子,首次得到了三原子分子的振動、轉動分辨的結果。從此,蔡繼業教授開始了他從激光化學到生物納米技術的漫漫科研路。

在斯坦福大學化學系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工作期間,斯坦福大學化學實驗室負責人理查德?澤爾教授(Richard Zare曾任美國科學委員會主席)安排蔡繼業與考斯塔斯一起做碰撞參量對化學反應影響的實驗,該實驗用交叉分子束加上兩個激光器,來選擇激發和探測不同平動速度和不同碰撞參量碰撞后,Ba和HI的態-態反應。兩個激光器采用了光學-光學雙共振加上選擇探測激光誘導熒光的方法,才能得到碰撞參量與反應幾率的關系。該實驗被美國著名報紙《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稱為物化領域“有史以來最復雜的實驗”,每次實驗都要連續工作36個小時,還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正確的測量,這對人的神經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迄今,蔡繼業與同事已在國際、國內的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了200多篇論文,五項專利和一本專著(《激光與化學動力學》)。并應邀在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UWO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十多所國內外大學作學術報告。在SCI上已查到他的六篇論文被哥倫比亞大學、西北大學、康奈爾大學、阿崗國家實驗室等幾十個研究單位在《Science》、《J.Chem.Phys》、《J.Phys.Chem》等國際核心刊物上引用了86次,作為激光化學前沿的重要成果或理論計算的依據被引用。

在生物納米技術方面,蔡繼業教授和他的團隊研究了標記的免疫分子的結構與自組裝,紅細胞對抗體的識別,干細胞的定向分化,首次實現了用量子點標記的細胞表面特異性分子的原位單分子探測等。近5年來,蔡繼業教授在國內外刊物上90多篇,已授權發明專利3項,已申報發明專利4項。蔡繼業教授目前還負責國家973重大項目子課題――抗體抗原復合物的分子分布特征及功能識別基礎,也主持過多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一些省部級以上的項目。

春雨潤物細無聲

目前,暨南大學為蔡繼業教授配置了價值25萬美元的近場光學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提供了300平方米的實驗室,包括3名教授,4名副教授,1名在站博士后和10多名博士碩士生。他正在利用近場光學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等先進儀器,進行單個分子的探測和單個細胞的超微結構的研究。同時,他也用他的研究成果回報學校,用他嚴謹的科學精神和多年的科研經驗,擔起了培養下一代科學人才的重任。

多年來,蔡繼業教授還擔任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的從本科到博士教學工作,曾任生科院副院長。他不僅在生物納米技術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可喜成績,還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培養青年學科人才的教育工作上。他兢兢業業,進取創新,發表過多篇本科教育論文。他在論文中表明了自己對本科教育的獨到見解,對教學方式也有自己的研究。

讓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用是每一位導師的心愿,讓年青一代成長起來,祖國的科學發展才有希望。如今,蔡繼業教授已負責培養了六十多名博士和碩士生,有多名獲得中國科學院億利達獎、大珩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優秀研究生獎和南粵優秀研究生獎。有的學生已被破格提拔為教授,有的學生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做研究工作。蔡繼業和他的學生的部分研究成果與同事一起曾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廣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廣東省高教廳科技進步一等獎,可謂碩果累累,桃李滿天下。

第8篇

關鍵詞:機械工程科學;進展;初步構想;展望

伴隨納米技術、智能技術、微細工程以及重大機械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機械工程學科的體系和內容也將獲得快速擴大、完善以及充實。并且伴隨我國工業和市場經濟的完善,工業應用開發與應用基礎研究之間、工程與科學技術之間互相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越來越明顯。隨著21世紀的到來,機械工程科學未來的發展方向勢必是數字化、集成化、綜合化、微型化、清潔化,其表現出來的特點可歸結為以下五點:智能、柔性、交叉、精密、高效。

1 機械工程科學的進展

1.1 機械工程科學在學術研究方面的進展

建國之后,國內的機械工程科學通過短短半個世紀的發展取得的成是飛躍式的。從學術研究方面來看,大體理論成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電接觸可靠性、圓弧齒輪強度分析、空間并聯機構、計量型原子力顯微鏡、彈性流體、機床震顫非線性和超塑擠壓變形規律等已經躋身世界先進水平[1]。

1.2 機械工程科學在技術創新方面的進展

近些年,依靠電子信息科學、管理科學和生命科學與機械工程科學的結合,讓原來的機械工程科學有了長足的進展。以下幾項技術創新都已經獲得國際上的認可,有些則得到了相關的發明獎項,比如說:高溫材料力學性能測試裝置、超精密加工表面微觀形貌在位檢測儀、SiC陶瓷刀具、等角速度萬向聯軸器、高溫密柵云紋法、稀土化合物摩擦學特性、型MIG焊接電弧控制法、微機化現場動平衡儀和磁盤精密沙袋研拋機理等[2]。

另外,多方面的新學科研究方向也已經形成,比如說:智能機械系統和智能結構、快速成形制造、仿生制造、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統、仿生機械和微型機電系統等方面。

1.3 機械工程科學在工程醫用方面的進展

部分技術的發明創造使我國不少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由于這些研究已經轉化為生產力,也給我國的制造業創造了數量眾多的科學財富和社會財富,直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具體研究如下:鍛壓設備數控技術、飛機安全可靠性研究、光纖干涉絕對測量、機器人離線編程系統。

面對以上機械工程科學取得的驚人成就,可以說我國在建國后的機械工程科學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2 現代工程科學前沿的初步探討

2.1 機械工程科學的特征

有別于一般的基礎科學前沿,工程科學前沿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特征:首先,有明確的應用保障,不可能出現做完研究之后拿出的成品卻只是用來觀賞的現象。其次,涵蓋實際工程中遇到的關鍵技術問題。最后一方面,技術成果有市場競爭力,由于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目的的存在,必然使科技進步,或許包括節能,或許提高功效,總之技術在進步[3]。自從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國內的機械裝備、汽車和儀表儀器等制造企業面臨嚴峻的挑戰,這就需要國內的企業積極參與研發,產品的質量、創新、交貨期、成本、售后包括適應工作環境的能力都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2.2 機械工程科學的重要前沿

目前的科學界百花齊放,主流學科包括生命科學、管理科學、納米科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以及制造科學,這些學科的交叉發展形成的制造信息學、仿生制造和仿生機械學、納米制造和納米機械學、可重構制造系統和制造管理科學等都是當今機械工程科學的前沿。但是,不能被混亂的交叉迷惑雙眼,要學會甄別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也就是說在可交叉領域多放精力,不可交叉領域盡可能少放甚至不放精力。這樣才能合理利用有限的生命,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

2.3 機械科學某些領域的前沿動態

從最近幾年來看,申報的基金項目大部分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標。比如說:并聯軸機床研究,國內外都有不少,但是多數人做的是無用功,屬于重復研究;動力學、機構學和傳動領域的情況更加糟糕,從未見到突破性的成果,研究資金都如石沉大海;另外一個項目“虛擬制造”,僅僅完成初階段工作;設計和制造過程中的三維數值模擬已經有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在物理模擬方面卻從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現階段,國內的研究與國際上的研究有差距拉大的趨勢,所以某些領域應引起研究人員的足夠重視,投入更多的精力、財力、物力,從而縮短與世界的差距。在國家規pzoja/mo4DmtYvmlrnms5XnoJTnqbZkAik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QyQEFEU+KAlELljp/nkIbop6PmnpDlj4rlhbblnKjnqbrkuK3kuqTpgJrnrqHliLbkuK3nmoTlupTnlKjnoJTnqbZAQURT4oCUQuWOn+eQhuino+aekOWPiuWFtuWcqOepuuS4reS6pOmAmueuoeWItuS4reeahOW6lOeUqOeglOeptmQCAQ9kFgRmDxUBDOS/oeaBr+aKgOacr2QCAQ8WAh8BAhMWJmY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QzPOagoeWbreS/oeaBr+WMluS4i+eahOmrmOiBjOW8gOaUvuWunuiureWupOeuoeeQhuezu+e7n+iuvuiuoTzmoKHlm63kv6Hmga/ljJbkuIvnmoTpq5jogYzlvIDmlL7lrp7orq3lrqTnrqHnkIbns7vnu5/orr7orqFkAgE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Q0Iee9kee7nOaVsOaNruW6k+aKgOacr+WPkeWxleaOouaekCHnvZHnu5zmlbDmja7lupPmioDmnK/lj5HlsZXmjqLmnpBkAgI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Q1M+iHquWKqOWMlumAmuS/oeiuvuWkh+eahOaVhemanOWIhuexu+WPiuajgOS/ruaWueazlTPoh6rliqjljJbpgJrkv6Horr7lpIfnmoTmlYXpmpzliIbnsbvlj4rmo4Dkv67mlrnms5VkAgM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Q2POe9kee7nOS/oeaBr+eahOWuieWFqOmakOaCo+mXrumimOS4juacieaViOaOp+WItuetlueVpeWIhuaekDznvZHnu5zkv6Hmga/nmoTlronlhajpmpDmgqPpl67popjkuI7mnInmlYjmjqfliLbnrZbnlaXliIbmnpBkAgQ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Q3LemrmOagoeWkmuWqkuS9k+aVmeWupOeahOeuoeeQhuWSjOe7tOaKpOaWueazlS3pq5jmoKHlpJrlqpLkvZPmlZnlrqTnmoTnrqHnkIblkoznu7TmiqTmlrnms5VkAgU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Q4KumHjeW6huWFrOS6pOe6v+i3r+Wkjeadgue9kee7nOaAp+i0qOeglOeptirph43luoblhazkuqTnur/ot6/lpI3mnYLnvZHnu5zmgKfotKjnoJTnqbZkAgY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Q5QOilv+mXqOWtkOW3peS4muS7peWkque9kVBST0ZJTkXlnKjlhoXooazlsYLnlJ/kuqfnur/kuK3nmoTlupTnlKhA6KW/6Zeo5a2Q5bel5Lia5Lul5aSq572RUFJPRklOReWcqOWGheihrOWxgueUn+S6p+e6v+S4reeahOW6lOeUqGQCBw9kFgJmDxUEAAxrY3l5MjAxNDE0NTAw5YWz5LqO6K6h566X5py6572R57uc5L+h5oGv5a6J5YWo55qE5Yeg54K55oCd6ICDMOWFs+S6juiuoeeul+acuue9kee7nOS/oeaBr+WuieWFqOeahOWHoOeCueaAneiAg2QCCA9kFgJmDxUEAAxrY3l5MjAxNDE0NTEk5peg57q/6YCa5L+h5L+h6YGT5Z2H6KGh5oqA5pyv56CU56m2JOaXoOe6v+mAmuS/oeS/oemBk+Wdh+ihoeaKgOacr+eglOeptmQCCQ9kFgJmDxUEAAxrY3l5MjAxNDE0NTIhRENT5o6n5Yi257O757uf55qE5LuL57uN5LiO5bqU55SoIURDU+aOp+WItuezu+e7n+eahOS7i+e7jeS4juW6lOeUqGQCCg9kFgJmDxUEAAxrY3l5MjAxNDE0NTMw6Jma5ouf5py66K6+5aSH55qE6auY5Y+v55So5oqA5pyv56CU56m25LiO5a6e6Le1MOiZmuaLn+acuuiuvuWkh+eahOmrmOWPr+eUqOaKgOacr+eglOeptuS4juWunui3tWQCCw9kFgJmDxUEAAxrY3l5MjAxNDE0NTQw6K6h566X5py6572R57uc5bu66K6+5Lit5a6J5YWo5oCn6Zeu6aKY5Y+K5o6q5pa9MOiuoeeul+acuue9kee7nOW7uuiuvuS4reWuieWFqOaAp+mXrumimOWPiuaOquaWvWQCDA9kFgJmDxUEAAxrY3l5MjAxNDE0NTUpSVBSQU7mioDmnK/nmoTkvJjliqPkuI7lupTnlKjliY3mma/liJ3mjqIpSVBSQU7mioDmnK/nmoTkvJjliqPkuI7lupTnlKjliY3mma/liJ3mjqJkAg0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U2M+WMu+mZouS/oeaBr+euoeeQhuezu+e7n+W6lOeUqOaXoOmZkOWxgOWfn+e9keWIneaOojPljLvpmaLkv6Hmga/nrqHnkIbns7vnu5/lupTnlKjml6DpmZDlsYDln5/nvZHliJ3mjqJkAg4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U3Lea1heiwiOaVsOWtl+ivgeS5puWcqOe9kee7nOWuieWFqOS4reeahOW6lOeUqC3mtYXosIjmlbDlrZfor4HkuablnKjnvZHnu5zlronlhajkuK3nmoTlupTnlKhkAg8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U4MOiuoeeul+acuue9kee7nOS/oeaBr+WuieWFqOeuoeeQhuaKgOacr+eahOW6lOeUqDDorqHnrpfmnLrnvZHnu5zkv6Hmga/lronlhajnrqHnkIbmioDmnK/nmoTlupTnlKhkAhA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U5M+mrmOmAn+WFrOi3r+S4jeWBnOi9puaUtui0ueezu+e7n+eahOi/kOeUqOS4juWxleacmzPpq5jpgJ/lhazot6/kuI3lgZzovabmlLbotLnns7vnu5/nmoTov5DnlKjkuI7lsZXmnJtkAhE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YwJOaVsOWtl+S/oeWPt+WkhOeQhueahOWPkeWxleS4juW6lOeUqCTmlbDlrZfkv6Hlj7flpITnkIbnmoTlj5HlsZXkuI7lupTnlKhkAhI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YxKumdnue7k+aehOWMluaVsOaNrueahEVUTOiuvuiuoeaWueazleaOouiuqCrpnZ7nu5PmnoTljJbmlbDmja7nmoRFVEzorr7orqHmlrnms5XmjqLorqhkAgIPZBYEZg8VAQzlt6XkuJrmioDmnK9kAgEPFgIfAQI5FnJm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2MjnloZTlvI/no6jmnLrlnKjlm73lhoXnn7/lsbHooYzkuJrkvb/nlKjkuK3nmoTmnIDmlrDov5vlsZU55aGU5byP56Oo5py65Zyo5Zu95YaF55+/5bGx6KGM5Lia5L2/55So5Lit55qE5pyA5paw6L+b5bGVZAIB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2MyvpooTpmLLlkoznn6vmraNI5Z6L5qKB54SK5o6l5Y+Y5b2i55qE5o6i6K6oK+mihOmYsuWSjOefq+ato0jlnovmooHnhIrmjqXlj5jlvaLnmoTmjqLorqhkAgI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Y0J+eUteawlOS7quihqOWuieijheS4juiwg+ivleaKgOacr+WIhuaekCfnlLXmsJTku6rooajlronoo4XkuI7osIPor5XmioDmnK/liIbmnpBkAgM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Y1KuS7u+alvOS6leeUsOeahOa1i+S6leabsue6v+WIhuaekOWPiuWvueavlCrku7vmpbzkupXnlLDnmoTmtYvkupXmm7Lnur/liIbmnpDlj4rlr7nmr5RkAgQ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Y2PFBMQ+ezu+e7n+WcqOeUteawlOiuvuWkh+iHquWKqOaOp+WItuezu+e7n+S4reeahOi/kOeUqOWIhuaekDxQTEPns7vnu5/lnKjnlLXmsJTorr7lpIfoh6rliqjmjqfliLbns7vnu5/kuK3nmoTov5DnlKjliIbmnpBkAgU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Y3KueUteW9seaJqemfs+acuuW4uOingeaVhemanOWIhuaekOS4juajgOS/rirnlLXlvbHmianpn7PmnLrluLjop4HmlYXpmpzliIbmnpDkuI7mo4Dkv65kAgY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Y4IemUheeCieaAu+mjjumHj+aOp+WItumAu+i+keS8mOWMliHplIXngonmgLvpo47ph4/mjqfliLbpgLvovpHkvJjljJZkAgc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Y5NueugOaekOepuuWIhuijhee9ruW3peiJuuaKgOacr+i3r+e6v+eahOWIhuaekOWPiuavlOmAiTbnroDmnpDnqbrliIboo4Xnva7lt6XoibrmioDmnK/ot6/nur/nmoTliIbmnpDlj4rmr5TpgIlkAggPZBYCZg8VBAAMa2N5eTIwMTQxNDcwJlNJUE9T55S15Yqo5omn6KGM5Zmo55qE5qOA5L+u5LiO57u05oqkJlNJUE9T55S15Yqo5omn6KGM5Zmo55qE5qOA5L+u5LiO57u05oqkZAIJ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3MS3osLfnianlubLnh6XmnLrnmoTnu5PmnoTnibnngrnlj4rng63po47phY3nva4t6LC354mp5bmy54el5py655qE57uT5p6E54m554K55Y+K54Ot6aOO6YWN572uZAIK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3MiTmtYXosIjpvb/ova7kvKDliqjns7vnu5/liqjmgIHmv4DlirEk5rWF6LCI6b2/6L2u5Lyg5Yqo57O757uf5Yqo5oCB5r+A5YqxZAIL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3MyfmlbDmjqfovabluorpkrvlrZTliIDlpLnnmoTorr7orqHmjqLnqbYn5pWw5o6n6L2m5bqK6ZK75a2U5YiA5aS555qE6K6+6K6h5o6i56m2ZAIM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3NCHpk53lkIjph5HnhIrmjqXmioDmnK/noJTnqbbov5vlsZUh6ZOd5ZCI6YeR54SK5o6l5oqA5pyv56CU56m26L+b5bGVZAIN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3NUjnm7TmjqXnqbrlhrfmnLrnu4TnnJ/nqbrkuKXlr4bmgKfor5Xpqozmlrnms5Xlj4rmvI/nqbrljp/lm6DliIbmnpDmjqLorqhI55u05o6l56m65Ya35py657uE55yf56m65Lil5a+G5oCn6K+V6aqM5pa55rOV5Y+K5ryP56m65Y6f5Zug5YiG5p6Q5o6i6K6oZAIO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3Ni3mtYXosIjlup/ml6fmsb3ovabpm7bpg6jku7bnmoTlvqrnjq/lho3liKnnlKgt5rWF6LCI5bqf5pen5rG96L2m6Zu26YOo5Lu255qE5b6q546v5YaN5Yip55SoZAIP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3Ny3mj5Dpq5jmnLrmorDpm7bku7bliqDlt6Xnsr7luqbnmoTmlrnms5XmjqLorqgt5o+Q6auY5py65qKw6Zu25Lu25Yqg5bel57K+5bqm55qE5pa55rOV5o6i6K6oZAIQ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3ODPliIDlhbfljYrlvoTooaXlgb/lnKjmlbDmjqfmnLrluornvJbnqIvkuK3nmoTlupTnlKgz5YiA5YW35Y2K5b6E6KGl5YG/5Zyo5pWw5o6n5py65bqK57yW56iL5Lit55qE5bqU55SoZAIR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3OS3mtYXmnpDlpKnlubPmuLjmooHlvI/mir3msrnmnLrnmoTnlLXmsJTns7vnu58t5rWF5p6Q5aSp5bmz5ri45qKB5byP5oq95rK55py655qE55S15rCU57O757ufZAIS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4MDbmnb/lvI/nqbrlhrflmajlj4rlhbblnKjnn7PljJbooYzkuJrkuK3nmoTlupTnlKjliIbmnpA25p2/5byP56m65Ya35Zmo5Y+K5YW25Zyo55+z5YyW6KGM5Lia5Lit55qE5bqU55So5YiG5p6QZAIT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4MRjnjrDku6PovafpkqLnlJ/kuqfmioDmnK8Y546w5Luj6L2n6ZKi55Sf5Lqn5oqA5pyvZAIU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4MirkvY7muKnljovlipvlrrnlmajorr7orqHkuK3nmoTlhbPplK7pl67popgq5L2O5rip5Y6L5Yqb5a655Zmo6K6+6K6h5Lit55qE5YWz6ZSu6Zeu6aKYZAIV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4MyrplIXngonmo4DpqozkuK3lronlhajpl67popjlj4rmjqrmlr3liIbmnpAq6ZSF54KJ5qOA6aqM5Lit5a6J5YWo6Zeu6aKY5Y+K5o6q5pa95YiG5p6QZAIW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4NDnlt6XkuJrljp/mlpnmsJTlh4DljJbkuI7nu7/oibLljJblt6Xnm7jlhbPpl67popjnmoTmgJ3ogIM55bel5Lia5Y6f5paZ5rCU5YeA5YyW5LiO57u/6Imy5YyW5bel55u45YWz6Zeu6aKY55qE5oCd6ICDZAIXD2QWAmYPFQQADGtjeXkyMDE0MTQ4NTDmtYXmnpDpq5jmoq/luqbno4HpgInmnLrnmoTlj5HlsZXnjrDnirblj4rlupTnlKgw5rWF5p6Q6aǖ奈詼嗟鬧氐閬钅坷錚嗍際峭ü義嘌〉撓畔攘煊潁舊洗砹斯業淖手較潁渲泄餐弒敢韻攣宕筇氐悖合鵲夾浴⑶罷靶浴⒔徊嫘浴⒂τ瞇院突⌒浴4送猓倒こ炭蒲Щ瓜群笳攵圓饈浴⒊紜⒘慵茉頻榷喔雋煊蛘倏搜刑只帷

3 機械工程科學優先領域的初步構想

首先應選擇對我國技術、經濟的發展能夠產生重要影響的方向,而且目前我國已經有了科研成果的優勢,通過努力有望觸及世界先進行列。之后就是我國尚不能穩定大量生產的亞微米制造技術,還有處于極小規模試探階段的納米技術。所以綜上所述,應優先資助的領域應包括:①機械系統、產品性能及設計理念和方法;②制造單元與制造系統。只有優先資助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重視上來了,才能快速的產生理論上的創新以及可以應用的技術成果。

4 結束語

面對即將到來的機械工程科學的快速發展,微型機電系統、儀器設備、智能自動化、高效柔性制造技術日益成熟,也將越來越受到重視,也必將被市場所認同。這其中的重構制造系統更加適合我國已有的制造模式,不論是理論還是技術;另一方面,在摩擦學、仿生制造、機構學和仿生機械等各個領域里,我國也必將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制造科學技術的支持下,制造業將全面實現現代化。綜上所述,機械工程科學的發展必將能夠極大的改變人類的生活水平以及生產方式。

參考文獻

[1]雷源忠.我國機械工程研究進展與展望[J].機械工程學報,2009(05).

第9篇

關鍵詞:學前教育;科學素養;培養

作者簡介:郁雯(1963-),女,浙江鄞縣人,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1年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準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的培養研究”(編號11YB032;主持人:郁文)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35-0091-02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特征

(一)科學素養的涵義

對于“科學素養”的定義,不同國家的學術界中有著各種不同的觀點。如美國“2061計劃”核心著作之一《面向全體美國人的科學》將“科學素養”第一位:應理解科學的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認識自然界的多樣性和統一性;能夠按個人和社會目的運用科學知識和科學思維方法。

我國學術界對“科學素養“的認識是以正規教育為基礎,在認識自然和應用科學知識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內稟特質。包括人們所掌握的科學知識、技能和方法。通過日常學習和媒體等各種渠道所提供的信息,而逐步積累形成對科學技術的理解能力。”科學素養“包含幾大要素: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能力、科學意識和科學品質等[1]。

(二)科學素養的教育理論

科學素養的教育理論認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就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和思維方法,發展科學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逐步形成科學的自然觀、世界觀、價值觀與審美觀。培養良好的科學品質,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與提高。[2]

(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科學素養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除了具備基本的公眾科學素養外,面對充滿好奇、渴望探索,卻又缺乏經驗的幼兒,還必須具有高于一般公眾的科學素養。

1.具有豐富的幼兒科學教育知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校學習階段首先應積極主動去了解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吸取現代科技的前沿成果,在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中,要更多掌握相關的知識背景。其次,要掌握好幼兒科學教育方法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幼兒教育專業的理論基礎知識。

2.具有幼兒科學教育的基本能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科學教育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對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能力。在科學教育中做到會操作、能考察、善制造。

3.具有幼兒科學設計與指導能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善于捕捉幼兒的需要,能在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反映隨時調整活動的目標。在活動內容和活動材料的選擇中,要以幼兒的興趣或能引發幼兒積極進行探索的活動材料為前題,將科學知識的學習過程轉化為幼兒認知興趣與需要的活動過程,使幼兒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投入到科學探索活動中去。

4.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對幼兒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是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根本保證。它包括研究資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探索、測量工具的運用及課題的選擇、論文的撰寫等。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現狀分析

我們對江西省南昌市近幾屆在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大專生和五年一貫制高職生的科學素養的現狀進行了一次隨機結構型調查問卷,其主要內容包括:對科學技術術語了解、對科學觀點的了解、科學方法和過程的理解、對科學與社會關系的認識以及學前專業學生參與科學活動的情況。分別用于調查學生的科學知識水平、對科技的興趣態度、科學信息來源、對高新科技領域的了解、對科技利弊的認識、對科學原理和方法的了解等方面的信息。

在對科學技術術語了解程度的調查過程中,我們選用了分子、Internet、DNA、納米,四個科學技術術語了解學生對它們的理解程度,絕大部分學生對DNA、納米不了解。在對科學知識和觀點的了解調查中,我們沿用了2003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的16個測試題,三種學歷的平均得分為66.3%,其中本科學歷的學生為81.7%高于大專學歷的學生,而大專學生則高于五年一貫制高職生,呈現出受教育程度越高對科學知識和觀點的理解程度越高的趨勢。在對科學方法和過程的理解的調查中,我們設置了3道題,一是對“科學研究”一詞的理解,其余兩道題是對實驗方法和概率的理解,三種學歷對其理解程度普遍較低,均低于對基本科學知識的了解,平均為24.3%。在對科學與社會關系的理解,根據我國迷信形式復雜的具體國情,將中國城鄉普遍流行的迷信現想象進行了歸納,將具有典型意義的五種迷信現象設計為測試題進行測試,五年制大專生為35.7%,三年制大專為28.4%,說明認識科學與社會關系與受教育的程度沒有直接的關系。對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統計我們對以上三個方面的掌握程度做了一定的要求而得出的,三種學歷平均得分為5.86%,低于2003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報告大專學歷科學素養得分10.7%。

通過對不同學歷的學前教育學生的科學素養的調查,反映出學前教育專業的科學素養整體水平很不樂觀,制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水平的關鍵因素是對科學素養的學習不重視,在高中階段受升學利益的驅動,對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天文、宇宙等方面的常識“無暇顧及”。到了大學階段就只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一些對現代社會生活產生重要影響的科技知識,尤其是前沿知識,涉及不多,甚至毫不關心,文科學生在這方面更是薄弱,對科學探究、思考、創新及實踐能力較弱。從學生對科學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認識,反映出學生對科學本質和科學精神的認識上有缺陷。

同時,調查也顯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科技活動興趣不大,主動參與的科技活動較少,如經常參觀省市科技館活動的人數平均只有18.5%,81.5%的沒參加過;在閱讀科普讀物方面23.1%的人經常閱讀,76.9%的人不閱讀。

三、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途徑

(一)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相關課程的興趣

對幼兒來說,科學的啟蒙主要是科學興趣的培育,要激起幼兒的科學興趣首先必須喚醒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興趣。因此,我們在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過程中,要注意科學知識的基本性和基礎性,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認知結構,抓住知識生長點,促進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科學教育的內容應貼近學生生活教育的內容,為學生獲得能真正的科學知識、經驗提供前提和可能,學生只有認識到所學習的內容是自己當前或未來所必須了解的知識,才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究,才能真正體驗和領悟到科學的價值,充滿對生活中科學問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和形式上要多樣化,如在教學上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勤思善問來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通過巧妙設疑去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在學習中善于質疑,善于研究和探討。并且教師要適時、適度地組織學生獨立完成發現知識過程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驗證自我的想法,最終得出結論,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并以此養成良好的探究科學習慣。把正規科學教育活動與非正規科學教育活動結合起來,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做更多的探索。

(二)加強科教類課程的設置

學校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上更加注重專業主干課和專業技能技巧課課程的學習,而對科學教育類課程的設置重視不夠,只是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且只開設一個學期,除此之外也沒有通過其他渠道去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此,學生對自身科學素養的養成也不重視。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是今后開展科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必須要建立系統的科學教育課程體系,來提升其學生的科學素養。我們認為:第一,學前專業必須開設一定數量的如《現代科技概論》、《科學史》、《現代科技發展前沿》及《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等必修課。第二,開設一定數量的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天文等領域科學基礎知識的課程如《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等。第三,鼓勵學生參與其它系里面向全校開設的有利于科學素養培養的選修課程,如《電工基礎》、《地球知識概論》、《生物制藥》等。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定位為學前教育專業科學教育課程的目標,激發學生對科學教育的興趣,同時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和過程,培養學生對科學實驗的操作能力,從而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

(三)營造良好的科學素養教育環境

科學素養的形成需要一個濃厚的科學氛圍和教育環境,在校園文化中,要不斷強化科學導向,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科學。使良好的科技教育環境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的行為和情緒,激發他們對科學技術產生的興趣,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

學前教育系可以結合自身的特色,建設多元立體的科技教育環境。一是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宣傳資源,如宣傳櫥窗、校園網。介紹科學名人名家、科學新知識、科技新發現和新成果。二是整合科技教育資源,建設學生科技作品展覽室,將學生制作的各類科技作品展出并存放,開放理、化、生等實驗室,并指派老師進行輔導,使實驗室成為學生的科技操做室以達到自然地滲透科技教育的目的。三是經常性的組織開展各類科技活動。如舉辦科技講座、學生科技知識競賽、科技制作競賽科技文化展覽等。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文化氛圍的熏陶,促進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養成和不斷提高。四是鼓勵學生利用雙休日或寒暑假積極參加社會科普宣傳活動,宣傳科學知識,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到科技館、科普報告團做講解員,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科技相關的知識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第10篇

關鍵詞:中醫證候; 蛋白質組學; 中醫基礎研究

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in the Field of TCM Syndrome

HONG Ming-chao1,MAO Zhu-jun2

(1.Putuo District Shiqua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hanghai 200061,China;2.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3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in TCM Syndromes of combination principle and proteomics,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technology in the TCM syndromes in 5~10 year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proteomics prospect. Exp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proteomics in medicine, explain the meaning of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 new perspective.

Key words:TCM syndromes; Proteomics;Basic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證候是中醫學的重要內容,指導著中醫對疾病發生、發展及其表現的認識,是認識疾病和辨證論治的主要依據。中醫證候研究的關鍵在于從不同的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理階段找出共同的病理環節,尋找證候的物質基礎和發生機理。近年來,中醫證候學的發展和蛋白質組學進行交叉,以其獨特的理論與視角, 給中醫理論賦予現代最前沿的科學內涵。

1理論基礎

在中醫學理論中,辨證論治是最顯著的特點之一,證候則是辨證論治的核心。所謂證候,是在廣泛收集臨床癥狀、體征的基礎上,對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系,反映出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因而它比癥狀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確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質,并可以表現出"同病異證、異病同證"。

證候研究是中醫基礎研究的一個關鍵的科學問題,它也是連接臨床和基礎理論的橋梁。在證候規范化研究中,證候的診斷標準的研究是一項主體工作,也是證候規范化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隨著基因圖譜的完成 ,生物醫學研究進入后基因組時代 ,蛋白質作為生命活動的功能物質成為人們的研究熱點[1]。蛋白質組學的建立為中醫證本質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從中西醫結合的角度,中醫證本質的含義是指引起證發生發展的物質基礎,這些物質決定著證發生發展的動態變化過程,是在證發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特殊物質[2,3]。利用蛋白質組學研究中醫的"證",可以揭示與某一證候相關的所有蛋白質及其特征,在分子水平上闡明證的本質[4]。

2應用研究

近年來應用蛋白質組學技術進行的證候基礎研究主要有動物模型和臨床實驗兩方面。

2.1動物模型鐘小蘭等以束縛制動法制備肝郁證大鼠模型, 二維凝膠電泳(22DE) 分離大鼠血清蛋白質, 獲得差異表達蛋白質;利用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2TOF2MS) 和數據庫分析鑒定差異表達蛋白質,發現6個具有明顯表達差異的蛋白質斑點,證實從蛋白質組學的角度研究證實質是可行的[5]。

2.2臨床實驗按照目前所臨床采集的研究標本的種類分類,可分為血液及舌苔兩種類型。

2.2.1血清學研究劉希成等利用雙向電泳分析的老年體虛腎陽虛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樣本,對比分析pH4~7范圍的22DE譜圖,共鑒定出49種差異蛋白質,其中有10 種在腎陽虛血清異表達,有6種在健康組血清異表達。蛋白功能分析發現,其中33種蛋白質的差異表達與腎陽虛證密切相關,為闡明中醫腎陽虛證的機理提供了一條新途徑[6-7]。

曾星等應用雙向電泳技術分析原發性高血壓肝陽上亢患者及正常對照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的蛋白圖譜,結果發現高血壓肝陽上亢病例獨自所有的點有515個,可能與高血壓肝陽上亢證候相關。

王憶勤、李福鳳等采用表面增強激光解吸離子化蛋白質芯片分析儀對例慢性胃炎濕證、例濕證治療患者及例正常人血清蛋白質表達譜進行研究,發現慢性胃炎濕證患者蛋白質質譜出現高表達趨勢其波峰基本在10個單位以上,濕證治療患者與正常人上述波譜峰呈低表達趨勢濕證治療患者波峰基本在10個單位左右或以下,正常人波峰基本在5個單位以下,證實血清蛋白質組學分析對探索慢性胃炎濕證的生物學理論基礎有一定意義。

何磊[8]等采用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術對慢腎衰患者濕證組與濕證治療組的血清蛋白質表達譜峰進行研究,并運用層次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對濕證組和濕證治療組進行分析,發現的6個差異蛋白質譜峰與這兩組相關聯系較密切的血清蛋白質因子,且濕證組的差異蛋白質譜峰表達值低于濕證治療組;中醫虛證各證型組之間的差異蛋白質譜峰能在一定程度上區別各證型組。

2.2.2舌苔研究背景:舌診在中醫學中占有十分重要而獨特的地位。用現代科學方法闡明舌苔原理、實現舌苔的客觀化、微觀化,是中醫現代化基礎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也有研究者運用現代生命科學前沿的蛋白質組學技術探討舌苔原理及其現代生命科學本質內涵,拓展了蛋白質組學在中醫學方面的應用領域,從新的視角闡釋中醫理論的內涵。

程亞偉等對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濕證、濕證治療患者與正常對照組人群舌苔上清液樣本進行蛋白質組學研究,建立了基于蛋白芯片的舌苔上清液中蛋白的提取方法,應用SELDI-TOF-MS技術篩選出慢性腎衰組與正常對照組舌苔樣本之間有13個差異蛋白質譜峰有統計學意義,為慢性腎衰的早期診斷提供了客觀依據。并篩選出慢性腎衰中醫濕證組、濕證治療組及正常對照組之間有11個差異蛋白質譜峰有統計學意義,并發現四個差異質譜峰在慢性腎衰中醫濕證的發生發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申維璽. 論中醫"證本質"的科學內涵[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1,7 (6):410.

[2]劉為民.中醫證候學研究與證候蛋白質組學[J]. 中醫藥學報,2003,31(3):1.

[3]金光亮.證候基因組學與證候蛋白質組學淺論[J].中醫藥學報,2003,18(6):332.

[4]Banks RE, Dunn MJ, Hochstrasser DF,et al. Proteomics:new perspectives, new biomedical opportunities[J]. Lancet,2000, 356:1749 -1756.

[5]Joseph Macri, Stephen TRapundalo. 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to th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biology[J]. Trends CardiovascMed , 2001, 11:66-75.

[6]Shen Y, Berger SJ, Anderson GA,et al. High-efficiency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 of peptides[J]. Anal Chem,2000, 72:2154 -2159.

第11篇

你適合學習材料專業嗎?

材料學包羅萬象,是國內外各行各業發展都離不開的一門基礎而重要的學科。目前據相關專家分析,我國在材料成型設計方面的人才缺口在20萬~30萬之間,并且呈逐年遞增趨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已經成了“搶手貨”。目前我國整個材料行業都缺少高精尖人才,人才缺失問題已經成了眾多企業發展的桎梏。

材料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是如此的迫切,那么也可以想象材料學的就業趨勢非常好,想要進入材料行業的學生也很多,那什么性格的人適合進入材料學院呢?筆者列出了如下的性格需求度表格,同學們不妨參考一下。

概述:材料學究竟是什么

材料學是一門跨學科的科學,涵蓋的范圍很廣,子學科多。所以想要回答“材料學究竟學什么”這一問題很難。總的來說,材料學就是研究材料結構、性質和性能,以制造出更好的材料或更好地使用材料的學科。

材料學具體分為三個大類: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因此,大部分高校會開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專業下又分出幾個方向,針對性地學習這三大類的知識,并且它還與其他一些工程科學相重疊,因此在各大院校,材料科學與工程都有若干分支。

從這三大類可以看出,材料學是典型的工科專業,課程安排和其他工科專業大同小異。大學一、二年級會安排基礎科目的學習,如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與隨機過程、大學英語、C語言、大學物理、機械制圖、電子電工學這樣與材料生產設備相關的課程:到了大三大四,則會偏重專業課,比如材料物理、物理化學、有機化學、材料力學等,都是必須要學習的。

材料學由于應用廣泛。在眾多領域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學生畢業后可在航空航天、冶金、機械、汽車、電子、信息、交通、化工和建筑等工業企業以及相關科研單位工作。學校不同,學科方向不同,就業的去向也不一樣,比如以研究鋼鐵為主的材料專業。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去的都是加工為主的企業,比如鋼鐵廠、汽車廠。

總體而言,材料學是比較基礎的學科,光是大學四年學不到特別專業的知識。所以很多同學會選擇考研深造,這個時候,不妨選擇一個前沿的并且熱門的方向,比如先進陶瓷、復合材料、納米材料、生物材料等。

核心專業: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從本世紀中葉。高分子材料逐漸登上了材料王國中的寶座。據2011年的最新統計,我國高分子材料的體積產量已經超過其他各類材料,塑料的體積產量已經超過鋼鐵體積產量,合成纖維的生產也超過全部有色金屬的總產量,這說明我國已經跨進了高分子材料時代。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建立可以說只有二三十年的歷史。從“高分子”三個字,就知道這個專業需要用到化學方面的很多知識,在大多數院校中,都開設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等,而且根據各個學校的側重點不一樣,有機化學、量子化學、結晶化學和熱力學、固體物理學、結晶學、統計物理學、聚合物流變學、高分子材料學、塑料成型工藝學、機械制造基礎、模具材料及制造等課程也都是需要學習的專業基礎課程。為了理解高分子材料中的許多物理現象。系統學習高分子物理學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只希望念完本科就畢業工作,高分子材料專業是個很不錯的專業,因為它的就業市場很大。

新興專業:生物功能材料

國家將生命科學和新材料科學列為21世紀重點發展的領域,而生物材料學作為一門只有十年歷史的新專業、站在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前沿的交叉學科,更是優先發展的重點。

生物功能材料專業是培養具有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學和醫學等領域的相關知識,掌握生物材料的基礎和專業知識,能在生物材料的制備、改性、加工成型及應用等領域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等的綜合型高級技術人才。

不過很多人會納悶,生物材料到底拿來做什么呢?作用到底體現在哪里呢?答案很簡單—它們最常出現在牙科和整形外科。假牙、補牙材料、人造骨、人造關節都是生物材料的一種。例如為防止骨折,關節等部位要承擔體重的3—6倍的重量,而且一年要承受近200萬次重復荷重,因此要求人造的關節材料有優良的對生物適應性、疲勞強度和耐磨性等。

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繼續升學和出國深造的前景廣闊。可從事與生物材料、醫藥等領域相關的管理、產品研究開發、市場銷售、貿易等方面的工作。

院校推薦

到目前為止,我國設有材料類專業的高校有400多所,這400多所院校有自己的特色,因此,這些院校在學生的培養上也會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注重學生的基礎,下設了五個方向:材料物理與化學、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和電子材料。不過在本科階段,五個方向的課程都大致相同。

北京科技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是該校最強勢的學科,偏重鋼鐵材料研究,軟硬件設備足以讓冶金專業以外的學生眼紅。學校名師薈萃,科研實力強,本科生在校學習期間都可跟老師進實驗室做科研。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材料學院則始終圍繞“高端”兩字,緊密圍繞國防尖端技術發展需要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的精密和特種加工技術設置課程與內容。

北京化工大學的材料學是國家的重點學科,其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傳統強項,碳基復合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防護學科在全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第12篇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8-0209-02

近年來,內蒙古地區中學化學教師崗位逐漸趨于飽和,化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明顯加大。另一方面,隨著工業化發展發展步伐的加快,規模以上化學化工企業數量逐年快速增加,地方經濟建設對高素質化學專業人才的需求明顯提升。因此,我校化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把原來的“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等學校化學教師,同時培養從事與化學專業相關社會需求的化學專業人才”改為“主要培養從事與化學專業相關社會需求的化學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等學校化學教師”。我院在持續數年的招生規模擴張之后,學院辦學面臨著一個從數量累積階段轉入質量提升階段,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已經成為學院良性發展的內在要求。為了能夠培養符合地方經濟建設要求的化學專業高素質人才,為了提高化學專業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以提高學生能力和素質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因此,課題組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資助下,遵循少數民族地區化學專業人才成長的特點和規律,對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系列改革,通過多年的實踐,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改革實踐

(一)對化學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優化

1.對四年制本科化學專業的主要基礎課程結構進行了調整。必修課總的學時數將原來的1352學時壓縮到1131學時。壓縮學時的目的是加強學生自學,引導思維,啟發創新。增加選修課和實踐教學課時。同時,對化學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改革后的教學內容,體現當今化學學科與材料學科、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等學科間相互滲透的特點,以及化學學科本身的發展特點,增加有利于培養學生新思維的研討課程,讓學生掌握現代化學科學知識、方法和研究手段,拓寬學生知識面,同時補充更適宜的選修課程,更好地促進對學生的通識教育。化學實驗分為基礎化學實驗和綜合化學實驗,最大程度地減少基本操作實驗中簡單重復的內容,減少驗證性實驗,刪除一些基本上不能反映出發展現狀的實驗,擴大綜合能力訓練及體現學科發展趨勢的實驗內容。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取得了良好的預期效果。

2.把化學學科前沿知識講座納入課程體系。通過開幾次師生座談會,得知同學們有個共同愿望,即都很想了解化學各學科的前沿知識,以便拓展視野,提高學習興趣。面對本科生,我院設置了《化學前沿知識講座》選修課,同時把它作為其他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課,課學時數為24學時,由學院的10位教授或博士主講,每人至少講2學時。內容涉及到化學各二級學科前沿知識。化學前沿知識講座盡量結合各學科熱點問題,如牛奶中三聚氰胺的來源、作用、毒性及其防治;興奮劑檢測中的有關化學知識;化學與生命科學;化學與蒙藥現代化;宇宙化學的研究前沿等等。化學前沿問題、學科最新進展及最新的科研工作成果介紹,使學生能夠拓寬知識面,增長見識,提高學習熱情和綜合素質。

(二)順利實現蒙語授課班學生由蒙語授課逐步轉向漢語授課

我院蒙古族學生多數來自農村牧區,漢語基礎較差。直接用漢語授專業課時學生的困難較多。因此,開始教學化學專業的第一年盡量用蒙語授課,任課教師要滿足蒙漢兼通的要求。學院組織編寫了化學蒙語教材。從二年級開始,準備過渡:不用蒙語教材學,而改用漢語教材。同時要求任課教師給學生提供化學專業術語蒙漢對照表。一年堅持下來,蒙語授課班學生基本能夠用漢語授課,甚至能夠用漢語寫作業和回答問題。

(三)化學實驗進行微型化改革,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微型化學實驗是用盡可能少的化學試劑來獲取所需化學信息的實驗方法和技術,是在微型化的條件下,對實驗進行創新性的變革,它在化學創新教育中起著重要的、獨特的功能: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實驗成本低、污染少、安全性高,有利于學生探索性的實驗的開展。微型化學實驗在國外發展較快,已被許多國家的高校和科研部門采用。近年來,我國也把微型化學實驗的研究課題列入了高校化學教育的科研規劃,但目前廣泛開展微型化學實驗的國內高等院校還為數不多。

對于化學專業的本科生,基礎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習后續課程的奠基石。為適應21世紀我國高等學校化學專業創新教育的發展,從1998年以來,學院各專業教研室的教師開始進行化學實驗課的微型化實驗改革,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和有機化學等專業的實驗教學己形成了微型化學實驗與常規實驗(包括基礎實驗、設計實驗和綜合實驗等)相結合的新體系,兩者取長補短,發揮出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實踐證明,在化學實驗環節中增加微型化學實驗教學,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學生的實驗訓練,培養學生強烈的環保意識和探索精神。目前,微型化學實驗教學已成為我院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四)學生素質能力培養貫穿在教學過程的始終

學生綜合素質除了專業知識能力以外還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等諸多能力因素。過去,化學專業學生尤其師范專業學生的上述能力的培養主要靠畢業教育實習,但目前學生擴招之后僅僅靠畢業實習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目的,必須把學生的素質能力培養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對所有化學基礎課程的知識點、知識結構、學生應達到的能力要求等方面進行整體設計,從具體內涵建設上進一步強化,從教學管理規范上加以約束、從學生能力培養上加以提升,每門課程制定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學習評價指標,把培養學生素質(尤其教師素質)能力培養落實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

(五)讓學生參與教師課題研究

創新人才的培養靠具有創新素質的教師。我院始終堅持以“人才強院”的發展戰略,通過在職培養與引進人才相結合,提高教師隊伍學歷層次。目前,我院教師隊伍中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已占63.3%,教授12名,博士18名。由他們組建的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及科學研究。學院積極引導學生廣泛參與教師立項課題的研究,每屆學生中有近30%的學生參與了教師的課題研究,并發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論文。其中有些科研成果如微型化學實驗的研究等已在實驗教學中得到推廣應用,達到了以科研促教學、以科研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素質的目的。

(六)共建院企平臺――充分利用校外化工企業教育資源

落戶在通遼市的各類化工企業是化學專業人才培養中可利用的極好的教育資源。為了搭建“學校-企業”相結合的人才培養實訓平臺,我們與在通遼市的高新化學化工技術技術企業(如霍煤集團碳素有限公司、聯億羊業公司、昶輝生物有限公司、蒙牛乳業有限公司、通遼金美化工有限公司)積極合作,開展學生進入企業實訓平臺頂崗實習,真正參與化工企業的生產實踐環節,避免了常規參觀或者觀摩實習中常見的走馬觀花的弊端。學生通過化工企業的專業實訓,完成了理論知識、實驗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實踐環節相結合的學習實踐。學院經常請化工企業董事長、技術顧問給學生進行講座,介紹化工企業所需要化學的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學生普遍反映這種學校和企業的零距離接觸使得他們受益匪淺。

(七)加強教學基本建設,為教學質量工程提供保障

特色專業是專業建設水平的重要標志,建設特色專業是帶動學院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重要途徑,而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五年來,為進一步提升我院的專業建設整體水平,優化專業結構,增強為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我院認真抓好化學特色專業和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為建設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做出了努力。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是進一步加強教學資源建設、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為促進優質實驗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共享,著力提高我院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我院在學校和有關部門支持下,全面開展“化學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工作,并發揮了中心的教學示范與輻射作用。我院化學特色專業建設、精品課程和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為高素質化學專業人才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八)實行教考分離,帶動教與學的積極性

“教考分離”既督促教師重視教學效果又促進學生認真學習,是教學質量控制的一個重要環節。從1996年開始,我院化學專業的三大專業課-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課程先后采用全國或華北、東北區統考試題,實行了教考分離,即任課教師不參與抽題,實行集中統一評卷。很好地“屏蔽”了各種不良因素對考試的干擾,提高了考試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從而加強了“三風”建設,實現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學、以考促管和以考促改的目的。“教考分離”形式上是教學與考試分離,實質是學校教育多種教學形式、教學質量控制的一種保障措施。實踐證明,“教考分離”制度不僅增強了教師教學的責任心和自信心,也大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了教學質量,為化學化工學院畢業學生就業率和考研升學率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改革成效

本課題構建了在少數民族地區培養化學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幾年來的改革實踐成效顯著。

1.“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成果突出。我院化學專業于2006年被評為自治區品牌專業,2008年被評為“國家第三批特色專業建設點”;材料化學專業于2012年被評為自治區品牌專業。創建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自治區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5門;2010年“無機化學教學團隊”被評為自治區教學團隊。1名教師被評為自治區教學名師,1名教師被評為自治區教壇新秀,1名教師被評為自治區優秀教師。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考試方式的改革及教考分離制度的實施,真正實現了教學效果的明顯改善和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2005年學院“微型化學實驗研究與推廣”課題成果獲得教學成果一等獎。2009年,我院“化學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成果獲教學成果一等獎;“高等學校實驗資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與實踐”成果榮獲國家教育部教學成果二等獎。

2.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考研升學率均保持較高水平。幾年來,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明顯提高,部分論文在國家核心期刊和SCI源期刊上發表。近五年來,我院本科生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項。畢業生就業率保持較高水平,考研升學率逐年上升,達到了全國同類院校的領先水平。近五年,學院476名畢業生分別考上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其中考上211工程大學或985大學的比例達到60%。平均考研升學率達到38%。

3.教師和教學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得到加強。適應性和針對性強的人才培養模式既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又有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5年來,學院教師承擔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教育部項目、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課題41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158篇,其中SCI收錄40篇,編寫專著和教材15部。獲得各類教學獎項19項。一名教師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一名教師獲得自治區青年科技獎,一名教師被評為自治區科技優秀青年骨干。

我院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促進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增強了對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擴寬了學生的就業和深造渠道,研究成果對區內外兄弟院校的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呼喚一大批高素質人才的快速成長。我院教學改革與質量工程建設工作任重道遠,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工作將迎接新的挑戰不斷深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吴忠市| 堆龙德庆县| 广东省| 景谷| 汨罗市| 晋城| 太康县| 高台县| 文化| 乌兰浩特市| 会宁县| 湖南省| 清流县| 宜昌市| 京山县| 阳新县| 绵阳市| 新邵县| 土默特左旗| 克东县| 延边| 银川市| 商洛市| 会理县| 佛山市| 宜昌市| 观塘区| 马龙县| 永顺县| 巴南区| 汝南县| 图们市| 五指山市| 咸宁市| 双鸭山市| 镶黄旗| 镇康县| 林芝县| 宜黄县|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