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09:33:3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常見病防治大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消化散;小兒秋季腹瀉;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 R256.3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36-132-01
小兒秋季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6個月~2歲嬰幼兒發病率高,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2006年8月~2007年7月用消化散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兒科收治的住院腹瀉患兒147例,主要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腹瀉、嘔吐、腹脹或伴輕度脫水,腹瀉次數每日5次以上,大便性狀呈黃色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腥臭味,無粘液,無膿血便,糞常規檢查無紅細胞、膿細胞、寄生蟲等。男86例,女61例;3個月~1歲89例,1歲~2歲58例;大便次數≤10次/d 91例,>10次/d 56例,21例合并輕度脫水。將147例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78例和對照組69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臨床癥狀及病情程度方面差異無顯著性。
1.2方法
1.2.1處方與制法處方組成:山楂顆粒劑1000g、酵母粉1000g、麥芽粉1000g。制備:取粉碎為細粉的山楂顆粒劑、酵母粉、麥芽粉等量,混勻、過篩、分裝,每袋0.6g。
1.2.2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補液、抗病毒、退熱對癥治療,并指導飲食治療。在此基礎上治療組加用消化散口服,用量為1歲以下每次1包,1~3歲每次2包,3次/d;對照組口服蒙托石散。治療3d后進行療效判斷。
1.3 療效評定
按急性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1]判定療效。顯效:治療72h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72h
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明顯改善,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72h內糞便性狀、次數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惡化。
2結果
治療組的療效為97.4%,對照組為73.9%,經卡方檢驗,χ2=22.83,P
3 討論
小兒秋季腹瀉的常見病原為輪狀病毒。病毒侵入小腸黏膜絨毛上皮細胞并復制,致使黏膜受累、絨毛被破壞,導致小腸黏膜回吸收水分和電解質的能力受損;同時病變的腸黏膜細胞分泌的雙糖減少且活性降低;微絨毛破壞亦造成載體減少,上皮細胞鈉轉運功能障礙,腸腔內滲透壓增高,引起水樣腹瀉。有研究表明雙苓止瀉口服液[2]、中西醫結合[3]、喜炎平聯合奇谷生[4]治療小兒腹瀉有較好療效。
酵母粉含有維生素B1、B2、B6、B12、葉酸、煙酸、肌醇、轉化糖酶和麥糖酶等;酵母菌可促進腸內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中和致病菌產生的腸毒素。山楂能促進胃酶分泌及脂肪類食物消化,增強酶活性,調節胃腸功能。麥芽含淀粉酶、轉化糖酶和維生素B,可促進胃液和胃蛋白酶分泌[5]。由三者組成消化散有助于腸黏膜修復,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幫助患兒小腸功能的恢復,對小兒秋季腹瀉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組織委員會. 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J].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13(6):381.
[2] 毛曉蘭. 雙苓止瀉口服液治療小兒秋季腹瀉[J]. 四川中醫,2007,25(1):74.
[3] 曾玉珍,何聲福,方吉琴,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秋季腹瀉[J]. 光明中醫,2007,22(3):65.
[4] 史軍然,肖淑芬,陳艷芬,等. 喜炎平聯合奇谷生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07,4(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