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09:12: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聯網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訊)360安全中心日前對外《2011年度互聯網網站安全報告》。報告指出,去年底的多網站泄密危機主因在于網站漏洞遭黑客利用。而據網站安全檢測平臺對隨機抽取的93233個國內網站分析發現,存在高危漏洞的網站比例達36%,存在中危漏洞的網站則有16%,兩者合計比例高達52%,國內網站安全防護能力仍有待完善。
《報告》用“互聯網‘資料泄露’元年”來形容剛剛過去的2011年,網站漏洞問題因此受到業界高度重視。據統計,目前國內網站最常見的高危漏洞為跨站漏洞和SQL注入漏洞;此外,已經被黑客入侵篡改的網站中,個人和企業網站數量最多,合計占83%,政府網站占比則達到13%,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客攻擊的影響。
在釣魚等惡意網站方面,報告指出,國內釣魚網站正在呈現“虛假購物、虛假中獎、彩票預測、金融證券”并存的多樣化欺詐模式,“微博釣魚”、“模仿聊天登錄窗口釣魚”等攻擊方式也漸成主流;不過,隨著免費安全軟件的普及,掛馬網站攻擊數量已開始大幅縮水,由去年1月的8707萬次,銳減至去年12月的210萬次。(來源:石家莊新聞網;編選:)
報告指出,AR增強現實技術,在中國市場2011年將以倍速增長,進入導入期。LBS將趨于標配,LBS爆發點即GPS+GIS+手機+互聯網的聚合點。
影響互聯網生態的10種技術商業進化:
1. AR增強現實進入導入期;
2. 3D步入規模實用;
3. LBS趨于標配;
4. App噪音初現;
5. Network開放-泛化-標配;
6. Social催化泛社區;
7.開放平臺reconnect互聯網;
8.分布式電商起潮;
9.情境-實時-社區重塑搜索;
10.云視頻催生分發新模式。
2011-2012中國互聯網趨勢報告:
趨勢一:AR增強現實技術6種進化
1、中國市場2011倍速增長,進入導入期;
2、體感游戲-營銷-會展-傳媒率先引入;
3、2012年底TOP100品牌80%將應用過AR;
4、2014AR功能手持設備3.5億,中國占20%;
5、AR硬軟件支持成為智能手機等終端標配,Mobile成催化劑;
6、AR與3D/LBS天然結合,助力SNS-地圖-電商-零售。。。。。。
趨勢二:3D市場6種變革
1、2011成裸眼3D元年;
2、裸眼3D手機賺飽眼球但市場啟動難;
3、在CPU和GPU層面3D開始標配,覆蓋電視-PC-平板-手機架構,IT產品集體向3D遷徙;
4、3D電視消費追逐潮流開始形成,市場步入實用-規模化階段,2018占有率達20%;
5、3D成營銷引領創新秀場;
6、應用服務市場開始提速。
趨勢三:LBS的6種演進
1、成為互聯網應用標配;
2、與SNS-微博-游戲-電商-生活服務-AR最先化學反應;
3、成為商務-廣告-營銷基準點;
4、LBS爆發點即GPS+GIS+手機+互聯網聚合點;
5、遠非Check In,純Check In無路可走;
6、三個關鍵:開放位置數據庫-情境-人與真實世界的連接;LBS為互聯網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趨勢四:App顯現8種趨向
1.Android應用-下載量2年內超i OS;
2、In-app payments成主流,均價下降,免費潮帶動收費;
3、游戲-Social-營銷為開發者重要選項;
4、市場噪音陡增,App均效下降;
5、終端多平臺-跨平臺促App在封閉中開放;
6、開放連接-微支付成為基礎模塊;
7、互聯網App化,Web與App并存,Web App慢熱。
趨勢五:Network網中網
1、泛化:電商-視頻-流量-內容-App等Network紛紛涌現,不再只是Ad Network;
2、開放:Network更趨開放,單體網站以勾連避免孤島化;
(網經社訊)根據Sandvine的“全球互聯網現象報告”,今年推動網絡發展的趨勢和前一年有很大不同。
視頻仍然是主導,貢獻了58%的下行流量,盡管運營商更積極地管理視頻流量。
互聯網上超過50%的流量是加密的,并且會繼續增長。大多數網站流量都是加密的,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序正在利用端到端的安全連接。
游戲正在成為流量的重要貢獻者。更多的游戲提供了良好的移動體驗,并且設計具有無處不在的連接性,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文件共享尚未消亡。由于擁有比以往更多的內容選擇和渠道,消費者沒有好的選擇來訪問他們可能感興趣的所有內容,并且盜版仍然盛行。
直播開始對網絡產生明顯影響。世界杯和超級碗是全球網絡高峰的貢獻者,超過了YouTube和其他視頻應用。
如果今年互聯網現象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流量比以往更加密了。加密流量占50%,還有一些應用并不總是加密,沒有包括在其從。即使是保守觀點,TLS流量也在增長。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很好,但是這并不能保證他們免受黑客攻擊或數據泄露,只能確保任何能夠訪問流量的人無法“讀取”他們的流量,尤其是使用公共Wi-Fi連接。
對于網絡運營商而言,這一趨勢帶來了巨大挑戰。他們無法了解流量的組成,就不能建立一個滿足消費者期望的網絡。有趣的是,運營商的加密流量比例更高。
(來源:Sandvine 編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一、趨勢篇:2016上半年薪酬漲幅高于去年同期
互聯網行業值得從業者托付,6月薪資同比漲幅超過當月CPI同比漲幅
2016年春夏季,除2月外,其余五個月的行業總體平均薪酬水平均高于去年同期,其中6月份年同比增長率達到了2.5%,這一水平高于當月“CPI”的同比漲幅。
從業者們要保持清醒,盲目跟風容易損害自身的利益
另外,從這兩年的數據來看,對于坊間傳說的“金三銀四”,其利益更多是歸于企業主:三四月薪酬水平明顯要低于前后幾個月(2月因為春節,不做比較)。這更多體現出市場的一種供需變化:由于這兩個月有大量求職者供企業主選擇,體現出“供過于求”致使“價格降低”的市場規律。
“北京”、“杭州”薪酬增長最為迅猛,“廣州”出現下跌局面
各省級行政區的互聯網從業者薪酬水平差異較大,“北上深杭”是互聯網行業的主陣地,從業者所得到的回報也較為豐厚,這其中以“北京”、“杭州”增長最為迅猛。作為另一重鎮的“廣州”,其今年的薪酬水平出現了負增長。
各職位薪酬同比普遍上漲,設計類職位原地踏步
二、職位篇:不同職位薪酬漲跌不同同一職位地域差異大
設計類職位薪酬普遍與去年持平,廣州與杭州出現下跌局面
進入2016年后,設計類職位薪酬水平從1月份的高位迅速下滑,在春節過后持續走低,并且5、6月均較去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該職位在“天使輪公司”與“上市公司”的薪酬水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從年資角度來看,問題更加明顯,除“3-5年”資歷的設計職位之外,其他年資職位的薪酬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從地域分布上看,北京的設計類職位薪酬上漲幅度與其他類職位基本相當,出現薪酬縮水的地區主要在“杭州”與“廣州”。
運營類職位增長穩健,北京、上海與杭州則大幅提升
運營類職位薪酬水平在今年6月份的增速明顯下降,且“十年以上”年資的職位薪酬水平今年較去年有大幅的下滑。
市場銷售薪酬水平穩重有升,全國分布差異不大
市場類職位在“C輪”企業與“上市公司”的待遇縮水,而在“D輪及以上”類企業提升幅度較大,達到了29.46%。另外,中等年資(3-10年)的從業者們薪酬水平較去年相比,提升幅度有限。此類職位的薪酬水平在全國范圍內分布較為平均,北京與杭州較去年相比,其總體薪酬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職能薪酬提升較大,2016年備受重視
“D輪及以上”企業職能類職位的薪酬水平提升幅度較大,僅略低于市場類職位?!癉輪及以上”企業在今年十分重視職能類與市場銷售類優秀人才的招募。
?技術類職位薪酬和經驗正相關,越老越值錢
技術類職位薪酬的增長幅度較產品類職位有過之而無不及,主要的區別在于:技術類職位“越老越值錢”與去年“應屆畢業生”的薪酬標準相比,技術類崗位并無明顯差別,此類從業者需要扎實地的豐富自身的經驗
“北上深杭”產品經理的薪酬水平大幅提升
創業初期企業的產品經理的薪酬水平上漲的幅度不高。從年資的角度來看,行業內“應屆畢業生”的薪酬標準有所下降,同時,比去年更注重“3-5年”資歷產品經理的招募?!氨鄙仙詈肌碑a品經理的薪酬水平大幅提升,提升幅度遠非前文幾類職位可比。
三、前景篇:不同職位薪酬前景大不同入行需謹慎
產品類職位前期漲幅高,后期稍顯疲態
產品類職位的漲薪幅度較為平均,而且在前期,其幅度要比其他類職位高出很多,所以在中等年資(3-5年)的階段,其薪酬水平可以秒殺其他各類職位。也正是因為“平均”,相應的,后期增長稍顯“疲態”。
技術類職位前期漲薪幅度略低于產品類職位,后期上升潛力巨大
技術類職位在職業生涯前期的漲薪幅度略低于產品類職位,但是在后期仍然擁有巨大的上升潛力,在“10年以上”年資這個級別一舉突破了36K月薪的水平,為各類職位中最高。
運營、市場銷售、職能前期需度過很長一段“低薪事多”的“吃苦階段”
運營、市場銷售、職能三大類職位的薪酬前景較為相似,加之職位特點,從業者們都需要在職業生涯前期度過很長一段“低薪事多”的“吃苦階段”。
這其中,又以職能類職位的“吃苦”程度最高,不僅“應屆生”起薪低,而且“漲薪幅度”又小,在年資“3-5年”是薪酬水平還不過“萬元”。
但熬過這一階段后,這三類“十年以上”年資的高級職位也都能拿到與“產品”不相上下的薪酬水平。
設計類職位的薪酬前景“不溫不火”
設計類職位的薪酬前景只能用“不溫不火”來形容,作為與“技術”相似,都需要很強專業性的職位,此類職位的薪酬前景并不十分令人滿意。職業生涯中前期,僅稍強于市場銷售和運營類職位,后期又大幅落后于后兩者。
綜上可以看出,每類職位都有其特有的薪酬成長體系,再一次提醒:選擇要保持冷靜與專注,盲目將損害自身利益。
四、探索篇:應屆畢業生薪資水平情況
主要城市應屆畢業生薪酬水平
目前中國社會已經離不開互聯網技術,再加上5G技術的加持,互聯網企業在未來仍然有非常大的可想象空間,因此在我整個的實習進程中,我的方向始終都朝著互聯網企業,并逐步深入。而在我所有的實習經驗中,在快手的實習是我認為最寶貴的經歷體驗,所以接下來我將針對這一份工作書寫我的感悟體會。
另外,實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意識到專業知識的重要性。會懊惱自己對巴西不夠了解,對本地化口語掌握不夠透徹,聽力仍有進步的空間……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出現都由于在校期間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不夠深入,沒有悟透各個科目,才導致在實際運用中舉步維艱,意識到了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景怎樣變化,只要基礎打牢了就能夠以不變應萬變。
在快手,我見識到了大公司井然有序的運作模式,高科技人性化的員工服務更是讓我“開眼看世界”,讓我認識到收獲和努力絕對成正比。同時,工作內容讓我不斷進步,努力克服每一個難題,學習到了許多新的技能,如:圖片制作、視頻剪輯、互聯網產品運營。而這些都為我的下一份工作,為我的未來道路添磚加瓦。十分感激老師們對我的指導,感謝leader對我的嚴格要求,感恩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同事和朋友,是你們再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多謝你們。
(訊)6月2日凌晨,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今天在美國Code大會上了2016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
全球互聯網用戶數已超30億,比上年增長9%,互聯網全球滲透率達到42%。印度互聯網用戶數達到2.77億,比上年增長40%,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市場,僅次于中國。
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比上年增長21%,去年增長31%,增速放緩;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10%,去年增長28%。
(來源:騰訊科技)
騰訊近些年在罵聲中還是做了不少老大該做的貢獻,這不,6月30日凌晨騰訊科技又了2014年互聯網跨界趨勢報告。這份報告非常值得身處浪潮中的互聯網er研讀,也許你就是下一個雷布斯呢。
小編:四大互聯網教育模式漸顯成熟:B2B,B2C,C2C,其他(平臺、社區、工具等)
(來源:互聯網er的早讀課)
報告概述:
1、近半互聯網企業明年考慮融資或上市
未來一年,近半的互聯網企業在資本層面表現出積極的融資或上市渴望,風險投資機構也紛紛表示看好未來一年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前景。但經濟大環境的惡化,使得多數VC對進一步投資互聯網持謹慎的態度,由此部分互聯網企業將遭遇資金困難。與此同時,少數優秀的互聯網項目將受到風險投資的青睞,成為爭奪的對象。
2、八成企業明年增加投入和嘗試新業務
我們調查發現,“經濟冬天”并未讓互聯企業縮減開支,接近八成的CEO明確表態在未來一年增加投入,以加速企業自身的成長。與此密切相關,增加的投入里面部分資金將用于公司的新業務擴張,部分企業難以為繼被迫轉型。
3、互聯網企業明年最擔心人才短缺和政策環境變化
人才短缺和政策環境變化成為CEO們現階段最為擔心的問題,其中政策環境在電子商務和視頻分享領域顯得尤為突出。另外,CEO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給企業吸引足夠好的管理型人才。
4、超過六成互聯網企業積極籌備3G
3G業務是大部分CEO眼中繼SP后下一個香餑餑,但并非所有人都機會從中分一杯羹。CEO們在規劃3G業務時,他們最擔心的是運營商在該行業的壟斷地位。
5、互聯網行業未來一年競爭將會加劇
未來一年互聯網行業競爭會進一步加劇,其中新興行業表現更為顯著,像在網游和SNS社區領域,在視頻網站和B2B電子商務等成熟行業行業更趨向于集中。
報告全文:
第一部分近半互聯網企業明年考慮融資或上市
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國內互聯網行業風險投資數量和金額上半年出現超過50%的大幅下滑。盡管如此,接受我們調查的100位CEO中,有49位CEO明確表示公司明年有上市或融資的計劃,同時也有29位CEO表態稱一年內沒有融資或上市的計劃。
與互聯網行業投資數量和金額的下降相映成趣的是,接受我們調查的風險機構中有八成VC繼續看好互聯網領域投資項目的發展,其中五成表示在未來一年已經有了確定投資的互聯網項目。
結論:
近半的互聯網企業在資本層面表現出積極的融資或上市渴望,多數風險投資機構也紛紛表示看好未來一年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前景。經濟大環境的惡化,部分風險資金來源受到波及,使得VC對進一步投資互聯網持觀望態度,由此部分互聯網企業將遭遇資金困難。與此同時,少數優秀的互聯網項目將受到風險投資的青睞,成為爭奪的對象。
第二部分八成企業明年增加投入和嘗試新業務
接受我們調查中的100位CEO中,有77位表示他們明年將增大投入,并且有83位的CEO表示他們考慮擴張新的業務。據我們了解,大部分CEO所指的新業務是在既有業務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業務模式,但也有部分企業考慮放棄原來的主營業務向其他業務轉型。
結論:
我們調查發現,“經濟冬天”并未讓互聯企業縮減開支,接近八成的CEO明確表態在未來一年增加投入,以加速企業自身的成長。與此密切相關,增加的投入里面部分資金將用于公司的新業務擴張,部分企業難以為繼被迫轉型。
第三部分互聯網企業明年最擔心人才短缺和政策環境變化
在CEO最憂心的問題中,人才短缺和政策環境變化是被談及的最多問題。42位CEO將人才短缺列為企業現階段發展最擔心的問題,31位CEO則把政策環境變化列為企業最為困擾的問題。其中,我們了解到,在視頻和電子商務領域,多數CEO把政策環境變化列為首要擔心的問題。
此外,我們另一項調查了解到,在企業最迫切需求的人才中,管理人才是互聯網企業現在最為緊缺的人才類型,分別超出技術人才和市場人才10%和14%。
結論:
我們調查發現,人才短缺和政策環境變化成為CEO們現階段最為擔心的問題,其中政策環境在電子商務和視頻分享領域顯得尤為突出。另外,CEO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給企業吸引足夠好的管理型人才。
第四部分超過六成互聯網企業積極籌備3G
大部分CEO們都相信,短信的來臨曾經挽救了深陷危機的互聯網行業,3G的到來將給互聯網帶來新的機遇。在運營商、終端廠商紛紛積極布局3G的同時,有超過60位CEO告訴我們,他們的企業已經在為3G做業務上的投入準備。
我們也從CEO們的調查中發現,互聯網企業從事3G相關業務時,面對運營商的壟斷地位時會處于相對被動的局面,企業無法開展長期的戰略規劃。
結論:
3G業務是大部分CEO眼中的繼SP后下一個香餑餑,但并非所有人都機會從中分一杯羹。CEO們在規劃3G業務時,他們最擔心的是運營商在該行業的壟斷地位。
第五部分互聯網行業未來一年競爭將會加劇
調查中有53位CEO告訴我們,未來一年他們的對手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是在增加。其中新興行業表現更為顯著,像在網游和SNS社區領域,這些CEO們給的答案是對手在快速的增加。
而在發展相對成熟的電子商務和視頻分享領域,CEO認為競爭對手在減少的占多數。受大環境影響較為明顯的B2B領域,CEO們更多表示對手會在未來一年內會有較大幅度的減少。
前 言 1
目 錄 2
圖 表4
第一章 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環境分析 6
一、政治環境 6
二、經濟環境 8
三、社會文化環境 10
四、技術環境 11
第二章 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現狀分析 12
一、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分析12
二、中國互聯網廣告競爭格局分析 13
三、中國互聯網廣告細分市場分析 15
(一)品牌廣告位廣告仍然占據市場首要位置 15
(二)關鍵字廣告比重繼續提高 16
(三)網絡視頻廣告借助奧運實現突破 18
(四)電子商務網站成為網絡營銷突出亮點 19
第三章 中國互聯網廣告媒體分析 20
一、綜合門戶網站分析 20
(一)新浪 20
(二)搜狐 24
(三)網易 28
(四)騰訊 30
二、搜索引擎運營商分析 33
(一)百度 33
(二)谷歌中國 45
三、垂直網站分析 48
(一)財經垂直網站 48
(二)汽車垂直網站 50
(三)IT垂直網站 53
(四)房地產垂直網站 55
第四章 中國互聯網廣告公司分析 58
一、中國互聯網廣告公司競爭分析 58
二、廠商分析 60
(一)好耶 60
(二)華揚聯眾 62
(三)騰信互動 64
第五章 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廣告主分析 66
一、汽車行業 67
二、房地產行業 71
三、3C 行業 73
四、金融行業 80
五、消費品 85
六、互聯網產品/服務 96
七、通訊行業 100
第六章 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趨勢預測 103
一、2008-2011年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預測 103
二、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促進因素分析 105
三、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阻礙因素分析106
附錄108
一、研究定義 108
二、研究范疇 110
三、專業術語 111
四、研究說明 113
圖 表
圖表 1 2007-2008年汽車制造業工業產銷值增長變化
圖表 2 2007-2008年規模以上汽車制造企業效益指標變化趨勢
圖表 1 PEST 分析模型 1
圖表 2 2001-2007年中國GDP變化情況 3
圖表 3宏觀經濟景氣指數預警趨勢圖(2008年9月) 4
圖表 4 2004-2008年中國互聯網網民數量變化情況 5
圖表 5 2007Q1-2008Q3中國網絡廣告運營商市場規模 7
圖表 6 2007Q1-2008Q3網絡廣告運營商市場結構 8
圖表 7 2007Q1-2008Q3中國網絡廣告主數量及ARPU情況 9
圖表 8 2002-2009年中國廣告投放情況 9
圖表 9 2007年-2008年前3季度中國網絡廣告廠商市場份額 10
圖表 10 2007Q1-2008Q3中國廣告位廣告運營商市場規模 11
圖表 11 2007Q1-2008Q3關鍵字廣告及廣告位廣告同比增長情況 12
圖表 12 2007Q1-2008Q3中國搜索引擎運營商市場規模 13
圖表 13 2007Q1-2008Q3中國網絡零售交易額 15
圖表 14 2007Q1-2008Q3新浪網絡營銷收入 17
圖表 15 2007Q1-2008Q3搜狐網絡營銷收入 20
圖表 16 2007Q1-2008Q3搜狐營銷收入結構 21
圖表 17 2007Q1-2008Q3搜狐品牌廣告收入 22
圖表 18 2007Q1-2008Q3網易網絡廣告收入 24
圖表 19 2007Q1-2008Q3騰訊網絡廣告收入 26
圖表 20 2007Q1-2008Q3百度網絡營銷收入 29
圖表 21 2007Q1-2008Q3百度廣告主數量及ARPU值 30
圖表 22 2007Q1-2008Q3百度TAC情況 31
圖表 23百度產品/服務發展路線圖 32
圖表 24 2007Q1-2008Q3谷歌中國收入 36
圖表 25 2007Q1-2008Q3谷歌中國廣告主數量及ARPU 值情況 37
圖表 26 2008年中國財經類垂直網站廣告主行業構成 42
圖表 27 2008年中國財經類垂直網站廣告市場份額 43
圖表 28中國汽車垂直網站與汽車產業鏈關系圖 44
圖表 29 2008年中國汽車垂直網站廣告市場份額 45
圖表 30 2008年中國IT 垂直網站廣告市場份額 46
圖表 31 2008年中國房地產垂直網站廣告市場份額 47
圖表 32 2006-2008年好耶收入情況 50
圖表 33好耶SWOT 分析 51
圖表 34 2006-2008年華揚聯眾收入變化情況 52
圖表 35華揚聯眾SWOT分析 53
圖表 36 2006-2008年騰信互動收入變化情況 54
圖表 37 騰信互動SWOT分析 55
圖表 38中國網絡廣告主行業分布情況 56
圖表 39 豐田VIOS新威馳—網絡廣告創意 61
圖表 40中國IT行業細分廣告主結構 65
圖表 41 LG MINISITE 71
圖表 42 PPS客戶端緩沖網頁FLASH廣告截圖 72
圖表 43首屆“光大杯“理財師大賽營銷方案 76
圖表 44李寧“我的信念我可以“視頻征集官網 81
圖表 45 2008-2011年中國互聯網廣告整體市場規模預測 93
與此同時,解決企業溝通協作問題SAAS類產品如雨后春筍一樣蓬勃發展。這些產品在百度上做搜索推廣的就有一大片,具體的發展情況如何我們不得而知。是真的有這么廣泛的需求?還是yammer被收購后,國內開發團隊對市場前景產生了誤判呢?
帶著這些問題,群媒體近期開展了半個多月的面向互聯網企業的內外溝通工具的問卷調查,旨在了解互聯網企業當前的溝通協作狀況以及是否有需求革新傳統的溝通協作方式。
根據該《互聯網公司溝通交流工具調研》報告結果顯示:
QQ、微信、郵件為互聯網企業主要溝通工具
72.19%的企業在使用QQ作為企業溝通工具;
73.51%的企業在使用微信作為企業溝通工具;
59.6%的企業是主要使用郵件進行溝通的;
24.5%的企業主要依靠會議溝通;
其他項中有被提到的是skype,tower,worktile,Qortex等;
注:該題為多選題,所以答案有交叉??偟膩碚f,傳統企業的溝通主要是通過QQ、微信、郵箱、會議以及口頭交流來完成的。
82.12%的人認為傳統的企業溝通工具是存在問題的,只有17.88%的人覺得挺好的,不需要改變。其中認為存在具體問題如下:
53.64%的人認為即時聊天討論氛圍差,優質內容無法沉淀
59.6%的人認為重要信息通過郵件,多人協同參與不便
22.52%的人認為溝通工具廣告多,工作氛圍差
29.14%的人沒有合適的地方用于團隊學習和討論
還有6.62%的人認為存在其他的問題
經過研讀,該報告基本上反映了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三大電信運營商生存狀態和未來趨勢。目前,中電信和中聯通逐漸占據了3G以及終端優勢,在蠶食中移動用戶,逐漸掌握了話語權,中移動昔日輝煌不再,處境不妙。
其一,中聯通擁有全球最快WCDMA網絡。中國聯通每月新增加300萬用戶,在3G運營方面獨領。再加上率先引入了蘋果iphone,在移動互聯網方面再勝出一籌。今天,微博、微信、米聊以及移動應用商店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的,手機上網體驗成為運營商取勝法寶。中聯通獨占Android系統終端先機,成功實現了搶跑。相比之下,中國電信此前一直受困于終端
,但是如今引入了蘋果,成功地搭建國產智能手機產業鏈,卸下了包袱。在最全面3G網絡覆蓋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地正吞噬著中國移動的農村市場。
其二,2G網絡接入占比最高但呈下降趨勢,。這是未來3年中國通信市場發展的趨勢。中國移動2G用戶在6億以上,中國聯通在1.5億以上。自2011年以來,全球通轉網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非常普遍,這讓中國移動苦不堪言。盡管通過資費下調等手段,但是收效甚微。瘋狂暢游在互聯網上的人們,對于網絡速度的追求,對于手機應用體驗的苛刻,已經讓中
移動無法挽留。而中國聯通的2G網絡也止步不前,急劇下滑。不難預測,而在4G拍照發放之前,隨著手機網民的大幅度增加,用戶螞蟻搬家似的轉網現象就一直伴隨著。
其三,Android和iOS用戶變化背后是谷歌和蘋果兩大陣營的較量。估計蘋果以iphone、ipad銷量已過億,占據著據對優勢。但是,Android以開放性的姿態,遍地開花。兩大操
作系統陣營統治著終端江湖,讓其它操作系統相形見絀,包括了曾經輝煌一時的諾基亞塞班。中國出現了ophone、沃phone等自主創新系統,但是仍然沒有浮出水面。由于生態鏈的因素,未來可能3年,這種局面將難以打破。這對于中國移動來說,一旦與蘋果合作不成功,4G牌照難產,其產業鏈將再次萎靡。
首先,“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國移動擁有近7億移動用戶,眼下日進3億人民幣,在2G市場有著完善的運營體系。2G信號是三大運營商覆蓋最為廣泛,在資費套餐方面有著巨大下調空間,因此,仍然牢牢掌握著農村市場份額。在城市以及高端用戶方面,盡管沒有和蘋果簽約,但是仍然發展1500萬iphone用戶。盡管內部管理危機重重,腐敗陰云密布,
但是,精英人才占據絕對優勢。盡管TD信號并不給給力,但是如果能夠抓住TD-LTE這張王牌,和蘋果達成協議,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其次,暫時占具優勢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并沒有實現全面超越。中國聯通在運作3G之后,服務大有改觀,但是,由于和中國移動在用戶方面差距較大,虧損嚴重,降低資費空
近日網宿科技聯合北京大學信息化與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了《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報告從五個方面詮釋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狀,為以后發展趨勢預測做了很好的預測。
1.移動互聯網網民地理分布情況分析
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為4.29億人,同比增幅高達37.64%。而2012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將超過5.2億人次。到2013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或將首次超過互聯網用戶數。在最新的互聯網報告中顯示,中國移動互聯網網民還呈現東高西低現象,從分布地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沿海地區的移動互聯網網民占比最高,中部地區其次,西部地區最低。
報告同時顯示,廣東省移動互聯網網民的比例最高,全國每天的日到達移動互聯網網民中有17.54%來自于廣東省。排在第二至第五的是上海、浙江、北京和江蘇,所占比例分別為9.52%、8.70%、8.19%和6.82%。加上福建和山東,前七個地區的移動互聯網網民累計比例為62%,這些地區的移動互聯網網民最為集中。
2.移動互聯網網民訪問時間分布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多數的網民是利用自己的零碎時間通過手機上網來瀏覽自己關注的信息,在最新的互聯網報告中顯示上午8:00至下午17:00間,移動互聯網網民訪問量變化不大,在12:00至13:00之間有一個較小的峰值。17:00之后,訪問量持續上升,在22:00至23:00間達到高峰,然后持續下降,至凌晨4:00至5:00之間達到最低值,這充分體現了移動終端的特點,在工作時段訪問量較低,在下班的瑣碎時間訪問量比較高。
3.移動終端使用比例分析
終端的支持是業務推廣的生命線,隨著移動互聯網業務逐漸升溫,移動終端解決方案也不斷增多。移動互聯網設備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手機,也是目前使用移動互聯網最常用的設備。根據網宿科技最新互聯網報告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用戶使用移動終端訪問互聯網時,iPhone、Nokia、HTC、Samsung和Moto五個品牌的移動終端位居前五位,占比分別為22.13%、13.98和11.69%、10.87%和7.47%,其次為Huawei、Sony和ZTE等。
4.移動終端操作系統比例
與此同時,手機操作系統也呈現多樣性的特點。諸如微軟的Windows系統;Linux操作系統、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統等都在努力占據該領域魁首的位置。最新的報告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用戶使用移動終端訪問互聯網時,移動終端所用操作系統以Android為主,所占比例為45.56%,其次是iOS和Symbian,分別占31.39%和6.54%。其他操作系統所占份額都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