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二年級語文總結

二年級語文總結

時間:2023-02-12 04:28: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二年級語文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二年級語文總結

第1篇

又是期末臨近,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回顧一學期的教學探索與嘗試,酸甜苦辣樣樣都有。

在這一學期里,我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認真地批改作業、講評作業,督促學生及時更正錯題,做好課后答疑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和學生平等相處,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現在,我對這個學期的工作做以下總結。

一、所教班級基本情況

二(3)班共有學生42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4人,優等生25人,中等生15人,學困生有2人。

二、利用學生的眼睛,提供觀察的機會

眼睛是思維的窗戶,“看”是獲得知識的必要首環。小學語文教材課文中有許多插圖,它和課題系統、作業系統相互配合,構成教材的整體。我在課堂教學中,就引導學生觀察題目,觀察課文的插圖的畫面,體會文章中心思想,揣摩圖中描述事件的主題,刻畫人物的性格或描繪景物的特點。這不僅能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表達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藝術的審美、鑒賞能力。

三、利用學生的嘴巴,提供表達的機會

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堵住學生的嘴巴,無疑就是桎梏學生的思考。因此,教學中應讓每個同學都有口頭表達的機會。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可以讓他們質疑、辯論,這不僅有利于知識的鞏固,更有利于思維的激活和發展。

四、利用學生的頭腦,提供思考的機會

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讓學有思考的機會,不要搞“滿堂灌”和“題海戰術”,尤其要讓學生有“靜思”的機會,不要以“熱熱鬧鬧”作為衡量學生思維積極性的標志,真正有效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無聲”的內化過程。

五、利用學生的雙手,提供操作的機會

動手操作不僅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而且符合他們的思維發展特點。小學生天生好動,通過動手操作,可使學生的手、眼、腦等協同發展。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也離不開動作思維的重要支柱與過渡。當然,讓學生動手要注意啟發性,不能一味追求動手操作而把學生的思維停留在最低層次。

六、利用學生的時間,提供交流的機會

1、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左右前后四人組成一個討論組,一般應讓后進生先發表意見,討論時每個同學都積極發言,教師可隨時參加某一小組的討論。

2、鼓勵質疑問難。每節課都要讓學生提問,讓學生回答,老師再補充。

3、交換批改作業。家庭作業,平時練習等可組織同座學生對換批改,老師再檢查。這樣不僅減輕了老師的負擔,而且使學生對不同解法作了交流。

七、利用學生的空間,提供表現的機會

人都有自我表現的要求,小學生更有這愿望,尤其是由于這種表現的成功而受到老師的夸獎。甭提有多快樂了。因此,課堂上要讓學生暴露自我,適時讓他們上黑板板演、上講臺當老師。當他們板演和演講后,急需老師或同學們的評析,教師應恰如其分的肯定、表揚、矯正等。

第2篇

在這水草豐美,樹木繁茂的季節里,隨著期末的臨近,本學期我的語文教學工作也即將接近尾聲,回顧自己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實踐,感覺既漫長又短暫,整冊語文書的課文教學,在一周一周的教學中不知不覺給學生講授了。在教學中,我本著將理論與實踐,將課內與課外緊緊地融合到一起的做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孩子們在語文學習中既學到了知識,又體驗到了快樂。對于我個人而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也是時刻本著一名教師特有的工作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從而圓滿完成教學任務?,F將教學方面的體會和工作總結如下:

一、 積極聽課,認真備課,善于反思

聽課,不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語文教學。聽課共16節,不管是語文還是還是其他學科,每聽一節課,我都會認真地做好記錄并積極思考,在別人的課堂中汲取到了精華,從而彌補自己教學工作中的缺憾,同時在思考中也讓自己的教學觀點得以更高的提升。

在我的意識里,我覺得只要是自己能努力去做好的,就一定要竭盡全力地做,能夠在課堂中讓孩子們獲取更多的知識,是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快樂與成就。譬如《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臺灣的蝴蝶谷》、《鳥島》等等,這些課的教學,我都盡了最大的努力為孩子創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因為一節生動形象的課堂,也會讓孩子們銘記一輩子。

上好一節課,最重要的還要及時地進行反思,在課后的反思中找到課堂教學的閃光點,發現自己講課的不足,從而冥思該如何去改進。

二、 深入扎實上好每一節課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他不同于數學,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個基本環節。而低年級的語文文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在語文教學中,不管是哪個教學環節,我都是深入扎實地上好。

在寫字教學中,我更是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規范的書寫,我首先極力地在黑板上指導孩子們進行書寫好生字。經過細心指導和要求,孩子們的字一天天在進步,也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 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不管哪一個學科,學生學習的興趣都是重要的,有了興趣,才能擁有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在教學中我將語文課堂融進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當學到了適合角色表演的課文,我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來進行表演,在本學期《歌唱二小放牛郎》、《狐假虎威》、《會走路的樹》等課文中,我均讓孩子們進行了表演,而孩子們的表現也相當出色,真正地投入到了課文角色中。

第3篇

一、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1、培養上課習慣。

我常以編兒歌的形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養成習慣。例如:上課前,要求學生把課堂上用的東西,如課本、練習本、筆盒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在對學生擺放和整理學具的訓練前先把一般順序和方法利用晨會,班會讓學生演示說步驟,然后嚴格的要求學生做到。預備鈴一響就安靜下來,朗誦兒歌:“上課鈴聲響,快步進課堂,不吵也不鬧,等著老師把課上?!倍谟柧殞W生上課發言舉手時,告訴學生為什么上課發言要先舉手,再進行示范練習,要求人人掌握規范的舉手姿勢。對學生的怎樣坐,答問時怎樣站等方面我也都提出明確要求,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習慣,反映出學生的精神面貌。

2、培養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聽講的習慣。

根據學生注意力不持續,易轉移等特點,我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創造條件,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集中精力,專心聽講,勇于鉆研,大膽發言,并逐步養成習慣.為達到上述目的,我盡量把握好上課的節奏,有張有弛,并在教學中結合教學的重難點,一方面利用形象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另一方面讓學生應有充分操作機會和時間,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領悟,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之中,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沒有搞小動作的機會。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生活經驗,注重教授識字方法,辦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同時,二年級識字仍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讓學生識字,必須有內驅力,小學生喜歡讀故事,我告訴他們要讀懂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認識大量的字。為了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發揮漢字本身的魅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

1、自編兒歌識字法。

2、動手演示記字法。

3、辨部首想字義。

4、拆字、合字游戲。

5、做加一筆減一筆游戲。

借助這些方法主要培養識字興趣,讓學生每看到一個新字,都會動用各種方法識記,在識字過程中不是囫圇吞棗式的記憶字形,而是經過一個精細,辨認各個組成成份的階段,這樣做既鞏固識字效果,增強識字興趣,又養成勤于動腦的習慣。

4、培養閱讀習慣

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越早開始越好。一二冊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七百多個漢字,因此現在適時開發孩子的早期閱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內部言語機制還不完善,注意力不穩定,有聲思維起主導作用,需要朗讀的大聲發音來組織思維、集中注意力,還有朗讀過程中,眼、口、耳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加強了記憶,所以教學中我十分加強學生的朗讀,背誦方面的訓練,培養他們積累有價值的語言材料,并做到熟讀成誦的習慣。并鼓勵他們多讀課外讀物,背誦兒歌、古詩、名言,并定時安排課外閱讀任務,背誦任務,切實做到,勤讀書,廣積累為三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5、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反映學生認真的態度,我要求每一位學生卷面整潔,不潦草,書寫字跡規范、美觀。要培養學生作業書寫工整的好習慣,我首先注意教學時板書設計合理,書寫規范整齊,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提高業務素質,時時處處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影響、感染學生,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經過一月,經過潛移默化,就容易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加強輔優補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

本班學生存在著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后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不足.

本學期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主要有:

第4篇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本班共有學生27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人,語文學科差生有5人。

二、具體工作:

1、開學初,根據本班具體情況,擬訂了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

2、為了上好語文課,在上課之前認真學習教材,認真備課,備課時既要根據教材內容出發,又要根據學生實際出發,本學期備課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上課時注重雙邊活動的開展,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課后認真批改作業,該期共批改作業180余次,批改作業后認真寫好作業批改記錄,找出失敗之處,準備補救措施,怎樣才能讓學生聽懂,記牢。

3、識字寫字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點。二年級是識字寫字教學階段。我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識字。例如:卡片識字,猜謎識字等方法多樣,并采用了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首先借助拼音識字、去掉拼音識字、帶生字進課文、讀短文識字。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識字規律,為閱讀掃除障礙。良好的書寫習慣是在低年級階段形成的。在這一學期我加強了學生的寫字指導。首先,我讓學生在寫字時做到“三”個一,并及時糾正學生不良坐姿,其次講究習字方法的指導,要求學生一看二臨三比較??粗缸屑氂^察的間架結構、書寫位置;臨指照范寫臨幕,比較是指比一比與范字的差異、學會評價。通過以上訓練本班學生的書寫較之以前有所進步,但我在操作過程中沒能夠堅持到底,過于隨性而為,而沒有能夠將學習成果予以鞏固。同時,也缺少對學習成果的展示,可以挑選出整齊美觀的作業進行展覽,來調動了學生認真書寫的積極性。

4、多媒體教學應用其中,激發學生興趣。多媒體采用聲音、圖象相互結合的方式,在教學中有其獨特的魅力,在本學期教學中我經常使用課件教學,使抽象概念更直觀,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存在問題及今后努力方向

1、班級發展不平衡,學法指導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教學成績仍然欠突出,還需提高。

2、教學以傳統方法為主缺少創新意識,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不夠成功,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例如有的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還有的學生作業不能按時上交?;蛴龅诫y題沒有堅強的意志,不會主動克服解決。

3、培優補差工作做得不夠扎實,培優目標不明確。教學成果少,學生獲獎也不多。

4、看圖寫話還有待加強。學生一提到寫話就感到頭疼,無從下筆。有的學生為了應付,隨便寫幾行字。關于寫話教學,我認為寫話教學首先在于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這是重點;其次是重視讀適合他們的圖書、多說話,加強積累;再次就是加強指導與訓練。寫話要從最簡單入手。

(1)從造句入手。根據一個詞寫一句話,要求把話說完整。下一次在這個基礎上把話說具體。如用“書包”造句,有的學生寫:我有一個書包。在這基礎上引導學生:我有一個什么樣的書包。

第5篇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二年級七班的班主任和語文教學工作。本班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學困生有七八人左右。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成績差的原因,我因人制宜采取了不同的輔導方法對學困生進行了輔導。

一、尊重人格,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 

學困生和其他學生一樣,同樣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當其受到某種傷害,為了采取保護措施往往形成某種異常心理和畸形表現:有的存在對立情緒,不聽管教;有的產生自卑心理,消極沉悶;有的采取疏遠集體,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違紀,吸引注意。凡此種種,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愛的溫暖而使心靈蒙受創傷,正常成長遭到壓抑。因此,在轉化學困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評和處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對他們傾注愛心,十分尊重他們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堅持“四不”的教育方式:不歧觀;不當眾揭丑;不粗暴訓斥;不冷嘲熱諷。用愛心融化后進生冰凍的“心理防線”,在師生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梁。

二、多談心,深入了解。

學困生大都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長期以來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習慣,對自己缺乏信心,對家長和老師的教導不能認真對待。其實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學和老師的關注,但由于長期處于學困狀態他們又或多或少的對老師存在一些戒備心理。在仔細觀察,發現了這一特點后,我便采取了談心的方式力爭得到他們的信任。在課余休息時間我分別找他們談話,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洞察他們不遵守紀律,不認真學習的根本原因,和他們像朋友一樣談話。剛開始他們對我還不能完全信任,所以很不情愿把真話說出來,于是我就經常抽空和他們談。漸漸的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開始和我交心,在和他們交談的過程中我了解了學生各自學困的真正原因。錢宏亮告訴我,平時他只有媽媽帶著,爸爸平時很忙,更本沒時間管他,媽媽對他的學習也放得比較松,久而久之他養成了學習偷懶的習慣。有時他也想改,可是總是惰性大于信心,后來他干脆放棄了。黃展鵬對我說,在他們家里他簡直就是個寶貝,爸爸媽媽非常在乎他,使他從小就養成嬌氣、依賴別人的習慣,所以很難克服在學習中的困難,經常想不勞而獲,因此現在學習不好。通過一番深入交談,我對每位學困生的心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對癥下藥采取了家訪、建立家校聯絡、個別輔導等方式進行初步的轉化。

三、培養學困生的責任心。

 對學困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充分挖掘其積極因素,但決不能姑息、袒護其缺點和消極因素而降低要求,應該把熱情關心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在把愛的雨露灑向學困生心靈的同時,要使他們認識到,對他們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對他們的信任,是一種深厚的愛、真正的愛,從而使他們形成渴望進步的內驅力。只有在培養了責任心以后,學困生的轉化才有實現的可能。當然,對學困生的逐步要求要考慮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過急,而要嚴之有度,嚴中有別,對不同的對象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對學困生的轉化目標和期望,要切合個人的實際和特點,引導他們制定個人進步計劃,分設幾個臺階,使他們“跳一跳,摸得著”,經過努力能逐步達到,在新的起點上,又提出高一點的要求,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當他們獲得進步時,進行及時地表揚和鼓勵,促使他們保持繼續前進的動力。

第6篇

一,積極聽課,認真備課,善于反思

聽課,不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各種鮮活生動的事例,各種教學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細節之處的精彩處理,使我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對學習感到枯燥,單調,脫離實際的成見.為了能及時發現和改正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我有意識的進行階段性的工作反思,小到一節課,大到一個學期;近到上一節課說錯的一句話,遠到一種教學思想的深層次思考.雖然它們都還很膚淺,但我相信“九尺之臺,起于壘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二,緊抓作業批改,注重后進生輔導

作業的檢查和批改,是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開學以來,我一直堅持作業的認真批改,這不僅有利于對學生知識落實的情況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對學生課堂表現情況,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能夠更好的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對于班里的后進生,我一直堅持個別知識輔導和思想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在給學生談理想,談目標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功夫不負有心人,趙詣,王一凡,王潔成,王通等幾名學生的語文成績有所進步.

三,深入扎實的上好每一節課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它不同于數學,語文教學要求語言文字教學和情節,內容教學相結合,相輔相成.而低年級的語言文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個基本環節,我認為,語文教學中“說”和“讀”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說”和“讀”的訓練.高一年語文教科書上“口際交際”是一項很重要的教學內容.自古以來,能說會道,體現一個人的睿智,思維敏捷.現代語文教學,“多說多練”勢在必行.整個學期,我注重課堂上的合作探究,讓每個小組討論并展示結果,學生之間互聽互評,共同積累,共同提高.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我發現同學們的表達能力有較大的進步,邏輯思維能力也增強了.并且,通過評獎活動,選出了口才最好的學生,如郭奕江,申夢雪的,董陽等.

在“說”的過程中,有一個與之相促進的過程不容忽視,那就是“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讀的形式多樣,可以采用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朗讀等.再次,用“讀”幫助記憶,培養語感,陶冶情操.最后,讓學生進行摘記,并對學生的手抄本進行定期檢查,并對寫得好的學生加以表揚.

語文教學中,除了“說”和“讀”很重要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即學完一個單元,學會自己歸納,學懂了一些什么,還存在哪些問題.孔子云:溫故而知新.經常溫習功課,以后的學習才會覺得較輕松.

課程改革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攻堅戰,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舊有的一切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發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通過近兩年的實驗與探索,我們飽嘗了其中的艱辛與甘甜.甘甜的是我們看到了課程改革實驗給我們的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機與活力,感受到了我們與學生在課程改革中的共同提高,共同發展;艱辛的是我們對課程改革曾經有那么多的茫然與困惑,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來探索課程改革之路的,在課程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許多困惑和難題.

(一)對課標的困惑

我們需要不用解讀的課程標準.現在的課程標準有那么多解讀的書本,文章多如牛毛.我想原因無非有二,要么是課程標準太難,太深奧,課程標準的制定者也知道一般老師是讀不懂的;要么是對一線教師的不相信,課程標準制定者害怕一線教師讀不懂;

我認為課程標準應該通俗,詳細,一看就懂,如此教師才能用好;應該把解讀融入課程標準之中,這樣才能做到專家研究與一線教師的實踐緊密結合.

(二)對課堂的困惑

我們需要不是表演的課.現在有的課放得很開,但收不攏,學生天馬行空,談天說地,離題越來越遠;有的課,學生活動的樣式很多,唯獨讀書不多,課堂上嘻嘻笑笑,氣氛十分活躍.可仔細一想學生真正學到的語文知識可能很少.有的研究課,教學的著力點主要是對課文內容的深究,或是知識內容的任意拓展,或是思想內容的無限拔高.學生海闊天空,說短道長,甚至離開了書本去大談從網上看到的新聞.不同的是,過去是教師主講,學生旁聽;現在是學生主講(主要是尖子學生),教師插話補充.仿佛教學的重心已由教師轉移給了學生,仿佛這是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可是,讀書的時間不多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了,對課文中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運用的時間也被擠掉了.這樣的課聽多了,我們的老師都說我們現在不知道語文課怎樣上了.

(三)對教材的困惑

1,對必修內容的困惑.

高二語文必修五和選修1集中了高中階段近80的古詩名篇,以及部分文言名篇,教學內容重,教學進度緊張.而且因為一味的趕進度,使得每堂語文課都上得滿滿的,而語文課所必需的一些課外趣味補充,因此都被忽略了,語文課索然無味.

第7篇

【關鍵詞】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研究

一、引言

沒有任何互動,教育是無法開展實現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在互動中完成的,教學中師生關系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活動,從我國目前課堂教學現狀來看,課堂中主要教學任務是通過師生互動來完成的,教學互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計劃的實施,課堂的互動的得到過很多教育學者的關注,同時也體現在我國教育主管部門中的相關法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與學生進行互動,尋求發展,解決好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知識的能力,語文教學中通過課堂的互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通過對師生互動的差異性、師生言語行為互動研究等,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師生互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影響因素,最終提出了解決策略,為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提供較大的參考價值。

二、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調查

1.互動類型的現狀調查

我們分別從互動內容和互動類型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課堂中存在著兩種特征,在語文教學情境下,課堂互動式怎么樣分配這兩大內容的那?我們根據小學二年級教學互動來劃分,本人根據隨堂聽課筆記分別總結和整理了課堂互動的次數與時間。選取十節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作為實證材料,在調查結果中,師個互動在各種互動情景中所占的時間比例最高,師個互動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程中,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互動對象。師組互動是運用最少的互動,在調查發現師組互動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互動教學中極為少用,在本人統計的十節課中,只有三組采用了師組互動的教學方法,這三位教師都是年輕教師,這三位教師在新的課程改革的理念的熏陶下,三位教師的課堂互動氣氛最為活躍,師組互動一直是教育改革所提倡的,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少被應用。教師在應用個個互動的次數與方法都是比較大差別,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互動教學中并不是每節課都采用個個互動,對五位教師的課堂互動的調查研究發現,五位二年級語文教師在個個互動運用中的次數以及互動時間上相差比較大。組組互動在所有互動類型中所占的比例最低,組組互動是教學改革理念中的小組合作教學理念,他在小學二年級互動的次數和時間都是比較低的。師班互動是受到大多數教師的追捧的一種互動類型,五位教師都對這一互動形式保持較高的運用頻率,師班互動僅次于師個互動。個班互動是極為少用的一種互動類型,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互動中用的極為少。

2.互動內容的現狀調查

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內容必須體現教學任務的新要求,最終決定了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目標所達到的程度,對各個互動內容調查研究,對各個互動內容區別研究,最終發現小學二年級教學互動中存在的問題,用教學管理和課堂教學來論述互動內容,我從課堂教學的三維內容來分析師個互動,知識的互動內容明顯多于情感互動和方法互動內容,并且我們發現互動的方法內容用的比較少,每節課互動的次數差別也比較大,課堂管理中教師的互動都有體現,但是差別比較大,反映出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師的管理才能有明顯的區別。師組互動內容,在我市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為:知識內容中的互動,,主要是在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誦讀課文,對現有的師生情感內容進行評價,在課堂教學互動內容中體現出來,在校學生得到教師的表揚。個個互動內容主要體現在只是領悟與評價上,知識方面體現在學生與學生合作的朗讀課文,領會內容方面是學生與學生相互探討問題,評價是學生對學生的評價。組組互動內容集中體現在知識方面,在語文教學課堂現實中,知識互動是以學生小組之間開展朗讀課文形式。個班互動的內容集中體現在知識內容和課堂管理內容,主要是師生相互朗讀。

三、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影響因素

我們根據調查研究,影響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助的因素有:教師和學生、教學組織內容、課堂環境等。教師在小學二年級教學互動上起到關鍵的作用,主要受到教師的教學觀念影響,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決定教師有什么樣的組織形式,教師在教學互動內容上的選擇,以及對學生的地位的認可,這些都是影響小學語文教學互動內容開展的因素。教師的知識結構的合理性,能夠加強與學生互動的機會,教師的知識結構能夠鼓勵的學生互動,對學生學習成功起到一定作用,能夠調節整個班級的課堂活躍性,為語文教學互動開展打下來良好的基礎。學生是教學互動中的一個主要因素,課堂教學一切都以學生為中心,互動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教學內容貫穿在整個課堂中,而且是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安排合適的教學內容,然而師生互動體現很多不確定性,教師要靈活的安排教學內容,來應對學生學習條件的變化。

四、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解決策略

1.建立師生交往、共同對話的教學本質觀

教學活動作為教育活動的一部分,它是人類交往活動中更特殊的一種。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學過程的一種本質。而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每個人都是作為主體而存在的,每個人都是彼此相互認識和交流的對象,每個人都應具有自己獨立的人格。

2.設計“大問題”和發散性問題,擴大互動空間

所謂“大問題”即粗線條式的問題。這種問題應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選擇性,它可讓學生對解決問題作策略的選擇、材料的選擇、思路的選擇,而不僅僅是對某一具體操作方法的選擇;可讓學生對解決問題的設計作多種假設與猜測,而不僅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蹴即就的驗證。當教師把“大問題”和發散性問題拋擲給學生,就如把學生投置于一個偌大的陌生領域,學生可以放開手腳,但在茫然四顧之際又必須加強聯系找到救生之路。

3.捕捉并重組課堂信息,調整互動

教學過程中,仍普遍存在著教師為實施自己的“教案”,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漠視學生課堂表現的現象。往往在老師的不經意間,學生產生了一個典型的疑問、生出了一朵創新思維的火花,掠過一絲情感的變化,如果我們老師善于把這些細微之處流露出來的信息捕捉出來,加以重組整合,或許可以引發一場激烈的討論,引起深刻的認同,廣泛的共鳴,給下面的課堂帶來一份精彩。

五、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互動內容必須有師生共同參與,應該體現平等性,同時也應該體現出差別對待的教學方式。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互動中應該體現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然而在組組互動內容中,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的欠缺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探討精神。本文對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互動類型進行重新劃分,并根據互動內容進行相關調查研究,作者分析了影響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中的因素,最后提出相應的針對性建議,為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提供較大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曉柳.建立集體教學模式的嘗試[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1).

第8篇

一、珍惜糧食的古詩

鋤禾

唐·李紳(一年級上冊)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含數字的古詩

山村

宋·邵雍(一年級上冊)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三、含夸張的古詩

1、夜宿山寺

唐·李白(二年級上冊)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2、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二年級上冊)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秋浦歌

唐·李白(五年級上冊)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四、描寫長江、黃河的古詩

1、涼州詞

唐·王之渙(六年級上冊)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浪淘沙

唐·劉禹錫(六年級上冊)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五、惜時

1、漢樂府民歌

《長歌行》(一年級下冊)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六、描寫除夕的詩

元日

宋·王安石(三年級上冊)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七、詩中草

敕勒歌

北朝民歌(三年級上冊)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八、詩中山水

1、絕句

唐·杜甫(一年級下冊)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二年級下冊)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九、詩中海

浪淘沙

唐·白居易(五年級上冊)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十、詩中風

贈花卿

唐·杜甫(三年級上冊)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唐·李嶠(二年級上冊)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十一、歌頌母愛

游子吟

唐·孟郊(三年級下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十二、以物喻人

石灰吟

明·于謙(三年級下冊)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十三、其它寫景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三年級下冊)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舟夜書所見

第9篇

2015年9月開學以來,我校根據市教育局和辛寨鎮校辦的的精神,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學校根據不同的年級的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給不同的年級安排了不同的誦讀內容,一年級的《弟子規》、二年級的《三字經》、三年級的《75首古詩》、四年級的《論語》、五年級的道德經。為了檢驗一段時間以來活動的開展情況和學生的掌握情況,特地在元旦到來之際,以年級為單位開展經典誦讀比賽活動?,F將二年級經典誦讀活動的比賽情況總結如下:

1、誦讀活動的筆試情況:通過筆試可以看出學生對三字經的背誦很熟練,理解的也很好,達標率98%,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字學生不會寫,但是在測試中,要求學生可以用拼音代替。不過總體效果很好。

2、演講比賽情況:參加活動的有二年級的全體學生、所有的語文老師及參賽學生的部分家長。每個班級選出5名小選手參加演講比賽,所有的參賽小選手演講很精彩、背誦很熟練,博得了在場家長的一眾好評。

3、在利用評委加算分數期間,指導教師又進行了現場問答(如:五谷指什么、六畜指的是什么、八音、七情、五常等問題)孩子們回答的很精彩,讓在場的老師和家長瞠目結舌。

通過經典誦讀比賽,可以看出,學生不但背過了,而且理解的很好,還能做到學以致用,我們的孩子懂得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識,下一學期,我們會繼續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把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發揚下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10篇

2018—2019學年度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校緊緊圍繞市教育局的中心工作,按照市教育局工作計劃要點的要求,全面推進有效課堂教學活動、深化教育質量活動、養成教育活動、主題讀書活動、特色創建活動、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及安全教育工作,突出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促進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上檔次、提效率為重點,狠抓各項常規管理工作,比較圓滿地完成了學年度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對全學期的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報告如下:

一、管理工作:

1.一年來,教學管理以新課程改革為動力,以培養骨干教師為重點,以改革課堂教學為著力點,以一顆愛心為出發點,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諸方面素質和諧發展為中心,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深化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強化學校教育科研,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水平。為了進一步管好學校,我校本年度優化了教學管理制度。我們根據學校實際,不斷修訂和完善了教學管理制度,修訂了《教師目標管理考評制度》,制訂了《教育教學質量獎罰制度》、《班主任工作獎懲制度》等,細化教師每日工作,并對教學管理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明確了教師的崗位職責,使我們的教學管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推動了學校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2. 細化領導分工。本學期,我們下設三個教研組,實行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各方面工作責任到人,各司其職,集體合作。校行政領導分組到人負責,為了把領導包組負責制真正落到實處,貫徹落實市局精神,要求領導班子成員要切實做好模范帶頭作用,深入教學第一線,不打招呼深入課堂聽課,親自下班檢查,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時間,全部查與抽查相結合的形式,檢查教師上課和學生作業情況。全校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抓教學的教風和刻苦學習的新學風。

3. 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規劃落實教學活動。學校為了規范學校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學計劃:教導處工作計劃、教研組計劃、班級管理工作計劃、教師教學計劃等,都能在貫徹國家教育方針這一指導思想下,結合本校實際,提出本學期教學目標。

4. 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我們采取了“三查、兩看、一分析”的管理措施,即查教案、查備課、查作業批改;看課堂教學效果、看學生學習情況;分析考試成績的質量,以此來規范我們的教學工作。教務處每學期每月檢查教師教案、聽課記錄、作業批改、培優輔差記錄等;每學期組織六年級四次月考。

5. 加強班級管理。我們實行了班主任工作考評制度。從學生的課堂課間、遵規守紀、安全衛生、學生成績等方面給班主任量化記分,作為評選各級各類優秀班主任的主要依據。

二、教學質量情況:

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學質量課堂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工作的生命線。為抓好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我校經常組織教師學習新的教學方式,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強調工作重點用心抓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經常組織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學習,探討教學問題。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1—5年級在2019年上學期末質量檢測全鎮統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一年級和三年級的語文、數學全都排名第一;二年級的數學、四年級的語數以及五年級的語文、數學和英語的成績排名也都在全鎮前茅。然而不足的是,六年級的成績卻不盡人意。因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本唧w數據如下:一年級語文及格率71.9%、優生率40.6%;一年級數學及格率59.4%、優生率34.4%;二年級語文及格率61.3%、優生率25.8%;二年級數學及格率45.2%、優生率32.3%;三年級語文及格率73.2%、優生率36.6%;三年級數學及格率61%、優生率31.7%;四年級語文及格率77.5%、優生率55%;四年級數學及格率72.5%、優生率47.5%;五年級語文及格率50%、優生率19%;五年級數學及格率33.3%、優生率2.38%。

第11篇

筆者在下校聽課中發現復習課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目標很不明確,表現在有的教師進班讓學生做一張練習就算完成一節復習課;有的教師從頭到尾講評一份練習算是一節復習課等等。二是對所教年段教材知識的重難點把握不準確,有拔高或不到位的現象,比如第一學段是以“字詞教學”為重點的,但一二年級之間的區別在哪呢?筆者在課堂上看到許多雷同的現象,這就造成對于一年級來說拔高了要求,對于二年級來說又降低了要求。再比如筆者還發現,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教師都上“修改病句”的復習課,而且修改的類型、教學方法幾乎沒有什么區別。三是針對性不強,特別是沒有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復習,把一些復習的內容不分輕重重新過一遍了事。這些現象引發筆者對如何上好一節扎實、有效的復習課的思考。

一、梳理教材知識點,確定復習重點

其實要上好一節復習課絕對不是簡單的一件事,課前教師要做大量的備課工作:對整冊教材做認真細致的梳理,準確歸納出本冊教材的知識重點,從而確定復習的重點。比如我們都知道“字詞教學”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通過梳理,我們就會發現一二年級的重點是不一樣的。一年級有這樣幾項重點:一是重在“讀說”的訓練,如“讀一讀,說一說”的形式:“滴?搖?搖?搖雨滴?搖?搖?搖水滴 ?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這樣的“字開花”的練習;“鳥蛋涼涼的?搖?搖?搖涼涼的鳥蛋”同一意思不同的表達方法的形式。二是重在尋找“識字”的方法和規律,如“票 漂 飄”“加一加”的識字方法;“隊?搖?搖?搖認”“換一換”的識字方法;“鳥?搖?搖?搖島”“比一比”的識字方法等等。三是重在在生活中識字,如:認一認同班同學的名字;看電視識字;在逛商店時識字;逛街看商標識字;在讀課外書時識字等等。二年級“字詞”的教學重點則是落在:一是對“詞語的積累”,如積累描寫春天的詞語;積累四字詞語;在“詞語接龍”游戲中積累詞語等等。二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字詞,如用“漸漸地”等詞造句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帶點詞語用得好,“一條彩虹掛在天空?!逼渲小皰臁弊旨狱c;感悟漢字一詞多義的現象,“丹丹回頭一看,原來是小藝。”“我的朋友馬玲是個回族人,陳琳是滿族人?!薄坝幸换?,列寧去找養蜂人聊天?!崩斫庠谶@三個句子中“回”的不同意思等等。三是詞語的類型體現出多樣性,如有像“打開窗戶”這樣動賓結構的詞語;有如“大大小小”般AABB式的詞語;有“茂密的枝葉”這樣偏正結構的詞語等等。有了這樣的梳理,教師在上復習課時就能做到心中有數,復習的內容亦能落在教材知識的重難點上,復習起來既不會拔高也不會有所偏頗,從而扎實、有效地達到“課標”對于第一學段的要求。

二、明確復習目標,尋找并總結規律

每一節復習課要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并能幫助學生很好地尋找和總結規律。比如一年級的關于“字詞”的復習課,教師可以有計劃地安排重點的復習內容:一可通過具體的“字例”幫助學生總結出識字的方法——加一加、換一換、合一合、減一減、拆一拆、猜一猜、形近字比一比、反義詞記一記、同偏旁歸類等等方法。二可通過“讀一讀,說一說”進行各種擴詞、形近字組詞、同音字填空等的練習,從而鞏固所認讀的字詞。二年級的“字詞”的復習課可安排以下幾項重點內容: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幫助孩子辨析字形、區分詞義、區別近義詞、體會句子中用詞的準確性、積累四字詞語、進行詞語搭配的練習等等,從而幫助孩子習得辨析詞語的方法:把詞語放在句子中能更準確地理解詞語的意思;通過多讀句子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在給亂詞組句時先要讀詞語,然后編序號,接著按順序讀一讀,最后再抄下來加上標點后再讀一讀等等。這樣的復習課既抓住了每一冊教材的知識重點,又幫助學生歸納了這些知識中具有規律性的東西,同時又總結了一些學習的方法。長此以往,讓學生逐漸體會到平時我們要想辦法“把書讀厚”,而到期末學期結束時就要想辦法“把書讀薄”,做到扎扎實實地歸納了知識重點,有效地掌握了規律。

三、針對“學情”,倡導自主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育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睆土曊n也不例外,一是要鼓勵學生質疑,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使他們敢想、敢說、敢問。如在四年級“修改病句”的復習課上,教師可事先讓孩子說一說平時在修改病句時,感到哪一種類型最為困難,哪一些句子最難判斷和修改,然后再根據孩子最感困惑的內容進行復習。二是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發現規律,概括方法,解決疑問。如“人物描寫”這一內容是五年級孩子習作的難點,上這節復習課前,教師可先讓孩子收集有關描寫人物的詞語,然后引導學生發現原來在這些詞語中,有的是描寫人物動作的,有的是描寫人物外貌的,有的是描寫人物神態的等;緊接著教師創設情景讓孩子用上各類詞語來說句子,從而體會到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描寫人物,才能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緊接著再分小組討論、歸納出在本冊教材中我們認識了哪些人物,他們的主要特點是什么,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描寫方法來塑造人物;最后引導學生總結概括描寫人物的方法:通過神態、語言、心理、動作、外貌等的描寫,能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人物的特點。課后鼓勵孩子運用這樣的方法寫一寫自己熟悉或喜歡的一個人物片段。這樣的復習課既突出了本冊教材的重點,又針對孩子平時學習的難點,扎實、有效,同時又體現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四、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復習的興趣

一線的教師最清楚,復習課最忌“炒冷飯”“講理論”??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上好復習課需要教師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形式多樣的頗具創造性的復習課。如一年級的“快樂‘字’旅”的字詞復習課,整節課都在游戲中進行,學生的復習趣味盎然;二年級的“句子復習”課 ,運用課件引進動畫片中的“美羊羊”和“懶羊羊”,讓懶羊羊展示孩子平時常見的錯誤,讓學生當美羊羊幫助懶羊羊糾錯,很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征;三四年級的“修改病句”的復習課,讓學生時而說,時而聽,時而讀,時而練,做到“聽說讀寫”有機結合;五年級的“日積月累”的復習課在“洪山論劍”中展開(筆者在“洪山小學”聽的課),每一環節都是以競賽的形式展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氣氛濃烈,學生自主性強,參與度高。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辛銘)

第12篇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識字方法

小學識字教學為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聯系學生口語與書面語言的紐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識字教學做出了這樣的界定:“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因此,識字教學對于學生各種語文技能的形成至關重要。在一、二年級兩年的時間里,學生需要認識大約2000字,要想順利地完成識字教學的任務,教會學生識字方法至關重要。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筆者總結了以下幾種常見的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

一、根據規律,歸類學習生字

剛入學的學生認知水平較偏低,漢字積累較少。在教學之初,教師可以教學生從簡單的部首、偏旁學起,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漢字結構來識字。比如,通過提手旁來歸類總結“打、拉、掃、提”等;通過足字旁來對“踢、跑、跳、蹬”等進行歸類,這些字雖然有著同樣的偏旁,但是字音與字義卻是各不相同,這樣分類進行歸納辨識,學生識字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對于字音、字義的記憶也會更加牢固。

二、觀察字形,運用聯想識字

最古老的漢字就是象形文字,漢字從最初圖形的模式不斷演變到今天簡約的筆畫,歷經了上千年的歷史,因此,漢字大多具有形象、表義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我注意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的字形之美,運用識字教學激發學生聯想與想象的能力,如,楊樹的 “楊”、柳樹的“柳”、椅子的“椅”、樹枝的“枝”,這些都與“木頭”有關系,因此偏旁都是木字旁。通過這樣的訓練,引導學生運用聯想學習生字,有些筆畫較多、難于記憶的字也變得簡單易學。

三、利用插圖,學會看圖識字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本顏色鮮艷、圖文并茂,插圖中就含有大量的信息。教師在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之后,可以讓學生看圖說幾句話。如,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二》中就包含了很多課余活動的圖片,在教學時我就指導學生看圖說話:圖上有幾組小朋友?他們分別在干什么?這些活動你會哪些?哪些又是你特別喜歡的活動?學生先認真看圖,然后根據教師的提示說出幾個完整的句子。這樣反復練習,既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也為學生順利讀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幫助學生掌握方法遠比簡單教給學生知識重要得多,教會學生識字方法是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練習重點。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學生學會了識字方法,對識字就會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識字的能力和水平也會不斷提高,識字教學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兆虎,馮為民.小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學研究,2002(22):137-1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狮市| 金昌市| 成都市| 乌拉特后旗| 汾西县| 郴州市| 都兰县| 射阳县| 安吉县| 抚州市| 龙陵县| 洱源县| 共和县| 铜川市| 文山县| 宜宾市| 陆河县| 东平县| 龙泉市| 丽水市| 库尔勒市| 阿克陶县| 县级市| 平舆县| 胶南市| 饶阳县| 清水县| 玉林市| 禹城市| 乌拉特后旗| 乌鲁木齐县| 玛曲县| 阳朔县| 富阳市| 报价| 丁青县| 萨嘎县| 荆州市| 肇州县| 清水县|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