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6 09:29: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廢棄物處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
郵編:___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
郵編:___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___
一、乙方遵依《_________》規定辦理相關廢棄物清理作業。
二、乙方依進廠申請表(含廢棄物基本數據表及其附件,以下簡稱申請表)交付甲方清除處理廢棄物,并依申請表內容所紀錄之廢棄物種類、性質與數量交付。
三、乙方至遲應于清運前提供廢棄物性質左證數據與甲方。前述左證資料應為中文或英文。
四、甲方為乙方清除處理之實際廢棄物數量,以網絡申報數量為準,未網絡申報者,依下列方式之一認定之。
(一)以固定容量之容器盛裝者以下列方式之一認定:(以甲方之磅秤個別量稱)
1.使用甲方所提供之垃圾子車者,經甲方隨車之磅秤量秤后當場打印磅單雙方簽認。如甲方之隨車磅秤因故無法作業時,則以乙方前三次所交付同類廢棄物之量秤紀錄平均值代替之。
2.使用乙方自備容器者,由甲方載回甲方所屬之《_________》(以下簡稱本中心)后以電子秤過磅并打印或開立磅單左證。
(二)以槽車、卡車或環保車整車過磅計量者:以本中心設置之地磅實際量秤之重量為準,并打印量測報表佐證。如本中心磅秤因故無法執行量稱作業時,則以甲方另行指定之磅秤替代之。
(三)使用甲方所售之專用垃圾袋盛裝一般可燃性事業廢棄物(生活垃圾)者,以專用垃圾袋規格及數量計算之。
五、廢棄物清除處理費依甲方公告之《_________》辦理,并追溯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生效。廢棄物清除處理費用計價依據以本契約第四條之認定數量為準。
六、甲、乙方為共同維護本中心設備之妥善率,于交付廢棄物時,乙方愿配合依甲方訂定之《_________》交付廢棄物。
七、甲方為追蹤輔導乙方之廢棄物清除處理作業符合_________園區環境影響說明書內容,得派員攜帶證明文件進入乙方進行各項廢棄物清除處理流向輔導檢核工作,乙方應配合辦理并提供相關數據供參;拒絕或借故拖延者依(廢棄物收受作業要求》記點。
八、甲方辦理廢棄物清除、處理之工具、方法、設備及場所如附件三所示,作為雙方清除處理廢棄物之依循。廢棄物清除作業之頻率、清除時間及地點由雙方協議之。
九、甲方于每年三、六、九、十二月底寄發前三個月廢棄物清除處理費繳款單,乙方應于寄發月份之次月十五日前攜繳款單至_________銀行完成繳費。逾期未繳納者,自繳納期限屆滿之次日起,每逾三日加征應繳費用百分之一違約金。但加征之違約金以至應繳費用之百分之二十為上限。前述廢棄物清除處理費及違約金,經甲方以書面通知限期繳納,屆期不繳納者,依法移送強制執行。
十、如乙方部分廢棄物之清除處理費由其它事業單位繳納時,另檢附承諾書納入本契約書內,恪遵辦理。
十一、其它甲方應配合遵守事項:
(一)甲方應維持本中心各項相關法令規定要求之許可與證照之有效期。
(二)如本中心發生操作困難無法繼續從事清除、處理業務時,甲方應即以書面通知乙方,并安排緊急應變之作為。
(三)清除處理期間突發事件之應變措施:
1.甲方應訂定園區內清運作業之緊急應變手冊及通訊設備,供隨車攜帶。
2.甲方清運人員于事故發生時應立即通報本中心及甲方,告知事故發生地點、位置、狀況及需求,由本中心依狀況需求派員協助,并告知乙方處理情形。
(四)甲方于每次清除處理乙方依進廠申請表內容交付之廢棄物后四十五日內提供已妥善處理之證明文件予乙方。
十二、其它乙方應配合遵守事項:
(一)乙方應詳實告知甲方擬清除處理之廢棄物種類與性質。若因乙方未詳實告知,經甲方清除發現者,該批廢棄物退還乙方。
(二)如乙方為應使用專用垃圾袋盛裝一般可燃事業廢棄物(生活垃圾)者,則不可混合使用其它非專用之塑料袋或非甲方所指定之專用垃圾袋。如有混合使用情形者,甲方得當場拒絕清除使用其它非專用之塑料袋部份之廢棄物。
(三)乙方未依申請表內容交付廢棄物、或未詳實告知廢棄物性質之變異,或未依《_________》分類、包裝與管理,經甲方發現者,除該批廢棄物退還乙方外,如因此損害甲方清除處理設施、致生事故、或致甲方遭相關主管單位處分時,乙方應負賠償甲方因此所受之確切且實際發生之直接損害。
十三、于本中心正常上班期間(每周一至五,上午八時三十分至下午五時三十分),乙方如需臨時清運大量廢棄物時,應以書面及電話告知方式通知甲方及本中心(傳真電話:_________),甲方應于收到通知后立即協調安排清運事宜。
十四、因可歸責于乙方之事由,致乙方未履行本契約事項,經甲方以書面通知限期改善,乙方屆期仍未>!
十五、乙方如終止與本局簽訂之租地契約或標準廠房租賃契約,本契約亦隨之終止。
甲方(蓋章):_________ 乙方(蓋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簽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簽字):_________
“污物”是指醫療服務機構在診斷、醫療、衛生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和服務對象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排泄物及垃圾,這些廢棄物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也可能對公眾健康造成危害。
1 污物的分類
1.1生活垃圾
1.2感染性廢棄物
指可能含有病原菌(細菌、病毒、寄生蟲或真菌)的廢棄物,其濃度和數量足以對人致病。
1.3病理性廢棄物
包括組織、器官、部分軀體、死胎和動物尸體、血液、體液。
1.4鋒利物(銳器)
指能對人扎傷或割傷的物體,包括針頭、皮下注射針、解剖刀、手術刀、輸液器、手術器、碎玻璃及釘子。
1.5藥物性廢棄物
包括過期、被淘汰、壓碎或污染的藥品、疫苗、血清。
1.6遺傳毒性廢棄物
包括已明確的抑制細胞的藥物,化學或放射治療服務對象的嘔吐物、尿或糞便。
1.7化學性廢棄物
在診斷、實驗、清潔、管理、消毒過程中產生的,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性、反應性或遺傳毒性的固體、液體、氣體。如甲醛、攝影用劑、有機化合物等。
1.8放射性廢棄物。
2 污物的處理原則
2.1分類收集原則
減少有毒害廢棄物和帶傳染性廢棄物的數量,有利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處理。
2.2回收利用原則
避免浪費。
2.3減量化原則
通過重復利用、粉碎、壓縮、焚燒等手段減少固體廢物的體積和數量。
2.4無公害原則:
廢棄物的處理必須遵守環保及衛生法規標準要求。
2.5分散與集中處理相結合的原則
分散的廢物經分類收集后分別進行集中處理。
3 污物的收集分類
①設置三種以上顏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裝生活垃圾,黃色袋裝醫用垃圾(感染性廢物),直接焚燒的污物、放射性廢棄物和其他特殊的廢棄物使用有特殊標志的污物袋進行收集。使用的污物袋應堅韌耐用、不漏水,并首選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污物袋。
②醫院應建立嚴格的污物分類收集制度,所有廢棄物都應放入標有相應的污物袋(桶)中,及時清運或在裝滿3/4時有人負責封裝運送。
③銳器不宜與其他廢棄物混放,用后必須穩妥安全地置入銳器容器中。高危區的醫院污物建議使用雙層污物袋,并及時密封。放射性污物應存放在適當的容器中防止擴散。
④分散的污物袋要定期收集集中。污物袋應每日運出康復室或科室,也可根據需要決定搬運時間,并運往指定的收集地點。不能移動未標明廢棄物產生地及廢棄物種類的污物袋(箱)應及時補充上新的同類的污物袋(箱)以供使用。應防止污物袋(箱)的泄露。
4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輸液器、輸血器等使用后的處理
①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和輸血器等物品必須就地進行消毒毀型,并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單位定點回收,集中處理,嚴禁出售給其他非指定單位或隨意丟棄。
②一次性輸液器(袋)、采血后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可放入專用收集袋直接焚燒方法的,必須用含有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60分鐘(針筒要打開)后,方可毀型。
③一次性輸液器使用后先剪下針頭部分,用含有有效溴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60分鐘以上,放入專用的收集袋即可;
④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建議使用毀型器進行毀型,含有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60分鐘然后以上,即可回收;沒有接觸人體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毀型后即可回收。
⑤服務機構必須建立定點回收制度,設專人負責定點回收工作。每個科室使用后加強管理,嚴防人為流失。凡參與一次性醫療物品處理的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并加強個人防護。
摘要:以基金政策實施為背景,分析了上海市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現狀,包括電子廢棄物產生量,企業拆解情況等。并闡述了基金審核
>> 吉林市電子廢棄物分類、拆解處理綠色產業的研究 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現狀與管理對策 固體廢棄物及其處理現狀 吉林市電子廢棄物綠色循環經濟產業的研究 鄭州市電子廢棄物環境管理研究 我國城市固體廢棄物現狀及其處理處置規劃分析 上海市電子政務的實踐研究 北京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置掃描 上海市電子廢物回收處置體系的構建 廣州市建筑廢棄物處置管理現狀調查研究 我國電子廢棄物處理制度的現狀及完善 小心,電子廢棄物 電子廢棄物處理與污染防治 淺述電子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 基于Agent建模的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渠道研究 農村固體廢棄物處理現狀和優化對策 危險廢棄物現狀與處理探討 廣州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現狀分析 我國電子廢棄物回收模式研究 電子廢棄物回收企業回收管理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佚 名.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白皮書[R].北京: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2014.
[3]陳 偉.第三方環境審計制度在廢棄電氣電子產品基金的應用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3,6(38):66~69.
[4]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疫總局.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R].北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7.
[5]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2005-2012[R].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6]國家環境保護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規范拆解處理作業及生產管理指南[R]. 北京:國家環境保護部,2015.
[7]國務院.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條例[R].國務院,2007.
[8]唐紅俠.上海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現狀及分析[J].污染防治技術,2012,24(4):24~27.
關鍵詞 旋轉堆肥箱;蔬菜廢棄物;好氧堆肥;處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S14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9-0193-03
Abstract The study mainly focused on the small amount of vegetable waste which was caused by the disease or pest in the process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The Swedish JK270 rotary compost bin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vegetable waste,and DM bacteria was added to carry out the aerobic composting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ufficient mixing and suitable temperature,the compost bin could decompose the vegetable waste efficiently through aerobic composting process,with the composting rate of 50%-57%.The high-temperature composting could effectively kill the bacteria and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 pests and diseases. The processing cycle was usually 8-14 days,which was mainly affected by waste type,the amount of bacteria added,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other factors. JK270 compost bin could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waste which was produced by daily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ome vegetable harvest process of 3-5 greenhouses.
Key words rotary compost bin;vegetable waste;aerobic composting;treatment effect
自1988年家決定實施“菜籃子工程”以來,我國蔬菜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蔬菜作物種植在農業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到2000年底我國設施蔬菜面積已發展到140萬hm2以上[1]。
隨著蔬菜產量的不斷增加和對蔬菜品質要求的提高,蔬菜廢棄物的產生量也在急劇增加。多種蔬菜如蠶豆、冬筍等的廢棄物產生比例已高達60%[2]。據統計,北京2015年的蔬菜廢棄物產量大約為200萬t,其中70%的廢棄物未經任何處理便隨意堆放。大量蔬菜廢棄物若不進行處理,不僅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還可能成為污染源。在云南滇池流域,產生的蔬菜、花卉廢棄物被農民直接丟進溝渠,成為滇池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物質來源[3];蔬菜廢棄物很有可能攜帶病原、蟲源,如含有番茄病毒病菌、葉霉病菌等[4],大多設施蔬菜產地產生的蔬菜廢棄物往往隨意丟棄,導致病蟲害滋生,堆積過程中的滲濾液極易對土壤造成污染[5-6]。因此,蔬菜廢棄物的有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對蔬菜產業健康發展和環境保護意義重大。
目前,蔬菜廢棄物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按一般生活垃圾的方式進行填埋、焚燒處理;二是厭氧消化;三是好氧堆肥。厭氧發酵技術是目前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對蔬菜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國內外學者對厭氧發酵技術進行了大量研究[6-12],其技術特點是能夠產生沼氣,但是厭氧發酵工藝的成功實施依賴于高效反應器的開發利用,受設施規模的限制,同時存在最終的廢水、廢渣處理問題。好氧堆肥作為一種有效的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技術,成為國內外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研究熱點[5,13-17],好氧堆肥堆體溫度一般在50~65 ℃范圍內,甚至更高。高溫可以殺滅病原菌,同時對有機質的降解速度快,是處理蔬菜廢棄物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好氧堆肥技術快速處理蔬菜廢棄物,通過堆肥箱的旋轉實現堆料混勻和供氧,實現蔬菜廢棄物快速、安全的處理。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本試驗選擇花椰菜、草莓和大白菜的廢棄物作為原料進行試驗研究。試驗原料為北京市通州區設施蔬菜生產基地的廢棄物,即設施蔬菜生產過程中每天因病害或蟲害等原因導致作物植株或果實干枯、腐爛而產生的蔬菜廢棄物或蔬菜采收過程中的廢棄物。
1.2 試驗裝置
試驗堆肥箱為瑞典JORA JK270堆肥箱(圖1)。該箱外形為六面體型,規格為1 130 mm×1 270 mm×698 mm,容量為270 L,分為2個發酵倉,可進行連續處理。堆肥箱有入料口和排氣口,并配有密封蓋,可人工進行旋轉,完成廢棄物在堆肥箱內的翻堆、混勻,避免了普通堆肥箱翻堆時病菌傳播擴散的潛在風險。
1.3 試驗設計
蔬菜廢棄物含水率較高,是限制堆肥化處理的因素之一。同時,大部分蔬菜廢棄物的C/N比在10以下[18],而堆肥的C/N比能滿足微生物所需的最佳值為25~35[19],應通過補充碳素材料(含碳較多的物質)的方法調整C/N比在合適的范圍內。本試驗通過添加木屑調節廢棄物含水率和C/N比,并添加DM菌劑進行好氧堆肥的處理。
1.3.1 試驗1。連續4 d收集設施內的花椰菜菜葉廢棄物,將花椰菜菜葉均勻地切碎為3~4 cm小段,分批加入JK270堆肥箱中,每天加入5 kg菜葉及2.5 kg木屑并手動旋轉堆肥箱進行混合。停止添加廢棄物后,一次性向堆肥箱內添加0.5 kg DM菌,每天旋轉堆肥箱1次,并記錄箱內溫度,觀察廢棄物發酵情況,處理周期為12 d。
1.3.2 試驗2?;ㄒ瞬巳~不進行切碎處理,直接投入堆肥箱內進行發酵。分4次投入,每次添加5 kg菜葉、2.5 kg木屑和一定量的DM菌劑,并旋轉混勻。4次共添加菌劑量為0.5 kg。停止添加廢棄物后,每天旋轉堆肥箱1次,記錄箱內溫度,觀察廢棄物發酵情況,處理周期為8 d。
1.3.3 試驗3。一次性向堆肥箱中加入20 kg草莓廢棄物(主要為草莓秧和爛果落果)和10 kg木屑,并加入0.5 kg DM菌劑,旋轉混勻。由于草莓秧較難處理且外界氣溫較低,處理效果較差,后補加0.2 kg DM菌劑。每天旋轉堆肥箱1次,并記錄箱內溫度,觀察廢棄物發酵情況,處理周期為13 d。
1.3.4 試驗4。收集大白菜廢棄物20 kg,混合10 kg木屑,添加0.5 kg DM菌進行處理,由于試驗進行時霧霾天氣嚴重,光照低,外界溫度較低,試驗開始階段溫度上升不明顯,處理效果較差。補加0.5 kg DM菌劑后發酵明顯變快,整個處理周期較長,達到14 d。
1.4 分析指標與分析方法
使用美國ONSET公司的HOBO自動溫度記錄儀記錄堆體溫度,旋轉堆肥箱發酵倉內和堆肥箱外各放置1個HOBO溫度計,HOBO設定為每小時采集溫度數據1次。通過旋轉堆肥箱設置的出料口進行采樣,測定堆料含水率和大腸菌群等病原微生物。
采用稱重法計算堆肥處理廢棄物降解率,分別記錄堆肥前后物料的重量,計算降解率。采用烘箱烘干稱重法測定含水率,將鮮樣在105 ℃下烘干24 h,稱量恒重后計算含水率,精確到0.01 g。糞大腸桿菌的測定采用肥料中糞大腸菌群的測定國標方法[20]。
2 結果與分析
2.1 溫度的變化情況
從圖2可以看出,試驗1在開始階段連續4 d加入蔬菜廢棄物和木屑,但是未加入DM菌劑,因而在前4 d溫度基本未升高,發酵不明顯;在加入菌劑后溫度迅速升高,維持一段時間后發酵停止,溫度迅速下降到室溫,最高溫度達到69 ℃。
由試驗1的結果可知,添加DM菌劑對于蔬菜廢棄物好氧堆肥處理具有關鍵作用,通過添加菌劑可以有效促進好氧堆肥進程。因此,試驗2在開始階段即同蔬菜廢棄物和木屑一起加入了DM發酵菌劑,明顯促進了好氧發酵,堆肥箱內溫度快速上升,隨后快速下降到室溫,最高溫度為60 ℃(圖3)。
試驗3進行時,外界氣溫較低,一次性加入廢棄物和菌劑后開始發酵,但是處理前期溫度上升并不明顯,隨后再次添加了0.2 kg菌劑后,溫度開始升高,并維持一段時間后開始下降,最高溫度只有55 ℃(圖4)。
試驗4進行時,由于試驗時外界氣溫較低,并且有霧霾出現,設施內光照較差,導致處理過程較慢。前處理階段添加0.5 kg菌劑后,堆肥箱內溫度快速上升,維持較短時間后,隨即開始下降,考慮可能是天氣原因造成,隨后補加0.5 kg菌劑后,溫度又出現明顯升高,隨即又快速下降到室溫,反應結束(圖5)。
2.2 廢棄物降解情況
蔬菜U棄物收集到旋轉堆肥箱進行一段時間好氧處理后,廢棄物快速降解,但是不同廢棄物在不同條件下的降解情況有所不同。
從表1可以看出,試驗1的處理效果比較好,主要是因為試驗1中對花椰菜菜葉進行了切碎處理,堆料混合比較均勻,并且試驗時外界氣溫比較高,有利于反應進行,廢棄物的降解率為57%;根據試驗1的處理效果情況,在試驗2過程中未對花椰菜菜葉進行切碎處理,處理完成時,有較大、較硬的莖未被完全處理,有機質降解率為50%;蔬菜廢棄物的預處理對好氧堆肥處理效果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考慮成本和操作性,建議較小的蔬菜廢棄物可以不進行預處理,直接進行堆肥。試驗3和試驗4處理過程由于外界氣溫比較低,好氧發酵比較慢,處理時間比較長,有機物的分解率也偏低,但是4次試驗中廢棄物的降解率沒有顯著差異。試驗結束后對堆肥產物的含水率進行測定,含水率均在40%左右。
2.3 處理周期和病原微生物檢出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4次試驗的處理周期最短的為試驗2(8 d),最長的為試驗4(14 d),試驗1在進行預處理的情況下,處理周期為12 d,主要是因為試驗1在開始階段未添加菌劑,所以在前階段基本沒有處理,在添加菌劑后才開始發酵處理;試驗3和試驗4處理周期長與外界溫度有很大關系,外界氣溫較低,堆肥箱內最高溫度也較低,導致反應緩慢。
衛生學指標是評價堆肥效果的重要參數,當溫度高于55 ℃,并且保持3 d以上時,可以殺死大多數病原微生物,部分蟲卵和病菌的致死溫度和所需時間具體見表3。研究主要對處理產物中的大腸菌群進行了檢測,試驗1、2、3的處理產物中均沒有檢測出大腸菌群,說明本次試驗堆肥溫度和高溫維持時間能夠有效殺滅蟲卵和病菌。試驗4的堆肥產物中檢出了大腸菌群,可能是由于外界氣溫比較低,最高堆肥溫度無法保持連續較長的時間,達不到大腸菌群致死的條件。
3 結論
目前,蔬菜廢棄物處理的研究多為大規模集中好氧發酵處理方式,主要針對蔬菜采收和加工產生的大量廢棄物,廢棄物的產生比較集中,量比較大。該研究主要針對設施蔬菜生產過程中由于病害或蟲害等原因產生少量的廢棄物,此類廢棄物產生特點是量小、時間分散,針對此類廢棄物處理的研究較少。
通過采用旋轉堆肥箱連續收集廢棄物進行處理試驗,掌握了旋轉堆肥箱處理蔬菜廢棄物時物料與DM菌劑添加比例約為60∶1,在一定范圍內,菌劑添加越多,發酵反應越快,廢棄物處理周期變短,但是處理成本會增加;菌劑添加較少時,發酵較慢,處理周期長,處理效果不佳。蔬菜廢棄物不同,處理周期也有差別,一般為8~14 d,處理周期主要受廢棄物種類、菌劑添加量和環境溫度等因素影響。不同廢棄物處理降解率也有一定的差別,廢棄物降解率一般在50%~57%的范圍內。一臺JK270旋轉堆肥箱可滿足3~5個設施溫室日常生產過程中和部分蔬菜采收過程中的廢棄物處理要求。
4 參考文獻
[1] 陳碧華,羅慶熙,張政.我國設施蔬菜的生產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31(1):29-32.
[2] 宋麗.蔬菜廢物兩級強化水解厭氧消化實驗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學,2010.
[3] 曾詠梅,毛昆明,李永梅,等.微生物菌劑對蔬菜-花卉廢棄物直接還田效果的影響:以云南滇池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7):4278-4280.
[4] 吳華圃,胡寧寶,李慧英.番茄病害及其綜合防治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7(1):104-106.
[5] 張相鋒,王洪濤,聶永豐,等.高水分蔬菜廢物和花卉、雞舍廢物聯合堆肥的中試研究[J].環境科學,2003,24(2):147-151.
[6] 劉廣民,董水亮,薛建良,等.蔬菜廢棄物厭氧消化特征及固體減量研究[J].環境科學與研究,2009(3):27-30.
[7] CONVETI A,DELBORGHI A,ZILLI M,et a1.Anaerobic digestion of the vegetable fraction of municipal refuses:mesophilic versus thermophilic conditions[J].Bioprocess Eng,1999,21:371-376.
[8] JOLANUN B,TRIPETCHKUL S,CHIEMCHAISRI C,et al.The Applic-ation of a Fed Batch Reactor for Composting of Vegetable and Fruit Wastes[J].Sic Tech,2005,10:60-69.
[9] 劉廣青,張瑞紅,HAMED M,等.批式與兩相高溫厭氧消化廚余和雜草廢棄物對比研究[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6,11(6):111-115.
[10] 董永亮.蔬菜廢棄物兩相厭氧消化特征研究[J].能源環境保護,2011,25(4):19-23.
[11] 付傯危于水利.厭氧消化工藝處理水蔬菜菜廢棄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沼氣,2005,23(4):18-21.
[12] 劉榮厚,王遠遠,孫辰,等.蔬菜廢棄物厭氧發酵制取沼氣的試驗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8(4):209-213.
[13] 黃鼎曦,陸文靜,王洪濤.農業蔬菜廢物處理方法研究進展和探討[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2,3(11):38-42.
[14] 吳昊,張贛道.生活垃圾生物處理的研究與展望[J].江蘇環境科技,2004,17(2):38-40.
[15] 孫向陽,宋樹林.國內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概況[J].海岸工程,1999,18(4):92-95.
[16] 陳活虎,品晶,呂凡,等.熟堆肥接種對蔬菜廢物中高溫好氧降解過程的影響[J].環境化學,2006(4):444-448.
[17] 張相鋒,王洪濤,聶永豐,等.高水分蔬菜和花卉廢物序批式進料聯合堆肥的中試[J].環境科學,2003,24(5):146-150.
[18] 席旭東,晉小軍,張俊科.蔬菜廢棄物快速堆肥方法研究[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0(3):62-66.
關鍵詞:園林綠化廢棄物;現狀;政策
中圖分類號: K928.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資源園林綠化廢棄物是指園林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剪所產生的枯枝、落葉、草屑、花敗、樹木與灌木剪枝及其他植物殘體等,也有人稱之為園林垃圾或綠色垃圾。隨著城市綠化的快速發展,園林綠化廢棄物總量也逐年增加,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已從城市垃圾中分離出來,由園林綠化部門進行集中消納處理,并逐漸以越來越多的方法重新再利用,形成一類新的有機質。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主要采取兩種方法處理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即大部分運至郊外垃圾場填埋,小部分隨生活垃圾一起焚燒。這兩種辦法既不符合環保要求,又浪費資金。因此,尋求園林綠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解決園林綠化栽培基質大量依賴泥炭資源的問題,對節約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污染、實現生態經濟良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現狀及政策
資源的再利用是一項涉及到社會、經濟與環境的綜合性系統工程,綜合各國經驗來看,完善的管理體制、強有力的法規、經濟促進手段及合理的技術措施是保證資源再利用順利進行的必要因素。目前國內主要問題是園林綠化廢棄物的資源雖豐富,但利用率不高,園林綠化廢棄物的收集和運輸是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利用的技術水平低,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嚴重阻礙產業發展生產企業銷售渠道狹窄,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商品率低。對于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再利用方面,由于政策、資金及技術等方面原因的限制,我國還存在很多需要改進和加強的地方。北京市目前已經出臺了《北京市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發展規劃》,在北京市科委及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大力推進和支持下,西城、朝陽、豐臺等區縣對相關產業進行了支持,朝陽區已經連續兩年對園林廢棄物消納企業進行資金補助。在朝陽、西城、豐臺、順義都建有綠化廢棄物集中消納基地,在香山公園、朝陽區綠源公園、翠湖飯店等地也建立了就近消納基地;昌平、海淀、房山等各區縣的園林綠化廢棄物消納廠也正在規劃建設當中。在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的推動下,從2009年至今已經使用500立方米初級堆肥產品用于造林綠化,提高了綠化水平,為碳匯管理開拓了新思路。在技術方面,北京林業大學孫向陽等根據生物質熱解原理,結合農林業應用需要,采用自行研制的農林生物質高溫惰化處理設備,對農林有機廢棄物進行高溫惰化處理,并將處理產物應用于觀賞花木栽培基質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將高溫惰化處理技術與發酵腐熟技術相結合,開展園林綠化廢棄物再利用處理,目前已形成包括花木栽培基質、土壤改良劑、樹池覆蓋物等多種成熟的資源再利用產品。
二、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的建議
在綠化廢棄物處理方面外國有很多經驗值得借鑒,例如:美國從20世紀80年代末起,就在20多個州先后頒布了禁止將園林綠化廢棄物焚燒和填埋處理的法令,為園林綠化廢棄物再利用奠定了法律基礎。同時,很多州還規定,當園林綠化廢棄物堆肥產品達到相應的土壤改良劑標準時,政府必須購買和使用這類產品,從而為這類資源的再利用進一步提供了政策保障。美國環境保護署在1994年還專門頒布了EPA530-R-94-003法則,該法則針對園林廢棄物和城市固體廢棄物堆肥的收集、分類、發酵和后加工等工藝流程的標準和相關法令都制定了嚴格規定。除了政策的支持外,美國政府還給予園林綠化廢棄物再利用多方面的支持,包括成立專門的堆肥協會、設立專門的處理經費、為從事相關廢棄物處理的廠家提供貸款、以廢棄物處理費的形式給處理廠發放補貼,以及為處理廠提供專業的規劃設計等方面的技術指導等。法律和經濟雙方面的支持,保證了美國“落葉化土”比例的逐年上升,1990-2005年間,美國園林廢棄物用于堆肥的比例增加了4倍,從12.4%上升到了62.0%。
英國政府1996 年開始對進入填埋場的有機廢棄物收取一定稅收,主要目的是使填埋逐漸成為一種昂貴的處理方法,從而增強其他處理方式(如堆肥再利用等處理方式)在財政上的競爭力,以此來減少廢棄物對填埋場的依賴。比利時 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等較大城市綠化服務機構早就開始用混合堆肥的方式處理綠地有機廢棄物,城市建有15個大型露天堆肥場、4個安置場,處理綠化廢棄物達21.6萬噸,由非贏利組織VLACO 進行組織和控制質量、進行促銷;城市的整個堆肥系統實行質量控制的整體化,更有利于市場的銷售。
三、園林綠化廢棄物再利用前景展望及建議
與世界發達國家和城市相比,我國在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方面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在政策和資金補助方面還缺乏統一的規定,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推動,才能促進園林綠化系統的循環經濟發展。首先,政府和公民均需要重視和關注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的問題,并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國家建設部2007年8月30日建城〔2007〕215號《關于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意見》中指出“鼓勵通過堆肥、發展生物質燃料、有機營養基質和深加工等方式處理修剪的樹枝,減少占用垃圾填埋庫容,實現循環利用?!钡€不夠具體和詳盡,應盡快完善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并從源頭進行垃圾分類,并讓社會各界人士認識到處理不當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同時,發改委、市政市容、園林綠化、環衛等要統一配合,做到政策、資金、人員和工作的相互協調,實現園林綠化廢棄物的零放置。其次,相關部門應結合各地區的地理環境、人居狀況、交通狀況,分別選擇不同的技術路線,從廠址的選擇、運輸路線的比較等方面進行全面科學的規劃,采用就近處理與集中處理相結合,從而減少處理費用,在園林綠化系統內形成獨立的循環產業。再者,由于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利用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政府應該考慮給相關企業和部門以政策和資金支持。園林綠化廢棄物既是城市垃圾,本身處理需要費用,又是和有機肥相類似的有機產品,也理應享受和農用有機肥相似的補助政策。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應該享受資源再利用的政策補貼,使之能和單純消耗資源的企業競爭,實現良性循環。
結語:將園林綠化廢棄物再利用納入循環經濟政策,在宏觀國家層面、中觀區域層面和微觀企事業層面逐步實施,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公眾參與、法律規范、市場推進、政策扶持、科技支撐”的運行機制,建立資源循環型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模式,促進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 1 ] 邊炳鑫,趙由才主編. 農業固體廢物的處理與綜合利用[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 333.
[ 2 ] 胡華鋒,介曉磊主編. 農業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技術[M]. 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9: 292.
[ 3 ] 江勝德主編. 現代園藝栽培介質[M].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6: 210.
[ 4 ] 索琳娜,金茂勇,張寶珠. 農林有機廢棄物生產花木栽培基質技術和前景[J]. 北方園藝. 2009(4): 108-112.
關鍵詞:監測化驗室;廢棄物;處理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1674-9944(2013)10-0202-03
1引言
作為環境保護部門的前哨,環境監測站承擔著為環境管理和公眾提供環境監測數據的任務,而這些數據的產生大多是在實驗室通過各種分析方法得到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各種廢棄物,主要有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從實驗室排出的廢棄物,由于考慮到它會以某種形式危及人們的健康,所以從防止污染環境的立場出發,即使數量甚微,也要避免把它排放到自然水域或大氣中去,應加以適當的處理,防止浪費或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2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方式
2.1實驗室廢棄物的收集
實驗室污染物的一般處理原則為:分類收集、存放,分別集中處理。一般廢棄物如廢紙等,應每日及時清理。實驗室要明確專人負責廢棄物的登記、收集和處理。
實驗室廢液應根據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通過密閉容器存放(不能裝太滿,3/4即可),不可混合貯存,標明廢液種類,貯存時間,定期處理。
廢棄的菌種培養基:應經高溫121℃消毒后,放入專用袋中統一處理。檢驗剩余的樣品視同廢棄物,應放入專用袋中,統一處理。對最終不可排放的固、液體廢棄物由各檢測人員收集到固定地點存放,危險廢棄物單獨收集處理,送交有處理資質的處理公司(工廠)處理。
2.2實驗室廢氣的處理
少量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櫥或通風管道排出室外,經空氣稀釋排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必須通過與氧充分燃燒或吸收處理后才能排放。如NO2、SO2、Cl2、H2S、HF等可用導管通入堿液中使其大部分吸收后排出;在反應、加熱、蒸餾中,不能冷凝的氣體,排入通風櫥之前,要進行吸收或其他處理,以免污染空氣;測定汞的廢氣應通到酸性高錳酸鉀吸收液內,以防止污染。
2.3實驗室廢液的處理
從實驗室排出的廢液來源:一是從外采集回來的廢水;二是在化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三是在洗滌過程產生的廢水。由于這些廢水量小、間歇、分散、種類多,處理起來很不便,但是它濃度高、毒性大,不加處理會產生新的污染,甚至危害人體健康。
實驗室的廢水根據其特點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無機廢水,一類是有機廢水,本文針對環境監測站實驗室常見的幾種有毒有害的有機、無機廢水提出處理方法。這些方法操作簡單,試劑易得,化驗員均可在實驗室自行處理。
2.3.1綜合性廢液處理
互不作用的廢液混合后可用鐵粉處理。調節pH值為3~4,加入鐵粉,攪拌半小時,用堿調pH值至9左右,繼續攪拌10min,加入高分子混凝劑進行沉淀,清液可排放。沉淀物適用于于廢渣方式處理。
一般廢液可通過酸堿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鈉氧化處理后排放,有機溶劑廢液應根據性質進行回收。
2.3.2無機廢水
2.3.2.1無機酸、堿、鹽類廢液
對酸、堿、鹽類廢液,原則上應將其分別收集。但如果沒有妨礙,可將其互相中和,或用其處理其他的廢液。對其稀溶液,用大量水把它稀釋到1%以下的濃度后,即可排放。
無機酸先收集于陶瓷或塑料桶中,然后用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中和,或用廢堿中和至pH值6.5~7.5,中和后用大量水沖稀排放。氫氧化鈉、氨水用稀廢酸中和至pH值6.5~7.5后,再用大量水沖稀排放。
2.3.2.1有毒有害無機廢水處理
(1)含重金屬廢液。對含有重金屬的廢液,要用氫氧化物共沉淀法或硫化物共沉淀法把重金屬離子轉變成難溶于水的氫氧化物或硫化物等的鹽類,然后進行共沉淀而除去,清液可排放,殘渣集中處理。
(2)含鉻廢液。含鉻廢液主要用于去除玻璃器皿內的有機污染物,多次使用會使鉻酸洗液變綠,可先進行濃縮,冷卻后加KMnO4粉末氧化,用砂心漏斗濾去MnO2沉淀后再用。如變黑失效,可用亞鐵鹽還原殘留的Cr6+到Cr3+,再用廢堿液或石灰水中和使其生成沉淀處理。
(3)含氰廢液。氰化物是劇毒物質,主要存在于電鍍、開采、有機化工、煉焦、化肥等廢水中,可加入氫氧化鈉使pH值在10以上,加入過量的高錳酸鉀(3%)溶液,使CN-氧化分解。如含量高,可加入過量的次氯酸鈣和氫氧化鈉溶液。
(4)含氟廢液。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鈣沉淀廢渣的形式處理。
2.3.3有毒有害有機廢水處理
有機溶劑應先收集到回收瓶中,然后用無水氯化鈣或無水硫酸鈉等脫水劑進行脫水處理,再蒸餾回收使用。對可燃性有機廢棄物,用焚燒法處理。對難于燃燒的有機廢棄物或可燃性有機廢棄物的低濃度溶液,可采用溶劑萃取法、吸附法及氧化分解法處理。對易被生物分解的有機廢棄物,經大量水沖稀后,可排放。
2.3.3.1含酚廢液
隨著煉油、煉焦、造紙、合成氨和化工等工業的迅速發展,各種含酚廢水也相應增多,酚屬高毒物質。低濃度的含酚廢液可加入次氯酸鈉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濃度的含酚廢液,可通過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萃取,經調節pH值后進行蒸餾回收.處理后的廢液排放。使用活性炭作吸附劑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2.3.3.2含苯、甲苯、二甲苯廢液
來源于石油、化工、煉焦生產的廢水,同時苯系物作為重要的溶劑及生產原料有廣泛應用,用活性炭或粉煤灰吸附后焚燒處理。
2.3.3.3含氯仿和四氯化碳廢液
是實驗室常用的試劑,屬于致癌作用最為顯著的有機氯化合物之列。四氯化碳是破壞臭氧層的污染物,并易被皮膚、粘膜吸收從而對人體造成危害??筛邷胤贌?。
2.3.4糞大腸菌群
在地表水或地下水中都含有多種微生物,當水體受糞便、生活污水或某些工業廢水污染時,微生物數量大增,危害人體安全,水樣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在培養完呈陽性的試管里滴加過量的巴氏液,使其變為藍色,再倒入下水道。
2.4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化驗室的固體廢棄物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規,規范固體廢棄物的環境管理工作,防止固體廢棄物造成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做好固體廢棄物的分類、標識、存放、處理和記錄工作,沾附有有害物質的濾紙、包藥紙、棉紙、廢活性炭及塑料容器等東西,不要丟入垃圾箱內,要分類收集。廢棄不用的藥品可交還倉庫保存或用合適的方法處理掉。危險廢物要送交有資質的廢棄物處理中心處置。
3操作注意事項及建議
(1)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要規范,健全制度,設專人監督管理,儲存容器選擇半透明聚乙烯容器,掛上醒目標簽,注明廢液種類、時間,做好登記,避光保存,及時處理。
(2)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要遵循源頭控制、合理利用的原則。①盡量選擇毒性小的分析方法,配制試劑按需配制,少量多次防止過期倒掉。②盡量回收有機溶劑,在對實驗沒有防礙的情況下反復使用。③要積極考慮廢液的利用。處理廢液時,為了節約處理所用的藥品,可將廢鉻酸混合液用于分解有機物,以及將廢酸、廢堿互相中和。
(3)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要遵循安全的原則。①原則上將酸、堿、鹽類廢液分別收集,但當相互混合沒有危險時可分次少量混勻,使pH值為7左右排放。②原則上將含氧化劑、還原劑的廢液分別收集,確定沒有危險時可將其混合存放。③禁止把含氰廢液倒入廢酸缸中氰化物遇酸產生極毒的氰化氫氣體,瞬時可使人喪命,是極其危險的。④處理過程中要備有個人防毒面罩、膠手套、防護眼鏡等勞保用品,并在通風廚中進行,防止氣溶膠的傷害。
4結語
對于環境監測站化驗室常見的幾種有毒有害的有機、無機廢水,以上方法均為操作簡單,實用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沉淀物的處理,不能隨便丟棄,應集中收集后,送有資質的有毒有害廢棄物處理中心進一步處理,并做好記錄。
參考文獻:
[1] 石華東,關于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管理與處理方法探討[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6).
關鍵詞:固體廢棄物;焚燒;尾氣處理
中圖分類號:C35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固體廢棄物是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不再使用的固體物體的總稱,由生活垃圾、工業廢棄物、危險性物品構成。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加快,我國固體廢棄物數量越來越多,固體廢棄物不能自行分解。城市長期以來積攢的固體廢棄物越來越多,給城市造成了嚴重污染。有些固體廢棄物會因為化學反應轉移到大氣、土壤和水體中,給人們的健康帶來隱患。因此,如何有效進行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成為我國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固體廢棄物的處理現狀
填埋、堆肥、焚燒是目前固體廢棄物處理幾種常見的方式,其中焚燒是處理固廢較成熟的治理方法,但各種方法又有其各自存在的條件。理論上,固體廢棄物的填埋處理是在處理場加設防滲層和覆蓋層,頂層置土,避免固廢掩埋后對地下、地表水及周圍空間環境的污染。但由于填埋處理周期很長,占地面積大,滲濾液處理難度大,仍然有潛在污染的危險。美國、法國都有過固廢填埋幾十年后污染的先例。從一些文獻報道來看,固廢填埋自然產生的二堊英類毒物,通過大氣和污水滲漏導致的環境污染不可忽視。因此,人們現在越來越反對深埋法處理二堊英,希望徹底破壞它們。從長遠看,應該盡量減少填埋處理固廢。
人們在探索讓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方式時,公認焚化廢棄物是十分有效的。然而,應該認識到焚化廢棄物正是產生二堊英類毒物的主要原因,大約有60%以上的二堊英來源于此。
二、焚燒產生的廢氣處理方法
焚燒產生的廢氣主要包括煙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氫、重金屬、水銀、二堊英等有害物質。它們對環境及人類的健康都構成嚴重威脅,必須加以妥善處理。廢氣的處理一般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煙塵的處理;二是有毒有害物質的處理。煙塵的處理相對比較簡單,布袋除塵器、靜電除塵器、都可以使用。其中旋風除塵器的處理效率在70%左右,對于顆粒物去除效果比較差。靜電除塵器一般在95%以上,而且集塵面積和電場強度較大,通過的廢氣流速越慢,除塵效果越好。但是電除塵沒有廢氣處理能力,在對顆粒物完成處理后須增加一級廢氣處理設備。布袋除塵器的除塵效果較好,但布袋的使用十分苛刻。溫度太低會結霧,溫度太高會燒毀,煙氣含水率太高會引起灰塵粘結在布袋上而導致清灰的困難。同時布袋不耐酸堿腐蝕,為了保護布袋必須在其前增加脫酸設備,增加設備投資。
去除有毒有害的氣體相對比較困難,焚燒廢氣中的有毒有害氣體種類較多,有氯化氫、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重金屬、水銀和二嚷英類等物質。去除這些物質的方法及工藝流程比較復雜,無法采用單一的裝置將它們一同去除。
1、氯化物及硫氧化物的去除
氯化氫的去除方法有三種:濕式洗滌法、半濕式洗滌法、干式處理法。濕式洗滌法主要是使用苛性鈉等堿性溶液,在適當的排氣溫度(70℃)條件下對排氣進行洗滌,從而達到去除氯化氫的目的。濕式洗滌法一般都設置在除塵器的后面。濕式洗滌法的特點是:首先,不僅可以去除氯化氫,還可同時去除硫氧化物和部分微粒煙塵和重金屬;其次,去除率較高,在70℃下可使氯化氫的濃度降至標準以下;(3)建設及管理費用高,洗滌廢水須經廢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使焚燒設施增加廢水處理系統。
2、焚燒產生二堊英的排放及防治
(1)二堊英的形成機理及控制技術二堊英又稱二氧雜芑,是一種無色無味、毒性嚴重的脂溶性物質,二堊英實際上是二惡英類一個簡稱,它指的并不是一種單一物質,而是結構和性質都很相似的包含眾多同類物或異構體的兩大類有機化合物,共有210種。二堊英不僅產生在圾焚燒過程中,在造紙的漂白過程、農藥等有機氯化合物的生產過程、甚至汽車尾氣、森林火災、吸煙等均可產生數量不同的二堊英。
(2)垃圾焚燒中產生二堊英的主要原因一是垃圾本身含有二堊英;二是垃圾中有氯苯酚、氯苯、多氯聯苯以及聚氯乙烯等含氯有機物,在焚燒過程中燃燒不充分,在O2及CO存在的情況下產生二堊英;三是在廢氣冷卻過程中上述物質形成二堊英,特別是在250~400℃時易產生。
(3)控制二堊英產生的原則一是溫度:應保持爐內溫度在800℃以上,最好是900℃,使二堊英完全分解;二是時間:在焚燒爐內保持足夠的煙氣高溫區停留時間,一般在1~2s以上。在煙氣的處理過程中則應盡量縮短在250-400℃溫度域的停留時間,以避免二堊英的產生;三是渦流:優化焚燒爐的爐型及二次風的噴入方法,使煙氣充分混合攪拌,以達到充分燃燒使二堊英分解的目的。
(4)煙氣中二堊英的處理一是噴入粉末活性炭吸附;二是設置催化分解器使其分解;三是設置活性炭吸收塔吸收二堊英。
(5)飛灰中二堊英的處理一是在還原性狀態、450℃以上條件下使其分解;二是在1300℃以上使飛灰熔融分解;三是超臨界水解法分解二堊英。
3、二堊英類污染控制技術與對策
(1)生活垃圾前處理
針對我國目前垃圾熱值普遍比較低的特點,垃圾在進入焚燒爐之前進行適當的分選是十分必要的。即采用人工和機械相結合的方式,分選出不適合進人生活垃圾焚燒爐的物質。垃圾熱值對焚燒效率影響重大,垃圾分選可以將磚石、渣土等去除,能有效提高垃圾的熱值。分撿出金屬等進行回收利用。同時又可以減少用于焚燒的垃圾量。垃圾分選首先要求居民分類丟棄垃圾。市政環衛部門在收集生活垃圾時按類進行,區分出適合焚燒和適合填埋利用的成分,進行垃圾分流。在生活垃圾焚燒廠,使用先進的設施進行分選,如利用磁分選設備去除垃圾中的鐵類化合物。
(2)垃圾焚燒過程
垃圾在焚燒爐內得以徹底焚毀是減少二堊英類生成的主要控制措施之一。保證焚燒爐出口煙氣的足夠溫度、煙氣在燃燒室內停留足夠的時間、燃燒過程中適當的湍流和過蚤的空氣供給也稱“三Τ+E”控制法。國家環保局《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WKB-2000》對焚燒爐技術性能指標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規定煙氣出口溫度≥1100℃時,需停留時間≥2s,焚燒爐出口煙氣中氧含6%~12%。在垃圾焚燒過程中,HC氣體經過反應生成Cl2,是二堊英類產生的重要條件,可以添加生石灰等脫氧劑將生活垃圾燃燒產生的HCl氣體轉移到固體灰渣中。
(3)尾氣凈化技術
由于煙氣冷卻過程中會生成二堊英類,一般采用噴霧干燥或其他急冷措施使煙氣快速降溫,減少煙氣冷卻過程中的二堊英類的生成。焚燒產生的煙氣必須經過嚴格的凈化才能向大氣排放,由于尾氣凈化設施是二堊英類向大氣排放的最后屏障,因此必須有嚴格的質量保證,才能使生活垃圾焚燒向環境排放的二堊英類不超過允許濃度范圍。尾氣凈化技術主要有催化分解和物理吸附兩類。催化分解利用催化劑分解焚燒尾氣中的二堊英類,在一定溫度下可以將二堊英類徹底分解成CO2和H2O。物理吸附主要由活性炭吸附和袋式除塵器吸附,而且兩種措施一般結合使用。在袋式除塵器之前設置活性炭的噴射裝置,噴入粉末活性炭吸收二堊英類和其他有害物質,或者設置專用的活性炭塔吸收二堊英類?;钚蕴课經]有選擇性,對各類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均有較好的吸附效果。
4、固廢焚燒過程中飛灰的固化技術
經過尾氣凈化裝置后,焚燒過程產生的二嗯英類絕大部分進入到飛灰中。而且含有重金屬,必須按照有毒有害廢棄物進行處置。國外一般采用對飛灰進行熔融固定化的方式進行處理,但是成本比較高。我國一些大型垃圾焚燒廠的飛灰固化是采用水泥固化,并存放在水泥制成的地下貯存室里。水泥固化原料成本較低,由于水泥的孔隙較大,固化體在水中長期浸泡后,有害重金屬浸出率仍然較高?;瘜W方法將飛灰摻合并包容在密實的惰性材料中使其穩定化。將無毒的無機膠粘劑與飛灰摻合,制成初級固化體,再將初級固化體包容于無毒熱熔膠料中制成終極固化體,所形成的固化體具有良好的抗滲透性、抗浸出性、抗凍融性及一定的機械強度等。
結束語
近年來,國內外對城市固體廢棄物焚燒尾氣的防治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類:通過改善燃燒狀態,抑制二堊英類物質的產生。通過采用高效的焚燒尾氣處理系統,吸附尾氣中殘存的前驅物質并防止其重新合成二堊英類物質。通過焚燒灰渣的高溫熔化處理,使灰渣中殘存的二堊英類物質熱分解,達到無害化處理
參考文獻
關鍵詞:汞;廢棄物;回收利用
1 引言
汞是一種銀白色的液體金屬,常溫下揮發性很大,在空氣中的飽和濃度可達3.52~29.5mg/m3。由于汞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所以廣泛的應用在化工和石油化學工業、制藥、紙漿造紙、電器電子儀表等工業部門。我國每年實際產汞量約1100t,用汞總量為1100~1500t。如此廣泛的使用,每年全球散失于環境中的汞約為1.5×104~3.0×104t,以“廢氣、廢渣、廢水”三種途徑污染環境。
汞及其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質,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侵入人體,主要影響人的中樞神經,在一般情況下多為慢性中毒。它的毒性是累積的,其中無機汞主要積聚于內臟,少量積聚于腦髓、皮膚和人體的其他部分。
2 含汞廢棄物的處理及回收利用
汞的危害問題早已被人們所認識,并已開發出多種物理、化學及微生物的處理方法。下面就幾種主要的含汞污染物的回收處理進行討論。
2.1電池工業中汞的回收處理
根據汞、汞化合物以及銨化合物具有遇熱易分解且分解后物易于回收的特點,有研究提出對廢舊鋅錳電池中汞、汞化合物和銨化合物作一次性集中回收處理工藝。這樣既可回收得到汞及銨化合物,同時又可以避免廢電池回收處理中汞的散失,為回收處理廢舊鋅錳電池提供便利。
2.2廢棄日光燈管內汞的回收處理
根據中國照明網的數據顯示,2008年1~8月全國照明行業熒光燈產量20787萬只,相應的用汞量很大。隨著節能熒光燈的使用量逐年遞增,隨之帶來的廢棄熒光燈的處置已經成為一個日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若能有效處理,不僅能夠解決廢棄熒光燈帶來的一系列環境問題,而且能使得熒光燈中大部分材料進行回收、再生利用,可有效緩解部分資源緊張的問題。
2.3含汞廢觸媒中汞的回收處理
氯化汞觸媒主要作為催化劑用于電石法生產氯乙烯當中,是將氯化汞溶于酸性溶液中,用活性炭吸附后干燥而得。一般氯化汞的使用壽命為9~12個月,被更換下來的觸媒中氯化汞含量大約為5%~7%。氯化汞觸媒的消耗一般在1.5~3kg/t,以2003年我國聚氯乙烯產量611.8萬t,電石法占60%計,每年將產生4500~9000t含汞廢觸媒。
生產后的廢含汞觸媒吸附有大量氯化氫氣體,水溶液呈強酸性,并有水溶性汞溶于溶液中,具有浸出毒性和腐蝕性。由于廢氯化汞觸媒難于處理,一些化工廠只能將其庫存起來,或送給農民用于土法煉汞,偷偷進行土地掩埋,少部分為國有企業處理回收汞。
目前國外較好的廢氯化汞觸媒汞回收方法是:氯化揮發焙燒法。從氣相中以HgCl2形式回收汞,汞回收率可達97%~98%,廢觸媒含氯化汞可從處理前的4%左右降到處理后的0.05%左右,缺點是設施必須采用特殊防腐材料,投資、運行成本高。
貴州省某汞礦冶煉廠對原有土法煉汞進行異地技改,利用廢汞觸媒和其他含汞廢料,采用電熱焙燒的方法回收汞。其工藝流程主要包括:化學處理、脫水干燥、電熱回收、冷凝回收、廢渣及廢氣處理。含汞廢料一般含汞3% ~5%,采用臥式電熱回轉蒸餾爐,處理能力為240~300t/年,回收金屬汞86~114t/年,汞金屬回收率95%以上,汞蒸汽排放濃度
2.4含汞廢水的處理
含汞廢水的危害早已被人們所認識,排入水體中的汞及其化合物,經物理、化學及生物作用形成各種形態的汞,含汞達0.01~0.02mg/L的水能使魚類中毒,達0.03mg/L能使水生蟲類中毒,而人飲用含汞50mg/L的水會中毒致死。含汞廢水被認為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廢水之一。目前針對含汞廢水開發了很多方法進行處理。
(1)物理和化學法處理含汞廢水
處理含汞廢水的方法很多,但主要針對無機汞,對有機汞的處理方法目前尚處于研究階段。含汞廢水的處理及回收汞通常是同時考慮的,其傳統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化學沉淀法、金屬還原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電解法等。
物理化學法處理含汞廢水的一個共同缺點是用于處理汞質量濃度為1~100mg/L的廢水時往往操作費用和原材料成本相對過高,經濟上不合算。
(2)微生物法處理含汞廢水
微生物法處理含汞廢水主要分兩類:生物吸附法和生物強化法。微生物法與傳統的物理化學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優點:運行費用低,需處理的化學或生物污泥量少,去除極低濃度重金屬離子的廢液效率高,操作pH值及溫度范圍寬,高吸附率,高選擇性。并且,微生物法處理汞質量濃度為1~100mg/L的廢水時特別有效,微生物法彌補了現有工藝不能將污水中汞離子質量分數降至10-9級的不足,它將以其新穎、獨特的優勢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3 結語
目前我國環境保護事業正在蓬勃發展。然而,汞污染環境保護這方面卻還相對欠缺,沒有一個健全的污染控制機制,長期以來從事汞污染環境保護科學研究的往往是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對汞污染進行管理和控制,但是這些方法依然存在許多弊端,汞仍然是環境的重要污染因素之一。因此加強對汞污染控制的研究工作就顯得十分的迫切。
然而,無論采取何種技術,無論效率高低,但都是在含汞廢棄物產生之后采取的應對措施,最關鍵的應是減少含汞廢棄物中汞的濃度。因此必須進行生產工藝的改革,做到生產過程中不用汞或少用汞,降低汞的排放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霧霾;綠化;廢棄物;堆肥;覆蓋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20009403
1引言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加劇,隨之而來的是生存環境發生巨大變化。近些年霧霾天氣的頻繁發生,并以持續發展的勢態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品質,給廣大居民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同時也對社會環境造成影響和破壞。對于如何防控霧霾和治理霧霾的研究也引起社會人士的廣泛關注,政府也出臺了多項措施防控治理霧霾。在治理霧霾的各項措施中,園林綠化能夠有效地減低和消除霧霾以及改善環境質量,因此得到廣泛認同。在提高園林綠化,降低霧霾影響的同時,因逐年增多的園林綠地,生產廢棄物也有很大地增加。如何妥善處理園林綠化廢棄物以及如何對其合理再利用就成為一個不得不解決的社會發展重要問題。為了有效地減少綠化廢棄物對生活環境造成的污染,如何提高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合理處理和利用園林綠化廢棄物也是社會持續發展的需求。
2霧霾的成因及治理問題
霧霾的定義一般較復雜,霧是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是近地面空氣中水汽凝結的產物[1];霾是大量極細微的非水性物質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空氣渾濁的氣溶膠,它的顆粒物直徑以PM2.5為標準,能夠降低能見度[2];霧霾是兩種共同作用的結果表現,文中所述霧霾是一種污染天氣,是對空氣中存在各種懸浮物含量超標的模糊表述。對于霧霾的形成,依照相關研究數據分析,霾與地形、風速等氣象條件的定性關系,與大氣顆粒物質量濃度之間的半定量關系[3]。
近些年,因霧霾的發生,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霧霾天氣多發生在京津冀地區,以“石家莊-邢臺-邯鄲”一線最為嚴重。在開展霧霾污染治理方面,各地制定了詳細的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對于霧霾治理的研究在多方面也有了逐步成效,如李華威等的基于霧霾防治的景觀生態規劃的探索;王志磊等的園林植物防治霧霾的應用研究;朱春陽等的城市帶狀綠地結構類型與溫濕效應的關系[4];王會霞等的城市綠化植物葉片表面特征對滯塵能力的影響[5]。
3園林綠化及廢棄物處理對霧霾的影響
3.1園林綠化緩解霧霾
各位園林業專家于2014年11月23日在北京西郊賓館召開了一場名為“園林綠化與霧霾防治”的現代園林論壇。在會中由趙梁軍教授做了題為《創新發展‘低碳減霾園林’的思考》的報告,提出“空氣是最重要的公共資源,清潔的空氣是國民的最大福祉?!庇杀本┦袌@林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新宇做了關于“各種植物對大氣中不同顆粒物的吸收”的報告——《城市綠地對大氣細顆粒物防控功能的定量化研究》。
園林綠化中的植物葉片能夠將空氣中的細小顆粒物吸附在表面,能夠吸收掉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凈化空氣,能夠緩解霧霾的形成,改善人們生存環境。相關研究表明,樹林的阻塵率在23%~27%之間,闊葉植物滯塵量達68t/(hm2·a);杉類林為32t/(hm2·a);松類林為34.58t/(hm2·a)[6],攀巖類植物凌霄為70.53g/(m2·a);地錦為111.65g/(m2·a)[7],其中以法桐、毛白楊、臭椿樹為代表的闊葉植物滯塵效應大[8]。
3.2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
園林綠化廢棄物主要是指在園林綠化管護過程中,因植物生長受季節變化產生的落葉,綠地生長的雜草、受景觀要求和確保植物正常生長產生的修剪植物枝葉以及植物保護使用過后的草繩、樹木支撐等,其主要成份是大量的木質纖維素和有機成分。
傳統處理園林綠化廢棄物的方式是隨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通過焚燒處理,這種處理方式不僅浪費大量的有機資源而且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和空氣環境的污染。相關研究表明,填埋處理廢棄物,占地面積大,污染地下水;焚燒處理會產生大量的細小顆粒物漂浮或懸浮在空氣當中,對空氣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焚燒廢棄物已成為引發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之一[9,10]。
4基于霧霾治理環境中的綠化廢棄物處理
因霧霾天頻發,增強了人們保護環境意識。園林綠化廢棄物焚燒、填埋處理不適應當下社會發展的要求,實現可持續發展,對廢棄物處理進行無害化、資源再利用處理是發展之需,是必然趨勢。園林綠化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包括加工成肥料,培育成植物、菌類的栽培基質等[11];加工成園林覆蓋物,可以增加土壤養分,并緩慢釋放,保持土壤水分含量,抑制病害,助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還可以改善粘土和沙土的理化性質,提高土壤微生物含量,增強土壤肥力,使園林綠化的養護變得更為簡單、方便[12]。
4.1堆肥處理技術
堆肥處理是將廢棄物經過微生物發酵使有機物轉化為穩定腐殖質物質的過程,以其成本低、除臭和殺滅病原菌效果好,能有效改善廢棄物的物理、化學性狀等優點而倍受人們關注,并成為當前有機廢棄物無害化和資源化的重要途徑之一[13]。園林綠化廢棄物的主要成分是木質纖維和有機成分,可以通過回收廢棄物與生活垃圾混合發酵,經過腐爛腐熟轉化為肥料,不但可以有效殺滅其中有害生物,同時也減少了其體積,還可以作為土壤改良劑或者植物生長的良好介質,大大降低了園林廢棄物處置的費用[11]。堆肥產品可以安全處理和保存,是一種良好的土壤改良劑和有機肥料[14]。堆肥處理不僅實現了園林綠化廢棄物的循環,自產自消,節約費用,還有利于恢復土壤肥力。
園林綠化廢棄物堆肥處理有其優越性,其主要成分是可降解的木質纖維素和有機成分,相關研究表明,堆肥能夠將廢棄物降解掉66%。與城市生活垃圾相比,園林綠化廢棄物相對集中,便于收集,而且便于處理,堆肥基礎較好。但是堆肥原料完全使用綠化廢棄物會使生產出肥料的C/N偏高,不能到到標準肥料所要求的標準。相關研究數據表明,樹皮木屑的C/N在200~750之間,植物殘體的C/N約在100~150之間,而草末的C/N在40~60之間,這就需要在堆肥過程當中進行調配處理,如摻入生活垃圾、動物糞便、硫胺或尿素等來調節堆肥C/N。
4.2廢棄物覆蓋技術
為使綠化不見裸露土壤,考慮綠地美觀,對地表進行保護,所用有機的、無機的一類物質稱為園林覆蓋物。綠化中廢棄的樹枝樹皮、松針松皮、果殼等植物材料是主要的有機覆蓋物,覆蓋在林下、喬灌木樹池下。卵石、砂礫不易腐爛,管理費用低,是最常用的無機覆蓋物,但其會影響覆蓋土壤的通透性,影響植物生長。
園林綠化廢棄物可以用作覆蓋材料直接覆蓋,也可以經過堆肥處理后再進行覆蓋。容易形成腐爛的草坪碎屑、枯葉等園林廢棄物不適合用作覆蓋,不易分解的松樹皮、碎木片、果殼類園林廢棄物適合用作覆蓋物。一般用于覆蓋鋪設草坪的林地和樹下徑部在1~2m2范圍內,覆蓋厚度一般不會超過10cm;在覆蓋層次上,一般在下層的2~5cm內以養分豐富的細粒徑為好,在上層的5~8cm以養分含量少、粒徑大于20mm的為好[12]。覆蓋裸露地面對于治理灰土揚塵是最有效、最簡易的方法,簡單的覆蓋不僅可以節約資源又能將園林綠化廢棄物就地處理,變廢為寶。還可以將用于覆蓋的廢棄物通過染色,處理成各種顏色,起到較好的綠化景觀效果。
園林綠化廢棄物覆蓋不僅僅是解決了灰土揚塵問題,通過覆蓋還避免了陽光直接照射在裸露的土壤上,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保持了土壤的濕潤;通過覆蓋能夠有效地控制雜草的生長和蔓延;通過覆蓋能夠保持地溫,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降低越冬苗木發生凍害的可能性;覆蓋的有機廢棄物能夠降低因雨水沖刷帶來的水土流失,還通過緩慢的分解釋放營養成分,經雨水沖刷滲透到土壤中,使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增加,增強土壤肥力。
5綠化廢棄物再利用的效益
園林廢棄物的恰當處理,可以為社會帶來一定的經濟、生態和環境效益[15],避免廢棄物填埋、焚燒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及難聞氣味。
以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校園占地面積42hm2,綠化面積22hm2,種植近萬株喬灌木,修剪草坪產生的碎草屑每月以50g/m2計算,10000m2每月產生的碎草屑500kg,全校每月產生的碎草屑1.1萬kg;每月清除雜草200kg/萬m2;每年修剪喬灌木類樹木產生的枝葉和秋冬落葉,經統計折算為15~25cm的落葉樹木,1萬kg/100株計算,每年產生的廢棄物100萬kg。初步統計全校每年產生的綠化廢棄物總量在115~120萬kg之間,依據情況,將碎草屑、雜草、枯樹葉等容易降解的廢棄物采用蚯蚓堆肥處理技術,按照廢棄物初始含水量為60%的適宜條件下,厭氧降解階段有機質降解率達到38.77%計算[16],可以頂替約合2.5t的有機肥料。將修剪的樹木枝干加工處理成2~5cm的薄片小段,每年生產量大約在150~250m3左右,能過滿足覆蓋2000m2左右的裸露地面。
將這些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樹木的枯枝落葉的堆肥量可達到15%~60%;收集不易分解的樹皮、果殼類,加工處理樹木枝干,用作園林綠化覆蓋物,可以滿足校園綠化裸露土地覆蓋和景觀裝飾。既節約了運輸成本,又減少了養護投入肥料和材料的開支,還能夠減少枯枝落葉填埋、焚燒量,在一定程度上為減弱霧霾效應、提高空氣質量作出貢獻,是一勞多得的管護策略。資源化的處理使廢棄物對社會環境的影響無害,為社會處理污染減量。
6結語
關鍵詞:園林廢棄物 加工處理 土壤改良
中圖分類號:S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2(c)-0237-01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園林綠化在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維持城市生態平衡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不斷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園林植物廢棄物如枝葉修剪物、草坪修剪物、枯枝落葉和雜草等的量越來越大,而城市土壤的肥力卻得不到自我維持。所以園林廢棄物的加工處理、土壤改良就成了目前城市園林綠化急需解決的問題。
1 園林廢棄物加工處理和土壤改良在國外的發展
在園林植物廢棄物收集利用方面,一些發達國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美國,相關企業利用生活垃圾、枯枝落葉、人畜糞便等這些固體廢棄物來可以生產堆肥、基質,用這些物質進行綠化施工。相關研究表明,與焚燒和填埋相比,園林植物廢棄物堆肥更經濟,并且有利于環境保護以及綠化城市,更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在美國,園林廢棄物的收集、處理已不僅是園林部門自身的問題,美國環境保護署將園林廢棄物作為城市固體廢棄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環境立法角度確保園林廢棄物土地利用。為了提高園林廢棄物的堆肥處理率和土地利用率,許多州還專門設立了經費或制定各種政策和計劃引導園林廢棄物的堆肥利用。
2 園林廢棄物加工處理和土壤改良在國外的發展趨勢
深圳市于1996年正式成立樹枝粉碎場,將日常綠化管理中產生的廢棄樹枝集中粉碎處理,之后與城市生活污泥混合,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優質有機肥料,將有機肥料用于日常綠化管理養護施肥。深圳樹枝粉碎配備了一條臨時生產線進行試產,平均每年處理廢棄樹枝約7萬立方米,取得了一定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2005年已立項投資建設樹枝粉碎新廠房及新生產線,新廠房生產規模為每年處理廢棄樹枝15萬立方米,可生產有機復合肥料1萬噸,能滿足未來10年內廢棄樹枝的處理要求。2010年制定了深圳市地方標準《樹枝粉碎堆肥技術規范》。
北京、上海等國內很多城市也開始了此項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但是,在應用中普遍存在生產工藝和設備不完善,堆肥質量較差,生產時影響周圍環境等問題。因此必須完善廢棄物粉碎堆肥的工藝流程,規范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提高科技水平,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實現綠化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3 唐山園林廢棄物加工處理和土壤改良的意義
園林廢棄物的主要成分為木質素、纖維素,在好氧條件下,經過微生物的作用,通過腐殖化過程生成植物可以利用的肥料。如將廢棄物進行填埋處理,不但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會占用垃圾填埋場的庫容。而將日常綠化管養中產生的廢棄物集中粉碎處理,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制成堆肥施用于綠化養護中,可實現廢棄物的循環利用。
通過建立園林綠化廢棄物消納點和集中處理廠,使園林綠化廢棄物集中粉碎處理,制成基質,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制成堆肥施用于綠化養護中,實現園林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通過利用該基質,改良唐山園林綠化現有土壤狀況,改善生態環境。從而體現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使我市園林綠化廢棄物循環利用,實現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
4 唐山園林廢棄物處理和土壤改良的研究內容
(1)引進樹枝粉碎機,并采取分季節、分層次、分區域的方法處理園林綠化廢棄物。具體做法是:園林綠化廢棄物產出量較小的區域,在綠地附近建立廢棄物消納點就近處理;廢棄物產出量大或城區轉移消納的集散區域,建立廢棄物集中處理廠。
(2)根據唐山的氣候條件、園林綠化廢棄物產生的規律進行技術研發,著力解決園林綠化廢棄物的減量化、無害化乃至資源化處理問題,積極研究探索科學處理方式及資源化利用途徑。將樹枝、樹葉、草屑等進行堆置發酵后,可作為土壤改良物質還原到林下和綠地中去;經深加工后可用作植物育苗、花卉栽培基質;其粒徑較大的處理物可用于樹埯和土地的覆蓋,保墑且防止揚塵;還可以添加廄肥或其他肥份物質等加工制成有機肥,用于園林綠化和農業生產。真正實現綠化垃圾的無公害消納場,避免焚燒綠化垃圾產生的有害氣體污染和填埋綠化垃圾導致的地下水污染,由廢棄物變資源,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原則,為節約式園林提供環保用材。
(3)圍繞園林綠化廢棄物的處理和利用,確定相關園林綠化技術流程,試驗研究以園林綠化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的發酵技術和高溫惰化技術,縮短原料預處理周期,提高替代基質的理化性質的穩定性,進行高檔花卉替代基質栽植試驗,確定符合植物生長要求的基質配方,研制土壤改良添加物、有機肥和有機覆蓋物等多種產品并應用于我市園林綠化建設。
園林廢棄物加工處理的研究在于建立具有一定普適性的資源再生、循環利用技術平臺和生態環境質量影響評價體系,為園林綠化養護和綠地土壤改良提供技術支撐,探索園林綠化低成本維護的綜合技術。
參考文獻
[1] 周寶國.園林生態系統中廢棄物的可利用思考[C].中國園藝學會第五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2:670-675.
[2] 俞孔堅.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地理論與實踐[J].風景園林,2007(1):55-64.
[3] 孫克君,阮琳,林鴻輝.園林有機廢棄物堆肥處理技術及堆肥產品的應用[J].中國園林,2009(4):12-14.
關鍵詞:環境保護;城市餐廚廢棄物;技術措施
餐廚廢棄物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餐飲服務、集體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余和廢棄食用油脂等廢棄物。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普遍實行市場經濟以來,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消費觀念也逐漸轉變,隨之帶來了城市生活垃圾產量的不斷增加,而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組分就是餐廚廢棄物。據統計,我國部分城市餐廚廢棄物在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例為:徐州37%、天津54%、上海59%、沈陽62%、深圳57%、廣州57%、濟南41% 。
由于餐廚廢棄物產生量大,細菌、酵母菌等活菌含量非常高,極易變質腐敗,孳生和招引蚊、蠅、鼠、蟑螂等害蟲,污染環境,必須進行嚴格有效的正規處理。然而目前餐廚廢棄物的處理并未進入規范的處理渠道,一些非正規的餐廚廢棄物處理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對人們的生活、健康和環境造成安全隱患。
1 徐州市餐廚廢棄物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徐州市餐廚廢棄物的日產生量約為300t/d,并呈現快速上升趨勢。根據徐州市餐飲企業規模和性質等特點,抽樣調查4大類企業,綜合分析徐州市餐廚廢棄物主要組成。大型餐館:申大元酒店(銅山區),中型餐館:徐州國源賓館(銅山區),小型餐館:金陵大鴨王(銅山區),單位食堂:江蘇師范大學泉山校區食堂(銅山區),通過取樣分析得出徐州市餐廚廢棄物主要成分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徐州市餐廚廢棄物主要成分
組成 食物垃圾 紙張 塑料 木頭 骨頭 金屬 油 其它雜質
比例(%) 86.61 3.22 0.85 0.71 4.47 0.10 3.38 0.66
2 餐廚廢棄物特點
1)高含水率。餐廚廢棄物的含水率高(75%左右),其收集、運輸和處理都有很大難度。而且由于餐廚廢棄物的熱值在2100kJ/kg左右,不能滿足垃圾焚燒發電的熱值要求,如果與其他垃圾一起焚燒會導致燃燒不充分而產生二惡英等物質;而填埋則會產生大量沼氣及滲瀝液,滲瀝液可通過地表徑流和滲透等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2)易腐爛。餐廚廢棄物中有機物含量高(占干物質質量的93%左右),主要為淀粉類、食物纖維類、動物脂肪類等。又因其含水率高,易腐敗發臭;易孳生病菌,包括大量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肝炎病毒等多種致病微生物,造成多種疾病的傳播。
3)營養豐富。除了粗蛋白和粗纖維等有機物含量高外,餐廚廢棄物還含豐富的氮、磷、鉀、鈣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具有營養素齊全、再利用價值高等特點。廚余中的糖類含量較高,而泔腳則以蛋白質、淀粉和動物脂肪類等為主要成分,且含鹽、油脂量高(可達泔腳總量的20%~30%,其中相當部分是游離態),見表2。
表2 泔腳粗蛋白和粗脂肪消化率測定結果 %
消化率 標準差
粗蛋白 89.63 7.83
粗脂肪 88.26 2.88
3 徐州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存在主要問題
1)采取非正規方式處置餐廚廢棄物,隱藏嚴重的衛生安全問題。餐廚廢棄物富含的有機物在溫度較高時很快會腐爛變質,產生大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直接喂豬會危害人體健康。而廢棄食用油脂經過多次反復油炸、烹炒后,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如苯并芘、黃曲霉素等,長期食用會導致人體慢性中毒,容易患上肝癌、胃癌、腸癌等疾病。
2)處理設施能力不足。預計到2015年徐州市餐廚廢棄物日產生量將達到400t,而目前徐州市餐廚垃圾大多未經過正規處理。
3)收集運輸系統不完善。目前大多數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工具以人力三輪車和小型機動車為主,沒有密封,車輛上路行駛時易發生外濺、傾灑,造成沿途環境污染,嚴重影響市容、市貌和道路交通。
4)政策機制不健全。缺乏相關政策法規,價格機制、監督執法制度尚未建立,運用市場化、企業化的方式建設餐廚廢棄物處理廠面臨很多困難,企業參與投資的積極性不高。
4 資源化處理方式
(1)飼料化技術。利用微生物菌體將餐廚廢棄物發酵,通過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新陳代謝,積累有用的菌體、酶和中間體,經過烘干后制成蛋白飼料。
(2)生物厭氧發酵處理技術。在厭氧發酵過程中,有機質被分解,部分有機碳物質轉化為CH4和CO2,被分解的有機碳化物的能量大部分儲存在甲烷中,小部分氧化為CO2,釋放出能量滿足微生物生命活動的需要。同時,厭氧條件下的乳酸發酵生成生物降解性塑料,生物制氫以及甲烷發酵與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等技術也在開發之中。
(3)生物柴油技術。餐廚廢棄物進行人工分揀固廢物后,經高溫蒸煮滅菌和幾道分離手續,可分離出油、固體渣、廢水。廢油脂經過集中加工處理,可制成脂肪酸甲酯等低脂類物質,作為半成品工業原料油脂,或經深加工變成皮革合成加脂劑以及生物柴油。
(4)肥料化處理技術。國內外運用較多的是餐廚廢棄物高溫機械堆肥法,該工藝采用高溫嗜熱菌微生物進行發酵,溫度高,發酵速度快,對餐廚廢棄物這種富含大量有機物的垃圾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
(5)高溫炭化處理。將餐廚廢棄物放在400~500℃的高溫且無氧條件下進行蒸燒,再將釋放出的氣體在800℃的條件下(足以使二惡英分解)進行二次加熱20h,使其變成炭化物。
(6)蚯蚓堆肥。蚯蚓在其新陳代謝過程中吞食大量有機物,并將其與土壤混合,通過砂囊的機械研磨作用和腸道中生化作用促進有機物分解轉化。其體內可分泌多種酶類,對絕大多數餐廚廢棄物有較強的分解作用,同時還能有效地抑制堆肥過程中產生的臭味。
5 完善徐州市餐廚廢棄物管理保障措施
(1)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是依法有效進行餐廚廢棄物集中收集、運輸和處置管理的基本保障,是開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基礎。如果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政府、企業等各方面的管理責任就難以落實,因此完善有關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政策法規勢在必行。
(2)加大處罰和獎勵力度
餐飲廢棄物處理不僅關系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環境,也是一項投入資金多、產出效益慢的產業,屬于微利的資源化利用項目。要保證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有效進行,政府應對餐飲單位和執法人員實施一定的獎勵和處罰措施,從而調動餐飲單位和執法人員的積極性,以實現餐飲廢棄物回收與處理的可持續發展。
(3)開展多部門多層次協調合作
餐廚廢棄物規范管理涉及面廣且牽扯到城管、環保、衛生、工商、質監、農業等多部門運作,管理難度大。若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極易造成交叉管理、多頭執法的局面,甚至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在管理中,應該采用單一主管部門為主,其他部門配合為輔的管理模式,各部門之間要分工明確,責任明確,健全餐廚廢棄物的行政監管體系。
(4)運用信息化管理
信息管理實質是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和信息的應用。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主要在于信息的采集、分析和處理,而信息的應用主要在于管理決策,適時調整管理的策略和具體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堆肥,保氮,有機廢棄物,全過程
中圖分類號:S963.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50935013
引言
高溫好氧堆肥是世界各國資源化利用廚余垃圾、市政污泥以及畜禽糞便等固體有機廢物最重要途徑之一。然而,高達77%的氮素損失量是高溫好氧堆肥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限制性問題[1],氮素損失不僅降低了堆肥產品的養分價值,還可能成為影響區域大氣氮沉降和酸雨的重要污染源[2]。NH3是堆肥惡臭的主
要成分,它不僅是一種重要的酸雨催化物質,其溶于水后對堆肥設備也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氮素是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大量元素,堆肥過程中的氮素的損失直接導致堆肥品質的下降,影響其農業利用價值。
1 堆肥原料調控
1.1 調節堆料C/N比
碳和氮是微生物細胞合成和新陳代謝等生命活動中最重要的2種營養元素。堆肥過程中,C/N對于堆體有機質降解速率具有重要的影響,一般堆肥起始C/ N 調至25~35 之間,若C/ N過高,超過40,則堆體中可供消耗的碳元素多,氮素養料相對缺乏,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降解速率慢,發酵延長;若C/N過低,小于20,則可供消耗的碳元素少,氮素相對過剩,氮極易轉變成氨態氮而揮發,導致氮素大量損失。因此,高氮元素含量堆體對于堆肥保氮極為不利。賀琪[7]等以雞糞和小麥秸稈為原料進行堆肥實驗,研究堆肥過程中各種形態氮素的轉化和損失,結果顯示,當堆體C/ N 分別為12.4、17.4、31.2、35.2時,氮素損失率分別為58.7%、60.2%、37.7%、23.3%,表明堆肥C/ N 越低,氮素損失越高[3]。葉素萍等通過豬糞和鋸末聯合堆肥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并指出適合堆肥的C/N質量比為25~35。因此,不少研究者試圖通過增加C/N降低堆肥氮素損失。Mahimairaja等]在畜禽糞便堆肥時,通過加入富C物質(秸桿和泥炭)使NH3損失分別降低33.5%和25.8%[4-5]。
1.2 控制堆料含水率
含水率是一個重要的堆肥控制參數,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影響堆肥氮素的損失:通過對堆肥溫度的影響進而影響氮素損失。堆肥物料含水率過高,堆體升溫慢,抑制NH3快速揮發;通過影響堆肥發酵方式進而影響氮素損失。當堆肥物料含水率過高時,堆體中某些區域存在厭氧核,增加了NOx產生的機率,但同時堆體厭氧發酵會產生有機酸,降低堆體pH,減少NH3揮發;通過影響滲濾液產生量進而影響氮素損失。堆肥物料含水率較高時,在其他工藝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滲出液產生量大,增大了滲出液帶出的氮素損失。因此,在堆肥過程中,調節含水率時應綜合考慮上述各因素,以減少氮素損失。
1.3 添加化學、物理試劑
在堆肥過程中引起氮素損失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將有機態氮分解為無機銨根離子,在高溫和偏堿性環境條件下生成大量的游離NH3,當濃度持續升高時,形成大量的氨揮發。因此,添加相應的物理、化學試劑,降低堆肥物料中NH3濃度,可以有效抑制NH3揮發,降低氮素損失。常用的物理、化學試劑有2種類型,通過與NH3的化學反應降低NH3濃度,從而抑制NH3揮發,固定氮素。例如弱有機酸、過磷酸鈣、金屬鹽類、含硫化合物等;通過吸附作用將NH3滯留在堆體中,減少NH3揮發,達到保氮目的,例如沸石、鋸末、膨潤土等。
在通過化學反應試劑降低NH3揮發的研究中,王敦球等發現,通過往堆肥物料中添加竹醋酸,可減少12.5%的氮損失。李國學等的研究也顯示,堆肥過程中磷酸和氧化鎂等物質的添加可以使氮素損失減低至40%;通過添加Ca 和Mg 鹽,Witte等發現,雞糞好氧降解過程中NH3揮發量量顯著降低,進一步分析顯示,在降低 NH3揮發能力上,MgCl2 效果最好,CaCl2 次之,MgSO4 影響最??;在各種用來降低NH3揮發的弱酸和金屬鹽中,過磷酸鈣是一種很重要的調節劑,其成分中無論是磷酸鈣、石膏還是游離酸都能將易揮發的NH4+-N 轉化為比較穩定的酸性銨或硫酸銨,減少氮素損失,吳銀寶等通過豬糞堆肥臭氣產生與調控的研究發現,在豬糞堆肥過程中,添加1.5%的過磷酸鈣添, 不僅可以降低堆肥的pH 值, 使揮發NH3濃度降低, 而且可以促進NH4+-N 向其它形式的氮轉變,提高保氮效果。不過,由于微生物活動的環境pH是有一定范圍的,因此,物料pH的調節區域有限,否則影響堆肥進程,此外,部分金屬鹽類固氮劑的使用,可能會增加堆肥應用的重金屬環境污染風險。
1.4 接種微生物菌劑
堆肥過程中,微生物在氮類物質降解、NH4+-N 利用方面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過接種能吸收、利用或轉化NH4+-N 的微生物,促進NH4+-N的轉化,將其轉化為微生物氮或硝酸鹽類,減少揮發性損失,目前國內外這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張隴利等的研究顯示,污泥堆肥過程中復合微生物菌劑的加入,不僅促進了堆肥腐熟,增加堆體水分散失量,而且減少堆肥過程中氮素的損失。石春芝等人的研究表明,垃圾堆肥混合接種自生固氮菌和纖維素分解菌后,在固氮菌的作用下堆肥的含氮量得到提高,纖維素分解菌對固氮菌的生長有一定協同效應。國外Kostov和.Lynch以堆腐的鋸末作為載體接種微生物,研究了接種纖維素降解菌頭孢霉屬和巴西固氮螺菌的鋸末堆肥過程,試驗結果顯示,接種后堆肥過程中水溶性氨態氮的轉化和水溶性有機氮的形成都有明顯改善,保氮效果顯著。Tiquia等人研究了接種商業菌劑對豬糞堆肥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堆肥初期接種組與對照組NH4+-N變化不大,但堆肥后期時接種商業菌劑的堆體中NH4+-N迅速下降,而對照組NH4+-N幾乎保持不變,當堆肥進行到40d時,接種組NO3--N上升到1.35 mg/(g垃圾);而未接種組的NO3--N則為0.95 mg/(g垃圾),接種商業菌劑有效促進了堆肥過程中NH4+-N 向NO3--N的轉化。由于NH4+-N 主要產生在高溫期,因此堆肥過程中所接種微生物菌劑物必須耐高溫,同時不應特別強化NH4+-N向NO3--N 的轉化, 因為NO3--N含量上升會增加堆肥污染地下水的危險,影響堆肥的應用。
2 堆肥過程控制
2.1 供氧調節
一般而言,好氣條件可產生較多的NH3,而H2S 等酸性氣體產生量較少;厭氧條件下則正相反:當堆體通風條件差,有機廢棄物進行厭氧酵解時,將產生大量的脂肪酸、羧酸等酸性物質,使物料pH不斷下降,有利于氮素的保存。王天光等的研究顯示,有機廢棄物進行厭氧發酵時,最大氮素損失僅有11.2%。不足的是,有機廢棄物在厭氧條件下發酵雖然有利于氮素的保存,但厭氧的處理量沒有好氧的處理量大,如何充分利用厭氧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酸性物質,并結合好氧堆肥發酵快速的優勢,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快速堆肥保氮方法。通風方式也對氨氣揮發具有重要影響,已有研究表明,正壓通風、負壓通風、翻堆條件下的氮損失分別為5%、11% 和18%;Sánchez-Monedero等研究了時間-溫度聯合控制通風方式對堆肥保氮的影響,結果顯示,由于通風使得堆體溫度變低,NH4+-N溶于水蒸氣中而存留在堆料中,減少了因氨揮發造成的氮損失; Elwell等研究發現,采用間歇式通風方式對豬糞堆肥通風供氧時,氨的揮發量僅為連續式通風的5%。上述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優化堆肥通風技術,可顯著減少氮素的損失,此外,適當的通風量還可以調節堆體溫度,在減少氨氣揮發的同時促進硝化作用和抑制反硝化的進行,從而減少因NOx揮發而發生的氮素損失。
2.2 溫度控制
堆肥過程中NH3揮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堆體的高溫,此外,高溫也是抑制硝化細菌將NH4+-N轉化為NO3--N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溫度越高,氨揮發量越大。李吉進等研究表明,溫度與雞糞氮素損失呈顯著性正相關( r = 0. 98 )。曹喜濤等分別測定了雞糞堆肥時30℃和50℃時NH3的揮發量,結果表明,50℃下氨揮發強度明顯高于30℃。因此,在有機廢棄物的堆肥過程中,降低堆體溫度,可以有效降低氮素損失。然而,為了達到無害化要求,堆體需要在一定的高溫下保持一段時間,以殺滅其中的有害病原菌和雜草種子,我國糞便無害化衛生標準要求堆肥溫度應在55℃條件下保持3d以上,因此,在保證堆肥無害化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堆體溫度,可以達到保氮的目的。
3 堆肥末端控制
在堆肥過程中,對于經過上述各種措施控制還不能消除的氨揮發或含氮滲出液,可以通過各種末端控制措施加以循環利用,如將一次發酵堆肥尾氣通過后腐熟物料,利用后腐熟物料的吸附作用和其中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將尾氣NH3回收利用;將滲出液用以堆肥二次發酵補水,充分利用其中的各種氮素,以提供堆肥的資源化水平。陸日明等利用堆肥作為生物濾池的填料,將雞糞堆肥尾氣中的氨進行吸收利用,結果顯示,在進氣氨濃度為115~1600 mg.m-3,氣體停留時間為52.6 s的情況下,填料層的高度分別為20、40、60 cm的3個生物濾池對氨的累積去除率分別為73. 47%、85. 95%、94. 47%。劉強等通過生物濾池凈化城市生活垃圾BMT發酵惡臭氣體的研究發現,堆肥尾氣經過生物濾池,雖然濾池填料中的總氮、總磷、總碳以及有機質含量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但填料中水溶性總氮的含量卻增加了53.7% 。生物濾池吸收是一個重要的含氮尾氣利用途徑,但其填充材料的選擇對于吸收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應注意選擇。
4 結束語
在有機廢棄物堆肥過程中,降低氮素損失應從堆肥全過程調控進行。但是,在實際控制過程中,有的保氮技術可能不利于堆肥的無害化,或者引入重金屬污染物,甚至引起堆肥的生物安全問題,因此,在堆肥保氮的同時,應充分考慮上述問題,將堆肥技術的無害化和資源化有機結合起來,否則在達到堆肥保氮目的的同時又引入了新的環境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 賈程, 張增強, 張永濤. 污泥堆肥過程中氮素形態的變化[J]. 環境科學學報, 2008, 28(11): 2269-2276.
[2] 彭令發, 郝明德, 來璐. 土壤有機氮組分及其礦化模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03, 10(1): 46-50.
[3] 賀琪, 李國學, 張亞寧, 等. 高溫堆肥過程中的氮素損失及其變化規律[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05, 24(1):169-173.
[4] 葉素萍. 農牧業固體廢棄物堆肥化處理過程中氮素損失調控技術的研究[D].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