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中藥鑒定學

中藥鑒定學

時間:2023-06-06 09:01: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藥鑒定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藥鑒定學

第1篇

[關鍵詞]中藥定學;教學改革;思考

中藥鑒定學是研究和鑒定中藥的品種和質量,制定中藥質量標準,尋找和擴大新藥源的應用學科。中藥鑒定學的研究方法和內容是:在繼承祖國醫藥學遺產和傳統鑒別經驗的基礎上,運用現代自然科學的理論、知識、方法和技術,系統地整理和研究中藥的歷史、來源、品種形態、性狀、顯微特征、理化鑒別、檢查、含量測定等,建立規范化的質量標準以及尋找和擴大新藥源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現今中藥品種約有13000種,在中藥鑒定中,中藥的品種問題直接關系到中藥的質量,品種正確是保證中藥質量的前提,品種一錯,全盤皆否。如何確定中藥的正品,成為中藥研究工作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由于歷史等諸多原因,使中藥材品種混亂和復雜現象嚴重,這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越發顯得捉襟見肘,因而鑒定學教學的變革勢在必行。

中藥的真、偽、優、劣,即指中藥品種的真假和質量的好壞?!罢妗?,即正品。凡是國家藥品標準所收載的中藥均為正品;“偽”,即偽品,凡是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規定中藥的品種以及以非藥品冒充中藥或以它種藥品冒充正品的均為偽品?!皟灐保促|量優良,是指符合國家藥品標準質量規定的各項指標的中藥;“劣”,即劣藥,是指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質量規定的中藥。中藥品種不真或質量低劣,會造成科研成果、藥品生產和臨床療效的失敗,輕則造成經濟損失,重則誤病害人,對此,李時珍早就有“一物有謬,便性命及之”的名言。

中藥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人民健康與生命安危,制定中藥規范化的質量標準是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穩定、可控,促進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關鍵。凡正式批準生產的中藥(包括藥材、飲片及中成藥)都要制定質量標準。中藥標準是國家對中藥質量及其檢驗方法所作的技術規定,是藥品監督管理的技術依據,是中藥生產、經營、使用、檢驗和臨督管理部門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據。中藥質量標準包括中藥材、飲片和中成藥的質量標準,要求中藥的來源和處方要固定,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和生產工藝要固定,臨床療效要確定,對有害物質要限量檢查,對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質群有定性鑒別的含量測定等。

一、貼近學生需求,深入細化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的變革是鑒定學教學改革的基礎,我們必須在充分了解學生興趣、職業意向、專業需求特點等要素的基礎上對鑒定學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充分考慮上述要素,有側重地開展教學活動。如,給中藥學專業講授時,就需要考慮學生的專業需求。講到我國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現象普遍存在,就需要給他們講授我國幅員遼闊,物種繁多,同一種中藥各地使用的品種不同,或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中藥名稱,造成品種混亂。如貫眾,全國以貫眾之名藥用植物有11科、18屬、58種之多。而人參在歷代有多達30余種別名。這種針對專業細化教學的方法可以更加貼近學生專業和就業的需求,還可以切實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二、豐富課堂教學方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豐富鑒定學課堂的教學方法也十分必要。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嘗試WebQuest教學法,這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其核心就是利用網絡、視頻,整合CAI資源,使信息技術教學更加生動、直觀、有趣,系統架構。在這種教學思想的引導之下,我們應當盡量的將教學向學生的自主化和創新化靠近。在教學中以實際的操作案例來展開教學,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與此同時,利用傳統的CAI教學系統和網絡平臺建立起一個教學雙方有效溝通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可以進行資源的共享和交流,而對于學習中的疑問,學生可以通過留言回復的方式得到教師的及時答復,這大大減小了傳統鑒定學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三、加強鑒定學教學與考研和就業的結合

第2篇

[關鍵詞]中藥鑒定學;數碼互動實驗教學

中藥鑒定學是中醫院校中藥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該課程具有實踐性強和綜合運用中藥專業各門基礎知識的特點。筆者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對中藥鑒定學實驗教學模式重新設計,現總結如下。

1專業現狀

1.1中職學生的學習態度

中職學校錄取的“問題生”日漸增多。這些學生包括相當一部分的家長普遍認為,沒能考上高中,隨便找所職業學校就讀,有個出路就算了。學生專業的選擇也是服從家長的安排,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意義和前景茫然無知,更毋庸談興趣和熱愛,從而導致對專業漠然,缺乏理想抱負,對學習缺乏興趣,在學習態度上,求知欲低,主動性差,上課睡覺、聊天、玩手機等現象嚴重。因此,中職專業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調動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所學專業產生濃厚興趣。

1.2課時分配不合理陳舊的教學理念

往往提倡“以理論教學為主,實驗教學為輔”。而這門科目恰恰是非常需要直觀地教學,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根據教學大綱和崗位工作的要求,廣東省江門中醫藥學校(以下簡稱“學校”)中藥專業學生最起碼要能辨認300種常見中藥材,而中藥鑒定學實驗課總課時90學時。其中,觀察藥材顯微特征實驗課占70學時,而中藥材的辨認僅有20學時,導致學生對中藥材鑒別能力的低下,教師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大綱的任務,學生也無法達到崗位工作的要求。

1.3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模棱兩可

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一樣,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由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實驗內容,而學生則在講臺下聽教師講述,沒有充分發揮實驗課的教學意義。千遍一律的講述和微乎其微的動手空間讓學生漸漸失去對中藥鑒定的興趣。

1.4理論與實踐脫軌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未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是以“教師為中心”,無形中讓學生喪失了對學習問題獨立思考和解決的能力,在教學設計中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辨別藥材、藥材功效及應用的掌握都有所欠缺,也導致所學的理論知識無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2中藥鑒定傳統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2.1顯微鑒別照書繪圖缺乏真實性

中藥鑒定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實驗課程在教學計劃中占了比較大的比例,傳統實驗教學內容絕大部分為粉末顯微鑒別。教師先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講授實驗內容。接下來,學生拿粉末進行臨時制片和顯微觀察。那么就存在一個問題:有些學生草草做好臨時制片,壓根不看顯微鏡下的特征,憑著自己本有的繪畫基礎,依葫蘆畫瓢把書上的圖照著畫下來。另外一部分學生,從制片技術到粉末觀察,都非常認真,動手能力很強,對特征也掌握地較好,但是無奈于繪圖水平低,導致實驗報告完成的質量低。而學生太多,教師無法一一確認學生顯微鏡下的特征,只能依靠學生的實驗報告來評價學生對實驗內容掌握的程度。這樣就導致了不認真操作的學生存在蒙混過關的僥幸心理,而認真操作的學生因為不會繪圖導致實驗報告低分,大大打擊了他們對實驗課的積極性,無法真實地反映出實驗課的學習效果。

2.2實體藥材辨別比重過小

顯微鑒別居多,觀察藥材較少,很多學生對粉末特征的了解很模糊甚至看不懂,雖然顯微觀察也很重要,此科目也作為考試科,學期末進行單列算分測試,但每次考試結果都不理想。最重要的是,畢業生反映,顯微這一鑒別方法在工作崗位上幾乎用不上,而最重要的中藥材的辨認在實驗課程中反而沒有重點掌握。

2.3設備閑置使用率低

目前,學校實驗室存在設備閑置、使用率低的不良現象,過去老前輩留下來的儀器設備無法善待運用,或者現在實驗課的安排不能物盡其用。

3中藥鑒定學實驗教學具體改良內容

3.1實驗手冊的改良

實驗手冊未能編寫與教材相適應的實驗內容,給教學工作帶來不便。為了讓學生把實驗所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工作崗位,更好地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針對學生對中藥性狀鑒別和功效應用的要求,我們需要重新修訂《中藥鑒定學》實驗手冊,鼓勵教師優化實驗教學設計,加大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和實驗課程設計,保證實驗課的有趣性和多樣化,做好理論知識和實驗內容的銜接。

3.2實驗環境的改良

3.2.1營造中藥文化環境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中藥專業的學習氛圍,我們把中藥鑒定實驗室的三面墻都充分利用起來,在其中的一面墻上掛上了戥稱,旁邊貼上了“十八反”和“十九畏”的禁忌口訣歌,時刻提醒著學生在調劑過程中要注意配伍禁忌。另外一面墻則貼著一些常用的方歌,在第三面墻上貼上了50種常見中藥飲片以及原藥材的清晰彩圖并在下方把中藥專業要求必須掌握的300種中藥裝在透明的盒子里。一套按照藥用部位分類,一套按照功效分類。學生在中藥鑒定實驗課上可以通過眼看、手摸、鼻聞等直觀藥材實物的鑒別方法,更熟練地掌握藥材的性狀特征,避免理論與實踐脫軌。本實驗室同時在第二課堂和自修的時間對學生開放學習,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和有效管理學生的業余時間。除此之外,中藥鑒定實驗室的改良也為往后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中藥傳統技能競賽選手的選拔和培訓奠定了基礎。

3.2.2引進高端設備

學校在今年購入80臺雙目顯微鏡、2臺可視性顯微鏡、2臺實物投影儀、2臺50寸多媒體觸摸屏和配套電腦均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因以前制作的幻燈片經投影儀投影后,模糊且不真實,看到的顯微特征和實際顯微鏡下的粉末特征完全不一樣,無法真實地將特征準確地繪出來。而可視性顯微鏡可以滿足教學的需求,在課堂中與學生顯微鏡聯網,同步觀察每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特征,并且可以通過高清投影至多媒體觸摸屏上教師可以通過觸摸屏上真實的圖像對學生進行講解,還可以放大縮小。比如在觀察木栓細胞時,很多學生無法辨認,教師可以使用某學生制作的臨時玻片中的木栓細胞作為示范,再通過觸摸屏放大倍數展示給學生看,對其特征進行詳細的講解后,學生均能準確地找到木栓細胞,大大提高了課堂效果,也激發每個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教師還能通過觀察每個學生顯微鏡下的畫面,及時發現學生制片技術的問題,指導學生改正,現場解決學生疑惑。

3.3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良

都說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學習方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習興趣。那如何調動一個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是教師需要不斷研究和更新的重要課題。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到教學成果。教師用什么樣的教學法,是否能直接影響學生上課情緒和意志領域,是否能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如果都具備了,那么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效作用。

3.3.1用不同的小游戲達到不同的學習效果

在實驗課中,可多設置些小游戲。例如針對中藥功效的課,教師在乒乓球上寫上“解表藥”,然后讓學生到藥材中去找出解表藥,然后在解表藥中按照辛溫解表藥和辛涼解表藥,分組比賽,按準確率得分,可以用實驗報告加分的形式獎勵,也可以用罰搞衛生等作為懲罰。這樣能激發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參與度。再比如教師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藥材性狀,可以把實驗課堂教師提供好的藥材,讓學生按照藥用部位、藥材顏色、質地或者氣味等,進行歸類。另外,可以讓學生提前做好功課,課堂上講述一些有趣的中藥小故事,例如“斷腸草”的故事——神農氏從小聰明過人,經常幫助周圍的人解決難題。相傳,神農氏有著一副透明的肚腸,能清楚地看見吃到腹中的東西。為了尋找能解決群眾疾病苦痛的藥材,他嘗遍百草,哪怕中毒也在所不惜。有一次,吃到一種葉片對生的藤。藤上長滿了淡黃色小花。于是,放進嘴里咽下。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毒性發作很快。當他還沒來得及吃下解毒的藥時,已經發現自己的腸子已經斷成一截一截的了。這位嘗近無數草藥的神農就這樣斷送了自己的生命。因此也被稱為“斷腸草”。近年,全國各地也出現多起誤食斷腸草以為是金銀花而喪命的案例。所以我們一定要清楚辨認斷腸草的原植物特征和藥材性狀特征。通過這樣有趣的中藥小故事,更能加深學生對中藥材鑒別的認識,加強對中藥功效及藥名和藥材性狀特征的掌握。

3.3.2應用信息化教學

教師多做生動有趣的實驗微課,在微課中可加入一些關于某些藥材的經典故事或現代的藥材應用實例,幫助學生對藥材的來歷、性狀特征、功效應用的記憶?,F在,學生手機的使用普遍率高達99%,甚至很多學生都用兩部手機。上課玩手機的學生也非常多。利用這一現象,用智能手機來實現信息化,用多種信息化平臺來進行實驗微課的播放、實驗報告的完成等來增加學生的互動性,提高學生實驗課興趣。這種直觀形象的呈現實驗內容能增添實驗的娛樂和互動性,也讓學生樂于參加到這種信息化的學習過程中來,提升實驗教學效果。

3.3.3通過課堂的加分制公平合理評價實驗報告

剛才提到實驗報告僅靠繪圖功底或者抄襲來完成的。為了提高對實驗報告評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我們還可以通過課堂的獨立操作能力打分,可以為按照我們課堂中的小游戲或者小競賽的得分,來綜合評估學生的實驗報告。這樣也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操能力和對課堂內容的完成度。

4小結

第3篇

論文關鍵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藥鑒定學;教學質量

《中藥鑒定學》是中藥學專業的專業課程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我們賦予了它新的概念,即研究中藥質量標準和鑒定方法的應用學科。這個概念在宏觀上講是兩個內容,一個是質量標準,一個是鑒定方法,二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本質的聯系。研究質量標準是為了控制和鑒定中藥的質量,為中藥的生產、研究和使用提供依據和保障,提升中藥的管理水平;這個標準涵蓋著中藥安全性、有效性和穩定性三項指標的必備內容。研究鑒定方法可使中藥的質量標準不斷提升并趨于完善,是保證質量標準的基礎,適用的標準是由科學的方法來實現的,這里的方法實際上是一個體系包涵形態鑒定法、理化鑒定法和生物鑒定法三大板塊,每一板塊又延伸為多種方法。這種框架的構建可以應用一種新的學習理論來教學,即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中藥鑒定學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內容多而枯燥,但卻有其內在的聯系和系統性;二是知識涉及相關學科多,但又不失其自身的完整性;三是實踐性強”。教學中只有使學生真正掌握中藥鑒定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培養出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現代社會發展所需的中藥專業人才,才能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鑒于中藥鑒定學的學科特點,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傳統的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完全勝任。很多學者和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也在中藥鑒定的教學中嘗試了多種改革,收獲了一定教學成果但基本還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中藥鑒定學的教學探索還不多。筆者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中藥鑒定的教學進行了初步探索與實踐。

1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是一種認知理論,其哲學基礎可以追朔至18世紀文藝復興時代的哲學家、人文主義者詹巴帝斯塔·維柯,然而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最直接的貢獻是皮亞杰關于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的形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由學生的內部動機包括好奇心、進步的需要、自居作用和同伴間相互驅動的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過程,即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意義的建構是指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進行意義建構,就是要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建構主義的核心是強調學生主動的意義建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而不是主體,一切以學生為主體、為中心,而每一個環節的落實又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常見的教學方法有拋錨式、支架式、交互式和隨機訪問式教學法。

2教學目標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中藥鑒定學教學目標不僅僅局限在“學習知識”的膚淺層面,也就是不僅在于使學生掌握中藥鑒定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時也不只是將目標擴充至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層面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中藥鑒定學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終生學習能力的一個綜合目標。

對于每味藥基原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和理化鑒定的這些知識層面的目標一般設置明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明確哪些藥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鑒定知識。然而學生僅僅掌握這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也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F行中藥專業4年制本科教材全書共載藥500多種,其常用中藥有350多種。即便學生全部掌握了書中所載中藥的鑒定知識,并且工作后也沒有遺忘,如果不能利用這些知識分析解決問題仍然不能勝任從事中藥專業的工作,更談不上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了。一味的追求擴大掌握鑒定藥物種類的數目,僅注重知識層面的教學也不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思想原則。因此,教學還需要有培養學生利用中藥鑒定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目標。然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也不是簡單明了的,常常利用已有的知識還不能或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復雜多變的現實問題和當今飛快的知識更新速度,如果要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其終生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就必須是教學目標之一。

所以除了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授方法,掌握了方法可以不斷地獲取新知識解決不同的新問題,最終得以實現培養目標。如我們在大黃的這味藥的鑒定教學中,要設置的目標除了知識掌握的目標外還需要設置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例如可以將學生利用已經掌握基原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理化鑒別和生物鑒別的知識去區別正品大黃和土大黃這一能力設為目標。通過培養,學生能夠對于新出現的不同來源的大黃偽品進行鑒別,以及對今后可能出現的新的鑒定方法具備學習能力。

3教學環節

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深入研究中,目前開發了拋錨式教學和支架式教學等教學方法。無論是運用那種教學方法,最終都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筆者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中藥鑒定教學環節做了初步探索。

3.1串聯相關學科,設置認知沖突

中藥鑒定學的特點之一就是相關學科多。因為它是建立在《藥用植物學》、《中藥化學》、《分析化學》、《中藥學》等學科的基礎上的一門綜合應用學科。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又特別強調學生原有經驗的激發以及與新知識的交互作用。正是在這種作用中學生構建掌握了新的知識。’

教學中,首先簡單和學生一起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教師主要引導復習的內容集中在中藥鑒定學中需要應用的知識。通過復習,學生對已掌握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利于后續學習中對這些知識更嫻熟的應用,在串聯相關學科知識的同時教師需要適時、適度和適量的提出問題,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以便交互作用的產生,當利用已有知識不能解決教師設置的問題時,即產生了認知沖突。如將正品大黃和土大黃飲片實物給學生,讓其辨認哪種是正品;將黃芪、桔梗和板藍根等飲片給學生,讓其分別辨認等。利用藥用植物學的知識,學生會知道正品大黃來源于蓼科掌葉大黃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黃Rh eumtanguticumMaxim.eXBal1.和藥用大黃RheumoficinaleBail1.的干燥根及根莖;利用中藥化學的知識了解到大黃主要含有蒽醌衍生物、鞣制等物質;利用中藥學的知識知道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的功效。因為沒有正品大黃和土大黃的原植物所以無法辨別兩者,也不知道土大黃是否和正品大黃存在化學成分和功效的不同,更不了解為什么要區別這兩者。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分析此問題后,也能夠想到一些解決此問題的辦法,如對兩種大黃進行成分分析找出化學成分的不同從而區別兩者等。但對于將黃芪、桔梗和板藍根等飲片一一辨認出來,一時找不出更好的方法。應用已有的知識無法解決教師給出的問題,形成了認知沖突,自然感到學習新知識的必要。同時也感到已掌握的知識對一些問題的解決確有幫助。這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認知的需要。

認知沖突的設置需要掌握適時、適度和適量的原則。如以上兩個沖突的設置可以在總論中設置以便學生自主構建中藥鑒定學習的任務和意義等新知識;也可在各論的學習中設置以便學生自主構建大黃鑒別要點以及黃芪、桔梗和板藍根性狀鑒別中的橫切面的區別。只有適時的設置沖突才能最大地激發學生的認知欲望。但如果沖突設置的太激烈,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不僅無法解決而且根本找不到任何解決的線索,甚至是本學科發展前沿的難點,專家學者都在為此討論,也許學生會感到絕望。沖突也不宜過多,應一步一步設置呈現。否則學生感到似乎以前的知識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中藥鑒定學又有太多內容,望而生畏。只有適時、適度和適量的設置認知沖突才能達到設置沖突的目的。

3.2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習目標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要求改變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教師的責任不是‘教給孩子們以行為準繩’,而是幫助他們去‘去發現這些準繩…,這與我國的教育名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中心意思不謀而和,都是講教學應變成助學和幫學。教師主導的任務之一就是創設學生學習活動的情境,它包括學習活動的組織、學習者心態的分析、課堂文化的建設等廣泛內容。再創設學習情境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應以達到學習目標為主導,但并不直接告知學生學習的目標,而是通過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自主找到學習目標。

在中藥鑒定的理論和實驗教學中,可根據學生人數和教學條件將學生分成數個學習小組。不論是實驗課還是理論課的教學,教師都為每個小組提供藥材標本、顯微鏡和簡單的理化實驗所用的試劑。如不能提供給每個小組電腦和上網條件或課時有限,可提前將本節課的內容布置給學生,方便他們課前查找相關材料。這是學習活動的前期組織和準備,為學生創造了必要的學習條件。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置問題。設置問題可利用的方法很多,如教師可加以引導讓學生根據以前的知識自然而然地提出問題,也可根據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等等。在西洋參的教學中,可提出市場有以生曬園參代替西洋參或以次充好的現象,如何辨別?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課堂文化的建設和學生心態的觀察。教師不應以居高的態度和權威的身份對待學生。學生在各自的學習小組中利用已有的材料開始分析解決此問題時,教師應以普通一員的身份參加,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觀點提出質疑,努力營造出平等、互動和積極的課堂氛圍。同時教師應注意觀察不同學生的表現,揣摩其心態,在教學過程中恰如其分的鼓勵,爭取使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如隨機參加不同小組的討論時,有的同學提出可用顯微鑒別的方法來區別茯苓和豬苓,但在做顯微臨時制片的設計時卻錯誤地用了水合氯醛進行加熱透化。

此時教師首先需要肯定想到用顯微鑒別方法解決問題是很好的思路,然后再提示學生是否去翻閱一下實驗教材的內容使自己的設計更加完美。這樣既鍛煉了其自學能力也不會挫傷其積極性。又如有的小組的學生總是很少發言,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教師應注意觀察,找出原因。是因為課前準備不夠還是信心不足?是缺乏興趣還是性格問題?找出原因后,“對癥下藥”,珍視他們特征,因材施教。在整個情境創造中,教師始終應把握好學習目標,做好引導作用,切不可離題萬里,天馬行空。否則難以完成教學目標,達到預期成效。

3.3探究建構新知,歸納梳理總結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不管教師如何出色,都代替不了學生學習。教師不是傳統意義上知識的灌輸者和傳授者。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

學習情境完備,學習目標明確后,學生在學習小組中借助教師和同伴的幫助,會利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材料自主進行新知識的構建。如西洋參的鑒別教學中,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是如何鑒別西洋參的真偽優劣。在學習小組中通過同學之間的協作,老師的點撥,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材料,分別用找出了西洋參的形態學特征,顯微特征,找到了所含化學成分的特殊鑒別反應,想到用特異基因序列來鑒別等。這些知識不是教師傳授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包括查得的資料和實驗材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即學生學會了利用性狀鑒別,顯微鑒別、理化鑒別和生物鑒別方法鑒別了西洋參的真偽和優劣。在這樣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自學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學生在小組內部討論、交流和學習中得出了一些結論,解決了部分問題,獲得了相關知識。之后,還應組織他們對這些收獲進行總結,課堂發表,在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定期組織學生對新構建的知識進行整理分析,系統歸納,找出內在聯系和規律。如幫助學生整理能進行微量升華實驗的中藥有大黃、丹皮、斑蝥、青黛、薄荷、安息香等。那么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微量升華的成分是什么?找出內在聯系和規律,明確了微量升華實驗的意義、應用范圍和原理。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其分析解決問題以及終生學習的能力。

4學習效果評價

建構主義教學評價的重點在于知識獲得的過程,認為怎樣構建知識的評價比對結果的評價更重要。

對于學習效果的評價應包括學生自我評價、學習小組對個人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以及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評價。評價內容由重知識記憶向重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心理素質和學習態度的綜合考察。評價方法除了傳統的筆試更多的倚重多元化體系評價。評價體系采用由單級向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共同參與的交互評價。

第4篇

[關鍵詞] 中藥;鑒定方法

[中圖分類號]R28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7(c)-006-01

中藥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瑰寶,但由于品種繁多,發揮療效通過多成分、多層次、多靶點和多途徑綜合作用于人體,且每種藥材存在成分復雜、質量不穩定、難以定性定量分析和有效成分不確定等缺點,極大限制了中藥在臨床上的應用。為了控制中藥質量、保證臨床用藥安全和有效,中藥鑒定成為中醫藥研究的首要工作。

1 組織形態鑒定法

常用的方法有顯微化學反應觀察、物理常數、微量升華、熒光分析、光譜法及色譜法等[1]。夏春麗等[2]根據中藥材水浸后產生各種特殊的變化,利用中藥材所含有的某些成分可在紫外光或可見光下產生一定顏色的熒光,確定了幾十種中藥材的真偽優劣。王鳳玲等[3]也使用紅外光譜法成功鑒定了栽培與野生丹參。

2 蛋白電泳法

中藥多是動植物藥,細胞中含有受遺傳基因控制的蛋白分子。將被分離物質置于一定的支持物上,在外加

電場作用下,不同蛋白質分子的大小、形狀、荷電性質不同,向電極泳動的方向和速度就不同,從而達到分離和鑒定被測物的目的。其中高效毛細管電泳(HPCE)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具有高效、快速、樣本體積小和分析范圍廣闊等優點。王德先[4]用此技術較容易的鑒別了天麻及其4種偽品。該方法也適于氨基酸 、蛋白質、生物堿及動物類藥材的鑒別。

3 指紋圖譜法

中藥指紋圖譜技術[5]是指某中藥材或中成藥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類或幾種成分的色譜或光譜的圖譜。即用一定的方法(如HPLC、GC、TLC、HPLC-MS、GC-MS、FTIR、X-ray和UV等),對特定的對象 (如中藥材、提取物、飲片、注射液等)和過程進行分析,得到的有特征性的相對穩定的圖譜。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指紋圖譜的特征性,有效鑒別樣品的真偽。目前使用最多的中藥化學指紋圖譜是采用 HPLC法[6],可提供大量的信息,符合中藥復雜體系研究的需要。

4 免疫法

不同的動植物藥材含有不同的特異蛋白,免疫鑒別即利用該蛋白制備的特異抗體與待檢品中的特異抗原結合產生沉淀反應來鑒別藥材的真偽。該技術適用于動物藥材的鑒別,尤其是親緣關系比較接近的動物藥間的鑒別[7]。國內學者[8]采用免疫電泳法及瓊脂免疫擴散法準確鑒定了虎、豹等多種動物的骨骼,還能將豹骨進一步鑒定為雪豹、石豹或金錢豹,說明免疫鑒別方法是一種特異性很強的鑒別法。

5 分子生物學技術

傳統的中藥鑒別主要依據形態學特征和理化性質,但是最具有決定意義的應該是 DNA鑒定。DNA是物種的遺傳物質,物種的差異歸根結底是由于它們 DNA之間的核酸序列不同。中藥的 DNA鑒定,通過對中藥品種基因組的直接分析,不僅有助于正本清源,而且對于建立我國名貴中藥材的基因庫,了解這些品種的遺傳變遷狀況及代用品間血緣關系都有重大意義??蓱糜谒幱弥参镨b別的分子生物學方法主要有: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隨機擴增多態性 DNA(RAPD)、擴增片段長度多態性 (AFLP)、隨機引物PCR(AP-PCR)、DNA指紋技術(DAF)和生物芯片等技術[9]。

綜上所述,現代中藥鑒定學發展的目標是:建立包括基因組成特征、基因差異表達、化學組成和含量、植物形態、臨床療效等多層面的中藥鑒定學科體系,同時通過這種學科體系建設,為尋找和擴大新藥源提供可靠的指導資料。除文中所述主要方法外,電化學分析、原子吸收光譜、等離子體光譜、X射線熒光光譜、同功酶分析和mRNA差異顯示等方法[10]也可用于中藥鑒定。這些新技術的運用將逐步引導中藥鑒定向標準化、高速化、信息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苑冬敏,康廷國. 中藥顯微鑒定研究方法探析[J]. 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4,6(1):67-68.

[2]夏春麗,朱新元. 常見中藥材的吸試法及熒光鑒別法[J]. 陜西中醫,2006,27(11):1424-1425.

[3]王鳳玲,周建科,吳婧,等. 栽培與野生丹參的紅外光譜三級鑒定研究[J]. 現代儀器雜志,2006,12(5):18.

[4]王德先.天麻及其偽品的毛細管電泳鑒別及天麻素的測定[J].中草藥,2001,32(4):351-352.

[5]王睿,徐偉,方翼,等. 中藥指紋圖譜研究進展[J]. 中國藥師,2004,7(10):764-767.

[6]路飚,彭詠梅. HPLC法測定心腦健滴丸中兒茶素和表兒茶素的含量[J].湖南中醫雜志,2007, 23 (1):78-78,83.

[7]楊洪鳴,李真玉,唐金寶. 現代生物技術在中藥鑒定中的應用[J]. 中國藥師,2004,7 (10):811-812.

[8]向金蓮,張榕. 現代分析技術在中藥鑒定中的應用[J].華西藥學雜志, 2001,16(3):204-206.

[9]曹秀明,鄭蔚虹,尚明. DNA分子標記技術在龍膽鑒別與親緣關系劃分上的應用[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25(4):829-830.

第5篇

【關鍵詞】 半顯微鏡技術;性狀鑒定;中藥藥材;真偽鑒定;應用

隨著臨床用藥的不斷發展和合理化,中藥在臨床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由于西藥在臨床上的濫用,副作用越來越多,傳統中藥作為中國的寶貴資源,在治病和保健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藥藥材種類多,藥材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藥物的療效,過去我們只對藥物的性狀、 外觀、受潮等方面進行鑒定,不重視藥物的藥效,大大降低了中藥成分在藥品中的治療效果。因此,對藥物成分、結構、藥效進行有效的鑒定,是確保臨床用藥安全和療效的重要手段。半顯微鑒定是利用顯微技術對中藥的細胞?組織?構造進行顯微觀察與分析【1】,以確定其品種和質量的一種鑒定方法,逐步在應用于臨床中。

1 半顯微鏡技術在中藥藥材鑒定中的重要性

半顯微技術是利用顯微鏡來觀察中藥或粉末的組織構造、細胞形狀、內含物,辨別中藥成分的所含藥量和真偽。它可對中藥表面特征的放大,清楚地顯示其表面的紋理,對一些細小的果實種子類扁平的中藥飲片?葉類及花類藥材鑒定真偽和性狀【2】。如茯苓為菌類中藥,在顯微鏡下可呈現不規則分枝狀團塊及菌絲;牛黃屬于動物類藥,顯微鏡下可呈現黃色小顆粒或不規則團塊,團塊內有大小不等類方形晶體,而偽品則無此征象,還有如人參、天麻等藥物利用草酸鈣結晶的存在辨別真偽,大大降低了臨床用藥中由于藥物偽劣影響的藥物的療效。半顯微鏡技術在中藥藥材鑒定中起到監督、管理的作用,對臨床合理用藥和辨別真偽藥物起到作用作用。

2 半顯微鏡與性狀鑒別、放大鏡鑒別的區別

半顯微鏡與性狀鑒別是中藥藥材鑒別的常用的2種方法。性狀鑒別是利用眼看、手摸、鼻嗅、口嘗等對中藥的形狀、大小、顏色、質地、斷面、氣味進行鑒別,不需要任何試劑,比較直觀、快速,但其鑒別只靠人的主觀意識來鑒別真偽,而且需要積累豐富的經驗及掌握正品的性狀特征,對鑒別真偽有盲目性。

放大鏡鑒定主要是鑒別藥材形狀的常用方法,但其只對藥材的表面進行鑒定,對一些藥材的更為細微的特征效果就不是很理想,而且對其性狀很難描述。

半顯微鏡技術可針對性的對中藥表面特征的放大,清楚地顯示其表面的紋理,而且對其橫斷面和粉粒狀顆粒進行內部結構的辨認,而且可利用掃描儀進行實物掃描和圖像放大,清楚的看到藥材內部的細微結構,使其對中藥藥材的鑒別能力大大提高,有效減少了偽劣藥物在臨床中的使用【3】。

3 半顯微鏡技術在中藥藥材鑒定中的優點

半顯微鏡技術在中藥藥材真偽鑒定中占有重要作用,可對藥物的品種和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督和鑒定,保證用藥安全性。顯微鑒定主要包括組織鑒定和粉末鑒定。組織鑒定通過對藥材的切片進行觀察區別其組織構造特征,對完成的藥材和粉末狀藥材特征相似的同種藥物進行鑒別;粉末鑒定通過對藥材的粉末進行鑒別其細胞分子及內含物的特征,對破碎?粉末狀藥材或中成藥的鑒別效果好,2者對于中藥藥材的不同形狀、種類、部位選擇不同的鑒別方法。半顯微鏡技術利用低倍的顯微儀器來觀察藥材,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及區分藥物的廣泛性,而且解決了其他鑒定對表面特征進行鑒別而無法觀察到藥材組織構造特征?細胞分子和內含物,提高了藥物真偽的鑒定性。此方法操作簡單、迅速、對藥物的內部結構觀察更為細致,是鑒定在中藥藥材真偽的重要方法【4】。

在進行中藥藥物鑒定時,應注意:(1)根據藥物的種類和需觀察的品種,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藥材,制備不同的顯微制片,然后依法進行鑒別;(2)必須掌握植(動)物解剖的基本知識,掌握制片的基本技術;(3)對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藥物分類、不同的部位選擇不同的顯微鑒定方法。

4 結論

半顯微性狀鑒定可通過顯微鏡觀察中藥的組織構造、細胞形態及內含物等特征來鑒別中藥的真偽,對于一些從性狀鑒別上難以鑒別真偽的或粉末狀的藥物有較好的鑒別意義,還能從中藥飲片?葉類及花類藥材的切面或粉末、草酸鈣晶體的形態大小、石細胞的有無、形態;花粉粒及菊糖的有無中鑒定出中藥藥材的真偽。根據不同的藥材,選擇不同的鑒別方法,快速準確地鑒別中藥真偽,從而為保證藥品質量提供前提。

參考文獻

[1]康廷國主編.中藥鑒定學[M].北京: 中國 中醫藥出版社,2003:34-39

[2]姜紅,陳霞,快速鑒別九種中藥材的半顯微性狀鑒定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09:389~390

第6篇

1我院中藥學實驗課教學模式的弊端

長期以來,中藥學實驗課的教學一直承襲傳統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多以理論課驗證性實驗為主,或孤立的單元操作J。學生僅需要按照已經制定好的實驗流程進行簡單的模仿和重復操作,完成實驗內容即可,此教學模式只是對實驗的重復,缺乏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和系統性。對于現代先進分析儀器檢測實驗、中藥制劑生產設備和工藝流程、中藥鑒定和藥理學實驗的先進技術等只是進行理論講解。這樣的實驗課教學使學生對于各門中藥學學科之間的學習嚴重脫節,只是應試考試,不會進行完整、嚴密的科研實驗。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只會在固定框架中思考問題,缺乏對學生的自主判斷、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合作意識等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這種傳統的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今社會對中藥學專業人才的要求,這也是中藥學專業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對現行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構建新的實驗課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逐漸具備進行多學科綜合性設計實驗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2中藥學實驗課教學方法的改革

針對本院中藥學實驗教學狀況,應對中藥學實驗教學方法進行以下改革,使學生能系統地、有節奏地進入科研實驗角色,使他們能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進行開拓性思維,具備進行創新性研究的素質。

2.1感性學習教學法

針對中藥學各個專業不同特點,對于難理解的實驗設備、實驗原理和實驗操作及目前各學科發展的新技術、新水平,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包括投影、幻燈、電影、電視、錄音、錄像、語言實驗室、計算機、影碟、互聯網等,使他們得到感性認識,開拓思維。譬如,在現代儀器設備教學中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對設備實驗的理論學習,抽象難懂,在教學中可以將抽象的概念與實際操作相關聯做成直觀、生動、形象的課件;或應用互聯網技術讓學生在線觀看先進儀器設備整個實驗操作過程,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對于中藥制劑課實驗可以帶領學生參觀藥廠或觀看錄像,使他們從感官上認識現代中藥制劑的成型工藝及中藥不同劑型的優缺點,而不是局限于教科書中有限的內容。對于藥理學實驗,可以將藥理實驗的基本技能和先進動物實驗技術錄成錄像,給學生放映,使他們能更深刻地理解藥理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通過感官性學習,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奮度,并使他們對中藥學各學科的實際應用及新技術發展狀況進行一定的了解,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2.2基本技能訓練教學法

通過以上感性認識實驗,第二步主要以基本技能訓練為主,從而掌握中藥鑒定、中藥化學、中藥制劑等學科經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方法和原理。如中藥鑒定學實驗課,要使學生掌握中藥材鑒定的基本方法如外觀性狀、形態鑒定、顯微鑒定、理化鑒別等;中藥化學實驗課,要使學生掌握中藥中不同有效成分的提取、鑒別、含量測定方法等。對學生進行系統規范性的實驗基本技能訓練,為后面的綜合性和設計陛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

2.3綜合性實驗教學法

綜合性實驗教學法可通過給學生出題目,讓學生完成。如將一種或幾種中藥制成中藥制劑并制定其質量標準,這一實驗設計到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和中藥制劑學等。讓學生分成實驗小組,每組的組長給每個人分配具體任務,檢索查閱文獻資料與工具書,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寫出實驗方法及原理,擬定書面實驗方案。指導老師再組織學生對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操作難易與操作要點、安全注意事項等問題展開討論。學生根據討論結果修改方案,最終確定方案。做實驗時各種實驗用具應整齊有序,嚴格按照實驗標準操作規程,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及時、如實記錄實驗結果。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必要時到現場指導,開闊學生思維。通過綜合性實驗使學生把中藥專業各學科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綜合性地思考問題,更充分地理解各學科問的關系及該專業的完整體系。

第7篇

高等職業教育 中藥鑒定能力 培養體系

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在技術性應用型人才方面,職業定向性是高職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中藥專業為我院新開專業,為盡可能準確定位,據對近三年藥學專業就業崗位群的總結,及對可能接受中藥專業高職學生的崗位群的調查結果表明,主要分布在一線中藥飲片的零售、調劑、養護等方面。對中藥的真、偽、優劣的識別的能力是這些工作崗位群的核心能力,因此對中藥鑒定能力培養體系進行研究和完善十分必要。

為適應就業崗位群的需要,為克服中藥專業教學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受本科中醫、中藥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重理論、輕實踐等弊端,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探索。尤其在實際工作中,來自于不同崗位的各類人員目標一致,分工協作,扣中藥專業崗位群定位,克服理論課程、實踐課程,實訓、見習、實習等環節的目標不連貫等問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人單位對我們畢業生選擇的傾向性,同時也縮短了學生適應工作崗位群的進程。

一、摸清學生脈搏,有效進行專業思想教育

針對一、二、三年級學生的不同思想動態和專業能力水平,分別組織多種形式、多種溝通方式的專業指導。從使學生真正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同時培養學生的對專業核心課程和能力的濃厚興趣,對就業形勢的正確和樂觀的態度。使學生清除的認識入學之初,就已經選擇了自己的專業,已經是一個“有職業”的人,就業只是早晚的事,樹立職業人意識,學好專業,為就業,為走向理想的工作崗位,掌握今后工作的專業技能?!芭d趣決定學生學習效果”,一個充滿趣味的“導引”既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愉悅身心,喚起他們更高的學習熱情。該項措施由系部領導和專業導師共同實施,指導內容循序漸進,年級之間相互銜接。

二、核心課程――《中藥鑒定技術》進行教學改革

本著以崗位需求為主、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理論知識夠用、實用的原則,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為主的教學模式。以多媒體為載體,以實驗室為依托,充分體現“講、學、練”一體化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建立常用中藥飲片標本袋,將老師的講解與學生的對標本的觀察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能當堂學習、當堂吸收,課后隨時觀察;此外,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還要充分發揮兼職老師一線工作經驗的優勢,使學生清楚的了解中藥生產、流通、應用中的問題,及通過為學生介紹經驗鑒別,指導學生準確、簡易的進行常用飲片的鑒別。

同時編制符合高職需要的中藥鑒定技術實驗指導書,充分體現“任務引領”課程的設計思想。將實驗教學活動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項目,按完成工作項目的需要和崗位操作規程,結合職業技能證書考證組織實驗內容,通過技能操作,引入必須的理論知識,強調理論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以實際操作為主,圖文并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操作能力;實驗內容體現先進性、通用性、實用性。將中藥鑒定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及時納入實驗內容,使實驗更貼近本專業的發展和實際需要。指導學生觀察中藥標本,比較中藥粉末的永久制片、臨時制片,學會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對藥材的鑒別,提高對中藥進行理化、顯微鑒別的能力。

三、專業能力培養與社團活動相結合

實踐教學是高職高專院校特色興校的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但由于課程時間的限制,如《中藥鑒定技術》這種培養實踐性能力的課程,僅僅利用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而同時學生專業社團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培養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其相對靈活的管理機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成長,促進學生的全面就業。本課題成員擔任《國藥學社》指導教師,針對中藥專業的核心能力――中藥鑒定能力的培養,依托社團,我們從藥材的野外采集開始,展開一系列的活動,如制作蠟葉標本、浸漬標本、中藥書簽,邀請省內專家講座,與校外企業聯合舉行活動等。通過這些有組織有目的的、連貫的多種形式的活動,鍛煉學生能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四、節假日活動專業化

充分利用學生生源地的不同,在“清明”、“五一”、“十一”等節假日期間布置課外作業,要求學生對家鄉的常見中藥進行識別、采集,并制作標本或移栽于我校。通過學生自己的勞動,采集、移栽藥材,逐步建立藥用植物資源庫,搜集、整理、制作和展出中藥標本,建立和豐富中藥蠟葉標本資源庫,為中藥鑒定能力的培養提供直觀素材。同時鼓勵學生假期進入藥店、醫院藥房等一線崗位進行工學結合實踐,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

五、校內實訓、醫院藥劑科見習、實習

在校內利用見習,進行中藥個子藥材、飲片、粉末的鑒別比賽等把中藥專業知識有機的、系統的串聯起來,加強對中藥的識別能力的培養。

在學生入學后的三四學期通過組織學生到醫院藥劑科見習,在最后一年的畢業實習階段,我們將組織學生充分利用實習單位的豐富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在一線工作崗位上的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在藥庫、藥房、制劑室的見習、實習過程,掌握處方調劑、使學生熟知中藥飲片的經驗鑒別要點,達到基本中藥飲片達到盲認水平,制劑配制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熟悉物材質量檢驗,保管養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一定臨床藥學的基礎知識,達到合理用藥的水平。

通過以上一系列改革,形成完備的中藥專業由專業思想的確立和鞏固到最后的對實際的一線工作能得心應手的培養體系,培養學生具備中藥專業的核心能力,實現中藥專業從“觀念職業人――準職業人――完全職業人”的全程育人。不僅為學生的就業奠定好基礎、鋪好道路,更使其具有更短時間適應崗位的能力、勝任崗位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姚麗梅,杜淑清.高職中藥制藥技術專業模塊化教學的探討.中醫教育,2007.

第8篇

【關鍵詞】:中藥資源;中醫藥性狀;鑒定

【中圖分類號】R286.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08-052-1

中藥是我國傳統藥物的總稱,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的藥品,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中藥資源作為傳統醫藥的重要部分,至今仍作為傳統藥材加以利用。近年來,雖然參照西醫藥劑學的方法,對部分中醫驗方進行了標準化,研制了一批中成藥產品,但是這些產品的生產是無序的,沒有質量標準的中藥飲片,在市場上的中藥材良莠不齊,一些中藥材以次充好,甚至以假充真。中醫藥鑒定的中心任務是研究中藥質量的形成及影響因素,按照國家藥品標準鑒定中藥真偽優劣,確保中藥質量,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本文從中藥的性狀鑒定的意義及方法予以探討。

1中藥材的鑒別方法

中藥材的鑒別方法有很多,通??煞譃閷χ参镒匀恍螒B的鑒別,對炮制藥材外表性狀的鑒別,用顯微鏡觀察微觀結構的鑒別,以及化學分析、生物測定等鑒別方法。[1]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還是中藥材的經驗鑒別法,也就是對藥材的外觀性狀的鑒別。以下介紹幾種簡單的經驗鑒別方法。

1.1看外觀注意觀察藥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顏色、形狀、粗細、斷面等等。

1.1.1看藥材的表面不同種類的藥材由于用藥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會有所差異。鱗莖的地下莖呈扁平皿狀,節間極短,上面有肉質肥厚的鱗葉,如百合、川貝母等,皮類藥材則多為卷筒狀。如大黃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去皮者可見類白色網狀紋理。斷面淡紅棕色或黃棕色,顯顆粒性。橫切面根莖髓部較大,有星點(異常維管束)環列或散在;根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發達,具放射狀紋理,無星點。

另外,一些藥材有著它們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滑、或粗糙、或長有鱗葉、皮孔、茸毛和突起等。比如海馬的外形就被總結成為“馬頭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長有“通天眼”,防風習稱“蚯蚓頭”等,這些特征都是鑒別地道藥材真偽優劣的重要依據。

1.1.2看顏色藥材顏色的不同和變化,我們可以通過對外表顏色的觀察,分辨出藥材的品種、產地和質量的好壞。比如,黃蓮表面黃褐色或灰黃色;丹參表面棕紅色或暗棕紅色;玄參表面灰褐色;何首烏呈團塊狀或不規則紡錘形,表面紅棕色,兩端各具有一個明顯的根痕,露出纖維狀維管束。質堅實而重,不易折斷。

1.1.3看斷面無論植物也好,動物也好,都是由一層層的組織器官構造而成的,當藥材被切開,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各種分層、紋路和不同形狀的小點。如雞血藤為紅紫色;質地堅硬,端面常可見年輪,木質部占大部分,有放射狀的射線與木質部想見排列,習稱“車輪紋”等;而黃芪的折斷面紋理呈“心”樣;商陸有多個凸起的同心性環輪,俗稱“羅盤紋”;杜仲在折斷時更有膠狀的細絲相連等等。這些獨特的斷面特征是鑒別藥材的重要依據。

1.2手摸用手感受藥材的軟硬、輕重、疏松還是致密、光滑還是粘膩、細致還是粗糙,從此鑒別藥材的好壞。不同藥材的質感是不一樣的。如三七,體重質堅實,俗稱“銅皮鐵鼓”。即使是同一種藥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如荊三棱堅實體重,而泡三棱則體輕;鹽附子質軟,而黑附子則質地堅硬。

1.3口嘗和鼻聞口嘗法鑒別藥材的意義不僅在于味道還包括“味感”,味分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黃蓮的苦、甘草的甜等。如穿心蓮味極苦,苦至喉部,經久苦味不減;黃芪、沙苑子嚼之味甜而有豆腥氣;西洋參、陳皮、板藍根、桔梗先甜而后苦;枳殼先苦而后微酸;續斷味苦、微甜而后澀;厚樸苦而辛辣;肉桂嚼之味甜辣,渣少為佳;秦艽、雙邊栝樓根味苦澀等。合歡皮味微澀、稍刺舌,而后喉頭有不適感;白附子、半夏嚼之麻辣而刺喉、刺舌;藜蘆粉味苦,有強烈的催嚏性,對舌有較強刺激性和燒灼感;遠志有一種特殊的苦味,伴刺喉感等。在使用口試鑒別法時要注意兩點:一是取樣要有代表性,藥材各部位的味覺可能不同;二是對強烈刺激性和劇毒藥材,口嘗時要小心,取樣要少,嘗后要立即吐出,漱口,洗手,以防中毒。另外有些中藥材如斑蝥因刺激性強,不宜口嘗。藥材的氣味與其所含的成分有關,鼻聞是比較重要的鑒別方法,尤其對于鑒別一些有濃郁氣味的藥材很有效的,如薄荷揉搓后有特殊的清涼香氣;魚腥草搓碎后有魚腥氣。

1.4水試和火試有些藥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燒灼一下會產生特殊的現象。如穿山甲與偽品的鑒別:分別取本品用水煮5分鐘:穿山甲基本沒變化,而偽品明顯變軟,表面變白,但不容化;如玄參的樣品浸入水中,水應成黑色;取紅花樣品入水中,水呈金黃色,而花本身不褪色;天然牛黃遇水不溶解,入靜水中,可吸取水分變潮但不變形,天然牛黃粉末加水涂于指甲,能染成黃色(掛甲),經久不褪色;熊膽的粉末放在水中,會先在水面上旋轉,然后成黃線下沉而不會擴散;血竭粉用火隔紙烘烤則熔化,對光照視呈鮮艷的血紅色;麝香被燒灼時,會產生濃郁的香氣,燃盡后留下白色的灰末。這些特殊的現象都與藥材內部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密切的關系,是常用的鑒別方法。

2討論

我國中藥資源豐富,種源廣泛,現有藥材達12807種,其中植物藥11146種,占其總數的87%。[2]中藥鑒定的對象多種多樣,很復雜。關鍵是要找出最佳的鑒定方法。有些中藥適用于形態鑒別,有些中藥適用于理化鑒別,有些中藥適用于生物鑒別等。針對某味藥的鑒別特征和鑒定方法,我們要弄清楚對哪一個對象有實際意義。中藥鑒定不是簡單的認藥,其最根本的出發點是實用,不與實際脫節。中藥材的經驗鑒別是非常實用的好方法,但要能正確的鑒別藥材的真偽優劣,還需要多年經驗的不斷積累,需要對中藥知識的不斷充實,才能準確辨認。

參考文獻

第9篇

《藥用植物學》啟發式興趣教學生活常識一、存在問題

1.知識點多而雜,學生學習吃力

《藥用植物學》融合了植物形態學、植物內部構造、植物分類學三方面內容,知識點多而雜。顯微部分的中柱鞘、纖維束、木纖維、韌皮纖維、晶鞘纖維、嵌晶纖維、樹脂道等名詞還沒搞清楚,植物形態部分的花盤、雌蕊群、合蕊柱、心皮、胎座、聚合果等,又一批概念名詞接踵而來。后面更是列舉100多科的科特征和藥用植物特征,要求熟悉的有60多科。海量知識,讓學生手足無措,學習倍感壓力。

2.理論教學抽象枯燥,學習興趣不高

該課程大綱要求學生掌握40多個重點科和200種重要藥用植物的形態特征。這么多內容,僅在課堂抽象講解,聽起來枯燥乏味。面對教材的圖片和繁雜的描述,學生無法想象其自然狀態,全為憑空臆測。無法真正把握概念的深刻含義內涵,更不可能在實際植物鑒別中靈活運用,畏難情緒油然而生。

3.學習以通過考試為目的,效果不佳

藥用植物的學習脫離不了實踐,該課程是一門實際應用學科,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藥用植物鑒別能力。但是,現今大學生學習目的性很強,僅為考試通過或拿獎學金,以期將來依此能找一份好工作。豈不知,本末倒置。工作是為有能力的人準備的,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人。單純為考試而強行記憶,或許能獲得一時的高分。但是,考試過后,死記硬背的知識點又在很短的時間內忘記的一干二凈。

4.影響后續多門專業課的學習

《藥用植物學》是后續多們專業課的重要鋪墊。專業課《中藥鑒定學》最核心的是中藥四大鑒別方法,而其中兩項和《要藥植物學》直接關聯。顯微鑒別的依據即藥用植物中顯微部分的內容,而基原鑒別的根本是藥用植物分類學部分?!吨兴庂Y源學》以研究中藥種類、分布的重要課程,這是以藥用植物分類、分布為基礎的?!短烊凰幬锘瘜W》《中藥化學》,其植物成分與植物類別密切相關,往往同科屬的植物化學成分近似,而科屬鑒別的根本即為植物分類學知識。上下屆師兄師弟相互傳言,如此惡性循環,已經形成了先入為主的觀念,《藥用植物學》很難學,更不利于以后的教學。

二、啟發式興趣教學設想與構建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睂W生又了興趣可以自己學,老師適當的啟發引導,這種興趣可以輻射到天然藥化、中藥鑒定學等多門學科。通過數年教學,借鑒其他兄弟院校教學經驗,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嘗試建立啟發式興趣教學體系,并取得良好效果。

1.構建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體系,激發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庇辛伺d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啟發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老師帶著新鮮植物,進行當堂講述。同時,將早期做好的塑封植物標本分發同學。老師一邊講,學生一邊觀察。難以理解的、抽象的名詞概念,在植物中找到對應的部位,更能理解其含義。充分發揮多媒體信息量大、直觀性強、圖文并茂等優勢,穿插植物照片,大大彌補了語言描述的不足。

2.充分利用環境條件,建立野外開放教學

教學環節我們不僅局限在教室,我們將“教室”擴大到校園,以及合肥市郊的大蜀山,都留下我們的足跡。圍繞校園栽培白玉蘭、南天竹等植物,讓學生辨認其形態特征。讓學生親自動手挖直立百部,一個株高不足40cm的小草,在地下近50cm深處,埋藏多數塊根,造型奇特。通過自己動手,學生知道中藥在自然性狀,增加感性認識,為以后藥材鑒別打下堅實基礎。在該課程學期末,特意安排了黃山野外實習環節。作為安徽植物種類最為豐富的地區,黃山藥用植物近3000種。豐富的植物類群,學習范圍不局限大綱要求的40個科200種藥用植物,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開闊的學習場地。讓學生從封閉的教室束縛中,解脫出來,開闊心胸,減輕學生的緊張氣氛,增加愉悅感,倡導快樂學習。

3.聯系生活常識,啟發學生學習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植物。食物、花卉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芭簲嘟z連”的絲是什么?讓學生親自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原來是螺紋導管。在實驗課購買采集草莓、菠蘿、瓜子、八角茴香等眾多果實,讓學生自主分辨屬于哪種類型。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和水果,橘子,我們吃的是什么部位?菠蘿吃的是什么?梨吃的又是什么?俗話說:“啞巴說話,鐵樹開花。”形容不可能辦成的事。但是鐵樹真的很難開花嗎?啟發學生思考,在興趣盎然中,學到眾多知識。

4.制作并展示藥用植物標本,培養能力和信心

野外實習過程中,安排學生采集植物、壓制標本。教學生制作標本,熟悉過程,在壓制標本過程中,熟悉植物細微特征。并通過塑封制作永久標本,豐富安醫大藥用植物標本館藏。一舉兩得。同時,并不定期在校園開展藥用植物標本展展覽,由學生進行講解,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成就感,以更加熱情飽滿的精神進行該課程學習。

5.建立靈活全面的考核模式

簡單的理論考試不能反映學生的真正水平,不能體現學生動手能力。從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并重、更能凸顯學生實際能力的角度出發,建立靈活全面的考核模式。理論知識部分考試占總成績的70%,標本制作占10%,野外實習考核占20%。使學生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6.創建藥用植物網站

師生在進行野外教學實習過程中,拍攝大量藥用植物照片,這些都是難得的電子資源。以靠這些資源,創建高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用植物網站。為學生在閑暇課余的自主學習中提供便利。提高學生興趣,增加校園中藥文化氛圍。寓教于樂,激發學生主動性學習,使得枯燥專業課變得興趣盎然。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在學習植物專業知識的過程中,認識理解自然生命的道理,啟迪人生。

三、總結與評價

在藥用植物學教學過程中,倡導啟發式興趣教學,借助學校條件和所處地理優勢,通過構建豐富多彩的教學授課體系,多角度引導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享受學習的快樂,主動學習,理論知識與能力得到全面培養。全面提升《藥用植物學》教學效果,為《中藥鑒定學》等后續專業課程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隨時與學生溝通互動,通過提問等方式,在檢測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啟發學生思維,隨時了解其學習情況。對教師而言,及時檢驗教學效果,總結教學經驗和教訓。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在不斷總結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逐步實現了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參考文獻:

第10篇

[關鍵詞] 天麻;鑒定研究;概述

[中圖分類號] R92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7(b)-013-02

中藥天麻(rhizoma gastrodiae)為蘭科(orchidaceae)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塊莖,《中國藥典》各版列為收載品種,性平,味甘,歸肝經,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之功,為治眩暈、頭痛之要藥[1],廣泛用于治療頭痛、周期性偏頭痛、眩暈、破傷風、癲癇、神經痛、偏癱,以及其他神經性疼痛和神經疾病,為臨床常用貴重藥之一。

天麻,原名赤劍,最早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記載與現代所用天麻相符[2]。近年來由于天麻野生藥源緊缺,栽培天麻逐漸上市。于是藥材市場上出現偽品、野生天麻、栽培天麻,為了更好地區分這些藥材,筆者對天麻的鑒定研究進行綜述。

1 理化鑒定

1.1 光譜鑒定

劉剛等[3]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對天麻進行了測定,并建立了天麻的紅外光譜圖譜;余艷等[4]用紅外光譜對天麻及其偽品進行了鑒別,發現能很好地區分天麻及其偽品。高夏紅等[5]用X衍射法測定天麻的X射線指紋圖譜,并利用圖譜及其相似度分析法鑒別野生和栽培天麻非常有效。Budzikiewicz等[6]利用紫外光譜對天麻及其偽品進行了鑒別,發現在190~500 nm范圍內能很好地區分天麻及其偽品。袁衛梅等[7]采用FI-NMR波譜儀分別測定了8個不同來源天麻特征總提取物(CGE)的1H-NMR指紋圖,從天麻特征總提取物中分得對羥基苯甲醇和天麻苷,經光譜解析及與文獻數據比較,鑒定了其結構,從而實現了天麻的1H-NMR指紋圖的解析[7-9]。

秦海林等[10]在NMR波譜儀上測定天麻的1H-NMR指紋圖,建立核磁共振氫譜法鑒別植物中藥的理論和方法,作為鑒別植物中藥的參照及其相對標準圖譜。

梁惠玲等[11]利用EI-MS法對天麻及其偽品進行鑒別,發現真品的主要成分對羥基苯甲醇的衍生物的甲醇提取物指紋特征性強,存在(m/z124)基峰及其進一步的裂解碎片峰(m/z107和m/z95)。此法為天麻真偽鑒別提供了可靠依據。

1.2 色譜鑒定

石上梅等[12]對天麻藥材HPLC指紋圖譜進行了研究,發現天麻的指紋圖譜用于鑒定天麻藥材很靈活有效。袁敏等[13]采用裂解高分辨氣相色譜法對天麻及其偽品進行了分析和比較,發現每種中藥材在特定條件下均有不同的裂解色譜圖,可用于鑒別。

2 生物鑒定

2.1 蛋白質電泳鑒定

張曉勤等[14]采用雙向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和質譜技術對天麻不同部位進行了比較蛋白質組分析與鑒定,對新生球莖中表達量明顯增加的5個蛋白質點用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MS)進行肽質量指紋譜的分析,并進行蛋白質鑒定與功能預測;王德先等[15]利用毛細管電泳法鑒別天麻及其4種常見偽品,電泳分離條件為24 mmol/L硼酸鹽(pH=9.4),運行電壓為16 kVF,結果很容易鑒別,方法準確、簡便、快速,可以作為中藥天麻的質量控制方法。

2.2 DNA鑒定

李長福[16]、關萍[17]、王曉玲[18]分別對天麻DNA進行了提取,為天麻生物學鑒定奠定基礎;王德信等[19]建立了天麻PCR反應體系,為天麻在DNA方面的鑒定作出了貢獻。陳祖云等[20]利用簡單序列重復(SSR)分子標記可有效地區分純合子及雜合子,從而使其能夠在分子水平鑒定野生和栽培天麻。陶鈞等[21]應用改進的RAPD方法測定了名貴中藥材天麻基因組DNA指紋圖譜用于天麻的真偽鑒別。

3 其他

3.1 性狀鑒別

呈長橢圓形,扁縮而略彎曲,長4~12 cm,寬2~6 cm,厚1~3 cm。一端有紅棕色干枯牙苞,習稱“鸚哥嘴”,有的為開花后殘留的莖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脫落后的圓臍形瘢痕,習稱“肚臍眼”。外皮剝落后部分殘存,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可見數圈點狀的退化須根痕組成的橫紋、麻點皺紋和輪節。質堅實,半透明,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角質樣,有光澤,嚼之發脆有黏性。概括為“天麻長圓扁稍彎+點狀環紋十余圈+頭頂莖基鸚哥嘴+底部瘢痕似臍圓”。鄧恒青等[22]通過對天麻環節紋的觀察,記錄天麻野生品、家種品1代、家種品3代環節的數目、節距(節間長度)以及節上點數(節上潛伏芽的數目),應用Excel軟件對記錄的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分析。為天麻藥材品質、規格、等級鑒別提供了新的依據和研究方法[22]。

3.2 顯微鑒別

橫切面最外層有淺棕色的后生表皮組織,下皮面2~3列由栓化細胞組成,細胞呈切向排列。皮層為十數列多角形細胞,有的含草酸鈣針晶束。不具內皮層。中柱大,散在韌皮部維管束,周韌型或外韌型。每束導管兩至數個環紋或螺紋非木化。薄壁細胞含多糖類塊狀物,遇碘液顯暗棕色,有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柬。髓部細胞類圓形。鸚哥嘴、環節紋、肚臍痕是天麻藥材性狀鑒別的三大要點。鄧恒青等[23]針對這三個要點的顯微鑒別特征做了補充性研究,為天麻的顯微鑒定提供了新的參考依據。

栽培天麻、野生天麻、偽品在理化鑒定和生物鑒定方面的研究使天麻的鑒定較為容易,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天麻的鑒定技術也將會有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478-479.

[2]石俊英.中藥鑒定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222-223.

[3]劉剛,董勤,俞帆,等.天麻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鑒別研究[J].光譜與光譜分析,2004,24(3):308-310.

[4]余艷,劉剛,董勤.天麻及其偽品的紅外光譜鑒別[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4(3):60-62.

[5]高夏紅,郭靈虹,李暉.X衍射指紋圖譜及其相似度分析用于鑒別野生和栽培天麻[J].化學研究與應用,2005,17(1):58-60.

[6]Budzikiewicz H, Djerassi C, Williams DH,et al. Mass Spectrometry of Organic Compounds[M].San Francisco:Hoiden-Day Inc,1967:121.

[7]袁衛梅,秦海林.天麻、肉桂和牡丹皮的1H-NMR指紋圖解析[J].河南中醫藥學刊,2000,15(4):9-11.

[8]方濤,朱開賢.用紫外光譜鑒別天麻真偽[J].山西中醫,1991,7(1):28-29.

[9]秦海林,趙天增,都恒青,等.核磁共振波法鑒定天麻及其偽品[J].中藥材,1994,17(6):23-24.

[10]秦海林,趙天增.核磁共振氫譜鑒別植物中藥的研究[J].藥學學報,1999,34(1): 58-62.

[11]梁惠玲,吳玉,易元芬,等.EI-MS法鑒定中藥天麻的真偽[J].中草藥,1996,27(6):367-369.

[12]石上梅,孫婕,杜慶鵬,等.天麻藥材HPLC指紋圖譜的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5,140(10):739-741.

[13]袁敏,張鉻光,曾志.裂解色譜法測定中藥指紋科譜[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66-70.

[14]張曉勤,胡金勇,曾英,等.天麻蛋白質的雙向電泳和肽質量指紋譜分析與鑒定[J].云南植物研究,2004,26(1):89-95.

[15]王德先,楊更亮,劉海光,等.天麻及其偽品的毛細管電泳鑒別及天麻素的測定[J].中草藥,2001,32(4):351-352.

[16]李長福,葛正龍,黃燮南,等.天麻DNA的快速提取方法[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4,27(3):226-227.

[17]關萍.蘭種植物天麻基因組DNA提取方法的比較研究[J].山東農業生物學報,2004,(5):422-425.

[18]王曉玲.天麻總DNA提取物的研究.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J].2005,7(2):110-111.

[19]王德信,段承俐,文國松,等.天麻PCR反應體系的建立[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4,19(5):514-517.

[20]陳祖云,王曉麗,宋聚先.貴州天麻野生與栽培品種的簡單序列重復標記鑒定[J].貴陽醫學院學報,2007,32(1):12-14.

[21]陶鈞,傅鐵祥,羅志勇,等.天麻特異DNA序列的克隆及其在天麻鑒定中的應用[J].生物工程學報,2006,22(4):587-591.

[22]鄧恒青,周漢華,童紅,等.天麻環節紋的觀察比較及數理統計分析[J].中國民間民族醫藥,2009,18(11):22-23.

第11篇

[關鍵詞] 高等農業院校;《中藥學》精品課;理論研究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 R642.4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6(a)-0165-03

《中藥學》是祖國醫學理論組成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中醫辨證論治、理法、方藥體系的重要環節,闡述、研究中藥的理論和臨床應用的學科,是中醫藥各專業的基礎學科之一[1]。中藥學在我國具有悠久歷史,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一個專業。目前,全國各中醫藥大學都設有中藥學專業,這些院校的中藥學專業大都只側重于傳統的中醫藥理論,如:中藥的藥化、藥理作用、臨床應用等研究,很少涉及中藥材如何規范化栽培、藥用植物育種、中藥資源開發與應用等方面[2]。長期以來,由于對合理開發和利用藥用植物資源的認識不足,致使許多藥用植物資源過渡采收,一些物種出現瀕危,甚至瀕臨滅絕[3]。為了加快中藥現代化的進程,提高中藥在世界上的地位,藥用植物資源的栽培、育種、中藥資源的開發等工作勢在必行,而這些恰恰是農業院校的優勢。隨著中醫藥學的發展和需求,中藥材的種植和養殖逐漸成為農業中的特殊部分,甚至有專家提出了“中藥農業”的概念[4]。因此,一些高等農業院校增設了中藥學專業。

吉林農業大學發揮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在全國最早創建藥用植物專業,培養了大批的藥用植物栽培方面的優秀人才。同時,根據國家發展需要,在其他高等醫學院校和綜合性大學的中藥學專業側重中藥化學、藥理作用、臨床應用等的研究,缺少了中藥資源、中藥材的標準化栽培、中藥材的育種、中藥生物技術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的時候,吉林農業大學在藥用植物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基礎上,不斷完善不足,形成了完備的中藥學專業教學和科研的體系和思路,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中第一個創辦了中藥學專業。在教學中,始終秉承以《中藥學》和《中醫基礎理論》等中醫藥基礎理論課程作為知識體系主線為載體傳授給學生。而《中藥學》課程,是中藥學專業基礎課,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它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對于農業院校的中藥專業的學生來說,學好《中藥學》對學好后記的中藥化學、中藥炮制學、中藥方劑學、中藥制劑學等學科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時亦是從基礎過渡到藥學實踐的橋梁課程?!吨兴帉W》課程組的老師,在查閱國內外有關精品課及《中藥學》精品課的文獻資料基礎上,總結和完善已有的《中藥學》精品課建設經驗,提煉出高等農業院校《中藥學》精品課模式。

1 高等農業院校的《中藥學》精品課的特點

高等農業院校是整個高等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培養和輸送多層次農業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更是農業科研成果的主要發源和創新之地。目前,我國的農業從傳統農業向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環保型大農業邁進,這對高等農業院校來講更是前所未有的承擔著為農業培養優秀人才、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功能,為農業技術現代化、促進農業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為前提[3]。吉林農業大學根據國家的發展需要,在藥用植物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中創辦了第一個中藥學專業,在實踐中使中藥學專業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比藥用植物專業更全面、更符合中醫藥發展的規律,同時凸顯了高等農業院校中的中藥學專業的特色和優勢,即學生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能夠獲得從中藥資源、中藥材的種植和養殖、采收加工和炮制、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和鑒定、藥理活性的研究、不同劑型的制備、制劑分析、質量標準的制定及新產品的研制等從上游到下游的整個知識體系,知識鏈比較系統和完整,貫穿整個知識體系的紅線是中醫藥學基礎理論。

《中藥學》精品課是列入吉林農業大學中藥學專業和中藥資源開發利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的專業基礎課和必修課,在整個中藥專業課程體系中起著指導性作用?!吨兴帉W》課講授得好壞直接影響到中藥專業學生對整個中醫藥知識體系的理解;也影響到將來學生畢業后能否按著中醫藥本身的特點和規律去從事研究、開發、應用中藥的工作。

2 《中藥學》精品課建設的意義

通過《中藥學》精品課建設,使本科生在學完基礎課后,向專業課過渡時通過《中藥學》課程得到良好的銜接,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通過實習不僅從藥材的藥用部位進行分類,掌握鑒別特征,而且也從功效上進行分類,牢固各類藥的功效與應用等方面理論知識,在講授傳統中藥理論基礎上,也與現代中藥的保健功能等相結合和簡要講授主要有效成分和主要藥理作用,這樣使中藥學的講授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而且也為后續中藥化學、中藥鑒定學和中藥藥理學等多門課程進行了鋪墊和較好的銜接,還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吨兴帉W》精品課為本科生傳授了中藥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按著傳統的中醫藥特色的思維方式,同時也為中藥生藥學科輸送后備力量提供基礎。

3 建立《中藥學》精品課的富有創新性和特色的現代教學方法體系

3.1 啟發式教學

傳統《中藥學》課程的教學手法是以教師為中心,主要采用單一課堂講授的教學方法,實施的是“填鴨式”教學[5],通過課程組的改革,《中藥學》課的課堂講授特點是靈活應用了啟發式教學方法,學生在生動活躍的教與學的互動中得到了知識。課堂教學上,激勵學生提問題,并對提問題的同學采取獎勵制度,培養學生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教學內容在生動活躍的教與學的互動中進行,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做到了融會貫通。

3.2 多媒體輔助教學

傳統教學模式即“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法[6],沒有立體感的圖片幫助進行教學,僅憑聽覺信息是非常抽象的, 學生常常感覺難以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加強實踐能力培養多媒體技術能將既往的教學媒體,如:投影、幻燈、錄像、掛圖、板書等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充分結合起來,圖片、動畫、錄像及解說等媒體被廣泛采用形成教學軟件,使單調乏味的中藥學課程,尤其是中藥基礎理論知識內容形象地體現在聲音、圖像、影視和動畫中,使其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內容形象化。使一些抽象的概念變成直觀的顯現,把繁雜的語句變成直觀易記的視窗,使中藥學的內容變得有趣、多樣和實用化。

3.3 課外活動小組輔助教學

結合課外科研小組的活動,把課堂內容付諸實踐。筆者指導了1999級、2000級和2001級三個年級的本科生的中藥學科研小組的創新發明活動,都獲得學校的“優秀指導教師獎”。在學生的創新發明活動中,主要體現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結合所學的《中藥學》知識和其他課程的知識,進行不偏離中藥特點的小型的中藥現代化研究。三個小組的研究成果“三棵針口腔潰瘍散”、“鹿角女性保健酒的研制”和“鹿角果凍的研制”都得到了有關專家的好評。同時,筆者為全校學生開設全校選修課,達到了對不同專業學生普及《中藥學》基本理論和常識的目的,得到好評。

3.4 開展《中藥學》精品課的雙語教學

大膽嘗試雙語教學,課題組已經進行了六個年級的《中藥學》雙語教學,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找到適合吉林農大特色的雙語教學方法。在《中藥學》雙語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首先用漢語講授每章的內容,之后用英語總結,課件中盡力做到英漢兩種文字,使得一些專業術語重復出現,加深印象,使英語授課學時達到50%以上。另外,每輪《中藥學》的雙語教學過程中,都有1個學生用英語演講的環節,每班分5組,每組做英文中藥學課件,派1名代表講,其他同學用英語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經過6輪課程,深受學生歡迎,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團隊精神和綜合素質。

實踐證明適合農大學生英語水平的雙語教學值得進一步提倡,這不僅是一個課程問題,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將來的進一步深造、就業、出國等都有積極地促進作用。尤其在中醫藥已被發達國家民眾廣泛認可的今天,國家需要大批的能夠用英語講解中醫藥的人才?!吨兴帉W》課程的雙語教學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提供優秀人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4 開展《中藥學》精品課的實踐教學

首先有1周的中藥學實習,是在理論課結束后的第二學期,在中藥鑒定實習的前一周,讓學生綜合中藥學與中藥鑒定學的知識,從基源、性狀、顯微、理化、尤其是性味歸經、功效、應用、劑量及有毒無毒等方面,通過觀察具體中藥,復習、鞏固、強化、記憶所學的知識,使中藥學課程內容融會貫通,真正成為學生頭腦中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利用第二課堂活動,和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創新活動等相結合,通過開放中藥鑒定與中藥實驗室、邀請專家做中醫藥知識講座等途徑使學生的中藥學知識以擴展和延伸。

5 考核方式方法體系改革

成績的考核包括:平時成績(作業成績、考勤情況、提出問題的獎勵成績)和終結性考試成績(筆試、以小組為單位的演講口試)。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使《中藥學》這門課程在整個中藥專業的課程設置中起到指導性作用。不僅為學生傳授傳統的中醫藥學知識,而且為學生提供一個中醫藥學特色的思維方式,即使中藥專業的學生能更好的將中國傳統中醫藥辨證施治的理論與現代醫藥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

6 結論

通過吉林農業大學《中藥學》精品課的建設,筆者建立了高等農業院校開設“中藥學”精品課的模式,即在大學二年級的第一學期開設此課程,理論教學學時數:40~50學時;在大學二年級第二學期開設一周的中藥學實習,是在中藥鑒定學實習的前一周,目的是強化學生對中藥知識的進一步認知。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輔助的啟發式教學,旨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知識和創新思路;開設雙語教學課,英文授課達到30%以上,加強學生對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考核方式多樣化,既要考核每位同學的客觀成績,又要考核團隊合作成績,靈活多樣;與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有機結合,使課程知識得以延伸。注重中藥學傳統理論的講授與中藥資源、中藥栽培與養殖、采收加工、化學成分、藥理作用、中藥藥劑等知識的有機結合,使農業院校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系統和全面。通過精品課模式的建立,希望為中藥學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林海燕,于佳寧.《中藥學》三位一體立體化教學模式探討[J].江蘇中醫藥,2010,42(9):69-70.

[2] 于濤,張磊,付雪松.《中藥學》教學方法的淺談[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8):73-74.

[3] 馬春英,李雁鳴,楊建肖.農業院校中藥學專業本科生指導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9,11(2):165-167,171.

[4] 陳景堂,祝麗英,李存東,等.高等農業院校增設中藥學專業的探索與實踐[J].藥學教育,2006,22(1):9-11.

[5] 高汝杰,常惟智,趙文靜.多媒體技術在中藥學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思考[J].中醫藥信息,2008,25(2):76-77.

第12篇

1.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山東濟南 250016;2.濟南人和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濟南平陰 250000

[摘要] 該文概述了中醫藥博物館在醫藥類職業教育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介紹了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中醫藥博物館的建設規模及展區分布,并從確定建設目標,優選項目負責人,加強團隊建設,充分利用當地資源,自己動手采集制做標本與市場采購相結合,多渠道收集藥材,加強技術創新,改進制做標本方法等方面詳細介紹了中醫藥博物館建設的經驗,并對如何建好中醫藥博物館,進一步發揮其社會效益進行了探討。

[

關鍵詞 ] 中醫藥博物館;建設;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 R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2(c)-0054-03

1中醫藥博物館在醫藥院校教學中的重要性

中醫藥博物館(或稱中藥標本館)是設有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等專業醫藥院校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實驗、實習及實訓的大平臺,它為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中醫藥相關學科的授課、實驗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職業醫藥院校中,培養學生成為技能型人才的公共大課堂和實驗實訓基地。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目前已經建成展出面積達1 200 m2,有各類中藥材及中藥飲片7 800余瓶,藥用植物浸制標本800余瓶,臘葉標本1 000余號,分為名貴藥材、道地藥材、中藥材及中藥飲片、藥用植物浸制標本、臘葉標本等展區大型的中醫藥博物館。是培養和提高青年教師專業水平的大課堂;是中醫、中藥專業相關課程的大課堂;是《中藥鑒定學》、《本草識別》、《藥用植物學》、《中藥資源學》等專業課程實驗課的大型實驗室;是中藥專業學生畢業實習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中藥藥劑員、中藥調劑員資格考試的一個考點(考場),特別是實驗技能操作課程考試是在中醫藥博物館進行的,也是中醫藥文化對外傳播交流的一大窗口。

2中醫藥博物館建設的做法

2.1學科帶頭人的選定和團隊建設

建設一流的大型中醫藥博物館需要有先進的設計理念,精深的學術水平。因此,選定一位中醫藥界知名專家作為學科帶頭人是關鍵,李建秀教授在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從事《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中藥資源學》教學和科研30余年,是《山東藥用植物志》首位主編,是山東省優秀教師,終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老專家,學術水平高,經驗豐富,退休后被聘請為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教授,擔任中醫藥博物館館長,主持博物館的設計、建設工作。由他帶領的中藥專業教學團隊2012年被評為山東省省級教學團隊[1],負責中醫藥博物館的建設工作(照片1)。

2.2目標明確,高標準建設

中醫藥博物館開始于2005年,以“中藥標本館”為起步,開始就是高標準高起點,以《中國藥典》[2]、《新編中藥志》[3]為標準,臨床用藥1 200味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為主要內容,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精神,以創建全國職業醫藥院?!耙涣鳌睘槟繕恕V笇枷肭逦?,目標明確,經過近10年的辛勤努力,到目前為止已實現了預定目標。

2.3多渠道收集中藥材及中藥飲片

①名貴藥材。名貴藥材展區中所收藏展出的藥材,如天然麝香、天然牛黃、冬蟲夏草、西紅花、人參、高麗參、西洋參(美國、加拿大進口品);東北長白山、山東文登、北京懷柔(國產品)、羚羊角、玳瑁、鹿茸、川貝母(松貝、青貝、爐貝)、三七(14個等級)、天麻、蛤蚧(進口品和國產品)、全蝎、蟾酥等名貴藥材是從河北安國藥材市場和安徽亳州藥材市場一個品種一個品種精心挑選購進的。

②道地藥材。全國200味道地藥材及其等級基本俱全。分為:關藥:人參、北五味子、北細辛、關木通、關防風、關龍膽、關黃柏、鹿茸、麝香等20多味;北藥:地黃、金銀花、北沙參、酸棗仁、黨參、北山楂、丹參、蔓荊子、瓜蔞、香附、黃芪、黃芩、阿膠、全蝎等20多味;懷藥:懷地黃、懷牛膝、懷山藥、懷四大懷藥為代表,還有密銀花等;浙藥:白術、杭白芷、玄參、延胡索、杭、麥冬、溫郁金、浙八味為代表,還有浙貝母等;川藥:川貝母、川芎、川黃連、川郁金、川白芷、川白芍、川麥冬、川烏、附子等20多味;廣藥:檳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四大南藥等;云藥:三七、茯苓、云木香等;

西藥:當歸、大黃、黨參、中寧枸杞、甘草、軟紫草、麻黃、肉蓯蓉等。

除少數種類由學生贈送,大部分是從河北安國藥材市場和安徽亳州藥材市場等地精心選購。

山東道地藥材60多個品種,其中植物藥40多個品種:靈芝、昆布、海藻、太子參、白芍、白頭翁、北沙參、徐長卿、丹參、黃芩、地黃、天花粉、桔梗、香附、半夏、薤白、三棱、牡丹皮、白鮮皮、側柏葉、玫瑰花、槐花、金銀花、濟菊、白果、銀杏葉、柏子仁、馬兜鈴、芡實、苦杏仁、桃仁、郁李仁、木瓜、北山楂、豬牙皂、皂角刺、大棗、酸棗仁、連翹、蔓荊子、菟絲子、瓜蔞、牛蒡子、薏苡仁、老鸛草、茵陳等;動物藥有:全蝎、阿膠、蟾酥等。大部分自己采集加工制做,少部分為藥材市場購進或學生贈送。

③中藥材及中藥飲片。中醫藥博物館所陳列展出的7 800多瓶中藥材及飲片中,其中包括中藥,中藥中根據其來源分為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植物藥中又分為根和根莖類,皮類,葉類,花類,果實種子類。還有民族藥和民間藥。多數從河北安國藥材市場和安徽亳州藥材市場精心挑選購進(照片2),也有少部分是甘肅、寧夏、東北、四川等地學生贈送。有正品,也有少數的代用品和偽品。

山東地產藥材350味[4]:如丹參、蔓荊子、祁州漏蘆、蛇床子、黃芩、馬兜鈴、地榆、金銀花、槐花、女楨子、石竹、瞿麥、紫參、白頭翁、白芍、牡丹皮、大青葉、板藍根、杜仲、龍牙草、苦杏仁、木瓜、北山楂、委陵菜、翻白草、皂角等,大部分是自己動手采集加工制做,少部分是從藥材市場精心挑選鑒定購進的。

2.4自主開發和科研創新,制做藥用植物浸制標本和臘葉標本

①藥用植物浸制標本800余瓶,如桔梗、蔓荊子、丹參、紫參、石竹等,是李建秀教授帶領他的團隊爬山涉水從山東的蒙山、泰山、膠東半島、濟南南部山區親手采集制做的。特別是2008年8月份正是雨季,蒙山的考察采集行程7 d,當時連降大雨,李教授不顧70多歲高齡,帶領年輕教師冒雨爬山越嶺,登上懸崖峭壁采集標本(照片3)。在野外克服種種困難,采集制做了600多號浸制標本。浸制標本制做時間都在8年以上,長者10年,仍保持綠葉鮮亮,枸杞果實桔紅,像在野外生長狀態下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立體感強,瓶瓶都如精致的藝術品,不僅對學生學習《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技術》、《本草識別》等課程觀察藥用植物浸制標本有很好的效果,加深印象和理解,對外展出也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深受參觀者喜愛和贊賞,同時與科研工作緊密結合,取得創新性成果[5-6]。

②藥用植物臘葉標本,同樣是李建秀教授帶領他的團隊親手采集壓制,每份標本都經李建秀教授親自鑒定,特別是他發現的山東貫眾、山東耳蕨、山東石竹、山東丹參等新種的模式標本,中醫藥博物館均有收藏展出,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照片4)。

3討論

3.1選好團隊學科帶頭人是創建全國一流大型中醫藥博物館的關鍵

李建秀教授理念先進、學識淵博,主持帶領中醫藥博物館團隊,從設計到建設,克服了許多技術困難,經過10年的艱苦努力,才創建了這樣一個全國一流的大型中醫藥博物館,所以選好學科帶頭人是關鍵。

3.2自力更生、創新技術是創建全國一流大型中醫藥博物館的成功經驗

在標本館的建設中,好多山東地產藥材,特別是800瓶藥用植物浸制和臘葉標本都是李建秀教授親自帶領青年教師和學生多次從蒙山、泰山、濟南南部山區采集和制做的,既突出了山東地產和道地藥材的特色,節省了資金投入,又讓年輕教師和學生學到制做標本的技術,并且在制做過程中創新了多項技術,培養了人才。所以自力更生、創新技術是創建全國一流大型中醫藥博物館的成功經驗。2012年被山東省民政廳注冊命名為“中醫藥博物館”[7]。

3.3為教學服務是創建中醫藥博物館的中心任務

創建中醫藥博物館的目的是為中醫中藥相關學科課程授課創建一個大課堂,及其實驗課的大型實驗室,為學生畢業實習創建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培養學生成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臺,因此中醫藥博物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為教學服務是它的中心任務。

3.4 “開放式”的中醫藥博物館能更好的發揮其社會效益

中醫藥博物館建成后的幾年中,以“開放式”管理,不僅對校內老師和學生全天開放,成為有關課程上課的大課堂和大型實驗室、學生自學的學習室,對社會也是全天、全年開放,一年365天從不關閉。每年迎來國內多批名流及來自美國、日本、韓國等中醫藥學者及愛好者前來參觀學習,充分發揮了中醫藥博物館在教學、實驗、學生自習、對外傳播交流中醫藥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和效益(照片5)。并在2014年9月被中國癌癥基金會鮮藥學術委員會授予教學基地。

[

參考文獻]

[1]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公布2012年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名單的通知[魯教高學(2012)9號]2012年8月7日,序號:74 山東力明科技學院中藥專業教學團隊.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M].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360-361.

[3]肖培根.新編中藥志(5卷)[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1180-1182.

[4]李建秀,周鳳琴,張照榮.山東藥用植物志[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4-7.

[5]李建秀,周鳳琴,李曉娟,等.山東貫眾屬(鱗毛蕨科)兩新種[J]. 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2012,34(1): 17-21.

[6]李曉娟,韓建萍,李建秀,等.基于葉綠體psbA-trnH基因間區序列鑒定山東丹參為新種[J].藥學學報,2013,48(8):1338-13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合奇县| 吉林省| 黄龙县| 五原县| 阜城县| 宁武县| 美姑县| 堆龙德庆县| 邻水| 宜兴市| 古丈县| 庐江县| 天长市| 亳州市| 洛阳市| 裕民县| 香河县| 札达县| 丹寨县| 宁夏| 陕西省| 鹿邑县| 山阴县| 乐东| 炉霍县| 宜兰市| 天祝| 嘉峪关市| 麦盖提县| 宁都县| 兰考县| 福建省| 陇南市| 伊宁市| 承德县| 惠安县| 鲁甸县| 洪湖市| 苏尼特左旗| 西平县| 封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