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血壓病的防治

高血壓病的防治

時間:2023-06-05 09:56:1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壓病的防治,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血壓病的防治

第1篇

【關鍵詞】高血壓病;防治;社區管理對策

高血壓病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而且是引起心肌梗死、冠心病、腦卒中的主要原因,其給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危害,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如何有效控制好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在社區衛生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因素,臨床醫師應該認真分析分析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想出對高血壓病的預防措施,做好宣傳工作,提高社區高血壓病患者及其家屬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和早期預防、保健能力。在對社區衛生醫療機構的發展和完善過程中,將社區高血壓病的防治提高到重要的層次,并且將社區老年人的高血壓病的管理融入到平時自己的工作中。

1 高血壓病發生的的主要危險因素

引起高血壓病的病因有很多,臨床上主要見于以下幾種:原發性高血壓、藥物治療不當引起的高血壓以及繼發性的高血壓等,另外長期的心理壓力以及精神因素、大量長期的吸煙酗酒都容易患高血壓病。高血壓是最常見的一類心腦血管病,而且是心腦血管病發生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一般高血壓病患者輕者會影響病人的生活、工作質量,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很多并發癥,甚至會導致患者的死亡,所以,高血壓病現在已成為非常嚴重的、重大的、社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而社區醫生對高血壓的防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 對高血壓病實施有效的干預手段是防治高血壓的第一步

2.1 干預范圍

根據流行病學方法,將社區高血壓患者以“預防為主”實施有效干預,主要干預范圍是轄區內所有居民。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1)危險分層。主要目的是將患者進行高血壓危險等級進行劃分,依據是患者血壓水平和患者的現存的危險因素。(2)制定治療方案。按危險分層把社區內的高血壓患者分為四級,分別為極高危、高危、中危、低危。根據分級對不同的患者制定對應的全面治療方案,要求患者按時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測血壓以及其他檢測項目和各種危險因素[1]。(3)敦促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按時對小區內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一定的藥物治療和戒煙戒酒等生活方式改善治療,減少危險因素的發生。

2.2 宣傳教育政策

在社區對社員通過刊物、板報、折頁、講座等宣傳形式,讓患者明白過量攝入食鹽和動物內臟,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與高血壓的發病率密切相關;讓患者明白高血壓的發生與家族史、肥胖、吸煙等危險因素有關;知道戒煙、限酒、防止和控制肥胖,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入,經常參加有氧活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可以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2]。讓病人及家屬了解高血壓、認識高血壓,讓治療高血壓的誤區顯示出來,使患者走出這些誤區,比如說,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新藥優于老藥、當血壓穩定到正常后就自行停藥等[3]。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讓高血壓病人及家屬學會自己測量血壓,自己監測自己的血壓高峰期,在臨床對血壓的動態監測中發現正常人血壓一般有兩個峰值,一個在清晨,一個在午后。教育患者在對自己血壓動態監測時需要考慮血壓的峰值。通過動態監測后,來決定用藥的種類、用藥時間以及用藥的量。定時吃藥,動態檢測,以期用最少的藥達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2.3 新患高血壓患者的篩查與監測

通過多年的臨床經驗,我們認為主要有三種方法檢出新患的高血壓患者:(1)在社區醫院實習門診登記制度,首診時務必測量血壓,登記高血壓患者。(2)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記錄,對社區居民定時篩查,年齡段主要在35歲以上的社區人員行血壓篩查。(3)積極開展家庭訪視和社區服務,定期檢查,追蹤觀察,提高患者對衛生人員的指導信心。

3 藥物治療高血壓病的注意事項

3.1 合理應用的降壓藥物

在臨床對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進行降壓治療過程中,一般需要服用2種或2種以上的降壓藥來有效控制血壓,有文獻證實,小劑量聯合應用不同種類降壓藥物比單用較大劑量的某一種藥物降壓效果更好且不良反應較少。所以,降壓藥物的聯合應用在高血壓患者日常病情中十分普遍。指導患者合理地聯合用藥,但合并用藥時所用的藥物種數不宜過多,過多則可能有復雜的藥物相互作用。

3.2 降壓藥物治療原則

(1)堅持個體化的用藥原則。因為不同患者的高血壓的病因、合并癥、病程及其嚴重程度不同,病人的年齡、身體狀況、性別也不盡相同,所以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恰當的降壓藥物[4]。(2)在治療高血壓初期,一般應從小劑量、單一用藥開始降壓,然后逐漸增加劑量。在治療過程中發現單一用藥治療效果不好時應及早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治療,及時選用多種藥物聯合治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降壓效果而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現象;(3)堅持長期服藥、終生服藥的原則,有些患者血壓反復,無法正常按時服藥是主要的原因之一。長效降壓藥的使用可以將患者的血壓長期控制,病人只需一天或幾天服藥一次,這樣有利于堅持服藥,是臨床醫生應該建議患者的工作。

4 結語

社區工作中應加強社區醫生的技術水平,搞好醫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為患者排憂解難,達到治療控制高血壓的目的,盡可能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呂國良.高血壓病綜合康復治療的近況[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1,10(5):473-475.

[2]馬克敏.高血壓防治相關知識對患者血壓控制狀況的影響[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8,24(12):10-82.

第2篇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5-144-01

老年高血壓病在歷代醫學書籍中記載大多見于“眩暈”、“頭痛”、“肝陽”、“肝風”等篇中。由于常見測得血壓升高,而臨床并無眩暈等癥狀,1993年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斷術語?疾病部分》將高血壓病稱之為“風眩”,是以眩暈、頭痛,血壓升高、脈弦等為表現的眩暈類病。

在高血壓的防治中,中藥一直發揮著積極作用。《內經》中:“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醫學預防疾病的總則。歷代醫家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飲食,運動,起居,情志調適等許多獨特的預防保健方法。目前中藥通過多環節、多層次、多靶點的綜合治療,可使老年高血壓病人提高生活質量,逆轉終末器官損傷,防止心腦血管意外。

1、中藥治法與方藥研究

老年高血壓病的產生有一個漫長的過程,虛、瘀作為疾病形成中的一種病理改變,得到人們的重視。老年性高血壓病患者陰陽氣血衰弱,氣血弱則血脈易瘀阻,補虛化瘀應當作為其基本治法,可以予以育陰潛陽、溫腎壯陽、陰陽雙補等治法,調補氣血陰陽,配合活血化瘀,通補共用,使人體陰陽平衡,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可以用天麻鉤藤飲、半夏白術天麻湯、歸脾湯、大定風珠、右歸丸治療,結果降壓明顯,總有效率高達90.1%。活著運用補腎和絡方(杜仲、桑寄生、女貞子、生黃芪、羊藿、黃精、澤瀉、懷牛膝等)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治療6個月后,有效率達90%,補腎和絡方能平穩降壓,作用持久,減少血壓波動,改善微循環,保護內皮,及對降低血管事件、減少心血管死亡率等方面帶來益處。

2、中藥食補防治老年高血壓的幾種方法

許多患者認為,患上了高血壓就要吃降壓藥。其實降壓的方法有許多種,如合理的飲食,特別是藥膳,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

芹菜性味辛甘而涼,能清肝明目。可以防治高血壓。可選擇芹菜半斤,榨汁,紗布濾出,再加入等量蜂蜜,混合均勻,每次引用40毫升,每日3次,不僅能夠降血壓,還有降血脂、通便的作用。對于老年人尿路感染、頭痛、失眠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天麻母雞湯是體質虛弱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補的良好藥膳。主料為老母雞一只、天麻50克、鉤藤30克。將雞剔除內臟,洗凈;天麻和鉤藤用紗布分別包裹,放入雞腹內,加入適量生姜、大茴香、大棗、食鹽等調料。小火燜燉2小時,挑出藥渣,喝湯吃雞肉,佐餐用,3天服完。

經搜集整理,防治老年高血壓的其他常用食療方法有:

(1)山楂決明湯山楂30克,決明子6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2)明黨牛膝湯 明黨參、懷牛膝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3)決明海帶湯 海帶20克,草決明15克,水煎飲湯、吃海帶。

(4)雙耳粥 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適量。早晚食用。

(5)羅布麻葉6克,山楂15克,五味子5克,冰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

(6)菊槐茶:、槐花、綠茶各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3、老年高血壓的中醫辨證治療

老年高血壓可以通過中醫的辨證施治,用中成藥來治療。中醫把高血壓分為寒、熱兩種,屬熱的有頭暈目眩、口苦口干,容易上火等;屬寒的平時怕冷,手腳發涼等。治療原則是熱證要清,寒證要溫。熱證的高血壓可用杞菊地黃口服液、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中成藥,寒證的高血壓可用金匱腎氣丸、附子理中丸等。

4、老年高血壓的預防方法

(1)情志的調養對高血壓病的預防和保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讓自己情緒處于平穩狀態,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當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對憂郁患者,要參加輕松愉快的業余活動,如釣魚、書畫、音樂等,從而維持穩定血壓。

(2)起居調攝生活要有規律,早睡早起,按時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堅持適度的體育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動作和緩,切忌使猛勁;保持心態平和;注意氣候變化,防寒避暑;盡量少去擁擠、嘈雜的地方。

(3)清淡飲食,避免 “三高”食物,堅持低鹽、低脂、低熱量的原則,攝鹽應控制在每天4克以內,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天低于3克。此外,有研究證明,烹調時用鉀鹽代替鈉鹽,及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如紫菜、土豆等,有利于體內鈉鹽的排除。

(4)吸煙飲酒與血壓升高有直接關系。吸一支煙可使血壓上升25mmHg。同時應當不飲高度烈性酒,絕對禁止酗酒。

(5)按摩保健。按摩頭部,用兩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額,再用手掌按擦頭部兩側太陽穴部位,然后將手指分開,由前額向枕后反復梳理頭發,每次5-10分鐘。按摩頭部可以清頭目,平肝陽,使頭腦清新,脹痛眩暈消減,頭部輕松舒適,血壓隨之下降。此外還有擦腰背、點血壓點等法。如擦腰背是用兩手握拳,用力上下按摩腰背部位,每次3-5分鐘,具有補腎強腰,舒通經脈,降低血壓的作用。血壓點在第六頸椎兩側5厘米處,點穴按壓可以通經活絡,降低血壓。

近年來,中醫藥防治老年高血壓病的研究不斷深入,不斷提出新的高血壓病的中醫病因病機觀點,推出有一定療效的中藥復方,并對其降壓機制進行了研究。只有提高中醫藥防治研究地位,通過嚴謹而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學研究,提高中醫藥防治研究水平,進而提高臨床療效,才能使中醫藥在高血壓病的防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坤根,李亞平.高血壓中醫保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朱樂夫.高血壓保健三個三[J]中華養生保健, 2011,1,1.

[3]孫三妹. 原發性高血壓的保健指導[J] 中國當代醫藥,2009,1,2.

[4]時梅莉.中醫中藥治療高血壓病的探討[J].河南中醫學院報,2003,18(2): 45-46.

[5]穆廣梅.高血壓辨證體會[J].中國醫藥報,2004 ,19(1): 59.

[6]王桂娟編著.《高血壓最佳生活方案》.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 P55-61

[7]馬卞梁主編.《高血壓自然療法》.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P14-34

[8]郭豫濤編.《專家講解高血壓之實用藥療》. 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10年P30-43

第3篇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以某市某區A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轄的B社區的居住人口作為調查對象。根據街道戶口登記簿進行社區居民的登記,初步建立社區居民的健康檔案。社區共有居住人口982人,其中高血壓病患者194例,占社區人口的19.8%。高血壓病患者的年齡在32~93歲,平均(51.8±4.3)歲;其中男101例,女93例。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確定高血壓的診斷標準[2],個體在沒有服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進行至少3次不同日的血壓測量,如有2次或以上血壓值在以下范圍: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則認為該個體是高血壓病患者。

1.2 研究分組將社區居民根據高血壓病患病情況分層隨機分組,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和對照組均為高血壓病患者97例,非高血壓病患者394例。兩組被調查人群的性別、年齡、血壓水平沒有顯著差異。干預組采取高血壓的防治干預措施,對照組不采取任何措施。

1.3 干預措施

1.3.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社區人群高血壓的有效手段。(1)宣傳:社區全科醫生可以開展社區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宣傳,通過在社區辦專欄、廣播、畫廊、播放錄像、板報等形式定期張貼和更換健康教育材料。(2)訪視:社區全科醫師每月到高血壓病患者家庭及居委會進行訪視,測量患者的血壓,給予面對面的咨詢指導,教會患者控制鹽、糖等的攝入,戒除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建議患者遵循低脂、低鹽、低熱量的飲食原則,并根據患者年齡、性別、體重指數、血壓值等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運動量。

1.3.2 服藥干預 針對我國高血壓病患者服藥依從性不高的特點,針對性的進行患者的服藥干預。社區全科醫生應讓患者認識到堅持服藥的重要性,講解持續服藥對其身心造成的不良影響,叮囑患者定期監測血壓,并根據患者的血壓情況,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1.4 觀察指標 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前后的血壓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高血壓病患者的比較

干預組:干預前收縮壓為(131.4±19.6),舒張壓為(87.81±5.62);干預后收縮壓為(125.30±17.90),舒張壓為(80.13±5.36)。對照組:干預前收縮壓為(132.1±20.4),舒張壓為(86.49±5.11);干預后收縮壓為(131.9±17.8),舒張壓為(85.15±6.23)。干預組干預前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74,P

2.2 兩組的高血壓防治效果比較

干預組沒有一例高血壓病患者發生,且原高血壓病患者中有11例血壓正常;對照組發生3例高血壓病患者,原高血壓病患者中有2例血壓正常。兩組血壓控制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67,P

3 討論

據2002年衛生部組織的全國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18歲以上居民(成人)高血壓病患病率為18.8%,全國高血壓病患者約1.6億,比1991年的高血壓病患者數上升31%,并且有逐年增長的趨勢。我國高血壓病有“三高”(患病率、致殘率和病死率高)、“三低”(知曉率、服藥率和控制率低)和“三不”(不規律服藥、不難受不吃藥及不愛用藥)的三大特點,這是高血壓的防治不能真正起到明顯效果的主要原因。

高血壓的發病大多與超重、肥胖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通過社區綜合干預,能夠發揮基層醫療優勢,通過宣傳、教育、指導等方式,達到社區全科醫生與高血壓病患者的社區人群的互動,從而達到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的目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高血壓病患者干預后的舒張壓和收縮壓均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而且干預后干預組沒有新發高血壓病例,表明干預效果是有效的。以上研究充分表明,對高血壓采取社區全科醫生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有顯著的效果,值得推廣。

參 考 文 獻

第4篇

高血壓病的三級預防的主要內容

一級預防是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二級預防是對已患有高血壓病的患者進行系統的有計劃的全面的治療,預防其病情加重或發生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早期正規治療高血壓,減低高血壓并發癥的危險因素。三級預防是對重癥患者的搶救及康復治療。對重度高血壓患者,進行搶救,有效預防并發癥,同時進行康復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社區衛生工作中,對居民及患者進行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強化自我保健知識,使居民逐步掌握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知識,對維護人民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意義

高血壓病是一組以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分別三次測量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為特征,伴有頭暈頭疼等癥狀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見病,可影響心臟、大腦等多個器官功能。高血壓病通過改變飲食結構,適當體育鍛煉,減輕體重,降低血脂,放松心情,保證良好情緒等得到很好的防治,對已經發病的患者,通過合理治療可以有效控制血壓,很好地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等,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醫學|教育網整理搜集。因此,無論對醫務人員還是社區居民,甚至是高血壓病患者而言,正確合理的防治是一項長期工作。開展高血壓病健康教育,是居民及患者獲取高血壓病防與治的基本知識,使得患者配合治療的一種途徑,也是其它一切治療的基礎。

高血壓病教育的目的

(1)使患者與家屬及社區居民掌握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常識,更好地配合社會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2)對于患高血壓的病人,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保證長期正規合理的治療,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3)避免發生高血壓病急性合并癥(如高血壓腦出血)。因此要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調整用藥種類及藥量。

(4)使家屬掌握在特殊情況下的處理措施。如高血壓腦出血發生時,不要隨便搬動病人,應撥打120急救電話,并使患頭偏向一側,頭部用冰水擦拭或冰敷等。以防止腦部更多出血及嘔吐物嗆著病人,使患者窒息死亡。

第5篇

【摘要】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社區防治高血壓疾病的效果;方法:對社區2007年6月―2013年6月社區116例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資料進行分析;結果: 加強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用藥方法,可以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結論: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了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社區健康教育;高血壓;方法

高血壓是心血管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終身性疾病,治療需要長期進行。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例如心、腦、腎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資料表明高血壓患病率呈上升趨勢,推算我國高血壓患者已超過一億人[1]。通過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在飲食、用藥和監測等方面自我管理較欠缺,血壓控制不理想。因此,社區對高血壓進行系統的高血壓知識的健康教育,有利于人們對高血壓病的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一個完整的防治高血壓病的方案包括:高血壓健康教育、飲食控制、運動鍛煉、藥物治療和血壓監測,社區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壓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一般資料及作用

1.總結2007年6月―2013年6月社區106例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資料,其中男66例,女50例,年齡45歲―78歲,所有患者均為長期居住。

2.社區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壓疾病中的作用

對所有高血壓患者和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者進行有關高血壓疾病知識的講座,使其掌握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可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因此,社區健康教育是減少高血壓病發生的有效途徑。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壓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高血壓大多起病緩慢、漸進,一般缺乏特殊的臨床表現,而常常被人們疏忽,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肥胖、高脂血癥或有頭暈、頭痛等人群應經常監測血壓,以盡早發現高血壓病人。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壓病人的早期治療和規范化治療。高血壓病人可通過健康教育了解高血壓病及其并發癥對人們的危害及可治療性,長期控制好血壓對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性,使高血壓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自覺、長期地堅持體育高血壓鍛煉,合理飲食,規范用藥,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二、社區健康教育的對象、方式和內容

社區高血壓知識健康教育的方式: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如集中講座、看科教影視片、發放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手冊、醫患個別交談以及病人之間相互交流等。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的內容:首先見解高血壓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特點、并發癥的嚴重危害性,使病人了解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引導病人對該病的治療,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從而做到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定期復查;對已發生并發癥的高血壓病人要鼓勵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使病情得到最佳控制。其次講解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知識,如低鹽、低脂飲食、戒煙、控制體重、適當的體育鍛煉和保持良好情緒對防止高血壓病在重要意義及使用降壓藥物可能出現的毒副作用、注意事項和長期規范用藥的重要性,使其掌握有關藥物的知識,達到正確用藥和長期堅持用藥的目的,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三、小結

高血壓是心血管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終身性疾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它的并發癥累及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并對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社區對重點人群進行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對減低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提高高血壓病的治療效果,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6篇

0.133 kPa),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倍增[2]。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和致死的危險率。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一些高血壓病患者及其家屬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發現他們對高血壓病防治在認識上還有不少誤區需要糾正,否則,不利于高血壓病的控制與治療。筆者就高血壓病防治過程中常見的誤區報告如下。

1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雖然我國新的高血壓病診斷標準已在2005年修訂并頒布,但仍有一部分人包括部分醫務人員的觀念沒有更新。2005年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將高血壓病診斷標準(修訂版)[3]定義為:未服用抗高血壓藥情況下,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需要注意的是收縮壓等于140 mmHg或舒張壓等于90 mmHg也是高血壓病。

2隨著年齡的增長,收縮壓可以適當升高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老年人舒張壓正常,收縮壓可以達到150~160 mmHg,甚至更高,屬于正常,不需處理。大量研究,特別是老年人收縮壓升高項目(SHEP)研究表明[4],在老年人群中,孤立性收縮壓升高是腦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危險因素,收縮壓控制在理想范圍內可降低腦卒中發生的風險[5]。

3血壓很高但沒有不適感,沒必要治療

事實上,在高血壓早期或機體已經適應后,患高血壓病的病人,特別是長期高血壓者,可能會沒有任何不適感。但心臟和血管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會逐漸造成血管壁增厚、彈性降低,出現并發癥。循證醫學表明,高血壓病人服藥與不服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長期堅持用藥者由于血壓降至正常水平,可以減少或推遲心、腦、腎等靶器官所受損害。

4發現血壓高就立即服藥

于不同日多次測血壓,如果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才可以診斷為高血壓,但即使診斷為高血壓也不都是應立即服藥。對于1、2級高血壓的低危、中危組的患者首先應進行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包括改變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行為和習慣。在非藥物治療的同時監測血壓,如果血壓仍不能達標再開始藥物治療。

5希望服藥一段時間就根治高血壓病

高血壓病一經確診,絕大多數病人需要終生服藥治療。截至到現在,尚無任何一種儀器和藥物能夠根治高血壓病。

6間斷性服藥

部分患者間斷性地服用降壓藥,即血壓升高時服藥,血壓降為正常時馬上停藥,服藥―停藥―服藥導致血壓降低―升高―降低,不僅達不到治療目的,而且由于血壓較大幅度地波動,將會導致心、腦、腎等靶器官嚴重的并發癥。正確的方法是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長期堅持用藥治療。

7血壓高靠輸液治療

有的高血壓病人想依靠輸幾天液降壓,其實除了高血壓急癥如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需要靜脈點滴降壓藥治療外,一般的高血壓是不需要輸液的。經檢查如血液黏稠度高或纖維蛋白原高,可以輸液治療。

8血壓降到多少合適

根據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制訂的標準[4],中青年高血壓應將血壓降至理想血壓120/80 mmHg,對于所有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為140/90 mmHg以下,而對糖尿病或腎病患者血壓<130/80 mmHg,老年患者應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

9怎樣服用降壓藥

眾多大型臨床試驗均顯示,單種降壓藥物只能使不足1/3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5-7],而多數患者均需聯合應用降壓藥物;聯合用藥已成為現代降壓治療的發展趨勢。單一藥物對輕度高血壓也有一定療效,加大藥物劑量可以提高降壓效果,但同時副作用加重,因此,建議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采取綜合措施、聯合用藥以提高降壓效果,減少副作用。

參考文獻:

[1]Ezzati M,Lopez AD,Rodgers A,et al.Selected major risk factors and 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disease[J].The Lancet,2002,360(9343):1347-1360.

[2]Lewington S,Clarke R,Qizilbash N,et al.Age-specific relevance of usual blood pressure to vascular mortality: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or one million adults in 61 prospective studies[J].The Lancet,2002,360(9349):1903-1913.

[3]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高血壓病診斷標準[S].修訂版.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2005:14.

[4]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高血壓病的治療[S].修訂版.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2005:16.

[5]Hansson L,Zanchetti A,Carrutbers SG,et al.Effects of intensive blood-pressure lowering and low-dose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principal results of the 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HOT)randomised trial.HOT Study Group [J].The Lancet,1998,351(9118):1755-1762.

[6]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Diuretic versus alpha-blocker as first-step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final results

from the 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ALLHAT)[J].Hypertension,2003,42(3):239-246.

第7篇

關鍵詞:社區衛生服務高血壓知曉率舒張壓收縮壓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2-0137-02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的資料。搜集觀察了2006年和2008年的4558位農民的體檢資料。

1.2方法。

1.2.1判斷的標準。判斷是否為高血壓所依據的標準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所制定的標準[1]。當沒有吃治療高血壓疾病的藥物的時候,3次或3次以上的測量結果中至少有2次的結果達到了舒張壓≥90mmHg或收縮壓≥140mmHg的要求,其中1mmHg=0.133kPa。

1.2.2健康教育。它對于防治高血壓疾病是非常重要的。要定期組織講座,向群眾傳播有關高血壓的知識。要向群眾發放有關的教育資料。要建立一個超過35歲和第一次診病的病人要測量血壓的機制。除此之外,還要向病人說明所吃的食物最好是以少脂、少鹽、少熱量為主。并要求病人做適量的運動,但是運動量卻要很好的控制,而且在運動時一旦出現了不舒服,就要馬上停止運動[2]。

1.2.3藥品干預。高血壓疾病的治療過程是漫長的,這一點,在社區工作的醫生和護士必須要讓病人明確的認識到,并且囑咐病人一定要按時吃藥,切不可自行停止服藥或是再隨意地吃其它的藥物,若有不良反應出現的時候,一定要馬上向醫生報告;病人的血壓要進行定期的測量,而且每個人的體制不同,因此他們的治療方案也會不盡相同,所以,這就要求社區的醫生們要按照病人的自身體質來具體制定每個人的治療方案;患有高血壓疾病的病人切不可站立太長的時間,而且起來的時候一定要慢慢的進行,避免出現性低血壓而使自己跌倒。

1.2.4心理護理。對于高血壓病人來說,他們的共同點之一就是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郁悶或激動等心理,雖然說,有的病人并沒有出現什么并發癥,但是可以發現他們的生活質量明顯的不如以前了[3]。要想控制好高血壓病人的病情,就要使病人、醫生、家屬、好友還有社區共同努力才行,幫助病人接受治療,改變不好的習慣和生活的方式,從心理上充滿信心。病人的心理對于疾病的治療是很重要的,社區醫生和護士要對病人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使病人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時刻保持心情舒暢,切忌出現悲觀、憤怒等消極情緒,提高自身的應激能力,使心理平衡,只有這樣,治療的效果才有可能會良好[4-9]。

1.2.5統計學方法。對數據的處理使用的是SPSS13.0統計軟件。用平均數±標準差來表示計量的資料,用t檢驗,用X2檢驗計數資料,若P

2結果

2006年時,體檢時高血壓病人的知曉率是62%,2008年時,高血壓病人的知曉率是86%。由結果顯示,2006年高血壓知曉率要明顯低于2008年的高血壓知曉率。

3討論

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疾病的知曉率、控制率、治療率是防治高血壓疾病的目的,而很好的控制和治療的前提卻是提高病人對高血壓病的知曉率。社區衛生服務在治療高血壓病人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對群眾進行健康教育,制定35歲及以上病人第一次診治時測血壓的制度等各種干預措施,使得人們對高血壓疾病的知曉率明顯得到了提高,對防止高血壓疾病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很多病人之所以會患有高血壓疾病原因就是他們并沒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還有就是自身超重等,社區衛生服務可以監督病人,幫助病人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從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這對治療高血壓有很大的幫助[10]。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愿意接受社區衛生服務的治療,社區的醫生和護士對病人提出各種建議,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和幫助,受到了一致好評。

社區衛生服務對防治高血壓疾病有很大的幫助,它使得群眾的知曉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幫助病人進一步了解高血壓疾病,從心理上不畏懼,積極地接受治療。今后要更加做好社區醫療的干預工作,為社區的患者做出更大的貢獻。參考文獻

[1]嚴冬,王招娣,宵黨生,等.1721例高血壓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06,18(9):14-15

[2]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63-168

[3]呂維萍.高血壓病人的社區護理[J].中國民族民問醫藥,2009,18(23):178

[4]張艷清.社區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病病人遵醫依從性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8(4A):932-933

[5]郝慶蓮.102例高血壓病人的健康教育[J].全科護理,2010,8(1B):181-182

[6]李鋒英,韓巧英.高血壓病人的社區健康教育與康復指導[J].護理研究,2008,22(suppl 1):176-177

[7]高成玲.高血壓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全科護理,2009,7(10A):2623.2009,7(10A):2623

[8]許毅.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J].全科護理,2009,7(10A):2623

第8篇

【摘要】目的:通過調查了解不同年齡段西昌市區市民高血壓防治知識了解途徑及知曉情況,為城區居民高血壓病防治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 隨機對西昌市市中心年滿18歲的居民采取對答式的問卷調查,內容分高血壓知識了解途徑和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的了解。分析不同年齡段市民對高血壓病知識的知曉情況。結果:共計完成問卷480份,有效率達100% 被調查者中18

【關鍵詞】高血壓病 年齡 相關知識 知曉情況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Xichang city Hypertension knowledge among the public and the different age,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Look into the residents whose age is over 18 years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t Xichang City center and complete a total of 480 questionnaires.The effective rate reaches 100% .18

【Key words】 Hypertension;Age; Related knowledge; Awareness

高血壓病是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1]。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高血壓是防止高血壓患者進一步發展為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為了解西昌市區不同年齡段居民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情況,以便更有效進行高血壓防治工作,遂對西昌市居民進行了有關高血壓防治知曉情況的調查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西昌市市區年滿18歲居民

1.2 調查方法 隨機抽樣調查 :包括人口學指標(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危險因素,家族史以及)高血壓病防治知識(飲食,吸煙喝酒,體力勞動,繼發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家族史以及正常血壓值等)

1.3 統計分析 問卷經審查后,用Epi Data3.1建立數據庫并錄入。統計分析采用SPSS13.0

2 結果

2.1 西昌市不同年齡段了解高血壓知識途徑:通過健康雜志了解相關知識在各個年齡段普遍處于少數(18~30歲占19.8%,,31~45歲占13.6%,大于45歲占15.6%),青年人了解高血壓防治知識相對廣泛,新聞媒體,互聯網,醫生,高血壓患者皆為主要獲取相關信息手段。中老年人使用互聯網獲取高血壓信息占極少數;老年人獲取高血壓相關知識很大比例在于醫生,占了51.9%。結果見表2。

3 討論:本次調查發現,西昌市居民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情況普遍較低。例如許多高血壓基礎常識知曉率在各個年齡段達百分之五十以上,但是血壓正常值的知曉率分別在21.3%,22.0%,26.9%。而且總體來說,因為高血壓的患病率隨年齡的升高而升高,中老年人對于高血壓防治知識相對而言比青年人高[2]。

不同年齡段獲取高血壓防治渠道也存在較大的區別。例如中老年人很少通過網絡等新媒體了解高血壓,占了5%,而青年人分別占了30.2%,15.3%,醫生對于他們是了解高血壓是最重要的途徑,其原因可能是中老年人為高血壓病的高危人群。

本次調查對象未區分高血壓患者和正常者,因而缺乏這兩者高血壓知識知曉情況的比較,這也是本次調查的局限性。國外有研究顯示,高血壓防治的知曉情況不僅與年齡段有關,還與性別,BMI和種族有關,BMI數值大者或者白種人的自我血壓知曉率相對較高[3]。

本次調查發現西昌市市民不同年齡段分別對高血壓病防治知識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認識,建議分不同年齡段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進行普及。

參考文獻

[1] 吳錫桂 我國高血壓,冠心病的流行現況與展望[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8,(2):52-53

第9篇

【關鍵詞】高血壓 社區護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人們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還處于較低水平[1]。高血壓病不但直接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還給國家和個人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研究顯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近年來高血壓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所以高血壓防治應針對影響高血壓的危險行為因素而采取措施,這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區防治。在高血壓的社區防治工作中,積極開展社區護理干預,尤其是在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中可以大大提高高血壓的防治水平。不少人在此方面已經做了許多有益探索,現結合工作實踐,就近年來有關高血壓病的社區護理干預措施作一簡單探討。

1 健康教育

高血壓病作為生活方式疾病,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從高血壓一級預防角度來看,若早期發現,及時防治,去除可能伴隨的一些不良因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健康教育是社區護理干預的基本形式,被認為是可以顯著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轉變不良生活方式,培養健康行為的最佳手段。且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健康意識,文化程度越高健康意識越強,建議將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列為健康教育的重點。護理人員可通過個別咨詢、書面指導、團體指導等方式加強健康教育指導,提高病人對不良行為、危險因素、并發癥、預后和規則用藥治療的重要意義等相關知識的認知,自覺培養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病的發生,同時,還要最大限度簡化治療方案,因為復雜的治療方案,病人常常難以堅持,應提倡選擇副反應低、廉價、長效的控釋片劑,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從性。

2 加強自我管理指導

根據病人個體差異調整飲食結構,超重、肥胖、高鹽膳食及中度以上飲酒,是國際公認的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而且一些有利于高血壓控制的因素沒有形成主流,因此膳食指導就成為社區護理干預中的主要措施之一,社區護士應在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制定膳食原則,指導平衡膳食,根據個體情況編制食譜,做好記錄。觀察病人膳食結構的變化,結果證實,膳食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高血壓。

3 膳食指導

(1)減少鈉鹽,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要超過6克。

(2)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優質蛋白質,可以減緩心血管病的發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改善食物結構,減少含脂肪的肉類,增加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少的禽類和魚類。

(3)注重補充鉀和鈣,如綠葉菜、鮮奶、豆類制品等。 轉貼于

(4)多吃蔬菜和水果,飲食應以素食為主。

(5)限制飲酒。大量飲酒可誘發心血管事件發生,飲酒還可降低藥物療效,提倡高血壓病人戒酒,飲酒量越大危害越大。

4 運動鍛煉

運動訓練一向被人們認為是防治高血壓非常重要的有效手段。一定量的適宜運動后,運動者的血壓會低于安靜值。如果長時間堅持規范的訓練,訓練者安靜時的血壓也可以下降。有文獻報道,在合理科學的運動療法后,訓練者的收縮壓可以平均下降10-15毫米汞柱,舒張壓平均下降5-10毫米汞柱[2]。對于高血壓患者,運動療法可以作為重要的輔助療法。運動類型包括步行、慢跑、騎車、太極拳等,在護理中要特別注意,一是高血壓病人運動后常常會出汗,汗出多了血液會濃縮,所以要注意補充相應的水分和鹽分;二是運動強度掌握得當才能保證運動的效果,高血壓運動療法傾向于中低強度。研究表明,低強度運動的降壓作用比高強度的運動更好,尤其是對中度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不提倡高強度運動,運動的一個更重要的指標,就是病人自己當時的感覺,如運動時以可說話、哼歌為適宜,運動后以不發生頭暈、不心慌氣短、不是非常疲勞為度。

5 減輕身心壓力

長期的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壓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響高血壓病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社區護士應根據病人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和個性特征,進行護理干預,避免負性情緒,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處理好家庭和同事之間的關系,尋找適合自己的心理調節方法,通過心理咨詢增強承受身心壓力的能力,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社會環境,對控制高血壓病亦起著重要作用。

由于人們對高血壓危險因素防范意識淡薄,通過多種多樣的社區護理干預,就能提高處在高血壓病危險狀態人群的自我管理水平,從重視高血壓治療轉向護理心血管病的健康,提高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參 考 文 獻

第10篇

1.1高血壓病治療面臨的問題

①現在使用的各類降血壓藥物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影響水、電解質紊亂,影響血脂、血糖的代謝,影響肝腎功能;②降血壓過程血壓病波動大,尤其老年人時常發生性低血壓;③個體化差異大,許多患者即使測量血壓病在正常水平內,但是臨床癥狀改善不佳;④長期服用藥物后容易產生耐藥性,需不斷增加劑量或者增加降血壓藥種類;⑤治療過程中容易只重視血壓病,忽略患者的主觀感受,對癥狀的改善效果不佳;⑥忽視了非藥物治療的價值。

1.2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病的優勢

①臨床治療時,綜合患者全身癥狀結合中醫理論的整體觀念,辨證施治,避免了只注重降血壓而忽視患者主觀感受、癥狀的弊端;②降血壓效果平穩、緩和,減少血壓病波動;③不良反應較少,對機體的損傷較少;④無明顯的藥物依賴性、耐藥性,可以長期服用;⑤中藥現代研究,提示多種中藥成分均能夠作用于神經內分泌機制,從而調整人體內環鏡[23]。

2中醫對高血壓病的認識

2.1高血壓病的病因

齊放[4]認為,高血壓病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病理過程,是由素體體質、精神、飲食、勞欲等多種因素交互作用所致。體質的陰陽偏盛或偏衰、稟賦不足、臟腑虧虛等均為發病的內因,過度精神緊張或強烈精神刺激是發病的常見因素。

2.2高血壓病的病位

一般認為高血壓病的病位在清竅,與肝、脾、腎密切相關。傅仁杰[5]認為,主要在肝、腎兩臟,病位在肝,根源在腎。鄧旭光[6]認為,高血壓病的病位初起在肝、脾,繼而影響心、腎,最終導致心肝、脾、腎諸臟俱損。

2.3高血壓病的病機

中醫歷代醫家對其發病機制論述各不相同,歸納起來認為高血壓病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是患者陰陽、氣血、臟腑、經絡關系平衡失調,進而出現痰濁、瘀血所致[7]。一般認為本病以肝腎陰虛、氣血不足為本,風、虛、火、痰、瘀為標,早期多以實證或本虛標實為主,晚期以虛證為主、虛實夾雜[8]。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嚴格區分病、證、癥的概念,不僅強調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而且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等各種理論。如何辨別疾病不同階段的特點,診斷疾病是中醫理論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為治療提供最直接的證據。中醫藥防治高血壓病,應根據患者不同階段的特性,針對目前高血壓病治療的趨勢,主張采取以西醫辨病,規范治療的同時,中醫辨證,以期控制病情、減輕病痛,病證同治,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3中醫分階段論治高血壓病

3.1高血壓病前期

JNC7提出收縮壓120~129mmHg(1mmHg=0.133kPa)或舒張壓80~89mmHg為高血壓病前期,指處于正常血壓病和高血壓病之間的血壓病值,易進展為高血壓病及出現相關并發癥。高血壓病前期臨床表現有兩種情況:①僅見血壓升高而無臨床癥狀,且未達到高血壓病診斷標準;②雖然血壓病升高,但未達高血壓病診斷標準,且伴有頭暈,頭痛,面紅目赤,失眠,乏力,肥胖等癥狀。高血壓病前期病因多與飲食不節、久坐少動、情志失調等有關,其病機主要為“六郁”(氣、食、濕、痰、血、火)[9]。高血壓病前期和中醫理論中的“未病”極為相似,“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高血壓病前期如果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可降低高血壓病的發病幾率,但是針對高血壓病前期治療,西醫主要以治療性的生活方式干預為主,包括減輕體質量、減少鈉鹽攝入、補充鉀鹽、減少脂肪攝入、戒煙、戒酒、增加運動、減輕壓力等。高血壓病的發生時多種神經內分泌機制共同參與的結果,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中心曾嘗試用降血壓藥(坎地沙坦)來預防高血壓病,期望通過調節RASS系統來降低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其得出的結果并不能完全證明降血壓藥可以延緩高血壓病的進展[10]。反觀,許多中醫藥復方在調節神經內分泌上有其獨到的功效,中醫學提倡“治未病”理論和高血壓病三級預防觀點無形的契合更是提示中醫藥在高血壓病前期治療中應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基于“治未病”的思想,采用辨證論治可以明顯緩解癥狀,減輕患者痛苦。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可以調整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包括中醫非藥物治療的針灸、推拿、氣功引導、藥膳、穴位貼服、磁療、足浴等都有良好效果,鄧鐵濤創的“浴足方”廣為應用,能顯著降低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如頭痛、頭暈、失眠等,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11]。有研究認為,非藥物治療在高血壓病治療中重要意義的有三個方面,其中包括控制高血壓病前期及輕度高血壓病,作為輕度高血壓病前3~6個月的首選或基礎治療[12]。在高血壓病前期,可利用中醫學非藥物治療手段配合辨證治療可減輕患者的癥狀,針對患者個人體質、發病原因及“六郁”病機,延緩高血壓病進展。

3.2高血壓病階段

近現代醫家認為,高血壓病多以實證或本虛標實為主,其發病趨勢逾趨年輕化。筆者認為原因是:①與情志相關惱怒焦慮,氣郁化火,內傷七情可發為高血壓病;②與飲食結構相關,如多食肥甘厚膩,平素缺少運動,滋生濕熱,日久化痰生瘀可發為高血壓病。高血壓病在治療性生活方式干預無效(包括中醫藥治療)或者已經達到藥物治療標準時,患者需要接受降血壓治療。根據中醫學“標本緩急”理論,此階段血壓病不穩定為患者最突出的癥狀,應以控制血壓病為最重要的目的。此階段中醫藥防治高血壓病的應明確3個方面:①輔助降血壓,增加降血壓藥物的療效,大量的臨床試驗證明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同時,服用中藥復方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血壓病、減少藥物用量。多種中藥的有效成分有類似于西藥降血壓藥的效果,例如:防己、黃芩、鉤藤、益母草、赤芍、羅布麻具有血管擴張作用。遠志、酸棗仁具有中樞性降血壓作用。全蝎、地龍、鉤藤、桑寄生具有中樞神經節阻斷作用。川芎、當歸、大蒜、赤芍、丹參、牡丹皮、前胡、五味子、茵陳、紅花、三棱、藁本、白芷、羌活、獨活等有鈣離子拮抗劑類作用。葛根、佛手、羊藿有β受體拮抗劑類作用[1314];②減少降血壓藥物的不良反應,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化酶抑制劑藥物引起的干咳、皮疹,鈣離子拮抗劑藥物引起的頭痛、頭昏、心悸,β受體激動劑導致的心動過緩等。例如:車前草、澤瀉、益母草、防己、茯苓、桑白皮、蓄、茵陳、龍膽草、羅布麻具有利尿作用,可以治療各種降血壓藥引起的下肢水腫;③治療高血壓病的伴隨癥狀,包括耳鳴、失眠、心悸等癥狀,雖然此類癥狀西醫無針對性治療措施,但是往往此類癥狀可以引起患者血壓病波動,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有研究發現,未經治療的高血壓病患者生活質量雖低于同齡健康人,但卻高于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15]。高血壓病一旦確診后,控制血壓病是治療高血壓病的首要目的。目前,治療措施仍以西藥降血壓藥物治療為主,中醫藥治療突出體現在增效、減輕不良反應,使患者能夠更好的耐受降血壓治療,延緩疾病進展。中醫采用辨證論治的方法和“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根據高血壓病過程中的具體病證進行辨證論治,有針對性的使控制血壓病和改善癥狀想結合,有效的避免了降血壓治療中“只見血壓病不見人”的思維方式。

3.3老年高血壓病階段

高血壓病無特效治療藥物,患者需終生服藥,長期服藥的過程中出現若干問題:①降血壓藥物依賴、敏感性降低。許多高血壓病患者病程久,需服用多種降血壓藥物,隨著年齡的增大,動脈血管彈性減退,導致脈壓差增大,性血壓病變化大,患者容易出現晨峰現象和性低血壓病[16];②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和人均壽命的增長,中國的老年病人日益增多,由于社會經濟原因,多數老年患者與子女長期居于兩地等各種問題,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容易出現情志失調的問題,進而導致血壓病不穩定,研究表明高血壓病患者焦慮和抑郁的發生率較正常人群明顯增高[17];③因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患者會出現心悸、胸悶、耳鳴、失眠等癥狀,測量血壓未見升高。此時中醫藥治療除了發揮增加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作用外,更需遵循中醫學情志致病的理論進行辨證論治。高血壓病后期病機以虛為主,有觀點認為腎虛是高血壓病病機關鍵,其認為目前臨床對高血壓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使升高的血壓病迅速被控制,直接改變了高血壓病的進程。高血壓病的中醫學病機由以往認為的肝為主演化到腎虛為主要病機[18]。總之,隨著年齡增長,機體功能衰退,出現的中醫病機有如下特點:以腎虛為主,虛實夾雜證居多;變證叢生;病理產物壅盛;情志致病多見。針對高血壓病發展到后面疾病的特征和病機發生變化,高血壓病伴隨癥狀成為困擾患者的主要問題,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病后期應突出如下幾個方面:①血壓病水平不應過低,充分利用中醫藥平緩降血壓的作用配合降血壓藥物,防止出現低血壓病癥狀和血壓病波動情況;②注重辨證論治,針對患者最影響生活質量的主要癥狀治療,充分利用中醫藥綜合調理全身癥狀的優勢,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調暢情志;③注重補腎活血治療,高血壓病后期患者多年老,腎精虧虛,因虛致實,導致痰濁瘀血氣逆。④注重非藥物治療,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高血壓病后期患者可練習太極、氣功能運動,通過吐納、行氣等方式調暢情志,疏經活絡,延年益壽。

4結語

第11篇

關鍵詞:老年性高血壓病;特點;治療

    高血壓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血管病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基數不斷增加,高血壓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因此加強老年高血壓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在陜西省銅川市區醫院接受治療的80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80例患者,其中男62例,女18例;年齡39~78歲,平均56.8歲;平均病程18.2年。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1979年全國心血管疾病防治會議的診斷標準及分期條件。

1.2  診斷標準:血壓持續或>3次非同日收縮壓≥140 mm Hg(1 mm Hg=0.13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 Hg即可診斷高血壓病,若年齡≥60歲以上者即老年性高血壓病[1]。

1.3  治療方法:①輕度臨界高血壓(140/90 mm Hg)范圍內患者16例給予非藥物治療,囑患者勞逸結合,限鹽,注意飲食,控制體重,加強體育鍛煉,戒煙酒等;②血壓升高達160/95 mm Hg以上者給予藥物治療,一般先選擇1~2種降壓效果較強的藥物,階梯降壓治療。2周為1個療程,對無效者予2~3種藥物聯合應用。

1.4  療效標準:參照衛生部頒布的《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顯效:舒張壓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者;有效:舒張壓下降未達10 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或收縮壓下降≥30 mm Hg;無效:未達上述水平者。

2 結果

    所有患者經過3~6個月治療后,80例患者中68例血壓降至正常,12例未達正常,無一例出現高血壓病并發癥。

3 討論

3.1  發病特點:①多以單純收縮壓升高為主,由于大動脈粥樣硬化,彈性降低,周圍小血管管徑變小,周圍循環壓力增高,出現單純收縮期高血壓;②血壓波動范圍大:老年人壓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血壓常有較大波動。用藥過程中容易出現低血壓;③靶器官并發癥多,最常見的是心腦血管并發癥,如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衰竭等[2];④合并癥多,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應注意個體化用藥;⑤β-受體敏感性降低及交感神經活性降低,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對β-受體阻滯劑的療效均減弱;⑥左心室肌肥厚:據Framingham調查研究證實老年高血壓患者伴有左室肥厚者猝死及心肌梗死發生率是不伴有左室肥厚者的5倍[3]。且逆轉左室肥厚可以改善高血壓病和冠心病的自然病程,對高血壓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

3.2  老年高血壓病治療:應遵循合理用藥、小劑量給藥、緩慢增量的原則,個體化用藥,還要避免驟然停藥,以免導致血壓反跳。在無危險因素及靶器官損害情況下,首選非藥物治療,通過調節飲食,適量運動等控制血壓。若2~3個月后血壓控制仍不理想者應予以藥物治療;有危險因素及靶器官損害的患者應早期藥物治療。先選用單一種類的藥物,自小劑量起,密切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隨時調整。目前降壓藥物主要分為五大類:①利尿劑;②β-受體阻滯劑;③鈣離子拮抗劑;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⑤α-受體阻滯劑。

    筆者認為HPE的第一線治療藥物應選用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及ACEI。目前觀點認為,HPE宜首選利尿劑治療,適用于輕、中度患者。根據國外臨床試驗研究表明,噻嗪類利尿劑不僅有良好的降壓效果,而且還可以預防心血管并發癥發病率與降低死亡率。據報道它可降低25%~36%的腦卒中發病率,27%~44%的冠心病發生率。但容易引起低血鉀、高脂血癥、高血糖、高尿酸血癥等,因此可與保鉀利尿劑或ACEI同時應用,以防低血鉀的發生。β-受體阻滯劑降壓的同時還可以抗心絞痛及抗心律失常,能夠逆轉左心肥厚,減少冠心病的發生,預防心肌梗死。不良反應主要是降低心率,升高三酰甘油,影響糖耐量。ACEI也可逆轉高血壓患者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最常見不良反應是咳嗽,多為干咳。且不宜與保鉀利尿藥合用。鈣離子拮抗劑降壓平穩,對糖代謝及脂代謝無明顯影響,近年來國外報道長期應用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出血甚至癌癥等危險,但在我國大型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未發現上述危險性,相反可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α-受體阻滯劑降壓作用明顯,可逆轉左心室肥厚,對脂質代謝、糖代謝均無影響,不良反應主要為首劑效應,容易出現性低血壓,長期應用可產生耐藥。

    藥物治療老年性高血壓,沒有必要一定將血壓控制到140/90 mm Hg以下,對于老年人,血壓太低容易造成腦部缺血,因此應個體化用藥,降血壓控制到合適水平。如單一藥物無法達到目標,應盡早聯合用藥,控制血壓后逐步減藥,力爭以小劑量藥物長期控制血壓。

4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J].高血壓雜志,2005,13(增刊):6.

第12篇

關鍵詞:高血壓;護理干預;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9-0389-01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模式的現代化,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不斷加快以及社會的老齡化等社會因素,高血壓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研究顯示,引發高血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近年來高血壓病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高血壓應從高血壓的誘發因素著手并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近年來有關高血壓病的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做一概括,進一步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

1 誘發因素分析

經過對本社區76例高血壓患者誘發因素進行了統計分析,其中不良飲食習慣29例,占38.2%;缺乏疾病知識17例,占22.4%;精神緊張、易激動9例,占11.9%;抑郁、孤獨性格9例,占11.9%;其他相關因素12例,占15.8%。

1.1 不良的飲食習慣。經對29例有不良飲食習慣患者的詢問,發現其生活都有不同程度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吸煙、飲酒的嗜好,部分患者食鹽量高。

1.2 缺乏高血壓疾病知識。因患者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對高血壓疾病知識的了解,加之發病初期不重視,服藥幾天血壓降下來就停藥,血壓高了才吃藥,這樣多次反復,就容易成為2級高血壓了。

1.3 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有的高血壓患者認為高血壓病最后會導致腦出血、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給家人帶來負擔,有時會情緒激動,血壓波動大;個別患者脾氣暴躁,遇事不冷靜,易激動促使血壓升高。

1.4 抑郁孤獨情緒。有些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因病情反復,治療過程漫長,從而情緒低落、悲觀失望,甚至對治療失去信心,造成血壓波動大、不穩定,給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 護理干預方法

高血壓病的誘發因素有很多種,高血壓的治療也具有長期性的特點,因此,針對性的日常護理干預在高血壓的防治中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2.1 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國際公認的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是超重、高鹽膳食及中度以上飲酒,因此膳食指導就成為社區護理干預中的主要措施之一。社區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個人習慣編排個人每日飲食表,采取循序漸進逐日分解的方式指導患者堅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含粗纖維的食物,限制飲酒,少飲咖啡、濃茶等刺激飲料。對個別難以控制的患者,必須讓其家屬及朋友參與勸導,共同糾正其不良飲食習慣。

2.2 指導正確治療。高血壓病經確診后一般需要終身治療,如果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差,必然造成高血壓控制率低。因此,對那些缺乏高血壓疾病知識,不能堅持長期治療的患者,必須反復強化護理干預。社區醫護人員要加強對用藥依從性的宣傳教育,使患者及家屬充分認識到遵醫服藥對治療高血壓、防止并發癥發生的重要性,從而堅持長期服藥,使血壓下降并控制在正常范圍以內,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壓病患者的心血管發病率和病死率。

2.3 重視心理干預。長期的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是引發高血壓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響高血壓病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社區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和個性特征采用心理疏導、認知療法、行為治療等形式進行心理干預,幫助患者增強自控能力,使其保持平和心態,從而有效改善治療效果。

2.4 適量運動鍛煉。生命在于運動,適當的體力活動不但可以控制超重、肥胖、增強體質,還可以放松心情,消除緊張情緒,降低血壓。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體狀況,社區醫護人員應協助制定適合不同個體的運動種類、強度、頻度和持續時間,達到科學鍛煉的目的。研究證實,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是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有效的運動處方。

3 健康教育指導

健康教育是社區護理干預的基本形式。眾所周知,高血壓患者不可能長期住院治療,社區醫護人員應認真開展社區健康教育,以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幫助其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3.1 開展門診教育。主要根據前來就診的病人的年齡,文化層次開展面對面地健康教育,向病人講解高血壓的基本知識:如高血壓的主要癥狀、危險因素、主要并發癥及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堅持服藥和監測血壓的重要性,使病人建立正確的疾病防控理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藥依從性,主動配合治療;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督促病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高血壓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3.2 發放宣傳材料。除在社區醫院內張貼宣傳海報、出黑板報、放映宣傳教育片等手段進行高血壓相關的各種宣傳教育外,還可以通過家庭訪視、入戶調查、定期為居民進行常規血壓測量等方式,對社區一般人群進行高血壓防治知識的普及及宣傳教育,讓更多的居民認識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

3.3 舉辦健康講座。如果條件允許,請上級醫院專家教授來社區給前來就診的高壓患者及其家屬作專題知識講座。主要向病人宣傳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危險因素的防范、高血壓病的用藥指導、合理膳食和運動對血壓的影響及預防措施等進行系統的講解和指導,以提高病人對高血壓的防治能力,增強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

綜上所述,高血壓病的社區護理干預、健康教育形式多種多樣,每種措施相互獨立,但又緊密聯系,互為補充,社區醫護人員應根據社區人群需求,充分利用社區衛生資源,制定干預計劃,多管齊下,進一步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使高血壓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療。

參考文獻

[1] 孫寧玲.《中國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標準手冊(2008版)》.;輕工業出版社,2008年06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阳市| 高阳县| 噶尔县| 家居| 上栗县| 横山县| 光泽县| 广水市| 防城港市| 家居| 江达县| 武定县| 宜州市| 溆浦县| 天门市| 安达市| 辽阳县| 东乡| 中西区| 泾阳县| 布尔津县| 康马县| 炎陵县| 沈丘县| 肥城市| 同江市| 花莲县| 盐亭县| 崇义县| 上栗县| 莎车县| 惠东县| 连城县| 宁蒗| 邻水| 珲春市| 遵化市| 昭觉县| 周宁县| 日土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