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甲狀腺炎的預防與治療

甲狀腺炎的預防與治療

時間:2023-06-04 10:50:2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甲狀腺炎的預防與治療,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甲狀腺炎的預防與治療

第1篇

關鍵詞:亞急性甲狀腺炎;臨床護理;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減退;心理干預

亞急性甲狀腺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以短暫疼痛的破壞性甲狀腺組織損傷伴全身炎癥反應為特征,持續甲減發生率一般

1一般護理

1.1發熱的護理 讓患者臥床休息,減少體力消耗,密切監測患者體溫,做好記錄,當體溫過高時(38.4℃以上),給予物理降溫和解熱鎮痛藥,1 h后測量體溫并記錄,供醫生參考,對于體弱患者,不能驟然退燒,以防虛脫,若患者發生手腳冰涼、脈搏細弱、呼吸急促時立即報告醫生。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鼓勵患者多飲水。囑飯后漱口,防止食物殘渣發酵引起口腔感染。

1.2頸前區疼痛的護理 經常巡視病房,聽取患者的主訴,表示理解患者痛苦,并告知患者頸前區疼痛為此疾病的常見表現,加強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并叮囑患者不要按壓頸部疼痛部位。關閉窗簾,注意控制探視時間,保持病房避光、安靜、舒適的環境,減少不良刺激。

2亞急性甲狀腺炎不同時期的護理

2.1早期 亞急性甲狀腺炎早期由于甲狀腺濾泡被破壞,大量甲狀腺激素釋放到血液中,導致機體全身代謝增加,出現甲亢表現:心慌、怕熱多汗、食欲亢進、消瘦、情緒激動等。此時護理應該注意: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三高飲食"以及含鉀鈣豐富的飲食,鼓勵患者多飲水,告知患者臥床休息,以減少能量消耗,盡量避免食用紫菜海帶等含碘豐富的食物,以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減輕甲亢癥狀。

2.2中期 亞急性甲狀腺炎中期炎癥逐漸控制,甲狀腺組織破壞情況緩解,少量甲狀腺激素進入外周循環,甲亢癥狀緩解,但一些患者由于受損的甲狀腺細胞功能尚未恢復,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因此會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狀,表現為心動過緩、反應遲鈍、表情淡漠等[3]。此期護理要注意:給患者提供低熱、低脂、低鈉的"三低"飲食和高維生素和蛋白豐富的食物,盡量少食多餐,忌煙酒、油煎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患者每日定時排便,必要時給予軟便劑。安排適度的運動,每天飲入充足的水分。注意保暖,保證充足睡眠,注意休息,避免疲勞,減少不良刺激,同時甲減急性期要臥床休息,避免創傷和感染。

2.3恢復期 此期患者癥狀好轉,甲狀腺腫大及結節逐漸消失。如治療及時,甲狀腺功能可完全恢復,轉歸為永久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占極少數,病情緩解后,尚有復發可能,此期護士應指導患者正規化治療,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增強抵抗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并定期復診。

3用藥護理

用藥前需明確疾病的分期和轉歸,嚴格遵醫囑用藥,叮囑患者按時復診檢查和調整用藥,觀察治療藥物的副作用,以避免發生甲減和其他并發癥。

3.1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患者遵醫囑按時服藥,劑量要正確,一般飯后服用,以免刺激胃腸道,長期服用潑尼松治療需要時定期監測血糖血電解質和大便有無潛血,有無骨質疏松。

3.2解熱鎮痛藥 一般發熱、疼痛時服用,遵醫囑用藥,告知患者用藥期間注意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同時盡量避免空腹服藥。

3.3腎上腺受體拮抗劑 注意監測心率,心律,防止出現竇性心動過緩和房室傳導阻滯,長期服用時可影響脂質代謝,并可導致低血壓,因此需要監測血壓血脂的變化。

4心理護理

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一般均存在精神緊張、焦慮不安情緒,①是由于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缺乏相關方面的知識,②本病本身伴隨的甲狀腺機能亢進也易導致患者致局促不安的情緒[4]。嚴重時甚至出現患者反復向醫護人員和周圍其他患者咨詢與疾病相關的信息,表現出患者心理壓力大,對疾病的預后缺乏信心,因此,護理時應重視與患者的溝通,使之保持樂觀的態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亞急性甲狀腺炎為甲狀腺炎中常見的病種,病程中既有發熱、頸部疼痛及甲狀腺功能變化的相關特殊癥狀[5],提示醫護人員需要給予患者特殊的護理,同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不同階段也有著不同的護理要求,尤其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引起的患者恐慌、不安,又給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干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護理人員應該密切關注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病情和心理變化,及時給予貼心的關懷護理,以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Fatotaechi V, Anisgenwski JP, Fatouvcchi GZ. 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 of subacute thyroiditis in an incidence cohort,olmstedcounthymin-nesotastudy[J].J Chin Endoerinol Metal,2OO3,88(6):2100-2105.

[2]楊東亮,劉艷.亞急性甲狀腺炎30例臨床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07,14(1):91.

[3]劉陽.甲狀腺手術并發癥的預防觀察及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14):93-94.

第2篇

【關鍵詞】甲狀腺結節;診斷;治療;臨床;探討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088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8-2068-01

甲狀腺結節(thyroid nodule)是一種較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可發生于各種年齡,多見于中年女性。發病率受年齡、性別、地區和檢查方法等許多因素影響,有報道稱50歲以上人群中50%有甲狀腺結節,80歲以上人群中有80%的女性和65%的男性患有甲狀腺結節,在16歲前接受頭頸部放射治療者發病率高達38.4%。[1]甲狀腺結節可見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炎癥、甲狀腺損傷和腫瘤,甚至甲狀腺退行性變中。可以是單個結節,也可呈多發性。極大多數為良性病變,惡性者約占1%一4%,但單個結節的癌發生率較多結節者為高。隨著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率的日趨上升和人群攝碘量的增加,尤其是近年來定期體檢以及CT和超聲顯像在甲狀腺疾病中的廣泛應用,結節的檢出率也日益提高。現就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甲狀腺結節病人168例進行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的分析,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本組168例中,男性36例,女性132例,患者年齡在13~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8歲。病程為2周~17年,平均病程為9.6月,患者中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者23例,甲狀腺癌者9例,甲狀腺炎者7例,復發性結節性甲狀腺腫者16例。

2.診斷

2.1癥狀與體征。具有明顯的甲狀腺局部疼痛伴發熱者98例,甲狀腺部位明顯腫大者76例,結節質地較堅硬,表面不光滑邊界不清者16例,心悸者36例,怕熱多汗者38例,體重明顯減輕者19例。

2.2實驗室檢查。T3、T4水平明顯增高伴有TSH減低者96例,T3、T4水平降低者54例,無明顯變化者18例;甲狀腺細針抽吸檢查陽性者138例。

2.3輔助檢查。彩超超檢查顯示甲狀腺結節實性變者32例,其中單個實性結節者19例,囊性結節者106例,囊實混合結節者30例;CT檢查顯示甲狀腺密度均勻、邊緣清楚的囊性病變者97例,顯示孤立性低密度結節,均勻、邊緣清楚,增強后呈均勻性強化者38例,顯示甲狀腺內有結節狀或腫塊低密度病變,[2]邊緣不清或分葉,密度不均勻,侵犯或壓迫周圍組織,并發生鈣化者8例。

3.治療

本組168例患者中,其中7例甲狀腺炎患者服用甲狀腺素片治療,其余161例均行手術治療。甲狀腺結節局限于一側的患者,行患側甲狀腺葉+峽部切除術;甲狀腺結節兩側均有發生者,行甲狀腺全切或甲狀腺次全切除術;術前已確診為甲狀腺癌的9例患者均加行功能性頸部淋巴結清掃術。術后常規護理,并預防和治療相關并發癥。

4.結果

7例服用甲狀腺素片的甲狀腺炎患者經過服用藥物1年左右,腫物已消失;161例經手術治療患者已治愈出院,其中確診為良性結節者152例,惡性病變者9例,目前均無復發。

5.討論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組織內的局限性腫脹,其數目可為單發,也可為兩個以上的多發性結節,體檢可們及,隱匿性結節不能們及但可由彩超檢出。病理診斷以甲狀腺瘤或囊性變最多,其次為結節性甲狀腺腫,再次為甲狀腺癌,最少見為甲狀腺炎等。甲狀腺結節病變中女性明顯多于男性,本組中男女比例約為1:4。甲狀腺結節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常見的是單純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甲狀腺囊腫、亞急性甲狀腺炎、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和甲狀腺癌等,甲狀腺結核和硬化性甲狀腺炎較少見。部分結節可具有自主功能,或形成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不同性質的結節其處理原則不同。因此,判斷結節的性質是十分重要的,以免造成誤診,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結節性質有各種各樣,在臨床上區別結節為良性或惡性時相當困難。由于癌的病發數在單個結節性甲狀腺腫遠比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為高,有人主張凡是單個結節,應一概作預防性手術切除,以避免遺漏或延遲對甲狀腺癌的診斷。也有相反的意見,認為既然良性結節遠比惡性結節為多見,應當先給予抑制量的甲狀腺干制劑治療,經過若干時間,如結節不明顯縮小或繼續長大者,則作手術切除。筆者認為這樣簡單化的處理是不妥的,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作具體的分析,而后分別情況,給予不同的處理。例如結節堅硬,不規則,生長快,明顯為癌的表現,應及早作手術;單個“冷”結節,如發生于中年婦女,大多為良性囊腫,可先給甲狀腺干制劑治療,但如發生于兒童或男性,因較少良性囊腫的可能,宜作手術切除;單個“熱”結節較少有癌變可能,一般先給于內科保守治療[3]。臨床上對于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評判可以參考以下幾點:①年齡和性別:甲狀腺癌可發生于各種年齡,但多見于年齡大的人。同樣的結節,惡性的可能性男性比女性為大,兒童比成人為大。②甲狀腺癌的病發數,在單個結節中遠比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為多見。③一個質地較軟、光滑、可活動的結節,大多為良性(分化癌可以有壞死或出血而相當軟)。一個堅硬、不規則、固定、不痛的結節多為惡性。④鈣化的結節,癌的可能性很小。⑤生長快的結節,提示為癌腫,但急驟長大伴疼痛的甲狀腺腫系腺瘤內出血或急性甲狀腺炎,而非癌腫。⑥甲狀腺腫同時臨近頸淋巴結腫大者,應考慮為癌。⑦經足量甲狀腺干制劑治療2-4個月,結節無明顯縮小或反而增大者,應疑為癌變。⑧甲狀腺結節引起顯著壓迫癥狀者,應作手術治療。⑨甲狀腺掃描示單個“熱”結節,常為良性伴機能亢進;“溫”結節多見于良性腫瘤;“涼”結節示腺瘤有囊性變、出血或癌變可能;單個“冷”結節,有癌的可能,而不一定是癌(如結節內發生出血,囊腫性等變化,也為“冷”結節)。

參考文獻

[1]徐裕海,禮征楠,等.橋本病1540例甲狀腺8項放免檢測分析.中國醫療前沿(上半月),2010,第1期:36~37.

第3篇

關鍵詞:甲狀腺;甲狀腺結節;橋本甲狀腺炎;甲亢;甲減;甲狀腺癌

甲狀腺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在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近些年來,其功能檢查常被作為一項常規體檢內容。通過體檢,發現甲狀腺的功能狀況,對于異常情況可以及早干預,避免給機體造成更嚴重的影響。甲狀腺超聲由于其方便高效的特點,是常用的篩選甲狀腺異常的方法。本研究對部分機關事業單位的甲狀腺超聲結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體檢中心接受體檢的人員,共計3431人,人員主要為中央部委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和干部,平均年齡為(43.33±13.35)歲。其中男性1992人(58.06%),女性1439人(41.94%)。不同年齡段中,20~29歲675人(19.67%),30~39歲866人(25.24%),40~49歲732人(21.33%),50~59歲709人(20.66%),60~69歲253人(7.37%),70~79歲158人(4.61%),80~89歲38人(1.12%)。以上人員均使用北京地區的加碘鹽,有固定收入來源,生活規律,不參加重體力勞動。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型號,探頭頻率L12-5的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結節大小用mm計算,詳細描述結節及內部血流情況。患者取仰臥位,枕頭置于肩部墊高頸部,使頸部盡量伸展,充分暴露頸前檢查區。二維超聲常規掃查,必要時囑患者做吞咽運動及向胸骨后方探測。在二維圖像上觀察并記錄甲狀腺的大小、形態及回聲等。

1.2.2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頻數和百分數,組間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甲狀腺體檢異常情況總體描述 所有3431人中,甲狀腺異常檢出比例為41.36%(1419/3431),男性人群中,異常比例為32.33%(644/1992),女性異常比例為53.86%(775/1439)。甲狀腺結節檢出比例為33.43%(1147/3431),橋本甲狀腺炎檢出比例為2.54%(87/3431),甲減比例為0.20%(7/3431),甲亢比例為0.41%(14/3431),甲狀腺癌為0.09%(3/3431)。

2.2性別比較 根據統計學要求,構成比計算時每個構成比比例不能為0,所以將甲亢和甲減人數合并后計算男性和女性構成比,χ2值為13.403,P值0.004,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3不同年齡段分布 見表2。

本研究根據各自疾病發病比例特點對不同年齡段發病情況做了趨勢圖,可以更明顯看出不同年齡段的發病變化。圖1顯示,甲狀腺結節發病率隨著年齡呈現上升趨勢,其發病率明顯高于橋本甲狀腺炎。為了更明顯表現橋本甲狀腺炎發病情況,圖2單獨對橋本甲狀腺炎發病趨勢進行了分析,顯示橋本甲狀腺炎發病率也存在隨年齡增加的上升趨勢。圖3對甲減、甲亢和甲狀腺癌進行了趨勢分析,甲亢青壯年發病比例高,甲減中老年人群比例高,甲癌由于比例較少,未看出明顯趨勢。

3 討論

甲狀腺超聲可以發現甲狀腺內小到數毫米的病變,清楚地顯示甲狀腺內部結構及血流情況,較醫生觸診更直觀具體,不需繁瑣的檢前準備,無輻射影響,較易發現甲狀腺內部病變。因此,是目前是常用的篩選甲狀腺病變的檢查手段。

3.1甲狀腺功能異常檢出比例較高 本組所有人群中甲狀腺功能異常比例高達41.36%,高于吉林23.97%的一項教職工體檢報道[1],也高于青島療養院體檢出的36.0%的報道[2],和美國的一項甲狀腺功能異常檢出率40%左右接近[3]。本研究結果疾病構成比顯示,女性發病比例要高于男性。提示我們更要重視女性甲狀腺疾病的預防與早期干預。

3.2甲狀腺結節檢出情況 本組人群結節發病比例達33.43%,而國內曾有文獻報道山東威海市成年人甲狀腺結節患病率26.3%[4]、江蘇省高淳和楚州地區18歲以上的常住居民社區人群甲狀腺結節的粗患病率17.90%[4]、大連市區健康體檢人群甲狀腺結節總檢出率38.5%[5],其中本組人群的60歲以上人員檢出結節為65%以上,比山東聊城的一組離退休人員檢出55.61%比例要高[6]。結節的檢出隨年齡增加有明顯增長趨勢,和某些文獻報導一致[7]。總之,本人群結節檢出率和文獻報道不完全一致,說明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發病率存在差異。甲狀腺結節患病率隨年齡有增加趨勢。甲狀腺結節多數為良性結節,對甲狀腺功能無明顯影響,無需特殊治療,定期觀察即可,但對不排除惡性可能的一定要做進一步檢查,如細針吸取甲狀腺病變結節部位的病理組織進行檢查,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3.3其他異常分布情況 橋本甲狀腺炎檢出87人(2.54%),和吉林的某項研究結果2.3%趨于一致[1], 低于國外成年人7%的一項報道[8]。趨勢圖也發現橋本甲狀腺炎隨著年齡發病率逐漸增高。本組人群超聲懷疑有橋本甲狀腺炎的多顯示回聲不均勻,部分呈網格樣改變,對檢出的人群,建議需要進一步做其他輔助檢查來確診,考慮下一步干預措施。

甲減檢出比例為0.20%,趨勢圖可以看出中老年人檢出率高,國外碘強化地區,甲減1%~2%的發病率,老年女性是老年男性發病率的10倍,高于本人群[8]。

甲亢檢出率0.41%,甲亢青壯年檢出率高,而且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低于國外0.5%~ 2%的報道[8]。

甲狀腺癌檢出0.09%,由于人數少無明顯規律,高于英國的一項報道,男性0.0013%,女性0.0035%[9]。

總之,本研究對中央部署單位的職工和干部甲狀腺體檢結果顯示,甲狀腺結構異常檢出率不低,提示甲狀腺超聲檢查有重要意義,有條件的機構建議外科觸診檢查的同時進行超聲檢查,可以提高檢出率,對疾病早防早治。

參考文獻:

[1]梅林.某單位教職工甲狀腺彩超體檢結果分析[J].求醫問藥,2012,10(8):176.

[2]鄒萍,于龍華,陳瑛,等.青島健康體檢人群甲狀腺病變構成與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2,21(5):448-449.

[3]Canaris GJ, Manowitz NR, Mayor G,etal. The Colorado thyroid disease prevalence study[J]. Arch Intern Med. 2000,160(4):526-34.

[4]湯,高貴留,李光善,等.威海市甲狀腺結節發病特點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0,31(5):54-55.

[5]潘曉芳,孫喜巖,賈曉,等.遼寧省大連市健康體檢人群甲狀腺結節性疾病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地方病雜志,2009,28(5):568-571.

[6]白淑珍.2009年我院健康體檢人員甲狀腺結節檢出情況分析[J].護理研究,2011,25(11):2963-2964.

[7]郝志華,王俊明,陳春,等.體檢人群甲狀腺結節的檢出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2,20(3):307-310.

第4篇

亞急性甲狀腺炎(簡稱亞甲炎),是內分泌科挺常見的“感冒”。

亞甲炎之所以有“感冒”一說,是因為大部分病人起病前1~3周常有發熱、乏力、咽喉疼痛不適等前期癥狀,在頸部還沒特別疼痛前,很像感冒。另外,目前認為,亞甲炎同樣與病毒感染有關(檢查時,病人血清某些病毒抗體滴度升高),病人也常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緊接著發病。

不過,兩者還是不同的。亞甲炎病人頸部疼痛非常突出,甚至出現頸部增粗,有時還伴心跳加快、多汗等。

這時,病人如果接受檢查,就會發現血沉升高,而甲狀腺131I攝取率減低。這也是亞甲炎診斷的標準。另一種癥狀相似的常見甲狀腺疾病――橋本甲狀腺炎,以及其他同樣會出現脖子痛的甲狀腺疾病,一般沒有這兩個指標的變化。

女白領多見

亞甲炎的發病對象有明顯的男女之別,女性與男性之比為3:1,尤以中青年女性多見,故也有人認為白領女性是易患人群。這一方面與女性本身更易患甲狀腺疾病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與這一人群一般壓力較大、生活節奏較快有關。

病毒感染 不用抗病毒

亞甲炎雖是病毒感染,卻一般無須抗病毒治療。癥狀較輕者甚至不需要特殊處理,或者只接受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治療,讓脖子不那么難受即可。

對于持續高熱、甲狀腺腫大或壓痛明顯的病人,則需用糖皮質激素(首選潑尼松)治療。治療后數小時,疼痛就可以得到緩解。但要注意的是,該藥需逐漸減量,療程一般是1~2個月。

少感冒少復發

一些較嚴重病人停藥后可能會復發,再次用激素仍然有效,還可以加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劑,消除疼痛。

但這些病人要注意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因為在這段時間,感冒一次,亞甲炎就可能復發一次。

有甲亢表現 卻可能得甲減

不少亞甲炎病人有患甲亢的擔心,因為他們會出現心悸、多汗等很像甲亢的癥狀。

這些癥狀稱為“甲狀腺毒癥癥狀”,是由于甲狀腺細胞受到炎癥損傷,使得儲存其內的甲狀腺激素漏出來,進入血循環而導致的高甲狀腺激素血癥,并非甲亢,也不影響甲狀腺功能。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受體阻滯劑緩解。

第5篇

【關鍵詞】甲狀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診斷;手術

甲狀腺疾病作為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經過現代醫學的治療和日常生活中的防治,其發病率已經大大降低了。但是,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又出現了許多新的甲狀腺疾病,比如甲狀腺腺瘤等[1]。本文回顧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甲狀腺疾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資料,歸納分析了甲狀腺疾病治療措施,以便提高診斷和治療甲狀腺疾病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文收集的108例甲狀腺患者資料中,34例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分布于21歲~79歲,平均年齡為(50±0.5)歲,病程分布于1個月至42年。

1.2 臨床病理檢查 在108例甲狀腺疾病患者中,91例患者實施了手術切除術,并且針對采取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病理活體檢驗,以便明確診斷患者的甲狀腺疾病種類,明確診斷結果。

2 診斷體會

2.1 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常見的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癌的診斷較為容易,因為其癥狀非常明顯,較為常見的癥狀有濾泡癌或狀癌。但是,由于甲狀腺癌的結構較為單一,因此也非常容易造成一種假象,即甲狀腺癌的診斷方法容易學習并掌握[2]。臨床診斷過程中,高度分化的濾泡癌和腺瘤在結構組織上很難區分,非常不利于臨床醫師做出正確的診斷。

2.2 甲狀腺功能亢進及甲狀腺炎 甲狀腺炎和甲狀腺功能亢進也是非常容易陷入診斷誤區的,在實施甲狀腺功能亢進手術之前,某些患者如果實施碘和硫氧嘧啶治療,患者濾泡上的甲狀腺內淋巴組織和皮生異型非常容易發生增生,因此,這就非常容易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與橋本氏病之間發生誤診。但是,橋本氏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之間存在明確的不同之處,能夠互相區別[3]。甲狀腺功能亢進在實施治療后,鏡下檢驗時間質纖維組織不明顯增生,濾泡上皮沒有嗜酸性變;橋本氏病間質纖維組織明顯呈現出增生,濾泡上皮存在顯著的嗜酸性變。

2.3 結節性甲狀腺腫 在甲狀腺疾病中,結節性甲狀腺腫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目前,誘發結節性甲狀腺腫疾病的因素很多,包括人體內缺碘、遺傳因素、身體免疫能力、高碘等。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形成原因是人體生成的甲狀腺激素循環量短缺,并且存在相對的缺碘[4]。目前,已經有許多醫學工作者在臨床診斷中發現,甲狀腺腺瘤和結節性甲狀腺腫是很難被混淆在一起的,但是在臨床診斷過程中,還是經常會發生誤診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在診斷過程中,部分臨床醫師過于客觀地追求單結節及其包膜之間的完整性,就非常容易忽視結節性甲狀腺腫也很有可能存在單結節的癥狀。因此臨床醫師在診斷甲狀腺疾病的過程中,其最為可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嚴格依據病理學,以便能夠準確地判斷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并且在診斷過程中確定組織的分化程度、細胞的轉移情況,為治療提供較為有效的支持,并且估計預后,這都跟是否準確診斷存在很大的關系。

3 治療體會

3.1 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對于患有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的病人來講,絕大部分無需采取外科手術治療,當患者出現以下癥狀及情況時,才可以采取外科手術進行治療:一是無法排除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發生惡變;二是繼發甲狀腺功能亢進;三是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的腫塊非常大,影響美觀;四是結節性甲狀腺腫瘤壓迫其他器官;五是患者強烈要求針對病變部位進行手術。手術的治療采用腺葉切除、腺葉部分切除和全切除等方式。本組24例甲狀腺癌患者在術前實施嚴格的、規范的針吸細胞學檢查診斷,術后病理切片檢查證實為甲狀腺狀癌,手術治療后,患者口服甲狀腺素片治療了3~18個月的時間。

3.2 預防甲狀腺手術并發癥 針對108例甲狀腺疾病患者實施治療,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僅僅為1.7%,據部分學者統計,2000年,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達到11.26%,但是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醫療技術大幅度提高,許多臨床醫師不斷地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手術麻醉質量也大幅度提升,而且在術前準備工作中認真布置,使并發癥的發生率有效降低。

3.3 其他體會 作為人體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系統疾病,許多研究資料表明甲狀腺疾病存在性別的差異,通常情況下,女性發生甲狀腺疾病的幾率高于男性的發病幾率。同時,甲狀腺疾病的發病原因存在許多種,比較復雜,比如患者自身的免疫性疾病,甲狀腺發生炎癥等。臨床診斷治療過程中,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腺瘤是比較常見的兩種疾病。從108例甲狀腺疾病患者的癥狀分布上可以得知,結節性甲狀腺腫30例,甲狀腺腺瘤32例,兩者占比達到57.94%。

參考文獻

[1]孫宇, 趙裕新, 徐光明. 甲狀腺癌 128 例診治體會[J].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3,16(2):159-160.

[2]韓丹, 許濤, 黃琴花, 等. 甲狀腺腫塊的臨床診斷與治療體會[J].中國優生優育,2011,4(3):69-71.

第6篇

[關鍵詞] 橋本甲狀腺炎;甲狀腺癌;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超聲檢查

[中圖分類號] R44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02-0081-03

Thyroid tissue elastography in Hashimoto’s thyroiditis associated with thyroid cancer

GUO Liping1 YIN Li1 XU Danfeng2 CHEN Hongshen3

1.Department of Ultrosound, the Affiliatid Zhongshan Hospital of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001, China; 2.Department of Ultrosound, Harrison International Peace Hospital, Hengshui 053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Affiliatid Zhongshan Hospital of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when measuring the el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yroid tissue in patients with 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 and thyroid cancer. Methods Elastograph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train ratio(SR) of thyroid tissues for Hashimoto’s thyroiditis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SR in HT patients increased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P < 0.05). SR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nodules increased compared to patients with no nodules and patients with benign nodules(P < 0.05). SR showed no difference between benign nodules and no nodules patients(P > 0.05). Conclusion Thyriod tissue elastography demonstrated distinct features in Hashimoto’s thyroiditis associated with thyroid cancer. Real-time elastography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risk factors predictions in Hashimoto’s thyroiditis associated with thyroid cancer.

[Key words] Hashimoto’s thyroiditis; Thyroid cancer; Real-time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Ultrasonography

橋本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又稱橋本病或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發現,HT患者發生甲狀腺癌的幾率遠遠高于不伴有HT者[1],且多項研究證明HT與甲狀腺癌的發生具有相關性[2-4]。因此,HT患者伴發甲狀腺癌的早期診斷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問題。本研究應用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分析伴發甲狀腺癌橋本患者的甲狀腺組織彈性特征,旨在超聲研究HT伴發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方面有所突破,從而為其早期診斷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5月間就診于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門診或住院患者。對照組:選擇甲狀腺功能正常,并經影像學檢查提示甲狀腺未見異常的健康成年人30例,其中男3例,女27例,年齡(43.12±13.74)歲。HT組98例,均經甲狀腺免疫功能檢查和/或組織病理學檢查診斷為橋本甲狀腺炎且甲狀腺功能正常,未曾接受甲狀腺素類藥物治療,并根據是否合并結節及結節性質分為三組:HT不合并結節組32例,男4例,女28例,年齡(43.59±13.49)歲,經血清甲狀腺免疫功能檢查和/或穿刺組織病理學檢查診斷為橋本甲狀腺炎,影像學檢查證實甲狀腺無結節性病變;HT合并良性結節組34例,男5例,女29例,年齡(42.60±13.85)歲,經外科手術后病理證實為HT合并良性結節;HT合并惡性結節組32例,男4例,女28例,年齡(41.27±14.23)歲,經術后病理檢查診斷為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癌。

1.2 儀器

采用日本HITACHI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使用L73S9-4探頭,探頭頻率5~13 MHz。操作者相對固定,設備內置超聲彈性成像處理分析軟件,可自動定量分析組織彈性應變參數,無批間差異。

1.3 研究方法

受試者去枕仰臥,頸部墊高。應用二維超聲檢查甲狀腺,行多切面掃查甲狀腺結構,選取腺體橫切面啟動彈性成像(合并結節者選取患側甲狀腺),設定感興趣區(ROI),感興趣區應包括一部分甲狀腺腺體(該部分腺體內無結節)、頸前軟組織及頸動脈。適度手動加壓,使壓力曲線位于界線之內,手動頻率約2次/s,待壓力曲線恒定4~5 s后對圖像進行彈性成像分析,測量甲狀腺腺體與同深度頸前軟組織的彈性應變比值(SR)。見圖1~4。

SR=B/A,A表示感興趣區域內病變組織的平均應變率,B表示感興趣區域內頸前軟組織的平均應變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多組間計量資料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的組間比較

各組間的性別、年齡、甲狀腺功能(游離T3、游離T4、促甲狀腺激素TSH)參數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RTE檢測結果

HT各組與對照組比較,同側同一深度的甲狀腺腺體與頸前軟組織SR值均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HT組間比較:HT合并惡性結節組與不合并結節組及合并良性結節組比較,SR值均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HT合并良性結節組與不合并結節組SR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表2 各組間甲狀腺組織彈性應變參數(SR)比較(x±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 0.05;*與HT無結節組比較,P > 0.05;與HT合并良性結節組及HT無結節組比較,P < 0.05

3 討論

橋本甲狀腺炎(HT),作為一種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發生、發展具有動態演變的特點,依其發展時期不同而產生復雜多變的臨床表現。近年來,有研究表明[5],HT合并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Gaskin D等[6]研究顯示,患HT的病程與甲狀腺癌的發生具有相關性,患HT的病程越長,演變為甲狀腺癌的危險性越大。由于HT病程較長,演變隱匿,加之受到患者甲狀腺組織本身質地的影響,當其伴發甲狀腺癌、特別是直徑

超聲檢查作為一種簡便、準確、無創、重復性好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已經成為甲狀腺疾病的首選檢測手段而廣泛應用于臨床。但是,由于傳統的超聲成像是基于人體各組織間的聲阻抗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灰階來區分不同的組織結構,當被檢組織的聲阻抗差不明顯時,就會呈現相同的灰階顯像,即“同圖異質”現象,給某些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RTE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超聲檢查手段,以其獨特的成像方式成為傳統超聲成像技術缺憾的一種有效彌補,在疾病的無創診斷中日益凸顯其優勢,其成像原理是對組織施加一個內部(包括自身的)或外部的動態或靜態的激勵,利用超聲成像方法,結合數字信號處理或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以灰階或彩色編碼成像,評估在彈性力學及生物力學的物理規律作用下,組織內部的響應情況[7],因而,能夠較好地提示所研究對象的組織彈性特征,從而判斷其組織硬度,進而在推斷病灶良惡性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體組織受壓產生形變時,超聲射頻回波發生相應的時延。通過這種時延可以得到組織內部各部分的位移數據,利用復合自相關法即可演算出整體及每個局部的應變情況,即SR值。選取同深度的正常組織與病灶組織進行SR值測量,才能保證被檢的組織所接受的外力作用是相同的,才能真正客觀、準確反映被檢查組織間的相對硬度[8]。本研究顯示,HT組與健康對照組的同側同深度甲狀腺組織與頸前軟組織比較,SR值(B/A)增高,說明正常甲狀腺組織質地較軟,彈性應變率較高(B值增高),這與其充滿大量膠質成分的濾泡結構組成有關;而HT的病理改變使得正常濾泡結構遭到破壞,腺體組織發生纖維化,致使組織硬度增高,應變率減小(A值變小)[9]。

已有研究顯示,橋本甲狀腺炎與甲狀腺癌,特別是甲狀腺狀癌關系密切,其發生除與癌基因突變、重排有關外,與其自身內分泌及免疫等機體自穩定系統調控失常密切相關,由此導致甲狀腺濾泡發生變性、濾泡上皮細胞增生乃至癌變[10,11]。當HT發生癌變后,甲狀腺組織將進一步纖維化、萎縮、變硬,其平均應變率隨之減小。而HT伴發良性結節者,甲狀腺組織結構中以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多見,較少發生纖維化,組織平均應變率較大[12]。本組資料顯示,HT合并惡性結節組與不合并結節組、合并良性結節組比較,SR值均增高,而HT合并良性結節組與不合并結節的HT組比較,SR值無明顯差異,說明SR值可以作為HT病理演變過程的一個有價值監測指標。

由于HT的發生發展過程遷徙、隱匿且復雜,其甲狀腺組織結構的變化亦錯綜復雜,雖然HT不同病理過程中表現出不同的組織彈性特征,但是目前尚未發現準確判斷其良惡性的臨界值,因此,對HT患者的定期RTE隨訪十分必要,以便及時發現病變甲狀腺組織硬度的異常變化。RTE作為早期發現甲狀腺組織癌變的重要檢查手段之一,其彈性應變的定量分析檢測能夠為臨床確定隨訪間隔提供有價值的信息,進而為HT發生癌變的二級預防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Larson SD,Jackson LN,Riall TS,et al. Increased ineidenee of well-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associated with Hashimoto thyroiditis and the role of the PI3K/Akt pathway[J]. J Am Coil Surg,2007,204(5):764-773.

[2] Ott RA,Mccall AR,Mchenry C,et al. The incidence of thyroid carcinoma in Hashimoto’s thyroiditis[J]. Am Surg,1999,53(8):442-445.

[3] Gul K,Dirikoc A,Kiyak G,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yroid carcinoma and Hashimoto's thyroiditis: the ultrasonographic and hist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t nodules[J]. Thyroid,2010,20(8):873-878.

[4] Prasad M,Huang Y,Pellegata N,et al. Hashimoto's thyroiditis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like nuclear alterations express molecular markers of PTC[J]. Histopathology,2004,45(1):39-46.

[5] Pasquale M,Rothstein J,Palazzo J. Pathologic features of Hashimotos' associated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J]. Hum Pathol,2001,32(1):24-30.

[6] Gaskin D,Parai S,Parai M. Hashimotos' thyroiditis with medullary carcinomas[J]. Can J Surg,1992,35(5):528-530.

[7] Shiina T,Yamakawa M,Nitta N,et al. Recent progress of ultrasound elasticity imaging technology[J].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2004,1274:59-63.

[8] Zhi H,Xiao XY,Yang HY,et al. Semiquantiating stiffness of breast soild lesion in ultrasonic elastography[J]. Acad Radiol,2008,15:1347-1353.

[9] Schiemann U,Avenhaus W,Konturek J,et al. Relationship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 to thyroid echogenicity measured by standardized grey scale ultrason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Hashimoto’s thyroiditis[J].Med Sci Monit,2003,9(4):13-17.

[10] Intidhar Labidi S,Chaabouni AM,Kraiem T,et al. Thyroid carcinoma and Hashimoto thyroiditis[J]. Ann Otolaryngol Chir Cervicofac,2006,123(4):175-178.

[11] 陳佳瑞,王家東. 橋本甲狀腺炎與甲狀腺狀癌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 現代腫瘤醫學,2009,17(12):2449-2451.

第7篇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3.095

甲狀腺結節與缺碘、長期食用導致甲狀腺結節的物質、遺傳、碘攝入增加及基因突變、年齡均有一定的相關性。在核醫學影像中, 甲狀腺結節可分為良惡性兩種, 按照甲狀腺結節攝取131I或99mTc O4-的能力, 可將結節分為熱、溫、涼和冷四類結節, 且各種結節均有一定的惡變率。甲狀腺結節其發病率與年齡、飲食、碘攝入量及基因等因素密切相關, 在核醫學影像學中如為熱-溫結節應定期復查隨訪, 涼-冷結節均應高度重視進一步治療, 因此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保健工作, 減少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同時一旦發現患有甲狀腺結節, 一定要及早的治療, 并且要選擇專業的檢查手段, 以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本文旨在通過了解誘發甲狀腺結節的原因和核醫學影像中甲狀腺結節的具體表現, 對甲狀腺結節進行預防和診斷。現報告如下。

1 甲狀腺結節的誘因

誘發甲狀腺結節的原因很多, c缺碘、長期食用導致甲狀腺結節的物質、遺傳、碘攝入增加及基因突變均有一定的相關性, 同時跟年齡也呈正相關。其中碘缺乏是引起甲狀腺腫的一個重要誘因, 比如生長發育期、懷孕、哺乳、寒冷、感染、創傷和精神刺激等時候, 由于機體對甲狀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多可引起相對性碘不足, 可加重或誘發甲狀腺腫。長期食用一些食物也會導致甲狀腺結節:如水的硬度與甲狀腺腫的發病率呈正比關系, 一些食物中含有硫脲類及阻止甲狀腺激素合成的物質, 這也是甲狀腺結節的病因。有些流行地區除了缺碘以外, 還同時缺乏土壤和平時飲用水中的鋅、鎂、鈣等礦物質含量, 對甲狀腺腫的發生也有關系。單發及多發結節同年齡的相關性為多發結節發病率與其呈正相關, 單發結節據統計未見明顯相關性, 德國的一位學者在其研究中所述, 甲狀腺結節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明顯增多, 并且現在是邊緣性碘充足而之前基礎碘嚴重匱乏地區的人群, 超聲檢查20~79歲的人群中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高達20%。據資料顯示甲狀腺結節除在成年人中高發外, 在兒童中其發病率也在增加, 其發病率約為1.0%~1.5%, 但需要引起重視的是, 其惡變率很高, 約為成人的4~5倍, 并已經成為兒童繼發性惡性腫瘤的首位[1-5]。另外, 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 對健康日益重視及普遍食鹽碘化的普及, 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癌的發生關系近年來也受到關注, 研究結果顯示, 美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2002年為8.7/100000, 而1973年僅為3.6/100000, 結果統計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逐漸增加[6]。故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結節生長和癌變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 有待進一步研究闡明。

另外家族性甲狀腺結節的致病原因也有很多種, 主要是遺傳性酶的缺陷, 例如水解酶可抑制甲狀腺激素合成, 導致甲狀腺激素從甲狀腺球蛋白分離和釋放入血這一釋放過程障礙, 引起甲狀腺結節。脫碘酶、過氧化酶合成不足也會直接影響甲狀腺素的合成, 甲狀腺結節的另一個少見發病因素是高碘, 其發病機制為攝入過量的碘導致甲狀腺過氧化物酶(TPO)的功能基因過多占用, 碘離子合成碘分子的過程受阻, 碘的酪氨酸有機化過程受阻, 結果導致甲狀腺代償性彌漫性增大。再有就是基因學研究證實, 甲狀腺結節患者是甲狀腺球蛋白基因外顯子10的點發生突變引起。同時, 據有關數據統計, 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趨勢。通過臨床觸診發現一般人群的患病率為4%~8%, 隨著甲狀腺高清晰B超在正常體檢人群中的普及, 結節的檢出率可高達20%~67%[7-11]。

2 核醫學影像中的具體表現

在核醫學影像中, 甲狀腺結節可分為良惡性兩種, 惡性結節占的比例很小, 不足1%, 大多數為良性。但單發結節惡變率高達5%~18%, 明顯高于發病率高的甲狀腺多發結節。因為甲狀腺是合成及儲存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的場所, 同時也具有選擇性的攝取及濃聚碘離子的功能, 因此可利用這一特性通過甲狀腺動靜態顯像了解甲狀腺位置、形態大小及核素分布情況反映其形態和功能, 進一步了解其結節的性質。锝和碘是同族元素, 也可以被甲狀腺攝取和濃聚, 但不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在核醫學甲狀腺顯像中根據甲狀腺顯像結節本身顯像劑的分布, 可以反映結節的功能狀態, 按照甲狀腺結節攝取131I或99mTc O4-的能力, 可將結節分為熱、溫、涼和冷四類結節。熱結節臨床上又稱之為高功能腺瘤, 其結節內核素分布明顯高于周圍組織, 常見于功能自主性甲狀腺腺瘤, 先天一葉缺如的功能代償, 偶爾也可見于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 惡變率為1%[10-12], 因此需要結合臨床以及其他檢查手段進行鑒別診斷。溫結節為功能正常結節, 即臨床上可摸到的結節, 結節顯像劑分布無異常, 常見于功能正常的甲狀腺腺瘤, 結節性甲狀腺腫, 甲狀腺炎恢復期, 慢性淋巴粒細胞性甲狀腺炎, 惡變率為4%~5%[13-15]。涼及冷結節稱為低功能結節, 90%的結節核素顯像時表現為低功能結節, 結節顯像劑分布減低或無社區功能, 常見于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甲狀腺囊腫、甲狀腺瘤囊性變、部分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內出血或鈣化、甲狀腺結核等, 地方性甲狀腺腫可有冷、溫結節并存, 涼結節惡變率為10%;冷結節惡變幾率單發20%, 多發10%。甲狀腺癌的結節在顯像上往往輪廓不清, 甲狀腺變形, 甲狀腺局部組織功能減低, 組織分化不良囊性變、鈣化等都表現為顯像劑分布稀疏缺損。

3 小結

甲狀腺結節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 其危害是不可忽略的。大量資料及流行病學研究顯示, 碘充足地區, 有1%男性和5%女性存在可觸及的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其發病率與年齡、飲食、碘攝入量及基因等因素密切相關, 在核醫學影像學中如為熱-溫結節應定期復查隨訪, 涼-冷結節均應高度重視進一步治療。因此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保健工作, 減少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同時一旦發現患有甲狀腺結節, 一定要及早的治療, 并且要選擇專業的檢查手段, 以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 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甲狀腺結節的合理、有效診治。

參考文獻

[1] Jazbec J, Ecimovic P, Jereb B. Second neoplasms after treatment of childhood cancer in Slovenia. Pediatr Blood Cancer, 2004, 42(7):574-581.

[2] Erdogan MF, Gursoy A, Erdogan G. Natural course of benign thyroid nodules in a moderately iodine-deficient area . Clin Endocrinol (Oxf), 2006, 65(6):767-771.

[3] 楊雷, 孫婷婷, 袁延楠, 等. 1995-2010年北京城區甲狀腺癌發病趨勢及病理特征分析.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13, 47(2):109-112.

[4] 楊雷, 鄭榮壽, 王寧, 等. 2010年中國甲狀腺癌發病與死亡情況.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14, 48(8):663-668.

[5] Polyzos SA, Kita M, Avramidis A. Thyroid nodules-stepwis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Hormones, 2007, 6(2):101-119.

[6] 李少林, 王榮福. 核醫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6.

[7] 北京f和醫院. 核醫學科診療常規.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4.

[8] 于曉會, 單忠艷. 甲狀腺結節的病因與流行病學趨勢.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1, 18(8):800-802.

[9] 江華. 北京社區人群甲狀腺結節流行病學特征及相關因素調查. 中國人民醫學院, 2014.

[10] 劉超, 唐偉. 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病因學和流行病學.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7, 27(17):1331-1332.

[11] 何勛. 分析甲狀腺結節的流行病學特征及對其進行診斷的方法. 當代醫藥論叢, 2015(11):213-214.

[12] 高振香. 11343例健康體檢人群甲狀腺結節的流行病學調查. 中國醫藥指南, 2013(1):230-231.

[13] 蔡奕斌. 社區人群甲狀腺結節的流行病學研究. 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4):33-35.

[14] 李杏. 碘攝入量對甲狀腺結節性疾病影響的流行病學研究. 廣州醫學院, 2012.

第8篇

[關鍵詞] 老年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Th1細胞;Th2細胞;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0(c)-0077-02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AITD)是一系列具有器官特異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發病部位是甲狀腺,其中包含有多種疾病,例如Graves病(GD) 、Graves眼病(GO)、橋本甲狀腺炎(HT)等,在這當中以GD和HT最為多見。現如今已證明,在AITD的發病過程中,自身反應性輔助T細胞(Th)的活化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現在有研究顯示,AITD的發病與Th1/Th2平衡偏移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HT患者甲狀腺以分泌IFN-γ的Th1細胞浸潤為主,而GD患者的甲狀腺以分泌IL-4的Th2細胞浸潤為主[1]。2010年8月―2013年8月間該研究分別比較GD與HT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水平,并將Th1/Th2細胞失衡對于AITD發病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臨床研究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來該院治療的GD患者37例,HT患者33例,所有患者年齡均>50周歲,選取年齡、性別匹配的在我院體檢健康者22例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為在我院就診且初診的患者,并經過臨床診斷,其中所有 HT 患者都接受了甲狀腺細針穿刺確診,且均為以甲狀腺功能減退為表現的初發患者。所有參與實驗的研究對象肝腎功能均正常,并排除了各種可能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的因素。

1.2 方法

所有參與實驗的研究對象均要求在上午7~10時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用無菌促凝管收集所得血液,采集后迅速處理,將血清分離出來,2 h內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TMAb、TGAb、sTSH、 FT3和FT4的水平。分裝檢測后剩余的血清并將其置于低于-20 ℃的條件下保存,采用ELISA法在少于5個月的時間內測定血清中IL-2與IL-5的水平。注意在測定前需解凍并要保證樣本恢復至室溫后進行。具體測定方法不在此贅述。

1.3 統計方法

采用 SPSS15.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所有得到計量數據用(x±s)表示,兩組間方差齊的組間差異使用 t檢驗,方差不齊的組間比較使用 t′檢驗。

2 結果

2.1 Th1細胞分泌細胞因子水平在不同類型AIT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達

HT組患者外周血中細胞因子IL-2水平與GD組及對照組之間相比則表現出顯著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Th1/Th2細胞在GD組和HT組中的失衡情況

3 討論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是指機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對機體自身的成分產生了免疫應答反應。目前已知自身免疫存在在所有的個體之中,但只有在特定情況下,免疫系統才會錯誤地產生對自身成分的免疫應答反應,造成機體出現疾病狀態。機體對外來的抗原產生免疫應答的最終結果通常是外來的抗原被機體所清除。但當機體對于自身正常的細胞和組織成分等產生免疫應答反應時,若無法清除自身所存在的這種抗原,免疫應答反應就會一直進行,自身抗原就需要接受持續不斷免疫攻擊,從而導致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2]。目前為止,我們至今尚未探索出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AITD的發病機制,僅僅能夠肯定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遺傳、環境和自身免疫等,而在所有的這些因素中,其發生與Thl/Th2 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系。最常見的AITD有GD和HT等,其中GD 是以促甲狀腺激素受體自身抗體而引發甲狀腺功能亢進為主要特點,但甲狀腺組織的破壞不明顯[3]。HT是以體內生成特異性甲狀腺自身抗體以及甲狀腺內存在淋巴細胞的浸潤,而最終造成的甲狀腺功能的低下和甲狀腺結構組織的破壞為主要特征[4]。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于導致GD和HT發病的有關機制進行了許多研究。有國內的學者研究發現,初發未治療的GD患者血清中細胞因子IL-4明顯升高,IL-2無明顯改變。這點提示我們,隨著GD患者甲狀腺內Th2細胞免疫應答強度的增加,導致相應的細胞因子分泌增多,并最終使得Th1/Th2細胞平衡向Th2偏離[5]。如今認為細胞因子Th1所參與介導的細胞免疫對于HT的發病起著主要的作用[6]。HT患者血清中TNF-α、IL-2、TNF-γ等因子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刀豆素A 的刺激下,外周血的淋巴細胞所分泌的TNF-α和IL-2因子的水平也顯著升高,這說明細胞因子Th1 TNF-α、(IL-2、TNF-γ) 與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的發病可能有關[7]。該組實驗中所得結果也證明了以上研究的結果,即Th1/Th2細胞平衡向不同方向的失衡分別是導致GD和HT發病的主要因素。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GD和HT這兩種AITD的發病是由Th細胞活性變化使得Th1/Th2細胞平衡發生失衡所引起。另外,在Th1/Th2細胞平衡時機體會產生免疫保護,而一旦失衡則有可能導致免疫介導所引發的疾病。因此,我們大概可以可以得到這樣的思路,通過糾正Th1/Th2的失衡,從而抑制或逆轉AITD免疫應答過程,將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失衡的Th1/Th2細胞因子網絡調節或引正過來[8],對于臨床預防及治療相關疾病具有極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崔巍,施秉銀.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甲狀腺內Th1/Th2平衡偏移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03, 24(2):167.

[2] Drexhage HA. Are There More than Antibodies to the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that Meet the Eye in Graves’ disease[J].Endocrinology,2006,147(1): 9-12.

[3] Kopp P. the TSH Receptor and its Role in Thyroid Disease[J]. Cell Mol Life Sci, 2001, 58:1301-1322.

[4] Patibandla SA, Prabhakar BS. Autoimmunity to the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J].Adv Neuroimmunol, 1996, 6(4):347-357.

[5] 呂元軍,樊繼援,趙莉莉,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患者血清IL-2和IL-4變化的臨床意義[J]. 山東醫藥, 2009,49(5): 74-75.

[6] 姜玲. Th1/Th2細胞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J]. 安徽醫學, 2012, 33(5): 629-631.

[7] Drugarin D, Negru S, Koreck A, et al. The pattern of a Th1 cytokine inautoimmune thyroiditis[J]. Immunol Lett, 2000, 71(2):73-77.

第9篇

[關鍵詞] 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甲狀腺切除手術;良性腫瘤

[中圖分類號] R73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9(b)-0074-02

結節性甲狀腺腫瘤是頭頸部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多見于女性。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的年發病率已高達14/10萬左右,在治療前能夠明確診斷對指導臨床治療方案制訂有重要意義[1]。良性腫瘤生長緩慢,惡性度低;惡性腫瘤發展迅速,高度惡性,預后效果也不佳[2]。外科手術是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的常用方法,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手術類型越來越多,其中甲狀腺全切除術在結節性甲狀腺腫瘤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原發灶切除的徹底性,同時避免了局部復發,有利于改善預后[3-4]。本研究探討了甲狀腺全切除術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瘤50例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50例結節性甲狀腺腫瘤患者,臨床均有疼痛、窒息、呼吸困難,甲狀腺捫及光滑、堅實、橢圓形結節等癥狀,均符合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的診斷標準。其中,男9例,女41例;年齡最小22歲,最大71歲,平均(40.23±6.25)歲;疾病類型:惡性腫瘤20例,其中,甲狀腺狀癌10例、甲狀腺濾泡狀癌7例、未分化癌3例;良性腫瘤30例,其中,甲狀腺腫20例、局限性橋本甲狀腺炎5例、甲狀腺結核3例、甲狀腺炎2例;B超結果:實質性回聲15例,混合回聲30例,無回聲5例。惡性腫瘤組與良性腫瘤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甲狀腺全切除手術,選擇氣管插管麻醉,臥位,暴露頸部和甲狀腺,取頸部低位弧形切口,游離患側甲狀腺葉,游離甲狀腺中靜脈,然后進行切斷結扎;游離甲狀腺懸韌帶,合理處理甲狀腺上動靜脈;顯露甲狀腺背側,游離甲狀腺,結扎切斷甲狀腺下動靜脈;電刀游離甲狀腺氣管旁、氣管前間隙,切除患側甲狀腺腺葉及峽部,止血,縫合,抗感染。

1.3 觀察指標

①圍術期指標:主要指標包括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②隨訪半年,觀察兩組術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并發癥包括低鈣血癥、喉上神經損傷與甲狀旁腺功能低下。③顯效:臨床主要癥狀消失,隨訪半年無復發;有效:臨床主要癥狀大部消失,隨訪半年無復發;無效:臨床主要癥狀存在,隨訪半年有復發[5]。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圍術期指標比較采用t檢驗,并發癥與療效情況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與住院時間的比較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無死亡患者。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與住院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的比較

所有患者隨訪半年,患者均存活,良性腫瘤組出現2例并發癥,惡性腫瘤組出現7例并發癥,良性腫瘤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惡性腫瘤組(P

2.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隨訪半年進行療效評價,良性腫瘤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惡性腫瘤組(P

3 討論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負責合成甲狀腺激素,調節機體代謝,對人體的生長和發育具有重要作用[4]。有調查顯示,2008年我國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的發病率為1.25/1000萬,女性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5]。甲狀腺位于頸前部,由左右兩葉和峽部組成[6]。

由于甲狀腺組織比較表淺,影像學檢查時較難得到滿意的圖像,早期不容易發現,很多患者治療時已為惡性腫瘤[7]。良性腫瘤多數為單發,表面光滑,圓形或橢圓形,與周圍組織無粘連、無壓痛,可隨吞咽上下移動[8]。部分甲狀腺腺瘤可發生癌變,癌變率為15%左右[8],導致甲狀腺瘤的質地堅硬,表面不光滑,形狀不規則,包膜不完整,活動度較小,生長速度快,患者出現明顯的壓迫癥狀[9]。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高度精細化操作的甲狀腺惡性腫瘤根治手術能徹底切除病變組織,避免殘余組織復發、癌變而再次手術。調查顯示,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及腺葉+峽部切除術的永久性喉返神經麻痹和永久性低鈣血癥的發生率與甲狀腺惡性腫瘤根治手術基本一致,甲狀腺惡性腫瘤根治手術有很好的優點。有研究顯示,相對于傳統的單側腺葉切除,全甲狀腺切除加術后同位素治療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0-11]。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無死亡患者。良性腫瘤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與住院時間都明顯低于惡性腫瘤組;良性腫瘤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惡性腫瘤組。隨訪半年,惡性腫瘤組并發癥的發生率高于良性腫瘤組。

總之,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當前在我國的發病率逐漸增高,甲狀腺切除手術治療良性腫瘤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深明,常光其,鄭小新,等.甲狀腺微小癌110例臨床漏診原因及對策[J].中華普外科雜志,2008,17(7):427.

[2] 劉春萍,明潔,石嵐,等.分化型甲狀腺惡性腫瘤手術治療方法的探討[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8,17(5):112-114.

[3] 鄭炳行,師天雄,譚煥東.甲狀腺惡性腫瘤外科手術治療的現況[J].國外醫學外科學分冊,2012,29(2):78-80.

[4] 鄔宇飛,李輝,龍貽文.甲狀腺腫瘤外科治療736例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1987,2(2):95-96.

[5] Lawrenoe JRW,Kaplan BJ.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J].Surg Oncol,2012,80(3):157-170.

[6] 馬利林,陳玉泉.甲狀腺手術中喉返神經損傷的預防[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2,11(5):276-278.

[7] 姚永忠.分化型甲狀腺惡性腫瘤誤診及再手術的探討[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3,7(6):594.

[8] Burgess JR.Temporal trends for thyroid carcinoma in Australia:an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1982~1997)[J].Thyroid,2002,12(2):141-149.

[9] 楊大奎,孫晶,陶仲,等.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外科治療(附66例報告)[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7,23(5):310-331.

[10] 徐國旗.甲狀腺瘤手術兩種術式的療效比較[J].醫學臨床研究,2009, 26(7):1325-1326.

第10篇

氣虛、陽虛、血虛、三類人群最怕冷

民間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大寒的節氣內。氣虛、陽虛、血虛三種亞健康體質的人群在這個時候最怕冷。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藥膳門診的專家們提醒廣大讀者朋友,即使以藥膳驅寒也要對癥。

氣虛怕冷喝黃芪牛肉湯

市民徐阿姨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很郁悶,因為自己比較怕冷,但是又很容易出汗。她常常認為只有熱量比較足的人才會在“小寒”這樣比較冷的節氣出汗,自己明明很怕冷,怎么可能還出汗呢?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醫師王東旭介紹說,中醫認為,人體中的“氣”具有調節人體體溫和控制毛孔開合的功能。因此,當人氣虛時,機體調節體溫的能力減弱,就難以控制毛孔的開合和汗腺的分泌,從而出現怕冷但又愛出汗的癥狀。氣虛體質的人除了怕冷和愛出汗外,還往往表現為肌肉松軟,體力較差,只要體力勞動的強度稍大,就容易困乏,感覺很累;而且身體防御能力一般不怎么好,容易感冒,感冒后康復的時間也比別人長。從食補藥膳的角度講,氣虛怕冷的人可以經常用黃芪燉牛肉,飲湯吃肉。如果加點黨參同燉,效果更好。

黃芪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的功效,黨參具有健脾補肺、益氣養血生津的功效,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于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陽虛怕冷喝干姜肉桂羊肉湯

不少讀者都認為怕冷就是陽虛,這種認識不完全正確,因為各種虛證都可以感覺怕冷。如何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陽虛呢?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醫師夏公旭介紹說,中醫認為“陽虛則外寒”,人體陽氣不足時,不能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會出現怕冷的現象。一般陽虛的人有怕冷、手腳冰涼、精神萎靡不振、大便稀溏甚至是完谷不化等癥狀。根據心、肝、脾、肺、腎五臟的不同,表現的癥狀各不同。比如心陽虛,除了通常陽虛都會有的癥狀外,還有心悸、心慌、憋悶、心前區疼痛、失眠多夢、心神不寧、易悲傷等表現;肝陽虛,可出現頭暈目眩、兩側肋下不適、脹痛、易驚恐或情緒抑郁等表現;脾陽虛,可出現食欲不佳、惡心、打嗝、暖氣、大便稀溏不成形等癥狀;腎陽虛,有腰膝酸軟、多次小便或不通、陽痿、衰退等表現;肺陽虛,通常表現出咳嗽、氣短、呼吸無力、聲音低且少言、氣懶等癥狀。

但是無論哪種陽虛,怕冷、手腳冰涼是陽虛者最主要的表現。如果陽虛怕冷的癥狀不是很嚴重,不妨嘗試食療驅寒。陽虛怕冷的人可以喝干姜肉桂羊肉湯。

干姜其實是生姜曬干或烘干后的成品。生姜偏于散寒,干姜比生姜多了溫中回陽,尤其是溫暖脾陽的作用,著名古方“理中湯”中就有干姜的一席之地。凡陽虛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溫者都比較適合用。肉桂是寒冷季節最為常用的調味食品,有補元陽、暖脾胃、通血脈、散寒氣的功用。古代凡治療陽虛之名方,如右歸丸、金匱腎氣丸等,皆用肉桂為主藥。肉桂甘辛大熱,不僅能補陽氣,還能散寒邪,故凡陽虛怕冷、四肢不溫、腰膝冷痛之人,最宜食用。干姜、肉桂與羊肉一起做成藥膳,更有利于增強補陽祛寒的功效。

血虛怕冷喝雞絲阿膠湯

很多女性朋友怕冷多是由于血虛。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食療專家李新珍副主任中醫師介紹說,育齡婦女經、帶、胎、產都可能造成失血,而經期勞累、月經量過多、生產時出血過多等,都會е卵虛。女性血虛有寒者,一般都表現為面色萎黃或蒼白、乏力、四肢怕冷等癥狀。如果癥狀不是很嚴重,不妨試試雞絲阿膠湯。

阿膠為補血之佳品,尤為適宜出血而兼見陰虛、血虛證者。阿膠既能補血,又能滋陰,與人參、鹿茸并稱為“中藥三寶”。止血常用阿膠珠。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阿膠為“圣藥”。

別把貧血當怕冷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特別怕冷,容易出現手足冰涼、頭暈乏力、食欲減退等各種不適,但是你知道這可能是貧血的信號嗎?

這類怕冷的人群以女性居多,而且在臨床上,女性貧血的發生率遠遠高于男性。雖然貧血也可以導致血虛,但貧血主要表現為手足冰涼、皮膚干燥、頭暈怕冷等,而且由于冬季的主氣是寒,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暢,使得這些癥狀表現得更為明顯。然而,不少人誤將貧血當“怕冷”,亂吃補藥耽誤治療。

貧血的種類很多,根據相關檢查結果,可以分為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鐮刀形貧血癥、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女性最常見的貧血大多屬于缺鐵性貧血,這與女性的生理特性有關。育齡女性每月的月經會損失一部分鐵;懷孕、哺乳需要把自身體內的鐵儲備供給寶寶,女士在這個階段特別易出現缺鐵性貧血;此外,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食誤區,也是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如不吃肉、蛋類,喜好濃茶和咖啡,等。女性先天有“貧血基礎”,更要注意預防貧血,合理搭配膳食。孕期女性則要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補鐵,若出現疑似貧血癥狀應及早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禍及腹中的胎兒。

飲食營養不均衡是造成女性貧血多發的原因之一。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動物的肝臟,如雞肝、豬肝、瘦肉等;蛋黃的含鐵量很高,但吸收率稍差;豆制品含鐵量也很高,而且容易吸收,如豆漿和豆腐。檢查發現有缺鐵性貧血的女士們,應多吃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腎、舌,鴨肫、烏賊、海蜇、蝦米、蛋黃等動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帶、黑木耳、紫菜、發菜、香菇、黃豆、黑豆、腐竹、紅腐乳、芹菜、薺菜、大棗、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

此外,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因而飲食結構中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綠葉蔬菜和水果,冬天必不可少。

“特別怕冷”或是“甲減”作祟

如果容易怕冷,還有可能是甲狀腺機能減退(簡稱甲減)。臨床統計發現,我國甲減(包括臨床甲減和亞臨床甲減)患病率約為6.5%,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甲減似乎特別“偏愛”女性,女性患者與男性患者的比例約為8:1。尤其是青春期、妊娠期、分娩后和更年期女性更易罹患此病。

成年人甲減最常見的病因是橋本氏甲狀腺炎,其他原因有甲狀腺手術及放射碘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后期以及碘攝入不足(主要見于碘缺乏地區)等,因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及下丘腦病變引起的甲減臨床比較少見。

與甲亢相反,甲減患者由于基礎代謝率降低,臨床表現為怕冷、少汗、便秘、皮膚干燥、毛發脫落、心率緩慢、疲乏、嗜睡、反應遲鈍、精神不振或抑郁、月經不調、貧血、面色蠟黃、有黏液性水腫等等。此外,由于甲狀腺激素可以促進腦發育及生長,因此,嬰幼兒期甲減往往會導致孩子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俗稱“呆小癥”。由于機體產熱能力下降,甲減患者會比普通人更怕冷。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張妮婭介紹說,甲減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缺乏特異性,不像甲亢那樣,有“粗脖子”“突眼”等典型體征,加之病情進展緩慢,因此,甲減在早期很容易被忽視或漏診。除了少數甲減(如亞急性甲狀腺炎以及藥物引起的甲減)能夠徹底治愈外,大多數甲減都是永久性疾病,需要終身治療。患者應每三個月到半年查一次甲狀腺功能,根據檢查結果調整甲狀腺激素替代劑量。不能想吃多少吃多少,更不能想停藥就停藥。因為一旦補過了量,就有可能導致心動過速、多汗、興奮等反應;而若替代劑量不足,患者怕冷、少汗、乏力、體溫偏低等低代謝癥狀就得不到糾正。

第11篇

甲狀腺疾病也可能是十分危險的。10年前筆者曾參加搶救1例30歲男性患者,無甲亢史,無周期性麻痹史。下午做闌尾急癥手術,晚上高燒,快速型心律失常,心率每分鐘200次以上,嚴重的低血鉀,呼吸停止,生命垂危。分析患者有潛在的甲亢,術后出現甲亢危象合并周期性麻痹。立即使用呼吸機和藥物,經過分秒必爭地搶救,到清晨才化險為夷。

無可替代的甲狀腺

對物質代謝的影響甲狀腺激素對三種營養物質,即蛋白質、糖和脂肪都有作用。在生理狀況下,甲狀腺激素加速蛋白質的合成;甲狀腺激素增多,又加強蛋白質的分解;缺乏甲狀腺激素,則蛋白質合成減少。甲狀腺激素促進小腸對糖的吸收,增強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同時又增強外周組織對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還有拮抗胰島素,升高血糖的作用。甲狀腺激素有促進脂肪酸氧化,增強脂肪的分解作用,既促進膽固醇的合成,又加速膽固醇的降解,降解的速度超過合成。

對能量代謝的影響甲狀腺激素有明顯的產熱效應,可提高機體絕大多數組織的氧耗量和產熱量。甲狀腺激素減少使基礎代謝率降低,產熱量減少。

對生長發育的影響甲狀腺激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激素,尤以對骨和腦的發育至關重要。胎兒時母體碘缺乏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特別是妊娠期間孕婦患甲減造成甲狀腺激素供給不足,以及出生后患甲減的嬰幼兒,可導致腦組織發育出現嚴重障礙,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稱為呆小癥,即克汀病。

甲狀腺疾病病有“毒性”

甲狀腺疾病經常被戴上“毒性”的帽子,引起患者的恐慌。其實,內分泌學講的毒性不是指毒瘤,而是指功能亢進。譬如,毒性甲狀腺腫,是說甲狀腺既腫大又伴有功能亢進。

不伴有功能異常的良性甲狀腺腫,不論是彌漫性還是結節性腫,除了較嚴重的腫大可以產生局部壓迫癥狀之外,一般沒有癥狀,對機體也沒有明顯危害。甲狀腺疾病引起功能異常,不論是亢進抑或減退,都會危害機體。

不同的甲狀腺疾病也可以表現出相同的病癥。通常講的甲亢是指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即Graves病,譯作格雷夫斯病),引起甲亢的疾病還有結節性毒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碘甲亢以及過量服用甲狀腺素導致的甲亢,等等。引起甲減最常見的疾病是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病,簡稱慢淋甲炎),還有亞急性甲狀腺炎以及手術、放射性碘-131、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甲亢并發的甲減,等等。危害最大的是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和慢淋甲炎。不僅僅是因為這兩個病是常見病、多發病,更主要的是它們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甲狀腺激素過多和不足對機體直接的危害,還有免疫損傷等多種因素對重要器官的損害。

甲亢甲減重創器官

影響神經系統甲亢可以合并周期性癱瘓,表現為周期性地出現四肢癱瘓,如果病變累及呼吸肌,可致呼吸停止,有生命危險。甲亢還可以合并慢性肌病,表現為四肢進行性肌無力,肌肉萎縮,或并發重癥肌無力等神經系統疾病。成年人嚴重的甲減,會對大腦造成損傷,表現為嗜睡,甚至昏迷。嬰幼兒患甲減,會對智力發育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影響心血管系統甲亢和甲減都影響血壓,甲亢導致高壓升高,脈壓差大;甲減導致低壓升高,脈壓差小。甲亢可以引起甲亢性心臟病,表現為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和心律紊亂,以心房纖顫最多見;甲減使心率減慢,可發生心包積液,也可造成甲減性心臟病(屬于心肌病),出現心臟擴大和心力衰竭。甲減導致膽固醇升高,往往合并冠心病和腦動脈硬化;亞臨床甲減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影響血液系統甲亢和甲減都可以引起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和多種類型的貧血。

影響肝腎甲亢合并肝損害的發病率頗高,占30%-50%。表現為肝細胞損害,肝功能異常,為少數伴肝內淤膽、黃疸,嚴重者導致肝細胞壞死。甲亢和甲減皆可合并腎臟損害,出現蛋白尿,嚴重者引起尿毒癥。

影響骨骼甲亢可造成骨質疏松,實驗證實甲狀腺激素有直接促進骨吸收的作用。

伴發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和慢淋甲炎可以伴發其他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A型萎縮性胃炎、惡性貧血、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癥等。甲亢還可以并發2型糖尿病。

孕期更應護好甲狀腺

甲狀腺激素對于胎兒的腦發育至關重要。妊娠前半期即20周以前,胎兒大腦發育所需要的甲狀腺激素主要甚至是完全來源于母體。如果妊娠期患甲減,即使是亞臨床甲減,甲狀腺激素輕微不足,都會給胎兒的大腦發育造成不可逆的負面影響。即使化驗甲狀腺功能正常,亞臨床甲減與單純抗過氧化物酶陽性,都有可能導致流產和不孕。

妊娠期間患甲亢,不僅會造成不良的妊娠結局,亦可誘發孕婦甲亢危象,或導致孕婦心衰,表現氣喘甚至端坐呼吸,必須分秒必爭地搶救。亞臨床甲亢對母嬰沒有明顯的影響。

為了后代的健康,孕前和妊娠期特別是孕早期(8周)應該檢查甲狀腺功能,以監測有無甲減、亞臨床甲減與單純抗過氧化物酶陽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治療。患習慣性流產與不孕癥的女性,在排除了婦科疾病之后,最好檢查甲狀腺。

相關鏈接

碘與甲狀腺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碘缺乏和碘過量都會導致甲狀腺疾病,影響甲狀腺功能。缺碘導致甲狀腺腫大和甲減,嬰幼兒、兒童則表現為智力和身體發育遲緩,嚴重者發生克汀病。我國推廣全民食碘鹽以來,有效地預防了碘缺乏病。

但是,碘過量可以誘發碘甲亢,或加重甲亢的病情,也是甲亢復發的原因。因此,甲亢患者不能吃碘鹽,即使已經治愈,為防止復發,也不能吃碘鹽。

第12篇

通訊作者:許愛國

【摘要】 目的 探討甲狀腺手術中喉返神經顯露對喉返神經損傷的影響及防范措施。方法 對筆者所在醫院446例甲狀腺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術中顯露喉返神經者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未顯露喉返神經患者。結論 熟練掌握甲狀腺解剖特點,仔細操作并盡可能顯露喉返神經,對甲狀腺手術過程中喉返神經損傷的預防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甲狀腺; 喉返神經; 損傷

甲狀腺手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普外科手術,雖然手術難度不大,但由于喉返神經較為特殊的解剖特點,使其在手術過程中極易損傷,造成患者術后出現聲嘶、飲水嗆咳等癥狀,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同時往往也因此而發生醫療糾紛[1]。現結合筆者臨床經驗對甲狀腺手術中喉返神經顯露對喉返神經損傷的影響及防范措施分析探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06年12月~2010年1月行甲狀腺手術的患者446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明確診斷為甲狀腺占位性病變,術前纖維喉鏡檢查雙側聲帶運動均正常。男192例,女254例,年齡30~65歲,平均(45.5±17.1)歲。其中病變單純發生在左側198例,單純右側173例,發生在雙側75例;甲亢者127例,結節性甲狀腺腫134例,甲狀腺炎伴甲亢98例,甲狀腺腺瘤52例,甲狀腺癌35例。初次手術者327例,再次手術者119例。

1.2 手術方法 本組患者中有207例術前行頸叢神經阻滯麻醉,239例患者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對原發性甲亢者行雙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對術中快速病理提示良性的單一甲狀腺小包塊行同側甲狀腺部分切除術,巨大結節性甲狀腺腫、多結節或復發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按結節外組織情況行患側側葉次全切除、全切除或甲狀腺完全切除;按腫瘤大小對甲狀腺癌患者行側葉完全切除或側葉全切加對側次全切除或全甲狀腺切除治療,并根據腫瘤的實際情況行根治術以及中央區淋巴結的徹底清掃。

1.3 喉返神經損傷標準 以術后出現聲音嘶啞且經喉鏡診斷為聲帶麻痹或運動受限為喉返神經損傷標準。聲音嘶啞恢復時間在6個月以上為永久性損傷,6個月以內為暫時性損傷。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采用卡方檢驗對喉返神經損傷情況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446例患者中有6例(占1.35%)發生喉返神經損傷。術中喉返神經顯露患者251例,術后出現聲音嘶啞和(或)聲帶麻痹患者1例(占0.40%),且為暫時性損傷;術中未顯露喉返神經患者195例,術后出現聲音嘶啞和(或)聲帶麻痹者5例(占2.57%),其中永久性損傷患者2例(占1.03%),暫時性損傷患者3例(占1.54%)。術中顯露喉返神經者術后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未顯露喉返神經者(χ23.88,P<0.05)。4例暫時性喉返神經損傷患者,均在營養神經及對癥治療1~6個月后恢復正常聲帶活動功能;2例永久性喉返神經損傷患者均為術中出現喉返神經離斷,術后1年復診聲帶活動仍未恢復。

3 討論

喉返神經損傷常由手術止血過程中鉗夾、縫扎、切斷喉返神經等原因造成。甲狀腺術中是否對喉返神經進行顯露尚存在爭議。大多數學者認為喉返神經的顯露對降低其損傷率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當喉返神經因各種因素發生移位,或再次手術時瘢痕黏連、包裹時,術中不對喉返神經進行顯露,可能會增加損傷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術中喉返神經顯露患者約0.40%出現喉返神經損傷,且為暫時性損傷;術中未顯露喉返神經患者出現永久性損傷患者約占1.03%,暫時性損傷患者約占1.54%,證明了顯露喉返神經在預防喉返神經損傷中的重要性。

針對喉返神經的特點在手術過程中應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熟練掌握甲狀腺及喉返神經的解剖特點,做到仔細操作,不盲目鉗夾、結(縫)扎和切斷組織[2]。明確出血處無神經后再予以結扎。(2)甲狀軟骨下角與喉返神經的解剖關系較為穩定,可通過甲狀軟骨下角尋找喉返神經。從甲狀軟骨下角前下方5 mm處向前下方走形1~2 cm,即可發現喉返神經,繼續沿此處神經在腺體的背側慢慢進行剝離,即可完成被切除的腺葉組織與喉返神經的完全分離 [3]。(3)對巨大腺瘤及胸骨后甲狀腺腫、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腫瘤等進行腺葉切除時,必須顯露喉返神經,同樣應以甲狀腺軟骨下角為標志尋找喉返神經。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病變進行準確的診斷,熟練掌握甲狀腺與喉返神經的解剖關系,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并盡可能顯露喉返神經,對甲狀腺手術中喉返神經損傷的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劉應高.甲狀腺手術醫源性損傷的預防.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6,15(4):313-314.

[2] 黃冶飛.甲狀腺切除術中喉返神經損傷發生原因與預防措施.遼寧醫學院學報,2008,29(4):334-3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海县| 磴口县| 巨鹿县| 平度市| 定结县| 丰原市| 高州市| 灌南县| 钟山县| 庆城县| 涞水县| 永城市| 大英县| 岚皋县| 鸡东县| 太保市| 玛多县| 大同市| 准格尔旗| 金溪县| 雅江县| 陆良县| 古浪县| 新闻| 浮山县| 奈曼旗| 吉林市| 宣武区| 兰州市| 景泰县| 田阳县| 诸暨市| 淳安县| 保定市| 华宁县| 婺源县| 环江| 泸西县| 屯昌县| 宁化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