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護理精細化服務具體措施

護理精細化服務具體措施

時間:2023-06-04 10:48:3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護理精細化服務具體措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護理精細化服務具體措施

第1篇

手術室的工作量一般都很大,而且患者的病情有時候又不受控制,很容易發生突變,工作中也存在較多的環節,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護理方面出現差錯的幾率較高。因此醫院相關領導部門要加強對手術室護理管理方面的工作,在護理這一部門內部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進行規范,從而可以培訓出高職業素養的護理人員[1],減少在看護患者的過程中的出錯幾率。本研究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精細化護理,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診治的200例手術室患者作對照組,在這200例患者中男患者106例,女患者94例,年齡范圍在30~72歲,平均年齡(55.25±4.8)歲,從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患者中選取200例作為研究組,其中男患者112例,女患者88例,年齡范圍在(57.2±5.1)歲,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和性別都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實驗結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常規的看護照理,在手術前按照慣例對患者進行詢問,在此過程中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狀態進行細致的觀察,在手術前把手術過程的詳情內容告訴患者,在患者進手術室之前要對患者進行全方面的消毒和檢查,手術后應該對患者做一些必要的感染防護措施[2]。在手術室期間對研究組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精細化管理手術室環境:手術室中存在較多的細菌和病菌,容易造成感染。因此這就需要醫院相關領導高度重視手術室環境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良好完善的手術室環境管理制度。就比如對接送患者的推車管理中,在將患者從病房運送到手術室的過程中應使用內外交換車,在運送手術室需要用到的消毒藥品時應該使用專門的交換車,為了更好地減少細菌感染應該對手術室地面進行定時

的殺菌消毒,在打掃手術室地面時應格外細致[3],注意不要損壞地面,而且在地面有破損的地方應著重進行消毒,減少細菌感染的幾率。

1.2 精細化管理手術室工作人員:如果想為患者提供精細化的服務,就要求相關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達到較高水平,而且要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更新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提升他們的專業服務能力[4],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檢測數據用SPSS18.0分析,用(±s)表示,采用t檢驗,P

2.結果

在對研究組實施精細化護理之后,研究組患者的護理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

在護理滿意度比較方面,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

3.結論

患者在手術室停留的時間雖然比較短暫,卻是疾病治療的關鍵環節,在手術過程當中患者身心脆弱,護理人員護理水平的高低對治療效果有重要影響。在手術環節,提高護理質量有利于控制手術風險,改善手術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94.1%)明顯高于對照組(67.6%),精細化的手術室護理可以減少患者在手術中的不適感,精細化護理與整體護理相結合可以保證手術安全高效的進行,而且還能夠提高護理質量。由于病人對手術有一定的畏懼,所以在手術前一定要做好細致的心理疏導,而且在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都要從生理和心理上提供全方面的優質護理,這樣才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從而可以減少患者在手術后出現其他并發癥的幾率。在手術前要對患者進行入院后的教育,使他們對醫院更加了解,保持手術室內的溫度和濕度處于適宜狀態,在手術中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特征,以免發生意外可以及時進行搶救[5]。術后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及進行精細化的護理,促進患者可以更好更快的恢復。

綜上所述,為手術室中的患者提供精細化的護理服務可以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幾率也會很大程度的減小。因此可以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何冬梅. 精細化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與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10):242-242.

[2]楊再英. 精細化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與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臨床探究[J]. 醫藥衛生:全文版, 2017,32(2):00091-00091.

[3]英. 精細化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作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4, 33(33):445-446.

第2篇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我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已覆蓋全民,醫保工作質量直接影響到醫院技術、服務水平、甚至關系到醫院的生存和發展。如何在新形勢下完善患者、醫保機構、醫院之間的關系,做好醫院醫保精細化管理已成為醫院的重要工作。精細化管理是提高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是醫保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醫院通過醫療保險管理規范化體系建設,通過醫療保險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提高醫療保險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同時也能使醫保基金合理使用,使醫院管理水平邁上新的臺階,同時打造醫院品牌,實現醫院的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

醫院醫保;精細化管理;措施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我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已覆蓋全民,醫保的范圍越來越大,參保的人數也越來越多,醫院的醫保患者占據了更多的醫院份額,醫保付費方式根據基金收支預算實行總額控制。總額預付的實施結束了按項目報銷的粗放式管理時期,踏入精細管理階段[1],對醫院的醫保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2]。在醫療保險體系中醫、患、保三方中,醫院是聯結保方和需方的橋梁,要加強醫保管理,只有“醫、患、保”三方達成協商共管、良性互動的“雙贏”監督管理運行機制,才能使醫療保險真正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促進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健康持續發展。新醫保政策給醫院帶來了機遇,同時醫保管理部門對醫院也提出了諸多要求,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和問題。醫院如何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患者的滿意度,做好精細化管理,這又將成為醫院管理工作中的重點。

1精細化管理含義

實際上,精細化理念在我國古代就被提出,古書上講“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就是精細化的意思。今天提出的精細化理論最早來自泰勒的科學管理,戴明的質量管理和豐田的生產方式[3]。精細化管理一步步被人們熟識和接受。它是社會分工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以減少浪費為目標,改進醫療服務過程、降低成本、重視質量控制的精益管理經驗和案例,逐漸被廣大醫院管理者所認同,并在美國等發達國家醫院管理中得到很好應用[4]。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是通過規則的系統化和細化,以最優化、最簡潔、最經濟的手段實現一個最為理想的效果,以規范化為目的、標準化為前提、數據化作保證、信息化作手段,將目標進行細化,落實到各個環節中,讓每個環節務必做到盡善盡美,從而發揮效力,實現整體的執行效果。

2實施醫院醫保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2.1醫院醫保精細化管理滿足了醫保管理部門對醫院的要求

在新醫改政策下,醫保管理機構對醫院進行了更加嚴格的監控,以及對不合規的醫療行為加大了經濟處罰力度,因此,醫院必須進行精細化管理,解讀醫保政策,加強內控制度,完善醫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使其符合醫療保險要求。

2.2醫院醫保精細化管理是獲得群眾認可的重要措施

近年來隨著醫患問題的加劇,使群眾認可,群眾滿意成為醫院重要的核心要求。醫保政策執行越到位,醫保問題解釋越詳細,就越能得到群眾的理解和認可。將精細化管理理念運用到醫院醫保管理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參保病人的候診、住院時間,使服務流程簡潔明快,服務態度熱情周到,服務行為文明規范,服務措施便民利民,服務環境舒適安全,服務信息公開透明,提高病人滿意度[5]。

2.3醫院醫保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在醫保要求增加,群眾需求增多的情況下,醫院不但要獲得社會效益,還要獲得經濟效益,醫院收入增加,才能使職工滿意,醫院得到持續發展。因此新醫改下,醫院管理必須要進行改革,精細化管理是醫院進入良性循環的關鍵。建立先進、科學的組織管理架構,優化完善相關制度規定,服務流程標準化,各個環節保證精細化和規范化的分工,從而提高醫院效率,推動醫院業務又好又快的發展。醫院要以消費者滿意度作為發展目標,工作責任無界限,提高醫務人員的個人競爭力,提倡精細化管理的細節理念。這樣能夠以最高效率、最低成本、最優品質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同時可以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帶來良好的績效。

3實施醫院醫保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措施

3.1以精細化管理理念,強化管理制度,完善健全管理監督體系

建立醫院醫保管理領導小組,由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組成、分管副院長領導,醫保辦主任主管,并賦予相應職能。醫院醫保辦與醫務科、門診辦公室、護理部、財務科、藥劑科及信息中心等人員相互配合,各個部門人員明確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協同。醫院要嚴格制定醫保辦公室工作制度并規定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合理布置安排醫保辦的工作。對醫院日常的醫保工作進行管理、監督。及時了解掌握醫保政策、醫保動態,預防發生不合規的醫療行為,為醫院決策提供合理建議。臨床科室由科主任負責,并設立醫保監督員,形成可以層層落實的醫保管理體系。

3.2提供精細化服務,滿意患者、服務患者

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在醫療保險體系的醫、患、保三方中,醫院是連接保方與需方的橋梁。充分發揮好這個橋梁作用,就需要醫保人員不斷增強其服務意識,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高服務水平,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患者滿意度,增加醫保患者。提供各種便民設施,設立方便門診、導醫站、志愿者,主動服務患者、幫助患者。重視患者感受,設立投訴專線,并對出院醫保患者進行回訪,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營造良好的服務氛圍。

3.3細化制度規范,加強內控,提升醫保內涵質量

建立、健全醫保管理制度,規范醫保行為,讓醫療行為有章可循,堅持首診負責制,嚴格執行醫保審批制度,加強處方管理,將醫保工作納入績效考核中,促進醫護人員參與醫院醫保管理意識,減少過度醫療,做到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

3.4以精細化管理理念,做好醫保政策培訓和宣傳工作

醫保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6],要及時、準確、透徹地理解政策,必須要加強培訓和宣傳。只有讓醫務人員和參保人員都熟悉醫保政策、及時了解醫保動態,才能保證醫保政策的順利貫徹執行,為此醫院采用多種渠道及方法進行醫保政策宣傳。通過醫院的廣泛宣傳,使患者能夠及時了解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選擇更有利于患者的診療方案。通過進行醫保知識、政策的專項講座,發放宣傳材料,利用醫院內網信息平臺最新的醫保政策等形式對醫務人員進行醫保知識的更新,提升政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3.5以精細化管理理念,加強藥品專項費用治理

嚴格執行醫保政策,促進合理用藥管理。臨床用藥要與醫保病人的疾病診斷相符;用藥范圍、用藥品種、用藥數量要符合醫保規定。醫保辦每月監測分析消耗較大的藥品,關注殘余藥量問題和監控問題較大的中成藥、輔助治療類用藥。對于不合理的用藥限制使用或停用,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培訓、約談或經濟處罰。

3.6控制住院成本,探索總額預付制下的科室指標考核體系

根據醫院總額控制指標,定時監控各科總量指標、藥品費用指標、門診及住院次均費用、人頭人次比、住院天數、藥占比、個人負擔比例等指標,及時向各科室反饋。同時對使用特殊藥品、特種檢查和診療項目和高值耗材實行告知審批制度,以達到降低患者住院成本和合理治療的目標。

3.7建立獎懲機制,激發精細管理內在動力

醫保辦管理醫院醫保工作的日常考核、費用管理、聯審互查、綜合管理等綜合考核評比,以及醫院內部的審核、審查等不斷強化內外監督機制。每月考核結果在醫保通訊中公示,通過院周會、績效考評會等形式進行反饋。對考核達標,指標完成好的科室給予獎勵。對考核不達標或因醫保部門拒付的醫療費用,由科室和個人承擔相應的經濟處罰。通過檢查、評價、反饋、獎罰的精細管理過程,醫保服務質量實現持續性改進,提升醫院醫保綜合管理水平。

3.8加強信息系統保障,及時監控反饋相關指標

①醫保的精細化管理依托于計算機信息系統,結合醫保政策的規定,計算機中心為滿足醫保管理的各項指標需求,提供了一個堅實的數據平臺。通過信息平臺,加強環節管理;巧用數據信息,提高管理的時效性;強化數據分析,找出費用的管控點。②以數據指標為基礎,以加強精細管理。總額預付支付制度下,掌握醫保患者已發生費用、預測即將發生的費用和找出影響費用的主要因素對醫院各管理層來說非常重要[7]。然而由于醫院信息系統數據簡單,且與北京市醫保業務組件相互獨立,信息無法共享,導致獲取精確數據信息困難[8],管理指標不能細化,數據反饋時間長,管理滯后。通過信息化系統,將醫院的整體資源納入其中,才能真正做到數據的準確和完整[9]。建立數據統計模塊,有利于實時顯示、分析各項醫保數據,準確預測費用、制定管理目標,極大地輔助了決策者的方案評價選擇準確度,減少了決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隨意性和主觀性[10],從而有的放矢出臺控制措施,為醫院精細化管理提供量化指標。創建醫保數據數據庫,為醫保工作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3.9用精細化管理理念,做好物價管理,確保費用的公開、透明

嚴格執行醫保收費項目價格,掌握醫保藥品以及自費藥品情況,正確與醫保系統進行對照。執行自費項目簽字制度,增加患者知情權,防止重復檢查以及減少不合理費用的發生,提供每日費用清單,增加費用透明度。每月定期向社保中心報送結算材料,做到真實、完整、準確。

4建立醫保精細化管理的長效機制

醫院應立足和倡導醫保費用精細化管理,并建立長效機制,實現將傳統的單純費用控制管理理念,轉變為對人的管理。因此需要考慮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以保證醫院的當前效益和長效發展。探索一套合理、科學的績效考核方式,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醫院運營效率[11]。

總之,醫院醫保管理是一個長期、復雜、系統性的工作,在新的總額預付制下,只有加強精細化的管理,有效制止不規范的醫療行為,以醫院的效率為核心、以患者的需求和滿意為目標,將精細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貫徹到醫保管理的環節中,將管理工作做細、做精,倡導精細化、人性化的管理服務理念,用心以善,治理從嚴;策劃要活,治理要死;管理格式化,團隊職業化,才能有效推動醫院管理工作的實施,實現醫院的長足發展,全面提升醫療保險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張海燕 單位: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保辦

[參考文獻]

[1]魏俊麗,趙冠宏,嚴松彪,等.公立醫院改革形勢下北京市某醫院醫保管理工作實踐探討[J].醫學與社會,2013,26(5):33-35.

[2]陳潔,趙冠宏.醫保總額預付制對醫療機構經濟運營的影響初探[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7):545-546.

[3]朱新鳳.精細化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與提升[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1(3):48-49.

[5]嚴艷.淺議醫院醫療保險的精細化管理[J].價值工程,2012,31(24):172-173.

[6]李揚,郝曉剛,楊燕,等.PDCA循環模式在醫院醫保審核中的運用[J].中國醫療保險,2013(10):49-51.

[7]賀濤,王昆,武娜,等.總額預付背景下醫保信息管理平臺設計與應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5(1):52-54.

[8]曉瑋,但秀娟,張瑤,等.軍隊醫院醫保指標管控系統設計與實現[J].醫院管理雜志,2014,21(5):431-433.

[9]閆冰,張蘅.通過完善醫院信息化建設加強醫保管理[J].科學管理,2011,26(11):47-48.

第3篇

目的探究在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細節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與安全性。方法選擇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的手術治療的18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未給予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觀察組給予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在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儀器設備管理(29.3±4.2)分,護士配合(28.8±4.2)分,消毒隔離(19.3±3.7)分,護理質量安全(97.3±16.3)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6%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手術室護理安全中采用細節護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手術護理質量,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字:

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手術室護理安全;應用效果

手術室護理難度較大、技術性較強且工作時間較長,在繁忙護理工作中存在較多隱患。手術室護理缺陷嚴重影響護理服務質量,甚至影響患者生命健康[1]。細節護理是以患者核心利益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將手術室內工作精細化,規避護理風險,保障手術順利進行。現手術室護理中逐漸廣泛應用細節護理,以給予患者細致、貼心的服務,整體性提高手術護理質量[2]。但良好管理制度是保障護理質量的關鍵手段,本研究旨在探究手術細節護理管理在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80例患者中,男106例,女72例,其中79例行鼻科手術,81例行咽喉科手術,20例行骨科手術,手術時間為35~332min,平均為(152.3±14.6)min。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器官疾病患者;嚴重免疫系統疾病患者;神經系統疾病患者;術前嚴重營養不良;術中出血量高于300ml。全部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0例,且在一般資料上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對照組:未給予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觀察組:給予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具體措施為:①組織手術室護理長、護士成立手術室細節管理小組,并開展細節護理管理會議,制定管理方案;②定期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參與技能培訓,并定期舉行經驗交流會,各資深護士傳授自己手術室細節護理技巧與經驗,相互交流,增強細節護理專業技能,保障手術室細節護理安全有效性。③建立安全管理體系,需護士長與護士在術前檢查手術用藥與器械,避免出現差錯。④定期舉行工作總結會議,針對近期出現錯誤,分析總結并加以改正,吸取經驗,提高護理安全性。

1.3療效評定指標。①手術室護理質量評估指標包括:儀器設備管理、器械準備、護士配合、消毒隔離,分別對應30分、20分、30分、20分,總分為0~100分,分數越高則手術護理質量越優。②護理滿意度采用自行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定,其內容包括護理服務、手術室術前準備、護理技術、護患溝通及護理舒適度等,總分為0~100分。其中滿意為高于85分,比較滿意為60~85分,不滿意為低于60分。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行數據分析,且經t與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室護理質量對比。觀察組儀器設備管理(29.3±4.2)分,護士配合(28.8±4.2)分,消毒隔離(19.3±3.7)分,護理質量安全(97.3±16.3)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6%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當今醫學飛速發展,人們對健康需求也逐漸增長,護理人員不僅給予醫學方面服務,還需在生理、心理上提供護理服務,因此手術室細節護理具有重要臨床意義[3]。研究顯示在手術室護理中細節護理可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促進患者康復,還可綜合提高護理滿意度[4]。細節護理強調做好圍手術期的全面護理,最終不僅需保障手術順利完成,還可幫助患者恢復,護理期間應盡量控制手術中出現的應激反應,并嚴格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5]。細節護理需依靠護理管理進行,良好細節護理管理在手術室護理安全中具有重大作用[6]。本研究中觀察組給予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對照組未給予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結果顯示,觀察組儀器設備管理(29.3±4.2)分,護士配合(28.8±4.2)分,消毒隔離(19.3±3.7)分,護理質量安全(97.3±16.3)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6%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表明經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后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安全,提高的患者護理滿意度。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安全中采用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安全,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采用。

參考文獻

[1]陳海濤.細節護理和常規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對比[J].吉林醫學,2014,35(21):4790~4791.

[2]王維琴.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臨床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4,23(6):568~569.

[3]傅菊紅,梁柳芳.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5):771~772.

[4]馮淑珍.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細節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24):5517~5518.

[5]歐陽凱明.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探討[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4):937~938.

第4篇

關鍵詞:深水區;縣級;公立醫院;改革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at the county level into "deep water area", the basic goal of the reform is profit-driven inhibition of public hospitals, public welfare for the public hospital, the basic idea is based on clear government and public hospital authority boundary, clear positioning of public hospital.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at the county level has been clear, the task is clear, reform has been from the past "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 in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stage, into the part of the substantive progress and fully open stage.

Key words: deep water area; county; public hospital; reform

R197.3

隨著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步入“深水區”,改革的基本目標是抑制公立醫院的逐利性,實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基本思路是在明晰政府與公立醫院之間權責邊界的基礎上,明確各類公立醫院的定位。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方向已經明確,任務已經清楚,改革已由過去的“摸著石頭過河”的初步探索階段,進入部分工作的實質性推進和全面推開的階段,為使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有實質性突破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建立現代醫院管理體系

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應根據公立醫院的社會功能定位著手完善自主化的治理,加強政府對公立醫院的問責,規范和完善兩權分離的操作辦法。同時,由于實現公立醫院的法人治理對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要求更高,因此可在有條件的地區逐步探索法人化的治理。公立醫院應從機構改革入手,減少管理層級,實現組織扁平化,進一步簡政放權,激發中層管理人員執行力和一線員工工作積極性。建立起有序的人才競爭、健全的績效考評激勵和公平的晉升等現代化管理機制,以提升服務質量、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建立以公益性質和運行效率為核心的科學公平縣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制定具體的績效考核指標,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由政府辦醫主體與院長簽署績效管理合同,合理確定具體的量化指標,考核結果與院長履職評價、機構編制調整、財政經費預算、醫院領導班子和相關人員聘用、獎懲及績效工資總量核定等掛鉤。

規范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供應,重塑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一要提高試點醫院基本藥物配備使用比例,通過合理使用基本藥物,既治好老百姓的病,又降低了藥品費用,從而減輕群眾的疾病負擔。二要各試點使用的基本藥物,全部納入統一招標,通過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采購,以減少藥品的流通環節,進一步降低藥品價格。三要規范高值醫用耗材的采購供應,可以市為單位來進行集中招標采購,以此來壓縮高值醫用耗材中間采購環節和費用,解決價格虛高的問題,待省級集中采購工作啟動后納入省級集中采購,進一步降低醫用耗材的價格,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二、提升醫療服務效能

公立醫院提供較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是其基本職責。隨著一系列便民惠民政策措施的實施和推廣,公立醫院在服務質量、服務效率等方面開始得到改進,人民群眾開始享受到公立醫院改革帶來的好處,但其廣度和深度還有待進一步擴大。因此,要更快和更深入地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讓更多人民群眾更加切身、直觀地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

明確縣級醫院功能定位,完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功能,建立政府舉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益性的管理體制,強化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分級分類管理,明確提供服務的范圍和功能。縣級試點醫院要為城鄉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包括推廣應用適宜技術;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培訓和技術指導;開展危急重病人救治和部分重大、疑難疾病的接診、救治、轉診等;承擔部分公共衛生服務,對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等。

加強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建設以電子病歷和醫院管理為重點的各試點醫院信息系統(乳山市、中兩院已建立),努力推動遠程醫療(乳山市人民醫院已經開通了與北京大醫院遠程會診網絡對接),組織制訂實施一批試點醫院臨床路徑。同時,要認真落實優質護理、便民門診、先診療后付費等便民惠民措施,提升縣級醫院服務水平。

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評價機制。要以現有人才為基礎,要堅持需求為導向,開展以問題為中心的針對性教育培訓;同事配套相應的評價和考核機制,培訓后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引進的人才是否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都要建立相應考評制度;重點培養人才,逐步建立健全高級人才數據庫,開展動態管理和跟蹤培養;整合對口支援幫扶資源。對口支援和幫扶,要對資源進行整合,有針對性開展支援幫扶,爭取幫一個成一個,幫一次就要見到效益,(省廳確定城鄉對口支援乳山的三級醫院是青島海慈醫療集團),確保在人才、技術、管理、重點專科等方面給予幫扶,提高縣級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同時,通過技術支援、免費人才培養等方式,加強縣級醫院對鎮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支持,建立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相對緊密的分工協作機制,實施精細化的分級負責診療,使一般常見病、慢性病、康復患者下沉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危急重病人到縣級醫院就診,逐步形成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醫療服務模式。

三、改革補償機制

全面取消“以藥補醫”涉及重大利益調整,改革補償機制是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重點和難點,其承擔的社會功能和政策性虧損應該得到合理與足夠的補償。首先必須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合理分級補償機制。由于長期的財稅體制問題,造成地方政府的財權和事權不匹配,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后,稀缺的地方財政資金在短時期內可能能夠補償到位,隨著百姓對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需求的提高,這種靠地方政府補償的持續性難以維持,更加增加了縣級財政的壓力,縣級財政本著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改革財政對縣級公立醫院建設和發展的投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確保縣級公立醫院發展的平衡和可持續性。所以要明確補償項目、標準,在資金投入和財政分擔比例上向財政困難縣傾斜。

其次要充分發揮醫保補償作用,推進新農合從擴面提標向提升質量轉變。取消以藥補醫,如果完全依靠財政補償,政府“背不動”也“兜不起”,應發揮醫保支付補償的作用,隨著籌資水平的加大,資金管理的壓力和風險也在加大,新農合應發揮更大效益。著力提高統籌層次,全面推進新農合統籌工作,擴大醫保保障范圍,提高補償比例,降低管理成本,保障基金安全,提高運行效率;積極推動醫保、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發揮其對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合理控制費用的作用;充分提高醫保、新農合信息化服務水平。通過完善信息系統建設,推行電子病歷、建立居民健康卡等工作,加快推進異地結算,規范基金管理,建立多渠道的補償機制。

醫療資源的科學規劃,規范政府和社會對醫院的投入機制,目前,我國醫療需求快速增長,醫療資源總體不足。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況下,應在公立醫院占主導地位的條件下,實行多渠道籌集醫院基本建設資金的制度,鼓勵民營資本和社會力量辦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鼓勵民營醫院來補充醫療資源的不足,培育具有一定規模的優質民營醫院。制定促進民營資本和社會力量辦醫的優惠政策,以促進形成公立醫院良好運行的公平競爭環境。。

第5篇

【關鍵詞】 6S管理; 護理; 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24-0084-0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6S in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LI Li,ZHANG Xiao-yan,WANG Lian-y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4):84-85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6S management in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including finishing,rectify,cleaning,cleaning,security,quality,there suscitation room,therapeutic room,rescue vehicles,office area and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each department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rewards and punishment system,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the working environment is neat and orderly,first aid equipment and medicin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fixed laying,regular inspection repair,cleaning,so that it is in the standby state; the emergency process can be optimized,at the same time for patients to create a clean,comfortable environment,conducive to th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reduce the cost expenditure,increase the success probability,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Therefore,6S is suitable for the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6S management; Nursing; Qu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

“6S管理”是從日本企業的5S擴展而來,國內常見于商業管理,是現代工廠行之有效的現場管理理念與方法。伴隨著社會的進步,6S管理作為一種現代化管理方法廣泛的應用于其他行業中,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醫院作為服務行業,工作對象直面患者,任何細小的疏忽和失誤時常關乎到患者的生命與安危[1]。急診作為醫院的窗口,是急危重癥患者集中的場所,急診搶救場現場常常處于擁擠狀態,為提高護理質量與安全,將6S管理作為基礎性的管理運用于急診護理管理,營造安全、舒適、合理、便捷的就診環境,使護士養成自覺遵守規定、凡事認真的習慣,從而達到培養護士的慎獨精神,達到保障醫療護理安全的目的。

1 一般情況

急診就診環境擁擠,患者入院急,變化快,病情復雜,人流量大;工作人員多,除本科室定崗工作人員外,還有部分進修、輪轉、培訓班學員和實習生;搶救儀器、物品、藥品品種多,使用率高。在日常工作中,由于護士短缺和超負荷的工作狀態,護士主要精力均用在完成患者搶救治療及護理方面,常常出現使用物品隨意放置和急需物品慌忙尋找,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量,甚至引發醫療糾紛和護理差錯[2]。筆者所在科室共有護士45名,承擔院前急救、院內搶救室救治以及全院的靜脈輸液任務,有急救車一輛,搶救及留觀床位16張,輸液座椅45個。自2012年12月開始運用6S管理模式,

2 實施方法

為了讓6S管理深入人心,每日利用晨會、每班例會及每月業務小講座進行培訓,學習6S基本知識與規范,并將工作實施方法和分工逐一規范,使護士知道該做什么,如何去做。在排班模式上做出改革,通過競聘上崗,選出組長5名,每班實行組長負責制,護士長作為總體安排及督導,定期和不定期的進行檢查,書面和口頭總結,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制定獎懲制度。結合本科室實際情況,制定6S操作規范,按病種設計藥、物種類,數量表,規范放置位置,實際制作卡片,護士每天按照卡片核查、整理、補充。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及時反饋,針對存在的問題,對照標準進行整改。

3 具體措施

3.1 整理(Sort)

將工作場所的所有物品區分為有必要和沒必要的,除有必要的留下來,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是節約空間、營造清爽的工作場所,即要與不要,一留一棄[3]。

3.1.1 搶救室 搶救室主要用于急危重癥患者緊急搶救,室內備有齊全的急救藥品及急救儀器,搶救室抽屜內備各種檢查單、診斷證明書、處方,規范位置,數量恰當。

3.1.2 治療室及清創室 治療室及清創室有無菌物品柜和一次性物品柜,安裝消毒機,每日消毒一次。入治療室需戴口罩、帽子,嚴禁醫務人員外的人員進入。搶救室及清創室限制家屬陪護。

3.1.3 搶救車 搶救車內物品班班交接,對快過期的物品及時清理。藥品品種、數量按要求配備,確保無過期、損壞的藥品。檢查急救儀器性能是否良好,使其處于備用狀態。

3.1.4 辦公區域 對辦公區域內各類資料進行整理,對過保留期資料經請示后銷毀,保留期內資料分類整理、放置并標識,存檔資料及時上交檔案室。公共區域不出現私人物品。

3.2 整頓(Straighten)

把留下來的必要用的物品定點分類放置、并加以標示。使工作場所一目了然,利于及時準確拿取所需物品,營造一個整齊的工作環境。達到科學布局,取用快捷的目的。

3.2.1 搶救室 按使用頻率、固定擺放位置將用物標識,排列整齊,由專人管理,每次換班是清點并補充、記錄。急救藥品固定放置于搶救車內,按固定基數,編號排列,定位存放,每次用后及時補充并記錄,每次換班時均檢查,確保處于備用狀態。急救器材放置于使用點附近,便于操作,用后及時處理并放回原來位置。

3.2.2 辦公區域 將辦公區域分為辦公區和生活區。前者用于日常工作如書寫各種護理資料等,后者用于日常生活如更換衣服、飲水等。

3.3 清掃(Sweep)

將工作場所清掃干凈,對衛生死角進一步清掃,確保所有臺面一塵不染,使玻璃窗明幾凈。除督促清潔工每日打掃衛生外,還要對搶救儀器進行清潔和保養,如每日更換濕化瓶,定時消毒吸引器管道等。嚴格區分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并分類放置,保持地面的清潔衛生。

3.4 清潔(Sanitary)

將整理、整頓、清掃日常工作制度化,使環境處于整潔、舒適狀態。將每班人員分組,分區域,落實到人。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將工作使用到的儀器、物品和地方進行徹底、反復的整理、整頓、清掃。每組由組長負責實施,護士長負責檢查,通過執行情況評定績效,從而有利于提高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3.5 素養(Sentiment)

經上述4S的規范管理后,每位工作人員均養成良好的習慣,并自覺遵循規定工作,工作人員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從而提高其工作素養。6S管理的核心內容是素養,人員素養的提高有利于將活動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4]。

3.6 安全全(Safty)

安全是急救護理的重中之重。確保急救綠色生命通道暢通,各類急救藥品定點分類放置,急救儀器保持備用狀態,避免發生差錯事故。

4 效果評價

(1)提升質量:重視環境合理布局、搶救設備的安全管理,安全性、舒適性有明顯提高,提高了醫療安全,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5]。(2)降低成本:降低設備故障率,減少各種資源浪費,降低成本,提高科室經濟效益[6]。(3)提高效率:工作標準化和規范化,物品擺放有條理,減少查找時間,提高工作效率[7]。(4)提高素質:護士素質得到提高,培養一種自律的工作習慣,形成團隊合作精神。

綜上所述,急診護理推進6S管理的實踐證明,實行6S管理模式是提高護理服務,推動護理發展的有效途徑。護理人員在行為規范、護患溝通等方面得到提高,將被動工作轉化為主動參與管理工作,做到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同時也提高了科室人員的整體素質,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使護理人員養成慎獨的優良品質。

參考文獻

[1]楊明瑩,古啟啟,袁慧云,等.6S管理在提高護理質量中的實踐與應用[J].全科護理,2009,7(1):54-56.

[2]呂國榮,陳芳,蔣如彬.精細化管理的58個關鍵[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197-201.

[3]劉秀君.5S管理法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09,21(1):150-151.

[4]許璧瑜,成守珍,王饒萍,等.血液凈化中心安全管理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7,7(9):59-60.

[5]楊明瑩,李佳,古啟啟,等.6S管理方法在邊疆三級甲等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9,8(3):52-60.

[6]蘇永波.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工程項目合作伙伴的選擇[J].價值工程,2012,31(8):31-33.

第6篇

[關鍵詞] 療養院;健康體檢;醫療質量;質量控制;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 R16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3(a)-0166-03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新興的健康管理服務將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1],包括健康體檢在內的健康管理已成為我國當前的朝陽產業,為順應這一潮流,療養院都相繼建立了體檢中心。但健康管理在我國還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個新學科,服務對象較狹窄,多數人對健康的認識還停留在疾病治療和自我保健上,學科建設還不夠成熟,缺乏系統技術標準和行業規范,總體處在初始發展階段[2]。為了確保健康體檢質量,療養院當前應該創新健康體檢質量管理模式,通過現代醫療質量控制的方法,達到健康體檢質量持續改進的目的。

1 構建科學完善的健康體檢質量管理體系

1.1 創新質量管理模式

現代療養院已將療養醫療服務理念由單純性疾病治療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會適應良好”的“四維健康醫學”轉變[3],體檢中心也成為現代療養院的重點科室之一。我國體檢中心形式多種多樣,質量管理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行業規范,沒有專門針對健康體檢的質量控制組織或部門,更談不上完整的健康體檢的質量控制體系。療養院體檢中心也同樣存在健康體檢醫療質量控制缺失的問題。因此,療養院應構建一個基于高度信息化水平的健康體檢全面質量管理新模式,即通過醫療質量實時控制的方法把質量管理滲透到健康體檢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名參檢人員,對健康體檢全過程的質量進行前饋控制、現場控制和反饋控制,質量控制范圍要涵蓋體檢環境、體檢設備、醫技水平、服務態度、體檢流程和醫德醫風等醫療服務內容,以確保健康和亞健康人群優質高效的健康體檢服務。

1.2 建立三級質控網絡

構建醫院質量管理體系是醫院發展的根本[4]。因此,療養院在全面質量管理活動中,要完善質控組織,建立三級質控網絡,對療養院的健康體檢進行全面質量控制。其質控網絡應分三個層次,即質量管理監控層、執行層和操作層。每級組織的工作重點有所不同。監控層由療養院質控部門負責,主要任務是制訂健康體檢質量管理規劃、質量目標及各項規章制度,進行健康體檢全程質量進行監控、檢查與考評等,調查分析健康體檢中的醫療、護理及相關服務保障的缺陷,指導下一級的質量管理工作,并開展質量教育和培訓工作。執行層由體檢中心質量管理小組負責,主要任務是負責督促體檢中心全體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負責檢查各體檢科室醫、護、技質量,發現體檢中的缺陷與問題應及時予以糾正,并對健康體檢醫療質量定期講評,按規定要求定期匯報質量管理的有關資料與數據。操作層為各體檢科室質量管理層,為質量管理的未端,體檢科室要結合自身實際建立有效的科室分級質量管理機制,增強質量意識,自覺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

1.3 完善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內部整體控制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的規章制度是保證醫療安全,防止醫療差錯事故的保證。沒有系統規范的管理制度會使工作狀態混亂,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缺乏科學、有力的管理方法則難以防范和應對醫療糾紛[5]。療養院要完善體檢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職責、科室工作制度、醫療機構安全管理制度、醫療設備維修保養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院感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等。不得使用尚無明確臨床診療指南和技術操作規程的醫療技術用于健康體檢。

2 開展全面有效的健康體檢質量控制

療養院健康體檢應遵循醫療質量形成規律和特點,運用信息化平臺,對健康體檢進行前饋控制、現場控制和反饋控制,實現醫療服務過程的環節質量實時監測和控制, 有效提高療養院健康體檢醫療質量綜合管理水平。

2.1 健康體檢前饋控制

在醫療行為發生之前做出的質量控制稱為前饋控制,是一種預先的質量管控。療養院要利用信息化平臺,定時采集、統計有代表性的健康體檢的各種信息,運用先進的前饋控制技術網絡分析法進行認真、反復的預測,把計劃所要達到的目標同預測相比較,并進行補充、修正、完善,使之更符合健康體檢實際。比如,超聲檢查是健康體檢的瓶頸問題,療養院要采用前饋控制技術進行建模、預測、修正,配置最合適數量的超聲醫生,這樣既能有效完成超聲任務,又控制人浮于事的現象。又比如對質控點的健康體檢信息進行抽樣,發現體檢質量問題來決定采取何種有效的措施進行糾正等。

2.2 健康體檢現場控制

在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過程中進行的質量控制稱為現場控制,是醫療質量實時控制最為直接有效的控制方法。療養院質控人員運用信息平臺和深入體檢現場等方法實時控制體檢中心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和體檢質量。如制訂的健康體檢流程是否合理;體檢設備是否按照規定定期進行計量和保養、檢修;科室是否對可疑的結果及時組織校對和會診;科室對重大陽性結果是否經科主任或具有高級職務的醫師校對并確認;健康體檢報告是否包括受檢者一般信息、體格檢查記錄、實驗室和醫學影像檢查報告、陽性體征和異常情況的記錄、健康狀況描述和有關建議等。質控人員對過程管理中發現的質量問題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及時的糾正。

2.3 健康體檢反饋控制

反饋控制發生在健康體檢工作完成之后,對大量健康體檢的各種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和綜合評價,對發現的體檢缺陷、問題要分析原因,制訂相應的措施,并從中找出內在規律,為下一環節醫療質量的提高提供處理辦法。比如健康報告的內容是否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和規范等,如果發現某項體檢結果不準確,質控人員就要及時分析發生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以便今后的體檢工作中避免再發生類似的問題和缺陷,使健康體檢處于更完善的良性循環中。

3 確保健康體檢質量控制有效落實的措施

3.1 注重服務流程的質量控制

流程管理是20 世紀90 年代企業界最早提出,并應用于企業管理的一種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6],在健康體檢活動中,方案設計和管理流程至關重要[7]。健康體檢服務流程包括個人體檢流程、團體體檢流程、總檢流程、結果報告流程、跟蹤回訪流程等,每一個步驟以及關鍵人、關鍵時間節點都應該規范。與一般醫療活動更多依賴醫務人員經驗的模式不同,體檢方案設計的優劣、體檢流程的嚴格掌握在體檢質量管理中占更多的比重,體檢流程的改善是提升體檢者滿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健康體檢中,要制訂流程性作業文件,統一操作標準,將流程明晰化、透明化,消除流程中的重疊區域和空白地帶。體檢流程設計要做到既合理,又順暢,并充分考慮餐前體檢項目和體檢過程中的瓶頸問題,在確保體檢質量的前提下,要科學分流,在合適的時間將客流分布到合適的位置,減少體檢等待時間,避免受檢者跑回頭路,以發揮儀器和參檢人員的最大效益為目標。

3.2 強化醫療質量實時控制

醫療質量實時控制是運用控制論和信息論的基本理論,采用決策技術、預測技術和模擬技術,把醫療質量管理與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醫療質量管理模式[8]。療養院健康體檢要針對當前質量管理方法單一,監控手段落后等問題,加強健康體檢質量管控的信息化建設,要建立一整套基于信息化的健康體檢實時質量控制模式,質控組織要通過計算機網絡手段,直接提取和網上查詢等信息采集的方法實時監控質量指標和質控數據,對健康體檢的醫療質量全面展開有效的監測和控制,特別是健康體檢的過程要施行實時質量控制,并經過持續質量改進達到健康體檢質量的不斷提升。療養院信息化管理體系要支持各種主流健康信息系統數據接口和各類健康監測設備,兼容國際國內所有醫療信息規范,能匯總個人多份體檢數據,進行科學對比等。醫療質量實時控制是當前健康體檢質量管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強化醫療質量實時控制,才能確保健康體檢前饋控制、現場控制和反饋控制切實有效。

3.3 開展健康體檢環節質量控制

環節質量是健康體檢醫療質量管理的重點內容,療養院各級質控組織的工作重心應放在健康體檢的每個環節上,只有抓好健康體檢全過程的各個環節質量,才能把各項制度落實到位。體檢環節是一個有機結合的長鏈,一環扣一環,若上游環節出現問題,必然影響下游環節的質量,也就會使整個體檢質量下降。如護士沒能按規范要求采集血標本或沒能及時、無誤地送檢,就會影響檢驗結果的可靠性。體檢中心質量管理小組也可分成外科組、內科組、護理組、醫技組等,按照崗位責任制的要求,對每個體檢環節嚴格做好監督。體檢中心還要抓好服務環節的精細化管理,要開展微笑服務、規范化服務,對儀態儀表及服務時間等也都做出了具體規定。只有在服務理念、服務環境、服務措施上扎扎實實下功夫,服務品質才會提升。

3.4 抓好檢查與獎懲制度的落實

質量檢查制度是醫療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為保證健康體檢質量的持續改進,需建立和完善質量檢查制度。療養院質控部門要定期對體檢中心進行醫療質量檢查,收集意見與建議,分析體檢質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措施。體檢中心要建立經常性質量檢查機制,通過現場巡查和抽查等多種形式對健康體檢的每個環節進行質量檢查,要把定期檢查與經常性日常質量檢查結合起來,要利用療養院質控部門定期對體檢中心進行醫療質量檢查的機會搞好質量教育工作。各體檢科室要建立核查和自查制度,如放射讀片、總檢報告等都需由上一級醫生核查并簽名。各體檢科室核查時若發現可疑的結果要主動參閱該受檢者的其他項目檢查,排除人為因素,確保結果可靠。為維護正常的工作秩序,調動工作積極性,療養院要嚴格按綜合目標考核方案有關的醫療質量的內容進行獎懲,獎懲要分明,以達到鼓勵在體檢過程中服務態度好、醫療水平高,技術熟練,經常受到受檢者表揚的醫務人員。對違章違紀,給受檢者造成身心危害或有損體檢中心形象的均應受到處罰。

醫療質量是健康體檢的核心內容,療養院應創新模式,建立三級質控網絡,構建一個基于高度信息化水平的健康體檢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并對健康體檢進行前饋控制、現場控制和反饋控制。同時,療養院還應注重健康體檢服務流程的質量控制,實時監控質量指標、質控數據和健康體檢環節的質量,抓好醫療質量檢查與獎懲制度的落實等醫療質量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健康體檢的醫療質量,使療養院的健康管理學科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君石,黃建始.健康管理師[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7:12.

[2]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編委會.健康管理概念與學科體系的中國專家初步共識[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9, 3(3):141-147.

[3] 董茂生.新形勢下軍隊療養院建設發展思考[J].醫院管理雜志,2011,18(11):1004.

[4] 歐兵璽.建立醫療質量持續改進長效機制的時間與體會[J].中國醫院管理,2011,7(7):25.

[5] 馬樹民,鄭守虎,梁銳,等.防范醫療糾紛[J].中國臨床醫生,2009, 37(12):72.

[6] 吳升,羅毅,成瑋,等.改進軍隊療養服務模式的探討[J].人民軍醫,2010,53(8):631-632.

[7] 曾強,王曉鐘,馬俐華.健康體檢與健康管理服務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9,3(3):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龙泉市| 泰和县| 阳信县| 故城县| 龙陵县| 兴城市| 广汉市| 龙胜| 齐河县| 务川| 衢州市| 林周县| 阳原县| 泗水县| 永登县| 曲沃县| 瑞金市| 凭祥市| 定西市| 探索| 崇文区| 齐齐哈尔市| 乡宁县| 景宁| 苏尼特左旗| 德江县| 同仁县| 武山县| 高尔夫| 隆昌县| 札达县| 剑川县| 平武县| 洪泽县| 开鲁县| 宣威市| 中江县| 牡丹江市| 松溪县|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