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2 09:58:2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行政能力測試,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很多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同學和朋友們對于在公務員考試中行政能力測試部分比較頭痛,下面就關于公務員考試中行測的有關問題說一下我的看法。
一般來講,公務員考試中行政能力測試主要分為五大種題型,第一部分叫數字運算,數字推理和通常意義上的數字運算。一般的題量大概在15道到25道之間。第二種就是判斷推理,主要有圖形推理、演繹推理等,各個地方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選擇三到四種題型進行考試。第三種就是言語題型的表達,主要包括閱讀、病句判斷等。第四種題型就是常識部分,第一種就是考法律的應知應會,第二就是以地方公務員考試為主體的,就是考察公務員知識,一般來講是20到30道題之間。主要是指馬哲、鄧論、*大、*等。第五部分是圖文分析,大概題量是15到25道之間。可見,行測在考試中題量是非常大的,而題的種類也非常多,實際上很多考生最后都在行測上出了問題!怎么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來提高行測的成績呢?有沒有簡單的方法或者技巧呢?怎么樣準備才更有效果呢?
俗語說“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在考試中的器就是我們應對考試的能力和方法。而這個“利”字我們來怎么理解呢?就是要做好準備,做好考試之前的各方面準備,也就是我們說的備考!那又如何來進行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備考呢?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備考我覺得首先要從三個方面做準備,行政職業能夠測驗到底考什么,個人覺得并不是很多輔導書所說的行政職業的潛在能力,如果把行政能力測試量考試所考的東西具體為指標和標準的話,我覺得是三點:第一是題型。第二是速度。第三是心態。
先說下第一點題型。題型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一般來講,中央國家機關是120分鐘135道題,地方公務員考試,比如吉林,也是120分鐘135道題,北京公務員考試也是120分鐘135道題。山東和安徽是90分鐘100道題。無論題型題量時間有什么變化,歸結起來,它核心考的就是題型。
所以我們要在考試之前把行測考試中出現或者可能出現的題型搞清楚。那么什么叫題型呢?舉一個例子,如:1×2×3×4×5……×2014,第一個不為零的數字為幾?這一題就是公務員考試當中出現的真題,如果在考試中你見到這樣的題型能做出來嗎?為什么你做不出來呢?就是題型不會,所謂的題型不會就是在你平時備考過程當中沒有見到過程這種題型。而決定你每次行測考試成敗的就是你能否在短時間之內答出這些你很少遇到,而且可能平時永遠也遇不到的問題。那什么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呢?關鍵就是要掌握更多的行測考試中的題型,以及針對這些題型而研究出的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法。從備考角度,我們所有考生做的事情就是想辦法最大化地擴大自己的題型庫和方法庫。做題不要做別的,就做真題。現在中央機關國家100Test概有*套真題。地方公務員考試加在一起大概還有二三十套,加在一起四十多套,做一半,就可以通過考試。當然在我們做真題的時候,也要注意對試題進行必要的分析和總結。如果盲目做題,而不區別、分析、思考有關題的考點和深層含義是不會有更大的進步的,至少收效會很低。也就是說,我們在做完每一套真題之后要對這套題中對自己產生了一定影響的題進行反思和總結。什么是有影響的呢?從個人意義上說,也就是在做題中對你的做題思路有了開拓。對你的思維方式有了啟發,對你的理解問題角度產生了變化的這樣的試題我們是必須要進行反復研究的,因為這樣的題為數是不多的。但卻極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主張在做題中一定要把握好一定數量的典型試題。另外,從整體上來說,我們要對真題進行全面的了解,就要知道為什么真題最具有指導意義。除了剛才說的在題型上會給大家一個啟發之外,更重要的還有就是真題具有權威性。真題和一般的模擬試題比較起來,它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難度、二是準確性、三是思維方向。而這三個方面恰是作為考生的我們在準備過程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幾個方面。關于難度問題,一般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歷年的真題來更加準確的預測將要進行的考試題的難度。這點對于我們考試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實際上也證明了這點,有很多考生在考試結束后,對考試題大肆抱怨,說出的太難。其實這也恰恰說明了考生在考前對考試的難度沒有準確的評價。對于準確性方面,我們根據對公務員考試復習資料等進行研究和調查,能夠知道現在我們考試輔導材料、模擬試卷等所給出的問題和答案和真題相比較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真題的準確性是非常高的。當然思維方向也很重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你要是把思維方向把握住了,就算是蒙題都可能做對。思維方向如果錯了,那就沒有什么說的了。
第二點就是速度,中央國家機關是54秒一道題,地方公務員考試一般是48秒或者54秒一道題,你能不能在規定時間把題做出來是關鍵點。下面我們就要知道如何提升速度,我個人覺得主要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要掌握每種題型優化的方法,換句話說,快速的方法。還舉這道題,P÷10與9,P÷9與8,根據題型優化的方法去解題,你會發現你遠遠超過54秒,但是命題背后的考點不是在這兒,他考的是P÷10與9,意味著P1就是10的倍數,P÷8與7,意味著P1就是8的倍數。你掌握了題型的關鍵點之后,30秒之內很快就可以解出來。所以行政職業能力測試最好的就是要掌握優化解題的方法。第二就是專業的訓練,在考試之前必須要像模像樣,認真地做幾次模擬考試。,在規定時間之內從頭到尾做一下,看自己能否在規定時間內做完。在做題的過程中要注意幾個細節,比如你先做那部分題型,先做數學部分?還是語文部分?或者資料分析部分?如果這個題不會做了,做不做不要緊,而且涂答題卡的時候按照怎么樣順序涂,這些問題是必須要進行很仔細的思考。涂答題卡的時候,一個2B鉛筆怎么涂,涂兩下還是全部涂實,所有的環節在備考時大家一定要認認真真地把它思考好。當然,從備考的角度來講我們每一個環節也都要想到應急方法。如你鉛筆出問題了,怎么辦?等等,這都要根據自身特點和考生實際進行認真琢磨的事情。
第三個方面就是心態。在你水平相當的情況下,心態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你的考試成敗,第一個方面是具體心態,第二就是總體心態。具體心態就是答題時你要有什么心態,我歸結為兩個字“放棄”,為什么這么講呢?。有個故事,說古時候有個商人賺了一筆錢,腰纏萬貫往家趕,途經一條大河,就搭乘擺渡的船只過河。船行至河心,突然發生了意外,船翻了,其他的人都奮力向對岸游去,而商人因錢太多身體太沉游不動,眼看就會命喪大河,這時艄公大喊:“快扔掉身上的東西!”可這位仁兄想:“我千辛萬苦才賺來的錢怎能扔掉!”就這樣,可憐的商人因舍不得放棄身外之物而賠上一條小命,真是要錢不要命。有經驗的棉農常常會這樣:為了棉花多結果、結好果,他們總是毫不猶豫地去掉那些不結果的枝。公務員考試亦是如此,倘若沒有能力把所有的題都解答出來,就要學會放棄。須知,放棄是一種智慧,放棄是為了更好的擁有!行政職業測驗每一道題都是命題人經過精心思考的,都有背后的題型和考點。如果這個題你在平時備考的時候沒有見過,你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是天才,覺得自己可以在54秒鐘做出來,沒有那樣的可能性,經過測試,有一些考試經驗的人做稍微難點的問題,大概需要15-30分鐘不等,這跟答題人的狀態和經驗都有關系。但是如果我們在考試當中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是沒有那么多時間來解決的,那么我們大概需要明確答題思想了,那就是如果遇到這樣的題型你立刻放棄掉,這才是最重要的方法。不放棄是不會得到的。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考試中一定要學會一定要放棄,千萬不要覺得這個題可以扣出來,做出來。我有很多學生實戰的例子,技術都非常好,最后由于這個原則沒有處理好,分數也不高,非常可惜。所以我在上課時經常給我的學生講,要“放棄放棄再放棄”,一般正常的考試,135道題放棄30道題左右。當然最后成績并不會低。因為至少有這些題你是不會做,或者是馬上做不出來的題。所以請放棄。
第二點就是總體心態,放平和一點。我在成都有機會到至致遠堂,烏木棟梁頂書孔明先生名言,"淡泊以明智,寧靜致遠"中間畫以八卦.有導游講解,做大事者,須心態平和,方可致遠.感觸頗深.這讓我想到我在公務員輔導過程中的一些事情。我從01年開始做公務員考試輔導,做到現在,我有一個非常深刻的體會,有很多考上公務員的學生往往不是一次公務員考試考過的,往往要有一個反復的過程,堅持的過程,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但最后他們都如愿以償。但這樣的堅持就需要在總體心態上有一些平常心,有一點做大事的胸懷和決心。我相信考生中有一大部分是在二十四五歲,二十五六歲,這樣的年紀距離考公務員的年齡上限三十五歲,至少還有十次考試時間。所以只要你堅持下去,成功不是問題。而問題就在于你是否可以堅持下去。這是我覺得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從備考角度大家一定要抓住三點。
一、數字推理
下面的每一道試題都是按某種規律排列的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請你仔細觀察數列的排
列規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擇出你認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并在答題紙上將相應題號下面的選項涂黑。
1.1361015,()
A.17B.19C.21D.16
2.1-49-16()
A.20B.25C.-20D.18
3.11/31/91/271/18()
A.1/243B.1/255C.1/162D.1/164
4.235711()
A.13B.12C.15D.14
5.1/21/61/121/201/30()
A.1/40B.1/37C.1/31D.1/42
二、數字運算
6.一個數的1/2比它的1/3多5,則這個數是:
A.24B.30C.12D.40
7.35128311491的平均數為:
A.81B.54C.67D.83,75
8.比a的1/3大4的數為8,則。為:
A.24B.3C.6D.12
9.濃度為70%的酒精溶液500克與濃度為50%的酒精溶液300克,混合后所得到的酒精
溶液的濃度是多少?
A.54.2%B.62.5%C.34.5%D.60%
10.若甲把自己的火柴分1/2給乙,則乙的火柴是甲的4/3倍,則未分之前甲、乙火柴數之比
為:
A.3:1B.4:1C.6:1D.2:1
11.水池上裝有甲、乙兩個大小不同的水龍頭,單開甲龍頭1小時可注滿水池。現在兩個
水龍頭同時注水;20分鐘可注滿水池的1/2,如果單開乙龍頭需要多長時間注滿水池?
A.1小時B.2小時C.3小時D.4小時
12.某校共1000人,男女比例為6:4;教師與學生比例為2:8;若男教師為100名,則女學
生共有多少名?
A.50B.100C.200D.300,
13.599764—33642.35=()
A.566122.65B.566121.65C.566121.35D.566122.35
14。某書售價比原來提高20%,現價是24元,原價是:
A.22元B.22.5元C.18元D.20元
15,修一條高速公路,已修的是未修的2/5,未修的與全長的比是:
A.5:2B.2:5C.2:7D.5:7
第二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閱讀下文,回答第16-20題
微電子技術的研究重點是集成電路。集成電路是指以半導體晶體材料為基片,采用專門
的工藝技術將組成電路的元器件和互連線集成在基片內部、表面或基片之上的微小型化電路
和系統。微小型化電路簡稱微電路,是一種結構上比最緊湊的分立元件電路小幾個數量級、重
量輕幾個數量極的微結構電路。
標志集成電路水平的指標之一是集成度。所謂集成度就是指在一定尺寸的芯片上(這個
芯片的尺寸比小拇指的指甲還小)能做出多少個晶體管。也有的用在一定尺寸的芯片上能做
出多少個門電路(一個標準的門電路是由一個或幾個晶體管組成的)來衡量集成度。集成電路
發展的初期——①能在這個小面積上制造十幾個或幾十個晶體管,—二—②其電路的功能
也是有限的。一般將集成100個晶體管以下的集成電路稱為小規模集成電路。到60年代中
期,集成度水平已經提高到幾百甚至上千個元器件。我們把集成100—1000個晶體管的集成
電路稱為中規模集成申,路。70年代是集成電路飛速發展的時期,集成電路已經進入1000個以
上元器件的大規模集成時代,這期間已出現了集成20多萬個元器件的芯片。大規模集成電路
不僅僅是元器件集成數量的增加,集成的對象也起了根本的變化,它可能是一個復雜的功能部
件,也可能是一臺整機(如單片計算機)。,80年代可以看作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時代,芯片
上集成的元件數已達10萬以上,而且已經突破了百萬大關。
生產集成電路的原料是硅、鋁、水、某些化合物和一些普通氣體,這些材料都不昂貴,
——③,制造集成電路的過程卻相當復雜,對所有的設備要求很高,所以建立集成電路產業
的投資是相當巨大的。而芯片價格的下降,……-..④依靠現代化的大批量生產④能達
到。
在硅片上制造微電路是成批地制造,在微小的面積上制出晶體管、電阻、電容而且按要求
連成電路已屬不易,而在一定面積的硅片上制造出性能一致的芯片就更加困難。集成電路的
生產,大多是從硅片制備開始的,硅片的制造需要專門的設備和嚴格的生產條件。集體成路的
制作過程很復雜,為了保證工藝質量需使用大量昂貴的設備。而且,對生產廠房的溫度、濕度、
空氣的清潔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集成電路的生產二般都要在超凈車間中進行,這種廠房的基本
建設投資也大大地高于一般生產廠房。
16.對集成電路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一種微小型化的電路或系統
B.包括微電路,結構上比最緊湊的分立元件電路小幾個數量級、重量輕幾個數量級
C.以集成度作為水平指標
D.由基片、晶體管、元器件、互連線組成
17.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集成度越高,晶體管也就越多
B.集成度同晶體管的尺寸成反比
C.集成20多萬個元器件屬大規模集成電路
D.集成對象是元器件,也可能是一個復雜的功能部件或單片計算機
18.選擇正確的一項:
A.芯片的原料是硅、鋁、水,某些化合物、或普通氣體
B.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巨大,產品價格昂貴
C.集成電路元器件存在于半導體晶體材料內部
D.集成電路制做精細,材料昂貴
19.芯片價格下降,只有依靠現代化的大批量生產,下列敘述中不是其原因的是:
A.制造集成電路的過程相當復雜
B;在一定面積的硅片上制造出性能一致的芯片非常困難
C.建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巨大
D.生產集成電路設備要求高,材料價格昂貴
20.文中①~④處應填人的詞是:
A.如果/那么/但是/只要…就
B.只要/就/于是/如果…才
C.僅/因此/然而/只有…才
D.僅/因而/但是/只有…才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21-25題
建設我國的信息基礎設施,在循序漸進的一開始和進行中的每一階段,都應對世界上現已
達到的最先進水平、發展趨向、存在的矛盾和困難等有充分的了解,使我國的建設工作從一開
始就同長遠目標緊密結合,避免走發達國家在其歷史中,難免走過的彎路,從而較快地縮小與發
達國家的差距。
讓我國有關決策者、執行者、工程技術人員、科研工作者、實際操作者充分了解當今世界上
信息基礎設施(通俗地稱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新發展和存在的問題,從而為我所用,①
有益無害,——是不可缺少的。新聞媒介——②不能實事求是地作充分報道,——是未
能盡到自己的職責。因此,實事求是報道信息高速公路實屬必需。
現代化信息傳輸技術,當然有個從低到高的發展過程。但這個過程主要表現為服務地區
和服務對象的擴大、服務項目的增多、服務技術難度的提高,而主要不表現為由低速到中速到
高速的過程。也就是說,——③開通個服務項目,它——是高速的。因此,在描述我國信
息基礎設施的循序漸進時,似以不用“信息低速公路”或“信息高速公路”之類的術語為好。
21.對“實事求是報道信息高速公路實屬必需”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A.對信息高速公路的報道,應該實事求是
B.對信息高速公路的報道,實屬必需
C.對信息高速公路的報道,實事求是實屬必需的
D.對信息高速公路的報道,實屬必需,但應注意實事求是
22.下列說法中符合文意的是:
A.現代化信息傳輸技術的發展與速度無關
B.報道國外信息高速公路發展狀況對我國有益無害
C.我國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吸取國外教訓的基礎上進行的
D.只要新聞媒介做到盡職盡責,對世界上信息基礎設施的宣傳就會實事求是的
23.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是:
A.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應從我國實際出發,循序漸進,而不應照搬發達國家的一套
B.我國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一開始就應同長遠目標緊密結合
C.在描述我國信息設施的循序漸進時,不宜涉及速度問題
D.宣傳信息高速公路應符合我國國情,報道熱應該降溫
24.這幾段文字的中心話題是:
A.為什么要實事求是地報道世界上信息高速公路發展的情況
B.應該實事求是地報道世界上信息高速公路發展的情況
C.實事求是地報道國外信息高速公路發展情況是非常重要的
D.在報道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發展狀況時應注意偽問題
25.文中①-③處少了三對關聯詞,應填人:
A.不但…而且/只有…才/如果…那么
B.因為…所以/只要…就/不僅…而且
C.不僅…而且/如果…才/不是…就是
D.不僅…而且/口果…就/只要…就
閱讀下文,回答第,26—30題
日本和德國科學家分別在美國《科學》雜志和英國《自然》雜志上報道說,他們發現了
這種生物化學酶在把氧氣和食物轉變成維持生命所必須的能量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
用。
這種生化酶名為“細胞色素氧化酶”。在他們各自的研究中,日本的科學家小組是借助聚
焦于牛心臟組織的復雜三維立體x光成像儀器獲得其形狀圖像的,而德國科學家小組則是從
一種土壤細菌中制取的酶蛋白晶體中分離得到其結構的。
“細胞色素氧化酶”存在于小到微生物、大到大象的所有動物的所有細胞中。在人體內,氧
氣進入肺葉后,被紅血球吸收,然后輸送到每一個細胞內,由“細胞色素氧化酶”與來自食物的
氧分組合,通過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最新研究顯示了鐵原子、銅原子、以及其它元素在“細胞色素氧化酶”中的排列分布狀況,
——①可幫助科學家發現細胞內某些新陳代謝過程發生差錯的原因,———②找到治療過
早衰老、神經系統功能衰退,③肥胖等相應疾病的方法和藥物。
科學家認為,以生命能量逐步喪失為特征的衰老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細胞色素氧化
酶”作用效率下降的結果;而以能量積聚過多,脂肪細胞數量以及體重超出正常水平為特征的
肥胖則可能是“細胞色素氧化酶”作用效率過高的結果。
26.第一自然段橫線上的,應填人的一項是:
A.一種重要的生物化學的基本結構
B.一種重要的生物化學酶{
c.一種名為“細胞色素氧化酶”的基本結構
D.一種名為“細胞色素氧化酶”
27.對“細胞色素氧化酶存在于小到微生物,大到大象的所有動物的所有細胞中”一句理
解有誤的一項是
A.從微生物以至大象的所有動物中都存在“細胞色素氧化酶”
B.所有動物的所有細胞中都存在“細胞色素氧化酶”
C.“細胞色素氧化酶”無所不在
D.所有細胞都存在著“細胞色素氧化酶”
28.本文討論的主要對象是:
A.生物化學酶B.細胞色素氧化酶
C.生命能量D.新陳代謝
29.下面哪些說法符合原文文意,并能說明“生物’化學酶”對人體的重要性。選出正確的
一項:
①只有通過生物化學酶的作用才能使人體所需要偽養分轉化為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
②生物化學酶在把氧氣和食物轉變成維持生命所必須的能量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③借助某些元素在“生物化學酶”中排列分布狀況,幫助科學家找到治療疾病的方法和藥
物
④“細胞色素氧化酶”作用效率下降,將導致衰老
⑤肥胖是因為能量積聚過多,脂肪細胞數量超出正常水平所致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①②③D.①②⑤
30.文中①~③處應填入的詞是:
A.所以/因此/以至B.由于/所以/甚至
C.因此/隨后/以致于D.因而/進而/甚至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31~35題。
超導磁浮列車是利用超導磁石使車體上浮,通過周期性地變換磁極方向而獲取推進動力
的火車。超導磁浮列車的運行除了高速以外,還具有無噪聲、無振動、省能源的特點,可望成為21世紀交通工具的主力。目前正在研究開發的以達到時速500千米為目標。
如果把超導磁浮列車的實用化算作100的話,目前的開發研究已處于80的相對階段;預
計在2014年可望實現實用化。
為使超導磁浮列車早日實用化,需要開發高溫超導材料:探究在列車高速通過隧道時的空
氣力學特性;開發磁性屏蔽技術和列車控制系統等技術。從技術觀點看,還必須認真研究磁性
對生物界的影響。它還將給傳統金屬材料業等行業賦予新活活力,也將會對館場店業、航空業
構成威脅。
31.文中“相對階段”指的是:
A.按各國開發研究的平均水平,已完成實用化技術的80%,有的國家已進入實用化階段
B.按世界最高水平,實用化技術已開發完成80%,接近于實用化階段
C.有80%的國家已經進行開發研究
D.80%的國家已經進人實用階段
3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A.超導磁浮列車因其高速,一般用于遠距離交通運輸
B.目前研究開發的高溫超導磁浮列車需要開發列車高速空氣力學的技術
C.目前研究開發的目標是時速500千米
D.超導磁浮列車是利用普遍導電材料的
33.對“下一代超導磁浮列車”的運行高速的原因理解正確的是:
A.具無噪聲無振動的特點
B.具有能源費用低的特點
C.使用高溫超導材料
D.使用變換磁極方向而獲取推動力
34.對文章理解不妥的一項是:
A.文章列舉了超導磁浮列車實用化所必需的關鍵技術
B.概述了超導列車的技術和特點
C.說明了超導磁浮列車對其他產業經濟的不同影響
D.文章使用了下定義、列數字、作比較、引用等說明方法
35.實現超導磁浮列車實用化需具備的條件為:
①開發高溫超導材料
②探究列車高速通過隧道時的空氣力學特性
③開發磁性屏蔽技術和列車控制系統技術
④研究磁性對生物界的影響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④
閱讀下文,回答36~40題:
據今天公布的一項新研究說,由于人腦的信息處理能力已經達到極限,因此人類永遠不會
變得比今天聰明得多。
英國東部伊普斯威奇市的英國電信公司實驗室的科學家稱,由于人腦中神經元的大小和
數量與為它們提供營養的血管之間存在微妙的平衡關系,因此根本的改善是不可能的。
這些研究人員稱,我們的信息處理能力已經達到最大限度,即充其量達到處理能力的
20%之內。他們的研究成果在《新科學家》雜志上作了報道。
腦的體積不是一個好的衡量智能的指數,但是神經元的數量和它們之間的聯系是極為重
在這個基礎上,人類的腦子在動物王國中是最復雜的;具有多達1咖億個神經元。同100
萬億個聯點、即突觸相連接。動物中的復雜性可以與人相比的只有鯨和海豚。
英國電信公司高級應用和技術部的彼得·科克倫和他的同事,對人腦用于開展處理更多信
息或提高工作效率的不同方法作了研究。
他們判斷,有一個大一些地腦子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但是要使處理能力大大提高的話,類
似電纜的神經細胞軸突將必須加寬,才能使得它們傳輸信號的速度加快。
反過來,這就要求沿著軸突增加絕緣材料的數量和更好的血液供應,這樣將要占據額外的
空間并使得有較少的空間容納更多的軸突。
此外,對腦子的設計使之盡可能快地把化學信號從一條神經傳遞到另一條神經。腦子長
得越大,效率變得越低。
英國電信公司小組的成員克賴斯特·溫特對《新科學家》雜志說:“對于腦子,沒有遞增改進
的道路,這使得生長很困難。”
36.本文主要觀點是什么?
A.人類不會變得比今天聰明
B.人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已達極限
C.腦子長得越大,效率變得越低
D.沒有遞增改進腦子的途徑
37.第2段“由于人腦……是不可能的”一句話意思是:
A.人腦中的神經元不可能變大變多
B.腦血管不可能變粗變強
C.人腦的神經元與血管不可能單方面改善
D.人腦的神經元與血管不可能共同有大的改善
38.“對腦子的設計”指的是什么?
A.加寬神經細胞軸突
B.沿軸突增加絕緣材料
C.增加血液供應
D.對人腦處理更多信息的研究
39.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人類、鯨和海豚有著同樣復雜的腦子
B.科學家有能力使人的腦子變得大一些
C.血管為神經元提供營養,神經元與血管在大腦中存在微妙的平衡
D.腦容量大的人反而比腦容量小的人工作效率低
40.文中“在這個基礎上”指的是:
A.神經之的數量和它們之間的聯系是極為重要的衡量智能的指數
B.腦的體積不是一個好的衡量智能的指數
C.人腦的信息處理能力已經達到極限
D.英國電信公司實驗室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在《新科學家》雜志上作了報道。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41—45題。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在《科學》雜志上發表報告說,盡管人類活動對于氣溫的全面上
升確實起了作用,但這種氣候變化絕大部分要歸咎于自然原因。他們對北半球近一個世紀以
來的溫度變化所作的詳細研究的結果表明,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近來在一些報告中對全球
氣溫變暖原因的解釋是靠不住的。
報告的主要作者,擔任華盛頓大學的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大氣和海洋聯合所所長的約
翰華萊士說:“我們所作的研究已經清楚地表明,全球氣候的不斷變化是怎樣引起氣候的短期變動的。反過來,這種變動又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大氣層的溫室效應(大部分是由于燃燒礦
物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可能引起的氣候變暖的程度。”他告誡道,不能因為這個結果而
放松對人類破壞環境行為的注意。
這些氣象學家說,從1975年到1990年間,北半球冬季氣溫(特別是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
北部和俄羅斯等地)上升了0.3攝氏度。他們認為,這一氣溫上升有三分之一是由大氣環流的
自然變動引起的。他們還認為,北半球地區從1900到1990年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月溫差約有
一半也是由這種變動引起的。
華萊士說,“盡管人類活動與氣溫的全面上升可能也有關系,但是我們認為,這種氣候變化
絕大部分應歸因于自然變動,與溫室效應引起的氣候變暖無關。由于地表吸收熱量的能力(熱
容量)比海洋低得多,地表冬季與夏季的溫差非常大。因此,當大氣環流帶動暖氣團過北半球
各大陸以及冷氣團吹過海洋上空時,北半球的平均氣溫往往比較暖和。”他說,盡管科學家尚不完全了解引起大氣環流型式變化的真正原因,但他這與自然變化有關。
41.在文中劃線地方填一個詞語。
A.相信B.確信
C.信任D.否認
42.第二段中華萊士說的“全球氣候的不斷變化”和“短期變動”指的是:
A.全球氣溫自1975年以來全面上升和月溫差的變化
B.北半球從1990年以來月溫差的變化和1975年以來冬季變暖
C.大氣環流型式的自然變動和北半球近弓個世紀以來的氣溫變化
D.全球氣象情況的自然變化和大氣環流形式的自然變動
43.第二段中華萊士所說的“這種變動”,具體是指:
A.暖氣團、冷氣團分別吹過北半球各大陸和海洋所造成的氣溫的變化
B.若干年間氣溫上升幅度和月溫差的變化
C.溫室效應引起的不同程度上的氣溫變化
D.對全球氣候之所擬變暖的認識上的變化
44.華萊士這里說的“北半球的平均氣溫往往比較暖和”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比較難以保存熱量而海洋往往比較能保存熱量
B.地表吸收熱量慢而海洋吸收熱量快
C.暖氣團吹過大陸而不吹過海洋
D.冷氣團吹過海洋而不吹過大陸
45.從全文看,華萊士等氣象專家的研究成果是:
A.近一個世紀,特別是1975年以來的氣溫變暖主要是人類活動
B.不能放松對人類破壞環境行為的注意
本部分題目是提供幾組資料,或者是圖表或者是文字資料。針對每一個圖表或每一段文
字后面有幾個問題需要你回答。你就要根據資料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處理。然后
選擇你認為最適當的答案,并在答題紙上將相應的題號下面的選項涂黑。
下圖是我國防大學1950--1956年我國財政支出構成變化的曲線圖,根據下圖回答116--120題:
116.1951年,國家用于建設的費用約占整個財政支出的:
A.35%B.58%
C.75%D.40%
117.1950年,國家用于國防的費用約占整個財政支出的:
A.35%B.75%
C.60%D.50%
118.1950-1956年,國家用于建設的費用在整個財政支出中的總趨勢是上升的,但有一年
有所回落,這一年是:
A.1951年B.1953年
C.1954年D.1956年
119.下述判斷正確的是:
A.1950-1956年我國建設投資是呈直線逐年遞增的
B.我國的國防費用自1950~1956年間是逐年遞減的
C.1950~1956期間,我國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費用是逐漸減少的
D.1950~1956年間,我國財政支出中,其他費用所占的比重逐漸增加
120.從總體上看,自1950~1956年間,我國:
A.建設費呈上升趨勢,國防費呈下降趨勢,行政管理費呈增加的趨勢
B.國防費逐漸增加,行政管理費逐年下降,建設投資逐年增加
C.行政管理費逐年下降,國防費逐漸減小,建設投資逐漸增大
D.以上判斷都不對
根據下面的統計表回答問題:
1988年城鎮居民家庭生活費支出構成表(一)
總平均最低收其中:低收中等偏低
入戶困難戶入戶收入戶
一、購買商品支出(元)91.8490.9590.9091.5491.65
1.食品51.3659.8260.9756.5155.09
2.衣著商品13.8811.7411.1513.3713.82
3.日用品13.468.737.9910.2111.61
4.文娛用品6.043.042.654.374.48
5.書報雜志0.750.870.870.83O.79
6.藥及醫療用品1.141.501.481.291.25
7.房屋及建筑材料2.171.842.301.651.59
8.燃料1.371.942.021.631.52
9.其它商品1.651.541.611.501.48
二、非商品支出(元)8.169.059.088.688.35
121.下面哪個判斷是正確的?
A.衣著商品在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
B.書報雜志在支出中所占比例很大
C.食品支出一般說來占半數以上
D。房屋及建材比燃料花銷都小
122.困難戶商品支出中哪一級多于平均水平?
A.日用品B.衣著商品
C.書報雜志D.文娛用品
123.非商品支出中哪個支出最多?
A.最低收入戶B.困難戶
C.低收人戶D.中等偏下收入戶
124.衣著商品以哪個等級消費最大?
A.最低收人戶B.困難戶
C.低收入戶D.中等偏下收入戶
125.下面哪個判斷是錯誤的?
A.房屋及建筑材料以困難戶消費最多
B.文娛用品以中等偏低收入戶消費多
C.日用品在各項支出中所占比例很小
D.中等偏低收入戶消費在書報雜志上很少
126.最低收人戶的食品、衣著商品、日用品三項占總支出多少?
A.85%B.88%
C.82%D.86%
根據下面的條形圖回答127--130題。 127.該小學學生人數最多的年級是:
A.二年級B.四年級
C.五年級D.六年級
128.該小學共有學生多少人?
A.1025B.1155
C.1055D.1255
129.四年級學生比三年級學生多多少?
A.25%B.20%
C.30%D.33.3%
130.假定三年級有女生64人,全校學生中男女比例與三年級相同,則全校共有男生:
A.462人B.693人
C.683D.472
參答考案
第一部分
1.C2.C3.B4.A5.B6.A7.B8.B9.C10.A
11.B12.A13.D14.B15.C
第二部分
16.C17.C18.B19.D20.B21.B22.B23.D24.D25.C
26.C27.A28.D29.C30.A31.A32.C33.D34.D35.B
36.D37.C38.D39.B40.B41.B42.C43.A44.D45.C
第三部分
46.D47.D48.B49.A50.C51.C52.C53.C54.C55.D
56.D57.B58.B59.B60.B61.C62.A63.C64.A65.A
66.A67.C68.B69.D70.C71.C72.D73.C74.C75.A
66.B67.A68.D69.B70.A71.D72.A73.B74.C75.D
第四部分
76.B77.ABC78.A79.B80.C81.C82.A
83.ABCD84.C85.ACD86.ABC87.C88.C89.A
90.A91.D92.C93.B94.B95.A96.B
97.B98.C99.B100.C101.AB102.ABCD103.ABCD
104.ABC105.BCD106.ABD107.ABCD108.ABCD109.BCD110.AC
111.ABCD112.C113.ABC114.ABC115.A
第五部分
閱讀下文并完成16~20題。
經過歷時一年的技術鑒定,法國熱爾省農產品儲藏中心最近確認,由法國和美國兩家企業""
聯合生產的強紫外線發生器對農產品保鮮具有很好的效果,并建議予以推廣。
強烈的紫外線照射能夠破壞人體內脫氧核糖核酸結構,導致人體罹患皮膚癌。法國卡萊
納公司和美國馬克斯韋爾公司的科學家正是由此得到啟發,決定聯合生產強紫外線發生器,利
用紫外線能夠改變脫氧核糖核酸結構的特征,對農產品進行強紫外線照射,通過破壞殘留的細
菌、病毒、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脫氧核糖核酸而達到殺滅它們的目的,使農產品得以長時間儲存、
保鮮。
據介紹,強紫外線發生器的關鍵技術是要使用氙燈發射出紫外線占20%的強光,強度比
自然光高出兩瓦多倍。與普通的熱處理和電離處理方法不同,紫外線光照處理不會使農產品
出現氧化和變色。另外,由于光照只能及農產品表面,對深層沒有任何破壞作用。
據悉,法國已決定在農產品加工、儲藏領域中廣泛使用強紫外線光照保鮮技術,首批強紫
外線發生器將于近期在部分企業中正式投入使用。有專家表示,除用于農產品保鮮外,強紫外
線發生器還可進一步推廣到空氣凈化和水處理等其他領域。
16.法國決定廣泛使用強紫外線保鮮技術的主要依據是:
A.法國卡萊納公司的技術鑒定
B.美國馬克斯韋爾公司的技術認定
C.法國熱爾省農產品儲藏技術中心的技術鑒定
D.法國卡萊納公司與美國馬克斯韋爾公司的科技實力
17.強紫外線發生器使用農產晶長時間儲存、保鮮的途徑是:
A.對農產品進行強紫外線照射,進而破壞農產品中的微生物
B.對農產品進行長時間、高強度紫外線照射,破壞農產品中所含細菌、病毒、酵母菌等
微生物的脫氧核糖核酸
C.利用高強度和紫外線照射來破壞殘留在農產品表層的細菌、病毒、酵母菌等微生的
脫氧核糖核酸
D.利用高強度的紫外線照射,改變殘留在農產品中的細菌、病毒、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脫
氧核糖核酸
18.選出下列有關紫外線保鮮技術優點敘述有誤的一項:
A.讓農產品在不發生氧化的狀態下長時間保鮮
B.讓農產品在原有營養成分不受任何損失的情況下保鮮
c.讓農產品的儲存、保鮮時間較之其他保鮮方法更長
D.不會改變農產品的原有外觀色彩
19.下列有關文意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A.法國在農產品加工、儲藏領域中已廣泛使用了強紫外線光照保鮮技術
B.強紫外線發生器使用氙燈能發射出純度很高的紫外線強光
C.首批強紫外線發生器將于近期由法美兩家企業聯合開發出來
D.強紫外線發生器除能保鮮外,還能進行空氣凈化,處理污水等工作
20.下列最適合作本文標題的是:
A.法美兩公司研制出新的保鮮方法
B.法國推廣強紫外線保鮮新技術
C.保鮮技術通過鑒定
D.紫外線保鮮方法簡介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21—25題:
線性和非線性本來是數學名詞。所謂線性是指量與量之間的正比關系,用直角坐標形象
地畫出來,是一根直線。在線性系統中,部分之和等于整體,描述線性系統的方程遵從疊加原
理,即方程的不同解加起來仍然是解。非線性則指整體不等于部分之和,疊加原理失效,非線
性方程的兩個解之和不再是方程的解。對于處理線性問題,已經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
傅里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等等。然而對于非線性問題,長期以來科學家往往束手無策,只能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無統一方法可循。
線性和非線性物理現象的區分一般有以下三個特征。首先從運動形式上有定性區別,線
性現象一般表現為時空中的平滑運動,并可用性能良好的函數表示。而非線性現象則表現為
從規則運動向不規則運動的轉化和躍變。其次,從系統對外界影響和系統參量微小變動的響
應上看,線性系統的響應平緩、光滑,往往表現為對外界影響成比例的變化。而非線性系統中
參量的極微小變化,在一些關節點上,可以引起系統運動形式的定性改變,在對外界激勵的響
應上,則表現為出現與外界激勵有本質區別的行為,比如周期驅動的非線性振動系統可以出現
驅動頻率的分頻、倍頻形式的運動,而不僅僅是重復外界頻率。第三,反映在連續介質中的波
動上,線表現為色散引起的波包彌散、結構的消失,而非線性作用卻可以促使空間規整
性結構的形成和維持,如孤子、渦旋、突變面等等。
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相互作用是非線性的,線性作用其實只不過是非線性作用在一定條件
下的近似。
21.對“線性”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A.線性在直角坐標系中表現為一根直線
B.線性是非線性在一定條件下的特例
C.人們通過傅里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等方法來解決線性問題
D.線性作用在自然界中極其少見
22.對非線性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A.對非線性來說,量與量之間不存在正比關系
B.對于非線性問題,科學家完全沒有方法可言
C.非線性作用包括孤子、渦旋、突變面等
D.非線性系統對外界的響應,既不平緩,也不光滑
23.不能用來區分線性和非線性物理現象的一項是:
A.參量的極微小變化,在一些關節點上,可以引起系統運動形式的定性改變
B.表現為時空中的平滑運動,并可用性能良好的函數表示
C.出現驅動頻率的分頻、倍頻形式的運動
D.量與量之間成反比關系
24.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線性和非線性是數學概念借用到物理現象上
B.疊加原理不能應用于非線性方程
C.傅里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都是數學方法
D.非線性現象是線性現象的進一步變化和發展
25.下列描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非線性系統中參量極微小變化,往往表現為對外界影響成比例變化
B.線可以促使空間規整性結構形成和維持,而非線性卻表現為色散引起的波包
彌散,結構的消失
C.線性現象一般表現為時空中的平滑運動,非線性現象表現為從規則運動向不規則運
動的轉化和躍變
D.線性作用與非線性作用是毫不相干的兩種作用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6-30題。
現在說到磚石建筑物,這里面最主要的是塔。也許同志們就要這樣想了。“你談了半天,
總是談些封建和迷信的東西。”但是事實上,在一個階級社會里,一切藝術和技術主要都是為統
治階級服務的。過去的社會既是封建和迷信的社會,當時的建筑物當然為封建和迷信的社會
服務的;因此,中國的建筑遺產中,最豪華的、最莊嚴美麗的、最智慧的創造,總是宮殿的廟宇。
歐洲建筑遺產的精華也全是些宮殿和教堂。
在一個城市中,宮殿的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廟宇寺院的美,人民大眾都可以欣賞和享
受。在寺院建筑中,佛塔是給人民群眾以深刻的印象的。它是多層的高聳云霄的建筑物。全
城的人在遙遠的地方就可以看見它。它是最能引起人們對家鄉和祖國的情感的。①
在佛教未到中國之前,我們的國土上已經有過一種高聳的多層建筑。物,就是漢代的“重
樓”。②秦漢的封建主常常有追求長生不老和會見神仙的思想;幻想仙人總在云霧縹緲的高
處,有“仙人好樓居”的說法,因此建造高樓,企圖引誘仙人下降。③佛教初來的時候,帶來了印
度“翠堵坡”的概念和形象——一個座上覆放著半圓形的塔身,上立一根“剎”竿,穿著幾層“金
盤”。后來這個名稱首先失去了“翠”字,“堵坡”變成“塔婆”,最后省去“婆”字而簡稱為“塔”。
中國后代的塔,就是在重樓的頂上安上一個“翠堵坡”而形成的。④
26.以下不屬于中國建筑中“塔”的特征的一項是:
A.佛塔應該是寺院建筑的一種,是為封建和迷信服務的
B.為了讓全城的人在遙遠的地方就能夠看見,塔修成高聳人云的建筑
C.塔是中國固有的建筑形式,只是在佛教傳人中國以后有一些發展罷了
D.塔的形式也反映出人們對的向往和追求
27.以下不屬于“塔”的成因的一項是:
A.秦漢的封建主常常幻想成仙、遇仙和長生不老
B.佛教帶來了“宰堵坡”這一概念和具體的形象
C.由于口語傳承中概念和語音的變化,使“翠堵坡”變成了“塔”
D.佛教的信仰和追求,使人們想有一種高聳人云,引人注目,令人產生豐富想象和聯想
的建筑
28.對原文第一段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的磚石建筑物,最主要的是塔
B.在一個階級社會里,一切藝術和技術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C.塔的價值,完全表現為封建迷信的上
D.中國和歐洲的建筑精華全是些宮殿、廟宇或教堂
29.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階級社會里,關于佛教的文學作品和繪畫作品也應該有很多精品
B.在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人文積淀的城市里往往保存著較完美的宗教藝術品
C.凡有佛教傳人的國家,都一定會有塔這種建筑
D.從“塔”這個概念的產生,可以知道,通過對佛教中一些音譯術語的研究
30.“佛教進入中國以后,這種新的建筑形式在中國固有的建筑形式的基礎上產生而且發
展。”一句應填回的地方是:
A.①B.②
C.③D.④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31-35題。
鯉魚們都想跳過龍門。因為,只要跳過龍門,他們就會從普普通通的魚變成超凡脫俗的龍
了。
可是,龍門太高他們一個個累得精疲力竭,摔碰得鼻青眼腫,卻沒有一個能夠跳過去。他
們一起向龍王請求:?尊敬的殿下,請您把龍門降低一點吧!如果連一條鯉魚都跳不過去,這龍
門不等于虛設了嗎?”
龍王不答應,鯉魚們就跪在龍王面前不起來。他們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龍王終于被感動
了,他們都興高采烈地變成了龍。
不久,成了龍的鯉魚們發現,大家都成了龍,跟大家都不是龍的時候并沒有兩樣。于是,他
們又一起找到龍王,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龍王筆道:“真正的龍門是不能降低的。你們要想找到真正龍的感覺,還是去跳那座投有
降低高度的龍門吧。”
31.鯉魚整天都想跳過龍門,把自己變成龍,是因為:
A.龍具有超凡脫俗的本鄰
B.龍能興風降雨,統治天地
C.龍力大無比;能飛能走
D.龍既有角,又有鱗
32.魚一個個跳得精疲力竭,鼻青眼腫,卻跳不過龍門,是因為:
A.魚不可能成為龍
B.龍王不想讓魚跳過
C.龍門實在太高了
D.鯉魚的彈跳能力太差了
33.龍王不愿意答應鯉魚的請求降低龍門,是因為:
A.龍門不可能降低
B.龍王不想讓魚變成龍
C.龍門降低了就沒價值
D.所有的魚都會變成毫無實際本鄰的龍
34.鯉魚變成的龍發覺自己跟過去沒有兩樣,是因為:
A.鯉魚雖然變成了龍,但沒有龍的感覺
B.大家都成了龍,沒有什么區別,
C.這種變化毫不費力,也就沒什么意義
D.龍的地位和身份隨著龍數增多已經消失了
35.真正的龍門是不能降低的,是因為:
A.龍門是神圣的
B.龍門是變成真龍的標志
C.龍門降低后跳過去的就不是真龍
D.龍門降低就毀壞了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36—40題。
不能說生活有條理就產生記憶,但是,可以大大提高記憶效果。譬如想記住某些數字、名
稱或一個故事,必須選擇一定的順序,然后始終按照順序去記憶。
在回憶時,仍然必須按照同樣的順序。如果每天養成把經常用的東西放在一個固定地方
的習慣,能避免浪費時間!井井有條是我們在復雜的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不可缺少的優點之
一,人人都應該知道這一點。
然而,隨著人變老,許多高齡人有嚴重的精神錯亂趨向。這是因為,老年人和疲勞過度的
人感知遲鈍,腦子不好使;思維活動困難,很難集中注意力,思考能力及判斷能力差。另外,他
們還在時間和空間概念上出現局部定向障礙,表現冷漠或情感不一致,甚至大腦出現某種遲鈍
現象。由于上述情況,記憶力必然受到嚴重影響。
專家界有許多記憶能手。了解這些杰出的人物如何取得驚人的記憶效果非常有益。例
如,伊諾迪是最著名的記憶專家之一,他研制出一張很大的方格數字表,把提的問題同方格中
某一點聯系起來,從而能夠立即回答有關規則最難的問題。
亨利·埃曾在他的一本關于記憶的論著中講到了這些記憶能手的一系列奇跡,其中出類拔
萃的是呂克博士(C·E米勒的研究對象)。這位家只聽一遍,經過一百六十七秒鐘的“沉思”,能
重復出一串六十位的數字。他只思考一百三十七秒鐘,就能倒背出一串五十二位數字。他本
人解釋記憶數字的訣竅,例如,回憶86219數字時,他立即想到219是73的三倍,而13的對數
則是1.86。因此,這些記憶專家運用事先背得滾瓜爛熟的有條理的規則,懷著對這類活動的
極大興趣,并不斷訓練這種獨特的高超技藝,從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應該指出,正如亨利·矣所說,這些記憶奇才在智力發育正常的人中間極為罕見,并使人目
瞪口呆,而對智力發育遲緩的人來說則更是難以想象。
亨利·埃在他的著作中列舉了一系列的病例,有些人的智力程度低得嚇人,以致被視為傻
瓜和。
因此,人的記憶程度與智力之間不存在的任何關系。但是,各種思維活動,龍其是記憶,絕
對需要井井有條,要養成有條理的習慣,并且始終如下。
能使用我們上面講的記憶方法嗎?當然能。但要充分認識到,這僅僅是一種方法,無論怎
樣,這種訓練方法對提高敏捷的思維能力絕對不會產生任何作用。
36.為什么說“井井有條”是人們的一大優點?選出理解不當的一項:
A.生活中養成“井井有條”能節省時間
B.“井井有條”可以大大提高記憶的效率
C.“井井有條”便于回憶或記住某些該記的東西
D.生活有條理可以產生記憶力
3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第三段的例子是為了說明:老年人記憶力差,而“井井有條”則有助于記憶
B.一位老人出門買菜,回家時找不到家門了,如果沒有其他原因,很可能是他在時空概
念上出現了局部定向力障礙
C。伊諾迪、亨利·埃、呂克這三位都是記憶能手
D.倒數第二段的“智力”實際上指的是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適合判斷
能力等
38.第4、5兩段的例子不能說明的一項是:
A.記憶需要訓練并有其獨特的訓練方法
B.記憶需要井井有條
C.記憶的技藝神奇高妙
D.記憶與智力有關
39.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井井有條的習慣的培養對任何人都是有好處的
B.井井有條的訓練方法對提高思維能力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
C.無論是正常人還是,他們的記憶程度與智力并無關系
D.記憶有條理的規則、保持興趣、不斷訓練,是記憶專家成功的秘訣
40.下列哪個題目最適合本文:
A.亨利·埃關于記憶的論著B.井井有條
C.記憶與智力成正比D.記憶專家伊諾迪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41~45題。
遺傳性疾病是因體內某種基因缺乏、基因缺欠或突變所引起的。如果能對其中病態基因,
進行補償,替代可修,就能在治療遺傳性疾病方面取得很大的進展。因此,現代醫學誕生了一
個新科目。
目前可行的是將患者細胞所需要的基因與適當的載體重組,轉移于受體細胞(靶細胞)內,
轉移基因既有表達功能的外源性基因在受體細胞內表達并產生前所未有的基因產物,從而達
到治療遺傳性疾病的目的。它也是基因替代與修復奠定了基礎。
將生殖細胞(受粗卵)作為靶細胞的基因治療有根治效果,可在當代及患者后生殖的后代
中免除遺傳性疾病,但目前不能應用于人類,因為它能抑制某些基因遺傳,一旦失控,哪怕只有
一例,也為傳統的人倫觀念所不允許。將無遺傳觀念的體細胞作為靶細胞則是可行的,但療效
報告中不會貿然出“根治”的字樣。
更重要的是選擇目的基因,它是補償缺欠基因的外源正常基因,通常取自正常供體細胞基
因組DNA或人工合成DNA的片段。供轉移的目的基因必須結構完整,轉移后能隨細胞分裂
而復制或分裂。
這兩個選擇是治療遺傳疾病的第一步。
41.文中“一個新科目”是指:
A。基因替代B.基因治療
C.遺傳治療D.遺傳替代
42.準確概括目前治療遺傳性疾病的新作法及其目的的是哪一項:
A.用正常基因修復病體基因,以改善變異基因的功能
B.用正常基因替代變異基因,以改善遺傳基因的功能
C.將有表達功能的外源性基因轉移到靶細胞內,以補償缺損基因的功能
D.將外源性基因的表達功能轉移到靶細胞內,以替代缺損基因的功能
43.“療效報告中不會貿然出現‘根治’的字樣”的重要原因是:
A.治療后,很難抑制患者病態基因的遺傳
B.治療后,很難抑制患者后代的病態基因
C.這種治療不能對后代的病態基因進行改造
D.這種治療只能對患者的病態基因產生影響
44.文中這“月個選擇”是指:
A.選擇轉移基因與供體細胞基因組
B.選擇載體重組與正常基因
C.選擇體細胞和外源基因
D.選擇靶細胞和目的基因
45.第二段中“它”指代的是:
行測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屬于心理測驗的范疇。它用來測試應試者與擬任職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是考查應試者從事公務員工作所必須具備的一般潛能的一種職業能力測試。行政能力測試是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的一門。
申論是指針對給定材料或者特定話題而引申,展開議論的一種文體,是隨著公務員錄用考試制度而出現,推行的一種新興文體。
(來源:文章屋網 )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是預測一個人在行政管理職能領域中成功可能性的一種考試手段。這種考試測試的是一個人在多年生活、學習和實踐中積累而形成的穩定的能力。其性質是一種基本潛在能力的考試,其功能是通過測量一系列的心理潛能,進而預測考生在行政管理職業領域里的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這門考試,不必要在考前進行一般意義上的“復習”,考生只需要在考前了解這門考試的性質與特點、測試的實施方式和程序,了解考題的題型特點、答題思路,做到心中有數,盡可能減少由于不熟悉考試方式而帶來的考試誤差就可以了。
從我國近幾年公務員錄用考試的情況看,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內容大體分成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單獨計時(10分鐘),第二至第五部分綜合計時(80分鐘),并分別印制答卷紙。
第一部分是知覺速度。考查考生對數字、字母和漢字等視覺符號快速而準確地覺察、判斷與記憶的能力,以要求公務員具有敏銳性與細致性,能迅速判斷事物的微小差距,減少工作中的錯誤,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這一部分的題型有五種。
其一,詞表對照。先給出一個含有15個詞匯的詞匯表,在隨后的每一道試題中呈現5個詞匯,要求考生將每道考題中的5個詞匯與詞匯表中的詞匯相對照,并判斷各題中有多少個詞匯被詞匯表包含。
其二,字符轉換。先給出一個含有漢字、數字與字母的大約16個字符的對應表。在隨后的每一道試題中給出4個漢字,跟著給出5個選項,這5個選項是題中4個漢字依據對應表中的對應關系轉換的數碼形式,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要求考生找出來。
其三,數字定位。給考生一個含有10個數字區間的表格,讓考生確定某一給定的數字屬于表格中哪一數字區間。
其四,數字查尋。先給一個含有6到30個數的數差,要求考生找出每道題所給兩組數字(在數表中的同一行)中左右一組在數表的哪一列。
其五,同等查找。要求考生從所給的每組字符中找出相同字符的數目。
在這項考試中,沒有多少竅門可找,主要是考查考生在短時間內的快速記憶力與準確性。同時,這項考試的內容也比較簡單。對考生來講,只要時間充裕,每道題都是可以做對的。但這項考試是嚴格限時的,幾乎沒有人能夠在限定的10分鐘內將以上五種題型中的60道題準確地做完。
在這項考試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準確的基礎上求速度;2、熟悉試題的編排方式,避免因題型混淆而造成誤答;3、根據自己對題型的敏感程度合理安排答題順序,但在跳躍作答時應對準題號;4、注意區別題中外形相似、讀音相同或相近、意義相近的字符,不要混淆這些字符;5、注意力高度集中,反應要快,答卷紙和試題本的相對位置要調到自己最方便、最有利于減少操作時間的位置上;6、在涂上一題的答案符號時,同時對下一題進行搜索與判斷。
這部分要單獨計時,考試時間一到,考卷就要收回,而且考生答錯要倒扣分,所以在沒把握時就不要作答。
第二部分是數量關系,主要考查考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和計算能力。盡管數量關系考試的內容都是小學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但在限定的時間內準確完成所有題的計算是相當困難的。這項考題的題型有兩種。
其一,數字推理。這類試題都是一組按某種規律排列而成的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考生必須仔細觀察數列的排列規律,從而根據規律導出應從四個所給出的數中選填的數字。
其二,數字運算。主要是考查考生解決算術問題的能力。考生要盡量用心算而避免演算。
例如下面就是一道數字推理題:給出按如下順序排列的七個數字“1011235()”,要求從所給的四個答案“A、6,B、7,C、8,D、9”中選出能反映這七個數字排列規律的一個填補缺項。仔細觀察這七個數,不難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前兩個數的和等于第三個數(1+0=1,1+1=2,1+2=3,2+3=5)。依此規律,括號中的數應是8(即3+5),故答案為C。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是預測一個人在行政管理職能領域中成功可能性的一種考試手段。這種考試測試的是一個人在多年生活、學習和實踐中積累而形成的穩定的能力。其性質是一種基本潛在能力的考試,其功能是通過測量一系列的心理潛能,進而預測考生在行政管理職業領域里的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這門考試,不必要在考前進行一般意義上的“復習”,考生只需要在考前了解這門考試的性質與特點、測試的實施方式和程序,了解考題的題型特點、答題思路,做到心中有數,盡可能減少由于不熟悉考試方式而帶來的考試誤差就可以了。
從我國近幾年公務員錄用考試的情況看,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內容大體分成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單獨計時(10分鐘),第二至第五部分綜合計時(80分鐘),并分別印制答卷紙。
第一部分是知覺速度。考查考生對數字、字母和漢字等視覺符號快速而準確地覺察、判斷與記憶的能力,以要求公務員具有敏銳性與細致性,能迅速判斷事物的微小差距,減少工作中的錯誤,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這一部分的題型有五種。
其一,詞表對照。先給出一個含有15個詞匯的詞匯表,在隨后的每一道試題中呈現5個詞匯,要求考生將每道考題中的5個詞匯與詞匯表中的詞匯相對照,并判斷各題中有多少個詞匯被詞匯表包含。
其二,字符轉換。先給出一個含有漢字、數字與字母的大約16個字符的對應表。在隨后的每一道試題中給出4個漢字,跟著給出5個選項,這5個選項是題中4個漢字依據對應表中的對應關系轉換的數碼形式,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要求考生找出來。
其三,數字定位。給考生一個含有10個數字區間的表格,讓考生確定某一給定的數字屬于表格中哪一數字區間。
其四,數字查尋。先給一個含有6到30個數的數差,要求考生找出每道題所給兩組數字(在數表中的同一行)中左右一組在數表的哪一列。
其中,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鐵路公安局等在滬單位將招考多人,預計將有逾900個在滬崗位。
據華智公考專家陳爍老師分析,首先,今年招錄人數創新高,應屆生占比超5成,取消特招計劃比例限制
根據職位表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2022年國家公務員共招考崗位數為16745個,共招考31242人,創歷史新高。其中2022年較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人數同比增長21.4%,招錄職位數增長27.1%。
通過2022年國家公務員職位表可以看出,2022年國家公務員對應屆身份的考生來說可謂重大利好。其中2022年國家公務員共有8535個崗位招考應屆高校畢業生,共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17266人,占比超5成。
另外,今年公告中不再含有專門針對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設置10%-15%招錄計劃。
其次,筆試試卷由2類變3類,面試專業能力有重要調整。
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中標注:公共科目筆試試卷分為3類,分別適用于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和行政執法類職位。所有報考者均需參加公共科目筆試。較以往考試增加了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行政執法類職位的試卷類型,試卷分類分級原則著實更加明顯。
2022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告中,對專業能力測試有調整,可能以往同類崗位中,專業能力測試會出現變化,今年的公告中取消了“專業能力測試成績一般不超過綜合成績的15%”的描述。
最后,專家提醒考生,要注意國家公務員考試的重要時間節點,切莫錯過報考節點,更要把握好最后一個月有限的沖刺復習時間,考出好成績,如愿上岸。
提交報考申請:2021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
查詢資格審查結果:2021年10月15日至10月26日
查詢報名序號:2021年10月28日8:00
報名確認:2021年11月1日0:00至11月7日 24:00
公務員錄用考試是受社會高度關注的一項重要人事工作,該工作是否科學合理、公平公正,事關國家機關人才隊伍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必須高度重視,認真研究。
關于筆試科目的確定
最初的公務員錄用考試除專業課外,筆試考三門,即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試和申論,后來因公共基礎知識導致考生死記硬背而被取消,僅在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中適當增加了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公共基礎知識考題的比例不能過高,否則會影響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作用。但是,公務員是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維護者,必須具有較為廣泛的知識背景,從這一角度來看,覆蓋政治、經濟、管理、法律、科技、歷史和公文寫作等學科常識的公共基礎知識,在考試中若比例太低,也很難達到有效考核的目的。
公務員錄用考試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選拔作用;二是培養和導向作用,即通過錄用考試體現對公務員的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從目前的情況看,其培養導向作用有被忽視的趨勢。取消公共基礎知識考試科目,主張著重從能力角度選拔公務員,其本意是合理的。但目前,各類考試輔導書大量發行,考前培訓班名目繁多,考生受到了大量針對性的應試訓練,但申論和行政職業能力的測試作用卻可能被削弱,借助于考前強化而得到的高分并不代表考生真正的能力有了提高。因此,從強化錄用考試的培養和導向作用、推進公務員隊伍建設的角度出發,應以靈活的命題方式恢復進行公共基礎知識測試,提高公共基礎知識科目命題質量,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并增加文字表達方面的內容。
關于命題隊伍的建設
命題是公務員錄用考試的關鍵,命題隊伍建設是做好公務員錄用考試工作的基礎。目前,命題主要依托高等院校的教師,他們專業水平較高,但缺乏機關實際工作經驗,難以準確把握對公務員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另一方面,機關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但又缺少命題方面的業務技能。從長遠看,考試機構應適當減少對高等院校的命題依賴,逐步加強自身命題工作能力和水平。省級考試中心要加大對命題工作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建設一支具有較高學歷、具有各種工作背景且年齡上優勢互補的專兼職命題隊伍。命題工作人員除從事命題外,還要進行命題理論研究、收集國內外命題信息、探索各類錄用考試問題,以期實現命題科學化和合理化;在努力擴大題庫的容量和知識覆蓋范圍的同時,有目的地編寫一些針對各種目標職位的考題和案例,以提高命題水平。
關于面試的方式及其占總分的比例
面試是公務員錄用考試的重要環節。目前,國內公務員錄用考試絕大多數采用結構化面試方式,即由多名考官按照預先設計的一套包括各種測評要素在內的試題向考生提問,根據考生的回答,給出考生在各個測評要素上的得分,最后匯總出該考生面試的成績。結構化面試有利于命題、評分標準的制定、考官培訓等組織工作,特別適用于公務員錄用考試這種大規模的面試。但是缺點也是明顯的,各種崗位的能力要求千變萬化,不可能通過同一套面試題目測試出來。由于結構化面試主要是考查考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度,以及語言表達、臨場應變、協調和處理矛盾的能力,更多地反映一個人的口才和社會經歷,而不如筆試那樣能考查出考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從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目的來看,應注重考生的發展潛力和被錄取人員的能力與目標職位的匹配問題。公開招考公務員的目標職位是主任科員以下的非領導職務,其主要職責是從事具體的公共事務工作,而不是領導工作。對其能力的要求更多的是業務的熟悉和書面的表達能力,面試成績占總分的比重過大容易造成能力與目標職位的錯位。因此,除采用結構化面試外,可采用情景模擬面試法、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法,或者采用心理素質測評技術,盡量完善面試的科學性。如果采用結構化面試,其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不宜過高,以30%左右為宜,如果采用其他更為科學的方式時,面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可適當提高。
關于面試考官的組織
相對于筆試而言,面試的評分標準和過程的主觀程度更大,面試保密工作的難度更大。為了確保面試的公正性,除了加強面試考官的培訓、提高其水平外,面試的考官組織就成為一個焦點問題。一般而言,從熟悉目標職位的要求出發,由目標職位所在單位的人員擔任面試的考官更為合適,但也為保密和公平公正帶來了難度。因此,應以地級市為單位統一組織面試考官是較為合適的選擇,即對市級各主管部門和各區縣派出的考官進行統一培訓和調度,在面試的當天早上抽簽決定各考官的目標單位,以保證面試的公正公平。為完善考官隊伍建設,建議實行考官資格證書制度,經一定時間的脫產培訓和考試后由人事部門發給面試考官資格證書,并每年開展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考官的水平。
[關鍵詞]公務員;招錄;發展趨勢
[作者簡介]韋子平,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江蘇南京210097
[中圖分類號]D5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7)04―0137―03
現代公務員制度發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當今世界各國公務員制度自成體系,各具特色,但公務員的錄用以“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為基本原則,已成為各國公務員制度的共同特點。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發展。國(境)外特別是一些西方國家在提高公務員錄用考試的公開性、科學性等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本文主要對美、英等國以及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的公務員錄用考試模式進行比較研究,以期對我國公務員的招錄工作發揮他山之石的作用。
一、招考主管部門及其主要職責
公務員的錄用,是整個公務員管理制度的首要環節。古人云:“為政之要,首在擇人。”“所謂公務員錄用制度,是指根據國家行政管理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將符合一定條件的人員錄用為公務員,擔任某種行政職務的制度。”“大多數的國家采取考試機關獨立于行政系統之外的二元制模式,(考試機關)獨立行使職權,不受內閣和行政部門的控制。”
(一)發達國家如美國,由人事管理總署主管公務員招考工作。該署直接受總統領導,是聯邦政府公務員管理的核心機構,負責制定公務員錄用政策,向社會公布錄用計劃,根據用人部門要求提供考試服務等。人事管理總署不組織統一的全國公務員錄用考試,考試錄用權歸用人部門和地方政府。根據(美)1980年外交機構法案,國務院的招考政策由國務卿決定,所有新外交官和專業技術人員的考錄、工作分配由國務院人力資源局下屬的招收、考試和雇用辦公室全權負責。英國國內公務員事務由內閣事務辦公室主管。政府各部門從事政策性工作的公務員統一由內閣事務辦公室采取“快車道”(Fast Stream,即政策類公務員快速培養計劃)方式錄用。從事事務性工作的初、中級公務員,由各部門根據崗位空缺情況隨時自行錄用,此類錄用人數占公務員錄用總人數的95%。英公務員體系中還設有高級公務員類別,高級公務員任命的有關規定和程序由內閣事務辦公室制定,錄用工作則由獨立于政府機構的公務員委員會負責。
(二)發展中國家如巴西,根據聯邦第4175號法令規定,公務員招考主管部門是聯邦計劃、預算和管理部,該部部長負責制定公務員招考的規章、程序并確定錄用名單。用人部門提出公務員考錄申請,經該部審核批準后,由其自行負責公告、宣傳和考試等有關工作。
(三)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公務員招考主管部門是公務員事務局。該局負責制定招考政策和實施細則。一般情況下,公務員事務局按照統一標準,考試錄用特區政府公務員,各用人部門不直接參與。中、高級公務員招聘須事先征詢公務員敘用委員會(獨立咨詢機構)的意見。該委員會負責審核有關招考聘用工作的建議,以確保遴選程序符合現行政策或慣例,以及公平、公正原則。臺灣地區公務員招考主管部門是考試院的考選部。考選部負責招考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并根據用人單位需求制定錄用計劃、公告、組織實施考試。該部下設多個考試司,分別負責不同類別的考試。目前,臺灣地區主要依據1986年制定并于1996年修訂的《公務人員考試法》管理和指導公務員考試工作。
二、分類、分等招考制度
各國(地區)大都實行公務員分類或分等招考。因國(地區)情不同,類別或等級的劃分差異較大。不同類別或等級的考試科目設置也有區別,主要原則是考試科目、內容和難度要體現不同崗位對人員素質和能力的不同要求。
(一)發達國家如加拿大,是實行公務員職位分類最早的國家之一。公務員錄用考試根據不同的用人部門和職位,設置不同的考試科目。分類按職類和職級進行。目前,加公務員錄用考試共設75個職類(如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辦公室文秘等),每個職類又分若干職級。美國公務員分為政務類公務員和事務類公務員兩大類。政務類公務員擔任高級職務,實行任期制,無需通過考試而由民選產生或由政府首腦任命;事務類公務員實行常任制,多數根據職位空缺情況通過考錄補充。部分職位只允許現職人員或公務員身份者報考,專業技術人員和一些機密人員、勤務人員、臨時工等無需參加公開競爭考試。
(二)發展中國家如印度的公務員分類情況較為復雜,共分為中央、邦和地方三個層次和A類、B類、C類、D類四個等級(其重要性逐級降低)。其中A類和B類公務員由印度聯邦公務員委員會組織全印公務員統一考試選拔產生。巴西中央政府只負責高、中級公務員的招考,不同級別的考試均有專門的考試大綱和安排。根據不同崗位的要求,公務員招考可以分為考試、考試加考察兩種形式;具體考試科目根據招考職位確定。
(三)臺灣地區公務員招考實行分類考試,設有通用考試和特種考試兩大類。通用考試分為高等、普通和初等考試,其中高等考試又分為一、二、三級。高等考試第一、二級分別面向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人員,高等考試第三級和普通考試主要面向具有大學學歷的人員,初級考試基本面向中學學歷或無學歷者。特種考試分五級,基本與通用考試的等級相對應,主要是為了滿足安全、外事、司法等特殊部門的用人需求。
三、招錄程序和周期
公務員招錄程序是指錄用考試與考核的步驟和順序。公務員招考程序一般包括:信息、報名申請、資格審查、考試(筆試和面試)、背景審查、體檢、公布結果等環節。大多數發達國家(地區)均已實現招考信息、接收、處理的數字化和網絡化,一些國家還采用了網絡在線測試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招考周期因工作性質和職位類別差異較大,有些僅數周時間,有的則長達一年。
(一)發達國家如英國,政府部門首先將崗位空缺情況上網公布,內容包括工作性質、工資待遇、資格條件等,給申請者留有充足的申請時間。事務性公務員的錄用程序比較簡單,一般歷時數周。政策類公務員錄用程序相對復雜,申請者須在網上提交申請表,完成網上自我評估測試,接受網上語言和數理邏輯能力測試,參加信息處理能力測試,并接受綜合素質評估、面試、任職前審查等,一般歷時數月。加拿大公務員委員會每年舉行一次大規模招考。招考信息主要通過網上,申請人須在網上登記注冊、提交申請。網站還設有個人職業能力和性格測評系統,申請人須按要求提供有關資料。
公務員委員會根據申請人資料進行資格審查后,向用人部門推薦合適人選。用人部門進一步審查申請人資料后,通知其面試。
(二)發展中國家如印度,每年11月或12月,印度聯邦公務員委員會通過刊物、報紙等全國統考信息。應試者遞交考試申請后,須通過初試、復試、面試和體檢。有關部門還要對擬錄用人員進行政審,主要調查其是否有犯罪記錄、不端行為等。考試結果于次年7月公布,整個考錄周期約10個月。
四、考試內容及測評要素
各國(地區)的公務員考試都設有筆試和面試,并按不同部門和職位的類別確定相應的考試科目和內容,重點突出對應試者個人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的測試和考察。近年來,發達國家普遍重視對應試者,特別是對重要和特殊崗位應試者進行個性、心理方面的測試和評估,英國應試者均須通過網上的自我評估測試;新加坡則委托專業機構承擔心理測試;我國臺灣地區也在公務員考試中引人心理測驗。面試在整個考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澳大利亞除錄用應屆大學畢業生外,考錄公務員一般不進行筆試,而主要依靠面試進行測察;日本人事院規定對面試成績優秀者,在計算總分時給予一定加分;美國國務院在錄用新外交官時規定,筆試成績不影響通過者的先后排名,而面試得分則是最終錄用排名的主要依據,通常每個應試者的面試時間長達一天。
加拿大公務員考試的形式有筆試、面談及情景模擬(針對高級職位)等。其中,筆試又分多項選擇和分析寫作兩種形式,多項選擇考試目前已采用計算機操控系統。考試的主要科目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情景判斷測試、書面表達能力測試、外語口試及行政技術類專業考試等。外交、國防等特殊部門以這些部門指定的特殊考試科目為主,公務員委員會一般只提供語言能力類的測試試題。
印度公務員考試設置了數量眾多的必考和自選科目考試。如,初試先進行綜合考試,之后由應試者在23個科目(包括政治學、社會學、印度歷史、農業、化學、醫學等)中任選一門應試科目進行自選科目考試;復試分為9項考試,前5項為必考科目,后4項考試為自選,涵蓋了包括各種印度方言、外國語言和各文理專業等51個科目。
臺灣地區公務員考試的形式主要包括筆試、面試及實地考試等。筆試分為初試和復試。以高等考試第三級和普通考試為例,初試科目包括綜合知識和專業知識測試,權重各為50%。其中,綜合知識測試包括憲法、法學、數理、歷史、地理和英文,專業知識則測察考生所學專業的知識水平。復試以專業知識測試為主。初試成績不記入總分,復試成績即是考試總成績。面試可分為個別面試、集體面試和團體討論等三種形式,重點測察考生的語言表達、分析決斷和應變能力,以及儀態、才識等。實地考試是指以現場實際操作方式考察考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實際動手能力,其評分項目包括專業知識(20%)、實務經驗(30%)和專業技能(50%)。
五、改革和發展趨勢
(一)進一步強調公正平等和以人為本。加拿大2003年頒布了《公務員現代法案》,強調公務員的招錄要秉承公正、平等和來源多樣性等基本原則,不能以種族、膚色、宗教、性別、年齡以及原國籍等方面的原因對報考人進行歧視,以保持各種族、性別及特殊社會群體在公務員隊伍中的比例平衡。澳大利亞規定,公務員的錄用面向全社會,凡符合《公共服務法案》規定的公民,不論種族、宗教、性別、年齡、學歷、是否殘疾,均有參加考試的權力。英國也提出要進行改革,以保持公務員隊伍的種族和性別平衡。日本人事院則制定了《擴大錄用女性國家公務員指針》,規定對有視覺障礙者提供大字號試卷并準予延長考試時間,并從確保不同年齡層次人員公平競爭出發,正在醞釀取消對報考者的年齡限制。
(二)適應形勢,改進方法,強化對應考者實際能力的考察。英國公務員制度改革的重點是錄用更高素質的、符合時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英內閣事務辦公室提出,要著力招收和培養政策專家、政策執行人才及公共服務人才,對高級公務員的錄用考察應突出全局意識、綜合分析及組織管理能力等要素。為適應形勢需要,英國還計劃從私營企業招收更多的人才。法國則將公務員考試測察的重點從文化知識轉向素質和能力,包括增加面試比重,以更直觀地了解應試者的綜合水平和潛能。美國國務院則針對工作人員分析能力強而辦事能力弱的情況,積極研究改進考察手段的辦法。
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是在國家公務員招聘考試的運行模式基礎上開展而來的。但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在命題范圍、考查內容,以及命題規律方面均完全不同于國家公務員考試。
綜合2004年以來,全國各省市地方的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真題,可以歸納出該考試的考試內容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經濟知識、文秘管理知識、金融知識、會計知識、統計知識、審計知識、營銷知識、計算機知識、法學知識、行政能力測試。有個別地方在考試中還會具體涉及到英語簡單翻譯和數學推理計算題型,但這種題型所占考試分數分量不大。
筆試成績通過后,還要進行資格復審與面試。根據招聘計劃和考試成績,按一定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面試初步人選,招聘單位對初步人員進行資格復審通過后才能進行面試。
(來源:文章屋網 )
一、我省非師范教育類教師資格認定取得的成績
幾年來,由于有湖南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與師范教育處的正確領導,各市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的積極配合和努力工作,我省非師范教育類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進展比較順利,總體情況比較好。表現在:
⒈教師資格認定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可
一項工作是否得到社會的認可,從參與這份工作的人數的變化可以看得出來。近幾年來,面向非師范類畢業的社會人員認定教師資格一年比一年火爆,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2009年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教育學、心理學考試的人數分別約為8000人、9000人、17000人、22000、30000人。短短五年時間,參加資格認定的人數就增長了3.75倍。人數的激增固然與教師這個行業越來越受到尊敬和羨慕、教師這一職業的吸引力增強有密切關系,也與我省教師資格認定工作有序、有力分不開。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我們這項工作力度的進一步加強,報名參與資格認定的人數還會進一步增加。
⒉資格考試教材建設取得初步成績
2006年,由省廳組織編寫了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的《中學教育學》《中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教學基本技能》教材,填補了湖南省在這一領域的空白。這套教材以考試大綱為基準,堅持科學性、實踐性和指導性的原則,把基本理論知識教育與復習應考有機結合起來,是各級培訓機構培訓和考生自學的好教材。這套教材已經使用四年,受到了考生的廣泛好評。2009年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組織專家和一線教師重新編寫了《中學教育學》《中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教學基本技能》(中小學教師通用)三本教材,教材的形式與內容都緊跟時代變化,注重時代性與實用性,面貌煥然一新,是一套學習與應試的好教材。
⒊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命題、制卷、評卷、測評體系
從2005年開始,教師資格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考試,一直采用全省統一命題制卷、市州負責組考、評卷的形式進行。命題由我中心負責,每年命題期間,我們都組織強大的命題專家陣容,命制了多達8套以上的試題,再從中遴選優秀試題作為考題,保證了命題質量;我們實施了最嚴格的保密制度,確保命題不發生泄密事故,這幾年以來沒有發生過一例試題泄密事件。評卷和測評由各地市組織,從這幾年實施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市州在組考方面還是認真嚴肅的,操作是公平公正的,效果是比較好的。2009年開始,首次實行全省統一評卷,嚴格紀律,統一標準,公正客觀地評分,社會和考生都一致認可。
⒋培訓工作逐步走上正軌
省廳湘教通[2001]106號文件規定:非師范教育類專業畢業的人員申請高等學校以外的其他學校的教師資格,均須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補修教材為國家對申請的教師資格規定的合格學歷所對應的全日制師范類層次的教材。根據教育廳的這一精神,各市、州教委都開展了非師范教育類教師資格認定的專業培訓工作。調查結果表明,在培訓管理上,大部分地區指定了培訓單位,指定的培訓基地有地屬高校和師范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各市州基本將省教育廳文件要求作為課程設置框架,重點保證了教育學、心理學理論課程和教育教學基本技能訓練課程;在教學安排上,一般采取分段培訓的方式,前段為理論學習時間,后段為技能訓練時間。總體來說,培訓逐步走上正軌。
二、我省非師范教育類教師資格認定存在的突出問題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湖南省非師范教育類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問題還相當嚴重,如不及時解決,還會影響我們整個認定工作的權威和效果。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存在以下幾個比較大的問題:
⒈在閱卷評分、測試(面試、試講)評分方面
命題由我中心組織,由于組織嚴密,命題的質量和保密工作均有較高的保障。2009年以前,評卷、測評由各地市負責,而由于各地市工作態度和水平不一,存在的問題較多,也較為嚴重。
評卷方面的問題有:
一是各市州組織評卷,評卷人員人數相對較多且過于分散,致使標準不一致,造成評分差異較大,考生有意見,認為不公平。
二是由于地區跨度較大,考生學識水平差異也較大,有的市州為了追求通過率,有意降低評分標準,造成人為的標準不一致。
三是各市州對評卷教師的管理和要求不一樣,有的嚴格,有的懶散;有的流水作業,有的一卷到底;有的認真仔細,有的馬虎了事。
四是有的市州依傍培訓院校組考評卷,而大多數考生都參加了該校的考前培訓,評卷人員大都是任課老師,當然也就“高抬貴手”,造成評分不公平。
五是考生人數分布差異很大。每年報考的人數有的市州只有二三百人,有的市州卻有近萬人,不利于保證和平衡閱卷質量,也容易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
2009年實行全省統一評卷后,由于組織嚴密,以上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觀,這說明全省統一評卷非常必要。
測試(面試、試講)評分方面的問題有:按照《湖南省教師資格認定教育教學基本素質和能力測試標準及辦法(試行)》的規定,能力測試以面試和試講兩種方式進行,有些市州因時間和場地的限制,僅僅測試了一個項目,沒有按省里規定的內容、標準、分值給出客觀的評分,三五分鐘就草草了事;另外,各市州測評專家的要求相差較大,以致評判標準不統一,造成很多人為的不公平。尤其是由于各市州人數相差懸殊,有的市州考生多,組織難度大,甚至有些混亂,很難保證測試質量。還有,湖南省頒布的測試評分表已經有七年時間,表中的有些項目和內容已經與課程改革、現代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修改。
⒉在教材建設方面
由省廳組織編寫的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的《中學教育學》《中學教育心理學》教材,使用已有四年,教材中有些內容已經過時,加之當時編印時間緊,專家力量有限,其質量有待提高。2009年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組織重新編寫后,教材內容根據時代要求完全更新,很適合廣大考生使用。但小學教師申請教師資格沒有專門的培訓考試教材。因此,及時編寫小學教育學、小學教育心理學培訓教材應成為教材建設的當務之急。
⒊在培訓實施和管理方面
這方面的問題有:
一是培訓的課程被簡化,教育實習幾乎停留在口頭的要求上,并未真正落實;雖然名義上各培訓機構均有教育實習或教育技能訓練,但一般僅僅由指導教師認可簽名或讓學員自己任找單位“實習”蓋章,但結果基本上限于見習,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實習。
二是在學籍管理上,幾乎都沒有進行正規的學籍登記,特別是作為學習檔案的學籍登記。
三是在培訓管理上,大多數地區對申請者是否參加培訓并未作硬性規定,而是采取自愿原則,所以到培率并不高。
四是在師資力量上,有的市州只有幾個人,對要求開設的課程而言,師資遠遠不能滿足培訓的需要。
三、上海市教師資格考試與認定有關工作的經驗與借鑒
2009年10月中旬,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謝先國等同志對上海市教師資格考試與認定的有關工作進行了實地考察,考察結果綜合如下:
⑴上海市教師資格考試與認定的系列工作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委托直屬二級機構上海市教育人才服務中心全權負責,由8位專職人員參與具體工作,分培訓考試科和資格認定科兩個科室。
⑵每年度組織兩次考試,上半年3月份進行,下半年10月份進行。每次參考人數為1萬人次左右,一年共約2萬人次。個人申請周期(從考試報名到資格證領取)為一年時間。
⑶每次過關人數為:理論考試通過率為60%,不以60分為標準,而以當年考試成績統一劃線為合格或不合格。理論考試合格的人員參加教學技能培訓與測試,通過率約60%,即每年度獲資格證人數為7000人左右。
⑷考試與認定工作全市完全統一,即報名、命題、組考、評卷、技能測試、頒證等完全一個尺度,統一進行。教育技能測試分層組織:高中教師由市里統一組織,初中以下教師由區里統一組織,但全市統一要求,統一內容。
⑸全市一律實行網上統一報名,網上繳費,對參加理論考試報名者,不進行任何資格審查,完全開放。
成績合格者發給單科合格證。合格證有效期為三年,三年內全科合格者才能申請教師資格,申請資格認定時須按教育部要求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
⑹報名參考人員的理論培訓和技能測試培訓由全市統一安排,上大課(約1000人左右為一課堂),每學科約設十個講座。
⑺繳費標準為:理論考試每學科收50元(其中考試費40元,報名費10元),理論考試培訓收費250元/人,教學技能培訓收費270元/人。
⑻考生的所有信息實行全程電子化管理,包括報名、準考證打印、資格審查、成績查詢、資格認定等。
四、解決我省非師范教育類教師資格認定存在問題的建議與思考
通過省內外的調查,我們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研究,大家對此提出了很多的建議。我們對這些建議進行了整合歸納,表述如下:
⒈加強培訓工作
省廳湘教通[2001]106號文件規定:"非師范教育類專業畢業的人員申請高等學校以外的其他學校的教師資格,均須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補修教材為國家對申請的教師資格規定的合格學歷所對應的全日制師范類層次的教材。根據教育廳的這一精神,在培訓方面,我們建議:要進一步明確職能分工,加強對培訓工作的指導和管理。有關機構要對培訓機構的生源狀況、教學計劃、教材使用、教學管理、師資配備、實習基地、教育實習、學生作業、考試考核等方面進行全程跟蹤,同時組織各種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廣泛交流經驗,促進培訓機構不斷改進和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真正能培養合格的師資。總體來說,要加強培訓,提高效果。
⒉全省統一組考
我們認為,我省非師范教育類教師資格認定工作中存在的合格率和平均分市州差距很大的問題,皆由于考點分散、監考標準不一、不能統一管理所致。特別是這幾年由于考試規模的擴大,有的市州指導思想和要求不一致,導致我們應有的監控基本流于形式。要加強對組考工作的監控,最有效的辦法是全省統一組考,將考點適當集中,以保證組考和監考的嚴肅性和一致性。因此,我們建議,將組考權利收回省級,由我中心具體組織實施,以保證監考的公平和質量。 ⒊全省統一組織教學能力測評
在測評(面試、試講)方面,根據教育部的有關精神,我們建議,借鑒上海經驗,將全省所有申請教師資格的非師范類高校畢業人員按層次分級別分別由省市兩級教育行政部門認證,其中高中教師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認證,初中小學教師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認證。省級教學能力測試由我中心具體實施。我中心將嚴肅認真組織,并組建教育教學基本素質和能力測試專家組,統一確定評分標準、測試內容與方法,最大限度確保知識考試和能力測試的公平、有序、有效性。我們根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課程改革要求,對原有的測試評分表進行了修改,其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大大增強。
⒋盡快新編完善考試培訓教材
在教材建設方面,應在新編《中學教育學》《中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教學基本技能》(中小學教師通用)的基礎上,組織人員新編一套申請供小學教師資格認定使用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培訓考試教材,要求全省所有申報教師資格的人員,必須以新編教材作為培訓考試用書,并加強對培訓的管理和指導。
⒌研制考試報名系統和成績系統
根據報名考試社會化的需要,組織技術人員修改研制關于教師資格考試的全套信息管理系統。從報名、到考室編排、到成績錄入、到成績公布、到證書打印等,都要有屬于全省教師資格考試專門使用的電子軟件系統。
關鍵詞:大學生 母語能力 調查測試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08-0056-02
按照國家教育部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有關文件精神,在大學生中開展母語能力調查和擴大職業漢語能力測試(ZHC)項目,已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受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ZHC)中心委托,在2013年6月份,我們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選取了: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銀川能源學院、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五所高等院校進行了“全國大學生母語能力調查問卷”和“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ZHC)認證考試”的調查測試活動,共有1057名在校大學生參與了本次調查測試。涵蓋了全國28個生源地省份:山東、四川、江蘇、江西、寧夏、山西、內蒙古、重慶、新疆、湖南、湖北、甘肅、、廣西、青海、浙江、云南、河南、貴州、福建、吉林、廣東、安徽、陜西、遼寧、黑龍江、海南、河北。因此,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廣泛性、真實性和代表性。
一、寧夏在校大學生母語能力現狀的調查測試概況
這次針對在校大學生的母語能力調查測試活動,參與調查者年齡最小的17歲,最大的24歲;男性學生332人,女性學生725人。涵蓋法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會計電算化、連鎖經營、酒店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房地產管理與經營、英語、電子商務、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機電一體化、文秘、工業分析與檢驗、電廠熱能動力裝置、煤化工、工商管理、會計學、漢語言文學20個專業。
在這次參與調查測試的1057名在校大學生中,有80名學生做了進一步ZHC測試,在這80名學生中,男性學生31人,女性學生49人;本科53人,專科27人;理科22人,文科58人。這80名學生的ZHC測試結果如下:獲得初級認證19人,獲得中級認證58人,獲得高級認證3人;職業級認證44人,專業級認證36人;折合百分的最低分為47.20分,最高分為89.30分,平均成績為67.34分,其結構如下圖表所示:
二、寧夏在校大學生母語能力現狀調查測試結果反映出的問題
從總體的實際調查和測試的情況來看,在校大學生的母語能力基礎不容樂觀,相關課程開設和投入學習與閱讀的時間普遍較少。隨著各院校課程的開設繁雜化和計算機操作應用的普及化,在校大學生的母語能力普遍下降,亟待提高。
1.從在校大學生高考入學的語文成績來看,折合百分后最低分只有46.67分,最高分也只有73.33分,平均成績為56.88分。其中作文成績最低只有20.10分,最高分也只有33.33分,平均成績為29.56分。由此可見,在校大學生的母語能力基礎普遍較差,其分類比較如下圖表所示:
2.相關課程開設較少,部分高等院校甚至取消了“大學語文”和“應用文寫作”等人文類課程的開設。與此同時,在校大學生投入母語學習和閱讀的時間普遍較少,但投入外語學習和閱讀的時間較長,其中有7.85%的在校大學生根本就不學習母語類課程,也很少閱讀母語類讀物。在我們所調查測試的這1057名在校大學生中,平均每天花在閱讀中文書籍資料上的時間不足0.13小時,而平均每天花在學習外語和閱讀外文資料上的時間卻達到0.81小時。
3.在校大學生在獲取中文知識信息和學習母語能力應用的方式上發生了很多變化,在思想觀念上也呈現出很多新的特點,從而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和思考的現象和問題:
3.1通過互聯網和報刊書籍上獲取中文知識信息的比例為86.82%;
3.2在校大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中文知識信息載體依次為:文學名著、新聞、網絡作品、微博和手機文學,這一比例占到了73.81%;
3.3動筆寫字的大學生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的尷尬場面在大學生之中屢見不鮮,只有12.39%的大學生能夠經常執筆寫作,而使用電腦打字和拼音輸字的大學生所占比例卻越來越高;
3.4有77.85%的在校大學生認為:自己在大學階段漢語口語表達能力和漢語應用能力有機會得到比較正式的鍛煉,是真正提高的關鍵階段,而自己的漢語寫作基礎卻是在中學階段打下的;
3.5有48.71%的在校大學生不太注意自己文章中的錯別字和標點符號,對復制和抄襲別人的范文或文章感覺無所謂,特別在這個網絡全球化的時代,在校大學生普遍認為下載復制網上的資源是很正常的事情;
3.6對網絡流行語、新造字和模仿體,有75.89%的在校大學生都感覺很有趣、很新鮮,但是這種新興的文化形式需要正確的引導和規范;
3.7有63.02%的在校大學生同意專家提出的觀點:外語過渡教育大量占據了漢語教學和閱讀的時間,特別是低齡化外語學習的問題、社會對外語的硬性要求等問題;
3.8在這次所調查測試1057名在校大學生中,有58.83%的在校大學生對自己的漢語水平和母語能力不太滿意,有77.84%的在校大學生希望在大學階段能夠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和母語能力,而有82.12%的在校大學生認為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和母語能力,對增強自己末來的發展競爭力,對自己將來的就業和事業,以及承擔實際工作和提高自身素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3.9有81.48%的在校大學生認為:造成自己漢語水平和母語應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很多時候需要書面表達的機會減少了,時間和精力大都用在了專業課程的學習上,計算機網絡和手機短信交流比較普遍,加之國家和學校對漢語水平和應用能力沒有硬性的要求,導致自己不重視,經常提筆忘字,從而加速了自己母語能力的下降。而在現實生活中,漢語水平和應用能力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特別是公務員、教師、律師、記者、編輯、醫生、管理、導游、金融、國內外企業和少數民族地區工作者,以及來華外國人員,這些崗位對漢語水平和母語應用能力的要求卻越來越高;
4.10有80.11%的在校大學生認為,自己在字、詞、句、語法、邏輯思維和語言應用能力上亟待提高,在大學階段應豐富“大學語文”和“應用文寫作”等人文社科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增加學術討論和指導、鼓勵論文寫作,讓在校大學生有更多在公眾場合發言和演講的機會,鼓勵在校大學生多參加辯論賽和各類競賽活動,全面提升在校大學生的漢語水平和母語應用能力;
4.11有85.92%的在校大學生認為,各專業在大學階段都應該開設與漢語水平和母語應用能力相關的課程,只是需要根據不同的專業適當調整其側重點和比例而已,并且應著重提高大學生在職業活動中實際應用母語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捕捉信息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溝通再學習能力。而部分高等院校已經取消了與漢語水平和母語應用能力相關的課程,在這次調查測試的1057名在校大學生中,就有43.97%的在校大學生在問卷中回答:自己沒有上過或其所在院校就根本沒有開設“大學語文”或其它與漢語水平和母語應用能力相關的課程。
三、結語
通過這次“全國大學生母語能力調查問卷”和“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ZHC)認證考試”的調查測試活動,讓我們認識到了在校大學生漢語水平和母語應用能力的現狀,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漢語水平和母語應用能力的不斷下降,這種情況是非常令人憂慮的。這次在寧夏的調查測試活動,是全國調查測試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旨在喚起人們要逐步重視漢語,改變過去的“外語熱,母語冷”和“漢語危機,能力下降”的現象。隨著河南衛視的《漢字英雄》欄目、中央電視臺《漢字聽寫大賽》欄目、《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欄目、《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欄目、《學漢語》等電視欄目的熱播,已經引起了國內外觀眾的廣泛關注,相信在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的不斷呼吁下,人們會越來越高度重視母語的作用,本質性的改變在校大學生母語能力不斷下降的現狀,從而切實提升全民族乃至全球學習和使用漢語人群的漢語水平和母語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商報記者 江麗 鄧琳. 大學生母語能力衰減影響就業[N]. 北京商報,2008-11-04B01.
[2]李洪孝. 當代大學生母語水平現狀調查及問題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