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德育滲透計劃

德育滲透計劃

時間:2023-06-02 09:23: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滲透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德育滲透計劃

第1篇

摘 要 體育教學與其它學科的教學相較而言有著諸多的不同,本文就針對體育課教學中學生的德育滲透問題進行了研究。為了清楚在體育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科學性問題,文章不但從體育課中蘊藏著多種多樣的德育機會和體育課中的德育教育更易被學生所理解和認可兩個角度進行了具體分析,還研究了在體育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時應注意的三點關鍵問題,希望能夠對體育課教學的開展有所借鑒和啟發(fā)。

關鍵詞 德育 體育教學 實施關鍵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重要內容,德育教育的貫徹落實對于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有著十分關鍵的影響。德育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方方面面,這一點,在體育課教學中也不例外。鑒于此,本文就針對體育課教學中學生的道德教育問題進行了探索。試圖通過對體育教學中學生道德教育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實施的方式和途徑等問題的研究,希望對道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和實施能夠有所借鑒和啟發(fā)。

一、在體育課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可行性

(一)體育課中蘊藏著多種多樣的德育機會

在體育課教學中,學生所接觸的體育運動項目種類繁多,形式多樣。而學生也就能夠通過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或者是不同的體育活動組織方式,接觸到多種多樣的德育機會。例如:長跑運動為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足球運動為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小組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合作能力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體育競賽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體育熱情,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精神等等。

(二)體育課中的德育教育更易被學生所理解和認可

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單純的說教很難取得學生的接受和認可。而在體育課教學中,由于體育運動具備明確的制度、規(guī)則以及規(guī)程等等這些約束和規(guī)范參與者的約定,學生在學習和參與這些體育運動時,必須要遵守這些相對應的規(guī)則和規(guī)范。以致于,學生因實際參與過程中,對這些具體的、直觀的規(guī)則和規(guī)范遵守和接觸,理解起這些規(guī)則和規(guī)范,標準要求等內容也更為容易,而相應的蘊含在這些體育運動之中的德育內容,也會因學生的切身體會,更容易為學生所理解和認可。

二、在體育課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應注意的關鍵問題

(一)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時, 注意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

要想在體育課教學中取得理想的德育成效,體育任課教師就必須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制定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

一般來說,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確保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和完善性,應注意如下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在針對體育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制定教學計劃時,首先,要注意明確德育教育的目標。此時應注意所確定的教育目標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且必須是具體的、實際的、具備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確保能夠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得以實現(xiàn)。例如: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或是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等等;其次,在針對體育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注意科學的教學計劃不僅僅是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時間安排等常規(guī)的內容的簡單排列,而應該是教學內容、教學時間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也就是說,能夠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內容組織和時間安排,將德育教育貫穿融合在教學活動之中,而不是割裂在體育教學活動之外,乏味的進行說教。

(二)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感應機制

學生之間的感應機制,通俗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學生因為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交往等行為而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并形成某種效果的一種方式。這種感應機制也可以描述為學生之間的道德氛圍,也就是學生的道德意識、道德關系以及道德輿論和意識等等多個方面內容的綜合。感應機制的形成能夠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質量,對于體育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實施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體育任課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感應機制。

在體育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時,要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感應機制,體育任課教師可通過如下這兩種方式來進行:首先,注意培養(yǎng)班群動力。一個班級或者是一個群體的風氣,是學生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較為普遍和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風尚。良好的班群風氣,能夠產(chǎn)生強大的凝聚力,從而促進感應機制的形成。在培養(yǎng)班群動力時,可以通過互動合作、自我評價、互相評價等方式進行;其次,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動力和情感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動力和情感動力是促進感應機制形成的前提和關鍵。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動力時,任課教師應注意從自身做起,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影響學生感染學生,給予學生感召力。在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動力時,則應從通過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保持同學間的順暢交流和溝通等方面做起,讓這種氛圍逐步的影響到每個學生,以促進德育教育的高效滲透和有效實施。

(三)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時,要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絕大多數(shù)體育任課教師都認識到了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性,這一點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時亦是如此。也就是說,雖然在體育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體育任課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外因必須要通過內因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成效,因此,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同樣十分重要。體育任課教師在針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過程中,只有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意激發(fā)和引導學生的主體意識,符合學生的內在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劉陽,許萬林,夏宇.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與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

[2] 韓鳳芝,孟慶富,李咸英.大學生人格特征與體育運動參與程度的關系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05).

第2篇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因素;滲透

        赫爾巴特曾經(jīng)說過“教學中如果沒有進行德育滲透,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英語課程標準》也指出:“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進行德育滲透是每位教師,也是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以下是筆者通過閱讀資料、查閱文獻,并在教學實踐中嘗試進行德育滲透后的一點體會: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1.德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當今新課程改革中, 特別強調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我國在中小學各學科的新課程標準中, 均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培養(yǎng)能力, 還要有計劃、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影響和熏陶,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各種年齡的人都需要德育,尤其是處在發(fā)育時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啟發(fā)誘導,培養(yǎng)出高尚的道德人格。德育教育應當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面, 應當通過多渠道的方式來影響人的興趣、情操與品性。德育最有效的途徑是啟發(fā)誘導、潛移默化,而不是單純的說教。德育應當滲透到各課程之中, 與各科課程有機結合起來發(fā)揮作用。這是學生道德人格成長最自然有效的途徑之一。

        2.青少年進行德育教育的緊迫性

        近些年來,在我國一些青少年學生中存在的人格扭曲、道德淪喪現(xiàn)象,向全社會敲響了警鐘。從浙江金華的中學生徐力殺母,到中央音樂學院的大學生陳果自焚,從北京的14歲男孩殘忍地殺害同學的妹妹到江蘇徐州的違紀學生瘋狂砍殺校長的四位親人,到鹽城中學初三(11)班學生因班主任批評而跳樓身亡……,面對這些令人心痛、令人震驚的事件,作為肩負著“教書育人”重大責任的教師,確實應該真正地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真正地行動起來,扭轉應試教育的局面,回到重視素質教育、以德育為先的新課程軌道上來。

        3.英語教育肩負著德育的重任

        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有特殊的作用,因為英語不僅是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是信息的載體。學生在學英語的同時,接受了由之帶來的相關信息。英語教材中一定包含、滲透著豐富的德育內容。我們英語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認真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仔細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提示的哲理,精心設計具有啟發(fā)性、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去思考,增長學生知識,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以促進學生道德發(fā)展和教育為己任,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一)創(chuàng)造和諧的德育環(huán)境

        英語課堂要進行德育滲透,必須首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德育環(huán)境。應滿足學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應使課堂生活充滿愛、尊重與信任,處處洋溢著誠實、寬容、謹慎、自律、助人、同情心、合作、勇氣和一系列民主價值。教師要變靜態(tài)的書本知識為解決多變的實際生活中道德問題的能力。如見面時說“Good morning”,打擾別人時說“Excuse me”,別人向你致謝時應說“You’re  welcome”,使學生在接受新語言的同時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美的熏陶,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思維。課堂上,我們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民主、輕松的氛圍。教師是朋友,是道德認識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同時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導師,是施愛者。我們要笑對每個學生,對學生所犯的語言錯誤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從多元的角度去評價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心理的變化,創(chuàng)設對學生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或問題情景,引發(fā)學生參與的欲望和行為,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fā)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yǎng)。

第3篇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因素;滲透

作者簡介:湯張艷,任教于江蘇省吳江市七都中學。

赫爾巴特曾經(jīng)說過“教學中如果沒有進行德育滲透,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薄队⒄Z課程標準》也指出:“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币虼?,進行德育滲透是每位教師,也是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以下是筆者通過閱讀資料、查閱文獻,并在教學實踐中嘗試進行德育滲透后的一點體會: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1.德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當今新課程改革中, 特別強調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我國在中小學各學科的新課程標準中, 均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培養(yǎng)能力, 還要有計劃、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影響和熏陶,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各種年齡的人都需要德育,尤其是處在發(fā)育時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啟發(fā)誘導,培養(yǎng)出高尚的道德人格。德育教育應當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面, 應當通過多渠道的方式來影響人的興趣、情操與品性。德育最有效的途徑是啟發(fā)誘導、潛移默化,而不是單純的說教。德育應當滲透到各課程之中, 與各科課程有機結合起來發(fā)揮作用。這是學生道德人格成長最自然有效的途徑之一。

2.青少年進行德育教育的緊迫性

近些年來,在我國一些青少年學生中存在的人格扭曲、道德淪喪現(xiàn)象,向全社會敲響了警鐘。從浙江金華的中學生徐力殺母,到中央音樂學院的大學生陳果自焚,從北京的14歲男孩殘忍地殺害同學的妹妹到江蘇徐州的違紀學生瘋狂砍殺校長的四位親人,到鹽城中學初三(11)班學生因班主任批評而跳樓身亡……,面對這些令人心痛、令人震驚的事件,作為肩負著“教書育人”重大責任的教師,確實應該真正地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真正地行動起來,扭轉應試教育的局面,回到重視素質教育、以德育為先的新課程軌道上來。

3.英語教育肩負著德育的重任

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有特殊的作用,因為英語不僅是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是信息的載體。學生在學英語的同時,接受了由之帶來的相關信息。英語教材中一定包含、滲透著豐富的德育內容。我們英語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認真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仔細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提示的哲理,精心設計具有啟發(fā)性、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去思考,增長學生知識,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以促進學生道德發(fā)展和教育為己任,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一)創(chuàng)造和諧的德育環(huán)境

英語課堂要進行德育滲透,必須首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德育環(huán)境。應滿足學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應使課堂生活充滿愛、尊重與信任,處處洋溢著誠實、寬容、謹慎、自律、助人、同情心、合作、勇氣和一系列民主價值。教師要變靜態(tài)的書本知識為解決多變的實際生活中道德問題的能力。如見面時說“Good morning”,打擾別人時說“Excuse me”,別人向你致謝時應說“You’re welcome”,使學生在接受新語言的同時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美的熏陶,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思維。課堂上,我們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民主、輕松的氛圍。教師是朋友,是道德認識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同時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導師,是施愛者。我們要笑對每個學生,對學生所犯的語言錯誤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從多元的角度去評價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心理的變化,創(chuàng)設對學生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或問題情景,引發(fā)學生參與的欲望和行為,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fā)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yǎng)。

(二)深入鉆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牛津初中英語教材的課文內容自然滲透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教材中豐富的思想內容 ,能否充分獲得利用 ,主要靠教師深入鉆研教材 ,認真挖掘教材潛在的德育因素,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寓德育于英語語言教學之中。這既遵循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則 ,又符合英語教學的規(guī)律?!杜=虺踔杏⒄Z》教材中的話題:A Brave Young Man教育學生助人為樂的良好風格;The Traffic Accident中學生目睹交通事故,主動救助。教育學生助人為樂,同時要注意交通安全;在學習8A Unit 4 Wild animals和8A Unit 5 Birdwatchers這一單元時,可以提醒學生要熱愛大自然,要學會保護動植物,特別是一些受國家保護的稀有動植物;在學習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這一單元時,則可以結合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向學生展示因地震等自然災害人類生存所面臨的種種挑戰(zhàn),以設計問題的方式,科學引導學生增強面臨自然災害的自救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更教育學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些語言材料的學習,為課堂的德育實施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我們應縈⒂镅Э頻奶氐?,结狠牉┠闹R藎掠勻壞厴岡諂匠5慕萄е小K媸弊⒁飭瞪釷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壹s吧硨透魴蘊氐悖捎醚子諤乇鶚搶鐘誚郵艿姆絞劍寡魃貧?、知萌R?、笨r欠牽諭瓿山萄撾竦耐幣滄⒁舛匝械掠逃?br />

(三)注重教學過程的德育滲透

1.適宜滲透

在英語教材中,有一些我們進行德育的好素材,可以通過這些教材,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及良好品行的養(yǎng)成教育,教師要找準切入點,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對學生隨機進行教育。如在教“nationality”一詞時,筆者把一面國旗掛在黑板上,結合教學內容教“We are Chinese. This is our national flag. We love our motherland.”這樣在教英語單詞的同時,也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自然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適時滲透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強,都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相反有可能產(chǎn)生消極效應,使學生產(chǎn)生反感。因此,空洞、牽強的說教是必須要杜絕的。課堂上,教師要做個“有心人”,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找準機會,適時地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在自然滲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意識。

在學習牛津教材7A Unit 3 Let’s celebrate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時,筆者設計了任務——“演講比賽,談談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通過比賽,讓學生增強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識和了解。

同時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節(jié)日向學生提問,如:“春節(jié)到了,我們除了穿新衣服,得紅包等以外,還可以做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我們可以給爺爺、奶奶拜年;給老師拜年,問好;可以自己動手包餃子給父母吃;可以幫媽媽干家務;可以通過E-mail向長輩、朋友祝福等等,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美德。教師還可問他們“紅包怎樣使用更合適?”教育學生要把“紅包”用來買文具,買書,剩余的錢應該存起來,為以后做打算,而不能隨意揮霍甚至胡亂攀比。

3.適度滲透

《英語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教師根據(jù)要學習的內容來設計各種任務,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與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以獲得“即學即用”的技能。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它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然而,每一節(jié)英語課給學生布置一個難度適當?shù)娜蝿?,并在任務設計中巧妙地和德育滲透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既能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任務,在任務完成過程中使所學知識得到進一步操練、鞏固、連貫和提高,使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加強,又使他們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使他們的情感得到交流、習慣得到培養(yǎng)、道德品質受到影響,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奠定基礎。

(四)開展課外德育實踐活動

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同時還能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山M織學生進行單詞接力賽、英語辯論賽、故事接龍、課本劇等課外活動,這樣不但能加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增強英語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樂于學習、團結協(xié)作、共同進步的優(yōu)良品質。

學習牛津英語8A Wild animals這一單元時,根據(jù)本單元的特殊性,筆者帶領學生到動物園進行實地考察,學生帶著任務去調查,在得到調查結果的同時,發(fā)現(xiàn)有些珍奇動物在世界上僅存很少的數(shù)量,而且每天都有為數(shù)不少的稀有動物瀕臨滅絕。學生們意識到保護珍稀動物迫在眉睫。雖然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夠對動物進行描述,闡述其面臨的危險并提供對其保護的措施,但是學生在完成任務以后,筆者又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暢想動物園里的動物與野生動物之間的對話”,學生們展開理想的翅膀,將各自的特點以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同時增強了關愛動物的意識和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感。我們教書的最終目的不是達到了嗎? 有一位學生從網(wǎng)上下載了有關熊貓的圖片和中文介紹,然后一點點把中文譯成英文,雖然翻譯上有部分錯誤,但體現(xiàn)出他對小動物的喜愛,他還要求我們每個人都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這使筆者很感動。

在節(jié)日來臨之際,筆者還組織學生制作賀卡,畫上漂亮的圖畫,寫上親切的祝福,如“Best wishes for you.”(衷心的祝福你) 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敬他人、關心他人的美德,提高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不能將教育僅僅停留在課堂所創(chuàng)設的各種學習活動,而要將課堂上的德育內容擴展到學生的其它生活空間,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的特定情境中進入德育實踐探索,使教育具有針對性,使情感體驗達到最優(yōu)化。

三、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工作的注意點

1.滲透德育必須做到計劃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必須根據(jù)初中英語學科的具體特點認真鉆研教材,發(fā)掘蘊含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絕不能脫離課本,或畫蛇添足,或空洞說教,努力把理想、信念、道德修養(yǎng)和心理素質等各方面教育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體系,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德育滲透。對于初中一二年級的學生應有意識地按教材內容向學生滲透熱愛學習、尊敬教師、團結同學等一些比較具體化的德育內容。

2.滲透德育要注意實用性

初中英語教學進行德育滲透,只有聯(lián)系實際,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才能做到因勢利導,引導學生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和做法。有一次筆者走進教室,雖是晴天,但室內日光燈卻開著,必是清晨早讀后未關掉。筆者就用初中英語說:教室很亮,你們認為我應該繼續(xù)讓燈開著呢,還是把它們關掉?筆者在黑板上寫了To save the energy(節(jié)約能量)幾個詞,并用初中英語補充說:我們應該盡量節(jié)約能量。有時我們需要電使我們的教室明亮,但不是今天。短短的幾句話,雖花費了一分鐘時間,卻是一次結合實際的思想教育。

3.滲透德育要注意藝術性

教師可以采用積極的心理暗示 ,使它化作一股巨大的動力,使學生把暗示轉變?yōu)樽陨硇枰?,不斷鞭策自己。教育過程中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德育要激起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在德育中有無窮的力量。

4.滲透德育要注意針對性

現(xiàn)在的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見識很廣。他們的身心處在迅速成長階段,他們的成人感和獨立意識逐漸增強,喜歡獨立思考,對事物有著自己的見解,對教師觀點不再是全盤接受。我們在進行德育時要尊重他們的自主性,愛護他們的自尊心,避免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盡可能地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去考慮問題,理解和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培養(yǎng)出高尚的道德人格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在英語教學中要堅持進行德育以達到教育的目的——使受教育者聰明,使受教育者高尚。

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是教育的中心任務,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言傳身教,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課堂內外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和途徑,寓德育于英語教學之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通過語言知識、技能的學習與訓練,其思想情感、道德品質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是有著廣闊的前景的。初中英語教學的德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會有滿意的效果。我們要善于挖掘語言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就能走出一條獨特的、廣闊的英語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朱永新.新教育之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顧春.現(xiàn)代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第4篇

關鍵詞:職高;英語教育;德育教育;滲透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直接滲透

英語教材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語言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是對學生進行直接滲透的最好素材,英語課文中豐富的德育教育內容,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研究和認真挖掘,通過與英語教學的有機結合,有計劃、有目的、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有效滲透。要注重發(fā)現(xiàn)課文中具有現(xiàn)實教育意義的內容,積極的引發(fā)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在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同時,在英語學習中逐漸樹立起正確思想和良好品德。如在學習完祈使句后,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針對“pleas.clean the board,close the door,pleas.open the window”這些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句子進行練習,還將一些命令式用語進行了引申:“Don’t spit on the floor,Don’t smoke here,Don’t talk in class,etc”。還組織同學們進行現(xiàn)場模擬,創(chuàng)建一個大家在公共場所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們試圖運用這些句子來阻止不文明現(xiàn)象的發(fā)生。并引導學生們使用“Excuse me.I’m sorry.Thanks a lot.May I do…?What can I do for you?Could I have…?I am glad to help、May I …Could you please”等禮貌用語進行交際,讓學生提高了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養(yǎng)成了正確的、良好的語言使用習慣。

二、把握教學中的良好契機,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德育滲透

德育教育的滲透應該是循序漸進,而不是生硬的、強行的灌輸,更不應該是程式化的空洞說教。教師應善于把握一切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契機”,于無形之中進行適度引導,讓學生自然而然的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并及時的轉化為學生自身的一種道德意識和行為準則。如在講到“Travel”時,可以讓學生們根據(jù)課文內容制訂一個小小的旅游計劃,要求計劃中要對自己認為我國最美的自然風光進行簡單介紹,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懷;在講“Sports”時,可以讓學生們通過一些著名運動員的成功歷程,讓學生們感受到一個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要經(jīng)過努力、奮斗、拼搏、堅持,同時通過這些典型事例讓學生感受到高尚的體育精神,從而堅定為國爭光的信念;在講“Friends”時,讓學生想一想,你身邊有幾個“great friend”,你們是怎樣建立并維持友誼的?鼓勵學生們通過“A letter”來表達你對朋友的感謝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交友原則與交友標準的教育引導,告誡他們應慎重交友。

三、學高為師,以身示范

在英語課堂,開展德育教育,不僅僅包括課堂上英語教師的說教,也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背誦和記憶,而是通過知識的學習,讓德育內化到學生的行為。中學生天生好模仿,他們把老師視為學習的榜樣和模范,如果英語老師能謙謙君子,言行都符合社會規(guī)范,那學生自然而然也就會注重自己的品行和修養(yǎng)了。作為老師,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為學生做好榜樣,要擁有一顆愛心,擁有高尚的品格,擁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文化修養(yǎng),要行為世范,以身作則,以信立人,讓學生尊崇自己。同時,還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塑造自己的品德和操行。英語教師處理事情一定要公正合理,不能感情用事,不可歧視差生,偏袒優(yōu)生,批評或表揚學生,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因某同學學習成績好就一俊遮百丑,某同學平時表現(xiàn)差就做好事也無名,對于犯錯誤的學生,不能因學生的家庭背景不同而采取輕重不同的處理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樹立正氣,堅持正義。

四、組織英語實踐活動,將德育教育進行有效延伸

德育教育的滲透不應該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中,它應該是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課外實踐活動,不但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多的運用語言的機會,還可以使德育教育得到有效延伸。如在講完三單元關于“天氣播報”的相關內容后,在學生對“snow rain wind fog cloud thunderstorm”、“snowy rainy windy foggy cloudy dusty”“l(fā)ow:-7℃ high:28℃”“neither…nor…”這些常用詞語表達熟練掌握后,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校園廣播進行天氣預報的播報,這種活動不但給學生提供了語言運用機會,還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強了英語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使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都得到有效提高。

五、在課外活動中延伸德育滲透。

當今的職高英語教學也更加重視學生的實際會話和應用能力,課外活動越來越豐富,我們應在活動中找準銜接點,有機地進行德育滲透。比如,許多班級在教室一角設置了“優(yōu)秀作品展示”專欄,展示學生好的英語文章或詩歌,鼓勵學生們積極進??;學院每周一次的英語角活動,外教的積極參與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同學們在舒適放松的下更容易建立自信;院學生會以系為單位舉辦英語口語比賽、英語情景劇的表演等,這些活動讓學生樂于開口,告別了啞巴英語,更加在比賽和表演中體現(xiàn)了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這些課外活動讓學生活用英語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成功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

德國家康德說過:“我們經(jīng)常懷著無限的贊美和敬畏心來看待的東西有二:一個是高懸在上空的星斗燦爛的天空;另一個是內心的道德規(guī)律?!贝嗽捳f明了道德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F(xiàn)在的世界越來越國際化,英語作為主要的溝通語言就日趨重要了,在英語學科的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一定要與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有機的結合,把知識的學習與德育滲透自然的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高尚品德的教育。

參考文獻

第5篇

一、重視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意識和現(xiàn)代德育意識。

學科德育滲透,關鍵是各級行政領導,基礎是教師。要使教育工作者能按《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學德育大綱》、《小學德育綱要》的精神和全日制中小學各學科教學大綱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離德育于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必須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滲透意識,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識,現(xiàn)代教育教學方法、技術手段、環(huán)境的意識。為此,要組織教育工作者認其學習《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學德育大綱》、《小學德育綱要》和各學科教學大鋼等。通過學習和討論,使教育工作者從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和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的高度,學科教學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經(jīng)常的地位,來,認識學科德育滲透的重要意義,認識現(xiàn)代教學方法、技術手段,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對學科德育滲透的重要作用,統(tǒng)一認識,自覺地有計劃有目標地在教學中加強德育滲透,更好地教書育人。

二、加強組織管理,制訂措施,保證學科德育滲透的正常進行,落到實處。

為保證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全面、正常的開展,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吨袑W德育大綱》、《小學德育綱要》指出,學科德育滲透,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使學科德育滲透規(guī)范化,佛山市教委制定了《佛山市中學實施德育大綱細則》、《佛山市小學實施德育綱要細則幾把中小學的德育實施細則中有關學科德育滲透,按階段、分年級,根據(jù)不同學科特點;提出了具體要求。由于行政部門制定了措施,促使學校的學科德育滲透正常進行,落到實處。

佛山三中在學科德育滲透上做得較好。他們采取如下措施加強管理:第一,由一名副校長主管學科德育滲透工作;成立“德育的學科滲透領導小組”,專門組織、研究這項工作。第二,把學科德育滲透的教學納入《佛山三中教師崗位責任制》,作為考核教師履行崗位職責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凡是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第三,編寫《佛山三中“中學德育大綱”分年級實施細則》,明確規(guī)定中學階段各年級的教育要求和任務;做到中學教育的層次化、系列化,使教師明確任務,掌握尺度,做到適度。第四;圍繞“在學科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課題,組織全校教師研討,根據(jù)各學科的特點,找出結合點,并把每章節(jié)的滲透點列舉出來,整理匯編成《佛山三中各學科德育滲透綱要》,作為教學中教育滲透的依據(jù),使德育滲透具有一定的規(guī)范性和保持經(jīng)常性。第五;組織“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公開課、研討課”,同時請有經(jīng)驗的教師上全校性的德育滲透示范課,通過聽課、評課活動;研究滲透的方法、技術手段及其與內容的有機結合,提高德育效果。第六,編輯出版《佛山三中德育滲透教案集》(各學科有1-2集),共十余本。第七,編輯出版了《佛山三中德育滲透論文集人并組織評選優(yōu)秀教案與論文。佛山三中做到了有領導、機構、制度、要求、計劃、目標、總結、科研、檢查督促評比,并包含所有學科,全部文化課,使“離德育于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深入了一個層次,邁出了新的一步。

為了及時總結和推廣佛山三中“依法治校,依織青人”經(jīng)驗,1997年底,佛山市教委在三中召開了““佛山市在學?!婪ㄖ涡?,依綱育人’現(xiàn)場會”,佛山三中介紹了“依法治校,依綱育人”的實踐與思考,加快了學?!耙婪ㄖ涡#谰V育人”工作的進程。

三、注意教學內容的高立意,激情感,深挖掘,促使學生進行深層次思索。

教師除重視把握基本觀點和思想方法,專題教育,知識結構及其內在聯(lián)系外,還注意教學內容的深層意義,堅持知識、能力、思想認識有機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講唐朝對外關系時,講述唐代的中國,經(jīng)濟、政治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有不少日本人,如阿倍仲麻呂、吉備實備、空海等到唐朝學習,但他們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學,而是學成回國后,傳播、消化中華文化,在創(chuàng)建日本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中國鑒真、玄奘兩位高僧,為了弘揚中華文化,為了尋求學問,放棄較為安逸的生活條件,長途跋涉,飄洋過海;忍饑挨餓,擔受風險。這種為了求學,為了文化交流,不顧個人安危的忘我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實給人們這樣的啟示:一個國家,只有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文化發(fā)達,才會受人敬仰;唐代經(jīng)濟繁榮,文化發(fā)達的原因之一,是唐朝推行開放政策,有一個比較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文化交流對于發(fā)展水平較低的國家和地區(qū)來說,是學習的好機會,好方法。只有善于學習,才會有所收益和進步。

又如;在講香港失而復得的歷史時,教師講述自從17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一個科技的高速發(fā)展期。與時俱進的則國運興隆,抱殘守缺的則江河日下。中英兩國相碰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當時英國因工業(yè)革命成功而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而中國則因閉關鎖國而停滯不前。在這背景下;兩國相遇必以中國失敗告終。百多年來,志士仁人,都沒有忘記收回香港;以圓振興中國的理想。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決定收回香港時,中英的相對國力已倒過來,所以在整個談判中基本上是中國定調。失而復得,正是這種力量對比變化了的結果。它給人們三大啟示:改革開放是強國之本;歷史潮流,不能抗拒,包括科技迅猛發(fā)展的歷史大潮;上一個世紀的較量,是物質力量的較量,下一個世紀的較量,將是知識力量的較量。

又如,音樂教師在教唱《南泥灣》、《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等歌曲時,介紹歌曲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歌詞的含義,旋律的欣賞等方面進行德育滲透。教師講解:1943年春節(jié),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秧歌隊到了南泥灣,看到了三五九旅的指戰(zhàn)員,用勤勞的雙手,使南泥灣變成了莊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陜北江南,學員們深受教育;向三五九旅英雄們獻上了新編的秧歌舞《桃花籃》?!赌夏酁场肪褪沁@個秧歌舞的插曲。在教唱時,教師后發(fā)學生用學過的表現(xiàn)音樂的手法,用領唱、齊唱的方法,通過優(yōu)美的旋律;描繪陜北江南美景,禮贊勞動模范的功勛。前半段是兩個優(yōu)美柔婉的柔情性長句,用領唱方法;后半段用齊唱,同時在前奏部分和后半段的節(jié)奏跳躍部分,加民族打擊樂來烘托歌曲,產(chǎn)生歡快愉悅的氣氛,使學生既得到音樂美的享受,又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提高素質。由于學生了解歌曲的時代背景、內容;再哼上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感情上會產(chǎn)生共嗚。

四、挑戰(zhàn)二十一世紀,隨時代前進,努力運用現(xiàn)代教學方法、技術手段,教書育人,提高學科德育滲透的實效性。

在此,以歷史學科為例。佛山市中學歷史學科開展了“方法、手段、內容、目標與德育實效性”的教學實驗,我市歷史教師稱之為“促成‘觀念內化’的教學實驗”或“知識、情感、能力、理論與思想認識有機結合的實驗”。我們運用整體性觀點和綜合性方法,緊緊把握住促成“觀念內化”的教學方法、手段、環(huán)節(jié)及其總和,處理實驗變量及其各種因素。這包括四個變量(方法——體現(xiàn)“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指導思想的啟發(fā)式教法,或“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啟導式教法;”技術手段——多種傳播媒體(含多媒體計算機)的綜合運用;內容——知識結構、圖式及其內在聯(lián)系的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思想認識的有機結合的教學),四個因素(知識、情感、能力、理論)和十個方面或環(huán)節(jié)(教綱、考綱、教材、教學目標、方法、技術手段、練習考試、評講、評價、課外活動——的有機結合,把握其總和。并加強歷史室、電教室的建設。它促使佛山市中學歷史教學走向“四個轉變”(即“變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為“啟發(fā)導學式的能力型為主的教學”;變“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指導思想的啟發(fā)教學;“變傳統(tǒng)的講解、板書、掛圖等手段的教學”為“傳統(tǒng)媒體手段與現(xiàn)代媒體手段,含多媒體計算機手段優(yōu)化組合的教學”;“變單一的班級課堂教學”為“班級課堂、歷史室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教學”),力求達到“二個五要點”(①知識、情感、能力、理論、思想認識有機結合;②在“整體、主體、現(xiàn)代、優(yōu)化、深層”上體現(xiàn)學科的德育滲透),改變“五點狀況”(學科思想教育的隨意性、零碎性、局部性、表層性和說教式),在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手段與教學方法,建構能體現(xiàn)學生認知主體作用、能達到知識、情感、能力、理論與思想認識有機結合的新的教學模式上,有新的突破,提高了德育實效性,回答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中學歷史教學”的若干問題,回答了“教學方法、技術手段、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與德育實效性”的若干問題。(《促成“觀念內化”教學的實驗報告》獲1997年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chuàng)新成果三等獎,1997年《德育報》中小學德育論文一等獎,廣東省中學歷史教學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該《實驗報告》刊登在《中學歷史教學》1998年第7期)

佛山三中《以學科教學為主渠道積極開展德育滲透的研究和買踐活動》一文,介紹了生物、英語、地理、語文、歷史、物理、數(shù)學等學科教學,在“構建教育框架,明確目標、內容、步驟,把握住結合點”和“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手段”等方面,加強德育滲透的研究和實踐,進一步發(fā)揮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的經(jīng)驗。

五、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興趣、情緒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學習方式方法的影響。在一定的學習策略指導下培養(yǎng)、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動機、進取性格、豐富的情感、創(chuàng)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因素,是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訓練,“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潤物細無聲”,并持之以恒。講究方法;采用激勵法,如目標激勵、興趣激勵、競爭激勵和榮譽激勵等;采用識別法和排除法,如感情障礙、情緒障礙、思維障礙、語言表達障礙、文化、環(huán)境的消極影響等的識別與排除;采用調節(jié)法等,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堅毅等品格。

第6篇

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已經(jīng)成為當前中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弊端逐漸顯現(xiàn)出來,如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就成為現(xiàn)階段我們需要重點研究的教學內容。長期以來,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忽視體育教學德育教育功能,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是初中體育教師的職責和使命,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注重學生體育鍛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而且還要強化學生德育教育,提高學生思想品德意識,只有保證學生思想道德和身體素質全面提升,才能更好促進學生全面進步和發(fā)展。

一、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則分析

1.全面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原則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理念,擺脫過去高高在上的教師權威地位,要以學生為主體,全面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xié)調者。從教學規(guī)律角度分析,任何教學行為都是教與學的關系,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內因,教師是外部因素,內部因素決定了外部因素。因此,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過程中,強調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此外,教學活動是一個雙向溝通的過程,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能夠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

2.教學的全面性原則

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不能將教學重點放在部分學生身上,應該全面涉及所有學生。德育教學是一個涉及面十分廣闊的領域,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將體育教學活動和德育課程全面結合起來,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此外,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對于一些學生思想偏差問題,應該及時進行糾正處理,并要密切觀察學習能力不足學生的學習情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體育教師還要做好和學生溝通交流工作,要時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對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作出調整,保證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不發(fā)生偏離,促進學生全面進步發(fā)展。

3.教學的系統(tǒng)性原則

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系統(tǒng)性原則是指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做出一個系統(tǒng)性規(guī)劃,不能在教學過程中隨便講解,毫無教學的規(guī)律性。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實際的課堂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規(guī)劃好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教學對策,從而全面提升學生中思想道德素養(yǎng)。

二、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對策分析

1.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滲透德育教育

初中階段的學生逐漸進入到青春期,身體發(fā)育十分迅速,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進入青春期后,學生熱情奔放,思維跳躍,有朝氣,但是在情緒方面容易激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教師和學生面前想要更好的展現(xiàn)自我,對于一些問題的看法和態(tài)度容易產(chǎn)生偏激。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這段時期的心理特點,在體育健康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多種競賽和游戲活動。通過采取分組教學模式,將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相似的學生分成一組,然后讓學生以抽簽的方式確定采用哪種競賽形式。通過游戲和競賽活動能夠更好的鍛煉學生團結協(xié)作能力,鍛煉學生溝通交流能力,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從集體出發(fā)的信念和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合作對成功的幫助,為學生更好適應今后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2.結合形式多樣的體育內容滲透德育教育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十分豐富,在教材中蘊含著多種德育教學內容。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刻挖掘,并加以利用和分析,將其更好的應用到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從而保證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例如在進行跳箱教學過程中,一些膽小學生特別是女生對這項活動會產(chǎn)生畏懼心理,不敢跳,甚至逃避活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鼓勵學生,并對動作要領進行深入講解,指導學生科學訓練,讓學生先從較低位置開始跳躍練習,然后逐漸增加高度,從而更好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向學生滲透勇敢、頑強、沉著、冷靜的德育教育,讓學生逐漸形成勇于面對困難,頑強拼搏的堅強意志品質。

3.結合初中體育活動規(guī)范性特點進行德育教育滲透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規(guī)范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做到規(guī)范和科學。而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內容十分豐富,學生有著多樣性的活動空間和范圍,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對學生的活動行為進行約束和規(guī)范,就會導致教學失控,難以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最終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低下,教學效率不高。任何體育活動項目都有其自身獨特的規(guī)則,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教學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組織紀律意識,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不管從事哪項活動,都需要按照規(guī)則開展活動,要服從教師命令,聽從體育教師的指揮。遵守紀律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將會產(chǎn)生深遠影響。

第7篇

[關鍵詞]導游實務;德育功能;思想政治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9 ― 0149 ― 02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以德育為重點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以塑造大學生良好品德為內容,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之中。就教育目的而言,專業(yè)教育與德育是相通的。旅游管理專業(yè)的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全面、系統(tǒng)、扎實地掌握旅游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旅游管理學科研究的新成果和發(fā)展動態(tài),初步具備從事旅游科學研究的能力;熟悉國家關于旅游事業(yè)發(fā)展的各項政策和法規(guī);具有獲取專業(yè)知識和信息以及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掌握必要的旅游服務操作技能;具有運用旅游管理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而且要教育學生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yè)道德。專業(yè)基礎課《導游實務》在旅游管理專業(yè)的課程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地位,其目標是通過課堂講授和實踐指導,使學生在初步掌握導游技能的基礎上形成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具備從事旅游服務工作的能力,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運用語言的藝術進行表達,將旅游服務技巧全面融入到工作中。旅游專業(yè)教育中本身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就教育目的而言,《導游實務》課程中的人文素質教育與德育教育是相通的,要達到通過專業(yè)教育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必須深入開發(fā)《導游實務》課程中的人文素質教育資源,才能實現(xiàn)專業(yè)教育與德育教育的互動共進。

一、《導游實務》課具有的德育功能

旅游的過程能夠讓人心情愉悅、讓人倍受啟發(fā),讓人大開眼界,這一切的實現(xiàn),離不開導游運用語言藝術對此加以表現(xiàn)。要使學生在走上導游員工作崗位后能夠掌握并運用“暢通的信息”、“協(xié)調關系”、“激發(fā)游興”、“提高素質”、“愉悅游客”等方法,必須發(fā)揮《導游實務》課的德育功能,使學生實現(xiàn)專業(yè)素質和人文素質的互動共進,達到感染游客、愉悅游客、服務游客的目的。

《導游實務》課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走上導游員工作崗位后,能夠掌握標準的行為規(guī)范和認真的服務態(tài)度。由于導游員具有“政治性”、“社會性”、“文化性”、“服務性”、“經(jīng)濟性”、“涉外性”的特點,使導游實務教育成為富有強烈實戰(zhàn)能力的綜合應變教育。它對道德觀念的評價和道德行為的選擇都具有很大的影響。一位優(yōu)秀的導游員,可以使旅游者在游覽景點的同時,通過導游的講解和介紹、使得游客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得到提高,心靈得到凈化。通過《導游實務》課的理論和實踐教學,使學生掌握導游基本技術和服務工作中的應變技巧,在學生在掌握導游專業(yè)技能的同時,通過工作實踐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能力和應變能力。職業(yè)道德教育是導游實務課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對學生進行職業(yè)道德教育。使學生在導游工作的入門階段學習了《導游實務》課以后,初步解決導游員職業(yè)道德信念、職業(yè)道德情感、職業(yè)道德意志、職業(yè)道德行為,增強了學生的道德自覺性,進而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使學生在旅游服務中形成深刻的道德感受。對學生進入導游行業(yè)的行為起到定向作用,使學生在獨立開展旅游服務后展現(xiàn)積極向上的導游形象,使學生加深對旅游服務工作的感悟,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判斷力,讓學生把書本中抽象的文字變成旅游服務中的對策,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凈化心靈,升華道德情操,使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彰顯《導游實務》課和德育之間的相互輔助、內在交融、彼此互化的關系。

二、發(fā)揮《導游實務》課德育功能的意義

作為專業(yè)基礎課,《導游實務》的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技能教育和德育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不僅使學生掌握較好的技能技巧,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具備深厚的文化基礎知識,體現(xiàn)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對于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初步形成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導游實務》課不僅傳授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理論知識的講授專業(yè)技巧訓練以自覺的、潛移默化的、以理育人的方式把德育工作融合在導游專業(yè)技能教育之中,達到提高未來導游員人文素質的目的。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制沒有明確賦予專業(yè)課程教師德育職責,導致在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中片面強調專業(yè)技能教育,忽視了在專業(yè)教育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專業(yè)課程的德育教育被置于可有可無的地位――專業(yè)課教師往往認為只要講好課、傳授了學生基本專業(yè)技能就是盡到了職責,而極少有在課上進行德育滲透的,認為開展德育工作是“兩課”教師和輔導員的職責,缺乏德育工作的積極性,帶來了德育滲透主動意識不強,只傳授知識,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嚴重削弱了德育工作,不僅影響了學校整體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也勢必影響旅游學專業(yè)課程教學質量。如何發(fā)揮專業(yè)課程所具有的教學時間長、載體和資源多、空間跨度大等優(yōu)勢,挖掘專業(yè)課程的德育功能,探索實現(xiàn)這一功能的途徑,是做好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三、增強導游實務課程德育功能的對策

在專業(yè)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對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意義非常重大,積極開發(fā)《導游實務》課蘊含的德育資源、探索實現(xiàn)《導游實務》課德育功能的途徑,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高校要把專業(yè)教育與德育工作結合起來,在培養(yǎng)目標上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明確職業(yè)操守、文化素質、專業(yè)基礎、專業(yè)技能及身心素質方面的具體要求,深入開發(fā)專業(yè)課的德育資源。在專業(yè)課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的關鍵在于教師,學校要對專業(yè)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教師的教學計劃、備課教案到課堂教學的德育情況進行評價,及時反饋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德育目標的落實的情況,促使專業(yè)課教師能夠在日常的教學中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重視挖掘課程的德育潛力,牢記自身肩負的立德樹人的使命,以高超的專業(yè)造詣熏陶、感染學生,形成德育合力,使專業(yè)課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滲透取得良好效果。

增強《導游實務》課的德育功能必須讓教師積極參與德育活動,通過提升教學水平實現(xiàn)在專業(yè)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使專業(yè)課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而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道德素養(yǎng)相結合,通過良好的語言表達和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使學生掌握導游技能,使其產(chǎn)生敬佩感,以自身縝密的思維力、豐富的想象力、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帶動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專業(yè)教師必須端正品行,言傳身教、率先垂范,充分發(fā)揮自身高尚道德的影響力和人格魅力,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領學生全面發(fā)展;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以正確的行為舉止引導學生,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統(tǒng)一。在專業(yè)技能實踐指導上,教師要和學生共同參與到旅游服務中去,親自示范、認真指導,加強課后與學生的聯(lián)系,密切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和實踐中的思想變化,實現(xiàn)知識傳授和道德引領相結合,做到不僅僅傳授學生如何帶好旅行團,同時讓思想的火花在課堂上閃現(xiàn),即不僅僅讓學生學會怎么帶團、怎么跟游客相處,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一種理念,傳授他們良好的職業(yè)操守,教他們會理解、感悟、提高,增強學生的應變處突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交流能力,為學生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導游員打下基礎。

在應用型本科高校,《導游實務》課在教學方法上重視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指導,其教學模式與其他專業(yè)課相比具有特殊性,專業(yè)教師對學生思想品德和職業(yè)操守的影響最為直接, 要始終堅持職業(yè)技能與德育的辯證統(tǒng)一,要善于利用教師良好的職業(yè)操守來推動德育工作的開展。教師不僅要做學業(yè)上的導師,更要做道德上的領路人。對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狀況,專業(yè)教師要及時予以關注,利用心理學和道德發(fā)展規(guī)律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想問題,不失時機地予以指導和糾正。專業(y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才能使他們在旅游服務工作中體現(xiàn)出自己的存在價值。要使專業(yè)教育和德育教育實現(xiàn)有機融合,就需要專業(yè)課教師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德育滲透的主動性,將德育貫徹于專業(yè)課教學過程的始終,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專業(yè)教學和道德教育牢固的結合在一起。專業(yè)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將德育目標貫穿于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專業(yè)課教學的德育持續(xù)性和實效性。首先,要在教學計劃中重視德育教育的作用,在教案中體現(xiàn)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以《導游實務》課第三章《導游員職業(yè)道德》為例,這一章就蘊涵著豐富的德育資源,專業(yè)課教師要熟悉本章內容的特點,系統(tǒng)研究本章內容蘊含的德育目標,進而合理挖掘課程的德育素材,有意識地進行相關設計,把德育滲透的系列要點有意識地納入教學計劃中,落實到各個章節(jié),具體到每個課時的德育目標的精心設計,使德育滲透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學習熱情,專業(yè)課教師應該積極地予以鼓勵,即在專業(yè)課程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專業(yè)知識學習與道德規(guī)范的學習的同步進行, 在運用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去體現(xiàn)價值取向和道德規(guī)范。要及時進行教學效果反饋,以便在新的教學過程中進行調整或反復,將德育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不僅包括課堂教學,還應包括專業(yè)課外實踐環(huán)節(jié)、課外作業(yè)創(chuàng)作、畢業(yè)創(chuàng)作、專業(yè)實習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并實現(xiàn)全程指導和監(jiān)督,以確保德育滲透實現(xiàn)的完整性和長效機制。

總之,《導游實務》課蘊涵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是對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是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專業(yè)課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既能使專業(yè)課程富有生機和靈性,又尋求到了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只有把專業(yè)課程教學與道德教育有機統(tǒng)一起來,才能使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在獲得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同時得到思想和人格的升華。

第8篇

一、體育滲透的特征

“滲透”一詞在詞典中有雙重含義:一是液體從物體的細小縫隙中透過。二是一種事物逐漸進入另一種事物中。 德育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滲透具備以下特征

1.統(tǒng)一性。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并不是體育的唯一目標。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體育的另一重要任務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體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明確了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要與德育的密切聯(lián)系。采用目標教學法、分層次教學法等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身體練習達到德育教育。

2.學科性。體育課中的德育滲透絕不忽視其自身學科的特征。體育課主要是一種技能性的課程,決定了體育課教與學的主要手段是以各種運動訓練方法和體育游戲為主要的身體練習。體育學習的效果是通過自身身體和行為的變化而表現(xiàn)出來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當然也有知識的學習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這些也主要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并完成的,這是體育課的主要特征。

3.潛在性。指教師充分發(fā)揮體育課的德育功能,利用運動參與和運動技能兩大載體讓學生領悟,感染學生、熏陶學生,讓他們意識到德育的存在,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4.漸進性。德育滲透是一種以景入情、動情之理、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要根據(jù)每個目標中對應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安排有計劃、有層次的滲透德育內容,做到切合實際,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

二、德育滲透的“點”、“時”、“度”

(一)體育課德育滲透的結合點

1.結合教材特點滲透

體育教材的內涵包括教養(yǎng)、教育和發(fā)展三個方面。學校體育包括田徑、體操、武術、球類和體育游戲等各項內容。體育教材本身的內容都能夠培養(yǎng)學生朝氣蓬勃、遵守紀律、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機智、果斷、勇敢、頑強的優(yōu)良品質。教師在備課時,抓住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作密切考慮,并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和班級具體情況安排德育的內容和要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在完成任務時活用教材滲透德育教育。

在教學中,應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德育滲透。例如:有關跑的內容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這就需要在教學手段上下功夫,讓他們通過多媒體觀看奧運健兒為國爭光的場面,激發(fā)起刻苦訓練,克服困難的精神;而在上武術課時,一定讓學生了解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而增加學生民族意識、民族感情。

2.結合典型隨時滲透

體育課中學生活動狀態(tài)多變、情感、個性往往隨時展現(xiàn),教師不僅要為開發(fā)學生稟賦和潛能創(chuàng)造寬松環(huán)境,同時還要把握時機,因勢利導,有針對性地抓住典型加以鼓勵和表揚,有效地滲透創(chuàng)新意識、人生觀和價值觀。

3.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滲透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抓住學生的身心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積極、熱情、敢于自我表現(xiàn)的思想,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

(二)把握好德育滲透的時機

德育滲透的方法、形式、時機都應利于創(chuàng)造最佳的滲透"氛圍"。即學生認知與接受滲透的最佳心里。例如:有些需要在地上做的練習,學生怕臟,不愿做,教師應先做示范帶動完成動作。教師這種以身立教的滲透點,就會改變學生心里狀態(tài),這種滲透的"氛圍"結合最佳"時機"就會產(chǎn)生積極效應。

(三)掌握好德育滲透的"度"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既不可偏任何一方,又要抑揚有節(jié),調度有方。例如:在韻律體操和舞蹈教材內容中應具體安排培養(yǎng)學生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的內容;在民族傳統(tǒng)體育里安排加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具體內容。

三、實踐應用

1.任務講解。每次上體育課時,教師應根據(jù)本課所學內容,對目的和意義做出簡明扼要的闡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或在思想上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或需要加強組織紀律、團結互助等,為順利實施教學做好鋪墊。

2.區(qū)別對待。按照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進行分組,安排不同的難度和標準來加強練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實現(xiàn)自我超越,從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3.嚴格執(zhí)教,積極誘導。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更能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使學生更能懂得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更能體現(xiàn)出集體主義精神,同時要采用誘導方式,把學生向團結、進取、向上的方面轉化,形成良好的學風。

第9篇

【摘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德育是國家和社會的重要任務。學校是對未成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了解上海市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對策,對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增強德育滲透的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問題;對策

“所謂體育教學,就是按照一定計劃和課程標準進行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其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并以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能與技術,增強其體質,培養(yǎng)學生道德、意志、品質等為任務。它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盵1]小學體育教學是以1-6年級的兒童為對象,將德育滲透于體育教學之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堅強意志和集體觀念,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和交際能力,促進兒童活潑健康地生長發(fā)育。

一、上海市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現(xiàn)狀

現(xiàn)有國內研究文獻資料和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國內研究主要從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的意義,在滲透的內容、滲透的現(xiàn)狀、滲透的途徑等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探索研究,并取得了諸多研究成果??傮w來看,上海市大部分小學學校都設立了專門的主要負責德育教育的管理機構;大部分體育教師都樹立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體育教學中將德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之中,使得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得到不斷提高。具體而言,通過對上海小學體育教學德育滲透情況的調查,在學校管理機構設立及功能方面,100%的小學都成立了專門負責學生德育教育的管理機構,如專門的德育工作機構或小組、學科教研組等。在德育理念上,有95%的體育教師認為德育教育和體育技能同等重要,應該統(tǒng)一于體育教學過程之中。在《體育之研究》中說:“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2]”。這句話形象地表達了體育與德育之間的關系。在德育內容上,調查顯示,大部分學校主要從團隊精神、協(xié)作意識、規(guī)則意識、民族精神、敬業(yè)精神、競爭意識等幾個方面進行教育。在滲透途繳希調查顯示,體育教師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學校運動會、項目比賽等途徑向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在德育評價體系上,調查顯示,沒有統(tǒng)一的評價體系,多數(shù)學校都是將體育教學德育滲透情況的評價融入到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業(yè)務技能、科研能力等方面一起評價,缺乏統(tǒng)一明確的要求。

二、上海市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上海市10所小學的體育教學德育滲透情況的調查研究分析,盡管主流上各學校都高度重視將德育寓于體育教學之中,但在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德育滲透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一)學校缺乏監(jiān)督執(zhí)行力度

通過調查,盡管各學校都建立了專門負責德育的管理機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個別學校沒有制定明確的責任制度。有個別學校雖然制定了嚴格的職責要求,但缺乏督導,造成實際監(jiān)管不到位,導致德育滲透成效不顯著。

(二)體育教師德育滲透理念不強

雖然絕大部分體育教師都認為要將德育和體育技能統(tǒng)一于體育教學之中,并樹立了堅定的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但調查結果顯示,仍有5%的教師對在體育教學中要貫穿德育的認識還存在不足。

(三)德育滲透的方法簡單

選取合適、有效的方法是達到德育滲透目標的關鍵。然而,從目前上海市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來看,部分教師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開展德育的方法主要采用單一的說教,不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不接地氣,不僅達不到德育的目標,而且使學生產(chǎn)生排斥、厭煩的心理。

(四)學校對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

從調查訪談中發(fā)現(xiàn),盡管各學校都設置了專門的德育管理部門,并按照相關文件制定了嚴格的制度,但很多文件制度都從宏觀層面進行了規(guī)定,缺乏微觀層面的具體的評價體系。因而,很多小學在考核體育教師對學生德育教育績效時,多將其放入教師的業(yè)務技能、科研成績中進行合并評價,造成任課教師重教學、科研,輕視育人。同時,由于學校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致使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缺少統(tǒng)一的執(zhí)行標準,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到成效。

三、制約上海市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原因

(一)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禁錮的影響,學校重視不夠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始終把推行素質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項根本任務。盡管如此,素質教育的實施并不盡如人意。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的禁錮下,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只顧學生的知識學習、考試成績,只重視智育,而忽視其他方面的教育問題,不考慮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由于體育課不作為小升初的必考科目,造成學校、教師不重視體育課程的德育教育,很多課程都是走過場。

(二)在思想上缺乏足夠的認識

部分體育教師認為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課講授的內容,應該由班主任或思想品德課教師進行傳授,而與體育課沒有太大關系,體育教師只需要認真地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能就行了。

(三)深入研究不夠,教材內容過于單一,缺乏符合實際需要的德育內容

從調查訪談的結果來看,被調查學校使用的體育教材大都是同一套教材,個別學校沒有教材,完全是體育教師自編的教案。而教材編寫的內容主要是相關體育項目的專技能知識,很少有單獨章節(jié)講授德育相關的知識。具體德育內容,教師主要以個人的好惡來講授。

(四)學校只重視體育技能教學質量,缺乏對德育滲透的有效監(jiān)督

什么是教育質量?教育方針明確指出,要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但現(xiàn)實生活中,從學校到教師、家長都認為升學率就是質量,考試成績就是質量,此標準和教育方針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從調查訪談的結果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教師只注重學生體育比賽的結果,對于學生如何看待體育的結果,如何理解競爭等問題并不關注。體育教師的升職、獎勵也都和學生體育比賽的結果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只注重體育課堂是否有教學事故,是否講授專業(yè)技能知識,對于是否在體育教學中向學生講授德育知識,講授多少等并不強制和監(jiān)督。

四、上海市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對策

根據(jù)對上述問題及原因的分析,結合金橋中心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已取得的有益經(jīng)驗,提出以下對策。

(一)完善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體制

首先,要注重教材內容的編寫。在體育教材編寫中,要將德育內容納入體育教材。同時,還要緊密結合小學生的年齡、接受能力的實際,選取合適的內容、案例。在教材的科學指導下,體育教師就可以按照教材認真編寫教學大綱,制訂教學計劃,將德育內容真正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其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責任制。學校要將德育教學內容納入到學校教學監(jiān)督職責之中,或者建立專門的責任部門,負責對德育滲透情況的考核。如金橋中心小學設立了學生部,專門負責學校德育工作整體策劃推進,組織落實學校各項德育工作、德育課程建設等。再次,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學校要按照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要求,同時要結合學校具體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體育教師師德工作評價體系,既要符合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要求,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如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程序,設置三色評價體系(優(yōu)良中差)的等級標準等。

(二)強化體育教師師德、育人理論的學習,提高師德修養(yǎng),增強育人觀念

韓愈在《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边@要求教師不僅要授予學生能夠安身立命的知識,而且要教導學生做人的道理。體育教師不僅要有強壯的身體和扎實的專業(yè)技能,而且還要具備較高的師德修養(yǎng)、較強的育人觀念。為了提高體育課教師的師德修養(yǎng),增強體育教師的育人理念,金橋中心小學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注重理論學習。學校要求體育教師加強對黨的思想理論政治學習,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相關文件精神的學習,重溫教師誓詞。其次,積極推進體育教師對“三修(修德、修、修身)”精神的學習?!叭蕖本褚殉蔀榻饦蛑行男W百年來始終堅持的目標。它不僅教育和激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服務國家和人民,而且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師要認真學習領悟該精神的實質,將其與工作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滲透到教學過程之中。

(三)創(chuàng)新路徑,探索德育滲透新方法

好的方法能夠讓我們做事事半功倍。金橋中心小學緊跟時代步伐,將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技術緊密結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徑方法。首先,學校組織學生走進軍營,并開展“三修”“游學”特色課堂,以及各種小型體育比賽,如跳繩、踢毽子、拔河、推鐵環(huán)、抽旋螺等,向學生宣傳“三修”精神。其次,運用案例法。一是充分挖掘體壇名人,講述名人故事,學習名人精神。二是向學生宣傳學校已獲得的榮譽,激勵學生繼續(xù)前進。再次,要將網(wǎng)絡技術與德育滲透相結合,學校、體育教師通過網(wǎng)絡將德育滲透要求、內容、制度等傳送給學生家長,讓其了解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實現(xiàn)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同時,還通過公眾QQ、微信、網(wǎng)站等途徑各種有益于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經(jīng)典案例、文章、視頻等,實現(xiàn)與學生家長的互動與共享。

【參考文獻】

第10篇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思想開始逐漸滲透,并且成了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思想。小學是學生快速成長的階段,同時也是學生思想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小學的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提高,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使其更加全面理解體育精神,為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帶來積極影響。

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指的就是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師通過一定的方法,以教學大綱為依據(jù),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將正確的思想觀念傳達給學生,以此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更加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還可以將其作為培養(yǎng)學生德育德行的重要途徑,以此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帶來積極影響。因此,為了德育的有效滲透,小學體育教師就應該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同時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參與積極性,不斷強化教學效果,為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帶來積極影響。

二、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發(fā)揮教師示范性作用,進行德育滲透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行為方式以及思維習慣。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學生的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因此教師在學生心中有絕對權威,同時對于教師也是極其的信賴和崇拜,并且會對教師的行為進行有意無意的模仿。為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時候,教師就需要以身作則,以此起到表率以及榜樣的作用,從而使德育教育深入人心。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進行德育的滲透,比如,體育課會要求學生穿運動服、運動鞋,同時女生還要將頭發(fā)扎起來。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遵守相關規(guī)則,教師就需要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從而使學生明確規(guī)則重要性。此外,與室內教學的教師不同,體育教師不僅需要嚴格、嚴謹,同時還應該陽光、活潑,從而向學生展現(xiàn)不一樣的精神面貌,使學生對于體育學習充滿向往。因此,為了更好地展現(xiàn)這些特征,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注重教學的規(guī)范性,同時還需要注重聲音的張弛有度,語調要上揚,從而為學生展現(xiàn)一個陽光活潑、積極向上的教師形象,以此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生活態(tài)度。

(二)圍繞教學內容,挖掘德育素材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體育教學中對于小學生的要求進行了更為明確的規(guī)定,學生不僅要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懂得一些體育專業(yè)知識,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體育意識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從而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為了滿足教學要求,教師就可以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比如在進行籃球、長跑等項目學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深入挖掘德育素材,以此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比如在長跑的訓練過程中,速度的控制以及呼吸的調整是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這些并不是全部,跑步者的信心、意志以及周圍人的支持對于跑步者完成項目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激勵學生,教師可以向學生講一些奧運冠軍刻苦訓練、堅持完成比賽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品質。與此同時,在訓練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體會體育精神,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在一個人跑步的時候,其他組員在一旁鼓勵,從而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同時幫助學生增進感情。

(三)游戲中滲透德育

在小學的所有科目教學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十分喜愛體育課,這是因為在體育課中學生可以自由的伸展身體,同時教學過程中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小游戲,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為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小學生愛玩的這一特點,在體育游戲中滲透德育,以此強化教學效果,為學生的不斷成長帶來積極影響。為此,就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勇敢之路”游戲,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跑道上擺設一些障礙,比如跳馬、跨欄等,然后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越過障礙到達終點。在學生完成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剛才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同時告訴學生人生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但是我們要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努力拼搏。

三、結論

第11篇

【關鍵詞】學科教學 德育滲透 教學方法 實效性

《中小學德育大綱》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學科教學是德育教育的主載體,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學校教學中,通過各科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是最有效的,最經(jīng)常的形式,這是教學的教育性決定的,也是學校的工作特點決定的。學校大量的時間是多科課堂教學,在任何學科的教學內容中,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還是其他諸學科教材中都蘊含著德育因素,只是有顯性的和隱性的,這要靠各學科教師的藝術挖掘,融會貫通滲透,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

德育教育是個學科交叉和知識融合性較強的學科,在闡述德育自身所特有的基本要領、基本思想內容的時候,幾乎涉及到眾多學科的相關內容,且需要諸多知識點的支撐。為什么有時候會出現(xiàn)德育工作枯燥無味,蒼白無力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德育工作者的人文知識較低,教師不善于運用各學科相關內容去豐富德育內涵,藝術性滲透,增強德育的感染力。德育只有在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保證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得以實施的基礎上,德育教育才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因此,要充分運用教學中的德育藝術滲透技巧,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傳道”于“授業(yè)”之中,達到春雨潤物,情景交融,文道一體,潛移默化的作用。那么,怎樣有效的進行德育滲透管理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1.牢固樹立在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意識

學科德育滲透,關鍵是教師。要使學校按《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小學德育綱要》的精神和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寓德育于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就必須提高教師的德育滲透意識,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識。為此,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各學科課程標準等相關文件。通過學習和討論,使教師從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和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的高度,以及學科教學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經(jīng)常的陣地,來認識學科德育滲透的重要意義,更好地教書育人。

2.保證在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意識落到實處

為保證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全面開展,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小學德育綱要》指出,學科德育滲透,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使學科德育滲透規(guī)范化,我們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學管理制度,按階段、分年級,根據(jù)不同學科特點,提出德育滲透的具體要求。我們采取如下措施加強管理:第一,成立“學科滲透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專門組織、研究這項工作;第二,編寫《我校德育內容分年級實施細則》,明確規(guī)定各階段各年級的教育要求和任務,做到教育的層次化、系列化,使教師明確任務,掌握尺度,做到適度;第三,組織“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公開課、研討課”,同時請有經(jīng)驗的教師上全校性的德育滲透示范課,通過聽課、評課活動,研究滲透的方法、技術手段及其與內容的有機結合等問題,以期提高德育效果。

3.充分利用教材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除重視把握基本觀點和思想方法,專題教育,知識結構及其內在聯(lián)系外,還要注意教學內容的深層意義,堅持知識、能力、思想認識有機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在音樂教師在教唱《國歌》、《歌唱祖國》等歌曲時,要在介紹歌曲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歌詞的含義,旋律的欣賞等方面進行德育滲透。由于學生了解歌曲的時代背景、內容;再哼上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就會達到知情統(tǒng)一。

4.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提高學科德育滲透的實效性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可以實現(xiàn)教學的“四個轉變”――“變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為“啟發(fā)導學式為主的教學”;變“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啟發(fā)教學;“變傳統(tǒng)的講解、板書、掛圖等手段的教學”為“傳統(tǒng)媒體手段與現(xiàn)代技術手段優(yōu)化組合的教學”;“變單一的班級課堂教學”為“班級課堂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教學”。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使單一的、枯燥的、抽象的學習內容趣味化形象化。因此說,在學科滲透德育的教學中,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有催化劑的作用。

5.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采用激勵法、調節(jié)法、識別法和排除法,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堅毅性格。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興趣、情緒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學習方式方法的影響,是在一定的學習策略指導下培養(yǎng)、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動機、進取性格、豐富的情感、創(chuàng)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較高的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都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因素,是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潤物細無聲”的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素質訓練,并持之以恒。

第12篇

幾年來,小學生不良行為呈現(xiàn)上升的發(fā)展態(tài)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校的德育工作環(huán)節(jié)的薄弱。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世界改革的熱點?!吨袊逃母锱c發(fā)展綱要》明確指出:“教師應當把德育貫穿和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新的課程標準也提出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系統(tǒng)的科學文化知識,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還要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影響和真、善、美的熏陶,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真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呢?下面結合我的工作實際,談一談我的幾點粗淺的做法。

一、教師要以自身高尚的道德影響學生,用愛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世界

在學生眼中,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學習的榜樣,是他們的師長。學生在學校里要靠教師的傳授、指導來獲取知識,提高覺悟,形成能力。因此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對教師言聽計從,十分崇敬,教師的世界觀、情感、品行及教態(tài)都會給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響學生。教師首先要敬業(yè)愛崗,熱愛學生,要用自己的愛喚起和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愛,從而延伸到對生活的愛。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要成為學生道德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時時刻刻都在講大道理,而在于他對于人的態(tài)度,能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彼越處熞妹篮玫娜松砟詈托拍钊⒌蠈W生,這才是德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另外作為教師,還必須注意“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每一細小的言行都成為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比如說,老師要求學生愛護環(huán)境見到紙屑主動撿起來,教師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遲到,教師首先做到預備鈴前到教室;教育學生學會關心別人,教師首先要學會關心學生……。只有讓學生置身于良好的環(huán)境中接受耳濡目染的熏陶,才有利于學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二、科學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因素,滲透德育教育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學校的各科教學所占時間最多、最長,對學生影響也最大,教師在引導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培養(yǎng)著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觀點和態(tài)度,影響著學生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教材是寓德的載體,依據(jù)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課堂寓德前提。在教學中要想使德育教育有效地實施,就要深入鉆研教材,明確教育目的,抓住結合點,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的自覺的寓德育于課堂教學之中,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有心人,力爭做到見縫插針點滴滲透,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的雙重目的,充分利用各學科的特點,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有效地進行課程設計組織教學,在教學中巧妙地寓德育于其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比如社會課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及中國歷史,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數(shù)學課的定律、原理比較多,我們可以通過向學生講述這些定律的發(fā)明人以及他們在求學的道路上的感人故事,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yè)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可以說是一舉多得。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每一學科每一課時都有,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素材的。

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和諧發(fā)展

1、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身心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始終把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放到首位。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形式,比如做游戲、猜謎語、講故事、表演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積極學習的需要。在研究寓德于教的探討中,要特別重視將學生性格和意志的培養(yǎng)滲透在教學中。學習本身是一種艱苦的勞動,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目標,樹立不斷克服困難的信心,還要盡可能設置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使其在戰(zhàn)勝困難中萌發(fā)出能力、毅力和動力。這個過程正是開發(fā)智力、塑造性格、培養(yǎng)意志的過程,也是學生人格不斷完善的過程。

2、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習慣的培養(yǎng)”。可見習慣的培養(yǎng)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古今中外歷來如此。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是一種不自覺的過程,要靠教師的滲透和培養(yǎng),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新課程倡導的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主探究式學習,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傊?,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的一個重要開端,這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四、在課堂訓練、課后作業(yè)和試題中滲透德育

學生在學科學習中要接觸大量的作業(yè)、練習、試題,這是向學生滲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師在選編作業(yè)、練習和命題時要注意增強思想性,發(fā)揮其育人功能。比如語文作業(yè):可以寫贊美祖國、家鄉(xiāng)變化的文章;數(shù)學作業(yè):可以讓學生統(tǒng)計家中一年的水、電的使用情況;社會作業(yè):可以讓學生調查家鄉(xiāng)改革開放后的變化,調查周邊環(huán)境污染狀況;音樂美術作業(yè):可以開展唱歌比賽、器樂比賽、書畫比賽、“變廢為寶”小制作比賽、剪紙比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在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品質。

總之,學科教學中的德育重在滲透,德育的滲透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記得有一首詩“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應該說這首詩最能揭示學科中滲透德育的方式方法,即滲透的內容、滲透的時機、滲透的媒介、滲透的方式方法,同時不可忽視滲透的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泰县| 宜君县| 祥云县| 绵阳市| 佛教| 依安县| 衡南县| 龙口市| 阳西县| 甘洛县| 威信县| 蒲城县| 衡南县| 上饶市| 沧州市| 彭泽县| 南川市| 巴里| 凉城县| 八宿县| 田林县| 周口市| 平果县| 恩施市| 鄯善县| 新平| 华宁县| 夏河县| 肥城市| 武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怀集县| 澄江县| 陵川县| 汉中市| 佳木斯市| 彰化市| 郧西县| 永年县| 甘孜县|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