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2 09:22: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學雷鋒做好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春姑娘邁著輕盈歡快的腳步,回到大地,學雷鋒做好事的熱潮也隨著春風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雖然雷鋒已經(jīng)離開我們快半個世紀了,但他的精神仍然永駐在人們心中,在我們周圍就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學雷鋒做好事的身影。
這天下午,驕陽似火,刺眼的太陽伸出火辣辣的舌頭舔著大地,我獨自坐公交車去外婆家。車里又悶又熱,空氣混濁,活像一個大蒸籠,每個人頭上都掛滿了汗珠。“哎呦哎呦”突然,一位暈車的老大爺捂著肚子難受地起來,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像掉了鏈的珍珠似的往下滴,眉頭緊緊地鎖著,兩手不住地顫抖,只見他用力地咬著下嘴唇,終于忍不住地“哇哇哇”吐了一地臟物,頓時整個車里蔓延著一股臭味。人們皺著眉頭,捏著鼻子,不悅地向四周散去,卻沒有一個人上前幫忙。這時,一位眉清目秀,身材高挑的阿姨迅速地走近老大爺,焦急地把他旁邊的窗打開,通風透氣,然后彎下腰從包里拿出餐巾紙,小心翼翼地擦凈老大爺嘴邊的臟物,又把手上的一瓶礦泉水擰開,慢慢地倒進他的嘴里,再用紙仔細地擦干老大爺額頭上、鼻子上的汗珠,老大爺舒服多了,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臉色也紅潤起來,緊張的阿姨看見老大爺沒事了,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人們都認為這位阿姨是老大爺?shù)拈|女,羨慕地夸老大爺有一個貼心的閨女,可老大爺卻拉著阿姨的手一個勁地說謝謝,還問她叫什么名字,阿姨笑了笑,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在說了做好事不留名嘛!”說完轉身去叫售票員掃臟物,就下車了。人們恍然大悟,紛紛稱贊她是一個“活雷鋒”,我不由得對這位阿姨肅然起敬,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
熱心腸的雷鋒無處不在,校園里,小朋友摔倒了,大哥哥大姐姐上去扶一把,同學受傷了,大家抬他去醫(yī)療室;綠化樹被球踢歪了,看見的的同學把樹扶起來;操場上有垃圾,同學順手撿起來扔到垃圾桶。大街上,小學生扶盲人過馬路,不留名;行人隨手撿起路邊的垃圾;給孤兒買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具,供他們讀書的義工;老奶奶絆倒了,年輕人馬上去扶;有人迷路,熱心人指引方向。正因為有了這些活雷鋒,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團結友愛。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雷鋒,學習雷鋒這種刻苦鉆研、勤奮學習、的釘子精神,發(fā)揚助人為樂、不求回報地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以幫助他人為最大的快樂,像螺絲釘一樣為社會盡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把雷鋒精神發(fā)揚光大,向雷鋒學習!
陽光燦爛,春回大地。一個個神采飛揚的新時代小“雷鋒”被三月的春風吹進五《一》班的教室里。
只見老師一聲令下,五《一》班的同學們陸續(xù)去校園各個地方搞衛(wèi)生。課室里的同學仿佛拔河的運動員,力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都想把課室搞干凈。舞廳的同學更是積極,拿著把掃把盡全力把垃圾掃出去,即使?jié)M身大汗也毫不在乎。掃包干區(qū)的同學也不差,不管垃圾有多少,灰塵有多厚,他們也沒有退縮,總是在默默無聞地掃地。
看,最突出的要數(shù)彭韜同學了。別看他個兒不高,他可是典型的“活雷鋒”。他看見學校的下水道堵了,二話不說,立刻卷起衣袖,要把堵住的垃圾挖出來。此時,全組的人都被他驚呆了,被他那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的精神驚呆了。過了一會兒,他挖出的垃圾足足有一堆那么多,也正因為這樣,下水道通了……
從五《一》班同學身上,我們看到了祖國未來的希望。他們不就是我們的活雷鋒嗎?
每一年的學雷鋒活動都會使我們對“雷鋒精神”有新一層的認識,今年也不例外。他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件事都被我們記住,因為那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實踐準則,使每一個中國人所崇尚的。
(一)釘子精神
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求實,敢于鉆研,敢于深入。只有深入進去才能看到實質,才能有所收獲。雷鋒同志教我們做“釘子”,讓我們深入的去干每一件事,丟棄浮夸和浮躁,它使得干好每一件事。尤其是學習,更要有探索精神。對于我們,中考的腳步越來越近,復習中我們更要有不言放棄的“釘子”精神。在這一個月來,同學們充分弘揚雷鋒精神,釘子精神,在班級范圍內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氣氛,制定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勇于趕超,勇于拼比,不甘落后,積極向上。每次考試的優(yōu)異成績是對此最好的見證。
(二)一心為公
雷鋒同志敢于為集體為國家犧牲的精神讓我們每個人深感佩服。雷鋒不計較個人得失把個人的利益上升為國家的利益,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國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作為中學生,我們更要學習他這種一心為公的精神。在學習雷鋒活動中,我們有了很大的收獲。
(三)團結一致雷鋒是一個團結集體,服從集體的人。我們在集體中生活學習的中學生,更要學習他這一點。同學們敢于為集體出力奉獻,培養(yǎng)自己的責任感,在班級建設和班級管理中都涌現(xiàn)了一大批敢于為集體奉獻的優(yōu)秀中學生。跑操時的整齊步伐,喊口號時的響亮聲音,,衛(wèi)生掃除時的積極踴躍,紀律嚴明衛(wèi)生清潔,每個同學都為集體作著貢獻,都深深融入到了集體中,在集體中感受快樂,在集體中享受知識的沐浴。
(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雷鋒是這句話的履行者,他用年輕短暫的生命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同時這句話,也給了雷鋒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雷鋒堅守崗位,為人民服務,樂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是一個真正的黨員。哪里需要幫助那里就有他。我們在學雷鋒活動中更是弘揚了這種精神。同學民利用午休時間體老師打掃辦公室;課下彎腰撿臟,為學校環(huán)境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互相幫助補習功課。相信將來在社會上,有困難的地方不僅有雷鋒,還有我們。
(五)正義的雷鋒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年的3月5日是什么日子呢?(學雷鋒日)
有這樣一位叔叔,他來到這個世界普普通通;離開這個世界平平靜靜。他身高只有1米54,卻成了幾百萬的排頭兵;他的體重不足50公斤,卻像一塊巨石,激起我們心靈深處浪花層層。叔叔永遠年輕,因為叔叔有一張年輕的面容,他的微笑永遠留在千萬人的心中,22歲是他永遠的年齡。他的日記,人們越讀越起勁;他的故事,人們越聽越動情!
同學們,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一個不知道叔叔的英名!他的名字就叫――雷鋒。雷鋒叔叔他助人為樂,毫不利已。
有一次,雷鋒叔叔因肚子疼到團部衛(wèi)生連開了點藥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在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一連干了好幾個小時。這就是雷鋒。
在一次出差換車時,雷鋒叔叔發(fā)現(xiàn)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的火車票和錢丟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貼費給大嫂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人們因此留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就是雷鋒。
他"偷"著為戰(zhàn)友的親人寄錢,為災區(qū)人民寄上幾年來的全部存款。有人說他是"傻子",雷鋒叔叔卻說他甘愿做革命的"傻子"。這就是雷鋒。雷鋒叔叔大公無私,樂于奉獻的事還真是太多了。
如今,雷鋒精神在感化著人們,雷鋒叔叔已經(jīng)離開我們有40多年了,可是他的精神卻與時俱進,永放光芒。
交警,他們日夜站在馬路上,經(jīng)受風雨的考驗,經(jīng)受冰霜的折磨,不管是寒冷的嚴冬,還是炎熱的盛夏,他們總是那樣站在那里;不管是親朋好友還是普通老百姓,他們總是鐵面無私,秉公處理。他們?yōu)榱诉@個事業(yè)付出了太多太多,犧牲的也太多太多了,不管前路有多艱辛,他們毅然決定這么做。我們偉大的交警不正是雷鋒的傳人嗎?
老師,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不知批改過多少作業(yè),不知少休息了多少個夜晚。在他們的教導下,我們懂得了怎樣做一個有抱負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們熱愛自己的工作,付出了全部,回報的也總是別人的快樂。他們正如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我們辛勤的園丁不正是雷鋒的傳人嗎?
人人可以學雷鋒,人人也可以成為雷鋒,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可是人為什么活著?生命的意義在哪里?雷鋒以自己的行動為我們做了世界上最精彩的回答.
同學們,讓我們像雷鋒叔叔那樣,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一翻不平凡的事吧!
三月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進了我們的校園.校園里掀起了一股學雷鋒做好事的熱潮.在學雷鋒活動中,在我們身邊涌現(xiàn)了許多“小雷鋒“,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人就是我表哥——王彥超.
有一次剛下課不久,坐在表哥旁邊的郭智同學由于身體不舒服,嘔吐了。頓時一股怪味彌漫了整個教室.坐在鄰近的同學紛紛捂著鼻子走出教室,有的還不停起哄:“惡心死了,長這么大,嘔吐也不去廁所.”有的還說:“把教室弄得這么臭,看你怎么辦?”惟獨表哥一聲不響,默默地把自己水壺里的水遞給他漱口,還關切地問:“你覺得怎么樣?用不用報告家長?”郭智同學搖了搖頭。接著,表哥拿著掃斗到樣下沙池粘些沙子,把嘔吐物蓋上。然后他不怕臟,不怕臭,把嘔吐物與沙子一起掃進掃斗里,最后到廁所里拿來拖把,把地板擦得一干二凈。同學們看見表哥在認真打掃臟物,都停止了起哄,有的還動手幫忙。
事后有的同學問表哥:“那些臟物多臟多臭啊!你那么傻,就你一個人去打掃?”表哥聽了,不假思索地說:“我們不是說學雷鋒做好事嗎?做好事就應該從小事做起。況且雷鋒叔叔做好事時,從來都是不怕臟,不怕臭的!“
是啊!學雷鋒就應該從小事做起。讓雷鋒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前進吧!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雷鋒是平凡的,卻又是偉大的,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了不平凡的一切!
在菁菁校園中,當你漫步于林間小路時,你是否注意到地上的一張廢紙,一片落葉或一個果皮呢?你是否想過上前俯身將其撿起,扔到垃圾箱內呢?你是否能堅持做好事卻不留名呢?也許你會說,我沒有。的確,做好事不容易,堅持做好事就更不那么容易了,需要毅力與一顆樂于助人、多為他人著想的美麗心靈。
雷鋒,就是這樣一個擁有美麗心靈的人,他的名字家喻戶曉,他多年的故事傳遍全國,他的精神我們也耳熟能詳。3月5日,我們迎來了第47個學雷鋒日。
時光飛逝,依然清楚地記得去年的學雷鋒活動中,師生齊行動,大手拉小手清理學校死角,大家干得熱火朝天,給校園帶來的是美麗和清潔。雖然我們每年學雷鋒的方式不同,但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學習雷鋒的精神,讓雷鋒的精神代代相傳。
"幫助他人"不僅僅是我們學雷鋒的一句口號,更需要我們每個同學付諸于行動,努力去實踐它。"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想法,因為你可知幫助他人是快樂的,它帶給你滿足與自豪。哪怕不留名,你也會得到雙份的快樂,那快樂是督促你前進的教鞭,是指引你方向的導游,更是帶領你走出逆境的力量,那快樂是他人無法體會的到的。
3月5日學雷鋒日,我們要學習發(fā)揚雷鋒精神,多關心幫助他人,還應該從平時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讓三月的陽光更加明媚,讓身邊的人們更加幸福,讓雷鋒的精神代代相傳,讓雷鋒永遠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學習雷鋒,做文明人》。
同學們,今天是學雷鋒日,本周是一年一度的"學雷鋒活動周",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時間總能提醒我們:一個怎么樣的日子又到了,不要忘記什么人,什么事,不要忘記做些什么。但我想提醒大家并與大家共勉的是這樣一個意思:學習雷鋒也好,環(huán)保種樹也好,這些都應該成為一種品質,一種習慣,融入我們現(xiàn)代人的一言一行中去,成為一個現(xiàn)代人文明素養(yǎng)的一部分。千萬不能3月5日做好事,3月12日種棵樹,而平時卻把這些拋諸腦后。
我們經(jīng)常看到,社會上一些人缺少現(xiàn)代公民的起碼修養(yǎng),滿口臟話,污染環(huán)境,冷漠自私;我們校園里也經(jīng)常看到一些同學有亂踩草坪,亂扔垃圾,逃避值日,不愛護公物的不文明行為。這些是對每年"學雷鋒"、"講環(huán)保"等等的極大諷刺,也是對現(xiàn)代文明自身形象的一種踐踏。
學雷鋒,到底學什么,怎么學?象征性的做件好事就算完成了任務?做好事不錯,但遠遠不夠。每個人到處尋找機會去做好事?這也不太現(xiàn)實。我覺得學雷鋒,重在精神,心中裝有他人,遇事不只想到自己,做一個言行文明的人,這應該就是我們每年學雷鋒的價值。你對那些任意侵犯他人利益的行為痛恨嗎?你對那些動輒辱罵、毆打他人的行為痛恨嗎?你對那些在公交車上和老弱婦孺爭搶座位的行為痛恨嗎?你對那些在你剛打掃好的教室、包干區(qū)隨地亂扔垃圾的行為痛恨嗎?那么,就請從我們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用我們的良好行為去美化社會風氣。在文明面前,野蠻愚昧將更加顯現(xiàn)出它的渺小。
同學們,當外國人都開始饒有興趣地研究雷鋒精神,學習雷鋒精神的今天,我們自己可千萬不能只看到雷鋒精神的皮毛。雷鋒精神到底是什么?在當代社會生活中,雷鋒精神應該怎樣體現(xiàn)?我們可以討論,但有一點我想不會錯:關愛他人,心中裝有他人,這是一個群體讓我們大家感到溫暖的原因,也是讓我們的社會健康發(fā)展的一道希望曙光。
下午班隊會是由高亞男和閆澤昊主持的,主題的內容是“學雷鋒、樹新風”。
一開始,同學們積極地舉手講了許多雷鋒的故事,中間我和常思禮、高文昭三人表演一個小品,常思禮演一個老爺爺,老爺爺一不小心摔倒了,我和高文昭是演兩位放學的好伙伴,回家路上看見老爺爺摔倒地上,我們連忙把他扶起來,老爺爺問我們是哪個學校的學生,說是要寫表揚信,我們說我們是學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小品演完了,任老師說:“我們是學雷鋒,做好事,不一定是驚天動地,只要你做一件好事就能積少成多,不但自己快樂了,別人也快樂了”。
通過這次以雷鋒為主題的班隊會,我知道了很多道理,我不僅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還要學習他樂于助人的品德,我會以雷鋒為榜樣,向他學習。
鄭重聲明:本文系作者獨家授權,版權歸作者及作文庫所有,任何媒體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今天是三月五日,是學雷鋒紀念日,我校舉行了社區(qū)清掃活動,參加人數(shù)為學校大隊委員和中隊委員。作為大隊委,我有資格和必要引導同學們去學習雷鋒行動和支持雷鋒精神。
下午,我們去了實驗小區(qū)幫助社區(qū)工作人員撿拾垃圾廢品,我們分為4組,每組3人。開始積極撿垃圾,我們的"宗旨"是:不怕苦,不怕累。
不論樹枝上,地上,都有白色垃圾的污染,我們不禁心里一慌,曾美麗的小區(qū),在同學們的手下如廢墟一般…
我努力撿拾一個個小食品包裝袋,心里卻在說:"商家為了掙取更多利益,制造更多垃圾食品,我們祖國的花骨朵兒,就這樣敗在小食品的手下!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因為我們隨手扔的一片紙屑,一個垃圾就可能有巨大災難,冰山融化,地震,海嘯都會因為我們的一個隨手而發(fā)生!
我和同學們都在為人民做好事,我們興奮我們自豪!!
雷鋒叔叔說過:"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卻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爺爺也說過:"一個人做好事并不難,難的是無天做好事。"
我要把每天都當作學雷鋒日!
六年級:阿翊
人人爭做好事(適合稿件)
人人爭做好事,時時擁有快樂。
做好事,能讓自己感受到快樂,也能解決別人的一些燃眉之急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問題。
還記得中央電視臺的公益廣告嗎?一個晨練的青年,一邊跑步鍛煉身體,一邊幫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在樹上的羽毛球,還把路邊的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幫助一位費力上坡的三輪車老人推車,早晨跑一路,好事做一路,快樂了別人也滿意了自己。
雷鋒,一位經(jīng)常幫助別人的標志性人物。他象征著和諧社會中互幫互助,助人為樂的一個好楷模。學習雷鋒貴在自覺,學習雷鋒貴在堅持。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有一 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把“3.5”變成“365”天天學雷鋒。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要你有愛心,留意一下身邊,留意一下耳邊,總會有需要幫助的人或事。
做好事,也許對于你是舉手之勞不足掛齒。但你堅持不懈盡力而為,既有益社會也潔凈了心靈,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雷鋒的精神就像一朵鮮艷的花朵,永遠開在我們心中。
我還記得雷鋒說的那句經(jīng)典的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世界上,就曾經(jīng)有過像雷鋒叔叔這樣助人為樂的人。
這一天,媽媽帶我去菜市場買菜,很巧合,卻碰見了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她看上去大概有八九十歲,摔倒在地,旁觀的人看了都無動于衷,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一個看上去四五歲的兒童毫不猶豫的把老奶奶扶了起來,又用關切的語氣說:“奶奶,您沒事吧?”老奶奶笑了笑說:“孩子,你真懂事,感謝你救了我這把老骨頭,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改天我送些東西給你們!”那孩子微笑著搖搖頭并說:“不用了,我這是學雷鋒叔叔,要知道,雷鋒做的好事更多咧!做好事不是為了獎勵,而是為了自己的良心快樂。”
我看了這個情景,不由得流下了眼淚。他只是一個四五歲的孩子,竟懂得學雷鋒,做好事,而我都十一二歲了,還沒有像他那樣的精神,和他相比之下,我顯得多么渺小哇!
我悟出了一個道理: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生命中的每一盞燈;到的是燈,照亮了前方的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要善于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把學雷鋒變成生活習慣。
福建水頭中心小學四年級:王鈴鈴
我們是“雷鋒班”的預備役小戰(zhàn)士
假期里,我們學校的“我們是雷鋒班預備役小戰(zhàn)士”夏令營奔赴撫順、沈陽、大連等三座城市。在那里,我們走進了雷鋒生前擔任校外輔導員的撫順雷鋒小學、雷鋒生前所在班――雷鋒連雷鋒班、“九?一八”紀念館、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我們見到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的主人公、雷鋒同志生前戰(zhàn)友喬安山老人,雷鋒班第十九任班長李有寶,曾任雷鋒班副班長的李紅,雷鋒班現(xiàn)任班長薛步瑞,雷鋒班現(xiàn)任副班長黃邦維……我們還祭掃了雷鋒烈士墓。
我們尋著雷鋒同志的足跡,繼承、弘揚雷鋒精神,永做雷鋒接班人。
(天津市南開區(qū)中營小學來信)
七嘴八舌
你身邊有“小雷鋒”嗎?
樊芮彤:我們班的王依依就十分樂于助人,她經(jīng)常幫助同學解決難題。在我的印象里,“小雷鋒”應該是不顧個人利益、樂于助人、不攀比、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人。
(作者學較:河北省盧龍縣第三實驗小學)
刁冠銘:
我身邊就有許多“小雷鋒”。看見黑板沒有擦,他們主動擦黑板;看見地板上有紙屑,他們一聲不響將紙屑撿起來;班級有什么活動,“小雷鋒”們都積極參加。我也是一個“小雷鋒”哦!
(作者學校:吉林省松原市供應小學)
高飛飛:我的同桌最近腳骨裂,行動很不方便,只要下課,我就問他有什么需要幫助的。沒想到我的前桌更細心,“要不要小便?”“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出去走走?”到了中午,他還一直陪著我同桌,簡直是無微不至。
只要你留心觀察,“小雷鋒”無處不在。
(作者學校:浙江省上虞市濱江小學)
學雷鋒,收獲多
陳文欣:在“我們是雷鋒班預備役小戰(zhàn)士”夏令營中,我們見到了雷鋒叔叔生前的戰(zhàn)友喬安山爺爺。同學們一下子簇擁過去。喬爺爺高興地撫摸著我們的小臉,而我們圍坐在喬爺爺周圍,聽他講起了雷鋒叔叔的故事――《煙頭》。
“雷鋒和其他戰(zhàn)士一起種了大白菜,可是,白菜上有很多害蟲。他們就去問農(nóng)民:‘怎樣才能把害蟲消滅?’農(nóng)民告訴他們:‘把煙頭煮成水澆在白菜上,就可以消滅害蟲了。’他們想:一個月只有兩盒煙,這樣不是太浪費了嗎?于是,雷鋒就和其他戰(zhàn)士一起去街上撿煙頭。別的戰(zhàn)士想:作為一名,在大街上撿煙頭,不是很丟臉嗎?后來,其他戰(zhàn)士只撿了幾個煙頭,而雷鋒撿了一整袋煙頭。他們把煙頭煮成水,澆在白菜上,后來獲得了豐收。”
聽完了喬爺爺講述的這個故事,我在想:雷鋒叔叔無論做什么,都講究認真。我也要與“認真”交上朋友。
(作者學校:天津市南開區(qū)中營小學)
孫浩:三月來了,學雷鋒活動又掀起了。放學的路上,我?guī)托⊥瑢W背書包。走到村子邊的時候,不知是誰家的花公雞跑到路上,我就趕緊把它趕回家,老奶奶還夸我懂事呢!
回到家里,放下書包,我就幫媽媽洗菜,媽媽笑地看著我說:“今天這是怎么了?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吃飯的時候,我一改往日往下掉飯粒的毛病。偶爾,掉了一顆飯粒,我會馬上撿起來放到嘴里。媽媽一頭霧水,對爸爸說:“今天的太陽真的是從西邊出來的!”其實,我是用雷鋒的節(jié)儉精神來要求自己呢!
(作者學校:吉林省前郭縣鐵轎學校)
牛懿麟:提到學雷鋒,我就想到山東電視臺的“小溪辦事”欄目組織的捐書活動。捐書的那天,我來到蓮花山廣場,那兒真是人山人海,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懷里都抱著一摞書,臉上都帶著微笑。我還和我們班的同學聚在一起,比誰捐的書多、誰捐的書好。我把自己精心挑選的53本書都捐了出去。貧困山區(qū)的孩子讀到我捐的書肯定很高興,一想到這兒,我就感覺很幸福。幫助別人,自己會更快樂,這就是我學習雷鋒的真實感受。
(作者學校:山東省平邑縣實驗小學)
汪淑貞:一天,一位老婆婆被摩托車撞倒了,車主卻逃之夭夭。一名穿著紅色T恤的男子英勇相助,沖進人群將老婆婆抱起送到了醫(yī)院。可誰想,后來老婆婆的兒女竟不分青紅皂白地誣蔑說,是男子將老婆婆撞倒的。我覺得那名男子弘揚了雷鋒精神,本應該得到贊揚,可卻落了個傷害他人的罪名。難道雷鋒精神就這樣被摧毀了嗎?我覺得天地正氣浩浩蕩蕩,只要行得正,公理自在人心。我們大家也要一起攜手保護做好事的人。
(作者學校:福建省福鼎市龍山中心小學)
陳楠穎:我覺得獻出愛心的時候,被幫的人會十分開心,我們自己的心里也會喜滋滋的!有一次,我從家里出來,看到一位老奶奶在走道上緩慢地行走,我便趕忙上前扶著老奶奶。老奶奶連連對我表示感謝,而我心里也像是吃了蜜一樣甜呢!
(作者學校: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八一路小學)
雷鋒“三月來,四月走”?
薛雨如:三月的時候,常有很多學雷鋒志愿者,在街上幫人理發(fā),縫衣服上的扣子,還有擦車……但是過了那幾天,志愿者就少了很多。這就是人們說的“雷鋒三月來,四月走”。我覺得真正喜歡做好事的人,不是選日子去做的,而是能夠堅持。學雷鋒做好事,應該成為大家的習慣。
(作者學校: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新橋實驗小學)
郁文婕:記得去年三月我坐公交車,看到街上、車身上到處都貼著“學雷鋒”的標語。有一站,一個婦女抱著小孩上了車,當時許多人爭先恐后地站起來讓座,那個婦女一邊道謝,一邊不停地夸車上的人都是活雷鋒。可過了一個多月,我坐車時碰到一位老奶奶顫顫巍巍地上了車,從這頭走到那頭,車上的大喇叭反復播著:“請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個座,謝謝。”可是車上的人要么扭頭看著窗外,要么低頭擺弄手機,就是沒有人讓座。我無語地站在那兒,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果把“學雷鋒”當做一項活動來做的話,就很容易流于形式,造成雷鋒“三月來,四月走”的現(xiàn)象。
(作者學校:安徽省馬鞍山市第八中學)
我的小建議
何樂為:我認為學雷鋒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應該常常做,發(fā)自內心地做,不要為了名譽,為了別人的夸獎而做。我建議學校設立一項學雷鋒積分制度,鼓勵同學們都來做好事。
(作者學校:遼寧省葫蘆島市第三實驗小學)
陸懿萱: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發(fā)揚雷鋒精神。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遵守紀律;學習上發(fā)揚“釘子”精神,勤奮刻苦,爭取上進;生活上不浪費,樂于助人……
也許你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也許你是一個平凡的人,也許你永遠都不會被世人所知道,但是,請你為這個世界做出一點貢獻!
(作者學校: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橫涇中心小學)
咸春曉:我想:學雷鋒一要不圖回報,二要不怕冤枉,三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