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時間:2023-06-02 09:22:2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第1篇

【關鍵詞】:馬齒莧;藥用價值;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R2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455-01

馬齒莧是我國一種古老的野生植物,對人體有著多種保健及疾病治療作用,2002年被衛生部劃定為藥食兩用品種,2008年被列入北京奧運會的菜譜[1]。馬齒莧作為藥食兼用的食品加工資源,被營養學家譽為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綠色食品之一。其性味寒、酸,全草供藥用,種子能明目。隨著醫藥科學的發展,人們對馬齒莧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服用后不良反應以及毒性研究的報道也越來越多,本文就近年來有關馬齒莧的化學成分、臨床應用及藥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現狀進行綜述,以期為相關學科研究提供參考。

1 古籍關于馬齒莧的記載

1.1 關于功效

傳說上古之時,十日并出,田禾皆枯。二郎神肩挑兩山,直趕太陽,太陽無處躲藏,情急之中,見馬齒莧長得油綠滴翠,郁郁蔥蔥,便藏在它的葉下。以后,太陽為了報答馬齒莧的救命之恩,便始終不曬馬齒覓,天旱無雨,其他植物蔫乎乎的,唯獨馬齒覓綠油如初,開花吐蕊,結籽繁殖。馬齒莧有著頑強的生命力,自古人們便對馬齒莧有著美好的精神寄托。

據李絳《兵部手集》載,當年武元衡相國在西川時,患脛瘡掀癢不堪忍受,百醫無效,百方不掛。及到京,有廳吏上馬齒克方,用之便愈。李時珍將這一傳說記錄于《本草綱目》。

1.2 關于毒性

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受涼引起腹瀉、大便泄瀉及孕婦忌食;忌與胡椒同食;《本草經疏》記載:“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不宜與甲魚同食,否則會導致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癥。

2 馬齒莧的相關藥理作用

2.1 消炎作用

馬齒莧的提取物馬齒莧多糖能增強機體免疫力,馬齒莧多糖對衰老小鼠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馬齒莧對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期有良好療效,能夠改善潰瘍性結腸炎模型大鼠的腸粘膜損傷,減少MPO含量,減輕腸道炎癥,對動物番瀉葉性腹瀉有止瀉作用,對小鼠小腸運動有抑制作用[2]。

2.2 抗癌作用

李玉萍[3]等人的實驗表明馬齒莧生物堿對離體培養的A-549肺癌細胞、Hela細胞和Hep-2細胞的增殖均具有明顯抑制作用,馬齒莧多糖對Hela細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馬齒莧脂肪酸對Hep-2細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馬齒莧黃酮對RD細胞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并存在濃度劑量效應,高濃度抑制作用強。馬齒莧活性成分能選擇性地殺傷癌細胞,有進一步研究的潛在價值。有關馬齒莧的抗癌作用研究成果的報道并不少見。馬齒莧提取物可誘導肝癌HepG-2細胞凋亡,改變細胞周期分布,從而抑制細胞增殖。

2.3 治療皮膚病

含青刺果油和馬齒莧提取物的護膚品,清痘修復精華液新配方在改善皮損的同時,顯著改善痤瘡患者皮膚水油狀況,對恢復皮膚生理功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但研究發現有少數患者出現了不良反應,主要為紅斑、瘙癢、干燥及刺痛,在臨床使用中我們也發現類似情況。

新鮮馬齒莧提取液冷噴治療面部敏感性皮膚,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和較低的副反應,適合進一步開發成專業治療面部敏感性皮膚的低溫噴霧劑。馬齒莧水煎劑具有良好的收濕止癢、清熱消腫功效,皮膚科常用于治療急慢性濕疹、銀屑病、光老化等皮膚疾病[4]。

2.4 對抗心血管病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馬齒莧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發現除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增強免疫等作用外,馬齒莧還具有較好的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5]。馬齒莧中含有一種豐富的Y-3脂肪酸,它能抑制人體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酸的生成,幫助血管內皮細胞合成的前列腺素增多,抑制血小板形成血栓素A2,使血液粘度下降,促使血管擴張,可以預防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栓形成,從而起到防治心臟病的作用。

3 馬齒莧的相關物質基礎

高紅梅[6]等人的試驗表明,采用大孔吸附樹脂柱、硅膠柱及制備高效液相色譜等色譜方法從馬齒莧提取物中分離得到4個化合物,分別為丁香苷、十三烷酸、9,12-十八碳二烯酸、二十六烷酸。此外,尚含維生素A樣物質,維生素B1、B2、PP、C、胡蘿卜素、皂甙、鞣質等。有實驗表明馬齒莧多糖具有豐富的藥理活性,抑制體內外的腫瘤細胞生長,且對人體無毒副作用[7]。應用醇提、聚酰胺吸附分離法提取馬齒莧中的總黃酮,方法簡便、準確,為鑒定馬齒莧的質量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法[8]。

馬齒莧還含有豐富的SL3脂肪酸及維生素A樣物質:SL3脂肪酸是形成細胞膜尤其是腦細胞膜與眼細胞膜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A樣物質能維持上皮組織如皮膚、角膜及結合膜的正常機能,參與視紫質的合成,增強視網膜感光性能,也參與體內許多氧化過程。

4 討論

綜上所述,馬齒莧的藥用價值從保健作用及臨床功效與物質基礎的背景下進行合理的認知,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正確分析化學成分與功效二者之間的關系,合理辯證使用達到減毒增效的效果。

馬齒莧近年來應用范圍有所發展,如用治百日咳、肺結核及化膿性疾患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馬齒莧的提取物在臨床治療的諸多領域有治療前景,其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也可作為保健藥品開發利用。我國馬齒莧資源極其豐富,且在其生長過程幾乎不發生病蟲害,也就沒有農藥殘毒問題,價格低廉,研究開發具有極為廣闊的前景。由于馬齒莧本身可做蔬菜食用,即使大量應用也很安全,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和開發價值的天然食品,在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及延緩并發癥的發展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是一種值得重視的藥用植物。

參考文獻

[1]王英豪,魏國強,張理平.馬齒莧總黃酮含量測定方法的建立[J].福建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2(2):44-46.

[2]黃蕓,董蕾.馬齒莧對大鼠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作用[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19):2727-2730.

[3]李玉萍,曾憲偉,葉軍,等.馬齒莧活性成分體外抗癌作用的初步篩選[J].時針國醫國藥,2009,20(11):2726-2728.

[4]Sandilands A, Sutherland C, Irvine AD, et al. Filaggrin in the frontline: role in skin barrier function and disease[J]. Cell Sci, 2009, 22(9): 1285-1294.

[5]趙明,季巧遇,顏梅,等.馬齒莧降血脂作用的研究進展[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11,23(5):99-100.

[6]高紅梅,趙阿娜,于秀華.馬齒莧化學成分分離與鑒定[J].中國藥房,2012,23(47):4480-4481.

第2篇

1藥理作用

1.1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賀圣文等實驗結果顯示及相關資料報道,馬齒莧可以治療動脈硬化和降血脂。其含大量的鉀鹽,可以改善人體脂質的代謝。

1.2抗菌抗病毒作用

實驗顯示:馬齒莧提取物及水煎劑對賀氏和佛氏赤痢桿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變形桿菌、皮膚真菌、霉菌、痢疾桿菌及傷寒桿菌等均有顯著的抗菌作用。

1.3抗衰老作用

馬齒莧含有大量的抗衰老成分,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1.4免疫增強作用

用3H—7Tdk滲入法研究馬齒莧對家兔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結果表示:馬齒莧對家兔正常和PHA誘導的淋巴細胞增殖都能顯著提高其增殖能力。

2臨床應用

2.1馬齒莧對皮膚疾病的作用

2.1.1皮膚瘙癢癥馬齒莧l00g,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水量以高出藥面為度,煮沸30min后去渣取汁500ml,早、晚分服,每天1劑,5d為1個療程;馬齒莧120g水煎,煮沸30min后去渣取汁600ml,待涼后外洗患處20min,每天2次,7d為1個療程,療效明顯。

2.1.2隱翅蟲皮炎先用堿性肥皂水反復清洗患處,持續清洗3~5min,再取鮮馬齒莧莖葉洗凈搗爛與適量米泔水拌成糊狀外涂于患處,每日1—2次,效果頗佳。

2.1.3腳癬夏秋季用鮮品300g絞汁,每日3—5次,涂擦患處。冬春季用干品100g,加水1000ml,文火25min,取藥液泡腳40min,連用10d,可明顯好,再用10d可基本痊愈,又用5d,可完全痊愈。

2.1.4燒燙傷取馬齒莧40g,冰片10g共研細末,用蜂蜜適量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3~4次。一般用藥當13可見效,7~10d可治愈。

2.1.5腮腺炎取新鮮馬齒莧全草60~80g,去根、洗凈泥土,另取白礬2~3g,放人研缽中混合、搗爛制成糊狀以備用。用溫開水清潔雙側面頰部皮膚,將配制好的糊狀馬齒莧均勻涂布于無菌紗布塊上,涂布直徑要大于腮腺腫大的范圍,將涂布好中藥的無菌紗布覆蓋于腫大的腮腺(以耳垂下方為中心),膠布固定即可。換藥次數為每天3~4次,也可根據病情增加外敷次數,直至腮腺恢復正常。一般情況3~5d均能痊愈。

2.1.6陰囊瘙癢一次用馬齒莧100g(鮮品可加倍),加入水1000ml,常規煎,傾入盆內先熏后溫洗,每次洗30min,每日2次。治療6—7d全部治愈,總有效率100%。多數患者3~4d基本治愈。

2.1.7紅絲疔馬齒莧60g,蒼術10g。加水600ml,煎成300ml,一次藥渣搗碎敷患處,每日l劑,連服2劑。

2.2馬齒莧對內科病癥的作用

2.2.1胃痛、肺癰馬齒莧30g,砂仁3g,茯苓l0g,焦白術10g,佛手片10g,焦三仙各l0g。進服3劑胃痛減輕,再進7劑,復查胃鏡示幽門螺桿菌陰性。對脾胃病證有較好的療效;馬齒莧30g,魚腥草20g為主藥,佐以清熱化痰之品,多獲良效。取其解毒消癰破癥之性,能散肺家之熱,對肺癰有較好的療效。另外,還可廣泛應用于其它肺系病證屬痰熱壅肺者。

2.2.2糖尿病用法(1)割取鮮嫩的馬齒莧全草,洗凈,當小菜炒食,每天1次,每次100—150g。(2)取馬齒莧全草,洗凈泥沙,切碎,每次取鮮草300g,加水1000ml煎取300ml,每日3次,每次口服100ml,夏秋割取馬齒莧全草,洗凈,沸水略燙后曬干備用,每次15~30g水煎服,每1~2次。以上方法任選一種,一般應連用個月左右,然后檢查血糖、尿糖情況,若已恢復正常應每周或每月服用1次,以保證療效,防止復發。

2.3馬齒莧對五官疾病的作用

2.3.1鼻疔用馬齒莧干品100~120g或鮮品加倍,洗凈切碎,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水量以高出藥面為度。煮沸30min后去渣取汁600ml,早、中、晚分服,每日1劑,5d為1個療程。外敷:鮮品馬齒莧50g,搗爛調蜜外敷。

2.3.2鼻衄馬齒莧30g,白茅根30g,煎湯200ml日分3次口服,治療3天,鼻衄病情痊愈,1年后隨訪,未見復發。

2.4馬齒莧對骨病的作用鮮馬齒莧500g,洗凈搗汁,每日分3次服,如無鮮品,用干品60~120g煮汁亦可。治療跌打損傷之肌肉挫傷、關節扭傷疼痛者每獲良效。

第3篇

關鍵字:馬齒莧 化學成分 開發利用

一、馬齒莧的化學成份研究

現代化學成分分析表明:馬齒莧每100 g可食部分含蛋白質2.3 g、脂肪0.5 g、碳水化合物3 g、粗纖維0.7 g、灰分1.3 g、硫氨素0.03 mg、核黃素0.11 mg、尼克酸0.7 mg、抗壞血酸23 mg、維生素E12.2 mg、胡蘿卜素2.23 mg、α- 亞麻酸300~400 mg、鈣85 mg、磷56 mg、鐵1.5 mg。此外,還含有較多的去甲基腎上腺素、多巴胺、生物堿、香豆素、黃酮類、強心苷和蒽醌類等物質,具有調節、營養和治療的功能,被稱為“菜中之魚”。

1.蛋白質與氨基酸

馬齒莧干樣中含蛋白質19.10 %,干樣中所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總量為129.7 g/kg,其中天門冬氨酸38.9 g/kg,蘇氨酸2.3 g/kg,絲氨酸6.3 g/kg,谷氨酸20.1g/kg ,脯氨酸4.1 g/kg,甘氨酸10.3 g/kg,丙氨酸8.5 g/kg,纈氨酸3.7 g/kg,蛋氨酸600 mg/kg,異亮氨酸1.0 g/kg,亮氨酸6.1 g/kg,酪氨酸1.0 g/kg,苯丙氨酸6.0 g/kg,組氨酸5.8 g/kg,賴氨酸700 mg/kg,精氨酸14.3 g/kg。

2.維生素和礦物質

新鮮馬齒莧葉每100 g中含VC26.6 mg,VE12.2 mg,B-胡蘿卜素1.9 mg,硫胺素0.03 mg,核黃素0.11 mg,尼克酸0.7 mg。馬齒莧含有Na、K、Fe、Mn、Cu、Se、Ca、P等礦質元素。特別是K的含量非常高。為一般蔬菜含K量的10倍,其鮮品中含鉀鹽1 %,干品達17 %。

3.揮發油

馬齒莧揮發油成分主要為芳樟醇(18.96 %)、亞麻酸酯(6.84 %)、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醇(13.55 %)、牛兒醇(9.04 %)、十七碳烷(8.53 %)等。

4.多糖類

馬齒莧中多糖在9月初含量最高,可達11.06 %。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組成。

5.有機酸類

馬齒莧中低分子羧酸有丙二酸、檸檬酸、蘋果酸、抗壞血酸、反丁烯二酸、琥珀酸、乙酸等等。N.E.Awadm在馬齒莧中發現22種脂肪酸,鑒定其中17種。郭志峰等測定馬齒莧全草中以亞麻酸(47.16 %)、亞油酸(22.00 %)及棕櫚酸(17.40 %)為主,籽中以亞油酸(45.86 %)及亞麻酸(30.16 %)為主。鄒耀洪采用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學改良氣相色譜-質譜法分析鑒定出了馬齒莧的1種脂肪酸,是由C16-C22脂肪酸組成,多不飽和脂肪酸總相對含量為70.64 %,其中9,12,15-十八碳三烯酸(亞麻酸)相對含量達50.08 %,還檢出了植物中極少見的5,8,ll,14,17-二十碳五烯酸(EPA)和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6.兒茶酚胺類

馬齒莧鮮品中含去甲腎上腺素,全草含左旋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以及多巴。J.Y.Zhang等采用毛細管電泳法對馬齒莧中去甲腎上腺素及多巴胺進行分離,并測定其含量。將馬齒莧與FTTC(fluores2ceinisothiocyanate)避光條件下超聲處理4h后,生成FITC衍生物,經毛細管區帶電泳將NA和DA分離以激光誘導熒光檢測器檢測到馬齒莧中NA含量為0.15%,DA含量為0.25%。

7.生物堿類

王仲英等采用索氏提取法對馬齒莧中總生物堿進行了提取分離,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對其進行了測定,以溴甲酚綠為顯色劑,測得總生物堿含量(以咖啡因計)為2119mg/kg。

8.黃酮類

王莉等首次運用微波技術提取馬齒莧總黃酮后,用比色法測定了總黃酮含量為5.79%。其中包括槲皮素、山奈素、楊梅素、芹菜素、木犀草素。

二、藥理作用

馬齒莧是常用中藥,據南北朝《名醫別錄》、唐代《食療本草》、明代《本草綱目》等古醫書記載,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消腫、止痢”之功效。我國民間常用鮮馬齒莧與水煎液來治療急性腸炎、痢疾、腹瀉等。馬齒莧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稱。現代藥理實驗證明了馬齒莧的抗生效果;馬慕英、俞佩芳先后對馬齒莧的抗菌作用進行了研究,證明馬齒莧的汁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8 種細菌有明顯抑制作用。

現代醫學還表明馬齒莧有降血脂、抗菌消炎、增強免疫、抗衰老等作用。其藥理作用如下:馬齒莧含有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島腺分泌胰島素,調節人體內糖代謝。具有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穩定的作用。對治療糖尿病有良效。

馬齒莧全草含有較豐富的被稱為α-亞麻酸的ω-3不飽和脂肪酸。這種物質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可預防血小板凝聚、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栓的形成,從而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

馬齒莧富含的脂肪酸、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卜素、亞麻酸等,使它具有治療、調節、營養三大功能。這些功能作用于人體,使之產生綜合效應,祛病延年,去邪扶正。

馬齒莧含有大量的鉀元素,除了與鈉元素共同調節體內水、電解質平衡以外,高鉀飲食具有一定降壓效果,對心肌的興奮性有重要生理效應,人體攝入適量的鉀元素能降低高血壓病中風率。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銅元素。人體內游離銅是酪氨酸酶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食用馬齒莧能增加表皮中黑色素細胞的密度及黑色素細胞內酪氨酸酶的活性,是白癜風患者和銅元素缺乏而致須發早白患者的輔助食療佳品。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 樣物質,故能促進上皮細胞的生理功能趨于正常,并能促進潰瘍的愈合。

馬齒莧乙醇浸液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急性胃腸炎、尿道炎的防治,外敷可治療癰腫療瘡,濕疹、甲溝炎、丹毒、蛇蟲咬傷等。此外,馬齒莧還有防治矽肺病的功能,對肺結核、淋巴結核、皮膚病、百日咳、鉤端螺旋體、頭癬、腳氣等有療效。

三、馬齒莧開發利用

1.劑型開發

馬齒莧應用于臨床是一種較化學藥品具有口感好、無毒副作用、來源廣泛等優點。根據馬齒莧的臨床應用特點,如能開發出不同劑型的制劑,并規定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不僅確保療效,而且還給臨床用藥帶來很大方便。如將馬齒莧水煎劑制成口服液,既保持了水煎劑易于吸收的特點,又克服了需臨時煎煮、不易貯存的不足,改善了味感.增加了制劑的穩定性,使患者樂于服用。同樣還可制成片劑、糖漿劑、栓劑、軟膏劑、注射劑等。

2.食用開發

由于馬齒莧對各種食品污染菌具有抑制作用,常食可預防菌痢預防冠心病;如能進行蔬菜、飲料、保健品和藥膳的開發利用,不僅可充分發揮其藥用價值,而且還可調劑和補充菜源,作為一種新型滋補藥用的綠色食品,具有廣闊的開發利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利峰. 馬齒莧―野生蔬菜中的保健珍品. 遼寧農業科學, 1997, 4, 56

[2]張兆洪, 孫美榮. 保健植物馬齒莧. 生物學雜志, 1991, 1, 26~27

[3]鄭華艷, 王戩. 馬齒莧的開發利用. 農牧產品開, 2000, 7, 22~23

[4]馬慕英. 馬齒莧抑菌作用的探討. 食品科學, 1992, 1, 36

[5]俞佩芳. 三種常見藥用植物抗菌作用的探討.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1994, 3, 89~92

[6]張萬明, 張利民, 劉 樸. 毛細管電泳法測定馬齒莧中二羥基苯丙氨酸的含量. 張家口醫學院學報, 2003, 20, 6: 3~4

[7]鄒耀洪. 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學改良氣相色譜-質譜法分析馬齒莧脂肪酸. 食品科學, 2004, 25, 5: 154~158

第4篇

菌痢腸炎:取鮮馬齒莧一千克,洗凈后搗爛,取汁150毫升左右,每天服3次,每次50毫升,效果顯著;對頑固病例,可取汁200毫升,每天灌腸一次。

淋巴結核潰爛:干馬齒莧300克研成細末,放人400克熬熟的豬板油攪拌成糊狀,加熱至冒白煙時,兌入蜂蜜400克,攪勻,冷卻成膏。先將潰瘍的瘡面用雙氧水洗凈,再用生理鹽水沖凈,按瘡面大小將馬齒莧膏敷于患處,每兩天換藥一次。

外傷出血:取鮮馬齒莧加生石灰適量,搗爛陰干后研成細末。外傷出血時將藥末撒布于傷口,包扎好,止血效佳。

闌尾炎:干馬齒莧100克,蒲公英40克,水煎兩次,合成400毫升,早晚各服200毫升。

急性尋麻疹:每次取鮮馬齒莧200~300克,加水1500毫升,煎取湯液1000毫升左右。分兩次服,每次100毫升(小兒酌減);余液加水適量煎沸后,待溫擦洗患處,止癢效果佳。

扁平疣:鮮馬齒莧100克洗凈,搗爛如泥,用紗布包好,擦患部3~5分鐘至皮膚微紅為止,每日兩次,10天為一療程。

海帶燉豆腐有益冠心病

劉倩

海帶燉豆腐屬于冠心病食療藥膳食譜之一,對改善癥狀十分有幫助。海帶燉豆腐的做法非常簡單,跟著菜譜就可以做出自己的美味。讓我們一邊享受自己動手做出的美味,一邊讓身體更健康。

第5篇

1.敗醬

敗醬,又叫苦葉菜,是重要的藥用植物。敗醬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蛋白質等。

敗醬的烹調與食療:首先將野外采來的敗醬洗凈后放入沸水鍋中焯約2分鐘,撩起置于清水中浸泡去苦味備用。

(1)單炒敗醬:取泡好的敗醬500克,擠干水分,切段。在鍋中放入油,待油鍋熱后放入敗醬,煸炒幾下,放入精鹽、蔥花、味精,煸炒勻后起鍋裝盤,清香爽口味美。

(2)敗醬炒肉絲:取浸泡過的敗醬400克,擠干水分,切段備用;取少量精肉切成絲放入碗中,加入料酒、味精、蔥花、姜絲、精鹽、醬油拌勻腌一會,油鍋燒熱后倒入鍋中煸炒,入味后投入敗醬,炒勻后起鍋裝盤。

此萊不僅味美、清香、營養豐富,而且有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于體虛、瘦弱、目赤腫痛、下痢、闌尾炎、便秘等癥。

2.蕨菜

蕨菜根狀莖含35%―40%淀粉,經錘打、浸提、沉淀后所得白色淀粉稱為蕨粉,可制粉皮、粉條和蕨餅等,嫩莖加工后為 著名蔬菜即蕨萊。

蕨萊系蕨的嫩莖,又名拳頭萊、龍頭萊。蕨菜富含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等。從上面可以看出蕨菜所含營養成分較大白菜、胡蘿卜、番茄、菜豆多。

蕨萊采回來后,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燙10分鐘,撈出后泡在清水中備用。如果數量很大,可以清水浸泡過后撈出,烘干或曬干,包扎成捆,制成蕨菜干。蕨干在清水中浸泡后,和新鮮的蕨菜一樣,冬季可燒火鍋,味道鮮美。蕨萊調和性好,可以和諸多的肉類配伍,炒、燉、做火鍋皆可。

(1)清炒蕨菜:油鍋燒熱后,先放入備好的辣椒、姜絲,然后投入已切成段的蕨萊,煸炒幾下再放精鹽、料酒、味精,拌炒勻后起鍋裝盤即成。

(2)蕨菜炒肉絲:從清水中撈出蕨菜切成段備用,豬肉切成絲,投入鍋中煸炒7分熟后投入辣椒、精鹽、白糖、醬油、味精、料酒,翻動幾次,加入蕨菜段,煸炒約1分鐘后,起鍋裝盤。

蕨萊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具有清熱、滑腸、理氣、驅風化痰等功效。

3.蕺菜

蕺萊別名魚腥草、臭草等,既是有名的中草藥,又可作蔬菜。其嫩莖葉和地下莖辛香味濃,可生食和燉食。

蕺菜是宿根性草本植物,株高約30厘米,地上莖紫紅色,莖節上生葉和芽,葉、莖有魚腥味。白色地下莖是食用的主要部分。食用嫩莖葉者可在春夏采集,食用地下根者可在秋后或早春從地下挖取鮮食或曬干后備用。

蕺菜有強烈的魚腥味,必須除去。常用的方法是投入沸水中燙一下再放入清水中漂洗數次,即可除去魚腥味。

(1)糖醋蕺菜:取已經處理好的蕺萊400克切成段,用鹽腌一下,擠干水分,加入精鹽、糖、醋、味精、香油適量,拌勻即可食用。

(2)蕺萊炒雞蛋:取已漂洗過的蕺萊200克,3只雞蛋備用。首先將蔥花、姜絲、辣椒放入油鍋內煸香,倒入已切成小段的蕺菜炒幾下后倒入雞蛋一起煸炒成塊,即可起鍋裝盤上桌。

糖醋蕺菜對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等有治療作用;蕺萊炒蛋有清熱解毒、滋陰潤肺作用。

4.馬齒莧

馬齒莧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同時有消炎殺菌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

馬齒莧采來后,洗凈去老莖,在沸水鍋中焯透,撈出在清水中沖一下,切碎備用。

(1)火腿絲拌馬齒莧:馬齒莧500克、熟火腿絲100克放在盤中,加上蒜泥、精鹽、味精、香油拌勻而成。

(2)馬齒莧粳米粥:鮮馬齒莧100克,粳米50克,將鍋中油燒熱后投入蔥煸香,再放馬齒莧、精鹽炒至入味,出鍋待用。將粳米淘洗凈后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熟,加入已炒好的馬齒莧和勻,裝盤即成。

馬齒莧和火腿相伍,可治虛勞水腫,同時馬齒莧又有清熱解毒、治療疔瘡的作用。

5.絞股藍

絞股藍為葫蘆科多年生草質攀援植物,氨基酸含量很高。絞股藍中人參皂甙的含量比人參粉中的含量還高,甚至是高麗參的三倍。絞股藍含磷脂0.15%,同時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

6―9月,采取絞股藍嫩莖葉,洗凈后,入沸水中燙一下撈起,過清水漂一次,去掉苦味后,撈出擠干水分,切成小段備用。

(1)炒絞股藍:絞股藍一盤,放入熱油鍋中煸炒幾下后,放入鹽、姜、醬油、料酒炒幾下,蓋上鍋蓋10秒鐘,然后放入味精,拌勻起鍋裝盤。

第6篇

食療作用

1止血。薺菜所含的薺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縮短出血及凝血時間;還含有香味木昔,可降低毛細血管的滲透性,起到治療毛細血管性出血的作用。適宜各種內出血之人,諸如內傷吐血,咯血,產后子宮出血,月經過多,便血,尿血,消化道潰瘍出血,視網膜出血者均宜食用。

2降脂降壓。薺菜含有乙酰膽堿、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僅可以降低血中及肝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還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3消炎抗病毒。薺菜所含的橙皮甙能夠消炎抗菌,有增強體內維生素c含量的作用,還能抗病毒,預防凍傷,并抑制眼晶狀體的醛還原酶,對糖尿病性白內障病人有療效。

4防癌抗癌。薺菜中所含的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防止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在消化道中轉變成致癌物質亞硝胺,預防胃癌和食管癌。

5促進糞便排泄。薺菜含有大量的粗纖維,食用后可增強大腸蠕動,促進糞便排泄,從而增進新陳代謝,有助于防治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癥,糖尿病,腸癌及痔瘡等。

6明目。薺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其含量與胡蘿卜相當,而胡蘿卜素為維生素A原,是治療干眼病、夜盲癥的良好食物。

保健食譜

1馬齒莧薺菜汁 鮮馬齒莧500克,鮮薺菜500克。把鮮馬齒莧、鮮薺菜去雜洗凈,在溫開水中浸泡30分鐘,取出后連根切碎,放到榨汁機中,榨成汁;把榨后的馬齒莧、薺菜渣用適量溫開水浸泡10分鐘,重復絞榨取汁,合并2次汁,用紗布過濾。把濾后的馬齒莧、薺菜汁放在鍋里,用小火煮沸即可。

[功效]每天早、晚分飲。清熱解毒、利濕瀉火;對急性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慢性腸炎均有療效。

2東坡羹 新鮮薺菜200克,豆粉20克,蜂蜜20克,米粉50克,姜末、植物油皆適量。把鮮薺菜除掉根須、雜物后洗凈,放入沸水鍋氽2分鐘,取出瀝水,切碎成細末,添加少許植物油及姜末,攪拌均勻,放在碗里備用;鍋放在火上,加水用大火煮沸,緩慢調入米粉和豆粉,煨至黏稠時,放入薺菜細末,邊攪動邊拌和,羹將成時停火,添加蜂蜜,拌勻即可。

[功效]每天早、晚分食。補肝腎、益心脾、調中開胃、利水降壓;對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癥有療效。

3薺菜餃 面粉800克,薺萊1500克,蝦皮50克。將薺菜去雜,洗凈切碎,放入盆中,加入蝦皮、精鹽、味精、醬油、蔥花、花生油、香油,拌勻成餡;將面粉用水和成軟硬適度的面團,切成小面劑,搟成餃子皮,包餡成餃,下沸水鍋煮熟,撈出裝碗。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止血降壓的功效。對高血壓、眼底出血、眩暈頭痛、吐血、腎炎水腫等病有一定療效。此餃的餡料還可用豬、牛、羊肉或雞蛋與芽菜配制而成。

第7篇

[摘要] 目的 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大慶馬齒莧中山奈酚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Agilent 1200 Series,Eclipse XDB-C18 色譜柱(150 mm×4.6 mm,5 ?滋m),甲醇-0.2%磷酸(45∶55),流速1.0 mL/min,柱溫25℃,檢測波長360 nm。 結果 山奈酚進樣量在0.448~2.240 ?滋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 = 0.9997),平均回收率為96.90%,RSD = 0.63%(n = 6);槲皮素進樣量在0.496~2.480 ?滋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 = 0.9997),平均回收率為98.10%,RSD = 0.45%(n = 6)。 結論 此方法重復性好,精確可靠。

[關鍵詞] 馬齒莧;山奈酚;槲皮素;高效液相色譜法

[中圖分類號] R28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3(a)-0091-03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kaempferol and quercetin in Portulaca Oleaacea L. by HPLE

HAN Chenghua BAI Yuhua YU Chunyue GAO Sainan YANG Luming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Daq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16331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kaempferol and quercetin in the Portulaca Oleaacea L. by HPLC. Methods Aglilent 1200 Series, Eclipse XDB-C18 column (150 mm×4.6 mm, 5 μm), the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methanol-0.2% phosphoric acid (45∶55) were used.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 the temperature was 25℃ and wavelength for measurement was at 360 nm.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 (r = 0.9997) of kaempferol was 0.448-2.240 μg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6.90% with RSD of 0.63% (n = 6). The linear range (r = 0.9997) of quercetin was 0.496-2.480 μg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8.10% with RSD of 0.45% (n = 6).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repeatable, accurat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Portulaca Oleaacea L.; Kaempferol; Querceti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長壽菜、馬齒菜、酸莧、五行草、長命菜、螞蟻菜、醬板菜、酸味菜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殘根和雜質,洗凈,略蒸或燙后曬干[1]。馬齒莧性酸味寒,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馬齒莧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鈣、磷、鐵、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還含有有機酸類、黃酮類、生物堿類、萜類、香豆素類等化學成分,是夏季人們喜愛的野生植物之一,而且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馬齒莧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消炎抑菌、增強免疫等多種保健功能和治療疾病的作用[2-3],是藥食兩用的植物。

馬齒莧對生長環境要求較低,耐旱、耐澇、抗寒,生活力極強,在大慶的鹽堿地也能生長,主要生于菜園、農田、路旁等地。大慶地區大多為鹽堿地,若能種植中藥馬齒莧,即充分利用了大慶的資源,也能改善生態環境,也會為大慶地區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山奈酚和槲皮素為馬齒莧的主要成分,測定其含量對控制該藥材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高效液相法同時測定大慶馬齒莧中山奈酚和槲皮素的含量,為大慶地區馬齒莧的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1 儀器與試劑

1.1 儀器

KH3200DE超聲波清洗器(昆山禾創超聲儀器有限公司),ESJ200-4電子分析天平(沈陽龍騰電子有限公司),Agilent 1200 Series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

1.2 試劑

蘆丁、槲皮素、山奈酚對照品購自北京世紀奧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馬齒莧采自大慶市薩爾圖區,經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藥學院白玉華教授鑒定。甲醇為色譜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純凈水(吉林娃哈哈飲用水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 方法

2.1 樣品和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大慶地區馬齒莧藥材粉末0.5102 g,加入甲醇50 mL,超聲提取[4-5](功率80 W,頻率20 kHZ,溫度40℃)1 h后,過濾,濾液轉移到50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使混勻,過微孔濾膜(0.45 μm),即為樣品溶液。

精密稱取槲皮素對照品0.0062 g以及山奈酚對照品0.0056 g,置于25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為混合對照品溶液。

2.2 高效液相色譜條件的選擇[5-15]

色譜條件:Eclipse XDB-C18(150 mm×4.6 mm,5 μm)P/N993967-902為色譜柱;流動相為甲醇-0.2%磷酸(45∶55);檢測波長360 nm;柱溫25℃;流速1.0 mL/min。在此色譜條件下,混合對照品溶液(圖1)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分離度好,大慶馬齒莧樣品溶液色譜圖(圖2)與混合對照品溶液色譜圖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保留時間一致。因此,上述色譜條件可用于同時檢測大慶馬齒莧中山奈酚和槲皮素的含量。

H:槲皮素;S:山奈酚

圖1 混合對照品色譜圖

H:槲皮素;S:山奈酚

圖2 大慶馬齒莧樣品色譜圖

3 結果

3.1 繪制標準曲線

準確吸取適量的混合對照品溶液,進樣量分別為0、2、4、6、8、10 μL,以進樣量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槲皮素的標準曲線:Y=1083.9X-8.0567,r = 0.9997,在0.496~2.480 μ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圖3)。以進樣量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山奈酚的標準曲線:Y=860.95X-16.472,r = 0.9997,在0.448~2.240 μ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圖4)。

圖3 槲皮素標準曲線

圖4 山奈酚標準曲線

3.2 精密度測試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進樣5次,每次10 μL,測得槲皮素的峰面積RSD=0.30%,山奈酚的峰面積RSD=0.28%,顯示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3.3 穩定性測試

精密吸取同一樣品溶液,在0、2、4、6、8、10、12 h的時間間隔內分別進樣10 μL,測定峰面積,槲皮素的峰面積RSD分別為0.10%、0.10%、0.12%、0.21%、0.21%、0.33%,山奈酚的峰面積RSD分別為0.14%、0.08%、0.14%、0.14%、0.16%、0.24%,說明在12 h內樣品穩定可靠。

3.4 重復性測試

測得槲皮素的平均含量為0.0395%,RSD=2.50%,山奈酚的平均含量為0.0483%,RSD=3.01%,表明此方法的重復性良好(表1)。

表1 HPLC法的重復性實驗結果

3.5 加樣回收率實驗

槲皮素的平均回收率為98.10%,RSD = 0.45%(表2),山奈酚平均回收率為96.90%,RSD = 0.63%(表3)。該方法穩定、可靠,可用于大慶地區馬齒莧黃酮類化合物含量測定。

表2 HPLC法槲皮素回收率實驗結果

表3 HPLC法山奈酚回收率實驗結果

3.6 樣品的測定

取3份馬齒莧藥材,按“2.1”項下制備樣品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測定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結果見表4。

表4 樣品含量測定結果

4 討論

本實驗是在研究大慶馬齒莧總黃酮含量測定方法(用以槲皮素為對照的AlCl3顯色法)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完善大慶馬齒莧質量標準,做了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馬齒莧中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相關文獻中也表明馬齒莧中主要含游離黃酮類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等化學成分[5]。因此本實驗用高校液相法同時測定大慶馬齒莧中山奈酚和槲皮素的含量,其高效液相的色譜條件和樣品、對照品溶液的配制參考了相關文獻[5-15]并進行了反復的摸索,最終確定了最佳的實驗條件:Eclipse XDB-C18(150 mm×4.6 mm,5 μm)為色譜柱;流動相為甲醇-0.2%磷酸(45∶55);檢測波長360 nm;柱溫25℃;流速1.0 mL/min。

大慶馬齒莧中黃酮含量比其他文獻[5]中的黃酮含量高,說明大慶馬齒莧藥材質量較好,利用荒廢的鹽堿地大量人工栽培馬齒莧,能將為大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本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大慶馬齒莧中山奈酚和槲皮素的含量,并通過方法學考查探討了方法的可行性。此方法靈敏度高,精確度高,分離效能高,可以成為測定大慶地區馬齒莧中山奈酚和槲皮素含量的理想方法。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一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社,2010:46-47.

[2] 杜建華.中藥馬齒莧的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9):223-224.

[3] 丁懷偉,姚佳琪,宋少江.馬齒莧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08,25(10):831-838.

[4] 趙進,劉嬌,羅建華,等.超聲波提取百色馬齒莧總黃酮及其鑒別[J].時珍國醫國藥,2007,18(7):1714-1715.

[5] 王錦軍,楊成雄.馬齒莧中黃酮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J].藥學學報,2010,26(4):345-347.

[6] 潘曉軍,呂圭源,陳素紅,等.RP-HPLC同時測定白花木花中的槲皮素和山奈酚[J].光譜實驗室,2012,29(3):1717-1720.

[7] 黃志勤,程齊來,李洪亮.RP-HPLC測定細梗胡枝子中3種黃酮類有效成分[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4):70-72.

[8] 李丹,楊冉,曾華金,等.RP-HPLC同時測定金錢通淋顆粒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及山奈酚的含量[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 45(1):145-147.

[9] 梁臣艷,甄漢深,馬雯芳,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廣西余甘子葉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8):41-43.

[10] 代光秀.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羅布麻茶中槲皮素的含量[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8,15(5):52-53.

[11] 郭炬亮,李新霞,支玲.HPLC測定糙枝金絲桃中綠原酸、蘆丁、金絲桃苷、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 19(11):75-78.

[12] 孟憲波.HPLC測定鳳眼草中槲皮素與山柰素的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8):77-79.

[13] 潘治峰.山奈酚的含量測定[J].醫學信息,2013,(25):485.

[14] 陳海霞,劉向紅,梁宏臣.HPLC法測定煙臺柴胡中蘆丁和槲皮素的含量[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8):3382-3479.

第8篇

茯苓10克,香菇少許。先將茯苓泡軟,搗爛成粉狀,然后與香菇、白米一起煮飯食用。有安神益智、利尿消腫、補脾止瀉作用,主治心悸、眩暈、胃弱和神經衰弱等癥。

鮮藕綠豆粥生津止渴

鮮藕50克,大米50克,綠豆30克,白糖適量。將鮮藕去皮洗凈后,切成1厘米大小的小塊;大米、綠豆淘洗干凈。綠豆在砂鍋中煮沸后加入大米,米熟加入藕塊,繼續熬煮5分鐘,加入白糖調味即可。每日佐餐食用,可連續食用。有清熱涼血、利咽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

荷葉粥祛暑解悶

荷葉性味苦澀而平,有清暑辟穢、利濕醒脾、升清止血、降脂減肥等功效。夏季的新鮮荷葉,氣清香,食之解暑開胃,怡心爽身,最簡便的方法是煎水代茶飲。取鮮荷葉1張,洗凈煎湯,取湯與大米60克煮成稀薄粥,粥將成時加入少量冰糖,稍煮即成。每天喝一碗,能祛暑熱引起的頭昏腦漲、胸悶煩渴、小便短赤及泄瀉等癥。

甘麥大棗湯可助眠

浮小麥60克,大棗15枚,甘草30克,加水4碗,煎成一碗,睡前飲用。可鎮靜精神,養心除煩,治神經衰弱、心煩不眠。亦可單獨用大棗30克,加白糖煎水,臨睡前飲用,有較好療效。

馬齒莧涼血解毒

中醫認為馬齒莧涼血解毒,還有殺菌功效。馬齒莧的吃法多種多樣,涼拌和煮粥最常見。取鮮馬齒莧去根,用清水洗去黏液后切碎,放進蒜泥、醬油、花生油,食時拌勻即可。

蘇葉湯清熱解涼

三伏天煮蘇葉、薯葉、甘草等湯能消暑氣。蘇葉,即紫蘇,性溫味辛,可發表散熱,化痰止咳。在炎炎夏日里,蘇葉湯的確是一服清涼劑。

清胃火選苦瓜

苦瓜100克,開水焯后切片,少量菜油燒開,將苦瓜煸熟,再加入適量的調料即可。這道菜可以清胃火,增進食欲,緩解腹脹、口瘡、牙痛等。

補中益氣食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性味甘、平,入肺、脾、腎經,有補脾胃、益肺腎之功效。將山藥擇凈,放入罐內,加水煎煮,一般煎煮3~4次。把所有煎液混合,分次口服。

重樓泡醋消蚊蟲叮咬腫痛

重樓30克,泡入100毫升白醋中。一旦被蚊叮蟲咬,可用棉簽蘸重樓白醋液搽患處,即愈。紅腫瘡痛也可以涂擦。

第9篇

文/范志紅

對于消化能力太好、身體肥胖、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如果吃一些放涼的食物,增加抗性淀粉,不僅能延緩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上升,還能改善腸道菌群,是有益無害的。但是反過來,對于消化能力特別差、身體很瘦弱的人,若是烹調后不容易消化,可就給消化系統雪上加霜了。

同時,溫熱的食物有利于促進胃部的血液循環,而溫度明顯低于體溫的食物,特別是冰鎮、冷凍的食物,則會暫時性地使胃部血管收縮,抑制局部血液循環,降低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腸蠕動的速度。對于那些身體瘦弱的人來說,本來消化液分泌就少,或者消化酶活性較低,再用冷凍食物來冰鎮自己的胃,顯然是不明智的做法。

總之,如果胃腸消化功能強大,則無需過分在意食物是否溫熱,只要不冰牙即可;即便是瘦弱消化不良者,也不建議吃滾燙的食物,熱騰騰的飯菜,還是要吹一下,等到四十多度不燙嘴的時候再放進嘴里。否則,我們嘴里、食道和胃的黏膜,就像烤肉一樣,會被燙熟變性,還會增加癌癥風險。

晚飯吃太晚有害

時下,不少老年人喜歡等兒女回來吃團圓飯,而兒女的下班時間多在五六點,到家吃完飯都要到七八點了,而這樣的生活習慣是非常不利于老年人健康的。

妨礙消化影響睡眠 人進入老年后消化功能衰退,加上夜生活都比較少,如果七八點才吃完飯,一兩個小時后就要上床休息,這么短時間內胃腸消化系統無法將食物徹底消化,因而老人上床后會感覺肚子脹、胸口堵等癥狀,有時水分消化快,需要起夜兩三次,睡眠自然不會好。

導致結石 食物中所含鈣質在消化過程中,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則隨尿液排出。人體排泄鈣質的高峰時間是在進食后的四到五個小時。晚飯吃得晚睡得早,易使體內鈣質濃度升高且不易排出,經長時間的潴留沉積,就會成為鈣結石。

傷及心腦血管 按照健康飲食比例,晚餐應該少吃。可是晚上七八點才吃,這個時候人肯定餓了,吃多在所難免。此外老人為兒女做的晚飯都很豐盛,魚肉蛋這些都不會少,這個時候看不見的危機正在悄悄傷害老人的心腦。

老年人的晚飯一定要在七點之前吃完,這樣才能利用晚飯后的時間散散步、活動活動,讓食物多消化一些。至于和兒女吃團圓飯,可以考慮在周末休息時,將晚飯時間提前,這樣既享受了親情又不影響健康。

能當菜吃的中草藥

文/吳欣耘

薄荷。剛采摘的薄荷葉清爽可口,有清心明目、解毒敗火、疏風散熱、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等多種保健功效。薄荷除了用來泡茶外,還可以和豆腐一起烹炒,或者與鯽魚一起煲湯。需要提醒的是,有夜間盜汗、煩躁不安、皮膚瘙癢、吹風容易感冒等癥狀的人以及脾胃虛寒、腹瀉者要少吃。

蒲公英。據《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熱解毒、消腫及催乳作用,對治療乳腺炎十分有效。此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緩解腹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蒲公英吃法多樣,可生吃、炒食、做湯,還可焯水后涼拌。但臉色蒼白、無力怕冷、受風易感冒及脾胃虛弱者最好不要吃。

第10篇

感冒、胃腸炎、皮膚瘡瘍及口腔炎等疾病,大多與細菌及病毒感染有關。日常飲食中有不少食品具有殺滅致病性微生物的功效,能起到消炎殺菌、抗病毒及驅蟲作用。我們不妨經常多選食些這類保健食品。

大蒜:大蒜中的蒜素具有抑菌和殺菌作用,是目前所知的最好天然廣譜抗菌食品。常吃大蒜可防治流感、細菌性痢疾、腦炎、大葉性肺炎、傷寒等傳染病。大蒜制膏涂抹外傷局部,能防治感染且加速傷口愈合。大蒜以生吃抗菌效果最佳。

蔥:蔥白中含蔥蒜辣素,可殺死病菌,對痢疾桿菌、皮膚真菌有明顯抑制作用。用鮮蔥搗泥外敷于化膿性創面上,有明顯的殺菌消炎功效,并促使肉芽組織生長。常吃生蔥還可殺滅口腔中的病菌。

食醋:醋中所含的醋酸,可抑制和殺滅多種致病菌。經常食醋,能有效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炎等疾病。

荸薺:荸薺中含有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生吃荸薺或用荸薺絞汁漱喉,對咽喉發炎之腫疼有效,并有預防流腦作用。

蘑菇:香菇、草菇、平菇及靈芝的提取物均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香菇對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的生長均有較強抑制作用;香菇多糖還能抑制結核分枝桿菌和單核細胞增生及李斯特菌。一些蘑菇具有抗病毒活性作用。

蒲公英:蒲公英煎液有廣譜抑菌和明顯殺菌功效,對急性扁桃體炎、結膜炎、尿路感染、乳腺炎、氣管炎等均有療效。蒲公英以生食效果更佳。

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明顯抑制作用。涼拌生吃馬齒莧或煎水服,對急性腸炎、乳腺炎、腎炎水腫、痔瘡出血等都有治療效果。特別是治療細菌性疾病,用大劑量鮮馬齒莧搗汁沖服,效果極佳。

梅:梅及梅制食品均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對于腸道各種傳染病,如傷寒、霍亂、痢疾及腸炎,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由梅制成的流膏或是梅肉精,其酸度強,服用后能直接抑制腸道內細菌的繁殖或直接殺滅病菌。有人認為,梅用于抗菌消炎的療效不亞于磺胺類藥物。

山楂:山楂對疾病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經常食用能防治由這些致病菌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及其它器官組織的感染性疾病。

第11篇

一、茼蒿

茼蒿又名蓬蒿,為菊科一年生綠葉蔬菜,茼蒿的根、莖、葉、花都可入藥,有清血、養心、降壓、潤肺、清痰的功效。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選地整地

栽培茼蒿的土地最好選用半沙壤土,要求有方便的灌溉條件。選好地后進行耕翻,施入少量糞干作基肥,與表土層混合均勻,做成寬1.4~1.5m的平畦,準備播種。

2.播種

播種方法可采用撒播或條播,撒播每667m2 用種量4 ~5kg,為了增加產量,提高質量,用種量可加大到6 ~7kg;條播按行距約10cm 播種,667m2 用種量約2.5~3kg。為了出苗整齊和早出苗,播種前可進行浸種催芽,將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出稍晾后在15~20℃條件下催芽,待種子露白時播種,播后覆土約1cm 厚。

3.間苗和除草

茼蒿在播種后約1周即可出苗,在幼苗長到具有2~3片真葉時,應進行間苗,并拔除田間雜草。撒播的間苗應3~4cm。

4.澆水

茼蒿在生長期間不能缺水,應保持土壤濕潤,但在雨季播種的茼蒿,在種苗剛出土時,應控制水分,以防猝倒病發生,這以后應保持田間經常濕潤,遇雨注意防澇,排除積水。

5.施肥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一般667m2施用腐熟的糞干300~400kg。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一般在苗高10~12cm 時開始追肥,667m2 用尿素20~25kg。

二、馬齒莧

馬齒莧又名長命草、酸米菜、瓜子菜,一年生野生蔬菜。其口味微酸、性寒、滑爽,有清熱解毒、涼血滑腸、健胃消積之功效,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治療熱毒痢疾有很好的效果。其人工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栽培時期

馬齒莧從春季到秋季均可栽種。春播開始較遲,品質柔嫩。夏、秋播種易開花品質粗老。一般2~8 月間均可播種。

2.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也可以用其莖段或分枝扦插繁殖。

2.1播種育苗

馬齒莧在春季斷霜后就可以露地播種,如要提前上市可用保護地育苗移栽。選地勢平坦,灌排方便,雜草較少的田塊,深翻曬垡,施入有機肥,然后作畦。馬齒莧的種子很小,所以播種前要先施基肥,再耕耙,做成1.2m 寬的畦,畦面要平,土要細,為了保證種子撒播均勻,可將種子摻上細土再播,播后適當壓實面畦,再澆水。保護地育苗,在播后要加蓋地膜和蓋棚,出苗后立即去掉地膜。馬齒莧苗期生長很慢。要注意清除雜草,幼苗長到3~4cm高時就要開始間苗,間苗分次進行,逐步加大株距。育苗田苗高5cm以上就可以移栽,移栽田的整地及定植株距可以參照莖段或分枝繁殖法。

2.2 莖段或分枝繁殖法

選擇肥沃的田塊,施足底肥,耕耙后做成1~1.2m寬的畦,再把未開花結籽的野生植株分剪成5cm左右長的莖段或分枝,以8~10cm的株距扦插1/2以上入土,然后澆水,待發根后追肥。

2.3 肥水管理

早春播種的出苗較晚,需7~15天,晚春和秋播的出苗只需4~6 天。結合墑情應適時灌水,當苗出現2片真葉后應追1 次肥,之后每次采收后再各追肥1 次。馬齒莧為淺根系植物,生長期間經常追施一點氮肥,其莖葉可以生長肥嫩粗大,增加產量,遲緩生殖生長,改善品質。

2.4 病蟲害防治

馬齒莧的病蟲害較少,病害主要有白銹病和菌核病。白銹病可選用50%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霜脲氰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菌核病可選用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 倍液兌水噴霧,7~10天一次,連噴2~3次可控制病害。

三、苦苣

苦苣是菊科苦苣屬,性寒、味苦,具有清肺止咳、益肝利尿、消食和健胃作用;食用其嫩葉部分,可涼拌、做湯或爆炒,也可制成脫水干菜及軟包裝保鮮產品。

1.選擇適宜品種

選擇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產量高、品質優、株型好的苦苣品種。

2.培育壯苗

2.1種子處理

無公害苦苣栽培,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方法,畝用種量25g,播種前在陽光下晾曬滅菌5~6小時,或用種子干重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2.2營養土配制

床土選用二年以上沒有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園田土與充分發酵腐熟的牛馬糞按3:1比例;且每立方米加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kg、生物有機肥2kg、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10g充分拌勻過篩,裝營養缽備用。

2.3播種

選擇一塊二年以上沒有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做苗床,播種前對苗床澆足底水,水滲下后播種,一般每平方米需種子5g,播后蓋0.5cm厚細土,為保持土壤濕潤上覆地膜,當70%苗拱土后撤去地膜。

3.定植

3.1定植前準備

定植前一定要清除田間前茬作物的殘留物,進行深翻曬地。有條件的采取高溫悶棚消毒。

3.2定植方法

苗齡35~40天,5~7片真葉時定植,定植密度行距35cm,株距25cm,定植深度以剛剛埋沒土坨為宜。定植后立即澆水,以促進緩苗。

4.整地施肥

苦苣采用壟作或高畦栽培,行距為35cm,壟高15cm。結合整地(畝)施充分腐熟農家肥8000kg,三元復合肥25kg,三魚酵素菌肥30~40kg;同時用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噴灑溝內防治地下害蟲。

5.病蟲害防治

苦苣菜病蟲害發生較輕,隨著種植年限增加病蟲害亦逐年加重,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等傳染病和生理病害。

5.1病毒病

防治病毒病時采取殺滅蚜的方法減少傳毒機會,藥劑防治可使用20% 病毒A可濕性粉劑或1.5% 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

5.2霜霉病

發病初期選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 倍液噴霧。

5.3軟腐病

使用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3%g菌康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

5.4蟲害

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溫室用煙霧法即:20% 敵敵畏煙劑每畝400g;防治菜青蟲可用BT 乳劑200倍或5%抑太保乳油1500 倍液噴霧;一般每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6.及時采收

根據市場行情及下茬作物安排情況適時采收,采收宜在早晨進行以防葉片萎蔫。

第12篇

除了藥物治療外,飲食的調養也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宜多選用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現給大家介紹以下6種食物:

1.黃豆

黃豆性平,入脾、大腸經,有健脾益氣的功效。黃豆的蛋白質含量高達40%,而且氨基酸的種類比較全,所含人體必須氨基酸的比例與人體的需要十分接近,其蛋白質的質量不亞于動物蛋白,可以彌補谷物中氨基酸的不足。黃豆中所含的脂肪優于動物脂肪,它含有油酸和亞油酸。這類脂肪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黃豆所含的纖維富含皂苷,它通過吸收膽酸促進膽固醇的代謝,有助于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內沉積。以大豆為原料制成的豆豉含有大量B族維生素和尿激酶,可防止腦血栓的形成。黃豆不宜生吃,生黃豆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需要加熱才能破壞。經常服食豆制品對高脂血癥、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脂肪肝患者都很有益處。

2.山楂

山楂又名紅果、山里紅、胭脂果,是野生山楂的果實。山楂中所含的三萜類和黃酮類成分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血清膽固醇,加強和調節心肌功能的作用。山楂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每百克山楂果肉中含維生素C 89毫克,僅次于鮮棗和獼猴桃。而且山楂中的維生素C能被其本身的酸性物質所保護,加熱后不被破壞,更是其他水果所無法比擬的。維生素C在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減肥、降脂、抗衰老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山楂的多種制劑都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對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增高都有良好療效,是降脂復方中最常用的藥物之―。

3.香菇

香菇有降壓、降脂、抗病毒、抗癌等多種作用。香菇中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80%以上是亞油酸,它是香菇降壓、降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物質。香菇中含有的香菇嘌呤等核酸物質能促進膽固醇的分解和排泄,連續服用能降低膽固醇及甘油三酯。香菇中所含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臨床觀察發現,患有高脂血癥的患者服用炒鮮香菇或香菇湯(每日90克)一段時間,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明顯下降。

4.蘋果

蘋果中含有大量蘋果酸和果膠,能分解體內的脂肪,降低膽固醇。蘋果酸和果膠在腸道中能與膽酸結合,阻止膽酸被重新吸收進入血液,使血液中的膽酸含量減少,膽固醇向膽酸的轉換增加,從而降低膽固醇的含量。荷蘭的科學家所做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老年冠心病患者每日吃一個以上的蘋果(至少110克),可以將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險性降低一半。這種作用是蘋果中所含的類黃酮所決定的。類黃酮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通過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此外,類黃酮還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再有,蘋果含有較高的鉀,而含鈉較低,是高血壓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5.大蒜

大蒜含有大蒜素,能抑制和殺滅多種細菌,因而被稱為“天然廣譜抗生素”。近年來的科學研究表明,大蒜可以降低血清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能防治動脈硬化。研究人員曾對30名冠心病患者用大蒜進行治療,8個月后,這些患者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明顯降低,而有益健康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有所增加。大蒜中的蒜氨酸和環蒜氨酸是降血脂的有效成分。大蒜所含的苷類能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明顯降低。大蒜中的有效成分加熱會失去作用,所以用于食療以生食為佳。因大蒜刺激性較強,過量食用會引起眼瞼炎和結膜炎,損傷胃黏膜,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出現胃出血。所以不宜早晨空腹服用,應適度適量。

6.馬齒莧

馬齒莧又稱長壽菜,含有α-亞麻酸。它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而且含量很豐富,具有抑制人體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生成的生理功能,能防止冠心病和高脂血癥。α-亞麻酸還可以使血管內皮細胞合成的前列腺素增多,使血小板的血栓素A2減少,從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起到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馬齒莧富含鉀鹽,從馬齒莧中攝入的鉀作用于血管壁上,可以擴張血管壁,阻止血管壁增厚,從而降低血壓,減少中風的發生率。地中海地區冠心病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其他地區,可能與該地區的人喜歡食用馬齒莧有關。

小貼士

有降脂降壓作用的果蔬

山楂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還可擴張外周血管而降低血壓。

獼猴桃可降血脂及降低血壓。

酸棗肉浸膏及果肉能明顯降低血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癥狀,還可擴張血管而降低血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川市| 喀什市| 池州市| 伊川县| 靖西县| 红桥区| 鹤山市| 雅江县| 柘荣县| 石屏县| 北川| 克山县| 韶山市| 安顺市| 福贡县| 疏勒县| 瓮安县| 罗江县| 华阴市| 福泉市| 沂水县| 郯城县| 宁夏| 揭西县| 黔南| 天峻县| 砚山县| 南雄市| 保康县| 芜湖市| 凤城市| 巩留县| 汝州市| 班玛县| 个旧市| 敦化市| 潞城市| 商南县| 津市市| 汤原县|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