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2 09:21: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牙齒護理,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09)08-0061-01
【關鍵詞】兒童時期;護理;口腔不良習慣;最佳治療時間;牙齒畸形;發(fā)育畸形;口腔功能
兒童的乳牙一般到2歲半左右全部萌出。在生產(chǎn)發(fā)育過程中,由于遺傳、疾病、營養(yǎng)不良,替牙障礙、口腔不良習慣等因素,可能導致牙、頜、面部發(fā)育畸形,影響面部美觀及口腔功能。由于兒童時期細胞代謝最旺盛,組織改建快,故目前國內(nèi)外公認牙齒畸形的最佳治療時間一般在10~12歲左右,通常在青春期生長高峰之前。現(xiàn)針對目前兒童牙齒的矯正及護理做以下總結(jié)。
牙齒矯正是針對一些牙齒排列不齊、咬頜關系不正常的人群的治療方法。牙齒排列不齊的人比一般人更易發(fā)生齲齒,而咬頜關系不正常更會影響到骨骼發(fā)育及臉部形狀的美觀。
兒童正畸的最佳年齡:兒童正畸的最佳年齡是在兒童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如果只是牙齒排列不齊,一般情況下男孩在12~14歲,女孩在11~13歲就要開始做正畸了。如果錯過最佳年齡,十八歲以后再做正畸會增加難度和時間的。
反頜牙兒童正畸的最佳年齡:兒童牙齒反頜要在兒童4歲時就開始了,反頜等咬頜關系不正常的兒童,還會影響其臉形的發(fā)育。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及時地帶您的孩子到口腔醫(yī)院或正規(guī)的口腔診所前去就診。
兒童正畸過程所需時間:一般兒童正畸全過程大約需要1~2年的時間,正畸過程的長短不僅取決于醫(yī)師的設計,還取決于每個孩子牙齒的畸形程度。
正由于正畸有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還需孩子與大夫的配合,因此需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克服孩子的恐懼心理。但是孩子是否需要正畸,也不能任聽孩子們自己的愿望,家長們最好聽取專業(yè)口腔科大夫的建議,不要錯過了最佳正畸年齡。
正畸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牙頜畸形治療療程較長,一般需2年左右,疑難病例或不配合治療等可能使療程延長。
(2)矯正治療實行復診預約制,應按預約時間診治,并按醫(yī)囑積極配合治療,保護矯治器,保持口腔衛(wèi)生。
(3)戴固定矯正器一周內(nèi),牙齒根部會有輕微不適或疼痛,屬正常情況,如疼痛持續(xù)明顯或漸進性加重,請與醫(yī)生聯(lián)系。
(4)不能吃較硬、帶粘性、過冷或過熱的食物,以免固定矯正器脫落、變形,影響療效。
(5)佩戴矯正器后,會導致口腔內(nèi)大量有害細菌繁殖,誘發(fā)牙齦炎、牙周炎,須堅持使用正畸專用牙刷,認真刷牙,以有效預防和治療上述癥狀,保持口腔清潔。
(6)患者不能自行調(diào)整矯正器,如發(fā)生鋼絲折斷、脫出,應立即復診。不能自行增減橡皮圈牽引力量,以免引起牙齒松動壞死。
(7)如鎖槽不慎脫落,應立即與醫(yī)生聯(lián)系。如牙圈脫落,請保存好,下次復診時交與醫(yī)生重新黏結(jié)。
我也跟身邊一些中國媽媽交流乳牙保健的問題,對于西方人頻繁的嬰幼兒牙齒保健,媽媽們覺得這有些小題大做了。其實,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qū)。西方人將牙齒健康看得極重不僅僅是影響外觀或是體現(xiàn)家庭良好教養(yǎng),更直接決定了健康人生的第一步――食物進入人體。同時,牙齒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生活質(zhì)量。
什么時候開始清潔寶寶的牙齒?
在加拿大,醫(yī)生被新手爸媽問得最多的問題之一――“我們應該什么時候開始清潔寶寶的牙齒”。答案很明確,從寶寶開始出第一顆乳牙就開始了!
寶寶通常在6個月左右就開始出牙。雖然他們并沒有馬上開始使用這些牙齒咀嚼食物,但醫(yī)生仍然建議,媽媽在每次喂食完畢后進行清潔。有些新手媽媽可能會大呼,天哪,我每隔2小時就要喂一次奶,難道每次都需要清潔嗎?那每天不是需要清潔十多次?寶寶嬌嫩的口腔怎么受得了?
請注意:這里的清潔牙齒,并不是像我們成人那樣刷牙。而是使用嬰幼兒專用的潔齒工具蘸水輕輕“按摩”一下寶寶的小乳牙。這樣做除了清除牙齒上殘留的奶汁外,也可以讓孩子盡快適應和習慣刷牙,相信很多過來人爸爸媽媽都有過讓孩子乖乖學會自己刷牙的痛苦經(jīng)驗。如果媽媽真的做不到每次喂食后都進行清潔,育兒專家的建議是,一開始的乳牙清潔,每天至少需要2次。
潔齒工具怎么準備?
在一個小范圍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新手媽媽在寶寶剛開始出牙時,會使用一塊干凈的紗布,環(huán)繞手指,蘸水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齒。這個做法,沒什么太大的問題,但因涉及到寶寶的口腔,所以對這塊紗布的要求其實是很高的。
有條件的父母選用一次性紗布是最好的。如果是反復利用一塊紗布,那就要做好清潔和消毒的工作。如果消毒不徹底,牙齒的清潔是做了,卻把其它病菌帶進寶寶的口腔,得不償失。
加拿大育兒專家推薦一種名為“指套牙刷”的專用潔齒產(chǎn)品。一般由天然硅膠制成,指套頭部附有柔軟而有韌性的刷頭,還可以根據(jù)新手媽媽手的大小來選擇不同的型號。用完后只需放入沸水或消毒器中消毒即可,方便輕巧,其柔軟性和導熱性也不會讓寶寶產(chǎn)生強烈的不適感,更易于寶寶適應刷牙這個過程。
而關于清潔用的水,加拿大衛(wèi)生部建議使用清水或低濃度鹽水來清潔3歲以下嬰幼兒的牙齒。加拿大專家指出,為什么只用清水或低濃度鹽水呢?因為,嬰幼兒有無意識吞咽動作,如果不慎吞咽了含有氟利昂等有害成分的潔齒劑,會對孩子健康造成可能的危害。
什么時候用牙膏
當孩子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蛀牙或其他問題時,醫(yī)生通常會建議開始給寶寶使用牙膏。請注意,并不是讓你使用少量的成人牙膏給寶寶刷牙,而必須是兒童專用牙膏。兒童專用牙膏跟成人牙膏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成分。加拿大的兒童專用牙膏蘊含防齲有效成分和天然木糖醇,可有效防止乳牙齲齒的發(fā)生以及緩解蛀牙的狀況。另外,它不含任何研磨劑、發(fā)泡劑、香料和色素,不會傷害寶寶稚嫩的乳牙,最重要的是,萬一吞食亦不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危害。
貼心提示:爸爸媽媽不能因為兒童專用牙膏可以吞食就掉以輕心,一定需要盡早教會孩子把牙膏水吐出來,并學會用清水漱口,直到口腔內(nèi)不再殘留牙膏水。
一個需要強調(diào)的觀點:加拿大專家特別不建議爸爸媽媽為了提高孩子刷牙的興趣而為孩子購買帶有果香味或是可口甜味的兒童牙膏,哪怕是由純天然的食物添加劑構成的。他們認為,應該從小就讓孩子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牙膏不是食物,它不能吃。可食性兒童專用牙膏的設計,只是為了以防萬一。
下一期《牙齒護理,從乳牙開始(下)》我們會進入實戰(zhàn),學習分享清潔寶寶牙齒的具體方法。敬請期待。
【摘要】總結(jié)40例氣管插管病人的護理心得
【關鍵詞】重癥監(jiān)護病房 ;插管固定 ;口腔衛(wèi)生
【Key Words】Intensive Care Units, Intubation Fixed , Oral Hygiene
1 臨床資料
本組40例,男28例,女12例。其中術后14例,呼吸衰竭26例,年齡在60歲以上32例,60歲以下8例,其中牙齒沒有或缺失不全的有15例。
2 討論
在ICU經(jīng)口氣管插管是搶救窒息、心肺復蘇、呼吸衰竭等危重癥急救的常用措施。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有效機械通氣。在不影響對患者搶救生命的情況下,為避免氣管插管發(fā)生患者牙齒松動、口唇破潰出血、口腔潰瘍或非計劃拔管[1],對危重患者合理固定氣管插管及做好口腔護理十分必要。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我們摸索出改良的氣管插管固定方法及口腔護理,收到較好效果。
1 常用氣管插管固定方法
1.1 膠布固定法:牙墊加醫(yī)用膠布固定法。用布膠布將氣管插管與牙墊固定在一起,然后再用交叉法把膠布固定在患者的兩邊腮幫,以起到固定氣管插管的目的,防止插管插入過深導致一側(cè)肺不張,插管過淺易使導管脫出,檢查其深度,保持氣管插管下端在氣管分叉上1~2cm,但由于口腔處于開放狀態(tài),口腔吞咽及自潔能力下降,口腔分泌物增多,容易導致膠布脫落,起不到粘附固定的作用,以及口腔潰瘍的發(fā)生。
1.2 繩帶固定法:就是在膠布固定的基礎上,用繩帶系在門齒處的氣管插管上,然后繞頸一周,起到雙重固定氣管插管的目的,但由于患者口腔分泌物較多,不可預防的會流到繩帶上,容易滋生細菌,導致口唇皮膚的破潰。
2 改良氣管插管固定方法及口腔護理.
保持氣管插管插入時的深度(即氣管插管的末端距門齒的距離),利于保持呼吸道通常,有效進行機械通氣是氣管插管固定的主要目的。根據(jù)較多臨床實踐總結(jié)分析,傳統(tǒng)的氣管插管固定方法,有較多弊端,容易損壞患者的牙齒,造成牙齒的松動,牙墊導致患者嘴唇干燥.脫皮.破潰.流血,膠布(如果患者為干性皮膚,過敏體質(zhì))容易造成臉部皮膚撕破損傷. 紅疹.容易導致口臭.口腔潰瘍。因此我們對氣管插管的病人,首先檢查其口腔,若其牙齒整齊,一顆不少,那就不得不用牙墊,為了減少其弊端,可在牙墊語嘴唇接觸的地方裹上一層紗布,起到緩沖磨損口唇的目的,若患者有部分牙齒脫落,甚至沒有牙齒的,可將氣管插管移到?jīng)]有牙齒的地方,這樣可以不用牙墊,因為不怕他牙齒咬扁插管,而且牙墊對沒有牙齒的患者牙齦損傷比較明顯,這樣的病人,一般這樣固定,測量好插管外露長度后,先用普通膠布在插管上繞一圈,一來做個標記,二來寸帶在膠布上打結(jié)固定比直接在插管上打結(jié)固定更不容易滑動,并且進行口腔護理時也方便許多。一般用生理鹽水沖洗法,但是經(jīng)過長期實踐發(fā)現(xiàn),由于危重患者大量使用抗生素,口腔粘膜的抵抗力低下,以及為保持氣道通暢,反復多次吸痰刺激口腔粘膜等,一邊沖洗鹽水一邊用吸痰管抽吸,容易造成口腔粘膜破潰出血,容易滋生細菌,不利于口腔清潔的目的。而改用口腔棉球擦洗的方法,則好了許多,一天三次或最少兩次進行口腔棉球擦洗,然后及時更換固定插管的膠布.繩帶及紗布。一般用生理鹽水.口潔靈溶液,若為真菌感染,可用2%―4%NaHCO3溶液進行口腔護理,總而言之,根據(jù)口腔酸堿度及臨床化驗單,可有效選擇口腔護理溶液。擦洗重新固定結(jié)束后,在患者口周涂上石蠟油可明顯減少口周粘膜破潰率。
3 小結(jié)
經(jīng)過上述改良的插管固定及口腔護理,收到比較好的臨床效果,大大減少了口唇皮膚的破潰及口腔潰瘍的發(fā)生,也減少了許多在這方面的醫(yī)患矛盾,通過對細節(jié)的精心護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我們ICU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參考文獻
【關鍵詞】口腔臨床護理;口腔護理;臨床護理;口腔疾患;口腔;護理
口腔是由頰、硬腭、軟腭以及舌頭等組成,口腔內(nèi)覆蓋著由鱗片狀上皮組織構成的黏膜,并且有牙齒及唾液腺等組織。口腔具有輔助說話、咀嚼食物、水解淀粉以及分泌唾液等重要功能。由于口腔的溫度、濕度和食物殘渣適宜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使口腔內(nèi)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另外,由于口腔與外界相通,也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徑之一。當人體健康時,由于機體抵抗力強、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殺菌作用,以及經(jīng)常進行飲水、進食、刷牙、漱口等一系列活動,對于過度生長的細菌和外侵的病原微生物起到了一定的清除作用而不至于引起口腔感染。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時,飲水、進食量少,咀嚼及舌頭的動作減少,唾液會分泌不足,自潔作用受到影響時,病原體可能會乘機在濕潤、溫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癥、潰瘍、腮腺炎等疾病的發(fā)生。甚至于會通過血液、淋巴導致其他臟器感染,進而會給患者全身帶來危害;還可能會引起口臭,影響到人與人之間愉快的交往,影響到食欲和消化功能。因此,對于患者而言,保持口腔清潔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于昏迷、高熱、禁食、血液病、口腔咽喉部疾病的患者,更是應該做好口腔的護理。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隨機抽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45例,分析研究其口腔疾病治療過程中臨床護理情況。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最大者77歲,年齡最小患者14歲,平均年齡34歲。
1.2臨床表現(xiàn)通過對患者全身自主活動能力和口腔清潔自理能力觀察,判斷需要完全協(xié)助還是部分協(xié)助。對于所患疾病是否具有傳染性、是否需要進行相關隔離與防護措施。
1.3口腔評估通過觀察患者口與唇的色澤、濕潤度、有無干裂、出血及皰疹等。口腔黏膜的顏色、完整性,是否有潰瘍、皰疹,是否有不正常的滲出液,比如說血液、濃液等。觀察患者牙齒的數(shù)量是否齊全,有無義齒、齲齒、牙垢等。觀察牙齦的顏色,是否有潰瘍、腫脹、萎縮或者出血等。舌的顏色、濕潤度,有無潰瘍、腫脹以及舌面積垢等。觀察腭部、懸雍垂、扁桃體等的顏色,是否腫脹,有無不正常的分泌物等。檢查口腔氣味,有無異常氣味,如氨臭味、爛蘋果味等。
1.4健康指導評估指導患者對于個人口腔衛(wèi)生與口腔疾病、全身疾病的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指導患者對于口腔清潔的正確方法的認識和掌握程度,比如說刷牙的正確方法和合理的清潔次數(shù)等。
2一般口腔護理
適用于不能起床的患者。抬高床頭支架,使患者取斜坡臥位,也可以側(cè)臥或頭偏向一側(cè),取患者的干毛巾圍于頜下,臉盆放于旁邊接取漱口污水,備好牙刷、牙膏、漱口水,讓患者自己刷牙。病情需要時可由護士協(xié)助進行,刷牙后要擦干面部,整理好用物。
2.1指導刷牙對于口腔疾病患者而言,刷牙是必不可少的一關,一般宜在早晨起床或者臨睡前進行,正確方法是上下顫動刷牙法。刷牙時,將牙刷毛面輕輕放于牙齒及牙齦溝上,刷毛與牙齒45°角,快速環(huán)形來回震顫刷洗,每次只刷2-3顆牙齒,刷完一處再刷臨近部位。前排牙齒的內(nèi)面,可用牙刷毛面的頂端震顫刷洗,刷洗牙齒的咬合面時,刷毛與牙齒平行來回刷洗;刷洗完牙齒后,再刷舌面。另外一種方法簡便的方法是上下豎刷法,沿牙齒縱向刷,牙齒的內(nèi)、外、咬合面都應刷到。
2.2牙線剔牙法牙線多用絲線、尼龍線等。取牙線40cm,兩端繞于兩手中指,指間留14-17cm牙線,兩手拇指、示指配合動作控制牙線。用拉鋸式輕輕將牙線越過相鄰牙接觸點,壓入牙縫,然后用力彈出,每個牙縫反復數(shù)次即可。
2.3義齒的護理義齒也會積聚食物碎屑,必須定時清洗。佩戴義齒者應當白天持續(xù)佩戴,這樣對增進咀嚼功能、說話與保持面部形象均有利;晚間應卸下,可以減少對軟組織與骨質(zhì)的壓力。卸下的義齒浸泡在冷水中,以防止遺失或者損壞,不能自理者可以由護士協(xié)助進行。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操作前洗凈雙手,幫助患者取上下腭部位,再取下面的義齒放在冷水杯中;二是用牙刷刷洗義齒的各面,用冷水沖洗干凈,讓患者漱口后佩戴上義齒;三是暫時不用的義齒,可泡于冷水杯中加蓋,每日更換一次清水。不可將義齒泡在熱水或者乙醇內(nèi),以免義齒變色、變形和老化。如果遇到義齒松動、脫落、破裂、折斷,但未變形時,應將損壞的部件保存好。
3特殊口腔護理
3.1目的保持口腔清潔、濕潤、舒適,預防口腔感染等并發(fā)癥。去除口臭,增進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觀察口腔黏膜、舌苔的變化及有無特殊口腔氣味,了解病情的動態(tài)變化情況。
3.2適應癥主要適應危重、禁食、高熱、昏迷、胃插管、大手術后、口腔疾患及血液病等口腔清潔自理能力存在缺陷的患者。
3.3藥物護理常用藥物主要有錫類散、新霉素、口腔薄膜、制霉菌素甘油、西瓜霜、金霉素甘油、消炎散、口潔凈等。在用于清洗時可以用0.9%氧化鈉溶液進行口腔清潔,預防感染的發(fā)生。
4討論
4.1口腔患者臨床護理時護士要協(xié)助患者進行,先濕潤口唇,用壓舌板輕輕撐開患者頰部,昏迷患者或者牙關緊閉者用開口器打開并固定,借助手電筒的光線評估口腔情況。
4.2醫(yī)護人員協(xié)助患者用溫開水漱口后,囑患者要張口,用壓舌板輕輕撐開一側(cè)頰部,用彎曲管鉗夾持含有漱口溶液的棉球,依次由內(nèi)向外沿牙縫縱向擦洗上牙列外側(cè)面、內(nèi)側(cè)面、咬合面,下牙列外側(cè)面、內(nèi)側(cè)面、咬合面,再弧形擦洗頰部,然后采取同樣的方法擦洗對側(cè)。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選取的90例病人均為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病人。按照病人入院順序進行編號,然后抽取奇數(shù)為對照組,偶數(shù)為觀察組,兩組各45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27歲~70歲(34.0歲±5.5歲);病程為3個月至1年。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28歲~72歲(35.0歲±5.4歲);病程為2個月至1.2年。兩組病人均為長期臥床,一般資料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排除標準
應有具體的排除條件:①已接受相關治療并可能影響效應觀測指標。②伴有可能影響效應指標觀測、判斷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狀況。③特征人群(嬰兒、高齡、精神病、病情危篤)。④其他諸如住地過遠、不便隨訪等情況。
1.3方法
1.3.1干預方法
1.3.1.1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的棉球擦拭法進行口腔護理,即采用相應的口腔護理液濕潤棉球之后,按照一定的順序?qū)诖健⒀例X各面、頰部、舌和硬腭進行清潔。
1.3.1.2觀察組
①試驗材料:指套牙刷,制成材料為無毒的硅膠,長50mm,頂端呈封閉圓錐形,另一端為圓形開口,外直徑為20mm~21mm。在近頂端一側(cè)外壁有總面積達到了19mm×8mm×5mm的菱形刷毛區(qū)。②使用方法:使用之前需將牙刷進行清洗,最好煮沸1min~2min,做消毒處理。然后將牙刷套在食指上,蘸水或者口腔的清潔劑之后按照口腔、牙齒、舌苔和硬腭的順序進行清潔,擦拭的重點為牙齒和牙床交界處以及兩顆牙齒之間的區(qū)域。使用之后將指套牙刷進行清潔、晾干。
1.2.2觀察項目
1.2.2.1口腔炎
采用照明電筒觀察病人口腔內(nèi)有無口腔黏膜改變狀況,比如水腫、糜爛等。
1.2.2.2口腔清潔程度
由護士對病人呼出的氣味進行評定,0分表示沒有異味,1分~2分表示異味較輕,3分~9分表示異味較重,10分表示異味難以忍受。
1.2.2.3牙齒細菌
存在數(shù)采用儀器對病人刷牙之后牙齒上細菌的殘留數(shù)進行檢測。
1.2.3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臨床資料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包。計量資料屬正態(tài)分布的采用(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取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討論
2.1選購嬰兒指套牙刷時的要點
仔細查看構成材料,一定要保證是安全無毒的材料制成的產(chǎn)品,因為是入口產(chǎn)品,所以需要保證牙刷上沒有污點和斑點。指套牙刷的刷頭毛不需要太多,但是一定要保證柔軟和富有韌性,以便有效清潔牙齒上的附著物。最好選用后面有疙瘩的指套牙刷,這樣可以幫助按摩牙齦。
2.2適當?shù)男睦碜o理和飲食護理配合
對于長期臥床的病人而言,他們會有不同程度的煩躁、消極心理,這都會對治療和護理造成影響,因此做好心理護理工作極為重要。對于長期臥床的病人而言,除了要注意口腔清潔之外,平時的食物最好以易消化流質(zhì)食物為主,多翻身叩背以防止壓瘡,四肢和身上的肌肉要常常按摩和運動,被動運動和主動運動都是可以的。
2.3口腔護理的好處
可以保持口腔的清潔、濕潤,預防口腔的潰瘍以及感染等并發(fā)癥;還可以防止口臭、口垢,有利于促進食欲;同時通過對口腔進行護理,可以觀察口腔的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有無潰瘍、口臭或者感染等。
2.4嬰兒指套牙刷的優(yōu)點
①指套牙刷的清潔效果較好,指套牙刷是套在手指上進行操作的,操作時比較靈活,口腔內(nèi)各個面都能夠被清潔到。對照組采用的棉球擦拭法無法清潔到厚膩的舌苔,沒有黏附作用,不容易將殘渣帶出來,而指套牙刷的摩擦力比較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清除舌苔。②指套牙刷是由無毒的硅膠制成,不會對病人的牙齦造成損傷。③嬰兒指套牙刷方便購買,成本較低。④操作者可以為病人,也可以為護理人員,使用方便、舒適。
關鍵詞:老年牙周炎患者;綜合護理;影響效果
牙周炎為一種口腔疾病,主要癥狀是牙周膜、牙齦、牙骨質(zhì)、牙槽骨出現(xiàn)慢性感染,因為齦下微生態(tài)的特點,使牙齦下產(chǎn)生了大量的病菌,使牙周出現(xiàn)炎性的破壞。牙周炎若得不到及時治療,會造成牙齒的喪失[1]。該疾病主要的癥狀為出血、牙槽骨的吸收、形成牙周袋、咀嚼無力,在治療過程中還會受到較大的痛苦,所以需要給予一定的護理措施。選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1例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療基礎上給予護理,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對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1例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療基礎上給予護理。實驗組57例(男性28例,女性29例),年齡54~81歲,平均(66.9±5.3)歲。對照組44例(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齡56~83歲,平均(37.3±5.6)歲。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對照組給予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心理護理 在治療前要與患者進行良好的交流溝通,引導患者說出疑惑的問題,護理人員耐心詳細的對其解答[2]。并告知患者在治療中需要其良好的配合,若配合的好能夠大大提高治療的成功率,減輕病痛。很多老年患者并不能較好的理解治療方法而導致懼怕心理,因此護理人員可以對這類患者進行牙周基礎治療的具體操作演示,使患者的緊張情緒得到消除。
1.2.2健康教育知識 牙周炎的患者在口腔的衛(wèi)生知識方面步態(tài)了解,為了避免患者病情復發(fā),要對其進行健康知識的宣教。患者在候診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就要將口腔保健的手冊發(fā)放給患者,并給予口頭上的知識宣教[3]。還可以在牙齒模型上給予正確刷牙的示范,使患者保證正確的刷牙方法。使口腔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情況。護理人員還要對牙周炎的基本知識進行講解,并在電腦上進行臨床錄像和照片的播放,使患者清楚認識到刷牙不徹底對牙周產(chǎn)生的危害。
1.2.3口腔護理 指導患者每天進行正確的口腔護理。在刷牙方面,三餐后可以立即刷牙,既能使口氣保持清新,還可以將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及時清除,避免對細菌進行營養(yǎng)的提供[4]。每次刷牙保持2min,進行上下的刷牙方式,使牙齦得到保護,刷牙過程中還要對后牙和前牙內(nèi)側(cè)進行清洗,避免牙石的形成。
1.2.4飲食護理 要求患者保持清淡營養(yǎng)的飲食,對于新鮮蔬果要盡量多的攝取一些,避免食用過酸、過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在患病期間以及治療過程中禁止抽煙喝酒。多飲用米湯等流質(zhì)食物。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本文出現(xiàn)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采用χ2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通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兩組患者都得到一定的護理效果,實驗組57例患者,41例護理顯效,14例護理有效,2例護理無效,護理總有效率為96.5%,對照組44例患者,21例護理顯效,16例護理有效,7例護理無效,護理總有效率為84.1%。兩組患者具有明顯的護理效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口腔中若出現(xiàn)大量的螺旋體和牙齦類的桿菌繁殖就會惡化牙齦中的環(huán)境,使牙齦炎和牙周炎的病癥較重,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tài)會出現(xiàn)牙周袋,從而吸收牙槽骨,嚴重者還會有牙齒松動的現(xiàn)象。由此說明必須對牙周炎患者進行徹底有效的治療,否則對其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在該疾病的治療中會出現(xiàn)較大的疼痛以及心理上的恐懼,所以需要采取適當?shù)淖o理措施,使患者保持較好的心理狀態(tài),并對增加口腔的相關知識。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其中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護理,口腔護理和飲食護理。首先護理人員仔細解答患者困惑的問題,并消除其心中對疾病治療的恐懼和緊張,保持良好的情緒,能夠避免患者心率過快和血壓升高等并發(fā)癥。并通過健康手冊的發(fā)放和牙齒模型實際操作,使患者能夠?qū)谇恢R進行相應的了解。口腔護理中,護理人員嚴格指導患者正確的刷牙方法與時間,既可以使患者的牙齒得到良好的清潔,從而避免牙齦受到進一步的傷害。通過綜合護理后,實驗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6.5%,對照組僅給予常規(guī)護理,護理的總有效率僅為84.1%。由此說明綜合護理不僅能夠使治療效果得到提高,還可以減少患者的疼痛,具有顯著優(yōu)勢。
綜上所述,對老年牙周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采用綜合護理,能夠使治療依從性得到提高,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疼痛,是一種良好的護理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宇,侯瑋,陳薇,等.北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的抽樣調(diào)查與分析[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3,15(01):162-163.
[2]韓曉蘭,顏雨春,陶小珍,等.對290例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識信念行為的調(diào)查分析[J].口腔醫(yī)學,2012,11(09):102-103.
方法:對易感因素進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持口腔清潔。
結(jié)論:有效的護理是降低口腔感染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感染因素口腔清潔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82-01
隨著新生兒急救醫(yī)學和圍生期醫(yī)學的發(fā)展,早產(chǎn)兒及低體重兒的成活率增加。導致腦癱患病率逐年增加。由于腦癱患兒的腦損傷永久的固定的其臨床表現(xiàn)也是千差萬別,但經(jīng)常會有感覺喪失、認知及語言障礙從而出現(xiàn)口唇、舌、下頜等運動障礙。加之口腔殘存的一些細菌會使其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發(fā)生口腔疾患嚴重影響了患兒的生存質(zhì)量而要想預防這些口腔疾患就首先要找到其原因然后根據(jù)原因采取一定的對策。
1分析易感染的原因
腦癱患兒口腔易感因素究其根本原因無非就是口腔清潔困難及不能有效地配合醫(yī)生治療延誤了病情。
1.1口腔清潔。正常的兒童在2歲左右就可以進行牙齒的清潔了,但由于腦癱患兒的自理能力較差甚至有些會喪失導致其不能進行正常的口腔清潔,就會發(fā)生口腔疾患例如齲齒、牙周病還有先天性缺陷如唇裂、腭裂、面部外傷等。腦癱患兒牙齒的發(fā)生是在胎生期到生后1年之間因核黃疸和其他圍生期損害使牙釉質(zhì)形成不全,牙齒易發(fā)生鈣化,這樣的牙齒本身呈患齲齒狀態(tài),加上各種因素難以保持齒周圍的清潔,從而使齲齒加重。腦癱患兒咀嚼功能和舌的活動均差,使食物殘渣易殘存,加之咀嚼功能不良以軟食為中心,食物滯留在齒周圍所以對于這樣的兒童從早期就應該注意調(diào)整食物的內(nèi)容,并且脫離奶瓶,使牙齒周圍凈化,配合適當?shù)目谇蛔o理,對于較重的齲齒更應早期請牙醫(yī)進行專業(yè)指導。
1.2缺乏有效的配合。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生病變,使其支配的相關肌肉發(fā)生痙攣或癱瘓,影響了其運動發(fā)育和精細動作的發(fā)育,使其正常的生活動作也延遲。像腦癱患兒的吸吮、舌的控制、上下頜開拉障礙都形成了異常的模式逐漸形成習慣化,固定化。這些障礙在其治療牙病時就會干擾牙醫(yī)對牙齒的臨床診治,就會出現(xiàn)治療時患兒不配合而延誤了治療的最好時機。
2有效的護理措施
2.1給與早期的口腔衛(wèi)生指導。對輕癥有腦癱傾向的患兒未出牙之前可在每次喂奶后用紗布幫其擦拭口腔及牙齒周圍,在出第一顆牙以后可用軟毛牙刷幫其刷牙,重癥腦癱患兒則要護理者的幫助。不但要幫其進行牙組織清潔還要做到早期去醫(yī)院聽從牙醫(yī)的建議,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2.2刷牙方式。對于腦癱患兒由于其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所以進行有效的刷牙可去除牙菌斑,還可預防各種口腔疾病。如果刷牙方式不當,不但不能起到預防的作用還會帶來不良后果。首先刷牙的時間一定要越早越好并且要循序漸進這樣較小的患兒早期便以適應刷牙為日后打下基礎。其次刷牙的次數(shù)每天應至少一次,并可給與睡前漱口或用凝膠先清除牙菌再刷增強效果。然后就牙刷的位置應放置在1—3顆牙面積的大小,每次5分鐘,最少5次,然后在移到下一個面積上,并且要求這兩次有重疊。在刷牙時如果有一些牙齒有畸形或傾斜可用豎刷位,必要時可用牙線輔助其效果。
2.3選擇合適的氟化物。在幼兒時期可用氟滴液滴入患兒口中并在口中均勻散布可使其達到各個牙面起到預防作用,對較大患兒可用含氟的食鹽以及飲用水、口服氟片均可。也可用含氟牙膏進行口腔清潔起到防齲作用。
2.4進行飲食上的調(diào)節(jié)。腦癱的患兒每天除去必須營養(yǎng)外一定要減少含糖食物的攝入,并且嚴格限制甜食的食用。可只在三頓主食食用,其他時間可以補充膳食纖維不要含糖類食物以減少酸性物質(zhì)對牙質(zhì)的侵蝕。達到預防齲齒的效果。
綜上所述如果能正確的引導其運用合理的方式對腦癱患兒進行有效的牙齒清潔及口腔護理將會大大減少其并發(fā)癥的幾率,增強其自信心對提高患兒整個生存與生活質(zhì)量有很大的幫助。并使其受損的社會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復。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鼻飼患者;口腔護理;療效觀察
Nasal feeding effects of oral care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observation
LIANG Jian.Jiangmen Cit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52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Looking for a more comfortable, more effective method of oral care to patients with long-term tube feeding. Methods 86 patients randomly oral car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ouble the number of persons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4 cases), single number for the control group (42 cases), experimental group 3 cm×3 cm 8-layer cotton yarn pieces of the oral cleaning care, control group, oral hygiene care with cotton balls and carry out comfort, cleanliness evaluation and observation of oral bad breath, nausea, and so on. Two groups of gender, age, condition was no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Results The new oral care through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the patient’s subjective feelings, nurses assessment and oral secretions of three aspects of bacterial culture compared to yarn pieces to do much better than cotton for oral care oral care, two groups compared are different. (P
【Key words】 Nasal feeding patients; Oral care; Clinical Observation
鼻飼患者因不能經(jīng)口進食、口腔分泌物減少、口腔黏膜干燥、易致細菌繁殖,引起口腔粘膜潰瘍、糜爛、口腔炎等。所以,加強對長期鼻飼患者口腔護理非常重要。傳統(tǒng)的口腔護理均采用棉球進行口腔粘膜及牙齒各面的擦拭,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效果不理想,且操作時視野不清,開口困難[1],患者感覺不適。為此,我科自2008年1月起,用紗塊代替棉球為44例鼻飼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內(nèi)科住院的長期鼻飼患者,本組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齡21~86歲,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兩組,雙數(shù)者為實驗組(44例),單數(shù)為對照組(42例),實驗組用3 cm×3 cm 8層棉紗塊對口腔進行清潔護理,對照組用棉球口腔清潔護理,并按同一標準進行效果評價。兩組性別、年齡、病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P>0.05)。
1.2 方法
1.2.1 溶液的選擇 ①對照組選用生理鹽水加5%碳酸氫鈉以1:1比例使用;實驗組選用生理鹽水加口瘡靈漱口液以1:1的比例使用。
1.2.2 用物的選擇 ①對照組用常規(guī)棉球進行擦拭;②實驗組選用3 cm×3 cm 8層棉紗塊擦拭。
1.2.3 擦拭方法 ①對照組使用無菌鉗夾緊浸濕的棉球,無菌鑷子協(xié)助擰棉球至不滴水,按牙齒左外側(cè)面右外側(cè)面左上內(nèi)側(cè)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內(nèi)側(cè)面左下咬合面左側(cè)頰部右上內(nèi)側(cè)面右上咬合面右下內(nèi)側(cè)面右下咬合面右側(cè)頰部舌面硬腭的順序擦拭;②實驗組使用無菌鉗與無菌鑷子將浸濕的棉紗擰至不滴水,開放鉗端置于紗布中央,然后以紗布包裹鉗端約1/2處,閉合鉗端夾緊紗布,按上述順序進行操作。
1.3 評價標準 ①調(diào)查以患者的主觀感覺為主。舒適:口感清爽,口腔無異味,無惡心現(xiàn)象,愿意接受;較舒適:口感無異味,有少許惡心,勉強接受;不舒適:口感異味,惡心厲害,不愿接受;②護士進行的口腔評估。口腔無臭味,牙面光潔,無軟垢和食物殘渣,口腔黏膜潔凈,無附著物及損失,舌體紅潤,無舌苔為效果好;口腔無臭味,牙面欠光潔,殘留少量軟垢和食物殘渣,口腔黏膜附少許粘液,舌體發(fā)白,舌苔薄為效果一般;口腔臭,口腔有粘液,牙面不光潔,有軟垢和食物殘渣,有附著物及損失,舌體白,舌苔厚為效果差;③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進行口腔護理1周后行口腔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16.0軟件包對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用秩和檢驗及χ2檢驗。P
2 結(jié)果
兩種口腔護理方法中患者主觀感覺舒適度和惡心程度比較,實驗組明顯好于對照組,u=2.843, P
表1
兩種口腔護理方法的效果調(diào)查(例)(調(diào)查患者的主觀感覺)
組別n舒適較舒適不舒適口臭情況惡心現(xiàn)象患者更愿意選擇的方法
實驗組4436712244
對照組42231277111
兩種口腔護理方法中效果比較,實驗組明顯好于對照組, u=3.537, P
表2
兩種口腔護理方法的效果比較(例)(護士的評估)
組別n效果好效果一般效果差
實驗組443860
對照組4222155
兩種口腔護理方法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比較,實驗組好于對照組,χ2=11.583 , P
表3
兩種口腔護理方法分泌物的菌培養(yǎng)比較(例)
組別n分泌物培養(yǎng)
有無
實驗組44143
對照組421230
3 討論
口腔護理是臨床上常用的基礎護理技術,對減少口腔內(nèi)細菌數(shù)量、改變口腔內(nèi)環(huán)境、維持口腔的防御體系有積極意義。鼻飼患者口腔自潔能力差,口腔內(nèi)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產(chǎn)生吲哚、硫氫基及胺類等物質(zhì)而引起口臭。傳統(tǒng)的口腔護理方法用血管鉗夾濕棉球擦拭牙齒,并用壓舌板反復操作,同時,需暴露的操作面積大,患者張口時間長,因此患者常有惡心不適感,咽部敏感者更明顯。
傳統(tǒng)的口腔護理方法不能有效去除口腔異味,不能有效清潔牙齦溝和其他難擦拭部位,棉球不能有效包裹無菌鉗的前端,易觸碰牙齦及黏膜,引起損傷,患者感覺不適,最終難以達到徹底清潔口腔的目的,口腔感染的發(fā)生率高,甚至導致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增加患者住院時間和費用。實驗組使用的改良口腔護理法能有效去除牙齒表面的菌斑,迅速清潔口腔內(nèi)的死角,口氣清新持續(xù)時間長久,接觸口腔的鉗端有紗布完全包裹,避免了損傷。
本組資料顯示:紗布較棉球有更好的清潔效果,這主要的是因為,棉球吸水后表面光滑,與牙齒接觸后產(chǎn)生的摩擦力較小,不易擦凈牙齒表面的軟垢與菌斑,另外血管鉗夾著棉球,不能滲入牙縫中清除異物[2],難以對患者口腔進行有效地清潔;而紗布有孔,表面較粗糙,能產(chǎn)生較大的摩擦力,紗布的方格線在移動時能刮除口腔黏膜及牙齒表面的附作物,從而起到很好的清潔效果。紗布吸水后柔軟,對口腔黏膜及牙齒無損失作用,且在成本上與棉球相當,且操作簡單,效果明顯。因此,長期鼻飼的患者,我們建議在為患者口腔護理時,采用該方法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謝似平,李映蘭. 口腔護理方法研究進展.現(xiàn)代護理,2008,14(1):54-55.
【關鍵詞】 牙周病; 治療; 護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98
牙周病為牙科常見病,很多成年人喪失牙齒都是因牙周病所致,該病會導致牙周組織受損,引起牙痛、牙松動或者牙脫落,也有患者會出現(xiàn)溢膿、口臭等一系列并發(fā)癥。牙周病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因此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對患者身體健康及生活均有好處。
1 牙周病病理過程
很多成年人喪失牙齒都是因牙周病所致,該病起初為一種炎癥,對牙齦、牙周韌帶及牙槽骨造成感染。其病理呈現(xiàn)進行性。開始因食物受唾液分解形成菌斑,附著在牙齒表面,若不及時刷牙,牙齒表面的菌斑則會變硬滯留在牙齒上,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牙結(jié)石,很難清除。接著牙結(jié)石繼續(xù)發(fā)展就會導致牙齦發(fā)炎,而發(fā)炎的牙齦會與牙齒之間產(chǎn)生袋狀縫隙,這就為細菌滋生提供了場所。隨后破壞牙槽骨及牙周溝糟,進而引發(fā)牙齒松動。通常引發(fā)牙周病的非細菌因素有以下幾種,吸煙、營養(yǎng)不良、糖尿病、血液病、遺傳、HIV感染、懷孕、高齡、男性、腫瘤及損傷(用牙不當所致)。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牙周炎癥對冠心病及糖尿病也有很大影響,發(fā)病人群多數(shù)為35歲以上成年人。通常該病是因細菌感染引發(fā)的,同時會并發(fā)緩慢進行性骨破壞。因年齡不同而存在不同的病程,在青春期到35歲之間,發(fā)展速度較快,典型特征為嚴重的牙槽骨損。在青春期早期可導致第一臼齒或門齒產(chǎn)生明顯菌斑,在性成熟期以前,多數(shù)為恒牙萌出時發(fā)病[1]。
2 牙周病治療
2.1 齦上潔治術 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為超聲波潔治術,倘若在治療前患者出現(xiàn)牙齦紅腫且大量出血癥狀,應先使用抗生素口服消除炎癥,3 d之后再采用超聲波潔治術。治療和預防牙周病必須控制菌斑,也是臨床對牙周病基礎治療的關鍵。完善潔治是更好地進行牙周病下一步治療的重要前提。因此潔治相當重要。
2.2 齦下刮治術 齦下刮治術也稱根面平整術,通常在潔治術完成4周后進行。臨床上有手工齦下刮治法和超聲齦下刮治法兩種。齦下刮治多數(shù)為分區(qū)治療,藏在牙周袋中的牙石、菌斑使用器刮。然后用藥物對牙周袋進行消炎處理。在牙周袋內(nèi)注入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濃度為20~100 mg/L,能夠使牙周韌帶細胞的生物學活性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牙周形成新附著,使得牙周創(chuàng)傷短時間內(nèi)得到愈合以及組織再生。
2.3 牙周病的手術治療 當牙周病的病情嚴重,出現(xiàn)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松動和牙齒脫落等癥狀時,必須采取手術治療。一般治療牙周病的手術分為切除手術、重建手術和再生手術3種。切除手術指切除牙齦和翻瓣術,主要是切除受損的牙齦組織以及壞死的牙槽骨,切除手術的治療較為徹底,術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幾率較大,很可能會產(chǎn)生附著齦變窄、畸形等,因此選擇時要慎重。而激光和微波等新方法的出現(xiàn),大大縮短了切除術的時間,且簡單易操作,治療時患者痛苦極少,臨床治愈率相對較高。
3 牙周病的護理
3.1 牙周病患者基礎護理時要密切結(jié)合其治療的特點,重點為術后常規(guī)護理。臨床上普遍采用超聲波潔牙療法,在此治療過程中對牙齒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要,護理工作是否到位將會影響手術治療效果,良好的護理會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患者做好個人防護,能夠有效地預防交叉感染。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認真叮囑患者采用0.2%氯已定液漱口,為了降低超聲潔治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氣霧對治療診室內(nèi)造成的空氣污染,要常開窗戶,盡量保持室內(nèi)通風[2]。下班后,要采用空氣消毒潔凈器消毒5 h。
3.2 護理人員要以熱情、飽滿的服務態(tài)度,為患者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并要營造一種整潔、舒適、健康的治療環(huán)境。患者就診時,應以親切、熱情的態(tài)度讓患者坐在牙椅上,指導其以正確的就診。操作時要保持動作輕柔、精神集中,使患者能夠切身體會到被關心和被重視,從而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能夠以輕松、放心的心情就診。要切實做到關心、理解患者,為患者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在治療過程中要告知患者關于牙周病治療知識及基本程序,為患者消除顧慮。并向患者介紹同類口腔疾病的成功治療病例,使患者樹立信心,從而正確認識病情。認真、仔細地傾聽患者的述說,要站在患者角度考慮其心情。當排除因血液性致病因素后,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提出針對性的詳細治療方案,并就治療過程中有可能產(chǎn)生的一些不適感向患者解釋,從而使患者內(nèi)心獲得一定的安全感和信賴感,消除焦慮或緊張情緒,從而積極配合治療。
3.3 指導患者日常保健及必用藥的使用。叮囑患者要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保持口腔衛(wèi)生,要掌握正確使用牙線的方法,堅持每天正確刷牙,且飯后要漱口。口腔的環(huán)境特殊,很容易滋生細菌。因此為了保持療效,患者必須要做好口腔衛(wèi)生。指導患者使用正確的方法刷牙。在對牙周病采取系統(tǒng)治療時,用藥量相對較少,通常采用局部用藥,患者視病情嚴重程度口服少量的消炎藥物,口服藥可能會引發(fā)頭暈、胃腸不適、嘔吐、嗜睡等副作用,用藥時間最好選擇在飯后半小時。不能長時間用抗菌性漱口液漱口,或者用藥用牙膏刷牙,防止造成口腔內(nèi)菌群紊亂[3]。除此之外,要對口腔進行定期檢查,定期除掉黏附于牙齒表面的污垢和牙結(jié)石,并去除不良修復體,對于咬合不當?shù)囊M行調(diào)整,防止咬合時受傷。要控制煙酒,飲食合理,營養(yǎng)均衡,保持心情良好,向患者介紹牙周病的致病因素、病程及治療方法,建議患者在治愈后定期作口腔檢查[4]。
參考文獻
[1] 吳亞菲,趙蕾.牙周病藥物治療及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6,8(4):168-169.
[2] 施育才,曾健,陳一,等.局部應用黃芪粉治療牙周病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0,45(4):24-25.
[3] 姜麗艷.牙周病的病因與治療進展[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6(14):96-97.
【關鍵詞】義齒;老年患者;口腔;護理
義齒在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當中其實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假牙,牙齒脫落是老年患者常見的口腔問題之一,對于老年患者的口腔護理已成為普遍的話題。在這期間會阻礙咀嚼功能,長時間會影響消化系統(tǒng)的正常發(fā)揮,從而影響身體的組織細胞的吸收能量,至此對身體各個機能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活動義齒范圍應用廣泛,針對牙體本身磨損少,方便攜帶,出門在外有利于清洗,價位略低等優(yōu)勢,目前還是受到部分老年患者的喜愛。由于老年患者口腔問題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是隨著老年患者年齡的增加,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降低,加上佩戴活動義齒后會引起口腔內(nèi)很多問題的發(fā)生進而影響病癥,因此,對于佩戴老年義齒這個情況而言,如何進行處理口腔衛(wèi)生、護理、治療等一系列問題,怎樣去保護、維護是重中之重。口腔的護理是日常護理的基本,保持口腔干凈,是控制口腔疾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的基礎。筆者在科室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關于戴用活動義齒老年患者口腔護理的些許經(jīng)驗和技巧,總結(jié)如下。
1臨床資料
我院口腔科從2008年1月——2011年6月期間就診的56-80歲需佩戴活動義齒的老年患者共313例,其中男性患者共226人,女性患者共67例,其中不能自己照顧自己的患者20例。
2方法
2.1口腔護理一般較多采用正常模式刷牙法,牙齒表層和口腔黏膜用棉球擦拭,也可用漱口液含漱。針對意識障礙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出現(xiàn)無牙、開口困難、不能含漱都可以采用現(xiàn)在臨床上應用較廣泛的、效果明顯的一種方法—口腔沖洗法。齊會萍等推薦一種注射式負壓吸引法,左手用注射器緩緩注射漱口液,與此同時右手持負壓吸引器進行抽吸,一邊注射一邊抽吸,直到口腔全部清洗干凈,此法操作方便簡潔,口腔清洗徹底。
2.2義齒的處理取下義齒后在自來水下用牙刷清洗干凈,然后再浸泡冷水當中,切記不要在冷水、熱水或者酒精等溶劑當中浸泡,這樣會對義齒造成基托樹脂老化的影響從而影響使用的壽命。從而提高義齒的自我保養(yǎng)。
2.3心理輔導和健康培訓心理輔導是指作為心理的輔導人員與老年患者進行的一項工作交流,使患者對自我的認識及提高對義齒的心理問題的輔助治療,并且對所患問題進行討論分析,用心理輔導員自己表述的語言、姿態(tài)、神情等去化解疾病在患者心目中的陰影,從而消除對口輕問題阻礙治療輔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因素。針對老年患者來說,輔導員必須做好熱情主動地服務每一位患者,要用對待孩子般的溫柔和努力去向他們解釋及更周到的護理口輕問題和生活當中應注意的問題。并且做到仔細、耐心地聽患者的建議、想法,做到讓患者充滿自信接受治療護理,從此在患者心目當中永遠除去疑慮和顧慮,自愿地加入到心理的輔助治療中去。與老年患者進行交流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到細心準確,在此說話言行的方式也要符合老年患者,以便老年患者聽清楚,明白其意思。還有部分是在生活當中不能自己照顧自己的老年患者,對于這部分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和健康教育也是護理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待這樣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應進一步地關心他們的心理及健康,做到萬無一失。
3討論
關于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標準是:66歲老年人齲齒和充填在13顆以內(nèi);牙齒缺失不得少于10顆;78歲老人的功能牙(即能夠咀嚼食物而不活動的牙)至少要有16-18顆之間。對于現(xiàn)生活當中的老年患者對牙齒的保護使其延長時間是保證生命、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通過數(shù)據(jù)調(diào)研來看,我國公民對待每天刷牙次數(shù)的多少仍有很大的不同意見,也就是說有著很大部分人每天只是刷牙1次。與此老年患自我者生存能力較弱,更談不上對保健的主動需求,覺得沒什么,不需要做口腔保健,所以這直接影響著我國大多數(shù)老年患者的口輕護理問題的增加。日前,對于牙齒缺少或者缺失的部分老年患者來說佩戴義齒仍是主要采取的補救措施,價格便宜,方便,適應廣,磨牙量少等是其優(yōu)勢。相對于其他治療方法而言,面積較大的活動義齒,必然存在清洗牙齒的困難從而降低了本身的清潔能力,擾亂了口腔內(nèi)原有的條件,引起微生物中的大量細菌的侵入。這些大量的微生物細菌不第一時間處理掉,他們會以高速度大量生長,可能更廣范圍地滲入義齒當中繁殖,分泌各種毒素,進而引起口腔黏膜炎。同時義齒與基齒之間還會夾雜著食物殘渣導致基牙牙齒部損壞。以上原因?qū)е麓骰顒恿x齒老年人的口腔衛(wèi)生狀況較差。
筆者針對牙齒缺失的老年人,通過三年的臨床調(diào)查,經(jīng)分析得出結(jié)論:鑲佩一副合適的活動義齒不是治療工作的最終目的,其使用方法和口腔衛(wèi)生的清理指導以及臨床跟蹤隨訪更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現(xiàn)代生活當中義齒是老年生活所必備的必需品。有必要對義齒做好護理工作。對于上述舉例說明的問題而言,我們應該更加重視老年患者對活動義齒的口腔護理,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對患者經(jīng)過健康教育后,其口腔保健意識與個人習慣有了很大提高(p
參考文獻
[1]丁廣香.臨床口腔護理的現(xiàn)狀認識與進展[J].臨床護理雜志,2011,10(6):57-60.
一般資料
從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我院口腔科共接診3561例孕婦,其中,年齡最小的為20歲,年齡最大的為39歲。
孕期常見口腔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
1.1牙齦炎患有此種口腔疾病的孕婦約占孕婦總?cè)藬?shù)的60%~75%。此種疾病的出現(xiàn),與患者口腔環(huán)境不潔及菌斑細菌等對牙齦局部的刺激有關。此病常于妊娠四周后發(fā)生。
1.2孕期齦瘤患有此種口腔疾病的孕婦約占孕婦總?cè)藬?shù)的9.6%。孕婦在患了此病后,其牙齦與齦的部位紅腫凸起。據(jù)臨床資料顯示,多數(shù)此病患者都伴有口腔環(huán)境不潔的現(xiàn)象。
1.3口腔干燥癥有此種癥狀的孕婦約占孕婦總?cè)藬?shù)的44%。此種癥狀的出現(xiàn)與孕期孕婦體內(nèi)激素的改變有關。
1.4整體牙齒松動出現(xiàn)此種癥狀的孕婦多半伴隨有牙齦炎,而此種癥狀的出現(xiàn),可能與牙齦炎影響附著組織,以及牙槽骨、硬骨板的礦物質(zhì),并使其發(fā)生改變有關。
2.對孕期口腔疾病的觀察與護理
2.1保持口腔清潔。孕婦在晨起、餐后、睡前,應堅持認真使用軟毛牙刷,仔細刷牙。刷牙前要注意去除牙刷間的亂絲,以避免其刺破牙齦,導致出血不止。
2.2孕婦在建圍產(chǎn)期卡時,即可開始口腔的定期檢查,此時,護理人員便可詳細地指導孕婦有關孕期牙齒保健的知識。
2.3孕婦應及時治療牙齒出現(xiàn)的輕微問題,比如牙齒需要修補,就應在妊娠早期進行,因為此時孕婦的妊娠反應減少,利于牙齒修補術的進行。
2.4孕婦應選用堿性漱口液進行餐后漱口。原因在于,餐后孕婦口腔內(nèi)的酸性唾液分泌增加,最易損害牙釉質(zhì),并為細菌的生長提供培養(yǎng)基。
2.5當孕婦在妊娠期患了牙齦炎,病情較為嚴重時,可給予其復方氯以叮漱口液,囑咐其每日含漱4次。一周后,待其局部癥狀減輕后,再察明患病的誘因,用超聲波進行徹底的清潔治療。
2.6孕婦在孕期應定期檢查口腔,盡量做到每月檢查一次,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病情征兆,及早進行早期治療。
2.7護理人員要給予孕婦詳盡的飲食指導,比如說孕婦應注意飲食結(jié)構的平衡,應保證每日所食用的食物中含有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zhì),應鼓勵孕婦多吃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蔬菜與果類食品等。這樣一來,不僅對孕婦的牙齒有清潔作用,還能平衡其飲食結(jié)構,滿足孕期的各種營養(yǎng)需要,對孕婦、胎兒都大有益處。
2.8口腔的健康與孕婦、胎兒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在懷孕的前三個月和分娩的前三個月,都不宜做拔牙治療,以避免形成流產(chǎn)和早產(chǎn)的誘因。
2.9孕期牙痛應慎用抗生素類藥物,必要時,需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以防藥物的致畸作用影響到腹中的胎兒,以致引發(fā)醫(yī)療糾紛。
2.10對于出現(xiàn)了口腔干燥癥的孕婦來說,鼓勵其多飲水,食用無糖的香口膠,都可以起到減輕癥狀的作用。
2.11女性在懷孕期間易發(fā)生牙齦瘤,分娩后牙齦瘤即縮小或停止生長。根據(jù)病理組織結(jié)構的不同,牙齦瘤可分為肉芽腫型、纖維型及血管型三類。肉芽腫型牙齦瘤主要由肉芽組織構成,表面呈紅色或粉紅色,易出血;纖維型牙齦瘤含有較多的纖維組織和纖維母細胞,表面光滑,顏色與正常牙齦顏色無大差別,不易出血;血管型牙齦瘤含血管特別多,極易出血,如妊娠性齦瘤。患有孕期牙齦瘤的孕婦,其口腔多有不適感,對此,護理人員要給予其心理疏導,告知其此種現(xiàn)象在產(chǎn)后一般都會自然消退。若齦瘤生長過于迅速,則應給其行切除術。
2.12對于出現(xiàn)了整體牙齒松動的孕婦,護理人員可明確告知其此種現(xiàn)象在產(chǎn)后會自行消退,牙齒會自行恢復健康,因此無需焦慮。
萌牙期:養(yǎng)成良好口腔
衛(wèi)生習慣
乳牙萌出的時間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與遺傳有關。早的4個月乳牙開始萌出(即早出牙型),遲的則在9~11個月(即晚出牙型)。通常是在6個月左右孩子兩顆下門齒首先長出,接下來的4~8周長出兩三顆上切齒。父母細心觀察可早期發(fā)現(xiàn)孩子出牙跡象,如流口水、發(fā)低燒、煩躁不安、愛咬人等征象。對于晚出牙型者,暫時無需處理,應密切觀察一段時間,若孩子12個月尚未長出乳牙可視為異常,需要及時看牙醫(yī)。
護理要點
1.泥糊狀食物對乳牙發(fā)育有幫助。孩子長到4個月時,添加泥糊狀食物能促進咀嚼功能發(fā)育。當孩子長到6~11個月時除了吃泥狀和半固體食物外,家長還需要及時增加餅干、水果等固體食物(即較硬的食物)——如蘋果片、梨片、面包干、餅干等,亦可以給些硬的面包片讓他去啃,家長還可以使用由硅膠制成的牙齒訓練器、磨牙餅干,讓孩子放在嘴里咀嚼,有利于牙齒、頜骨的正常發(fā)育。
2.半歲后孩子乳牙萌出,要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每次給孩子喂奶后,再喂幾口白開水,以起到?jīng)_洗口腔的作用,必要時可讓孩子坐在媽媽或保姆的膝上,用干凈紗布或手帕纏在手指上做成指套(或用棉簽等)幫助孩子清除乳牙上的食物殘渣。
3.讓孩子多吃含有豐富鈣質(zhì)、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乳制品、豆類、動物肝、魚和蝦皮等。經(jīng)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曬太陽。
4.平時入睡前不要讓孩子含著吃奶,因為乳汁沾在牙齒上,經(jīng)細菌發(fā)酵易造成齲齒。也不要給孩子含安撫奶嘴作安慰,以免造成牙齒錯位。
乳牙期:少吃甜食學漱口
2歲以內(nèi)孩子乳牙的數(shù)目約為月齡減4~6(例如14個月小兒出牙6~10顆)。乳牙最晚2歲半出齊。出牙的順序為下中切牙(俗稱下門齒)、上切牙(俗稱下門齒)、下側(cè)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健康的牙齒結(jié)構需要補充適當?shù)氖称罚ǖ鞍踪|(zhì)、鈣、磷及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D。孩子長到2歲半時,乳牙就出齊了,共20顆。
護理要點
1.母乳喂養(yǎng)有利于嬰兒鈣磷的補充,因為母乳中就含有鈣,且較容易被吸收。斷奶后的孩子多吃豆制品、新鮮蔬菜、牛奶等,保證食物中的鈣、磷和維生素含量充分,纖維性的食物對口腔清潔有作用,而且含糖量較少,能促進牙齒的正常發(fā)育。乳兒長牙期一般不需額外的補充鈣劑,但要注意讓他(她)們多吃點稍硬食物,如蛋黃餅干、小塊烤饅頭等,以刺激牙齒的萌出。
2.在孩子不會漱口前,每次吃飯后、進食甜食及水果后,讓他喝幾口水,清潔一下口腔,避免食物積聚在牙齒周圍。
3.媽媽可用柔軟的嬰兒牙刷刷牙,幫助清洗孩子牙齒,每天一兩次。睡前用干凈紗布蘸鹽水給孩子擦洗牙齒和門牙黑線處。
4.為防止蛀牙發(fā)生,平時少給孩子吃甜食。在孩子入睡、打盹或者夜間睡眠時,不要讓他噙含奶瓶,睡前喂奶不宜加糖,也不要給斷奶的孩子吃糖果及點心。
5.當孩子滿1周歲時,應該帶孩子去看牙醫(yī),6個月后再去復查。當乳牙全部出齊時,家長還要帶孩子去專科醫(yī)院復查,以判斷有沒有牙齒問題。
換牙期:睡前刷牙最重要
兒童在6歲左右開始換牙,乳牙陸續(xù)脫落,由恒牙替換,大約 12歲,所有的乳牙全部被恒牙替換完畢。處在換牙期的孩子,恒牙一方面壓迫乳牙根與恒牙胚之間的牙槽骨,并通過破骨細胞的作用,使骨質(zhì)吸收變薄,直至完全被吸收;另一方面直接壓迫乳牙根,使乳牙根漸漸吸收,變得越來越短,直至完全消失。于是乳牙便開始脫落,恒牙逐漸長出。
護理要點
1.飲食方面。宜多吃耐嚼食品。牙齒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進乳牙牙根的生長發(fā)育以及自然吸收、脫落。因此,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應多吃些耐嚼食物,促使乳牙按時脫落。當孩子門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可給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蘋果等食物,使換牙順利完成。針對現(xiàn)在多數(shù)小孩出現(xiàn)“雙層牙”,在飲食方面家長還應給孩子多進食蔬果,如芹菜、花生、蘋果、甘蔗等耐嚼食物。
2.預防齲齒先“控糖”。牙齒接觸糖的時間越長、越頻繁,牙齒空洞的危險越大。尤其是發(fā)粘的焦糖、軟糖、口香糖或水果干會停留在口腔內(nèi),讓牙齒很長時間處在含糖的環(huán)境中,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盡可能避免孩子食用這些黏性的含糖食物,尤其在兩餐之間的點心時段。
3.盡可能保證孩子口腔清潔衛(wèi)生。在換牙期,乳牙與恒牙共存,恒牙剛剛萌出,咬合面窩溝多,容易滯留食物殘渣,加之多數(shù)兒童不愛刷牙,喜食甜食,常常發(fā)生齲壞。此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口腔清潔,堅持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4.教育孩子不要用舌舔松動的牙,這是因為經(jīng)常用舌舔松動的牙,牙床會變得肥厚而堅韌,阻礙恒牙的正常萌出。另外,家長要時刻注意糾正孩子咬唇、舔唇、咬舌、伸舌、吮指、咬指甲等不良習慣。
5.省略
鏈接
關注孩子刷牙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