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2 09:21: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醫院安全生產申報材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申報材料
****同志現為****工程局****公司****,在公司多年從事安全生產技術管理方面工作,在安全管理工作上,他認真落實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工作政策、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把集團公司、公司交待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牢記于心,及時部署和嚴抓落實。他扎根一線,本著"服務一線、幫助一線、指導一線"的工作態度,他默默無聞的在安全管理的道路上奉獻著自己,卻毫無怨言。下面對該同志的主要事跡作以簡要介紹:
一、強化責任落實,治違章不講情面
有了制度、標準、操作規程和獎懲辦法,就得執行,決不能寫在紙上,貼在墻上,落實不到行動上。更不能說一套、做一套。為此,在他的帶領下,公司安質部和各個項目的安質人員和他一樣,工作到工地、到現場、到作業面,檢查、監督和指導,出現違章就進行處罰。一次被他處罰過的項目副經理被罰紅了眼,對****很有意見,認為自己只是一時疏忽,何必如此不留情面!****說,我不開整改單,我就有違我的職責,我開了是對企業負責,也包括對你負責,小錯不改,大錯不遠,千里長提毀于蟻穴,古訓難道講得還不清楚!毫不退讓。2015年他共查處各類隱患及問題74處,下發安全質量監察通知書**份,罰款通知單**份、罰款****元。對于各項目現場安全質量工作做得比較出色的個人,****向公司領導提出獎勵,通過獎懲分明,激發了搞好安全質量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加強安全質量監控,做好檢查蹲點指導。
三、勤于學習,筆耕不輟,注重培訓教育。
四、舍小家顧大家
****同志2012年擔任公司****以來,每年有4分之3時間在工地檢查或在重點項目監控指導,無論是過節放假只要有項目高危險工序施工,他都要及時趕到施工現場查找隱患、幫助項目解決難題,****是位敬業愛崗的模范,熟悉他的同事都知道他又是一位愛家的人,他把他小女兒的照片放在電腦屏幕上,有時間就看看…,他老父親病重住院期間正趕上公司多個項目封鎖施工,他沒能長時間守在父親病床前,有時抽時間到醫院看看也是當天返回工地,直到他父親病逝時也沒看到老人最后一眼,他心情悲痛萬分,可是他沒有把工地放下,在他的指導監控下,安全準時地完成了封鎖任務。
高軍,這名陜西省華陰市的公務員,在2012年,仕途正春風得意,參加一場商務宴請后,被人用刀砍死。警方偵查發現,其中一名嫌疑人李宏亮已身背命案,本該在獄中服刑,但他仍像常人一樣自由出入社會公共場所。
李宏亮在被違規辦理了監外執行后,再犯命案。
公務員高軍死了,他在鬧市區被人用一米長的砍刀,砍斷了頸椎。
那是2012年夏季的周四夜晚,高軍遇害的時間是當晚9點多。
在此3個小時前,這名36歲的男子還給妻子打電話說,今天有應酬,爭取早點回家。他去參加當地商人李崢嶸的宴請。身為華陰市“羅敷工業園區管委會”項目科科長的高軍準備和李談加氣站的業務,一同參加的還有工業園另外兩名同事,以及華陰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等人。
李崢嶸的父親在當地頗有名氣,是渭南秦晉礦業公司老總。
高軍與李崢嶸的爭執源于席間,李向高敬酒遭拒。當天,李崢嶸等人總共消費2353元,在喝掉了3瓶20年西鳳酒、2瓶自帶白酒和2瓶干紅葡萄酒后,宴席不歡而散。
一份當地政府提供的情況報告顯示,高的同事曾聽到,李崢嶸此后沖著電話吼道,“叫幾個人把高軍那慫收拾下。”
西岳廟廣場,霓虹燈閃爍,李宏亮、孟楊等三名男人站著,他們要教訓高軍。他們車里放著一把長一米,重六斤的砍刀。
這是李江湖生涯中的又一次毆斗,此前這名時年26歲的男子因性情暴躁,屢次惹是生非。
不遠處,醉酒的高軍不停地吵罵。
陜西省高院的二審判決書顯示,李宏亮對身邊的人說“取東西,摟!”隨后,孟楊拿刀沖向高軍,六斤重的刀砍中高軍左頸,血灑一地。因為刀十分沉重,李宏亮還看到,孟楊在收刀的時候,刀頭掉在廣場水泥地上,火花四濺。李宏亮隨即喊了一聲,撤。幾人駕車離開現場。
警方在辦案中發現,主要的行兇者之一李宏亮在行兇時已背負一起命案,按照法院的判決這名性情暴躁的男子本應在監獄內繼續服刑。
事發第二天,李崢嶸、李宏亮等人跑到一個農家院商議,最后覺得這事誰都躲不過去,投案自首。
警方在偵查過程中發現,李宏亮早在2010年,犯有另一起命案,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此時本該待在監獄里。
這同樣是一起因為喝酒發生的命案。記者獲取的一份法院文書顯示,2010年10月28日,李宏亮和朋友在華縣喝酒時,與一名叫王杰的男子發生爭執。
爭執中,牛二平跑到自駕車里,取出兩把刨刀,這是一種145厘米長、15?郾5厘米寬的大砍刀,與華陰命案所使用的砍刀相似,李宏亮和田豐輝各持一把,猛砍王杰的頭部、背部十多刀,王杰當場死亡。
此案在警方偵查期間,2011年1月5日,犯罪嫌疑人李宏亮被取保候審,理由是患有“惡性淋巴瘤”。
華陰市華西鎮孫莊村的李宏亮初中輟學,2004年在西安服役成為一名武警戰士。2014年12月7日,李宏亮的母親說,2005年,李宏亮被查出“淋巴癌”復員回家,還進行過化療,“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沒想到就惹事了。”
李宏亮母親拒絕出示醫院的相關病例。
隨后,李宏亮案被訴至法院。
按照相關規定,案件移交法院后,法院應重新辦理取保候審手續。按照家屬說法,李宏亮因病申請取保候審,其必須提交相關病例。
但是,吳堡縣檢察院稱,負責該案件的法院審判長李宏,只是讓李宏亮的父親填寫了一份保證書,就當作重新辦理了取保候審手續。
李宏亮能夠脫離法律制裁,源自一些人對他的幫助,他們來自法院等司法系統。
法院判決后,李宏亮依然脫管。
2011年7月25日,渭南中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李宏亮有期徒刑十年。
李宏作為該案的承辦人應當“在判決生效后即應根據生效判決書或裁定書將罪犯羈押,并交付公安機關執行。”但他卻幫助了李宏亮不被收監。
按規定,法院判決生效后,看守所應該將李宏亮交給監獄,監獄對李進行體檢后,若發現其需在外就醫,應出具書面材料向法院報告。法院收到報告后,要組成合議庭,認定犯人需監外執行后再向監獄下達予以監外執行的決定。
李宏,幫助李宏亮超越了這些程序。
如今,李宏以涉嫌罪,被吳堡縣檢察院。
2011年8月23日,華縣看守所所長王新到李宏辦公室,領取判決書和執行通知書。李宏要求王新以看守所的名義,幫忙辦理李宏亮因病暫予監外執行的報批材料。
在一份辦案材料里,記者看到,王新起初并不愿意領取李宏亮的執行通知書,但在李宏的一再要求下,礙于情面簽收了執行通知書,也答應幫忙辦理李宏亮的暫予監外執行的報批材料。
為了慎重,王新將李宏的談話意思寫在了執行通知書下方,“因李宏亮現取保候審未入所,等病情鑒定后,報中院判處暫予監外執行時,再實際執行刑罰。”
2011年9月初,王新向李宏報送了李宏亮因病暫予監外執行的申報手續,李宏看后提出,缺少監獄的拒收證明。這是申報監外執行的必需手續。
王新又來到華山監獄,通過關系,辦理了華山監獄對李宏亮的拒收單后,交給了李宏。
按渭南市人民檢察院、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渭南市公安局《關于依法由該市人民法院履行對因病殘不能入監執行刑罰的罪犯作出是否暫予監外執行決定的通知書》要求,李宏本應在接到申報材料后,及時召集合議庭成員進行合議,并層報庭長、主管院長審批,在十五天內作出是否批準李宏亮暫予監外執行的決定,并交付公安機關。
吳堡縣檢察院稱,李宏既未召集成員合議,也未向上級匯報,更未向公安機關交付執行,而是將材料放置其辦公桌內。
這導致,具有嚴重暴力傾向和極大社會危害性的罪犯李宏亮在判決十年刑期后,長期脫管,自由出入社會公共場所,還談起了戀愛,就像什么都沒有發生過。
在陜西,“三類罪犯”中108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就有40名罪犯不符合條件。
2014年八月李宏涉嫌案開庭審理后,關心此事的人們又開始擔心另外一件事情。
“到現在都沒有判決,聽說法院又要內部解決此事。”
對此,吳堡縣人民法院院長劉勇表示,此案開庭審理后,他們召開了審委會,但審委會成員對該案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已向榆林市中院請示。榆林市中院一位負責人稱,案件仍處討論階段,他們也向陜西省高院做了請示。
多個知情消息源稱,李宏的姐夫是陜西省高院一名副院長。
在陜西,違規辦理監外執行已非華陰個案。
記者日前從陜西省檢察機關獲悉,自2014年3月以來,陜西省檢察機關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安排部署,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專項檢察活動,目前已對不符合保外就醫條件或保外就醫情形消失的5名原廳局級罪犯和8名原縣處級罪犯重新收監。
新華社報道稱,在這次專項檢查工作中,全省“三類罪犯”中108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就有40名罪犯不符合條件。“同時也說明陜西的問題十分嚴重,如此大的比例不正常。”
《刑事訴訟法》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刑訴法還明確規定,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而此前因砍人被判刑的李宏亮,則應該不在保外就醫之列,除非其證明自己生活不能自理。
事實上,除了法官為犯人違規辦理監外執行,記者在當地調查發現,華陰司法系統存在諸多亂象。
華陰市看守所一名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在“高軍案”審判期間,看守所所長同意犯罪嫌疑人李崢嶸回家過春節,副所長邢磊還帶著李崢嶸去西安游玩。
但邢磊副所長予以否認。
陜西省公安廳曾對西安等地公安機關取保候審突出問題,進行專項督導檢查。
據了解,李宏亮的父親是一名村干部,在經濟上頗有實力。記者未能獲知李宏與李宏亮家人之間是否存在利益往來。
李宏亮幫助李崢嶸砍死高軍后,迅速自首。
據了解,李崢嶸的父親李海潮,與當地官員關系不一般。
2014年7月26日,華陰發生一起震驚當地的爆炸案,就與李海潮有關。李海潮的秦晉礦業與鑫達礦業搶奪鐵礦時,秦晉礦業十多名員工點燃7管炸藥,扔向對方礦坑,炸傷5名農民工。
此事經媒體披露后,渭南市政府通報稱,秦晉礦業無《安全生產許可證》,違規購買炸藥1000余公斤。此案涉及華陰市公安局、黃金局、國土局、安監局等各部門。
華陰當地一位與李海潮熟識的鐵礦老板表示,李海潮的公司沒有《安全生產許可證》長達五六年,“炸藥規定十分嚴格,如果不是跟官員關系不一般,沒有許可證,很難想到怎么能弄到的炸藥。”
隨后,華陰市公安局以故意傷害罪逮捕4人,李海潮被取保候審。
北京才良律師事務所律師朱孝頂認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爆炸屬于性質惡劣犯罪。”
取保候審亂象,在陜西也非個案。
2013年7月18日,陜西省公安廳對西安等地公安機關取保候審突出問題,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在督導檢查中,陜西省公安廳督導組對解決取保候審突出問題提出要求:要加大領導力度,市縣公安機關專項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要切實負起責任;省廳專項辦細化考核指標,加大對整改工作的考核力度。
2014年12月7日,李宏亮的哥哥說,他們也試圖找人再次為李宏亮辦理取保候審,“咨詢過好多人,沒人敢給他辦了。”
一、組織機構
成立*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由區農業局牽頭,區畜牧局、海洋與漁業局、區工商局等單位參加。在專項整治期間,負責統籌協調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有關重大行動。
*
成員:區發改局、經貿局、工商局、農業局、畜牧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農業局,具體負責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工作目標
按照國家、省、市、區關于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和農業投入品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突出抓好源頭治理,加強對農藥、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的全程監管,加大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的監督檢測力度,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依法監管的長效機制。通過專項整治,到今年年底,全區農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質量監測范圍;全區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植養殖場、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場)使用違禁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蔬菜、畜禽產品、水產品的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率進一步下降;杜絕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種高毒農藥。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全區形成安全生產、放心消費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主要任務
從現在起至12月底,在全區主要農產品主產區和農產品主要消費地及重要集散地,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重點開展以下六項行動:
(一)種植業農業投入品整治行動
1、具體目標。杜絕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種高毒農藥,收繳產品做到100%銷毀;抽檢不合格、群眾投訴多、社會反映強烈的農藥、肥料、種子等農資品種和生產經營場所得到堅決查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農藥殘留抽檢率達100%。
2、主要任務。一是加大對違規生產、經營、使用高毒農藥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快替代產品的宣傳和推廣,積極推進高毒農藥替代工作。重點打擊擅自在產品中非法添加甲胺磷等禁限用農藥成分的違法行為。摧毀非法生產高毒農藥的“黑窩點”。二是加大力度開展農藥、肥料、種子等種植業投入品市場的檢查和監督抽查,對不合格產品和生產企業進行跟蹤整改,對嚴重不合格產品和蓄意造假的生產企業進行嚴肅處理,堅決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的行為;三是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全面開展對農產品生產過程用藥檢查。重點檢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立農業投入品采購、使用記錄情況。
在專項整治期間,由區農業局牽頭,在10月份開展1次集中監督檢查活動,組織對各地農資生產、經營場所(廠、門店)進行拉網式檢查,重點查處抽檢不合格、群眾投訴多、社會反映強烈的農藥、肥料、種子等農資品種和生產經營場所,堅決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的行為;在11月份全區集中組織開展1次蔬菜生產過程用藥監督檢查,依法收繳并查處違規使用甲胺磷等國家禁止、限用和淘汰的農業投入品的行為。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種高毒農藥產品以及蔬菜、果樹用藥;單質肥料、復混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精制有機肥等肥料;葉菜、瓜類、茄果類等蔬菜種子;蔬菜、水果、稻米等種植業產品。重點單位:非法生產、經營5種高毒禁用農藥(包括混配農藥)的企業;替代產品經營不規范的企業;制假售假和非法生產高毒農藥的窩點;近年來產品質量抽檢不合格、群眾投訴多、社會反映強烈的農資生產經營場所;主要農產品種植企業、種植大戶。重點區域: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標準化示范區。
此工作由區農業局牽頭,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貿局、工商局等相關部門參與。
(二)畜產品質量安全整治行動
1、具體目標。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獲證企業檢查率達100%;飼料產品合格率提高2個百分點,保持在95%以上;飼料中“瘦肉精”檢出率為零。
2、主要任務。一是加大對進出口飼料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力度。重點整頓進口飼料動物源性飼料和進口寵物飼料,檢查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許可證號。二是加強對飼料和養殖環節違禁藥品和非法添加物的監管工作。堅決查處非法生產經營和使用“蛋白精”、“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和蘇丹紅等非法添加物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以工業級原料或添加劑作為飼料級產品使用的違法行為。三是強化飼料生產、經營企業及產品監督檢查。嚴格按照相關法規、政策和制度規定,客觀、公開、公平、公正地開展飼料企業設立審查工作,嚴把飼料企業和飼料產品的市場準入關。四是加強飼料產品監督抽查,堅決查處不合格產品和違法行為。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飼料添加劑、寵物飼料和進口飼料。重點單位,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企業,以及動物源性飼料生產企業。重點區域,以往抽檢合格率較低的規模化養殖基地。
此項工作由區畜牧局牽頭,區經貿局、工商局、農業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相關部門參與。
(三)獸藥和生豬生產整治行動
1、具體目標。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生產企業監督檢查率達100%。獸藥標簽和說明書的合格率達到98%以上,獸藥產品合格率保持80%以上,力爭獸藥違法案件100%立案查處,獸藥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保證疫苗質量和有效供應。重點地區自產活豬瘦肉精和其他違禁藥品檢出率分別降到1%以下,全區進入流通領域豬的二維碼耳標佩帶率達100%。
2、主要任務。一是對經營和使用環節進行拉網式檢查。發現禁用藥物立即收繳銷毀,并追查其來源、銷售去向,加大禁用藥清繳力度;加強對*年以來列入獸藥質量通報的生產、經營企業進行檢查,發現假劣獸藥、過期失效產品、廢止地標產品,發現禁用藥物堅決收繳銷毀。二是加強疫苗生產經營管理。加強生產經營環節監管,堅決搗毀制售假劣疫苗的窩點;加強田間試驗、區域試驗監管工作,嚴厲查處假借試驗名義違法制售疫苗行為;強化對疫苗供應單位的資質、管理制度、供應記錄及冷鏈條件等的監督檢查,對不符合規定的,限期整改,發現違法行為要嚴厲查處;加強對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疫苗供應和監督工作。三是組織標簽說明書清查活動。在生產企業查獲不規范標簽說明書,要監督企業銷毀處理;在經營、使用環節查獲不規范標簽說明書的獸藥產品,要禁止經營、使用。四是組織獸藥產品監督抽查,查處不合格產品和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期間,計劃抽檢獸藥質量監督樣品一批,抽檢畜產品藥物殘留樣品一批。五是加強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嚴格動物防疫條件審核,推進動物標識和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嚴查無耳標和無檢疫證明生豬的調運、屠宰和產品銷售;組織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在專項整治期間,由區畜牧局牽頭,11月初組織1次集中監督檢查活動,對全區牲畜佩帶二維碼耳標工作情況進行全面檢查,保證11月中旬,全區進入流通領域的豬、牛、羊等牲畜二維碼耳標佩帶率達100%;11月底全區組織畜禽養殖環節用藥集中檢查,依法嚴查畜禽養殖過程中使用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禁用獸藥和蘇丹紅等化學物質的違法行為。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禁用獸藥(品種見農業部第202號公告、第560號公告,重點查處金剛烷胺、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未經農業部批準的獸藥、非GMP企業的產品和走私進口獸藥產品;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疫苗;抗生素類、驅蟲類、解熱鎮痛類藥物。重點單位,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疫苗生產企業,獸用注射劑生產企業;重點監控企業、有生產假劣獸藥記錄企業;商品豬養殖場(存欄50頭以上),肉禽/蛋禽養殖場(存欄300只以上);鄉鎮獸醫診療所/動物醫院。重點區域,獸藥經營企業,養殖小區統一供藥單位;獸藥經營集散市場;縣、鄉、村等基層獸藥經營點;重大動物疫病疫苗供應單位。
此項工作由區畜牧局牽頭,區經貿局、工商局、農業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相關部門參與。
(四)水產品藥殘專項整治行動
1、具體目標。健康養殖示范場、出口原料備案基地、無公害水產品生產企業等三類基地,100%建立生產、用藥和銷售記錄等水產品質量安全自控措施,監管率達到100%;苗種生產單位持證生產率達到100%(自育、自用的除);苗種生產單位100%建立生產、用藥和銷售記錄等水產品質量安全自控措施,其中國家級、省級原良種場監管率達到100%;三類基地、一定規模養殖場等養殖環節孔雀石綠、硝基呋喃類代謝物、氯霉素等禁用獸藥殘留抽檢總體合格率達到95%以上;陽性樣品的追溯率達到100%;水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質量安全監測范圍。
2、主要任務。一是加強現場檢查。查處苗種生產企業是否領取苗種生產許可證,是否按批準范圍從事水產苗種生產;苗種生產單位和養殖場是否存貯、使用孔雀石綠、硝基呋喃和氯霉素等禁用獸藥;養殖單位是否使用限用藥物但未遵守休藥期制度售賣水產品;三類基地和苗種生產企業是否依法建立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等制度。二是加強藥殘抽檢。抽查健康養殖示范場、無公害養殖基地、出口原料基地和個體小型養殖場禁用獸藥殘留情況。三是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在現場檢查和藥殘抽檢中發現的違規企業,要依法嚴厲處罰,建立“黑名單”制度,對企業負責人進行集中培訓。四是推進健康養殖行動。加強對生產者健康養殖技術的培訓,繼續開展漁業科技入戶,推廣健康養殖方式,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宣傳,對出口原料基地指導其按進口國標準進行生產。五是強化生產自律。加強對基層協會和漁民合作組織的培育和引導,指導其建立健全內部規章制度。
在專項整治期間,由海洋與漁業局牽頭,10月份組織全區開展無公害認證水產品集中監督檢查,檢查各地無認證管理工作和生產過程質量安全控制情況;11月份組織1次集中監督檢查活動,對全區水產品養殖環節用藥集中檢查,依法嚴查水產品養殖過程中使用孔雀石綠、硝基呋喃和氯霉素等禁用化學物質的違法行為。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魚類、蝦蟹類水產品,重點抓好淡水塘魚的檢查。重點單位,未領取苗種生產許可證和未按批準范圍從事水產苗種生產的生產企業;未依法建立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的企業;藥殘抽檢合格率較低的生產企業。重點區域,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無公害養殖基地、出口基地和一般養殖場。重點環節:種苗生產、養成和越冬階段。
此項工作由區海洋與漁業局牽頭,區經貿局、工商局、農業局、畜牧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相關部門參與。
(五)認證產品質量安全整治行動
1、具體目標。市場假冒“三品”(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下同)標志現象得到有效查處;企業用標行為進一步規范;“三品”質量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
2、主要任務。一是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初級產品和農業系統有機農產品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農產品監督抽查。對生產基地、銷售市場和生產企業加工車間(倉庫)的“三品”進行抽樣檢測,對不合格產品,依據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進行處理;狠抓原料、添加劑、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情況檢查,從源頭上保障“三品”質量安全,重點檢查獲證單位是否使用禁用農藥、獸藥;農藥、獸藥、肥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是否符合相關準則,綠色食品獲證單位是否執行原料(飼料)訂購合同;采收、屠宰或捕撈是否符合農藥、獸藥安全間隔期或休藥期的要求;原料及投入品貯存是否有專人管理和適宜場所。二是開展“三品”認證工作有效性檢查。包括內部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情況,申報材料、年檢資料等文件檔案的管理情況,認證審查工作時限執行情況以及“三品”質量安全預警制度建立情況等。三是開展生產經營規范性檢查。加強產地環境質量、區域范圍及周圍污染源受控情況檢查,了解獲證單位的生產操作規程和相關標準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并糾正違規生產操作行為;檢查獲證單位生產記錄,查看生產記錄內容是否完備,估生產記錄的真實性。四是檢查必須包裝的“三品”是否經包裝后上市銷售;產品或包裝上是否標注標志和發證機構名稱;標稱“三品”的產品其證書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偽造、冒用、超范圍使用標志等違法違規行為等。
在專項整治期間,由區農業局牽頭,在10月份,全區集中組織開展“三品”的監督抽查與督導檢查,檢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標識與認證和生產過程質量安全控制情況,打擊假冒“三品”行為,維護“三品”品牌形象。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偽造、冒用、超范圍使用標志的產品;應當包裝而未包裝上市銷售的“三品”產品;產品或包裝上未按規定標注標志和發證機構的產品。重點單位,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產品質量不符合認證標準的企業。重點區域,主要食用“三品”生產基地、銷售市場和生產企業的加工車間(倉庫)。
此項工作由區農業局牽頭,畜牧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貿局、工商局等相關部門參與。認證無公害蔬果產品質量安全由農業局負責實施,認證無公害禽畜產品質量安全由畜牧局負責實施,認證無公害水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由區海洋與漁業局負責實施。
(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與檢查行動
1、具體目標。全區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1OO%納入監測范圍,建立農產品批發市場檢測制度和不合格農產品報告制度;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銷售的蔬菜中農藥殘留、豬肉中瘦肉精、水產品中氯霉素、孔雀石綠等監測合格率,單項指標平均再提高1-2個百分點。
2、主要任務。一是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加大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品種、范圍和頻次,確保農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監測范圍,及時對當地生產、銷售的大宗農產品和質量安全問題突出的農產品監督抽查和現場檢查,分析、評價和跟蹤我省農產品生產、流通領域質量安全情況,加大對超標農產品的追查追溯工作力度,嚴禁不符合標準的農產品進入批發市場等流通環節。二是對查出問題的中等以上城市批發市場、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大抽檢頻率和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三是開展農產品包裝標識執法檢查。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和廣東省強制標準“食用農產品標識》的規定,重點檢查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和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產品包裝標識是否按規定標明品名、產地、生產者(銷售者)、生產日期等必須標識的內容;使用添加劑或屬農業轉基因生物的農產品和其他應實施檢疫的動植物及其產品,是否按規定進行標識。四是加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整治力度。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督促和指導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自覺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重點檢查各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對進場銷售農產品抽檢和建立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報告制度等情況,指導、檢查中等以上城市批發市場建立市場準入制度情況,確保中等以上城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全部納入監測范圍。由各級農業部門、工商、經貿等部門,通過開展監督檢查、監測抽查、督查督辦等方式,組織開展本轄區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整治活動。對批發市場沒有全部納入監測范圍的地區,掛牌督辦,限期解決;對建立制度行動滯后的批發市場,要限期整改;對已建立制度,但在實際工作中執行不到位的,要強化指導;對不按有關規定進行檢疫等標識的,依法查處。
在專項整治期間,由區農業局牽頭,9月份和12月份,全區組織2次集中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活動,對全區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養場、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生產銷售的蔬菜、水果、稻米、畜禽、水產品等,開展監測和監督抽查,向社會公開農產品對不合格企業及產品。并根據監督檢測結果,農業部門及時與工商部門溝通,督促農產品銷售企業建立健全進貨檢查驗收制度,依法查處批發市場和其他流通環節銷售不合格農產品的行為;11月份,由區農業局牽頭,組織全區集中開展批發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檢查,重點檢查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是否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同時,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督促和指導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自覺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蔬菜、水果、畜禽產品、水產品等當地的主導品種和“菜籃子”工程主要品種。重點單位,農產品批發市場、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重點區域,全區主要農產品產區、農產品銷售集散地。
此項工作由區農業局牽頭,畜牧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貿局、工商局等相關部門參與。
四、總體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部門責任
各地要按國家和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統一部署,將農產品專項整治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抽調得力骨干組建強有力的班子,建立健全領導和組織機構。切實把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層層分解到區、鎮(辦)、村。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分管負責人要直接抓。明確相關部門和單位負直接責任的責任制,將領導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落到實處。要加強領導,上下聯運,農業部門切實履行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牽頭單位的職責,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為專項整治提供必要的人力、資金和技術裝備保障,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建立監督管理責任制。
(二)細化整治方案,明確工作進度
各地和各任務牽頭單位要按照國家、省、市、區農產品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細化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明確工作進度和時間安排,做到有階段安排、有重點活動、有監督檢查、有責任追究,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要制定農產品專項整治檢查驗收辦法,組織做好檢查驗收工作。
(三)強化監督抽查,依法進行查處
各地要制定并組織實施農業投入品和主要農產品殘留監控計劃,重點開展對主要生產基地、規模畜禽、水產品養殖場、飼料加工廠、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和超市農產品和市場經營流通領域農業投入品質量的監測和監督抽查力度,對重要產品、重點單位和重點區域,要加大監測頻次,限期整改,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要求的,要依法予以處理。要突出抓好大案要案查處工作,通過專項整治行動,集中處理一批產品,查處一批企業,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切實做到事實沒有查清的不放過;不合格產品的源頭和流向沒有查明的不放過;相關責任人沒有依法處理的不放過;該移送司法機關沒有移送的不放過;對有失職、瀆職和違法行為的國家公職人員沒有受到追究的不放過。
(四)密切工作配合,快速溝通信息
各地各單位要按照統一部署,做到密切配合,相互銜接,形成合力,確保專項整治取得明顯效果。各農產品整治專員單位應密切聯系,暢通信息渠道,及時反饋情況。報送材料要全面、系統,應綜合各整治行動參與部門的信息,有綜述、有查處情況、有產品合格率等量化指標,及時體現進展和成效。重大案件及突發事件,應立即報告。同時,要加強工作溝通,及時指導、督促各地整治工作開展,搜集有關信息。
(五)強化教育培訓,加強技術服務
要大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培訓。加強對執法人員和從事農業投入品經營人員的培訓和教育,規范執法行為,做到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提高依法經營意識,使生產經營者按照法定條件、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加強農業生產者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和技術服務,結合“科技入戶”、“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送科技下鄉”等活動,組織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教育培訓機構、科研院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對農民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以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安全使用為重點,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和技術指導,指導農民科學用藥,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農民科學種養水平。
(六)注重輿論宣傳,營造社會氛圍
按區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系列宣傳隊活動,在有關網站和新聞媒體開辟農產品專項整治專欄,介紹專項整治成果,全面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及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和具體要求。充分利用宣傳媒體,全面宣傳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內容與成效,倡導守法經營、安全生產、科學消費的理念,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良好社會氛圍
(七)加強檢查總結,健全長效機制
區農產品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要加強對全區專項整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全面及時了解全區工作進展,總結階段性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展和成效,研究解決執法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專項整治工作,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監管制度,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促進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全面開展。
五、時間安排
(一)組織部署階段(10月份)
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小組研究制定《*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部署全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1O月30日前,要求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區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并制定具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啟動并全面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二)集中整治階段(10月下旬-12月初)
各地根據制定的專項整治行動方案,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全力整治。11月初,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小組檢查各鎮(辦)開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