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水廠管理意見和建議

水廠管理意見和建議

時間:2023-06-01 09:49: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水廠管理意見和建議,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水廠管理意見和建議

第1篇

【關鍵詞】生活質量 飲水安全 水利工程 潔凈

一、新疆精河縣飲水現狀

由于新疆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情況,許多農牧民一直引用不衛生的澇壩水,氟砷超標的淺層地下水。長期飲用氟、砷超標的水會導致骨頭變形,甚至癱瘓,喪失勞動能力。為此,當地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在2014年,精河縣圍繞“民生優先”的發展戰略,通過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地方財政配套等方式,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了飲水質量,切實提升農牧民生活幸福指數。

二、新疆精河縣飲水存在的問題。

1、建設中的問題。工程建設標準低,國家補助資金少,配套資金不到位,水廠規模小。同時飲水安全問題突出,待建工程量大。水源保證率方面不達標,飲用污染水問題亟待解決。

2、運行管理中的問題。供水成本偏高,同時管網缺少維修費用,漏失率高。同時精河縣水廠管理工人工資不高,造成管理隊伍不穩定也是造成飲水問題普遍存在的一大阻礙。

三、新疆精河縣飲水問題解決措施

新疆精華縣飲水工作,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從目前存在的問題來看,主要原因是沒有管理好。運行管理中不計成本,不講效益,不提折舊,不搞核算,拼供水設備,吃固定資產,最終導致工程失修停運。

1、加大對精華縣飲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解決精華縣飲水安全問題,保障精華縣基本生存條件和當地群眾身體健康的飲水安全工程是精華縣公共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衛生體系的組成部分。由于農民負擔能力有限,加之當地經濟狀況相對較差,縣鄉財政狀況也差,受益群眾的自籌能力有限,基本上以投勞為主。因此建議調整當地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精華縣飲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引導收益群眾積極投資投勞。對當地飲水工程應以政府補助為主,農民自籌為輔。

2、采取措施,降低供水成本,提高水廠收入。精華縣水廠供水成本普遍偏高,水廠運行困難而農牧民對水費的承受能力又低,降低供水成本,關系到水廠的正常運行和農牧民的切身利益。降低供水成本的主要措施:一是努力擴大水規模,提高用水戶數和用水量。二是加強管理和制度建設,確保水廠安全完好;三是減員增效,對當地水廠實行定編、定崗、定責,嚴格財務管理。四是建議有關部門協商,降低農村水廠用電價格。

3、健全機構,明確管理主體,加強建后管理。抓好精河縣飲水工程的建后管理工作,真正樹立“三分建,七分管”和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的思想,把工程建后管理作為一項大事來抓。根據當地飲水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制定管理辦法,以指導和規范管理行為。

4、出臺管理辦法,推行法制化管理。新疆大規模飲水工程已經實施十多年,建設水廠2988座,形成固定資產20多億。但是如何規范管理,如何確定水價、征收水費、獎勵懲罰等都沒有具體的規定,要管理好這部分資產,建議精華縣盡快建立人畜飲水方案,依法加強對農村飲水工程的管理,是精華縣水廠納入合法化管理軌道。

5、建立飲水安全檢測體系,做好水源保護工作。在現有設施的基礎上,以規模較大的集中供水站為依托,建立農牧區飲水水質檢測中心,分區域設立監測點。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農藥的使用,杜絕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為破環。特別要加強對水源地周邊設置的排污口管理檢測,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在水源井周圍建設灌溉等各類機井,建設之前要進行科學論證,防止亂打井超采地下水,或引起含水層水質混合,造成引用水源的氟砷等有害物質超標。

四、結束語

飲水安全問題關乎國計民生,要讓偏遠地區的群眾飲上放心水、干凈水。新疆精華縣為達到安全飲水標準,連年針對飲水難、水致病等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到2014年已經解決牧民牲畜問題。統籌規劃、合理安排一定可以達到安全飲水標準。解決當地群眾飲水問題,方便了群眾,發展了經濟,定是良策!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凈水廠;管理;建議

近幾年國家對城鎮安全飲水問題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資金改善不安全飲水問題。凈水廠投入運行以后,城鎮居民可以享受24h用水,同時喝上了達標的水,減少了因水質問題引起的各類疾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但是,凈水廠在運營管理方面始終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水泵、控制柜、輸水管道檢修維護不到位等,這些問題都阻礙著凈水廠的順利經營。所以建立良好的運行體制,是凈水廠的一項重要的工作。

1.存在問題

1.1凈水廠無明確主管部門,存在多重管理的現象

實施改水過程中,愛衛會及其辦公室是城鎮改水的行政推進和業務指導部門,由于缺乏與其職能相對應的政策法規,在城鎮改水結束后,這種推進、指導作用必然隨之削弱,對水廠后續管理起不到較好作用。目前,在水廠的管理上,建設部門主要是在水廠建設前進行規劃、審批,水務部門主要進行水資源的管理及水資源費的征收,環境保護部門主要對水廠源水水質情況進行監控,衛生部門主要開展水質監督監測,價格、稅務、工商、技監等部門也從各自職能進行管理,但從整體上,水廠尚未有明確的主管部門。

1.2債務沉重,企業資金運轉困難

水廠建設初期,必須有較大的一次性投入。隨著管網鋪設及接水入戶工程的開展,所需的資金則更多。實施改水過程中,實行的是供水企業與鎮政府簽定合同,管網材料費由鎮政府組織向群眾籌集為主,少數地區往往在資金使用、資金及時轉付等方面,不能較好地銜接,影響了水廠的正常運轉。部分地區在實施改水時,采取了先接水入戶再收費,或者先籌集部分經費即接水入戶的方法,因此,雖然有的地區改水工程已結束,但籌集改水經費的任務還未結束,不少地區與自來水廠有不少于百萬元的工程款未能按合同結清。因此,多數水廠處于負債經營的困境,自身發展受到較大束縛。

1.3水價偏低,水廠經營比較困難

為促進改水的順利推進,如皋市于2002年制定了水價政策,將水價控制在每噸1.0~1.1元的水平。應該說,相對較低的水價對于剛剛普及自來水的地方來說,為減輕負擔,鼓勵群眾用水起到積極作用。但從長遠看,自來水價格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廠生產經營政策性虧損,水廠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影響。目前水廠供水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水廠源水水質有惡化趨勢,增加了制水成本。二是供水范圍擴大及供水時間延長,動能消耗增加。三是生活、生產用水總量不足,水廠運行未能發揮應有規模效應,不僅工業用水總量有限,而且不少受益農戶除生活飲用水外,家庭用水仍以井水為主,自來水并未真正走進農戶生活。四是供水過程中跑、冒、滴、漏現象較多。除部分因管網老化引起而外,居民家中也存在漏水、滴水現象,甚至私接偷水現象,管網漏失率一般在25%左右,使自來水運行成本增高,水廠運行困難。

1.4未發揮規模效益,運行矛盾突出

近年來,水廠工業用水量連續呈遞減態勢,部分單位在利益的驅使下相繼采用深井水作為供水水源,規避污水處理費、水利工程水費及其他代收費用繳納。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浴室、居民戶自打獨管井有增無減,違章用水現象嚴重。此外,部分水廠管道運行時間長,管網老化,滲漏率高。實施改水使用的新型管材沿途多數從渠邊經過,容易遭受損壞且查找困難,增加了漏失率,更加加重了水廠的運行困境。

1.5水源污染日趨嚴重,難以保證供水水質

由于各類污染源的增多,水廠的水源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甚至嚴重威脅到供水安全,形成水源性缺水。因水源污染而引發的群體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有發生,造成一定的社會負面影響。每到枯水季節,一些地面水廠因為水源水不能達到要求,不得不鑿地下深井作為備用水源,以防不測。源水水質污染的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參與改水的積極性。

2.對策及建議

2.1明確行業主管部門,加強行業管理

城鎮供水是關系社會經濟發展和廣大群眾身體健康的大事,必須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筆者認為:形成以水務局為主要管理職能部門,其它各相關職能部門依照有關法規,共同參與的模式較為可行。衛生部門主要著重加強城鎮自來水水質衛生管理,組織開展城鎮水廠水質衛生監督執法檢查,協調處理好供水與衛生安全供水之間的關系,落實城鎮自來水消毒和檢驗工作,嚴格執行水質一票否決制度,確保居民群眾飲水安全衛生。環境保護部門著力盡快建立水資源保護區,大力加強水環境保護,確保水資源永續利用。

2.2加大供水監管力度,確保供水安全衛生

隨著供水市場的開放,城鎮供水私營企業日益增加,由于各業主對安全供水的重要性在理解不盡統一,在供水水質的保障措施上也不盡相同,使城鎮供水容易出現安全隱患。因此,必須緊扣安全衛生供水這個核心,強化水質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供水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對違規、違法行為予以堅決查處。要以創建城鎮先進水廠活動為契機,推動水廠各項管理措施的落實,提高制水質量,努力消除安全隱患,對不合格的水廠進行限期整頓。要著力培養城鎮水廠的自律意識,消除壟斷經營的“老大”思想,內抓管理,外樹形象,抓準難點、熱點問題,深入開展為民、便民、利民服務,以其優質服務取信社會、取信百姓。

2.3做好區域供水準備,整合城鎮供水市場

要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城鄉水廠組建城鎮供水集團,開展跨地區、跨行業經營,逐步撤并規模較小的城鎮水廠。新增自來水受益人口應以管網延伸為主,原則上不再建設新的鄉鎮水廠和村級水廠。要特別注重關停地下水廠,盡量減少地下水開采,加快城鎮改水集約化、市場化進程,促進城鎮改水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如皋市即將實施南通市西北片區域供水工程,面對廣闊城鎮供水市場,必須將現有各類水廠特別是私營水廠進行資源整合,使之在政策、思想、技術上做好銜接準備,較為可行的方法是,保持現有各類水廠性質及供水范圍不變,將其改造為二級供水增壓點或營業站,發揮城鎮現有水廠應有的效用,以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2.4對成本進行合理預算,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企業管理應該做到合理有序,針對于設備資金的閑置與浪費現象,應做到計劃合理,增強資金利用的有效率。對于不常使用損耗較小的設備減少進購量,將更多資金投放于水廠耗資較大的供水管網建設與檢修上,一方面緩解資金匱乏的發展狀況,另一方面能夠減少企業發展成本。除此之外,還應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發展力度,生產負責人應不斷進行設備維修審查,爭取掌握敏感問題及設備故障排查的第一手資料,以便于及時對設備故障進行調整,使儀器設備時時處于最佳運行狀態,同時要做好重點設備的防護工作,定期進行預防性的機械維護,而對于非重點設備應減少不必要的拆卸,以免磨損減少使用壽命。在減少維修費用的同時,也可以保證設備運行狀態良好。

在市場化及衛生標準提高的新形勢下,為實現公眾利益、社會利益,水廠更應該關注穩定、安全、高效的營運,同時還應使公眾在少量支付下,得到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p>

【參考文獻】

[1]劉伍寧.淺談小型村鎮供水工程的特點與發展建議[J].科技創新導報,2010(25).

第3篇

目前,我市市區及各縣(市)城區飲用水源水質較好,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但由于歷史陳欠和客觀條件的制約,全市飲用水源地特別是農村的飲用水面臨著嚴峻形勢,總體情況是:

1、水環境逐年改善,但飲用水安全隱患依然存在。近年來,我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專項整治,但就總體而言,我市飲用水源地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主要是生活污染、工業污染和環境污染帶來的威脅,特別是造船、碼頭污染,船舶運輸污染以及面廣量大的農業面源污染。全市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口500米范圍內仍然有碼頭22個,其中某市二水廠水源地取水口500米范圍內就有4家砂石碼頭和5家造船企業,直接威脅飲用水衛生安全。近幾年由于農作物病蟲害影響加重,全市農藥施用量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年和**年農藥施用量(折純)分別達1378噸和1366噸,比**年增加200噸左右。大量未被吸收的農藥、化肥流失到河道、湖泊,已對農村地表水、地下水產生嚴重影響。

2、水質狀況逐年提高,但飲用水衛生狀況令人擔憂。從源頭上有效保護了水環境,防止了水污染。但從目前情況看,全市484家水廠供水水質普遍存在“城市好于農村、規模大的好于規模小的、公辦的好于私營”的狀況。城市水質達標率為100%,農村水質超標率為17.5%。

3、區域供水力度逐年加大,但農村區域供水相對滯后。近幾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區域供水工作,區域供水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我市區域供水除市區進展情況較好外,面廣量大的農村區域供水工作尚未擺上議事日程。全市城鄉484個水廠中,就有鄉鎮水廠140個,村級水廠337個。而以地表水為水源的農村水廠,總磷、氨氮等時有超標,以地下水為水源的農村水廠,總大腸菌群、氨氮超標現象更為嚴重。相當多的村級水廠只起了動力提升泵站作用,不經消毒處理和檢測直接供水,有些根本就無檢測設備和技術,也無運行記錄,不具備供水的基本條件,給群眾飲水安全衛生帶來了隱患。

4、水質監測工作逐年加強,但有效監管機制尚未形成。為進一步加強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市環保、水利等部門逐年加大了對水源地水質的監管力度。但全市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的有效管理機制還沒有真正的形成。一是水源地保護責任、保護區不明確;二是企業用水過程中出現幾頭檢查監督;三是有些政府主管部門在主要水廠取水口一級保護區內擅自批準興建造船廠;四是面廣量大的村級水廠改制后的監管缺位。

二、對加強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的幾點建議

1、要進一步加強對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的領導。(1)市、縣人民政府要把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政府任期目標責任制,進一步明確職責,理順關系,合理確定和分解水源地保護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層層落實領導責任制;(2)制定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管理辦法,建立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的統一監管機制,盡快形成區域全覆蓋、管理全過程的城鄉飲用水水源保護和安全監管體系;(3)組織編制飲用水源地保護專項規劃,合理規劃水源地布局,明確保護區域和范圍,規范水源保護區標志,建立嚴格的保護制度,實施嚴格的管理;(4)重視區域性戰略儲備水源建設,制定水污染事故突況下區域水資源配置和供水調度方案,建立健全飲用水安全保障應急機制;(5)加強部門協調,形成合力,市水利、環保、建設、農業、衛生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共同做好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2、要進一步強化污染源源頭控制。要以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一是要認真制定和落實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在一級保護區內,要禁止一切排污行為和可能污染水體的行為。在二級保護區內,要禁止超標排放污染物,禁止新建、擴建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禁止設立裝卸垃圾、油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碼頭,改建項目必須削減污染物排放量。對保護區內違法設立的碼頭、畜禽養殖場、圍網養殖等污染設施要加以整治取締。要嚴格項目審批管理,凡在水源保護區內興建的項目,必須經規劃、水利、建設、國土、環保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會審,防止和杜絕因局部利益損害全局和長遠利益。

二是要積極有效地防治建設性的水污染。嚴格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所有項目建設都要認真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環保部門要嚴把項目審批關,從源頭上有效防止水污染。要大力推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嚴格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落實好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的水環境保護責任。要加強對排污企業的監控,確保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轉和達標排放,并創造條件擴大在線聯網監控覆蓋面。要繼續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污染整治,對嚴重污染環境、治理達標無望的企業堅決予以關閉。同時要積極推進循環經濟,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發展生態環保型產業,保護水環境,防止水污染。

三是要切實做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要積極推廣化肥農藥減量技術,提倡和鼓勵使用有機肥、生物肥和配方施肥,嚴禁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在水源保護區內要優先發展高效益、低污染的生態農業,建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積極研究和推廣生態養殖技術、秸桿綜合利用技術、畜禽養殖場污染防治技術,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要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是要加快污水管網建設。我市已建有污水處理廠9座,形成污水處理能力43萬噸,而目前實際處理量僅為10多萬噸。處理量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污水管網與污水處理廠未能同步建設,影響效益發揮。二是要加速供水管網改造。據市有關部門統計,我市目前城鎮水廠供水管網漏損率為20-30%(國家規定的允許基準值為12%),而鄉鎮水廠供水管網漏損率高達30-60%。供水管網漏損率高不僅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增加群眾負擔,而且極易造成供水水質的二次污染,威脅供水安全。三是要盡快確定市區長江第二水源地。目前市區有長江瓜洲段和廖家溝2個水源地,日供水能力達40萬噸。按照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至2010年滿足市區所有人口用水需求,日供水能力將達75萬噸,建議市政府按照總體規劃要求,盡快確立長江第二水源地,并著手抓好水源區保護工作,一方面積極應對城市發展和區域供水需要,另一方面可作為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增加城市供水安全系數,確保城市供水安全。

4、要進一步加大區域供水推進力度。一是要實行區域供水目標責任制。區域供水的實施主體是各級人民政府,市、縣、鄉三級政府都負有相應的責任。建議市政府要統一各級領導的認識,將推進區域供水納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標,縣(市、區)、鄉政府都要明確一名負責同志具體抓,做到責任明確,措施落實,通過目標考核和激勵機制,有計劃、分階段地推進全市區域供水工作的開展。

二是要對供水水源進行合理規劃。目前全市城鄉共有集中式飲用水源地484個,其中鄉鎮水廠140個,村級水廠337個,規模偏小,數量偏多。建議市政府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城鄉并網、安全有效的總體原則,以長江、高郵湖、大運河、三陽河等為主要水源,以市、縣(市)自來水公司為龍頭,對全市的供水水源地進行統一規劃,重視發揮集中供水設施的規模效應,提高供水質量和供水效率,有效降低投資和運行成本。

第4篇

關鍵詞:自來水廠因素 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91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隨著我國高速城鎮化的進行,使我國在給水、排水等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供需矛盾:水廠的進水水質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導致原水中有機物、NH3-N等含量的不斷上升;突發性水質污染事件層出不窮,增加了凈水處理的難度;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對水質認知水平的提高,對出廠水水質要求也愈加嚴格。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對各項水質指標的限值也都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用戶對飲用水水質要求的提高促使供水企業采取各種措施保障供水水質。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特別是飲用水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健康,因此政府必須加大對自來水廠的監管力度,保證自來水廠內部制水、銷售等的良好運作,確保其銷售的水是達到國家標準的,可放心飲用的。

一、對于影響水廠運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1、水質檢測和監測不到位。目前,很多水廠的水質檢測次數較少,且主要由工程管理單位出錢委托有關單位進行水質檢測,水質監測尚未開展,水質安全存在隱患,且相關部門的水質檢測與水質監測的職責存在缺位,水質的檢測和監測都難以按規范展開。

2、水廠管理人員衛生意識不強。大部分水廠負責人和供管水人員衛生意識不強、衛生法制觀念淡漠、自身衛生管理不到位,健康證持證率低。 

3、水廠的設備、管網、設施缺乏日常維護保養。水廠的設備、管網、設施等一些因素,都會對水質產生影響。尤其是一些管道供水,一些使用薄壁不銹鋼管、鋁塑復合管、ppr管的輸水管道,如果缺乏日常的維護保養,長期使用則極易對水質產生一定的污染。另外,用水量少、水循環不足,都有可能形成“死水”,滋生微生物,使水質發生變化,如果水廠一旦衛生安全意識不足,在維護保養及消毒產品更換方面存在問題或是回水未經消毒直接回流至貯水罐,都會造成水衛生隱患。

二、測評各項消耗指標   

1、藥耗:藥耗在生產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為了約束操作工規范操作,合理投加藥量保證水質,我們仍制定了消耗定額。定額規定的消耗量,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浪費,更重要的是保證水質,高于定額上限者規定有相應的罰則,低于用量下限的罰則更嚴厲, 以此作為控制水質的管理手段。  

2、漏失率:漏失率是衡量自來水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另一重要指標。小型水廠由于覆蓋面小,產量有限,管網漏失的影響大,少量的漏失占總量的比例高,因此是應下力氣抓好的重要工作。確定合理的漏失率的方法是實際測定。這個廠的計量水表,由于現場安裝位置的限制,水表與直管段的長度未達規范要求,產生水表計量誤差,差值如何確定呢,我們采取水泵的實際輸水量與水表顯示流量進行對比。

3、電耗:一級泵站是在一條攔河壩上游取水,因此河水位和它的揚程相對比較穩定。在夜間二級泵站停機,一級泵站工作期間,根據清水池水位上升速度測定一級泵站的流量及其單位電耗,經過幾個時段的實測,測得該泵站的平均電耗為170kWh /dam3。再用類似的方法測得二級泵站的電耗為150kWh/dam3,在此基礎上考慮自用水量和照明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確定一級泵站的定額指標為180kWh/dam3,二級泵站為160kWh/dam3,由此得出兩級泵站的生 產性單位電耗為340kWh/dam3 。

三、建議

1、 加強藥劑采購及使用管理

水廠的藥劑主要有混凝劑、助凝劑以及消毒劑。一旦使用不合格的藥劑,不僅達不到水處理效果,反而會帶來新的污染,影響供水安全。根據《城鎮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可采取如下措施:水廠使用的輸配水設備、防護材料、水處理藥劑,應具有生產許可證、省級以上衛生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及化驗報告,并應執行索證及驗收制度。供水廠采用的水化學處理藥劑、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應分別符合現行國家標準 飲用水化學處理劑衛生安全性評價 GB/T172 l8和 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 GB/T17219的規定。每批凈水藥劑及材料在進廠時、久存后和投入使用前必須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標準進行抽檢;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產品,不得投入使用。

2、加強對員工專業技能的培訓。

自來水廠員工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自來水廠的運作。因此,必須進行嚴格的員工選拔,保證員工是持證工作的。另外,自來水廠還需要成立專業的培訓機構,對員工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主要內容如下:一是了解自來水廠供水系統的組成和運轉;二是掌握水泵方面的知識;三是認識凈水流程和相關知識;四是對管網的維護知識;五是電氣知識。 2、建立并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健全的規章制度對自來水廠的運作有重要的影響。自來水廠必須建立規章制度,保證優質水的供給,實現利益的最大化。自來水廠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國家法律為指導,完善紀律組織、安全生產和規范操作三方面的規章制度。自來水廠在規章制度建立后,必須將其積極落實到位,保證規章制度發揮有效的作用,保證自來水廠的優質供水,獲得更多居民的信任,進一步擴大自來水廠規模,促進我國自來水廠的發展。

3、 加強生產設備的保養維護

各種生產設備的正常運轉,是水廠出水水質的有力保證。尤其是沉淀池的排泥、濾池的反沖洗設施、加氯間的加氯設施、加藥間的加藥設施等是水廠水質保障的關鍵設施,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制定運行制度,定期對構筑物進行清淤、清洗和消毒,對設備進行檢修和維護。

如對絮凝反應池、沉淀池每年清泥一次,清除沉積在池底的淤泥;對各排泥閥進行檢查、維護,保證排泥系統正常工作;對清水池一年清洗一次。清洗完成后加氯進行浸泡消毒24h,防止池里細菌等滋生,保障供水安全;對于一些大型水廠的蒸發器,定期清洗瓶膽,委托具備相應檢驗資質的單位對蒸發器瓶膽的承壓能力以及內部傳感器、緩沖罐、氯氣釋放系統的安全閣等進行檢驗,并對蒸發器瓶膽稱重復核,當重量減少超過一定重量時,需立即更新;疏通輸氯和傳感器連接管道,測量輸送管道壁厚,復核機械強度,確保加氯系統安全。

4、發揮工作人員主觀能動性,主動收集設備運行信息。

隨著企業內部人員素質的整體提高,根據廠區生產情況分班組,不同設施中的設備保養、檢修等維護工作可全部落實到各個班組,并且與經濟責任制掛鉤。為避免重復設置機構和人員,使專業管理的要求與日常生產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將所有崗位均定為技術崗位,變計劃維修為生產維修。各班組的生產人員在日常運行中收集設備運行情況,根據相關數據,并進行分析,提出維修意見,使設備在最佳運行狀態的運行,避免對一些非重點設備進行不必要的預防性定期維修而造成的拆卸磨損,而減低設備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自來水廠;機電設備;設備管理;安全生產;設備故障率

加強對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研究是實現自來水廠安全生產的關鍵性環節,對于創建現代化的供水企業來說,設備管理對整個企業的生產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我們的管理人員要加強對機電設備管理的重視,及時地對企業的機電設備進行管理和維修,從而能夠有效地保證機電設備的正常使用,使得設備的故障率降到最低,以此來提高自來水廠的設備完好率,保障生產效率,提高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自來水廠機電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現場管理工作不到位

缺乏日常的檢修和維修工作,由于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有一定的損耗,所以要定期地對投入運行的機電設備進行維修處理工作,一旦發現設備出現問題,及時地進行補救維修,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而且如果廠內的維修后續工作不到位,且維修設備存在的垃圾不能及時的進行清除,這樣會嚴重影響到設備的工作環境和質量,從而為后續的檢修和維修帶來了不便,間接地帶影響了整個自來水廠的運行效果。

1.2思想認識跟不上

由于我國自來水廠大多都是老廠子,所以里面的工作人員也大多都是歲數較大的工作人員,因此在面臨一些管理的工作問題時,不能用先進的思想水平來及時地進行解決,所以在設備的維修和檢修這項工作上,就會有很大的阻礙,直接影響到自來水廠的正常運行,不能順利地進行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

1.3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乏嚴格有效的管理制度,機電設備的管理對整個自來水廠的運行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嚴格的設備管理制度和檔案資料等不能隨時地解決機電設備在遇到問題的情況,管理無從下手,無章可循。而且有新入的設備也不能及時地進行檔案的管理和入賬等,給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同時也會影響企業的資金財政問題,影響自來水廠的資金運作。

2加強自來水廠機電設備管理的建議

2.1加強重視,提高機電管理水平

機電設備的使用關乎整個自來水廠的運行效果,所以有效地對機電設備加強管理是實現企業健康穩定的最大問題。無論是設備的操作人員還是相關的管理人員,都要定期地對設備進行檢修和觀察,及時地將了解到的工作內容匯報給上級領導,從而得到領導的工作支持。同時要將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看成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協調多個部門的參與和管理,使機電設備的管理達到最優化,從經濟、技術和組織三方面來進行統一的管理。另外,機電設備的管理人員也要主動學習先進的維修知識和方法,多了解現代的學習理論和管理基礎,加強管理效率,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多鼓勵員工認識到機電設備管理的重要性,自覺地提高設備管理意識。另外,設備的管理不能閉門造車,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必須要與其他自來水廠進行管理辦法的交流,在探討中,學習他人之長,改善自我管理過程中的缺陷,不斷更新管理辦法,提高設備的管理水平。

2.2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擴展性

盡管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現如今的機電設備都有了較高的制造生產和保護能力,但由于自來水廠的工作環境復雜、不穩定,所以有時會使得機電設備遭到破壞或腐蝕,對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就需要對機電設備進行一些保護措施來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性。同時,我們要及時地建立完整的生產運行管理系統,通過底層數據接口,實現與統一的企業信息管理平臺的無縫對接,水廠運行人員、機電維修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財務采購等相關部門以及企業領導層都可通過信息管理平臺,及時獲取需要的反饋信息,發現問題并處理相關業務工作。由于信息平臺功能齊全,技術上也能隨時的保證設備運行穩定可靠,為供水企業規范化管理提供良好的條件,也為領導決策提供了準確的輔助信息。

2.3嚴格設備維護和檢修制度

要定期地對設備進行檢修和維護工作,同時要將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按照設備的運行狀態來選擇檢修和維護的時間,以此來大幅度的提高檢修的質量,縮短檢修工期,降低檢修費用等。同時,各部門的工作和管理人員要積極的進行配合,實地考察是基礎,根據考查的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發現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當問題出現后,追究責任人,對管理者的管理要責任到人,做到獎懲分明,督促工作人員規范操作規程,遵守管理辦法。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和團隊協作的意識,從而有效地提高機電設備的質量和運行效果,加強機電設備的設備完好率和利用率。

2.4設備建檔和基礎管理的要求和目標

對于設備的管理,重要的不單單是簡單的檢修和維護工作,對設備的檔案管理和資料整理也是至關重要的。各個機電設備要分別的進行編號和標識及入庫系統的處理。新購入的設備要錄入好它的生產時間、功能指標和性能等,同時還要記錄每次檢修的結果,進行建檔,逐一進行編號整理,存入檔案,以備出現問題或下次檢查時能夠快速的找到。

2.5加強設備的配套管理

一個單位或部門的機電設備要采用相同的管理模式。自來水廠機電設備種類繁多,需要的環境和管理方法也大不相同,對相同功能指標的設備來進行相同的操作,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的熟練程度,提高檢修水平,降低檢修成本,減少檢修時間,減少設備的故障發生率。

2.6強化設備的動態監控和故障診斷

動態管理和靜態管理是設備管理常用的兩種方式,兩種管理方式相比而言,動態管理尤為重要。由于設備在運行的過程中不斷的變化,需要及時的掌握相關的動態信息,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設備的故障發生率,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增加設備的使用效率。同時,通過生產運行管理系統的實時動態數據監控,信息化平臺可以有效的掌握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態,從而為相關部門提供準確無誤的生產經營報表和數據匯總分析。通過對維修數據的進一步挖掘和分析,把掌握的信息和數據進行比對,通過對比制定科學的維修辦法,進而使得設備可以正常使用。同時,這種事后的維修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設備的正常運行,在設備的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應該注重設備的事前管理,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預防機制。科學合理的預防機制對設備的管理至關重要,設備管理人員通過預防機制,不但可以掌握設備故障的發生率,同時還可以大大降低設備的維修成本。另外,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相應的設備檢測方法也變得更加科學,操作性更強。比如常用的振動診斷方法,檢測人員通過隨振動頻率的分析,明確故障發生準確位置,從而為及時準確地進行設備的維修提供了技術支持。

3有效提高自來水廠機電設備的關鍵措施

3.1完善制度建設,做到有章可循

解決自來水廠的機電管理的關鍵因素就是制度的建立,制度的不完善會使得管理無章可循,所以我們要建立完善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使得設備的使用人員都能夠認識到機電設備管理的重要性。積極推進現代管理制度,提高檢修人員工作素質,加強設備的使用和維修管理,使得自來水廠的操作設備和操作過程都按部就班的進行,每項工作都有章可循。機電設備的管理內容和條例要符合自來水廠的現行實際情況和需要,結合工廠的自身特點,來制定相關的法律標準和規范。管理人員要對每項工作付有相應的責任,各部門和工作人員按照制定的設備管理辦法,規范操作流程。在設備的管理中,已不再是個人意識的體現,設備的各項管理都有嚴格的管理辦法,所以在以后的管理中,必須要遵規守法,進入設備管理的“法治時代”。

3.2加強培訓學習,提高人員素質

自來水廠的機電操作工作具有很強的技術性,所以也要求工作人員有較高的操作專業技術。因此,設備管理作為基礎工作,就要增加其他方面的知識儲備,包括機械、電子、液壓和計算機等多方面的科學技術知識層面。所以我們要定時的進行技術儲備的培訓,使得工作人員在設備管理上有更高的標準和需要。同時,還要加強設備管理水平的提高,使機電設備的操作人員也意識到設備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此外,還要經常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和思想,不斷提高管理隊伍的整體理論水平,調動操作人員和相關管理人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使得整個團隊在工作中都充滿著激情和希望。

3.3創新科技發展,規范科學管理

科技創新始終都是管理的標準和基礎,沒有創新就沒有管理的新思想和新來源。由于多種因素的出現,我國大多數的自來水廠的機電設備都很落后,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和發展,所以我們要跟上信息化的時代,通過結合現代的管理模式來有效地加強機電設備的創新發展和新思想理念的提高。設備的出現來源于科學技術的支持,在實際的工作中,應該加強設備操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做到崗前培訓,工作中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業務考查,以此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使得工作方法與時俱進,促進設備的科學管理。另外,高科技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設備的管理質量。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好現階段管理方法與社會科技進步的結合,對以往管理方法做出科學調整,提高自來水廠設備的管理效率,從而實現技術管理過程的標準化、數字化和科學化。

4結語

總而言之,機電設備對整個自來水廠的運行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好的管理水平能夠決定一個企業的經濟和效益,因此我們要積極有效地做好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認真地了解到在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對策,按照相關的標準來提高機電設備的使用率,降低故障的發生率,從而有效地提高機電設備的運行質量,將自來水廠的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做得最好。

參考文獻

[1]陳茂洪.自來水廠機電設備技術管理的思考及實踐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

[2]賴鳳萍,彭明遠.供水企業機電設備的管理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2).

第6篇

關鍵詞:城市排水;分流制

中圖分類號: TU99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城市排水制度是指一個地區內收集和輸送廢水的方式,有分流制和合流制兩種基本方式。排水制度的選定與排水系統終端的處理方式和環境質量要求相結合,同時受現實排水系統狀態的限制。排水制度和執行情況的好壞,可直接影響整個排水工程的投資效果-取得應有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程度。所以有必要對排水制度有關方面進行一些思考和探索。

1 分流制排水系統的關鍵是對廢水的收集

分流制是用各種管渠分別收集和輸送污水和雨水的排水制度。對城市而言,即用污水管和雨水管兩種管渠分別收集和輸送污水和雨水。對工廠而言,可能有多種性質的生產污水存在,則應根據處理和利用需要,用多條生產污水管分別收集和輸送各種生活污水。另有雨水管收集和輸送雨水和生活廢水。分流制可為系統終端的分質處理或處置提供較理想的條件,因此是較理想的排水制度。但是分流制的排水收集環節一點不能含糊:是污水必須收集入各種污水管,絕不能收集入雨水管;是雨水必須收集入雨水管。絕不能收集入污水管。在實踐中分流制排水系統往往未做到這一關鍵點。大多數地區的分流制排水系統存在雨污混流現象,造成污水處理廠平時收集不到足夠的污水量,雨季時有大量雨水流入;雨水受納水體仍有污水排入,造成水環境污染。未能充分體現分流制的優越性。為此,在分流制地區必須加強排水管理,嚴禁錯接亂接。建議采取如下措施:污水系統和雨水系統均有明顯的識別標志,避免無意錯接;用戶支管接入市政排水系統必須經市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除審查污水水質應符合有關標準外,尚應檢查用戶內部排水系統是否有污、廢、雨水三者混接或錯接的狀況,并由專門組織辦理管道接駁工作

2 建筑排水系統對城市分流制排水系統的影響

建筑排水分糞便污水、生活廢水和雨水三類。當城市為分流制排水系統時,正常的建筑排水設計糞便污水與生活廢水合流接入市政污水系統,雨水接入市政雨水系統。然而,當城市尚未建設污水處理廠的情況下,要求建化糞池進行局部處理,則糞便污水與生活廢水分流,糞便污水接入化糞池,生活廢水往往與雨水合流接入市政雨水系統,這可能是造成雨污混流的潛在原因之一。待以后城市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產后,有部分生活廢水沒有進入污水系統,這可能是城市污水處理廠水量不足、水質較淡的潛在原因之一。因為生活廢水量約占生活排水總量的 70%,生活廢水的 BOD5 和 SS 量約為生活排水污染總量的55%左右,是一股不可忽視的生活污水。建議在上述情況下,生活廢水應與糞便污水合流接入化糞池,如果不能擴大化糞池容積,為保證化糞池效果,只允許糞便污水接入化糞池,則生活廢水應與化糞池后的污水合流接入市政污水系統。

3 建筑功能改變對城市分流制排水系統的影響

在民用建筑內部裝修過程中,經常出現改變建筑功能的狀況。例如原辦公室建筑改成餐飲業或娛樂業,原有排水系統被打亂。較普遍的是將陽臺改成廚房,甚至改成廁所,以致原設計的陽臺雨水落水管成為生活污水管,其出水接入雨水系統。在工廠車間中,由于技術改造、產品結構調整等原因,導致車間設備重新布置,原有排水系統的功能相應改變:原污水管成為廢水管,將生產廢水收集入污水系統,原廢水管成為污水管,將生產污水收集入雨水系統。以上類似情況是造成雨、污混流的又一原因。建議有關管理部門加強監督,盡量避免改建中擾亂原有排水系統。如改動較大,則應將原排水系統徹底拆除,重建新的排水系統。不應合理地利用原有系統,造成整個市政排水系統的不良運行。

4 合流制排水系統的關鍵是污水的輸送

合流制是用同一管渠同時收集和輸送各種污水和雨水的排水制度,因此它對污水收集比分流制的嚴格要求要簡單。但是由于合流管渠平時輸送的旱季污水量和雨水輸送的合流污水相差懸殊,因此合流管渠內容易發生沉積物,合流管渠設計必須注意解決污水輸送過程出現的問題。根據有關資料介紹,管渠中流速 0.22m/s 時,已不致造成中等粒度懸浮物沉淀;流速達到 0.5m/s 時,10cm3的片礫即可沖動。因此合流管渠設計應保證在設計旱季污水量時,最小設計流速為 0.3m/s~0.4m/s;在設計和流水量時,最小設計流速為0.75m/s。以利小流量時可能發生的沉淀物,在高峰流量時可沖走。

5 排水制度對污水處理設施的影響

正常的分流制排水系統或合流制排水系統的終端都應有設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運行,以保證水環境不受污染。分流制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染最嚴重、水質水量較穩定的生活污水,所以能最經濟、有效、穩定地處理污水達到預期的排放標準,管理較簡單。合流制污水處理廠平時處理旱季污水,雨季時處理合流污水,二者水量、水質都相差很大,處理廠工藝設計和管理必須適應各種變化情況,保證處理污水達到預期的排放標準。有的資料認為雨季時處理標準可適當放寬,這是一種對環境保護部嚴肅的態度。合理的設計應將超過設計處理能力的水量貯存起來,以后陸續處理。

6 新建、擴建、改建小區時,排水管渠和污水處理設施應與小區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早期的新建城區雖然設計為分流制排水系統,但目前大多已雨污混流。究其原因主要是隨著小區的擴建,改建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排水系統已不能滿足收集和輸送污水的要求,當時沒有同時相應擴建排水系統,而是采取下列權宜作法:新建污水管接不井原有污水系統,只得就近接入市政雨水系統;有的地區為了解決污水的輸送,甚至將雨污水系統局部連通;有的地區城市污水處理廠已經超負荷運行,沒有相應擴建污水廠,為了減輕污水廠的水量水質負荷,規定生活廢水直接接入市政雨水系統,糞便污水則經過化糞池局部處理后再進入污水廠。以上種種有意混接的現象是只顧解決眼前問題,犧牲長遠環境利益的管理造成的,是造成分流制排水系統失敗的根本原因。建議總結沉痛的歷史經驗教訓,應堅持“三同時”方針,并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在排水系統設計時應適當留有發展余地。

7 對原有合流制和已形成雨污混流的分流制排水系統改造的意見

在已形成雨污混流的分流制的地區是否要整頓混接管道,恢復分流制排水系統?建議應對當地現有排水系統混接情況進行調查后再定。一般應調查以下內容:建筑內部排水系統的糞便污水和生活廢水是分流排出還是合流排出; 小區雨水系統是否有生活廢水合流;小區的污水管和雨水管是否與市政的污水系統和雨水系統有混接現象;市政雨水系統和污水系統是否又連通現象。根據調查情況,如管道整理工作需從建筑內部或小區排水系統開始,改造難度很大,則建議維持現有排水系統,適當改造排水能力偏小的污水系統,拆除接入污水系統的雨水管接口(因一般雨水管接入污水系統的情況較少),并在原雨水系統出水口前增建污水截流設施,將截流污水和原污水系統合流,集中至城市污水廠處理。合流制排水系統有一定優點,例如對用戶排水接口管理可簡化;市政排水管道只要一根。對降水量較少的干旱地區和匯水面積較小的村鎮的排水系統尤其適用。關鍵是注意解決污水輸送過程中的沉積問題。故對現有合流制不一定需要改建成分流制。為了提高環境效益,應采用有一定截流倍數的污水截流設施,截流大部分初期雨水至城市污水廠處理。對環境保護要求高的地區,建議增建雨水貯存池,待高峰合流水量過后,再將貯存的雨水陸續進入污水處理構筑物處理,提高受納水體的水質。

第7篇

一、調研內容

對于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城鄉飲水安全、防洪抗旱、農田灌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于今后水利實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于服務縣域經濟,提供水利保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應對金融危機,加快水利發展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于改進機關作風、提高機關效能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二、科學發展觀突顯成效

1、保障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順利達標,近幾年投入資金537萬元,用于工業集中區的河壩改造工程,使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七通一平”的標準,投入60萬元資金保質保量完成500延長米給水工程,保證了園區建設和企業的用水需求,為園區招商引資提供硬件支持。

2、保障工業集中區入駐企業的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為工業集中區的場地回填解決了總計40萬元的砂石,特別是在今年石頭造紙項目建設中,用地面積大,回填量達到30萬立方米,在砂源緊缺的情況下無償供應,切實保證了石頭造紙的建設工期。

3、投資8萬元,無償為工業集中區龍鑫木業有限公司鋪設供水管線470多延長米,保證企業正常供水。對河北、東振兩園區入駐奕宏木業等6戶企業,無償安裝水表和提供供水管線鋪設施工服務,按企業要求保障供水要求,累計無償施工投入達17萬元。

4、按照工業集中區建設要求,自籌資金90萬元,調集全局技術骨干,局領導親臨現場指揮,完成總長650米的凈水廠沿東光橋過河至河北工業集中區的自來水主管線鋪設工程。

5、××河水影橫斜,依城而建,是我縣城區美麗的風景之一,為保障這一風景線,縣水利局針對××河城區中上游區域進行了集中整治治理,有效保障了××河水流清澈,大大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的同時美化了周邊環境。

6、今年4月,縣水利局利用國家退耕還林批配資金解決了百草溝西砂壕排水渠問題,加寬排水渠(上加寬6米、下加寬2.5米),清理土方1.3萬立方米,清理長度2500米,保證了鎮區居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得到了百草溝人民群眾的好評,政府的認可。

7、百草溝國營灌區管理所計劃今年解決百草溝鎮區10個村屯的安全飲水問題,為鎮區人畜飲水提供方便。

三、存在的問題

1、百草溝牡丹川河仲安段由于采砂點的作業問題,導致了河水渾濁,人民群眾無法正常用水,影響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給百姓帶來生活不便。

2、為了保證農田的正常灌溉,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不受侵害,建議在百草溝牡丹川河仲安段修筑堤防,為百姓生活提供保障。

3、由于正值防火期間,百姓把秸稈仍入渠道中,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清理渠道有較大難度。水管體制改革后,水費直接上繳到縣財政,灌溉經費急需落實。

4、水利基礎設施落后、老化、出現滲水、不能正常利用等問題,為灌溉埋下隱患。

5、百姓思想認識不足,自來水水費的收繳存在困難;水源不足,管網老化,影響正常供水。

6與工業集中區聯系有待于更進一步,更深入了解,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四、解決問題的建議

1、我們必須從解決農民群眾最緊迫、最直接、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入手,把解決農民飲水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全面加快農村飲水安全體系建設,努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切實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2、要下大力氣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抓緊建立完善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保障體系,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更好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農村建設奠定基礎。

3、要解放思想、開拓思路,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進行渠道的維修、維護和清理工作。

4、加強水利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使人民群眾深入、全面了解水利、支持水利,便于水利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8篇

對于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城鄉飲水安全、防洪抗旱、農田灌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于今后水利實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于服務縣域經濟,提供水利保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應對金融危機,加快水利發展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于改進機關作風、提高機關效能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二、科學發展觀突顯成效

1、保障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順利達標,近幾年投入資金537萬元,用于工業集中區的河壩改造工程,使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七通一平”的標準,投入60萬元資金保質保量完成500延長米給水工程,保證了園區建設和企業的用水需求,為園區招商引資提供硬件支持。

2、保障工業集中區入駐企業的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為工業集中區的場地回填解決了總計40萬元的砂石,特別是在今年石頭造紙項目建設中,用地面積大,回填量達到30萬立方米,在砂源緊缺的情況下無償供應,切實保證了石頭造紙的建設工期。

3、投資8萬元,無償為工業集中區龍鑫木業有限公司鋪設供水管線470多延長米,保證企業正常供水。對河北、東振兩園區入駐奕宏木業等6戶企業,無償安裝水表和提供供水管線鋪設施工服務,按企業要求保障供水要求,累計無償施工投入達17萬元。

4、按照工業集中區建設要求,自籌資金90萬元,調集全局技術骨干,局領導親臨現場指揮,完成總長650米的凈水廠沿東光橋過河至河北工業集中區的自來水主管線鋪設工程。

5、××河水影橫斜,依城而建,是我縣城區美麗的風景之一,為保障這一風景線,縣水利局針對××河城區中上游區域進行了集中整治文秘雜燴網治理,有效保障了××河水流清澈,大大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的同時美化了周邊環境。

6、今年4月,縣水利局利用國家退耕還林批配資金解決了百草溝西砂壕排水渠問題,加寬排水渠(上加寬6米、下加寬2.5米),清理土方1.3萬立方米,清理長度2500米,保證了鎮區居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得到了百草溝人民群眾的好評,政府的認可。

7、百草溝國營灌區管理所計劃今年解決百草溝鎮區10個村屯的安全飲水問題,為鎮區人畜飲水提供方便。

三、存在的問題

1、百草溝牡丹川河仲安段由于采砂點的作業問題,導致了河水渾濁,人民群眾無法正常用水,影響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給百姓帶來生活不便。

2、為了保證農田的正常灌溉,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不受侵害,建議在百草溝牡丹川河仲安段修筑堤防,為百姓生活提供保障。

3、由于正值防火期間,百姓把秸稈仍入渠道中,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清理渠道有較大難度。水管體制改革后,水費直接上繳到縣財政,灌溉經費急需落實。

4、水利基礎設施落后、老化、出現滲水、不能正常利用等問題,為灌溉埋下隱患。

5、百姓思想認識不足,自來水水費的收繳存在困難;水源不足,管網老化,影響正常供水。

6與工業集中區聯系有待于更進一步,更深入了解,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四、解決問題的建議

1、我們必須從解決農民群眾最緊迫、最直接、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入手,把解決農民飲水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全面加快農村飲水安全體系建設,努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切實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2、要下大力氣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抓緊建立完善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保障體系,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更好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農村建設奠定基礎。

3、要解放思想、開拓思路,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進行渠道的維修、維護和清理工作。

4、加強水利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使人民群眾深入、全面了解水利、支持水利,便于水利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9篇

水庫移民工程為xx河水電梯級開發的第八個梯級,電站位于mx縣境內。電站以發電為主,裝機容量為340MW,多年平均發電量18.18億kW· h,年利用小時數4546h,正常蓄水位1235m,相應庫容為4.8489億m3,死水位1205m,相應庫容為0.6242億m3,調節庫容為4.2247億m3,水庫干流回水長度約24.27km。

根據《xx河水庫移民工程招標設計階段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規劃設計報告(審定本)》(以下簡稱《實施規劃報告》),水庫移民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規劃涉及DF州的mx和mt2個縣、5個鄉(鎮)、12個村委會,共74個村民小組(淹沒影響區涉及mx縣大坪鎮、mxl鎮和TT鎮等3個鎮10個村民委66個村民小組,涉及mt縣W鄉Y村民小組);水庫淹沒TT鎮政府駐地集鎮1個共25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部分在集鎮經商的個體工商戶,淹沒涉及專業單位8個、小型水電站2座,還有交通、廣播電視、電信、輸變電、水利水電工程設施等項目。建設征地總面積13.52km2,耕地10035.69畝、園地197.48畝、林地6817.68畝、建設用地483.1畝、未利用地2581.9畝;占地范圍內2006年底人口2423人,設計水平年農業生產安置人口為4100人(水庫淹沒影響區3574人,樞紐建設區526人),應搬遷移民人口4853人,其中水庫淹沒影響區4741人(農業人口3405人,非農人口988人,專業單位人口348人),樞紐工程區112人(農業人口);涉及房屋面積116794.47m2。移民安置實施規劃補償靜態總投資69641.87萬元。

根據《實施規劃報告》電站工程總體計劃進度: 2006年1月開工建設, 2008年11月下閘蓄水,2009年第一季度首臺機組發電。但在工程實施過程中WWDF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于2009年2月7日召開“水庫移民工程建設協調會”,重新協調擬定了下閘蓄水方案,計劃2009年5月1日下閘蓄水, 2009年8月第一臺機組發電,2010年4月工程竣工。因受移民阻工事件影響,下閘蓄水時間再次推遲到2009年10月底。

2 移民安置規劃設計報告編制情況

移民安置規劃設計由H研究院承擔,并于2006年10月全面開展實施規劃設計工作。

2006年12月底完成埋設水庫淹沒土地征用和移民搬遷水位線永久界樁。

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由H研究院技術指導,mx縣移民開發局組織、mx縣相關部門、涉及鄉(鎮)分管領導參加,mt縣由mt縣移民安置實施機構組織)完成水庫淹沒實物指標復核分解工作。

2007年4月,mx縣人民政府向DF州人民政府提出關于水庫移民工程移民安置點變更的請示經州政府批準確定為:4個農村移民安置點即TT鎮的龍山、ZZ,md鄉的rr,mxl鎮的老地房;2個集鎮遷建點即TT鄉czs集鎮遷建點、TT鎮政府機關遷建點。

2007年5~8月完成移民安置點規劃設計。

2007年12月《xx河水庫移民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規劃設計報告》(送審本),由GG省移民開發局委托GGKF中心組織審查,2008年1月經進一步評審討論,補充修改,完成了《xx河水庫移民工程招標設計階段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規劃設計報告》(審定本)編制工作,2008年3月GG省移民開發局審查批復了實施規劃報告。

3 下閘蓄水階段移民安置任務

2009年3月11日GGWWDF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報請DF州委、州人民政府同意(《關于調整水庫移民工程下閘蓄水時間等問題的請示》唐文水際〔2009〕21號),確定下閘蓄水時間為2009年10月底,H研究院編寫了《水庫移民工程下閘蓄水建設征地移民搬遷安置任務要求設計報告》(以下簡稱《下閘蓄水任務報告》),計劃2009年10月底下閘蓄水,同年12月第一臺機組發電,2010年4月工程竣工。按照蓄水要求和移民搬遷、庫底清理的實際工程量,結合地方政府實施計劃,要求在2009年9月30日前完成水庫正常蓄水位1235m以下淹沒區農村移民、集鎮和專業單位搬遷安置和庫底清理工作,為下閘蓄水創造條件。

3.1 農村移民安置

根據《實施規劃報告》水庫移民工程下閘蓄水前應完成水庫淹沒區農村移民安置主要任務為:完成征用耕地6895.34畝、園地190.48畝、林地5580.8畝、其它農用地145.91畝的補償兌現,mx縣完成淹沒區農村居民207戶870人的搬遷安置(czs集鎮遷建點143戶593人,ZZ安置點5戶23人,rr安置點25戶111人,后靠17戶66人,自主外遷17戶77人),mt縣完成淹沒區1戶3人后靠安置。

3.2 集鎮遷建

完成庫區內被淹沒的nwh集鎮(TT鎮政府機關單位駐地)搬遷。nwh集鎮應搬遷安置移民任務為85戶1088人,其中機關企事業單位32戶846人,街道53戶242人(其中農業移民42戶208人,個體工商戶11戶34人)。安置方案:機關企事業單位8戶186人、街道53戶242人搬遷到czs集鎮遷建點;TT鎮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24戶660人搬遷到TT口岸新址遷建點,恢復原有功能。

3.3 專業單位搬遷補償

完成水庫淹沒涉及的10家專業單位搬遷工作,包括等10家單位。

3.4 專項設施改(復)建

完成被淹公路改建工程和廣播電視及通訊設施、電力設施等改(復)建項目,除需要改(復)建庫周交通四級公路總長61.012km外(被淹沒長度為38.3km,mx縣),其他以直接補償方式由相關單位自行恢復。

3.5 庫底清理工作

水庫移民工程水庫庫底清理范圍表(表3.5-1)

清理內容

清理范圍

建筑物與構筑物清理

移民搬遷線以下(即p=5%回水外包線)。

林木砍伐與林地清理

正常蓄水位(1235m)以下。

衛生防疫清理

移民搬遷線以下(即p=5%回水外包線)。

障航清理(大體積建筑物和構筑物殘留體和林地

正常蓄水位(1235m)以下。

根據《實施規劃報告》,mx縣庫底清理工程量為:建筑物112329.9m2,園地及林地清理6142.88畝,居民點衛生清理302戶,墳墓376冢,橋梁構筑物3座。清理內容和范圍詳見(表3.5-1)。

4 移民安置實施情況

4.1 移民搬遷安置

一、mx縣:截止2009年10月24日,mx縣完成淹沒線下全部移民299戶1958人搬遷安置。其中,71戶154人自主外遷(1戶搬遷到czs臨時過渡安置),3戶14人后靠安置,225戶1790人集中搬遷安置(czs集鎮遷建點183戶1021人,包含機關單位8家197人;ZZ安置點1戶8人;rr安置點17戶91人;TT政府機關遷建點24家670人)。對未完成建房的將采取搬遷入住臨時板房的方式進行安置過渡。

mx縣各安置點移民搬遷安置情況為:

(一)、czs集鎮遷建點:截止2009年10月24日,到czs集鎮遷建點集中安置的淹沒線下175戶824人(含49戶臨時過渡安置)已全部搬遷完畢(1戶原自主外遷移民現仍未簽訂搬遷協議,到czs集鎮遷建點集中臨時過渡安置)。

(二)、ZZ移民安置點:截止2009年10月24日,ZZ安置點完成搬遷安置農村移民72戶309人,淹沒線下1戶8人,已搬遷入住9戶(已含淹沒線下1戶),其余在建房屋未搬遷的移民戶為淹沒線上移民,不影響現階段下閘蓄水工作計劃。

(三)、rr移民安置點:截止2009年10月24日,rr安置點實施安置農村移民17戶91人(均為淹沒線下)已全部完成搬遷安置,其余在建房屋未搬遷的移民戶為淹沒線上移民,不影響現階段下閘蓄水工作計劃。

(四)、TT政府機關遷建點:截止2009年10月24日,TT政府機關遷建點實施搬遷安置機關企事業單位24戶670人,

TT鎮政府機關、農技、司法、財政等共16戶487人完成搬遷安置,另外工商所、獸醫站、國土所、老君山林場等共8戶183人需遷入機關遷建點自行建設的機關站已搬出庫區但還在建房,不影響下閘蓄水工作。

二:mt縣:完成1戶3人后靠搬遷安置,完成征用土地68.49畝耕地和0.4畝灌木林地補償兌現,完成灌木林地清理,下閘蓄水階段任務全部完成。

4.2專業單位搬遷補償及恢復情況

一、專項設施改建:nnw水廠、縣礦產公司nwh加油站、##、nwh供電所(含開關站)以及TT中學均已完成補償并自行恢復重建,滿足下閘蓄水要求。廣播電視及通訊、電力設施,已完成補償并由相關單位自行完成恢復。yeb礦泉水廠經mx縣有關部門多次協商,最終確定10月26日停產,27至29日拆除機械設備,30日搬遷拆除完畢,補償后自行恢復重建。

二、庫周交通改建工程:水庫移民工程水庫淹沒庫區四級公路38.3km,規劃改(復)建線路總長61.012km,路基寬6.5m,路面寬4.5m,路面為泥結碎路石。截止10月24日,已完成路基開挖44.234km,土石方工程量2828000m3,涵洞混凝土預制蓋板920塊,支砌擋土墻4100m3。結合當地原有交通條件,涉及保通路段南歪至分水嶺22.279km,截至10月24日已實現貫通,基本能滿足庫周人民群眾的出行需要,但路面尚未鋪設碎石如果遇到雨天通行仍然存在較大困難。

5庫底清理

截止2009年10月24日,1235m淹沒線以下移民已全部遷出,林地園地清理工作完成95%以上;建筑物、構建物及附屬物除yeb水廠、nnw礦泉水廠等少數專項設施單位建筑物尚未拆除外,基本完成拆除工作;S礦廠及B礦廠固體廢渣6萬余噸已于8月底全部清理完畢;小發電站兩座1800 m2建筑物已完成拆除清理工作;墳墓清理全部完成共376冢;涉及拆除橋梁3座,D橋梁、C吊橋分別計劃于10月25日、10月28日啟動拆除工作,10月30日前清理完畢。剩余未清理部分林地、河道樹、綠化樹以及電力設施桿材及線路計劃于10月30日清理完畢,yeb水廠、nnw礦泉水廠的拆除工作計劃在10月30日完成。衛生消毒防疫工作由mx縣疾病控制中心專人配合庫底清理工作同時進行。

6 移民資金使用情況

水庫移民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補償靜態總投資69641.87萬元,其中:水庫淹沒處理概算投資為62521.08萬元,樞紐工程建設區概算總投資為7120.79萬元,截止2009年9月30日,已完成投資44440.95萬元,其中:庫區農村移民補償費19880.49萬元;樞紐建設區農村移民補償費4805.12萬元;rr安置點項目建設費496.03萬元;ZZ安置點項目建設費651.5萬元;老地房安置點項目建設費24萬元;TT口岸安置點項目建設費3014.93萬元;czs安置點項目建設費4312.04萬元;專業項目復(改)建費6653.35萬元;庫底清理220萬元。

7 驗收情況

根據DF州人民政府與業主等單位商定的下閘蓄水時間及工作任務安排,mt縣政府于2009年9月25日組織縣移民局、國土局、Wxian政府對水庫移民工程箐角庫區移民搬遷生產安置進行了初步驗收,提交了初驗報告;mx縣政府于2009年10月24日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自驗并提交了自驗報告。2009年10月24日DF州政府成立初驗委員會,25日進行了初驗,并提交了初驗報告。

8 總體評價

在各級人民政府、移民主管部門、業主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水庫移民工程庫區淹沒處理和移民補償、搬遷安置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難,淹沒線下補償及搬遷安置工作已基本結束;庫區復(改)建的庫周交通、通信、電力等專業項目恢復建設情況基本滿足下閘蓄水要求;專業單位補償及搬遷基本完成;兩個安置點、兩個集鎮遷建點功能基本恢復;正常蓄水位1235m以下建筑物與構筑物的拆除、林木砍伐、衛生消毒防疫等庫底清理工作總體基本滿足下閘蓄水的要求。

9 建議

一、加強和規范移民資金使用管理,提高移民資金使用效率,建議州縣移民實施機構在征地拆遷移民安置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和GG省有關財務管理辦法及《GG省大中型水利水電移民資金管理辦法》、《GG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的實施意見》的有關規定執行,嚴格遵循“政府負責、項目管理、專戶儲存、審計監督”的管理體制進行管理,建立健全并完善移民安置實施工作進度、工程量完成情況以及資金使用的報表制度,對工程量大時間跨度長投資數額較大的項目按照對應項目進度撥付資金,進一步完善資金撥付使用的原則程序,確保移民資金的安全運行、合理有效使用。

二、czs集鎮遷建點給排水工程及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嚴重滯后,對遷建點內移民、工商戶的正常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建議縣級移民實施機構加強對施工單位、移民房建的施工組織管理,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合同規定質量、工期履行職責和義務。

三、ZZ安置點、czs集鎮遷建點變更設計報告仍然沒有完成,建議有關各方本著實事求是,在遵循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及程序要求的前提下,加強溝通協調,爭取及早解決問題,同時應加強完善今后工作溝通協調機制、完善工程項目建設、施工組織程序,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規程規范。

四、建議縣級移民實施機構以《實施規劃報告》為依據進一步加大移民安置工作力度,盡快完成移民安置區生產用地的流轉分配到戶工作,認真落實移民生產安置措施,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情況),及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并通報有關單位,使問題得以及早解決;進一步做好移民思想穩定工作,耐心細致的解釋移民提出的有關問題和要求,確保移民安置區社會穩定。同時建議mx縣盡快完成對剩余資源的處理方案。

第10篇

“水源地農業面源污染形勢嚴峻,建議縣級財政加大投入,建立水源保護專項資金,重點用于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同時,建立科學合理的農藥、化肥配置管理機制,嚴禁在全縣特別是庫區上游過量施用影響環境和水質的農藥、化肥?!?/p>

“近年來,水利等單位向上級部門積極爭取水土保持和水環境保護的項目和資金,可由于缺乏縣級財政配套資金,導致部分項目無法按設計要求完成,影響治理效果。建議縣財政建立水土保持專項資金,重點用于飲用水水源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和水環境保護?!?/p>

“飲用水水源地上游鄉鎮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為全縣人民的飲用水安全做出了貢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建議縣政府盡快就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直補機制開展調研,并出臺相應政策?!?/p>

…………

在安吉縣十五屆人大一次、二次、三次會議上,宣加強、胡衛紅、梅明星等代表分別向大會提出了《關于加強賦石水庫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的建議》、《關于切實加強全縣飲用水源污染治理的建議》和《關于要求加快出臺安吉縣飲用水水源地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建議》。代表們既肯定了安吉縣近年來在飲用水水源地生態保護方面取得的成績,也對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出現的問題表示擔憂,紛紛建議政府出臺水源地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一步加強水源地生態保護力度。

水源地保護辦法終出臺每年千萬資金定向補償

代表們的連續建議,引起了安吉縣政府的高度重視。2012年、2013年,縣環保、林業、水利等部門針對代表提出的問題,分赴各水源地上游鄉鎮,圍繞山區農業生產減肥限藥、庫區生產生活垃圾治理、山區小流域治理、水源地森林植被保護等內容開展專題調研,并結合美麗鄉村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建設,就水源地上游的環境保護、污染治理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間,安吉縣人大常委會也連續3 年將飲用水水源地生態保護列入常委會重點監督議題,先后開展7 次專題視察、調研,3次專題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分別就水源地山體保護、庫區水質改善等問題向縣政府提出強列意見建議。

在縣人大常委會的持續推動下,2014年縣政府再次將飲用水水源地生態保護問題作為“五水共治”、“山青水凈”行動的重點內容之一,并于2014年12月30日出臺了《安吉縣集中飲用水源地生態保護獎補資金管理辦法》。

該辦法規定,縣政府每年籌集2500萬元資金,對全縣5座集中飲用水庫和1家自來水廠的集水區實行生態保護獎補機制。獎補資金主要用于區域內水質考核獎勵、封山育林補助、生態保護工程配套、水質監測與管理支出、庫區保潔經費、庫面生態養殖補償、畜禽養殖場關閉補助等,與水源保護相關的經費支出。辦法還規定,獎補資金根據當年工作、工程進展和考核驗收情況,由縣水利、財政、環保、農業、林業、農辦等部門會商,報縣政府同意后,確定獎補資金撥付方案,并由縣財政部門直接將獎補資金撥付給資金使用單位。

據了解,這一生態保護獎補辦法有效解決了安吉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資金短缺和獎補機制不完善的問題,有力推進安吉縣美麗鄉村建設、“ 五水共治”等各項工作,有望讓當地群眾早日過上山青、水凈、人幸福的美好生活

第11篇

關鍵詞:城市污泥;污染;處置;方式

中圖分類號:X7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8-0141-02

“十二五”以來,宜興市污水處理量日益增加,作為污水處理必然產物的污泥,如得不到安全、穩定、規范化的處置,將會大大削弱污水處理廠的減排效益,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污泥的規范化處置問題已成為政府部門、市民關注的焦點,也是宜興市經濟社會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近期,筆者先后實地走訪了市環保局、金山環保公司、市公用事業局、清源污水處理廠和金墅水泥公司等單位,對全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綜合報告如下:

一、宜興市污泥處理處置基本情況

1.全市污泥產生情況。截至2015年年底,宜興全市共有12家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總規模為21.9萬噸/日,實際處理污水量約15萬噸/日,廠內污泥處理普遍采用“重力濃縮+帶式壓濾”的方式,經處理后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污泥產生量近300噸/日(含水率80%計)。全市有大小印染企業36家,正常生產日平均處理廢水量約4.5萬噸/日,均采用“物化+生化”的二級處理工藝,廠內污泥預處理普遍采用“重力濃縮+板框壓濾”的方式,處理后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平均污泥產生量按相對保守的2‰計,污泥產生量約100噸/日(含水率80%計)。各類凈水劑企業約10家,產品、規模不同,生產工藝、原料不同,廢渣產生量相差較大,廠內壓濾處理后含水率約60%,污泥產生量合計約50噸/日(含水率60%計)。上述三類污泥合計產生量約450噸/日。

2.全市污泥處理處置現狀。當前宜興市污泥處理處置主要有四條途徑:(1)歐亞華都(宜興)水務有限公司污泥產生率較高,污泥產生量約100噸/日,現運至屺亭街道屺亭村的屺山宕口填埋。(2)其余投運的10家污水廠污泥產生量約200噸/日,均統一由環衛部門用專用車輛拖運至位于張渚鎮大炎嶺林場的宜興市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填埋場,經加石灰等穩定劑固化后填埋處理。(3)印染廠廢水處理所產污泥的處置途徑,主要有四種:一是有16家企業(主要是位于屺亭及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15家印染企業及江蘇宇豪紡織有限公司)近50噸/日拖運至屺山宕口填埋;二是樂祺公司污泥(約10噸/日)送協聯熱電鍋爐焚燒處理,另有4家聲稱其污泥由自有或周邊企業鍋爐焚燒處理;三是個別印染企業由當地環衛所拖運至鄉鎮建筑垃圾場處理;四是其余約10多家企業聲稱其污泥量較少,均委托收購其煤渣的個體戶一并拖走到磚瓦廠制磚。(4)對于凈水劑廠產生的廢渣,一般是暫存于廠內,待一定時機下拖運出用于填路填坑或傾倒于廢棄宕口,有兩家生產量較大的企業聲稱其廢渣經壓濾再加石灰粉中和后經由他人拖運至水泥廠用于熟料生產。

二、當前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路線分析

1.衛生填埋。污泥衛生填埋為欠發達地區普遍采用,優點是操作過程簡單;缺點是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具有較高的二次污染風險。宜興產的污泥仍以填埋為主,主要地點為張渚鎮的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填埋場和屺亭街道屺山宕口。當前填埋的環境風險正不斷積累,已引起周邊群眾的強烈不滿,其填埋容量估計一兩年內即將飽和,下一個填埋場所的科學選址和實施將面臨不小的社會風險。

2.土地利用。污泥土地利用可以有效利用污泥中的有機物和一些營養物質,將貧瘠土地變為易于耕種的土地,改良后的污泥可用于城市綠化、林業、土壤的表面覆蓋、改良土壤等。優點是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缺點是需要較大的處理場地,時間較長,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異味,從項目實施的角度看,環評公示時當地居民的意見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故科學選址是個難題,污泥產品的市場銷售也存在不確定因素,有可能出現污水廠泥滿為患,影響正常運行。

3.干化焚燒。污泥的干化焚燒是一種較徹底的解決方法,優點是操作較簡單,占地面積小,可以使污泥減小體積,完成無害化處理,實現資源再利用。缺陷是在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飛灰,對空氣具有較強的污染,如果處理不當,則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從調研的情況來看,計劃了多年,擬建于光大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的150噸/日污泥干化項目由于防護距離內拆遷問題至今未通過上級環保部門環評審批,設備閑置廠內一直未能安裝。即使通過審批,領取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后,污泥處理中也將面臨高昂的監測、儲存等額外費用。金山環保公司投資的太陽能低溫復合膜處理生化污泥及制作活性炭示范項目,日處理污泥能力100噸/天,處理費用200~400元/噸(80%含水率),運行成本較低,但其一次性投資達1億多元,占地面積大,在干泥低溫焙燒(600℃~800℃)制作活性炭工藝的過程中,一些高污染氣體(如二惡英)的排放將不可避免。

4.資源化利用。資源化利用就是把污泥干化,降低污泥的含水量,然后利用干化后的污泥生產各種建筑材料,如磚、玻璃、水泥等。優點是可以有效地解決污泥的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問題;缺點是處理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經濟效益較差。污泥的建材利用尤其是作為水泥原料,是一種比較好的處置途徑,受到國內外的肯定,國內也已有許多成功實例。宜興現有水泥熟料企業有6家,處置潛力大,應急調配能力強。如宜興市的金墅水泥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開始嘗試處理無錫蘆村污水廠脫水后含水率低于60%的污泥,日處理能力達150~200噸,目前運行穩定,處理效果良好,噸污泥處理成本約160元,甚至遠低于前期宜興市華都環保集團、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所提供的污泥深度脫水成本。

三、思考和建議

1.充分認識污泥處理處置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笆濉逼陂g,宜興市仍將面臨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的雙重壓力,面對有限的環境容量、土地資源和嚴格的生態文明建設要求,通過發展環保產業推動經濟轉型成為宜興市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而污泥處理處置不失為較好的切入點。加強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工程的建設和運行管理,搞好污泥處置,是宜興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水環境治理的迫切需要,是控源截污的重要環節。因此,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從建設生態文明、服務轉型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污泥“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和資源化”處置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加強對污泥處理處置工作的領導,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工藝,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相關政策,加強工作監管,穩步提高其產業化水平。

2.盡早選定科學的污泥處置方案并加快推進實施??傮w來看,宜興市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規劃和建設還相對滯后,處理能力嚴重不足,處理方式單一落后。經現場調研,結合宜興市實際,分析比較各方案,我們認為:宜興市污泥處置宜采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為主導,污泥太陽能干化制活性碳為補充,安全填埋為應急備用的總體方案。當前,政府主要宜著手做兩件事:一是可以采取PPP方式,引進污泥脫水相關企業(建議赴寧波市、紹興市柯橋區進一步考察)。在大型污水處理廠(如開發區的建邦污水處理廠)附近建設污泥深度脫水單元工程(綜合考慮單體項目投資和運輸成本,不宜在每個污水廠上相關處理設施),各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由專用車輛運至該場所,進一步降低含水率,實現減量化,滿足水泥企業協同處置要求(污泥含水60%以下)。二是宜盡早選取企業自愿度較高、規劃布局較好、基礎設施較完備的2―3家水泥生產企業作為全市污泥處置定點單位。定點水泥企業自主進行相關改造,政府對相關改造投入積極補助,并全力協助其完成相關立項及審批,建成后合理確定污泥處置的收費標準。確保有關項目盡早建成投產,較好地實現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和資源化的處理處置目標。

3.進一步完善污泥處理處置價格體系。在宜興市目前的自來水價格構成中,根據不同行業和領域,污水處理費為0.8~1.1元/噸,政府要合理確定從污水處理、污泥干化、焚燒或利用各環節的費用,分配好污水處理費這塊蛋糕。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宜興市污泥處置價格體系、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和污泥處置費的提取和支付機制,落實污泥處置經費和財政補貼;要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費的征收力度和管理水平,通過污水處理費、財政補貼等途徑落實污泥處理處置費用,確保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正常穩定運營;要充分運用現有的排污收費政策,對污泥排放和未達到無害化處置要求的企業加收排污費,提高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置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4.加強監管,嚴厲打擊非法傾倒污泥的行為。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建立一整套從污泥產生、處理到轉移、處置全過程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對污泥處置的監管措施。一是在污泥轉移方面應杜絕污泥轉移過程中發生泄漏、傾倒等污染環境現象。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轉移單位和各污泥接收處置單位必須建立污泥轉移聯單制度,環保部門必須對污泥轉移實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對污泥轉移單位應建立資質管理制度以實行規范化管理。二是要切實加強工業污水處理廠和工業點源的污泥控制。要強化分類管理要求,施行全過程管理,實施經營許可、轉移聯單等制度,同時須切實加強各項管理能力,提高并確保污泥無害化處置水平。三是健全污泥管理臺賬,定期進行檢查,堅決打擊非法傾倒、違法處置污泥的行為。建議環保部門運用刷卡排污、排氣、排泥“三刷”系統,配合在線監控網和移動執法終端,建成全天候的數字監控平臺,通過科技監管,進一步規范各污泥生產企業污泥處置行為。

四、結語

傳統的城市污泥處理工藝,如焚燒污泥、衛生填埋和土地利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將長期存在下去。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擴容,土地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壓力日趨嚴峻。不同地區在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過程中,要根據本地實際條件,積極引進新型技術和辦法,努力選擇一條最優路徑,在有效處理污泥的同時,保證人類生存環境不受二次污染。

參考文獻:

[1] 余杰,田寧寧,王凱軍.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政策探討[J].中國給水排水,2005,(8).

[2] 吳學昌,靳云輝.深圳污泥干化焚燒處置技術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8,(16).

第12篇

關鍵詞:深圳市;跨界河流;水質改善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border river pollution in Shenzhen City, summarizes the way of "eleven five" during the transboundary river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targets,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Shenzhen City thinking renovation 3 trans-boundary river the next step.

Keywords: Shenzhen city; transboundary river;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中圖分類號: P34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1 基本情況

深圳市位于廣東省南部沿海,毗鄰香港,國土面積約1,953 km2,2012年末常住人口1054.74萬。全市流域面積大于1km2的河流共310條,分屬海灣、東江和珠江口三個水系,其中流域面積大于100km2的僅有5條,分別是深圳河、茅洲河、觀瀾河、龍崗河、坪山河。觀瀾河、龍崗河、坪山河屬東江支流,也是深莞、深惠跨界河流,流域總面積約685平方公里,2010年總產值約2349億元,流域污水總量約120萬噸/日。其中觀瀾河為石馬河上游,在觀瀾企坪進入東莞境內,主河長23公里,境內流域面積約259平方公里;龍崗河是淡水河的上游,境內干流長21公里,流域面積280平方公里;坪山河是淡水河的一級支流,境內干流長16 公里,流域面積145平方公里。

盡管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河流污染治理,但河流水質改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1)特殊的地理環境。由于深圳河流大多短小,屬雨源性河流,雨季河水陡漲陡落,徑流基本與洪峰一致,河流天然徑流量小,基本無自凈能力,環境容量小。(2)社會經濟發展導致排污量大幅增加。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流域內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規模迅速增大,流域排污量急劇增加。(3)流域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流域污水處理能力不均衡,部分流域污水處理能力相對偏低。另外由于原特區外污水管網缺失,雨污分流不徹底,雨污錯接亂排現象較為嚴重,使得部分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河道。(4)部分流域違章養殖回潮現象依然存在,垃圾堆放與收集較不規范,面源也是導致河流污染的另一主要原因。

2 深圳市跨界河流水質達標的幾點做法

為實現跨界河流水質達標,為東江水質改善提供保障,深圳市一直高度重視跨界河流綜合整治工作,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1)高起點規劃。出臺三河水環境綜合整治達標方案,提出“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和“水環境承載力提升”等綜合整治措施,為全面系統治污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每年制定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年度方案,將達標方案中確定的年度工作分解細化,納入全市治污保潔和黨政干部實績考核平臺推動落實。

(2)加快污水廠網建設。提速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加班加點、倒排工期,“十一五”期間流域污水處理能力顯著提高,超過流域污水總量。此外還不斷開展片區內污水廠配套支管網建設,并沿主要干流建成沿河截污箱涵。2008年以來三河流域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6萬噸/天,新建成污水管網655公里,構建了以污水廠、配套干支管網、沿河截污箱涵(干管)為主體的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基本實現流域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3)開展河流綜合整治,提升環境承載力。完成觀瀾河、龍崗河干流綜合整治工程,實施河道清淤、岸坡綠化恢復和濱河景觀整治,打造“河中有草,水中有魚”的低碳、生態河道。建設橫崗再生水廠、湖人工濕地等項目,對河道實施生態補水,促進河流生態系統逐步恢復,提升環境承載力。

(4)推動流域產業結構優化。主動實施行業禁批、行業限批、企業限批和區域限批,提高產業準入門檻。出臺《關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通過強制淘汰電鍍、線路板、五金等重污染企業、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污染企業集中入園等多種方法,推動產業升級。

(5)嚴格執法削減流域污染。采取綜合執法、公開懺悔、媒體曝光、強制環保評估、刑事拘留等嚴管重罰手段打擊違法排污。組織專項執法行動,通過拉網、蹲守、突擊檢查多種方式,結合“白加黑”全天候檢查,始終保持環保高壓態勢。通過創新環境監管方式,開發環境執法系統和企業排污申報系統,不斷提高環境執法效能。同時大力推動規?;B殖場退出,聯合開展插花地違章養殖清理和小流域綜合整治工作,削減流域面源污染。

(6)多管齊下實施節排水管理。深入開展正本清源行動,強化排水許可監管,整治雨污混流及錯接亂排。以國家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市獲批為契機,推進節水全過程管理。采用膜處理技術,建成橫崗再生水廠(5萬噸/日),不斷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此外還安排水務發展專項資金,推行干流市場化、專業化管養,河道維護管養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經過整治,與2008年同期相比,2012年龍崗河、坪山河、觀瀾河交接斷面水質綜合污染指數分別下降52.0%、62.7%和25.1%,龍崗河、坪山河實現“水清岸綠”,觀瀾河水質明顯改善,順利通過了省人大跨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考核,基本實現了淡水河“五年基本好轉”、石馬河“近期有所突破”的階段性整治目標。

3 幾點思考

目前,龍崗河、坪山河、觀瀾河流域污水處理能力已超過流域污水總量,污水管網骨干系統已全部建成,但是要深化流域污染治理,進一步改善河流水質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首先是“微容量、重負荷”問題突出,因流域內均為雨源型河流,缺乏生態基流,即使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且所有污水處理廠出水均達到一級A標準,交接斷面水質達標也仍有難度。其次是治污工程推進難度大,支流整治涉及建成區,受征地拆遷影響,較難截污和生態化改造,支管網建設存在投資大、周期長、拆遷難的特點,雨污分流涉及千家萬戶的排水管網接駁,隨著流域污水治理的深入,治污工作難度將越來越大。為切實實現跨界河流水質達標,未來需要以更高標準、更高質量推進龍崗河、坪山河、觀瀾河污染整治,著力構建“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水文化”的人水和諧治水新格局,積極打造治污治水的“深圳質量”。主要有以下幾點思考和建議:

(1)轉變治水理念。在治河思路上,從單一治污向綜合治理、全面達標、生態治河轉變;在治河目標上,從水污染控制向水環境整體優化轉變,真正營造一個水環境安全、水生態優美、水空間宜人的水生態系統,滿足城市發展和市民對水更高層次的要求;在治河重點上,從體現速度優勢的大規模污水廠建設向體現質量優勢的深度處理和管網清污分流建設轉變,從重建設輕管理向建設管理并重轉變;在治河機制保障上,從以行政為主向進一步建立健全人大、政協監督和社會監督與參與機制轉變。

(2)創新治河措施。龍崗河流域以支流整治為重點,著力開展大康河、同樂河等主要支流綜合整治,全流域改善水環境質量。坪山河流域積極探索污染治理、土地整備、流域開發三位一體的流域治污新路徑,重點推進社區管網建設。觀瀾河流域以支管網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充分發揮已建污水廠效益。

(3)實施精細化管理。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產業“騰籠換鳥”,嚴格流域限批,限制污染型、耗水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建設,淘汰重污染和落后產能企業。完善“監測、監督、監察”聯動平臺,加大工業污染源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偷排漏排等環境違法行為,厲行“鐵腕治污”。全面推進流域內排水管網市場化和專業化運營,完善排水監管體系,加強排水設施專業管理。積極實施河道養護專業化和市場化運作,實行管養分離,加大保潔監管力度。

(4)優化治污效果。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堅守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以節水全過程管理為重點,實現節水與技術創新、節水與減排相結合,提高再生水等非傳統水資源利用水平,以節水優化治污效果。

(5)提升水環境承載力。由于深圳市河流容量較小,污水處理廠一級A的出水不足以使其達到水功能區劃要求,未來一方面可按照“試點先行、先點后面,以點帶面,逐步發展”的推廣模式,以流域/片區為基本單位,按照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布局方式與現有/規劃污水處理廠和未來雨洪利用工程統籌建設,增加河道補水來源;另一方面還可考慮研究將未用于供水的小山塘水庫釋放出來,作為河道的生態基流,增加河流水環境容量,不斷提升水環境承載力。

參考文獻:

[1]王國棟, 張宇. 深圳市河流水質改善思路分析[J].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3(9):44-46

[2]深圳市水務局. 深圳水務發展“十二五”規劃[R]. 深圳: 深圳市水務局. 2012

[3]北京大學,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深圳市水環境改善若干關鍵問題及技術對策研究[R]. 深圳: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2009

[4]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深圳市龍崗河、坪山河、觀瀾河(石馬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達標方案[R]. 廣州: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保護研究所. 2009

[5]彭盛華, 尹魁浩, 梁永賢等. 深圳市河流水污染治理與雨洪利用研究[J]. 環境工程技術學報. 2011,1(6):495-504

[6]何晉勇, 溫致平. 深圳市河流水環境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 環境保護. 2009, 416(3B):53-55 [4]

[7]張德浩, 蔣嶺. 深圳特區水環境污染原因與對策[J]. 西南給排水. 2005, 27(2):25-26

[8]劉應明. 深圳市水環境污染的控制與管理[J]. 環境科學動態. 2003(1): 37-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板桥市| 龙海市| 东明县| 吉林省| 霸州市| 义乌市| 祁连县| 云南省| 兴化市| 涡阳县| 新密市| 化州市| 德江县| 紫阳县| 祁连县| 五峰| 司法| 元江| 陵水| 井研县| 瓮安县| 隆安县| 桃源县| 海南省| 高州市| 武平县| 镇江市| 锦州市| 香河县| 崇左市| 逊克县| 教育| 洛南县| 乳山市| 赣州市| 桦川县| 晋宁县| 长乐市| 兴安盟|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