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招投實施條例

招投實施條例

時間:2023-06-01 09:47: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招投實施條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信息網絡;電子化;招投標

2012年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實施,在現有法律制度框架內適當兼顧前瞻性,創新設計招投標新制度,拓展招標采購市場空間?!稐l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國家鼓勵利用信息網絡進行電子招標投標。”。第一次在招標投標法律上明確了電子招標投標制度,為推進電子招投標奠定了法律基礎。

招投標是工程建設項目、公路、水利水電等多個行業中普遍采用的一種競爭性采購方式。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 如何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在招投標領域中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成為關注的重點。與此同時, 伴隨著電子通訊、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我國的招投標網絡化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電子招投標應運而生。

一、實施招投標電子化的作用

電子招投標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對招投標業務進行重新梳理,優化重組工作流程,在網絡上執行在線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和監督監察等一系列業務操作,最終實現高效、專業、規范、安全、低成本的招投標管理。

1、提高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

相比傳統的紙質招投標,招投電子化最根本的區別在于采取了現代計算機信息網路技術,特別是因特網的廣泛應用,把項目的信息公告、招投標文件、投標報價、評標、定標等過程放在信息網絡上進行,基本上實現了招投標全過程的電子化方式。由于網絡的開放性,電子招標平臺在打破物理時空屏障的同時,增強了信息透明度,投標方能通過網絡獲取招標信息,參加招投標活動。電子招標采購能夠縮短招標項目采購周期,節約采購活動的時間,提高采購效率。

2、降低招標投標腐敗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2012年4月2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建部)網站《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項目招標投標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要求重點加強政府和國有投資房屋市政工程項目招標投標監管,加快推行電子招標投標。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說,加快推行電子招標投標,有利于減少人為因素干擾,遏制弄虛作假行為,保證招標投標活動的公開、公平和公正,預防和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

由于招投標的相關業務都將在電子平臺上進行,便于有關主管部門對招投標工作進行監督,有效的約束了招投標工作中的違法行為;另一面,在電子招投標中,所有的公告、公示及變更都在網上共同的平臺上,這樣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腐敗的可能性。四川綿陽災后重建通過招投標電子化,實現“信息全公開、評標全封閉、過程全監控”,增強了監督合力。

3、有利于構建統一的招標投標市場

招投標制度的出發點,就是從競爭中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逐步實現資源合理優化配置,客觀上要求招投標活動不受地區、行業的限制,給所有投標人提供平等競爭環境,形成統一開放的競爭市場。電子招標平臺通過公開招標信息、招標程序、評標辦法和評標結果等內容,充分體現了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原則,網絡平臺的開放性,不會因地域、隸屬關系的不同而對投標人有歧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各地方、各部門施行地方保護主義、行業壟斷和行政干預行為的發生。

二、我國電子招投標發展的現狀

1、招投標電子化進程緩慢

技術準備、思想觀念、法律法規等多方面都制約著著招投標電子化進程的快速發展。電子化操作僅限于信息、報名、公示等等,關鍵環節投標、開標、評標等環節的電子化程度不高,傳統招投標模式依然沿用于大部分的招投標業務活動中,電子化招投標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實現。

2、缺乏統一標準

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標準的電子招投標系統,招投標采購領域里的法律法規眾多,不同行業、不同標的物的招投標操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也不盡相同,由此造成招投標業務流程系統標準化程度不高,同時對于新興的電子招標投標業務,缺少相應的法律規范,這些情況都給電子招投標平臺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3、安全可靠性缺乏制度保障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迅猛,目前雖已有網上招投標功能的電子招投標系統( 如金潤科技,筑龍等),由于僅憑單一服務器完成,存在諸多系統漏洞和結構患,可靠性較差。招標投標運用電子信息還會產生的一系列特定問題的操作處理,例如主體身份識別與簽名、信息的保密安全、資料存檔等既無權威機構鑒定認證,更缺乏相關配套的直接依據和制度保障,由此造成現有的一系列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均存在潛在的風險。而且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研發運用缺乏統一的協調、指導、管理辦法以及技術標準,這些都給招投標電子化的發展帶來很大安全隱患。

三、我國電子化招投標的發展

1、相應的法律法規將進一步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實施,在招標投標法律上明確了電子招標投標制度,招投標電子化的發展有了法律基礎。同時《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和《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技術規范》已經開始試行,不久的將來必定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直到正式出臺實施。政府也將啟動《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技術規范》的編制工作,并通過推動建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加快促進招標投標市場的統一、開放。

2、繼續完善、推廣和統一電子招投標系統

完善的電子招投標系統應該是管理功能完善、交易公開透明、操作規范統

一、網絡安全可靠、適用易用,能夠完成從項目招標申請、建檔,招標文件備案,招標公告,在線投標,評審專家抽取,在線接受投標,在線開標、評標、評標結果公示,電子檔案保存,接受質疑并進行處理等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并應與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招標機構管理系統、評標專家庫管理系統、誠信體系系統、政府政務管理及監察系統、合同管理及在線支付系統等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關乎電子招投標發展的關鍵就是系統,目前系統開發沒有統一規范化,建立由政府主管部門出面統一規劃、組織,委托專業信息技術公司進行設計(主要是招投標電子流程設計、功能模塊設計和數據庫設計及其安全設計),將整個電子招投標系統統一化、規范化,以確保安全和穩定性。

綜上,招投標電子化已經在我國某些經濟發達地區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中開始廣泛運用,為國家解決招投標活動中的弊病開拓了新的道路。招投標電子化在實行中也會滋生出很多新問題和不足,比如信息的安全與真實性、評標軟件的適用性等,這些不足的出現還需要相應的監督機制、法律法規、管理手段和配套軟硬件設施的逐步改善和改善。相信通過有步驟的推進招投標電子化,對促進招投標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2012年

2、許俊平,淺談電子招投標[J],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10年,(31):51-53

第2篇

關鍵詞:工程建設;招投標管理;現狀

中圖分類號:TU723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投標制度是國際上工程項目承、發包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種富有競爭性的承發包方式,是市場經濟的重要調節手段,能夠優化資源配置,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經過我國幾十年的探索,相關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規也在不斷的完善。但是管理模式還有很多問題存在,需要進一步完善。只有合理的投招標管理模式以及社會管理體系才能保證招投標的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才能保證建筑市場高效有序、規范合理的運行。

一、招投標管理現狀

我國的市場經濟在進行改革深化以后,實現了我國工程建設項目從議標到競標的重大轉變,同時也標志著我國的招投標制度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階段。隨著近些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招投標制度在工程建設項目領域已發揮重要作用,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程建設項目領域的招投標制度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解決,同時管理模式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目前我國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圍標、串標、陪標現象普遍存在,招標人與投標人經常在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過程中串通,然后利用這種不正當的手段來排擠競爭對手,并從中謀取特定中標。這是招投標主體缺乏誠信,投機倒把的行為,其目的就是獲取不正當的經濟利益。我國在必須進行招投的項目中,出現的圍標、串標、陪標現象一般表現為招標人或招標機構與投標人串通、投標人之間相互串通、投標人與評標專家串通等方面。其采取的主要手段是招標人或招標機構通過編制招標文件,設定有利于特定投標人的要求,并制定排斥其他潛在投標人的限制條件;再就是通過某一投標人與其他投標人相互串通約定,以惡意的抬高報價或拉低報價來排擠其他投標人,達到中標目的;評標委員會成員私下接觸投標人,收受投標人給予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向招標人征詢確定中標人的意向。這些現象都表明我國需要進一步完善投招標制度的管理模式,需要建立一套長效的管理體系。

二、招投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建筑市場行為欠規范

目前,我國《招標投標法》、《招標投保法實施條例》對招標、投標環節的常規性問題已經有了明確解釋和說明,但是對于一些非常規性的環節缺乏強制性規定,尤其對資格審查條件、評標辦法、合同履約等關鍵環節規定過粗,標底的編制和與工程量清單預算制度的配套沒有明確,存在一些人為可調控的因素,如利用不合理的資格審查條件排斥其他潛在投標人入圍,利用評標辦法中的人為因素操控評標結果和控制中標單位,利用合同履約中相關不合理條款以及預算價的編制簽定“陰陽合同”、任意變更設計、調整概算等。同時在我國建筑行業掛靠現象也比較普遍,施工企業和專業技術人員的資質掛靠,使得虛假招標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建筑市場的秩序。

2、工程建設項目中招投標監管機制不完善

我國現有的建設項目投招標管理制度不能滿足現代工程建設的需求?,F階段,我國仍然存在規避建設項目招投標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工程建設項目投標人市場準入機制和清出機制不健全,還沒有界定出清晰的招投標范圍,對一些不合理的行為沒有相關的約束機制,這就造成了不同規模和等級的企業缺乏比較公平的競爭,也就進一步導致了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的混亂。一些地方和部門依法招標意識淡薄,前期工作不主動,計劃不周密,往往以形象工程、特殊工程為由,隨意簡化招投程序和變更招標方式,缺乏統一監管,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招標程序留于形式,投標人之間不公平競爭等現象。

3、招標機構的行為缺乏相關指導

招標機構是依法設立、從事招標業務并提供相關服務的社會中介組織,是接受招人的委托,在其委托的范圍內進行招標活動的機構,其目的是為招標人提供服務。但是我國對招標機構的管理缺乏政策法規指導,導致招標機構一方面長期缺乏有效的行業自律機制、行業管理措施、行業規范操作程序;另一方面因自身利益驅使要受到招標人的不良意志的控制和支配,再加上監管乏力,資質認證多部門審批,致使目前的招投標中介市場基本處于自由發展、無序競爭、行為不規范、人員素質不高的惡性循環之中。

三、招投標管理的解決對策

1、加強法律制度建設、健全完善建筑市場準入制度

強化對從事建設活動各方主體尤其是對招標人行為的規范,嚴格區分政府投資工程和其他投資工程的不同監管模式,明確工程建設項目總承包和項目管理的市場準入方式,加強政府對建筑市場的監管和處罰力度。完善企業資質管理制度與個人注冊執業制度,做好建造師執業資格認定工作。加大對轉包、違法分包行為的查處力度,對將中標項目全部轉讓、分別轉讓,或者違法將中標項目的部分主體、關鍵性工作層層分包,以及掛靠有資質或高資質單位并以其名義投標,或者從其他單位租借資質證書等行為,相關行政監督部門要依法給予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等處罰,情節嚴重的,由工商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同時對接受轉包、違法分包的單位及時清退建筑市場。

2、統一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投標管理,完善監督機制

我國的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投標管理機制的不健全導致了工程建設項目中違反規則的現象經常出現。因此政府首先應該統一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投標管指導協調作用,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所轄領域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的監督執法。建立招投標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議,研究、協調和處理招投標監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加強對招標公告、投標資質條件設置及招標文件的審核,嚴把審核關,確保招投標行為的規范。加強對開標、評標、定標過程的監管,嚴格執行開評標紀律,監管招投標主體場內交易活動。實行標后信用評價制度,切實完善工程建設項目標后監管,促進招標人、中標人更好的履行招標合同。真正做到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工作能夠公開、公平、公正、合理規范的進行。

3、嚴格招標機構市場準入,完善工程招標制度

進一步加大對招標機構的監管力度,制定招標機構管理考核辦法。通過建立招標機構信用檔案,強化招標機構信用意識,建立考核成績與業務承接關聯的管理辦法,形成招標行為的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推動和促進企業守信經營,優化建筑市場環境。對在招標過程中弄虛作假、泄露標底,接受投標單位委托招標業務、串通投標等嚴重違法違規的招標機構,堅決清理。加強對招標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機構的工作水平,不斷完善工程招標制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投標制度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國的招投標工作中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招投標體系相關配套及監督機制不健全、建設單位和投標單位暗箱操作和招投標法律法規不健全等方面。針對這些問題,本出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對于完善我國的招投標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陳衛權.關于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管理的思考[J].《市政技術》.2009,(2).

第3篇

縣教育發展專題調研報告

按照市政府的安排,5月9日至16日,**縣組織由常務副縣長周大曙,分管教育副縣長馬志列掛帥的教育發展專題調研組,對全縣的教育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查。調查采取實地考察和召開座談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地調查了縣一中、二中、生源學校、西竺山中學等,召集部分公辦學校校長、民辦學校法人代表、教師、學生家長、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縣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

**縣轄30個鄉鎮(園),人口78萬,總面積203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公辦學校356所,其中縣屬學校7所,鄉鎮中學20所,中心小學21所,村小224所,教學點73個,九年一貫制學校11所,民辦學校6所。在校學生99648人,其中小學生50728人,初中學生35082人,普高學生11616人,職高學生2222人。共有教職工8260人,其中在職教職員工6426人,退(離)休教職工1834人。

近年來,我縣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全面落實“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主要體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1.教育投入不斷加大。20xx-20xx年的教育經費支出總額分別為13595萬元、13563萬元、16620萬元,人均教育經費支出分別為1194元、1260元、1420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三年分別為8820萬元、9137萬元、10199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占教育經費支出的比例分別為65、67、63,分別比上年增長3、4、8,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占財政總支出分別為36、32、29。

2、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全縣共有教職工8260人,其中在職教職員工6426人(含在崗教師5791人、未聘分流教師635人),退(離)休教職工1834人;在崗教職員工中,高中教師601人,初中教師2136人,小學教師2635人,行管及工勤人員349人,局機關干部70人。研究生學歷4人、本科學歷1148人,大專學歷2512人,中師學歷1708人。在職教師中35歲以下的1757人,36歲-45歲的1920人,46歲以上的1695人。中學高級職稱230人,中級職稱2623人,初級職稱2519人。

3、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借鑒其他地區辦學改革的成功經驗,我縣先后對縣五中、城關五?。ìF生源學校)、縣二中、縣職業中專實行“國有民辦、校長領辦”辦學體制改革。實行“校長領辦”以來,幾所改制學校抓住發展機遇,大膽改革,銳意創新,強化管理,內活機制,均取得了較好的辦學成績。一是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民辦生源學校由原來僅100多學生的小學發展到有小學、初中、高中近1600人的十二年一貫制學校??h二中投入1000多萬元,三年學校凈增資產600多萬元,學生由改制前的20xx多人增加到現在的3000多人;縣五中籌資近500萬元投入學校建設,學生由改制前的800多人增加到現在3000多人。二是教師待遇不斷增加。幾所改制學校均采取有效措施,調動教師積極性,在確保教師基本工資足額發放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了教師的福利待遇。三是教育質量明顯提高??h二中高考成績三年三大步,上線人數逐年增加,去年本二以上上線為113人??h五中去年達到了40多人。

4、教育收費不斷規范。堅持“標準不漲、范圍不超、項目不增、程序不減”的“四不原則”。每期開學前,縣電視臺均要公布學校收費標準,同時各校懸掛永久性公示牌,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嚴格執行“四個一律”的教育收費紀律,得到社會一致好評。

5、辦學水平不斷提升。我縣堅持把創建特色學校作為提升學校辦學水平一條主要途徑。目前,我縣有“省示范性學校”1所,“省園林單位”6所,“省綠色學校”2所、“市名優學校”2所,“市級示范性學校”32所、“市綠色學校”21所,“市園林單位”15所,“市特色學校”7所,縣級綠色、園林、科普、體育、藝術、養成教育、法制教育、國防教育特色學校32所。

6、教育質量不斷提高。20xx年高考錄取898人,其中本科錄取508人。20xx年高考錄取1346人,其中本科錄取590人。20xx年高考錄取1620人,錄取率列全市第三名。20xx年高考本一本二上線572人,上線率在全市九區縣中列第三,理科平均成績全市第一。

二、當前教育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城鄉教育得到一定的發展,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若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必將阻礙教育的快速健康發展。

1、教育投入不足。一是縣城區辦學條件的改善明顯滯后。**縣城區小學場地狹小,學生多、班額大,學位不足問題十分突出。調查中發現,城區小學班額大部分在70人以上,部分班級達到了90人,在這樣大班額的條件下教學,教育質量是難以保證的??h一中建設滯后,在校高中學生2080人,校園僅占地131畝,規模明顯偏小。二 是我縣農村學校寄宿條件差。主要是在“兩基”達標時,重視主體工程的建設,忽視了配套工程建設。三是農村村級小學教師配套用房及基本生活設施條件較差。以上問題均牽涉到教育投入,但經過“兩基”達標后,憑縣里有限的財力,根本無法改變這種滯后狀況。學校本身公用經費嚴重不足,平時運轉尚且捉襟見肘,維修和改造更是無能為力。

2.學校負債嚴重。為了迎接“兩基”驗收,我縣在學校建設上超前投入,辦學條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也因此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截止到20xx年底,全縣中小學校負債高達7258.5萬元。全縣7所縣屬學校、29個鄉鎮中心學校不同程度存在教育負債,其中,縣屬學校負債3031萬元,鄉鎮中小學負債4227萬元,負債面達100。全縣負債200萬以上的學校有5個,負債100萬元以上的學校有12個,負債80萬元以上的學校有7個。在我縣鄉鎮教育債務構成中欠基建包工頭2102.9萬元,欠教師和社會個人2882.3萬元?!皟苫边_標時,縣委、縣政府計劃用往后的農村教育費附加償還因“兩基”投入的資金缺口,但從1998年開始農村教育費附加全額用于發放教師工資,農村稅費改革后,取消了農村教育費附加,債務償還失去來源。盡管我縣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我縣教育事業的若干意見》(漢發[20xx]10號文件)中對“兩基”負債作了明確規定:凡因“兩基”建設形成的債務按有關政策從學校剝離,納入縣、鄉消赤減債整體規劃。7000多萬元的債務,由縣、鄉政府和村級組織負擔,但從實際情況看,縣、鄉財政目前仍無良好的解決途徑。學校債務的存在嚴重阻礙了教育發展,有的校長反映,一年到頭校長大部分精力就是忙著籌集運轉資金。近幾年大部分學校的資金只能用于還債,無力投入建設,這也是學校發展跟不上時代步伐的原因;部分學校由于欠債多,債主(包工頭)經常到校討債,有的還封堵校門,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3.教師隊伍失衡。一是我縣小學教師隊伍出現年齡老化現象,社會流傳“爺爺奶奶教小學,叔叔伯伯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說法。全縣2635名小學教師中,46歲以上的教師有1179人,35歲以下的教師只有502人,而這35歲以下的502名教師中,分布在縣城的有128人、農村集鎮320人,在農村村小很難找到年輕教師。以我縣大南湖鄉中心學校為例,全鄉67名教師,30歲以下的教師不到10人,村小教師基本是40歲-50歲的教師。這部分年齡偏大的教師基本上是以前轉正的民辦教師,他們在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教學方法等方面顯得很吃力,很難適應教育形勢發展的需要。二是部分學科教師緊缺。我縣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物理、化學等科目教師嚴重不足,部分學校甚至沒有一個師范院校畢業的英語等學科教師。每年到外面也很難招聘到這些學科的教師,很多學校不得不采取教師“中途改行”、“趕鴨子上架”等辦法來解決專職教師不專的問題。目前,全縣初中英語教師欠缺23人左右、物理教師欠缺14人左右,化學教師欠缺13人左右;全縣小學英語教師欠缺25人左右,音樂教師欠缺10人左右,美術教師欠缺12人左右。三是師德水平難以適應素質教育發展要求。受市場經濟大潮等因素的影響,極少數教師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出現了不敬業、不愛崗,只講報酬,不講奉獻;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打牌賭博等現象也嚴重影響教師的整體形象。

4.職業教育發展滯后。目前,我縣職業教育與當前市場需求間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一是師資配備上。由于多方面原因,我縣職業教師專業水平不高,很難有效對學生進行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術教育。想改善職業教師隊伍結構,但苦于縣財力有限,無法保證引進高素質的專業教師。二是辦學方向上。目前,我縣職業教育大體方向還基本停留在學歷教育階段,適應不了形勢發展需求,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為‘三農’服務的方向”的要求。唯一出路是調整專業設置,辦學方向對準市場。而解決這一問題,根本是師資,關鍵是資金。三是基礎設施上。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如果沒有先進的設備設施,學生就無法接受到與社會和市場銜接的先進技術教育。近幾年,我縣職業技術教育的基礎設備設施雖有更新,但由于資金投入上有限,遠遠跟不上發展需要。另外社會實踐基地建設也很缺乏,學生如果局限于關門學習,不多參加社會實踐,也很難掌握到適應市場需要的專業技能。

5.外部環境欠優。盡管我縣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我縣教育事業的若干意見》(漢發[20xx]10號文件)中明確規定“未經黨委、政府分管教育的負責人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對學校進行檢查、收費、罰款,否則視為“三亂”行為。”但收效不明顯,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同時學校周邊環境整治也還存在一定問題。

三、加快教育發展的幾點建議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和市“教育20條”精神,促進城鄉教育健康發展,特建議:

1、加大對農村教育轉移支付的力度。重點加大對經濟不發達縣(市)教育投入力度,解決農村學校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縮小與發達地區教育發展的差距。同時繼續落實財政保教師工資、轉移支付保危房改造、雜費保運轉的“三保政策”。

2、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化解教育債務的辦法。農村教育債務不能無限期由學校承載下去,債務剝離不能停留在文件和口頭上,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是否可以考慮采取“國家投一點、地方拿一點、群眾集一點”的辦法加以解決。

3、加大教育發展的規劃力度。組織專門力量對本地教育發展進行深入調研,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本地教育的近期、中期、長期發展規劃。特別是要學校布局調整上,要摸清生源情況,宏觀統籌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農村教育與城鎮教育的協調發展。

4、理順教師隊伍管理機制。建議教師的招聘、職評、檔案管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主責。在教師招聘上,要以滿足教育發展的正常需要為根本,及時足額補充的師資充實教師隊伍;在教師培養上,與地方高等院校采取“訂單培養”做法,解決優秀師資招不進來的問題;在教師培訓上,解決教師培訓經費不足,加強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編制部門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編制專門用于教師培訓提高。

5、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堅持把師德教育放在首位,著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教師隊伍。加強教師繼續教育,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鼓勵教師自學,并出臺一定獎勵措施,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為教師成長提供一個堅實平臺。同時,加強農村邊遠學校與薄弱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在職稱評聘、工作待遇上予以適當傾斜,建立城鎮教師定期到農村服務制度,逐步解決教師布局不均的問題。

6、鼓勵民辦教育發展。認真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實施條例,積極鼓勵社會各界以多種形式投資辦學,加強對民辦教育指導與交流,逐步建立公民辦師資合理流動機制,做大做強民辦學校。同時,著力規范民辦教育的發展,強化民辦學校內部管理,擴大辦學規模,提升辦學質量,形成公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云龙县| 景宁| 乐业县| 茶陵县| 科技| 永丰县| 南岸区| 岳普湖县| 洪泽县| 菏泽市| 大新县| 白水县| 沙雅县| 河北区| 阿巴嘎旗| 勃利县| 淄博市| 唐河县| 蓬安县| 双柏县| 独山县| 秦安县| 华池县| 沙田区| 阿合奇县| 富川| 南投市| 日土县| 梓潼县| 广东省| 张家界市| 庐江县| 乌拉特前旗| 晋宁县| 方城县| 杭锦后旗| 旬阳县| 吉首市| 余江县|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