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1 09:46: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交通事故案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代駕出意外誰擔責?
原告:于某
被告一、物流公司
被告二、史某
被告三、李某
被告四、保險公司A
被告五、保險公司B
【案情介紹】
20xx年4月1日,于某駕車C去外地送貨,由于于某感覺較困,把車交給同車的史某駕駛,史某無駕駛證,在途中與D車發生交通事故,經過交警對事故的認定,史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史某同李某為合伙,但沒有書面協議,以史某名義辦理有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史某有物流公司的任何經理書,有合作協議雙方對運費的分成比例,對運費雙方四六分。
C車在保險公司A辦理有交強險,D車在保險公司B處辦理有交強險。
于某因交通事故損失達十五萬元,以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被告承擔賠償責任。
【答辯】
1、物流公司:我公司不是侵權人,本案是交通事故糾紛,不是勞動糾紛,我公司不承擔責任。
2、史某:我現在還有三萬元的醫療費,我已經墊會過五萬元,我不應再承擔責任。另外我同物流公司是掛靠關系,物流公司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李某:我同史某沒有合伙協議,我不應當承擔責任。
4、保險公司A:我公司不是侵權人,交強險屬于第三責任險,我公司只能對被保險車輛以外的財產及人身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5、保險公司B:我公司保險車輛沒有責任,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分析】
該案目前還沒有判決,但通過法律我們可以這樣分析,原告起訴五被告,以交通事故特殊侵權是比較好的方法,這樣受害人的所有損失,自己不用承擔,如果以雇傭關系,由于自己有過錯,自己還要擔一部分責任。但是如果以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其全部損失肯定被告要承擔,具體承擔多少或者哪幾位被告承擔,這是另一回事。
保險公司A不承擔責任。
保險公司B應當在交強險范圍內以無責任而承擔120xx元的賠償責任。
李某不承擔責任,沒有相關的證據證明他具有合伙關系。
史某與物流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對于某的所有損失進行賠償。理由是物流公司同史某有合作關系,物流公司應當在受益的范圍內同史某承擔責任。但是其責任的主體是以史某承擔責任為前提。
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主要還是應當由史某來承擔。
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案例分析二
免費乘車出事故,駕駛員該負責任嗎?
此間《銀川晚報》以“免費乘車出事故 這個責任 駕車人該不該負?”為題,就一起免費乘車因事故致殘的賠償責任認定做了報道。免費乘車致殘人無過錯,駕駛員存在主要過錯,第三方責任人存在次要責任。由此,一起拖了一年半之久的賠償問題因此得以解決。
事情起因于在20xx年12月19日。當日晚9時許,國營某泉營農場職工白鳳山在搭乘本場職工王某元駕駛的微型面包車自青銅峽樹新林場回某泉營家的途中,在 110國道163公里+250米處與一輛剛剛因發生事故被交警從路基下用吊車吊至路面的145型東風貨車相撞。在此次事故中,乘車人白鳳山右腿脛骨平臺骨折,右臏腱斷裂,右眼眶骨折,右眼瞼皮膚裂傷。
車禍發生后,白鳳山找到王某元,要求其支付一定數額的醫療費用。王某元付了4000元后,對白鳳山的繼續支付要求予以拒絕。
王某元也是一肚子苦水。據王某元講,事故發生當天,他到樹新林場拉親戚回某泉營,恰巧碰上白鳳山,白提出將他捎帶上回家。考慮到都是本場職工,便沒有拒絕,且沒打算收費。沒想到,發生車禍后自己卻要承擔一筆數額不少的賠償,王某元覺得有些冤。
但白鳳山對于“白拉”的說法予以否定。白鳳山說,雖然同是本場職工,當時在乘車前雙方誰也未提及“車費”的事,但他原本打算回到家下車時會酌情支付給王某元一定費用,不會讓他“白拉”的。
矛盾就此產生,對是否“白拉”,誰負主要責任及賠償等問題,雙方各持己見。20xx每年5月20日,銀川市西夏區交警部門對這一交通事故的責任做了如下認定: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48條之規定:車輛發生故障后不能行駛,須立即報告附近的交通警察,或自行將車移開;故障車須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并須在車身后設置警示標志或開危險信號燈,夜間還須開示尾燈或設置明顯標志(即三角警示牌)。交警隊據此將20xx年12月19日交通事故的第三方追加為責任人。警方認為:第三方責任人馬某杰所駕駛的“東風”145型貨車被交警從路基下用吊車吊到路面停放在馬路一側后,第三方責任人馬某杰并未聽從交通警察令其盡快將車移離現場,避免發生意外的忠告,對該車未設置任何警示標志,也未開示危險信號燈,在本起事故中應承擔次要責任;微型面包車駕駛員王某元駕車過程中對前方觀察不周,事故發生時未采取任何制動措施,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7條之規定,在本起事故中應負主要責任;乘車人白鳳山無責任。
銀川市西夏區交警部門對此案的解釋是,作為駕駛員,王某元有責任保證所有乘車人的安全,不論是否收取運費;當然也有權利拒絕搭乘,因此在本起事故中認定王某元負事故主要責任并無不妥。
而作為故障車輛的駕駛員馬某杰,因沒能及時將故障車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對其來說也是一個教訓。許多司機在這方面的安全意識較差,往往是車輛發生故障后,司機僅搬幾塊石頭或幾棵稻草、麥柴將事故現場“圈”起來,就算是警示標志,這種做法等于設置了路障,極易造成新的事故發生。
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案例分析三
乘客摔出車外喪命 出租汽車公司賠償32萬余元
一位男青年乘坐出租車時從車上摔下后不治身亡,出租車司機不停車救人反倒疾馳而去。乘客的父母以人身損害賠償為由,將出租車公司告上法庭,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最近作出一審判決,要求被告上海江橋出租汽車有限公司賠償32萬余元。
20xx年9月20日下午5時左右,原告王先生夫婦22歲的兒子小王在上海浦東新區坐上了江橋公司屬下的一輛出租車。15分鐘后,小王與駕駛員許某發生糾紛,許某下車與乘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小王互有推搡拉扯動作。此后許某開動車輛,車行約200米時小王從車中摔出,許某沒有停車,而是繼續駕駛車輛開到公安機關陳述情況。路人發現有人從車中摔出后立即報警。警察將小王送到醫院時,發現他已經死亡。經法醫鑒定,身亡原因是摔跌導致腦顱損傷。事情發生后,江橋公司向原告支付了人民幣2.4萬元。
小王是王先生夫婦的獨子。王先生在法庭上陳述說,愛子出門時還談笑風生,喪子之痛讓他們夫妻倆悲痛欲絕。司機許某在事發當時有手機有車輛,卻漠然視之,見死不救,實在令人憤慨。江橋公司的工作人員未將他們的兒子安全送達目的地,且在事發后未停車搶救,江橋公司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被告江橋出租汽車公司則辯稱,他們對原告之子并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原告兒子的死亡與他們沒有直接因果關系,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審理后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原告之子小王乘坐被告公司的出租車,雙方形成了客運服務合同關系。在合同履行時發生糾紛,導致乘客死亡,原告選擇侵權之訴,自然應當準許。從事高速運輸工具等高度危險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能證明損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對原告提供的各類賠償依據,法院經過仔細質證與核對后,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二十三條的規定,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各類費用共計人民幣32萬余元。
[關鍵詞]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法醫臨床學;案例分析;傷殘評定;后期醫療費用評估
按照相關數據分析,我國2006年,交通事故以達到38萬起,經濟損失直接增至14.9億元,死亡人數為9萬人左右,傷殘人數達到43萬人以上,兩者比例為1:4.78。其中頜面部損失發生率已達到60%左右,其對口腔功能、顏面損害程度及產生的心理障礙已超出了身體其他部位的損害。頜面部損傷一般會導致傷者暫時性或永久性頜面部創傷。本文的研究對象以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人群為主,綜合分析頜面部損傷法醫臨床學損傷特點,并對傷殘人員損害程度鑒定、評定與后期醫療費用等進行了系統性分析,以此為法醫學鑒定工作提供指導性作用。
一、案例分析
作為交通事故損傷發生率最高部位,為更好分析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總體流行病學特征,本文以704例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案例進行分析,其中包括290例傷情、154例傷殘、260例后期醫療費用評估,三者比例分別為41%:22%:37%。704例案例內包含68.2%男性(480例)、31.8%女性(224例),如圖1所示。
二、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的傷情鑒定
根據以上案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傷情鑒定中損傷程度比例如下:輕傷:輕微傷:重傷=56.2%:39.3%:4.5%。由此可見,面部損傷程度較低,重傷至毀容情況更少。作為法醫界探究的重要問題,容貌損傷中本案例比例最高者為輕微傷,其以擦劃傷、挫傷為主,其中輕微傷認定的損傷也包括口腔粘膜破損、舌損傷等。在《人體重傷鑒定標準》、《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等相關法規中對計算創口長度、傷情評定進行了明確規定。根據本文案例分析,主要對影響容貌類進行研究,也就是3.5cm為面部軟組織單個創口長度,或5cm創口累計長度。
瘢痕、色素沉著為面部損傷后存在的顯著特征,在長度、面積量化標準前提下,輕重傷的主要區別在于部位面容損傷、功能障礙。要求鑒定人員具體工作中確保檢驗測量的準確性,認真測量瘢痕的長度、深度與寬度,并做好記錄工作。
牙齒損傷為頜面部骨損傷最常見現象,為總案例比例的17.2%,其次上、下頜骨骨折在總案例中的比例為11.7%,根據傷情評定結果,以上2類頜面部骨損傷以輕傷構成比最高。其中6例牙齒損傷符合重傷鑒定標準,損傷程度為牙齒脫落、7個以上折斷。同時,以整體牙列觀察,在衡量傷情時損傷牙齒總量、每顆牙齒外傷參與度等都具有決定性作用,這也是鑒定人員必須加以關注的問題。
三、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的傷殘評定
《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將面部瘢痕、色素沉著導致的傷殘程度進行9個等級劃分,面部瘢痕大小、容貌損傷程度等都是劃分的主要依據。其中傷殘程度內定性為完全、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為I―V級,部分勞動能力喪失的為VI―X級。在本案例154例內,89例定性為傷殘,其中只有1例為V級、70例X級、16例IX級、2例VII級。根據數據分析,傷殘構成的有瘢痕、色素沉著存留的傷殘評定結果,其等級主要分布于XI級與X級,則瘢痕為構成VII級傷殘的內容。
口腔損傷與牙齒脫落為頜面部牙齒損傷的重要部分,案例內共30例此類損傷,其中4例傷殘達到X級,具體表現為脫落牙齒超過8枚,1例為因頜骨缺損,脫落牙齒,枚數超過4枚。其傷殘等級評定情況如表1所示。根據數據分析,面部軟組織損傷為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高等級傷殘評定,作為評定傷殘等級的主要依據,頜面部牙齒損傷內脫落牙齒數據無法滿足高等級傷殘評定標準,頜面部骨缺損案例數量極少,因此,鑒定者必須對牙齒損傷傷殘評定工作加以重視。
四、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的后期醫療費用評估
伴隨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不斷提升,交通事故后期醫療費用法醫學評估愈加重要。后期醫療費用評估是指符合臨床醫學相應原則承認的臨床效果穩定的傷者,評估其未來一定時間段內接受醫院治療、檢查所產生的醫療費用范圍。其作用為及時解決與人身損害賠償相關案件,防止案件拖沓,對社會穩定與和諧社會建設極為重要。根據總案例260例后期醫療費用評估分析,其中46.2%為2000元到4000元之間。瘢痕治療為后期醫療費用治療的主要內容,4000元以下為瘢痕、色素治療的主要費用范圍,以輕傷為主。2000元到8000元多為牙齒損傷、面癱、頜面骨骨折等治療費用。具體費用需根據傷殘等級進行確定,如表2所示。損傷程度、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等都是直接影響后期醫療費用評估的主要因素。在法醫學評估中,需參考當地中等醫院收費標準等相關內容,并與傷者實際情況相結合實行科學、合理、準確地評估。因頜面部損失的特點,實際操作中續對臨床用藥的具體情況進行充分考慮,避免引發感染等現象。同時需遵循臨床醫療費用變化情況,做好調整工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人類自由與生活質量的重要衡量標準,現代化交通體系直接影響著所有人的工作與生活。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作為法醫臨床學研究的主要問題,在全面分析、了解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可做好傷情鑒定、傷殘評定等工作,為道路交通事故頜面部損傷研究提供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一、問題的提出
筆者列舉了不同時期有關特殊體質侵權的國內典型案件,他們案情相似,但不同時期判決卻截然不同。現就以下案例據以討論。
案例1:謝某的小轎車與韓某的小客車相撞,致田某與于某受傷,田某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謝某負主要責任,韓某負次要責任,田某于某無責任。一審法院認為本次交通事故是導致田某某死亡的直接原因,酌定事故原因力比例為60%,其本身特殊的體質與病情原因力此例為40%。二審法院認為:《疾病死亡證明書》記載的死亡原因為病人因腦出血,由附一院轉回途中,因車禍導致病情加重惡化而死亡,可以認定本案交通事故直接侵害了田某生命權。原審法院鑒于田某的特殊體質與病情也與其死亡相關的實際情況,認定本次交通事故是導致田某死亡的直接原因,同時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酌定事故原因力比例為60%并無不當。
案例2:張某某騎三輪送餐車途經路口時,被案外人孫某某駕駛的巴士五汽公司所有的40路公交車撞倒。交通事故認定,張某某無責任,孫某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一審判決巴士五汽公司就殘疾賠償金承擔25%的賠償責任。二審認為,第二次鑒定已經確定本次交通事故致張某某八級傷殘的參與度為25%,即說明其個人的陳舊傷系造成傷殘的主要原因,而巴士五汽公司的侵權行為是次要原因、是誘發因素。若張某某無陳舊傷,則此次交通事故雖會造成其傷害,但絕不會造成八級傷殘的嚴重后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讓巴士五汽公司就殘疾賠償金全部進行賠償顯然是不公平的。故原審法院依據第二次鑒定意見,判決巴士五汽公司就殘疾賠償金承擔25%的賠償責任并無不當。
案例3:指導性案例24號。王陽駕駛轎車碰擦行人榮寶英致其受傷。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王陽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榮寶英無責。損傷參與度評定為75%,其個人體質的因素占25%。一審判決法院據此確認殘疾賠償金27658.05元扣減25%為2074 3.54元。二審法院以原審適用法律錯誤為由撤銷一審判決,由被告進行全部賠償,沒有扣減25%的殘疾賠償金。
案例4: 張某某駕駛的小型越野車在掉頭時與王某霞、程某某發生交通事故。經交通事故認定張某某承擔事故全部責任,王某霞與程某某無責。原審認為其自身體質的原因僅是事故造成后果的客觀因素,并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原告王某霞不存在減輕或者免除被告張某某賠償責任的法定情形,故被告應對原告的損失進行全部賠償。二審認為,因張某某駕駛不當致使被上訴人王某霞小型越野車碰撞受傷,張某某的違規駕駛行為與王某霞的傷情有直接因果關系,受害人王某霞的特殊體質不是本次事故發生的原因,其對損害的發生亦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且王某霞在本次交通事故中不承擔事故責任,因此,被上訴人王某霞對于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沒有過錯,不存在減輕或者免除賠償責任的法定情形,因此,對王某霞的損失被上訴人張某某應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上訴人要求按照50%的比例確定賠償責任沒有依據,本院不予采信。
以上四則案例均是終審判決,都涉及到受害人是特殊體質,并且受害人無過錯,加害人有過錯。但通過觀察發現,判決分化成兩種:前兩個案例是部分賠償,后兩個案例是全部賠償。案例1和案例2分別是2010年和2011年判決的,而后兩個案例,案例3是2014年的指導性案例第24號,案例4是在指導性案例24號后做出的判決。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受害人特殊體質的侵權案件中,加害人應該如何承擔責任?對此,本文將圍繞此點進行深入的探討。
二、我國侵權法因果關系理論的變化
(1)理論逐漸向法規目的說統一
不難發現,此四則案例在事實認定上幾乎沒有差異,受害人均無過錯,但在理論上適用不一。早期的案件多數采用必然因果關系說,但實質上必然因果關系說有一個很大的弊病在于,當事件的發生具有偶然性時,該學說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無法解釋問題。有些法院則采用相當因果關系說來解釋特殊體質侵權的歸責,但解釋起來也是邏輯有些問題。較少有運用英美法系的二分法學說,其裁判理由也比較牽強,難以厘清法律上的因果關系。2014年以前,較多的法院采用原因力理論,將受害人特殊體質作為導致損害發生的原因力的一種,并以損傷參與度來劃分百分比,以減輕加害人的賠償責任。
損傷參與度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學者渡邊富雄提出,后來在實踐中逐漸被采納,我國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9條就規定了醫療事故賠償應考慮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我國法醫學界也借鑒了該概念,在傷殘鑒定中會引入該概念。 損傷參與度這一概念從日本引進,有其中的原因。在早期的受害人特殊體質侵權案件中,多數采用部分賠償,將特殊體質這一原因力類推為一種過失,以減輕加害人責任,這一點和日本侵權法上是相似的。日本侵權法在侵權損害賠償上,以部分賠償為原則,全部賠償為例外。但在日本侵權法發展較為成熟,有成熟的法律適用環境和理論支撐,中國引進損傷參與度的概念,但在理論上就受害人特殊體質的問題上采用必然因果關系、二分法、相當因果關系說的都有,法律適用環境較為混亂,沒有一個相對統一的理論。
下面讓我們通過幾個案例來了解一下,交通肇事侵權必須符合哪些構成要件。
案例一:2005年6月,余某在未經考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情況下駕駛車輛由北向南駛至某路段時,與騎車由東往西橫過公路的張某相撞。張某連人帶車倒地受傷,經醫院搶救脫離危險,但其雙下肢被截肢。而余某駕車逃逸,且沒有立即報案和積極搶救傷者。隨后,余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張某及其家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判令余某賠償因車禍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身損害。
本案中,余某在沒有駕照的情況下,駕駛沒有號牌的車輛在公路上行駛,其行為屬于違章行為。余某在明知自己沒有駕照、沒有車牌的情況下,仍然駕車行使,其主觀上存在故意的過錯。但是,其使張某受傷的損害后果在主觀上只存在過失,沒有故意。因此,余某的行為符合交通肇事侵權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案例二:2007年8月,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岳某和同事喝完酒后,駕駛汽車由南向北行駛至三環主路三元橋時,與另一輛車發生碰撞。事故發生后,岳某駕駛的車輛失控,沖向護欄,撞到兩名路人,其中一人被撞飛出20多米,落在距離三元橋20余米處的高速公路上,因為掉下時落在一輛車上,雖然身上多處骨折,但沒有生命危險。而另―人垂直落在橋下,搶救無效死亡。
王某在明知自己喝酒的情況下仍然駕駛致人死亡,其主觀上存在故意過錯,但對事故本身而言,其只存在過失。可見,王某的行為已構成了交通肇事侵權,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案例三:2008年4月9日,某運輸公司司機王某駕駛該公司解放牌加長大貨車,往北京方向行駛。當車行駛到某條國道時,王某因超車與從對面駛來的中客正面相撞。大貨車將中客撞出50多米,使中客上的座位全部從車體上脫離,乘客連座帶人沖向車頭。大貨車上的3名司乘人員1人受輕傷。中客上共有14名司乘人員,坐在前面的8人當場死亡,其余6人均受不同程度的傷,其中兩人傷勢嚴重,一名骨盆碎裂的15歲女孩在送往醫院后死亡。
本案是因超車而導致的交通事故。王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的禁止超車,屬于違章行為,從而導致了嚴重的后果。因此,認定王某的行為符合交通肇事侵權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通過上述三個案例,我們可以得知,案例中當事人的行為都造成了交通事故,而且當事人的行為也構成了肇事侵權。由此總結出,構成交通肇事侵權行為的要件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交通事故必須在道路上發生。這里的道路是指公路、村鎮街道、胡同(里巷)以及公共廣場、公共修車場等供車輛、行人通行的地方。不包括院內通道、校內通道等,在這些地方發生的因機動車導致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不屬于道路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也包括天災
重新確定了交通事故的概念,擴大了道路交通事故的范圍。“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與原來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相比有了明顯的變化:一是交通事故不僅是由特定的人員違反交通管理法規造成的,也可以是由地震、臺風、山洪、雷擊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的;二是規定了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也參照交通事故處理的規定予以辦理。
搶救傷者
沒錢醫院也得先救人
過去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救治費用難以解決,曾一度困擾著當事人各方,甚至影響著受害人在第一時間內得到及時的救助,因而延誤救治、搶救無效的現象屢有發生。
新法頒布以來的一年中,尤其是在實施以后,人們很少聽到由于缺錢被醫院拒之門外的交通事故受害者了。一方面,新法規范了醫院的義務,另一方面,新法也為醫藥費的來源作了詳細的說明。
新法規定:醫院應當及時搶救傷者,不得因搶救費用問題而拖延救治。針對這種情況,《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責任限額范圍之內先行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由機動車一方負責賠償責任。
快速處理
先撤離現場再談賠償
一起簡單的追尾事故,雙方當事人僅僅為了到底賠幾十塊錢的問題爭執不休,結果,本來就不怎么暢通的道路給堵了個水泄不通。令人遺憾的是新法頒布一年來,這樣的場景仍經常出現。
執勤民警無奈地說,新法對事故現場的快速處理做出明確的規定,人們是不知法,還是無視它的存在呢?新法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當事人對事故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解決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值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交通管理部門。
其次是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故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行撤離事故現場,再進行賠償事宜協商。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86條規定: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未造成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在記錄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對方當事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機動車牌號、駕駛證號、保險憑證號、碰撞部位,并共同簽名后,撤離現場,自行協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事故分責
打官司要有責任認定書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后,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無責任。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將它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如果以后當事雙方走上訴訟程序,這一認定書將作為法庭上的證據。對于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的,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當事人除了自行協商和向保險公司索賠外,不再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調解作為民事訴訟的前置程序,而是規定了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責任限額范圍之內先行賠償。
后找事故
無法分責可申請訴訟
沒有交通事故現場了,當事人該怎么辦?新法做了明確規定。交管局負責事故處理的民警提醒,新法正式實施后已經出現了多起這樣的案例。
一是當事人沒在交通事故現場報警,事故后又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當事人應該在提出請求后10天內,向交管部門提供事故證據材料。二是交管部門處理這起事故的時限,從接到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之日起計算,開展事故調查。如果當事人沒有提供事故證據材料,交管部門又因現場變動、證據滅失,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即可書面通知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解決交通事故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一、快速處理交通事故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什么樣的事故可以“私了”?
新法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重大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故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自行協商解決損害賠償事宜,即自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這就意味著,一些小的交通事故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私了”,而不必通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
具體地說,雙方當事人對事故的責任沒有爭議,就可以填寫協議書或者文字記錄,共同簽名后立即撤離現場,并經過協商賠償數額和賠償方式,“私了”就非常方便。如果雙方當事人均辦理了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可以根據記錄的交通事故協議書,向保險公司索賠。
第二,什么樣的事故不能“私了”?
如果雙方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發生事故的原因有爭議,或者造成人員傷亡的,就應該立即報警。此外,新法還規定了以下6種情況,當事人應當保護現場并立即報警,不能隨意“私了”:
1.機動車無號牌、無檢驗合格標志、無保險標志的;
2.司機無有效駕駛證的;
3.司機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的;
4.當事人對事故事實或者成因有爭議的;
5.車輛不能自行移動的;
6.碰撞建筑、公共設施或者其他設施的。
二、解決其他交通事故的兩大關鍵問題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預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頓、三加強”精神,充分發揮交通安全宣傳在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重要作用,全力做好預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頓”“三加強”工作,結合我街道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根據全國交通事故預防部際聯席會議《關于印發〈關于深入開展“五整頓”“三加強”活動全面推進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意見〉的通知》(公交管[*]15號)的要求,從實踐“*”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執政為民的高度,認真貫徹黨的*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同志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工作的重要指示,以交通安全宣傳“五進”活動為載體,廣泛深入開展交通安全宣傳,在全街道形成“關愛生命、安全出行”的濃厚氛圍,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夯實基礎、為建設“平安望春”作出積極貢獻。
二、組織領導
為了切實加強對全街道道路交通安全宣傳“五進”工作和預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頓”“三加強”工作的組織領導,經研究,決定成立由街道副主任林軍華為組長,城建管理科、綜合治理科、農業農村科、經濟發展科、社會事務科有關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街道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五進”、“五整頓”“三加強”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檢查監督。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道路交通安全宣傳進農村、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和進家庭(五進)活動。要針對當前近郊街道道路交通事故多發的現狀,充分發揮基層街道社區及村黨支部(村委會)的作用,結合城鄉結合部交通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活動。
1、要充分發揮街道社區、村等基層組織的作用,各村、社區要配備專職或兼職交通安全協管員(由各村村村主任、社區主任兼任),配合交通民警深入到責任區,向居民宣講交通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指導村、社區黨支部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工作。
2、在行政村、社區內至少設立一個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欄或宣傳櫥窗,不斷更新宣傳內容,經常性張貼宣傳掛圖,并舉辦各類交通事故典型案例、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圖片等巡回展覽。
3、街道農機部門要切實做好對農用車、拖拉機駕駛人員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二)進一步加強危險路段、公路路口、事故黑點的治理整頓工作。
1、加強整治力度。公安交警部門會同街道和有關職能部門要對事故多發路段數據進行認真分析,定期公布事故黑點并提出實施整頓治理意見。
2、從源頭抓起,消除隱患。新建、改建和擴建道路時,交通安全設施必須與道路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同時投入使用,對交通安全設施達不到相關標準的,不得進行竣工驗收和通車運行。
3、整合力量,減少事故黑點。對危險路段、公路路口、事故黑點,要整合三車管理員、護樓員等力量協助公安交警部門加強管理,努力減少事故黑點。
交通安全,一個永恒的話題;交通安全,一個關系家庭幸福的話題。全國交通安全日馬上就要到了,你知道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班會記錄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班會記錄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班會記錄1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有關安全知識,使學生了解生命之可貴,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掌握一些安全知識,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誘 惑,同學們一定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識,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安全重于一切,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保障我們好好學習,將來好好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一、導入: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樹立交通安全意識,從精神上遠離交通安全隱患,加強自身的素質培養.為了貫徹落實公安部、教育部《關于加強中職學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繼續進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減少交通違章,杜絕交通事故。讓學生了解交通活動中必備的安全知識,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達給周圍的人們。
二、交通知識
1、道路、交通2、交通安全3、交通法規4、道路交通標志和交通信號5、看圖識標志
三、討論分析
1、行人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沒有人行道要靠路邊行走?
2、行人橫過馬路為什么要走人行橫道?
3、沒有劃設人行橫道的馬路應該注意哪些?
4、為什么不能翻越護欄?
5、為什么不準扒車、追車、強行攔車?
6、為什么走路時不能看書或做其它活動?
7、騎自行車應該注意什么?
8、乘汽車時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辦?
總結:
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尤其要注意的是騎自行車的安全和過馬路的安全。
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班會記錄2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交流中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交警動作,學習掌握一些交通安全常識。
2、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3、讓學生在合作中增強交通安全意識,推進交通文明行為,珍愛生命,快樂成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幸福、溫暖的家庭里,在家里受到父母的愛護,在學校受到老師的關心,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險。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備加注意和小心對待,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釀成事故。我們應時時刻刻注意安全,如飲食安全、外出安全、用電安全、交通安全等,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交通安全。
二、認識交通事故的危害:
我們先來看這樣幾則案例:
1、2013年4月3日下午,南方某市區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因為學校校車下午送學生孩子,在小同學過馬路途中,一個小孩子不幸被馬路中過往的車輛撞在了馬路中間后又被車帶起摔在馬路崖上,這個孩子至今生死未卜。
2、2013年4月22日,x市某鎮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一輛校車與停在路邊的集裝箱車架發生碰撞,校車嚴重損毀,事發時校車內約有12、13名學生,事故造成校車上學生一人死亡,三人受傷較重。
這些觸目驚心的交通事故告訴我們,如果不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保護自身安全,就會給生命帶來危險。同學們,一切事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有的時候危險就潛伏在我們身邊。
交通安全手抄報資料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講話稿
三、尋找身邊的交通安全隱患:
下面讓我們想一想,一起來找一找在我們身邊,在我們每天上學放學路上,在我們每天生活的區域內,都有哪些交通安全隱患呢?
交流、回答
(上學要遲到了橫穿馬路、放學門口擁堵、過路口不看信號燈、下雨天雨傘遮擋視線、沒有及時到達校車上在車下逗留玩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做游戲……)
同學們,有這么多危險因素潛伏在我們身邊,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保護好自己呢?
(遵守交通規則)
四、學習交通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同學們說的很對,遵守交通規則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下面我們進行一個交通知識搶答競賽,老師出一個問題,會的同學快速舉手,老師選舉手最快的同學來回答。
1、交通信號燈有哪些顏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黃燈亮時還可以過馬路嗎?
3、行車、行人應靠哪邊走?
4、你認識下面的交通標志嗎?
通過剛才的搶答,相信同學們對基本的交通規則都熟記于心。下面老師送給同學們幾條溫馨提示:
行走時怎樣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路,要靠路邊行走。
2.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遇到交通事故,可打122電話向警察求助。
穿越馬路應該注意什么?
l.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走人行橫道。
2.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車輛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3.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
4.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
五、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同學們,希望我們大家認真遵守交通規則,每天開開心心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今天的班會課到此結束。
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班會記錄3
教學內容: 引導學習一些生命安全、交通安全、校園安全、飲食安全等知識。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有關安全知識,使學生了解生命之可貴, 珍惜生命, 注意安全, 掌握一些安全知識,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誘惑,同學們一定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識,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安全重于一切,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保障我們好好學習,將來好好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一、交通安全
(一)導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樹立交通安全意識,從精神上遠離交通安全隱患,加強自身的素質培養. 為了貫徹落實公安部、教育部《關于加強中職學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繼續進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減少交通違章,杜絕交通事故。讓學生了解交通活動中必備的安全知識,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達給周圍的人們。
(二)交通知識
1、道路、交通 2、交通安全 3、交通法規 4、道路交通標志和交通信號 5、看圖識標志
(三)討論分析
1、行人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沒有人行道要靠路邊行走?
2、行人橫過馬路為什么要走人行橫道?
3、沒有劃設人行橫道的馬路應該注意哪些?
4、為什么不能翻越護欄?
5、為什么不準扒車、追車、強行攔車?
6、為什么走路時不能看書或做其它活動?
7、騎自行車應該注意什么?
8、乘汽車時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辦?
總結: 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尤其要注意的是騎自行車的安全和過馬路的安全。
二、校園安全
( 一) 導入:請看這些校園事故
案例一:
10月25日晚,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廣納鎮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寄宿制學生晚自習結束后,在下樓梯時發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8名學生死亡,45名學生受傷。
案例二:
11月8日,學生李某午飯后來到學校教學樓三樓走廊上玩耍,他右腳跨在走廊欄桿上,不慎失手墜落至一樓,因頭部嚴重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案例三:我班的一位男同學,在體育課的舞蹈練習中,由于動作不規范,被自己的腳絆倒在地上,右肩著地,造成右肩粉碎性骨折,要植入鋼板固定骨頭,目前正在康復中。
案例四:
在一節早讀課前,某校一名女同學,因與一名男同學發生口角,一怒之下,拿起圓珠筆往男同學的手臂插去,導致男同學的手臂傷。
(二)結合案例,談啟示
結合以上五個案例,談談你有什么啟示?
(三)學習安全知識
1、日常行為安全:不攜帶刀具、火種或其它危險品進入校園;嚴禁勾引校外人員來校滋事、打架;不進網吧、游戲室、歌舞廳等娛樂場所;不在樓梯、走廊上追逐打鬧、推撞;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不搶行;嚴禁攀爬圍墻、欄桿及大樹。
2、體育課、實驗課安全:上體育課時,要有防范意識,不隨意投擲器材。實驗課時要嚴格操作程序,按規范操作,不隨意動用器材和藥品,不攜帶任何化學藥品出實驗室。
3、集體活動安全:班級、年級、學校組織的戶外活動,要嚴格遵守活動紀律,聽從老師的指揮,身體有不舒服的要及時告知老師或身邊的同學。
4、心理健康安全:心理上出現問題可采取適當方法加以排解,如可找老師、家長、學生、朋友等傾訴。
三、飲食安全
(一)引入:
同學們生活在幸福、溫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關心、愛護,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險。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備加注意和小心對待,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釀成事故。
(二)談談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確洗手,是飲食安全第一步。
“濕、擦、搓、捧、干”,人人飯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邊飲食、零食拒入口,疾病遠離我。
3、不買包裝不完整、標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購買眼睛、鱗片明亮有光澤、肉質有彈性、無腥臭味的魚;呈粉紅色具彈性的肉;絕不買頭、腳部以及尾扇部變黑、頭部快脫落的蝦。
5、防交叉污染:買回家中的食物,應分類分區貯放;烹調時,生、熟食分開處理,保持餐具與食器清潔。
6、禽畜類食物先除去內臟、清洗,并依每餐份量個別包裝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爛葉,不以一般報紙(可用白報紙)包裹置冰箱內,防油墨食入體內有礙健康。
(三)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食品衛生習慣。
1、夠買食品時要進行選擇和鑒別,不購買“三無食品”。就是沒有商標的食品不能買;沒有生產日期的食品不能買;沒有廠址的食品不能買。天氣炎熱,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敗變質,一旦不注意易發生食品中毒,故烹調及保存食物時應特別注意衛生,尤其是廚房環境設施衛生、個人衛生及食品原材料調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藥預防外,食療也是方便可行的選擇。一根白蘿卜、半個橘子皮、三片生姜、兩段蔥白、一綹香菜,煲湯全家喝,就能夠達到增強呼吸道防護能力的作用。
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班會記錄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學生行路、騎車、乘車等交通安全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2、通過學習有關安全知識,使學生樹立自護、自救觀念,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二、教學內容:行路的安全、乘汽車的安全
三、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祖國給了我們這么好的環境,讓我們在如此美麗的校園里學習成長,我們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也承載著父母的牽掛與期望。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美麗但卻脆弱,在我們身邊,經常可以聽到一些無端橫禍向我們小學生飛來的噩耗;看到一些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災難在我們身邊發生。為了避免這些,今天我們舉行一次“交通安全伴我行”活動。
2.事例:列舉交通安全事故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一個永恒的話題;交通安全,一個關系家庭幸福的話題。自從1886年德國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做燃料的機動車以來,它使人類進一步向現代文明邁進,但同時也帶來了交通事故這一灰色陰影。當一個鮮活的生靈瞬間成為車輪下的亡靈時,當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因為慘痛的車禍而支離破碎時,怎不讓我們為之警醒?我國每年因各類事故死亡人數約10萬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60%以上。我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280多人死于車禍。其中中小學生占總人數的10%左右。
道路交通是一個世界性的社會問題,它已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大公害。據統計,20世紀以來,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達到2235萬人,這個數字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的人數還多,交通事故已成為全世界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因素。許多名人也葬身于車禍之中,如美國的巴頓將軍,英國的王妃戴安娜等等。
請同學們講一講:你見過的或親身經歷過的或親人朋友遭遇過的交通事故.(先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再跟全班同學講一講)
同學們,面對著這些觸目驚心的交通事故,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如此美麗,又是如此脆弱,我們一定要愛惜生命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將這些慘痛教訓銘記心間。
3.學習:交通法規。
這些血的教訓向同學們敲響警鐘!追根溯源,安全意識淡薄、麻痹大意、違章違紀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希望每個同學心中都有交通安全這根弦,時時刻刻記著要遵守交通規則——接下來我們將以多種形式學習交通法規。
1、認識交通標志
你能說出下列交通圖標的含義嗎?
2、我來選
(1).遇到交通事故,你要打的報警電話是()
A.120B.122
C.110D.119
(2).我國的道路通行原則是()
A.右側通行原則B.左側通行原則C.中間通行原則
(3).有人突然患病或受傷時,應該打()電話求助
A.120B.122C.110D.119
(4).經過一個有信號燈的鐵道路口時,應該()
A.直接從鐵路上穿過去
B.看看左右沒有火車就快速走過去
C.在準許通過的信號燈亮時通過
(5).少年兒童()周歲以上可以騎自行車上街
A.8B.12C.14D.16
(6).每年的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是()
A.每年3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一
B.每年3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五
C.每年6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一
(7).步行或騎自行車不得進入以下道路()
A.城市快車道B.高速公路C.封閉的機動車道
(8).如果看到有汽車撞人后要逃跑了,你應該及時()
A.記下車牌號B.告訴老師或家長
C.不需要做任何事D.打交通事故或急救電話
(三)列舉不良交通行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馬路上追逐打鬧
2、跨越隔離墩
3、不滿12周歲騎自行車
4、在大街小路上踢足球、捉迷藏很危險
5、在馬路上地下鐵路跳繩、跳方格,既妨礙交通,又不安全。
6、在較窄的街區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邊走,不要幾個小朋友橫著走,以免妨礙他人行走和車輛行駛。
7、騎車上下學一群并排行駛,這樣既妨礙交通,又不文明,互相擠道,也容易摔跤或撞人。
8、在馬路上,有的同學喜歡騎著自行車鬧著玩,這都是不安全的。
9、隔著馬路相互喊話、問候,也容易被往來的行人、車輛碰撞。
10、當走路只顧著談天說地,沒有留意地面的情況時,很容易發生意外坐車時,能把頭、手伸出車外,這樣很容易在兩車相會時出現意外事故。
(四)主要交通安全常識:
騎自行車九不準
1、不在機動車道內騎自行車.2、自行車不逆向行駛.3、騎自行車時不帶人.
4、騎自行車不闖紅燈.5、騎自行車不撐傘.6、騎自行車不攀扶其它車輛.7、騎自行車不雙手離把.8、未滿12周歲不騎車上路.9、騎自行車不突然強行猛拐
交通安全五不坐:
1、不坐超載的機動車。
2、不坐無牌無證、報廢的機動車。
3、不坐非法營運機動車。
4、不坐未經檢驗合格的機動車。
5、不坐貨運車輛、農用車輛、拖拉機。
交通安全五不準:
1、不準無證駕駛機動車。
2、不準闖紅燈。
3、不準在公路上扶身并行,相互追逐、曲折競駛或突然猛拐。
4、不準翻越護欄。
5、不準在公路上玩耍。
(五)教師小結
在父母眼里,我們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師眼里我們是展翅待飛的雛鷹。父母,老師,在期待著我們,美好的明天在期待著我們!為了更好地生活和學習,同學們一定要把交通安全牢記心中!
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班會記錄5
一、班會時間
_年_月_日上午11:00
二、班會出席成員
班主任胡文杰老師、07生科班全體學生
三、班會總結
班會由班長劉先貴主持,班主任胡老師發表班會講話,眾多同學參與班會發言。首先,主持人劉先貴介紹班會背景及班會主題,并請班主任胡老師講話。
胡老師講了許多他自己曾遇見過的交通安全事例以及大學生交通安全的含義及注意事項等,老師強調①交通安全是指不發生交通事故或少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觀條件,即指交通參與者要嚴格遵守交通法規,提高警惕,不因麻痹大意而發生交通事故。大學生交通安全是指大學生在校園內和校園外的道路行走、乘坐交通工具時的人身安全。只要有行人、車輛、道路這三個交通安全要素存在,就有交通安全問題,也許只是一個小小的意外,就會造成嚴重后果,斷送美好的前程,甚至生命。②大學校園易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校園道路建設、校園交通管理滯后于高校的發展,校園道路都比較狹窄,交叉路口沒有信號燈管制,也沒有專職交通管理人員管理;校園內人員居住集中,上、下課時容易形成人流高峰等等原因,致使高校的交通環境日益復雜,交通事故經常發生。③大學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現形式主要是學生交通安全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識淡薄。校園內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表現為行人在走路時邊走路邊看書邊聽音樂,或者左顧右盼、心不在焉。老師還強調了交通事故的預防及發生交通事故的處理辦法。如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并提高交通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不要乘坐“黑巴”、“摩的”,因為這些車輛安全沒有保障。發生交通事故后應該及時報案并保護保護現場,控制肇事者若肇事者想逃脫一定要設法控制,自己不能控制可以發動周圍的人幫忙控制,若實在無法控制也要記住肇事車輛的車輛牌號等特征等。
關鍵詞:法醫學交通事故應用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1-0572-02
交通事故已成為“世界第一害”,而中國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未包括港澳臺)每年交通事故50萬起,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均超過10萬人。已連續十余年居世界第一。在交通事故的法醫學損傷鑒定中有各種類型的損傷,比如:擠壓傷、碾壓傷、碰撞傷、刮擦與拖擦傷等。當行駛中的車輛與行人發生碰撞時,則可以形成交通事故中最具代表性的碰撞三聯傷,即由首次碰撞傷或直撞傷、拋舉性碰撞傷、滑動性碰撞傷組合形成的連續性損傷。而且形成上述碰撞三聯傷的過程時間大約為1秒。
1案例簡介
2012年9月5日某市某區公安局接到110報案,在某市某區某山林水澗邊發現一具尸骸,周圍發現死者的衣物。接到報案,辦案民警,法醫和技偵人員趕到現場,對現場進行保護、固定后,拍照并取材,對尸骸進行初步鑒定,尸骨為一男性白骨化尸骸。對骨骸整理帶回做進一步檢查。
尸檢所見:死者身高165cm,牙齒磨損嚴重,有補牙的痕跡。在部分位置如:左手手臂處、左腿部分地方仍留有腐化的肌肉組織,除此其他部位均已呈現白骨化。檢查尸骨時發現,在顱底、胸骨、第五腰椎及左側腓骨有明顯骨折,在肋骨及尺骨上發現有動物牙咬后的痕跡,其他部位未見明顯損傷。
2分析
2.1死者身高在165cm,從牙齒及現場遺留的衣物推斷,死者為中老年人。致使白骨化的原因分析認為有:天氣炎熱,發現死者前又有多次降雨,山林濕氣大致使尸體腐敗速度加快;山野間昆蟲、動物對尸體的啃食破壞,初步判斷死亡時間為發現死者時的三十天以內,在死者衣物中發現的手表上顯示的時間為發現死者前十九天下午4點,由此判斷死亡時間為接到報案及發現死者當天的前二十天到三十天以內。
2.2損傷分析:由損傷所在的位置判斷,此損傷位置特殊而且受打擊力度強大,致使骨折,首次判斷疑為交通事故形成的碰撞三聯傷。推斷左小腿的腓骨處骨折是由車輛與死者首次碰撞傷形成的直撞傷,胸骨及第五腰椎是由于再次碰撞車體形成的拋舉性碰撞傷,但滑動性碰撞傷并未在骨頭上留有明顯的損傷,推測滑動性碰撞傷疑由于撞擊力度并未重至在骨骸上遺留痕跡,在尸骨上未見明顯骨折,顱底部的骨折則是由于死者被撞飛后后腦著地時碰撞到地面所形成的。據此判斷受傷過程,是由于死者受到左側駛來的車輛撞擊,后正面與該車輛發生碰撞,被撞飛后,后腦著地形成的。
2.3對死者衣物檢查整理,現場留有衣物:白色汗衫,淺藍色五分褲,大號白色平角褲,手表一只,褲子口袋內發現零碎鈔票共10.5元。現場照片比對,當時死者衣服并未穿在死者身上,而手表在死者身下,疑為雨過后山澗流水沖刷,汗衫比較輕易被沖走,手表重量較大且壓在尸體下方不易被沖走。
初步判斷是交通肇事逃逸,并把死者移至山林拋尸案件。由于尸體白骨化嚴重,現場發現的衣服中又無特殊物品,無法辨認死者身份,對死者采集DNA后放至網上失蹤人口處,做進一步比對檢查,并未發現符合人員。
3破案過程
2012年9月9日上午9時許,李某來我公安局報案,其父親已有一個月余未回到自己的家,也未與家人聯系,經過解釋,當天下午李某攜其妹妹至法醫室抽取血樣,送檢DNA。三天后比對結果證實死者正是李某的父親。
死者李某,男,68歲,某市本地人,喪偶,退休后獨自居住。據其鄰居反映2012年8月11日傍晚見李某獨自離開,之后并未見其歸來,當時以為去其子女處居住(以前也有類似經歷),當其子女來找才發現李某已失蹤近一個月。對死者所在區及周邊車輛排查發現一輛白色金杯車,車頭及擋風玻璃均有破損,遂將車主帶回審問。車主毛某對肇事逃逸及攜尸至山林企圖毀尸滅跡的經過供認不諱。
犯罪嫌疑人毛某,男,30歲,某市本地人。經其交代:2012年8月11日晚,毛某開車回家途中將李某撞倒(自述并未酒后駕駛和疲勞駕駛,屬于正常行駛中),李某當時倒地不醒,因為害怕事后追究責任遂帶李某至附近山林,棄尸山林,回家后對車體進行清洗,但因害怕車輛修理時被問及原因,并未對肇事車輛進行維修。
4討論
在交通事故中碰撞三聯傷屬于極為常見的損傷,其主要由直撞傷,拋舉性碰撞傷,滑動性碰撞傷組成,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具體情況的不同也可有不同的表現,例如上述案例,死者被發現時已呈現白骨化,對受損傷時較嚴重的直撞傷和拋舉性碰撞傷在骨頭上的表現較為明顯,而滑動性碰撞傷由于車輛結構和車速等原因的影響,所受的損傷并未在死者骨頭上表現出來,而由此推斷并非是交通事故導致的是不夠全面嚴謹的。在交通事故形成的損傷中,需要考慮車輛結構,車速,道路情況以及受害人在當時的運動情況。
在交通事故頻發的現在,對交通事故的損傷鑒定也需要與時俱進,在并未確定死因的前提下,不能單純的肯定或否定某種可能的致死原因。碰撞三聯傷作為交通事故中最常見也最有代表性的損傷,也可因為種種原因發生改變,要根據各種可能存在的因素判斷不典型的碰撞三聯傷的存在。
5結論
在交通事故頻發的現在,法醫學檢查作為對傷殘評定和尸檢中的重要環節,面對交通事故的幾率也大大增加,作為一名合格的法醫也要做到與時俱進,不能照本宣科的應用書本里的東西,但也不能脫離書本的知識,要學會靈活應用,對待可能出現的不典型和不規范的損傷,在不能完全否定的前提下,始終保持其存在可能的推論。結合現場、物證、DNA、人員信息、當地具體情況等,做出全面有效的判斷,對待各種案件發生的可能要保持一個大膽懷疑和大膽猜想的心,對待可能的猜想要反復嚴密的論證。
參考文獻
【摘要】 目的 探討城市發展新區道路交通事故(簡稱事故)的分布特征,區域性事故預防和控制研究奠定基礎。方法 對重慶市道路交通管理局收集2000~2006年的事故登記信息,以流行病學方法進行資料整理,分析描述近年來重慶市城市發展新區(以某區為例)事故發生的現狀及分布規律。結果 2000~2006年,重慶市某區共發生事故13685起,其中一般及輕微事故13170起,重大事故515起。7年間,從事故的時間分布特征看,一般及輕微事故年均發生1881起,其中2000年、2001年和2005年發生均在1600起以下,2003年、2004年和2006年發生均超過2000起,2004年事故最高,為2102起,占總數的15.96%;月均事故發生為157起,其中1月、7月和11月為事故的高發期;每月的下旬事故有下降趨勢;每周星期六發生事故次數最多,周三最低;單日事故發生最高分別是每月的1號和14號;每日24小時事故中,一般從早上7點開始逐漸上升,11點達高峰,以后逐漸下降;白天的事故發生案例明顯高于晚上。重大事故的分布特點與一般及輕微事故有一定區別,主要體現在從2002年后發生開始下降,至2006年一直穩定在年60起左右;每年5月、9月和11月和每周的星期三和周四為高發時間;每日以上午10點左右最高,下午在4點左右次高。結論 2000~2006年某區事故發生維持在較高的水平,重大事故發生有降低趨勢;事故的發生在時間分布上有明顯的特征,但一般及輕微事故與重大事故的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差別,相關分析信息可作為制定交通事故控制措施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 交通事故;流行病學;重慶
Abstract: Objective By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raffic accident in a new developed region of Chongqing,so as to offer scientific reference to traffic accident prevention.Methods The registr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transportation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Chongqing.The epidemiologic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gularity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accident.Results During 2000-2006,there were 13685 traffic accidents happened in Banan district of Chongqing,including 515 major accidents,13170 minor accidents.During the seven years,there were 1881 minor accidents per day.At years of 2000,2001,2005,there were less than 1600 minor accidents,while at years of 2003,2004,2006,more than 2000 minor accidents.In 2004,the number of accidents was highest,causing 2102 accidents,accounting for 15.96%.Averagely,the traffic accidents were 1098 per month.January,July,November,Saturday,the first day and fourteenth day in a month and 11 oclock in the morning were the peak periods of minor traffic accidents respectively.The time distribution of major traffic accident wa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minor traffic accidents completely.The number of major accidents decreased from 2002,stabilizing 60 accidents.May,September,November,Wednesday,Thursday,ten oclock in the morning,four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were the peak periods of major accident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status of traffic accident in Banan district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is special and the data are valuable to make further strategy and measure for traffic accidents control.
Key words:traffic accident;epidemiology;Chongqing
我國事故年死亡人數高達10.9萬人,居世界之首[1,2],事故已經嚴重威脅著社會人群生存和健康。預防事故,減少死亡是全民關注的嚴重社會難題之一,也是預防醫學和急救醫學的重要任務。
該市發展新區屬于重慶主城九區之一,幅員面積1825平方公里,轄19個鎮、2個街道,總人口86萬。其東與涪陵、南川接壤,南與綦江相連,西與江津、九龍坡、大渡口毗鄰,北與南岸、江北、渝北、長壽交界,是重要的交通樞紐。重慶直轄10年來,為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該區交通實現了大跨越,高速公路從無到有,高速公路里程位居全市主城區第一, 公路技術等級大幅度提高,農村公路建設步伐加快,全區公路密度已達每百平方公里111.05公里,實現了95%以上的行政村通公路[3]。為觀察和評價以某區為代表的新興城區的交通安全現狀,研究、探索區域性有效的交通安全干預措施,我們對該區2000~2006年的交通事故登記信息進行了收集,并對事故發生的時間分布特點進行分析如下。
資料與方法
收集來源于重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總隊2000~2006年道路交通事故調查表資料。事故判斷、分類標準、事故死亡判斷均按公安部統一規定[4]。對一般及輕微事故和重大事故事件進行分類,同時著重對事件發生時間和地點進行詳細記錄。重大事故是指有造成人員死亡案例。
通過epiinfo軟件設計數據錄入電子表。為控制數據錄入的質量,錄入程序由兩人單獨完成。使用epiinfo軟件的分析窗口進行事故發生時間的特點分析。分析內容主要包括7年間不同年份、不同月份、以及在1個月內不同周和每日24小時內事故發生的頻數等。
結 果
1 事故現狀
2000~2006年,重慶市某區共發生事故13685起,其中一般及輕微事故13170起,重大事故515起。7年間,一般及輕微事故年平均發生1881起,重大事故發生年平均發生74例。事故發生的道路地段集中度不明顯,但發生頻率相對較高的地點涉及某區試車道(3.6%)、八公里(3.5%)、土橋路(2.8%)、百節加油站(2.8%)、魚洞專件廠(2.6%)等路段。
2 事故的時間分布特征
2.1 不同年份特征 在2000~2006年中,一般及輕微事故的發生,2000年、2001年和2005年均在1600起以下,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均超過2000起,2004年最高,為2102起,占總數的15.96%;從總趨勢看有逐年升高趨勢(見圖1)。
在2000~2006年中,重大事故的發生有下降趨勢。從2002年后發生數開始下降,至2006年一直穩定在年60起左右(見圖1)。
2.2 不同月份特征
分析數據顯示,7年期間,一般及輕微事故月平均發生157起,其中1月、7月和11月為事故的高發期(見圖2);重大事故在5月、9月和11月為多發期,單月的發生數高于雙月的發生數(見圖2)。
2.3 1周分布特征
從圖3可見,一般及輕微事故中,每周星期六發生事故次數最多,周三最低,周六和周日事故發生次數明顯高于平時;重大事故則以周三和周四為高發時間。
2.4 日、時分布特征
在一般及輕微事故中,單日事故發生率最高分別是每月的1號和14號,每月的下旬事故有下降趨勢,最低為31日。重大事故單日分布無明顯規律,但每月的下旬事故有下降趨勢(見圖4)。
每日24小時事故分布中,一般及輕微事故從早上7點開始逐漸上升,11點達高峰,以后逐漸下降;白天的事故發生案例明顯高于晚上。重大事故每日以上午10點左右最高,下午在4點左右次高(見圖5)。圖1 某區2000~2006交通事故年分布特征圖2 某區2000~2006交通事故月分布特征圖3 某區2000~2006交通事故周分布特征圖4 某區2000~2006交通事故日分布特征圖5 某區2000~2006交通事故小時分布特征
討 論
1 事故發生的分布特征進行研究將有利于深入有效開展事故預防和控制。針對這一問題,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70年代即開展了事故流行病學相關研究,我國研究工作者在80年代也開始啟動了這一領域的探索。目前,在世界范圍,有關事故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事故發生規律和特征的描述性研究,危險因素分析,干預措施研究,以及事件預測模型等均成為研究熱點[5,6]。
事故的發生涉及人員、車輛、道路、以及安全管理相關因素的影響,作用因素復雜。從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來看,非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普遍比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嚴重。我國等級公路交通事故次數及死亡人數約是城市道路的1.5倍和4倍[7];Valent等調查意大利Udine市結果,指出非城市道路事故發生危險因素顯著高于城市道路[8];Ariana等對克羅地亞首都Zagreb市的調查表明干線道路(如高架路等)的事故死亡率甚至高于城市道路交叉路口[9]。中國的城市發展新區大多地處城鄉結合部,城市道路與非城市道路直接級配,交通安全設施滯后,道路構成極不合理;路網密度不足,混合交通嚴重,交通流不均衡;交通流中車型復雜,且性能差異明顯,速度離散過大;這些因素都導致該類地區的道路交通事故現狀形勢嚴峻。據相關研究統計,2005年中國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為7.6,而全球平均萬車死亡率為5.3[10]。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國家、地區的自然和社會因素不同,事故發生的頻率、分布特點以及影響因素等方面也不完全一致,有針對性的預防和干預措施必須建立在相應的地域和人群特征上,這使得系統地開展地域性事故特征描述的研究呈現出迫切的必要性。
2 該區事故現狀和趨勢不容樂觀。從資料的分析數據可見,2000~2006年間,該區共發生事故13685起,其中一般及輕微事故13170起,重大事故515起。一般及輕微事故年均發生1881例,有上升趨勢。重大事故雖然有下降趨勢,但年均發生維持在70多起左右。
目前,我國相關報道較多,但由于地區規模、交通狀況和人口密度等因素無可比性,因此,本調查數據無法與相關資料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但是從某區的社會和交通發展趨勢來看,目前的事故狀況是值得關注的。需要深入現場,系統開展危險因素研究,擬訂綜合性的控制措施,并常年開展監測和評價工作,有效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為這一新興城區的穩步發展創造條件。
3 該區域事故的發生在時間分布上有明顯的特征。分析資料顯示,一般及輕微事故發生月均157起,其中1月、7月和11月為事故的高發期;每月的下旬事故有下降趨勢;每周星期六發生事故次數最多,周三最低;單日事故發生率最高的分別是每月1號和14號;每日24小時事故中,一般從早上7點開始逐漸上升,11點達高峰,以后逐漸下降;白天的事故發生案例明顯高于夜晚。這些數據提示,由于季節、作業時間、工作任務以及人的機體耐力等因素的影響,事故的發生頻數有明顯差異。其中車流量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一般及輕微事故與重大事故的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差別。
重大事故每年5、9和11月和每周的星期三和周四為高發時間;每日以上午10點左右最高,下午在4點左右次高。這些差別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深入探討。
近年來,我國廣泛存在機動車輛增加,公路建設增加,交通流量增大,但交通安全管理明顯滯后的現象,從而增加了道路傷害的發生勢頭。從某區2000~2006年事故數據分析來看,其目前的道路建設和管理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重大事故的發展趨勢,但對一般及輕微事故的控制力度還非常有限。應強化交通安全法規和加強交通管理,從多層面、多途徑開展干預活動,以減少道路傷害的發生。如可以從本研究的數據特點,探索在事故高峰時間段實施限制車流量、加強交通監督指揮、警戒提示駕駛人員的措施。
參考文獻
[1]王正國,尹志勇,肖凱.我國2002-2003年的道路交通事故[J].中華創傷雜志,2004,20(11):641-643.
[2]張勝年,盧偉,周順福,等.上海市2000-2002年年道路交通事故傷害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3):199-203.
[3]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重慶統計年鑒2008[M/CD].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187.
[4]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安部關于修訂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標準的通知[S].公通字[1991].1991.
[5]Majdzadeh R,Khalagi K,Naraghi K.Determinants of traffic injuries in drivers and motorcyclists involved in an accident[J].Accid Anal Prev,2008,40(1):17-23.
[6]劉彥,王斌,高云.2000-2004年廊坊市道路交通傷害時間流行病學與相關因素的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6,22(11):811-815.
[7]馬社強,劉東,鄭英力.中國道路交通事故影響因素及對策[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3(3):72-77.
[8]Valent F,Schiava F,Savonitto C,et al.Risk factors for fatal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n Udine,Italy[J].Accid Anal Prev,2002,34(1):71-84.
[9]VorkoJoviň A,Kern J,Biloglav Z.Risk factors in urban road traffic accidents[J].J Safety Res,2006,37(1):93-98.
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激增,交通事故發案率居高不下,交通事故認定成為現代社會關注的焦點。2000年3月8日頒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該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該規定為交通事故認定納入行政訴訟范圍,掃除了障礙。從此,對交通事故認定不服,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訴訟尋求司法救濟。
如今,越來越多的交通事故案件因當事人對認定結論不服進入行政訴訟程序尋求司法救濟。如何依法使用自由裁量權,作好交通事故認定工作,公正、公平地認定交通事故責任,同時在可能引起的交通事故認定行政訴訟中立于不敗之地呢?筆者認為:首先,必須依法確認事故中各方當事人的法定義務;其次,依法確認各方當事人法定義務的優先原則;第三,確認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第四,根據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確認不同的交通事故責任。
案例:2004年9月2日凌晨,晴,某高速公路上直線路段,一駕駛人在過度疲勞的狀態下駕駛東風中型貨車遇到占用部分行車道正在左側后輪處修理因故障騎壓硬路肩與行車道分界線停放的解放中型貨車,東風中型貨車駕駛人在車頭與解放中型貨車左側車門扶手幾乎平齊時,才發現解放中型貨車,導致二修車人與東風中型貨車右側后輪碰撞后當場死亡。
該高速公路為雙向四車道,發生事故時,東風中型貨車在右側行車道內行駛,裝載符合法律規定。駕駛人自述車速為40km/h,路面上沒有該車的制動印記。解放中型貨車停車時占用行車道65cm,行車道寬385cm,右側行車道內散落有手電筒、扳手、該車左后輪處有卸下的半軸螺絲。危險報警閃光燈持續開啟,在來車方向沒有設置警告標志。
一、確認事故中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高速公路上駕駛人在順行方向右側車道內行駛,駕駛人的義務是:遇到前方車輛時速低于本車車速,(1)有超車的義務;(2)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的義務。
東風中型貨車以40km/h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應該具備的義務是:遇到前方車輛時速低于本車車速,(1)有超車的義務;(2)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的義務。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東風中型貨車的法定時速范圍在60km/h—100km/h之間,當東風中型貨車以100km/h的速度行駛,遇到前方車輛時速為60km/h時,相對速度差為100-60=40km/h.此時,東風中型貨車要保持己方速度,就要駛入超車道,實施超車操作,同時,必須保證超車中雙方車輛的安全。
當東風中型貨車行駛中接近解放中型貨車時,兩車的相對速度是40km/h,同時負有同前車保持安全車距的要求。
解放中型貨車因故障車輛無法離開行車道,駕駛人應當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二條和第六十八條一款的規定辦理,警告標志應當設置在故障車來車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車上人員應當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并且迅速報警“。該車駕駛人沒有履行”擴大示警范圍“法定義務,也沒有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侵犯了東風中型貨車的路權,在事故中致使二修車人死亡。
二、行為對交通事故的作用
1、速度(違法停車)在事故中的作用
發生事故前,東風中型貨車以40km/h的時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因為沒有影響其他后續車輛的通行,所以,低速行駛僅僅只是一種違法行為,在事故中沒有責任。
發生事故前,東風中型貨車以40km/h的時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遇到前方兩個修車人占用了部分行車道修理解放中型貨車(速度為零)。此時,兩車的速度相對差同樣是40km/h.東風中型貨車實施的超車過程與正常情況下的超車過程都是消除40km/h的相對速度差,沒有任何過高的操作要求。
所以,解放中型貨車違法停車,對該事故發生沒有作用!
2、未依法履行擴大示警范圍在事故中的作用
由于駕駛人“過度疲勞”駕駛,在車頭與解放中型貨車左側車門扶手幾乎平齊時,才發現開啟了危險報警閃光燈的解放中型貨車,所以,在這種特定的“過度疲勞”狀態下,即使依法履行了擴大示警范圍的法定義務,東風中型貨車駕駛人依然不能發現解放中型貨車!因此,解放中型貨車未依法履行擴大示警范圍對該事故發生沒有作用!
綜上1、2所述,解放中型貨車沒有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二條“ 難以移動的,應當持續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在來車方向設置警告標志等措施擴大示警距離 ”和第六十一條“ 警告標志應當設置在故障車來車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 ”的法定義務,僅僅只是違法情節,在事故中沒有作用!
沒有盡到安全超車的義務,是因為“過度疲勞駕駛”。
由于沒有盡到安全超車的義務,導致發生事故。
三、過錯的嚴重程度
東風中型貨車“過度疲勞”,沒有盡到安全超車的義務,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解放中型貨車違法停車,二人違法修車的行為增大了事故后果。
四、依法認定事故責任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之規定,東風中型貨車駕駛人過度疲勞駕駛,未依法履行安全超車義務,是事故發生的原因,負事故主要責任,解放中型貨車違法停車,二人在行車道內違法修車,增大了事故后果,負事故次要責任。
關鍵詞:交通安全 事故 建議
隨著國家對能源的越來越重視,油田企業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隨之的施工車輛數量也在迅速上升,同時,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施工車輛的安全問題日益引發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而交通安全也是石油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取有效措施,預防重特大交通事故,減少一般事故,對企業實現安全穩定的生產有著重要的作用。油田作為施工企業,應當保障職工人身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防止或減少各種交通事故的發生,從而促進企業的安全穩定發展,這在油田整體管理中是特別重要的。為此,本文以油田施工車輛、駕駛員、管理機制和安全文化為討論基礎,結合對交通事故特點和原因的分析,對施工車輛的安全管理手法和防范措施提出有效針對性地建議。
一、交通事故特點及原因
1.交通事故特點
從事故發生的原因分析來看,可知超速行駛、強超車輛和思想麻痹大意是主要的事故發生因素,而統計交通事故的發生時間,得知每年的3,4,6,9月份為事故的多發時期,每個月皆有10起以上事故發生,另外,節假日、公休時期發生事故的等級高,損失大,后果嚴重。一些無證駕駛、酒后駕車等違章肇事現象多為公車私用性質。油田交通事故多數發生在油區內和長途中,在路況復雜不好的地方少有事故發生,而在通暢的道路上卻時常出現交通事故。事故的背后都隱藏著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缺陷,主要是由于油田企業交通安全規章制度不完善,現有安全制度沒有得到認真落實,駕駛員的安全素質不夠,安全檢查活動僅僅是走形式。
2.主要原因分析
部分青壯年駕駛員安全行駛車輛意識不強,沒有做到遵紀守章,自恃行駛車輛經驗豐富,身強力壯,駕車技術熟練,在路況通順較好的的時候,常常思想大意,存有僥幸心理,超速行駛車輛、強行超車,一旦面臨突發狀況,由于思想準備不足無法應急做出有效措施。另外一些違背交通制度的行為,例如酒后駕車、公車私用、無證或非專職人員擅自駕駛車輛等現象,都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增加。一些沒有經過交通安全教育的駕駛員對交通規則不甚清楚,往往出現隨意橫穿馬路、轉彎掉頭、強行爭道等違章行駛車輛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
目前,油田企業正在蓬勃發展,鉆井、采油、油井維護工作量在隨之加大,石油運輸工作也要相應的加快腳步,所以需要配備更多的施工車輛來保障生產的穩定性,隨著油田企業的覆蓋面積增加,長途運輸石油是不可避免的,這些發展無疑也帶來了交通事故的隱患問題。
除此之外,從交通安全管理方面考慮,事故發生也有有兩大主要原因:一是企業單位注重生產效益,輕視交通安全問題,從而對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抓得不嚴,沒有認真對待交通問題。二是從事車輛安全交通管理工作的人員缺少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工作上馬虎大意,對處理違規違章的行駛行為思前想后,患得患失,各項規章制度沒有認真地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二、針對事故提出的有效建議
1.健全規范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認真落實規范制度
規章制度是用來規范施工車輛管理員工和駕駛員行為的有效手段,科學、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交通、預防事故的保障。各車輛單位要堅持定時檢查,及時發現施工車輛在交通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及時排除解決。緊密結合油田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的各級領導崗位責任制,安全檢查標準,車輛調派制度,車輛使用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會議制度,獎懲制度,車輛維護制度等。保證規章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不斷地提高車輛安全管理水平。只有建立健全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并抓好貫徹落實工作,才能達到保障交通安全的目的。
2.堅持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
通過對近年來的事故案例進行剖析、研究,分析事故原因,我們認為機智、具有“安全第一”意識的駕駛員,是控制事故發生的關鍵。我們要結合企業工作環境,及時進行安全教育提醒,務必要定期開展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學習國家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油田安全規章制度學習。并結合油田的實際、天氣變化地理環境等情況,提醒施工車輛駕駛人員把握行車規律,最大程度地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另外,還要確立日常學習活動,把業務學習作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采取自學或集體學習的方式,認真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結合真實案例進行教育,認清交通事故的危害和后果,從而提高駕駛員遵章守法的自覺性和責任心。駕駛員心中要警鐘長鳴,自覺做到遵紀守法。此外,我們還要建立明確的獎懲制度,對油田施工車輛駕駛人員違章行駛行為要嚴厲懲罰,對表現優異的工作人員予以獎勵,積極帶動工作人員遵從規章制度,并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護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3.開展安全抽查和定期安全檢查活動
交通安全檢查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保證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堅持年度檢查、半年檢查,月檢查和周檢查緊密結合的安全檢查制度,及時有效的排除施工車輛交通安全方面的問題和隱患,是解決車輛單位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和隱患的重要措施,是充分發揮油田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徑。積極開張“不定時、不定點、不通知”的“三不”抽查活動,認真檢查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情況,施工車輛安全情況和日常管理工作落實情況。大力整治無證駕駛、酒后駕車、疲勞行駛、超載超員、不按時歸廠等違章違紀現象,消除隱患,是提高油田施工車輛駕駛員安全行車意識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抽查和定期安全檢查活動,確保查處事故隱患、解決單位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端正駕駛員的安全行車意識,不斷地提高油田交通管理水平。
4.嚴格追究交通事故責任人,杜絕事故再次發生
近年來,我們要始終堅持對發生的交通事故進行徹查原因,堅持追究事故責任人,堅持強化交通安全教育,堅持制定防范交通事故的措施,使發生交通事故的責任人得到嚴厲的懲罰,才能警示他人,促使駕駛員的規范駕駛行為,提高駕駛員對交通事故的預防能力,從而達到降低或減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對策;措施
1 引文
隨著高速公路的不斷建成和投入運營,如何管好、用好高速公路成為十分迫切的問題,于是高速公路管理研究就應運而生了,其主要內容之一就是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我們應該結合我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外先進的交通安全管理體制,做好有關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對策及建議研究的工作,為營造良好的高速公路運輸環境、發展國民經濟奠定堅實的基礎。
2 全國交通事故概況
建國65年來,我國道路交通事業是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而成長的,道路交通事故也相應逐步上升。全國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在20世紀50~60年代為幾百人至幾千人,70年代為1~2萬人,到80年代高達4~5萬人,1992年交通事故死亡58729人,躍居世界第一;自2003年起,交通事故有了減少的趨勢(2003年有104372人死亡、49417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3.7億元,2005年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8.8億元,2006年有89455人死亡、431139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4.9億元,2007年有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2億元,2009年有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9.1億元),其中2006年是自2000年以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首次回落到九萬人以下的一年,其后幾年也有所下降,但是我國整體的交通狀況仍然不容樂觀。
3 我國高速公路事故偏高的原因
一切都從實際出發,根據國情,通過對一些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得出我國高速公路事故頻發、死亡率攀升的原因,如下所述:由于我國高速公路起步較晚,無論是高速公路的管理者,還是高速公路的使用者(司乘人員),對高速公路尚有一個熟悉、適應的過程;駕駛員對高速行駛的特點認識不足,還沒有掌握好高速公路行車操作要領和應急防范技能。
4 高速公路交通影響的因素
4.1 人的因素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響因素很多,人、路、環境和管理等在道路交通綜合系統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夠對它產生重大的影響,研究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對影響它的客觀因素進行分析,找到其中的規律,為宏觀和微觀管理及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以達到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4.2 路的因素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事故的生成,其表象與直接的誘因多為駕駛員的違章或過失,而潛在的因素則涉及到道路的線形設計、路面狀況、道路交通量分布與交通組成以及道路的特殊路段等。路是車輛的載體與行駛的基礎,道路的等級、質量、線形標準等對交通安全有重要影響。
4.3 公路環境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在雨、雪、霧、風等天氣條件下,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存在危險性較大,駕駛員的視線受影響,車輛難以控制。在異常氣候條件下駕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稍有疏忽,就可能導致交通事故發生。因此,駕車行駛在高速公路的駕駛員應掌握特殊氣候條件下的駕駛特性,適應各種復雜氣候條件下的道路環境。
5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對策
在當今經濟建設進一步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急劇增加的情況下,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數更是快速增加。交通狀況不容樂觀,改善交通狀況更是刻不容緩。提高廣大群眾和交通參與者的高速公路法制觀念和交通安全意識,是搞好交通管理的基礎工作,也是預防交通事故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