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1 09:46:0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混凝土冬季施工規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圖分類號:TV33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根據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程(JGJ104-97)規范中有關規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時,即進入冬季施工,如何在冬季安全施工,控制好冬季施工質量,依據相關規范要求及個人經驗總結,認為做好以下工作尤為重要:
1、作好冬季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注意提前收集施工地冬季氣溫變化的資料
由于《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程》(JGJ/T104—2011)規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低于5℃即進入冬季施工。因此,在混凝土工程即將進入冬季施工前,就要提前做好準備和防范。
1.2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技術文件的編制
建設工程進入冬季施工前,要提前編制好施工技術文件,以便作為冬季施工的技術指導文件。但它必須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或技術措施。具體有以下內容:(1)冬季施工的生產任務安排和部署;(2)施工材料進場計劃;(3)勞動力計劃;(4)熱源、設備和部署;(5)冬季施工人員培訓計劃;(6)工程質量的控制要點;(7)冬期安全生產的要點;(8)施工工序及進度安排;(9)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措施。
1.3做好人員培訓和技術交底工作
(1)施工前要做好施工人員的培訓工作。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由于在負溫下進行作業,若不了解或不熟悉冬季施工規律及方法等,極易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為保證工程質量,冬季施工前,進行施工人員培訓很有必要。首先要學習有關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規范、標準、規定,及相關的JGJ104-97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程規范等有關文件,重點要學習有關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基本理論知識及施工方法。(2)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工作。進行技術交底的目的是防止操作人員違反冬季施工規律,造成人為的質量事故。施工前技術交底的重點是:原材料的加熱或保護、原材料的測溫或成品的測溫、成品的保護或養護工作等。
1.4材料準備
根據相關施工技術規范、施工圖紙及施工配合比的具體要求,組織足夠數量的合格材料進場。并且做好原材料的復檢和保護工作。確保混凝土施工不間斷,材料合格且不被污染。
1.5施工設備準備
混凝土施工前,攪拌站的生產能力、運輸途徑和機械設備都必須要滿足施工要求。在天津東疆保稅港區聯檢(二期)服務中心工程中,我們對攪拌站到施工現場的運輸路線進行考察,且制定應急運輸路線,保證混凝土的及時供應。
2、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2.1商品混凝土的原材、運輸、澆筑
2.1.1、原材
混凝土工程開工前,考察并選擇具有資質且具備生產供應能力的混凝土攪拌站,且備選應急攪拌站。生產期間,委派專業技術人員常駐攪拌站,對攪拌站進行動態監測。
2.1.2、運輸
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應減少從商品混凝土站到施工現場的運輸時間,減少運輸過程中熱量損失,用棉布對混凝土運輸車輛的罐體進行包裹;泵送時,也要盡量減少損失,泵送管道應用建筑毛毯包裹。泵送現場可設置保溫棚,并對輸送管道進行保溫。
2.1.3、澆筑
合理安排混凝土澆筑時間,避免在溫度劇降天氣下澆筑混凝土,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5℃。
(1)澆筑混凝土前在建筑四周用彩條布圍護擋風保溫。
(2)墻柱采用木模板時,可延緩拆模時間,采用大鋼模板時,在模板外側增設60~100厚苯延長混凝土入模后溫度降低時間,拆模后立即掛建筑毛氈保溫。
(3)澆筑結構板時,根據實際天氣溫度,可在下層安排專人,每50㎡設置1個火爐燒烤鋼板增加環境溫度,防止混凝土受凍。收完面后立即覆蓋保溫養護。
(4)雨、雪天后澆筑混凝土,應及時對模板內的積水或雪進行清理,必要時用熱水對模板內的冰雪進行融化,也可對模板增溫。
2.2熱工計算
本工程施工時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控制現場出罐車的溫度不低于10℃。根據相關公式計算出:入模溫度為87℃,200mm厚剪力墻混凝土冷卻至0℃時所需的時間為105.6h,120mm厚現澆板混凝土冷卻至0℃時所需的時間為56.2h,均滿足要求。
2.3測溫管理
2.3.1、測溫工作安排
(1)測溫工作由實驗工負責,項目工程師主管。每層或每施工段停止測溫時,由混凝土工長審閱測溫記錄簽字后交項目工程師審閱簽字。
(2)測溫人員要做好以下工作:每天檢查保溫、摻外加劑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知工長和項目工程師;檢查覆蓋保溫情況,并應了解結構物的澆筑日期,要求溫度、養護期限等,若發現混凝土溫度有過低現象,應立即通知工長,及時采取措施;經常與供熱人員、保溫人員取得聯系,如發現保溫措施不當使溫度急劇變化,立即通知項目經理處理;要定期將測溫記錄交資料員歸入技術檔案,以備存查。
2.3.2、測溫孔的布置要求
(1)現澆混凝土梁、板測溫孔垂直插入留置,梁側每3米留置一個,每跨兩個。
(2)基礎筏板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布孔。
(3)剪力墻、橫墻每條軸線測一塊模板,縱墻軸線之間采用梅花型布置,每道墻設測溫孔3個,對角線布置,上下距模板邊緣30cm孔深10cm。
2.3.3、測溫方法及要求
混凝土澆筑后,立即把鋼筋棍插入測孔位置并能形成深度適宜的測孔,混凝土終凝前拔出鋼筋棍,插上標志測溫孔位置的標記。測溫時按測溫孔編號順序進行,溫度計插入測溫孔后,留置在洞內3~5秒,然后迅速從孔中取出。
2.4試塊的留置
不超過100m3同配比混凝土,取樣不少于一次(每次三組,抗滲混凝土六組)。對于抗滲混凝土,同配比取樣不少于一次。不同澆筑部位,不同澆筑時間混凝土試塊均留設試塊?;炷猎噳K的留置在符合常溫規定外,應同時制作一組與構件在同條件下養護的試塊。
2.5施工及質量要求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立即進行表面覆蓋保溫,保溫時間以混凝土達到抗凍臨界強度為準。剪力墻采用掛麻袋保溫。加強混凝土測溫工作,如果日平均氣溫低于-10℃時,應立即采取措施。室外氣溫及環境溫度,每晝夜不少于4次,此外還需要測量最高、最低氣溫。混凝土入模溫度為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2.6加強成品的養護
冬季混凝土的養護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措施,新澆混凝土一是要及時檢查,做好覆蓋保溫工作;二是要隨時掌握混凝土的內部溫度,保證混凝土在初凝期不受冰凍影響。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程》要求: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養護,當拆模后的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小于15℃時,混凝土表面可以不進行覆蓋保溫養護。這點,可以在實測混凝土溫度后,根據具體情況酌定。
結束語
對混凝土進行冬季施工,為了保證質量,應確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嚴抓現場各個施工環節,加強對現場的管理;督促現場將各項冬季施工措施落實到位。澆筑前要查詢天氣預報,盡量選擇好的天氣進行施工,施工中要對混凝土的澆筑和養護進行嚴格的控制。并且,在養護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水化熱,這樣才能保證冬季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范瑋,張磊.淺析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應注意的問題[J].山西建筑,2005,07:130-131.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冬季施工;施工結構 優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TV33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來講,應根據施工現場的氣候、地形環境、設計文件等影響因素,來選擇施工工藝。一般在冬季要考慮到瀝青混凝土的凝結程度、路面翻漿、開裂及施工質量等問題,對路面的施工難度較大。因此,要多方面考慮冬季路面施工,采用有效的施工工藝和合理的施工方案來進行施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一、瀝青混凝土冬季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瀝青混合料溫度在冬天下降快,報廢率比較高
在我國冬季氣溫一般較低,所以剛攪拌完的瀝青混合料與周圍環境的溫差很大,由于熱傳遞的作用導致瀝青混合料溫度下降很快,所以留給輾壓等施工時間特別短,很容易因為溫度的原因滿足不了施工要求而造成浪費。
1.2施工質量無硬性指標,較難控制
受到冬天低氣溫的影響,瀝青混合料的粘度增大,同時易性變差,那么即增加了壓實難度和成本,很難達到預定的路面壓實度,最終影響施工路面的質量。
1.3《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8中規定地區路面不得在氣溫低于10℃(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或5℃(其他等級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濕的情況下施工。正常情況下,要求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溫度不低于145℃,攤鋪溫度不低于135,壓實終了溫度不低于70℃。而在冬季,氣溫往往低于5℃,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帶來影響。
此外,還有在運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等,這里不再一一列出。
二、達不到冬季施工的質量要求會產生的影響
由于瀝青混合料粘結力和強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所以在低溫的環境下施工難度很大,很容易出現路面壓實度不夠、空隙過大、瀝青混合料遇雨水浸泡后松散、待夏季時容易出現車轍等問題。更有的施工單位為了趕工期,完全不考慮施工條件的限制,在冬季加緊施工,導致路面出現翻漿、開裂等問題,嚴重影響施工路面的質量和使用。為了確保在冬季施工過程中鋪筑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質量,需要遵循快卸料混合、快鋪填路面、快壓平路面等要求。
三、冬季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準備
對于在冬季對路面進行瀝青混凝土攤鋪的工作,要在施工前做好準備工作:確保施工標準、解決突發問題及施工安排、路面防護。
1 施工標準
高度重視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材料質量,在保障瀝青混凝土材料合格的前提下,依據國家管理部門的規章制度、設計標準、冬季施工規范要求和規范施工驗收等條件,嚴格執行施工部門的管理責任,確保冬季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工程質量。另外,要嚴格篩選合理的施工工作人員,并科學的、合理的協調組織施工隊伍對施工人員工作的安排,確保施工人員在高效率下對路面進行施工。
2突發問題及施工安排
在施工過程中一般都會遇到各種突發事件,因此,為了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要求在施工階段針對各種突況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首先,在施工前制備好合理科學的運輸方案,使瀝青混凝土材料運輸便利;然后,指定特定聯系人對施工現場和施工材料站進行聯系,做到專人調度和指揮,確保材料的及時供應;最后,在保障合理供料的同時,確保運輸工具和施工機械的保溫防護,使其能夠正常工作,在保障施工人員安全的前提下,達到施工路面工程質量的標準
3 路面防護
瀝青混凝土路面在經過路基、墊層和基層的攤鋪過程后,需要做一些基本的檢測工作。首先,要提前對道路上翻漿階段及弱地基路面進行壓實處理;然后,將軟土路基的地下基層進行防潮和保溫等保護,確保路基無凍結、表面干燥,使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順利進行;最后,要時刻關注氣候的變化,在保障施工進度的同時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分配施工方案。
4分析冬季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
瀝青混凝土材料的質量及配比是在冬季施工中的重要環節,在道路施工中要使用重塑性好、柔韌度高、性能穩定性強的瀝青混合料。其中抗滑性好的瀝青混合料是選用一定比例的瀝青、具有一定等級和微表面性質的礦物質采用相應技術混合形成的。為了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在完工以后正常工作,要對路面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進行保護。因此,在冬季對路面那進行施工,要對控制好瀝青混凝土的配比及選料,對路面進行保溫措施的防護,以及路面上瀝青混凝土的鋪攤和碾壓技術的控制。以下是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術分析。
四、冬季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分析
1 瀝青混凝土的選料及配比
在施工過程中,尤其是冬季施工,要在遵循《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技術前提下,合理分配瀝青混凝土材料。不同氣候溫度對施工要求影響不同,瀝青稠度較低的陰離子乳化瀝青材料一般使用在較低溫的條件下,并且要求控制其制備過程中的材料的配比和礦料混合攪拌的技術,在保證瀝青完全包裹礦料表面的前提下,適當控制瀝青用量及瀝青膜層的厚度。其基本思路是,利用一定量的瀝青將具有較大表面積的礦料混合凝結在一起,使瀝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較大的強度。
2瀝青混合料的運輸要求
在施工前要對瀝青混合料的運輸路線進行周密的計劃,盡可能減少運輸時間。在出發前檢查運輸車輛安全性能,防止中途出現問題影響瀝青混合料的運輸。運輸瀝青混合料的車輛宜選用大于18噸的大型貨車,并采取良好的保溫防護措施,盡量減少瀝青混合料在運輸途中的溫度損失。
3 控制及分析瀝青混凝土溫度
對瀝青混凝土的出廠溫度要求,一般最好保持在160 ℃。在冬季對路面進行瀝青混凝土施工時,最好使瀝青混凝土材料的出廠溫度控制在160~180 ℃之間。因為過高的溫度(大于180 ℃)會使瀝青混凝土快速老化,過低溫度(低于140 ℃)會降低瀝青的粘結度。在施工過程中,對保證瀝青溫度至關重要,因此,在對瀝青運輸過程中采取蓋帆布和毛氈等保溫措施,保證瀝青混凝土使用時的最佳溫度。
在施工階段,施工現場要對運輸瀝青的車進行保溫,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對瀝青和石料進行加熱。使得混合料的出廠溫度、鋪填時混合料溫度以及碾壓階段路面的溫度符合標準施工技術要求。對施工過程階段進行實時監控,檢測各階段溫度指標,使瀝青混凝土路面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施工。做到“三快二及時”——快卸、快鋪、快平,及時碾壓、及時成型。
4 瀝青混凝土鋪填和碾壓技術分析
4.1施工前準備
對瀝青混凝土路面進行施工之前做好準工作備。首先安排施工人員檢測施工場地的地基路面是否符合地面平整、強度達標等標準的施工條件,并及時對局部不平的路面進行修整保證路面基底平整,以確保瀝青混凝土材料與地基的有效粘結。
4..2施工中技術分析
施工中技術分析一般是依據施工路面的實際情況,對施工路面進度和材料用量進行合理的計算分析。
4.3瀝青混合料的碾壓要求
在對道路進行攤鋪施工過程中,碾壓是確保瀝青混凝土地面固定和達到密實度的主要步驟。對路面進行碾壓一般需要經過初步壓實、密度壓實和養生壓實三個階段。初步壓實指用壓路機將路面輕壓兩遍,保證路面符合壓實的技術;密度壓實即復壓,是指采用重型壓路機將初步壓實的路面進行再次碾壓,達到標準的壓實度;養生壓實就是指對路面進行最后階段的壓實,利用雙鋼輪壓路機對路面碾壓兩遍,使路面質量達到《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
5瀝青混合料的養護要求
在冬季進行瀝青混合料的路面施工時,為了保證施工質量,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瀝青混合料進行養護。瀝青路面必須在冬季施工時,應采取提高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并應采取“三快二及時”等措施,以保證瀝青面層有足夠的碾壓溫度和密實度。在當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種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及雜物。在《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強制性條文規定: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
四、結語
瀝青混合料冬季低溫施工不利影響因素多、施工難度大,質量要求更為嚴格。冬季低溫施工過程中,我們要加強與氣象部門的聯系,及時收集氣象資料并做詳細記錄,提前做好應急措施。只要施工中采取得當的工程技術措施,合理組織、嚴格控制、加強質量管理、保證施工各個環節緊密銜接,瀝青混凝土冬季低溫施工質量便仍然可處于受控狀態。
參考文獻
[1](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S]
關鍵詞:冬季混凝土施工、施工方法、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TU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低溫季節混凝土施工時,如不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新澆混凝土中的液態水將發生凍結。由于液態水凍結后產生的體積膨脹(水凍結后體積約增加9%),引起混凝土各組成成分之間的接觸發生相對移動,從而使得振搗后的混凝土內部結構遭到破壞。當混凝土解凍后,破壞了的內部結構不再恢復原狀,最終導致混凝土強度、抗凍及抗裂等指標顯著降低。因此,這種凍害將嚴重影響混凝土質量,施工中必須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才能預防此類情況的發生。
2、混凝土的凍害及允許受凍臨界強度分析
混凝土經正溫養護一定時間后,已獲得一定的強度,再受凍時混凝上結構不致造成破壞,這種受凍以前所應具有的強度,稱為允許受凍臨界強度?;炷猎试S受凍臨界強度,是冬季混凝土施工檢驗拆模、保溫及混凝上匝量的重要標準。我國《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對混凝土允許受凍臨界強度規定為:大體積內部混凝土應不低于50公斤/厘米2;大體積外部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應不低于100公斤/厘米2。;目前國外采用“強度相關模數”估算低正溫時變溫養護的混凝土強度,作為檢驗冬季混凝土是否達到允許受凍的標準。試驗和施工實踐證明:一定配合比的混凝土,在正溫(0-30℃)養護條件下,凡是混凝土的養護溫度與養護時間的乘積相同,其強度也大致相同。這個乘積可稱為“強度相關模數”。混凝土養護時段內的養護溫度,可通過埋設電阻溫度計測得.也可預留測溫孔用普通溫度計測得。為控制整個混凝土澆筑塊的溫度,測溫點應布置在澆筑塊的邊、角和表層,并避免陽光輻射熱影響。對混凝土表層應測得每天最高和最低溫度;對混凝土內部因受外界氣溫影響較小,初期可每8小時測溫一次,后期可適當減少量測次數。我國冬季項目施工中,曾做過一些試驗分析,并提出了以下的“強度相關模數”的概念。通過大量的試驗總結,“強度相關模數”的測試計算值Nm=1800℃·小時,相當于混凝土抗壓強度R=100公斤/厘米2。因此,以“強度相關模數”為18000℃·小時,作為冬季棍凝土施工的允許受凍標準,它具有測試、計算簡便和直觀可靠等優點。
3、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
冬季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為了提高混凝土拌和的出機口溫度,應優先考慮拌和水加熱,如不滿足要求:才考慮砂石骨料加熱,水泥不能直接加熱。
對拌和水加熱時,水溫不宜超過60℃,如超過60℃,應改變加料順序,可將骨料與水先拌和,然后再加入水泥,以免造成水泥假凝,影響混凝土強度。
對砂石骨料加熱,一般是采用排管通熱水或通蒸汽加熱。骨料加熱的最高溫度,不宜超過60~C。采用蒸汽加熱時,粗骨料可直接加熱,但不能影響混凝土的水灰比。
混凝土在拌和前,應用熱水或蒸汽對拌和機進行沖洗。冬季施工的混凝土拌和時間,應比一般季節拌和時間延長50%左右。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運輸,應盡可能縮短運距,減少轉運次數,最好能采取一次直接運送。運輸設備,應當有可靠的防風措施,并盡可能加以保溫。各種運輸設備,在工作結束時,必須立即用蒸汽或熱水將其沖洗干凈,恢復運輸時應首先對運輸設備加熱。
混凝土冬季施工,可以在露天澆筑,也可以在暖棚內澆筑,這主要由外界氣溫條件而定。寒冷地區,當外界日平均氣溫為一5℃以下時,不應采取露天澆筑。混凝土的澆筑溫度,在溫暖地區不宜低于3℃,在寒冷地區不宜低于5℃。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措施分析
在冬季施工時,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溫度差產生溫度裂縫。因此,要在材料選擇和技術措施等有關環節上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保證混凝土冬季的順利施工。
3.1、細化材料選擇
水泥,考慮到普通的水泥水化熱較高,特別是應用到大體積混凝土中時,大量水泥水化熱不易散發,在混凝土表面產生較大的溫度差,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當表面拉應力超過早期混凝土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溫度裂縫。因此,應采用水化熱較低的礦渣硅酸鹽水泥,并通過摻加合適的外加劑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滲能力。
粗骨,料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石子配制混凝土。這樣的混凝土和易性好,抗壓強度較高。同時,可減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從而使水泥的水化熱減少,降低混凝土溫升。
細骨料,采用中砂,粒徑5~40mm,含泥量不大于5%。選用平均粒徑較大的中、粗砂拌制混凝土,比采用細砂拌制混凝土可減少用水量10%左右,同時可相應減少水泥用量,使水泥的水化熱減少,降低混凝土溫升,并可減少混凝土的收縮。
粉煤灰,為了使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慮摻加適量的粉煤灰。按照相關規范規定,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大體積粉煤灰混凝土時,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為25%。粉煤灰對降低水化熱、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強度及早期極限拉伸值均有所降低,對混凝土抗滲抗裂性不利。
外加劑,適當加入外加劑,如防裂型混凝土外加劑,能明顯提高硬化后的混凝土抗滲性能。同時,還具有減水、降低水化熱峰值等功能,對混凝土收縮也有補償作用,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3.2、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應通過試配確定。按照國家現行的《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和《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GBJl46--90)中的有關規定進行設計。
3.3、主要技術措施
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時,要注意各種原材料的溫度,以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與理論計算基本相近。
在混凝土攪拌站設專人摻入外加劑,摻量要準確。
施工現場對商品混凝土要逐車進行檢查,測定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溫度。混凝土溫度應控制在10~12℃之間,不合格的要退回。同時,嚴禁混凝土攪拌車在施工現場臨時加水。
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間歇時間不得超過3.5小時。同時,已經澆筑的混凝土表面溫度在未被新澆筑的混凝土覆蓋前不得低于2℃。5)技術部門設專人負責測溫及養護的管理工作。
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基槽內的雜物清理干凈。
加強混凝土的試塊制作及養護管理,試塊拆模后及時編號,并送標準養護室進行養護。
結語
據資料分析,有三分之二的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在冬期,尤其是混凝土工程。而在我國,由于疆域遼闊,很多地區受內陸和海上高低壓及季節風交替的影響,氣候變化大,這無疑給施工帶來很大的困難,常規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已不能適應。因而為了使建筑工程在全年不間斷地并保證質量的進行,我們必須從具體條件出發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制定一些具體的措施。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混凝土;冬季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0 引言
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于5℃時,混凝土工程施工就應按照冬季施工的程序進行。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所需要的強度有特殊要求,因此,施工人員應該改變原本水泥與水的配比,重新調配混凝土中水泥和水以及其它材料的配比。因為水泥的水熱化的程度與混凝土本身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關,且與外界的溫度也有較大的關系,當溫度較低的時候,水泥與水的化學反應相應減級,在4-5℃時更是如此。
1 冬季施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不論是冬季施工,還是常溫季節的施工,編制施工計劃都是施工前的重要工作,科學的施工計劃有利于提高施工進度,并保證施工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尤其是在冬季施工這種特殊氣候環境下,施工單位必須在冬季施工前及時編制施工計劃,突出冬季施工的重點,完善冬季施工方案,保障設備、原料、人員、場地等設施一應俱全,以及各種保溫、防護措施都應提前準備好。最后,就是冬季施工人員的培訓,由于其施工的特殊性,施工單位要制定人員培訓計劃,保障冬季施工的正常開展。
關于施工參與人員的技術培訓,進入冬季施工前,施工單位應對施工管理人員、測溫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幫助他們學習與冬季施工有關的規定和規范,明確單位冬季施工期間制定的管理原則,以及相關的冬季施工技術。積極開展新技術培訓,督促相關人員學習冬期施工的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冬季施工不可缺少的就是測溫人員,這一工作崗位上的人,不僅要具備完善的測溫技能,還能熟練應用各種測溫設備,幫助測溫人員掌握施工項目的溫度要求,以及記錄各項測溫工作信息。
為了保證冬季施工能按照正常程序順利展開,施工單位應結合各級施工方案,統一安排生產計劃,并嚴格按照《冬期施工技術規定》中的要求,做好一切冬季施工準備后再開始施工。
2 冬季施工任務
2.1 提高混凝土出廠溫度
混凝土施工原料是保證混凝土構件能順利建成的基礎,為了滿足施工要求,施工單位應對混凝土原料進行加熱、保溫處理,對施工現場的混凝土原料,還要搭建保溫棚進行保溫,使混凝土入倉溫度≥+5℃。混凝土澆筑后,養護溫度應達到(≥+5℃),這樣才能保證水泥和水的化合作用能充分完成,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
2.2 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縫
混凝土澆筑的養護是冬季施工應注意的主要問題,因為冬季溫溫驟降,混凝土內外溫差會加大,容易導致其表面裂縫的產生。為了保護混凝土表面不出現裂縫,我們必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養護要求是混凝土內外的溫差不得超過20℃。
2.3 防止混凝土建筑物地基土受凍
當地基開挖至規定高程時,應及時加強防護,防止地基表面遭受凍害;當地基土被建筑物覆蓋,那整個低溫季節過程都要加強凍害預防。
3 滿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強度
冬季施工時,混凝土的坍塌度也其它季節有所不同,為了保證混凝土質量,應嚴格控制其坍塌度。如果是實施分散攪拌的施工場地,可按鋼筋的配筋程度及澆注方式確定其坍塌度,如果是使用集中攪拌的混凝土成品,那供應站應在確定坍落度的基礎上加上單位時間內混凝土坍落度運輸過程中的損失量,并以施工項目的標準為基礎,這些都是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有效手段?;炷两Y構的強度雖然要比常溫施工時要求高一些,但也不是強度越來越好,還是要根據施工項目的具體要求來決定,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只是追求強度的混凝土強度的生產其實也是質量不過關的表現,因為超過強度的混凝土也無法被用在施工建設上,落實混凝土強度的控制,是保障施工質量的有效手段。
4 施工質量的控制
4.1 混凝土的運輸和澆筑
冬季的早晨大氣回升,是進行混凝土運輸和澆筑的好時機,在早上進行施工,有利于現溫差的變小,也可以預防混凝土表面的溫度過快流失,如果在早上運輸混凝土,也能有效減少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的溫度降低,同時應加強運輸車的保溫,并盡量縮短運輸時間?;炷翝仓埃惹謇砟0搴弯摻钌系谋┖臀酃?,冬季混凝土澆筑應采用機械振搗,保證振搗的密實性,延長振搗時間,加強振搗檢查,保證混凝土能澆筑在模板的每一個部位。
4.2 混凝土的拌制
所有混凝土攪拌原料在投入使用前,都應先進行加熱,保持溫度的原材料有利于提高混凝土駑鈍攪拌質量,從而提升強度,攪拌過程中使用的自來水也應加熱,但溫度不得超過60℃-80℃。一些施工單位會使用已經攪拌好的成品混凝土,提供混凝土的單位在攪拌過程中,也會進行加熱,當混凝土成品達到施工現場時,施工單位應建設相應的保溫棚用來專門存放混凝土。但不管是使用攪拌好的混凝土,還是現場攪拌,都應保證攪拌時的溫度不低于5℃,如果溫度過低,就必須使用熱水沖洗攪拌機鼓筒,然后再進行攪拌。攪拌時應先讓水和砂石充分拌勻,達到一定溫度后,并等待水溫降低到40℃左右時,再加入水泥繼續攪拌?;炷翑嚢栉锉仨毐怀浞謹嚢杈鶆颍緮嚢璧臅r間應比常溫時延長1.5倍,而混凝土產出時的溫度不能低于10℃、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
4.3 混凝土拆模
普通混凝土的臨界強度只需達到強度混凝土的30%就可以了,并保證普通混凝土表面的溫度降低到5℃時才能進行拆模。拆模時,混凝土的內外溫差不得大于20℃,如果無法達到,那就應該加上保溫布,使其緩慢冷卻。混凝土拆模時,為保證混凝土四周菱角不會損壞,我們必須用稻草防護層保護,同時在混凝土表面輻射塑料布,以便防凍。柱、梁、板混凝土模板拆除時除應滿足混凝土在正常溫度下的基本強度,同時根據施工項目的防凍規定,混凝土結構內外的溫差不得大于15℃。
4.4 負溫養護法
一些施工項目中的混凝土結構不容易加熱保溫,且施工項目也沒有對其有特殊的強度要求,我們可以采取負溫養護的辦法進行養護,在澆筑完成后,我們必須保持它的結構溫度不低于5℃,同時在澆筑完成的5D內都要使用防凍劑;混凝土澆筑后,表面露出來的部分要加蓋保溫層;混凝土在養護初期時的溫度要高于防凍劑的規定。如果施工單位的混凝土結構無法達到應有的要求,同時混凝土的強度也低于3.5Mpa,需及時加強保溫,并使用防凍劑,確?;炷恋膹姸葢舷嚓P的規定。
4.5 混凝土施工質量檢查
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檢查與拆模工作都應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規范進行,根據施工要求,混凝土檢查應進行留置標本,并及時養護,還應根據建筑物養護、拆模和承受荷載的需要,制定檢查樣本,保證混凝土的強度?;炷潦┕べ|量檢查的樣本理應與混凝土結構一起得到養護,保護施工檢查樣本,有利于工作人員得出準確、詳細的檢查報告,只有保護好檢查樣本,才能開展下一階段的混凝土強度檢查。檢查樣本在進行合理養護后,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查。
5 總結
工程建設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時也決定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工程施工中的重點莫過于混凝土項目的施工,為了防范冬季混凝土施工出現各種質量問題,我們的施工單位應在冬季混凝土質量的研究中主動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希望各單位都來重視冬季混凝土的施工質量,也希望我國的建筑質量不夠不斷的提高、完善,不斷促進綠色建筑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范演壘.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分析及應用[J]安徽建筑,2009(1)
關鍵詞:電力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防護技術
引言
現階段電力工程正在我國的大江南北如火如荼地開展建設當中,而在寒冷的冬季,電力工程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需要格外注重防護工作。由于低溫、冰雪等影響非常容易導致已經澆筑完成的混凝土出現假凝固,甚至是開裂,這將對電力工程的質量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本文將結合此背景,簡要分析論述電力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防護技術。
1電力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
1.1溫控要求
在冬季進行電力工程混凝土施工時,常常會面臨氣溫低于零攝氏度以及雨雪、霜凍等極端惡劣天氣。若電力工程需要在-10~5℃之間的氣溫條件下進行混凝土施工,那么需要使用蓄熱法控制施工溫度。所謂的蓄熱法指的就是將混凝土原材料進行加熱,同時對混凝土進行保溫,以防止因低溫出現凍裂。若電力工程需要在-15~-10℃之間的氣溫條件下進行混凝土施工,則需要采用暖棚法控制施工溫度。所謂的暖棚法指的就是在混凝土施工場地上搭建暖棚,從而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需要的溫度和濕度。為確保電力工程混凝土施工能夠到達較高質量,在溫和地區其澆注溫度需要控制在3℃左右,若是在高寒地區其澆注溫度則需要控制在5℃左右[1]。
1.2質量控制
電力工程在冬季進行混凝土分層澆筑時,只有當前一層混凝土表面溫度在1℃以上時才可進行澆筑,嚴禁在地面上直接澆筑混凝土。而在寒冬臘月即氣溫最低的時間段內,電力工程在進行混凝土施工前的72h內需要進行加熱處理,譬如說使用火爐加熱法用火爐將施工范圍的溫度控制在10℃左右;或是使用紅外線加熱法即利用高溫電加熱器、氣體紅外線發射器等通過密封輻射加熱的方式進行溫度控制,這也是確保電力工程混凝土施工實現高質量的必然要求。
2影響電力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因素
2.1凍脹因素
由于長時間的低溫冷凍會使得電力工程混凝土土體受到強烈的外力作用而造成變形。具體來說土體本身含有一定水分,但由于水的密度與冰的密度不同,低溫情況下土體中的水分將會凝固成冰,因此與原混凝土土體積相比會迅速膨脹變大,因此直接破壞混凝土內部結構,導致其出現裂縫甚至直接斷裂。
2.2施工質量
在電力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所在區域內土基質量差或是沒有將振搗工作落實到位,導致土體直接存在縫隙等均會影響施工質量。另外在設計過程當中為預留出規范合理的伸縮縫,或是沒有落實好施工溫度和濕度的控制工作等也會對電力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造成巨大影響。
3電力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防護技術
3.1采用優質混凝土材料
電力工程在冬季開展混凝土施工時,為避免其因低溫冷凍天氣出現凍脹、裂縫或是斷裂,最好選擇使用強度、等級均比較高的優質混凝土材料,并且嚴格按照國家對冬季建筑工程施工的規范要求進行操作。在挑選混凝土骨料時,需要同時挑選粗骨料和細骨料以增強材料的堅固性,其中可以將質地堅硬且粒徑不超過鋼筋1/4即40mm的碎石作為粗骨料。由于電力工程施工區域內的水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鹽,將會對混凝土造成侵蝕,因此在挑選水泥品種時還應該選擇能夠抵抗硫酸、鹽酸等高抗侵蝕水泥。混凝土的水泥堿含量需要維持在0.6%左右,熟料堿含量應維持在0.5%左右,才能有效防止含有堿活性骨料的混凝土在低溫天氣下出現凍脹導致開裂和變形[2]。
3.2適當添加防凍劑
電力工程在冬季進行混凝土施工時需要結合實際施工環境和施工情況,制定出最優的混凝土配合比即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泥水化熱,使用具有較低放熱量的水泥進行澆筑,并盡可能使用最少的水泥量完成澆筑,從而有效使得混凝土絕熱溫升可以降低。為此,在配比混凝土原材料的過程當中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綜合養護工藝適當添加一定劑量的防凍劑,以此增強電力工程混凝土的堅固程度和抗拉裂能力。具體防凍劑的參考配比如表1所示。
3.3按照要求分層澆筑
由于電力工程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因此在冬季混凝土施工時常常采用分層澆筑方法從而保障電力工程施工質量。在澆筑的過程中要把握每一層混凝土的厚度,在下層基礎上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應先確定下層混凝土是否能夠被完全覆蓋,還應該精準把握兩層混凝土層之間的澆筑間隔,這樣能夠保證各分層混凝土不會出現逐層凝固的情況,從而使得其完整程度和穩定程度被大大降低。通常情況下,必須要在下層混凝土初步凝固之后才可以澆筑上層混凝土,因而盡量避免超出時間造成混凝土出現裂縫。不同的振搗方式對混凝土澆筑層的厚度要求也各不相同,譬如說采用插入式振動的方式搗實混凝土,其澆筑層厚度應為振動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采用表面振動的方式搗實混凝土,其澆筑層厚度應為200mm;采用人工搗固法時,在墻板、柱結構當中,澆筑層厚度應為200mm,但若是在基礎結構當中或配筋稀疏結構當中則澆筑層厚度應為250mm,而在配筋密集的結構當中,澆筑層厚度只需要在150mm即可。
3.4做好保溫和控溫措施
電力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必須確保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具有25℃左右的溫度差,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技術切實做好保溫和控溫工作[3]。對于控制混凝土出機口的溫度,需要在要求的最低澆注溫度之下進行;同時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和施工環境,盡可能縮短混凝土的攪拌、運輸以及澆筑時間,在運輸混凝土時,可以事先預熱設備比如說使用熱水沖洗運輸設備等方法,從而將低溫環境下混凝內部熱量散失率降至最低,優化其完成內部水化反應環境,盡可能提升電力工程混凝土的強度和堅固程度。除此之外,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溫度控制工作,需要定期對各部位溫度進行測量,具體來說需要每4h測量一次外界溫度和澆筑倉號溫度,每2h測量一次水溫和骨料溫度以及混凝土出口機的溫度和澆筑溫度。另外,對于在外的鋼模板部位,需要施工人員在表面覆蓋雙層草簾,并用“8”字形鉛絲進行固定,同時先在大面積水平混凝土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之后在此基礎上覆蓋大約30cm厚的砂卵石混合料用以保溫,需要注意將左右縫隙和空洞進行密封,避免進入冷空氣,若溫度過低則可以選擇鋪設兩層塑料薄膜。
4結論
關鍵詞:混凝土、冬季施工 技術 質量 措施
眾所周知,混凝土的施工對溫度有著嚴格的要求,這一點《規范》中早有規定,但作為一種常用施工方法,混凝土工程有時不得不在遠低于規范要求的溫度范圍條件下施工,這就要求我們對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有著充分的物資準備和技術準備,并及時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病害。
一、冬季施工準備
(一)生產準備
根據制定的進度計劃安排好施工任務及現場準備工作.如現場供水管道的保溫防凍,攪拌機棚的保溫,場地的整平及臨時道路的設置,裝修工程的門窗洞口封閉及保溫.
(二)資源準備
根據制定的計劃組織好外加劑材料,保溫材料,施工儀表(測溫劑),職工勞動保護用品等的準備工作.
(三)技術準備
1,施工技術方案(措施)的制定必須以確保施工質量及生產安全為前提,具有一定的技術可靠性和經濟合理性.
2,制定的施工技術方案(措施)中,應具有以下內容:施工部署(進度安排),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機具與材料調配計劃,施工人員技術培訓(測溫人員,摻外加劑人員)與勞動力計劃,保溫材料與外加劑材料計劃,操作要點,質量控制要點,檢測項目等方面.
二、施工過程
1,基本要求
(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選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應大于0.6,并加入早強劑.由必要時應加入防凍劑(根據氣溫情況確定).
(2)為減少凍害,應將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辦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減水劑,優先選用高效減水劑.
(3)模板和保溫層,應在混凝土冷卻到5℃后方可拆除.當混凝土與外界溫差大于20℃時,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應臨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
(4)未冷卻的混凝土有較高的脆性,所以結構在冷卻前不得遭受沖擊荷載或動力荷載的作用.
2,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須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和凍塊,以及易凍裂的物質.在摻有含鉀,鈉離子的外加劑時,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條件的時候,砂石篩洗應搶在零上溫度時做,并用塑料紙,油布蓋好.
(2)拌制摻外加劑的混凝土時,如外加劑為粉劑,可按要求摻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時投入.如外加劑為液體,使用時應先配制成規定濃度溶液,然后根據使用要求,用規定濃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別置于有明顯標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劑溶液應一次配成.
(3)當施工期處于0℃左右時,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強劑,摻量應符合使用要求及規范規定,且應注意在添加前應做好模擬試驗,以核實有關技術措施;對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還應適當提高混凝土設計等級.
(4)混凝土中添加防凍劑時,嚴禁使用高鋁水泥.
(5)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帶入的水分及外加劑溶液中的水分均應從拌合水中扣除.
3,混凝土的運輸和澆筑
(1)混凝土攪拌場地應盡量靠近施工地點,以減少材料運輸過程中的熱量損失,同時也應正確選擇運輸用的容器(包括形狀,大小,保溫措施).
(2)混凝土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特別是新老混凝土(如梁,柱交接處)交接處的冰雪及垃圾.
(3)當采用商品混凝土時,在澆筑前,應了解商品混凝土中摻入抗凍劑的性能,并做好相應的防凍保暖措施.
(4)分層澆筑的混凝土時,已澆筑層在未被上一層的混凝土覆蓋前,不應低于計算規定的溫度也不得低于2℃.
(5)重點工程或上部結構要連續施工的工程,混凝土應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證預期所要達到的強度.
(6)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在進行孔道和立縫的灌漿前,澆灌部位的混凝土必須經預熱,并采用熱的水泥漿,砂漿或混凝土,澆灌后在正溫下養護到強度不低于15Mpa.
(7)現場應留設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塊作為拆模依據.
4,混凝土的養護
(1)冬季澆筑的混凝土,由正溫轉入負溫養護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40%,對于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Mpa.
(2)采用的保溫材料(草袋,麻袋),應保持干燥.
(3)在模板外部保溫時,除基礎可隨澆筑隨保溫外,其它結構必須在設置保溫材料后方可澆筑混凝土.鋼模表面可先掛草簾,麻袋等保溫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澆筑混凝土.
(4)保溫材料不宜直接覆蓋在剛澆筑完畢的混凝土層上,可先覆蓋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溫材料.保溫材料的鋪設厚度為:一般情況下0℃以上鋪一層;0℃以下鋪二層或三層;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及二次抹面壓實后應立即覆蓋保溫,其保溫層厚度,材質應根據計算確定.
(5)拆模后的混凝土也應及時覆蓋保溫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溫度的驟降而產生裂縫.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質量通病以及預防措施
(一)鋼筋的銹蝕與混凝土裂縫
由于鋼筋的氧化銹蝕伴生體積膨脹,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產生裂縫。其次,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強度低,失水太快也會引起開裂。混凝土內部水分由邊緣向中心移動,形成壓力也將引起軸向裂縫。
預防措施:1.嚴格控制氯鹽的摻量。按照“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氯鹽摻量不得超過水泥重量1%,基本鋼筋就不銹蝕。
2.限定量的氯鹽摻入時應充分溶解或攪拌均勻,以防止偏折引起局部鋼筋銹蝕。3.控制水泥質量和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增大其密度性,防止水分轉移,均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縫產生。
(二)結構疏與水分轉移
水分轉移及結構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黃色,砂漿骨料結合脆弱,聲音空啞等為特征。同時由于混凝土內部壓力差、溫度、濕度差,使水分自邊緣向中心移動造成空隙。
預防措施:1.適當摻用以防凍劑-減水劑-早強劑-引氣劑組成的復合外加劑,減少水灰比,采取重復振動,加壓振動,提高結構致密性。
2.混凝土表面“冰封”利用其濕水性均為有效。
(三)表面起灰
所謂“表面起灰”是以砂漿和粗骨料相脫離,表面起灰,骨料為特征。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太大,離析,泌水嚴重,粘聚性、保水性差,加上養護溫度低,水泥水化趨于停止,混凝土水分迅速外離,導致表面起灰。
預防措施:嚴格控制水灰比,延長混凝土混合物攪拌時間,表面覆蓋塑料薄膜保水。
四、冬季施工的安全和防火
(1)冬季施工時,要采取防滑措施.
(2)施工現場及臨時工棚內嚴禁用明火取暖,應訂出具體防火安全注意事項,并將責任落實到人.
(3)電氣設備,開關箱應有防護罩,通電導線要整理架空,電線包布應進行全面檢查,務必保持良好的絕緣效果.
(4)腳手架,腳手板有冰雪積留時,施工前應清除干凈,有坡度的跳板應釘防滑條或鋪草包,并隨時檢查架體有無松動及下沉現象,以便及時處理.
(5)上下立體交叉作業的出入口樓梯,電梯口和井架周圍應有防護棚或其它隔離措施.
(6)高層作業必須用安全帶,進入工地必須戴好安全帽,樓面預留孔洞必須用蓋板蓋好.不準用蘆葦,草包遮蓋,以防失足跌落.冬季施工拆除外腳手架應有圍護警戒措施,嚴禁高空向下拋擲.
參考文獻:
關鍵詞:道路橋梁;冬季施工;混凝土;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U4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交通事業的迅速發展,道路橋梁的發展及建設速度越來越快,混凝土以其承載能力強、施工便利、成本低、擁有較高的裝飾性和可塑性等優點,在當今的道路橋梁施工建設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其應用極為廣泛。 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寒冷地帶,由于溫度驟降,加之混凝土構成復雜的特點,道路橋梁的施工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炷習驕囟鹊慕档投a生強度下降、體積變形和凍結等質量問題,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保證道路橋梁在冬季施工的順利進行。
1 道路橋梁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特點
依《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及《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T104-2011)規定:混凝土冬季施工是指室外日平均氣溫持續5天停留在5~-3℃以下,而對于氣溫低于-15℃時則一般不進行混凝土的施工[1,2]。道路橋梁混凝土冬季施工有如下特點:
1.1溫度對水泥水化及混凝土強度的影響。混凝土的凝結、硬化是水泥發生水化作用后,經過一些列的物理化學變化產生的結果。冬季水泥水化對混凝土的強度增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主要是溫度引起的變化。溫度高時,水活性就高,水化速度快;而溫度低時,水化熱降低,水化速度慢,當溫度為負溫時,水泥的水化將會停止,隨之便嚴重影響到混凝土強度的增長,導致與常溫相比,混凝土的強度會降低。并且當混凝土中的水有液態變為固態時,骨料表面也會因浸水結冰而導致水泥漿和骨料間的粘結力下降,使混凝土抗壓能力降低。
1.2溫度對混凝土凍害的影響。當室外溫度降至0.3℃-0.5℃時,混凝土中內部結構開始凍結,體積會隨之膨脹而增加至約109%,硬化的混凝土結構遭到破壞,稱為混凝土的凍害。其宏觀則表現為混凝土的強度損失。故混凝土冬季施工時,為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進度要求,應采取特殊的溫度控制措施使混凝土強度能夠較快增長,并使混凝土受凍前能夠盡快達到其抗凍害的臨界強度。
1.3冬季施工器具進行處理。冬季易下雪結冰,在施工前需要對施工過程中用到的器具進行有效處理,將其上面的冰雪及污垢清理干凈。為了保證混凝土有一個合宜的施工溫度,必要時需要對施工器具進行保溫,并提高施工措施的可靠性。
1.4材料及能源的供給可靠性。施工中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的規定進行操作,使用防凍劑和早強劑時要首選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在能源供給方面,如施工檢測時所必須的保溫設備,要保證其供給的可靠性。
2 冬季道路橋梁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
道路橋梁用混凝土的質量主要表現在強度、體積變形、耐久性及抗壓性等方面上,在混凝土的澆筑施工中,應著重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防止混凝土因溫度的降低導致水化受阻而影響到強度;第二,混凝土養護前要確保養護齡期的最小值,即保證混凝土的脆性;第三,混凝土養護后期要保證其密實度和耐久性。
2.1 選擇優質原材料并控制好原材料溫度
在道路橋梁混凝土冬季施工過程中,原材料的選擇非常重要,若選擇的材料質量不達標,將會對混凝土的澆筑質量產生影響。施工單位在選擇原材料時應以水泥標號為42.5或以上的硅酸鹽水泥為主,并分批次嚴格檢查其質量,不能有失誤。由于水泥水化熱較大,早期強度比較高,在3d的抗壓強度約等于普通硅酸鹽水泥7d才能達到的強度,故水泥的用量應該300kg/m2,水灰比不大于0.6。此外還要盡量選擇顆粒硬度高和縫隙少的集料,這樣就能保證其熱膨脹系數和砂漿的熱膨脹系數相近,使其良好的粘結在一起。冬季混凝土原材料在攪拌前需要進行預加熱處理,為方便起見,一般首選加熱水處理的方法,若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則需要對骨料進行加熱。水和骨料加熱的最高溫度相關規范已作出規定。當水加熱到80℃以上時,注意水泥不能與水直接接觸。施工中我們常用的加熱方法是間接加熱,加熱過程中要確保全方位的保溫效果。
2.2 混凝土的拌制及澆筑質量控制
關鍵詞:房屋;冬季施工;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建筑業的進步,建筑施工的周期也越來越長。很多的工程在一個季度無法完工,難免在氣候寒冷的冬季施工,造成冬季施工有很多的困擾。因此,需要在掌握氣候變化的前提之下不斷規范冬季施工的章程。在施工的時候嚴格按照規范行事,不斷改善工程各個方面的不足,促進工程順利進行。冬季是一年當中最為寒冷的季節,給施工會帶來眾多的質量隱患。只有合理規范施工的進程,及時了解天氣氣候的變化,才能夠在具體的施工過程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及時調度,更好的保證工程質量。冬季施工在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砌體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保溫及屋面防水工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鋼結構工程等工程中均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討冬季施工在砌體、鋼筋、混凝土工程中的方法探究。
一、建筑工程在冬季施工的特點分析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非常大,北方的冬季氣候非常寒冷,并且持續時間非常長,在這一時期,建筑工程的材料難免會受到冷空氣的影響,其性能無法達到建筑施工要求,導致其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我們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術,對施工材料加以保護,使其具有高性能的特點,能夠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這樣才能夠保證工程的正常施工,提高其施工質量。
1、冬季施工分析
所謂冬季施工也就是施工人員在對建筑工程進行施工時,根據當地多年氣象資料統計,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即進入冬期施工,例如在我國北方地區,當進入冬季之后,大多數時候的氣溫都處于零下,這對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性能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材料中的水分凍結,當我們將這種材料應用在工程中,就會給建筑工程帶來隱患,影響到其施工質量。
2、冬季施工特點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施工材料之一,該材料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如果外界溫度較低,那么混凝土中的水分也就會凍結,體積不斷收縮,性能也就不斷降低,若施工人員將這一材料應用在工程中也就會給建筑工程帶來一定的影響。在冬季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一般會采用保溫覆蓋層對施工材料加以保護,這就加大了施工成本。因此在施工中,施工單位應盡量避免在冬季施工,以免工程出現各種質量問題。但是如果工期緊,不得不在冬季施工,那么施工人員必須要實時掌握當地的氣溫變化,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以避免施工材料受到影響,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
二、 建筑工程在冬季施工技術控制
1、建筑施工在冬季進行的工前準備
建筑施工是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其施工的質量關系到人們生活的安全和生活的質量。能否將工作貫徹下去、能否將工程順利投產決定著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決定著我國建筑事業的長期發展和完善。對于冬季施工中建筑施工單位應注意的事項,需要不斷完善工程的各項操作規程和標準。只有將各種技術標準和規程深入貫徹進去,不斷調整進度,才能夠促進工程的季節障礙不斷得到解決。在冬季施工之前有很多的準備工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需要對施工的隊伍進行規范。只有合理有效對施工人員進行篩選和培訓,才能夠在后期的工作中不斷努力成長。需要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考核,對施工的準則進行規范。只有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員,才能夠保障工程的最終完成。員工是建筑企業的主體,只有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才能夠促進工程的不斷完成,才能使我們的工程質量更加規范化,更好地促進建筑業的廣泛進步。第二,需要將工程進行之前的各項機器設備準備齊全,只有各種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才能夠促進工程的順利進行,為工程的下一步實施提供基礎和保障。需要在施工之前,對工程需要使用的機器進行檢測,保障機器設備的安全操作。
2、作好冬期施工技術文件的編制工作,是冬季施工的主要措施
若需要在冬季對建筑工程進行施工,那么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編制一份冬季施工技術文件,作為冬期施工的技術指導性文件,然后嚴格按照這一技術文件的要求進行施工,這樣才能夠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是冬季施工質量保證的主要措施之一。冬期施工技術文件必須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或技術措施。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或技術措施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冬期施工的生產任務安排和部署;施工材料進場計劃;勞動力計劃;熱源、設備計劃和部署;冬期施工人員培訓計劃;工程質量的控制要點;冬期安全生產的要點;施工工序及進度安排;各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措施。
3、關于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
冬季建筑工程的施工在非常惡劣和寒冷的環境下進行,只有合理有效對工程進行完善,才能夠促進工作的進度,保障工程的質量。在冬季施工之前有很多的準備工作,需要對施工的隊伍進行規范,只有合理有效對施工人員進行篩選和培訓和考核才能夠保障工程的最終完成。員工是建筑企業的主體,只有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才能夠促進工程的不斷完成,促進建筑業的廣泛進步。對于季節的問題需要不斷改善各項指標,為各項工程的進行提供資料的前提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工作的順利完成。冬季是一年當中最為寒冷的季節,給施工會帶來眾多的不便。只有合理規范施工的進程,及時了解天氣的變化,才能夠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好溫度對于施工的影響。只有對冬季的溫度進行合理把握,才能夠促進工程的健康高質量完工。隨著溫度的變化無常以及近些年來假冒偽劣產品比較多,一定要把冬季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各種原材料進行反復測試,消除工程質量存在的隱患。
4、冬季房建安全施工制度措施要制定完善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也迅猛發展,相應的工程量也越來越大。因此,很多建筑工程都需要在冬季進行。相關的施工單位必須在開展工作之前,做好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在確保過程進度的同時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在負溫度下進行建筑工程施工,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極易發生質量事故。所以,在正式施工之前一定要依據施工現場的實況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確保其完善并且切實可行,要把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到人。同時定期對那些特殊作業及高空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性的教育。必要的、安全性的防護用品要配置到位,加強安全巡檢事故頻發的地方。對發現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的處理,更好地保證施工的安全。
5、施工工程中的質量控制是冬季施工的重要手段
(1)砌筑工程
磚、砌塊在砌筑前,應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凍后表面結冰、污染的磚或砌塊;砌筑砂漿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不得使用無水泥拌制的砂漿;砂漿拌合水溫不宜超過80℃,砂加熱溫度不宜超過40℃,且水泥不得與80℃以上熱水直接接觸,砂漿稠度宜較常溫適當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調整砂漿和易性。采用外加劑法配制砂漿時,可采用氯鹽或亞硝酸鹽等外加劑。氯鹽應以氯化鈉為主,當氣溫低于-15℃時,可與氯化鈣復合使用。砌筑施工時,砂漿溫度不應低于5℃。采用氯鹽砂漿時,應對氣體中配置的鋼筋及鋼預埋件進行防腐處理。切記下述幾種情況嚴禁用于摻氯鹽的砂漿砌筑砌體:1、對裝飾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2、使用環境穩定大于80%的建筑物;3、配筋、鋼埋件無可靠防腐處理措施的砌體;4、接近高壓線的建筑物;5、經常處于地下水位變化范圍內,以及在地下未設防水層的結構。暖棚法施工時,暖棚內的最低溫度不應低于5℃。
(2)鋼筋工程
施工過程中要重點控制、焊條或焊劑的質量。焊條或焊劑在冬季運輸和保存過程中,要注意防潮,受潮的焊條或焊劑會導致焊接熔池中混入氣體停留在焊肉中造成氣孔,從而影響了焊接接頭的質量。因此,在使用焊條或焊劑時,應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冬期鋼筋施工最主要的是鋼筋的焊接,而焊接質量的好壞關系到工程結構的安全。冬季進行鋼筋焊接,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當地的施工條件、氣溫狀況等條件先進行試焊,試焊的焊件送實驗室實驗,在合格后再進行批量的焊接。
(3)混凝土工程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重點是混凝土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要確定原材料的加熱溫度,作好加熱措施,冬期施工對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熱是保證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的重要因素,定時進行溫度測量,保證加熱溫度達到要求。施工中應作好混凝土澆筑入模溫度控制,溫度過低會造成新澆混凝土冷卻過快,使混凝土在很短時間內降至冰點溫度而影響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各個地區氣候之間的差異很大。特別是在我們國家的北方,每年冬季都會經歷長達三、四個月的寒冷氣候,給該區域的建筑工程施工帶來了很多的困難。因此,如果在這樣嚴寒的氣候條件下正常施工,并且要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的進度,就必須采取一些比較特殊的建筑工程施工防護的必要措施。
參考文獻
[1]王立春.冬季房屋建筑施工的技術要點[J].民營科技,2011(02).
關鍵詞:混凝土,養護施工,掌握,配合比,構件
[前言]本人長期從事公園、園林、景觀橋梁的現場施工,就施工單位在混凝土分項工程施工中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闡述了幾點看法;混凝土是組成橋梁結構部分的重要材料,因此, 混凝土分項工程必須保質保量的達到設計要求。混凝土分項工程主要問題是如下幾個方面;
一、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用量大造成混凝土產生自應力收縮;拆模后構件表面出現有規律的裂縫,裂縫兩頭小,中間寬,最寬處約0.2㎜ ~0.5㎜。有的薄壁構件裂縫為貫通裂縫。經檢驗混凝土強度超過原設計強度1~2個強度等級。另外設計箍筋偏少、間距大,以及混凝土養護不及時也是裂縫產生的原因。防止措施:混凝土配合比應在滿足設計強度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水泥用量,混凝土配合比應按構件的部位用途試配,不應采用通用混凝土配合比。箍筋偏少、間距大時建議變更設計增加箍筋用量。論文大全。加強施工養護,當強度達到允許拆模時,可使模板脫離混凝土,再將模板歸位繼續養護到最后拆模,這樣可以充分滿足混凝土的濕養護,防止干縮裂縫。
二、混凝土試件制作及養護問題;在秋冬季施工,混凝土檢驗強度出現偏低現象,有的試件強度甚至不合格,采用非破損檢測構件,混凝土強度卻合格。具體原因,其中工地試驗員做完混凝土試件后,對試件沒有進行標準養護而是將試件在工地上自然養護是原因之一。工地試驗員應經過上崗培訓,取得上崗證,掌握混凝土的試件制作、養護應有的知識,掌握國家有關標準規范,對標準養護認真執行。夏季施工氣溫偏高,混凝土試件在自然養護條件下氣溫高,強度也偏高,秋冬季氣溫偏低,自然養護的混凝土試件強度也隨之降低。防治措施是對試驗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對商品混凝土的取樣、制作、養護應執行國家有關的標準和規范。混凝土試件制作不合格也能造成混凝土檢驗強度偏低。反應在工程上,混凝土試件強度出現忽高忽低現象,混凝土試件檢驗強度離差太大,混凝土強度評定判為不合格,而在工地現場的混凝土實際強度卻全部合格,且混凝土離差小。施工單位采用不合格混凝土試模,試模本身尺寸誤差偏大,因此試件誤差偏大?;炷猎嚰谱鞔植?,未按有關標準和規范制作,試件早拆模有缺棱掉角等問題,試件本身制作不合格,而混凝土試件受壓面積達不到要求,出現局部受壓致使抗壓強度值偏低。施工單位應經常檢查更換掉不合格的試模,對采用的試模應加強檢查,達不到標準的立即淘汰。
三、混凝土表面及表層浮現氣泡;當混凝土拆模后構件表面及表層出現許多大小不一的氣泡,雖然混凝土強度均可以達到設計要求,但氣泡影響宏觀質量,有時還需對氣泡多的部分進行適當的修補。原因分析:外加劑中含有引氣成分多,施工人員在澆筑混凝土時振搗時間偏短,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沒有掌握應該快插慢拔?;炷翝仓帕弦淮芜^多,一些氣泡浮不到混凝土表面。防止措施:調整外加劑配方,減少引氣組分,適當添加消泡劑,對混凝土澆注施工人員進行崗位培訓。
四、混凝土施工中應選擇質量穩定的水泥和粉煤灰,生產黃金季節由于混凝土攪拌站粉煤灰或水泥供應吃緊,臨時從其他渠道調來粉煤灰或水泥,未做試驗就投入使用,施工后發現,用臨時從其他廠家調來粉煤灰或水泥生產的混凝土強度明顯偏低,且生產的混凝土顏色與原混凝土顏色深淺不一。原因分析:同一工程部位混凝土除水泥不能不同等級混用外,粉煤灰不同廠家,不同等級也不能混用。不同廠家的粉煤灰存在煤質不同的問題;同時不同等級的粉煤灰的細度,需水量,含碳量等均有差別。如果在同一工程部位混用會造成凝結時間和強度的不同。防止措施:混凝土攪拌站在生產混凝土時應做好原料儲備,防止出現生產關鍵時刻材料斷供問題的發生。混凝土攪拌站嚴禁在同一構件混凝土生產中采用兩種水泥或粉煤灰。
五、在季節交替時施工,攪拌站怎樣選用外加劑;防止由于氣溫的驟變影響混凝土的凝結時間。遼寧省春季由于氣溫不太穩定,施工時經常出現大風降溫情況,平時最低氣溫為0 ℃以上,而施工時最低溫度突然降至0 ℃以下,出現混凝土延遲凝固的問題。只能延緩拆模板時間,立即加強保溫養護。糾其原因:外加劑選用不合適。平常最低氣溫為5℃以上可以不加防凍成分的泵送劑。施工時氣溫突降,應選用含防凍成分的泵送劑。防止措施:早春或晚秋季節攪拌站應采用二種以上的外加劑,以防在冬春或秋冬季節交替期氣溫不穩定時,根據具體情況準確選用,防止混凝土出現凝結時間偏差過大的問題發生。在季節交替期氣溫不太穩定的情況下,宜選用富余強度高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還要及時調整混凝土配合比
六、橋梁基礎抗滲混凝土施工,應加強混凝土濕養護;橋梁基礎混凝土施工后,覆蓋塑料薄膜的部位沒有出現裂縫,在有鋼筋外露部位塑料薄膜無法全覆蓋,混凝土出現了一些不規則的小裂縫,影響混凝土的抗滲性能。加強混凝土不能覆蓋養護部位的淋水、澆水養護,及時清除鋼筋部位的碎渣,方便下次澆注混凝土的粘結。原因分析:由于鋼筋裸露部位無法覆蓋塑料薄膜,施工單位在養護期間沒有及時向此部位進行澆水養護,使混凝土產生干縮裂縫。防止措施:對抗滲要求的混凝土進行及時帶水養護,基礎有鋼筋部位塑料薄膜不能全覆蓋,一定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后,向這些部位澆水養護,以免混凝土失水后產生干縮裂縫。攪拌站應加強和施工單位的溝通,將商品混凝土的特點介紹給施工方,以便配合施工銜接,避免問題的發生。
經常出現泵管堵塞問題。為排除堵管故障,罐車在工地等待時間過長,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損失,違章加水予以調整,導致水灰比加大,混凝土強度降低;且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更容易出現堵管。原因分析:泵管安裝時水平管過短,建議水平管保持在垂直管的1/3左右。水平管安裝應逐漸向上傾斜與水平夾角約6°~8°。如水平管向下傾斜,混凝土坍落度偏大時,會產生自流,造成上部管路充氣出現堵管?;炷撂涠绕?,泵管彎頭安裝太多也會出現堵管。防止措施:泵車操作工加強培訓,掌握操作知識。論文大全。混凝土坍落度不應太大,調整混凝土水灰比或配合比,按廠家要求安裝管路。
七、慎用緩凝型外加劑,防止混凝土出現緩凝或不凝現象;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順序銜接混亂、延誤、停電或交通擁堵,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加大,攪拌站為增加坍落度而不增大水灰比,均采用二次添加緩凝型泵送劑的辦法調節坍落度,由于泵送劑摻量失控,造成混凝土施工后12h內不凝固。施工單位應延緩拆模并禁止上人,加強養護?;炷聊Y時間雖然延緩,但一般不會影響后期混凝土強度。夏季混凝土生產用的泵送劑是一種帶有緩凝組分的復合型外加劑,如果靠采用摻泵送劑來調整混凝土坍落度,必然將緩凝組分帶入混凝土中,致使緩凝成分超量,混凝土凝結時間延長。防止措施:出現坍落度損失過大時,摻外加劑要適量,坍落度的調整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摻加外加劑或補充極少量水,不得任由施工人員隨意加水,防止水灰比增大而降低混凝土強度。難以調整到坍落度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外加劑摻量失控,混凝土外觀異常;混凝土施工中出現混凝土坍落度明顯偏大并伴有離析現象,應將這部分異?;炷寥坎鸪倒ぁ嚢枵就饧觿┯嬃坎糠质Э?,外加劑摻量超過正常計量值。防止措施:加強攪拌站各部分的維修和保養,尤其注意計量部分的檢修、檢定,防止生產中失控。攪拌站操作人員和現場質檢人員加強責任心,不合格的混凝土產品或有異常狀態的混凝土決不出廠,謹記一旦使用造成經濟損失不可估量。
混凝土出現坍落度波動,影響混凝土的泵送效果和混凝土質量;現場混凝土時常出現混凝土坍落度偏大或偏小問題,影響施工時的泵送效果,混凝土強度離散超差。攪拌站試驗室及技術部門應嚴格管理,對混凝土出現的異常坍落度加強監管,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出廠。原因分析:攪拌站操作人員對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缺乏經驗或責任心不強,砂石骨料含水率不穩定或雨季含水率太大,未檢驗含水率就按原配合比攪拌,試驗室出具配合比不復試,施工單位監管不利。防止措施:對攪拌站生產操作人員加強培訓提高責任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操作工應熟練掌握坍落度的控制手段,仔細觀察混凝土卸料時的狀態,并根據雨季天氣變化等情況在生產用水量隨時調整,以便坍落度控制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數值上。試驗室應對各種原材料的試驗情況加強檢控。對粗細骨料含水率情況,外加劑與水泥相容性情況,以及水泥和粉煤灰的需水量情況分析比對,做出準確判斷以便對混凝土用水量給予調整。砂、石骨料堆放場地應作防雨及排水溝,以便集料含水率能控制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避免因砂、石含水率變化,影響混凝土坍落度。施工單位的質檢或技術部門應加強監管力度,加強混凝土的入場檢驗,坍落度應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
八、冬季施工混凝土保溫養護問題;遼寧省冬季1月份,平均氣溫為-10℃左右,施工單位冬季施工,依靠攪拌站摻用防凍泵送劑防凍。在施工中僅覆蓋一層塑料薄膜,沒有對混凝土進行保溫養護,致使混凝土構件在邊、棱角部位出現凍傷。處理:對凍傷部位混凝土全部鑿除,重新支模補修。原因分析:施工單位誤認為冬季施工只要攪拌站在混凝土中摻用防凍泵送劑就完事大吉,沒有對已澆筑的混凝土進行保溫養護。防止措施:攪拌站和施工單位進入冬季施工應嚴格執行《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范》(JGJ104 --97) 。攪拌站在進入冬季施工時應對工地發放《冬季施工措施》請求施工方的配合,避免混凝土凍害的發生。論文大全。
不同施工部位同一強度等級混凝土的配比中,水泥品種應不同;同一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由于施工部位不同不應采用一個配合比。做為墊層的混凝土,對配合比中的水泥要求一般。但是作為主體結構構件應采用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一般建筑構件也可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施工單位很少注意水泥品種只注意混凝土強度,這一點應引起重視。
混凝土應采用塑料薄膜保濕養護;而且必須及時鋪平、覆蓋,春季施工時,混凝土澆筑時風力時常達到5 級~6 級以上,氣候干燥,可能發生施工第二天,大面積混凝土就出現了裂縫,裂縫寬度多為1㎜~3㎜,甚至出現貫穿裂縫,但混凝土強度可以達到設計要求。處理:對于非貫穿裂縫,采用107 膠調制水泥凈漿加膨脹劑進行灌縫,對于貫通裂縫環氧樹脂類結構膠灌縫。原因分析:施工時由于氣候干燥、風大,構件混凝土表面水分快速蒸發,如施工單位對已澆筑的混凝土不進行任何措施的保濕養護,水分急劇蒸發,而出現干縮裂縫。防止措施;應加強施工方對混凝土的養護,商品混凝土和現場攪拌混凝土是不一樣的,商品混凝土必須加強混凝土的早期保濕養護。一般采用塑料薄膜進行保濕養護。方法是混凝土澆筑振搗后,當對混凝土進行最后一次搓平或壓光時,應對混凝土隨即用塑料薄膜加以覆蓋,防止混凝土中水分蒸發而引起干縮裂縫的出現,一般養護12d~24d?;炷翑嚢枵緦@種氣候條件下施工的混凝土構件,應與施工方溝通,書面通知施工方注意,避免質量事故的發生,構件結構出現質量問題是很難處理的。
[結論]施工單位在混凝土分項工程施工中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要及早發現問題,要及早解決問題。混凝土構件結構出現質量問題是最難處理的,常見問題是最容易忽視的,要保證橋梁混凝土分項工程施工中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及時得到解決,混凝土分項工程質量是可以保證的。
參考文獻;
[1]城市道路與橋梁施工驗收規范(修訂版)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3]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程JGJ104-1997
關鍵詞: 冬季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中圖分類號:TU37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Abstract: according to writer's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n how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vide some technical basis.
Keywords: winter construction, quality, ensure that measures
1、 工程概述
在我國北方地區施工,冬期最長達6 個月,溫度最低達到- 39.9 ℃,最大凍深達1.69 m,為了保證工程按期完成,同時還得保證工程質量,因此,冬季施工就在所難免。冬季施工的規定、要求:
1) 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 最高和最低氣溫的平均值或當地時間6 時、14 時及21 時室外氣溫的平均值) 連續3 d 低于5 ℃或最低氣溫低于-3 ℃時,即進入冬季施工。
2) 及時收聽氣象預報和做好測溫記錄,掌握好進入冬季施工的時間,提前安排,做到有備無患。
3) 在進行冬季施工前,應提前備齊經檢驗合格的防凍劑、溫度計、能源燃料等各類防寒材料、備用機具及職工用防寒用品。
2 、冬季施工技術措施
2.1 原材料、機械設備準備及相應措施
首先確保現場砂子、碎石、水泥、粉煤灰等原材料有足夠的數量,且進場的材料必須按照規定報驗合格后統一分類堆放( 水泥直接進罐) ,且用防水棚布遮蓋好,防止雨雪天造成原材料含水量出現較大的變化和原材料凍結。其次保證拌合站進料暖棚內溫度不得低于5 ℃。拌合站在攪拌混凝土前需要對機器進行全面的檢修和維護,確保拌合過程中機器不出現故障,為了以防萬一,將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位加強監控,備好容易出現問題部位的配件,出現問題馬上修理或更換,確保拌合站機器正常運作?;炷吝\輸車、泵送車除要進行保溫外也要進行檢測維修,確保能夠正常運行。準備足振搗棒,使用前要進行仔細檢查,同時需要備用一臺20 kW 發電機,若停電立即啟用發電機帶動振搗棒進行振搗。蒸汽養生用的鍋爐必須經專門檢測部門檢測為合格后方可使用,且需要專門人員進行安裝和調試。
2.2 混凝土的拌制、運輸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 ℃,必須保證混凝土拌和物合成后出機有較高的溫度,采取的措施: 加熱混凝土原材料,延長攪拌時間,縮短運輸時間。且運輸罐車相應也需要采取保溫措施( 混凝土出罐前用熱水進行洗罐,罐體用防寒布包裹嚴實) 。
1) 混凝土原材料加熱。采用加熱水的方法,水泥預先進入暖棚內預熱,不得進行加熱?;炷猎牧霞訜釡囟瓤傮w控制及加熱方法: 首先將水加熱,其加熱溫度控制在80 ℃ ~ 100 ℃之間。水泥不能與80 ℃以上的水及骨料直接接觸。保證出罐溫度不低于10 ℃,出泵溫度不得低于5 ℃。當水溫保證不了時,在棚內設置地坑,坑內鋪設加熱管道對砂石料進行加熱。2) 混凝土攪拌投料順序。順序為先投骨料和已加熱的水,攪拌均勻后,再加水泥攪拌。骨料不得帶有冰雪和凍塊以及易凍裂的物質,投料前,先用熱水沖洗攪拌機滾筒,后投料。拌制摻用外加劑的混凝土時,應先配制成規定濃度溶液,并根據使用要求再配制成溶液。各溶液應明顯區分標志,不得混淆。3) 攪拌。為保證配合比控制準確,攪拌設備帶有自動電子計量裝置。攪拌時間較常溫施工延長50%,攪拌時間取常溫攪拌時間的1.5 倍。4) 冬季施工運輸混凝土拌和物,盡量減少熱量損失,采用如下措施: 選擇最佳的運輸路線,盡量縮短運距,縮短運輸時間。為泵車輸送管做防寒套,防寒套里層用棉布,外層用防水篷布。采用混凝土罐車及泵車運輸、澆筑,及時掌握交通信息,提前避免干擾,精確組織運輸及施工。
2.2.1 混凝土的澆筑
1) 在澆筑混凝土前,須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圬垢,若氣溫低于-10 ℃,應采用暖棚法將模板、鋼筋加熱至3 ℃以上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
2) 新、舊混凝土施工縫的清理。施工縫處的水泥砂漿薄膜、松動石子或松軟混凝土層應鑿除,且不得含有雜物,接槎處混凝土表面用水沖洗干凈。
新混凝土在澆筑前,在橫向施工縫處先鋪一層厚約15 mm 并與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漿。然后再繼續澆筑新層混凝土,并重點搗實,澆筑完畢后馬上用棚布覆蓋好。
2.2.2熱工計算
熱工計算主要是混凝土攪拌、運輸、澆筑溫度的計算,一直計算到澆筑完畢養護前。根據JGJ 104-9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范符錄B 計算得:混凝土拌合物溫度T0 = 16.7 ℃。實際混凝土的出機溫度為14.5 ℃。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為10.7 ℃,滿足混凝土入模溫度要求。
2.2.3混凝土的質量檢查
1) 澆筑混凝土前檢查澆筑基面準備的質量和鋼筋、模板的安裝質量?;炷猎诎柚坪蜐仓^程中應進行下列質量檢查: 混凝土組成材料的試驗報告和混凝土配合比報告單; 混凝土組成材料的用量和拌制方法,每一臺班至少2 次; 混凝土坍落度的檢查,每一臺班至少2 次?;炷翝仓筮M行下列質量檢查: 對養護、拆模及拆模后的混凝土外觀應進行檢查; 對重要結構的關鍵工序控制相應的混凝土強度試驗數據。2) 冬季施工混凝土除應按上述要求做好檢查外,還要檢查水、外加劑、骨料的入機溫度及混凝土拌制、澆筑時的環境溫度。3) 混凝土溫度測設。由于結構物比較規則,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按規范設置足夠的測溫點,包括混凝土內部溫度測設,特殊地方可加設測溫點,內部測溫鋼管一般要求用薄壁鐵管( 封底) 制成,澆筑至混凝土內長度達結構物厚度一半,外露5 cm 即可?;炷镣獠恐苯佑脺y溫器測量即可。當混凝土內外溫度不再升高時停止測溫。
混凝土養護溫度的檢測次數: 在強度未達到抗凍臨界強度以前,每2 h 檢測1 次,達到以后每6 h 檢測1 次; 室外氣溫及工地環境溫度每晝夜定時、定點觀測4 次。
3 、冬季施工安全、消防、應急措施
1) 施工現場應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
2) 施工現場及臨時工棚內禁止使用明火,安質部門應制定具體的防火安全注意事項,并責任落實到人。
3) 生活電氣設備及開關箱須有防護罩,要架空通電導線,并對電線包布進行全面檢查,務必保持良好的絕緣效果。工地用電還必須設置專用的配電箱,設置獨立電力線,達到專線專用,更好的控制安全。
4) 有冰雪積留的腳手架,腳手板,施工前應清除干凈,有坡度的跳板必須釘防滑條或鋪草包,隨時檢查架體有無松動和下沉,以便及時處理。
5) 混凝土覆蓋物的存放地要求場地整潔,附近無易燃物,并配備滅火器。
6) 施工現場使用的可燃物周圍,配備滅火器,必要時可派專人看護,防止電氣焊等交叉作業施工帶來的火災隱患。
7) 由專人對現場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進行保管且妥善安置。
8) 準備燒鍋爐前必須去相關部門辦理動火證,然后報相關負責人登記,鍋爐必須專業人員24 h 輪流看守,非專業人員切不可操作。
9) 必須根據現場通道地大小配置20 個干粉滅火器,且放在合適的部位,在鍋爐房旁邊除配15 個干粉滅火器外,還需備一定數量的砂土,鐵鍬,水桶等消防器具,鍋爐與油桶均用棚布進行遮蓋,鍋爐與油桶之間用石棉瓦分割開,在通道內外水池中各設置一臺水泵,且接消防軟管,以防備用。
10) 通道內外必須專人24 h 輪流換班看守,若發現火情,馬上上報領導,現場人員根據領導安排有組織的進行滅火。
11) 根據施工現場,將北出口與既有北站房作為第一個疏散通道,將東旅客地道與市政通道連接通道作為第二疏散通道,若發生火情根據情況選擇合理的疏散通道。
12) 北出口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必須將與既有北站房銜接部分空擋用防火保溫棚布遮蓋好,防止將既有北站房內地暖管道凍裂,且每天必須有專人看守。
【關鍵詞】冬季;施工;措施;混凝土;蓄熱法
1、前言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規范規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低于5℃即進入冬期施工,在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受自然氣候的影響,加之工程建設的進度需要,有時不可避免的要進行冬期施工,若采取的措施不當,會給施工的工程帶來不利的影響,極易給工程質量造成隱患或出現質量事故,所以混凝土路面應盡可能在高于5℃的氣溫條件下施工。因為其強度增長主要靠水化作用,水結冰時,水化作用停止,而且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促使混凝士結構松散破壞。因此,當晝夜平均氣溫低于-5℃時,應停止施工,則應采取措施加以保護方能施工,即進入冬季施工。
2、一般情況下在冬季施工應注意的地方
2.1措施方案
冬季施工必須確保工程質量,做到安全生產。冬季施工的措施方案應經濟合理,使增加的費用最少,并盡量減少能源消耗,縮短工期。
2.2 雨、污水管線
工程部分雨、污水管線處于冬季施工,因此必須生產計劃中統一安排,并提前落實,做到合理搭接,盡量減少冬季施工的作業面。
2.3 施工力量
已確定進入冬期施工的項目,在冬施材料、設備落實后,要保證施工力量,做到連續施工,避免造成不必的浪費。
2.4 施工方案
編制冬季施工方案,應根據工程特點及冬季施工信息的反饋情況,布置年度冬期施工原則及實施方針,根據公司總的原則,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編制冬季施工方案,編制一般工程和重點工程的單位工程冬期施工方案,主要內容有:冬期施工生產任務特點部署,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熱源設備計劃,保溫材料、外加劑材料計劃,冬期施工人員培訓計劃,施工管理工作,冬期施工項目及熱源安排。
2.5 材料準備
外加劑的準備材料部門應根據計劃采購訂貨,其他資源的準備:保溫、覆蓋材料的設備,根據工程任務特點及主要施工方法,確定保溫、覆蓋材料的用量,編制計劃,組織進場存放和保管。
3、作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作好冬期施工的前提
3.1 要注意提前收集施工地冬期氣溫變化的資料。
由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T104―2011)規范規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低于5℃即進入冬期施工,鶴崗地區冬季施工的日期為每年的11月16日。因此,在工程即將進入冬期施工前,要提前準備和防范,把不利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要提前收集當地冬期的氣象資料,了解當地的氣溫變化、持續時間、最低溫度以及最大風、雪等資料,還要了解施工過程中未來一周的天氣變化,只有這樣才能作到防患于未然。
3.2 準備好冬季施工的材料。
如提前預備防寒取暖材料;外加劑材料的選用、審批、復試;焦碳及爐具的采購、存儲等前期準備工作。
4、作好冬期施工技術文件的編制工作,是冬季施工的主要措施
在工程進入冬期施工前,要提前編制好冬期施工技術文件,作為冬期施工的技術指導性文件,是冬季施工的主要措施。
冬期施工技術文件必須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或技術措施。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或技術措施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冬期施工的生產任務安排和部署;施工材料進場計劃;勞動力計劃;熱源、設備計劃和部署;冬期施工人員培訓計劃;工程質量的控制要點;冬期安全生產的要點;施工工序及進度安排;各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措施。
5、作好人員培訓和技術交底工作,是冬季施工的關鍵
5.1 作好施工人員的培訓工作。
冬期施工由于在負溫下進行作業,不了解或不熟悉冬期施工規律,極易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為保證工程質量,冬期施工前必須進行人員培訓,培訓內容為:①要學習國家和地方有關冬期施工規范、標準、規定,如《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T104― 2011)規范等文件;②學習有關冬期施工的基本理論知識及施工方法。
5.2 進行冬期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工作
進行技術交底的目的是防止施工操作人員違反冬期施工規律,造成操作不當,人為的造成質量事故。施工前技術交底的重點是:①原材料的使用方法,②原材料的加熱或保護,③原材料的測溫或成品的測溫,④成品的保護或養護工作。
溫下的標定值,在負溫下要重新標定,否則,仍按說明書給的值控制,有可能使螺栓產生的拉應力不足,降低結構的安全度,或導致螺栓擰緊,影響結構的安全度。冬期進行負溫焊接。冬期負溫焊接和常溫有很大的區別,在焊接時要對焊工進行培訓,掌握負溫下的焊接規律,并說明書的要求對焊條進行烘焙,干燥后再使用,才能保證焊接質量,確保結構安全。
6、制定冬期安全施工措施
冬期施工氣溫較低,引發安全事故的因素較多,在施工前要制定相應的冬期安全施工措施,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尤其是高空作業和特殊工種的教育,并加強現場施工管理工作,確保工程安全施工。
冬期施工雖不常發生,但如果發生不提前準備和防范,會影響給工程質量、進度,措施不當會給工程質量帶來隱患,因此,在工程即將進入冬期前作好防范,在施工期間作好控制是必要的,是保證工程質量必須的措施。此外,各工程指揮部還為施工人員配備棉衣、手套等勞保用品,及時支付工人工資,安排好冬季施工人員生活,解除工人的后顧之憂,保證人心不散,力量不減,為工程建設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通過以上措施,新區各重點工程克服了冬季施工的種種不利因素,天氣雖然是滴水成冰,而建設工地卻熱火朝天,一派你追我趕的繁忙景象,保證了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實現工程質量和進度的統一。上述幾種冬季施工方法都有利有弊,其適用范圍都受一定條件的制約。應根據工地現有條件,采用1種或2種以上施工方法結合使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T104一2011 (2011年版)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12
[2]周奉林,劉潤濤等.淺談冬季施工技術質量保證措施[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5
[3]趙立秋. 對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探討 [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
[4]張坤.淺談冬季混凝土施工措施[J].山西建筑,2011,9
關鍵詞:冬季;房建施工;技術控制
0.引言:
建筑項目中的工程周期時間長短對該工程帶來的效益影響很大,為了滿足不同的工程進度需求,就需要在冬季進行施工?!督ㄖこ潭臼┕ひ幊獭芬幎ǎ菏彝馊掌骄鶜鉁爻掷m低于5℃超過5天,需馬上進入冬季施工狀態,這是由于較低的氣溫會造成混凝土體積迅速膨脹,破壞混凝土本身的結構狀態,如若得不到及時處理就會嚴重影響到工程質量。
1.冬季房建施工特點
1.1.施工前準備方面
首先就是要提前對當地氣溫的變化了解清楚,搜集關于這方面的一些資料作為參考,其中包括最低氣溫、晝夜溫差、日平均溫度以及冬季持續時間等。在冬季進行房建施工既要把那些有可能在施工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對工程質量有負面影響的因素扼殺在搖籃里,又要時刻注意天氣的變化,做好一切有利于冬季建筑施工的一些相關資料的準備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和真正的萬無一失。
1.2.技術文件編制方面
冬季房建施工中,有關工作人員必須提前將冬季施工的一些文件編制和文件處理工作做到位,也就是說將施工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和施工技術要點進行詳細記錄,以便指導該工程的順利施工。這些文件主要為:施工方案、施工組織和相關的施工技術方面的措施,具體要完成以下幾點:施工原料的采購工作、倉儲工作、冬季房建施工任務安排、時間安排、建筑工程質量把關、相關人員配備和施工人員崗前培訓工作等注意事項的安排計劃。
1.3.人員培訓方面
由于冬季的房建施工與平時的房建施工在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上都存在不同的差異,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若無此意識,仍然按照往常的施工情況進行,就很難做到安全施工,其工程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因此,在冬季進行房建施工必須做好對工作人員的相關知識的培訓:一是要建立嚴格的隊伍紀律性,對相關人員必須做好紀律規范與技術規范的交底工作,嚴格要求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遵守安全第一、規范技術等施工操作,避免工程質量事故;二是受冬季低氣溫的影響,施工原材料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施工前必須做好原材料的嚴格把關工作。
2.冬季房建施工技術有效控制措施
2.1.技術文件編制
在冬季施工項目開展之前,要提前準備好有關冬季施工技術的文件,為冬季施工技術指導做準備。此文件包括: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技術措施,即冬季施工的生產任務調度、勞動力規劃、施工材料進入程序、設備規劃和熱源部署、施工人員培訓、工程質量把關、冬季安全、施工進度以及各子項目的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方案的編制,要參照各工程的的不同特點和冬季施工的一些反饋信息安排冬季施工的合理實施方針。
2.2.溫度控制
要想混凝土的澆筑在不低于零上5℃的溫度下進行,需要在混凝土的拌合時保持砂石骨料的溫度在0℃以上,拌合水溫不能低于零上5℃,還需要采取一些相應的加熱措施。例如:在氣溫不是過低的情況下,只對水進行加熱即可,當加熱水無法滿足拌合所要求的溫度時再進行砂石的加熱,方法如下:水的加熱以蒸氣插入冷水槽中或用明火直接加熱即可;對于較少數量的砂、石通常用烘烤加熱的方法;而量較多的堆積砂、石,通常采用蒸氣管插入的加熱方法,其加熱溫度要以運施、澆筑與拌合過程中所散失的熱量作為參考,根據實際的試拌結果和熱工計算后加以確定,但其范圍不能超過規定值。
2.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混凝土要進行實驗配合設計,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等標準進行試驗、配合,以達到滿足設計指標與施工要求的目的,切忌采取以往的經驗配合比來進行施工,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下的經濟安全、合理的原則來進行施工。生產的混凝土,其中砂、石含水率與配合比試驗之間可能存在差異,在混凝土的拌合前一定要對砂、石含水率進行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對原材料的用量進行調整,提出準確的施工配合比后才能進入下一工程步驟的操作。
2.4.質量控制
冬季實施房建工程主要采取抗凍砂漿的方法來進行砌筑:(1)根據當地冬季氣溫值與實驗配合比例進行施工;(2)室外溫度低于零下10℃時,進行施工需要將施工的原材料加熱(水溫不能超過80℃),若仍無法達到施工所需的熱工計算溫度值,要對砂子進行加熱(砂子溫度不能超過40℃),所用到的水泥不能加熱,放置于不低于零下0℃的地方便可;(3)氣溫在零下10℃以內或有零下10~零上20℃時的溫差時,攪拌好的砂漿在存放、運輸、使用時所產生的溫度損失要加以計算;(4)砌筑灰縫時控制在10mm以內,砌筑磚完工的當天在其表面要實施保溫措施;(5)冬季施工不能用無熟料水泥,也不能采用粘土砂漿或白灰砂漿,對有冰塊的砂子要將其內的冰塊清除干凈,另外,還要注意帶有冰、霜、雪的磚塊要進行清除,但不能采用澆水方法;(6)每日砌筑結束后,要保證砌筑表面無砂漿遺留,并及時在其表面施加覆蓋性的保護措施。
3.結束語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現代房建工程量也相應的增加,使得許多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不得不在冬季進行。在冬季房建施工中,施工單位在開展工作前一定要做好相關資料的編制和收集整理工作,確保在施工過程中既要保證施工進度、施工安全,也要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利滔.房建工程冬季施工技術淺談[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