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預防接種服務

預防接種服務

時間:2023-06-01 09:30: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預防接種服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預防接種服務

第1篇

【關鍵詞】 預防接種;人性化服務

我國自實施擴大免疫后,疫苗品種、接種劑次都明顯增多,預防接種門診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容易出現醫患之間的矛盾和沖突1。因此有效地溝通和細致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在工作中我們針對兒童預防接種的特殊性,將人性化服務融入預防接種全過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將具體做法介紹如下:

1 服務載體有效提升

全面使用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嚴格實行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制度。信息系統的全面運用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差錯的發生,方便接種情況的統計分析,并能通過短信提醒第一時間追訪遲漏種兒童。同時,考慮眾多上班族家長常集中于清晨及幼兒園放學后的時間段進行預防接種,我們將預防接種門診的作息時間調整為上午上班時間比平常提前半小時,下午下班時間延遲半小時,按需、按時段人性化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服務需求,有效緩解了預防接種候診時間長和擁擠現象。

2 服務功能有效提升

預防接種門診設立候診、登記、接種及休息等功能區。在門診設置了明顯的標識和指示標志。寬敞明亮的候診大廳,整個空間布置得充滿童趣,添置了足夠數量的休息椅,為了防滑防撞,接種門診區域內全部采用塑膠地板,給兒童提供了更安全的接種環境。門診啟用叫號等待系統,保證了接種秩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糾紛發生;休息室粉紅色的墻面布滿卡通裝飾畫,配備了液晶電視,購置了動畫碟片、預防接種知識的宣傳碟片,并備有兒童喜歡的玩具等兒童娛樂設備,減少兒童接種等待的煩悶感。同時,為了方便家長準備了冷熱開水、紙杯、紙巾、電話等以供使用。積極營造溫馨和諧的預防接種環境,給接種對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1。

3 服務質量有效提升

3.1 開展健康宣教,提高家長對預防接種知識的認知度 我們每周五定期舉辦“媽媽班”預防接種知識講座,重點講解預防接種的重要性、接種前后的注意事項、接種禁忌癥、接種后副反應的處置、一類苗二類苗的區別等疫苗相關知識。緩解了門診接種日時因工作人員少、接種兒童多、時間限制等情況下工作人員無法全面詳細解釋的壓力,也消除了家長的困惑和顧慮,又拉近了雙方的距離,使家長更積極主動地配合疫苗接種,有效提高了疫苗接種率。同時預防接種門診開通咨詢電話,積極、耐心地回答家長提出的各種問題,特別是針對接種后引起的各種副反應,對家長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對癥處理,既有利于消除家長對預防接種工作的誤解,也有利于兒童早日康復1。

3.2 注意溝通技巧,針對不同對象做好個性化的護理 接種人員不僅要學會如何將信息清楚地傳遞給受種者及兒童監護人,使他樂于接受,更要善于改善受種者對各種信息的反饋,只有通過交流溝通,才能增進情感。對不同年齡的兒童,根據不同心理采取不同措施,消除兒童接種時的緊張情緒1。新生兒、嬰兒期這個時期的小兒比較嬌嫩,對外界刺激只能形成比較簡單的反射,尚無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對親情有極強的依賴性,指導家長用非語言方式如親抱患兒、微笑或親切稱呼來營造親情氛圍,吸引其注意力,以減輕患兒的疼痛,便于注射操作;3—4個月以上的嬰兒容易被周圍的環境轉移注意力,接種人員就采取微笑和溫馨的話語去逗樂并轉移其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注射,減少哭鬧。學齡前兒童情緒易受感染,談一些愉快和新奇的話題,及時給予鼓勵、肯定和表揚,分散注意力,接種人員通過對兒童善意的身體接觸如撫摸小朋友的頭,握小朋友的手,可以使兒童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關心,促進雙方良好關系的建立,取得他們的信任和主動配合,從而在愉快的氣氛中敏捷、熟練、輕巧地完成注射。

3.3 注重自身管理,全面提升服務水平 不斷強化醫務人員的理論學習,反復學習規范化門診的評估標準,加強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責任心,力爭做到規范接種、安全接種。

4 體 會

規范、完善和提升是優質服務的基礎,溫馨的環境和人性化服務是優質服務的保證。作為為兒童提供預防接種任務的接種門診,其服務的人群和服務的內容具有特殊性,對于門診流程的合理性、服務的人性化以及管理的科學性的要求更是高于一般門診,往往一個微笑、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得體的撫摸、一個溫柔的動作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必須從點滴細微處入手,無論工作多忙、多累,對待兒童及家屬都要做到用心、耐心,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預防接種過程中,讓接種對象感到溫馨和舒適。

第2篇

北京市順義區李遂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所集基本醫療、預防保健為一體,兼具健康教育、康復和計劃生育服務職能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一所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現有職工51 人,其中預防保健科承擔著全鎮2.07 萬人的預防保健工作,科內現有工作人員6 人(包括1 名新進職工和1 名年齡大的老職工),日常工作包括傳染病訪視、兒童計劃免疫、傳染病應急以及季節性疫苗接種等工作。在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醫療衛生行業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已將醫療安全放在了極其重要的地位上,各種操作規范、診療指南相繼出臺,越來越多的醫院建立起了自己的醫療風險管理體系。如澳大利亞成功建立了風險評估標準:AS/NZS4360:1999、AS/NZS4360: 2004,醫療以及其它行業相繼也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風險評估模式。為了創建安全、有效、和諧的預防保健環境,保證轄區內兒童的疫苗免疫安全,李遂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近來發生的不良事件進行綜合分析,參考大量文獻,在順義區李遂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計劃免疫工作中引入Australian/New Zealand risk managemeng standard AS/NZS 4360: 2004,制定李遂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計劃免疫工作風險管理計劃,以提高預防接種安全。

1 研究方法

利用澳大利亞/新西蘭風險管理標準:AS/NZS 4360:2004.從本單位疫苗預防接種不安全實例以及常規工作中識別出存在的安全管理風險,在進行充分分析安全風險的基礎之上,初步嘗試運用風險管理標準里的矩陣法進行風險評估,找出關鍵點,然后提出預防安全接種的改進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預防接種風險,見圖1。

1.1 識別風險

目前李遂衛生院實行的預防接種程序為:提前預約—接種—接種后觀察—隨訪制度,其中預約的醫生不一定是給兒童提供疫苗注射的醫生;其次,現只有一個注射臺,而每周參與疫苗接種的兒童數量較大,容易發生疫苗注射錯誤的事情;另外,接種當天需要家長簽知情同意書,大部分家長都不認真、仔細閱讀知情同意書的詳細內容,只是聽醫生的安排。其次,預防接種室面積太小,沒有足夠的地方候診和接種后觀察;員工之間的團隊精神也同樣重要,接種信息需要接種團隊信息溝通和共享。以上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風險,這就需要對存在的這些風險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評估,并提出合理的改進措施,以最大程度避免風險帶來的不良事件發生。

1.2 分析風險因素

安全接種過程包括了人的因素、環境因素、技術因素、組織協調因素、培訓制度和質量監督制度等方面。其中在有限的硬件條件下,人的因素和組織溝通因素就顯得格外重要,見圖2。

1.2.1 人員因素

①技術熟練程度;②責任心;③職責分工。

1.2.2 組織協調和溝通

①質量監管;②員工之間的溝通;③信息。

1.3 評估風險

初步嘗試運用澳大利亞/新西蘭風險管理標準:AS/NZS 4360:2004的矩陣法進行評估,并總結出所有風險因素里的關鍵控制點,見表1、表2、表3、表4、表5。

表2 不安全疫苗接種事件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造成的影響對受種者的影響

LevelDescriptionDescription

1ExtremeDies

2MajorDisabled

3ModerateResult in other comlication of patient

4MinorMild discomfort

5InsignificantComplaint

表3 不安全的疫苗接種事件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造成的影響

LevelDescriptionDescription

1ExtremeNever can be solved

2MajorHuge economic losses

3ModerateAffect the social image

4MinorNeed explanation

5InsignificantNearly no need to do anything

表4 不安全的疫苗接種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判斷標準

LevelDescriptorDescription

1Almost certainIs ecpected to occur in most circumstances

2LikelyWill probably occur in most circumstances

3PossibleMight occur at some time

4UnlikelyCould occur at some time

5RareMay occur only in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表5 不安全疫苗接種事件發生可能性的風險矩陣分析

Risk IDRisk TypeRisk DescriptionActual or

potentionalConse

quenceLikeli

hoodInitional

RankingRanking

1組織管理風險領導對預防保健工作的不重視;

沒有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

現有管理模式與實際工作不匹配P44161

2政策風險現有政策與基層實際預防接種工作有沖突P43122

3經濟風險經費不足阻礙了接種室、觀察室、接種臺等預防保健工作布局改造以及設備的更新A43122

4人力資源風險預防保健人力不足與大量預防保健工作不相適應,在某種程度上阻礙著工作的開展P4282

5技術培訓風險新員工沒有完成充分培訓就上崗;

上級部門對新技術沒有進行全面培訓;

老員工培訓機會不多,多按照經驗辦事P43122

6醫生職責風險醫生粗心大意,接種前未核實接種信息;

技能不熟練,違規操作;

預約醫生與接種醫生信息溝通不暢A44161

7醫療環境風險沒有候診區,無法維持正常的接種秩序;

沒有專用接種臺,容易錯誤接種疫苗;

沒有觀察室,不能及時處理接種反應;P35151

8受種者風險受種兒童家長盲目簽知情同意書,對接種的疫苗不了解;接種前后與醫生沒有交流A52102

9醫療人員風險受種兒童家長與醫生之間發生誤解引起對醫療人員人身或其它風險P2243

10數據風險計算機受病毒影響或其它因素導致接種數據丟失或者受種兒童家長丟失接種記錄P3363

1.3.1 一級風險

包括組織管理風險、醫生職責風險和醫療環境風險;

1.3.2 二級風險

政策、經濟、人力資源、技術培訓以及受種者風險;

1.3.3 三級風險

醫療人員、數據以及其它風險。

1.4 針對風險提出的具體措施

計劃免疫預防接種不安全事件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有些因素是可以解決的,有些因素是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對那些人為因素或者醫生本身的因素又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很快就能解決的,針對風險矩陣評估結果,提出改進或者最大可能回避風險的具體措施,見表6。

表6 不安全疫苗接種事件發生可能性的處理計劃

風險編號風險類型處理措施時間表負責部門風險

后果可能性評估等級

1組織管理風險領導對預防保健工作的不重視;

沒有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

現有管理模式與實際工作不匹配長期院長44161

2政策風險現有政策與基層實際預防接種工作有沖突長期衛生行政部門3262

3經濟風險經費不足阻礙了接種室、觀察室、接種臺等預防保健工作布局改造以及設備的更新長期衛生行政部門3262

4人力資源風險預防保健人力不足與大量預防保健工作不相適應,在某種程度上阻礙著工作的開展長期主管院長2243

5技術培訓風險新員工沒有完成充分培訓就上崗;

上級部門對新技術沒有進行全面培訓;

老員工培訓機會不多,多按照經驗辦事2周年防保科34122

6醫生職責風險醫生粗心大意,接種前未核實接種信息;

技能不熟練,違規操作;

預約醫生與接種醫生信息溝通不暢1月內防保組長和科員43122

7醫療環境風險沒有候診區,無法維持正常的接種秩序;

沒有專用接種臺,容易錯誤接種疫苗;

沒有觀察室,不能及時處理接種反應;6月內醫院管理部門2482

8受種者風險受種兒童家長盲目簽知情同意書,對接種的疫苗不了解;接種前后與醫生沒有交流1月內防保科1113

9醫療人員風險受種兒童家長與醫生之間發生誤解引起對醫療人員人身或其它風險1月內辦公室1113

10數據風險計算機受病毒影響或其它因素導致接種數據丟失或者受種兒童家長丟失接種記錄1月內后勤科和防保科2113

表7 不安全疫苗接種事件發生可能性的處理措施

Risk IDRisk TypeRisk DescriptionTreatment plants

1組織管理領導對預防保健工作的不重視逐漸改善

2沒有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咨詢疾控中心計免科專家,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情況

建立一套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

3現有管理模式與實際工作不匹配院內管理層共同商討,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

4政策現有政策與基層實際預防接種工作有沖突與衛生行政部門協商解決

5經費經費不足阻礙著多項工作發展積極申請,合理調配資金使用

6人力資源預防保健人力不足與大量預防保健工作不相適應,在某種程度上阻礙著工作的開展合理調配人員,疫苗接種增加1名護士

7培訓和繼續教育新員工沒有完成充分培訓就上崗新員工必須在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8上級部門對新技術沒有進行全面培訓申請上級部門定期對預防接種以及預防接種不良反應事件進行培訓,并在科內進行二次培訓

9老員工培訓機會不多,多按照經驗辦事要求所有職工按照工作原則辦事,不能越權改動接種信息

10醫生職責醫生粗心大意進行科內人員崗位調整,將認真、細心的人員放在關鍵崗位

11醫生沒有足夠的責任心進行座談,使其逐漸形成團隊意識,在崗愛崗,加強責任心

12技能不熟練,違規操作新進員工在培訓合格后必須由老職工帶領1個月以上的時間

疫苗接種錯誤接種醫生必須在接種之前細看疫苗名稱

接種前后留存數量核對,并簽字記錄

13預約醫生與接種醫生信息溝通不暢

接種前未核實接種信息在接種日當天,接種之前對預約信息進行核對

14職工之間溝通少,缺乏團隊意識預防保健科定期召開質量會議,總結工作,分享經驗,同時可以進行業務探討,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

15醫療環境沒有候診區,無法維持正常的接種秩序引入電子叫號系統,按號接種

16沒有專用接種臺,容易錯誤接種疫苗接種室改造,明確那個接種臺接種哪種疫苗并標識

17沒有觀察室,不能及時處理接種反應改造預防保健科房屋分配,成立疫苗接種觀察室

18受種兒童過多,容易出錯每周增加一天接種日

19受種者受種兒童家長盲目簽知情同意書,對接種的疫苗不了解;接種前后與醫生沒有交流簽知情同意書時,由防保科醫生詳細告知注意事項

特殊病例接種本和計劃免疫電子系統均進行標注

20其它計算機受病毒影響或其它因素導致數據定期備份

21突況下保證疫苗的質量—冷鏈系統備用電源

22接種數據丟失或者受種兒童家長丟失接種記錄查閱電子檔案

23受種兒童家長與醫生之間發生誤解引起對醫療人員人身或其它風險合理解釋,化解矛盾

1.4.1 院長和衛生行政部門

需要長期對基層社區衛生無法中心的預防接種工作進行業務管理和政策及經費支持。

1.4.2 院內主管領導

提出預防保健工作室布局和改造計劃;提出引入叫號系統計劃和增加人員計劃;同時指導預防保健科制定相關質量監管體系,并定期進行督察。

1.4.3 預防保健科在短時間內對人員進行調整,用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對新員工進行全面培訓,在老職工的帶領下對業務非常熟悉后方可獨立在崗。與老職工私下溝通,指導期按照正確的操作規范和流程開展工作;在預約醫生和接種醫生之間建立一個橋梁,做到信息共享。定期開展業務討論會,將疑難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達成共識。

1.4.4 加強職工責任心和團隊意識,以患者為重、大局為重,認真負責開展工作。

2 質量控制與溝通交流

風險管理是一項需要長期開展的工作,文獻資料顯示,部分國內外醫療機構引入了風險管理模式后成功預警了一些醫療糾紛或不良醫療事件的發生,但在預防保健工作中引入風險管理的報道很少,本文在學習了風險管理后,初步運用澳大利亞/新西蘭風險管理標準:AS/NZS 4360:1999、S/NZS 4360:2004,在參考大量文獻的基礎之上對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工作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風險提出了改進措施,以避免以前曾經出現過的不安全預防接種事件的發生,并對已經存在的,但還未暴露出不良影響的因素進行了提前預警,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與預防保健醫生共同驗證風險管理模式,并對模式本身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并審核,然后再進行利用,形成一個施行—修改—再施行的反復循環。

參考文獻

[1] Australian/New Zealand risk managemeng standard AS/ NZS 4360:2004.

第3篇

【關鍵詞】社區;預防接種;健康教育;體會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320-02

預防接種主要是根據免疫程序有計劃的對兒童進行疫苗注射,提高兒童機體免疫能力,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重要工作任務,在預防和控制傳染病、促進兒童健康成長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本研究就此對本院社區預防接種中實施健康教育,效果顯著,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社區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預防接種兒童的家庭為研究對象。按照預防接種時間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共有家庭1200戶,觀察組共有家庭1225戶。家長學歷:大專及以上1750名,中專或中學學歷585名,小學學歷75名,文盲15名。兩組在人數、學歷等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預防接種方式,觀察組采取健康教育方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 新生兒時期健康教育 在新生兒出生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要深入到醫院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向產婦親切的介紹預防接種的必要性,新生兒接種疫苗類型、方法及注意事項等,特別是乙肝疫苗和卡介苗,要在新生兒出生1天內完成接種。此外,叮囑家長在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內到預防接種門診提交首針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種登記卡,并建檔,在這個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預防接種相關知識、制度、程序等宣傳,提高家長健康意識,認真填寫登記卡,以便通知按時帶兒童接種疫苗。

1.2.2 接種前健康教育 主要內容如下:①接種前預防接種工作人員必須通知家長,讓家長了解預防接種相關政策,如乙肝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等是免費的,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要自費。并詳細的告知家長接種的條件,若兒童身體不舒服,則要延期接種,同時接種前要進食,避免出現低血糖現象。②告知家長接種疫苗名稱、作用、不良反應、禁忌等,并耐心的回答家長提問。并對接種兒童姓名、年齡、性別、接種日期等詳細的記錄并存檔。

1.2.3 接種中、后健康教育 接種時通過交談、講故事等形式轉移兒童注意力,并指導家長選取正確的抱小孩姿勢。完成接種后,要叮囑家長幫助孩子穿好衣服,注意保暖,半小時內若無異常則可回家,并囑咐家長讓孩子多喝水、暫時無劇烈活動且不能抓注射部位。同時將預防接種門診相關人員電話號碼等告知家長,以便為家長解疑答惑或跟蹤服務。此外,指導家長對兒童可能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進行處理,若自己處理不好,則可聯系預防接種相關人員。并提醒家長保管好預防接種證[2]。

1.3 效果評定標準

對所有家庭兒童預防接種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通過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家長對預防接種知識的認識程度,主要包括預防接種目的、途徑、種類、禁忌、不良反應、處理方法等內容。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觀察組中家長預防接種知識知曉1000人,占81.63%,兒童接種人數1220例,占99.59%;對照組知識知曉800人,占66.67%,兒童接種1080人,占9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家長預防接種知識知曉及兒童接種情況綜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結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流動人口越來越多且頻繁,導致兒童家長素質、文化參差不齊,對預防接種認識不足,增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難度。健康教育,主要是通過電視、報紙、宣傳欄、傳單、講座等方式全面向人群宣傳預防接種的重要性,提高家長健康意識以及預防接種知識,從而提高兒童預防接種率[3]。

3.1 健康教育能提高兒童家長預防接種知識知曉率 本社區定期開展講座,向社區家庭講解預防接種國家政策、接種重要性、工作流程、程序等相關知識,讓預防接種知識深入人心,切實提高社區家長預防接種意識,從思想上重視預防接種。此外,通過廣播、宣傳欄、發傳單等方式全面向社區居民宣傳預防接種知識,提高社區居民預防接種知曉率。本研究中觀察組家長預防接種知識知曉率為81.63%,比對照組高14.96%。

3.2 健康教育課提高兒童接種率 本研究中觀察組兒童接種率為99.59%,比對照組高9.59%。由此可見,在社區預防接種中實施健康教育能提高兒童接種率。

總而言之,健康教育不僅能提高家長預防接種知識知曉率,而且可以促進預防接種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兒童接種率,可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錢阿林.健康教育在社區預防接種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3(18):183-184.

第4篇

【摘要】 目的:了解兒童預防接種的護理干預在預防接種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在小兒預防接種的各個環節進行護理干預,保證預防接種工作順利進行,確保預防接種的安全性。結果:小兒預防接種中確保其順利進行、安全有效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預防接種 護理 干預

2005年以來,北塘區黃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探索與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相適應的預防接種服務新模式,以組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契機,在小兒預防接種的各個環節進行護理干預,保證預防接種工作順利進行,確保預防接種的安全性。規范預防接種門診建設,推動預防接種工作的科學化管理,進一步提高了預防接種服務質量。下面是我在兒童預防接種門診進行護理干預的體會。

小兒計劃免疫是一種投資少、效果好、保證小兒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的一種重要手段,是法律賦予每個兒童的權利,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制度[1]。

1 每次接種疫苗前宣教工作 目前,大部分兒童都是獨生子女,通常都受到長輩們的過分寵愛、保護,使得一部分兒童養成了嬌氣、任性、愛哭鬧的性格,因此取得兒童家長的配合是接種順利進行的關鍵。接種前須向家長宣傳預防接種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配合要點及免疫接種程序等,使家長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爭取家長的密切合作,充分發揮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

2 預防接種環境的布置預防接種環境應以卡通化的特色布置,張貼兒童喜愛的卡通畫報,備有兒童喜歡的圖書等,使兒童有在家的感覺,從而可緩解兒童對陌生環境的緊張及不安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接種。室內應保持通風、空氣清新,尤其冬、夏季要保持適當的室內溫度。

3 熟練掌握溝通技巧,針對不同年齡特點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

3.1 嬰幼兒期兒童對母親有著強烈的依賴感,主動避開和拒絕陌生人,不能用言語表達自己的主觀感覺和要求。看到工作人員穿著白大褂,非常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甚至排斥與躲避行為。應從接觸開始就以微笑、撫摸、閑聊、哄逗等表情語言或予其喜愛的玩具分散其注意力,當注意力轉移后即給予接種,接種時及接種后繼續哄逗他們開心或囑咐家長安撫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接種。

3.2 學齡前期兒童初步具備個性特點,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喜歡受到表揚,智能發育更加完善,言語和思維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很容易受工作人員的語言影響。應先與他們親切閑聊,稱贊長得漂亮、穿得好看,使他們對工作人員產生親切感,給他們留下熱情、和藹、耐心、親切的良好印象,并帶其觀看其他兒童接種時的勇敢表現,減輕他們緊張恐懼情緒,接種時表揚他們勇敢,接種后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增強其自信心,使其今后的預防接種能更好地配合。

3.3 學齡期兒童有著較強的自我意識和自尊心,情緒相對比較穩定,也同樣喜歡受到表揚。應多用表揚、鼓勵的語句,如“小朋友真勇敢”、“男孩子更應該勇敢”等方式取得兒童的信任,同時給予講解相關易懂的計劃免疫知識、預防接種的好處等,盡可能使兒童主動參與積極配合。必要時取得家長的配合結合適當的強硬措施,注射后則要表揚鼓勵,不傷其自尊心,增強其自信心。

4 接種后的健康指導注射完畢后讓兒童靜坐休息,觀察15 min~20 min,出現反應及時處理,觀察無反應再讓其離開,同時做好離院指導,應讓家長了解如下內容:短時間內讓孩子適當休息,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保持皮膚、衣物的清潔、干燥

5 總結

5.1 提高了接種率通過接種前后的護理干預,我中心接種門診轄區內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及疫苗都有了正確的認識,并積極主動地帶兒童參加預防接種,提高了接種率保障了兒童的權利,有效地控制了相應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第5篇

為進一步貫徹實施《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34號,以下簡稱《條例》),切實加強我市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有效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領導

《條例》是公共衛生領域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規,它進一步規范了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工作,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在實施國家免疫規劃工作中的職責,確立了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實施預防接種的工作機制。實踐證明預防接種是提高人群免疫力,預防傳染病發生,達到控制并最終消除傳染病流行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貫徹國家“預防為主”衛生工作方針的重要措施。是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公共衛生事業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級人民政府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貫徹執行《條例》的重要性,把國家免疫規劃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實行目標管理、述職制度、責任追究等制度,確保預防接種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保證達到國家免疫規劃接種率。各級衛生、食品藥品、教育、財政、物價等部門要嚴格履行各自職責,切實加強監督檢查管理,發現違法行為及時查處,確保《條例》的貫徹執行。

二、完善政策措施,強化監管

《條例》規定,接種第一類疫苗由省、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分別承擔費用,接種單位不得向受種者收取任何費用。省政府負責《條例》規定的國家免疫規劃和省確定納入免疫規劃的疫苗、運輸、異常反應補償等經費。中央財政每年對我市每名兒童每接種一針次補助1元,**區市城區每年對每名兒童接種一針次由市財政和**區財政各補助1元,其余區縣、三園區和**區市城區以外地區每年對每位兒童接種一針次,由各區縣、三園區財政補助2元,同時還要對本地在實施免疫規劃的宣傳、培訓、技術指導、監測、評價、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置、異常反應處理、冷鏈運行等工作經費予以保障,納入預算。各級財政安排用于預防接種的經費應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擠占。

預防接種工作實行全行業和屬地化管理。縣級衛生主管部門依法指定接種單位承擔預防接種工作并加強監管,規范接種單位的預防接種服務行為。根據《條例》和《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組織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制訂并完善預防接種門診標準,開展培訓、技術指導,對從事預防接種服務的人員實行資格認證,考核合格方能上崗,使所有接種單位達到《條例》和《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規定的條件,保證預防接種工作質量和安全性。加強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提高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能力。加強職業道德和責任心的教育,不斷提高預防接種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切實做好免疫規劃預防接種工作

《條例》對疫苗實行嚴格的分類管理,第一類疫苗包括納入國家和省免疫規劃的疫苗以及市、縣區人民政府或其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群體性預防接種所使用的疫苗。第二類疫苗指第一類疫苗以外公民自愿付費接種的疫苗。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履行職責,落實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疫苗全程調查接種率以縣為單位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指標。

市、區縣行政區域內的應急接種和群體性預防接種應根據預防、控制傳染病暴發、流行的需要和國家有關規范,由本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出建議,衛生主管部門審核,同級人民政府決定,同時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進行群體性預防接種。

二類疫苗的流通和使用。各級衛生主管部門對預防接種和疫苗的使用管理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能。省級衛生主管部門根據傳染病監測情況和疾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時、準確接種第二類疫苗的建議信息,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保證廣大群眾在享受國家免疫規劃服務的同時,能夠科學、合理地選擇使用第二類疫苗,防止盲目使用或誤導使用疫苗。

要充分利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冷鏈系統的優勢,形成規范的疫苗流通體系。各級食品藥品行政部門要加強疫苗流通各個環節的日常監管,確保疫苗質量和流通秩序。

各級衛生、食品藥品行政部門要建立信息通報制度,發現疫苗質量問題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及其他情況時,要及時互相通報并立即采取必要的應急處置措施,同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疫苗批發企業發現假劣或者質量可疑的疫苗應當立即停止接種、分發、供應、銷售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不得自行處理。

四、落實接種證制度,加強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

《條例》規定,國家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承擔接種工作的各級各類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在對兒童實施接種時應查驗預防接種證并做好記錄。教育部門要會同衛生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條例》有關規定,按照《衛生部、教育部關于做好入托、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的通知》(衛疾控發〔**〕408號)要求建立兒童入托、入學時查驗接種證制度。對發現未按免疫規劃受種的兒童,應督促其監護人帶領兒童及時到接種單位補種。

要高度重視農村地區、城市流動人口、計劃外生育人口的預防接種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衛生、公安、人口計生等部門重點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強對這部分人群的預防接種工作,保證所有兒童獲得公平的、可及的免疫服務機會,防止與干預接種相關的傳染病暴發或流行。

五、加強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處置

第6篇

中圖分類號:R18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8-277-01

預防接種門診是衛生系統對外服務的一個重要惠民窗口。隨著免疫規劃工作的深入開展和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實施,預防接種在人民的身體健康保障方面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人民對預防接種的理解、支持、信心和參與度日益增強。所以,對實施預防接種工作的醫務人員的服務技術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廣大人民群眾,預防接種門診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免疫規劃工作的信心。本文通過對2009年至2010年赤壁市疾控中心預防接種門診管理工作中遇到的25例糾紛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應對策略,使之更好地提高預防接種門診的服務質量。

1 預防接種門診糾紛發生原因

在25例糾紛中,因對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滿有10例,占40%;因對醫務人員責任心不滿有5例,占20%;因對醫務人員技術水平有疑問有3例,占12%;因等候時間過長有2例,占8%;因對接種流程不滿意有2例,占8%。

2 原因分析

2.1 服務意識不強,溝通不到位

2.1.1 在預防接種各種中,醫護人員和服務對象的關系從總體上看是和諧的、健康的。和諧是主流,不和諧是小支流。人民群眾到預防接種門診來,是接受服務的,對醫務人員存在一種依賴性,于是,我們有的醫護人員在服務中不自覺地處于主動地位,較少的考慮服務對象的感受,只注重技術質量,不了解其心理需求,忽略了服務態度的重要性。

2.1.2 溝通不到位

在預防接種門診接種過程中,溝通不良也是糾紛發生的常見原因。溝通到位時,服務對象就會感到被體貼,被關懷的滿足感。部分醫護人員忽略溝通的意義,再就是在溝通中不注意自己的語言、語氣、語調的運用,使服務對象產生誤解,形成負面思維,忽略了正面的結果。

2.2 工作責任心不強

2.2.1 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的現象較少見,但卻容易給服務對象造成不良影響,使其產生不滿情緒。如:有的醫務人員在工作時長時間接聽與工作不相關的電話或干別的事情,把服務對象晾在一邊;有的在服務對象較多的時候缺乏耐心,表現為工作簡單化,解釋簡略化,讓其感到被冷落。

2.2.2 在給服務對象簽訂知情同意書時是與服務對象溝通的良好渠道。醫護人員要對此次接種的疫苗、注意事項、禁忌癥等應交代清楚,充分取得受種者的了解和接受。個別醫生由于比較忙,解釋工作不到位,服務時間比較短,使服務對象一知半解,甚至忽略了簽字手續,一旦出現接種反應,則很難取得服務對象的諒解,容易導致糾紛發生。

2.3 服務質量與服務對象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法制觀念的提高,人們對自我權力、自我保護的意識不斷增強。認為到門診接受預防接種,就應該得到優質的服務。而醫護人員由于服務對象比較多,工作程序比較繁雜,主觀上雖然明白服務對象至上的道理,但客觀上往往重視不夠,如此就容易產生矛盾,發生糾紛。

3 應對策略

3.1 轉變服務觀念,改善服務態度。如何將人性化的服務理念融入到預防接種工作中去,改變陳舊的服務觀念,就成了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預防接種的認知度越來越高;預防接種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醫務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就要求我們在理解、尊重、關懷受種對象等方面采取措施,尋求服務創新點,提供良好的人性化服務。再就是要學會與服務對象進行溝通,及時發現引起糾紛的因素,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的滿足服務對象的心理需求。

3.2 持續提高醫務人員的責任意識

3.2.1 提升接種門診工作人員職業素養:醫生、護士、收費等工作人員良好的醫德醫風是服務質量的保證。各預防接種門診要加強工作人員責任心和職責落實情況的監督工作,持續提高接種門診醫務人員的責任心。

3.2.2 落實預防接種知情同意權,履行告知義務:尊重服務對象的知情同意權,在實施接種過程中,要詳細交代此次接種的疫苗、注意事項、可能的不良反應等,并履行簽字手續。

第7篇

為進一步做好國務院《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34號,以下簡稱《條例》)貫徹實施工作,有效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實施<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意見》(川府函〔2007〕102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條例》是我國公共衛生領域的一部重要法規。預防接種工作對有效預防控制傳染病,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公開衛生事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要從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落實惠民行動的高度,充分認識貫徹執行《條例》的重要意義,把《條例》貫徹實施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落實《條例》各項工作任務,加強領導,落實各項工作措施,確保預防接種工作和免疫規劃接種率達到國家要求。

二、明確職責,密切配合

《條例》確立了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實施預防接種的工作機制,并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實施國家免疫規劃和預防接種工作中的職責。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各負其責,依法履職,共同做好預防接種和國家免疫規劃各項工作。

衛生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預防接種工作的監督管理,并認真組織實施預防接種和國家規劃免疫工作。同時,縣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條例》和《預防接種工作規范》制定并完善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預防接種門診標準,開展對預防接種人員的培訓和技術指導,對從事預防接種服務的人員實行資格認證,考核合格方能上崗,使所有接種單位達到《條例》和《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規定的條件,保證預防接種工作質量和安全性。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疫苗的質量和流通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疫苗流通、使用諸環節違法行為,確保疫苗使用安全有效。

財政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經費投入政策,對免疫規劃的宣傳、培訓、技術指導、監測、評價、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置、異常反應處理和冷鏈運轉等工作專項經費要予以保障;在中央和省級財政對每名兒童基礎免疫預防接種一針次補助不足3元的情況下,由縣財政預算安排全縣免疫規劃預防接種補助專項經費,用于從事預防接種工作的鄉村醫生和其他基層預防接種人員的勞務補助。

教育部門: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適齡兒童接種的健康教育宣傳、動員、組織和實施工作;認真落實兒童入學、入托查驗接種證制度,對未按免疫規劃接種的兒童,應督促其監護人帶領兒童及時到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補種。

廣電部門:要積極宣傳預防接種和免疫規劃有關政策,每年定期刊播一定數量的預防接種和免疫規劃公益廣告,以增進群眾對計劃免疫工作的了解。

計生部門:負責向衛生部門提供人口出生相關情況,督促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積極配合衛生部門開展預防接種和免疫規劃的宣傳。

統計部門:應及時向衛生部門提供人口有關數據。

公安機關:要依法打擊《條例》貫徹實施中的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為預防接種工作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三、切實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預防接種是提高人群免疫力,預防傳染病發生,達到控制并最終消除傳染病流行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貫徹國家“預防為主”衛生工作方針的重要措施。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條例》,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落實計劃免疫工作任務,全面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在保證廣大群眾免費享受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和納入國家、省免疫規劃疫苗及市(縣)政府或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和群體性預防接種所使用疫苗(第一類疫苗)接種服務的同時,對除一類疫苗以外由公民自愿付費接種的疫苗(二類疫苗),要加強管理、做到科學、合理、規范地選擇使用第二類疫苗,防止盲目使用或誤導使用疫苗。疫苗全程調查接種率必須達到國家規定指標。

全縣范圍內的應急接種和群體性預防接種應根據預防控制傳染病暴發流行的實際需要和國家有關規范,由縣疾控中心提出建議,縣衛生行政部門審核,縣人民政府決定,同時報省衛生廳備案。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進行群體性預防接種。

縣衛生局要依法履行預防接種和疫苗使用管理監督檢查職能,確保預防接種工作有序開展。各級醫療機構必須嚴格按照《條例》規定,加強疫苗購進、保管、分發、供應、使用等環節管理,確保無假劣疫苗或者質量可疑疫苗進入相關環節;在預防接種工作中,發現疫苗質量問題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等情況,在應急處置的同時,要立即向縣衛生局和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

第8篇

關鍵詞:免疫規劃;人力資源;接種門診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 in Vaccination Outpatients in Wuqing District

ZHOU Li-shan,LI Lin,LI Ji-nan,WU Feng-ying,LI Jun-yan

(Tianjin Wuq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ianjin 30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ccination clinic in Wuqing District of Tianjin city human resourc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improve the immunization service level.Methods The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in Tianjin Wuqing District statistical vaccination clinic staff,using the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2016 Wuqing total vaccination clinic 29,staff 144,1.60 people per million people in configuration,the age distribution mainly 30~49 years old(59.03%);college degree accounted for 43.75%,high school/secondary education 39.58%;51.39% nursing,clinical professional 34.72%;two different levels of outpatient staff qualifications,ag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immune programming staff in Wuqing District poor stability,the lack of jobs appeal,staffing reasonable,not enough to mee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mmune planning requirements.In the future,we sh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adjust the structure of talent,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vaccination team.

Key words:Immunization planning;Human resources;Vaccination clinic

免疫劃是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預防接種人員素質和數量直接影響預防接種工作的服務質量[1-4],國家要求預防接種人員必須具備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護士或鄉村醫生資格[5]。隨著擴大免疫的開展,預防接種工作越發的受到公眾和社會的關注,但是近兩年發生的疫苗安全性事件對預防接種工作產生了巨大的消極影響[6-7],避免接種事故的重要性凸顯。為此,我們對武清區預防接種門診的人力資源配置情況進行現況調查,希望為提升預防接種人員整體素質,提高免疫規劃工作水平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天津市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匯總武清區29家預防接種門診的人力資源數據。武清區人口數據來源于2015年天津市武清區統計局。

1.2方法 收集2016年天津市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中武清區所有預防接種門診工作人員信息,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進行描述性分析和χ2檢驗。

2 結果

2.1基本情況 2016年武清區共有預防接種門診29家,預防接種人員144人,其中示范預防接種門診5家,接種人員23人(15.97%);規范預防接種門診24家,接種人員121人(84.03%)。專職人員124人(86.11%);兼職人員20人(13.89%)。

2.2接種人員構成 2015年武清區常住總人口90.08f人,預防接種人員144名,武清區每萬人配置預防接種人員1.60人,每家接種門診平均4.97人。男性26名,女性118名,男女性別比為1:4.54;調查對象最小年齡為20歲,最大年齡67歲。年齡以30~39歲為主(59.03%),其次為20~29歲(29.17%);從事預防接種工作年限多在3~5年(28.47%)和6~8年(27.08%)。全市預防接種人員學歷以大專為主(43.75%),其次為高中/中專(39.58%);專業以護理為主(51.39%),臨床次之(34.72%);兩個不同級別門診工作人員的學歷、年齡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免疫規劃工作是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兒童保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5]。隨著擴大免疫規劃工作的深入開展,基層預防接種工作任務日趨繁重,預防接種工作人員數量及人員素質對預防接種工作有很大影響。武清區預防接種人員配置比例為1.60名/萬人,高于天津市2012年水平和廣東省2012年水平[2,9],但該人員配置能否滿足當前預防接種工作需要還需要進一步調查與分析。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武清區免疫規劃人員配置存在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①免疫規劃人員穩定性較差,工作崗位缺乏吸引力。免疫規劃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收入少、責任大[10],對優秀的年輕人才缺乏吸引力,部分醫院只能以兼職人員填充工作崗位。可通過提高免疫規劃工作人員收入和福利,吸引專業人才,穩定專業隊伍。②免疫規劃人員配置不合理。隨著AEFI和疫苗安全性事件在媒體上的不斷報道,公眾對于預防接種工作越來越關注。疫苗接種禁忌癥的判定、AEFI及時有效的處置都需要具有扎實的臨床知識或一定的臨床工作經驗。但通過數據顯示,目前武清區預防接種工作人員中高中/中專學歷仍占39.58%,臨床專業僅占34.72%。對此,除了增加專業培訓次數,提高培訓質量等方法外,還應堅持嚴格的預約通知到位率,從而提高預防接種率。通過手機開展接種信息管理、疫苗管理、冷鏈溫度監測預警等工作,可提高疫苗安全性,減少工作人員工作量。但是,這對預防接種工作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準入制度。③預防接種信息化對人員的要求。許波,曹玲生[11-12]等的研究顯示,隨著預防接種的信息化建設,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目前免疫規劃的常規工作方式,智能手機在免疫規劃工作中將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手機短信、微信即時通訊工具、手機APP等開展預約通知可大幅提高。

綜上所述,政府有關部門應提高對免疫規劃工作的重視程度,引進高素質人才,提高預防接種工作人員整體水平,增加人員數量,從而提升免疫規劃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席晶晶,曹雷,鄭景山,等.中國免疫規劃人力資源現況及管理對策[J]. 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4,30(3):372-373.

[2]陳偉,高志剛,丁亞興,等.2012年天津市預防接種門診人力資源現況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13,39(3):97-98.

[3]蔣靜,嚴毅,田滔滔,等.宜昌市城區免疫規劃人力資源配置調查[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4,29(1):32-34.

[4]昝碧晴,孫燁祥,馬寅,等.寧波市鄞州區兒童與成人預防接種門診人力自愿現狀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36(6):716-718.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預防接種工作規范[Z].2005.

[6]張世英.乙肝疫苗事件影響公眾預防接種信任度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5,31(1):76-77.

[7]陳偉,高志剛,李永成,等.山東2016年非法經營疫苗案件對天津市兒童家長預防接種態度及行為影響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6,32(7):881-883.

[8]曹艷.預防接種在兒童衛生保健服務中的現狀調研及影響因素[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3):84-87.

[9]何艷輝,鄭慧貞,郝愛華,等.廣東省免疫規劃人力資源現況調查[J]. 中國疫苗和免疫,2015,21(1):96-100.

[10]陳偉,丁亞興,高志剛,等.基層預防接種人員工作滿意度與離職意愿調查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4,20(4):351-354.

第9篇

[關鍵詞]流動兒童;免疫接種;管理

[中圖分類號]R1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10(a)-100-02

Investigation on immunization status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 in Donghe district of Baotou

GONG Hui-jun, CHEN Cong-min, CAO Cui-lan

(Anti-epidemic Station of Donghe District of Baotou, Baotou 01404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 of floating children. Methods: An investiga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whole area was conducted in June, 2006. Results: The rate of establishing immunization cards was 97.3%, the rate of establishing immunization certificates was 98.0%, and the whole course vaccination rate of five vaccines was 97.2%. The rate of establishing immunization cards, the rate of establishing immunization certificates and the whole course vaccination rate of five vaccines of 1~2 years old children were all higher than that of 3~6 years old children. The floating children in Donghe district mainly distributed in suburb and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mobiled mainly within the province accounting. Conclusion: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are required.

[Key words]Floating children; Immune vaccination; Administration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流動人口逐年遞增,這部分人群居無定所、遷移頻繁、自我保健意識差,各地普遍認為流動兒童免疫是預防接種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掌握我區流動兒童的免疫現狀,加強對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管理。2006年6月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流動兒童調查工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及方法

本次調查對象為1~6歲的流動兒童。按照《東河區流動兒童免疫狀況調查方案》,填寫統一的調查表,由全區從事免疫規劃工作人員在管轄區域挨門逐戶進行調查。

1.2 調查內容

流動兒童來源;分布狀況;預防接種情況;影響接種的因素;兒童家長預防接種知識等。

2 結果

本次調查期間共有流動兒童2 327人。1~2歲864人,3~4歲615人,5~6歲848人。

2.1 流動兒童的分布情況(表1)

東河區共12個街道辦事處,1個鄉人民政府。從表1看:全區流動兒童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鐵西、河東鄉、二里半、西腦包,這些地區屬于東河區的城鄉結合部,分布在這些地區的流動兒童占全區流動兒童的78.4%,結果表明,東河區流動兒童主要分布在城鄉結合部。

2.2 流動兒童的來源

全區有流動兒童2 327人,省級流動兒童377人,占16.2%,主要來源于浙江、四川、河北等地。省內流動兒童1 429名,占61.4%,主要來源于烏盟,其次是伊盟、巴盟等地。市內流動兒童521名,占22.4%,主要來源于固陽、土右等地。結果表明,東河區流動兒童以省內流動為主,主要來源于烏盟、伊盟等地。

2.3 流動兒童的免疫狀況(表2)

從表2可見,全區流動兒童的建卡率為97.3%,建證率為98.0%,五苗全程合格接種率為97.2%。1~2歲組流動兒童的各項指標均為最高,其建卡率、建證率、五苗合格接種率與表2東河區流動兒童免疫基本情況

3~4歲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 分別為5.17、4.72、5.17,P

2.4 流動兒童不合格接種情況

在調查的2 327名流動兒童中,有66名兒童為不合格接種(表3),其中超12月齡完成基礎免疫占不合格接種的40.9%;乙肝或四苗接種未全程占21.2%;首針提前或間隔不足接種占27.3%;因家長拒種或其他原因從未接種的占10.6%。

2.5 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影響因素分析

2.5.1 家長對預防接種的態度調查結果顯示:東河區流動兒童不合格接種中,超12月齡接種占首位,而超期接種與家長對預防接種的態度有密切的關系[1],如果家長認識到免疫規劃工作的重要性,主動配合防疫部門,超期接種兒童就會及時得到免疫,我區兒童五苗合格接種率也會提高。

2.5.2 兒童流動的頻率東河區流動人口主要來源于烏盟等農村地區,職業為被雇傭打工類,這些人員流動頻率高,在農閑季節出來打工,農忙季節又回去務農,居無定所、遷移頻繁,直接影響我區的預防接種。

2.5.3 父母的文化素質調查結果顯示,東河區流動人口主要來源于農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從表4看,流動兒童父母文化程度以初中為主,占64.3%(1 497/2 327);預防接種相關知識知曉率為49.4%,由于家長對不接受接種會有什么后果等必要知識和信息了解較少,直接影響接種工作。

2.5.4 接種醫生的服務質量在當前流動人口文化素質低、流動頻率高的情況下,接種醫生的服務質量直接影響接種率。東河區的預防接種工作是由駐區、區屬醫療單位計33名醫務人員承擔接種工作,78.8%是脫產人員,專職做預防接種工作。對那些不主動接受免疫服務的流動人口,接種醫生如果經常深入管轄社區搜索和發現他們, 這些流動兒童也會及時得到免疫。所以接種醫生的服務質量也是影響預防接種的主要因素。

3 討論

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成為免疫規劃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東河區作為包頭市個體私營經濟示范區,隨著經濟的發展流動人口逐年遞增,近期在全區開展1~6歲流動兒童免疫狀況調查工作,調查顯示,東河區流動兒童呈逐年遞增的趨勢,流動兒童的免疫狀況也逐年好轉,這充分說明東河區在加強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本次調查顯示:3~6歲流動兒童的建卡率、建證率、五苗全程合格接種率均低于1~2歲流動兒童,分析原因可能是:①我國免疫規劃工作發展不平衡,部分兒童來本區時,已超過1歲而未完成基礎免疫;②家長對3~6歲兒童仍需接種或補種疫苗意識相對薄弱,導致大年齡兒童出現管理漏洞和免疫空白[2];③接種醫生只重視基礎免疫組的兒童,忽略對大年齡組兒童的查漏補種工作。

調查結果表明,我區流動兒童主要分布在城鄉結合部,流動人口以省內流動為主,流動對象主要是農民。流動人口文化素質低,預防保健意識差,從而成為免疫規劃管理的薄弱環節。另外,流動兒童家長預防接種知識知曉率低,說明我們的免疫規劃宣傳工作還不夠深入,預防接種知識需進一步普及。64.3%的兒童家長具有初中文化程度,這一點說明大部分家長只要接受預防知識宣傳,是能夠提高其相關知識水平,進而改變其對預防接種服務的態度的。

針對存在的問題,建議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強免疫規劃宣傳工作,利用各種宣傳媒介普及預防接種知識,使群眾自覺利用免疫服務;②加強城鄉結合部的預防接種工作,提高服務質量,常年開展查漏補種工作;③加強接種醫生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其責任心,改變其對免疫規劃工作的偏念,更好地為所有兒童服務。

[參考文獻]

[1]王隴德.預防接種實踐與管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6-128.

[2]曾陽,孫美平,劉大衛,等.北京市2004年外來兒童強化查漏補種活動分析[J].中國計劃免疫,2006,12(2):130-133.

(收稿日期:2007-07-26)

第10篇

[關鍵詞]城市區域;免疫規劃管理;阜康市;新疆

近幾年來,隨著新疆阜康市經濟的飛速發展,阜康市以打造“現代化生態旅游城市”和建設“城市規劃區為中心的現代化最佳人居環境生活區”為目標,城市的擴張和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的治理改造日益加大。行政區域的調整劃分為推進阜康市城市化建設工程奠定了基礎,但行政區域調整的同時也給城區和臨近鄉鎮免疫規劃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要表現

1.1目前城區免疫規劃管理模式不適應預防接種需求。阜康市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在新疆率先探索了城區免疫規劃管理模式,由城區的兩個街道辦事處開設預防接種點,設立兩名防疫人員崗位,配備專職預防接種人員對城區兒童進行預防接種,這個方法在當時有效的解決了城區接種工作的難題。但是隨著免疫規劃工作的不斷規范,尤其是國家擴大免疫規劃工作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這種模式遠遠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城區免疫規劃工作的開展。

1.2現有城區社區中心(站)免疫規劃工作管理水平不足。目前新建成的城市社區服務中心(站)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任務量大,服務人口數量較多,而承擔免疫規劃工作的醫生相對較少,人口相對流動性也較大[1],相關人員對免疫規劃工作管理缺少必要的經驗。由于城市行政區劃剛剛調整完,因區域劃分和部門工作職能等因素使得原街道辦事處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免疫規劃工作交接有一定困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對轄區的情況尚不熟悉,相關適齡兒童的底數情況和免疫狀況一時無法掌握,工作開展起來難度較大。

1.3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區域交叉,適齡兒童管理難度大。因城市的擴張,原先的城鄉結合部和周圍部分村已經在城區范圍內,這部分交叉區域兒童免疫規劃出現了“兩不管”情況,尤其是在開展補充免疫工作時經常能出現因轄區劃分不清、推諉扯皮情況,造成免疫規劃工作管理上的盲區和空白區。

1.4城市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規劃建設尚不完善。目前城區免疫規劃工作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移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因房屋面積小,人員少,加之接種人員免疫規劃專業技術培訓少、接種技術尚不熟練等因素,建設尚不規范,還達不到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規劃建設要求。若政府投入不足,較難達到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的標準要求,容易造成醫防不分、一室多用和交叉感染等現實問題[2],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城市免疫規劃工作的正常開展。

2 對策

2.1積極探索城區免疫規劃工作管理發展新模式針對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要形成政府主導、衛生牽頭、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應逐項研究,拿出解決辦法,合理劃分區域,制定相應對策,逐步探索一條適合自身免疫規劃管理工作發展的新模式。

2.2完善交叉區域免疫規劃工作的交接,確保免疫規劃工作順利實施。盡快落實完善交叉區域免疫規劃工作的交接,根據劃分的區域,定期入戶走訪調查,每月與社區、計生、婦幼、轄區派出所、出生醫院等部門核對出生兒童數據,確保兒童適時接種。

2.3進一步完善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建設建立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是保障城區兒童免疫規劃管理服務模式改革的重要條件[3]。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預防接種工作“一票否決”制度》中城區100%建設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的要求,把城區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指標內容,對未達到規范化要求的門診要積極拓寬籌資渠道,加大軟硬件的投入,提出合理意見建議,加快建設步伐,力爭預防接種門診實現規范化、示范化。

2.4加大預防接種工作人員培訓工作力度,建立培訓工作長效機制。在預防接種人員上崗培訓的原有培訓基礎外,疾控部門每年應對持證上崗預防接種人員和新上崗預防接種人員進行經常性崗位培訓和技能操作培訓,以此鞏固和提高預防接種人員的業務水平。

3結果

免疫規劃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系統惠民工程,城區人口密集,問題復雜,是多年來免疫規劃管理的重點、難點和薄弱環節[2],衛生行政部門協同財政、街道等成員單位以及疾控、各醫療衛生單位多方協調,實地調研,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完善城市區域免疫規劃網絡管理機制,逐步落實相關工作,移交和解決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強化了人員培訓和技能操作,目前城區重新布置規劃的10家社區預防接種門診全部達到規范化建設標準,有效的推動了阜康市城區免疫規劃工作健康有序的展開。

參考文獻

[1] 魏芝敏. 淺談行政區域調整后城區免疫規劃工作的管理[J].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3,2:111-112

第11篇

1、同樣的權利,同樣的健康—關注流動兒童預防接種。

2、讓每個孩子都按時接種疫苗是各級zf的責任。

3、寶寶只生一個好預防接種不可少孩子及時種疫苗爸爸媽媽要記牢。

4、疫苗分成兩大類,一類疫苗不收費。

5、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預防接種實行免費。

6、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的保障。

7、接種麻腮風疫苗,保障兒童身體健康。

8、預防接種,享受健康!

9、同樣的權利,同樣的健康:關注流動兒童預防接種。

10、疾病:健康的大敵,疫苗:預防的武器。

11、4.25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免疫接種,預防乙肝”。

12、做好兒童免疫規劃服務是醫務工作者承擔的職責。

13、一針疫苗一片心,預防接種獻愛心。

14、疾病:健康的大敵,疫苗:預防的武器,免疫:傳染病的天敵。

15、消除麻疹,控制乙肝。

16、讓每一個未免疫的兒童得到免疫。

17、打針防病有好處,子女健康才能富。

18、完成兒童免疫規劃接種是每位家長應盡的義務。

19、免疫——傳染病的天敵。

20、好好免疫,天天健康。

21、開展兒童免疫規劃工作是國家的公共衛生政策。

22、兒童容易得甲肝,接種疫苗保平安。

23、流腦乙腦危害大,接種疫苗都不怕。

24、一分預防勝于十二分治療。

25、開展免疫規劃,保障人民健康擴大免疫規劃,造福子孫后代。

26、致富奔小康,別忘打針防病保健康。

27、服糖丸防癱防殘防麻痹,種疫苗利國利民利自己。

28、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29、計劃免疫:一個都不能少。

30、適齡兒童在接種單位均可免費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

31、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

32、計劃免疫:讓每個兒童得到免疫。

33、接種十三苗,預防十四病預防接種,健康的保障。

34、計劃免疫連萬家,兒童健康樂全家。

35、今日健康,明日財富。

36、堅持強化免疫,鞏固無脊灰成果。

第12篇

為了切實加強我區計劃免疫管理工作,規范和完善計劃免疫三級網絡,提高疫苗接種率,有效降低疫苗針對傳染病的發病率,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條例》的有關規定,依據市衛生局“關于進一步貫徹實施《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條例》加強免疫規劃工作的通知”(咸政衛字[]387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區計劃免疫工作實際,現將加強全區疫苗接種點及接種人員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疫苗接種單位具備的基本要求

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承擔疫苗接種的醫療衛生機構,在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接種人員具備資格的前提下,向區衛生局提出申請,區衛生局按照相關規定,對其進行審查,符合要求的,發給“疫苗接種機構執業許可證”,接種人員經過培訓取得“接種人員上崗證”的,方可從事疫苗接種活動。凡任何單位在未取得“疫苗接種機構執業許可證”之前,一律不得進行疫苗接種活動。

二、申報范圍

省市屬醫院、廠礦醫院、區屬各醫療衛生單位、轄區各大中專院校校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村衛生室。

三、申報條件

1、具有醫療機構職業許可證;

2、具有經過預防接種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執業醫師、職業助理醫師、護士或者鄉村醫生;

3、具有符合疫苗儲存、運輸管理規范的冷藏設施、設備。(承擔預防接種工作的城鎮醫療衛生機構,應當設立預防接種門診)

四、申報程序

1、申報單位需提交書面申請,注明預防接種點的面積、內部設置及本單位責任區域等,并提供“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原件和復印件,接種人員資質證書的原件和復印件。

2、提交申請和有關證件后,申請填寫《區疫苗接種機構登記表》。

3、區衛生局審閱相關資料,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現場檢查驗收,對符合要求的審批發證。

五、疫苗接種單位職責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尔| 昌邑市| 明水县| 惠州市| 临漳县| 手机| 绥滨县| 兴化市| 石河子市| 建昌县| 咸丰县| 延安市| 利津县| 通城县| 云南省| 略阳县| 定西市| 库尔勒市| 涿州市| 隆尧县| 双柏县| 四会市| 蒙阴县| 长乐市| 宁国市| 农安县| 海林市| 军事| 和田县| 娄底市| 漳浦县| 五常市| 贵州省| 陇南市| 漳州市| 岗巴县| 凭祥市| 岳阳市| 濮阳市| 广灵县|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