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1 09:30: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酒吧空間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低碳元素對ktv裝修設計的影響
2.主題酒吧的室內研究——以成都某著名酒吧設計為例
3.淺談娛樂場所中空間藝術光應用
4.論酒吧室內空間的設計思路與常見應用
5.禪宗美學設計方案在瑜伽室裝修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6.迷幻燈光效果設計在SPA空間中的應用
(二)廣場、公園規劃設計
7.植物配置與公園的景觀設計
8.大學校園景觀小品設計
9.城市家具與景觀設計
10.城市公共交通空間中的環境標識語言
11.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理念和案例分析——以某某為例
(三)辦公空間設計
12.“人性化”在辦公設計中的應用
13.辦公設計元素——室內綠化研究
14.現在辦公空間裝飾材料的應用
15.淺談交互設計在辦公空間設計領域的發展
16.造型元素對辦公空間設計的影響
17.中國文化元素在傳統設計工作室空間設計中的體現
18.淺談極少主義在辦公空間設計中如何運用
(四)商業展示空間設計
19.展示設計在商業空間中的應用
20.淺談射燈在護膚品展示空間中的應用——借光的學問
21.幾何造型在商業展示空間中的應用
22.色彩在服裝展示空間設計中的運用
23.簡約歐式風格在家居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五)餐飲空間設計
24.照明設計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
25.色彩設計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
26.傳統裝飾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
27.“新古典”主義在餐飲設計中的應用
(六)賓館、酒店空間設計
28.論酒店大堂的“光色”設計
29.中國民間美術在現代酒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30.陳設藝術在酒店空間中的地位和作用
31.中國傳統琉璃在酒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七)公共空間藝術設計
32.色彩藝術在公共空間中的應用
33.高校體育館環境藝術設計
34.高校圖書館的空間美感設計
35.中學體育館環境藝術設計
36.都市步行街區域空間設計
37.空間藝術對公共環境設計的影響
關鍵詞: 酒吧;室內環境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 as a spring in emerging bar, bar than the average dining environment culture atmosphere more powerful some, is the people leisure, communication places. Therefore, bar environment design appear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bar indoor environment design talk about some experience.
Keywords: bar; Indoor environment
中圖分類號: TU972+.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引言
在經濟日益繁榮的今天,都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壓力較大,渴望自己的心靈得到放松,渴望自己緊張、焦躁的情緒能夠在一個合適的場所得到釋放和緩解,同時尋求一種共鳴,達到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溝通與理解。于是,酒吧應運而生,它為浮躁、煩悶的現代生活開啟了一扇窗戶,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暫時“放松與自由”的歸屬空間。
1.酒吧個性的風格設計
可以說個性的風格設計是酒吧設計的靈魂,就像人類的思想。酒吧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整個城市中產階級的文化聚集場所,它最先感知時尚的流向,它本身自由的特性又吻合了人們渴望舒緩的精神需求。酒吧的設計風格應個性鮮明,一個理想的酒吧環境需要在空間設計中創造出特定氛圍,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的各種心理需求。一流的空間設計是精神與技術的完美結合,無論在布局還是用色上都需要大膽而個性的設計,推敲每一處細節,做到盡善盡美。
2.酒吧空間結構設計
情感是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影響著人們如何感知、如何行動和如何思維。通過人們的心理空間來劃分酒吧的功能空間,如在平面規劃中以中心吧臺為核心,呈發散狀分布各功能區域。依據功能要求,分別設置通道區、零點消費區、包間消費區、吧臺區、演繹區、衛生間區和后廚區等,并根據人流動線形成環繞中心吧臺的熱點區域。
酒吧作為人際交往的場所,室內設計的焦點之一就是環境與人際交往的層面,酒吧設計表現為設計師應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基于場所的空間,在空間結構設計中,錯落有致的空間與平面的空間給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酒吧力求創造空間的豐富變化,如升高中心吧臺后方的地面;將散座區域也適度抬高,以區分和公共通道的關系;將主入口往外斜向延伸,產生一個漏斗狀的回廊,更增強進入室內時的神秘感;洗手間里整墻的鏡子將相對狹小的空間無限延展。酒吧也十分注重處理細節來營造氛圍,無論是入口大門,還是室內的衛生間門,拉手的處理都很特別。
另外,藝術品可改善室內的視覺感受,并對空間的藝術感受和心理感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視覺方面來說,藝術陳設品可以填補空間,可以讓它成為室內的視覺中心點,可以調節空間感受,彌補建筑本身的不足,使室內構圖更加完整;從藝術感受方面來說,任何藝術品都有情緒的表象性,具象的抽象的都是如此。藝術品的主題、情調和個性、風格往往就決定了室內空間環境的主題、情調和個性、風格。在酒吧空間中常用的藝術陳設品主要有繪畫作品、照片、雕塑等。
3.酒吧燈光設計
燈光是否具有美感是設計成敗的因素之一。采用何種燈型、光度、色系,以及燈光的數量,達到何種效果,都是很精細的問題。
3.1酒桌燈光選擇
為使酒水飲料和食物的顏真,所以選用光源的顯色性要好。在創造舒適的環境氣氛中,白熾燈在運用上多于熒光燈。桌上部和座位四周的局部照明,有助于創造出親切的氣氛,在餐廳設置調光器是心要的。桌上照明要在300lx~750lx之間,一般情況下,低照度時易用低色溫光源。隨著照度變高,就有向白色光的傾向。對照度水平高的照明設備,若用低色溫光源,就會感到悶熱。
3.2大廳燈光選擇
大廳內的前景照明可在100lx左右,高大空間內可設置壁燈、地燈、臺燈等照明,以改善頂部照明的不足,同時也可以豐富空間層次。
3.3吧臺燈光選擇
服務臺的照明要亮一些,在廳堂中要醒目,所以局部照度要高于其他地方。為了避免眩光,服務臺的照明方式讓顧客看不到光源為宜。
3.4舞臺燈光選擇
3.4.1激光燈
現在有專門為舞臺設計的舞臺激光燈,特點是可以連續使用較長時間,以滿天星和簡單的圖案效果為主,起到營造氣氛的作用。
3.4.2頻閃燈
以LED燈為主,其特點是耐用、無需更換燈管,多為聲控模式,起頻閃作用。
3.4.3圖案效果燈
圖案效果燈分兩種:一種是LED類,圖案較規則。另一種是GOBO燈,所產生的效果圖案比較生動。
3.4.4背景裝飾燈
背景裝飾燈有串燈和星空幕布等,多為LED光源起變換顏色和調節環境明暗的作用。
3.5走廊燈光選擇
走廊的照明要亮些,照度應在75lx~150lx之間。走廊的燈具排列要均勻,以嵌入式安裝為宜。光源應采用白熾燈。如果層高較大,可采用壁燈進行照明。
除此之外,在主要樓梯、出人口、交通要要道設置應急照明燈。
4.吧臺設計
吧臺是酒吧的一道亮麗風景,選料上乘、工藝精湛、在高度、質量、豪華程度上都是整個空間的焦點,吧臺用料可以有大理石、花崗巖、木質等,并與不銹鋼、鈦金等材料協調構成,因其空間大小的性質不同,形成風格各異的吧臺風貌。從造型看有一字形、半圓形、方形等,吧臺的形狀視空間的性質而定,視建筑的性格而定。酒吧的吧臺是其區別于其它休閑場所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令人感到親切和溫馨,潛意識里傳達著平等的觀念。與吧臺配套的椅子大多是采用高腳凳,尤以那類可以旋轉的為多,它給人以全主位的自由,讓人放松情緒。
5.酒吧色彩搭配
人們對色彩是非常敏感的,冷或暖,悲或喜,色彩本身就是種無聲的語言。室內色彩與采光方式要諧調,這才是理想的室內環境。構成室內的要素必須同時具有形體、質感、色彩等,色彩是極為重要的一方面,它會使人產生各種情感,比如說紅色是熱情奔放,藍色是憂郁安靜,黑色是神秘凝重。
色彩的搭配在酒吧設計中是烘托氣氛的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色彩搭配涉及到酒吧的各各方面,無論是從酒吧的市場定位,還是酒吧的工作服的設計,都在酒吧色彩設計工作的范圍之內,因此酒吧色彩搭配屬于一種跨學科的多元化行業。而在酒吧色彩搭配時我們要注意以下的幾點,達到最好的效果。
色彩搭配時要注重與空間的搭配,一般選擇的顏色不要超過3種,黑色和白色不包括在內。其中金色、銀色可以與任何顏色相陪襯,黃色不包括金色,灰白色不包括銀色。一般空間的色彩搭配一般為:墻的顏色要淺,地面的顏色要適中,家具可以選擇深一點。盡量不用深綠色的地磚,天花板的顏色要淺于墻面或者與墻體同色。
6.結語:
酒吧是城市亞文化的棲居地。在酒吧中,如同沉醉于一種迥異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氛圍里,使人們心靈得到舒解和釋放。以人為本,迎合現代都市人的心理,創造出酒吧的文化氛圍,這就是酒吧設計理念的出發點與歸屬點。
參考文獻:
[1]唐納德•A•諾曼.設計心理學.中信出版社.
[2]宋一葦.酒吧空間與后現代藝術.思想戰線.
[3]張青萍,趙靜.酒吧,你因何而瘋狂.室內設計與裝修.
摘要:色彩藝術是營造整個空間風格和氛圍的重要手段,作為首要的視覺語言,借助材質與表皮的顏色來表達傳遞空間情感是商業空間設計中的重要內容。本文重點談述了色彩藝術和商業空間設計的關系和應用。
關鍵詞:色彩藝術;商業空間設計;應用
一、色彩藝術的基本定義
色彩藝術只是現實生活中的一種物理現象的表現形式,本身并不存在什么生命特征,是通過人們的視覺感受產生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的效應,從而使人們產生豐富的聯想、想象和象征意義,例如:冷與暖、高與低、輕與重、軟與硬、明與暗、遠與近、大與小等。由于在長期的生產生活、視覺經驗的積累,色彩藝術與人的知覺相互影響、相互刺激后,就被賦予了情感內涵。色彩藝術是人類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創作表現,任何色彩藝術的表現形式都應該包含特定的情感和思想。色彩是光線折射、物體本身、眼睛、心理體驗的綜合產物,也表現出了不同人物對不同色彩的不同性格、愛好、和品味特征。色彩藝術的效應包括三個方面:物理效應、生理效應和心理效應。物理效應又稱為感覺效應,是視覺效果反應在物理現象方面的色彩表象;生理效應是通過感官器官對物理現象色彩的刺激轉化為神經沖動,傳到大腦而產生的感覺和知覺方式,如綠色代表寧靜與心曠神怡,藍色代表安靜理智;心理效應是人們長期生活形成的固有特點,對每種顏色都賦予了不同的心理暗示,如紅色使人想到火焰,藍色綠色使人想到海水與草地。色彩藝術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種實用藝術,巧妙的尋求其中的規律,可以使整個商業空間更富藝術氣息,吸引更多的眼球得到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商業空間設計的基本概述
商業空間設計,本質上來說是針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狀態與商業空間的應用特點進行分析與解讀,對商業空間內部的建筑本身進行裝飾與環境空間的設計。由于產品的種類不同,商業空間存在著不同商品的定位特點,推廣方式與銷售方法等,這樣就需要商業空間具有更加獨特的設計特點,以別致的色彩藝術分類起到更好引導消費者、增加購買欲的作用,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三、色彩藝術與商業空間之間的關系
與傳統商業空間不同,現代商業空間范圍更加的廣泛,人們對商業空間設計的要求不再單獨是溫度、光照的生理要求的需要,而是需要有品位和特色的商業空間環境,通過色彩藝術變幻的不同方式和手段的處理方法,打造出一種溝通、休閑、觀賞、與文化商業相結合的新型購物場所。故而,購物環境的舒適與否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欲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商業空間設計的主體就是商品,這就需要通過色彩藝術的搭配突出商品的個性。不同類型的商業空間其設計特點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在酒吧設計中,多選用鮮艷奪目的顏色,起到烘托、刺激氛圍的特點,而在咖啡店,則多選用素雅的色調,以營造安靜、舒適的特點。同一功能的的商業空間設計特點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與經濟條件其選用的空間色彩也是大不相同的,如高檔賓館商場,為了吸引消費者、提高的購買欲,多采用色彩鮮明華麗的時尚建筑裝修風格;而一些傳統的小吃面店則多采用色彩相對樸素的歷史建筑裝修風格。為了創造一個具有較強的聚集效應的人氣場所的商業空間設計,應以色彩藝術中美學、光、心理學等為基礎進行設計,一個沒有好的色彩藝術為基礎的商業空間設計是缺乏動力與韻味的。充分利用色彩之間的變化藝術,可以改變空間大小的視覺效果。色彩整體運用相對較淺而明亮的空間中會給人一種大于本空間實際面積的視覺感受;而選用顏色明度較低的色彩設計時就會產生低于實際面積的空間感受。色彩的變化同樣可以起到分割、延續和融合空間的效果。運用空間色彩的各種形式,可以使色彩在空間中產生豐富的變化特點或者二者相互滲透,達到增加空間的整體感和層次感,進而產生更加多元化和豐富的空間韻味感,增加審美感受。
四、色彩藝術在商業空間設計的應用
色彩藝術起著一種暗示作用,是一種包含著各種含義的濃縮信息,合理的運用色彩藝術的暗示作用,營造空間效果,調節空間尺度,調整室內光線,在商業空間的設計中營造出一種即符合空間色彩藝術的氛圍又滿足顧客情感的消費空間,從而達到引導消費者促進盈利的目的。商業空間設計的色彩基調應用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1)主體色調法,確定商品引導的商業空間相對統一的主體色調,也是對整體空間環境起大面積色彩的主要引導色,在主色調中進行改造與變換;2)重點色彩法,利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大小變化,選擇整體空間的重點色,構成整體商業空間設計的色彩藝術;3)個性色突出法,在考慮整體商業空間設計色彩的主色調的同時考慮商品個性的重要性,運用顏色的對比突出商品的特質;4)情感調色法,通過對顏色的心理感受、溫度感受以及尺度感的變化,控制消費者的視覺和行為能力,來引導消費者購買;5)色彩構圖法,充分發揮色彩對商業空間設計中的美化作用,通過對比、協調、統一、變化等措施使整體空間符合色彩搭配在空間設計的完整構圖;6)類型色彩法,不同的商業空間設計中色彩的搭配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要根據商業空間種類的不同進行色彩藝術的搭配。所以在商業空間設計中既要注意空間類型的不同又要協調好整個空間的色彩藝術,形成一個協調統一的組合。在進行商業空間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該地區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等因素,并從這些綜合因素中提煉出色彩藝術的完美寓意,獲得色彩藝術主旋律來提升和塑造出更加有內涵的商業空間設計。
作者:田亭亭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當代城市空間設計中,城市空間發展與文化融合的話題無處不在,城市公共空間是人類聚散活動的中心,是彰顯城市文化藝術的個性的空間,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刺激下,使過多的城市相繼模仿西方現代化城市設計,導致我們城市逐漸流失了自身的東方文化特色。因此“中國元素”的回歸,是人們對現代城市空間設計的渴望,中國傳統裝飾藝術是中國古代人民經過時間的洗禮,長期在生活勞作中對大自然的感悟,傳統裝飾元素內容豐富、形式繁多,并且在不斷的演變與發展中延續至今,作為重要的“中國元素”之一,這一特色元素在現代城市空間設計中的起著重要的作用。
當代城市公共空間的認知及存在問題
1.當代城市公共空間的認知
《城市規劃原理》將公共空間定義為:“城市公共空間的狹義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根據城市公共空間從社會性質而言,也可以定義為公共空間是居民娛樂、聚會、集散等活動,富有多功能、多樣性、多層次的城市空間。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一直以來是城市規劃設計的重點,人們生活工作離不開公共空間,創造高品質的的空間環境,富有特色文化和價值美學的公共空間,是理想城市空間設計的目標。
基于當代城市公共空間的開放性和流動性,也使之在不同的背景和地域下有一定的特性表現差異,城市公共空間的特性表現可以劃分為物化形態表現和精神文化表現,城市精神文化體現了人們對城市形象深層次的理解和渴望,它作用于城市空間物化形態的設計,物化形態通過城市中的街道、廣場、綠化、公園等為表現為載體,承載著本土文化的再生,進一步體現了城市文化的特點。
2.當代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在城市快速更新的擴張中,對于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城市文化的再生越來越重視,“人文”永遠是城市的靈魂,但是在當代城市公共空間中,可以發現在設計中還是存在缺乏“人性化”的設計,城市廣場僅僅只是成為了地下商場的屋頂花園,忽視了廣場為人服務的人性化空間,城市公園僅是做為居民游憩的場所,無法體現城市特色也缺乏人文關懷,部分城市景觀設施設計手法庸俗,導致城市審美情趣下降。因此,在公共空間設計中應該利用本土裝飾元素,結合當地的人文資源,將其展現到城市風貌和街道景觀里去,使城市公共空間的藝術性和適用性相統一。
傳統裝飾元素在城市空間設計中的價值體現
1.傳統裝飾的藝術審美價值
由于人們的文化風俗的地域慣性,往往容易接受本土化的文化藝術形式,全球化的今天,雖然不少年輕人對現代風格的狂熱追求,但中國的傳統裝飾圖案依舊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在服裝設計、家具設計、建筑設計等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傳統裝飾元素的影子。
在藝術形式上對裝飾元素結構進行打散、重組、變形、錯位、分離等現代藝術審美手法,將這些元素重新創新構思,打破狹隘的傳統文化思想,充分的融合當地多元文化,利用在空間設計中,形成人們易于接受的文化主題空間。
傳統裝飾植根于深厚的民族藝術內涵,傳統圖案的審美特性也有同于中國文化思想,“神似”大過于“形似”、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分析事物的藝術內涵,追求其寓意的表達。同時,傳統圖案的具象和意向結合,符合中國人的藝術審美心理,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能達到設計中和觀賞者的互動和共鳴。
2.傳統裝飾的社會人文價值
從傳統裝飾圖案可以看出,傳統裝飾藝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像蠟染、剪紙、刺繡、木雕等民間藝術都是人們對生活的理解創作出來的,富有深厚的民俗性和人文性,其中花、鳥、神、獸等元素都具有象征意義,如“魚”諧音“余”表示年年有余的寓意,“貔貅”更有招財的涵義,在當代城市公共空間中,城市街道和公園景觀多利用了傳統裝飾圖案,如成都寬窄巷子的改造設計中,保留了漢代“銘文磚”和“花紋磚”的裝飾紋飾,在主要建筑和過度空間多采用花格窗,形成景觀墻,使老巷子和現代餐廳、酒吧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時代感和歷史感并存。
另外,在色彩上也應吸取傳統裝飾顏色將其運用在當代空間設計中,營造出富有中國韻味的空間情調。一方面,在全局上可以保留地方傳統裝飾顏色的主色調,局部融入現代風格色彩。另一方面,在現代感的城市色帶基調中,可以提煉幾種傳統裝飾色彩,經過對其明度和飽和度的調整,起到在現代空間色彩中的點睛作用,既凝聚力城市色彩藝術感染力,也延續了城市歷史文化的韻味。
現代科技的發展,設計元素的國際化,越來越凸顯“民族性”元素的重要性,民族的既是世界的,在傳統裝飾藝術的發展,不斷的結合現代藝術設計手法,在圖形和精神上融合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精華,是傳遞中華民族深厚的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維系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更新的紐帶。
結語
項目地址 新加坡
項目面積1950m2
設計單位Ministry of Design
新加坡精品酒店風潮一直以來是亞洲國家中獨樹一幟的,而其潮流圣地安詳山近年來更一躍成為風格酒店的一股新勢力。這個云集了時裝買手店、家居生活用品店以及無數的精品咖啡館、餐廳、酒吧、書店的時尚街區最近又迎來了一家全新設計的酒店The Club Hotel。
The Club Hotel坐落在安祥山兩條街道相交的一個岔路口,大概是因為鄰近Club Street(客納街)而得名。酒店所在的建筑是一棟20世紀30年代風格的騎樓建筑,三面朝街的結構、奶油白的外觀、復古百葉窗,與附近的街區風景融合得恰到好處,卻又能單獨地吸引人們的眼球。酒店共有22間獨立客房,此外還包括一樓的休閑小吃吧、地中海露天餐廳以及屋頂天空酒吧。設計師通過將空間設計、空間附屬設計以及招牌設計融為一體從而編寫出一套完整的設計構想,實現品牌的概念化。同時,設計師以此套設計構想以及全球流浪達人的生活風格為參考,使整體空間形成成熟而舒適的設計風格――既國際化又不失當地特色。
Colin Seah,Ministry af Design的設計總監,這樣說道。“我們試圖將酒店設計置于新加坡以及客納街和安詳山豐富的殖民歷史這兩大背景中,我們從兩方面汲取靈感:一方面是新加坡的殖民史。例如將新加坡的開埠者萊佛士爵士的塑像擺放在入口處,塑像的腦袋隱藏在從屋頂垂下的白色布簾中,營造出‘heads in the air’(不知所措)的幽默感;另一方面是安祥山一帶作為郵政、航運中心的重要地理位置。20世紀初,中國移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將一封封渴望的信和一筆筆血汗錢寄回家鄉。我們捕捉了歷史回憶中的這一幕,并使這一移民傳統在酒店設計中得以承襲,在這里,現今的流浪者和過往的流浪者在某一刻實現了交匯。”(為了傳達安祥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設計師在空間的多處繪制了信鴿的圖案。寓示當地郵政業的發達。)
在色彩選擇上,酒店以黑白色調為主,大到墻面、地板,小到門牌號、花瓶及各種燈飾,無一例外。看不到一絲彩色印記。然而,在新加坡燥熱的氣候環境下,卻顯得相當清涼舒適。此外,設計師提取殖民歷史中的傳統設計元素并將其與現代井然有序的設計風格相結合,從而使每個房間都充滿了富有殖民時期特色而又不失雅致的美。每個房間中獨特的布局以及特殊剪裁的藝術品使22間客房各自呈現出不同的設計風格。22間客房都各自有其不同的主題,而將它們串聯起來的是墻壁上水墨畫風格的涂鴉,既有“一枝紅杏出墻來”的孤獨冷傲,又有“滿園春色關不住”的熱烈芬芳。客房內的墻面及寢具均采用白色,為了緩和冰冷感,地毯和窗簾選用了較為溫和的淺灰,而燈飾部分則以黑色壓陣。要說黑白沖撞最為激烈的區域非衛生間莫屬,黑白相間的方格地磚及墻磚再次借鑒了殖民時期的藝術風格,同時也是一種相當經典的視覺符號。
酒店在一樓大堂和屋頂天空酒吧均設有入住登記處。從屋頂的天空酒吧鳥瞰,人們可一覽客納街和中心商務區的獨特美景。此外,由Jane Yeo設計的地中海露天餐廳還包括大堂休閑區、小吃吧以及兩個獨立的功能分區。
在酒吧里休息,其實是一種文化享受,享受一種親切自然的氣氛。人們來酒吧就是需要心情釋放和宣泄。情緒對于生活是非常重要,若沒有興奮和愉悅感,人們的生活會枯燥不堪。著名情緒認知理論代表表示,外部環境會導致各種情緒產生。所以,環境對人們的情緒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酒吧的產生和發展對人們的生活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酒吧的風格與氛圍營造
1.酒吧的風格
風格、樣式和流派在現代酒吧中也有很重要得作用。抽象的風格,給感受者一種信息,使得感受者得到一定理解。酒吧風格還能夠制造情調,從而提升感受者的情緒,提升愉悅度。再者,酒吧的風格富有一定的感染力,影響著感受者和感受者的情緒。還有,酒吧的神秘性也很感染感受者,有著一定的吸引力。風格和樣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風格要通過造型樣式來體現,有形才有貌,有貌才有風度,才會形成風格,經過長期時間考驗,深受大家喜愛,還要在發展中不斷完善,這樣才會成為經典。
白色派。在室內設計中大量運用白色,構成了這種流派的基調,故名白色派。室內造型可簡潔也可賦予變化。
新地方主義派。它比較強調地方特色或民俗風格的設計創作,注重民族化、鄉土氣息,在北歐,日本挺流行。其設計特點是,因為各個地方風格百變不一,所以這一流派沒有嚴格的規則,沒有確定的設計模式。設計者可以自由發揮的限度大。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多數使用地方材料,設計特色因地制宜。現代化的而室內設備,使得功能使用舒適。
銀色派(光亮派)。此派極力追求豐富和夸張,有一種戲劇性變化的室內氣氛以及效果。他們在設計中強調的是運用現代科技的可能性,反映現代工業的生產特點,通過新的設計方法去達到銀色派想要達到的目的。
超現實主義派。在室內設計里追求超現實藝術,通過獨特的設計,不同的室內空間形式;濃重,強烈的色彩;變幻莫測的燈光效果;室內空間造型具有流動的線條以及運用抽象的圖案;陳設與安放造型奇特的家具和設備。
主題酒吧。隨著酒吧內設施與自身文化的逐漸成熟完善,泡吧一族對酒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品味也更為獨特,他們已經不僅僅只需要一個單純喝酒的地方,還更需要找到一個滿足自己情感認可的環境和地標。于是,主題酒吧逐漸變為現在酒吧的發展趨勢,并且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主題酒吧有,音樂主題酒吧,本色音樂酒吧,交友文化主題酒吧,電影主題酒吧,旅游主題酒吧,足球酒吧等等形式各異。
2.酒吧氛圍的營造
酒吧氛圍的營造是酒吧吸引目標市場的一種有效手段。設計酒吧就是在設計環境、氛圍和情調。酒吧的氛圍就是指酒吧的環境設計帶給顧客的一種強烈的精神表現和景象。包括酒吧的結構裝飾與設計;酒吧的燈光和色彩;酒吧的音樂;酒吧的服務。打造造酒吧氛圍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就在于影響消費者的心境與心情。酒吧氛圍設計既要考慮消費者的共性,又要考慮目標客人的個性。設計思路和設計的目的是營造舒適氣氛,以便展示酒吧主人獨特的風格。
酒吧多數在夜間經營,適合于有壓力、需要放松的人群來此飲酒消遣,酒吧注重輕松,個性和隱密性的。酒吧的設計意境和氣氛是十分重要的,顧客會因為喜歡某酒吧的氛圍而常來光顧。酒吧的設計上應該豐富而不繁瑣,層次分明,既有交流的開敞處,又有尊重私密的玲瓏角落,音樂輕松浪漫,色彩濃郁深沉,燈光設計偏于幽暗,宜動宜靜。優良的酒吧氛圍能給顧客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從而鼓勵消費者的惠顧動機和消費行為。色彩,燈光是營造氛圍的重要手段。具有先聲奪人的視覺藝術效果。光是色產生的原因,色只是其感覺的結果,色彩的流動在光影中誕生。光可以表現出所有事物的色彩、形狀、質地及所處環境的整體輪廓。不同的光色可以營造出不同氣氛,可以使欣賞者對舞臺形象在生理和心理過程中發生不同的感知。所以,視覺的想象不僅可以滿足欣賞者視覺上的要求,同時也可以影響到欣賞者內心審美空間的變化。舞臺上燈光的不同變化、不同光束、不同色彩這些都可以直接觸動欣賞者的內心。棉花酒吧以沉穩的灰藍色為主,以具備親和力的灰褐色為輔,其中穿插少量亮銀色,體現穩重中的活力。這幾種顏色都有很強的現代感,具有沉穩、靡麗的視覺感,彰顯了整體風格的頹廢與華麗。酒吧設計中,設計師們大多只注重室內的環境設計,往往卻忽視了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音樂,音樂可以說是酒吧的靈魂,是無形的裝飾。它以抽象的方式體現著酒吧的文化和精神,這對營造酒吧氛圍至關重要。不同的音樂會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我們要選擇與酒吧風格相適應的音樂,以適應不同顧客。現在的許多酒吧,設計中忽略了音樂,以至于沒有音樂主題,這樣就模糊了定位,影響了酒吧的形象。每分鐘60―70次的節奏,趨近零點最大。抒情,使人沉浸其中。棉花酒吧以R&B、Hip Hop、Jazz、藍調為主,這些音樂自由隨意,切分感強,很著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創性、即興性,給人的感覺憂郁而雅致,從而更進一步詮釋了酒吧樸素與華麗、個性與自由、張揚與藝術的特點。
酒吧的設計研究
1.酒吧的設計理念
以人為本。人是酒吧消費的主體,只有滿足人的生活、人的追求、人的品位,才能很好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藝術與文化表達理念。這是室內設計的一個方向或方式,自然的元素形式必須藝術化表達、才能有打動人的美感,空間必須有恰當文化承載,才會有生命力,才能經得起時代的推敲。
節能低碳理念。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的表現,也是設計發展的方向,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景觀資源,但不能破壞他。從能源、用材等各方面都主張節能、環保。
以自然為標。尊重自然,愛護自然,自然的景觀以最大視角展現在室內,自然的元素,以藝術與提煉的方式巧妙借用到室內,因為自然是最美的,也是最重要的!。
2.酒吧的各區域設計
酒吧的空間布局要合理。酒吧設計主要進行對六個區域設計:內部空間設計、門廳設計、吧臺區域設計、餐桌區域設計以及后勤區與衛生間的設計。布局設計以實用為主,充分利用空間并兼顧隱私感和氛圍感。包房內家具的設計等的擺位都要以方便客人及方便服務為首要考慮因素。
門廳。門面是消費者的第一印象,消費者會不會進來主要是看門面設計是否能夠吸引他們。酒吧是什么樣的風格與主題都可以從門面上一目了然的得到反饋。門廳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消費者能否進來的興趣,創造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因而,在酒吧氣氛設計當中,門廳是一個非常重要并且相當特殊的部分。和其他地方相比,規范的門廳入口應當從主入口就開始延伸,消費者一進門就應該第一個看到吧臺、操作臺。這樣會使消費者對酒吧有種先入為主的深刻印象。門廳的本身也具備一種宣傳得作用,外觀上應非常吸引人。門廳有3 種功能,它給顧客以第一印象,是形成格調的角落,是顧客對酒吧氣氛的感受的開始。是接待客戶的地方,既要溫暖、熱烈、深情,也要美觀、高雅。
內部空間。結構和材料構成空間,采光和照明展示空間,裝飾為空間增色。內部空間酒吧內部空間的設計成為酒吧設計根本內容。以空間的布置感染人,以空間容納人,這也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要求。
吧臺。在室內設置吧臺,必須將吧臺看作是完整空間的一部分,而不單只是一件家具,好的設計能將吧臺融入空間。吧臺的位置并沒有特定的規則可循,設計師通常會建議利用一些畸零空間,如果將吧臺融入當做主體時,便要好好考慮動線走向。良好的設計具有引導性,無形中使居住往來更加舒適。
后勤區。后勤區包括辦公室、服務臺、收銀臺、以及廚房。強調的是動、線的流暢,同時還要方便實用。其中廚房的設計是比較重要的。通常情況下酒吧是以提供酒水飲料為主的,所以在設計上與一般餐廳廚房的設計會有所不同。簡單的吃食,廚房的面積占很小一部分。有的小酒吧,沒有單獨的廚房,工作場所全部在吧臺內、由于直接接觸顧客的視線范圍,所以要整潔干凈,操作相對隱蔽。滿足功能,空間布置緊湊。要給顧客親近的視覺效果。
關鍵詞:色彩設計物理效應心里效應
中圖分類號: TU9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言
色彩之所以如此美麗,就是因為顏色之間存在著豐富的對比關系。而顏色的形象又是由色彩的要素(即色相、明度和純度)決定的,因此色彩的三要素十分重要。
室內空間設計中可以利用色彩屬性來營造氣氛。同一色相的顏色,可以用明度的變化產生對比;同一明度的顏色,也可以用不同色相或純度產生對比。為了增加空間色彩的活躍氣氛,也可使用對比色或補色。使用高明度色彩可獲得光彩奪目的氣氛;使用低明度的色彩和燈光,往往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使用純度較高鮮艷的色彩則可獲得一種愉悅的空間氣氛;而使用純度較低的灰色調可以給人安靜和祥和的空間氛圍,色彩同時也是一種語言,通過不同的色彩語言,表達不同的色彩功能。
1、室內空間中色彩的物理、心理效應
色彩是一種物理現象,通過人們的視覺感受產生一系列的類似物理和心理的效應,形成豐富的聯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如冷暖、遠近、輕重、大小等,這不但是由于物體本身對光的吸引和反射不同的結果,而且還存在著物體相互間作用所形成的錯覺。另一方面,色彩在對人產生各種生理反應的同時也會引起不同的心理聯想,如莊嚴、輕快、剛強、柔和、富麗、簡樸等,造成不同的心理反應。認識這些不同的心理反應的現象,是進行色彩設計必不可少的工作。
1.1室內空間色彩的物理效應
1.1.1色彩的冷暖感
由于色彩設計對空間的參與和設置將決定性的表現出某種特定的情調氛圍,不同的室內環境有不同的心理要求,恰當的色彩使用對室內活動、服務功能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
a.在室內空間設計中,可以運用色彩的冷暖感來設定空間。如酒吧、KTV的設計可以大量運用暖色調色彩來烘托其熱烈的氣氛。
b.餐廳的色彩一般宜用干凈、明快的色系,常用偏黃暖色系為主調,以刺激人的食欲。但一些特殊定位的餐廳,如海鮮餐廳,也會用海鮮的顏色為主色調突出其經營特色。冷食店的色彩也常用藍、藍綠、藍紫等冷色系為主調,使人在炎熱的夏天有心理上涼爽的感覺。
c.休息室的色彩可以采用明度適中的色調來營造一種平和,舒適的環境,能使人心情放松,精神舒緩。
1.1.2色彩的距離感
不同的色彩可以給人產生進退,遠近凹凸的感覺,根據人們對色彩的感受,可以把色彩分為前進色和后退色。一般情況下,暖色系和明度底的色彩給人后退凹進和遠近的感覺,利用色彩的距離感可改變室內空間不理想的比例尺度。
1)對層高較較低的室內空間,頂棚造型除了不宜太繁瑣外,在色彩的處理上可以用白色或比墻面淺的高明度色彩來提升頂棚視覺高度空,層高較高的空間可以用比墻面稍暖和深的近感色來裝飾頂棚,減弱空曠感降低頂棚視覺高度。
2)在室內空間設計中,可以利用色彩的距離感強調和突出重點,比如可以用鮮艷的顏色和其它前進色作為主體背景和展示物的色彩給人造成視覺的沖擊。
1.1.3色彩的尺度感
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相比冷色與明度低的色彩既有擴散膨脹的作用使人感覺物體相對顯的大,而冷色與明度低的色彩有收縮和內聚作用,會使人感覺物體相對顯得小。恰當地運用色彩這種性質可以改善室內空間的效果。
a室內空間相對較小的房間,墻面裝修適宜用明度較高的淺色材料,使室內空間相對顯的開闊。室內空間柱子過粗時宜用深色來減弱體量感,柱子太細時,宜用淺色來增加體量感。
b同樣的空間,室內色彩協調統一,會使空間顯的寬大,室內色彩對比強烈,會使空間顯的擁擠。
1.2室內空間色彩的心理效應
顏色對人的心理狀態有著它特有的神奇作用,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意志。
色彩是由光照顯現的,沒有光即無所謂顏色。色彩的強弱變化充滿著節奏與情調,所以不同的顏色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海洋、冰雪給人的感覺是清涼寒冷的,陽光、烈火卻給人以溫和的感覺。紫紅色富有刺激性,能使人振奮精神、注意力集中。藍色調來自天空、大海,能讓人心胸開闊,使人感受到誠實、信信任與崇高……)。
2、室內空間色彩設計的基本原則
人類進入某個空間的最初印象一般來自于色彩色彩,色彩設計在室內空間設計中能夠起到改變空間效果的作用,給人帶來某種視覺上的影響。色彩設計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為室內空間的設計服務,從而達到最佳的空間設計效果。
2.1形式和色彩服從功能
色彩設計應滿足功能和精神需求,使人們感到舒適。
認真分析每一空間的使用性質,使用對象不同或使用功能有明顯區別,空間色彩的設計必須有所區別。
2.2力求符合空間構圖需要
室內色彩配置必須符合空間構圖原則,充分發揮室內色彩對空間的美化作用,正確處理協調與對比、統一與變化、主體與背景的關系。
色彩的主色調對室內氣氛由潤色、陪襯和烘托的作用。
室內色彩的設計要體現穩定感、韻律感和節奏感。
對比與調和—空間色彩設計組合的基本規則。同色相的顏色,也可以用明度變化產生對比;近似色和鄰近色的運用,有利于組成和諧的色調;為了增加空間色彩的活躍氣氛,往往使用對比色或補色,但要運用主色調來進行統一。
2.3利用室內色彩改善空間效果
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空間尺度、比例、改善空間效果。
例:天頂、墻體顏色—對空間主色調的影響最大,是構成空間色彩基調的主色彩,直接影響著空間光源束的發散。一般選用反射率較高的顏色,用色明度以不低于7~9級為宜,地面色則以中等(5~7級)明度為宜,利于襯托空間內主體和陳設物色彩。當然明度略低(或純度較高的)墻體和地面色,也可以與淺或中性色的陳設物形成對比,這主要因環境的不同功能而異。
2.4注意民族、地區和氣候條件
符合多數人的審美要求是室內設計的基本規律。
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習慣、文化傳統和歷史沿革不同,其審美要求也不相同。
因此,室內設計時,既要掌握一般規律,又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環境的特殊習慣和氣候條件。
2.5注意光對色的影響
不同的光源會對色彩產生不同的影響,光源和照明方式會帶來色彩的變化。加以靈活運用,可營造出神秘、新奇室內業氛圍。
很多室內空間設計中十分重視室內燈光照明效果,用燈槽和反射燈,讓光亮的裝飾材料反光折射,營造出光彩奪目,豪華絢麗,人動景移,交相輝映的效果,更增加室內空間間中豐富的光亮迷幻氛圍效果。
a、舒適感與注目感—是環境設計的色彩心理氛圍和色彩所烘托的空間調性,它包括建筑圍護體所采用的表層用色和空間光源(自然光或人工光)的補光處理。舒適感于注目感是室內環境表層用色的基本要求,一般說來,過分強烈的色彩刺激(大面積)容易引起人的視覺疲勞,但過于單調統一的色調也會使人感覺乏味。
b、照明—是空間的基本構成之一。光線有人造光源與自然光源之分,前者是“照明”,后者“采光”。空間用光要達到人生理、心理和空間使用的要求,使人獲得有效的色彩視覺感。如用光的明暗(生理要求),用光的冷暖(心理要求),用光的功能(使用要求)等應按照具體環境的特定要求從整體上考慮。
c、材質的選用與處理是確定環境空間視覺認識與心理影響的基礎。同一材質由于不同色彩,同一色彩由于不同光照;同一色彩同一光照由于不同反光,會造成人不同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感應。色彩在材質上的表現可直接改變材質的輕重、軟硬、樸素、華麗感;甚至大小、遠近、動靜感等的心理反應,對材質的選用及處理應考究對環境主題、實用功能的襯托和影響作用。
色彩是室內空間設計中的魂靈,并不是單一而孤立的存在的,各具功能特點的色彩會彼此影響,只有遵循一些根基的原則,才能更好地使色彩處事于整體的空間設計,達到更完美的下場,締造出布滿情調、協調舒適的室內空間。
關鍵詞:娛樂休閑;主題氛圍營造;包間主題設計
一、KTV主題包間的發展前景
由于娛樂市場的激烈競爭和不同消費者的不同消費品味,主題包間的環境設計要求更個性化、豐富性。一定要有自己獨具特色的主題氛圍和包間環境,通過室內環境及刻意營造的主題氛圍來吸引顧客,而且隨著娛樂消費人群的不斷增加,消費需求也變得更加多樣化。KTV主題包間環境設計要發展,只有不斷創新,多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與時俱進,創造一個出主題鮮明、個性時尚、有品位的主題包間環境,才能迎合廣大消費者的消費品味,適應市場需求。主題性空間設計起源于國外,對于中國室內設計而言還算是新鮮領域,如今我國室內裝飾設計行業競爭激烈,加上國外設計師的涌入,主題性空間設計為中國室內設計提供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血液,是我國裝飾設計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二、KTV主題包間的鮮明性
KTV主題包間的主題性設計在于強調對“主題內涵”的表達,以一個鮮明的主題賦予一個私密空間另一種含義,創造出別樣的視覺和心理感受。KTV主題包間要有獨具特色的空間形態、合理的色彩搭配、恰當的燈光氛圍、多樣化的材料肌理等等。這些元素會成為獨具特色的主題包間的標志,喚起消費者精神欲望并刺激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若主題包間設計是以卡通夢幻為主題的,主要營造卡通夢幻場景。從特定的一系列的卡通劇提取卡通建筑,卡通人物,卡通動植物等元素并將它們運用到主題裝飾中,使KTV主題包間具有濃濃的卡通夢幻氣息。當消費者置身其中,自然地回味起童年兒時的快樂,和夢境中浪漫溫馨的童話世界,同時激勵生活不振的人們看到希望,重拾信心,不斷向前。
三、KTV主題包間環境氛圍營造
(一)利用色彩進行主題氛圍營造。
色彩對于休閑娛樂空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感性元素,色彩依附于物體作用于人的感官,能夠對人造成一種心理效應。色彩以鮮明而又直觀的方式表達人們內心感受。一般設計師使用深色調表現環境的靜謐,而淺色調表現包間環境的清爽和明快。例如炫酷主題KTV中的足球主題的包間,包間內以黑白色為主色,黑色六邊形的圖案與熱愛足球的消費者達成情感的共鳴,一下子就把握住顧客的心理變化。各國國旗的有序的排列,增強室內色彩感,彌補了黑白色的枯燥感,營造了激情足球的主題氛圍,點燃消費者的娛樂激情。2008北京主題包間,包間的主題含義主要表達了08年的北京奧運會,包間內以中國人崇尚的紅彩為主,彰顯了中國幸福祥和、吉祥美好的中國夢。墻的一面是“舞動的北京”的奧運會徽,紅底白字,紅色被演繹的格外強烈,激情奔放。還有與五環的相同顏色的藍色、黑色、紅色、黃色、綠色的五個吉祥物依次懸掛在墻面上,豐富了空間色彩感,增強了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氛圍,體現了熱鬧和諧的環境氛圍。
(二)用材料與肌理進行主題氛圍營造。
材料通過視覺和觸覺特征表達主題氛圍,同一種材料經過不同的加工方式,可以呈現出多種多樣的視覺效果。例如對玻璃應用,有的設計師喜歡用未經加工的玻璃表現干練優雅的氛圍,而有的設計師則擅長對玻璃進行深加工制作成磨砂玻璃和夾絲玻璃等表達神秘感和獨特性的特點。每種材料都有其特有的視覺感受和觸覺特征。例如皮革,手感舒適溫順同時又彰顯高貴和優雅;不銹鋼則具有現代感,干練而不奢華;布料則柔和休閑,讓人感覺親切舒適;未經處理的石頭則充滿原始的野蠻和剛勁。
(三)利用陳設進行主題氛圍營造。
陳設品在裝飾設計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裝飾手段,其樣式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多彩。意義就是為了表達主題內在涵義和精神文化內涵。作為娛樂休閑場所,陳設品的需求也尤為重要,主題包間不但要有必備的基本的茶幾、沙發、酒杯、電視屏等功能性陳設,還要有例如字畫、雕塑、花瓶以及與主題相關的裝飾性陳設。這些都應圍繞著KTV主題包間進行選擇,從而表現主題包間的主題環境氛圍。
結語
主題性設計在某個方面上而言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作為一個設計師對于主題藝術的理解和表達是不同于消費者和投資者。設計師作為一個詮釋藝術、實踐藝術的個體,擁有自身對藝術的理解和表達方式而投資者則只看重利益。所以,缺憾是一個始終難以抹去但又不可忽視的構成部分。即使這樣,但是作為設計師本質的目的,就是通過裝飾設計來滿足投資者的盈利目和滿足消費者的娛樂欲望,以及設計師對藝術理想的表達,這三者最大化的認知感。
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消費觀念的提高,主題性包間設計必將成為未來娛樂場所裝飾設計中的主流。上海藝術考察一行,在田子坊里發現一些酒吧等娛樂場所以的紅磚墻體、老照片、精巧復古的鐵藝燈營造了懷舊主題氛圍。主題包間滿足了當前人文化多元化的需求,滿足人們對于內心精神世界的美好向往,體現了當代人對時尚個性的追求,主題包間的設計在未來娛樂空間裝飾設計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參考文獻:
[1]吳鵬. KTV室內空間設計研究[D].南昌大學,2011.
[2]廖夏妍. 室內主題空間設計方法的研究與思考[D].西南交通大學,2008.
[3]李林. 室內主題空間色彩設計[J].廣東建筑裝飾,2008(4):87-89.
關鍵詞:綠色主題餐廳;餐飲空間設計;綠色設計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社會大生產的出現,人們在工作學習之余,渴望得到全身心的放松,而豐富多彩的餐飲文化也就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了。當今的餐飲空間設計不再僅僅是技術、視覺上的設計,更是心理與情感的設計。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須借助個性、新穎的文化內涵和環境來贏得市場,這是一個新的方向,也是餐飲業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體現。
一、綠色主題餐飲空間設計理念的提出
時間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如今人們都想方設法地來規劃自己的業余時間,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使得人們往往體力透支、精神壓力巨大,這不是城市中喧囂的燈紅酒綠的生活方式所能緩解的。人們也不再需要那種只是單純為了飲食、休息而營造的餐飲空間,而是需要遠離每天機械化的生活和工作的環境,需要一個能放下所有顧慮和戒備,并且能去觸摸陽光和新鮮空氣的餐飲空間。如果將綠色主題餐廳設置在與周邊森林和水庫相結合的環境中,就餐者會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忘卻“真實世界”中的一切憂愁和煩惱。在青山綠水的圍繞中,清新的泥土氣息以及大自然固有的親和力,能使人們遠離城市的嘈雜與喧囂。這樣的設計也更人性化,與就餐者的需要更貼合。在這里可以靜靜地聆聽風兒的呼吸、鳥兒的竊竊私語,可以細細品味紅花綠草的撲鼻芳香。在這里,閉著眼睛,用心去感受,每個人都能找到自我。綠色主題餐廳在整體設計方面不僅僅是以“個人”為中心,而是運用單純樸素的語言詮釋原生態中帶有簡約意味,給就餐者一種全新的體驗和視覺感受。其裝飾材料應以木質為主,在軟裝飾的選擇上不會刻意地向選擇森林中單一的大喬木或者中小型灌木,相反,植物種類的多樣和顏色的變化會讓人目不暇接,酣暢淋漓。這樣細膩、清雅的設計風格會讓整體氛圍“慢”下來,與自然的混搭散發著的是新奇和別具一格的品質。而且在裝飾語言上,其以植物和花卉為主的裝飾元素,更加突出綠色主題。因此,綠色主題餐廳的功能應該趨于多元化,應該在空間結構和綠色理念上大做文章。
二、綠色主題餐飲空間的功能劃分
綠色主題餐飲空間的等候區、公共就餐區以及觀賞區等可采用動靜結合、開敞與私密相結合的大膽設計。為了更加突出設計的主題,可采用暖色調的燈光、精致的餐具以及逼真的樹樁造型燈具等與幽雅寧靜的就餐環境相呼應的設計。為了更好地營造舒適、自然的就餐氛圍,綠色主題餐飲空間應更注重細節的表現,主要體現在墻面植物的鑲嵌式造型,以及的水泥地面上的逼真的鮮花地板等。這些設計意在讓就餐者融入其中,產生共鳴,從而達到真正放松的狀態,收獲一個綠色的心情。門臉是綠色主題餐飲空間最先映入眼簾的部分,一個好的門臉可以吸引顧客的目光,起指引的作用。綠色主題餐廳在設計上可采用高大喬木樹干的造型,組成類似山洞的形狀,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引起顧客的興趣。入口左側設標志性LOGO,其在白色墻面的襯托下會更加醒目。入口兩側以及上方的枝干造型可采用淡雅的藍色的燈光,以豐富顧客的整體視覺感受。門臉兩側可選擇種植梧桐樹搭配低矮的灌木,更顯得靈動而具有生氣。梧桐被視為靈樹,傳說能引來鳳凰,古詩有云:“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同時,高大的梧桐樹會讓前來就餐的顧客產生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綠色主題餐飲空間前臺的設計在整個空間中也很重要,前臺代表了一個餐館的臉面和形象,同時也是給顧客的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前臺的設計可采用簡化的樹林形象作為收銀臺的背景,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收銀臺的設計可大膽采用富貴竹與鵝卵石相配合,讓顧客一進門就感受到滿眼的綠色。光明的背后就是陰暗面,自然采光的不穩定性讓人們不斷探索新的光源。在封閉的室內空間中,氛圍和意境的營造離不開光的配合。為了更好地突出壁畫以及墻體上鑲嵌式的植物,整體可采用大量的射燈。射燈的使用可以降低就餐環境的亮度,這樣的光照設計使顧客的眼睛感到舒適,能夠很好地避免顧客形成對比眩光。綠色主題餐飲空間包房中造型各異的吸頂燈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整體的設計風格。吊燈在桌面上形成均勻的光線,既不會阻擋顧客交流視線,也能營造出柔和、愉快的就餐氛圍。在室外以及門頭的設計中所使用的熒光燈在晚上可以起到很大的導向作用,熒光燈較之其他燈的特點是光效高、顯色性好、壽命長等。新穎的造型搭配色彩斑斕的熒光燈形成的燈光效果可以在夜幕降臨的時候給顧客一種溫暖的感覺。
三、綠色餐飲空間主題氛圍的營造
為了更能體現出綠色餐飲空間帶給人們的放松和溫暖感,在其主體部分的一邊可采用借景的手法設置一個露天的走廊。走廊的盡頭直接貼近真實的森林,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讓顧客一伸手就能接觸到陽光,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粗糙樸實的青磚鋪磚搭配鵝卵石質樸又不失優雅;可設置水體迎合空間,這種動靜結合的設計,讓整體空間增添了趣味性。廊架外植物組的設置讓這條“綠色走廊”更豐富多彩。特定的空間氛圍的營造離不開色彩的運用。綠色餐飲空間中的色彩設計同樣也可以加深顧客對餐廳的整體印象。當然,在一些細節的設計上可大膽地使用一些強烈的冷暖對比色,在包間設計中也可大膽嘗試一些自然界中不常見的顏色,比如深藍和大紅色,給顧客營造一種出其不意但又都合情合理的效果。不同的色調會給人帶來不同的色彩感受,深色的青磚搭配清新淡雅的軟裝飾在暖色調的光線下,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撲面而來。為了更好地滿足設計需求以及提高空間的使用率,在家具陳設的選擇上,樣式豐富、布局靈活是首要要求。餐桌、餐椅等在不同的就餐空間都各有不同。藤制的、竹編的、原木的等,都要利于空間的通透性和布局的靈活性。在公共就餐區的前半部分,家具的陳設可以中規中矩,再配合木地板和青磚的混搭鋪裝能使整體氛圍顯得更加沉穩。公共就餐區的后半部分在裝飾榕樹的遮擋下可形成一個較為私密的自由空間。在家具的選擇上也應該更靈活一些,矩形的餐桌和質地輕盈的餐椅可以使空間更靈活多變,以大大增加空間的利用率。在等候區以及包房的設計中,可大量地使用地毯、簾幔等織物陳設,以起到烘托、隔音等效果,能更好地配合整體的裝飾效果。入口、包房走廊的景石以及中小型植物的擺設可增強空間的藝術層次,形成別具一格的裝飾效果,使就餐者充分感受到自然、輕松的氛圍。
四、結語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愈加豐富,但與此同時,人們也被龐大而冷漠的工業環境所吞噬。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越來越需要更綠色、更溫馨的富有生命力的空間。而綠色餐飲空間的設計正是為滿足此需求而生。其本著讓顧客感到放松、感受自然的宗旨,無論是從入口的前廳還是到最后的露天走廊,都在營造出一種綠色的靜謐的氛圍。并通過花、草、小植被等的排列與組合,力求一種空間的連續以及視覺上的沖擊力。當然,其并不是一味地在模擬一個很逼真的森林場景,更多的是一些從“森林”中得到的啟發和靈感而延伸出來的設計。我們感恩大自然無私地為我們奉獻著綠葉和空氣,同時我們也應該感謝每一個大自然中的每一個場景都是一幅很美的畫面。綠色餐飲空間設計也在追求這個目標,無論是什么季節,什么角度,都應能通過每個設計元素來展現一種輕松而又溫馨的畫面。在空間布局上,綠色餐飲空間沒有設置過多的桌椅板凳,而是追求一種靜雅幽遠的空間氛圍。世界上沒有相同的葉子。所以在包間的設計中,各有各的特色和主題,力求給顧客帶來新的感受。無論是青磚墻還是素雅的手繪墻,還是簡單的圖騰紋樣的燈罩和隔斷,這樣精致簡潔的特色一定會讓顧客感到舒服、輕松。綠色餐飲空間天花的設計也應別出心裁,不管是植被覆蓋的吊頂還是樹干樣式的的裝飾龍骨,搭配清新的植被擺設創造出一種大氣、靜雅的環境,這樣既豐富又恰到好處,賦予餐飲空間更強的感染力。
作者:李東墨 王麗娟 單位:煙臺南山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嘉秋.休閑餐飲空間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2]唐婉玲.酒吧餐飲空間設計專家——陳德堅[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
[3]林玉蓮,胡正凡.環境心理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4]張乃仁.設計辭典[K].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5]巴拉班,杜羅徹.成功的餐館設計[M].關忠慧,譚建華,譯.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6]熊建新,支林.現代室內環境設計[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關鍵詞:高校食堂;多功能餐飲空間;空間設計
高校食堂作為校園建筑,是校園文化的載體,能賦予大學生生活、學習、交流的空間。食堂的室內設計是對其建筑設計的繼續,隨著高校的發展,其室內環境不再是低要求、低標準。在滿足功能多元化的前提下,如何塑造有序的、有特色的餐飲空間,實現與校園整體建設相融合成為了高校食堂室內設計的重點。筆者希望通過對大連理工大學博留公寓食堂的室內裝修設計的解讀,為該類建筑的室內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 工程概況
筆者于2012年參與大連理工大學博留公寓食堂一、二層學生餐廳部分的室內裝修設計。學校為加強支撐與服務保障的建設,2012年在博士生、留學生公寓區內建成一座以餐飲為主,學習、活動為輔的食堂。該建筑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圖1)。地下一層為消防和倉庫使用;一、二層為學生餐廳,其空間設計均為最基本的三段式(廚房操作區、備餐候餐區、餐廳區),相互平行并無交叉操作間。三層為接待餐廳和宴會廳,相對于一、二層檔次較高,受用人群以教師為主。在沒有宴會或大型活動時,開敞宴會廳作為教師餐廳,以自助餐為主。每層設有獨立衛生間。一層令配有超市、咖啡吧、辦卡室。該建筑主要為滿足博留公寓區的學生及教師的生活需求,功能輻射面積較廣,受用人數多。
二 設計理念
高校食堂的主要服務對象為學生和教師,室內設計在借鑒優秀餐廳案例的同時又應有別于一般的商業餐飲。體現校園文化特色,把握就餐區的空間尺度,依托原有建筑空間特征,避免就餐區域的劃分過大或過小而給人們造成不便。靈活組織高效、便捷的交通流線,及時疏散食堂內大量瞬間人流,平衡各樓層的使用人數,提高空間使用率。室內形態設計應突顯高校食堂的現代感。注重界面的劃分和空間的動靜結合,分析人們就餐心理,合理擺放家具陳設,選用恰當的材料。注意室內空間的舒適性、美觀性,創造出簡約質樸的室內風格和有秩序感且通透的使用環境,使空間和功能和諧統一,提升就餐環境品質。
三 設計應對
(一)就餐心理影響平面布局
就餐心理因人而異,有的學生喜歡和友人交流,形成熱烈的討論氣氛;有的學生觀望心理較強,希望占據空間內有利的位置以便觀察四周;有的學生在就餐或學習期間不希望被打擾,也不想過多的交流。但是不論哪種心理需求,使用者都希望處在一個受到保護的空間。因此,無論是在餐廳、酒吧,還是圖書館,只要存在著共享空間,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優先選擇靠墻、靠窗或是靠隔斷的地方。原因就在于人的心理需要安全感,需要被保護的空間氛圍。這就是心理學家德克?德?瓊治提出的“邊界效應”理論。博留公寓食堂針對不同心理需求對餐廳進行了合理的劃分,融入子母空間設計(圖2)。依據原建筑平面與售飯窗口的布置,將一、二層的就餐空間先規劃出主要通道并利用隔斷、柱子進行整體劃分,把開敞的就餐空間劃分成多個區域。通過家具靈活多變的擺放,形成不同的小空間,這些開放和半圍合的空間結合起來,使整個餐廳的中心區域相對自由開放,邊緣空間相對安靜,室內空間更富有層次感和趣味性。
(二)便捷高效的交通流線
餐廳內的人流最為集中,是整座建筑空間內的重心。在設計中應注重功能流線的合理安排,強調合理的功能布局和空間尺度。博留公寓食堂的入口門廳貫穿兩層,通透且面積適中,給進入建筑的人群一個緩沖空間,部分人會通過門廳內的樓梯進入其他樓層就餐。餐廳內垂直于入口方向又分別設置了四條主要通道,以便直接抵達售餐窗口。為方便就餐者快速找到桌椅就餐,在半圍合空間內又規劃出多條輔助通道,提高了餐廳內的通達性。
(三)合理運用色彩和材料
人們總是最先用視覺來感受環境,而環境中最先闖入人們視線的就是色彩。色彩運用的好壞不僅影響視覺美感,還影響人們的情緒及工作效率。而不同的材料能體現出不同的質感,可以渲染及強化環境氣氛并影響人的心理。因此,在塑造空間意境時,既要重視面層材料的選擇和肌理的表現,還要運用合理的色彩調節空間氛圍。博留食堂在顏色的選擇上主要以暖色調為主。材料則根據食堂的特殊性多為易清潔材料,方便及時清理,避免影響學生的正常使用。因此地面磚選用米白色拋光玻化磚,墻面選用白色乳膠漆結合面磚飾面。
隔斷選用仿木紋棕色優質防火板,桌面都為暖色為主的優質防火板,其他配套設施也都便于清潔。在天花的處理上,一、二層都選用米白色鋁板,并將做好的環形和圓形造型懸掛于其中,涂以不同顏色的乳膠漆,使天花具有跳躍感(圖3)。
(四)室內空間恰當的人際距離
食堂座位布局要整體考慮空間設計、使用要求、人體尺度,還要符合環境行為心理。利于學生正常交往的同時要保持適當的人際距離。根據人類學家霍爾所提出的四種“人際距離”有意識地安排,使餐桌的布局形成多種不同的交往氛圍。博留公寓食堂內的家具寬敞舒適,如高靠背的卡座,長條高桌等現代家具。根據空間的平面布局的特點,自由開放的區域多為高桌或休閑餐桌,安靜的區域多為沙發卡座。部分仿皮面的座椅給整體環境帶來了溫馨感。餐廳內的矮隔斷或高靠背,使各個餐桌都有自己明確的領域感、私密性。人們坐在窗邊就餐,視野開闊、光線充足,是一種愜意的空間體驗和享受。
(五)人性化設計的滲透
室內設計中人性化的設計包括立面、天花、地面的細部裝飾,整體色調的處理,和照明設計等,這些均是設計時考慮的重點,但要真正體現人性化還應從功能細部設計入手,為就餐者提供明亮開敞、尺度適宜、色彩清新的就餐環境。博留公寓食堂相比本校以前的食堂有了明顯的改善與突破:過去僅在就餐時才開放使用,而現在是全天候開放,為學生提供學習和交流的空間,內設Wi-Fi,滿足學生用網絡的需求。餐廳內有專門的櫥柜提供餐具,學生在就餐后可主動將餐盤送至指定餐具回收窗口,專門負責回收餐具及剩飯的工作人員將垃圾和用過的餐具及時送至操作間處理。這樣,餐桌上基本能保持整潔干凈,工作人員只需定時清潔桌面和地面。就餐區的人行通道也可以控制在最小尺度,工作人員不需要再在餐廳中往返運送餐盤,而影響人們的食欲或是形成通道堵塞。這樣不經意的細節已經形成良性循環,可見設計前期調研的重要性,方便通過分析總結后反映在實際設計中。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食堂不再是功能單一的就餐場所,已經由傳統模式向功能多元化轉變。筆者想通過對大連理工大學博留公寓食堂的設計,讓我們明白做室內設計時不僅考慮平面布局、色彩材質選用的設計,也應是對生活方式、心理需求、行為方式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一個優質的空間場所。
參考文獻
[1] 王秀玲,付杰.餐飲空間與就餐心理探討[J].山西建筑,2007,33(24).
[2] 喬峰,孫艷.室內空間設計中環境心理的研究及應用[J].建筑知識,2007,27(3).
[3] 徐園.高效、有序、人性化的學生餐廳設計[J].長沙大學學報,2005,19(3).
[4] 廉鵬,張德勛.高校餐飲建筑內部空間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29).
[5] 郭琳琳.高校食堂大型餐飲空間的內部設計及改造探析[J].建筑?建材?裝飾,2009,10(9).
[6] 李舟.高校食堂與室內設計[J].重慶建筑,2003,(2).
[7] 林濤,錢海平,崔光亞.功能擴張、角色轉換后的高校食堂設計――山東大學東校區學生食堂設計札記[J].華中建筑,2004,22(2).
[8] 鄒宏玉.麥當勞餐飲空間的設計要點探討[J].山西建筑,2007,33(15).
[9] 黃萬埔.淺談室內設計中的心理空間[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8,(8).
照明是餐飲空間設計中獨一無二的、最重要的因素,因為不合適的照明設計會消除其他所有因素的效果。在餐飲建筑的設計中,照明設計又是室內設計的重要部分,通過良好的照明設計可以創造出宜人的就餐氣氛,使室內光環境與餐廳的菜系、風味、檔次、風格相得益彰。下面談談餐飲店照明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應該注意的問題。
餐飲的照明方式
照明方式包括:一般照明、分區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四大類。餐廳照明主要采用一般照明、混合照明以及局部照明三種方式。一般照明是對餐廳室內整體進行照明,不考慮局部照明,使就餐環境和餐桌面的照度大致均勻的照明方式。這是風格簡潔,顧客群相對大眾化的餐廳經常采用的照明方式。混合照明,即由照度均勻的一般照明和針對就餐面的局部照明所組合而成的照明方式。這種照明方式層次感強,并形成一個只屬于該桌客人的光照空間,經常用于中高檔餐廳的照明設計中。酒吧、咖啡廳的照明方式則采用局部照明,這是一種為了強調特定的目標而采用的照明方式,通常指某點或很小的面積。酒吧中照明可僅用于桌面和陳列展示部分,通過局部的重點照明將人們的視線吸引到有文化氛圍和體現情調之處,從而形成視覺的趣味中心,以創造酒吧的自身個性。
餐飲空間的照度和亮度
一般來說,宴會廳的照度較高,營造熱烈莊重、金碧輝煌的氛圍。快餐廳的照明也要充足,突出其明亮、簡潔的空間特征。風味餐廳的照明就要比較適中,照度過高,一切清晰可見,眾目睽睽之下,讓人感到缺乏私密感;過低又不能滿足人們的就餐需要,最好的辦法就是按照功能區域,照度拉開梯度,餐桌面和展示空間照度可以高些,相反交通空間和過度空間照度可以低些。而酒吧的室內環境一定要暗,追求幽暗朦朧,靜謐而充滿神秘感的氣氛,對燈光的運用要作到“惜墨如金”,有的時候僅用燭光就可以達到它的照明要求,同時又體現了酒吧脫俗的情調。
餐飲店照明的光色和顯色性
從室內照明設計的范疇來看,低照度的空間應采用低色溫光源,隨著照度的提高宜選用色溫較高的光源,否則就會產生悶熱的感覺。但是,在餐廳的照明設計中,無論照度的高低,都宜選用低色溫光源(采用混合照明方式的餐廳,可以將高色溫的一般照明和低色溫的局部照明搭配使用)。這是因為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已經習慣于在白色而明亮的光線下生產勞動,并在此條件下形成高頻率呼吸、心跳的身體機制。相反,到了晚上,人們習慣于圍坐在溫暖的篝火旁交流、休息,此時人們會處于低頻呼吸,放松而舒適的身體機制。而大多數餐廳都是要創造舒適而溫馨的就餐環境,為了適應人類長久以來所形成的習慣,我們最好選用偏暖色的光源。這樣,不僅在室內會形成溫馨愉快的氣氛,從透明的玻璃窗溢出的溫暖的光線與熱鬧的就餐人群形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還能吸引著路上的行人前來就餐。
除了光源的光色外,其顯色性又是室內照明設計的另一個重要指標。為了使食品和飲料的顏真,應該選用顯色指數較高的光源。根據《建筑照明設計標準》,餐飲類建筑室內照明光源的顯色指數Ra應不小于80。因此,在餐桌附近的局部照明,多選用顯色性較高的三基色熒光燈(包括節能燈)。Ra值較高的暖色照明環境,食品(如肉、菜)顯得比在日光照射下更加新鮮誘人。
餐飲店的燈具選擇與布置
照明設計的最終效果,還要通過照明燈具去實現,不僅如此,照明燈具還是室內陳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而言,餐廳經常用到的燈具包括:臺燈、吊燈、壁燈、筒燈、格柵熒光燈盤以及反光燈槽等幾大類。
臺燈和壁燈一般作為氣氛照明或一般照明的補充照明。在很多主題餐廳中為了避免呆板的單一照明,常在整體照明中增加幾盞臺燈或壁燈來補充臺面照度的不足,并豐富了空間的層次。但由于這兩種燈具的位置比較低,要做好燈具的遮光處理,避免在人的視線范圍內產生眩光。
吊燈常用于面積較大的餐廳和檔次較高的宴會廳。由于其照明的廣普性,主要用于一般照明。它的最大特點是位于餐廳室內空間的中心,再加上它是空間中最明亮的物體,因此往往是人們視覺的中心,它的造型和風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餐廳的品位和檔次。例如:有些宴會廳為了表現貴族氣質,就采用了華麗的水晶吊燈。有的以海洋為主題的風味餐廳,特地設計了魚型吊燈來表達設計思想。在有些使用筒燈或熒光燈作為一般照明的餐廳,也可以使用吊燈作為補充照明。這個時候餐桌上方的吊燈尺寸與餐桌的大小有關,沿餐桌縱向長度方向,根據燈數等比劃分,吊燈大小不可大于這個長度的1/3。吊燈安裝高度為餐桌上方60厘米左右為宜
燈光是餐飲店堂的重要物質要素。燈光的功能與食客的味覺、心理有著潛移默化的聯系,與餐飲企業的經營定位也息息相關。作為一種物質語言,與餐飲企業定位相適應的光源能有機地襯托餐飲企業的個性和風格,因此,餐飲企業的燈光布置是一個整合的過程,要正確處理明與暗、光與影、實與虛等關系。
上海當代藝術館Museum 0fOontemporary Art Shanghai藏身于有上海浦西城市“心臟”之稱的人民公園的綠蔭之中,在這喧囂都市的一隅寧謐中又新增了一個特有的藝術化生活空間:三層的“藝術實驗室ArtLab”。
“藝術實驗室Art Lab”的概念、是西班牙藝術家阿莉西亞?弗拉米斯Alicla Framis提出來的,這也是她在上海實施的一個新的藝術項目。阿莉西亞Alicia,邁克爾?林MIchaelun,羅斯瑪麗特羅克爾RosemarieTrockel,島袋道浩Shimabuku和辛克萊Sinclalr等人士,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Estetique Relation”概念,他們認為,藝術是一種能讓人們走到一起的工具。他們努力打破藝術和其他領域問的界限,并試圖將藝術普及到每個人,將藝術還原日常生活。“藝術實驗室”便承繼了Alicia的藝術理念,試圖將空間打造成一個多元藝術文化的聚集地,讓人們聚集在一起享受藝術,所以這個空間應該是類似于藝術館和博物館的公共空間:人們可以在那里聽講座,看演唱會,欣賞藝術作品,與好友聚餐。
每年,Art Lab都會以不同的主題更新整體空間設計。今年的主題是人造自然Artiflcial Nature,這種靈感源自上海當代藝術館的建筑前身:人工暖房。整個空間由三部分組成鮮亮,明快并伴有藝術氛圍與創意靈感的藝術酒廊空間,高雅,尊貴、溫馨的餐廳空間,清新,開闊,陽光。休閑的露臺空間。
在二樓,沿著樓梯,伴隨西班牙畫家Silvia prada的波普鉛筆畫步入三樓,眼前豁然一亮,無數的色塊跳八眼前,心情也隨之放松起來。旅法藝術家Michael Lin創作的地面彩繪,靈感取自經典布料,以夸張的手法將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人造面料,以鮮麗的色彩進行了重新演繹。在一眼望去的白色酒吧臺的背景處再次見到了Sivia Prada的巨幅鉛筆畫波普藝術家Andv Warhol和RobbieWilliams等主流偶像的肖像。
在一片簇擁的色彩中,讓人很難分清哪是凳,哪是桌。幸虧還有白色“漂流瓶”作標記,順著它的指引,展現在眼前的是中國藝術家楊泳粱用一張張現代都市攝影作品,經過后期處理所創作的“人造自然”作品融入了重重山水云霧之中。
如果說,中國藝術家向京的兩尊躬身在角落內顧鏡自憐的女像,會讓我們在“方便”之前能生出幾分自娛,那么,香港藝術家曾建華直接在盥洗室內,用綺麗的波普式花朵圖案暗藏種種恣意的文字,就更是將富于美感的圖形,同無所顧忌的文字內涵所形成的趣味性的對比,推到了極致,
在“人造自然”的主題下,包括著名藝術家艾未未,向京在內,來自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瑞士,美國,朝鮮,日本和中國的20多位藝術家和設計師從世界各地紛至沓來,在這里無限制地揮灑著靈感,無論是墻面,地板,家具,乃至于洗手間,讓整個生活空間都成了一處讓人易于親近的袖珍藝術展覽。這或許更能印證“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論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