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頤和園教學設計

頤和園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01 09:09:1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頤和園教學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一、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開展有效教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通過課內外大量閱讀,才能提高學生的文化、思想素養。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課內外閱讀的方法。

1.學會精讀。閱讀分為精讀和略讀,略讀是粗略地讀,為的是博采,精讀要讀透讀懂,精讀和略讀相輔相成。讓學生學會精讀,就是引導學生從作品的語言表達和思想內涵去分析、積累、背誦,培養學精讀感悟的能力,讓學生做到讀書與思考同步,即讀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如教學《白鵝》時,我就貫穿了這種讀書方法的教學。首先略讀,掃除文字障礙;接著熟悉讀,大概了解課文內容;最后精讀,了解文中寫了白鵝的什么特點、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的,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邊讀書邊做批注,不懂的地方反復讀,或是和同學、老師交流。通過這種教學,學生掌握了精讀的方法,并懂得喜歡的文章應該從哪些方面深深地了解。

2.學會選擇讀書。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個高尚的人交談,讀一本壞書比不閱讀還糟糕,因此,對于小學生課內外讀什么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和家長有選擇性地購買、閱讀書籍,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擴大其閱讀視野。如在閱讀課上,我問學生:你平時是怎樣買書的?是爸爸媽媽幫你買,還是你自己挑選?挑選的時候有什么樣的標準?經過一番討論,學生明白讀書就要讀好書,不能亂讀書,有些書籍并不利于成長,并總結出選好書的方法:讀一些世界名著、兒童讀物、關于學習的工具性書籍等。書籍浩如煙海,讀書人僅是一葉扁舟,盲目地讀書,會使人迷失方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心情、心境,以及閱讀能力,向學生推薦不同的書目,并指導學生吸收不同書籍的優秀之處。讀富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成語故事、歷史故事或名人傳記時,要讓學生學習書中人物的精神品質,感悟書中的深刻道理;讀優秀文學作品時,要引導學生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背誦優美片段,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讀科普類作品時,要讓學生聯系生活,注意觀察,做到學以致用……此外,還要讓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字典、詞典是不說話的老師,它們在養成讀書習慣的過程中,起著巨大的作用。長期以往,學生便會根據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有選擇地讀書,并能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書中,要學到什么!

3.學會寫讀書筆記。閱讀只單純去讀是不夠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我在指導閱讀時要求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作好讀書筆記,增強讀書的效果。同時教給學生寫讀書筆記的方法:①摘抄原文。閱讀中遇到好詞佳句進行摘抄,以加強語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②提綱式摘錄。要求學生寫出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③寫讀后感。閱讀時引導學生抒發讀書感受,評價文中的人物、事件、語言等,并記錄下來,久而久之,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已達到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和能及時抒發自己感情的能力。

二、科學設計教學,開展有效教學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進行的活動,要想提高文學作品教學的有效性,除了學生的努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1.有效提問,感悟文本。適時有效的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只有充分利用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課堂教學的節奏和方向,突出授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從而成為課堂的主導。學生則會根據教師的提問,有選擇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上,使自己的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從而更好地走進文本、感悟文本、對話文本。教師可以采用抓題眼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抓關鍵詞句提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抓主要線索提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如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提問:“崛起”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讓中華崛起?為中華崛起應該從哪些方面做起?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書,深入了解了當時說這話的原因和志向,并了解到,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能做的只有好好學習。

2.巧用評價,激活課堂。新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正逐步由單一的教師評向多元評價轉變,也就是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作為教師應緊緊抓住課堂評價語言這一法寶,在教學中利用文本的內容進行巧用評價,激活學生的情緒,創造一種美妙的語境,讓課堂評價語言這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評價方式真正發揮其獨有的魅力,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如教學《頤和園》一文時,采用當導游的方式鼓勵學生讀書,不同的導游要有不同的鼓勵和批評,如“你精彩的講解把我和同學們帶到了美麗的頤和園?!薄皬哪愕闹v解中,我了解了頤和園的美麗,可是,我覺得頤和園特別亂,建筑沒有規律,想一想是不是介紹的有點問題?”“你介紹頤和園的景點時很有順序,我和同學們好似跟你游了一圈頤和園似的,真棒!”通過這樣具有指導性和鼓勵性的評價,學生更容易走進文本,了解文本。

第2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美感教育 問題 應用 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美感教育與教學資源的不斷整合,滿足了教育改革的要求,是閱讀教育是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從而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全面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美感教育存在的問題

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美感教育的應用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師缺乏正確的美感教育觀,導致美感教育的效果非常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本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根據小學語文教學中美感教育應用的情況來看,美感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不注重美感教育的有效應用,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根本無法達到教學目的。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學生的閱讀資料越來越多,學生對課外作品的閱讀興趣遠遠高于課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致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非常差。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沒有自己的真情實意,全是根據虛擬題材胡編亂造,給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全面發展帶來極大影響。

(二)美感教育水平不夠

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沒有對美感教育進行深入的理解,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導致小學語文教學中美感教育水平不夠,學生無法真正理解課本上的知識,對于課文中提到的相關情景不能全面構思,致使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沒有清晰的思路、沒有豐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根本無法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使美感教育的效果非常差。

(三)美感教育活動較少

語文一門聯系較廣、內容較多、應用型較強的學科,想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就必須不斷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開展各種美感教育活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但是,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美感教育應用的活動較少,學校相關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學生根本不能全面了解到美感教育的重要性,在實際生活中無法真正提高審美能力,因而,不能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真正意義。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美感教育應用的策略

(一)注重教學設計,健全課程體系

首先,必須提高師生對美感教育的認識,增強美感教育意識,以促進美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給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全面發展提供可靠保障。教師注重提升自我綜合素質修養,根據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深入研究美感教育的內涵和意義,以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然后,將課本中優美的詩句、情景、畫面和文章結構的經過提煉出來,主動教學設計,不斷健全課堂體系,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用生動的語言、激情的教學方法,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認識語言的魅力,從而參與到美感教育的應用中,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不斷提高。

例如,在進行《荷花》的課堂教學時,提前讓學生預習,并自己去尋找與荷花相關的詩詞、語句,讓學生提前對荷花有初步了解,然而根據文章結構,介紹作者的寫作意圖,運用情景設置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作者描繪的意境,最后,讓學生選取文中優美的句子進行分析和理解,同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勾勒荷花盛開時的場景,以此增強學生對美的感悟。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將荷花描寫的生動、形象,仿佛荷花也會說話,采用擬人的手法描繪出荷花開放時的場景有多美。根據文中的句子,讓小學生了解到荷花生命力的頑強和荷花盛開場景的壯觀,從而達到陶冶小學生情操的目的。

(二)開放課堂教學,培養審美能力

在充分應用美感教育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必須注重開放課堂,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根據不同的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采用構建詩意課堂教學模式、問題入境教學模式、圖文入境教學模式和音樂入境教學模式等,以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知識點,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美感。例如,在進行《頤和園》的教學時,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分別在課文中找出描寫宮殿、堤岸、長廊和大殿的句子,讓學生用心身體會優美文字所帶來的心靈震撼,感受頤和園的美麗,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協作能力等不斷提高。通過自己揣度和學習,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文中的人物思想,以及課文所要表達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注重實踐聯系,提高教學質量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充分應用美感教育進行語文教學,教師必須注重實踐聯系,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和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審美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的審美創造力和探索精神,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真正提高。例如,在進行童話故事的課堂教師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安徒生聽話集》,短小的童話故事蘊含了豐富的哲理,故事情節簡單易懂,可以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強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拓寬學生的閱讀思路,使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現代教育中,美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使語文教學資源得到不斷拓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拓寬美感教育的教育途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注重小學語文教學中美感教育應用的重要性,給小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清華.王陽明的美育思想與當代小學語文教學[D].四川師范大學,2007.

[2]歐雯.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第3篇

一、構建學習型組織——培訓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為了使教師能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信息時代真正走出一條現代化教育的教學新路,我校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提出“終身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事事學習”的要求,從上而下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采用多階段、多渠道、多層次的培訓方式,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業務能力、信息技能和信息素養。

(一)、進行素質教育、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和培訓。抓好每月四次的業務學習,舉辦了《素質教育觀念提要》、《新課程理念的學習與實踐》、《自主學習的真諦》、《合作學習的操作要領》等教學講座,并組織教師參加處新課標培訓,對照課標尋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找新舊教材的異同,為教學實驗的開展鋪路奠基。

(二)、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

1、3月,學校組織全體任課教師參加了計算機初級培訓,參加的教師利用每天半天時間和雙休日進行學習,全員取得山西省計算機等級證書。學校成立了課件制作組,課件制作組每周二下午二節課后由趙海英老師輔導培訓開展活動,信息技術教研組每月進行一次教研活動,

2、暑假期間,學校對全體課任教師、行政人員分期進行了powarpoint培訓。趙海英老師具體承擔了輔導任務,他不僅備課認真,而且講解耐心細致,使90%的教師能運用powarpoint制作教學課件?!摧o導錄象〉

3、選派電教能手趙海英、王鍵參加處flash、網頁制作的一級培訓,再由他們對電教骨干進行二級培訓。希望能以點帶面,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水平。“非典”時期,利用學生放假,我校又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制作課件。

不斷的學習、培訓、探索和研究,使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我校電教教師在各級賽講中取得優異成績,谷鳳利、趙曉虹、鄭貴平、郭春梅被評為市、處級電教能手,劉江梅、秦寶金在教育處組織的五項全能技術比武中分別獲得了單項第二名和第四名的好成績。

二、加強教學科研——深入研究兩個課題

教育要創新,科研是關鍵。我校承擔了省電教館“十五”課題和全國“十五”綜合實踐活動兩個課題的實驗和研究。

(一)、在教師中開展大課題研究.“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建構雙主----創新課堂模式”是把教學手段的革新和觀念更新有機結合,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教學模式,實現教師角色,學生的地位(被動接受----主體),媒體的作(演示工具----認識工具)教學過程(分析講授-----發現探究)四個轉變,力爭手法,學法創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素質和實踐能力。

首先,成立了校長全面負責、教學校長具體負責、教導處組織實施的課題實驗小組,明確職責,加強管理。同時,我校學期初有電教計劃,學期末有工作總結,使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并不斷總結和提高。

第二、為增強課題的實驗實效性,我們將實驗課題分解成若干課題,分階段、有重點進行研究實驗,上學年,已完成第一階段----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的研究,積累兩期個案。上學期進入第二階段的實驗——應用信息技術,變革學習方式,為緩解教師對課題研究的為難情緒,化難為易,使教師拾階而上,我們將階段實驗課題層層分解,形成課題網,分解成若干小話題,作為每次教研活動的內容,特別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作為教研活動的一個重要的話題,每次必議。使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的關系更加緊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第三、開展“四個一”競賽活動。

1、每學期組織一次全體教師參與的“創新杯”電教賽講活動,全面驗收現代教育技術與各科教學整合的情況。每節課郭萬春老師都負責錄象,課后回放錄象,學校組織教師進行自評、互評、修改、完善,將優秀課例的錄象資料歸類存檔。

2、每學期組織一次自制電教教材的競賽活動?,F代教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離不開大量的教育教學內容相匹配的電教教材,僅憑購置是難以達到這一目的的,因此,我們鼓勵教師自己開發,制作電教教材,并以活動促學習,以競賽促提高,現已積累了豐富的電教資料。我校趙海英、王鍵自制的課件《血液循環》獲省三等獎,《昆蟲》、《開國大典》獲其中《血液循環》獲省三等獎,《昆蟲》、《開國大典》《10以內數的認識》《荷花》獲市一二等獎,綜合活動課件《猜生肖》獲市三等獎,《燃燒和滅火》《圓的周長和面積思維訓練》一等獎。王鍵輔導的多媒體書籍《動物世界》獲處二等獎,市三等獎。(演示部分自制課件《龜兔賽跑》。

3、多媒體教學環境下教學 設計競賽活動,并擇優向上推薦。在全國比賽中,我校已先后有谷鳳利、趙曉虹、劉江梅、曲艷婷獲得了優秀設計獎。

4、每學年寫好一份課題研究總結,及時總結實驗的成敗得失。組織課題實驗交流,談實驗心得,創新個案,現已征集優秀案例100余例。

當然,各種競賽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排隊和獲獎,最終是要通過這一手段促進信息技術與各科教學的整合,使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整合不是簡單的疊加,要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獲取知識、探索問題、協作討論、解決問題和建構知識的認識工具。并在設計制作及應用中努力做到“四優化”:一是優化教學導入;二是優化教學過程;三是優化構建知識結構,四是優化課堂練習。

1.創設情境,導課激趣。如,音樂課(趙曉虹)《甜甜的咧》一課。課伊始,教師播放課件演示,配以充滿的導語和動人心弦的音樂,使學生的情感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為下一內容的學習做好情感鋪墊。再如,自然課《影子》教師通過讓學生在投影上展示課外學會的手影游戲,激發了學生探究影子形成的欲望。

2.提供信息,豐富表象。如高曉霞語文〈頤和園〉一課的教學,根據我校學生家庭條件不好,沒有去過北京的實情,教師在課上演示了一組頤和園的鏡頭,不僅再現了文中的情景,而且課文以外信息的提供,更加豐富了學生的認識,頤和園的美景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

3.導學演示,強化理解。劉江梅數學課《圓的面積》一課,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擺拼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在此探究基礎上的導學明理,通過課件演示,使學生進一步歷經了推導過程,了解了知識形成,產生的過程。(演示課件)

4.人機互動,參與探究。郭春梅《我給同學畫張像》,設計的課件交互性強,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使他們通過在計算機上選、拼人物五官,直接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在處美術電教課賽講中獲一等獎的第一名,并不是我校的教師素質和課件制作就比兄弟校好多少,主要是教學設計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教師將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整合的恰到好處。(演示課件)

(二)在學生中開展小課題研究。

藍天綠水、鳥語花香是人們共同向往的生存環境。但是陽泉的環境,特別是礦上的環境卻讓人憂心忡忡。我校本著“小處著手,大處著眼”的原則,在學生中開展了以環保為主的系列小課題研究活動。如《關于廢電池危害的研究》的研究中,同學們紛紛到書店、圖書館查找資料,同時學校的電腦室公開向學生開放,方便學生資料的查找,在教師的點撥指導下,學生在網上了解到一節廢電池對人類造成的巨大危害:投入大自然,就會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價值,污染60萬升淡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這些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數字深深地震動了學生,責任感、使命感油然而升。他們走向大街小巷,宣傳廢電池的危害,積極回收廢電池1358節,并寫信向市長建議在我市建一個廢電池回收處理站。

目前,我校已積累了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案例、小課題報告十余篇,其中王素芳老師指導的《關于廢電池危害的研究》獲山西省一等獎,并發表。杜俊利指導的《早餐與健康》獲處一等獎。

三、創造條件——進行三項建設

(一)硬件建設

良好的設施設備是發展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基礎。近幾年來,我??朔涃M不足的困難,傾斜于信息技術教育的投入,不斷完善和充實硬件設備,累計投資40余萬元,為我校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1、多媒體綜合電教室:裝備了液晶投影儀,實物展示臺、多媒體計算機、錄象機、dvd機、功放機、卡座為一體的多媒體程控系統。

2.電子備課室配備有兩臺服務器和8臺教師用機。

3.學生計算機室配備有20臺學生用機。

4.語音室配備有48座學生學習系統。

5.班班設有兩機一幕,另有兩個教學班電視機進入課堂。

此外課件制作中心配備了攝象機一臺,多媒體計算機兩臺,錄放象機兩臺,彩色噴墨打印機、視頻采集卡、光盤刻錄機各一臺,用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研制。

(二)軟件建設

在硬件設施基本到位的基礎上,我們加大了對軟件的投資力度,采取了購制與自制相結合的辦法,經過幾年的積累,購置了科利華校長辦公系統和科利華語、數備課系統軟件,現有教學配套投影片128盒(含五年制投影片),保證每兩個班有一套,錄象資料456盒,錄音資料200余盒,cd----rom資料30盒,vcd光盤120盤。以上軟件平均每兩個教學班一套,此外還自制覆蓋所有學科的投影片600余框,開發研制錄象、計算機課件近百例。學校還訂購了《中國電化教育》《中小學電教》《山西電教》等刊物,以提高教師業務知識水平把握省內外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

(三)校園網站建設

去年我??朔藛T緊缺,經費減少的困難,想方設法籌建校園網站,為校園網絡建成及城域網開通做好準備。王鍵老師為此付出很多,僅多媒體素材庫就加班加點忙了三個月時間,并建成了優秀網站目錄,方便了教師網上學習、課堂運用,為教師開發研制多媒體課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展示校園網站主頁)

四、講投入更講效益——抓好四個方面的運用

我校硬件軟件累計投入幾十萬元,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最大限度發揮電教設備及軟件的功能,提高使用率,是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我校主要從課堂教學、電子備課、網上學習、電子辦公四個方面去抓電教的運用。

1、課堂教學

我們對各科教師提出常規媒體如錄音、投影運用要經?;?,錄象、vcd、計算機每月不少于兩次;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要適時、適量、適度,有機整合內容和手段。既不能只靠一支粉筆一張嘴進行“人灌”,也不能為電教而電教進行“機灌”,而應該輔助教師,作為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發展的一種手段。并制定了《電教運用考核制度》,電教員記錄各科教師運用錄象、計算機、vcd的情況,班級日志記錄日常教學各科教師運用電教的情況,并通過調查問卷、學生座談等進行核實和了解,學期末匯總考核。目前我校的電教應用覆蓋率達100%,教師覆蓋率達90%以上,課時率達60%以上。

2、電子備課

我校要求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開展“電子備課”“網絡備課”,即把一些優秀的案例放在公共的資源庫中,教師隨時可以去電子備課室瀏覽,調用,借鑒,從而發揮資源共享的優勢,減輕教師的負擔,讓教師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主動、自覺地提升教學實踐中合理的成分,少走教學彎路。為充分利用每一臺計算機,我們根據教師的上課時間的不同把教師交錯搭配,4人一臺機,這樣教師電子備課時就不會出現人多機少、人少機閑的情況。

在校園網站隨意點擊一位教師的照片,你會發現他的個人資料包,內容有電子教案、教學 論文、自制課件、習題設計、網上下載等。學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教師的電子備課情況進行檢查,表揚先進,鞭策后進。

3、網上學習

我校已加入寬帶網,周三和周五為上網時間。寬帶網的開通為我校這所偏僻的小學打開了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戶。教師通過網上學習,網上下載,獲取了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為教師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實施插上了金色的翅膀。

4、電子辦公

我校教導處、團隊工會、辦公室、電教室等各部門都配備了電腦,我們把各部門的資料、信息技術工作方面的計劃、總結、財產賬簿,借用登記,資料目錄等集中于計算機的管理之中,逐步實行無紙化辦公管理和辦公資料的共享,既節約了紙張和時間,又方便了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第4篇

【關鍵詞】活動設計 課堂教學 任務型教學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新教材的前言部分一開頭就寫道:“..設法通過有實際意義的、饒有趣味的、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密切聯系的活動進行教學”初高中英語教學大綱進一步明確要求并強調:教師“要設法創造交際活動的情景,..使他們能積極參與言語實踐活動”,教師的任務是“組織好課內外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所以英語教學是一種動態教學或活動教學,教學過程是交際活動過程。只有從組織教學活動入手,大量地進行語言實踐,使英語課堂交際化,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課的成功之處主要在于教學活動的巧妙設計與精心組織,活動不僅使教師的創造精神和教學藝術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升華,更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習潛能得到了明顯的增強和更好的發揮。

現根據多年對活動與活動教學研究的成果與經驗,就英語教學活動設計的基本要求與組織方法做初步的探討和分析。

一、活動設計的基本要求

1.活動應體現主體與客體的一致

這里的主體指學生,客體指活動內容。教師在設計、組織活動時,既要準確把握學生的英語基礎、年齡特征、心理特點、態度情感,又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等因素,盡可能使主客體協調一致。教師應根據主客體的實際情況,精心考慮活動內容與形式,尋找到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最佳結合點,使學生能夠參與,樂于參與,從而使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2.活動應體現科學性與實踐性的統一

活動設計必須科學合理,且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思想性?;顒觾热菁纫S富多彩,又要適時適量;活動形式既要多種多樣,又要新穎有趣?;顒右忻鞔_的目的和任務,每堂課的每項活動應該直接針對這節課的某一項目標,完成某一項任務。活動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要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開闊視野,培養民主合作精神,有利于形成科學世界觀、高尚道德情操和文明習慣。活動是一種動態過程,是進行聽說讀寫語言實踐的具體行為?;顒咏虒W要求在語言活動的同時,人的五官四肢都參與活動。要盡可能使所有的學生都投入到活動中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要鼓勵學生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掌握英語。

3.活動應體現階段性與綜合性的結合

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將階段性內容與綜合性內容結合起來。要根據每個單元的語言項目和教學要求,有計劃、有重點、分層次地組織活動,以確保規定內容的完成?;顒硬荒苊撾x所學的內容,但也不必局限于新授的內容,而應前后聯系、新舊結合,采用螺旋式或循環式的方法,做到既有利于新的語言技能的形成與擴展,又有利于已學知識、技能的鞏固與提高?;顒釉O計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先單項后綜合,先模仿后運用,先語言活動后交際活動。隨著學生知識水平和語言能力的增強,活動的難度可逐步加大,其綜合性和復雜程度可逐漸提高,使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得到更有效、更全面的發展。

4.活動應體現繼承與創新的結合

國內外對教學活動的研究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我們的前輩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既要注意繼承那些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活動形式,又要吸收現代交際法中確有成效的課堂活動組織方法,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根據新的教學內容以及變化了的環境、條件和教學對象,對某些活動方式加以調整、改進,創造出新的活動形式。

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是一項創造性勞動,它既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也體現了教師的敬業精神。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活動形式;同一內容,也可創造出多種不同的活動,而不同的活動又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活動應精心設計,精益求精,常搞常新。好的活動會使教學工作變得輕松愉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活動設計的方法

英語課堂活動類型大體可分為三大類:①呈現活動,即呈現新的語言內容的活動;②練習活動,指新語言項目呈現后所進行的旨在訓練聽說讀寫技能的活動;③交際活動,指運用所學語言交流信息以共同完成某項任務的活動。

活動的設計應包括以下幾個基本要素:① Purpose,即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② Skills,指活動所側重訓練的聽說讀寫中某一個或幾個方面的能力;③ Level,指活動的難度,即該活動適合何種水平、層次的學生;④ Materials,指活動中要使用的文字、圖片、實物和各種相關的資料和教具;⑤ Procedure,指活動的先后程序和具體內容;⑥ Number of Players,即活動中的人數控制和分組安排;⑦ Variation,指活動組織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已設計好的活動內容和形式進行修改和調整。

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教師無論教什么內容,首先要對教學內容進行一番認真細致的構想和設計,然后通過加工整理,把這種構想的軌跡、設計的思路用文字符號記載下來,形成教案。從本質上說,教案只是設計的結果,備課才是教學設計的過程,反映出那種動態的教學構想的思維流向。所以探討英語課堂教學設計,首先必須研究英語教學備課。英語教案設計的科學性,首先取決于英語教師備課的科學性,就是要堅持英語教學備課的科學性、目的性、針對性、計劃性和預見性原則。英語教師一是要熟悉《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要求,領會精神。二是要了解學生,教學的緣起和歸宿就是教會學生學,英語教師的職責不僅是“to teach our students English”而且應是“ to teach our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要明白學生需要學什么,怎樣學,就必須了解學生。三是要鉆研教材,整體把握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的要求,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四是要確定教法,通過研究教材,科學處理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案。

我以設計新標準初二英語上冊 Module two Experiences的課堂教學活動為例:

〖教學內容〗 I have ever had a fantastic experience.

〖設計理念〗遵循任務型教學的基本理念,從意義到知識開展教學活動,同時發展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加強語言實踐,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培養合作和創新精神。

〖活動目標〗

1.復習一般過去時,引出現在完成時,加強語言實踐。

2.能夠運用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較為完整地敘述一段經歷。

〖活動準備〗

1.老師和學生分別帶來一些小時候或旅游的照片。

2.準備歌曲 Yesterday Once More或 Auld Lang Syne的 DVD。

3.課上需要用的表格等材料。

4.把全班同學分為幾個大組,每組 5~6人,各組均有一位組長。

〖活動過程〗

Step 1.Warming up(listen to the song:Yesterday Once More).

首先以自己為例引出話題:

“On Saturday I went to . with my friends, and it was so interesting that we almost forgot the time to take the bus back. Yesterday I first had a good rest and then went to the××× restaurant and had a big dinner. It was so delicious.”

Draw the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 tense.

Then ask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about you?

How was your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

Let the students introduce briefly how they spent the last weekend and know more about the past tenses.

Step 2. Revision

列出 Unit 1中出現的部分動詞,讓學生注意其過去式和過去分詞,如: is-was-been, go-went-gone, play-played-played, visit-visited-visited, help-helped-helped, stay-stayed-stayed, do-did-done, enter-entered-entered.

Step 3. Presentation

(I)Introduce your trip in the summer holiday briefly, e.g.:This summer holiday, I went to. drawing the students’attention to the tense and places of interest.

(II)然后以下列問題導入: How was your holiday? Where did you go? Was it interest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What places of interest do you know about Beijing?

Collect information from the students:Beihai Park(北海公園) , The Forbidden City(故宮) , Beijing Zoo(北京動物園) , Tian’anmen Square(天安門廣場) , The Great Wall(長城), The Summer Palace(頤和園) , The Haven’s Temple(天壇), etc.

And list them on the blackboard.

讓學生對照課文中的圖片找出相應的風景區。學生進一步熟悉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并了解北京的景點。

(III)Show these pictures to the students,and lead-in“have/has+“already, ever, never”+動詞過去分詞。 ”haven’t /hasn’t+動詞過去分詞+ yet.

I have ever been to.

I haven’t ever been to.yet.=I have never been to.yet.

Have you ever been to.? Yes,I have./ No,I haven’t.

(IV)To make some sentences using the above expressions.

(V)Then the teacher say her experiences with present perfect tense.

I have had a wonderful time in China. I’ve done so many things! I’ve gone to Beijing and visited the palace museum. I have seen Beijing opera. I’ve eaten roast duck, too. It’s very delicious! I’ve also taken many photos of stone animals. There’s only one thing I haven’t done yet:I haven’t climbed the Great Wall!

Step 4:Comprehension:

(I)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down their experiences.

(II)Group work:

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成員開始互相展開照片并介紹自己的旅游經歷。

(III)Doing a questionnaire about experiences:

Check the things they have done or haven’t done.

(IV)調查結束后,學生開始整理所獲得的信息,準備匯報。

Step 5:Report your survey now.

(I)Wei Ming has been all over China by plane. Her father is an Air China captain, so they fly to different places for their holidays.” My favourite place is Mount Tai. But I also like the beaches in Sanya.” Is there anywhere she hasn’t visited? ” I’ve never been to Shanghai!”

( II) Han Li has been to San Francisco in the USA. His grandparents live there and he visits them every Spring Festival.” I like San Francisco very much because there’s a lot of see and do there. I’m at home in Chinatown!” says Han Li.

(III)..

這是進行語法練習的活動,它把枯燥乏味的語法講解變成了生動活潑的自主學習活動,而且使聽說讀寫的訓練緊密結合,真正達到了讓學生在學中用,在運用中掌握英語的目的。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英語的活動是與聽說讀寫密切聯系的,在具體的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好聽說讀寫的活動,課堂活動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和互助互愛的課堂氣氛對活動的成敗至關重要。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尊重學生,了解學生,保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活動中真正體驗到自己作為主體的尊嚴感。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參與、合作的能力不斷增強,使他們身上蘊藏的學習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使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

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教師必須牢記教學是人的活動,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人的因素應當成為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依據。要想取得英語課堂教學的成功,教師首先應該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用先進的教學思想統帥教學方法。英語教學改革,歸根結底就是教學思想的改革。其次,教學目的決定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為教學目的服務。英語教師必須注重通過教學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言運用能力。再次,英語課堂教學設計還要受到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此外,教師要善于自我設計,揚長避短,發揮創造性。

參考文獻

1 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 .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 .教育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3 Barbara Carvill, Ph. D. & Helen Westra, Ph. D,1996

4 肖坤 .初中英語“三 P”活動教學實驗報告 .中小學外語教學, 1997(8)

5 Junior English for China.PEP/LONGMAN, 1997

第5篇

【關鍵詞】 場地特性;地域文化;景觀設計;項目教學法;城市公園

基金項目:西南林業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項目“項目教學法在設計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以《景觀設計》課程為例”成果之一(項目編號:yb201108)

設計的本質是反映生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缺乏對場地和地域文化尊重的景觀空間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目前,國內的景觀設計在全球化的沖擊下,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態勢中,大量存在西方化、概念化、雷同化等問題,不尊重場地和地域特色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對景觀設計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在尊重場地特性和傳承地域文化的基礎上開展景觀設計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就是通過筆者的教學實踐,探討如何在具體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通過課程教學體系的設計,開展教學活動。

一、傳承地域文化和尊重場地特性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特定區域內所具有的綜合文化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狀況、建設狀況,更包含了此地區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所形成的獨特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

景觀扎根于不同的地域文化沃土之中,應呈現千姿百態的變化。然而在高速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地域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尤其城市快速更新與擴充的進程中,這種破壞尤為嚴重。正如馮驥才先生所言"我們感到自己的城市越來越陌生,別的城市越來越熟悉"。地域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強化和保護地域特征也是保持城市個性化的重要手段。

場地由具體的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水系、建筑和構筑物和人的活動組成,蘊涵了豐富的文化。這些物質的總和決定了環境的氣質和氛圍,即場地特性。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在追求速度的同時,許多項目忽略了場地特性,涌現出大量"千園一面"的景觀設計作品。而景觀設計只有充分尊重其所在場地的內在物質特征和精神,才能創造出具有特定場所感和人文精神的空間環境。

二、教學設計

(1)采用項目教學法組織教學

在當前的景觀設計教育中,大多采用虛擬的課題開展設計教學。設計課題往往封閉與孤立地進行地塊內的設計,過分強調項目本身而忽略其與周圍現有環境之間的關系,學生缺乏地域和基地分析的基本訓練,這無疑不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模式。

采用項目教學法組織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可以很好解決這一問題。選擇實際存在的、當地的、具有典型性的項目作為教學的內容開展教學,有利于學生開展地域文化和場地特征的調查,激發學生對設計項目周圍環境的關注。通過調查研究,針對性地開展設計,解決問題。

(2)教學內容和過程設計

在項目設計教學中,分為三大步驟:第一,指導學生通過調查和分析,提煉場地特性、挖掘地域文化;第二,做相關案例的收集與分析,學其所長;第三,提出設計構思、展開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方案進行調查、思考、分析、控制、篩選與決策,一步步推進方案。

我們把"調查和分析"這部分內容,作為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后續的設計都是在這些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來開展的。對地域文化和場地特征的調查可以從不同維度和不同層面展開。(見圖1)

從空間角度來看,基地地形、水系、動植物、土壤,基地周圍的交通、人流狀況、地形地貌、綠化、材料、資源和建設狀況,所在地域的氣候和場地微氣候都是調查的內容。因為每一塊場地所具有的獨特的特質是景觀設計最寶貴的資源,應該在設計中仔細和恭敬的給予回應。從時間維度來看,場地的過去、現在,曾經和正在場地上發生的事件是場地的記憶。這些記憶通過民間傳說、民間習俗、歷史事件、歷史名人、風土人情、等表現出來。挖掘區域文化,理解了地方文化的特性,才有利于創造和維持地域和場所的文化內涵。

三、課程教學實例

在如何培養學生尊重場地特性,傳承地域文化的正確思維模式的問題上,近兩年筆者做了些嘗試。下面以本校09級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為例具體闡述。

為便于考察、體驗場地,在教學中,選定位于昆明市盤龍山水新城入口的一個城市公園項目作為教學設計的課題。給學生的基本資料如下:該項目位于昆明市盤龍區,北京路以東,7204公路以北。基地整體形態呈斧形,占地7.4公頃,用地性質為城市綠地。

將學生進行分組。以3-5個人為一組,自行組合,并選定組長。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帶學生到場地進行踏查。考察基地地形、水系、動植物、土壤,調查周圍交通、人流狀況,周邊的地形地貌、綠化、材料、資源和建設狀況,了解所在地域的氣候和場地微氣候。用手繪、剪貼等方式,將調查的結果以圖文結合的方式表達出來。

2、指導學生查閱資料、到附近去走訪,了解場地的過去、現在,了解曾經和正在場地上發生的事件,找尋場地記憶。收集項目所在地域的民間傳說、民間習俗、歷史事件、歷史名人、風土人情、等,挖掘區域文化。

教學過程中,同學們收集了不少關于場地的文化信息,了解這塊場地的前世今生:項目所在的位置早年間是稻田,近十年變成了耕地,至今依然有些菜地保存在基地中。同學們去考察的時候,恰好看到附近的居民在其中耕種,一幅美麗的田園景象。附近有匯集了鄉土文化的"百年集市"龍頭街;有蓊蓊郁郁、密不透風的竹林而聞名的竹園村;有盛產土陶的瓦窯村;更有傳說中有"神龍盤踞"的龍泉鎮、龍頭村,這里的一顆印民居歷史久遠,古色古香,西南聯大時期,眾多文化名人聚居于此?;乇焕ッ鞴?六河"之一的金汁河環抱,盡管"黃花入河,如金汁然"的景象已消失殆盡;緊鄰基地是是云南省最早的廣播電臺,昔日的輝煌已經不在,但它依然默默發揮余熱,向東南亞一些國家傳播中國文化。這里是云南省開始中外文化交流最早的通道之一。

3、收集資料的同時鼓勵學生多去基地、基地周邊,以及項目所在區域去。或行走,或停留,深入認識、體驗、理解,并融入場地和地域中。指導學生采用觀察記錄法記錄人流和人的活動,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了解人們的需求,并且參與人們的活動。通過對場地的熟悉和對人的了解,深入理解項目。

4、指導學生做相關案例的收集與分析也非常重要。其目的在于通過不同案例的分析與研究,找到現代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接合點,指導進一步開展方案設計。

同學們通過廣泛的閱讀,了解到古今中外許多根植于場地特性的基礎上,傳承地域文化的精髓的好作品。如北京的頤和園、長沙的黃興路步行街、廣州的岐江公園、德國杜伊斯堡風景公園、成都都江堰水文化廣場、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5、對場地特性和區域文化進行的深入分析、提煉,另一方面結合設計者的體驗和感悟。在此基礎上,提出設計構思,展開設計。因為每個組得到的信息和關注的重點不同,提出的目標和理念具有鮮明的特點。教學過程中,由組員們每人提出一些自己的創意,小組討論之后,選取較優的幾個創意深入探討。經過老師和同學提問答疑,確定最終創意方案。由小組成員補充收集資料,對方案作出深化和發展。

同學們非凡的創意能力在這一階段表現得十分突出。有的方案,以"生態·生活·生趣"為設計理念,保留了原場地的稻田,讓人們可以聞稻花香、聽鳥蟲鳴叫,還可以參與農作,充滿生趣;方案中保留了原場地的植物,并且栽植周邊原生植物,以便形成良好的生態群落。結合場地靠山、臨水的自然資源,以"一脈山·一彎湖·一丘田"的空間格局來譜寫景觀設計的篇章。設施設計方面,從山林、田園吸取創作靈感,將豐收的谷垛、山間的木樁、林中的山珍作為設計源泉,進行了亭子和坐具的設計,可謂別具匠心。也有的作品構思非常巧妙,"念·思·源"為題,采用"一顆印、瓦窯、花燈戲、龍頭街集市、萬畝桃林、竹林、水源"等為設計元素,以各元素分布在基地四周的實際位置來布置景點。融合場地周邊的各種文化信息,形成了花燈夢曲、龍頭集影、玉帶金汁、瓦窯故里等空間節點。而肖美凡這個組對周邊的公共空間的功能做了詳盡的調查和分析,將項目定位為運動主題公園,滿足周圍居民的健身活動需求,體現了她們關注人的需求,注重功能性設計的特質。

四、結語

隨著的景觀設計學科的發展,文化多樣性發展的深化,對場地特性的尊重和地域文化的弘揚成為景觀設計的必要前提。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尊重自然、維持和利用自然資源及建成環境,弘揚歷史文化,是生態的需求、精神的需求,也是景觀專業教師的社會責任。兩年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發揮景觀設計學科服務社會的優勢,培養合格的設計人才,為環境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姚琛.論項目教學法在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及發展[J].裝飾,2012(10): 106-108

[2]俞孔堅,李迪華.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10

第6篇

關鍵詞:語文教學;小組自主學習;素質水平;交際能力

一個人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有了責任,有了勇氣,如果沒有追求的目標就會變得無聊、孤獨甚至彷徨,不知所措。對于教育來說也是這樣的,教師在教學初期不清楚這門課應該教會學生什么?學生的素質水平、知識水平應該達到什么程度?換言之教師若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很難發揮這門課的真正作用,盲目的教學目標就會失去奮斗的方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語文教學的總目標、各階段的分目標等,這樣才能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去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才能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地發展。

一、實施小組自主學習,調動主動探究意識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所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自主學習的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使

學生在小組互幫互助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探究能力,

最終也使語文課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學習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時,首先,為了將課堂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小組的學生都由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組成,這樣在小組活動中,優等生可以帶動差生進行學習。之后,我向學生提出:“請大家給這篇文章添加一個副標題,一個___的皇帝”讓學生們自主討論,并說說理由。

小組1:“一個虛偽的皇帝”。因為他天天換衣服,每時每刻都換衣服,換得太勤了。

小組2:“一個昏庸的皇帝”。他身為皇帝,不去管理國家大事,不關心臣民百姓,而是成天在呆在更衣室里,可見,他是一個昏庸的皇帝。

小組3:“一個不可救藥的皇帝”。因為他成天只關心他穿衣的問題,不關心國家大事,沉迷與各式各樣的衣服當中,再強大的國家早晚都會走向衰敗。

……

每個小組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又讓學生對“文章主要圍繞著那個字展開敘述的”學生自主思考,有的說是圍繞“蠢”、有的說是“騙”、有的說是“新”、有的說是“傻”……教師引導學生自習分析到底是圍繞哪個字開展的。在教師的分析下,學生們得出了本文應該是圍繞一個“騙”字開展的。這樣的教學過程,在學生積極的參與中順利地完成,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發現了學習語文的樂趣,使學生探究能力提高的過程中,語文自主學習的目標也隨之實現了。

二、借助語文教材,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

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教育不僅要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素質水平,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語文教材,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

1.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多媒體輔助教育已廣泛地被廣大教師所接納,并被運用到教學活動當中。多媒體集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等為一體,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形象的學習過程中,正確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使學生能夠在語文教學中得到健康的成長。

例如:在學習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時,我借助了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祖國的長江、長城、黃山、黃河、故宮、頤和園等等,讓學生去感受祖國的錦繡河山,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后,我又讓觀看了作者詩詞中所提到的:老水車、礦燈、駁船等,之后,我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祖國和人民沒有因“貧困”而喪失希望,只是長期以來希望太渺茫,像“飛天”袖間的花朵,美麗誘人,未落地面。讓學生在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中,欣賞作者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獻身祖國的精神,進而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

2.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他們幾乎沒有經歷過坎坷、困難,他們的一切問題都有家長或是教師代替、包辦。但是,這樣的生活導致了現代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生命意識較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

學生的生命意識進行培養,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健康的發展。

因此,在講到有關內容的時候,我經常會組織學生分析一些有關的時事案例,使學生在實際情況中,感悟生命的珍貴。

例如:在學習《再塑生命》時,本文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誦讀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所以,在授課時,首先,我引導學生對近幾年一些學生因為就業壓力、學習壓力、感情不順等原因放棄自己生命的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感受生命的唯一性,使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學會熱愛生命。之后,我又讓學生對2月15日晚,河南開封通許縣中醫院發生一起惡性案件進行分析:一青年男子周某某持刀將其母親捅成重傷,更用刀子將媽媽的頭皮整個一塊剝掉。而這已經是他第二次拿刀揮向自己的父母了。在上課之前,我將有關資料進行了整理,所以,在授課時,我引導學生從生命的角度去分析這件事情,學生們都積極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進行了總結,讓學生明確,罪犯不僅不感恩父母給予了他生命,讓他能夠健康的成長,反而將母親捅成重傷,根本沒有意識到生命對于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最后,讓學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生命。

三、開展演講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演講又叫講演或演說,是指在公眾場所,以有聲語言為主要手段,以體態語言為輔助手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闡明事理或抒感,進行宣傳鼓動的一種語言交際活動。將演講活動引入語文課堂,有助于改變傳統呆板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情況,將演講活動引入初中語文課堂,不僅可以無形中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語言組織能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演講活動中學會展示自己的觀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愿意參與到語文的教學活動當中。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后,我組織了一場以“我的父親母親”為話題的演講比賽,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準備演講稿,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之后,讓學生選擇演講序號,而且,值得教師注意的是,由于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這種形式的教學,我對學生演講的時間、演講的內容、形式沒有做任何的限制,讓學生自由的發揮,充分展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深入的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珍惜。當每個學生站在講臺上面對著同學闡述自己的觀點時,學生的緊張心理也會隨著演講次數的增加而逐漸消失,而且,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和提高。

四、及時反思,為更好地實現目標打下基礎

反思是教學活動當中的重要環節,是教師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的關鍵環節。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目標的意義就是具體化為自我評價和不斷地調整狀況和目標之間的差距。而這個差距就是通過教師的反思過程找到的。所以,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效果等進行反思,及時發現問題,轉變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進一步實現語文教學目標打下堅實的

基礎。

例如:在學習《橋之美》之后,教師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是不是也通過學習《橋之美》,充分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審美趣味,是不是學會用“美”的眼睛去欣賞,用“美”的心靈去感受,最終成為一個有品位的人。教師還要分析,這堂課我采用了朗讀法和討論的方式進行思考,學生是不是能夠接受,自主性有沒有得到提高等等。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魅力。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所以,教師要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印泉.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J].學周刊,2012(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罗源县| 南昌市| 龙陵县| 新丰县| 邓州市| 犍为县| 金川县| 遂宁市| 罗甸县| 静宁县| 大同市| 托克托县| 霍邱县| 镇江市| 宝应县| 天长市| 莲花县| 二连浩特市| 教育| 凉山| 苗栗市| 榆林市| 堆龙德庆县| 濮阳县| 汤阴县| 江阴市| 海城市| 五峰| 英吉沙县| 陕西省| 南城县| 调兵山市| 康马县| 扶沟县| 绥芬河市| 永安市| 伊吾县| 翁源县| 凉山| 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