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1 08:52: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網絡設計背景,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a research on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distribu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lobal distributionnetwork design situation background: inland ports along the coast as a transport hub, and one end of theconnection assembly areas,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inland region distribution center link, a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n, built a mathematical model derived by p-hub median problem and transportation problemexpression of this network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theflow distribution of goods. Finally, the network designmodel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ncrete examples verify thevalid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model, provides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logistics network in the future.
Keywords: global distribution,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 p-hub value problems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化,跨國經營的企業逐漸增多。他們的供應鏈建設往往跨越國界的限制,無論是工廠、配送中心還是消費市場,都分散在不同的國家乃至全球。因此研究全球配送的背景下的物流配送網絡優化便成為物流網絡研究的重點之一。該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設計節點間的有效銜接,以及保持整個供應鏈上的響應速度和服務水平。本文針對上述問題建立了一個由p-hub中值問題和運輸問題衍生的數學規劃模型,而后通過算例求證該模型的可行性。
本文研究的網絡設計問題與p-hub中值問題區別如下:一是樞紐點選擇范圍不同,后者所有節點所處地位均等,本文所有地點分作三組,作用各不相同:只有裝配制造港口能夠輸出產品,只有少數的內陸地區的出海口能夠作為候選的轉運樞紐,而一部分候選轉運樞紐港口和所有的內陸區域配送中心作為獲得產品的需求點。因而,在本文中對p-hub中值問題附加了強硬的約束條件。二是運輸的流向不同,后者建立的運輸網絡可以是綜合滿足雙向貨流中的任意流向而達到運輸成本最小的優化目標的,每個節點都可以帶有需求量和供給量兩個屬性,其運輸與網絡是不分方向的,本文由于問題被鎖定在一個全球配送的背景下,運輸的方向已經事先確定。另外完成運輸量從裝配制造港口到需求點的分配也是在本文中所考慮的問題之一,它是一個傳統運輸問題。且依照我們的假設,總的供給量與總的需求量是保持相等的。
綜上所述,文中將上述問題轉化成為一個p-hub中值問題的變體問題,與傳統運輸問題捆綁而成的問題,并最終形成一個包含0-1變量的非線性規劃問題[10]。
模型中存在如下假設:(1)每個裝配制造基地需要且只與一個轉運地聯結,并通過國際海上運輸;(2)每個內陸需求點需要且只與一個轉運地聯結,并通過內陸運輸方式完成這一段的運輸;(3)港口間可以相互轉運,且通過國內海上運輸完成;(4)轉運地可能與需求地重合;(5)每個裝配制造地具有固定的供給量,每個需求地有固定的需求量,總供給量與總需求量相等。
(1)
s.t. (2)
(3)
(4)
(5)
(6)
(7)
(公式)(8)(9)
(10)
M:裝配制造港口的集合
D:內陸需求點(區域配送中心)的集合
P:候選轉運樞紐的集合
在此,表示所有可能包含需求量,即可能作為內陸區域配送中心的地點的集合。
Cijkl:從裝配制造港口i到需求點j通過轉運樞紐k和l的單位運輸成本
mi:裝配制造港口i的產量,即供給量
dj:需求點j的需求量
Wij:從裝配制造港口i分配到需求點j的物流量
模型中,目標函數(1)計算在整個物流網絡中的運輸成本。約束條件(2)至(6)p-hub中值問題中遷移而來,加以集合上的約束,并規定的貨物的流向。約束條件(7)(8)將傳統運輸問題的約束條件捆綁至模型中來。(7)表示對于任何的裝配制造地i,所運出的總貨物量應當與其總供給量相等。(8)表示對于任何的需求點j,所有接受的貨物量應當與其總需求量相等。類似地,約束條件(9)(10)對0-1變量的取值加以約束。
驗證模型的可行性:假設某產品生產企業部署面向中國市場的配送網絡。該企業主要的裝配生產基地在東亞、東南亞地區和歐洲地區,在中國設立區域配送中心的地點已經確定。
(1)裝配制造地港口:新加坡、大阪、釜山、馬尼拉、高雄、鹿特丹
(2)候選轉運樞紐:大連、天津、青島、上海、深圳
(3)需求點(區域配送中心):哈爾濱、沈陽、北京、鄭州、西安、武漢、成都、廣州、青島、上海
下面根據上述實例問題進行數據準備和求解。
表1—4(略)分別顯示了需求供給量以及各個節點的運輸和轉運費用。
利用lingo求解上述模型,首先,將樞紐港的數目設定為p=2,按照上一節的數據進行計算,此時整個配送網絡的成本為264212.0 美元。
當p=2時,被選中的轉運樞紐為天津和深圳。在裝配制造地中,除馬尼拉與深圳聯結外,其余各地均與天津相聯結。內陸需求點中,除廣州與深圳聯結外,其余各地均與天津聯結。青島作為需求點而非轉運樞紐與天津聯結,其間采用國內海上運輸方式。同樣地,具有大量需求的上海港并未被選作轉運樞紐,而使用過海上運輸作為需求點與天津聯結。轉運樞紐間的運輸線路并未在圖中標明。若將樞紐港的數目調整為3,即p=3,配送網絡將發生相應變化,總運輸成本降低為243038.0USD。
由上述結果可知在p取值不同的情況下,配送網絡會發生改變。但是我們發現天津港始終作為較為重要的轉運樞紐存在。這是由天津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其與北方各需求點間的距離較短,與中西部需求點之間的距離較其他候選轉運樞紐也沒有明顯差距。由于陸上運輸成本在成本優化中的決定作用,天津港在兩組結果中都被選擇成為最重要的轉運樞紐
上海本身具有較大量的本地需求。當樞紐數量增加至3個時,上海作為轉運樞紐使得這部分本地需求不再需要陸上運輸。同時,上海吸引了陸上距離較近的武漢與之聯結。而深圳在兩組結果中也都被選擇為轉運樞紐。由于具有大量需求的廣州的存在,使得深圳的作用顯著起來。深圳也可以同時接受來自其他轉運樞紐的廉價海上轉運供給廣州的需求量。
物流網絡設計是物流理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和熱點問題。這項研究對物流行業的發展、物流企業和制造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在這個領域,新的方法模型不斷涌現,本文提出的數學模型可以有效的解決網絡的設計和貨流分配問題,為這一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效借鑒。
參考論文:
[1]彭揚.物流配送網絡設計模型與算法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論文,2007.
[2]王景恒.物流配送關鍵技術優化方法研究.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6.
[3]田征.物流學基礎.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6.
[4]韓世蓮.物流配送線路多目標優化方法研究.東南大學博士論文.2005.
[5]中國物流研究報告.摩根士丹利.2006.
[6]Hung-Jie Wang and Ching-Jung Ting. A Threshold Accepting Algorithm for the Uncapacitated Single Allocation p-Hub Median Problem. Proceedings of the Eastern Asia Society forTransportation Studies, Vol.7, 2009.
[7] Optimization Modeling with LINGO, Sixth Edition. LINDO Systems. 2006.
[8] Alan Harrison, Remko van Hoek. 物流管理英文版.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2nd Edition 張杰審校.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5.
關鍵詞:集群企業;契約模型;價值分析;新國際分工網絡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7-0036-03
引言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際分工呈現出新的特征,分工模式從原來的產業間分工和產業內分工,到現在的產品內分工,產品內分工是一種全新的國際分工模式,是某一特定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不同工序或環節通過空間分散化而形成的一種跨國性生產體系 [1]。隨著新國際分工網絡的形成,集群內部垂直分工水平提高,集群參與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的程度也日益加劇 [2],然而隨著集群內部及集群參與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程度的加劇,集群面臨的風險也越大,如果分工網絡體系中某一集群企業出現機會主義行為,即集群企業的契約關系被破壞,則很有可能導致整個集群網絡及全球生產網絡的瓦解。如何對集群進行有效治理,以規避集群網絡瓦解或解散的風險,提升競爭優勢,已成為當前各界共同關注的一個新熱點與實踐工作的難點。
自2000年吉爾遜(Gilsing)明確提出“集群治理”(cluster governance)這一概念以來 [3],國外學術界有關產業集群治理的研究才真正開始。經過十一年的發展,集群治理的研究也獲得了一定的進展。學者們主要就產業集群治理的概念和內涵 [3~4],產業集群的治理機制、結構和績效 [5~6]和產業集群的網絡治理、價值鏈治理及政策治理等方面 [7~8] 進行了探討。與國外有關產業集群治理的研究相比,國內學者有關產業集群治理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但自2005年以來,有關產業集群治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中國學者在對國外研究進行整理和綜合的基礎上,對產業集群治理的動因、治理機制與結構、治理模式等一般性問題進行了研究 [9~10]。有關集群治理模式方面,最具影響的是網絡治理模式、價值鏈治理模式、模塊化治理和契約治理模式。有關集群契約治理方面,唐曉華等運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的動態博弈理論分析了集群內隱性契約運行的內在機理,并在此基礎上對如何防止集群內企業的機會主義行為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實踐指導建議 [11]。王金蕾對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契約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影響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契約關系的因素,并以溫州市樂清低壓電器集群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正確處理裝備制造業集群中契約關系的對策 [12]。薛國琴認為契約理論與產業集聚論的有機結合,可以給我們的經濟實踐提供指導,并推動產業集聚向產業集群發展 [13]。趙海山則基于關系型契約的視角,探討了產業集群的關系型契約屬性及其治理框架 [14]。李世杰等對企業集群的契約治理機制的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優化機制進行了研究 [15]。葉蓁從不完全契約理論角度分析了產業集群的制度性特征,研究得出,可以通過減少事后機會主義行為強化非一體化的制度安排,激勵專用性投資機制修補合約的不完全性,削弱市場聯合壟斷勢力強化集聚效應 [16]。趙驊等認為集群中應該以爭鋒相對策略作為合作的社會隱性契約,同時還必須結合適當的正式規范機制才有利于維持企業間的穩定合作 [17]。有關集群契約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契約治理的機制以及制度安排方面,但是這種契約治理機制及制度安排的科學理論依據是什么還很少有人去研究。
為此,我們試圖尋求集群契約治理的科學理論依據。而嵌入新國際分工網絡體系的集群企業之間建立縱向合作關系的核心問題是設計企業間的有效合作方式,并對合作關系實施過程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而集群企業之間的這種縱向合作關系及這種合作關系的管理和控制方式最終要以簽訂企業間合作契約的方式確定。因此,研究集群企業間縱向合作關系,合作契約的設計是其主要研究內容之一。而契約的類型是各種各樣的,在集群治理中,集群企業間設計和應用哪種類型的契約,才能使得集群的整體運作效益比較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為此,我們試圖建立幾種典型的契約模型,分析不同契約設計對集群運行績效的影響,從而為集群契約治理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指導作用。
一、幾種典型集群企業縱向合作契約模型
(一)假設
1.假設一個集群內只有2個企業(企業A和企業B),且集群內只生產一個產品X,產品X包含2個工序,工序Ⅰ和工序Ⅱ。工序Ⅰ由集群內企業A完成,企業A完成工序Ⅰ后出售給企業B,然后由企業B完成工序Ⅱ后直接銷售給市場。
2.產品X面對的是一個確定型的市場,市場需求函數為:P=K0-Kq,其中,企業A的生產成本為CA,企業B的生產成本為CB,P為企業B的銷售價格,q為企業B的訂貨量,P0為企業A提供給企業B的批發價。
3.在集群中,由企業A提出契約形式。
(二)三種典型的契約模型
在上述假設條件下,典型的契約類型有以下三種:
1.一部線性契約(P0,0):契約的核心內容為企業A給出批發價P0,且P0不變,與q無關。
2.二部線性契約(P0,R):企業A不但給出批發價P0,而且要求一次性由企業A支付給企業B總金額為R的額外支付。當R>0時,可理解為企業A因為沒有及時供貨,或抬高供貨價格等機會主義行為而必須給企業B交納的違約費,或是給企業B的銷售回扣;當R
3.二部非線性契約[P0(q),R(q)]:企業A不但給出批發價P0,而且要求一次性由企業A支付給企業B總金額為R的旁支付。這里的P0(q),R(q)都與q有關。
二、各種契約在集群中應用的績效分析
為了深入了解契約在集群中應用對集群及企業雙方績效的影響,下面我們分別對三種契約在集群中應用時企業A和企業B各自的收益以及集群的總收益情況,同時,我們還計算虛擬一體化情況下的總收益,以作為比較分析。
(一)一部線性契約(P0,0)
當集群內企業A和企業B建立一部線性契約時,企業A和企業B的收益A、B分別為:
A=(P0-CA)q
B=(P-P0-CB)q
求解:A=(P0-CA)q
s.t B=(P-P0-CB)q
得均衡結果為:
P*
0=(K0+CA-CB)/2
q*=(K0-CA-CB)/4K
P*=(3K0+CA+CB)/4K
*
A=(K0-CA-CB)2/8K
*
B=(K0-CA-CB)2/16K
所以集群總收益為:*
群=*
A+*
B=3K0-CA-CB)2/16K
(二)二部線性契約(P0,R)
當集群內企業A和企業B建立二部線性契約關系(P0,R)時,企業A和企業B的收益*
A、*
B分別為:
A=(P0-CA)q-R
B=(P-P0-CB)q+R
求解 :A=(P0-CA)q-R
s.t B=(P-P0-CB)q+R?0
B
其中,0
B為企業B的保留收益值。
由于B=(P-P0-CB)q+R=[K0-P0-CB]q-Kq2+R
解=0,得q=(K0-P0-CB)
又因為信息的對稱性,企業A可取R使得B=0
B。
此時,R=0
B-[(K0-P0-CB)q-Kq2]=0
B- (K0-P0-CB)2
將R的表達式代入A得
A=(P0-CA)(K0-P0-CB)+(K0-P0-CB)2-0
B
再解=0,得P*
0=CA
因此得q*=(K0-P0-CB)=(K0-CA-CB)
P*=K0-Kq*=(K0+CA+CB)
R*=0
B-(K0-CA-CB)2
因而企業A、企業B及集群的均衡收益分別為:
*
A=-R*=(K0-CA-CB)2-0
B
*
B=0
B
*
群=(K0-CA-CB)2
(三)二部非線性契約[P0(q),R(q)]
當集群內企業A和企業B建立二部非線性契約關系[P0(q),R(q)]時,企業A和企業B的收益A、B分別為:
A=[P0(q)-CA)]q-R(q)
B=[P-P0(q)-CB)q+R(q)
求解:A=[P0(q)-CA)]q-R(q)
s.t B=[P-P0(q)-CB)q+R(q)?0
B
其中,0
B為企業B的保留收益值。
由于B=[P-P0(q)-CB)q+R(q)=[K0-P0(q)-CB]q-Kq2+R(q)
解=0和=0
得q=(K0-CA-CB)
又由于集群內信息的對稱性,無論企業A提出的[P0(q),R(q)]是哪種形式,企業A都知道企業B的決策值q=(K0-CA-CB)(與P0,R沒有關系),因此,P0,R都跟q沒有關系,這也就是二部線性契約的形式。
(四)虛擬一體化
虛擬一體化即集群內企業A和企業B合成一個決策主體,決策變量為供貨量q(也就是銷售量),這時,集群總收益為:
群=(P-CA-CB)q=[K0-CA-CB]q-Kq2
解,得最優供貨量q*=(K0-CA-CB)
集群最大收益值為:*
群=(K0-CA-CB)2
結論
通過上面對三種契約在集群中的應用及集群企業雙方的績效比較,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當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契約類型的不同將使得集群內企業A和企業B,以及整個集群運作效益呈現出顯著的差異。為此,在集群企業間縱向合作關系實施過程中,要認真考慮契約的設計問題。
2.當集群內企業A和企業B執行一部線性契約(P0,0)時,集群總收益為3(K0-CA-CB)2/16K,而當雙方執行二部線性契約(P0,R)時,集群總收益明顯增加,為(K0-CA-CB)2,提高了1/3,與虛擬一體化的情形相同,達到了集群內企業縱向合作的理想結果。
3.當集群內企業A和企業B執行二部線性契約關系(P0,R)時,企業A獲得了除企業B保留收益0
B以外的所有收益。這時,企業A的收益相對于一部線性契約(P0,0)時有明顯增加,提升了1/2,所以,企業A成為契約精細化的最大受益者。而企業B始終處于被動地接受契約條款,無法從契約精細化中獲益。
4.當集群內企業A和企業B執行二部線性契約關系(P0,R)時,集群的總收益將達到虛擬一體化時的最大值,因此,契約精細化將無法增加其收益。在集群總收益不變時,企業A和企業B的收益都不可能再提高。所以,二部非線性契約[P0(q),R(q)]的分析結果與二部線性契約(P0,R)的分析結果全部相同。
參考文獻:
[1] 劉友金,胡黎明,趙瑞霞.基于產品內分工的國際產業轉移新趨勢研究動態[J].經濟學動態,2011,(3):101-105.
[2] 趙福濤.新國際分工模式下中國IT產業集群及其內部垂真分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1.
[3] Gilsing,V.Cluster Governance:How Clusters Can Adapt and Renew Over time[R].Copenhagen:Paper Prepared for the DRUID PHD-
Conference,2000.
[4] Williamson OE.The Economics of Governance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95(2):1-18.
[5] Dixit A.Governance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Activity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9,99(1):5-24.
[6] Peter Lund-Thomsen,Khalid Nadvi.Clusters,Chains and Compliance: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Governance in Football
Manufacturing in South Asia[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0,93(2):201-222.
[7] Borras,Susana.Cluster Policies in Europe:Governance,Firms and Networks[M].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7.
[8] Junichi Nishimura,Hiroyuki Okamuro.R&D productivit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cluster policy: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 Project in Japan[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1,36(2):117-144.
[9] 周泯非,魏江.產業集群治理模式及其演化過程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0,(1):95-126.
[10] 易明.產業集群治理結構與網絡權力關系配置[J].宏觀經濟研究,2010,(3):42-47.
[11] 唐曉華,.集群企業合作隱性契約的博弈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5,(9):19-25.
[12] 王金蕾.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契約關系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6:1-30.
[13] 薛國琴.契約約束與產業集聚組織機構演進分析[J].經濟縱橫,2007,(3):18-21.
[14] 趙海山.關系型契約與產業集群治理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11):198-199.
[15] 李世杰,李凱.企業集群的契約治理機制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08,(10):34-35.
關鍵詞:網絡內置廣告 視覺表現
網絡游戲內置廣告作為多媒體網絡植入式廣告的一種新模式,有著很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較大的挑戰。目前,我們認為有六個要素關系著網絡廣告視覺表現的成敗,決定視覺表現的效果。這六個要素是:背景、圖像、廣告語、字體、色彩、形式。我們也將這六個要素定義為網絡廣告視覺表現優化組合要素。這些要素是根據廣告視覺傳播的知覺原理、注意原理,以及異質心理等原則,并參照廣告視覺語言的構成要素:文字、形象、色彩、空間來設定的。
1.背景設計,反襯差異。網絡廣告主要是傳遞文字與圖片,它傳播及時,能以最快的速度給消費者明確地傳遞廣告信息,并能反復連續地進行反映。但是,網絡廣告所在的網頁內容較多,容易分散網民的注意力,再加上目前網絡廣告自身內容較多,這都使網民注意力不能集中于焦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認為,網絡廣告自身應該運用整體背景,變害為利,以網頁的雜亂反襯出廣告的整體感,凸現廣告。這里所說的整體背景,是指廣告以整幅連續的畫面,或統一的底色作為貫穿始終的唯一背景。而不是將幾個圖像拼接在一起,或更換背景及色彩。網絡廣告在出現形式上具有報紙廣告的空間特點,又由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大多數網絡廣告又具有電視廣告的時間特點, 因此,它的背景既是可換的,又應該是統一的、整體的。但是,目前網絡廣告所面對的情形剛好相反。
網頁是網民知覺的主體,是突出在前面的,被網民清楚地知覺到,而網絡廣告則是模糊的、朦朧的,是次要的知覺對象。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現象,是因為目前的網絡廣告已經“隱身”在了網頁中:網頁上信息過于龐雜,使網民眼花繚亂,而廣告如果也是以一塊文字、一個小圖案的形式出現,勢必會被隱藏在大量信息中,得不到突出。網民的知覺不能選擇性地注意廣告,當然就達不到視覺傳播的效果。而如果將廣告置于一個整體的背景中,情況就會完全不同。網絡廣告占有的空間是一般信息的十幾到幾十倍,如此大的空間,如果聯成一片,擁有統一的背景,其視覺表現效果當然也會比一般信息的效果強十幾到幾十倍。
2.圖像運用。 信息要能為人們所接受,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須具有較強的沖擊力或要使接受者感興趣。受眾在注意某一對象時,一般平均五秒,能保持二十秒的很少。一個網絡廣告,能引起人的注目,這是傳達成功的第一步,而若要引人注意,最重要的是第一感覺,開始的 1/10 秒鐘的瞬間最關鍵。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具有傳情達意的功能。動作與表情是構成人類行為的形式基礎,也是行為的表達方式,它同語言符號一樣,也是一個表意符號系統。在廣告視覺設計中,運用人物的動作語言能提高畫面的被注意值,能更有效地傳遞廣告信息。
3.廣告文案。主題廣告語是一則廣告的“神”,它以凝練的形式完整、形象地概括廣告內容、廣告主旨,并形成易于傳播和記憶的語言。對于網絡廣告來說,廣告語也同樣重要,它是吸引視覺的一個重要元素。網絡廣告的主題廣告語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簡潔有力。由于網絡廣告的平面空間有限,因此主題廣告語應該簡潔清晰,用最少的字說出最引人的話語。而且應該有震撼力、感染力或激發力,這樣才能捕捉到網民的目光,并吸引他們點擊廣告。
(2)語言富有生活氣息。語言要生活化,這是一般廣告語都應該遵守的原則,特別是在網上,只有用網民的語言才能贏得網民的點擊。
(3)形式刺激主題廣告語應使用較醒目的顏色,比如紅色、黃色、黑色、藍色等,來刺激網民的視覺。字體上,應該運用美術字體或變體,以突出商品、品牌或廣告的個性。
4.字體設計,展現性格。在網絡廣告中,文字不宜被用作主要的目光捕捉物。這是因為網絡廣告所在的背景,即網頁本身是以大量文字組成的,如果以文字作為網絡廣告的主體,勢必會造成廣告與網頁混為一談,網民不能迅速、清晰的發現廣告,當然會減弱廣告對網民的沖擊。所以,我們認為網絡廣告中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說明和輔助畫面,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就不追求文字的美,恰恰相反,在網絡廣告的制作中,我們應該巧用字體,以字體的形象個性、風格特點去闡釋企業、產品的性格風貌,強化網絡廣告帶給人們的視覺沖擊。不同字體能傳達不同的情感,傳達不同的內容和經營理念,究其原因主要是與文字形象的外形特征和筆畫特征有關。字體設計是以字體間組合形式的相互關系來體現主題的。作為網絡廣告視覺設計的一個重要元素,字體構成的功能和其藝術性是融為一體的。網絡廣告圖形中的字體設計,不僅要向人們傳達廣告的信息,還要使受眾在從字體排列的形式中得到美的感受。
5.色彩反差,凸現廣告。色彩在廣告語言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成功的廣告色彩設計,不僅能引起受眾的注意和興趣,正確地傳達商品和勞務信息,激發購買欲望,而且還能塑造商品和企業的良好形象。在網絡廣告的色彩使用上,我們主張運用“色彩反差”的方法,來凸現廣告自身。我們所說的“色彩反差”是根據色彩配置基本規律中的對比規律提出的。對比是色彩關系中的普遍現象,是指人的視知覺得到兩種以上的色彩感覺相互作用的表現。兩種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就會產生色相、明度、彩度、冷暖、面積等性質差異對應關系。因此就會有色相對比、明暗對比、彩度對比、冷暖對比、面積對比等。
結語
雖然決定網絡游戲內置廣告發展前景的因素很多,并潛伏有眾多的隱藏性和不可預測性,但是從目前來看,網絡游戲內置廣告的發展是良性的、樂觀的。網絡游戲內置廣告未來的發展要發揚它自身的優勢,抓住市場的機遇,直面挑戰。游戲商、網絡運營商、廣告商及企業也要做到對廣告的植入適時適度,做好內置廣告的把關人,再結合網絡技術的進步發輝自己的潛能,保持網絡游戲廣告人性化、即時互動、超越時間空間的原則,這樣才能在網絡內置廣告的發展道路上開拓廣闊天地,開啟廣告的新紀元。
參考文獻
[1]2009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研究報告.
[2]RonGoldberg著.呂本富、王玉巧等譯.多媒體制作與經營寶典.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8.5
【關鍵詞】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設計方法;設計模型
作者簡介:張旭(1979-),男,工程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網絡設計與規劃(光纜部分),廣播電視網絡維護
我國有線電視網絡發展到2011年,全國有線電視的用戶數量達到了2.02億,其中數字電視的用戶數量達到了1.15億。探索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的設計模型,對提高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的建設質量,對促進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的設計方法
1.1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的結構
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光纖干線、光傳輸設備、光接收機和光分路器。其中光接收機和光傳輸設備屬于有源設備;光分路器和光纖干線屬于無源設備[1]。
1.2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的設計方法
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的設計要按照以下流程進行:第一,以用戶數量和用戶分布為依據對光節點的數量和位置進行明確。第二,以光節點的數量和位置為依據對光纖路由的走向進行明確;第三,以光纖路由的走向和光節點的數量為依據對光纖支路需要的光功率進行明確的計算;第四,以光纖支路的光功率為基礎對光分路器的光分比進行明確的計算,對光發射機的數量和功率進行明確的計算。
2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的設計模型
2.1明確光節點的數量
目前,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的建設呈現出光節點的數量持續增加,電纜放大器持續減少,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建設朝著“電纜無源分配網+光傳輸網”的方向發展的趨勢[2]。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在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的設計中,光節點成為了設計的重點。通過觀察可知,該設計模型以光節點為中心,以260米的半徑為覆蓋區,覆蓋了144戶用戶。其中最遠端的電纜鏈路的損耗分析如下,5MHz—65MHz的電纜鏈路的實際損耗為25.54dBμV,750MHz—1000MHz的電纜鏈路的實際損耗為56.78dBμV。在實際的建設中,可以以實際情況為準對其做相應的調整,以光節點的覆蓋區域為基礎對光節點的數量進行明確。然后以光節點數量為基礎來確定光纜路由,然后根據路由的走向明確光纖會接點,同時對光功率的路由損耗值進行計算,然后以此為基礎對光分路由器的光分比和位置進行明確。
2.2與EPON網絡的配合
一般情況下,有線電視網絡系統的光分路器使用的是熔融拉錐技術,在這種技術下,線路的光分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計。
2.3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設計模型
第一,覆蓋半徑。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絡的覆蓋半徑是:以末級分前端為核心的2—24千米范圍以內的區域,在設計的時候,可以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隨意的選用。第二,光接收機的功率。光接收機接受的最低的光功率是負2.9dBm,最高的光功率是0.1dBm,充分確保了數字電視的MER在31dB以上。第三,光傳輸設備的選擇。為了保證設備的運行效率,在選擇末級分前端的主要的光傳輸設備的時候使用的是22dB的光放大器。第四,設計原則。以上述模型為主來進行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絡的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以實際的情況為準來調整光纖結構,降低的設計難度,并且將有線電視網絡與EPON網絡結合在一起,為三網融合,為以后有線電視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結語
在三網融合的政策背景下,有線電視網絡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矛盾,比如,有線電視光纖網絡的建設期限比較短,導致有線電視光纖網絡的設計結構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從光節點的數量、有線電視光纖網絡與EPON網絡的結合兩個方面對有線電視光纖網絡的設計模型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有線電視光纖網絡的模型設計,對有線電視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郭斌,王煒,李小剛等.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設計模型[J].有線電視技術,2013,(11):17-19.
關鍵字:網絡營銷課程;差異化教學;分析;實施
今天隨著網絡的迅猛發展,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可是縱觀國內高職教育網絡營銷課程的整體開展情況,多數都是針對某個專業具體來談網絡營銷課程的開展情況分析。由于高職院校師資力量薄弱,多數情況下是由一位教師同時承擔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兩個專業的網絡營銷課程。有關這兩個專業面對同一門課程如何開展教學工作很少有這方面的專門討論。例如,代桂勇老師在《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網絡營銷課程內容體系構建》一文中是以市場營銷專業為背景來談內容如何構建。李柱老師探討的《電子商務專業《網絡營銷》教學設計思考》一文主要是以電子商務專業為背景從教學目標、課程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課程考核五個方面探討《網絡營銷》課程的教學設計。本文將從網絡營銷課程開設情況、網絡營銷課程在不同專業差異化教學的必要性分析及如何具體實施三個方面來討論網絡營銷的差異化教學。
一、當前高職高專院校網絡營銷課程開設情況分析
(一)、電子商務專業網絡營銷課程開設情況分析
當前上海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的本專科院校共19個,其中本科院校9所,專科10所。從各院校對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院校課程的人才培養方案主要是面向網站開發,網頁維護,數據采集以及數據庫的維護為主要方面的人才培養。只有小部分院校從客戶營銷角度出發來設置他們的人才培養方案。從開設的整體情況看,網絡營銷課程在電子商務專業中重視程度不高,并未真正體現出利用技術手段實現營銷的目的。
(二)市場營銷專業開始網絡營銷課程的情況分析
通過筆者的調研發現,開設市場營銷專業的院校都會安排網絡營銷這門課程,大部分院校所選擇使用的教材和電子商務專業所只用的教材基本相同,即大部分教師都選擇了從營銷角度來講網絡營銷,而不是根據專業方向和學生背景來區別對待該課程的講授。
二、網絡營銷課程在不同專業差異化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一)、教學目標不同
網絡營銷課程是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而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來說,網絡營銷課程應該是市場營銷核心課程的具體應用。其教學目標一定存在不同。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教學目標需要學習對市場營銷理論知識的一般了解。通過對技術工具的掌握來實現網絡營銷。而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運用所學市場營銷的4P理論知識能夠理解網絡營銷的一般理論,在各種平臺上使用營銷理論實現真正的網絡營銷。
(二)、教學背景不同
1.學科設置背景不同
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網絡營銷課程之前已經學習了電子商務概論、多媒體技術應用、網頁制作、PHOTOSHOP等專業課程。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網絡營銷課程之前學習了市場營銷、管理學、消費者心理與行為學、會計基礎等課程。學生的計算機專業知識一般來說是十分缺乏的,大部分學生只是在學校里學習了計算機基礎或者是辦公自動化之類的課程。學生在不同專業知識背景下學習同一門課程,決定了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需要區別對待。
2.學生特點不同
學習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主要以文科類為主。筆者曾經所在的學校因為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生源較少,將學生并入了電子商務專業學習,學生普遍的反應是學不懂。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生在學習網絡營銷技術時往往表現出學習上有很大的困難,甚至是對某些知識難以理解、領悟。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由于學生多數以理科生為主,在實際學習網絡營銷課程時,對于營銷策劃、定價、市場策略、渠道建設方面也往往表現出缺乏相關的知識背景的特點。
三、差異化教學的具體實施
(一)、教學目標不同
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習,我們需要將他們所學的專業知識背景優勢發揮出來,在設置教學目標時,需要建立在圍繞技術為主的營銷手段上。讓學生了解網絡市場的整體環境、掌握各大知名網站的搜索引擎工作原理、能夠掌握SEO技術、能夠掌握網站優化技術、可以運用技術手段實現營銷數據分析,讓學生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網絡營銷。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習,教學過程中應該將營銷策劃,活動推廣手段、渠道建設,不同平臺營銷特點、廣告推廣、市場定價、網絡促銷等營銷手段上作為教學目標,讓營銷類學生能夠真正深入探索網絡營銷的實質。
(二)、師資力量配置不同
在兩個專業的授課過程中,決不能搞一刀切,使用相同的老師給學生們授課。當前師資的配置往往是一個老師同時給兩個不同專業的學生上課,可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教授以網絡技術為主的網絡營銷課程的老師對于市場營銷、推廣等營銷手段并不在行。而對市場營銷、推廣在行的老師往往對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實現營銷并不熟悉,這樣就造成了老師遇到技術營銷往往選擇將該部分內容跳過不講。這樣的狀況會造成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該學習的內容沒有學到。而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因為技術學習上的困難,放棄了對網絡營銷課程的其他內容學習。
(三)、實踐課程安排不同
在實踐課程安排環節中,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需要按照小組項目制來進行實踐教學的具體操作。這樣能夠讓學生通過團隊的集思廣益和共同營銷的力量實現教學目標。而在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實踐環節中主要以學生的個人操作為主體來實現技能的學習。讓學生獨立進行網站建設,不同平臺的搭建,關鍵詞的優化等待。
(四)、考核方法不同
面對不同專業學生在學習網絡營銷課程時需要使用的考核方法也是不同的,對電子商務學生的考核可以采用個人對某項技能的具體學習和掌握情況來進行考核。而對于營銷專業的學生的考核,則需要以小組方式來實現。
四、總結
每個專業都有其特定的要求,網絡營銷課程在面對不同專業背景的獨特要求下,我們應該根據教學目標,授課對象的不同來進行網絡營銷的差異化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符合企業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洪蘭 單位: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網絡 設計 實驗 應用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擁有計算機、應用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應用型人才被社會廣泛歡迎,探索培養網絡應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成為擺在計算機相關專業教育部門的課題。
二、社會網絡人才需求狀況
在我國,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和行業企業都開始依賴網絡技術進行各自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可以說,沒有網絡,就無法進入真正的計算機時代;沒有網絡,企業就無法實現信息化。由此看來,網絡化已經成為現今社會競爭和發展的關鍵因素,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的培養,也隨之成為當前網絡化建設的當務之急。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實施網絡化建設的部門嚴重缺乏從事網絡系統的構建、運行和維護等工作的專業網絡技術人員。全國的高等院校每年為社會輸送區區幾萬計算機網絡專業的畢業生,而整個社會需要的卻是數以百萬計的具有專業技能的網絡技術人員,人才供應能力遠遠小于實際的社會需求。
三、高校網絡人才培養情況
一直以來,高等院校的學歷教育偏重于網絡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傳授,缺乏網絡技術應用的實際操作技能和經驗,無法滿足所在單位對網絡技術人員的工作要求。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一方面,用人單位求賢若渴;另一方面,畢業生的就業困難,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嚴重并且普遍的社會問題。
網絡技術是理論和實踐結合十分緊密的一門學問,網絡技術人才市場,越來越關注技術人員的實際經驗和動手操作能力。學生也有迫切接觸社會、提高工作技能的需求。因此,針對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著理論強、實踐弱的現象,很多高校組建了網絡實驗室,在網絡實驗室里提供了真實的網絡環境,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調試、配置網絡,從而讓學生直觀、全方位地了解各種網絡設備和應用環境,真正加深對網絡原理、協議、標準的認識。通過在網絡實驗室的學習,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網絡技能和實戰能力,同時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
(一)開展網絡設計性實驗的意義
網絡實驗室雖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驗平臺,但學校平常上課的時候,是一節實驗課講一個具體的實驗,比如這節課講VLAN劃分,下節課講動態路由。學生可能每節課都學得不錯,可是到了學期結束的時候,他們整體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就不清楚了。開展設計性實驗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辦法。
設計性實驗,是指給定實驗目的要求和實驗條件,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加以實現的實驗。在網絡實驗室中開設設計性實驗,能夠綜合以往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單項實踐技能,通過貼近實際的設計題目,一方面,增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積累了實踐經驗。
(二)網絡設計性實驗的實施方案
為使網絡設計性實驗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初衷,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首先,明確實驗目的。即通過了解不同網絡的需求和功能,研究網絡的布線方案等環節,寫出網絡的總體需求分析報告,繪制網絡結構圖,進行布線選型和設備選型,確定IP地址分配方案以及網絡管理方案,并在模擬環境下進行測試。
其次,合理擬定設計題目。經過對目前各行各業網絡應用狀況的認真考察和研究,共設題目五個,分別是:校園網絡設計、智能小區網絡設計、政府辦公網絡設計、企業網絡設計和校園公共機房網絡設計。五個題目的內容大致包括了目前網絡組建的幾種不同的應用形式,學生可以了解各種條件下的網絡在需求上的特點,對建網初期最重要的需求分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再次,根據各設計題目的應用特點,分別策劃各設計任務的背景條件。如校園網題目的背景為“一所學校有6棟5層樓宇,平均每棟樓宇有節點150個,具有一般校園網絡的基本需求,其中教務管理節點30,分布在6棟樓宇的不同樓層;另外某臺分布層交換機上連接有提供學習資料的服務器,以及學生宿舍樓和教工宿舍樓,學校規定學生只能訪問學習資料服務器,但不能訪問教工宿舍樓。”等,使題目的設計更真實,針對性更強。
最后,完成設計方案。要求學生根據各自題目的具體要求,了解相關網絡的建設情況,寫出網絡的總體需求分析報告,確定網絡邏輯結構并繪制網絡結構圖,進行布線選型和設備選型,根據情況進行IP地址設計(劃分的原則、方法及地址列表),寫出網絡管理方案(要注重網絡安全的考慮),在模擬環境下測試關鍵技術的網絡連通情況,并練習使用專業網絡測試議進行線路測試。
在這個設計性實驗方案中,學生需根據任務背景中的一些特殊組網要求,在網絡實驗室的實驗條件下進行連接配置,由于所設計的關鍵技術實驗內容都是一些網絡建設過程中的常見問題,所以對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益處。整個過程突出了實用性和操作性。
(三)網絡設計性實驗的實施效果
通過網絡設計性實驗的實施,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網絡專業技術技能,使學生對各種常見網絡的搭建環境有了直接的認識,掌握了不同環境要求下的組網方法。從學生的反饋可以看出,95%以上的學生認為,通過這樣的設計性實驗達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真正了解了網絡組建的步驟,增強了實踐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比如企業中的網絡技術人員要承擔網絡設計、系統集成、綜合布線、系統測試等類工作,大的企業會設立不同的崗位,各自分派專人負責,而中小企業往往要求一崗或一人身兼數職。經過網絡設計性實驗的學習,學生掌握了網絡建設工程中從需求分析、物理設計、邏輯設計,到設備選型、布線施工、網絡安全設計、網絡管理方案,再到測試驗收等建設網絡各環節的流程及其設計方法,對于未來的求職從業來說,從技能的訓練方面會有更多的優勢,從擇業的范圍上會有更多的適應性。
四、結束語
在社會對于網絡專業人員迫切需求的前提下,在高校相關專業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開展網絡設計性實驗,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網絡設計和操作技能,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起到了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胡勝紅,《網絡工程原理與實踐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張鳳翔,《局域網組建與維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蔣麗,《局域網、企業網實現》,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關鍵詞:網絡游戲 家庭休閑型游戲 發展空間
隨著網絡游戲的發展,網絡游戲市場漸趨成熟,針對不同的玩家群,網絡游戲的類型日趨細化,在市場上除了場面激烈的競技游戲外,傾向家庭休閑型游戲贏得了不少年輕玩家的好感,尤其是面向中小學生的休閑型游戲受到了不少學生玩家的好評,但縱觀整個國內市場,面向該層次玩家的游戲數量較少,且精品寥寥無幾,《冒險島》就是其中較為突出的網絡游戲之一,本篇嘗試從該游戲的美術設計,游戲系統設計以及游戲衍生產品等方面進行探索,尋找其成功之根源。
一、《冒險島》簡介
《冒險島》,又叫《Maple Story》是韓國WIZET于2004年發行的休閑類網絡游戲,由中國盛大網絡公司做的大陸網絡。該游戲主要采用Q版的2D表現方式以及橫向卷軸的移動形式,玩家通過扮演游戲中的角色參與打怪,收集物品,完成主線任務等形式參與游戲。該游戲至投放市場以來一直擁有固定的玩家群,尤其深得青少年和女性玩家的歡迎,甚至不少玩家借此度過了美好的少年時光。
二、《冒險島》特點
1.角色設計的可交互特點
《冒險島》最吸引青少年的就是該游戲的美術設計,無論是角色造型,還是游戲場景設計都極為精致可愛,特別迎合少年玩家和女性玩家的審美口味。在游戲場景設計上,采用了夢幻的童話風格,清新亮麗的田園風光,配上悅耳的背景音樂,仿佛把玩家帶入到夢幻般的天空之城,而且采用了與眾多網絡游戲不同的橫版多層卷軸的滾動效果,即,把背景進行層次劃分,有最里邊的靜態背景和活動的NPC背景,以及最前邊的角色,這種多層的圖像因滾動而產生出空間的層次感覺,給游戲增添了多維的空間感,除了場景的獨特處理外,游戲中角色身高以三個人頭的Q版比例,各類角色個性鮮明,可愛逗人,即或是游戲中的怪,也極富個性,讓玩家身臨童話王國,感受奇妙夢幻體驗。
此外,該游戲針對青少年愛美的特性,添加了AVATAR(紙娃娃)變裝功能,玩家在選擇喜愛的角色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給角色進行換裝,改變面貌。這種功能特別符合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自我意識覺醒時期,讓不少玩家為此著迷。這樣的換裝,數據架構得特別詳細,不僅包括了五官的多種樣式,還涉及到從頭到腳的改裝,玩家通過個性搭配,甚至可以搭配出數十萬種的角色造型,讓玩家充分體驗換裝的。
2.游戲系統設計個性化和可玩性強的特點
《冒險島》的游戲系統設置豐富,不僅設置了尋常網絡游戲的常規技能系統以外,還開發了頗有個性的表情系統,所謂表情系統,就是玩家可以選擇不同的表情,系統里提供了七種表情供玩家與玩家交流時,充分表達情緒之用,如果有更高的表情需要,還可以通過購買得到更多樣式。此外,結婚系統也是深受玩家喜愛的一個設計,系統中有中式婚禮方式和西式婚禮,不同樣式的婚禮配有相關的民族元素和場景,結婚需要有婚戒、禮服,甚至還有衛隊相送,除了結婚,游戲中還有離婚系統,宛如讓玩家體驗兒時游戲“過家家”的樂趣,讓玩家倍感刺激和親切。
3.游戲衍生產品的開發和利用
但凡在市場能夠有所作為的游戲產品的共同點就是重視游戲衍生產品開發和利用,通過衍生產品來推廣游戲產品,擴展游戲產品的銷售渠道。《冒險島》的研發團隊在此方面下足了功夫,不僅開發了常規游戲產品,還投資拍攝了數十集名為《楓之物語》的動畫連續劇,以及改編了連環漫畫《楓葉徽章》等,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因喜愛該動畫片而參與到游戲中來,以至《冒險島》成為了不少學生的喜愛之作品,甚至發行八年來,仍保持較高市場關注度,這是非常難得和不易的。
三、家庭休閑型游戲的發展空間
1.迎合全齡化玩家需求的必然選擇
隨著網絡游戲的普及,人們對待游戲的接受度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尤其在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下,對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網絡游戲因其豐富性和可玩性的特點,成為了眾多受眾的娛樂選擇,游戲的全齡化是發展之趨,但如何開發適合各種年齡段的游戲產品,是游戲研發公司必然面對的問題,市面上較多針對青年和中年的游戲,但較少針對青少年和家庭型的游戲,這可能與歷來國內對游戲存在偏見所遺留下的觀念有關,但隨著不少70后步入中年,其子女也進入中小學,他們較上輩具備更開放的思想,并且也是伴隨著電子游戲長大的一代,所以由他們所組建的家庭參與游戲的幾率大大高于以往,但無不遺憾的是,目前國內針對家庭休閑型網絡游戲甚少,該類市場仍有待開發,而《冒險島》以其輕松、甜蜜和可玩性強等特點,贏得了不少玩家關注,這是國內游戲公司值得學習的地方。
2.網絡游戲突破產品同質化的需要
網絡游戲類型同質化,內容雷同化,游戲系統陳舊化 是目前國內網絡游戲的通病。無論是客戶端游戲還是網頁游戲,游戲公司為了擠占市場短期份額,甘愿冒抄襲和盜版的風險,盲目跟風,希冀通過知名品牌游戲,分得市場的一些利益。這種現象已經到了泛濫成災之境況,引起市場亂象叢生。不少游戲公司已經開始為此自食其果,走向虧損嚴重的邊緣,而挖掘游戲新類型,培養新的玩家群,不失為有效的突圍之舉。
【關鍵詞】 EPON 光纖到戶 規劃設計
EPON技術是基于以太網來實現無源光纖接入的光纖網絡新技術,它上行使用的主要是TDMA技術,同時還能將這一技術與WDMA有效結合起來進行使用。它的下行主要包含了兩類操作模式,一是點與點之間所產生的競爭模式,這種模式還可以用P2P來進行表示;二是廣播模式。在EPON技術的下行中,兩種模式結合使用能達到雙向傳輸數據的目的。因此可以看出,這種技術不僅具有非常好的擴充性,同時還能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添加新用戶,并且還能避免大規模的網絡改動。
一、EPON網絡的主要技術優點
近年來的調查數據資料中顯示,我國家庭用戶對于光纖貸款的需求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功能業務的需求多集中在基于IPTV的視頻業務上,也包括部分基于IP技術的語音通信以及上網業務功能。以上多種通信業務對網絡帶寬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三網融合、四網融合的發展背景下,在光纖到戶寬帶接入網的設計實現中還必須綜合對未來期間網絡通信業務發展趨勢因素的考量。
1、成本低且技術運作簡單。EPON網絡結構在實際開展信息傳輸活動的過程中不需要電源供給,這個網絡技術應用系統中不存在任何的電子元件,因此這一網絡技術應用形態本身存在著鋪設施工技術過程步驟簡單、不需要運行過程維護,以及長期性運行和維護成本水平較低等一系列技術應用優勢。因而也給這一通信網絡信號傳輸技術形態的廣泛建設和應用提供了充足的實踐空間。
2、供給高參數水平的信息傳輸帶寬。EPON通信網絡在長距離(20Km)光纖線路的接入和傳輸技術應用方面具備充分的應用空間、完成光纖化技術處理環節的ONU/ONT設備,本身在FTTB和FTTO模式的技術應用背景下具備著充分空間。目前EPON通信網絡在實際運行使用過程中,能夠穩定提供上下行對稱的1.25Gbit/s帶寬,并且在以太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背景下,能夠逐步將帶寬水平提升到 10.00Gbit/s。
二、基于EPON光纖接入網的設計方案
在設計原則方面,基于EPON技術的光纖到戶寬帶接入網應當以提高網絡業務發展水平,最大限度滿足用戶實際需求為目標,同時還應當結合當前在三網融合~四網融合進程中“光進銅退”的思想進行設計。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借助于對現代化技術的綜合應用,確保組網安全,提高網絡調度能力,兼具方案經濟性、合理性、以及擴容方便的性能優勢。
在網絡組建方案的設計中,光纖到戶寬帶接入網布線結構建議采用一級分光模式。在一級分光結構模式下需要設置一個獨立運行的1:32分光器作為設備支持,確保主節點放置光纖線路深入每樓每戶中,入戶時則可以通過設置分節點的方式實現。在應用一級分光結構的條件下,LOT與ONU間所對應的光纜數量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對合理節約成本開支有重要影響。若選用二級分光結構,則在分光器的安裝上應當優先選擇1:4以及1:8兩種型式。分光器對光的功率有非常顯著的影響,即光纖線路在通過分光器后其所對應功率水平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可能導致網絡帶寬系統中的通信質量受到影響。在方案設計中,為了彌補該問題,確保網絡帶寬傳輸質量的穩定,可采取的措施是適當提高光線路終端發光功率,或適當增加光節點靈敏度。除此以外,網絡組建方面也需要重視對光纖節點部位連接方式的優化設計,避免光纖接頭跳數對光功率水平產生不良影響。
在業務配置方案的設計上,基于EPON技術的光纖到戶寬帶接入網應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通過業務配置的方式面向終端用戶提供基于Triple Play的相關業務,支持家庭內部多個PC主機以共享網絡的方式實現交互式連接,支持對多個IP電話的接入,并支持通過共同機頂盒的方式收看IPTV電視節目。除此以外,還需要在不同類型業務之間實現獨立性與安全性,對故障進行早期、有效定位。在遠端ONT設備與OLT交互式連接的過程中,需要EPON接口為其提供可靠支持。因此,在業務配置中首先需要解決流量模板的問題,根據流量模板了解網絡帶寬分配中的優先級,以實現任務的調度功能。其次需要配置基于ONT ETH運行的VLAN工作端口以及Native VLAN端口,支持PC主機通過WLAN接口連接網絡,在此過程中構建相應業務流支持并保存相關數據,以提高網絡連接業務的穩定性與高效性。
參 考 文 獻
一、網絡工程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從2013年開始國家試點地方應用技術類大學,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培養具有工程技術應用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但地方院校受辦學條件、師資水平和學生素質等條件的制約,亟待探索出一條適應實際的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途徑。而網絡工程專業因其與實踐結合緊密,自然成為探索的首要專業。目前地方院校網絡工程專業實踐創新培養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主要有:設備缺乏、師資不足、與市場結合不足等。本文旨在解決上述問題,并提出具體的網絡工程專業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網絡工程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途徑
網絡工程虛擬化實驗是指利用計算機軟件模擬出網絡實驗所需的實驗設備,并進行網絡組織、部署、設計和測試等的實驗方式。它能夠降低實驗的成本,提供所需的各種設備,能完成復雜的、設計性的實驗。顯然,網絡工程虛擬化實驗具有低成本、無破壞性、高效率、無維護等優點,能夠解決之前提高的網絡工程實驗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通過使用網絡工程虛擬化實驗教學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闡述其實施要點。
1.虛擬化實驗教學目標。虛擬化實驗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達到如下要求:整體把握完整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工作過程和方式;練習使用網絡中最核心的路由技術和交換技術;融會貫通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知識;熟悉網絡應用的建設過程等。
2.虛擬化實驗教學的組織形式。虛擬化實驗教學以虛擬仿真形式提供,仿真實驗場景并在此場景中完成市場和社會所需的網絡技術和網絡案例。虛擬仿真軟件可以采用PacketTracer,GNS3等,這樣能模擬出Cisco公司的各種主流的設備,并且按需使用、無維護、也無破壞性,更重要的是能解決設備的不足,還能提高實驗的效率。實驗包括實驗前的預習和準備,要求同學們了解到將要做的實驗的背景、意義、具體步驟和過程。實驗實施時要求同學們對中間結果的檢查并記錄實驗記錄,并回答實驗相關的問題。實驗結束后需要同學們進行實驗過程的陳述,并作出實驗報告,并由教師進行實驗評分,作為課程成績的一部分。
3.虛擬化實驗項目設計。以虛擬化技術組織實驗教學能化繁為簡、低投入高產出地實施網絡實驗,對提升網絡工程實驗的效果確實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但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設計具有市場價值的實驗項目,即從項目內容方面來考慮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力。為此,對實驗教學的內容選取了市場上迫切的、或者應用廣泛的,工程中必備的一些項目作為虛擬化實驗教學的實現項目。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為學生將來的就業打下基礎。另一方面,為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打下基礎。因此,這樣的利益驅動能帶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每個實驗項目設計為:案例,技術背景,實驗內容,實驗步驟等四個部分。案例指本項實驗在企業或市場中應用的情況,以引起學生對項目的期望。技術背景則介紹本項實驗所需的技術要點,作為實驗前的準備,幫助學生快速而針對性的完成實驗。實驗內容給出實驗任務,實驗拓撲等信息;而實驗步驟則包括實驗的詳細步驟和說明,也包括實驗的中間結果和實驗中的注意或者需要學生思考的問題等等。經過多年的對虛擬化網絡工程實驗的研究和實踐,目前已經設計了如下一些較為經典的實驗項目。它們分別是:VLAN設計、配置與管理、WLAN;STP生成樹協議;路由器技術配置和管理;案例:路由器實現VLAN間通信;PPP(PointtoPointProtocol)數據鏈路層協議與安全PAP,CHAP;幀中繼FrameRelay;網絡地址轉換(NAT);ACL配置;DHCP中繼配置等。
4.虛擬化網絡工程實驗的實踐效果。通過近年來在湖南城市學院網絡工程專業學生中開展虛擬化實驗的效果來看,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能夠很好地完成面向職業導向的各個實驗項目,且實驗室以低成本,低維護成本的方式運作,既克服了地方本科院校資源不足的困難,又緊扣市場需要,開出了應用性強的實驗項目。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均體會到了虛擬化網絡工程實驗的好處和便捷。
三、結語
地方本科院校網絡工程專業學生的實驗教學面臨著條件有限和維護使用方面不足的挑戰,無法跟上網絡技術進步和市場需要。通過研究和實踐,網絡虛擬化實驗能實現低成本、低維護、更新快、面向市場需要的網絡實驗,值得向各地方院校的網絡工程專業的網絡實驗推廣。
作者:費雄偉 吳宏斌 陽同光 單位:湖南城市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詞:Web技術;網絡考試;系統設計;實現
伴隨網絡與網絡技術的逐漸普及、提升,社會生活中的各個層面都已離不開網絡與網絡技術的支持。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改革傳統考試方式,將網絡技術引進學校考試系統中,可以進一步實現考試的靈活性、拓展性、跨越性。有鑒于此,以網絡為平臺的考試方式將會逐步取代傳統的考試方式并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基于Web技術下的網絡考試系統設計,因以全球性的互聯網為平臺,這為網絡考試系統的實現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1 網絡考試系統的分析
1.1 系統實現目標
校園網絡考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無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學生來說都有極大的便利,其主要的系統實現目標是構建無紙化、網絡化的考試模式,實現計算機管理、監控學生考試,發揮網絡考試系統的多樣,從而利于規范考試,杜絕舞弊。
1.2 系統可行性分析
我國大部分學校已初步實現了校園網絡化,配備多個大型網絡機房,具有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穩定的局域網等,這為實現校園網絡化考試提供了基本硬件條件。而在網絡技術方面,Windows 2000Server是Web服務器的操作系統,SQL Server2000是數據庫服務器的管理系統,這兩種系統可以通過MS Active Server Pages(腳本語言)來實現頁面編程的動態交互性,進而為網絡考試系統提供了可行性。
2 基于Web技術下的網絡考試系統的設計
2.1 網絡考試系統的功能結構
網絡考試系統的功能結構所包含的內容較為多樣,主要由7大部分組成功能結構:①用戶注冊與登錄,系統構建考生信息庫,教師與學生通過注冊即可在網絡考試系統中注冊與登錄。②課程管理,教師根據學生學習課程來輸入、修改、刪除需要考試的課程,實現系統中的課程管理。③試題錄入,在系統中錄入考試題目,組成題庫便于修改與刪除。④試卷組織,選用題庫信息來確定題型、題量、分數規劃,以完成試卷的組織。⑤試卷發放與回收,利用網絡將試卷發放到考試計算機上,發送開考命令與考試結束命令,并完成試卷回收。⑥試卷批改,系統自動批改試卷,完成記分工作。⑦成績管理,系統統計成績,并實現成績的分析、備份、打印等。
2.2 數據庫概念結構設計
在基于Web技術下的網絡考試系統設計中,數據庫設計是關鍵部分,而確定數據庫的概念結構,完成數據庫概念結構設計是首要環節,系統數據庫的概念結構如圖1所示。
2.3 系統文件目錄結構設計
校園網絡考試系統的管理與維護還與另一個結構設計息息相關,即系統文件目錄結構的設計。因為系統文件與考試信息都需存放在文件目錄當中,所以文件目錄結構是否合理關系到系統的管理與維護難易。如可通過分課程單設子目錄來實現試題庫的管理與維護;利用學好設子目錄來完成答題庫的管理與維護。諸如此類,通過合理、細致設計系統文件目錄結構來實現對網絡考試系統的管理與維護。
3 基于Web技術下的網絡考試系統的實現
3.1 考核子系統的實現
考核子系統的實現非常重要,其是基于Web技術的網絡考試系統中的核心部分,考核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是確保網絡考試順利進行的關鍵。其具備多種功能,如考生身份自動驗證、各種界面信息的顯示、自動抽取試卷、存入考生答案到數據庫等。考核子系統的實現利于達到網絡考試的目的,同時還支持斷電續考。
3.2 管理子系統的實現
在Web技術的支持下,能夠有效實現網絡考試系統中的子系統管理,尤其是在生成試卷與抽題的操作中子系統管理功能明顯突出。為了確保試卷難度的統一、知識點的全面覆蓋,將題目所涉及的章節、知識點等描寫字段添加到系統題庫數據表中,如此在教師確定試卷題目類型、格式、份數之后,系統會自動抽取題庫中的題目并生成難度統一的試卷。管理子系統的實現還能完成學生成績報告單的自動生成,教師只需點擊系統中的自動成績報告單生成功能,系統便會自動生成一份內容詳細的學生成績登記表。
4 總結
總之,得益于網絡技術的發展與網絡的普及,網絡考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有了可行性條件。在Web技術的支持下,網絡考試系統中的數據庫概念結構設計、系統文件目錄結構設計等技術設計得以實現,同時考核子系統與管理子系統的實現也為網絡考試系統設計的具體應用提供了可能。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三網融合;背景;廣電網絡技術;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TN94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7)02-0241-01
三網融合是指有機結合幾個市場主體的業務和技術,第一是廣播電視網絡;第二是計算機網絡;第三是電信網絡,以有效整合資源,對部分重復建設資源進行刪減,以實現市場消費多樣化的發展需求。
1 廣電網絡建設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
1.1 廣電網絡建設的優勢
廣電網絡建設在三網融合背景下,需要面臨的必將是努力創新的發展方向,并能通過三網融合取得很大發展優勢。首先是在信號傳輸上面,HFC能將寬帶網絡進行有效提供,其特點是不會和用戶數量產生關聯,但卻和節目有著直接聯系。其次是在安全性能上,廣電HFC網絡具有十分標準的規格,其控制是通過國家HFC網絡進行的,能將一些非法入侵行為加以有效預防。然后是寬帶連接上,其通過雙向模式對廣電網絡進行整改和升級,并有效連接視頻、信息和語言等。同時,網絡建設的專業性在不斷提高,專業化的設計團隊和管理團隊也在有效建設中,是廣電實體更快、更好發展的重要支持,不但能提高網絡傳導性,還能促進廣電網絡設計項目標準化、現代化和科學化發展。另外,廣電網絡建設中,網絡監管機制已經變得越來越完善,因為目前該行業中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在快速增多,可以比較完整性的跟蹤和監管網絡建設,并有效保證網絡建設的有效質量,如果項目中存在不穩定因素,則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從而為后期的運行和管理提供重要保障。
1.2 廣電網絡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廣電網絡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沒有深入調查市場,所有不能面對市場實現數據的有效分析,導致相應的投資風險存在于網絡建設中。同時,廣電網絡沒有明確認識到項目管理的重要性,該管理模式首先被建設領域引用,雖然目前管理模式被一小部分通訊行業加以應用,但基于其和建設行業的區別,其管理內容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如果一味按照建設行業管理模式進行,勢必會誤導廣電行業對自己的定位,其也不能凸顯出自身特點,加上缺乏相關的管理經驗,使最終成效并不理想。項目管理中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施工,而由于廣電網絡沒有通過有效的管理去管控項目中的相關問題,導致最終呈現網絡建設效率很低,不能在當前強烈的市場競爭力中引起關注。
2 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網絡技術的策略研究
HFC網絡的形成是通過有線電視網絡為基準的,同時還有效結合了兩種高科技技術,第一是天光源;第二是以太網,通過對技術的結合與創新能對目前廣電網絡存在的弊端加以有效解決。
2.1 網絡信息安全的保障
在網絡技術中,難度最高、責任最大的工作當屬網絡信息的安全保證。所以,廣電網絡必須以建立有效性和完整性的網絡為條件,其可以通過幾個方面的防護來加以實現。
2.1.1 加密防護的有效利用
目前,網絡加密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來實現,第一是鏈路加密方法;第二是節點加密方法;第三是端點加密方法。其中,鏈路加密方法能夠有效保證不同節點之間的鏈路安全,這是其最明顯的優勢。節點加密方法的作用是有效保護傳播通路中的兩個節點,即初始和終極。而端點加密方法則是對傳輸中的數據信息安全加以保護。通過加密防護,不僅能夠有效保護計算機內部資料,還能抵御外界的資料竊取,保證用戶口令、網絡信息和信息庫的資料安全,并能及時攔截不法信息,為網絡安全樹立防護網。
2.1.2 加大網絡監管力度
在網絡運營中,如果用戶的網絡中發現有不良手段,服務器會自動將測驗的信息通過警報傳遞給管理人員,管理人員能對該賬戶應用非法手段的次數進行查詢。同時,管理人員會對該項數據進行設置,如果非法入侵突破管理設置的數值最高點,系統會自動鎖定該用戶,并根據其非法的手段和產生的后果對其進行責任追究。
2.1.3 網絡安全管理的進一步提高
要實現進一步提高網絡安全管理,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進行。第一是對防范不良安全隱患的方法進行明確制定,并明確劃分安全管理的級別;第二是有效規范一些網絡操作行為,對有關于網絡安全的所有領域進行梳理,并完善網絡保護體系。只有通過對安全管理方式的不斷完善和整改,才能對網絡攻擊行為加以有效管理和制止,并以此防范資料庫信息竊取的行為,有效保證網絡安全管理。
2.2 有效利用項目管理
廣電網絡需要涉及到很多建設項目,而通過項目管理機制發揮管理作用,能夠有效梳理項目中的上下關系,并實現科學、現代的管理方式。同時,根據當前廣電網絡的運行情況,項目管理機制的合理構建,還能夠進行流水化作業的管理方式,不僅能夠有利于各個部門之間的項目協作和溝通,還可以有效調動各個部門的工作效率。另外,廣電網絡品質的不斷提高,還能夠通過項目管理機制得到進一步提升,并大大縮減建設項目中的建設時間。所以,三網融合背景下的廣電網絡,必須要認識到項目管理機制的重要性和應用范圍。其中,項目管理機制應當包括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確定項目目標,并總體計劃項目的整個過程,然后通過合理的方式管理項目設計;第二是,有效管理項目的周期,而最重要的是管理建設項目的質量,并為整個項目建設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
在實踐過程中,項目管理的有效利用,需要注意如下幾點:首先,根據三網融合的具體情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標準,通過建立信息源的方式,有效確定項目的落實計劃,并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實現多角度的調查,以對建設項目的目標進行再次確定。所以,項目建設計劃的具體實施,需要通過項目目標進行精心的安排,不僅包括投入的各類人力和物力資源,還需要實際落實各項工作。其次,加強設計管理。通常情況下,廣電網絡實施的項目都需要專業設計團隊來進行設計,其中包括設計內容和流程等。在管理項目建設工期方面,施工人員應當具備一定的項目管理知識,以利于項目建設的順利完成。同時,全面規劃施工流程和建設工期,其需要根據實際工程任務和相關環節的實施關系來加以考慮,并對可能影響項目建設工期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以進行妥善的應對措施,確保項目建設的全面落實。最后,項目建設的質量是整個管理機制中的重要環節,必須通過專業監理人員進行實地監督,保證規范標準的進行每一個建設項目,并確保建設效果與項目設計保持一致。項目風險管理能夠積極有效的控制可能產生的風險行為,其主要針對于建設中容易產生的不穩定因素,對其進行針對性的管理模式,其中包括對后續解決的施工方案等,以有效保證項目施工的順利完成。
3 結語
廣電網絡因為三網融合而產生了新的契機和挑戰,這需要在項目建設時,首先深入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并充分發揮出三網融合的優勢。所以,目前廣電網絡必須對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整改策略,通過加密防護和監管力度的擴大等措施來保證網絡安全,同時利用項目管理機制來有效確保項目建設的完成,以有效促進廣電網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永,姜斌.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網絡信息安全問題與相關方法[J].信息與電腦,2015,(22):133-134.
關鍵詞:網絡經濟;時代背景;市場營銷;思維
數字化和信息化,是網絡時代的典型特征,由此帶來的交易方式快速便捷也是不爭的事實。正是由于我國已經步入到網絡經濟時代,所以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和營銷模式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具體表現在企業運用到交易方面的成本投入大大降低,庫存被有效減少,市場營銷周期整體縮短等等。面對時代背景的變化,各企業必須對自身的營銷思維做出調整和轉變,以適應當下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就通過對當前現有研究資料的總結和整理分析,初步探索出了當今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各企業在市場營銷思維以及策略方面的轉變。
一、網絡經濟時代背景環境下,市場營銷環境方面的D變
1.產品變得同質化,客戶需求變得多樣化
首先,受網絡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影響,當前市場產品的生產和設計應用了大量的自動化技術及設備,企業之間的競爭在技術及現代化方面的差異逐漸縮小,產品的仿制效率驚人,逐漸顯現出同質化現象。現有調查數據顯示,當下任何一款盈利性較好的產品都可能在短時間內被市場中的其他企業仿制和密集生產,甚至在你的新品仍在測試階段時,你的配方和技術已經被成功破解了,市場上很快就出現了性價比與你的產品極為接近的產品,標準化、大眾化產品遍布于世,在這樣的情況下,差異化生產才是競爭的有利條件。
其次,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人們的消費需求也從數量和質量消費向個性化消費轉變,批量化大眾生產的效益明顯下降,并將逐漸淡出市場范圍。面對如此明朗的客戶消費需求,企業必須有策略的將自身的市場營銷目標進行不斷細化和深入化,盡量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特殊服務及需求,進而實現戰略性發展目標。
2.營銷方式向在線方向轉變
首先,傳統商品的流通過程是生產、批發、零售和消費,而新型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消費者不必再苦苦的等待那么多的流通環節,直接通過網絡就能夠查詢到自己需要的產品及相關服務,同時還能夠直接參與到產品的設計、原材料采購等環節,在線完成支付,極大的促進了商品流通的效率,為供求雙方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所以,這種快捷、便利的線上營銷方式,正逐漸代替原有的線下有形交易市場和交易模式,推動了企業銷售渠道及手段的革新。
另外,與傳統營銷管理的四要素追求不同,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營銷管理所追求的四要素為顧客、成本、溝通以及便捷,并以此為基礎推動整個營銷過程。具體來說,從產品的設計階段,企業就已經將消費者需求這一關鍵元素融入其中,進而有針對性的來定制產品并完成銷售。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的需求不再變得那么隱秘,利用網絡形式就可以很好的表達欲望,而企業收集這些需求信息,也不需要投入太大的成本,這樣就很好的實現了產品的供求雙方的接軌,提高了溝通效率、客觀滿意度以及忠誠支持度。
3.市場競爭出現新的特點
全球市場環境受網絡經濟的影響,展現出兩個新特點:第一,市場競爭逐漸向無形化轉變。這一點比較明顯,因為當前科技和信息資源的不斷豐富,使得企業競爭逐漸向信譽、服務以及形象等軟實力方向發展,這些都是區別于工業經濟時代競爭態勢的有力證明;第二,市場競爭已經打破了地域方面的限制,并逐漸向國際化競爭方向發展。網絡市場營銷模式下,時空界限已經不再是問題,只有供需關系,因此,競爭范圍也逐漸被擴散到世界的每個細微角落。面對市場競爭的這些新特點,企業必須要相應的做出營銷策略方面的調整。
二、網絡經濟時代背景環境下,市場營銷思維理念的轉變
1.市場營銷產生新的思維準則:顧客就是上帝
網絡的便捷加上經濟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空間變得更大,也更加自由,他們完全可以根據自我需求特點去關注自己感興趣的產品信息,更好的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消費趨勢已經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變得不可阻擋,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取得發展,就必須“聽命”于消費者,及時調整自我營銷策略,以消費者的需求作為企業產品設計生產及銷售的出發點,以服務客戶的個性需求來實現自我效益提升的目的。另外,當前受AI、CAD等科技運用的影響,“虛擬企業”逐漸開始流行,它沒有任何的實體資源,只是通過準確的調查客戶需求,然后與一些具有較強生產功能的企業合作,共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滿足其需求,實現企業的效益。
2.市場營銷產生新的功能追求:創造需求
網絡經濟背景時代,市場營銷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是實際上,快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下,企業和消費者都不一定能夠清楚了解什么才是其真正的需求。面對這樣的現實環境,企業唯有運用一定的營銷策略刺激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欲望,從而掌握主動權,創造并引領消費需求,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具體來說,網絡營銷的一大優勢就是便捷的交互性,當消費者參與到營銷活動中時,面對產品的推送,總能激發出部分潛在消費群體的購買欲望,即使沒有任何他們感興趣的產品,也可以主動提出建議。而企業將利用這些反饋回來的需求信息,設計推出新的產品,創造出新的市場需求,滿足另一批消費者的愿望,這就是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機制,使市場營銷功能追求變成了創造需求。
3.市場營銷產生新的思維目標:價值增長
傳統營銷思維理念,常常把企業盈利和擴大市場份額,作為企業營銷策略制定的核心與關鍵,但是當前市場營銷則產生了新的思維目標,即更加注重企業深層次方面價值的挖掘和不斷提升,也就是說,企業更關注長遠盈利和發展,把戰略目標相應的定位在價值投資方面,不斷提升企業文化內涵及其發展空間,這種目標并非不關注盈利,而是更加關注長遠、平穩的價值增長。
4.市場營銷產生新的機制理念:同步追蹤客戶購買行為
由于當前市場營銷逐漸向無形的在線模式轉變,消費者也更加愿意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整個企業營銷過程中,他們愿意將自我需求充分的表達出來,與產品生產商通過網絡實現信息共享,以期能夠更好的得到產品方面的反饋,滿足彰顯個性化的消費需求。而網絡市場中的產品,無論是種類,還是范圍,都比實體店購物選擇要方便的多,所以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相應的變得靈活和復雜起來。面對“挑剔”的顧客,哪家企業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準確優質的產品服務,那么它就占有了市場的先機和主動權,所以企業不得不改變傳統市場營銷機制,將重點放在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同步追蹤上。
三、網絡經濟時代背景環境下,市場營銷應對策略的轉變
1.轉變觀念,引領消費
傳統經濟模式下的企業市場營銷,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對于市場發展的契機很難有效把握,造成跟風現象嚴重。而在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自己構建的市場營銷信息系統,及時準確的把握市場動態,實現科學的需求預測和高效的營銷決策,運用多樣化的新產品,搶占市場先機,引領消費需求和發展方向,準確定位并適時抓住機遇完成營銷活動。另外,未來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競爭,在服務理念方面也將逐漸向主動化方向發展,只有能夠主動為顧客提供準確、及時、高品質服務的企業,才能獲得顧客的認可和忠誠,進而使企業立于競爭的有利地位。
2.多種營銷方式并用,滿足需求
首先,企業要充分運用大數據資源優勢,搜集市場上有效的消費需求信息,通過分析,有選擇性的將部分需求融入到新產品的研發和設計中,制造出能夠引領消費需求的個性化產品,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例如:企業在與消費者展開充足溝通的基礎上,真正引導消費者參與到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生產策劃中,以合伙人的身份與其展開對話,增進消費者對產品的接納程度。同時,一定要注重敏捷制造,縮短需求與生產滿足之間的時間,推動供需關系向一致化方向發展。
其次,企業一定要做好相關產品的定價測試工作,使得新產品的價格既能夠滿足企業利益的追求,又必須在目標消費群體的可接受范圍之內,促進產品適應市場的能力和快速銷售的目的,及時清空庫存,將降低的成本再次投入到新產品的研發設計中,形成良性的發展循環。
3.營銷渠道向扁平化方向轉變及拓展
傳統營銷渠道主要為金字塔式,而網絡經濟時代的營銷渠道正逐漸向扁平化方向轉變。尤其是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平臺的構建,更是極大的拓寬了企業的營銷渠道,使其互動性、一對一服務的特點逐漸顯現出來。無論是信息查詢,還是付款及售后服務等都可以在線上完成,極大的縮短了消費者與產品制造企業的時空距離,不僅節省了中間環節的成本投入,還能有效避免交易遲滯,保證供需雙方建立一種長期穩定的信賴與合作關系,減少不必要的強迫營銷所帶來的壓力。
4.構建網絡營銷平臺,利用促銷推動策略創新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可以構建屬于自我的網絡營銷平臺,并運用豐富多樣的促銷形式,為市場營銷爭取更多的展示新品的機會。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營銷平臺,將產品的相關情況及服務問題進行多種形式的展示,方便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深入了解和咨詢。這種低投入,高效率的廣告模式,不僅深受企業喜愛,也極其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能夠讓消費者通過溝通和了解,更加準確的定位產品與自身的契合度,實現商品的快速銷售和流通循環,提高客戶滿意度和企業營銷效益。
5.創新營銷技術,獲取競爭主動權
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市場的動態變化速度可謂一日千里,而消費者的需求更是難以捉摸,所以,為了獲取競爭的主動權和長久效益,企業必須努力將自身的資源、技術以及管理綜合運用起來,進而形成一種獨特的新型營銷技術和經營模式,靈活的應對市場變化,使企業處于競爭的優勢地位。另外,由于網絡營銷模式下,產品的設計和制造技術,都變得更加復雜,而且更新速度極快,沒有哪家企業可以獨立完成。因此,為了長遠發展考慮,企業必須與其他企業進行戰略性的聯合,共同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共享客戶資源,共同對抗未知風險,進而實現共贏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效益是企業經營發展所追求的關鍵目標,時代的發展帶來的變化是不可逆的,企業要想處于市場競爭的有利地位,就必須懂得適時轉變自我的經營和營銷模式,最大程度的適應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及時了解市場及顧客的新需求,主動運用多種營銷模式組合,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產品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進而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的長效穩定發展。
⒖嘉南祝
[1]韓花.新經濟時代企業市場營銷戰略新思維[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4,(10):4.
[2]賀得利.網絡經濟時代市場營銷策略的轉變與發展[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05):19-20.
[3]付靜.網絡經濟時代市場營銷策略轉變的路徑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8):46.
[4]申錦.網絡經濟時代市場營銷管理的機遇與挑戰[J].時代金融,2015,(26):2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