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互聯網廣告

互聯網廣告

時間:2023-06-01 08:52: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聯網廣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互聯網廣告

第1篇

互聯網風生水起十幾年,主要收入來源還是廣告

但廣告也是Facebook、豆瓣網等諸君都難以搞定的問題。不過,有些人認為,是時候利用新的呈現形式尋求突破了——本期介紹的幾家公司,都在利用新技術與創新的展現形式做廣告的生意,這些新廣告更有趣,更具有互動性,有的以移動端為主戰場,有的是PC、移動端通吃。它們力求在潛移默化中把品牌印象植入人們腦中,當然,它們也希望更容易打動廣告主。

問題是,想革新沒有那么容易:那些理想化的廣告新技術,自身能否玩得起來?用新形式掙廣告費,能不能擴大互聯網廣告的盤子?中國的互聯網廣告環境是否適合創新?或者說,移動上的廣告新形式,能否解決開發商不賺錢的問題?

新技術:驅動新模式

案例:Mugeda(木疙瘩)、觸景無限

作為一款“基于云架構的HTML5富媒體廣告制作、存儲、部署一體化解決方案平臺”,“木疙瘩”可以讓客戶在瀏覽器下直接創建HTML5富媒體廣告,使廣告像動畫一樣播放,用戶如果感興趣可以拖拽或擴大畫面,像玩游戲般做各種互動。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的鼻祖是荷蘭公司Layar,中國公司也在嘗試這種將真實環境與虛擬物體實時疊加的技術,如“觸景無限“效仿Layar推出自己的瀏覽器,目前客戶包括線下服務商,如“我愛我家”、“訂餐小秘書”等,也包括“李寧”這樣的大型品牌廣告主,用戶用手機對準新品海報,可以看到產品的視頻廣告、企業微博、店鋪地址等信息,滑動屏幕也可查看產品的不同顏色款式。

植入:老做法的新思路

案例:尚街,《Draw Something》

“尚街”的主戰場是圖片,這款產品可以把廣告嵌入圖片中,還能連上電商網站直接下單。媒體方與尚街合作后,尚街會為其匹配不同品牌的廣告,針對廣告主提供CPC、CPM、CPS、包月等付費形式。

“尚街”也開發了視頻上的廣告系統,自動實時識別出視頻中相對穩定的物品,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實時自動地在這些區域投放廣告。國外也有多家公司打著視頻內置廣告的主意。

游戲內置廣告的新做法層出不窮:曾在6周內下載量突破3000萬次的《Draw Something》將Nike、KFC等品牌商標、品牌名稱劃入繪畫范疇,讓人們無意識地描繪出對該品牌形象的理解;也有游戲可以通過看廣告來提升積分、獲取道具;還有在游戲通關時奉上某品牌打折券等。

展示方面的微創新

案例:ClarityRay,GoldSpot Media

第2篇

摘要: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中,將文化產業分為十大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是其中第五大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又分為廣告、文化軟件、建筑設計的服務。本文對我國互聯網廣告業的現狀和趨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廣告;現狀;趨勢

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中,將文化產業分為十大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是其中第五大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又分為廣告、文化軟件、建筑設計的服務。本文對我國互聯網廣告業的現狀和趨勢進行了分析。

一、互聯網廣告業的現狀

1、互聯網廣告收入2011年,中國互聯網廣告收入512.9億元。2012年,中國互聯網廣告收入753.1億元。2013年,互聯網廣告收入1100億元。2014年,互聯網廣告收入1565.3億元。2015年,互聯網廣告收入2093.7億元。2、互聯網廣告產業鏈1)廣告主advertiser廣告主,是指為推銷商品或者服務,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設計、制作、廣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業廣告主、或者說業內廣告主,通過購買流量來增加軟件類產品的下載量,從而拓展用戶規模。業外廣告主,包括品牌廣告主、績效廣告主、本地化廣告主.促進產品購買。2)廣告商agency廣告商、即廣告公司、廣告經營者、廣告商、廣告公司,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廣告設計、制作、服務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廣告主找到合適的方式和媒體投放廣告,位于廣告主和廣告者之間。例如,易傳媒AdChina、好耶AllYes、品友互動、Yoyi、MediaV、晶贊、百度移動聯盟、Admob、InMobi、力美、點入、艾德思奇、多盟、點媒、安沃等。廣告應用平臺,或稱廣告網絡,英文AdNetwork,簡稱AND,像是一個行業協會,幫助建立中小網站們聯合的標準和聯合的方法,幫助建立中小網站們怎樣聯合,誰來與廣告主談判,適用于CPM或者CPC的收費方式。每千次展現成本CostPerMille,簡稱CPM,按展示每千次結算廣告費。每次點擊費用CostPerClick,簡稱CPC,按一天點擊次數結算,例如百度聯盟廣告是點擊付費方式。本質上,AdNetwork是一個計算精密的數學模型。廣告交易平臺,英文AdExchange,簡稱ADX,即聯合廣告媒體publishers,還聯合廣告網絡AdNetwork,這些擁有廣告位的,被統一稱為“供應方”supplyside。廣告交易平臺AdExchange為這些供應方提供了一個用于展示自己的資產、庫存、廣告位的界面,各個廣告交易平臺AdExchange中的廣告位儲量都是天文數字。供應方(publishers、AdNetworks)有一個供應方平臺,英文Supply-SidePlatform,簡稱SSP,幫助它們協調各個AdExchange的關系,并提供使用體驗更一致更集成的廣告位庫存管理環境。廣告交易平臺AdExchange的需求方,即有廣告主,廣告主的廣告商、也有某些廣告交易平臺AdNetwork,因為某些AdNetwork為了豐富自己的“庫存”(inventory,即廣告位),在自己不具備某一類廣告媒體publishers的時候,會在廣告交易平臺AdExchange上購買一些廣告位。這些需求廣告位的,被統一稱為“需求方”Demand-Side。需求方(advertiser、agency、AdNetwork)有一個需求方平臺,英文Demand-SidePlatform,簡稱DSP,幫助需求方獲取受眾數據和歷史投放數據并加以監測分析,幫助需求方實現互動、精準、定向的購買廣告位;必須依靠一套強大的算法來進行廣告位的競價,這種方法就是現在炙手可熱的“程序化購買”的方法之一。也就是說,程序化購買依賴于兩個重要條件:其一,需要受眾數據,準確的,海量的;其二,強大的自動化算法,保證最合理的競價。需求方平臺DSP自己可能有受眾數據,也不夠全面,不夠準確,很多其實沒有,就利用數據管理平臺,英文DataManagementPlatform,簡稱DMP。數據管理平臺DMP,有受眾數據,能夠讓DSP駁接利用所有的數據。數據管理平臺DMP獲取受眾的數據,需要為所有的每一個受眾做一個標記,主要是通過cookie完成的;還需要能夠實現跨域追蹤,就是能夠追蹤同一個受眾在多個網站(多個一級域名)上的行為。廣告交易平臺AdExchange,通過實時競價的方式完成的互聯網廣告投放。實時競價,英文RealTimeBidding,簡稱RTB,是一種在數以百萬計的網站上針對每一個用戶展示行為進行評估以及出價的競價技術,為每一個廣告位提供了“價高者得”的機制。這種完全通過技術完成的實時拍賣方式可避免過去傳統模式因人脈、關系造成的信息不對稱及灰色交易,使廣告購買行為更透明和公正化。例如,2011年底淘寶推出Tanx(TaobaoAdNetworkExchange)。3)廣告媒體publisher互聯網廣告媒體,是借助國際互聯網傳播平臺,以電腦、電視機以及移動手機等為終端,以文字、聲音、圖像等形式來傳播廣告的一種數字化、多媒體的傳播媒介。4)廣告受眾、用戶廣告受眾是互聯網廣告的最終接受者。互聯網廣告行業收購合并風潮愈演愈烈,意味著互聯網廣告產業鏈進一步整合。例如2015年阿里巴巴控股易傳媒;利歐股份收購萬圣偉業和微創時代兩家廣告公司;藍色光標收購多盟和億動;百度收購原生廣告公司popIn;長城影視接連收購山南東方龍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諸暨長城國際影視創意園有限公司、上海微距廣告有限公司、浙江中影、上海玖明五家廣告公司;實益達以6.35億并購順為廣告、奇思廣告、利宣廣告三家廣告公司;深大通收購視科傳媒及冉十科技兩家廣告公司;聯創股份收購激創廣告和麟動營銷;華誼嘉信5.87億收購好耶集團數字整合營銷業務;聯建光電19.6億收購深圳力瑪、華瀚文化、勵唐營銷、遠洋傳媒四家廣告傳媒公司。

二、互聯網廣告業的趨勢

在整個廣告行業里,互聯網廣告是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分支。互聯網廣告的重要性和占比肯定會不斷增加。互聯網廣告將繼續引領廣告行業發展,主要表現在互聯網廣告越來越精確化投放、個性化服務;互動廣告將逐漸成為主流;網絡視頻廣告將成為互聯網廣告的主體;網絡廣告與傳統主流媒體進一步合作、整合傳播。

作者:邊莉

第3篇

1.參展商公司

名稱:__________

通訊地址:______

聯系人: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

部門: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

傳真: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

2.網上廣告類別?

a) 方塊 (______) 廣告???

時間: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月______日

b) 擎天柱 (______) 廣告??

時間: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月______日

c) 首頁文字連接??????

時間: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月______日

3.網上廣告費用

方塊廣告???擎天柱廣告?????首頁文字連接?

(注 價格:方塊廣告:______元(國內)/______美元(國外)/月;擎天柱廣告:______人民幣(國內)/______美元(國外)/月;首頁文字連接:______人民幣(國內)/______美元(國外)/月)

4.參展商授權簽名?????????????

___________科技有限公司接受此合同

簽名或蓋章______簽字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授權單位簽名 ______ 簽字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5.付款辦法參展商自簽署本合同之日起______天內支付全部網上廣告費。

款項請匯至:____________________

收款單位:__________科技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帳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他事項

第4篇

國家工商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出臺《辦法》旨在規范互聯網廣告經營活動,強化各大網站廣告自律審查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廣告行業及互聯網業健康發展。

《辦法》主要內容摘要:

1.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顯著標明“廣告”,使消費者能夠辨明其為廣告。

2.禁止利用互聯網處方藥和煙草的廣告。

3.不得以欺騙方式誘使用戶點擊廣告內容。

4.未經允許,不得在用戶發送的電子郵件中附加廣告或者廣告鏈接。

5.互聯網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6.付費搜索廣告應當與自然搜索結果明顯區分。

7.利用互聯網、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

8.媒介方平臺經營者、廣告信息交換平臺經營者以及媒介方平臺成員,對其明知或者應知的違法廣告,應當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予以制止。

9.醫療、藥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醫療器械、農藥、獸藥、保健食品廣告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廣告審查機關進行審查的特殊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未經審查,不得。

《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全文: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

第87號

《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已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局長張茅

2016年7月4日

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

(2016年7月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87號公布)

第一條為了規范互聯網廣告活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廣告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以下簡稱廣告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利用互聯網從事廣告活動,適用廣告法和本辦法的規定。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互聯網廣告,是指通過網站、網頁、互聯網應用程序等互聯網媒介,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業廣告。

前款所稱互聯網廣告包括:

(一)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含有鏈接的文字、圖片或者視頻等形式的廣告;

(二)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電子郵件廣告;

(三)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付費搜索廣告;

(四)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業性展示中的廣告,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的信息的展示依照其規定;

(五)其他通過互聯網媒介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業廣告。

第四條鼓勵和支持廣告行業組織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和章程的規定,制定行業規范,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發展,引導會員依法從事互聯網廣告活動,推動互聯網廣告行業誠信建設。

第五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以及禁止廣告的商品或者服務,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在互聯網上設計、制作、、廣告。

禁止利用互聯網處方藥和煙草的廣告。

第六條醫療、藥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醫療器械、農藥、獸藥、保健食品廣告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廣告審查機關進行審查的特殊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未經審查,不得。

第七條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顯著標明“廣告”,使消費者能夠辨明其為廣告。

付費搜索廣告應當與自然搜索結果明顯區分。

第八條利用互聯網、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

不得以欺騙方式誘使用戶點擊廣告內容。

未經允許,不得在用戶發送的電子郵件中附加廣告或者廣告鏈接。

第九條互聯網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者之間在互聯網廣告活動中應當依法訂立書面合同。

第十條互聯網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廣告主互聯網廣告需具備的主體身份、行政許可、引證內容等證明文件,應當真實、合法、有效。

廣告主可以通過自設網站或者擁有合法使用權的互聯網媒介自行廣告,也可以委托互聯網廣告經營者、廣告者廣告。

互聯網廣告主委托互聯網廣告經營者、廣告者廣告,修改廣告內容時,應當以書面形式或者其他可以被確認的方式通知為其提供服務的互聯網廣告經營者、廣告者。

第十一條為廣告主或者廣告經營者推送或者展示互聯網廣告,并能夠核對廣告內容、決定廣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互聯網廣告的者。

第十二條互聯網廣告者、廣告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互聯網廣告業務的承接登記、審核、檔案管理制度;審核查驗并登記廣告主的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等主體身份信息,建立登記檔案并定期核實更新。

互聯網廣告者、廣告經營者應當查驗有關證明文件,核對廣告內容,對內容不符或者證明文件不全的廣告,不得設計、制作、、。

互聯網廣告者、廣告經營者應當配備熟悉廣告法規的廣告審查人員;有條件的還應當設立專門機構,負責互聯網廣告的審查。

第十三條互聯網廣告可以以程序化購買廣告的方式,通過廣告需求方平臺、媒介方平臺以及廣告信息交換平臺等所提供的信息整合、數據分析等服務進行有針對性地。

通過程序化購買廣告方式的互聯網廣告,廣告需求方平臺經營者應當清晰標明廣告來源。

第十四條廣告需求方平臺是指整合廣告主需求,為廣告主提供服務的廣告主服務平臺。廣告需求方平臺的經營者是互聯網廣告者、廣告經營者。

媒介方平臺是指整合媒介方資源,為媒介所有者或者管理者提供程序化的廣告分配和篩選的媒介服務平臺。

廣告信息交換平臺是提供數據交換、分析匹配、交易結算等服務的數據處理平臺。

第十五條廣告需求方平臺經營者、媒介方平臺經營者、廣告信息交換平臺經營者以及媒介方平臺的成員,在訂立互聯網廣告合同時,應當查驗合同相對方的主體身份證明文件、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等信息,建立登記檔案并定期核實更新。

媒介方平臺經營者、廣告信息交換平臺經營者以及媒介方平臺成員,對其明知或者應知的違法廣告,應當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予以制止。

第十六條互聯網廣告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提供或者利用應用程序、硬件等對他人正當經營的廣告采取攔截、過濾、覆蓋、快進等限制措施;

(二)利用網絡通路、網絡設備、應用程序等破壞正常廣告數據傳輸,篡改或者遮擋他人正當經營的廣告,擅自加載廣告;

(三)利用虛假的統計數據、傳播效果或者互聯網媒介價值,誘導錯誤報價,謀取不正當利益或者損害他人利益。

第十七條未參與互聯網廣告經營活動,僅為互聯網廣告提供信息服務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對其明知或者應知利用其信息服務違法廣告的,應當予以制止。

第十八條對互聯網廣告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由廣告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廣告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異地廣告主、廣告經營者有困難的,可以將廣告主、廣告經營者的違法情況移交廣告主、廣告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廣告主所在地、廣告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先行發現違法線索或者收到投訴、舉報的,也可以進行管轄。

對廣告主自行的違法廣告實施行政處罰,由廣告主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

第十九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查處違法廣告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對涉嫌從事違法廣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二)詢問涉嫌違法的有關當事人,對有關單位或者個人進行調查;

(三)要求涉嫌違法當事人限期提供有關證明文件;

(四)查閱、復制與涉嫌違法廣告有關的合同、票據、賬簿、廣告作品和互聯網廣告后臺數據,采用截屏、頁面另存、拍照等方法確認互聯網廣告內容;

(五)責令暫停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涉嫌違法廣告。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使前款規定的職權時,當事人應當協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或者隱瞞真實情況。

第二十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互聯網廣告的技術監測記錄資料,可以作為對違法的互聯網廣告實施行政處罰或者采取行政措施的電子數據證據。

第二十一條違反本辦法第五條第一款規定,利用互聯網廣告推銷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或者提供的服務,或者禁止廣告的商品或者服務的,依照廣告法第五十七條第五項的規定予以處罰;違反第二款的規定,利用互聯網處方藥、煙草廣告的,依照廣告法第五十七條第二項、第四項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二條違反本辦法第六條規定,未經審查廣告的,依照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十四項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三條互聯網廣告違反本辦法第七條規定,不具有可識別性的,依照廣告法第五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利用互聯網廣告,未顯著標明關閉標志并確保一鍵關閉的,依照廣告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進行處罰;違反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欺騙方式誘使用戶點擊廣告內容的,或者未經允許,在用戶發送的電子郵件中附加廣告或者廣告鏈接的,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五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互聯網廣告者、廣告經營者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廣告業務管理制度的,或者未對廣告內容進行核對的,依照廣告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廣告需求方平臺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通過程序化購買方式的廣告未標明來源的;

(二)媒介方平臺經營者、廣告信息交換平臺經營者以及媒介方平臺成員,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未履行相關義務的。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互聯網廣告活動違法不予制止的,依照廣告法第六十四條規定予以處罰。

第5篇

其中,互聯網廣告貢獻巨大,成為一支異軍突起的重要力量。根據艾瑞咨詢的中國網絡廣告核心數據,2014年度國內網絡廣告市場規模達到1540億元,同比增長40.0%,與上年持平,達到新的量級,預計2015年整體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

易觀智庫的《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中國互聯網廣告運營商市場規模為400.1億元,同比增長39.6%,環比下降14.9%,到三季度,市場規模為58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8%,環比增長9.5%。有業界人士分析提出,2014年中國互聯網廣告收入已僅次于電視廣告收入,預計到2016年,中國互聯網廣告收入將超過電視廣告收入,成為中國最大的廣告市場。

毫無疑問,互聯網廣告已迅速崛起為新的廣告媒介,并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但不可否認,虛假廣告、違禁廣告、強制推送、不正當競爭等亂象也頻頻曝光,成為不得不嚴肅面對的監管難題。2015年9月1日新修訂的《廣告法》正式施行。國家工商總局于7月1日《互聯網廣告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互聯網廣告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預計到2016 年,中國互聯網廣告收入將超過電視廣告收入,成為中國最大的廣告市場。

互聯網廣告的監管直接關系到互聯網廣告行業的創新發展,又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息息相關。因此,互聯網廣告監管首要考慮的問題至少包括:哪些是應該被嚴格監管的互聯網廣告?互聯網廣告行業的監管邊界在哪里?互聯網廣告應該怎樣審核監管?本文擬結合互聯網廣告辦法征求意見稿,談幾點建議。 什么應該被嚴格監管

在傳統商業廣告活動中,廣告主體可被嚴格區分為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者,監管機構可通過設定許可,加強內容審核制度,對這些廣告活動主體進行管理。但是,互聯網廣告主體難以用傳統分類法來區分,主體界限明顯模糊,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都可以設立網站或者主頁直接為自己的商品或服務進行廣告宣傳,也可以委托網絡服務商廣告。

新《廣告法》還引入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這一主體,綜合《電信條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該主體應指“通過互聯網向上網用戶提供信息的服務活動”的網站,如此寬泛的概念實際上能涵蓋所有信息的網站。

因此,繼續按照傳統方式區分,將使互聯網廣告活動主體錯綜復雜,容易重疊,權責義務關系也隨之復雜化。

主體錯綜復雜,互聯網廣告的形態也難以界定。新《廣告法》將境內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通過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活動,界定為“商業廣告活動”,互聯網廣告辦法對此原則予以遵循,在界定互聯網廣告時突出了“互聯網(含移動互聯網)”這一媒介,同時新增一個條款,對互聯網廣告形態進行了列舉。

本文認為,上述定義將符合商業廣告特征的互聯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界定為互聯網廣告,有待商榷。

按照《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一切網上呈現內容均為互聯網信息,在新《廣告法》無法對廣告、商業廣告下定義的前提下,將其中符合商業廣告活動特征的信息界定為互聯網廣告,該定義本身就十分含糊。

若依照國家工商總局2014年頒布施行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第十一條,將通過互聯網媒介資源銷售的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經營地址、聯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信息”(甚至包括“用戶評價等信息”、“須經依法批準或備案的產品的文號”)明確為非互聯網廣告信息,而將這之外涉及“商品詳情”、“商品介紹”、“商品描述”信息界定為互聯網廣告,這一“二分法”與《廣告法》第八條關于“廣告中對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允諾等或者對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允諾等有表示的,應當準確、清楚、明白”的規定,是什么邏輯關系,是否符合《廣告法》關于“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服務”精神,是否符合行業慣例、市場規則,是否便于執法人員掌握,很值得探討。

另外,搜索引擎有償推廣服務是否屬于互聯網廣告,在理論、實踐中一直存在爭議。司法實踐中,有被裁判為廣告的,有被裁判為付費技術服務的。對此,廣告行業主管部門曾在2013年時談到,“無論司法機關做出怎樣的認定,從執法機關角度來講,總的原則是,只要是違法就要受《廣告法》的規范管理……”該表述似有先入為主的意味,且因果關系不明。

從廣告的屬性講,互聯網廣告英譯為Net AD或Internet AD,但不能簡單理解為“網絡”+“廣告”。以搜索推廣為例,它是由計算機系統根據一套復雜算法,綜合推廣網站的質量度、出價高低等因素計算而出,技術性、信息檢索服務特征十分明顯,并非是互聯網+商業廣告信息這么簡單。好比“互聯網+”,并非各行業領域的簡單互聯網化,不是“+互聯網”,而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最近,國務院的加強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的治理意見(〔2015〕77號),對提供付費搜索服務網站的明確表述正是“提供商品競價排名搜索服務的網站”。

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新應用更迭日益加速,尤其是新《廣告法》對廣告、商業廣告無法作出指引性規定的情況下,對互聯網廣告形態無論是單一列舉,還是“概括+列舉”,都容易造成疏漏,引起認識上和執法上的偏差。

因此,建議主管部門合理界定互聯網廣告形態,采取宜粗不宜細原則。應深化調查研究,廣泛征求、認真吸納各方意見,慎重進行制度設計,尤其對一些涉及互聯網廣告行業運營機制的表述和部分概念,需慎之又慎,以免立法缺乏前瞻性和包容性,有失科學性合理性。對在實踐發展中需納入監管的互聯網廣告業態,可參照工信部依據《電信條例》、根據實際需要調整《電信業務分類目錄》的做法,不定期進行調整公布。 監管邊界

2015年國務院的“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順應世界“互聯網+”發展趨勢,堅持改革創新和市場需求導向,突出企業主體作用,大力拓展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的廣度和深度;著力做大增量,培育新興業態,打造新的增長點等。誠如國家工商總局張茅局長所言,“廣告業是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消費、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互聯網廣告行業正是積極落實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典型。

實際上,作為互聯網行業的重要收入來源,互聯網廣告的市場競爭已經非常充分并不斷加劇激烈化。而互聯網廣告行業既要按照“營改增”后的稅制繳納增值稅,又要按照國家政策交納文化事業建設費,負擔不可謂不重。此外,互聯網廣告行業還是具有文化創意屬性的行業。2014年國務院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0號),明確提出著力推進廣告服務等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裝備制造業、消費品工業等重點領域融合發展。2014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提升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推動網絡廣告、移動媒體廣告和社交媒體廣告等新型廣告形式健康有序發展,努力提升廣告設計、創意策劃、媒介投放、效果評估、產品展示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發展水平。

因此,建議對互聯網廣告行業的監管采取更為審慎的方式,在“史上最嚴廣告法”已施行并發揮重要作用的情況下,適當淡化監管色彩,處理好行業發展與市場監管的關系。

國內外實踐證明,嚴苛的法律手段未必是唯一選項,技術手段、行業自律也是重要方式。

英國施行Interception Modernisation Programme(現代攔截計劃),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對互聯網廣告實行監管。美國廣告行業自律非常發達,可以說是自律主導型管理模式的代表。美國廣告業設立了眾多自律機構,包括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者共同參加的自律組織,也包括其各自加入的自律機構,這些自律機構制定了大量自律規則,發揮了重要作用。加拿大的廣告管理主要依靠發達的行業自律,廣告業自身形成了專門系統的自律體系和組織網絡。

實際上,我國互聯網企業在行業自律方面已作出了積極探索,社會效果良好。例如,2015年10月,百度等六家互聯網公司共同發出《關于“清朗網絡空間,文明網絡行為”的聯合倡議》,呼吁互聯網從業者努力為構建清朗網絡空間做出貢獻。

新《廣告法》規定,“廣告行業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和章程的規定,制定行業規范,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發展,引導會員依法從事廣告活動,推動廣告行業誠信建設促進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建議相關主管部門細化該規定,出臺對互聯網廣告行業組織務實有效的扶持推動措施,彌補行政監管力量不足的短板。同時,加強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信息技術的研發應用。 怎樣審核監管

互聯網廣告在審核監管上天然有難度。新《廣告法》規定:“廣告主對廣告內容真實性負責;廣告者、廣告經營者對所的廣告內容負有審查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者依據法律、行政法規查驗有關證明文件,核對廣告內容。對內容不符或者證明文件不全的廣告,廣告經營者不得提供設計、制作、服務,廣告者不得。”這些行為規范在傳統廣告領域易于操作,在互聯網領域則無法簡單實行“拿來主義”,這主要是由互聯網信息制作、、傳播的根本特點決定的。

據初步統計,一些廣告主每日向互聯網廣告推廣系統發送物料量達4500萬次,存量已積累到30.4億,每小時約有近25%的廣告主更新物料。

據專家分析,以目前主流的程序化交易廣告系統為例,廣告主從開始競價到完成投放的一系列過程僅需100毫秒,全部依托機器完成。不同的人打開同一網頁看到的是不同的廣告內容,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時間段打開同一網頁看到的很可能也是不同的廣告。

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臺上的消息無處不在、隨時、不斷增長,也可隨時修改刪除。面對海量信息,互聯網廣告經營者和者有心也無力承擔傳統廣告媒體的逐條、人工審核責任,使得傳統監管模式只能是“事后的、被動的、隨機的”。

互聯網廣告辦法第十條直接沿用了上述內容審核規定,第十五條規定了“鼓勵支持互聯網廣告經營者、者創新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推動互聯網廣告發展”這一少有的鼓勵性條款,同時又規定如違反相關規定,即便《廣告法》和其他法律法規沒有具體規定,也要予以行政處罰。如此“糾結”、“矛盾”,行政監管之難可見一斑。

從審核監管力量上看,新《廣告法》規定,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廣告監督管理工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廣告管理相關工作。但實踐中,各地工商管理部門對傳統廣告的管理都應接不暇,對數量大、來源復雜、互動性強、管理權限不明的互聯網廣告的監管更加力不從心。

從審核監管手段上看,隨著網絡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網絡證據滅失快、固定難,技術手段難以實時全面,調查取證成本高,取證標準不明確,都影響到主管部門取證的準確性和效率。同時新《廣告法》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舉報違反《廣告法》行為,主管部門必須7個工作日內處理并告知,這無疑給主管部門帶來很大的監管壓力。

與此同時,多數互聯網企業認真落實內部審核責任,通過建立專職隊伍解決違規信息清理,搭建風險防控機制,運用技術手段監控、攔截、過濾有害廣告信息,盡到了合理注意義務。

因此,建議采用科學合理的互聯網廣告審核監管模式。

新《廣告法》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對其明知或者應知的利用其場所或者信息傳輸、平臺發送、違法廣告的,應當予以制止。

《侵權責任法》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第6篇

[關鍵詞]微廣告 新媒體 自媒體 自迭代

21世紀10年代,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廣告面臨嚴峻挑戰,廣告產業面臨著自印刷技術普及以來最大的變化。互聯網最有用的營銷手段集合為:微博營銷、SNS營銷、視頻營銷、新聞營銷、論壇營銷、問答營銷、微信營銷……

一、移動互聯網時代廣告載體的變化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報告稱,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發展到393.1億元,同比增長97.5%。同時,移動互聯網在多網多制式共存的外部環境上,改善了核心處理網元的穩定性,優化了速度。此外,迅速增長的智能手機用戶擴大了使用規模與應用范圍,使“無線城市”逐漸崛起。2012年,增長率達到148.3%,移動互聯網將迎來一個新的轉折點。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同比增速81.2%,移動互聯網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同比增速111.8%,如此迅速的發展與變化,帶動了移動互聯網各個領域的商業化進程,同時也衍生出許多生機勃勃的創新領域。2015年移動廣告市場進入成熟化發展階段,市場占行業結構比為13.4%,移動互聯網整體結構趨近穩定,各細分領域加速商業化進程,微廣告①等形式興起。1.微信朋友圈廣告大幅提升微信商業化進程根據中商情報網資訊,2015年1月,微信朋友圈第一批廣告—寶馬汽車、VIVO智能手機、可口可樂飲料,這三項看來毫無關聯的產品針對朋友圈階級分層(土豪或屌絲),分別投放了各自的廣告,由此引發全民狂熱刷屏,以及關于階級矛盾的輿論熱議。可見,好的廣告營銷,無論是“投機取巧”,還是利用自身優勢和特點,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引發廣泛關注而自發傳播才是硬道理。近兩年,微信公眾平臺已成為一個完整而龐大的廣告系統。其中,聯盟廣告、朋友圈信息流廣告,同時服務于品牌廣告主和效果廣告主,深度開發了微信不同模塊的媒體價值,此趨勢對于同類行業媒體甚至其他類別的媒體來說亦是一種沖擊與啟發,勢將進一步帶動其他移動媒體的商業化進程。2.手機移動端廣告大幅提升移動互聯網商業化進程2015年,智能手機的普及,智能硬件的更新換代,傳媒廣告在移動端不斷延伸的創新應用,將推動整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近30年來,從電視傳媒到電視傳媒與互聯網并存,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此進化過程,互聯網的技術驅動作用越來越凸顯。當下,“互聯網+”的新理念又為電視廣告傳播創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互聯網對電視廣告的顛覆不僅是在內容生成上,還是傳輸上的拓展和延伸,更在于傳播對象從受眾到用戶的轉變過程中,廣告產品服務意識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只是一種客觀存在,一種信息傳播的載體,筆者以為,研究互聯網時代白酒廣告設計與創新的起點與根本在于其內容的時代化、品質化、專業化。

二、移動互聯網時代白酒廣告的創意設計

1.原創與集成配置

喻國明在《“渠道霸權”時代的結束》中提到:在廣告傳播渠道規模擴張和爆炸式的增長后,傳統傳媒產業對于傳播渠道的擁有和掌控能力越來越小,由此形成傳媒競爭力的關鍵轉化為傳播內容的原創能力以及內容的集成配置能力。如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白酒廣告設計包括:具有時代性特征的原創背景音樂;特效文字配圖片;附加的“推廣”標志;可點擊進入的“查看詳情”的H5鏈接……擬瀘州老窖微信廣告內容:以“向生活致敬”為創意主題,放上李白的將進酒詩詞、百年老窖、地方戲劇、青綠山水等創意畫面,分別對應“自由”“經典”“極致”“天人合一”四大主題,契合的是瀘州川劇一貫主打的音樂,數十支不同的鑼鼓牌子和嗩吶曲牌,張弛有度,抑揚得體,朝王鼓—摧軍鼓—更鼓—升摧卷鼓—殺場鼓,快如萬馬奔騰,細似雨打芭蕉……至于瀘州老窖的H5頁面就顯得非常簡潔,點擊進去之后是一張由青綠山水素材勾勒出的“國窖1573”的剪影,青綠山水和酒瓶的交錯試圖傳達一種“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感覺。

2.時效傳播

移動互聯網資訊的強大性和及時性,手機的便攜性為互聯網時代白酒廣告傳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在與對手的競爭中,互聯網時代白酒廣告需重視內容的時效性,例如在農歷春節即將來臨之際,通過李白《將進酒》詩詞、百年老窖、地方戲劇、青綠山水四張圖片拼出“國窖1573”,而國窖1573包裝上的紫赤金色與中國紅色也和這種氛圍有天然的契合度,在其廣告文案中直接打出了“窖香濃郁,年年有—瀘州老窖”的字樣,走“時效情境配置”路線。從這些廣告細節可以看出,資訊的強大性和及時性在每一次廣告傳播中表現得出色才能獲得用戶的青睞。

3.動態表情植入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廣告推廣將繼續沿用傳統媒體,拓展應用新媒體②。對于任何行業來說,品牌效應都是沒有邊界限制的,這個時代玩的就是跨界。如果能夠使不太了解移動互聯網或是手機電視的人根據品牌效應也能嘗試這個品牌,成為其用戶,那么這個產品就在市場上獲得了50%的成功。在針對瀘州老窖的移動互聯網微信廣告設計中,H5頁面上擬加入品牌推廣動態圖形—瀘州老窖專屬的微信表情,在這套專屬的微信表情里巧妙地包含了瀘州老窖商標或產品的植入。產品元素與整體廣告形式疊加得巧妙緊湊,通過字意圖形、字畫圖形、Q版吉祥人小白與小月與特定的節日聯系起來,并在以后不斷推出各個節氣的瀘州老窖專屬的微信表情(見圖)。整個瀘州老窖品牌推廣方案之一—微表情設計思路是:硬植入的平面商標或產品的植入會使消費者產生反感,而用微信表情,作為品牌推廣圖形,既具有動態特效,又具有親和力,男女老少都會喜歡,看到微信表情與傳統節氣的契合,更體現了每個時節人們對于自然的認識,微信表情與受眾的互動接觸,使人們像是聽到吉祥的祝福,貼上辟邪的門神一樣,產生被關注、被祈福的滿意感。這種情感的層面溝通,沒有直接提及產品本身,只是隱含在表情包里,而且和時節祈福相關,所以消費者的接受程度會很強。

4.互動平臺

此外,移動互聯網“微廣告”互動平臺,實現了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成為產品體驗的另一重要渠道。例如,通過廣告產品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細節革新,微調廣告方向和內容,體現廣告服務的細致關懷,用戶因其體驗的新鮮感,不斷地將每一次良好的感受通過移動互聯網傳遞到親友圈里。在這里,移動互聯網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形成了“N對N點”的互動。瀘州老窖微信廣告擬利用移動互聯網點對點的傳輸特性,建立用戶自己的運營模式,為用戶提供一個主題為“窖香濃郁,年年有—瀘州老窖”互動平臺,用戶可自己拍攝飲食聚會視頻,記錄有關白酒體驗的真實經歷、想法、趣事等,然后上傳到手機上與全世界一起分享。移動廣告主根據視頻點擊量對該用戶進行積分獎勵,在購買瀘州老窖時會即時產生貨幣抵扣。

三、移動互聯網時代白酒廣告的實現途徑

20世紀80年代,在物質匱乏的經濟條件下,基于食物性需要,白酒廣告更重視情感溝通與價格大戰;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傳統廣告媒體時期,電視傳媒與互聯網并存,此時期的白酒廣告業界已經完成品牌白酒文化定位與市場細分;21世紀10年代,移動互聯網時代,白酒廣告是改變還是墨守成規,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選擇。目前,4G平臺給移動互聯網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未來的4G生活將加速移動互聯網廣告的發展;無限網絡技術的進步使得移動互聯網白酒廣告的推廣途徑更為寬廣,多種個性化白酒廣告實施功能成為可能;傳統廣告業的發展遭遇瓶頸,白酒廣告商急于找到新的更有效率的投放平臺;移動運營商有推廣增值業務的熱情。同時,存在的現實詬病是:央視標王的白酒行業,作為傳統營銷的代名詞,必須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白酒行業營銷的多重打擊。其一,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市場價格趨于透明。電商的價格戰更使白酒行業的利潤大減,由此影響了廣告費的投入。其二,品牌塑造的方式發生了根本上的變化。如小米沒有類似四大名酒的耀眼頭銜,卻憑借海量粉絲在消費者中有口皆碑。而瀘州老窖塑造的像1573這樣的高端品牌,由于不確定的消費者層(高端品牌多用于送禮,非實際購買),很難得到實際的消費反饋。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社會化媒體傳播,受眾多是年輕人,白酒的文化底蘊和價值觀對于他們并不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社會化營銷的方式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廣泛傳播。每個用戶通常會形成一個輻射一百至一千人不等的小型自媒體③。依附這些小而美的自媒體,廣告營銷通過提供有趣的內容,提供一定的利益(送紅包、送優惠券、送小禮品等),將原先的廣告費轉變為吸引用戶的誘餌,在人群中產生共鳴,可逐步實現移動互聯網無限發散的傳播效力,快速而直接地獲取真實用戶。綜上所述,筆者以為互聯網時代白酒廣告設計與創新,應該在原有白酒廣告的多年積淀中,順應新媒體的強大效應,進行跨媒體整合廣告投放;開發白酒廣告創意,以提升白酒廣告的品質化、專業化特長;利用新媒體廣告的“自迭代④特性”精準投放廣告;不局限于移動互聯網廣告的傳統模式(底部的文字鏈、Banner廣告點擊等),利用移動平臺互動活動釋放網絡這個社交媒體的想象力,打造品牌白酒的良好口碑。基金項目:本文為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白酒專項項目“互聯網時代白酒廣告設計與創新研究”(編號:SC14BJ04)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微廣告,從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上看,是一種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面向大數據的、即時交互的、智能的廣告,即數字交互廣告。它是面向大數據時代的多維邏輯智能廣告,具有鮮明的智能化特征:移動化、互動化、分眾化、多維化及迭代性。

②新媒體,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于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于傳播狀態的改變:由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從傳播學的角度來分析,新媒體傳播有四個特點—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大眾傳播;信息與意義無關;受眾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大眾傳播的小眾化。

③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臺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絡社區。

④自迭代,新媒體廣告的自適應特征,體現用戶點擊瀏覽、反饋數據回送、廣告內容智能調整三部分組成的“自迭代”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極冰.孫妍彥.劉蕊.“微廣告”—廣告產業的革命.傳媒,2014.2

2.劉忠.中國移動商務技術發展現狀分析.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7

3.張成良.多媒體融合—泛媒體時代的生存法則.傳媒,2010.7

4.黃升民.廣告的巫師時代.傳媒,2014.4

第7篇

1.長尾理論的應用

“長尾”(longtail)這個概念最先由美國學者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提出,刻畫了在存儲與流通的渠道足夠大的條件下,需求不旺或者銷量不佳的產品(利基產品)共同占據的市場份額可以和少部分熱銷產品的市場份額相匹敵甚至超越的現象。眾多小市場匯聚成的“長尾”擁有可與主流大市場“大頭”相匹敵的市場能量。長尾理論的三個關鍵組成部分:富足經濟;熱賣產品向利基產品轉變;眾多小市場聚集成為大市場。長尾效應在本質上其實是西方經濟學中范圍經濟的體現。不同學者對于長尾理論的闡釋,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對范圍經濟學的進一步補充[1]。長尾理論的產生,也基于以互聯網為主體的新型媒介的興起,被應用于多個行業及領域,如娛樂和文化產業、圖書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等。該理論也被用來解釋互聯網廣告中的相關現象。

2.互聯網廣告長尾市場的形成機制

(1)富足經濟廣告依托于媒介,當媒介資源足夠豐富的時候,媒介能夠容納廣告的空間也相對充足。根據CNNIC調查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站數量為230萬,網頁數量為866億個。[2]除少數人們耳熟能詳的1000家大型網站之外,中小網站以及個人網站占據了99%的比例。互聯網上,無數的生產者造就了“富足經濟”,相比傳統媒體,數量有限的媒體平臺,互聯網則為廣告提供近乎無限的空間。

(2)熱賣產品向利基產品的轉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媒體碎片化趨勢加強,受眾注意力分流,受眾對于信息需求及廣告需求都轉向個性需求,傳統的廣告理念在互聯網上顯得力不從心,越來越多的廣告主也認為沒有必要讓盡量多的人知曉,只需讓有需求的人知曉便可。于是,精準營銷與效果營銷成為互聯網廣告最受關注的營銷策略。在互聯網廣告市場,廣告作為一種產品,既有熱銷產品,如知名網站的首頁廣告,也有利基產品,如某小眾、專業化網站的廣告產品。

(3)眾多小市場匯聚成為大市場盡管每個中小企業廣告投入不大,每個中小網站的廣告收入不多,但是這些中小企業及網站匯聚成的市場份額卻占據行業的重要比例。例如在搜索引擎市場上,百度目前有40萬左右的中小客戶,占據全國中小企業以及個體戶總數的1%左右,2010年中小客戶的廣告占據百度總收入的80%。[3]又如2010年互聯網廣告市場總額256.6億元,匯聚中小網站進行廣告投放的廣告網廣告網絡收入為28.8億元,占據11%的市場份額。[4]

3.長尾市場的監管“盲區”

在傳統媒體占據主要地位的時代,廣告預算紛紛投向發行量最大、收視率最高的媒體,廣告收費標準也是以千人成本計算。由于傳統媒體經營的經濟成本以及制度限制,只有數量有限的媒體競爭廣告市場。然而,進入互聯網媒體時代,媒體門檻與廣告門檻都降低,數量眾多的中小網站以及中小企業涌入到互聯網廣告市場,各自為廣告市場提供了豐富的廣告供給與廣告需求,這部分市場主體催生了互聯網廣告市場的長尾市場。正是對這部分市場的監管缺失,導致了監管“盲區”的形成。(見圖1)圖1監管“盲區”的形成原因分析“盲區”(或“盲點”)在多個學科中都有出現,通常指技術所難以監測的區域。在互聯網廣告市場中也存在類似的監管“盲區”。長尾市場便是主要的監管“盲區”。監管“盲區”的形成主要是觀念和技術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從觀念上來看,傳統監管方式注重“大頭”,忽視“長尾”。現有對互聯網廣告的監管方式仍然延續了以往的方法,對互聯網廣告行業的大型企業進行管制。在互聯網廣告出現之前,由于制度限制以及成本門檻,媒體數量有限,對媒體“大頭”的監管也就基本實現了對全行業的監管。然而,在互聯網廣告出現之后,隨著長尾市場的出現,市場格局被拉向“長尾”,呈現更為扁平的形狀。市場格局的轉變必然會對監管提出新的挑戰。根據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全國工商登記中小企業超過11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3400萬個,二者相加占到我國市場主體的99%以上。以占據搜索引擎市場近四分之三份額的百度[5]為例,百度目前的中小企業客戶數目是40萬左右,只占全國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總數不到1%的市場。而且,互聯網渠道不僅在過去一年是中小企業主進行營銷和廣告推廣投入占比例最高的部分,也是中小企業主在未來投入傾向最為積極的部分。[6]可以預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進入到廣告市場,長尾市場將繼續被橫向拉長。雖然政策限制經營性網站必須辦理ICP(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且辦理前提是網站必須有100萬人民幣的注冊資金[7]。這對依靠網絡廣告生存的一部分中小網站來說是重要打擊,但是這部分中小網站仍然可以通過加盟廣告網絡(廣告聯盟)的方式獲取廣告收入。隨著國內廣告網絡的發展成熟,將會成為越來越多中小網站廣告營收的主要渠道。其次,從技術上來看,監測技術以及監測人員素質落后導致“長尾”監管難以實現。傳統的監管主要依靠人工監測,這種監測方式在互聯網廣告時代顯然難以完成數量如此龐大的審查工作。各地工商局紛紛嘗試借助技術來完成監測工作。例如,浙江嘉興市工商局利用網絡監管軟件,把涉性、涉藥、涉醫等企業重新編訂企業組,調整規則庫,設定新的敏感詞匯進行搜索違法網絡廣告搜索。重慶工商局廣告監測中心等機構建立了“網絡廣告監測系統”,主要對重慶市注冊的華龍網等12家門戶網站以及專業性網站的所有形式的網絡廣告數據的自動采集、分析、匯總,通過對采集數據的分析、整理,形成了對網絡廣告的自動監測平臺。[8]雖然引入技術來改進監測水平已經成為共識,但是監測技術仍然停留在能夠對廣告市場“大頭”進行監測的階段,監測對象范圍較窄,不能實現對網絡廣告的全面監測。消弭監管“盲區”聚集了廣大中小企業以及中小網站的互聯網長尾市場正逐漸成長成為網絡廣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目前監管的“缺位”可能會導致在市場失靈的狀況下,某些市場主體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抑或是市場行為產生的負外部性讓整個社會承擔了成本等問題的出現。正如查爾斯•沃爾夫[9]所說:“不是純粹在市場和政府之間的選擇,而是經常在兩者的不同結合間的選擇,以及資源配置的各種方式的不同程度上選擇”。

在任何產業的發展中,政府干預和市場調節是兩個必不可少的調節力量。我們從市場主體、廣告行為、廣告內容三個方面來看互聯網廣告長尾市場存在的市場失靈問題,探討監管所應該解決的重點。

1.市場主體

互聯網廣告的長尾市場主體主要由中小企業以及中小網站組成。在互聯網廣告的長尾市場上,雖然中小企業和中小網站匯集而成的長尾市場已經可以與主流市場相比拼,但是就單個企業或者單個網站來看,實力十分單薄。

(1)中小企業營銷投入少、水平低根據調查顯示,多數中小企業目前在營銷推廣方面的投入還處于較低水平,接近七成的受訪中小企業在過去一年內沒有進行過任何營銷推廣投入,而在有過營銷推廣投入的中小企業中,營銷推廣投入水平集中在1萬-10萬元。[10]雖然網絡營銷在中小企業中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但是營銷的總體水平偏低,效果也難以讓人滿意。

(2)中小網站廣告營收能力薄弱相比大型的互聯網企業,中小網站的人員規模一般在4人以內,“一人一網”的現象也很常見。根據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中小網站中,網站實現收入占比57.8%,無收入的比例為42.2%。其中,以廣告收入為盈利模式占比高達50.1%,12.7%的網站采取游戲收費,11.6%的網站以電子商務形式盈利。[11]網絡廣告仍然是多數中小網站收入的主要模式,雖然網站盈利模式多元化,但是都還未達到與廣告相媲美的程度。中小網站營收有待進一步改善,三分之二站點一年收入萬元以下。DCCI調查結果表明,66.3%被訪站點2009年全年營收在1萬元以下,17.8%的站點年營收在1萬-5萬,年營收在10萬以上的站點僅7.3%。被訪站點生存狀況依然嚴峻,中小網站營收有待進一步的改善。[12]

(3)對中小市場主體的監管應以保障和促進為主中小企業和中小網站,無論是廣告投入、營收規模,還是廣告營銷水平,都是極其弱小,任何細微的政府調控和限制措施,對于他們來說,都可能關系到企業或者網站的生死存亡。因此,消除監管“盲區”,并不意味著要消除這些市場主體或者禁止他們的廣告行為,而是對這部分市場主體的發展投以關注。在我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廣告監督管理司不僅承擔著監督廣告的職能,同時也肩負著促進這個行業的繁榮發展。這部分市場主體進入廣告市場,為行業注入更多活力,創新了廣告傳播的方式,是未來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因此,在規范市場主體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促進市場主體的參與積極性以及廣告營銷水平。廣告行業協會應該關注互聯網廣告市場的新興主體,這部分主體可能在傳統廣告時代參與并不明顯,但是他們卻是互聯網廣告市場的重要組成。廣告行業協會需要定期對這部分群體進行走訪調查,了解其廣告狀況,以及廣告行為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擔憂。通過建立行業守則的方式,保障中小企業的權利和規制中小企業存在的違法投放廣告問題,幫助中小企業改善營銷能力,進而改善公司經營管理。大型互聯網企業在與中小企業以及中小網站進行商業合作時,可以通過培訓來提高這部分市場主體的營銷水平,同時培訓也可以幫助大型互聯網企業推廣廣告產品和服務,使得合作雙方均能獲利。在互聯網廣告發展早期,為了吸引客戶投放新興的廣告形式,網絡媒體通過各種方式對廣告主進行培訓式啟蒙,這一慣例也被保留下來。特別是針對一些需要客戶自助推廣,且技術含量較高的網絡廣告形式,培訓客戶其實就是培育市場。“藍計劃”是百度給中小客戶的操作人員進行的培訓,通過學習了解,讓其對產品形成直觀概念。培訓針對在百度投放3個月以上的客戶進行,客戶自愿參加。培訓服務也被納入到廣告服務之中,對于廣告后期執行以及效果達成來說,至關重要。一些廣告網絡也會針對中小網站進行培訓或者研發相應工具,幫助站長改善網站的運營。例如百度聯盟推出的百度統計、百度廣告管家,免費提供給網站站長免費使用,提升網站的管理效率。[13]針對互聯網廣告長尾市場上的中小市場主體來說,以促進發展為出發點的監管,才是更為長遠的發展與監管選擇。

2.廣告行為

廣告行為是指在廣告活動中,廣告主、廣告經營者以及廣告者圍繞廣告執行所作出的行為。廣告行為是市場主體依據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而作出的決策,因此信息不對稱將會對廣告行為產生較大的影響。

(1)長尾市場的信息不對稱非對稱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是由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喬治•阿克爾洛夫、邁克爾•斯彭斯在1970年提出的,并因對這一理論的杰出貢獻而榮獲2001年度經濟學諾貝爾獎。非對稱信息,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的買賣主體不可能完全占有對方的信息,這種信息不對稱勢必導致信息擁有方為謀取自身更大的利益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損害。廣告行為中也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哈耶克在《知識在社會中的利用》一文中已經把知識分成兩類:一類是科學知識,即被組織起來的知識由專家所掌握,在理論和書籍中可以得到;一類是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知識,為處于當時和當地的人所擁有。哈耶克所論述的知識也就是信息的意思。這兩類信息在互聯網廣告的長尾市場上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對稱。互聯網廣告的長尾市場區別于傳統媒體廣告以及互聯網上的傳統形式廣告,不僅對市場主體的廣告專業知識有要求,而且具有較強的技術性、數據性,因此對廣告主體的專業知識要求更高。互聯網廣告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因此相應的專業知識、技術知識的變更速度也更快。相比行業領先的企業及網站,中小企業和中小網站在專業知識方面能力以及跟進能力都較弱,因此在這方面的信息不對稱也更嚴重。一方面,在廣告投放,特別是互聯網廣告的投放方面,存在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資金有限,廣告投入預算少,年營銷推廣投入金額在10萬元以下的占總體的95%以上,他們多半是直接與互聯網媒體聯系,沒有授權給其他的中介機構進行,且企業內部多半沒有網絡營銷的專業人士,因此在專業方面缺乏支持。搜索引擎廣告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因此者與廣告主之間通常會形成一條技術“鴻溝”。這條技術“鴻溝”導致雙方在合作方面缺乏溝通的基礎。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某次合作過程中,也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中小企業和中小網站經濟能力有限,在與搜索引擎或者廣告網絡合作的過程中,通常是根據對方提供的數據進行付費或者收費,沒有能力請第三方數據公司提供數據。因此,關于搜索引擎或者廣告網絡提供的數據是否真實、可信,中小企業和中小網站與合作方處于信息不對稱的狀況。中小企業和中小網站經常會質疑數據的真實性,卻又無法核實。又如,一些中小網站為了提高流量,使用病毒、流氓軟件等手段刷新排名,這種排名信息對于廣告網絡運營商來說,也是不對稱的信息。

(2)信息不對稱對市場的影響以及監管對策信息不對稱導致兩個問題的出現:逆向選擇問題和道德風險問題。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信息不對稱”所形成的質量不確定,只會使買主按照“平均質量水平”出價,以均衡風險與收益。高于“平均質量水平”的商品因為買主出價不合算,自然會一步一步推出交易。市場便出現了“逆向選擇”:市場不是在淘汰劣者,而是在淘汰優者。在長尾廣告市場,廣告通常會依據傳播效果進行精確付費,而由于行業普遍存在的流量造假、欺詐點擊問題,廣告主或廣告網絡平臺給予每次點擊或者注冊等等效果的價格偏低,且根據經驗對于網站的流量進行折算,實際上是根據“平均質量水平”付費給中小網站,來降低自己廣告投放的風險。這會導致部分優秀的中小網站,收入并不會高于差劣的網站,且優秀網站經營成本會更高,從而導致部分優秀網站經營面臨更大的困難甚至會倒閉。道德風險是指契約的甲方(通常是人)利用其擁有的信息優勢采取契約的乙方(通常是委托人)所無法觀測和監督的隱藏性行動或不行動,從而導致的(委托人)損失或(人)獲利的可能性。例如目前搜索引擎也同時經營廣告網絡的運營,客戶在投放搜索廣告時,系統會自動默認其同時投放聯盟廣告,除非客戶關閉系統的某個窗口,才能取消聯盟廣告的投放,但是,很少有客戶會注意到這一點,于是客戶在不知不覺中投放聯盟廣告。搜索引擎迫于廣告銷售壓力,將選項默認,導致廣告客戶多投放廣告,引發了客戶對其不信任的道德風險。因此,在對互聯網廣告的長尾市場的廣告行為進行監督時,應該通過各種方式盡量減少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保證市場交易的公平。例如,行業推動建立第三方的數據提供,減少爭議;在合作過程中,制止霸王條款或者隱匿條款的出現對合作方所帶來的損失。

3.廣告內容

互聯網廣告的長尾市場,因為聚集了大量的中小企業與中小網站參與廣告活動,這導致廣告的數目激增,這直接給廣告內容的審查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1)審核責任的劃分通常在傳統廣告的,審核責任主要是由媒體承擔,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布的《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里規定要有廣告專業人員和熟悉廣告法規的廣告審查員。而網站經營廣告的前提,必須獲得ICP經營許可證,且要求注冊資金在100萬或100萬以上。大多數中小網站不具備專業的審查人員,通常也不具備經營資格許可所要求的資金,只能通過廣告網絡平臺等方式間接廣告。鑒于中小網站的運營現狀,中小網站并不是傳統意義上廣告者,也無法完全承擔傳統媒體中廣告者的責任。因此,需要在原有責任的劃分中,進行適當調整。廣告網絡平臺運營商,直接對接廣告主和中小網站,在廣告的與執行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應該配備專業的廣告審查人員,承擔起審查廣告的義務。同時由于廣告是統一經由廣告網絡平臺進行承接及投放,廣告網絡平臺運營商的審查可以避免廣告物料的重復審查,也提高審查效率。

第8篇

1.1傳播范圍廣泛,方便受眾獲得信息

當前,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國網民數量已達到了接近總人口的一半,互聯網已成為當前我國應用相對比較廣泛的工具。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已成為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此基礎上,我國網民數量的不斷增加,為互聯網廣告奠定了受眾基礎。網絡廣告在傳播的過程中,突破了傳統廣告在傳播上受時間以及地點的束縛,使其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互聯網廣告能夠實現循環性且不間斷的播放功能。因此,其傳播的空間也隨之不斷擴大,隨時隨地接受廣告的互聯網廣告媒體,是傳統廣告傳播媒體所無法比擬的。

1.2具有較強的互動性

傳統廣告所注重的是廣告的傳播范圍,以擴大傳播范圍提升廣告的影響力,從而達到廣而告之的目的,這種單項的傳播方式,只是企業向消費群體的單一推廣。互聯網廣告媒體不僅實現了企業向消費者的推廣,還實現了企業與消費者以及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企業通過網絡向消費者傳播商品廣告,并且能夠通過有效渠道來了解具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滿足當前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求,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比如,當前企業可以通過用戶購買評論來獲得消費者的反饋意見,從而針對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完善,而消費者之間也可以通過評論來獲得關于商品的相關信息,從而以互動的方式帶動品牌效益的傳播。

1.3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互聯網廣告媒體與傳統的廣告媒體相比,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傳統廣告在傳播的過程中,只是根據商品的性能特點進行宣傳,其并沒有固定的受眾群體,也沒有明確的傳播目標,對時間、地點以及受眾選擇上都沒有明確的劃分,只是不斷地強調傳播的頻率來實現其傳播的效應。互聯網廣告媒體則有效地規避了這一問題的發生。互聯網廣告針對的群體年齡在18~40周歲的人群,根據商品的不同特點又進行進一步的劃分,總體上這一部分人群的文化素質相對較高,其在對廣告相關信息分析與理解上的能力較強,與此同時,這一部分人也是最具購買力的群體。因此,通過互聯網廣告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商家的宣傳與推廣費用,還能收到更好的廣告效果,從而為企業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1.4具備持久性與穩定性的特點

基于互聯網的傳播特點,互聯網廣告媒體在傳播上具備持久性與穩定性的特點。通過互聯網,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產品的特點與需求,制定相關的信息,并通過互聯網進行宣傳。而這一系列相關的信息企業能夠將其進行長久性的保存,然后根據產品的相關變動信息進行完善與修改,從而持續地向受眾群體進行傳播。傳統的廣告傳播形式受到其傳播媒介的限制,其傳播的實效性與持久性是根據傳播媒介所提供的量進行的,不僅持續性短且費用高。比如電視媒體廣告,其在傳播的過程中,是根據商家支付費用標準進行定位的,且時間有限。在互聯網廣告媒介中,商家能夠24小時循環向受眾群體提供信息,不僅推廣與宣傳的費用低,且宣傳效果好,極大地提高了商家的競爭力與經濟效益[2]。

2互聯網廣告媒體的經濟價值

2.1微博以及微信廣告媒介的經濟價值

當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微博的使用人數逐年增加,這不僅顯示出微博的高商業價值,還為其廣告媒介傳播受眾需求奠定了基礎。微信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以飛快的速度占據了商業廣告的一席之地,且不斷地發展壯大。微信與微博廣告在當前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與傳統的廣告媒介相比,微信以及微博廣告媒介具備獨特的宣傳與推廣模式,其在宣傳與推廣形式上為廣告的傳播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與新的傳播模式[3]。微博以及微信是通過用戶探討的模式,經過互動以實現廣告宣傳與推廣的目的。此外,還能通過頁面廣告的設置來實現對商品的宣傳與推廣,進而樹立企業形象與品牌效益。微博以及微信廣告的特點為針對人群固定且集中,從而強化了廣告的傳播效應。與此同時,微博以及微信廣告的投資成本更低,能夠有效節約資源,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但是,與傳統廣告相比,微博以及微信傳播處于起步與發展階段,其廣告所涉及的信息相對較為簡單,因此缺乏有力的說服力,這就使微博與微信在傳播效果上具備了不確定性,從而增加了企業投資的風險,這就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阻礙微博以及微信經濟價值發揮的一大因素。

2.2網絡廣告媒介的經濟價值

當前,網絡廣告是互聯網技術下廣告媒介應用范圍最廣且影響力最大的媒介平臺。網站廣告的模式當前有平面廣告、視頻廣告等,其宣傳與推廣的方式可謂精彩紛呈,從而為商品的宣傳與推廣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也使其投資運行的效益有了保障[4]。在門戶類網站以及社交網站中,網站廣告具備著十分突出的優勢作用,比如當前很多網頁游戲都選擇了在網站廣告中進行推廣,通常都是將推廣與宣傳的內容制作成精彩的視屏,將其突出的特點展現在觀者面前,從而達到吸引觀者注意的目的,獲得相應的廣告傳播效應。與其他形式的廣告媒介相比,網絡廣告的受眾范圍是最廣的,因此,其對商品的宣傳與推廣效果是最佳的,不論是何種產品的廣告,網絡媒介都能夠一一將其充分地展現在受眾面前,從而提升商品的購買潛力。如淘寶網商家除了在自己店鋪進行產品宣傳與推廣外,還能夠借助淘寶主頁的頁面進行宣傳,與此同時,也能夠通過其他網頁的鏈接進行宣傳與推廣,因此,網絡廣告以其較高的商業價值,成為當前最受企業青睞的傳播媒介。但是,隨著網站廣告的發展,其所存在的問題逐漸凸顯,尤其是在管理方面,由于缺少相關法律制度的約束,使得很多虛假信息肆意橫行,從而降低了網絡廣告的可信度,因此,這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制約網絡廣告發展的一大因素。

2.3E-mail廣告媒介的經濟價值

電子郵件成為當前人們在互聯網上進行溝通的主要工具之一,其廣泛的應用為商業廣告的宣傳與推廣奠定了基礎。電子郵件廣告包括郵件廣告和頁面廣告兩種,其中郵件廣告指的是通過郵件接收與發送等渠道獲取用戶的電子郵件地址,通過以電子郵件類的問卷調查來實現與用戶的長期互動[5]。頁面廣告指的是以電子郵件頁面為商戶提供廣告位,從而實現商品的宣傳與推廣。電子郵件廣告主要有文字以及圖片這兩種宣傳推廣方式,而文字與圖片的形式相對缺少說服力與感染力,所以其宣傳與推廣的效果不理想。電子郵件廣告是通過向用戶郵箱發送廣告來完成推廣的,這樣的方式很多時候會引起受眾群體的反感情緒。因而,電子郵件類的廣告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積極地吸收當前互聯網廣告媒體的先進技術,針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改善,提高其廣告經濟價值。

3結語

第9篇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廣告APP 用戶體驗廣告模式用戶隱私

一、移動互聯網整體發展趨勢與現狀

截止2014年上半年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已經突破6億,中國智能手機用戶規模達到5.27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那對于營銷人員來說,該如何把握這一發展趨勢,為品牌廣告主提供前瞻性的移動推廣策略呢?我就國外知名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的數據報告《移動互聯網未來》,進行了深度剖析,洞察移動互聯網的三大發展趨勢,并闡述該如何玩轉移動互聯網營銷,從而為營銷人員提供參考。

趨勢一:移動互聯網是O2O的“中樞神經”

移動互聯網數據解析:移動電商發展迅速,人們越來越喜歡用手機購物,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均在不斷地影響和滲透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其中智能手機對“尋找店鋪位置”這一決策滲透率達34%,高于其它決策過程,因此,可以說智能手機是連接線上線下(O2O)的最關鍵因素;相對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主要是對“研究產品特征”、“比較價格”和“最終線上購買”這三個決策影響最為顯著,滲透率分別達39%、39%和38%。

智能手機才是連接O2O的最關鍵因素:首先,手機具有短信接收功能,它能夠接收“優惠券”和“驗證碼”等信息;其次,隨著3G/4G網絡的井噴式發展,智能手機在“查找附近信息”和“店鋪位置定位”等方面更為便捷。因此,相對于平板電腦來說,智能手機才是連接“O2O”的“中樞神經”。

趨勢二:APP的“眼球經濟效應”充滿期待

“用戶的關注度”和“實際的經濟效益”之間存在矛盾:首先,目前的In-APPS展示類廣告,存在形式較為單一,互動性差和投放較為粗放等缺點,品牌廣告主更傾向于投放更為精準的移動網頁搜索廣告;其次,移動互聯網營銷與PC互聯網營銷相比,仍然處于初期階段,認知度較低,所以品牌廣告主還是習慣于PC互聯網的廣告投放形式――網頁搜索廣告。

趨勢三:受眾由“純移動用戶”向“兼顧移動用戶”轉變

世界已進入“多屏”時代――PC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和可穿戴設備等充斥于消費者的生活之中。目前智能手機和PC電腦的市場份額最高,但我們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未來智能電視和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潛力,因此,我們不能做單獨的“純移動”用戶,而應該做“兼顧移動”的多維度用戶。

二、移動互聯網廣告帶給廣告主和用戶的雙重體驗

1.市場火熱開發者落魄 移動廣告叫好不叫座

現階段的移動互聯網行業,移動應用的火熱與開發者的生存境地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這些幕后的創造者在隱忍掙扎了許久之后,似乎迎來一絲轉機。

據相關調查顯示,移動開發者對于開發平臺的成本以及獲利潛力,相對于其他左右因素一直更甚。換種方式認為,開發者創造的前提是要生存,但移動互聯網尚屬萌芽階段,盈利模式更在探索之中。蛋糕就在眼前,卻苦惱于沒有解饞的工具。

近日,有數據顯示,在美國和西歐市場中,移動應用內置廣告成為移動廣告市場主流,用于應用內置廣告上的費用已經超出移動網站上顯示類廣告的年費用。對于移動平臺而言,其上游面對廣告主和廣告公司,主體為廣告埋單者,下游則是應用開發者,開發者開放廣告位,再平臺整合銷售。分成方式是按照用戶點擊數量,開發者和廣告平臺最終獲得,開發者占更大比例。

而據業內分析,目前很多廣告主尚未完全認識到移動廣告的價值,低質量的 Banner廣告和騙取點擊量的劣質廣告大量充斥在普通應用之中,其中以安卓平臺為甚。本應是開發者或開發商盈利的應用廣告,由于在用戶體驗方面的失誤,卻被很多第三方處以“去廣告化”懲罰。另一方面,高質量廣告門檻太高,普通開發者也望塵莫及。

隨著二維碼移動定位、移動支付等技術的普及,移動廣告無疑具有更豐富的展現形式和更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蛋糕固然誘人,垂涎之余還得斟酌品嘗,粗暴方式更不可取。

2.國內移動互聯網廣告平臺的7宗罪

想必很多朋友都看過由著名影星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里曼主演的好萊塢著名犯罪驚悚電影《七宗罪》。七宗罪,正式譯名為七罪宗,屬于人類惡行的分類,并由13世紀道明會神父圣多瑪斯?阿奎納列舉出各種惡行的表現。分別是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及。那么,國內移動IN APPS廣告平臺的原罪又是什么呢?

第一宗罪:貪食

以多數人難以理解的技術辭藻騙取信任。各大移動廣告平臺,均不斷美化其技術能力、資源優勢,從而要騙取廣告主的廣告預算。無論是RTB(REAL TIME BIDING)還是DMP(DATA MANAGEMENT PLATFORM)技術,目前只有后者在無線廣告平臺有所應用,但是遠不到精準分析,依據數據模型進行技術與投放分配的階段。而經常宣稱自己的RTB及 DMP技術有多牛的公司,大多是在“拉大旗扯虎皮”。

前者(RTB)是因為目前國內移動互聯網廣告投放及消耗預算機制,遠沒有達到國外先進平臺的運作模式,亦沒有傳統互聯網搜索引擎廣告的成熟度。美國的廣告市場和投放模式是人家的,中國的國情、行業現狀、廣告主習慣均大有不同。

后者(DMP)需要建立在非常大的數據量基礎上,通過大量的技術投入和研發,并且根據多個廣告主大預算投放不斷進行優化和調整才能做到,且可以不斷優化,這是沒有盡頭的工作。別說是拿到幾百萬融資的小廣告平臺,幾家拿到千萬級融資的大廣告平臺,在這方面的研究及投入也是極其有限的。

第二宗罪:

作弊成為常態。在一面拓展所謂的優質APP媒體資源,一面暗地里圈養用來大量消耗廣告主廣告費用的站長,掛著羊頭賣狗肉。把廣告主投放在真正優質APP的廣告預算,偷梁換柱,大部分投放在有著巨大流量的低質媒體群上。我看到,每個廣告平臺的領導者都對外宣稱移動廣告平臺的運營是核心,并強調自己的運營團隊是多么強大。確實,各種效果優化、媒體投放選擇、甚至拉大平臺的利潤率,大多是由運營部門牽頭完成。而往往作弊的行為,也由運營部門牽頭。整體的把控、摻不摻水、摻多少水、摻水后如何解釋、露餡后如何彌補這些工作,只有廣告平臺幾個核心人物最為知曉和了解,在面對著于公于私巨額利潤的誘惑下,他們也是決策的下達和直接執行者。

第三宗罪:貪婪

浪費行業資源,綁架開發者。國內幾家著名的移動互聯網廣告平臺的媒體介紹資料上,都宣稱自己平臺上容納著眾多嵌入自己SDK代碼的IOS和安卓應用,以5、6甚至8、9萬來計算。一方面,這里面的水分很大,另外一方面,這里面只有極少的、數的過來的高質量APP媒體。

很多APP的開發者,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因為沒有較強的銷售和商務資源,因此不得不轉而尋找能夠替其銷售流量的公司。這時候廣告平臺就會趁虛而入,要求其嵌入某家(最好是獨家,因為這樣就又成為其在客戶面前炫耀平臺媒體資源的一面旗幟)的SDK。這樣,廣告平臺經營者手里就有了雙刃劍。不但可以通過不斷許諾APP開發者投放廣告、增加廣告填充率、保證收益外,還可以在各個廣告主面前吹噓又有一款知名APP“投靠”在自己平臺旗下,借以夸大平臺影響力。

第四宗罪:暴怒

大大貶低了行業價值。廣告主期望可以更好的壓低推廣成本,獲取真正推廣底價。這個訴求沒有錯誤,任何一個企業或者個人,都希望這樣做。但是接盤的公司呢?為了不斷獲取該廣告主的投放預算,不斷夸大自己的媒體能力、技術優勢、投放效果,從而超額承諾廣告主的心理預期,以達到獲取廣告訂單的目的。但是任何一個媒體、渠道、或者平臺,都有其最基本能力和最大能力。超過了這個能力,任何一家都無法做到無限制的優化廣告效果。那接下來的事情,自然就是作弊、摻水了。廣告主會慢慢發現,越來越大的廣告投放預算,帶來的是越來越大的的收獲(KPI)。而精明的廣告主會發現,后臺轉化能力越來越差。這樣一來,這個市場充斥著虛假、欺騙、不信任。長此以往,移動廣告平臺以短時行為獲取的訂單,卻使得整個行業不被認可被貶值,蛋糕怎能做大?

第五宗罪:懶惰

浪費投資商的錢。目前幾大國內互聯網廣告平臺,均獲得了少則幾百萬,高則幾千萬的機構投資。但是這個市場經營了至少2年,還沒有一家能夠收支平衡。而各大廣告平臺的銷售人員,無不告知廣告主,這單我們只要流水、不要利潤。這樣賠本賺吆喝的事情,也許有人可以看做是市場爆發前的必要投入,我卻看作是不正當競爭,是在浪費投資商的錢,做一個沒有頭尾的事情。

而為了壓低成本,一個平臺獲取的廣告主預算,或者被浪費投放在流量質量極低的APP群上;或者被以幾分到幾毛錢差價,轉包給91、安智等平臺,甚至架勢廣告這樣的三流平臺;或者更有甚者,廣告平臺把廣告主投放在自己平臺上的預算直接用于購買谷歌移動廣告平臺ADMOB的廣告,一個點擊才3-4美分。這種利用信息的不對稱,而通常用于腐敗工程轉包的模式,也被普遍用于IN APPS廣告平臺的經營。

第六宗罪:自負

對于品牌廣告主偷梁換柱。品牌廣告主通常按照CPC或者CPM進行移動互聯網廣告平臺的購買(90%的廣告主采用CPC(COST PER CLICK)方式購買,其他的會以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進行購買IN-APPS廣告。這是目前最痛苦的事情之一。究其源頭,還是要提一下國內最早做移動互聯網廣告的公司MADHOUSE(上海億動廣告),在2005年移動廣告還停留在WAP網站的階段,該公司就提出不同于傳統互聯網廣告的收費模式(CPD=COST PER DAY或 CPT=COST PER TIME),以其精準、定向、智能投放來獲取廣告主的青睞,并且以CPC的方式進行結算和制作排期。

因此,品牌廣告主在投放時,在一個CLICK上的討價還價,就成為必要的過程。每個點擊的價格,就像一個過山車一樣,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從最高2元錢一個,下跌到幾毛錢一個。而為了爭奪客戶,大大小小不同的廣告平臺,競相殺價,還在不斷的降價。而為了控制成本,品牌廣告主大部分預算都被悄悄投放在一些質次價低的APP上,如果這也算WEB2.0“長尾理論”的一個踐行的話,該名詞的提出者美國人克里斯?安德森怕是要睡不著覺了。

第七宗罪:傲慢

對于年輕從業者職業發展的錯誤引導。目前國內移動互聯網IN APPS廣告平臺的現狀,對于這一批年輕人的職業觀發展,以及對該行業的認知,起了非常消極的作用。誠然,作弊行為在整個廣告界都有存在。但是對于這樣一個新興的、所有人都寄于高度期望的行業,這些行為會成為非常不好的力量,去試圖改變行業發展的方向。而往往很多從業者,考慮到自身職業的發展,即便換了工作平臺也默默不語,甚至作弊方式互相借鑒,就更加使得廣告平臺的經營者為所欲為。

或許這就是一場所謂的資本游戲,是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爭?其實這更像販毒,就好比每一個大毒梟剛開始都會犯以上的所有罪惡,目的是控制市場、壟斷市場、消費這個自己搶奪來的市場,但是大毒梟也會被其他毒梟所替代,而一層層緊密的產業鏈條、利益鏈條,正在驅使我們把一個剛起步的移動互聯網市場毒害掉。退一步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三、未來的移動互聯網廣告模式分析

1.對于快消品行業來說,我們該如何做移動互聯網營銷

對于品牌廣告主來說,創意性的硬廣和互動活動進行整合推廣,能有效吸引用戶參與,增強用戶粘性,提升品牌形象。

(1)開發互動性的In-APPS展示類廣告形式。可以利用Html5技術,開發更炫更具交互性的展示類廣告,以增強用戶關注度,如“拖一下”、“搖一搖”或“點擊即可交互”等廣告形式。

(2)利用先進技術,開發互動活動。可以利用Html5開發觸屏互動活動,或AR增強現實技術進行開發,以提升用戶的參與度。

2.對于汽車行業來說,我們該如何做移動互聯網營銷

對于汽車類品牌廣告,需要更具有科技感的互動活動,以提升品牌的創新性和科技感。“雙屏互動”技術,能有效提升互動活動的“操控體驗”,就目前來說,“雙屏互動”主要還是指PC與手機的“全天候24小時的雙屏互動”,這存在很大的不科學性,因此,我們要更具前瞻性和科學性,來進行開發和投放“雙屏互動活動”,即早晨9點至晚上18點,工作期間,我們建議投放“PC和Mobile的雙屏互動活動”;晚上18點至凌晨24點,下班后睡覺前,我們建議投放“Tablet和Mobile的雙屏互動活動”;凌晨24點至次日6點,睡覺時間,我們不建議投放任何“雙屏互動活動”;次日6點至9點,上班途中,我們建議投放“Mobile和Tablet的雙屏互動活動”。

3.對于零售行業來說,我們該如何做移動互聯網營銷

(1)LBS營銷。它尤其適合具有線下店鋪的零售行業,我們可以配合線下店鋪的促銷活動,最大化提升用戶參與度,即在線下活動期間,可以對店鋪周邊1.2-3公里的用戶,推送店鋪的活動詳情,增加線下活動的參與人數。

(2)O2O營銷。O2O營銷最常見的模式是團購,我們可以與一些團購平臺進行合作,如百度糯米和美團等;當然也可以與大眾點評和58同城這樣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進行合作,從而利用這些平臺的用戶評價體系不斷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好感度。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 CNNIC 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

[2]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國外網絡媒體BusinessInsider.

第10篇

歷史總是出奇地相似,從黑白的圖文展示到聲波媒體再到影音的展現,傳統媒體經過了三個階段,今天,這個過程在互聯網上被再次復制,不同的是傳統媒體經歷這個過程卻是漫長的。

10年內互聯網將壟斷媒體?

10年內互聯網將壟斷媒體,這個言論聽起來或許有點瘋狂,但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不這么認為,他在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采訪時,大膽預測今后10年內,所有媒體消費都將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屆時傳統意義上的印刷版報紙、雜志將不復存在,所有東西都將以電子版的形式發行。

與鮑爾默的言論相比,美國eMarketer的分析師大衛?赫爾曼顯得更加理性,他認為,在2010年之前,互聯網廣告投放費用10美元里將會有1美元被分流進視頻廣告中。同時,eMarketer研究機構也預計,美國的互聯網視頻廣告花費會從2006年的4.1億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43億美元。ABI Research的調查報告分析稱,由于影音分享網站快速發展以及觀賞線上影片即將成為網路活動的主流,到2013年全球將有超過10億人習慣在網絡上觀賞影片,這相當于全球總人口量的14%左右。ABI的分析師Cesar Bachelet指出,隨著網絡影音市場的蓬勃發展,網友在線觀賞影片的同時,也將瀏覽更多的網絡廣告,而這對網絡而言,將產生巨大的收益,分析師也認為,由于這一趨勢的帶動,網絡視頻廣告將大幅增長,一個新的掘金地正在逐步形成。訂閱《成功營銷》請點擊省略/dingyue

未來互聯網廣告怎么做?

如果你到日本,在熱鬧的澀谷地區就會看見一個巨大的龍影,正與街頭年輕人追逐對抗,但你想象不到的是,龍的操控者是一個躲在世界某個角落的網友。這個通過網站與澀谷現場聯網所構成的互動成果,是微軟Xbox游戲《藍騎士》上市時所規劃的網絡廣告,它正說明“互動性”絕對是網絡廣告最迷人之處,也是傳統廣告無法做到的。

Spikes亞太廣告獎網絡廣告的最大贏家索尼,也充分利用了這種互動性,索尼液晶電視的廣告,由網友在網站上點擊,變幻出大樓玻璃帷幕的七彩顏色,讓人驚喜又準確傳達該電視色彩豐富的訴求,是技術與創意的美麗火花。

在廣告形式不斷創新的同時,廣告載體也利用新技術改變著原來的推送方式,視頻網站YouTube在被谷歌收購后,推出了半透明的活動重疊式廣告。谷歌認為,這種重疊式廣告相比視頻網站現有的廣告格式,其有效性將高出5~10倍。重疊式廣告是活動的,它會出現在視頻底端的15處。如果你對看到的這部分內容感興趣,就可以輕輕點擊,獲得一個更深入互動的視頻廣告,這個廣告會讓你覺得更加相關而且有趣,而這時,你正在觀看的視頻會暫時停止。如果你只是想忽略掉這個重疊廣告,它會在保持10秒鐘后自動消失,不會給你的觀看帶來任何騷擾,這無疑是廣告主非常樂意看到的。訂閱《成功營銷》請點擊省略/dingyue

網絡視頻廣告 從玩笑到主流

當1997年3月Intel在Chinabyte網站上播放中國第一個網絡廣告,一條468×60像素的動畫旗幟時,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玩笑。

在過去10年里,對多數廣告主而言,將70%的錢投入平面和電視廣告,用剩下的30%來試試互聯網和其他渠道的運氣,這似乎是最明智的選擇。很快這種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根據易觀國際研究顯示,2007年,中國廣告市場的整體規模達到1760億元,其中互聯網廣告為70.5億元,占廣告市場規模不足5%。但2003年至2007年的年均增長率均高達65%,遠遠高出整體廣告市場13%的增長速度,在廣告高速增長的背后是互聯網人群的極速擴張。

今年1月17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對外了《第2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去年底,中國網絡人口達到2.1億人,僅以500萬人之差略落后美國,居世界第二。

但進入今年春天,中國已正式成為全球最多的上網人口國家,不但人口數持續增加,中國網民的消費能力也在快速成長。根據易觀國際公司最近的《中國互聯網年度綜合報告2007~2008》顯示,預計到2011年中國互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1375.04億元,而中國網路人口總數也將達到6億,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中國的互聯網廣告充滿了商機。

當然,機會同時還意味著激烈的競爭,目前,國內視頻分享網站超過200家,與“巨頭”YouTube的幸運相比,視頻網站高昂的成本支出,部分網站不得不做出人員裁減甚至是關門的決定。除視頻分享網站,網絡視頻廣告業也有新貴加入,借鑒美國模式,再混入中國特色,是網絡公司的慣用招式。訂閱《成功營銷》請點擊省略/dingyue

在上海做網絡廣告傳播的好耶(省略),就是取材于美國的Doubleclick,再加以調整,投客戶所好,量身訂做廣告投放,而不是訂一套硬規矩要求所有客戶接受,因而成為中國網絡廣告業的黑馬,被看好是下一個挑戰納斯達克的熱門。而暴風影音也從一款播放軟件轉型為互聯網播放平臺,坐擁每天1500萬的用戶,整合同業資源,一個完整的網絡電視網已經初具雛形,蓄勢待發。

暴風影音:網絡CCTV-6

作為傳統媒體,CCTV-6、CCTV-5每年都有十多億的廣告收入,CCTV-8也有七八億的收入,電影、電視劇、體育節目是除了新聞之外收視率和收入都是最高的,而這正是暴風影音的優勢,暴風影音的用戶都是視頻觀眾,從用戶的數量和質量來說,暴風影音已經是一個網絡的CCTV-6了。

區別于其他視頻網站的是,暴風影音有三個優點:第一,沒有版權的困擾;第二,不用消耗大量的帶寬;第三,可以播放幾乎所有格式的視頻文件。基于龐大的用戶群體,暴風影音開發了iPlay、iLook、iLink三條廣告產品線,iPlay是針對品牌用戶的視頻互動廣告展示,iLook是用戶主動點擊發出的圖文音頻形式,而iLink則是通過文字把用戶引導到企業的頁面,傳遞廣告信息。其中iPlay應用了大量的新技術,在網絡視頻領域首創DVD級畫質播放廣告。iPlay全面覆蓋用戶,具有打破常規的表現力,并且在用戶觀賞視頻時作為惟一的展示,區別于其他類型的廣告,獨占視覺焦點,目前暴風影音的廣告額正在以300%的速度遞增。

暴風網際CEO馮鑫解釋稱,iPlay有兩層意思,一是i代表我,這個“我”指的是用戶,可以主動選擇,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被動地接受廣告;二是代表暴風,iPlay,我們開始玩了,我們計劃在9月份達到單月1000萬元的廣告收入。訂閱《成功營銷》請點擊省略/dingyue

挾著網際網絡整合影音聲光、互動即時的強大威力,網絡廣告仿佛是這個“新怪獸”所掀動的大地震,正搖撼著整個新興市場,甚至也波動了其他媒體的傳統疆域。不少傳統廣告商也打著互動行銷的名號躍進這個市場,像智威湯遜、靈智、奧美等,都已經加入這場戰局,這場變革注定要產生一批新貴。難怪奧美廣告大中國區董事長宋秩銘大聲疾呼:“如果廣告公司不改變,總有一天,從事廣告的人早上醒來,會發現沒飯吃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成功營銷網站:省略

訂閱《V-MARKETING成功營銷》雜志請點擊省略/dingyue

第11篇

目前其擁有“技術平臺”與“互聯網品牌廣告營銷平臺”:前者服務對象主要是各大網站以及網絡廣告公司,它們有深度挖掘數據的需求;后者是基于傳漾自身的技術與產品,直接面向廣告主、廣告商,幫助廣告主更高效、更精準地觸達他想要達到的廣告效果。

怎樣想到這個生意?

傳漾的主要管理團隊來自好耶。2008年創辦傳漾時,王建崗、徐鵬等人也在反思在好耶做的事,他們一直想著通過技術做增值,搭建一個能引導整個互聯網廣告投放的模型。

媒體需要一套系統管理、和監測廣告,而商也有煩惱:一個品牌廣告可能會投幾十個網站,他們沒有那么多精力逐一與這些網站談判,效率不高,投放過程也不可控。“所以他們需要一個中介出現,高效地進行廣告投放管理。”為此,傳漾的另一個業務板塊便是網絡廣告營銷。

它聚合了各大垂直媒體,收集流量并代碼,然后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定向的廣告投放。當一個廣告主找上來,基于傳漾的媒體資源與數據,能幫助商更迅速地抵達廣告想要覆蓋的目標媒體。而之于廣告主,將活躍受眾進行匯總細分,找到受眾活躍區域精細化地投放廣告,可以達到更好的廣告效果。

創新點在哪里?

與其商業模式有些類似的易傳媒,2月18日已在美遞交了IPO申請,另外,聚勝萬合等公司的主要業務也是基于數據分析的廣告。但徐鵬對此顯得輕描淡寫,一方面,他覺得現有模式下的技術門檻“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高”。另一方面,他們認為,最終一定要朝平臺化的路子走,“使整個中國互聯網數字營銷形成一個大的交易平臺。”

這個“互聯網廣告交易平臺”將是怎樣的?“把自己覆蓋的網站流量、數據庫拿出來,最終形成自主交易、流量交易、實時競價,這是我們將來兩三年的發展方向。”

為此,一年半前,傳漾試水臺灣,搭建了一個這樣的廣告交易平臺,在試運營過程中,基于這個平臺對實時競價系統進行調研與技術調試。“現在它覆蓋了臺灣80%的網媒流量,媒體在這個平臺每天的展示次數達3000萬~5000萬次。”

未來的發展空間?

傳漾現已搭建完廣告交易平臺系統,但在大陸還未正式和運營。“大陸是人情社會。”徐鵬覺得大家習慣了與人面對面的交易方式,實時競價的廣告交易平臺仍需要一個適應期,它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業內的觀點是,截至2010年,中國整個互聯網顯示廣告絕大部分仍停留在“包時包位置”的傳統模式。

但徐鵬認為,互聯網廣告已經到了一個節點,“原來是按天賣(廣告),然后是按流量來賣,按流量賣后發現需要更先進、更高效的交易系統,交易平臺就出現了。肯定會脫離以前那種靠人工、靠媒介去做排期的模式。”他說,“現在,是行業發生大變革的前夜。”

這個被業內稱之為“RTB實時競價平臺”的模式,已經有巨頭公司涉獵。2007年,Google以3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DoubleClick,兩年后推出Ad Exchange廣告交易系統。淘寶注意到這一細分市場的前景,成立了獨立的展示廣告團隊,并于2011年,開發了一套適應國內廣告環境的實時廣告交易系統:Tanx(Taobao Ad Network Exchange)。

不過,傳漾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創業邦》,Tanx服務的只是淘寶賣家,傳漾所面向的是整個互聯網的廣告市場。徐鵬覺得這不會導致直接競爭,“這是一個交互平臺,你可以加入淘寶的,也可以加入百度、谷歌的廣告網絡,大家實時地去競價和采購。”

目前的盈利方式?

徐鵬告訴《創業邦》,傳漾技術平臺上的產品為公司帶來了2000萬元的營收,而品牌廣告網絡營銷平臺帶來的收入是上億元。傳漾的收入很多元化,例如銷售技術產品,或收取媒體廣告的費用、廣告商監測費用,或廣告主的營銷費。

北上廣的競爭白熱化,傳漾在長沙、西安、廈門等地陸續開設了分公司,率先進入二線市場,進行本土化的市場營銷。

第12篇

無獨有偶,被譽為“媒體金主”的廣告大戶聯想,2012年就將傳統媒體上的廣告投放預算砍到1個億,2013年則進一步縮減到4000萬,2014年預算雖然未出,但是傳統媒體集體被看衰。從熱情驟降到被下達“死亡通知書”,2014年傳統媒體廣告模式迎來末路之殤。

為什么說傳統已死?新媒體構建出完整網絡生態

2013年前三季度,6家報業上市公司博瑞傳播、賽迪傳媒、華聞傳媒、北青傳媒、新華傳媒和粵傳媒,營收同比下降的有4家。2014年元旦,存世14年的《新聞晚報》正式關閉。《新聞晚報》停刊,使國內新聞界同仁然再一次感受到了傳統媒體衰竭而亡的命運似乎無可逆轉。

相比報紙生產方式和傳播方式的落后,網絡是即時傳播的,也是多媒體展示,文字的、視覺的、聽覺等因素的綜合,同時網絡是雙向互動又無限寬廣的,還可以做到個性化服務。而移動終端的普及更是讓讀者的閱讀習慣正在逐漸改變,新媒體已成為讀者獲取信息的首選。技術的革新甚至讓每個人都擔起了記者的角色。

新技術和新產品帶來的用戶流失和影響力下降,使得傳統媒體走向勢衰已成必然。《2013全球傳媒發展報告》指出,互聯網已成為最重要的新聞獲取平臺之一,受眾的媒介消費行為呈現出移動化、數字化、和網絡化趨勢。

如今已經突破6億用戶的中國互聯網,已經構建出一整套完整的網絡生態,人們不僅在網上閱讀,更是在網上生活。用戶體驗更好的互聯網媒體形態造成傳統媒體用戶流失,以及影響力的下降。而傳統媒體的互聯網化更是加劇了自身衰敗的過程。

新媒體取代舊媒體是趨勢,焦點在于廣告主選擇誰?

新媒體取代舊媒體不可避免,幾年前資深媒體人牛文文就喊出了“傳統媒體不需要廣告部”,雖然在當時被認為是亂放炮,但2013年底,作為中國商業報紙第一品牌的《中國經營報》以取消廣告部的實際行動,企圖為傳統媒體轉型殺出一條血路,證明預言成真!

營銷研究機構Millward Brown (華通明略)的《2013年CMO調查報告》中認為,營銷的本質仍然不變,關鍵要素還是廣告,但因為技術和產品變革帶來了品牌、媒體、產品、渠道和消費者的變化,互聯網將在媒介營銷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在新媒體環境下,CMO成為基于互聯網模式運營平臺的最有力推動者,但是焦點在于他們希望選擇什么樣的互聯網平臺。

“廣告主在媒體選擇時期望與用戶更多的互動,就像小米那樣,由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創造自己的品牌,在各種平臺上,由消費者產自發產生內容,豐富品牌的同時,也改善了產品的體驗。”一家電器廠商戰略品牌部門副總經理坦言。事實上抱有這樣觀點的廣告主不在少數,互聯網媒體太多,CMO公認的只有能提供從策略到平臺到分析的全方位解決方案的媒體平臺,才是他們未來廣告投放的重點。

因此,廣告主只有兩個選擇:1、與那些轉型比較好的傳統媒體開展立體合作,比如《城市畫報》,其不但提供傳統的服務,還在微信上通過“午休狂拍”幫助廣告主營銷。2、與百度、騰訊這樣的整合營銷平臺合作,在內容和渠道上都向數字化轉型,逐步拋棄傳統媒體。總的來說,傳統媒體單一的渠道和內容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整合的營銷思維和方式才能真正打動廣告主。

新舊之爭,媒體提供整合營銷服務是王道

從《2013全球傳媒發展報告》中可以看出,CMO在選擇合作媒體時,會出于不同的營銷目的和動機,從而選擇不同的媒介平臺,主要的營銷動機集中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大數據分析、維護消費者關系等方面,而不僅僅是傳統的曝光量。

一般來說,傳統媒體為廣告主提供的營銷形式大都歸納為圖片和文字描述,從上面可以看出,已經完全不能滿足廣告主的需求。對新媒體來說,除了傳統的曝光價值,更是在消費者洞察、營銷策略研究、整合營銷實踐等方面,為廣告主提供整合的營銷服務,讓客戶變成成長伙伴,主動參與到產品的設計、建設和實施中。

具體來說,如百度就能在消費者洞察層面,基于最真實的用戶行為數據,深度挖掘并優化品牌與消費者溝通方式和途徑;在營銷策略研究層面,能夠進行360度消費者畫像,幫助企業把握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需求;在整合營銷實踐層面,則能夠幫助品牌成功建立有效的消費者通路,完成涵蓋線上線下的O2O營銷互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高青县| 嘉峪关市| 宁陵县| 贡嘎县| 长治市| 平原县| 进贤县| 长岛县| 海阳市| 锦州市| 太仆寺旗| 肇源县| 蛟河市| 涿鹿县| 大荔县| 勐海县| 肇庆市| 枝江市| 青岛市| 双鸭山市| 宜兴市| 曲沃县| 聂拉木县| 固始县| 海兴县| 平远县| 乐清市| 怀柔区| 鹤峰县| 大港区| 谷城县| 乌兰县| 新蔡县| 灵寿县| 菏泽市| 皮山县| 明溪县| 吴忠市| 太仆寺旗|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