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09:50: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絞刑架下的報告,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無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詞)感謝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打一常用詞)熟語
燁(打一新興詞語)中國熱
內(nèi)秀(打一新興詞語)心靈美
勿上當(打一新興詞語)非典
新苗茁壯(打一新興詞語)小康
現(xiàn)代作品(打一新興詞語)非典
天女散花(打一新興詞語)高消費
華夏英姿(打一新興詞語)中國特色
同光陰賽跑(打一新興詞語)與時俱進
思想波動(打一文學名詞)意識流
休得多言(打一文學名詞)歇后語
垂涎三尺(打一文學名詞)順口溜
一表非凡(打一文學名詞)神話
虛心話(打一文學名詞)七言
加減乘除(打一文學名詞)構成主義
何謂狀元(打一文學名詞)第一人稱
談笑風生(打一文學名詞)即興詩
一支香煙(打一文學名詞)傳奇人物
人微言輕(打一文學名詞)小小說
平等待客(打一文學名詞)主人公
逢人只說三句話(打一文學名詞)七言絕句
夜半無人私語時(打一文學名詞)黑色幽默小說
龍舟(打一歌曲名)中國船
丹田(打一歌曲名)紅土地
車譜(打一歌曲名)四季歌
玩兒房(打一歌曲名)游戲人間
天涯海角(打一歌曲名)在那遙遠的地方
老式波音(打一歌曲名)濤聲依舊
四方面軍(打一歌曲名)東西南北兵
保持沉默(打一歌曲名)什么也不說
第一人稱(打一歌曲名)那就是我
黃河大合唱(打一歌曲名)搖籃曲
離別正堪悲(打一歌曲名)歡聚
新媳婦探親(打一歌曲名)回娘家
竹林諸賢堪贊頌(打一歌曲名)七子之歌
兩對情人互相思(打一歌曲名)好想好想
醉翁之意不在酒(打一歌曲名)好山好水好地方
汕頭一周游(打一歌曲名)山不轉水轉
到了長城放聲唱(打一歌曲名)好漢歌
青梅煮酒論英雄(打一歌曲名)只有你和我
東南西北皆欲往(打一歌曲名)走四方
青龍白虎照秦鏡(打一歌曲名)二泉映月
一、巧用課文中的意象,讓語言散發(fā)詩意的芬芳
詞匯量貧乏導致表達蒼白。為什么在學了多年的語文后學生詞匯量還是如此貧乏,原因很復雜。就教材來看,由于篇目的限制,詞語的復現(xiàn)頻率很低,不符合我們積累識記的科學規(guī)律,同時,高中條分縷析的課堂教學也少顧及詞匯量的積累。為提升作文語言表現(xiàn)力,我們應當提倡學生大量積累詞匯。那么積累哪些詞匯又如何積累呢?
看我們的課文,如歸有光的《項脊軒志》里的“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為什么不種月季、牡丹或玫瑰之類的花呢,無疑前者清幽,符合作者的心境;又比如鄭愁予的《錯誤》明明已經(jīng)是現(xiàn)代了,為什么還要寫“我達達的馬蹄”呢?再如余光中《聽聽那冷雨》里談到對江南的印象是“杏花,春雨,江南”,為什么不是“高樓、美食、江南”?其實都體現(xiàn)了文人潛意識里的愛好。同理,語文老師骨子里也浸染了這種意趣。所以我在教學課文的時候,會有意識地讓學生積累這些詩意的美好的意象。
比如,學《故都的秋》,學生們收集了:“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槐樹葉底,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在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藍朵”;“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只能感覺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的落蕊”。教《蘭亭集序》,學生的摘記本上寫下了“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流觴曲水”、“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樣,三年課文意象的積累,學生慢慢就浸潤了這份詩情。到高三,再對自己特別喜歡的詞語按一定規(guī)則進行分類。古人初學詩,有《幼學瓊林》之類書籍可以參考,同樣,學生擁有了這些詞匯,寫作時,銜珠鑲玉進行靈活運用,自能營造詩意境界。
二、仿效課文中的細節(jié),讓語言充滿鮮活的美感
沒有細節(jié)描寫,就沒有形象的鮮明性,事件的生動性。好的細節(jié)描寫“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盡傳精神”,課文中有大量的好的細節(jié)描寫,學生平時多模仿,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有意識地運用細節(jié)描寫,也可提高作文的發(fā)展等級。
1.景物描寫
描寫景物要抓住景物主要特征,個別詞語、句子要做到細致入微、生動傳神,給讀者留下具體可感而又生動鮮明的印象。如《內(nèi)蒙訪古》中有這樣一段話:“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沐著陽光。”這段話很樸素,卻把陰山、原野寫得恬美而有生氣。其中“拖”、“躺”、“沐”三個普通的字就用得很好,使陰山南麓的原野有了生命,這一生命有著安詳寧靜的神態(tài),有著悠然自得的情調(diào)。
有位學生在作文中寫了一所貧困地區(qū)的小學:“遠遠望去,在那黃褐色的小丘之下,有著一圈黃色的用土塊造成來的平房,唯有那旗桿上飄拂著的國旗告訴你這是一所學校。”我讓他借鑒《內(nèi)蒙訪古》中的那段話,作點修改。最后他改為:“在那黃褐色的小丘之下,臥著一圈黃色的用土塊壘砌起來的平房,唯有在它上空飄拂著的國旗告訴你這是一所學校。”用“臥”字代替“有”,用“壘砌”代替“造”,用“在它上空”代替“那旗桿上”,就更形象地寫出校舍的低矮、簡陋和黯淡。只換了幾個字,就意趣大異,攜有更多的視覺信息。
2.人物描寫
人物是文章的靈魂,運用細節(jié)描寫,可以傳神的刻畫人物,給人以形象逼真之感,可以成功傳達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讓人物血肉豐滿,進而讓人感到栩栩如生。借此,我們可以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睛,得到高分。魯迅的《祝福》:“臉上瘦削不堪,……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魯迅抓住了祥林嫂最大的特點,眼睛呆滯。“間或一輪”入木三分的寫出了呆滯,形同僵尸,形容枯槁,最后的結局如此悲慘和凄涼。沈從文的《云南的歌會》:“這種年輕女人……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藍布衣褲,油光光辮發(fā)盤在頭上。”那“棗子”臉形和那“滿口白白的糯米”牙齒,運用比喻把云南女子寫得既形象又可愛。
我有意在講《祝福》時也講了《云南歌會》,強調(diào)了描寫人物肖像,一定要抓住對方最主要的特點,運用比喻等手法進行描繪,然后讓學生在班里同學中挑一位同學進行肖像描寫。一個學生這樣寫道:“此人圓滾滾的身軀上安著圓滾滾的腦袋,中分的頭發(fā)向兩邊梳著,透過厚厚的鏡片可以看到一雙小小的眼睛。像兩根紅腸似的的嘴巴上邊長著一只小巧的鼻子,一笑起來只見原來就小的眼睛更是瞇成了一條縫,嘴巴發(fā)出哈、哈、哈的笑聲,渾身的肉也像注了水似的顫個不停。”他抓住了人物“胖”的外貌特征,運用比喻、疊詞等方式將該人物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三、借鑒名家筆法,讓語言折射出幽默的光澤
語言的個性表現(xiàn)不一,大氣是個性,輕靈是個性,絢麗是個性,深邃是個性,質(zhì)樸是個性,清新是個性,犀利是個性,幽默也是個性。老舍先生說過:“文字要生動,必須利用幽默。”作文的語言如果詼諧幽默,就能輕松地詼諧調(diào)侃,辛辣地諷刺嘲笑,讓文章理趣盎然。如一些課文和當代名家們的寫法:再到街上走走,矮的在高的旁邊慢慢往前滾,看不著腿,基本上就是一個球了。(劉恒《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他(指增疤叔)小時候很頑皮,拉屎都要爬到樹上去。(孫犁《增疤叔》)審問沒有多久,秘密警察弗立德里赫很不小心地“碰”了我一下,我又在昏迷狀態(tài)中被運了回來。(伏契克《絞刑架下的報告》)這些文字中作家們主要運用了比喻、夸張、反語三種修辭手法使自己的語言變得機智幽默,更富有魅力。在這方面語言訓練中,可設計兩種訓練方式。一種是換詞訓練,在對比中讓學生感悟語言的魅力;第二種是讓學生運用比喻、夸張、反語等手法描述忙亂、緊張高三生活。學生作品如下:
對于學習,我們要像野豬一樣勇往直前,像獅子一樣統(tǒng)率一切,像黃牛一樣勤勤懇懇。對于題目,我們要像猴子一樣機動靈活,有時還要像梅花鹿一樣小心謹慎。
也許在一天中你要在拋物線上沖浪,在之乎者也中徘徊,在萬有引力和電磁場上穿梭,在碳氫氧氮中漫步,到了最后還要拖著快散架的身子去和A、B、C跳舞。
女兒的歌聲爸爸的淚:女兒究竟有沒有復明的希望啊!
張卓是苦孩子。由于雙目失明,她從小沒有一個玩伴,除了父母親,唯一的伙伴就是家里那條又瘦又小卻生性和藹的花狗。孤單的盲女孩常常把小花狗放到被窩里,和它一起睡覺。白天父親不在跟前的時候,她便拉著小花狗的尾巴走來走去。小狗領路,盲女孩摸索著前行,成了小村的一道辛酸風景。
不幸緣于1986年的冬天。
陣陣北風呼嘯著吹過大雪覆蓋的吉林省舒蘭縣二道鄉(xiāng)榆樹溝村,村頭張?zhí)旆騼蓺q的女兒昏迷在生死邊緣。五天了,她高燒不退,但無情的大雪阻隔了通往縣城醫(yī)院的路,張?zhí)旆蚝推拮又缓每嗲?村里的醫(yī)生。后來,女兒的生命終于保住了,可是她從此雙目失明……
45歲才生得這唯一孩子的張?zhí)旆蚩薜煤籼鞊尩兀笱┻€沒化盡,他便四處借來2000元,背起女兒,踩著“吱吱”作響的深雪窩,走向25公里外的縣城。幾個醫(yī)生看過后說:“孩子的眼睛燒壞了,根本沒救了。”
第二天下午4時,張?zhí)旆蚧丶疫~進院子的時候意外發(fā)現(xiàn):家里的三間房子已被燒成一片廢墟!原來,妻子由于女兒患病變得精神恍惚,晚間燒柴時不慎釀成火災。在雙重打擊下,張?zhí)旆虿〉沽恕`l(xiāng)親們?yōu)樗掖盍艘婚g只能遮雨擋風的簡易房,
盲女孩5歲那年春天,小花狗病死了。之后不過一個月,又一場意外的火災降臨,連家里的簡易房也燒成了灰燼。無奈,本想靠種地掙錢給女兒治眼病的張?zhí)旆蛑缓脦е拮印㈩I著瘦弱的盲女兒,推起家里僅存的那輛雙輪車,背井離鄉(xiāng)去討生活……
他們首先到琿春市拾荒。每一天,張?zhí)旆蛳劝仓煤皿w弱的妻子,再推車載著盲女兒走街串巷。春來秋往,兩輪車“吱吱”作響,車上的女兒一點點長大。一天,女兒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父親說:“爸爸,你長什么樣呀?”張?zhí)旆蚝眯乃岚。鹋畠旱男∈郑阉男∈址旁谧约旱哪樕希骸斑@是爸爸的鼻子,這是爸爸的眼睛……”說到眼睛,他哽咽了,“孩子,怪爸爸沒能及時給你看最好的醫(yī)生!爸爸拼命掙錢,一定要治好你的眼睛!”
不久,張?zhí)旆驍€了一點錢,將女兒領到琿春市醫(yī)院。醫(yī)生說:“孩子的眼睛沒有希望了。”聽到這樣的定論,張?zhí)旆蛞贿B幾天都吃不下飯。
幾個月后,張?zhí)旆蛴职雅畠簬У绞〕情L春白求恩醫(yī)大,得到的答復還是“治不了”。
盡管這樣,張?zhí)旆蜻€是沒有絕望。這個堅強的漢子相信:只要努力,女兒終有見到光明的那一天。“攢錢,一定要治好女兒的眼睛!”這是張?zhí)旆蛎刻煨褋淼奈ㄒ荒铑^。為了掙錢,他每天早晨找一個向陽的地方放好雙輪車,叮囑女兒看守著車,然后去收舊瓶、紙張和塑料……
一次,路邊小店播放歌曲,盲女兒認真地聽個沒完。“爸爸,讓我多聽一會兒……”一句話說得張?zhí)旆蛐睦锖懿缓檬堋5诙欤瑥執(zhí)旆蛴靡欢蚜闼殄X給女兒買回一臺半導體收音機,這樣,盲女兒便可以天天聽歌曲了。一天,盲女兒說:“爸爸,你教我一首歌吧。”張?zhí)旆蛑粫皇住缎∷蓸洹罚桶堰@首歌教給女兒,盲女兒一學就會了。看著聰慧的女兒,張?zhí)旆驖M心辛酸:女兒要是再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該多好啊!
女兒的歌聲淹沒了父親的好多煩惱。每一天,父女倆走街串巷,每到一處,張?zhí)旆蚨冀o女兒描繪眼前的景象:商場、人群、路燈、車流……茫茫的黑暗中,他就是女兒的眼睛,他要讓盲女兒在腦海里繪出精彩迷人的世界……”
女兒9歲的一天,張?zhí)旆蚪K于攢足了120元,為女兒買了一臺最便宜的錄音機和一盒《中國民歌精選》磁帶。從那天起,盲女兒開始對著錄音機學唱歌。她聽不懂歌詞,張?zhí)旆蚓蛯χ艓Ш屑埛獾椎母柙~一句一句地教她背。就這樣,盲女兒漸漸學會了《牧歌》、《沂蒙小調(diào)》、《劉三姐》……仿佛有種天性,她唱起歌來格外動聽……
張?zhí)旆虿幌牖膹U女兒唱歌的特長,思前想后,他鼓足勇氣帶著女兒找去琿春市第二實驗小學,請尤文翠老師教張卓聲樂課。尤老師被拾荒父女倆的求學精神感動,破例收下了這個盲學生,并免去張卓的全部學費。張卓跟隨尤老師學了兩年,歌唱水平大有長進。
1998年6月的一天,在拾荒路上,張?zhí)旆蚝?4歲的盲女兒被電臺的活動吸引了,父親鼓勵女兒:“孩子,電臺在搞歌詠活動,誰去唱都行,你也去試試吧。”電臺的錄音棚就在街邊,張?zhí)旆蚪o女兒報了名。
這個衣著破舊、不引人注意的盲少女開始演唱了。一開口,大家便感到她的歌聲與眾不同,主持人寒川發(fā)現(xiàn)她是盲少女,聽著聽著就流下了眼淚。當天,盲少女三首動聽的歌傳遍了琿春。
第二天,寒川跑到郊外的“貧民窟”,對貧苦的盲女一家進行專題采訪。很快,盲少女張卓的歌聲和她與“眼睛爸爸”相依為命的故事感動了琿春城,不少市民為她捐款、送磁帶。為了讓盲少女能在家里練歌,一個名叫金元珠的家電老板還特意送給她價值1500元的“星球牌”組合音響……
顛簸半個中國的無奈:寧可剜掉自己的雙眼讓女兒復明!
不少琿春人都關心張?zhí)旆蛞患摇執(zhí)旆蛘f:“能讓女兒復明,讓她看到爸爸媽媽的模樣,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啊……”人們被他執(zhí)著的父愛感動了。琿春市電業(yè)局職工們說:我們愿意幫助這位好父親實現(xiàn)夢想,把張卓送到國內(nèi)眼科最權威的醫(yī)院――北京同仁醫(yī)院救治,不論多少費用都由我們捐!
半個月后,盲女兒住進了同仁醫(yī)院。一連幾天,張?zhí)旆蚨检话驳卦诓》客饽\告:“寧可剜掉自己的雙眼給女兒,也要我的寶貝女兒復明啊!”但手術沒有成功。
極度失望的張?zhí)旆驙恐づ畠悍祷噩q春,拾荒父女生死相依的親情故事持續(xù)感動著這個不起眼的北方小城,“維也納”、“白樺”、“北極”等幾家歌廳相繼邀請盲少女張卓“趕場”。從此,張卓白天為父親看護拾荒用的雙輪車、摸索著整理收來的破爛;晚上則在父親的引領下到歌廳里唱歌。她動聽的歌聲和自強自立的精神,贏得了客人們熱情的掌聲。張?zhí)旆蛟谝慌园蜒劬σ姷降囊磺性斣敿毤毜馗嬖V盲女兒:“一個穿紅衣的漂亮姐姐給了你10元,那幾個長頭發(fā)的瘦小伙子又為你鼓掌了,坐在后面的大媽在流淚……”他知道,多講一些看到的,女兒就會多一些自信、多一些幸福感啊!
幾個月后,張卓攢了1100元,她非要給父親買一身新衣服不可。但張?zhí)旆?/p>
說:“還是把這些錢用在學習、治病上吧,我一分錢也不能用。”最后,他用這筆錢給女兒買了一臺電子琴。
然而,當一家人的生活希望剛剛燃起之時,歌廳的境況卻漸漸不如從前。后來,盲女兒和父親以每月400元的價格租下一間破舊的小歌廳,以每首曲子2元的價格招徠顧客,苦苦支撐著一家人的生活。
一天,張?zhí)旆蛘绽榭战膛畠鹤詫W功課,他將中學老教材中的那篇《絞刑架下的報告》讀給女兒聽。“沒有歌唱就沒有生命,就像沒有太陽也就沒有生命一樣”,這句話讓他們父女都流淚了。歌唱不正是自己的生命和太陽嗎?盲女兒一面反復地背誦這個句子,一面讓父親描繪太陽的樣子。張?zhí)旆蛘f:“沒有了太陽,就沒有萬物;沒有了太陽,世界就是盲人的世界……但爸爸的心中還有最大的太陽,就是我的女兒……”張卓一下子撲到父親的懷里哭了:“爸爸才是我的太陽啊!”
第二年,小歌廳所在的那幢老房子被推土機無情地推倒了。幾個月后,那里崛起一座新樓。待他們要再租房子做歌廳時,在他們看來是天價的房租令他們卻步了。走投無路的張?zhí)焯煺f:“我們只好繼續(xù)拾荒了。”盲女兒說:“爸爸,我長大了,讓我自食其力,為爸爸分擔些吧。”
從那天起,在小城的街頭,張?zhí)旆蛑匦峦破鹉禽v老式雙輪車,載著盲女兒走街串巷,女兒賣唱,父親拾荒……半年多后,盲女兒終于攢了2300元。她說:“爸爸,用我這些錢給你買一輛好用的三輪車吧。這次,爸爸一定要答應我!”因為拗不過女兒,張?zhí)旆蛑缓觅I來一輛舊的機動三輪車。從此,他可以比較舒服省力地騎著三輪車去收破爛了……
一晃幾年過去了,一家人又稍稍有了點積蓄,心有不甘的張?zhí)旆蚝敛华q豫地收拾好可憐的一點家當,帶著家人坐著三輪車,一路拾荒再次到了長春市尋找女兒復明的希望。可是,他們走了幾家大醫(yī)院,醫(yī)生都說“沒治了”。
張?zhí)旆蜻€是沒有絕望,但他知道時間過去越久,女兒復明的希望就越小。在長春逗留一段時間,攢了一些錢后,破舊的三輪車又載著一家人馬不停蹄地出發(fā)了。
陽光明媚,他們在街頭唱歌、拾荒,風雨襲來,張?zhí)旆蜈s緊在車上為女兒和妻子架起遮雨擋風的塑料棚,為了省錢給女兒治病,橋下,路邊,他們就在三輪車上過夜……幾年間,一家人猶如“吉卜賽”人那樣,靠著這輛日漸破舊的三輪“大篷車”輾轉四平、鐵嶺、沈陽、錦州、北京、天津、徐州……三輪車修修停停,載著苦難的一家人坎坎坷坷地走遍半個中國。每到一個城市,張?zhí)旆蚨紟づ畠喝ギ數(shù)刈詈玫尼t(yī)院,他們?nèi)匀幻看味际鴼w。
愛心耀亮了盲女的世界:爸爸,我終于看到你了!
光陰似箭,一曲曲街頭動聽的歌曲不知不覺將盲女兒唱大了;歲月流逝,終日操勞的父親早已步履蹣跚、滿頭白發(fā)。看到女兒長得越來越漂亮,張?zhí)旆蛐念^就越來越沉重:自己眼花、心跳、咳嗽,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日漸衰老;女兒大大小小的醫(yī)院看了幾十家了,難道近20年的夢想真的見不到一點光亮嗎?
2003年9月,那輛幾近散架的三輪車載著三口之家漂泊到了青島。在這個善良的海濱城市,很多市民在市峽廣場聽了張卓的歌,向她伸出了溫暖的手,10元、5元、2元、1角……看到女兒興奮、自信的表情,張?zhí)旆蛐睦镉辛艘唤z安慰。女兒樂觀地說:“爸爸、媽媽,你們別擔心,即使我的眼睛治不好,今后你們也可以像小時候我守攤子一樣幫我守攤子,我一定能養(yǎng)活你們!”
一對老軍人夫婦非常同情張卓的不幸,更被這對父女的親情感動。他們說:“天底下還有這樣的好孩子、好爸爸!唉,我們就是老了,不然我們能為你們做好多事情。”每到月初,這對老夫婦都到廣場張卓的賣唱攤子,將一些衣物和好吃的東西送給他們,并定期給他們300元資助。冬去春來,他們堅持不留自己的姓名:“記住我們是老軍人就得了……”
2004年7月23日,在城管部門的要求下,盲姑娘張卓只好遠離廣場。
跋涉到達濰坊市的第二天,遭雨淋后發(fā)高燒的張?zhí)旆蚪K于支撐不住了,一頭昏倒在路邊,好心的路人把他送進醫(yī)院。盲女兒在醫(yī)院里守了兩天后,張?zhí)旆蚪K于醒過來了。他眼里滿是混濁的淚水:“女兒,爸爸無能啊!可能等不到治好你的眼睛那一天了……”張卓也哭了,她安慰父親說:“好爸爸,我們盡力了,聽天由命吧……女兒沒錢給你買營養(yǎng)品,就給你唱首歌吧……”“爸爸是兒登山的梯,爸爸是那拉車的牛……”女兒邊哭邊唱電視劇《咱爸咱媽》的主題歌,歌聲凄婉哀傷,在場的人無不潸然淚下。
一周后,張?zhí)旆蜻~著發(fā)飄的腳步走出醫(yī)院。女兒雖然看不到父親蒼老的模樣,但心里最明白父親為她遭受了多少苦,她堅決不讓父親去拾荒了。她說:“爸爸,你老了,快70的人了,再也不要受累了。有我唱歌,就餓不著你……”
2004年10月5日,一家人又顛簸著向山東省會濟南移動。這是一次異常艱辛的跋涉。起初,張?zhí)旆蜻€是堅持著駕駛,但很快,車壞了,他也病得爬不起來,只有靠多病的老伴緩緩騎行。再后來,老伴也支撐不住了,再換上盲女兒騎車,父親躺在后面引路。盲女騎車常常引來路人圍觀,幾個好心的小伙子了解情況后幫他們騎了一程又一程。
一家人千辛萬苦到了濟南,為了給父母賺來糊口和吃藥的錢,盲姑娘早早地在父親的引領下跑到解放橋附近賣唱,甜美的歌聲引得大都市的人們紛紛駐足靜聽。盲姑娘的坎坷經(jīng)歷、歌聲背后一段段催人淚下的親情故事,一傳十,十傳百,不少人慕名前來聽歌、捐款……
2004年圣誕節(jié),好多濟南市民都到解放橋看望盲姑娘,給這對父女送來捐款和節(jié)日的祝福。這天,濟南市施爾明眼科醫(yī)院一位名叫李雪的護士將這父親終其一生為女兒治眼病、盲女兒賣唱反哺父母的動人故事講給院領導聽,曾留學美國的眼科醫(yī)院博士、醫(yī)院院長畢宏生說:“辦公室馬上派兩個人去調(diào)查一下,如果情況屬實,不妨把這個姑娘接到醫(yī)院里查一查。如果有希望,我們不惜代價,一定想方設法讓這個孝順的盲姑娘看到光明的世界。”
12月28日上午,懷著最后一絲希望,60多歲的父親張?zhí)旆驙恐畠旱氖肿哌M了具有國際水平的眼科醫(yī)院。出于對盲姑娘的敬意,畢院長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和幾位眼科專家一起親自做檢查。下午,專家們會診。畢院長說:“張卓的眼病為先天性白內(nèi)障、繼發(fā)性青光眼和視神經(jīng)萎縮。用傳統(tǒng)的手術應該是回天無力,但我相信,憑我們的技術能力讓這個孝順的盲姑娘看到世界,應該沒有大問題!”隨后,他對張?zhí)旆蛘f:“張大爺,院里的醫(yī)護人員都非常同情你們父女,所以院里決定,免費為你的女兒做復明手術。放心吧,如果不出意外,新年那天她就可以看到東西了……”
“真的?”張老漢聽得呆在那里。他做夢也想不到,早已被幾十家醫(yī)院判了“死刑”的女兒的眼睛,今天竟破天荒地看到燦爛的希望。他怔怔地望著院長,激動得久久說不出一字來……
12月31日,張?zhí)旆虮热魏稳硕计鸬迷纾柚股挠喙猓嗽斆づ畠盒腋5厥焖臉幼樱闹蟹碇鴮訉硬ɡ恕??0年了,多少時間,多少淚水,多少乞求啊!今天能出現(xiàn)奇跡嗎?他披衣起床,悄悄地在走廊里漫步,還是壓抑不住興奮,又跑到院子里走個不停……
上午9時30分,由畢院長主刀的“抗青光眼、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和瞳孔成壁”手術開始了。經(jīng)過近兩小時緊張的手術,這個具有世界難度的復明手術終于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