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09:12: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無出其右,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學語文教材中涉及古代座次尊卑知識的句子就有十多處,若單就個別例子粗略地看,則沒發現什么問題,但是如果把其中的若干例子稍加橫向比較的話,那么它們就似乎是互相矛盾一樣。比如:
[1]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文本的解釋:左,左邊的位子,是上位。)
[2]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文本的解釋:右,上,秦漢以前,以右為尊。)
在此,一說“左”是上位,一說以“右”為尊,到底孰尊孰卑呢?惑然甚矣!對于文言字詞的理解,以前我總是教學生用“成語法”去佐證自己的判斷,因為成語大多來源于典故,最能反映古人的意思,它與一定的社會文化有淵源或聯系。然而,對于上述兩例,持不同觀點的雙方都能分別找出“虛左以待”和“無出其右”的成語來說服對方。我們也知道信陵君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而司馬遷寫的《史記》則在西漢期間,二者都是在“秦漢之前”,難道文本下面的解釋出錯了?不要說學生難理解、有疑問,就是教師,也許也難以解釋得清楚,說出個究竟。
眾所周知,古代中國,君王坐北朝南,臣民立南朝北,這個古代禮儀的固定格式已達共識。坐北朝南的座次是“王位”――尊位,這大概與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以及古代的建筑有關聯。但不管說“坐北朝南”也好,“立南朝北”也罷,都涉及一個面位問題。所謂面位,指的是以自己的視點方向為基準的朝向方位。其書面表達為“×面”或“×向”。它由基礎位和朝向位構成。基礎位是指對象自身所處的自然方位,朝向位則指對象面部視點所對應的自然方位,兩者在具體的自然方位上是相反的――基礎位的為左東右西,而朝向位的則為左西右東。面位規定了左右所投射的具體自然方位,是判斷左右尊卑最重要的標志之一。這樣,“坐北朝南”和“立南朝北”的基點就分別是“君王”和“臣民”,二者的自然方位正好相反。如果按此理解的話,那么上面兩個例子就找到合理的解釋。
例2說“位在廉頗之右”,用的是北向位(左西右東)。古人在竹簡或紙張上書寫時,采用的是北面位(上為北,右為東),即便不標示,多數情況也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名錄排位在上的必然寫在右側,按順序從右向左。所以地位低下的為左,職位下遷的為“左遷”。 故“(趙王)拜(藺相如)為上卿”,藺相如當然“位在廉頗之右”了。既然排名第一的寫在最右邊,那么就沒有人超過他,故有“無出其右”的說法。
例1說“(公子)虛左”,用的是南面位(左東右西)。這里的“虛左”是以公子為主視,其左邊為東,古代禮儀君王尊東,“虛左”足以體現公子禮賢下士的精神,表達對侯嬴的敬重。
其實,“虛左”和“位在廉頗之右”“無出其右”里面的“左”“右”所指的都是東方,只是前者采用北面位,后者則采用南面位,與其說尊左尊右,還不如說是尊東。然而“左遷”的“左” 所說的自然方位則是“西” (“左遷”用的朝向位――左西右東) ,從東往西遷移則暗含“貶官”意思。如“元和九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又如《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兩首詩的詩題。“虛左”和“左遷”二者雖然都含有“左”字,但前者指東邊,后者則指西邊。這就是“無出其右”“虛左(以待)”“左遷”在古代傳統文化中看似矛盾,但實際能夠共同并存的原因所在。顯然,如果認為篇首所列的例1與例2為互相矛盾的話,那么這是不懂面位所致的。
如此說來,用面位知識去理解中學語文教材中有關古代座次尊卑知識的句子就豁然開朗了。如:“嘗奉命至金陵,是時朝中皆畏寧南,聞其使人來,莫不傾動加禮,宰執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稱柳將軍,敬亭亦無所不安也。”用的是南面位,柳敬亭坐在向南的座位為尊位。“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賈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們不在這里吃飯。你是客,原來就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這里屬南面位,以按賈母的說法,林黛玉是遠方來客,就理應坐在其左邊第一的座位。
在考究古代座次尊卑中,除了關注面位是“北向位”或者“南面位”之外,還應關注“面位相對”。 鄭注《少儀》曰:“立者尊右,則坐者尊左也。”按古代禮儀,帝王與臣下相對時,帝王面南,臣下面北。此時帝王面南而坐,是尊位,左邊為東;臣下面北而立,位為卑,右邊是東。“坐者尊左”指君王以左為尊,“立者尊右”指臣以右為尊,以東為上,即統于君。坐者和立者所尊的“左”和“右”都是東邊。因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個句子就得用“面位相對”的知識來理解:“項王、項伯東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為侍坐。從座位可看出雙方力量懸殊與項羽的自高自大。
綜上所述,對于語文教材中出現的關于古代座次尊卑禮儀知識的句子,教師一定要跟學生說清楚有關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識,不僅讓學生知其然,更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只有如此,才能讓他們了然于心,而不容易遺忘。
1、《不裝飾你的夢》是蔡國權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鄭國江作詞、蔡國權作曲,歌曲時長四分零三秒,收錄在專輯《蔡國權 同名專輯》中。
2、歌曲“離別在即,依舊有愛,心中苦痛,隨風而去,天水一方,再見再不再會”的意境讓人難以忘懷。被賦予高度評價:碎心痛楚,一絲一弦一扣,蔡公大作,爾后再無出其右者。
(來源:文章屋網 )
夸文采的語句
1、這學生天資聰穎,文思敏捷,下筆成章,將來未可限量。
2、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
3、大賢世居大邦,見多識廣,而且榮列膠庠,自然才貫二酉,學富五車了。
4、昔年有狂客,爾號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此詩一出,后世贊美文采無出其右者。
5、仲老,真佩服,滿腹經綸!這果然是奧妙!
6、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試之。
7、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也。幼而俊邁,聰敏絕倫,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
8、這番講話,既有好教訓又說得妙趣橫生,給我們官兵以極深刻的印象。
9、他從小就流露出才華橫溢的天資來。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張恨水無疑是最多產的作家之一,在他50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120多部小說和大量散文、詩詞、游記等,共近3000萬字,現代作家中無出其右。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等。他不僅是當時最多產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暢銷的作家,而且有“中國大仲馬”、“民國第一”之稱。近年來,隨著他的小說逐漸被改編為電視劇,其關注度也不斷攀升。青年作家徐迅的長篇傳記文學《張恨水家事》(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不僅踏在文學寫作的熱點上,而且也滿足了新老讀者對這位傳奇作家的關注。
張恨水祖籍安徽潛山,徐迅的老家也在安徽潛山,或許就是這一點,使得徐迅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了對張恨水的研究。張恨水(1895~1967)原名張心遠,筆名愁花恨水生、恨水。據說有感于“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最后以“張恨水”之名進入文壇。從《張恨水家事》來看,其本身的傳奇經歷就是一部迷人的小說。在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徐迅收集整理了大量文字材料,并采訪了張恨水的兒女及其生前好友,以第一手資料和他對張恨水的理解,在書中詳細反映了他的人生變故,他的三次婚姻,時人對他作品的是非評價。書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全面反映了張恨水對章回小說的改良以及他小說創作的心路歷程,對他的人品和文品都進行了重新詮釋,反映了張恨水最為真實的一生。
徐迅曾出版過散文集《半堵墻》《大地芬芳》等,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作家。在《張恨水家事》20多萬字的篇幅里,他并沒有完全津津樂道于傳主編織的那些市井世俗的悲歡故事,而是通過對人生的況味,寫出了作家的悲情,傳達出世事的艱辛,顯示了文學的力量。徐迅以文學家的眼光,分析了其作品上承章回小說,下啟通俗小說,雅俗共賞,成功對舊章回小說進行革新的過程,讓人們對當時新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交融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茅盾曾說:“運用章回體而善為揚棄,使章回體延續了新生命的,應當首推張恨水先生。”徐迅的新作,讓我們愈發感受到,文學其實是可以做到婦孺皆知老幼咸宜的。
見到阿泰,你就見識了什么叫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要靠才華。擁有一張帥氣面孔的他,本可以走偶像路線,但到了賽場上,他一定是全場最冷面的殺手。
“隊伍的中流砥柱”,“什么都能打”,“無敵的選手”。這是隊友們對阿泰的評價,從中單到輔助無所不精,根據團隊需求可以轉戰任何位置。若論全面能力,恐怕國服無出其右。
出生于1993年的阿泰對游戲堪稱天賦異稟,在魔獸世界最火的那個年代,年僅十幾歲的他就凌駕于一眾成年甚至專業玩家,達到了頂尖水平。后來英雄聯盟大熱的時候,阿泰也有所接觸,很快在一區打到了大師段位。在高手如云的一區,其含金量不言而喻。
不過當時阿泰對電競的了解卻并不太多,那時候他很喜歡Faker,被對方精妙的操作所折服。雖然自己也是游戲中的佼佼者,但阿泰當時并沒有成為職業選手的想法。
“當時身邊的朋友說,出了個游戲,還挺好玩的,一開始沒玩,后來就無聊就玩了,越玩越有意思,就停不下來了。這個游戲比較方便,隨時都可以玩。”阿泰口中的這個游戲自然就是王者榮耀,得天獨厚的資質,成百上千的對局,再加上有英雄聯盟的底子,阿泰很快屹立在王者榮耀的巔峰。不過他并沒想到自己的人生軌跡會就此改變。
在TGA上,阿泰與朋友組隊參賽。雖然并沒有贏得冠軍,但是阿泰極為亮眼的個人發揮令人印象深刻,一位戰隊老板慧眼識英雄,賽后主動聯系他加盟。“我打職業就是因為剛好有機會,遇到了我們老板,然后我就來了。”命中注定 ,阿泰終于還是成為了一名職業電競選手。
千里馬遇到了伯樂,阿泰這塊價值連城的璞玉經過職業化訓練的打磨之后迸發出無限的光芒。很快他就靠著強大的實力帶領隊伍拿下無數榮譽,成為萬眾矚目的電競明星。
阿泰談起現在的生活時坦言:“職業選手跟我的預期差距挺大的,每天都要練習還要研究套路,還要去打很多線下比賽,以前就沒想過這些,還是挺累的。”一切汗水都是為了成績,阿泰的天分讓他可以付出少一些努力達到一流的水準,但他寧愿付出多百倍的努力來贏下每一比賽。
沒有夢想與對榮譽的渴望是做不了職業選手的,而阿泰也在一步一步接近自己曾經只能欣賞的那個位置。雖然擁有一張帥氣的面龐,不過或許有一天,阿泰會用實力讓人們忘記他原來還可以靠臉吃飯。
2010年10月,54歲的徐平從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升任董事長,同時保留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從2005年5月苗圩離開后,幾乎同徐建一一樣低調的他一直是這家國內舉足輕重的汽車集團的掌舵人。
過去的―年東風汽車公司銷售汽車261.5萬輛,市場占有率14.5%,實現銷售收入3451億元,同比增長34.6%,利潤296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東風中重卡、SUV、MPV銷量均居行業首位。這個成績單確實漂亮。
東風在乘用車領域擁有本田、日產、起亞、PSA、裕隆5家合資伙伴,數量在國內無出其右;東風本田、東風日產是合資企業中骨灰級的盈利能手,東風悅達起亞經過最初幾年的波動后開始變得兇猛,合資企業的強勢推動著東風強勁增長。
前任苗圩2003年制定了公司通過多元化做強,注重整體營利性和經營穩定性的戰略,徐平時代延續了該戰略并將其發揮到極致。在2010年,東風主導了幾起產業重組并購,顯示其在做強之后做大的愿望。
2010年6月,引入民資戰略重組東風云南汽車公司;7月,重組東風杭州汽車有限公司,與臺灣裕隆集團組建合資公司;11月,重組山東凱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以生產微客、微卡為主要產品的臺資公司,重組后東風股份有望成為國內輕型車產銷量的老大,沖擊福田的冠軍位置。
唯一的短板還是自主品牌乘用車。東風是最后涉足乘用車自主品牌的大型汽車集團,風神S30在2009年上市后迅速達到當年銷售1.8萬輛的目標,貢獻了東風整體銷量的1%。但2010年,東風風神只銷售了2.8萬輛,不到6萬輛目標的一半。
東風汽車公司2011年經營目標是銷售汽車290萬輛,實現銷售收入3800億元。對于徐平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三個,其一是如何進一步拯救神龍汽車,其二是東風裕隆能否有好的起步,其三是如何為自主品牌風神進一步助力。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對于神龍,必須要有脫胎換骨式的革新;對于東風裕隆,如何處理合資關系也至關重要;對于自主品牌則需要他在產品研發上大動腦筋。畢竟,產品本身對于銷量起著決定性作用,營銷不過是錦上添花。
當然,對徐平來說,2011年,―定會有―個幫手――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出現,這個職位的人選在2010年末已經經過了國資委的考試,浮出水面指日可待。
2013年10月24日,對于摩托車迷們是一個難以忘記的日子,意大利摩托車制造商杜卡迪正式了1199 Superleggera超級摩托車。一個月后,新車于EICMA米蘭摩托車展正式首發,全球限量500輛,售價約65000美元。
將輕量化推向極致
對于每個血液中流淌著汽油的人來說,摩托車與汽車之間并沒有阻隔,還記得蘭博基尼蓋拉多Superleggera車型嗎,那便是一款以追求輕量化極致為目的的車型。加入奧迪旗下后,杜卡迪也沿用了Superleggera這一名稱,整體來說,Superleggera想要達到的目標有兩個:輕量化、馬力更大。
從字面上來看意大利文“leggera ”就是英文“light”、中文“輕”的意思。1199 Superleggera全車內外部件不計成本地大量采用鈦合金、鎂合金及碳纖維制作,其車重僅為155kg,加之毫無保留的超過147kW最大功率,令新車的歷史地位和杜卡迪另一終極跑車Desmosedici RR互相輝映。
其實1199的Superquadro發動機的連桿和進氣閥門已經采用鈦合金材質,在這一基礎上,Superleggera的排氣閥門也升級采用鈦合金制作。活塞方面,新車更采用WSBK專用兩環式活塞設計,在減重的同時可進一步降低摩擦阻力。更新的設計還有活塞頂部形狀,這使得壓縮比有一定提升,另外超強量化的曲軸經過精心重量平衡設計,也進一步增強了功率輸出。
除此以外,1199 Superleggera還以鎂合金制作單殼式車架,匹配Marchesini鍛造鎂合金輪圈以及碳纖維副車架和全車包圍,新車還是用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和鈦合金死氣喉,輕量化表現無出其右者。
洶涌動力亦可控
這次新車到來,杜卡迪官方即為其提供了下場專用套件,能為車輛增加3kW功率并減重2.5kg。套件包括了賽車級Akrapovic死氣喉、加高風擋及可拆卸尾牌架等,減重的同時進一步釋放動力。
由于1199 Superleggera最大功率超過147kW,車重卻僅有155kg,精密的電子防護系統則可令駕駛者玩得更盡興、更安全。新車配備了DWC車輪控制系統、DTC循跡系統以及EBC牽引力控制系統,充分為騎士保駕護航,也極大地提高了車輛駕駛極限。既然是一款為賽道而生的終極座駕,1199 Superleggera還擁有DDA數據分析系統,增加額外感應器,負責記錄車身傾斜角度,對參賽后的駕駛數據分析有更大幫助。
根據杜卡迪官方公布,試車員駕駛1199 Superleggera在意大利Mugello(MOTO GP分站之一)賽道進行測試的最快圈速為1分54秒9,而2013年MOTO GP車手在此的最快圈速為1分47秒157,相差僅為7秒,考慮到其可合法上路的市售車身份,真是令人大為震驚,毋庸置疑,1199 Superleggera已經是車迷可接觸到的最強終極車款。
正當好年齡的汪曾祺,與彼時中國最好的大學相遇,是多么美好。恰恰這位來自高郵世家的才子,念的又是中文系。
在這個當時中國頂尖大學的中文系里,有著眾多的大牌作家、詩人:朱自清、聞一多、楊振聲、陳夢家,當然不能不說的,還有他的恩師沈從文。當時的中國戰亂頻發,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被迫南遷,西南聯大還能擁有這么空前絕后、高水平的師資力量,這機遇簡直就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按理說,可以聽這么多優秀的老師上課,應該抓緊時間,一心向學才對。可汪曾祺偏偏不這樣,課后他泡茶館、看閑書,總之就不是一個特別用功刻苦的學生。好在聯大的教授學者們,大都是留洋歸來,多少帶有那么一點隨性自由的洋派作風,并不提倡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書本上。
他們用自己的名士風范熏陶著那幫半大孩子們,上課時引經據典、出口成章、信手拈來,使課堂氣氛活躍非常;衣著上也是各有特色,有的不修邊幅,有的西裝革履,有的則是奇裝異服。
汪曾祺就深受這種自由氣息的影響,節假日經常趿著一雙不提后跟的布鞋,坐在離翠湖很近的茶館里,一呆就是大半天,看看書,吹吹風,再品品茶,儼然自己已經是名士。
就這樣,眨眼期末就到了,考試,寫文章,汪曾祺卻都是最高分。
一次,一個學生上聞一多的課,由于平時光顧著玩,到期末了,作業寫不出來,只好請汪曾祺。他倒也爽快,一夜就給寫完了。聞一多讀了,大贊道:“比汪曾祺寫得還好。”
有人問一位曾在聯大任教的作家教授,為什么西南聯大設施條件那樣差,教授、學生生活那樣苦,還能出那樣多的人才?這位作家給了兩個字:自由。
汪曾祺自己也說,使他成為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聯大。
時光荏苒,物是人非,曾經的西南聯大也只剩下一些舊校遺址。但是幸好,汪曾祺給我們這些想要了解西南聯大歷史的人,留下了諸多文章,可以讓我們對當時這所世界聞名的大學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泡茶樓》《七載風云》《西南聯大中文系》等文章。我每每讀罷,都心馳神往,恨不得早生幾十年,不求聞達于世,但求能見識一下這些先生的卓越風采,領略一下西南聯大的民主自由之氣,順便再泡泡茶樓、吃吃昆明特色小吃。說不定,與我擦肩而過的,就有一個汪曾祺。
汪曾祺在昆明呆了七年。
放蕩不羈的年華和無出其右的才華,成就了汪曾祺。
汲古閣遍刻《十三經》、《十七史》、《津逮秘書》、唐宋元人別集,以至道藏、詞曲,無不搜刻傳之。
《南村輟耕錄》為元末明初陶宗儀著。宗儀字九成,號南村,浙江黃巖人氏。生卒年不詳。元末舉進士不第。明洪武中曾任教官。博學工詩文,善書法。依據陶氏至交孫道明所作《南村輟耕錄》序可知,陶宗儀因避兵亂,在松江買地結廬,輟耕休憩之余,抱膝而嘯,鼓腹而歌,遇事肯綮,則摘葉書之,貯一破盎,埋于樹根。如此十載,一日,盡發其藏,令家仆萃而錄之,合三十卷,題曰《南村輟耕錄》。以此可知其人其行,既放浪行駭,又篤于學問。《南村輟耕錄》記載元代典章、文物、風俗、掌故,文詞生動,《浙江潮》載第一卷,關漢卿、喬吉、珠簾秀生活場景出自卷二十,《黃道婆》故事載卷二十四,《雜劇曲名》出自卷二十七,元代社會狀況歷歷在目,因描寫逼真,刻畫生動,每每為后世引用,推為元文學史上的名篇。書中大量的戲曲史料,是迄今為止研究金代院本的唯一史料。故此,被毛氏選中,親自校讎,命工影抄。
此為汲古閣抄本,共一函八冊,書品極佳,十行二十字,白口,單魚尾,書口處或曰“汲古閣本”,或曰“汲古閣”,卷首鈐“毛晉之印”、“汲古齋主人”印,“供舍利室藏書畫印”鑒藏印一枚。全書以端楷抄錄,字體不統一,應為多人抄寫。內有避“玄”字諱,應為清初抄本。
汲古閣為明末大藏書家、出版家毛晉的藏書刻書處,毛氏后人刻抄之書一般仍沿用“汲古閣”名義。汲古閣藏書富甲江南,湖海樓主人陳瑚《為毛潛在隱居乞言小傳》一文略云:“江南藏書之富,自玉峰竹堂、婁東萬卷樓后,近屈指海虞。然庚寅十月,絳云不戒于火,而巋然獨存者,惟毛氏汲古閣。登其閣者,如入龍宮鮫肆,既怖急又踴躍焉。其制,上下三楹,始子訖亥,分十二架。中藏四庫書及釋道兩藏,皆南北宋內府所遺。紙理縝滑,墨光騰剡。又有金元人本,多好事家所未有。子晉日坐閣下,手翻諸部,讎其訛謬。次第行世,至滇南官長萬里遣幣以購毛氏書。一時載籍之盛,近古未有也。”
汲古閣遍刻《十三經》、《十七史》、《津逮秘書》、唐宋元人別集,以至道藏、詞曲,無不搜刻傳之。但校讎輕忽,臆改特甚,多令藏書大家垢病。黃丕烈、孫從添等,但言及毛晉,每每贊其遍刻群書,時時怒其謬誤不可勝言。“毛抄”與“毛刻”,雖同出一門,但涇渭分明,截然兩分。
“毛抄”與刻本全然無涉,專指得一二宋、元罕見珍本,以良紙復其上,字字勾勒,筆筆精描,務使影寫之本與原書完全一致,絕無毫厘差池。毛氏當地望族,家中僅抄書之人便在二十名之上,所以有 “入門僮仆盡鈔書”之句。明末“毛抄”自成流派,一時無出其右者。偶有一冊流出,甚得士林寶愛,極受藏界珍視。以“影抄”方式,翻錄罕見秘籍的傳承,可上推至雕版刷印之前,原非毛氏發明,但至其時而發表光大,直攀頂峰,明、清、民國各時期都有“僅下宋本一等”的佳評。但進入上世紀后半葉,宋、元刻本頻頻現身,而“毛抄”反因數量有限,近乎絕跡。而且,藏書家們愈發認可“毛抄”獨特的書寫藝術價值,將其從傳統的與版刻的錯誤的比較中,清醒的擺脫出來,判定這是一種徹底獨立的書籍藝術。故此,“毛抄”的市場價值有超過“宋、元刻本”的現象。
生活在清末的繆嘉蕙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女藝術家,不僅善書而且擅畫,并通文史,會彈琴。徐悲鴻曾在《申報》上撰文稱“在近代畫史上,繆女士無疑是一位才華閃爍的明星。
繆嘉蕙(1841~1918年),字素筠,亦作素耘,祖籍江蘇武進,出生云南昆明一個書香世家。幼時即聰穎端淑,勤奮好學,在家學熏陶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15歲時嫁給同邑陳瑞,并隨夫宦居四川,婚后不久丈夫病逝,她返回娘家后生下遺腹子。為補貼家用,平素以鬻書賣畫為生。后再度赴四川西充,投奔胞兄繆嘉玉,一度被西充縣令聘為書院執掌。光緒期間其48歲時被招入宮,以一幅頤和園風景題材的《秋韻深遠》繪畫得慈禧賞識,封為“御廷女宮”,為福昌殿供奉,教授慈禧繪畫并為慈禧。年俸白銀二千八百兩,三品服飾,紅翎一頂,免去跪拜大禮。對這段歷史,曾有清宮詞贊繆嘉蕙:“二十余年侍圣慈,內廷供奉女筌熙;金箋寶篆紅泥印,認得先朝老畫師。”1908年慈禧病逝,繆嘉蕙時年已67歲,便出宮在北京什剎海醇王府附近購宅定居,直到1918年去世。葬于北京趙忠愍祠后。
繆嘉蕙的書畫藝術造詣很高,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清代女畫家無出其右者。其書法兼善各種書體,楷、篆、隸均楚楚動人,承襲有緒。其小楷秀拔剛健,超凡脫俗。所書隸書聯:“清能不染蓮君子,動則和氣竹雅心”筆墨渾厚,自成一體,既合隸書的規范,又有個人藝術風格。其繪畫筆墨清新,用筆工整,形神兼備,設色典雅。人物、花鳥均有涉獵,以花鳥畫最擅長。畫得較多的有牡丹、葡萄等。繪畫技法深受徐崇嗣、惲南田、鄒一桂等大家影響,沒骨、勾勒互用,墨色濃淡相映成趣。其在宮廷中繪制的花卉《國色天香》《富貴牡丹》,畫中牡丹的花朵、花葉均采用沒骨畫法,花頭有盛開的、初綻的、成蕾的,均用紅、黃、紫等色點垛而成,自有一番清新淡雅的韻致。其工筆花鳥畫更富生機,如《玉蘭鸚鵡圖》上的鸚鵡在玉蘭枝上俯頭翹尾,神態靈動,《滿湖春》的兩只鴛鴦湖中漫游,相互對視,兩喙相接,猶如一對深情的男女。細細品味這些畫,深感繆嘉蕙在花鳥畫中的佳構妙想。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花鳥畫,傳世作品有《澹中有味圖》《錦上添花圖》《松鶴圖》《菊石圖》《福壽圖》《花鳥圖》等。并著有《供奉畫稿》一書。
1941年7月,昆明市書畫界曾舉辦繆嘉蕙誕辰100周年座談會,郭沫若即興作詩高度贊揚她的藝術成就:“蒼天無情人有情,彩霞豈能埋荒井?休言女子非英物,藝滿時空永葆名。”
繆嘉蕙生前創作的許多作品中,有相當部分鈐蓋的是慈禧玉璽,使人誤以為繆嘉蕙的作品少于慈禧的作品。人們推測,在北京、云南、四川、西安等地,繆嘉蕙的作品尚有一定的收藏量。
書畫市場中,繆嘉蕙的作品出現不多,全國約有50家拍賣公司拍出過她的作品,有條幅、冊頁、扇面、長卷等幅式,以花鳥畫為主,其次是少量的人物畫,價格一般在1.5萬元左右,價格同比,國際上的價格高于國內,其最貴的一幅畫《五百羅漢圖》2006年7月由北京翰海公司拍出,成交價6.6萬元。2007年1月,廣東盤龍公司拍其《壽桃》四屏,成交價2.86萬元。2007年7月,西泠公司拍出其與楊峴合作的《蝶戀花?書法》成扇,成交價3.3萬元。從總體情況看,無論就繆嘉蕙在歷史上的影響還是就其藝術成就而言,其現有的書畫價格都是偏低的,還有待于人們再認識、再了解。
如此一來,精致、高品質的微型車是絕對不二的選擇。再挑一個艷麗奇特的車身色彩,還能彰顯年輕人與眾不同的個性呢。那么,有哪些微型車值得我們選擇呢?
微型車
我們所說的微型車,其實就是AOO級轎車。比如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奧拓,雖然長度一般都在3.5~3.7米,但“膛兒”可都不小。小排量發動機并不需要太大的發動機艙,車寬也就比奧迪A6L窄兩個拳頭,至少前排駕乘空間一點不亞于更高級別車型。并且這類車還是節能環保的排頭兵,搭載的發動機個個都是精品小排量。無論養車還是納稅,成本都比“大家伙”們便宜甚多。
入門家轎:二人世界
盡管空間不小,但這類車一般都屬于二人世界。基本不坐人的后排座椅可以輕松放倒,接下來就是超級大的可利用空間。根據我的經驗,放下個普通的洗衣機基本不成問題。此外車內一般還溫馨地提供諸多儲物空間,無論瓶瓶罐罐,還是報紙雜志,悉數可以妥當安置,像又個小家—樣。
5萬元的價位能夠買到1.0L的手動擋車型,可謂男女皆宜,不折不扣地成為兩口子的共同財產。如果對動力或者便利性有更高的要求,還有1.2L-1.3L或者自動變速器可選,當然價格也就超出了預算。
四款微型車我選誰?
這個價位的微型車不少,能稱得上精品的也有一些,而且都是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國產車。我們精心篩選出四款5萬元左右的高配微車,分別是:長安鈴木新奧拓1.0L手動豪華型、上汽通用五菱寶駿樂馳1.0L手動時尚型、比亞迪FO 1.0L手動尚酷型、江淮悅悅1.0L手動豪華型。
在選擇之前,我們還要確定三個標準:性能、安全和價格。由于我們定位于“精品”微車,所以品質與經濟性是必要條件,我們已在初步篩選時給予了充分考慮。
很高興,雖然這些車型的發動機排量僅有1.0L,但升功率都能達到國家給出的50kW/L“及格線”。所有車型的動力能力都能勝任城市路況,在此基礎之上,新奧拓還是這些1.0L小車中惟一可以選配自動變速器,這對新手很具誘惑。
微型車無論是重量還是體積,都不及那些大個頭們,因此難免會讓人對安全性能格外關心。最常見的ABS+EBD、雙安全氣囊已經成為標準配置,很多入門B級車也不過如此。新奧拓全系列裝備了電子助力轉向,不僅更省油,而且還可以實現助力大小的隨車速變化,從而提升高速行駛的方向穩定性。
在日本,“泡湯”不僅是一門產業,還是文化;而德國巴登巴登這個溫泉小鎮是全世界億萬富翁密度最高的地方。水為財的古訓在東西方都奏效。
此“湯”非喝的湯,乃是泡湯。湯者,溫泉也。其實,這是個日本詞兒,不過現在相當一部分中國人也開口閉口“泡湯”,大概這是一種新時尚吧。日本人為什么把溫泉叫“湯”,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日本人算是世界上最迷戀“湯”的一群。凡是有“湯”的地方,都被開發成了溫泉旅館。以這么小的國土面積,卻擁有一千多家溫泉旅館,其密度堪稱世界第一。
同時,日本人對“湯”的講究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就以“泉質”來講,其分類之細致可說是無出其右。單單一個食鹽泉,就細分為強食鹽泉、弱食鹽泉、含重曹弱食鹽泉、含石膏弱食鹽泉等,同樣,在硫磺泉、堿性泉、鹽化物泉、氯化物泉、石膏泉等種類中,也都有更進一步的細分。林林總總,凡幾十種,真是蔚為大觀。日本將其境內幾乎每一個泉眼的地點、泉質、溫度、功能及“不宜者”都公之于世,讓人一下子就能找到適宜自己的泉質及其所屬的溫泉旅館。這簡直就像一張“溫泉版圖”,它給我的印象遠比日本的行政版圖要清晰強烈得多,我甚至懷疑這個國家一定搞過“溫泉普查”。日本未必是溫泉最多的國家,但絕對是溫泉產業最大的國家,原因何在?一目了然!
“泡湯”已成為日本的“國家名片”之一,不僅因為它是產業,更因為它還是文化。眾所周知,“湯之美”已成為“日本之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業界還有一項很好的傳統,那就是給他們的溫泉起個美美的名字,諸如“滿天之湯”、“誕生之湯”、“誓愿之湯”、“川涌之湯”、“樹彩之湯”、“竹林之湯”……其實那不過是一個個小泡澡池,可當你聽到這些充滿東方之美的名字時,怎會不產生前往一“泡”的沖動呢?
日本人這種善于營造氛圍的特點在草津的“揉湯”儀式上達到了頂點。位于長野縣的草津溫泉擁有好幾個“之最”,它是噴涌量最大的溫泉,也是酸性最高的溫泉(PH值只有1.7),又是溫度最高的溫泉,因而得名“熱之湯”。因屬強酸性高溫硫磺泉,任何細菌在這種泉水里幾秒鐘就全部死掉,所以當地有一種形象的比喻,說“熱之湯”除了相思病之外,任何病都可以治。因為其高溫高酸性,所以泡湯不能超過3分鐘,別名為“時間之湯”。由于溫度太高,必須先降溫才可入浴,當地人為保證100%純天然溫泉水,堅持不采用加入冷水降溫,而是用木板翻攪泉水以降溫,日語叫“揉湯”。這一傳統保持至今,并演化成儀式,每天固定時間進行表演。先以日語、英語進行解說,然后兩排身著傳統服裝的歐巴桑,手持刻滿漂亮字體的長木板,以各種手法有節奏地翻動池水,還邊翻邊唱日本民謠,池邊的舞臺則同時上演傳統歌舞。表演之后,歐巴桑們會邀請觀眾參與,學習揉湯手法,完成者可獲得一張證書。
正是這獨特的“揉湯”,為草津這個小地方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自然也帶來了財富。其實,人人都明白這是個噱頭,然而,那十足的儀式感和傳統味讓你超越了單純的“洗澡”,體驗到別樣的文化韻味。我佩服于他們精明的商業手法,也感動于他們執著的歷史傳承。在我看來,日本人不僅是最迷戀“湯”的一群,也是最會利用“湯”的一群。
前一陣,我女兒隨團到德國和奧地利玩了一大圈,問她最喜歡哪里,她說是德國小鎮巴登巴登,因為在那兒可以洗溫泉,而巴登巴登的德語之意就是“洗澡洗澡”。但她不知道,這個僅有6萬居民的溫泉小鎮卻是全世界億萬富翁密度最高的地方。為什么全球各地的富豪都選擇來此定居?答案顯而易見,這兒有“湯”唄!
看來,東西方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利用“湯”來發財。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人是親水性動物,逐水而居是人類永恒的生存方式。“湯”乃水中極品,自然會吸引財富的流動。對此,中國的風水學早已給出相同的結論。“山管人丁水管財”,千百年來,我們對之深信不疑,但卻只限于用它來指導造墓架屋,它真正的價值反而應驗在別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