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城市屋頂綠化

城市屋頂綠化

時間:2023-05-31 09:09: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屋頂綠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城市屋頂綠化

第1篇

【關鍵詞】屋頂綠化,綠化用水,養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 S73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近年來城市快速發展,忽視了土地的生態環境容量,城市中存在大量的建筑屋面、墻體、硬地面,帶來了眾多環境問題,尤其突出的問題是住宅建筑叢林密布,綠地面積銳減,人居環境日益惡化。住宅建筑屋頂綠化在改善人居環境,顯得尤為顯著,對建造和諧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目前,我國北方城市住宅建筑的屋頂綠化在技術方面已逐步走向成熟,在費用方面由于沒有土地成本是最省錢的綠化方式。但是其它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諸如城市管理不到位、群眾認知度不夠等等,這些問題一旦得到解決,屋頂綠化將會很快走入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城市將會變成宜居城市。

1現狀及前景

1.1發展現狀

屋頂綠化,西方發達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相繼建造各類規模的屋頂花園和屋頂綠化工程,與建筑設計統一建在屋頂的花園,多數是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屋頂或天臺,向天空展開。也有建在室內成為建筑內部共享空間的;有游覽性的,也有僅能觀賞,游人不能入內的屋頂綠化;有的不僅在平屋頂上修建,還在坡屋頂上修造草場式綠化屋頂。

我國自60年代起,開始研究屋頂花園和屋頂綠化的建造技術。 從1983年長城飯店建成北方地區第一座屋頂花園至今,北京一直在嘗試采用新技術進行屋頂綠化。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在不同時期建筑屋頂綠化目前有幾百余處,面積約60萬平方米。北京市建成市區可進行綠化的屋頂面積約6979萬平方米,其中多層樓屋頂(18米以下)約占70%,高層樓約占30%。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為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增加城鎮的人均綠地面積等的需要,屋頂花園、屋頂綠化、屋頂養花才真正進入城市的建設規劃、設計和建造范圍。

1.2前景展望

目前,我國北方城市住宅的屋頂綠化無論是在的植物選擇、造園手法上,還是在屋頂防滲漏問題上,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如:屋頂綠化一次成坪技術,就是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的研究成果。該項技術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專利,并通過了上海市高新技術轉化項目認證,現在是上海和北京屋頂綠化面積最大的一個推廣項目。我們應鼓勵研發我國自己的屋頂綠化技術。

多年來 ,由于屋頂綠化建設一直沒有一個標準模式和規范工藝 ,北方城市住宅建筑暴露出了很多缺陷和不足。比如:不能長時間防滲抗漏,水土流失,污染嚴重 ,植物配置不合理 ,荷載超標 ,建造成本過高等。尤其對舊建筑屋頂增建屋頂花園,由于原設計沒有考慮屋頂荷載及排水,使得結構安全儲備不足,排水管徑不夠 ,設計難度更大。一旦解決了這些難題 ,我國的屋頂花園建設必將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

2、存在問題

2.1植物選擇存在瓶頸

北方城市處于半濕潤氣候區,冬季漫長寒冷,春季多風干旱, 由于這種特殊氣候, 其它地區普遍應用的植物也不能完全在北方安全越夏越冬. 因此,針對北方城市住宅屋頂綠化的植物要有很強的抗旱、 抗寒、 耐高溫、耐澇等特性,篩選出適合北方城市屋頂綠化種植的植物。

2.2綠化用水矛盾突出

北方城市大部分嚴重缺水,所以住宅屋頂的綠化用水處理非常關鍵。灌溉、防水、保水、排水等都是屋頂綠化用水的主要影響因素。當前,防水處理不當會使屋頂滲漏。若排水不暢,遇到暴雨屋面會積水,若屋頂積水,勢必引發以下問題:增加荷載,引發建筑安全問題;長期積水,植物根系會腐爛,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影響居民的正常休閑活動。因此,如何協調好這幾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2.3相關政策不健全

我國的屋頂綠化起步較晚,我國北方的屋頂綠化起步更晚,相關政策、法規都不健全,處于自發建設狀態。目前,我國還未出臺與屋頂綠化的相關法律。上海、成都、杭州、重慶、北京、深圳等大城市雖制定了地方性政策、法規,但這些法規實施起來較困難,且推廣力度小。我國北方城市更是無從談起。

2.4管理養護不到位

目前,屋頂綠化的行業管理不明晰,法律法規也不健全,導致了技術標準不完善、綠化企業水平良莠不齊、工程質量普遍不高、市場競爭混亂等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我國屋頂綠化建設的推進。因此,亟待規范屋頂綠化行業的管理,以促進其快速發展。

3、幾點建議

3.1選擇本土特色植物

屋頂綠化要因地制宜選擇植物的品種。注重鄉土樹種選擇,北方城市在選擇植物時,首選要選擇減少水分丟失的植物,比如松柏類;其次選擇貯水植物,如景天類;再次選擇高滲透壓的植物。

3.2加強用水技術研究

首先需合理應用先進的灌溉設備,目前先進的灌溉設備較多,關鍵是如何能合理利用達到節水;其次是改良栽培基質,采用質地輕 保水好的建筑材料,使水分的無效流失降到最低;然后是改進排水蓄水材料,在北方城市的住宅屋頂綠化中,使用排水蓄水材料要堅持重蓄輕排的原則。另外還要巧妙利用雨水:在屋頂綠化中充分利用雨水來應對北方的氣候。

3.3完善相關政策體系

我國各城市要盡快制定明確的政策目標,北方城市應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氣候條件,制定相應的屋頂綠化政策和實施細節。采取財政鼓勵政策和硬性保障政策并舉的方式,以選擇性政策為主,義務化政策為輔。

3.4強化養護管理工作

在屋頂綠化中,要合理配置植物,并選擇輕質土壤。充分重視綠化管理工作,適時進行澆水、施肥、整形、修剪、遮陰等養護管理。同時,應成立對屋頂綠化工程進行技術指導和養護管理的部門,以確保此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4、結語

屋頂綠化在我國北方城市住宅雖然是一種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方法 ,但仍只應看成一種輔助使用的方法,不能因為屋頂花園技術的進步而盲目減少地面綠化、降低綠地率、增加開發強度,以提高開發的利潤率。從根本上來說仍應以地面綠化為主,屋頂綠化為輔,兩者相互結合才能真正創造出高品質的城市環境。

參考文獻:

[1]趙玉婷,胡永紅,張啟翔.屋頂綠化植物選擇研究進展[J].山東林業科技,2004

[2]黃金. 屋頂花園設計與營造[M].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

第2篇

【關鍵詞】:城市 屋頂綠化 節能減排 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一、屋頂綠化的概念

屋頂綠化是指在高出地面以上,周邊不與自然土層相連接的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等的頂部以及天臺、露臺上的綠化。

二、屋頂綠化的現狀

我國的屋頂綠化研究與建設從1960年開始,到1983年,長城飯店建成北方地區第一座屋頂花園,隨著國內經濟和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的評價日益受到重視。國內重慶、上海、深圳、杭州、長沙等各大城市,屋頂綠化自發地以各種形式展開,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的屋頂綠化在法律、規范、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其中,北京一直在嘗試采用新技術進行屋頂綠化。據不完全統計,北京不同時期建筑屋頂綠化目前有幾百余處,面積約60萬平方米。既有屋頂綠化的建筑不到城市現有建筑總數的1%。北京市建成市區可進行綠化的屋頂面積約6979萬平方米,其中多層樓屋頂(18米以下)約占70%,高層樓約占30%。

三、屋頂綠化的環境

屋頂相當于一個人工沙漠,夏天太陽直射時,屋頂溫度可超過60攝氏度,一般的動物植物都無法生存,某些耐旱植物生存時,由于缺水,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暫時停止,并不能達到人類所期望的結果。

把屋頂建成人工濕地,其耗水量可達到同等面積的水面的2倍,森林的4倍,草地的8倍。耗水量越大,其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越大,降溫、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和能力越大。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采用“人工濕地”對屋頂綠化進行綠化,相當于將沙漠直接變成濕地,其生態貢獻將是最大的。

四、屋頂綠化的設計

屋頂綠化是一種節水、節能、節地、節材的綠化方式,但屋頂綠化需針對特定屋頂的荷載承受力及建筑特點專門設計,因屋頂承重能力的限制,無法具備與地面完全一致的土壤環境,因此在設計時應避免地貌高差過大,頂層有住戶的建筑不宜建設噪聲大(如運動場等)設施。此外,還要考慮屋頂上已經布置了太陽能儲能設備、中央空調等設備,屋頂綠化就不能采用影響電板工作的爬墻植物,可以在空隙處布置一些矮小的直立花草;在沒有設計太陽能屋頂的情況下,如果建筑物的屋頂是一定角度向地面傾斜的,那么讓藤蔓植物自然覆蓋整個屋頂就又比直接在屋頂上放置盆花盆草要安全實用。

屋頂綠化工程可以分為:簡單式屋頂綠化和花園式屋頂綠化

簡單式屋頂綠化是利用低矮灌木或草坪、地被植物進行屋頂綠化,不設置園林小品等設施,一般不允許非維修人員活動的簡單綠化。重量輕,適用范圍廣,養護投入少。

花園式屋頂綠化是根據屋頂具體條件,選擇小型喬木、低矮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進行屋頂綠化植物配置,設置園路、座椅和園林小品等,提供一定的游覽和休憩活動空間的復雜綠化。在維護、費用和重量上都有增加,要考慮周全。

五、屋頂綠化的植物配置

華北地區氣候條件較差.冬、春兩季多風,而屋頂位于高處,四周相對空曠,屋頂綠化的生態環境與地面差別很大。建筑的屋頂大都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溫度高、蒸發旺盛、溫差大、風速高、雨水沖刷力強、空氣濕度小,植物缺乏持續的養分、水分供給。這些不利因素都對屋頂綠化植物品種的選擇提出了嚴格要求。

首先是選擇須根發達的淺根性植物及生長較慢的植物。為了防止植物根系穿破建筑防水層,應選擇須根發達的淺根性植物,避免選擇直根系植物或根系穿刺性較強的植物,這對于屋頂綠化的安全性至關重要。為了避免植物逐年加大的活荷載對建筑靜荷載的影響,植物未來的生長量要計算在活荷載中,生長較慢而且耐修剪的植物能夠較長時間維持成景的效果。

其次是選擇低矮灌木、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植物的規格建議以低矮灌木、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等為主,原則上不用規格過大的植物,尤其是大喬木。這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屋面荷載的限制,屋頂綠化一般覆土較薄,較難滿足大規格植物的長期正常生長需求。二是屋頂風力較大,大規格植物難以固定,不易成活,且容易發生事故。三是大規格植物尤其是大喬木的根系大多穿透性較強,容易破壞屋面結構,對屋面防水層造成破壞。

第三是選擇抗逆性強的植物和耐粗放管理的植物。由于屋頂大部分地方為全日照、陽光直射、光照強度大,風力較低面大,土層夏季保濕性能差,冬季保溫性差,環境惡劣,在選擇植物時應考慮選擇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風的植物。從屋頂綠化的后期養護管理和節約型園林綠化的角度出發,簡單式屋頂綠化和花園式屋頂綠化均應優先選擇耐粗放管理的植物品種。

第四是慎用草坪,優先選擇鄉土植物。在北方的露地綠化中常采用冷季型草坪,但在北方屋頂綠化中應慎重采用,屋頂環境惡劣草坪容易發生病害,而且屋頂綠化的后期養護管理難度比地面要大很多,冷季型草坪的剪草、噴藥、施肥、澆水等養護工作,會造成大量的人工消耗。為了降低屋頂花園的造價和養護成本,應選擇一些耐性強的植物種類,鄉土植物可以較好地反映一個城市的地域文化內涵,應該優先選擇,同時,還要適度兼顧植物的多樣性。

六、屋頂綠化的管理

屋頂的綠化養護根據所種植的綠化品種,種植技術、養護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建筑屋頂綠化會承包給專業的建筑綠化公司,對于品種的選擇、技術的支持、養護的方法都有一套系統操作流程,養護的費用和流程都要規范。屋頂綠化建成后的日常養護管理關系到其能否正常生存。屋頂綠化由于更新和換栽比地面要困難很多,植物的立體條件比其原生長地要惡劣許多,所以要求要求管理上要更加精心,更加細致。

七、屋頂綠化的問題

屋頂綠化建設涉及到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等政策的引導,投資開發、政府補貼等資金的落實,在規劃、設計、施工和后期養護管理的督導檢查。屋頂綠化對屋頂的承重能力,植物的選擇與培育有很高的要求。不是所有的屋頂都適合綠化, 屋頂綠化防水、阻根、蓄排水技術,屋頂綠化建筑結構荷載等關鍵技術,都需要有關部門制定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僅靠政府有限的資金支持,屋頂綠化很難在短期內大面積推廣,必須調動相關企業、房地產開發商參與城市屋頂綠化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屋頂綠化行業的自律性和誠信度,進一步加強屋頂綠化設計施工隊伍的管理,全面保證大規模屋頂綠化的質量與安全,才能滿足城市屋頂綠化建設的要求。

八、結束語

北方城市的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冬春兩季多風沙和揚塵、夏季高溫少降水,綠化植物生長環境極其惡劣。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建筑、道路等設施和園林綠化爭地,城市綠地率減少和城市生態環境惡化日趨嚴重,一方面城市綠化被迫見逢插綠,高價造綠,另一方面大量建筑物屋頂做為人工沙漠被閑置,成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的一個空白點。發展屋頂綠化對節約土地、節約水源、節能減排,增加城市綠化面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提高建筑物的壽命具有重要意義。鑒此,把城市屋頂作為城市第二園林和建設用地來進行規劃管理、將城市建筑與屋頂綠化進行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管理統一起來,必將成為我國城市建設的發展趨勢之一。

參考資料

1、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所 韓麗莉《北京市屋頂綠化規范》北京市地方標準DB11/T 281―2005;2005年

2、任;杜忠;陶玲;侯培強;《屋頂綠化策略研究》;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年

第3篇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屋頂綠化;作用;建議

中圖分類號:P901 文獻標識碼: A

一、屋頂綠化的發展現狀

早在公元前600年,巴比倫王國就建造了“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20世紀6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把屋頂綠化演變成了潮流,各國紛紛嘗試建造了各類規模屋頂綠化工程,其中,德國、日本、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俄羅斯、意大利、澳大利亞、瑞士也展示了千姿百態、風格各異、風景綺麗的屋頂花園。現代綠色屋頂是德國人在19世紀60年明。近幾十年來,全球的建筑師、工程師和城市規劃者都致力于建造綠色屋頂。我國的屋頂綠化發展,起源于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城市,解決用地緊張、城市熱島效應加劇、暴雨帶來的徑流淹泡等諸多環境問題。事實證明,屋頂綠化確實對上述問題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對于城市發展的發展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二、屋頂綠化的作用

1)屋頂綠化對節約利用土地資源,增加城市景觀的作用。從使用功能上,屋頂綠化是充分利用空間的典范,它并不會占用規劃土地資源,同時能保護建筑防水層,延長其使用壽命,增加建筑的景觀效果。

2)屋頂綠化對增加綠地覆蓋率的作用。從改變下墊面條件上,建筑面積全部被屋頂綠化覆蓋,使得空間下墊面條件并非徑流系數高達0.85~0.95的傳統硬質屋面,徑流系數將大幅折減,減少降雨時屋頂形成的徑流,提高屋頂的保濕性能,節約資源,同時為屋頂雨水收集系統建立了良好的綠色通道。

3)屋頂綠化對改善氣候微效應的作用。從改變氣候微效應上,屋頂綠化可以改善局部地區小氣候環境,能減少建筑材料屋頂的輻射熱,可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實驗表明:屋頂綠化能使屋面夏季溫度下降20~40℃,室內溫度下降4~6℃,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節省空調50%的用電。同時,屋頂綠化是凈化空氣、治理城市霧霾、減少沙塵污染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這是有充分科學依據的。

4)屋頂綠化對節能環保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芝加哥市政府的專項實驗表明,在市政廳屋頂建造的屋頂花園,主要目的在于嘗試降低城市熱島效應。實際效果證明,這座屋頂花園的確在節水、節電、環保等方面起到多項作用。

三、屋頂綠化在城市園林中的應用

屋頂綠化提升了視覺的美觀以及增加了綠色空間,同時還能美化了城市視覺環境。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滯粉塵等功能凈化了空氣,保證了人類的生存。城市中的空氣由于交通和工業而污染嚴重,但能夠用于綠化的土地卻很有限,可以充分利用屋頂綠化進行綠化,保證城市的空氣質量。屋頂綠化的形式多樣,普通的平屋頂型綠化,這是最為常見的。屋頂綠化的栽植設計形式豐富,最早式的屋頂綠化栽植方式是茂密栽植式,以大量植物層層密植的形式,但該方式種植形式較為單一,且種植成本較大;公園式栽植,類似地面公園,綠化美化效果突出,但技術要求高,對載體要求也很高,投入大;枯山水栽植式,日本枯山水式園林,植物栽植稀疏,造價低,綠化率低。藝術效果強。盆栽式管理方便,組合方式多樣,越來越流行。還有果蔬栽植型,衍生了現在很流行的屋頂農場。

四、對屋頂綠化建設的建議

屋頂綠化雖然是一種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方法,但仍是一種輔助使用的方法,不能因為屋頂綠化技術的進步而盲目減少地面綠化、降低綠地率、增加開發強度,以提高開發的利潤率。在屋頂上不能完全應用園田土作為植物生長基質層,應根據特殊的條件和要求對土壤進行改良,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屋頂的溫度、光照、風速、空氣成分等生態因子由于高度的影響與地面區別顯著,因此,要根據屋頂的生態環境要求進行植物選擇搭配,以便達到合理種植、美化環境的效果。屋頂上的風力一般較地面強,栽培基質厚度小,所以應選擇適應性強、陽性、淺根系、抗風、耐寒、耐旱、易管護的小喬木及灌、花、草、藤類植物;生長快、樹型高大的喬木應慎用。所以,在選種與種植過程中,應根據地區實際情況,以鄉土植物為主,可酌情引入少量外來種。

五、展望

5.1大力發展鄉土植物的篩選研究

植物是屋頂綠化的主體部分,植物選擇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屋頂綠化的效果。我國植物資源豐富,應特別選擇一些適應性強、觀賞性好的鄉土樹種進行屋頂綠化推廣應用,不僅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還能突出地域特色。

5.2深入開展屋頂綠化植物的抗逆性研究

屋頂綠化并不只是簡單地將植物搬至屋頂上種植這么簡單,屋頂與地面的不同環境因素也不僅局限于溫度、濕度、風速、陽光輻射等這些目前研究較多的因素。而正是屋頂與地面所存在的差異性因素成為了制約屋頂綠化植物豐富多樣性的瓶頸問題。因此,深入開展屋頂綠化植物的適應性研究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5.3加大屋頂綠化植物效益研究

在加強屋頂綠化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多角度多層面開展對屋頂綠化景觀效益評價、屋頂綠化生態效益評價、屋頂綠化碳匯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不僅能夠為提高屋頂綠化技術水平提供堅實理論基礎,而且能夠為廣大市民積極推廣屋頂綠化的益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大力推動屋頂綠化普及應用的實現。

六、結語

屋頂綠化在城市綠化建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美化城市也能夠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生物的多樣性,擁有非常多的優點。同時,屋頂綠化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園林項目,開拓人類綠化空間,建造田園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條件,雖然存在著許多問題與困難,但其發展已成為一種必然。隨著城市的發展,屋頂綠化將在城市綠化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雖然現在在技術上還有所缺陷,但是屋頂綠化技術在不斷的進步,未來會發展的更好。屋頂綠化將深入我們每個人身邊,不會因為城市的發展而失去綠色,而是會充滿綠色。

參考文獻:

[1]楊玉培,靳敏.發展屋頂綠化增加城市綠量[J].中國園林,2000,06:26-29.

[2]胡連真.提倡屋頂綠化促進城市建設[J].河南林業科技,2001,02:38-39+48.

第4篇

建筑屋頂是城市立體綠化的重要場所,隨著對建筑物、構筑物三維空間的細化,以屋頂為載體的多元化城市綠化日益受到關注和推廣。從分類來看,城市屋頂綠化主要有開敞型屋頂綠化、半密集型屋頂綠化和密集型屋頂綠化3種。對于開敞式屋頂綠化,主要采用草坪和景天科佛甲草植物,通常不設置灌溉系統,以自然降水來滿足綠化需要。其維護容易,成本較低,比較適合荷載有限的屋頂,如地下車庫頂、普通建筑屋頂等。對于半密集型屋頂綠化,主要以低矮灌木、小喬木,以及地被植物為主,適當設置園林小品,其范圍相對較大,對屋面需要大于250kg/m2的建筑物。密集型屋頂綠化是對喬灌木進行靈活搭配,以水池、花架以及體育設施等元素為主,可以提供休閑等空間。其對建筑物的承載力需要大于500kg/m2,需要強調的是,對于山石等重量大的元素要靠近梁柱等部位。

2城市建筑屋頂綠化建造技術研究

2.1屋頂綠化荷載技術分析

對于屋頂綠化首先需要對屋頂結構進行分析,特別是屋頂荷載力分析。通常情況下,對于200~350kg/m2的屋頂可以進行半密集型屋頂綠化或開敞式屋頂綠化,宜選擇栽種小型灌木和地被植物,對于荷載小于200kg/m2的屋頂,則不宜進行綠化。

2.2屋頂綠化構造技術

從屋頂綠化實施細則及要求來看,對建筑高度及層數有一定要求,通常低于7層或22m以下的非坡建筑,對于改造建筑物,其使用年限不能超過20年,坡頂坡度小于15°。通常情況下,屋頂綠化構造上,需要對結構層、保溫層、防水層、耐根穿刺防水層、排蓄水層、過濾層、種植土層、植被層等進行實際分析。從結構上滿足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對于保溫層來說,北方地區屋頂應該具有良好保溫,尤其是屋頂隔熱保溫技術的采用,能夠減少屋頂綠化構造帶來的降溫問題。對于防水層,需要采用柔性防水層與剛性防水層的融合,以《種植屋面技術規程》(JGJl55-2007)規定:種植屋面防水層的合理使用年限不應少于15年。對于柔性防水層上的木本植物,應該設置30cm的混凝土保護層。對于植物根系穿透力的分析,需要從防水層上做好處理,通常采用橡膠、PE聚乙烯、合金等材料進行隔斷。需要強調的是,對于隔根材料之間搭接寬度不小于l00cm,向建筑側墻延伸15~20cm。對于排蓄水層是調節屋頂綠化用水的重要設施,一方面可以排除多余的水,另一方面有助于植物對水分的吸收與保持。因此,在排蓄水設施建設上,多以礫石或陶粒為主,依據種植屋面技術規程》規定:一般采用粒徑不小于25mm的陶粒,堆積密度不宜大于500kg/m3,鋪設厚度宜為100~150mm。對于過濾層主要是為了阻隔基質土滲漏問題,一般材料上選取無紡布、尼龍布、玻璃纖維布等來處理。

2.3屋頂植物種植技術

種植土是植物生長的基礎,其材料主要有天然土、改良土和人工土壤等。改良土多以輕質骨料、田園土及肥料按一定比例調和而成,以改善土層的透氣性能和營養配比。需求強調的是,不同區域對土壤的要求存在差異,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容易出現凍結問題,因此,在土壤改良上需要調整其膨脹率,以滿足蓄水與滲透性要求。在植物種植上,結合地區氣候差異性,以本土植物為主,適當引入外來品種。總的來看,應遵循5點:(1)突出耐旱、耐寒地被植物,因屋頂夏熱冬冷、風大、土壤保濕性差,選擇低矮灌木為主。(2)耐短時旱澇、抗風性植物,對于建筑高度較高的屋頂,多選擇低矮、不易倒伏的植物。(3)選擇淺根性植物,結合區域日照時長,考慮到屋頂土層相對較淺,盡量減少喬木,多以淺根性植物為主。(4)盡量選擇常綠植物為主,城市建筑綠化以提高綠地率為主,適當選配其它植物,以體現植物的季節變化性。如北方多選用景天科佛甲草,生長容易、維護簡易、對樓板荷載小,比較適合舊房改造的屋頂。(5)盡量選用本地植物,對地方環境、氣候的適應性強,還能體現地域特點。

2.4屋頂綠化管養技術

對于屋頂綠化重在管養,特別是灌溉、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應該結合地區氣候變化,多以微灌為主,對植物根系進行澆水。加強植物的生長管理,適當限制過度生長,保持美觀與適用。對建筑屋頂進行維護,包括屋頂給排水檢查、屋頂防水層的修補等,切實改善屋頂綠化生長環境。

3結語

第5篇

【摘 要】:本文簡要地對屋頂花園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進行了分析,并根據我國的現狀提出了一些在屋頂花園建設中應注意的要點。 【關鍵詞】:屋頂花園;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中圖分類號:C29 文獻標識碼:A

屋頂花園就是在各類建筑物、構筑物、橋梁(立交橋)等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等上進行造園,種植樹木花卉的統稱。屋頂花園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20世紀20年代初期,在發掘亞述古廟塔遺跡時,發現該塔三層臺面上有種植大樹的痕跡。它包括層層疊進并有植物的花臺、臺階和頂部的一座廟宇。但真正的屋頂花園則出現在亞述古廟塔后的1500余年,即公元前604~562年建成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今天它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在歐洲國家,尤其在德國、法國相當流行;北美及澳大利亞、挪威、新西蘭等國也很熱衷;亞洲地區的日本、新加坡等國更是將屋頂花園作為建筑設計的一部分,并制定了相關法規。隨著我國城市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生態環境問題擺在人們的面前,城市土地資源的緊缺,生物多樣性的降低,空氣質量下降等已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就全國城市而言,人均擁有公共綠地僅6.49m2,而人均綠地面積不滿5m2,綠化率不足30%的城市還為數不少。 1.屋頂花園的效益分析 屋頂花園的效益可分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其經濟效益是由它們潛在的社會及環境效益所帶來的。 1.1經濟效益分析 1.1.1屋頂花園最顯著的優點在于,它作為一個有價值的宜人場所,能夠使其所在的建筑物增值。大樓的所有者可以此獲取更高的租金。與此類似,酒店的所有者將對建有屋頂花園的建筑,以及能直接通往花園或看得見花園的房間收取更高的費用。對于企業和公司來說,帶有屋頂花園的辦公大樓不但能給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還可以吸引能干的職員們留下工作。 1.1.2屋頂花園同樣有助于城市區域的更新,特別是在設計時考慮了與其他項目相連接時。辦公綜合體、會議中心、劇院、購物中心等等,都需要有停車場來保證它們的成功。在停車場上方加建屋頂花園可以增加停車場地及其相連項目的價值,促使游客們在此逗留,并吸引零售商和企業進駐附近項目。 1.1.3屋頂花園還能夠使開發商們以更少的花費,來滿足地方政府制訂的土地利用條例所提出的要求。隨著各地的城鎮認識到需要緩解建筑的擁擠,并提供開敞空間以使城市更有生氣,他們紛紛制訂法規條例,要求新建筑必須在附近提供開敞空間。在那些地面土地價格昂貴的地段上,可以使用屋頂花園來滿足這個要求。它可以在一定情況下作為增加建筑高度、面積和密度的交換條件。 1.1.4屋頂花園的又一大優越性是其相對較低的能耗,它能夠為屋頂提供額外的保溫和隔熱作用,有助于降低能耗。而且屋頂花園也能夠避免防水材料直接暴露在陽光和快速的溫度變化之下,有助于減緩它們的老化。 1.2社會效益分析 1.2.1屋頂花園能夠使居住在城市的人們保持與自然的聯系,尤其是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心地帶,它能帶給市民以星點的鄉村野趣。 1.2.2屋頂花園同樣也夠起到城市社區發展的作用。公寓樓頂的屋頂花園可以拉近鄰里之間彼此的距離。與辦公大樓相連的屋頂花園為職員們提供了一個更為寬松舒適的交流環境。公共屋頂花園能夠提供豐富多樣的社區功能,作為約會、社交和參加特殊活動的場所。 1.2.3在一些不太擁擠的場地上,屋頂花園還可用于保護有歷史或文化重要性地段的原有景觀。在這些敏感地帶建造一座新建筑時,屋頂花園可以起到掩飾作用;這些建筑甚至可以將絕大部分建于地下,隱藏在屋頂花園之下,從而完全不為人們所察覺。1.3環境效益分析 1.3.1屋頂花園顯而易見的有助于美化都市視覺環境。但增加綠色空間所獲得的效益不僅僅只是增加視覺的美觀。如果屋頂花園的規模較大,它們就能夠在維持健康的生態系統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在那些高度密集的城市地區。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滯粉塵等功能從而凈化了空氣,保證了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的生存。城市中的空氣由于交通和工業而污染嚴重,但能夠用于綠化的土地卻很有限,屋頂花園則可以充分利用可用空間進行綠化,從而在保證城市的空氣質量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1.3.2屋頂花園還有助于調節城市的氣候。夏季,市區要比郊區炎熱得多;實際上,夜間市區的氣溫會比郊區高出7°,白天則高出3°。大量的屋頂花園可以使城市的氣溫下降好幾度,并有效地減弱城市中的熱島效應。 1.3.3屋頂花園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保水性。當雨水降在水泥鋪地和光禿禿的屋頂這些硬質表面上時,大部分的雨水將直接通過雨水管道最終匯入附近的水域。而當大暴雨突發而至時,這些雨水系統的負擔將大為加重,有時就會導致洪水泛濫。一場降雨量為1cm左右或更大的傾盆大雨,就足以導致大量的污水溢入雨水管道而涌入臨近的水體。作為一種有效的保水系統,屋頂花園有助于緩解這一問題。屋頂花園內的土壤可以在長達2個月的時間里保留15%~20%的降水,使這些雨水更為緩慢地釋放到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統里或蒸發到空氣中。如果屋頂花園遍布都市各處,城市中雨水排放系統的負荷就能得到很大的緩解,從而減少洪水泛濫的發生,并顯著改善附近水域的水質。 2.對屋頂花園建設的建議 通過對屋頂花園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分析可以看出屋頂花園在城市的建設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歐美及亞洲各發達國家對屋頂花園建設的重視也同時說明其對環境改造的實用性,尤其是在建筑密度比較大土地利用強度高的中心地區。在我國城市人口密集、城市高速發展、土地資源緊張的今天,屋頂花園的建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在許多項目的開發中開發建設者仍未認識到屋頂花園的建設對城市環境改善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屋頂花園的建設;許多的開發者為了追求高效益和低成本而省略了屋頂花園建設;而建成以后的屋頂花園的維護費用也讓許多開發者取消掉花園項目的建設,因此,針對我國目前的一些現狀對于屋頂花園的建設提出一些建議。轉

2.1在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資源緊張、城市中心區域等地區,可以實施政策性的管理。通過政策的強制制約或獎勵等方法促進屋頂花園的建設,以達到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品質的目的。 2.2應跟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建設。如果是新開發建設的項目,則可以在規劃設計要點中直接指定比較嚴格的屋頂花園建設指標,使項目在規劃和建筑設計階段就考慮到屋頂花園的建設問題;如果是進行舊項目的改造,則應根據不同建筑的現狀尤其是建筑的屋頂載荷狀況對屋頂花園進行設計和改造。 2.3可以在所有可能建設屋頂花園的場地上進行盡可能的建設。因為少數幾處屋頂花園無法形成整體的效果,只有相當數量的屋頂花園才能產生良好的整體生態效應。像地下建筑、辦公樓、旅館賓館、住宅、橋梁、相連的平臺及建筑物的邊緣等都可以作為建設屋頂花園可選擇的場地。 2.4土壤的使用上應注意屋頂種植的特殊條件。在屋頂上完全應用園田土作為植物生長基質層是不合適的,必須根據特殊的條件和要求對土壤進行改良,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其基質主要包括改良土和超輕量基質兩種類型。改良土壤由田園土、排水材料、輕質骨料和肥料混合而成;超輕量基質由表面覆蓋層、栽植育成層和排水保水層三部分組成。 2.5植物的選擇上也應注意屋頂花園的環境條件限制著植物種類的選擇。因為,屋頂上的風力一般較地面強,栽培基質厚度小,所以應選擇適應性強、陽性、淺根系、抗風、耐寒、耐旱、易管護的小喬木及灌、花、草、藤類植物;生長快、樹型高大的喬木應慎用。所以,在選種與種植過程中,應根據地區實際情況,以鄉土植物為主,可酌情引入少量外來種。3.結語 屋頂花園雖然是一種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方法,但仍只應看成一種輔助使用的方法,不能因為屋頂花園技術的進步而盲目減少地面綠化、降低綠地率、增加開發強度,以提高開發的利潤率。從根本上來說仍應以地面綠化為主,屋頂綠化為輔,兩者相互結合才能真正創造出高品質的城市環境。

第6篇

關鍵詞:屋頂綠化;功能;現狀;創新

中圖分類號:S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多,市區內用來綠化的土地少之又少。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更多的是崇尚低碳、環保、自然的回歸。然而,在“灰色森林”密集占據城市土地的狀況下,如何滿足人們的需求,真正營造適宜人們居住的城市之肺,是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該背景下,屋頂綠化作為城市建筑的第五立面,以其獨特的特質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屋頂綠化是城市綠地在空間上的延伸,該項技術之所以受到國內外的青睞和關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生態價值和經濟效益,它是城市實施低碳建設、生態建設的有利舉措之一。鑒于此,筆者擬對其綠化功能以及應用現狀展開進一步探討。

1 屋頂綠化的概念及分類

1.1屋頂綠化的概念

廣義上講,屋頂綠化是指在各類建筑物或構筑物以及陽臺、天臺等的外表面綠化,進行制備的種植。狹義上講,是指在屋頂上運用地面綠化技術,營造園林景觀,為人們提供適宜觀光、游憩的環境空間[1]。

1.2屋頂綠化的分類

屋頂綠化按照技術難易程度可以分為傳統型、集約型和密集型三類(表1)。

2 屋頂綠化的功能

2.1增加綠地面積,豐富城市景觀

屋頂綠化是城市不占用土地面積的一種綠化形式,是城市空間的延伸。屋頂綠化可以用綠色植被 “替換”掉于外界的灰色混凝土表面,與地面景觀遙相呼應,不但增加了城市綠地面積,還豐富了城市景觀觀賞度。

2.2收集雨水

對于大多數城市而言,往往是高樓林立,道路、廣場鋪裝等硬質景觀比比皆是,雨水通常由城市排水系統排出,有時遇到排水系統被堵塞,又會發生雨水橫流到整個城市街道的現象,大大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而屋頂綠化通過屋頂蓄水系統的的設置,屋頂植被的基質有利于雨水的儲存。此外,國外通過屋頂集水處理系統,能使收集到的雨水通過屋頂綠化進行生態凈化,所得水源可以用作綠地澆灌、水景以及沖刷廁所等。

2.3保溫隔熱

屋頂綠化可以有效降低室內溫度,對于建筑物的防曬、保溫起著良好的作用。據相關試驗顯示,冬季,有綠化的屋頂溫度較之無綠化的屋頂可升高5-10℃,夏季,可下降10-20℃,達到增加了節能效果[2]。圖1和圖2是有關深圳2011年7月和12月,有綠化屋頂表面與無綠化屋頂表面溫度的數據分析。

2.4除塵降噪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生產的急速發展和車輛的大大增多,城市環境質量越來越受到粉塵、懸浮顆粒等的嚴重威脅。而植物本身是天然的過濾器,具有滯塵作用,同時他們還能吸收Cl2、CO、SO2等多種有害氣體的功能[3]。此外,植物對于聲音的吸收要遠比建筑物本身效果好,因此,通過屋頂綠化的合理配置,能有效增強城市空間的除塵降噪效果。此外,屋頂綠化還具有改善建筑物結構性能、增加物種多樣性、增加視覺觀賞效果等多種功能,此處就不再一一贅述。

3 屋頂綠化應用現狀

3.1屋頂綠化應用現狀

隨著屋頂綠化技術的日臻完善,國內外對于屋頂綠化的研究進一步深化。在植物、基質的篩選,新材料的研發應用,降溫、雨水系統的設計實驗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當前,德國、日本的屋頂綠化技術相對較為完善。我國的深圳、北京、上海以及成都等城市的屋頂綠化建設與研究相對較好。就當前形勢來看,屋頂綠化已逐步走入了我們的生活,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其中較為明顯的就是輕型屋頂綠化技術的研究應用。

3.2輕型屋頂綠化技術

輕型屋頂綠化具有較多優點,如輕型簡便,增加的重量小于 70kg / m2;建設成本低,北京的指標價僅為150-180元/m2[4];再者就是維護相對簡便。

3.3創新途徑

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新型材料會逐步得以研發,應用于屋頂綠化的新型硬質景觀(如玻璃、不銹鋼、混凝土等)將會不斷增多,這會大大增加屋頂綠化的景觀豐富度;此外,育種技術的不斷發展,也會選育出更多的適應屋頂綠化的植物材料。而對于我國的屋頂綠化現狀而言,由于荷載、排水等相關因素的限制,發展輕型屋頂綠化將是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馮馳,張宇峰,孟慶林.植被屋頂熱工性能研究現狀[J]. 華中建筑, 2010,(02) .

[2]張杰.不同種植模式輕型屋頂綠化植物耐旱性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2012(01).

第7篇

關鍵詞:屋頂綠化;功能;植物;研究

中圖分類號:TU9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10011803

1引言

城市在給人類社會帶來深刻變革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過于密集的城市建筑群使得城市熱島效應日趨顯現,同時大面積的綠地銳減也導致了環境污染、城市內澇等一系列城市生態環境問題的頻繁發生。目前,城市生態環境的惡化已經對人們生活乃至生存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來實現綠化面積最大化,對城市綠地進行補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作為城市“第五立面”的屋頂也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中。

屋頂綠化作為一種新型綠化形式,在西方發達國家已有廣泛的應用。大量研究顯示屋頂綠化在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節約能源,延長建筑使用壽命,改善日趨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1]。目前,利用各建筑屋頂進行綠化已經成為最具發展前景,恢復綠地最經濟有效,最直接的措施。

2屋頂綠化的概念及分類

廣義的屋頂綠化可以定義為在各類建筑物、構筑物、城墻、橋梁(立交橋)等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或大型人工假山山體上進行造園,種植植物的總稱。狹義的屋頂綠化概念即屋頂花園,是指一切以建筑物屋頂為依托的綠化形式。它與傳統地面綠化的最大區別在于它不與大地土壤相連,而是通過將園林綠化元素搬至建筑物之上,利用人工合成基質來栽種綠化植物的一種獨特綠化方式。相較于地面,屋頂包括光照、溫度、濕度、土壤等在內的生態環境都與之具有巨大差異。

國外的屋頂綠化主要分為粗放型、半集約型及集約型三種。根據德國景觀研究發展建設協會(FLL)的標準,可將屋頂綠化分為三種類型:拓展型屋頂綠化、半密集型屋頂綠化及密集型屋頂綠化。拓展型屋頂綠化是屋頂綠化最為簡單的一種屋頂綠化形式,其特點是建成速度快、成本低、養護簡單。這類屋頂綠化通常采用草坪、地被植物、小型灌木等耐貧瘠的植物進行綠化。德國等西方國家多采用景天科植物,國內則多采用草坪,且目前國內的大部分屋頂綠化均屬于這種類型。半密集型屋頂綠化則是一種介于拓展型與密集型之間的形式,其特點是屋頂載荷較大,需要定期維護,植物選擇范圍較廣,但仍然無法種植高大喬木。密集型屋頂綠化即通常所說的屋頂花園,其特點在于養護需求更高,植物選擇方面更為多樣,高大喬木也可選擇,屋頂載荷能力也最強。

國內眾多學者就屋頂綠化進行了分類,從屋頂綠化的建筑使用功能、屋頂開敞程度、建筑屋頂載荷能力、綠化布局形式等不同角度可將屋頂綠化分為多種類型。針對綠化布局形式可分為地毯式、擺盆花式、棚架式和園林式4種類型[2,3]。

3屋頂綠化的功能

3.1生態效益

3.1.1凈化空氣

屋頂綠化植物可以通過吸附、固定大氣中的有害氣體、灰塵,并吸收、降解空氣中的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提高空氣濕度和負離子濃度,從而提高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在地面綠化面積有限的情況下,通過在屋頂大量種植植物可以過濾并改善空氣污染狀況,屋頂綠化在立面空間中形成一個天然過濾層,其在空間發揮的凈化作用是地面綠化所無法實現的。研究顯示,相較于空白屋頂,城市實現全部屋頂綠化時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會下降85%[4]。屋頂綠化對大氣中灰塵的減少作用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植物群落降低風速使灰塵降落,另一方面是綠色植物依靠表面的絨毛或分泌的粘液來阻擋、吸附各種塵埃顆粒。據統計,北京市屋頂綠化年吸收二氧化硫量約為3.1g/m3,年滯塵量約為150g/m2,屋頂綠化無疑對空氣污染嚴重的北京具有積極深遠的影響[5]。

綜上所述,屋頂綠化植物在城市空氣凈化方面的確發揮著顯著的生態效應,在凈化空氣的同時,屋頂綠化也為城市實現低碳發展、綠色發展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

3.1.2截留雨水

在全球水資源短缺的大背景下,雨水的收集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作為城市雨水收集的重要組成部分,屋面雨水的收集利用一直是研究者們關心的問題。屋面雨水來自降水,經過屋頂植物的過濾凈化,屋面雨水一般水質較好,稍作處理甚至不做處理即可進行回收利用。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和地區均沒有對這部分水資源的利用價值重視起來,進行相關的收集利用工作,而是將這部分水白白浪費掉了。此外,城市由于綠地面積的減少所引起的城市洪水問題也能夠通過屋頂綠化得到緩解。傳統的空白屋頂對降雨起不到任何截留作用,大部分雨水從地面流走,幾乎很少能夠滲入地下。城市排洪設施容納有限,大量降水無法在短時間內排走,則會造成城市洪水。屋頂綠化能夠為雨水截留提供儲存空間,如果將占據城市硬質表面30%左右的屋頂充分利用起來實施屋頂綠化,那么對于屋面雨水的收集和城市洪水的發生都會有明顯的改善。數據顯示,屋頂被植物覆蓋后,通過對雨水的截留作用可以使得排水強度降低70%,大大緩解了排水系統的壓力[6]。國外關于屋頂綠化在雨水收集和過濾方面的功能研究較為完善,眾多學者就屋頂綠化改善城市水環境,降低城市洪水發生頻率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進行了研究[7]。

2012年夏季,我國廣州、北京等城市遭受嚴重暴雨襲擊,研究屋頂綠化在減輕城市洪水發生頻率、蓄積雨水等方面所發揮的功能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1.3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氣溫明顯高于周圍氣溫的現象。由于城市建筑密集、綠化面積縮小、通風不良引起的城市中心氣溫偏高,形成城市“熱島”,從而間接導致城市上空有害氣體的積累,形成大氣污染。進行綠化的屋頂對陽光的反射率比的屋頂大,加上綠色植物的遮擋作用,其屋面輻射熱量遠小于的屋頂。此外,植物自身的蒸騰作用及下墊面的蒸發作用相較于屋頂而言也會消耗不少熱量。因此,大面積的屋頂綠化對降低城市熱島效應具有重要意義。

國外有眾多學者就屋頂綠化在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方面的功能進行了研究,認為屋頂綠化在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調節室內溫濕度及節約能源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8,9]。

2014年10月綠色科技第10期

楊雪,等:屋頂綠化研究進展園林與景觀

3.2節能效應

3.2.1調節頂樓溫度,節約能源

屋頂綠化通過植物和栽培基質的隔離,對建筑頂層有明顯的隔絕作用。在夏季利用植物自身的蒸騰作用吸熱,減少太陽對屋面的直接輻射,降低了頂層溫度,節省了空調的使用費用;在冬季由于有植物覆蓋,屋頂夜晚白天溫差變化不那么劇烈,對屋頂起到保護作用的同時也節省了暖氣的使用費用。相關研究表明,植物屋面一天中溫差最大僅為4.8℃,而屋面則為10.2℃[10]。建筑周圍溫度每降低1℃,相應的空調容量則可降低6%[11]。綠色植物在夏季通過將屋頂外表面的平均輻射溫度降低,不僅使得建筑能耗尤其是建筑空調能耗大幅降低,而且進一步改善了城市的熱環境,從而形成積極的促進作用。室外溫度越高,屋頂綠化的節電效果越明顯,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城市夏季用電矛盾。

廣州市針對屋頂綠化的生態效益測定結果顯示,屋頂綠化可節省空調20%~40%的耗電量,僅這一項生態效益每年就可節約數千萬元[12]。

3.2.2節約建筑資源

屋頂的破壞多數來自于屋頂溫度的劇烈變化所引起的膨脹和收縮導致的裂縫、雨水滲漏等問題。屋頂經過綠色植物的覆蓋,避免了陽光對屋頂的直接照射,緩解了由于屋頂表面溫度變化所引起的熱脹冷縮對建筑物屋頂的破壞,推遲了各種材料的老化時間,從而達到保護屋頂,延長建筑屋頂使用壽命的目的。

此外,通過實施屋頂綠化,由于植物對雨水的截留和收集作用,使得屋頂管道排水壓力大大減小,因此可以通過減少管道施工的數量,節省大量建筑費用和資源。這方面研究國內目前還比較少,不可否認的是通過屋頂綠化實現建筑資源的節約的確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

結合上述兩個方面,目前國內外針對屋頂綠化節能效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隔熱節能的效益方面。在效益上的研究主要表現為屋頂綠化通過調節溫度來節約空調使用的能耗以實現節能。

4屋頂綠化植物的抗性篩選

屋頂綠化能否取得良好的預期效果,主要取決于所選的植物是否能在屋頂這一特殊環境下生長良好并形成綠化景觀。屋頂環境與地面環境相差較大,不論是在光照時長、光照強度、氣溫變化、風速變化等這些自然因素方面,還是種植基質不與大地土壤相連造成的基質層過薄及基質養分易流失等方面的問題均不是普通地面植物能夠適應并良好生長的。針對屋頂特殊環境,所選的植物材料應具備耐旱、耐寒、耐貧瘠、喜光、抗風、生命力旺盛等條件。

對于屋頂綠化植物抗性的研究,歐洲一直走在前列。早在19世紀,德國就已經開始探討建筑與植物相互融合的關系,并深入研究了植物選擇、植物種植方面的相關技術。國外學者對植物的抗性篩選研究主要集中在耐旱性、耐寒性、抗逆性等方面。捷克、西班牙、匈牙利等國家通過對屋頂綠化植物的相關抗性進行研究,篩選出了景天科的幾個種及幾種苔蘚植物[13~15]。國外還有大量研究顯示,很多多漿植物在淺薄的種植基質上長勢良好,且后期的灌溉養護工作也十分簡單,是屋頂綠化值得推廣應用的植物類型[16]。

國內也有眾多學者就屋頂綠化的抗性植物篩選進行了相關研究。張斌等人[17]通過對幾種屋頂綠化景天植物進行耐旱研究表明,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銀紋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反曲景天(Sedum reflexum)、藍葉松塔景天(Sedum Nicaeense All)等4個品種在干旱脅迫環境下仍具有較好的長勢。黃衛昌等人[18]采用盆栽自然干旱處理的方法,分別對景天植物佛甲草、垂盆草、金葉景天(Dicotyledoneae)、凹葉景天(Sedum emarginatum)、德國景天(Sedum hyridun)進行了抗旱、耐熱試驗,通過測定相關指標發現佛甲草的耐熱性優于其它景天植物,國產佛甲草和垂盆草的半致死時間分別達到了182d、154d,抗旱性最差的德國景天的半致死時間也有34d。

綜上所述,屋頂綠化作為一種新型的綠化形式,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相較于國外屋頂綠化方面的研究,我國相關研究還是比較滯后的。目前,我國在屋頂綠化植物材料選擇上還是以景天科、草本地被類植物為主,對灌木、喬木的屋頂種植適應性方面研究甚少。此外,由于受到多種技術條件的限制,我國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屋頂綠化形式多以簡單的拓展型綠化為主。

5展望

5.1大力發展鄉土植物的篩選研究

植物是屋頂綠化的主體部分,植物選擇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屋頂綠化的效果。我國植物資源豐富,應特別選擇一些適應性強、觀賞性好的鄉土樹種進行屋頂綠化推廣應用,不僅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還能突出地域特色。廣東地區蘊藏著豐富的植物資源,應積極進行開發利用,加大這方面的研究力度。

5.2深入開展屋頂綠化植物的抗逆性研究

屋頂綠化并不只是簡單地將植物搬至屋頂上種植這么簡單,屋頂與地面的不同環境因素也不僅局限于溫度、濕度、風速、陽光輻射等這些目前研究較多的因素。而正是屋頂與地面所存在的差異性因素成為了制約屋頂綠化植物豐富多樣性的瓶頸問題。因此,深入開展屋頂綠化植物的適應性研究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5.3加大屋頂綠化植物效益研究

在加強屋頂綠化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多角度多層面開展對屋頂綠化景觀效益評價、屋頂綠化生態效益評價、屋頂綠化碳匯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不僅能夠為提高屋頂綠化技術水平提供堅實理論基礎,而且能夠為廣大市民積極推廣屋頂綠化的益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大力推動屋頂綠化普及應用的實現。

參考文獻:

[1]Getter KL,et al.Effect of substrate depth and planting season on Sedum plugs survival on green roofs[J].Environ Hortic,2007,25(2):95~99.

[2]吉文麗.屋頂花園發展現狀及北方屋頂綠化植物選擇與種植設計[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5,20(3):80~183.

[3]張英杰.天臺綠化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9):1868~1879.

[4]鄭進社.淺談屋頂綠化美化與廈門生態園林城市建設[J].福建熱作科技,2008,33(1):44~45.

[5]韓麗莉.北京城市屋頂綠化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J].中國建筑防水,2005(增刊1):37~42.

[6]黃水良.屋頂綠化―城市第五面與雨水利用[J].浙江建筑,2007(24):20~31.

[7]Bengtsson L.,et al.Hydrological function of a thin extensive green roof in southern Sweden[J].Nordic Hydrology,2005,36:259~268.

[8]DeNardo J.C.,et al.Stormwater migigation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reduction by green roofs[J].Trans.ASAE,2005,48:1491~1496.

[9]Teemusk A.,et al.Greenroof potential to reduc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of a roof membrane:A case study from Estonia[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9,44:643~650.

[10]殷麗峰.北京地區綠化屋面對屋頂溫度變化影響的研究[J].中國園林,2006(4):73~76.

[11]錢鵬.建筑屋面節能技術[J].住宅科技,2006(10):33~34.

[12]柯宣東.廣州屋頂綠化狀況[J].中國花卉與園藝,2004(18):7.

[13]Kutkova T.Herbaceous plants for sites with extreme condition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J].Acta Universities Agriculture,1990,51:67~73.

[14]Gomez-Campo-G,et al.Plant species in green roofs[J].Agricultura-Revista-Agropecuaria,1996,65(773):1029~1031.

[15]Kemer F,et al.Plant species suitable for establishing living roofs in Hungary.I Sedum spp[J].Acta Botan ica Hungarica,1999,42:114,187~192.

[16]Emilsson,T.Vegetation development on extensive vegetated green roofs:influence of substrate composition,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species mix[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8,33:265~277.

第8篇

關鍵詞:屋頂綠化 設計

1屋頂綠化的研究進展

屋頂綠化是指在各類建筑物、構筑物、城圍、橋梁等的頂層、露臺、天臺、陽臺或大型人工假山山體上進行綠化裝飾、造園、種植樹木花草及草坪地被,以增加城市綠化面積的活動。這是一種不占用土地的空中高科技綠化形式,它與露地造園和植物種植的最大區別在于屋頂綠化把露地造園和種植植物等園林工程搬到建筑物或構筑物之上。其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進展。

1.1設計原則

一是安全第一原則。屋頂園林的載體是建筑物頂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屋頂承重、防水、排水,人員安全,以及屋頂四周防護欄桿的安全等,使屋頂花園景觀建立在能夠維持建筑屋面正常使用基礎之上。二是經濟適用原則。屋頂綠化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人們生活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三是美化環境原則。屋頂綠化是要為人們提供優美的游息環境,因此屋頂綠化也要突出美的特點。

1.2植物的選擇和種植

屋頂綠化能否創造出優美的風景和環境,主要取決于植物種類及其生長狀況。植物只有與屋頂生態環境相符合,才能夠生長得更好,達到綠化效果。屋頂具有光照強度強、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有利于植物生長的條件;同時也存在土溫、氣溫變化較大,土層薄等一些弊端。因此,在植物選擇上也有一定的要求。經過研究和種植發現,屋頂綠化應選擇一些喜光、抗風、耐寒、耐熱、耐旱、耐瘠、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樹木,最好是灌木、盆景、草皮之類的植物。

1.3施工技術的進步

經過多年的探索,在屋頂綠化的施工技術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屋頂綠化的環境比較特殊,由于屋頂載荷的限制,基質需要有特別的要求。

屋頂綠化選用營養基質原則:一是綠色環保,無病蟲害源體;二是輕型,但不能過于松散;三是不可用田園土直接登頂。

2屋頂綠化的作用

2.1生態方面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高速發展和建筑面積的急劇增加,建筑能耗將更加巨大,城市熱島現象將更為嚴重。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許多城市政府也意識到綠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的理念。城市生態環境在迅速惡化,已經難以承受人類生活所帶來的負擔。城市建筑面積的增加導致綠化面積不斷減少是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關鍵原因。而屋頂綠化這項技術是在不占用土地面積的前提下,擴大綠化面積。大面積植被的種植,將會給城市生態環境帶來極大好轉。屋頂綠化將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一是改善城市小氣候。要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一方面從污染源抓起,另一方面加大治理力度。在城市用地愈加緊張的情況下,屋頂綠化顯得十分必要。屋頂綠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城市小氣候:實施屋頂綠化以后,植物層能夠吸收一部分太陽輻射,從而降低大氣溫度,減弱城市的熱島效應;屋頂綠化植物能夠通過蒸騰作用增加大氣濕度。二是凈化城市的大氣。屋頂綠化植被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增加大氣氧含量。一個城市如果把屋頂都利用起來,進行有效的綠化美化,那么這個城市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可降低70%以上。另外,還能夠吸收有害氣體,如氟化氫、氯、汞、鉛蒸氣等,同時還可以吸滯煙灰和粉塵。三是防止公共危害。綠色植物特別是樹木對噪音有很好的減弱功能。

2.2經濟效益方面

屋頂綠化不僅有良好的生態效益,而且還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屋頂綠化能延長屋頂保護層使用壽命、減少或阻止屋頂滲漏現象發生。屋頂構造的破壞大多是由屋面防水層溫度應力引起的,還有少部分是承重物件引起的。溫度變化會引起屋頂構造的膨脹和收縮,使建筑物出現裂縫,導致雨水滲入形成滲漏。屋頂綠化植物吸收雨水,吸收陽光輻射熱量,減輕陽光曝曬引起的熱脹冷縮,減少風吹雨淋,保護建筑防水層,從而延長建筑物壽命。

2.3精神方面

現在許多人工作生活在城市高空中,當他們俯視窗外風景時,都是灰色的混凝土、黑色瀝青和各類墻體。這種環境使人的心情受到影響,進而導致人的工作和生活質量下降。屋頂進行綠化以后,人們看到的將是花園式的綠色屋頂。綠色植物能調節人的神經系統,使人的緊張和疲勞得到緩和消除,使人們避開喧嚷的街市或勞累的工作環境,在寧靜安逸的氣氛中得到休息和調整。大量的實踐證明,屋頂綠化所營造的綠化環境能使人們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這種綠化方式在提高城市綠化覆蓋面積、美化環境的同時,還能陶冶人的情操,為市民創造一個更加具創意的活動空間。

3屋頂綠化存在的問題

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屋頂綠化研究,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國屋頂綠化發展成果并不顯著。總結原因有以下幾點。

3.1施工技術不完善

屋頂綠化施工技術雖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還不夠完善。特別是對舊房進行屋頂綠化的技術還比較欠缺。由于舊房建造時沒有考慮到屋頂綠化問題,因此在施工要求上有所欠缺。現在只有用先進的技術來彌補這一缺陷。屋頂綠化是在屋頂進行的,在經常有大風天氣的地方,高空墜物問題也是必須要注意的。由于屋頂綠化所栽植的植物生長環境特殊,養護管理技術也要有所改進。屋頂綠化還應考慮減少或防止屋頂滲漏、注意不引起火災、種植后應至少有10年以上自然生長期、養護管理應達到少管理或不管理的目標。

3.2植物品種抗逆性差

現在能夠用以屋頂綠化的植物種類已經十分豐富,但是有些植物的抗逆性還是不夠強。在遇到惡劣天氣時,就會出現枯黃,甚至死亡的現象。因此,在培養抗逆性比較強的新品種上,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期培養新的抗逆性較強的新品種。

3.3認知不足

雖然說現在已經有了一定面積的屋頂綠化,但是與發達國家的屋頂綠化面積相比較,我國的屋頂綠化程度還很低。這主要是人們對屋頂綠化的認識還未到位造成的。現在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生態環境不是個人能改變的,一個人的力量無法起到作用,便不再積極地參與綠化建設;還有人擔心屋頂綠化帶來的安全性問題。

4對策

4.1加大科研力度,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屋頂綠化是將園林建置工程轉移到了屋頂,因此其涉及到的技術因素比較多。我國屋頂綠化仍處于起步階段,各項技術還不成熟。這就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給以屋頂綠化產業一定的政策傾斜,降低產業風險,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進而促進屋頂綠化產業的發展。科研部門要在屋頂綠化施工技術方面及植物新品種和抗逆性的培育方面狠下功夫,完善屋頂綠化的各項技術。

4.2加大宣傳力度

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建設是需要每個人參與。屋頂綠化是具有巨大社會效益、生態效應和經濟效益的利民工程;對改善城市總體環境有利,是美化城市、活躍景觀的一種方法。因此,要加大屋頂綠化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們進一步了解和認識屋頂綠化的作用,增強市民責任意識,使更多人加入到綠化建設的隊伍中來。

第9篇

屋頂綠化可以廣泛地理解為在各類古今建筑物、構筑物、城圍、橋梁(立交橋)等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或大型人工假山山體上進行造園,種植樹木花卉的統稱。屋頂綠化對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改善日趨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空間;改善城市高樓大廈林立,改善眾多道路的硬質鋪裝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現狀;改善過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種廢氣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熱島效應,沙塵暴等對人類的危害;開拓人類綠化空間,建造田園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條件,提高生活質量,以及對美化城市環境,改善生態效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屋頂綠化對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改善日趨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空間;改善城市高樓大廈林立,改善眾多道路的硬質鋪裝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現狀;改善過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種廢氣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熱島效應,沙塵暴等對人類的危害;開拓人類綠化空間,建造田園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條件,提高生活質量,以及對美化城市環境,改善生態效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降低熱島效應,減少熱輻射,凈化空氣

夏季太陽光的直射使多層及高層建筑物的屋頂,成為北京城市中的視覺污染源和熱輻射源,大大加劇城市局部熱島效應,屋頂綠化后,植體活體對熱量的緩沖和散熱功能,可降低“熱島效應”的溫度,并且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CO2等溫室氣體,促使屋頂吸收的熱量更好地散失到大氣層外部空間中去。另外,植物能吸收SO2等有害氣體,吸附灰塵,凈化城市的高空空氣。據研究屋頂綠化年滯塵量約150克/平方米,屋頂綠化年吸收SO2量約3.1克/平方米。

美化城市,改變空中景觀,增加城市綠量

據研究測定,一般北方城區目前多層及高層建筑物有6900萬平方米屋頂仍由灰色混凝土或其他硬質材料所覆蓋,通過實施屋頂綠化,可提高城市生態景觀質量和空間利用率,增加城市綠量,改變空中景觀。屋頂花園顯而易見的有助于美化都市視覺環境。但增加綠色空間所獲得的效益不僅僅只是增加視覺的美觀。如果屋頂花園的規模較大,它們就能夠在維持健康的生態系統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在那些高度密集的城市地區。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滯粉塵等功能從而凈化了空氣,保證了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的生存。城市中的空氣由于交通和工業而污染嚴重,但能夠用于綠化的土地卻很有限,屋頂花園則可以充分利用可用空間進行綠化,從而在保證城市的空氣質量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隔熱防水,延長屋頂保護層的壽命

由混凝土組成的屋頂的比熱很小。晝夜溫差變化較大,加上自然風化會使屋頂構造材料遭到破壞,從而導致屋頂漏水。而屋頂綠化后可緩解冷熱沖擊,既保護了屋頂不易被腐蝕和風化,又解決了滲漏和屋里悶熱的問題。這是一項集綠化、隔熱、防水于一體的多層次綠化工程。

節約能源,截留雨水、減少支出

據測定,實行屋頂綠化后,建筑室內溫度可降低2℃-2.6℃左右,使樓頂住戶減少了因保持屋內溫度的空調電費,節約能源效果明顯。同時,屋頂綠化可以蓄存60%-70%的天然降雨,這在水資源非常匱乏的北方十分重要。

一座現代化的城市不僅應該有完美的建筑與設施,更應該有一個優美的環境以消除疲勞,陶治身心,而構成優美環境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綠色植物。在現代經濟高度發達的城市寸土為金,在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中不可能劃出很大的面積來搞綠化,因此,城市屋頂綠化是美化城市環境、改善城市氣候的必由之路。

在北方屋頂綠化才剛剛起步,技術還處于不完善的地步,如何進一步加強屋頂綠化在北方的應用,解決施工難度,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我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人均占有綠地極少、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趨稠密,建筑日趨擁擠,城市鬧市區日益增多,城市人均綠地占有面積將越來越少,屋頂綠化無疑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最佳途徑。近來有人從研究城市生態系統的角度出發,對未來城市提出幾種設想、其中設想之一是階梯城市,即城市建筑物的樓層高矮不一、并把一幢樓房的樓頂建造成另一幢較高樓房的花園,或果園、菜地、綠地等。這一設想就是充分利用樓頂空間進行屋頂綠化,增加城市的綠色空間和自然因素,達到保護、改善城市環境、健全城市生態系統,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目的。

針對我國目前的國情,深入研究北方的地理與氣候特點,構思適合我國北方城市屋頂綠化的方案設計,降低屋頂綠化的成本,同時需求適應我國北方寒冷氣候的屋頂綠化的設計方法。運用現代景觀設計手法,把原來廢棄的屋頂空間充分的利用上,更好的實現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思想,適應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經濟水平。使得屋頂綠化更好的在我國北方推廣。

在植物的選擇上應注意屋頂花園的環境條件限制著植物種類的選擇。因為,屋頂上的風力一般較地面強,栽培基質厚度小,所以應選擇適應性強、陽性、淺根系、抗風、耐寒、耐旱、易管護的小喬木及灌、花、草、藤類植物;生長快、樹型高大的喬木應慎用。所以,在選種與種植過程中,應根據地區實際情況,以鄉土植物為主,酌情引入少量外來種,選擇容易在北方生長的植物,容易成活。

除了這點,我還思考了有關北方屋頂綠化保溫的問題。我設想可以在屋頂建小型的花房或者小溫室,種植少量的溫室花朵,以滿足人們觀賞的要求,但是造價較高,還需要深一步的思考與研究。

伴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推進,以預見,若干年后,屋頂綠化這朵建筑與園藝相結合的奇葩,將為我們的都市空間增添更絢麗的色彩。無疑,我國北方發展屋頂綠化的前景很廣,也很有必要,但是,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和科學合理地發展。各地應先進行不同模式的試驗,選擇適合當地屋頂綠化的植物、基質和管理體制及方法,切莫盲目推廣。

第10篇

關鍵詞:現代;城市屋頂;花園景觀;設計思考

中圖分類號: S611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脹,城市建筑用地日趨緊張,造成建筑用地價格飛漲,再加上定居的負面生態效應等因素,使得人們不得不考慮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建筑面積, 而屋頂綠化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這種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在不利用土地的情況下進行植物的種植,從而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使城市化進程和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同步進行。這就使得屋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屋頂綠化也成為現代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屋頂花園的概念

屋頂花園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屋頂花園(roofgarden)指在屋頂平臺種植植物,以擴大城市綠色空間和綠色面積。廣義的屋頂花園是指各類建筑物、構筑物、橋梁(立交橋)等的頂層、露臺、天臺、陽臺或大型人工假山體上進行造園,種植瓜果蔬菜、樹木花卉及草坪地被的統稱。類似的提法還有屋頂綠化、建筑物第五立面的營造、立體綠化等。1959年,美國一位風景建筑師在6層樓的屋頂上,建成了一個1.2 hm2的空中花園,開了屋頂綠化的先河。隨著人們對屋頂綠化的認識的深入,技術不斷革新,屋頂綠化已經在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常見。

二、屋頂綠化的功能

1、改善空氣質量

由于城市汽車尾氣、揚塵等現象嚴重,導致近幾年城市空氣質量急速下降,而屋頂植物就可以過濾灰塵和煙霧顆粒,從大氣和雨水中吸收危害性物質,并將其從土壤中去除,而且通過測試,屋頂綠化每年可滯塵1.6~2.2 t/hm2。如果一個城市把屋頂面積全部利用起來進行綠化,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將減少80%左右。同時,植被可以調節局部小氣候,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最終釋放氧氣,凈化大氣。

2、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隨著城市建筑物密度的增大,硬化表面加聚,不通風的狀況導致城市溫度明顯高于郊區。這種熱島效應現象會使云層變密,增加有害氣體的聚集,從而降低空氣質量,造成大氣污染。傳統的建筑頂面正是產生熱島效應的因素之一,綠化屋頂則可以阻止光照的直接攝入,且其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中的水分含量,導致相對濕度增加,從而降低建筑物內部溫度,減慢風速,打破原有的空氣流動方式,有效地控制熱島效應的出現。

3、減少噪音

城市中的交通工具、工廠、工地的噪音以及喧嘩聲往往會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由于植物本身是一種多孔材料,具有吸收聲波的能力,能將感受到的聲音進行反射、散射以及植物本身的微震使噪音減弱,是非常好的隔音材料,既環保又經濟,以佛甲草屋頂綠化為例來說明。佛甲草的成坪覆蓋率在90%以上,植株多叢生,枝繁葉茂,葉表面積大,可以吸附生產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氣如NOx、SO2:等有害氣體和空氣中的滯留灰塵等,提高了大氣中氧的濃度,凈化了空氣。同時佛甲草株形整齊,株高基本一致,在屋面鋪滿后,好像一層密實的毯子覆蓋在屋頂上,可以起到隔離噪聲的效果。相對與普通屋頂,綠化后的屋頂可以降低噪音2到3分貝。因此大面積的綠蔭或者多層次的植被才能有效減少噪音或者電磁波。

三、影響屋頂綠化設計的主要因素

1、配置模式

國外早期的屋頂綠化主要考慮的是植物的觀賞性,大多采用群落式結構。20世紀80年代,歐美國家的屋頂綠化由群落式擴展到了草地式,在城市中大量推廣。我國屋頂綠化的植物配置主要分為簡單式和花園式兩種類型。簡單式以種植草坪、地被植物和低矮灌木為主,而花園式則選用喬木、灌木、草、藤等景觀價值和生態效益都較好的植物進行組合搭配,形成喬木+灌木、喬木+灌木+草、喬木+灌木+藤、喬木+灌木+草+藤四種常用的配置模式,其中以喬木+灌木+草+藤的各項生態效益最好。此外,還有一種“組合式”,主要是用盆栽、缸栽的方式在屋頂四角和承重墻邊布置綠化,即自由擺放,方式較為靈活(圖1)。

2、植物材料

屋頂綠化能否創造出優美的風景和環境,主要取決于植物種類及其生長狀況。植物只有與屋頂生態環境相符合,才能夠生長得更好,達到綠化效果。屋頂具有光照強度強、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有利于植物生長的條件;同時也存在土溫、氣溫變化較大,土層薄等一些弊端。因此,在植物選擇上也有一定的要求。經過研究和種植發現,屋頂綠化應選擇一些喜光、抗風、耐寒、耐熱、耐旱、耐瘠、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樹木,最好是灌木、盆景、草皮之類的植物,屋頂綠化要使用須根較多、水平根系發達、能適應土層淺薄要求的植物。歐洲對屋頂綠化的植被研究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主要集中在景天類或肉質植物的研究上,以耐熱性、耐旱性、抗風性、耐寒性、耐瘠薄能力和覆蓋能力等作為選擇依據。與發達國家的研究相比,我國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屋頂結構荷載力和防排水等方面,近幾年才開始研究屋頂植物的選擇和環境適應性,對屋頂喬木、灌木的耐熱性和抗旱性研究較少,主要研究景天科及少數草本地被類植物,如佛甲草、垂盆草、凹葉景天和中華景天等。

3、栽培基質

國際上的研究。早在19世紀80年代,很多發達國家已研發出輕質人工混合基質,常采用膨化黏土、膨化板巖、浮石、陶粒、泥炭、碎磚末、松樹皮以及各種生活廢棄物,其有機質含量通常在5%~15%,同時輔以一定量的施肥措施。德國、加拿大、美國等都針對基質中有機質含量的要求,相應出臺了自己的標準。德國的FLL標準最早頒布也最詳細,基質中有機質含量應根據基質表觀密度的不同來確定,應占總體積比的4%~8%。日本的人工輕量土栽培技術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屋頂種植土層最小厚度僅為50mm,種植大型樹木的土層厚度僅在600mm左右,而國內屋頂綠化土層的最小厚度一般為200mm,高大樹木的種植土層通常要達到1.5m以上。我國的研究。我國用于屋頂綠化的栽培基質主要有三類:田園土、改良土和無機復合種植土。目前,市場上的無土栽培基質中前兩類較為常用,但因其存在明顯的缺陷,因此,并未普及到屋頂綠化中。而第三類無機復合種植土應用廣泛,是屋面栽培基質的最佳選擇。中國在屋頂綠化輕量土栽培技術的研究方面起步較晚,目前常用的屋頂綠化栽培基質材料有:蛭石、珍珠巖、泥炭、草炭、堆腐木屑、浮石、稻殼、松鱗片、椰絲、棕櫚絲等。

四、屋頂綠化的實踐和發展

1、我國屋頂綠化的發展現狀

隨著人類居住面積的擴大和經濟發展導致環境的惡化,為了維持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社會,推廣屋頂綠化已經迫在眉睫。可是到目前為止,在我國,由于政策、資金、民眾環保參與意識等因素的影響,屋頂綠化發展緩慢。

2.1觀念滯后

居民對屋頂綠化不了解。有些人覺得屋頂綠化既貴又麻煩,弄不好會引起房屋滲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產生抵觸情緒;有些人又把屋頂綠化想象得過于簡單,認為鋪上1層草、種些花就萬事大吉了。許多業主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認為種植了屋頂綠化,就會平白無故增加了養護工作。而住在頂樓的百姓還擔心屋頂綠化養護或者施工不當,防滲漏夾板層就有可能被損壞,而草坪更容易藏污納垢。

1.2資金短缺

一些老房子在種植屋頂綠化之前,需要進行防滲水處理和承重檢測,這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政府沒有此項專款;商品房的屋頂也是私有財產,產權往往歸屬于所有業主,一個業主不同意,綠化建設就不能實施;屋頂綠化的技術成本是左右很多人態度的重要因素。

相對于地面綠化,屋頂綠化所需的種植、維護資金較高,對施工、維護人員的技術要求也較高。目前的屋頂綠化項目多是資金實力雄厚或有經濟支持來源的單位或個人進行,普通百姓只能望塵莫及。

2.對策

對于屋頂綠化的技術問題已經不斷在突破,然而意識和資金問題必須要靠政府引導。這里應當學習國外的屋頂綠化經驗。德國、韓國等發達國家都主要靠政策引導和法律規范推進屋頂綠化。日本東京規定,建筑占地面積超過1 000 m2,屋頂綠化必須達到20%,否則處以罰款。德國從1982年開始強制推行綠化,屋頂綠化率已經達到80%,其經驗更豐富,屋頂綠化符合標準,則可減免50%~80%排水費。國家提供50%~80%的屋頂綠化工程補貼。屋頂綠化業主還能享受無息或低息貸款并受政府表彰。專家指出,政府要從規劃開始就融入屋頂綠化的理念,讓綠化、住宅、規劃等諸多部門的共同協調,為屋頂綠化建設創造前期條件。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建設是需要每個人參與。屋頂綠化是具有巨大社會效益、生態效應和經濟效益的利民工程;對改善城市總體環境有利,是美化城市、活躍景觀的一種方法。因此,加大屋頂綠化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們進一步了解和認識屋頂綠化的作用,增強市民責任意識,使更多人加入到綠化建設的隊伍中來是十分必要的。

結束語

隨著屋頂花園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逐漸形成它的專屬文化,同時也伴隨著很多現實問題。然而這一切必須遵循自然法則,應用科學技術,堅持低碳環保的原則,開發新型節能技術,挖掘與提高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也必須尊重藝術美學與地域文化特色。

參考文獻:

[1]許可,呂游.談屋頂花園設計中的景觀效果營造[J].山西建筑,2014,02:210-212.

[2]于洋.城市屋頂花園的人性化設計淺析[J].藝術科技,2014,01:304.

[3]王璐.淺析“頂上漫步”屋頂花園景觀設計[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4,01:121-123.

第11篇

【關鍵詞】屋頂綠化;節能;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我國大中城市的土地資源已日趨緊張,可用于綠化的土地面積也越來越少。為了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美化城市景觀,因為屋頂綠化投資少,覆蓋率高,生態效益好,視覺效果佳是理想的“生物地毯”。所以實施屋頂綠化有著重大的意義。

1屋頂綠化的功能分析

1.1減緩太陽輻射,調節小氣候

各類建筑物的屋頂、墻體以及道路就象大型蓄熱器,特別是光禿禿的平屋面,白天吸收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夜晚放出熱量,造成市區夜間的氣溫居高不下,導致市區氣溫比郊區氣溫升高2~3℃。如能將屋頂改建成種植草坪、樹木,通過屋頂綠化,可以極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而且可以有效的緩解城市的熱效應。據麗水市對比測定試驗,夏季屋頂種植草坪的比不種植室溫要低3~5℃。而冬季草坪氣溫比屋頂氣溫高2~4℃。植物葉片的蒸騰作用還能增加空氣濕度20%,優于目前國內其他種類屋頂的隔熱效果,故應大力提倡和推廣。

1.2凈化空氣,吸收有害物質。

實施屋頂綠化可以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 ,放出 。便于維持空氣中 與 的平衡,提高空氣質量。據測定24O早熟禾草坪,一晝夜可釋放 1380g,足以供1個成年人正常生活1d所需的 ;1株山毛櫸,一晝夜可吸收 2352g,并釋放 1712g,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屋頂種植的植物,可吸收有害物質,減輕大氣污染。屋面的植物具有吸附、固定塵埃,重金屬元素。能吸收大氣中的 、 、 、NO、HF和 等有害物質和某些重金屬氣體如汞蒸氣、鉛蒸氣,以及金屬粉塵。草坪對飄塵有很強的吸附、過濾作用,好比天然的“吸塵器”,連續不斷過濾空氣中的塵埃。草坪減塵作用比裸地高70倍。

1.3吸收噪音、殺菌防病的環保功效。

屋頂植物具有明顯降低城市的噪音功能。據測定,120mm厚的植物隔音量達40bB,故可有明顯降低城市噪音的污染。植物綠葉能分泌出各種揮發性殺菌素,可殺死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據測定草坪上空的細菌含量僅為公共場所的三萬分之一。

2屋頂綠化的植物選擇與種植設計

2.1植物種類選擇原則

①因地制宜。植物生長的地域性決定了各地適宜品種的差異性,如南方城市深圳,需要耐熱、抗風、強光照品種,但不一定適合中原城市種植。因此,考慮到植物對氣候和水土的適應性,應盡量選用本土植物,特別是對于屋頂這個環境惡劣的場所,更應選擇適應能力強、生長性強的本土植物。為了增加屋頂綠化的新鮮感,可以考慮本土植物的精品,以提高屋頂綠化的觀感和檔次。

②選擇抗風、耐旱性、抗寒性強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由于屋頂綠化植物大都沒有建筑物的陰影遮擋而直接暴露于陽光之下,夏季氣溫高,土層保濕性能差,極易干燥、缺水,應選擇耐旱性、抗寒性強的植物為主。在屋頂上一般風較地面大,特別是有臺風來臨之機,風雨交加對植物的生存危險最大。因此,應選擇低矮、抗風力強的植物。

③常綠植物為主。屋頂花園建造的目的是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美化城市立體景觀。屋頂花園上的植物盡可能以常綠為主,宜用葉形和株形秀麗的品種。

2.2種植基質選擇

種植基質是植物的載體,既要保證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長,又要盡可能減少屋面荷載。然而,我國很多屋頂綠化的種植土的厚度大,大大增加了建筑荷載,而且大多使用原狀土或自然土,甚至包含了部分建筑垃圾。由于這類土壤易板結、透水性差,其細小顆粒會堵塞反濾層,從而降低排水效果,進而引發土壤中水分滯留,影響植物生長。總的來說,屋頂綠化的種植基質基本要求如下:①輕質;②適當的營養;③透氣性;④透水性/保水性;⑤結構穩定性,如抗風蝕性、防止水土流失;⑥抗板結;⑦適當的pH值;⑧無污染;⑨環保性等。各種輕質、保肥、保水、透氣、環保的“人造土壤”成了屋頂綠化種植土的首選,如各種無機基質如陶礫、珍珠巖、蛭石、巖棉以及泡沫塑料,有機基質如泥炭、草炭、鋸末、稻殼等大量廉價資源,或者無機、有機混合基質。

2.3種植設計

除了上述植物選擇的原則外,屋頂綠化最最重要的是考慮景觀因素,因此,屋頂綠化可采用的綠化植物的形式,可包括園景樹、花灌木、地被植物及草坪草、藤本及綠籬。國內多數屋頂綠化是以地被植物為主,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植物選擇過于單一,整體美觀和抵抗病蟲害的能力都比較差。而歐洲和北美的屋頂綠化,雖然少維護但以多元化植物配置為主。

第一,種植區內可根據喬木、花灌木、地被、草坪的品種和形態,形成一定的綠色生態群落;第二,形成高度上的層次變化,可利用種植區不同植物要求、種植土深度不同,使屋頂出現局部的微地形變化,增加屋頂的造景層次;第三,將自然式種植區與園路結合,體現中國造園基本特點。

3屋頂綠化效益

屋頂綠化作為城市綠化的補充形式,為寸土寸金的城市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是城市居民應對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之一。屋頂綠化為城市帶來的效益主要從2個方面論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1經濟效益

①延長房屋拆建周期。合理的屋頂綠化工程可以利用和吸收雨水,保護屋頂防水層不被破壞,防止漏水。夏季可以吸收太陽輻射熱量,有效降低屋頂地面溫度以及與屋頂對應室內溫度,效果明顯;冬季保持屋頂表面溫度不至于過低,保持恒定,在一定程度上堅定了建筑物由于陽光暴曬和冬季冰雪所導致的熱脹冷縮,保護建筑物防水層和屋面等,從而延長了建筑物的整體壽命,節約建筑費用網。

②招商引資。屋頂綠化斑斕的顏色掩蓋了傳統墻面,提升了人們視覺體驗的檔次,延氏了消費者消費和旅游的時間,使土地資源再生,產生了相同的生態效應,節約了土地,在兼顧城市發展的同時也兼顧生態平衡,合理的屋頂綠化工程應用于公共設施項目之上可以增加項目的價值,提升項目競爭力,并能夠吸引零儒商和企業進駐項目。

3.2社會效益

①綠化環境、美化生活。通過綠化可以充分利用和分配被閑置的城市上層空間,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體驗和休閑指數,帶來積極生活的正能量,使城市田園化、人性化、自然化。

②生活調味劑。屋頂綠化能夠使得氏期居住在城中的居民增加與自然環境接觸的機會,帶來田園鄉村的味道,另外,還可以保護特殊地段和建筑的面貌。

③成本較低。比較傳統的屋頂設施:涂料成本:60元/O左右,有效期3年;綠色塑料板成本:20元/O,有效期3年,且無生態功能;而屋頂綠化的成本,以佛甲草為例(含養護管理費):170元/O,有效期有30年;屋頂花園成本(含管理費)520元/O,且兼具生態功能,有效期也有30年。

4結語

總之,屋頂綠化不僅有效增加了綠化面積,開拓了城市綠化空間,還能起到改善城市熱島效應,保溫隔熱的節能作用。在具體應用中,應根據當地氣候、光照強度、風力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綠化植物,選擇合適的種植土以保證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長,又要盡可能減少屋面荷載。

第12篇

關鍵詞:屋頂綠化,植物,綠色空間,設計理念

Abstract: the roof greening is not something that is worth discussing things? In fact, roof greening is a kind of the most simple green planting form. Usually just by a single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This most single vegetation can form a kind of microclimate. Because the role of these plants, soil moisture can reduce the roof to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is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more cool, so as to reduce the use of air conditioning. These plants also can absorb the rainwater, through the evaporation air or return to release oxygen. Of course, the choice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e roof afforestation also in itself is green space, can be used as a new public space. In addition, the roof afforesta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fifth surface play a pivotal role.

Keywords: roof afforestation, plants, green space, design concept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當今社會,人口膨脹,城市綠地在銳減,環境狀況也在不斷惡化。如何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出更大的綠化效應。屋頂綠化的魅力就顯而易見了。它對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改善城市環境,減少污染等問題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同時也為在都市忠忙碌的人們提供了一片別有洞天的休閑體驗場所。

2、課題背景

2.1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現代城市建筑密集,綠地面積銳減,城市人居環境條件不斷惡化,人們對環境的關注和重視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通過各種途徑增加綠地面積,利用各種建筑屋頂進行綠化,營造屋頂花園是開辟城市綠地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

2.2屋頂綠化的概況

早在20世紀60年代,很多國家就已經開展了屋頂綠化的嘗試和建設,如美國華盛頓水門飯店的屋頂綠化、英國愛爾蘭人壽中心的屋頂綠化、加拿大溫哥華凱澤資源大樓的屋頂綠化、德國霍亞市牙科診所的屋頂綠化、日本同志社女子大學圖書館上的屋頂綠化,香港太古城天臺綠化。這些屋頂綠化基本上設置在大型公共建筑的屋頂上。從上課俯瞰到的景色非常美麗。為現代城市的環保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國內如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成都、廣州、長沙、蘭州、武漢燈城市已經對屋頂進行開發和利用。如廣州東方賓館及白天鵝賓館的屋頂綠化、上海華亭賓館的屋頂綠化、重慶泉外樓和沙平大酒店的屋頂綠化燈。有的城市已經吧城市樓群的屋頂作為新的綠源,很多居住區也將屋頂花園作為銷售的賣點進行宣傳。北京用于綠化的屋頂面積接近7000萬平方米。

2.3屋頂綠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闡述

屋頂綠化的存在與發展,主要遵循了兩條重要的原則。首先,屋頂綠化是生態發展中一項具有開創性的策略。這一概念是從生態可持續發展理論中衍生出來的。如果希望將城市轉變為在生態、視覺乃至經濟,社會等層面均具有更高層次的生態結構,那么屋頂綠化便是一個行之有效并能節約成本的方法。另一項原則是設計理念,要盡量多地綠化屋頂。城市中得每個屋頂,尤其是最常見的那些,無論對其進行立體的還是平面圖案的綠化,都應該是生機盎然的,找出審美功能與生態功能的平衡點是至關重要的。塑造新型的公告開放空間是目前設計的最終目標,無論其最終是否對人們開放。

2.4屋頂綠化所能解決的問題

1. 屋頂綠化除了具有一般綠化的生態、景觀等效果外,還能有效地防止屋頂溫度升高,從而減少溫差對屋頂的破壞,其防水隔熱和節能效果也很明顯。

2.據測試表明,夏季有屋頂綠化的頂層室內溫度比未綠化的要低4至6℃左右,而冬季則能有效保溫。屋頂綠化能避免屋頂出

3.現極端溫度并減少紫外線對屋頂的損害,綠化后的屋頂壽命比未綠化的長約3倍。經綠化的屋頂能夠吸收空氣中30%的粉塵,吸收并儲蓄6%的雨水,因而對緩解城市洪澇、防風滯塵具有積極作用。

3.植物―屋頂綠化設計的重要元素

屋頂花園古已有之,但卻盛行于今。隨著工業用地,商業用地以及居住用地的不斷擴張,人們不得不向高空拓展綠色空間。屋頂綠化的存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綠地用地緊張的難題。還拉近了高樓層使用者與自然的距離。人們寧愿付出昂貴的代價解決諸多技術難題,也要在高空忠營造出一片綠洲。證明了屋頂綠化所產生的環境效益和生態效益。研究表明,當屋頂綠化中得綠化率達到50%―70%,屋頂綠化才具有存在的價值,因此屋頂綠化中得景觀主要是通過植物來營造的。

3.1屋頂綠化植物材料的選擇要點

屋頂綠化雖然在功能和形式上與陸地綠化沒有太大的區別,但由于其所在的場所特殊,在植物的選配上較陸地綠化的限制更多,在種植規劃前應充分考慮場地的條件。通常來說,屋頂綠化的植物選配主要需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3.1.1屋頂綠化的空間布局受到固有建筑平面的限制和建筑結構承重的制約,屋頂上的風力比地面上的大,應相應減少喬木的比例,為了便于管理,宜選擇一些樹型矮小的抗風樹種,并以灌木,草本為主營造綠色空間。

3.1.2屋頂土層薄,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濕度小,水分少,宜選擇一些喜光,耐寒,耐熱,耐干旱瘠薄,耐移植,水平根系發達的竹屋,從長遠利益出發,還應選擇生長緩慢的樹種。在某些特定的小環境中,如花架下或靠墻邊的地方,其日照時間較短,可適當選用一些半陽性的植物種類,以豐富屋頂花園的植物品種。

3.1.3植物的選擇應盡量以常綠樹種為主,宜選用葉形,株形等秀麗的種類,為了使屋頂綠化更加絢麗多彩,體現花園的季相變化,還可以適當栽植一些彩葉樹種,并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當布置一些時令的盆栽花卉,使花園四季有花。

3.1.4盡量選用鄉土植物,適當引進新品種,鄉土植物對當地的氣候有高度的適應性,對于環境相對惡劣的屋頂花園,選用鄉土植物有事半功倍之效。

4.屋頂綠化植物景觀的營造要點

一個場地的特性賦予了其特有的景觀內涵,位于不同性質的建筑上的屋頂綠化都有其特有的植物景觀特色,現分別介紹幾種常見的屋頂綠化植物景觀特色。

4.1在承載能力有限的建筑上的屋頂綠化

一些老式建筑或是安全系數要求較高的建筑,在營造前必須考慮到防水和承重兩大問題。因此屋頂綠化的設計形式通常比較簡單。其中最為簡易的方式就是利用地被植物構成一個“生態綠毯”。在設計生態綠毯時應考慮選用裝飾性強的植物,大膽運用不同色彩的植物進行搭配來愉悅人們的視覺。近年來,利用景天科植物的生命力頑強,品種色彩豐富,覆蓋性強,其群植效果尤佳。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利用一些低矮的灌木,草本來美化建筑的邊緣空間。因為這些地方位于建筑物的承重結構上,這種邊緣綠化的方式還擴大了整個空間的活動面積。還有一種就是規模較小的休息庭院。

4.2別墅的屋頂綠化

一些連體別墅或小別墅屋頂綠化的營造類似于露地的小庭院。其植物造景要做到小而精致,以小見大,力求在有限的空間里營造處豐富的層次感,并按照人們的喜好來確定景觀的基調。裝飾性強的花灌木,一二年生花卉,球根花卉和小型的松柏都可以運用到其中,栽植形式多以盆栽為主,這樣便于管理。在植物的搭配上同樣需要考慮植物間的高低,色彩,質感的協調,并以常綠樹種作為背景,配上不同時令的草花。

4.3商業建筑上的屋頂綠化

商業建筑一般都是大型建筑,其屋頂承載力能得到一定的保證,在其上修建屋頂綠化多是為人們提供休想娛樂的場地。處于這樣一個特殊的地域,屋頂綠化的植物配置要求精美細致,富于情調,并能滿足部分休息區域的遮陽為題。種植形式可以采取規則式,自然式,或者二者相結合。氣氛活躍,人流密集的商廈,其屋頂空間內植物配置不能過于繁瑣,灌木高度應控制在人的視線以下。保證視線通透,給人以簡潔,明朗的印象。旨在統一商廈內的內部空間,不造成人流混亂。綠蔭下的休息空間也是必不可少的,整齊的樹陣下裝飾了一些花卉組景,同樣也給人以美的感受,在寧靜舒適的賓館或辦公樓之上的屋頂綠化,可以通過自然的復層混交植物群落分割出不同的休息空間,植物的種植可以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可以孤植也可以叢植。植物的色,香,姿,韻,味,季相變化和生態習性都應納入配置的考慮范圍之內。

4.4地下建筑上的屋頂綠化

地下建筑如地下停車場之上的屋頂綠化一般來說要求的技術含量不高,承載能力不是主要的限制條件。只要保證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即可,可以靈活的選擇種植形式,體現所在場所的特點。

結論

由此可見,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應根據氣候,環境及適宜的栽種方式來的營造屋頂綠化。尤其要注意選擇以生長特性和觀賞價值相對穩定,滯塵控溫能力較強的當地植物及引種成功的植物為主,以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緣植物等為主,遵循植物多樣性和共生性的原則,選擇易移植,耐修剪,耐粗放管理,生長緩慢的植物。

屋頂綠化的利用時建筑空間利用的發展趨勢,也是多學科發展的交叉點。為城市生態環境,能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世界人口的日益增長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各個大中型城市更應當在屋頂綠化上下功夫。盡量做到將屋頂綠化的規劃設計與城市總體的生態環境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園林設計雜志》

《外國景觀雜志》

《景觀設計大師》

《大廈屋頂綠化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铅山县| 定结县| 柘城县| 托克逊县| 赣州市| 高要市| 盈江县| 塔城市| 丰镇市| 林甸县| 辽源市| 辽阳县| 壶关县| 安新县| 黄骅市| 华坪县| 若尔盖县| 镇远县| 隆安县| 湘潭县| 景德镇市| 镇坪县| 赤水市| 原阳县| 平和县| 阜平县| 盐津县| 常熟市| 开化县| 巴马| 黎平县| 尚志市| 屏东县| 武隆县| 安徽省| 专栏| 广东省| 阿尔山市| 清涧县| 兴国县|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