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08:55: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行路難李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唐玄宗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才高志大??扇刖┖螅麉s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變相攆出了長安。因此寫了《行路難》這首詩。這首詩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后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在思想上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獨善一身的矛盾。正是這種無法解決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濤使組詩氣象非凡。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又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而成為后人廣為傳誦的千古名篇。全文如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來源:文章屋網 )
一、教學建議
1本課可與前幾冊教材中李白的律詩或絕句相對照,向學生講明古風的特點。
2.在講文學常識時,要結合前幾冊所學的李白的詩歌對李白作較為系統的介紹,這是解決詩歌重點、難點的一把鑰匙。要正確理解李白詩歌中積極浪漫主義精神的實質,李白詩中雖流露著強烈的個人色彩和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等今天看來是消極的情緒,但總的來說,在當時是有積極意義的。
3.在講解詩歌思想內容時,要緊緊抓住名句,以名句為突破口,讓學生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注意通過反復誦讀,來品味詩歌的語言。要理解詩中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深入淺出的語言和豪邁的風格。
二、作品分析
此詩可能是李白遭受挫折離開長安后所作。詩人由于心情抑郁,因此雖然面前放著精美華貴的酒器、價值萬錢的名貴美酒、白玉盤中盛著山珍海味,可是他無法下咽。他起身拔劍擊柱,以宣泄心中的憤懣,感到無限空虛惆悵。世路多么艱難!好像當你要渡過黃河時,河上卻結滿了冰凌;當你要登上太行山時,山高雪滿。冰雪載途,困頓難行。然而機遇不可預料,姜尚、伊尹一夕之間,乘時而起,拜相封官。這是令詩人十分向往的。但現實畢竟是冷酷的,世道艱難,歧路紛紛,哪里是出路呢?前途何在呢?不過,此時的李白還沒有完全絕望,他希望終有一天能像宗愨那樣,乘風破浪,直達理想的彼岸,有所作為,施展抱負。
這是李白所寫的三首《行路難》的第一首。這組詩從內容看,應該是寫在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的時候。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之餞行?!笆染埔娞煺妗钡睦畎?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坐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像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追求?!伴e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又給詩人增強了信心?!靶新冯y!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這是感情在尖銳復雜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愿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彼嘈疟M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像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三、關于寫作特點
這首詩一共14句,82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清酒”“玉盤珍饈”,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仿佛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靶新冯y!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真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復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通過這樣層層疊疊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這首詩在題材、表現手法上都受到鮑照《擬行路難》的影響,但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兩人的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才的壓抑,而由于時代和詩人精神氣質方面的原因,李詩卻揭示得更加深刻強烈,同時還表現了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鮑作相比,李詩的思想境界就顯得更高。
四、有關資料
1、《行路難·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來源:文章屋網 )
1、《從軍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示兒》宋代: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4、《出塞》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人未還;但使龍城7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5、《隴西行》唐代: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來源:文章屋網 )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讀著李白的詩,我情不自禁的融入到了詩的世界……
枕著書香,聞著油墨,我回到了大唐,見到了才華橫溢、斗酒詩百篇的李白。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日。”是李白,他正在桌前與好友對酒吟詩,又一杯美酒入腸,聽他那得意之作。驛外斷橋,野渡舟橫,江邊酒樓外,面朝江水,白袍加身,且看他仰頭暢飲,大作“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舉手投足間大氣凜然,好一位豁達的詩人。人生路漫漫,總有悲歡離合,行路何其難,且看李白如何走他的人生路“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醉酒邀明月,他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灑脫,不知影響了多少后世文人,就連乾隆皇帝也為他折服。
李白的瀟灑令人羨慕,杜甫的沉郁卻讓人錐心。“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鬼”的反差,是一種多么令人震撼的社會現實;“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飄零的山河下,一封小小的家書,卻比萬兩黃金更珍貴;好在“安史之亂”后,國家收復了失地,此時的杜甫又喜極而泣,寫下了生平第一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喜國家統一,二喜游子歸鄉,他那顆拳拳的愛國心怎能不激起我們的深思?
現實的筆觸更發人深省。那一首“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力,也是對唐王朝的期盼;那一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又是多少個同道中人的香花安慰!
吟誦中,欣賞中,慢慢了解了唐詩和詩人的情感……我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實驗小學六年級:雷嘯宇
培根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而我認為讀史詩使人感慨,感慨那段歷史,感慨那個作詩的人,感慨那首詩。
一直喜歡李白,喜歡他那獨有的灑脫與難以琢磨的飄逸,也一直把他看作仙人,認為他只有那不落凡世的傲氣與才情。不曾想仕途的挫折也會影響了他,仙人也會煩惱!
那是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因小人讒言被唐玄宗免去翰林官職,憤然離開京城長安時寫的,那時他的心中定有不平:光明磊落才是君子所為,背后中傷算什么?他的心定有悲憤:我的才華為什么無人發現?朝中為什么多是小人把權?我用才華鋪就的路為什么盡是坎坷?他的心中也定有煩惱:我的價值什么時候才能實現?我注定只能孤芳自賞嗎?于是他憤然落筆: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悲憤過、不平過、煩惱過,他仍是開朗:今天我享受著金樽美酒、玉盤珍羞;明天我將長風破浪,起航!
讀過了詩,我心中亦是慨嘆:李白是仙人亦是人,他可以獨自對酒當歌感受人世幾何但亦要感受舉杯消愁愁更愁。每個人也是這樣,生命中有難以忘懷的快樂,也難免刻骨斷腸的悲傷。人生漫漫,有失有得。
夜深,人靜,筆停。
長嘆
太白詩人,你雖以長睡千年,但你的精神仍然千古傳頌,以上只是我對千年之前您生活的領會,您看,給個高分,可否?
初一:星晴
詩人中最難掩飾自己情感和愁緒的是李白。我們先看他一首《行路難》詩: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就這樣,看來價值昂貴的酒,詩人也飲不下去了,他面對酒樽拔劍四顧,心緒煩亂茫然不知所之。為了什么呢?因為他的乘風破浪立一番大事業,濟世安民的宏愿受到壓抑,他求進的路被堵塞。李白因不得志而稱謫仙,但他總是內心情感激蕩,不忘人生大志,雖常與酒為友為伴,終不淹滅濟世之情感。他在《梁園吟》詩中道:“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某翘撜毡躺皆?,古木盡入蒼梧云……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p>
李白總是把酒和他的內心感情寫在一起,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寫道: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
萬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滄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
懷余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崢嶸。
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
君不能貍膏金距學斗雞,坐令鼻息吹虹霓。
……
魚目亦笑我,謂與明月同……
其《將進酒》詩寫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詩人的愁緒于飲酒中充分流露出來了。他的《月下獨酌》詩之二,更把酒和情出神入化地寫在了一起,其詩為: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圣,復道濁如賢。
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中汲取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越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評,是屈原之后我國最為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p>
【多維解讀】
赤子之心——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于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
自信人生——“我輩豈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便是他自信的最好寫照?!氨赜杏谩保蔚茸孕?!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
建功抱負——李白的政治抱負是“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在他所作的詩歌中一再表白自己“濟蒼生”的志愿,并明確宣稱“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為了建功立業,施展政治抱負,他渴望進入仕途。
蔑視權貴——李白一生不以功名顯,卻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在早期,主要表現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而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他發出了最響亮的呼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在大庭廣眾之下要權傾朝野的宰相楊國忠為他拂紙磨墨,要太監高力士為他脫靴。
寄情山水——李白熱愛自然,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說:“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崩畎拙哂杏L豪氣,又追求單純高潔的心境,這些不同的性格側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兩大類型:一類是在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運動的美,在壯美的意境中抒發豪情壯思;另一類則著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麗的意境中表現纖塵不染的天真情懷。
放縱不羈——李白是狂放不羈的性情中人,嗜飲酒,好漫游,喜交友,具有風流倜儻的浪漫情懷,向往遺世獨立、自由放縱的生活,這種超脫功利后的無拘無束的情感充分表現在他的詩篇里。
英雄落魄——李白擁有一腔熱血和一身才藝,卻不能得以施展,這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哀。李白一生為理想而奮斗,卻失敗得一次比一次慘,這是因為他志在安社稷、濟蒼生,而玄宗卻需要歌功頌德,點綴升平;他致力于勘亂殺敵,而肅宗卻專心于剪除異己,兄弟戕賊。他在詩中憤怒地抗議封建社會對人才的摧殘扼殺:“我不棄世人,世人自棄我。”(《贈蔡山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保ā缎新冯y(其二)》)這從一個側面揭示了天寶末期社會政治的黑暗和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
【運用示例】
我想握住你的手
你的手,是那“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手,因此,我能夠體會你的壯志未酬。你將無限的愁、無限的苦化在濃濃的酒中,然后一轉身,便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即使眼前是被流放的命運,你依然帶著你的酒氣,飄然灑脫,只是道了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或許你的手布滿了曲折的紋,或許你的手染著抹不去的酒漬,我仍然想大聲地對你說:李白,我想握住你的手!
讀·感悟
讀李白,讀到的是瀟灑與不羈。“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鑄就了他的豪邁與飄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激蕩著他的自信與偉大。酒入愁腸,七分釀成了月亮,剩下的三分鑄成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人與路
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著紅塵,走著辭別故友。
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
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
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
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
翰林遭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來源:文章屋網 )
活動開展得有序且熱烈。我們首先采用了抽簽的方法決定朗讀順序。第一個是董文浩同學朗誦,他為我們帶來的是《觀滄?!贰T谒麕ьI下后,大家都主動踴躍地上臺朗誦。隨后,朗誦的詩篇很多,有《涼州詞》、《天凈沙·秋思》、《泊船瓜洲》、《七步詩》、《木蘭詩》、《行路難》……同學們每朗誦完一首詩,老師都會給出簡單的點評。這不僅為同學們的精彩誦讀錦上添花,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解讀方式和相關信息。
通過這次詩歌朗誦活動,我們不但學到了很多詩歌,還學會了詩歌的分類,懂得了詩歌的特點。我在詩歌的收集、釋讀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收獲?,F總結如下:
一、詩歌收集方面
在收集詩歌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分類收集法,并了解了它的重要作用與意義。
分類收集法,即在收集詩歌的時候,可以采用分類收集的方法。按照內容劃分,詩歌可分為:詠物詩、山水詩、田園風景詩、送別詩、思念家鄉、思念親人詩等。
比如:曹操的《觀滄?!肥敲鑼懮剿惖脑?,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可以歸類到思念家鄉親人的詩。按照分類來收集詩歌,還可以方便我們在將來的寫作中適當加以引用。
二、詩歌釋讀方面
本次活動中,我在詩歌釋讀方面也收獲頗豐。
比如,在釋讀一首詩歌時,我們首先要了解詩歌的作者、作者寫詩時的背景情況、寫詩時的心境是怎樣的。這些都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含義。
以李白的《行路難》為例吧,李白是我國唐代的著名詩人,有“詩仙”之稱,他是個才高志大的人。到了京城后,不但沒有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詆毀排擠,于是滿懷憤慨地寫下了《行路難》。了解了這樣的背景,我們就能理解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以及抒發了“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的情懷。
三、詩歌朗讀方面
最后,在詩歌誦讀方面,我也有所收獲。
我知道了在朗讀詩歌時,需要注意讀出感情、讀出節奏,要把握韻調、讀出抑揚頓挫,把詩歌的情境充分地表達出來。
當然,活動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諸如時間短了些、個別同學準備不充分等等。也許這與我們第一次搞這種活動經驗不足有關。
李白可謂中國山水詩人中的另類。李白氣質如山、性情如水,他的人生旅途像山一樣起伏不斷――時而陡峭、時而平緩,又像水一樣源遠流長――有時奔放、有時回旋。李白詩中的山,有名山――“將登太行雪滿山”,也有無名的小山――“青山橫北郭”;李白詩中的水,有大川――“欲渡黃河冰塞川”,也有無名的小河――“白水繞東城”。李白山水詩的風格和意境雖然較難把握,但詩中的山水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就像畢加索的畫一看就是畢加索的畫一樣。李白有主宰或駕馭山水的能力。他既能描寫山水的細節,又能描寫山水的氣勢,而描寫山水的氣勢正是在表現他本人的氣勢,李白把自己的氣勢擴張到山水之中,給人的感覺既是山水感染了他,也是他感染了大唐的山水。
一.胸懷抱負出蜀去
5歲時,李白隨父移居綿州昌隆青蓮鄉,號青蓮居士。李白不安分守己地做他的“青蓮居士”,25歲時,他帶上一壺足以點燃青春熱血的白酒,仰天一笑,瀟灑地離了家,出了蜀,開始漫游地球。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于開元13年離家出蜀的途中寫的一首詩:“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痹娭羞B用5個地名:峨眉山、平羌、清溪、渝州、三峽,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詩中可見詩人正在旅途,正在日夜兼程。詩中一個“發”字,一個“下”字,可見船速之快,可見灑脫的詩人一路行色匆匆。無獨有偶,李白的另一首詩可謂與此異曲同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境,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碧菩陂_元14年,26歲的李白帶著慷慨報國的壯志和建功立業的幻想,離四川、出三峽、渡荊門,來到了江漢平原。詩人詩情滿懷,他從兩岸綿亙的重山峻嶺中一瀉而出,面對漸離漸小最后消失的遠山,面對滾滾奔流于蒼茫大地的江水,李白以新奇的感覺和酣暢的醉意,寫下了平原的廣袤和長江的壯闊。其實,這首詩跟《峨眉山月歌》一樣,都是在寄情于山水,抒發詩人的遠大理想。
二.壯志未酬行路難
在唐王朝由強盛走向衰落的時期,李白熱烈地追求光明和自由,他蔑視封建禮法和朝廷權貴,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勢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擊。殘酷的社會現實,使他憤世嫉俗,陷入困境,陷入郁悶,陷入孤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見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崩畎椎倪@首《行路難》描寫月下獨自飲酒的情景。詩人由孤獨而邀月,時而同飲,時而歌舞,充分表現了詩人放浪形骸的個性,他竭力把本來寂寞的場面營造得熱烈而歡快,以此排憂解愁。但是,熱鬧是表面的,背后卻隱藏著詩人懷才不遇、世無知己的孤傲和寂寞;同時,“行樂須及春”,表現出詩人面對困境,無可奈何,只好苦中作樂,急于自我開脫的心緒。更有那首《行路難》,極言路難行:“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痹娙塑P躇滿志卻走投無路,因此心緒紛亂,非??鄲灪兔?以至于在宮廷里,面對的“金樽清酒”,面對“玉盤珍饈”,卻沒有一點食欲:“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不過,浪漫詩人就是浪漫詩人,李白并沒有消沉,他依然堅守夢想,等待時機――“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也許在世人眼里,“渡黃河”和“登太行”是十分艱難的事情,但這對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李白來說,恰恰是最偉大的事業,也正是他出蜀要施展的偉大抱負;只是這奔騰的黃河不該被冰塞住,這巍峨的太行不該被雪封住,而這堅固的冰、慘白的雪,也就是當時的黑暗現實。李白為黑暗的現實所難,他最終深深地感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既然有那么多岔路,既然條條大路通羅馬,那么李白就必然會選擇一條通往夢想的浪漫之路,這條路上應該柳暗花明、山清水秀。路難行就改道,這樣不失為明智之舉。有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不愿做“蓬蒿人”的李白在“抽刀斷水”、“借酒消愁”之后,為了排除心中的郁悶,就毅然決然地“仰天大笑出門去”,或者干脆來個“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的浪漫非同一般,他的浪漫其實就是一種歇斯底里的發泄,而這種發泄“飛流直下三千尺”,正好成就了他桀驁不馴的浪漫。
古往今來,因“人生在世不稱意”而浪跡天涯的文人墨客不勝枚舉,他們的游歷和結果不盡相同。李白像陶淵明那樣不愿摧眉折腰,但他不去隱居一處;他也有屈原的憂國憂民情懷,但他沒有投江自盡。李白就是李白,一個擁有山一樣堅挺、水一樣柔韌的李太白。
三.浪跡天涯情意長
浪漫的詩人不是浪蕩的人――浪漫的詩人愛想家,浪蕩的人不一定想家。李白無論多么浪漫,盡管浪漫到天涯、到海角,他也會想家,而且他的思鄉之情比山高、比水深?!扒椴簧顒t無以驚心動魄?!痹凇抖朊忌皆赂琛分?李白一出蜀地就想家:“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陛p舟疾駛,來到楚國,李白又想家了:“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痹娙擞脭M人的手法,寫故鄉的山水來送自己的萬里行舟,雖然看不見故鄉,但是飲水思源,看見故鄉的水,也能涌起對故鄉的眷念之情,可見李白的鄉情很濃。
浪跡天涯,得知朋友遭貶,李白特意賦詩一首,從遠道寄贈給他:“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币磺芯罢Z皆情語?!拔逑北疚宓里L景,而在詩中卻恰似殘留在心頭的五條疤痕。李白珍視友情,在極度孤獨的時候,他會把明月想象成朋友,與明月對飲,希望“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四.熱愛山河當導游
李白不僅是個大詩人,他更是一個旅行家。他的浪漫思想及其不平凡的經歷,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不朽的話題。李白的詩是詩也是畫,可謂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李白作為偉大的旅行家,他在詩中旅行,在畫中旅行,他以獨特的感悟,抒發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愛。他是詩仙,也是酒仙,他用愛和酒來排遣人生的失意,在旅途中釋放心中的郁悶,追尋精神的寄托,他一路留下浪漫的足跡,一路也留下了多彩的詩意。古往今來,世人仰望這位飄逸的詩仙,便會化郁悶為振作,抬頭笑對人生,心中情不自禁地升起與他同樣的浪漫和豪放。李白一生游歷的時間長、地域廣、景點多,而且他是詩情飛揚的詩仙,我極力推薦李白去當中國的第一導游,以便讓更多的人與他一道在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時,充分享受美麗的自然和美好的人生。
李白的山水詩應該就是精彩的解說詞。欣賞他的山水詩猶如在游覽山水,又如在欣賞山水畫,而且多了一份深刻的人生感悟。李白留戀于美酒和山水,以至于唐玄宗賜其金牌“逢坊吃酒,遇庫支錢”,傳為千古佳話。詩人杜甫有一首詩大贊酒仙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崩畎鬃苑Q“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歲月是在隱逸漫游中度過的。李白漫游名山大川,寄情于清風明月,留下許多含而不露、意境深遠的山水詩的名篇。李白一生游歷范圍很廣,入蜀中,留下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千古佳句;出三峽,留下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空谷絕響;南行江浙,留下了“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長河剪影;上廬山,留下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畫卷;東至齊魯,留下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磅礴景象;西游華山,留下“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的雄奇篇章。欽提奧說:“詩人在給人教益的本領上遠比歷史家優越。”我要說,李白還比地理學家優越。李白游歷的地方多,見識多,他的詩以一種藝術唯美的自然景觀增添了綜合的文化魅力。唐玄宗若是讓他當個旅游局長,他一定會干得很出色,會讓祖國的山山水水都變成名勝。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借助欣賞李白飲酒圖片及《行路難》配樂詩朗誦等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渲染氣氛,讓學生初步了解李白詩歌的特點,給學生以直覺感受,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出話題一代詩仙李白,不僅以其“驚天地”“泣鬼神”的詩作鑄就一座浪漫豐碑,也以其獨特非凡的浪漫個性樹起了一面精神大旗,其詩其人都是永遠的財富。這樣的導入就把學生引進李白的境界里,感受到了李白的瀟灑、狂放。
二、學生自主完成解題、了解背景
利用學生手機上網功能,引導學生查找資料,了解作者。對文章背景解題類內容,完全交給學生。首先指導學生背誦李白的名詩名句,比如,《行路難》《秋浦歌》《送友人》等十幾首詩作,加強文化積淀。然后讓學生分組回答《將進酒》的背景。
三、多種形式誦讀,整體感知全文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在《訓學齋規》中說:“余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蔽以谠姼杞虒W中嘗試多種誦讀方法,整體感知全文。首先教師點擊課件欣賞配樂朗誦,能夠使學生整體把握詩境,感悟主題,感悟審美;然后指名朗讀,學生自行探究后,教師指導讀法;最后學生自由朗讀或齊讀全詩,整體感悟。
四、帶領學生進行質疑、探究、賞析
借助多媒體課件,采用提問方式,學生分組,理清情感變化線索,就會理解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用世的復雜情感。這首詩具有震撼古今的氣勢和力量,與修辭手法的運用不無關系,請舉出實例進行說明。本詩的感情基調是什么?請對詩人感情發展的脈搏作具體分析。方法是利用課本注釋及相關資料開展探究性學習??梢詡€人獨立鉆研,也可以自由組合成小組共同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分組對抗賽,促進自主學習
把全班分為兩大方陣,第一方陣“太白”,第二方陣“青蓮”,兩大方陣間開展李白詩作搶背賞析賽。方陣內可以一人既誦又評,也可以一人搶背,一人評。若有問題,方陣內的同學5秒鐘內補充有效。背誦范圍:凡含數字的詩或與酒有關的詩,均可搶背,短詩全背。激發學生對古代詩詞學習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