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08:55: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七夕愛情詩,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為讓徐朝清安全出行,劉國江一輩子都忙著在懸崖峭壁上鑿石梯通向外界,這一鑿就是半個世紀,鑿出六千多級“愛情天梯”。 50年深情不移,6000級堅硬石梯,劉國江與徐朝清以一介布衣之身,平靜而溫暖地進入山水,用生命的“長度”和“高度”,編織出一幅精美絕倫的愛情畫卷,詮釋著愛在堅守、愛在忠誠之真諦。他們的故事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被評為2006年“中國當代十大經(jīng)典愛情故事”。
如今,“愛情天梯”的兩位主人公雖然雙雙離世,但這份感人的情懷卻并未離開。而延續(xù)這份情懷的最佳載體便是江津區(qū)舉辦的一年一度的中國七夕東方愛情節(jié)。
中國七夕東方愛情節(jié):
將愛情進行到底
江津已經(jīng)連續(xù)六年舉辦了中國七夕東方愛情節(jié)活動,將“真正愛情”的感覺傳遞給所有參與者。
第一屆中國七夕東方愛情節(jié)以“愛的見證”為主題,邀請了99對金婚夫婦在“世界第一心”前舉辦婚禮;第二屆則以“愛的攀登”為主題,56個民族的情侶齊聚;第三屆以“我們的節(jié)日”為主題,吸引了全國34個省市區(qū)情侶來到江津;第四屆以“四面山水,情醉江津”為主題,吸引了50位單身男女前來參與相親之旅;第五屆以“牽手江津,相愛一生”為主題,舉辦了真實盛大的婚禮儀式參與愛情節(jié)系列活動。
七月,第六屆中國七夕東方愛情節(jié)如約而至。愛情主題露營地、愛情主題汽車影院、情詩大賽、愛情宴、愛情花田游、婚博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江津的迷人山水間如火如荼地舉行,一場關于愛情的盛宴徐徐啟幕。
全國首個愛情主題汽車影院和露營基地:
山水為幕,清涼入懷
感動世界的“愛情天梯”故事發(fā)生在四面山大山深處,景區(qū)以這個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愛情故事為線索,將傳播中國傳統(tǒng)愛情文化與景區(qū)打造相結合,全國首個愛情主題汽車影院與露營基地由此而生。
四面山愛情主題汽車影院與露營基地均位于四面山景區(qū)內。四面山景觀以原始森林為基調,眾多溪流、湖泊、瀑布點染于蒼山綠樹之間,丹霞地貌豐富其自然色彩,目不暇接的動、植物更為景區(qū)增添盎然生機。游客們紛紛駕車來到四面山文家寨景區(qū),頭頂星空,愜意地觀看著電影,現(xiàn)場還搭起了大大小小上百個帳篷,看完電影后可以在星空下扎營安睡。
香港紀實電影《天梯》在中國七夕東方愛情節(jié)開幕式上舉行了大陸首映。片中講述了四個男子一路追尋真愛的故事,感動了所有在場的有情人。2010年,香港四人歌唱男子組[私聲團(C Allstar)]被愛情天梯故事所感動,創(chuàng)作了歌曲《天梯》,在香港四大樂壇頒獎禮獲得了多項大獎,他們前來江津尋找傳說中的愛情天梯和兩位老人,拍攝的同名紀實電影《天梯》于2012年12月10日在香港金鐘太古坊ADM戲劇院首演成功,獲美國加州電影金獎。
由于露天電影院設在文家寨景區(qū)。坐在廣場上,清風拂面,經(jīng)受了多日高溫考驗的重慶市民享受到了陣陣清涼,有的人甚至在短衫外面披起了一件小外套。 直到開幕式結束,現(xiàn)場數(shù)千名慕名而來的游客還沒有去意。“走這樣快干嘛,這里這么涼快。”“再呆一會,看看星空再回去”……廣場上不時可以聽見這樣的交談。
“城里面高溫難耐,這里的氣溫卻只有22℃左右,完全不用空調。享受著大自然的清風,就這樣和家人一起看看月亮聊聊天,感覺特別爽!”帶著姐妹3家10余人從沙坪壩區(qū)趕來的黃女士說出了游客的共同心聲。
情詩會,在龍?zhí)逗弦髟亹矍?/p>
七夕夜,一場山水實景詩歌誦讀會在四面山龍?zhí)逗吓e行。
住在四面山鎮(zhèn)上的“資深文青”劉海聽說了這場與愛情有關的山水實景詩歌誦讀會,下班后,便一直守在龍?zhí)逗吘毩暋Kf:“我知道,兩位老人已經(jīng)相繼去世,但我感覺他們的真愛仍在四面山延續(xù)。”而將與劉海一樣來傾聽、朗誦這些愛情詩歌的同伴,來自全國各地。
誦讀會在四面山龍?zhí)逗先缙谂e行。這次詩會以誦讀、舞蹈、民謠等多種藝術形式,演繹了20余首原創(chuàng)愛情詩歌,為現(xiàn)場觀眾奉獻了一場蕩氣回腸的情詩視聽盛宴。
傅天琳、梁平、藍野、金鈴子等數(shù)十位著名詩人,在牛郎、織女星的映照下,在如詩如畫的山水中,與現(xiàn)場觀眾一同吟詠真愛、品味浪漫,用熾熱的愛情詩句守護鵲橋兩邊的牛郎、織女,共同謳歌“天梯”上永恒的愛情主題。
愛情是什么?愛情就是等到《八十歲》《我已經(jīng)老了》也要和你《在一起》;愛情就是《我想和你虛度時光》,感覺《逝去的一天多么漫長》;愛情就是《四面山的鳶尾花》開滿《愛情天梯》……天梯連著白云,天梯寫著愛情,天梯感動世界,天梯牽動人心,《見與不見》、《逝去的一天多么漫長》、《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一次次飽含深情的誦讀,把愛的真情“秀”滿湖光山水之間。
品味愛情宴,“朝圣”愛情天梯
中山古鎮(zhèn)是“愛情天梯”的故事發(fā)生地,浪漫的氣氛自然造得格外足。
古鎮(zhèn)、石橋、流水——古香古色的中山古鎮(zhèn),一頓獨特的“愛情宴”迎接著天下有情人。所有的菜品都與愛情有關:“初識君面”、“愛情天梯”、“天長地久”……吃在嘴里,甜在心上。
品嘗了“愛情宴”,向南30公里,和愛人一起攀登“愛情天梯”吧。6000多步的“愛情天梯”既是對情侶之間愛情的小小考驗,又是見證一個真實的愛情傳奇。盡管坡高梯陡,但仍有無數(shù)癡心男女前來攀登,執(zhí)著地追尋或堅持著那種纖塵不染的真愛。據(jù)重慶市江津區(qū)中山鎮(zhèn)負責人介紹,如今每天都有數(shù)以百計的游客登上“愛情天梯”,以這樣一種朝圣的方式,銘記著、憧憬著一份屬于自己的美好愛情。
金之燦愛情花田游
七至八月,重慶(江津)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園區(qū)入駐企業(yè)重慶金之燦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在“雅農(nóng)自耕園”成功舉辦了兩次金之燦愛情花田游活動,在9至10月,還將陸續(xù)推出2次愛情花田游主題活動。
蛋糕店七夕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20xx
活動時間:20xx年8月7號20xx年8月17號 20:00
活動規(guī)則:走對80步,盡可能快,別掉水里。小伙伴只需要不斷踩著圖案快快前進即可。很簡單吧,誰都可以會玩,但并不是誰都能玩得很好噢,小伙伴,不服來戰(zhàn)!
我們通過排行榜的名次給用戶發(fā)放獎品,并可以設置一定概率的幸運獎,讓即便覺得自己速度不快的粉絲也可以拼人品贏得幸運獎。
具體獎品設置為:
一等獎:鮮花+情人節(jié)專享蛋糕一個+客房一晚
二等獎:鮮花+手工巧克力一盒+xx觀影卷2張
三等獎:鮮花+迷你小繽紛慕斯一盒
幸運獎:***官方微信商城20元代金卷一張
兌獎說明:
1、手機號碼為兌獎重要憑證,填寫應當真實有效,如若有誤,作廢處理;
2、代金卷只能在金冠好運來官方微商城購買兌現(xiàn)使用
3、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金冠好運來蛋糕店所有。
參加活動:關注***官方微信點擊圖片或發(fā)送關鍵字七夕,到***官方微信參與活動!或進入主頁菜單點擊活動專區(qū)七夕走鵲橋參與!
請中獎的微友憑中獎手機頁面至***蛋糕店總店領獎,各獎級禮品不可互換領取,每個微信號限領取一次。
領獎時間:20xx年8月17日-晚上8點前過時作廢。
蛋糕店七夕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20xx
活動時間:20xx年8月7號20xx年8月17號
活動目的:促銷是每一個節(jié)慶時候所必須的傳統(tǒng)營銷手段,帶有主題性的促銷活動就是在傳統(tǒng)營銷手段中尋求突破,以謀求區(qū)域市場與消費群中更為轟動的傳播效果。
產(chǎn)品組合:歐式蛋糕4款(每系列一款) 切件西點8款(每系列兩款,套裝為四個)
促銷活動方式:
方式一:浪漫滿屋
每購買情人節(jié)主題蛋糕一個或者購買切件套裝有精美包裝及送情人節(jié)玫瑰一支。
注:玫瑰由客戶或辦事處當?shù)刈孕胁少彛蛘哂晒鹃_發(fā)制作巧克力玫瑰。
方式二:浪漫的味道產(chǎn)品試吃
切塊后的產(chǎn)品用托盤陳列在凍柜,但不要一次性切好,保持產(chǎn)品的完整性;
拿試吃產(chǎn)品時使用夾,并用紙托承放,牙簽(小叉)由顧客取用;
保證在試吃產(chǎn)品前已經(jīng)向客戶介紹了活動內容,根據(jù)客戶特點給以不同的產(chǎn)品;
試吃產(chǎn)品后要介紹產(chǎn)品特點和重復活動要點,了解顧客反應有針對性地推薦產(chǎn)品組合。
方式三:游樂互動活動有獎知識問答
關鍵詞:愛情詩;古代愛情觀;賞析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5-0241-02
蘇教版初中語文課本中編入很多的古代愛情詩歌,比如《詩經(jīng)》中的《關雎》、《蒹葭》,漢魏晉五言詩《迢迢牽牛星》,李商隱的《無題》等,這些描寫愛情的詩歌給初中語文教材增添應有的青春活力,給師生吹來一股溫馨的春風,深受師生的喜愛。但也有人擔心:目前初中生早戀情況已經(jīng)成為普遍現(xiàn)象。教師如果再在課堂上講授愛情詩歌,會不會對早戀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其實并非這樣,由于生理、心理的急劇變化,初中生開始對兩性關系產(chǎn)生興趣和好奇心,當這種求知欲望不能通過正常途徑獲得時,他們就會把尋找的目光投向社會,而現(xiàn)代社會成人戀愛的開放化、影視作品的大尺度化,都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和價值觀,很容易造成心理扭曲,滋生一些不良行為。而課本中的愛情作品和其他優(yōu)秀文學一樣,是“人的生活教科書”,正確學習這些詩歌對凈化人的心靈,塑造真、善、美和諧統(tǒng)一的理想人格具有重大作用。
當今學生現(xiàn)代的愛情道德觀已與古代傳統(tǒng)的愛情觀有著明顯差異,那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古代愛情詩歌,并接受和理解中國傳統(tǒng)的愛情道德觀呢?
一、激情導入,將學生帶入中國古典愛情詩歌崇高的藝術境界中去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的導入更是藝術中的藝術。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教師的飽含感情、富有激情的導入,會激活整個課堂,激發(fā)出課文較深層次的生命活力,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古代詩歌的熱情,從而使晦澀的詩歌被學生所喜歡,使詩歌中所蘊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學生所接受、所延續(xù)。
英國哲學家赫士列特曾經(jīng)說過:“詩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語言。”教師激情的導入不僅是教師激情的語言,更可以激發(fā)學生情感,調動生的學習熱情。中國古代愛情詩歌是充滿浪漫主義的,學習新課時,教師要用聲情并茂的導入,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去。通過富有激情的語言渲染氣氛,使學生身臨其境,不知不覺中感受詩人的心境。
如在學習《詩經(jīng)》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導入語:春華秋實,是自然規(guī)律;少女懷春,是人之常情。中國人誰不喜歡讀愛情詩歌、傳愛情佳話。一個《牛郎織女》的故事,家喻戶曉;一出《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越劇,傳唱至今。這不,走進《詩經(jīng)》,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里也有這么多的愛情詩!讀了它,我們會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愛情,會知道什么才是中國傳統(tǒng)的愛情觀,同時也會明白:人生之路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愛情也不都是甜如蜂蜜的,歡樂是美,憂愁是美,悲戚是美,分分合合都是美。這樣充滿激情的導入,讓學生對愛情詩歌充滿向往,在憧憬中全身心投入,既感受到詩歌中關于愛情的真摯情感,又樹立起正確的愛情觀。
二、用實實在在的課文分析,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中華愛情的忠貞感人
鑒賞古典詩歌,必須讀懂字面意思,了解詩在寫些什么,才談得上欣賞、分析、評價。我們在理解字面意思的時候,需要借助于文言的基礎來讀,如實詞的意思、詞類活用、文學常識等。尤其是對其中的關鍵詞,既要立足詞語本意,又要結合具體語境,挖掘其內在的含義。抓住本意,由淺入深,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精選這個詞語的“良苦用心”。此外,抓住詩歌中的意象。愛情詩歌中,詩人內心的情感往往融入意象之中而不是直接表白,這就產(chǎn)生了含蓄蘊藉的藝術效果,讀者品味咂摸,含英咀華,自然也會受到藝術上的熏陶感染,獲得精神上的審美價值。此時,意象不僅僅是客觀的景物,而且是飽含著詩人的快樂憂傷。詩歌雖不言情,卻句句是情,字字含意,字里行間流淌著詩人汩汩的情感之流。
例如,《迢迢牽牛星》這首愛情詩為什么如此感人至深呢?我們抓住文本來分析,其原因之一是牛郎織女的勤勞與剛強的感人。在一起生活時,他們男耕女織,相敬如賓;在被銀河隔離后,他們還是繼續(xù)辛勤勞動,剛強地活著,為的是不放棄對勞動的熱愛和愛情的追求。我們看織女被銀河所隔后雖然悲痛欲絕“泣涕零如雨”,但她從來沒有放棄對勞動的熱愛。在中國人眼里,“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的織女形象和她那勤勞與剛強的品質是最令人感動和敬佩的。原因之二是,牛郎織女忠貞不渝的愛情感人。世界上有哪一對夫妻被活活拆散幾千年,還想著有團聚的一天?“七夕”喜鵲們到銀河上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相會,這哪里是喜鵲,分明是中華民族對“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牛郎織女的同情,分明是對世上所有愛情忠貞不渝者的贊美。秦觀那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說出所有中國人對純真愛情的理解!在詩歌中理解詩歌的意思并借助意象,讓學生領悟愛情詩歌中美好、真摯的感情,讀懂中華古老愛情的忠貞,提高對愛情詩歌的審美感受力。
三、抓住詩歌中最突出的藝術手法,引導學生學習古典愛情詩歌的表達技巧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蒹葭》之所以能感動人,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它能融情入景,借景抒情,采用比興的手法,因此,在閱讀這首愛情詩歌時,我們應將這一藝術表現(xiàn)手法當作重點來學習。借蒹葭、白露、河流等景物的變化:蒼蒼、凄凄、采采,為霜、未已、未等,寫出一個人在深秋的早晨來到河邊,周圍蘆葦蒼蒼,腳下霜露重重,勾勒出冷寂又略帶感傷的氣氛,通過伊人行蹤的飄忽不定,讓整首詩歌意境朦朧,幻想迷離,引人遐想,反復詠嘆,以重章疊句的形式,寫出追尋者的執(zhí)著精神。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歌要抒思,馳騁想象,感染讀者,耐人尋味,最常見的就是用賦比興的手法。詩中所運用的賦比興手法和詩歌情境交融的意境相結合的方式,啟示后繼的中國詩人,對形成中國詩歌意蘊深遠的特點起了重大的作用。愛情詩歌別注意景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尤其是女性)體態(tài)服飾的刻畫,使用諧音、雙關、暗示、象征等手法。修辭手法和情感往往密不可分,修辭是外殼,情感是內核。“修,灑刷之也,藻繪之也。”善于抒情的作者往往會通過修辭手法直接或間接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常見的用來表達作者感情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反復、對比、借代、對偶等。不同的修辭,表達情感的效果也有不同。在愛情詩歌中,朦朧唯美、纏綿悱惻的愛情更需要通過這些修辭手法和藝術手法來給它增色。
四、抓住最凄涼的悼亡詞,引導學生理解古典愛情詩歌的感人至深
在流傳至今的古代愛情詩歌中,就其內容而言,有男女熱戀,有夫婦相思,有婦女被棄,其中獨樹一幟的當屬悼亡詞。悼亡詞是對亡人的深摯情感、痛切懷思,而絕非一般酬唱應和、無病、虛偽矯情之作。這就使悼亡詩以其特有的真實性、真情實感吸引世人的目光,并為之傾倒。詩中的情感是發(fā)自內心的吶喊和呼喚,是發(fā)自內心的真情。蘇軾的《江城子?記夢》這首悼亡詞里字字句句都滲透了詞人對亡妻刻骨銘心的思念,讓學生借悼亡詞來感受古人愛情的真摯,讓人讀了之后情到深處淚沾巾。
發(fā)自內心的情感從何體現(xiàn)?古人的愛情觀遠勝今人,他們不會有那些轟轟烈烈的愛的誓言,因為他們的愛情比今天要純潔得多,他們將愛情融化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所以,這份感情是通過生活的細微體現(xiàn)出來的。在詞中,我們能看到:妻子對鏡梳妝,夫妻對望,這無不充滿作者對妻子深深的愛意、濃濃的情意。正是這份情感,讓我們帶著和詞人一樣的心境來讀這首詞,“憶君情悲滿,肝腸尺寸斷”。它留給讀者的不是愛情的歡樂之美,而是愛情的凄涼之美。讀了它,我們一定會真正感受那生死不渝的純潔愛情之美。
五、抓住最悲涼的愛情故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愛情悲劇的真正意義
什么叫悲劇?魯迅說,悲劇就是將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人的情感是豐富的,或喜或悲,悲劇往往更加扣人心弦。悲劇給人的是一種別樣的美,這種美是幽暗的、不快的,甚至是陰冷凄婉的。悲劇,作為美的一種形態(tài),它有著極大的審美教育意義。我們要通過古代愛情詩歌讓學生理解悲劇美的認識價值和賞析悲劇美的豐富內涵。在賞析悲劇美時,要緊緊抓住悲劇人物形象的賞析。即從悲劇人物的性格特點、悲劇沖突的性質以及所產(chǎn)生的審美特點等方面去賞析。
《孔雀東南飛》究竟“悲”在哪里?悲在劉蘭芝聰明勤勞,知書達禮,卻被焦母歧視與驅逐;悲在焦仲卿逆來順受,忠于愛情,卻得不到母親的理解;悲在劉蘭芝的長兄自私兇狠,見利忘義,將親妹妹往死路上逼去;悲在劉蘭芝與焦仲卿相親相愛,卻被專橫的家長制活活拆散、雙雙殉情。這首悲情詩引人步步去思索造成這一悲劇的深層社會原因――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制。
十多年前在北京我遭遇了第一個情人節(jié)。那一天正值正月十五,我在街頭和一個老乞丐坐以論道,很多年輕人拿著玫瑰在面前走過,一些花店打出了情人節(jié)招攬生意的廣告,這才知道原來世間還有這么一個節(jié)。不過當時情人兩個字是那么刺眼,因為這個詞在大多數(shù)過人眼中不是什么好含義,當天的報紙也在批評對這種洋節(jié)的跟風。更有滿懷民族主義情結的人說,正月十五是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jié)”( 一說是七夕節(jié)),中國人應該過自己的節(jié)日。也就十多年的時間,圣瓦倫丁的殉難日成了年輕人公開示愛的首選良辰。而且情人節(jié)的波普(pop),有如夏風過堂,年長者或怕中風而避其風芒,而年壯者卻蕩漾其中盡享其詒,早沒有了羞答答的感覺。而去年的情人節(jié),我從一個閉塞的山村千里迢迢趕回泉城,看到滿街的情侶和玫瑰,才知道原來又誤撞進了一個情人節(jié)。是夜小雪,第二天又不上班,長夜漫漫無心睡眠,而我又沒有情侶,就蜇進“新世紀”看了一場電影。身邊全是卿卿我我的情侶,以至于我一個人顯得如此落單。我意識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輪到?jīng)]有愛人或沒有人愛的人羞答答了。
只是那天的電影,放的恰是《二十三十四十》,三個年齡層面的女人的情感故事。有一個畫面反復出現(xiàn),就是劉若英的奶奶威逼她從小學好鋼琴,“以便將來被男人拋棄了可以掙口飯吃”。劉若英不解地問:男人為什么要拋棄我呢?奶奶說,你不用管,反正你會被男人拋棄。奶奶簡直是個大徹大悟的預言家,她看準孫女一定是會被傳說中美好的愛情拋棄掉的。這真是愛情的一個莫大的諷刺。可惜那些男男女女們被電影中的細節(jié)感染得如癡如醉,沒把老人家的教導記心上。
著名學者潘綏銘先生用了很多時間去做調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國人的對情愛質量的滿足度與收入(財富)相關。金錢真是個魔鬼,他總不合時宜地站在美麗的愛情的對面,不過這又是對那些愛情至上的情侶們一個善良的提醒:愛是純潔的,但不是純粹的,不是唯一的。十多年前北京的那個乞丐的一句話我記憶猶新。他說:我在討錢討生活,那些拿花兒的年輕人是在拿錢討愛情。他們真會窮糟蹋。我理解老丐,他沒有愛情,不懂愛的曼妙,他破碗里的錢只會變成香噴噴的饅頭,是絕不會變成香氣襲人的玫瑰百合的。那時候我青春年少,受泰格爾的流毒極深,自己也寫過很多的愛情詩,被很多同學拿去抄在筆記本上,還被出版成書被拿去流毒別人――那時候愛情在我的眼里是至完美至純潔至高無上的,嘴上不說什么,暗地里哂笑老丐的不解風情。十多年過去,我長覺初醒,終于明白,愛情是很重要的,但不應該是全部。
我說這話的底氣,是建立多年單身生活的基礎上的。十多年的生活雕琢,改掉了我很多壞習慣,教會了我很多生活的美妙細節(jié),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里做出一桌自己喜歡的可口的飯菜,可以熟練地做針線手工,可以在陽光燦爛的日子把房間打掃得窗明幾凈,在春風沈醉的夜晚我感覺不到長夜難眠,把培植愛情的時間拿來讀書做工,我已經(jīng)感覺不到愛情或愛人對我有什么重要了。我一向慣性地認為,人需要找一個愛人。可當我目睹一幕幕為情所傷的情景就很黯然,就有疑問:人真的一定需要有個愛人嗎?愛對于人,是不是火之對蛾,明知會傷,還要永往直前呢?
當然,世間有很多愛的反對者。像佛陀的無色界,就是對愛與欲的宗教式的否定。而舒拉米斯?費爾斯通(Shulamith Firestone)等人的“新唯物史觀”則對大家歌頌了數(shù)千年的偉大的男女愛情進行了徹底的否定與解構。作為一個資深的單身漢,就我個人而言,我對費爾斯通的那一套根本不以為然。借用一句俗套的話講,人類失卻了愛情,世界將會怎樣?世界將會滅亡。可是當一個人失卻愛情,世界將會怎樣?太陽還會升起,小鳥還會歌唱,玫瑰還會開放,除了自己會有些難過或憂傷,一切都會原樣。所以,愛情這個東西,實在不可以作為生活的全部。有則佳,沒有也罷了,不必太介懷。否則一旦情場失意,輕則自己難過傷身,重則禍及社會他人。
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我為什么這么說。一個是濟南市在二六年一月十八日判處了六個人死刑,其中有四人是為情殺人。二是吳三桂這個老賊,為了他“偉大的愛情”而引清兵入關,硬硬地把中國的歷史,改得面目全非。一個人的私情影響了數(shù)個民族三百余年的命運,阻滯了一個大國的發(fā)展,這罪過有多大?所以,在這個情人節(jié)到來的時候,我謹代表天下的單身一族恭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同時也要對那些極端的愛情主義者說一聲,省省吧。
關鍵字:互文性 古典詩詞 男女關系 君臣關系
中國古典詩詞中頻頻出現(xiàn)以男女關系喻君臣關系的例子,用女子見棄于戀人或夫君來喻指男人不被君王重用的仕途失意和懷才不遇的情形和情感。用后批評主義的理論來說,就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男女關系隱喻的互文性。下面將舉例加以佐證。
中唐詩人張籍有兩首詩——《節(jié)婦吟》、《酬朱慶余》,及朱慶余的《近試上張水部》(又作《閨意獻張水部》),廣為流傳。下面先分析五言古詩《節(jié)婦吟》: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zhí)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何不相逢未嫁時。
這首《節(jié)婦吟》是張籍的名篇。詩中的“還君明珠雙淚垂,何不相逢未嫁時”(一作“恨不相逢未嫁時)是千古傳誦的名句。這首詩還有一個副標題“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李司空是當時的平盧青節(jié)度使,加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割據(jù)一方,權重一時。中唐以后,割據(jù)的方鎮(zhèn)用各種手段勾結和拉攏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依附他們以求榮華富貴。張籍在政治上主張國家統(tǒng)一,反對割據(jù)分裂。雖然李師道一再拉攏張籍,而張籍卻貧賤不移,始終不為所動。這首詩就是為拒絕李師道而寫的。從表面上,完全像是一首抒發(fā)男女之情的愛情詩,實際上是一首政治詩。詩以比興的手法,含蓄而又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這樣寫既不得罪李師道,又能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立場,可謂兩全其美。題為“節(jié)婦吟”,以“節(jié)婦”不侍二夫的忠貞來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詩中“君”就是指李師道,“妾”則是指詩人自喻。
比張籍稍晚一點的詩人朱慶余有一首近體詩之七絕《近試上張水部》(又作《閨意獻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唐代科舉考試姓名不密封,錄取也不完全憑考試成績。應試舉子除門第外,還要拉關系,有大官保薦(稱作“干謁”),才有錄取的希望。這種陋習在當時極為平常,一些很有才氣的人也這樣做。這首詩就是朱慶余在臨近考試時,獻給當時在朝野名望很大的張籍的。詩中詩人把自己比作新娘,把張籍比作新郎,把舅姑比作考官,希望“丈夫”幫助自己通過“見舅姑”這一關。張籍得詩后也酬詩有一首:“越女新妝除鏡新,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酬朱慶余》)”一時之間傳為佳話并流傳千古。
唐朝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鼎盛時期,然大唐雄渾闊大的氣象之下仍舊充盈著眾多文人士子的懷才不遇和落魄之感,連瀟灑飄逸如仙人的李白也仍舊寫了一些此類的詩,如《妾命薄》:“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借陳皇后阿嬌見棄于漢武帝的典故,隱晦地表達自己被玄宗“賜金放還”的哀怨苦悶之情。
心憂天下的杜甫也寫了此類的詩歌。以《牽牛織女》為例,詩中也是借美人忠貞于丈夫之形象,表達自己對玄宗皇帝和大唐王朝的忠誠。詩的前半部分詠嘆牽牛織女相思卻不能相見:“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但很快由男女之情轉入君臣遇合之狀“明明君臣挈,咫尺或來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并表示自己即使遭君主疏離,也會對君王忠心耿耿的一片赤誠。
其實這種情況在古典詩詞中很常見,不僅唐代詩詞中有,其他時期的詩歌亦有。如以豪放風格見稱的辛詞亦有此寫法。且看辛棄疾的《摸魚兒》: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常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哭,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詞的上闋表現(xiàn)傷春之情。此處的“傷春”作為一個比興意象它具有兩個方面的寓意。第一,它寄托了詞人的“美人遲暮”之感,也即是作者一再遭受政治風雨打擊而失去前途的無限痛心。第二,從深層寓意上講,它寄托了作者對狀若春殘花盡、江河日下的南宋國勢的極度擔憂和欲哭無淚的悲哀。
詞的下闋就美人遲暮的意思繼續(xù)拓進,寫美人遭妒的幽憤和沉冤莫白的痛苦——美人遭妒,正是美人遲暮的原因。作者用被漢武帝打入冷宮的陳皇后自喻,以專寵一時的趙飛燕、楊玉環(huán)比喻阻礙他的抗金復國大業(yè)的政治得意的政敵,寫盡蛾眉遭妒、冷宮幽怨的政治失意之情。“千金縱買相如賦而此情誰訴”的措辭是極度哀怨的語言,其中隱含了詞人對大宋皇帝昏昏度日的極大的悲憤和不滿。同時詞鋒一轉,痛斥誤國誤君王之小人——玉環(huán)和飛燕之輩,縱使權傾一時,也難逃時光的制裁。
提到這種古典詩詞常見的寫法,不得不提屈原,因為這是對屈原在楚辭創(chuàng)作中的“香草美人”的寫作手法的繼承和發(fā)展。試分析屈原楚辭的代表作《離騷》(節(jié)選):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穰兮,又申之以攬茞。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遙諑謂余以善。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屈原生活在楚國由盛而衰的時代。他年輕時胸懷興盛楚國的美政理想,也曾得到楚懷王的信任和重用。然遭到奸佞之臣的排擠最后被流放于汨羅江畔。流放時期,詩人始終承受著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巨大矛盾沖突造成的痛苦。一方面,面對政治理想的徹底破滅的殘酷現(xiàn)實,詩人陷入了無法排遣的猶豫彷徨之中,曾一度考慮激流勇退以獨善其身,另一方面,剛正不阿的個性和他對祖國的熱愛使得他不愿逃避現(xiàn)實,以致陷入欲進不能欲罷不忍的彷徨苦悶之中,甚至詩人最終做出以生命殉理想的價值選擇。《離騷》一文正是詩人一生的政治歷程和心路歷程的寫照。
在《離騷》一文中,屈原首創(chuàng)了以“香草美人”來寄托政治感慨的抒情傳統(tǒng),以美人自喻,表明自己的美政理想和對國家的忠貞,而眾女則喻指阻撓詩人實現(xiàn)理想的奸佞小人,如鄭袖、公子子蘭之輩。對于楚懷王的疏遠和政治上的搖擺不定的態(tài)度,詩人也給予了強烈的譴責:“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shù)化。”以一個女子的角度去譴責丈夫的背信棄義。
屈原開創(chuàng)的這種香草美人的抒情傳統(tǒng)對中國后世的詩歌的抒情方式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以男女關系喻君臣關系的方式,后世爭相效仿。還如曹植的《美女篇》亦是以美女自喻,詩中的美女有令人羨慕的美貌:“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同時又有堅貞的品格:“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然而美女卻盛年難嫁,正如詩人自己懷才不遇,不得君王重用的現(xiàn)實,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抑郁之情。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這些現(xiàn)象表明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在對男女關系的描述上存在一個互文的語義場,其所指都是相通的。以此類推,古典詩詞中必然還存在其他的互文的語義場。因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若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適時引入互文性理論,在進行古典詩歌教學時,從整體著眼,宏觀上縱向把握中國古典詩歌,具體教學時可根據(jù)詩歌的題材、其內在表達的意義及詩的喻指來講解,這樣既可以擴大詩詞教學的容量,還可以豐富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古典詩詞素養(yǎng)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國榮 著《唐詩三百首譯解》 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第524頁
2.〔宋〕朱熹 《楚辭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45頁、第35頁、第37頁、第97頁、第103頁
3.才、薛祥生等 主編《辛棄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 第151—158頁
4.吳建國 主編《文學名著精品賞析》 中南大學出版社 第6—12頁
5.李東升 注 張籍 著《張籍集注》 安徽古籍出版社 第41—42頁、第60—61頁
6.林育《古典詩詞中男性作家自喻“美人”的情結》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