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56: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圓明園的毀滅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當年就是因為政府腐敗無能才會造成》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是皇家園林,也是當時最大的博物館和藝術館。漫步園內,猶如慢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名勝風景,仿佛置身在幻想的世界里。
可惜的是,在1860年10月16日,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他們闖入圓明園他們把凡是能拿動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到的,就任意破壞,為了銷毀罪證,他們還在園內放火,連燒三天。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燒成灰燼。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的心靈被恥辱咬著,被熊熊怒火燃燒著。這時我想起了一句話:落后就要埃打!此時此刻一種憎恨八國聯軍的心像憤怒的熊一樣,熱愛祖國的心感情油然而生。
每段前空二個全角空格。段中不要換行。正文中不要標題作者。指導老師在正文結尾輸入。標點符號可從下面直接拖進去:“ ” ‘ ’ 、 …… ——《 》
今天,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一課,讓我感受到了圓明園是如此壯觀美麗,但是被那些英法聯軍給破壞了,真讓我感到憤怒與惋惜。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有金碧輝煌的殿堂,富有詩情畫意的景物,讓我不禁發出了由衷的贊嘆。
1860年10月6日,可惡的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在我們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破壞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真令人傷痛和氣憤。英法聯軍你們為什么這們霸道,假如我們也侵入你們國家,毀了你們的國寶,你們會好受嗎?假如圓明園沒有毀滅,那么它不僅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同時也是世界人民的驕傲。
讀了這篇課文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國家不能落后,一旦落后就要被侵略者欺辱。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祖國做出貢獻,我一定要時刻銘記:“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五年級:邱星晨
五(4)班黎婉儀
我在老師的教導下,學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從中我真是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當我讀到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我感到無比自豪。我從中知道了,原來圓明園里,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圓明園里的風景優美,在園內參觀,偏僻在幻想的境界里漫游。我讀了這一個自然段,知道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多么的聰明才智,才所以建造出這一個世界園林的奇跡。圓明園里還收藏著許多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所以,我以后要保護好祖國悠久的燦爛文化。
當我又讀到第五自然段的時候,我感到無比憤怒和惋惜。因為,英法侵略者,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到的就搬走,實在拿不動就任意破壞。就這樣一座世界園林,化為灰燼。這邦可惡的強盜,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把我們中國人民辛勤勞動建造而成的圓明園毀滅掉。如果,我當時在場,我真想問清朝政府你們為什么不反抗敵人,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國寶被敵人搶走而無動于衷,難道你們不愛自己的祖國嗎?
當我學完了這篇課文,我真的非常痛恨那些強盜,他們不僅把我們的國寶搶走,更可恨的是還要我們用昂貴的價錢把它買回來!所以,我以后要刻苦學習,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將來更好地建設祖國,使國家變得更強大!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
今天,我學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限的惋惜!
圓明園是專供皇帝、后妃游樂的。他們為了變變花樣,換換口味,偶爾也想上街逛逛,就在園內造了“買賣街” ,“買賣街”上并沒有真正的居民,而是皇宮的人扮演的。圓明園非常的美麗,圓明園有一些名勝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有獅子林、平湖秋月……而且里面的文物很多,很壯觀。圓明園占地約5000畝,水面占十分之四,大小山巒起伏,各態湖泊星羅棋布,凌空俯視如千島之國……
但是,好景不長,英、法聯軍在1860年的時候讓美麗的圓明園變成了灰燼。更讓我氣憤的是:他們竟然當場拍賣文物!銅牛頭、銅猴頭和銅虎頭我們花了千萬元的高價,才從市場上買回了這三件國寶!這……簡直就是中國人的恥辱?。。?/p>
一代名園圓明園,毀滅了。它毀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毀于清政府的腐敗與無能。它的毀滅,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
我們中華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決不允許別人欺侮我們。為了讓圓明園的悲劇永遠成為過去。為了使我們中國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國的欺壓,我們現在要刻苦學習科學知識!
讀完21課圓明園的毀滅后,我感到義憤填膺。
圓明園是在清朝時創建的,創建時,花費了國家的無數財富,用盡了無數人的心血,耗費了無數人的生命。圓明園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是賞心悅目的,圓明園內有仿照世界各地的景物,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收藏著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奇珍異寶……所有的寶物都是價值連城的。
可惜好景不長,我們中國的圓明園讓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看了眼饞,他們經過協商,決定一同來搶我們的圓明園。1860年10月6日他們侵入中國,殺入圓明園,雖然,我們人多勢大但是始終低不過洋鬼子的火槍和大炮,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都統統拿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搬運,實在運不動的,就任意破壞。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者跑入圓明園燒的一干二凈。這一燒,燒掉了無數人的心血……!
我做為一個中國人感到非常憤怒,我一定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著
,我身邊的小能人,小學生交通安全知識,我喜歡的風味小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著
太陽正被薄云纏繞著,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著
點點的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4嵌在天幕下,閃閃地發著光。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大紀元
秋雨洗刷過的天空,像大海一樣湛藍碧透。朵朵白云猶如起航的輕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飄浮著??此昙o不過二十來歲,臉色蒼白,像沒有睡好覺似的皮泡臉腫。他老是皺著眉頭,不大說話。笑紋幾乎在他的臉上是絕了跡似的。他穿著一個褪了色的藍布大褂,好像永遠是穿著這么一個一樣。清瘦的下巴殼,亮聳的肩膀,顯得很沒生氣。我心中的美好家園,感恩父母,
月,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似的太陽,云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大姨今年三十多歲,高高的個子,鴨蛋臉上有一個端正的鼻子。眼角上有一個端正的鼻子。眼角上爬上了隱約可見的幾條魚尾紋,但眼睛里還透露出一股靈秀的神采。
亮晶晶的星兒,像寶石似的,密密麻麻地撒滿了遼闊無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銀河,從西北天際,橫貫中天,斜斜地瀉向那東南大地。
學習中,我知道了圓明園是聞名世界的皇家園林;知道了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還知道了圓明園是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可是觀看了《》后,我又知道了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看了圓明園的毀滅,我真有些說不出的感情……
圓明園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鎮北的一片平原上。原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此后的嘉慶、道光、咸豐三代屢有修繕擴建,歷時一百五十多年。它的名字雖叫圓明園,實際上它是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等東、西、南三面的許多小園所組成。園中還有許多奇珍異寶等名人書畫,所以,它又是聞名中外的一個博物館、藝術館與皇家園林。這是一座世上獨一無二的園林,是一座人人都感嘆的園林。
自視為天朝之國世界之王的大清帝國,自建政以來一個多世紀技術踏步不進,相信依靠馬刀和弓箭就足以主宰統治世界,在群臣眼里西方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不過是康熙皇帝的“玩意兒”。這種夜郎自大的自負心態直接衍生了閉關鎖國的落后政策。在乾隆年間達到農業社會的繁榮時,西方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大肆擴展殖民地,建立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美洲擺脫殖民統治,成立美利堅合眾國;法國取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西方的發展與東方的停滯形成強烈的反差。以致于出使中國的英國人馬嘎爾尼一針見血地指出:“清帝國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沒有沉沒,僅僅是由于一班幸運、能干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它勝過其鄰船的地方只在于它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睌凳赀^后,馬嘎爾尼的論斷得到了應驗。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了北京,他們擁有先進的槍炮,雖說那時清兵很多,雖然奮起反抗,可是清軍的裝備落后。英法聯軍擁有的是槍支炮彈,可是清軍只有馬刀和弓箭,沒過多久清軍就倒在了侵略者的槍下。他們很容易的就闖進了圓明園,英法聯軍進入圓明園后,什么寶貝都不放過,首飾珍珠等小物品能帶走的就統統掠走,大花瓶等沉重的東西不能帶走的就就全部毀掉。然而,這群強盜還不罷休,十月十八日、十九日,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直到我國人民這個用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結晶,化成灰燼。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殘存和陸續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的建筑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從此金壁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沒有了,珍貴的歷史文物——沒有了!這座萬園之園,東方的博物館,獨一無二的人間仙境——圓明園變成了一堆廢墟。
我憤怒,因為一座精美絕倫的園林毀于一旦;我后悔,中國政府那么強大,為什么沒有力量來反抗;我不解,同是女媧創造的人類,為什么要給我們帶來災難。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壓迫?!秷A明園》,記錄著一個民族的榮耀與屈辱。歷史不堪回首,中國要強大。
學了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我感慨萬千。
本文寫的是在北京西北郊曾經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它過去是一座皇家園林;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圓明園遭到毀滅。
可以說,圓明園是中國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是我國建筑和文化的典范。不僅如此,圓明園中還珍藏著無數的無價之寶,更有極為罕見的歷史典籍和豐富珍藏的歷史文物、金銀珍寶、宋元陶瓷、歷史書畫等,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然而,這美好的一切為什么會不復存在呢?又是誰下此毒手呢?英法聯軍把圓明園洗劫一空之后,為了銷臟滅跡,掩蓋罪行,竟下令火燒她,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顫抖,人們在哭泣,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從此變成了廢墟……
讀完了《圓明園的毀滅》,我在沉默。這是一種被刺痛后的沉默,內心像在被火燃燒。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恥辱!這樣的恥辱在舊中國又何止這一次呢?為什么堂堂的中華民族會有這么屈辱的一天呢?是閉關鎖國,是政治黑暗,是封建專制……我們應該牢牢記住這一歷史,我們應該更加奮發圖強,再21世紀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我們應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天津河西區閩侯路小學五班五年級:劉奕帆
圓明園的毀滅令我靈魂為之震撼。在悲痛的同時,我也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文學家雨果曾說:“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著一大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圓明園。它仿佛在遙遠的蒼茫暮色中隱約眺見的一個前所未有的驚人杰作,宛如亞洲輪廓崛起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一樣。”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園中金碧輝煌的殿堂;晶瑩剔透的亭臺樓閣;象征著熱鬧的街市“買賣街”……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當代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館博物館。但是186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他們在北京城內虐無忌憚地燒殺、掠奪,能搬走的就搬走,搬不走的就加以破壞。最后燒毀了這似天堂的地方。
貪婪的入侵者明白了: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只能處于被壓迫、被欺負、被掠奪的地位,的歷史則再一次見證了‘落后就要挨打’。
當一面嶄新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們祖國有了翻天覆地地變化: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我們祖國一步步變得強大起來!改革開放,中國引來了全世界羨慕的目光開始走向繁榮,走向富強!1997年,“東方之珠”;1999年,澳門的炎黃子孫也唱著“七子之歌”回到了祖國的懷抱;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2003年10月太空中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身影;2008年8月,中國北京奧運會奪金獨占鰲頭;2008年9月,神舟七號發射,中國人首次漫步太空……這一切足以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條正在騰飛的巨龍。但是,我們一定要記住這段國恥,并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人民路小學五年級:黃銳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展現的是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受盡屈辱,中華兒女的百年噩夢。
圓明園位于北京西郊海淀鎮北面的一片草原上。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朝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歷時150多年。圓明園實際上是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的總稱,占地甚廣。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藝術價值極高。然而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宏偉壯觀的園林,竟在帝國主義侵略軍的瘋狂掠奪下化為灰燼,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奇恥大辱,是英法列強侵略中國,踐踏人類文明鐵的罪證。
每當我讀到“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時,我不禁為祖先如此高超的建筑才華而感嘆!更何況經過了300年進化的現代人呢?祖先能如此,我們也能。
每當我讀到“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時,充分體現出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并為祖先的創造贊嘆不已。
每當我讀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把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任意破壞,毀掉”時,我感到無比憤怒,義憤填胸。
可又當我讀到“為了銷毀罪證,英法聯軍在園內放火時”我又感到無限惋惜,這是我們中國的土地,他們憑什么在我們的國土上放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現在的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柱了。如今的圓明園已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輝煌,想到這里,我就下定決心:長大以后,要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強大更富有,這樣,外國列強才不會欺負我們了。
中國人一定要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加油吧!
這是怎樣令人屈辱的一段歷史啊。
約一百四十五年前,來自英法兩國的強盜們毀滅了圓明園。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全世界人為之痛心疾首。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在眾多園林中鶴立雞群,匯聚了天下的風景名勝,將中西建筑風格融為一體,還集中了華夏民族五前年來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存在簡直是一個奇跡!
清朝六代皇帝都曾光顧過圓明園,可想它是一個人間天堂。但它讓侵略者瘋狂搶掠、大肆破懷后又付之以炬,這真是清政府的“蓋世功勞”。一昧地求和、賠款,只能帶來更多的侵略,可見這次我民族文化史上的劫難,主要是由一部分中國人造成的,這是一個千古遺恨,至今它還如同用鋒利的鋼刀刻在我們的心里。
圓明園的毀滅給封閉落后的中國人當頭一棍,這在一百四十五年后仍然警示著我們。它代表的是弱肉強食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落后、落后,讓整個民族陷入絕境!中外歷史上,還都不是勝因先進,敗因落后的么。僅中國因它吃的苦頭還不多么?小范圍的:,由戰術落后而失敗。世界上大范圍的:印加文化,因武器落后毀滅。落后,這可怕的毒蟲也曾寄生在近代中國人的思想、軍事兩個方面,并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的槍聲宣告了這一切的結束,中國擺脫落后的沉重包袱,便有了扶搖直上的發展速度。
小時候我只是把圓明園毀滅視做小事,這才知道它背后的深刻含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在讓這種事在我國歷史舞臺上重演。
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倡導“簡簡單單學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完完全全為學生”的教學思想,把這些理念融合起來加以落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讀”。說到“讀”的重要,我們一口氣可以搬出一大堆經典名句,加以詮注?!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皶x百遍,其義自見?!薄皶q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等等??梢姸嘧x書是寫作的基礎,反復讀是理解文章的根本方法,善于讀書是能提高自身素質、智慧的。讀中學會詞與句,讀中領悟情與趣,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大法。
一、在“讀”文本中養成閱讀習慣
培養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比講解課文,傳授知識、技能更重要。語文素養、語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閱讀。大量積累。語文教材提供的閱讀量是有限的,語文素材積累也是有限的,只有借助教材通過“讀”的引領,讓學生養成了讀書喜好,學生才會在課外找書讀,在生活中拓展閱讀量;只有憑借課本通過“讀”的教學,讓學生學會感悟文本的情趣,學生才會在潛心會文本中實現語文素材的真實積累。
如我在教學課文《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抓住敘述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段句,反復導讀,引領學生“讀”進課文中去,漫步園內,觀賞亭臺樓閣,飽覽風景名勝,見識名人書畫,奇珍異寶,激發學生熱愛圓明園,贊美圓明園,為祖國宏偉的建筑,悠久的文化驕傲自豪的感情。沒有提什么問題,也沒有提什么要求,只是作了幾次范讀,學生就在反復練讀中讀出了文章的感情。教師在有感情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把油然而生的感受寫在行間頁旁的空白處,再進行交流。簡簡單單學語文,讀到深處情自溢,有的同學發自內心地贊嘆:“多么美麗的圓明園啊!”有的學生動情地寫道:“圓明園里有這么多宏偉建筑和迷人風景,還有那么多珍貴文物,我真想親眼去看一看?!边€有的學生表達更直接:“圓明園里有那么多的名人字畫,我要有一張該多好啊!”這些感受來自學生自己的“讀”,是可貴的心靈感動,這種內在感受不是教師能“問”出來的,也是教師能“講”出來的。
愛之深,恨之切,有了對圓明園深切的愛,學生再學習課文寫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破壞圓明園的章節,就很容易激起仇恨侵略者,惋惜圓明園的感情。有的學生讀“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币痪鋾r,神情凝重,語調低沉,表現出無比的沉痛惋惜。有的學生隨筆憤憤地寫下:“強盜,強盜。你們犯下的罪行,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有的學生在交流感受時,慷慨地說:“清朝政府太落后啦,我們要努力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決不讓歷史重演?!睂W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溢于言表。
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既落實了識字認詞,理解課文內容的教學目標,又實現了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在以讀為本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多樣化、個性化解讀文本,交流獨特感受和體驗的對話活動中,學生易于產生閱讀興趣,利于形成閱讀習慣。入情入境讀課文,把讀書的感受、觀點、疑問及時記錄下來,樂于與人交流分享讀書見解,體會等良好的閱讀習慣都能在上述教學案例中得到培養。學習語文是慢工細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積累,大量的閱讀。因此,有些字詞和課文內容的教學不能急于求成,畢其功于一役。字詞學習離不開語境,一些字詞在不同語境中意義會有所變化;有的課文內容今天讀不懂,明天會讀懂,小時候讀的感受和長大后讀的感受會不同。這些語文特點,都在說明語文教學要重在讀書方法引導,重在讀書興趣培養,重在讀書習慣養成。
二、在“讀”文本中識生字學新詞
我在教學“毀滅”與“宏偉”時,采取的是在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語境中感受的方法學習的。學生通過熟讀、細讀文本,身心自然融入到課文敘述的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的情境中去,在具體的語境里,感受,理解“毀滅”的意思,印象更深,效益更好。有的學生說:“毀滅就是把圓明園里的東西要么拿走,要么任意毀壞。”有的學生說:“毀滅就是把圓明園燒毀了,變成了一片灰燼。”在閱讀描寫圓明園昔日輝煌的章節中,學習“宏偉”一詞,學生聯系語境交流感受,理解獨特而豐富。有的說:“宏偉是指圓明園里風景名勝很多,有亭臺樓閣,有獅子林,有蓬萊瑤臺,還有西洋景觀,規模很大?!庇械恼f:“宏偉是說圓明園里的宮殿、街市、景物的建筑高達雄偉?!蓖粋€詞,同一個意思,卻有不同的表達,和各自獨特的感受,這種語境中學習字詞的做法,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全面、準確地把握詞語的意思,還使字詞教學富于情趣活力。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支玉恒說:“語文的手段最主要是讀,語言實踐最重要的是讀。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崩首x不僅具有理解感悟的工具化功能,還具有涵養人的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的效益。換句話說,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只要堅持以讀為本,咬住“讀”不放松,引領學生形成愛讀書的習慣和會讀書的能力,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教學目標就能得到很好的落實。一個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肯定是語言積累豐富,口頭表達強,作文水平高的,而且性格活潑,健康,辦事具有勇氣和自信心。
上好語文課是一個綜合性的素養能力的體現,既有教師自身文化專業素質要求,又有對學生學習基礎,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的認識理解,還有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觀摩公開課教學活動,我發現有的教師緊緊依照教案一步步進行教學,缺乏靈活性,師生互動缺乏活力;有的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忽略了教材本身插圖、導讀、提示等鮮活資源的利用;有的教師表揚學生流于形式,言不由衷,缺乏真情。這些情況都是值得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思考探究改進的問題??偠灾?,萬法歸宗,語文教學中“讀”的教學才是最主要的,討論得再多,演練得再多,思考得再多,都無法代替“讀”的熏陶,都無法達到“讀”的浸潤產生的全面而深遠的語文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