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55:5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以讀書為話題的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話題作文;擬題
How to give the topic thesis to draft examination questions fast
Ao Wei
【Abstract】The topic thesis is the optional thesis, the free thesis, because it had not stipulated that the topic and the literature style, the student may write the literary style which with the most adept mode of writing oneself most excel, like this is advantageous in the high first-level school selects the talented person, therefore appears repeatedly in each kind of test in recent years, drafts examination questions is the student deeply feels the thorny question.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se years’s teaching experience, will chat several methods which and the colleague drafted examination questions fast negotiates, looks can give the teaching to bring the help from now on.【Key words】Topic thesis; Drafting examination questions
話題作文是自選作文、自由作文,由于它沒有規定題目和體裁,學生可以用自己最拿手的寫法寫出自己最擅長的文體,這樣有利于高一級學校選拔人才,所以在近幾年的各種考試中頻頻出現,擬題是學生深感棘手的問題。筆者根據這幾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快速擬題的幾種方法與同行蹉商,望能給今后教學帶來幫助。
我認為快速給話題作文擬題有以下幾種方法:
1 揚長避短,定文體
緊扣話題,調動積累,選用自己最拿手的文體是快速擬題的基本前提。因為任何文章都是有體栽的,不講文體,隨心所欲的寫作,只會寫出結構松散,不合章法,非驢非馬的“四不像”文章。況且,話題作文只要求文體不限,并非不講文體。如以“樹”為話題,可以定成記敘文《種樹的故事》、《記一次有意義的植樹活動》;可以寫成散文――《柳樹贊》《難忘的那片樹林》;可以定成議論文-《生存的希望,植樹造林》《談植樹的價值》等。
2 善補題,以小見大
在話題前面或后面作適當的增補,對寫作范圍加以限制,能使話題由大變小,由虛變實,由抽象變具體,也是常見的快速擬題的方法。如:以語文課為話題,我們可以擬為《生動的一節語文課》、《我愛語文課》《未來的語文課》《語文課暢想》等等,這些擬題從多角度縮小寫作范圍,選材范圍更加集中,有利于我們的寫作從小處著眼順利展開。
3 巧修辭,新穎鮮活
根據指定的語言環境、文體內容,靈活巧妙地使用修辭手法,可以讓文題生動形象,含蓄雋永,使文章錦上添花。如:以音樂為話題,我們可以擬為《心愿》、《母親》、《愛的奉獻》等新穎鮮活,讓人過目不忘的題目。4 巧點化,妙趣橫生
對影片名、歌曲名、古詩名以及成語俗語等適當點化,進行套裝、借用,仿造之后作為文章的題目,常常典雅大方,妙趣橫生,也是考場話題作文快帶速擬題的高明之舉。如:以我為話題可選用歌詞《我的思戀》《最近比較煩,》,以音樂為話題可以用歌曲《感恩的心》等等,用這種方法命題,通俗明了,貼切自然,并為大家喜聞樂見。
5 注重標題的作用
標題是文章內容和讀者情感心理之間的第一個接觸點,標題是讓閱卷老師慧眼為之一亮的第一點,標題是讓人一見鐘情的因子。標題也提供給讀者窺視文章內容的獨特視角。
6 把握擬題的原則
確切、精煉、生動、新穎、有意蘊,有文采,確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內容,同時也指遣詞造句符合規范,精煉,指的是標題字數恰當,不宜過長。生動,指的是題目具有可讀性,饒有情趣。新穎,指的是有新視角,新思路,新感悟,給人新鮮感。有意蘊,指的是有內在的含義。有文采,指的是標題有詩意,有文學韻味。
7 明確 的要求
標題范圍盡量要小,要從自己確立的角度出發不要太大太泛; 要合理出新。如果標題太大,可以采用副標題的方式加以限制。標題不能過長,一般不要超過8個字,標題過長則顯得松散。標題要含蓄,把思維蘊涵于形象的標題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作用,且能加深閱卷老師對文章內容的印象和體會。
擬一個好題目,把題目演繹成一個生動的故事,用故事表達一個新穎獨特的思想。擬題時要善于聯想。 聯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與其相關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維過程。
8 學會擬題的方法
修辭法
(1)比喻 《我渴望陽光》以陽光喻暖人的關愛,簡潔含蓄,如將喻體換成“熱情幫助”之類,則索然無味。又如《我心中的鏡子》、《家,我們成長的搖籃》,這些設喻佳題也都富于文學色彩。
(2)借代 遼寧大連一位考生緊扣母親烏黑發絲中的白發展開敘寫,揭示歲月無情、母愛無價這一真諦,給文章擬題目《黑白債》,借色彩代本體,又亮出線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聲》,這一標題借“掌聲”代“鼓勵”,也很有創意。
(3)比擬 《花兒又快活了》《讀山千遍真有趣》前者運用擬人辭格讓花兒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擬作能“讀”之物,用的是擬物辭格。
(4)對偶 《書山有路,學海無涯》《做有心人,讀有用書》這兩例都將文旨濃縮在整齊對稱的句子中,體現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語言功夫。
(5)對比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高調與低調形成對比,使得標題包含哲理,令人回味。(6)雙關 《我最需要一劑良藥》文中“良藥”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語雙關,內蘊豐富。
(7)設問 《錯誤?正確!》先問后答,以簡馭繁,又穿插標點,構思巧妙。
(8)反問 《我們的素質教育,難道不需要發展嗎?》反問中飽含著擺脫應試教育重負的強烈愿望,觀點鮮明,言辭懇切。
(9)頂真 《讀書快樂 快樂讀書》《活讀書 書讀活》這兩例運用頂真兼回環辭格,風趣地展示讀書之趣、讀書之樂和讀書之法。
(10)反語 《我發現了家中的“小偷”》家中幾次“失竊”,“作案者”原來是瞞著別人給災區寄錢的一家人的三個成員,題中用“小偷”,貶詞褒用,凸現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風趣。
(11)引用 《腹有詩書氣自華》、《為有源頭活水來》前者形象地表現讀書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陳舊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題目,能較好地體現考生的文學積累和修養,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以“家庭”為話題――《我要的幸福》――孫燕姿
以“心愿”為話題――《一千零一個愿望》
以“素質教育”為話題-《救救孩子》(魯迅《狂人日記》 )
以“關注生活”為話題,寫生活對人的考驗-《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高爾基《海燕》)以“友誼”為話題――《百年孤獨》――加西亞 馬爾克斯同名小說
精選有關最新以書為話題的作文
書香伴隨著我成長,與我同行。它是我每天的必須營養品。沒有書,就不會有今天的我。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智慧的源泉。讀書使人從愚昧、無知變得智慧、懂事,從而造就了大批的人才,使國家走上了興旺發達之路。
記得小時候的我與書的接觸少,自然就會很無知。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眨眼之間,現在的我已是截然不同了。掐指一算,在這兩個學期之內,我已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魯濱孫漂流記》、《夏洛的網》、《城南舊事》等等名著作品,共計八本。讀了這些,我感悟極大,受益匪淺。
對于新書本的氣味,我非常熟悉。因為每次當我跨進書店的門檻時,都會聞到一股清香,所以久而久之,新書本散發出的馨香我就能夠辨認出來。
每當你讀完一本書時,就像挖掘出了一片寶地;書就像你最忠誠的朋友,每天都默默無聞地陪伴著你,給予你知識,給予你快樂,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給予你智慧和生活中的啟示。
《影響孩子一生的101個童話》這本書,我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讀懂了兩個道理:一,表面的美不是真正的美,要看事物的實質和內在,心靈美才是真正美;二,遇到困難挫折不能哭,哭是懦弱的表現,并且也解決不了問題,與其哭著浪費時間,還不如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每每我碰到 腦海不禁浮出《安徒生童話》中那一段段極富想象力的文字;腦海不禁現出《安徒生童話》中那一幅幅極其動人的畫面。此時,我心中的靈感早已不斷涌現出來,涌上心頭……
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對話,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閱讀,并善于從書中汲取營養,從而走上了成功之路!
讓書香伴你我同行,書籍就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讓書香伴你我同行,書籍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有無盡的知識,還有無限的精神財富。
書香伴我成長,閱讀圓我夢想。我們的夢想,就誕生在書香里。
人生漫漫長路。讓我們一起認真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吧!讓我們一起邁向書香的世界中,與書為友吧!讓我們一起去品味人生吧!
精選有關最新以書為話題的作文
這天午飯后,突然又再一次的從身后傳出了“嘭”的聲音,那是我在里面關的門,因為我要準備讀書了。
從昨天開始我就這樣了,是因為我在葉老師的課堂上學到的那些讀書方法和鼓勵,給我啟發了靈感。改變了我以前不良的讀書習慣。
那是第三節課:那天晚上,我早早地來到了作文班,在門口,他正向我打招呼呢。我滿心歡喜地走到教室里,把補習袋放在位置上,我又看看表,還有兩分鐘就上課了。
等大家都到齊了!葉老師才來到這里,從身后輕輕地關起門,突然說了一句話:“讀書和學習應該就要像這樣。”然后就開始上課了。
今天教的都是讀書的方法,我聽得很入神,又從中悟出了一點道理,就是閱讀很重要的,但也要有方法。葉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簡單的算式:3+6。3是第三只眼、章魚理論、收集露珠。而6是標出重點、圈出陌生詞、三個de、錯別字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讀書方法,是省不了的。直到下課前,葉老師又說了一句讓我們尷尬的話:“你們誰有按照這些方法去讀一本書的,請舉手。"我們誰都不說話,有時還會看看有沒有舉手的人。他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副很無奈的樣子,搖了搖頭說:“可惜呀!可惜。這可不是開玩笑的。”這時他又抬起頭來說:"你們也可以閉門讀書,就算外面有多大,多響得聲音傳到耳朵里面,也不會受此干擾!也算是有做到了這幾點。”
這句話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從今起,我就按照葉老師教的方法讀書,果真有用了!
精選有關最新以書為話題的作文
我十分喜愛看書,因此我的書架上擺放著許許多多的書。
一、認真審題
審題,就是詳細弄清題目的含義和要求。審題是作文的一項基本功。許多學生認為話題作文不存在審題,認為只要圍繞材料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話題作文同樣需要認真審題,我們不可等閑視之。
話題作文的話題,一般都是一個詞或短語,話題的字越少,說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話題,觀點比較明確,容易下筆;字少的話題,可在話題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語,來縮小其外延。故審題時首先要準確地把握其內涵和外延,明確選材范圍。如話題“初三生活的煩惱”,它是一個偏正短語,在“煩惱”前冠以“初三生活”,不僅是為了縮小“煩惱”的外延,更是為了豐富和深化“煩惱”的內涵。如寫“初三生活的趣事”,“初二生活的煩惱”等,就不符合題意了。
二、擬好題目
題好一半文,題目猶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靈魂。新穎獨到的題目,可以引人入勝、發人深思,使內容豐富多彩,從而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話題作文也和其他非命題作文一樣,一定要擬好題目。那么如何擬好題目呢?現在,以“書”為話題,介紹幾種常見的擬題方法:
1、加詞法。所謂“加詞法”,即在話題的前面或后面盡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飾、限制、補充性詞或短語,將寬泛、抽象的話題具體化、形象化,再選擇自己熟悉的方面確定寫作范圍和作文題目。如《談讀書》、《書是我的摯友》等等,這種方法可使話題由大化小,避免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有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重點。
2、想象法。即引導學生由所給的話題想象開去,讓學生的思維在虛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從而擬出新穎獨到的題目,如《假如世界沒有書》、《22世紀的書》等等。指導學生用想象法擬題,既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使寫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3、擬人法。
就是指導學生把所給的話題擬人化,擬出人性化的題目,如《書與筆的對話》、《書的自白》等等。這樣的題目可使文章生動、形象,引人入勝。
4、懸念法。即指導學生巧設懸念,擬出能充分激起讀者興趣的題目來。如將以上話題擬為《書中這樣說》、《你同意書中的觀點嗎》,這樣的題目頗具懸念,能使人產生不讀不快之感。
除此之外,還可用引申法、引用法擬題,即分析話題的引申義,由引申義來確定作文的題目;或引用與話題有關的名言、詩詞等加以變更作題目。
三、選好文體
話題作文的主要特點之一便是“文體不限”,打破了命題作文規定體裁的單一要求,讓學生有廣闊的選擇余地。但 “文體不限”不等于“不要文體”,因此,在話題作文的文體選擇上,要變隨意為理性,變無序為有序,變不自覺為自覺,準確地選擇好能整合自己智能優勢、充分展示自己寫作才能的文體,這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重要基礎。
1、結合自身優勢,揚長避短。文章是寫作主體與客體互動的產物,面對同一話題的作文,作者主體素養的高低對文章的成敗往往起著決定作用。但主體素養千差萬別,體現在作者的理想情趣、性格氣質、學養專長、生活閱歷等許多方面,文本天性,所以宜順性為文。性格與文體的對應選擇也是相對的,后天的學習,可以使人移情更性,也可以使人擅長多種文體。
2、正確理解題意,因題選體。這一點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審題準確,切合題意,而不僅僅是“符合題意”或“基本符合題意”,更不能偏題;二是在正確審題的基礎上,確定主題,然后根據主題的需要和作者主體的優勢,選擇恰當的文體。
四、構思上以小見大,立意上創新
一、認真審題是寫好話題作文的前提
審題,就是詳細弄清題目的含義和要求。審題是作文的一項基本功。許多學生認為話題作文不存在審題,認為只要圍繞材料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話題作文需要認真審題,我們不可等閑視之。
"先看話題,后看材料"這是因為"話題作文"審題立意的中心是話題,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語。許多同學在審題時出現偏差,就是這個原因。如:以"共享生命"為話題,許多同學在審題時發生了錯誤,寫偏了題。他們圍繞"提示語"中"生命"做文章,寫成了:珍惜生命、謳歌生命、生命的意義等,沒有看到話題中"共享"一詞的"題眼"作用,沒在"共享"上做文章。
話題作文的話題,一般都是一個詞或短語,話題的字越少,說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話題,觀點比較明確,容易下筆。字少的話題,可在話題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語,來縮小其外延。故審題時首先要準確地把握其內涵和外延,明確選材范圍。如話題"初三生活的煩惱",它是一個偏正短語,在"煩惱"前冠以"初三生活",不僅是為了縮小"煩惱"的外延,更是為了豐富和深化"煩惱"的內涵。如寫"初三生活的趣事","初二生活的煩惱",等,就不符合題意了。
二、"擬好題目"是寫好話題作文的基礎
題好一半文,題目猶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靈魂,新穎獨到的題目,可以引人入勝,發人深思,使內容豐富多彩,從而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話題作文也和其他非命題作文一樣,一定要擬好題目,那么如何擬好題目呢?現在,以"書"為話題,介紹幾種常見的擬題方法:
1、加詞法。所謂"加詞法",即在話題的前面或后面盡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飾、限制、補充性詞或短語,將寬泛、抽象的話題具體化、形象化,再選擇自己熟悉的方面確定寫作范圍和作文題目。如:《談讀書》、《書是我的摯友》等等,這種方法可使話題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重點。
2、想象法。引導學生由所給的話題想象開去,讓學生的思維在虛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從而擬出新穎獨到的題目。如《假如世界沒有書》、《22世紀的書》等等。指導學生用想象法擬提,既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使寫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3、擬人法。就是指導學生把所給的話題擬人化,擬出人性化的題目。如:《書與筆的對話》、《書的自白》等等,這樣的題目使文章生動、形象,引人入勝。
4、懸念法。即指導學生巧設懸念,擬出能充分激起讀者興趣的題目來。如將以上話題擬為:《書中這樣說》、《你同意書中的觀點嗎?》,這樣的題目頗具懸念,能使人產生不讀不快之感。
除此之外,還可用引申法,引用法擬題,即分析話題的引申義,由引申義來確定作文的題目。或引用與話題有關的名言、詩詞等加以變更作題目。
三、選好文體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關鍵
話題作文的主要特點之一便是"文體不限",打破了命題作文規定體裁的單一要求,讓學生有廣闊的選擇余地。但"文體不限"不等于"不要文體"。因此,在話題作文的文體選擇上,變隨意為理性,變無序為有序,變不自覺為自覺,準確地選擇好能整合自己智能優勢,充分展示自己寫作才能的文體,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重要基礎。
(一)結合自身優勢、揚長避短
文章是寫作主體與客體互動的產物,面對同一話題的作文,作者主體素養的高低對文章的成敗往往起決定作用,但主體素養千差萬別,體現在作者的理想情趣、性格氣質、學養專長、生活閱歷等許多方面。
文本天性,所以宜順性為文。性格與文體的對應選擇也是相對的,后天的學習,可以使人移情更性,也可以使人擅長多種文體。
(二)正確理解題意,因題選體
這一點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審題準確,切合題意,而不僅僅是"符合題意"或"基本符合題意",更不能偏題;二是在正確審題的基礎上,確定主題,然后根據主題的需要和作者主體的優勢,選擇恰當的文體。如果想直陳觀點,發表見解,宜采用議論文;如果要針砭時弊,激濁揚清,宜采用雜文;如果要抒發感情,情理交融,宜采用散文;如果要寫敘事,借事明理,宜采用記敘文體。總之,以最能表現主題為選擇文體的基本原則。
四、構思上以小見大,立意上創新是寫好話題作文的核心
話題作文的話題,范圍一般是非常寬泛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構思、選材上下功夫,盡量做到以小見大,于"一點水中見世界,一粒沙里說乾坤"。文章要想出新、立意必須新奇。
一、講故事,引人入勝
一則小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一段小經歷濃縮生命的真諦。因此,在話題作文中,根據要求恰當講述一些名人故事、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哲理故事等,會使文章引人入勝。例如在寫以“勤奮”為話題的作文時,可以講述古人勤奮讀書的故事;韓愈“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匡衡“鑿壁偷光”;蘇秦“引錐刺股”;古希臘演說家德摩斯梯口含石子五十年如一日苦練演講口才的故事等等。在寫以“好奇心”為話題的作文時,可以講述牛頓在果園里看到蘋果落地而產生疑問:它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飛向天空落到月亮上呢?也可以講愛迪生看到母雞孵蛋自己也去嘗試的故事。
又如以“追求”為話題作文,可以引用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有只鶴在河邊覓食蝸牛,忽然有只美麗的天鵝來到它的身邊。鶴從來沒有見過天鵝,就問:“你從哪里來的?”天鵝說:“我是天鵝,從天堂來的。我住的地方美麗無比,金碧輝煌……”鶴聽得不耐煩了:“你只要告訴我,天堂里有蝸牛嗎?”“恐怕沒有。”天鵝聳了聳脖子說。“那我就不想去了,我只在乎有沒有蝸牛可吃。”鶴果斷地聲明。這個故事的主題是“追求”,可用來闡述追求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比追求某種需要重要得多的觀點。
中學生在平時閱讀中,如果能有意識地積累一些各種類型的故事,在寫話題作文時恰當引用,慢慢地就能感受到“寫作文是一種享受,不是一種負擔”。如果話題是“立志”,可以講這樣一個小故事:在非洲有一個賣氣球的老人,他賣的氣球五顏六色,非常漂亮。一天他在街頭叫賣,旁邊坐著一個非洲小男孩,他托著雙腮,聚精會神地欣賞著老人的氣球,突然小男孩問了老人這樣一句話:“你說黑色的氣球能不能飛?”老人沉思片刻回答說:“黑色的氣球也能飛,氣球能不能飛不在于它外表的顏色,而在于它肚子里是不是有一股氣。”由此,可以聯想到,一個人能否對社會有責任有貢獻,也不在于他的膚色、高矮與家境,而在于他肚子里是否有一股氣。如果同學們從小就有胸懷遠大理想的志氣,克服苦難的勇氣,蓬勃向上、奮發進取的朝氣,你也就能“飛”。
二、引名言,別開生面
名人名言往往能體現出名人的思維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夠引起讀者的注意,耐人回味,引人共鳴。如能置名言于篇首,或置名言于文中關鍵處,就能起到畫龍點睛、輝映全篇的作用。如談“愛”的話題時,可引用意大利詩人但丁的“愛是美德的種子”;法國雨果的“人生是花,而愛是花的蜜”;印度泰戈爾的“愛是理解的別名”。談“理想”,可引用的“理想,就是為了生活的理想”;法國蒙田的“一個人若是沒有確定航向的目標,任何風向對他都不是順風”。談“自信”,可引用馬克思的“偉人之所以看起來偉大,只是因為我們在跪著,站起來吧!”法國大仲馬的“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權”。談“立志”可引用徐悲鴻的“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法國福樓拜的“最貧的是天才,最賤的是無志”等名人名言。
在引用名人經典名言的同時,對一些凝聚集體智慧的諺語、成語、格言、俗語、座右銘等,也可以恰當引用。因為這些名句是思想和智慧的結晶,閃爍著靈感和詩意的光芒,散發著超越時空的魅力。高爾基說:“我在警句的思維中,學到了很多東西。”馬爾頓以為:“許多人的成功,都是得力于一句格言的鼓勵。”他們的話,指出了名句在人成長過程中所發揮的激勵和促進作用。
在話題作文中善于引用名人名言、成語、格言、諺語等,常能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使文章別開生面。但是,引用名言也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引名言要忠實于原文,不可隨意改動,特別是對一些經典著作中的語句的援引,更應準確無誤。另外,對于一些名句,也不必過于尊崇,名句說一,我們就不能說二,這也不是對待名言的正確態度。有些名句中包含的哲理就是有局限性的。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來說,它強調了環境對人的影響力,卻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如果從反面來說“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也并非站不住腳。所以,對于一些名句完全可以重新解讀,賦予它們以新的含義,推陳出新。
三、寫詩句,文采斐然
著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在北京作學術報告時,引用了杜甫的名句“細推物理須行車,何用浮名伴此身”,表達了他忠于科學探索,不為浮名所累的科學精神。在話題作文中引用詩句,更能增強表情達意的功效,使文章文采斐然。例如一考生在話題作文《欲望》一文的結尾寫道:“‘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大自然生生相息,而多少人卻由于物欲膨脹而落下千古罵名。追求物欲的人啊,請卸下你沉重的背囊,去感受親情、友情、愛情,去‘領取而今現在’。要知道,‘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是即為稱意;山水花竹,無恒主人,得閑便是主人’。”短短一句話,先后引用了杜甫的詩、朱敦頤的詞,以及古楹聯。又如為了表達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有的學生用了這樣一組句子“我愛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我愛那‘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的泰山極頂;我愛那‘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九曲;我愛那‘兩岸猿聲啼不住’的長江三峽;我愛那‘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古樸塞北;我愛那‘日出江花紅勝火’的秀麗江南。”這些句子除了排比之外,還使用了引用、對偶等修辭方法,列舉祖國的名山河川,寫得具體形象,氣勢磅礴。
在話題作文中,為印證、補充、對照自己的本意,援引詩文名句,可分為明引和暗引。引用時明白指出所引文字的出處和來源,是“明引”;不明白指出的是“暗引”。引用詩句,必須準確理解詩句含義,不能牽強附會,斷章取義,要使之與自己文章的語境、風格相協調,才能收到以一當十之效。例如在以“關注”為話題的作文中,一學生把視點聚集在“美中撞機事件”上,在文中引用了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詩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詩句巧妙地寫出了我“駐南使館被炸”事件的沉重陰影剛從中國人眉宇間散去,“美中撞機事件”的悲痛之情又涌上中國人民心頭。這一引用緊扣題旨,情真意切,富含文化底蘊,令人擊節贊嘆。另外,也可以化用詩文名句的形式來抒發感情,屬于“舊瓶裝新酒”。如在寫“環保”話題作文中,出現了這樣的詩句“前不見青山,后不見綠水。念天地之污染,獨愴然而涕下”(仿《登幽州臺歌》);“清明時節沙紛紛,路上行人滿面塵。借問青山何處有,學童遙指盆景中”(仿《清明》)。作者仿陳子昂和杜牧的詩句,對環境污染進行辛辣的諷刺,機智幽默,發人深省。這是在仿名句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到對“名篇”的仿作。化用詩句(篇),應注意選取最佳詩句(篇)。取法于上,保持高起點。同時,由于原作為讀者所熟知,讀來如故友重逢,分外親切,易喚起好感。“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要想在話題作文中熟練恰當地引用、化用詩句,平時就要注意熟背大量詩詞。例如作家梁衡寫《跨越百年的美麗》時,寫到居里夫人淡漠名譽,說“她漫把浮名換了精修細研”,寫完了才悟出是從柳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詞句中化出。如果沒有多年背誦柳詞的積累,是很難產生出這樣的靈感的。
一、讀懂話題,找準寫作角度
一般情況下,小學高年級的作文話題包含以下三部分內容:1.提示語2.話題3.要求。因而,指導審題時要求學生注意讀懂提示語包含的信息,并結合話題的范圍,先思考可以從哪些角度入題,確定好寫作的方向,再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選擇符合話題內涵的材料。這樣,就不容易出現離題或偏題的現象了。如,下面這個話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每當聽到這首歌,你一定會有許多感觸,往事又縈繞于心頭。請拿起手中的筆,選擇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寫下來,題目自擬,字數在500字左右。”此話題以歌詞的形示出現,它蘊含的話題內涵是“戰勝困難、取得成功”。圍繞這個主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選擇哪些材料?怎樣擬題好呢?如:1.可以寫學習方面。有的同學寫如何戰勝寫作文難、背課文難、練好漂亮的鋼筆字難。題目也擬得準確、別致,如《我與作文》、《艱辛書法路》等等。2.寫生活方面。有的同學想起了如何拼裝賽車的事,有的寫如何提高乒乓球的技術打敗對手,有的想起了一次登山的成功啟示……寫作水平比較低的同學,可以教給他們學會選擇平實的材料,如寫寫自己怎么學游泳,戰勝膽怯的困難;怎么學會騎車,不再害怕摔倒等。寫作角度、材料都確定好,再擬個好題目就不難了,如《我學會了拼裝賽車》、《乒乓球,想說愛你不容易》……
總之,審題時,關鍵要注意從提示語中捕捉信息,緊扣話題內涵,找準寫作角度,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內容來寫。
二、遵循原則,巧妙擬題
(一)限制原則
對于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而言,標題必須根據材料話題來定,也就是標題的擬訂必須切合作文試題的內涵,否則就有離題或偏題的危險。因此,在擬題時要遵循“小角度、具體化、易表達”的原則。例如“論成敗”,這個標題定位過大,則可能泛泛而談,照此原則,如以“愛”為話題,則可以從母愛、父愛、朋友之愛、動物之愛等幾個方面,根據自己對材料的把握能力,擇其一點,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寫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這樣,才能在有限的篇幅內寫出立意鮮明、內容充實的好文章。
在操作上,可在話題的前面或后面添上適當的修飾、限制或補充性的詞語,對寫作范圍加以限制,使話題由大變小,由虛變實,由抽象變具體。這樣,讓人一目了然,避免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同時,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揭示文章的主題。
(二)扣題原則
標題中盡可能呈現話題字眼或話題內涵,也就是要切合話題。例如:《誠信與做人》(誠信)、《“地球一小時”的啟示》(啟示)、《感動就在身邊》(感動)等都是扣題到了位的標題。而《生命的養料》(愛)、《走過去才是最重要的》(勇氣)《陽光總在風雨后》(失敗)《態度決定高度》(成功)等是扣住了話題內涵的標題。
(三)加工原則
話題作文提供的話題只是為我們確定寫作范圍,還不足以構成我們寫作的“靶子”。因此,我們盡可能不要直接用話題做標題,而應對它進行適當的加工,尤其可采用修辭性加工,把標題做得有情趣、有韻味、有神采,使文章錦上添花。
1.比喻與比擬式。比喻就是運用一個形象、恰當的喻體來表現主題。如《生命中的傘》(愛)、《盛開在心里的一朵花》(寬容)。比擬的實質就是把寫人的詞語和寫物的詞語互換,能夠更有效地傳達出作者的情感信息,表現出作者的愛憎。例如,《誠信“漂流記”》,我們可以把“誠信”擬人化,通過誠信巧遇“快樂”、“地位”、“競爭”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結論:沒有誠信不會長久,地位也是虛偽的,競爭也是會失敗的。
2.對比與對偶式。運用對比,表意鮮明;而對偶,則能產生音韻美,使標題顯得謹嚴。如《我誠信,我美麗》(誠信)、《心存感激,真愛永遠》(感恩)、《優勢與劣勢》(成長)《我讀書,我快樂》(讀書)等。
[關鍵詞]小學作文;思路拓展;策略
作文只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只有讓學生的獨特思維激情奔涌,作文教學才算是完成了課程標準的要求,真正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那怎樣才能真正激發起學生的獨特思維呢?
一、拓寬思路,讓文章充滿別樣的韻味
常言道:“題如一半文”,“人靠衣裝”、“文靠題裝”。比如以“感恩”為主題擬定題目。有的孩子題目新穎便能奪人眼球,材料典型定能出“奇”制勝。同時,在選材方面,孩子們能拓寬思路,從“感恩”這個大主題中組織有關材料表達交流自己的情感。其中有感恩父母的,有感恩祖國的,有感恩老師、同學的,有感恩醫生的,有感恩為學校捐資建校好心人的,有感恩創造輝煌歷史勇敢的中國人民的……多角度選材,使習作內容百花齊放,各顯特色。
二、書寫真情,讓文章充滿動人的魅力
新課標規定作文教學應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與真切體驗。俗話說:“言為心聲”、“文貴真情”。的確,真實是文章的生命,情感是文章的靈魂。只有書寫真情,才能激人心動、動情感人。
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生活積累是寫作泉源,生活充實才能抒發出真正深厚的情思來。所以,我們的作文課應向生活打開,讓美好生活本身去觸動學生的寫作靈感。孩子們,也應該用一雙敏銳的眼睛走進生活。春暖花開,用那河畔的金柳、顫動的銀鱗、輕柔的流水聲,來沖撞他們靈感的詩行。課間十分鐘的喧鬧,你追我趕的競賽,天真幼稚的爭論,師生摯友的別離,學生都能打開“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心理時空。這樣,他們在生活中捕捉美的瞬間,寫出的文章不是生病的,矯揉造作,而是處處洋溢著流光溢彩的思想浪花。
三、細致入微地刻畫細節、突出主題,動情感人
細節描寫在作文中十分重要,如果說細節是明艷的花朵,那整篇文章就是生機盎然的花園,如果說細節是海的浪花,那整篇文章就是那蔚藍奔騰的大海。作為我們教師,一定要引領孩子用細節之花點綴文章之園,用細節之浪激蕩文章之海,讓孩子們筆下涌動真情的習作充滿生命的魅力。比如作者以“感恩”為話題,讓學生們進行寫作練習。
實事求是地講,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看起來容易,但真正動起筆來卻有一定的難度,在翻閱孩子們的習作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
1、審題不清,擬定的題目與主題聯系不緊,如《文明禮節從小做起》、《讓座》、《家鄉的變化》、《做個文明禮貌的好孩子》等。針對“感恩”這個話題,擬題時必須明確什么是“感恩”,清楚“感恩”的原因,確定“感恩”對象,感恩什么,怎樣感恩,然后從小處著手,揭示“感恩”話題。可以根據感恩的對象擬題如《感恩××》,可以根據“感恩”這一中心詞補充擬題,還可以根據文章內容的中心凝煉語言擬題。
2、“感恩”這一主題表現得不夠鮮明,比如《感恩母親》的文中,一位小作者用大量的筆墨渲染了“愛”這一主題,一句“感恩”的話語也未體現。還有一位同學在《家鄉的變化》一文中,采用了對比的手法描寫了家鄉的生活水平及居住條件等方面的變化,卻沒有從“感恩”這個角度去寫,這就偏離了“感恩”這一主題。
一位三年級的學生在《感恩其實很簡單》采用先揚后抑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那如冰山下的溫泉一樣的父愛。在體會了這種父愛之后,他懂得了知恩圖報,學會了感恩。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知恩圖報,學會感恩,冬天就不會再寒冷,黑夜就不會再漫長;懂得了父愛的心便是一種感恩,讓自己過得好,讓父母過得好,便是一種報恩。我盡所能給父母留下最難忘的美好時光,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驕傲,感恩其實很簡單。為父母捶捶背、洗洗碗、給他們唱一首歌、一句話、一個心思、一個眼神、一個好習慣,對父母感恩吧!感恩其實很簡單。因為有“愛”才會感恩,“愛”與“感恩”融為一體,我們的感恩文章才會主題鮮明,扣人心弦。
3、選材構思行文方面,有些孩子不能大膽突破常規思維,人云亦云。如《感恩老師》寫老師帶病堅持上課,批改作業到深夜;《感恩母親》寫媽媽下雨天為我送傘、送我去醫院看病。這樣的素材大眾化,不能引人入勝,選材要真實、要新穎。比如:一位三年級小學生在《寫給老師一封感恩的信》中,(描述了一年級一節語文課上老師讓他去講臺認字,可是字寫得高,他夠不著,這時老師就用那雙溫暖的雙手抱起他認字的真實例子)其中有這樣的描寫:一年級的一節語文課上,您讓我們舉手的同學上講臺認字,可是字寫得高,我夠不著,這時,您就用那雙溫暖的雙手抱起我,老師,您知道嗎?當時,我心里有多高興嗎?老師,您當時真像我媽媽,謝謝您,老師!事例雖小,但卻真實感人。
一、點題目
1.開篇點題目。簡潔明了,可以使讀者從整體上迅速把握文章內容。例如佳作《家,真好》的開頭:
痛苦的時候,你會回家,用眼淚盡情發泄;心煩的時候,你會回家,讓家的溫暖驅散心中的烏云。家――融進去的是悲傷,化解出來的是快樂;家――接納進去的是難過,釋放出來的是開心。家,真好!
作者開篇點題目,運用整齊的句式將自己對“家”的感受毫無遮掩地表達了出來,為全文定下基調。
2.文末點題。可檢驗全文內容是否緊扣題旨。例如佳作《生活,使我懂得了放棄》的結尾: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15年來,生活使我懂得了放棄!為了我的理想,為了更多的人可以讀書,我必須放棄!
作者在引用佳句后點題目,干凈、明快,如豹尾勁掃,響亮有力,更似一束光芒回照全文,使題旨凸顯出來。
3.時時點題目。在行文中多次點題目,這種內容與題目反復照應的寫法,既能強調主題思想,又能突出中心線索。例如佳作《十六歲的我》,在每一段的開頭都用相似的句子點題目:
十六歲的我,告別了童真,可還保留著童心。
十六歲的我,告別了年少的懵懂,開始追求成熟。
十六歲的我,告別了花季,步入了雨季。
這些緊扣題目來寫的句子,使文章中心突出,線索明了,思路清晰。
二、點主題
怎樣才能把文章的主題表現得鮮明突出,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總結的一條經驗便是“卒章顯志”,意思是說:結尾揭示主題。例如散文名篇《落花生》,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和“議”花生三部分內容,最后自然貼切地總結出“要做外表雖然不好看,但對別人有用的人”的樸素道理,作者用這一句話,點明中心,升華主題,能夠使讀者獲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和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點話題
在寫話題作文時,同學們雖然能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但還是要受到話題范圍的限制。因此,用適當的語言點話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例如以“真”為話題的作文,作者在《真心祝福您,媽媽》的開篇,用題記“母愛,人間最真最真的情意”來點話題,文章的結尾這樣寫道:
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有賴于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多嘗試、多練習能使知識基礎不斷地擴大和加深。學生的知識越多、越牢固,產生興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隨著知識的不斷豐富和深入,興趣也就越來越濃。本學段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在“聽、說、讀、寫”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課外活動。特將進行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口語表達能力訓練活動。
如舉行了“故事會”“演講會”“朗誦會”“古詩背誦比賽”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加深對課外讀物的理解,培養學生流利講普通話的能力。就形式來說,組織FLASH故事會,即邊動畫,邊講故事,把語言和具體形象結合起來,增強直觀效果。(主要是以“環保”為話題);如開展“每日論壇”活動,讓學生輪流上臺演講,內容不限,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當眾表達的能力。
二、寫作能力訓練活動。
舉行了“作文比賽”“課外讀文”“剪報、輯報、辦報”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提高閱讀興趣,培養自學能力和習慣,還幫助學生鞏固課內學習的語文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如69班手抄報《語文小報》開辟字謎、文章病院、古詩欣賞、格言警句、優秀作文、讀書方法等欄目。幫助學生豐富知識,提高分析、欣賞能力。
三、語文講座活動。
用講座的形式介紹一些有關的語文知識。舉行了“語法講座”、“標點趣話”、“閱讀欣賞”、“怎樣寫話題作文”等活動。內容通俗、淺顯,注意了趣味性,盡可能結合學生實際舉例。
四、語文游藝活動。
舉行了“成語接龍、給歇后語找尾巴、抓錯別字俘虜”等活動。通過游藝活動為學生提供思維活動的材料,在創設解決問題的情境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邏輯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學生說話的機會,在有效的談話中發展了學生的語言。
五、存在的問題:
一、指導思想
以“一切為了師生的和諧、全面、可持續發展”為宗旨,努力構建書香校園,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努力創建“書香校園”品牌特色,促進學校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二、活動目的
1、堅持長期開展“書香校園”的讀書活動,逐步形成錢清鎮中學良好的閱讀氛圍和閱讀傳統,共同創建一個充滿書香與花香、文化底蘊深厚的校園。
2、以讀書活動為載體,組織*容豐富、數量充實,并取好富有特色的名稱,選好圖書管理員,健全班級圖書管理制度。
4、發放《中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教師推薦閱讀書目》。詳見附件。
(二)、活動實施階段:(3月19日—4月上旬)
以語文課、綜合實踐課為陣地,以班主任為主導,語文教師協助,以學生為主體,掀起學生熱愛讀書的熱潮。具體評比項目:
1、開展“與名人牽手”為內容的手抄報比賽。每班選出1份優秀手抄報,要求8k鉛畫紙,班級、姓名統一寫在標題下面。3.31由年段匯總統一交教務處。學校經評選后獲獎作品在宣傳窗展示。
(備選名人:魯迅、冰心、朱自清、、郭沫若、牛漢、巴金、沈從文、汪曾祺、蕭乾、琦君、馮驥才、林海音、端木蕻良、豐子愷、王安石、王維、李白、杜甫、陶淵明、蘇軾、范仲淹、歐陽修、茨威格、海倫凱勒、高爾基、安徒生等)
2、讀書征文比賽。每班選送2篇,每篇字數600字左右。要求打印稿。班級、姓名統一寫在標題下面。3.31由年段匯總統一交教務處。
文章主題:緊扣讀書精神、讀書方法、讀書風貌、讀書心得等,重點講述自己的讀書經歷、購書或借書的小故事,回顧讀書對自己*成長的影響,介紹在自己人生失落期間點亮你理想明燈的好書名著。以“我和書的故事”為話題,自擬文題,要求內容必須是自己的親身感受。
3、“我
的讀書名言”征集活動。每班選出5句。要求打印稿。班級、姓名統一寫在標題下面。3.31由年段匯總統一交教務處。
向全體學生公開征集自己的讀書名言。讀書名言范圍指關于讀書方面的用于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可以是自己喜歡的名人名句、古典名著的名句名段、自己制定的激勵自己的話語等,經學校評比挑選后將用于展示。
4、“好書共讀”活動。(3.22——)。
5、現場作文競賽(初一、初二年段 第五周,3月17日)
6、以讀書為主題的黑板報比賽(第7周)
(三)、評比表彰階段:(4月上旬)
1、評比各類單項獎和校級“讀書之星” ,學校表彰。
2、讀書節活動成果展示。 錢清鎮中學教務處
2011年3月17日
附:《中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教師推薦閱讀書目》
《中學生推薦閱讀書目》
浙江少兒 第4屆冰心作文獎獲獎作品集 初中卷
浙江文藝 99個成功育心的經典故事(王菘舟 著)
浙江文藝 特別的貓(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代表作)
浙江文藝 父親的榮耀(法國2*0世紀偉大作家的經典自傳小說)
浙江文藝 母親的城堡(法國20世紀偉大作家的經典自傳小說)
浙江文藝 傳記館:林肯傳
浙江教育 天氣與氣候 / 科學探索者叢書
浙江教育 地球上的水 / 科學探索者叢書
浙江教育 天文學 / 科學探索者叢書
浙江文藝 地球的故事 /【美】房龍 著 陳瘦石 胡澱咸 譯
浙江文藝 熱愛生命 /【美】杰克•倫敦 著
浙江文藝 獵人筆記 /【俄】屠格涅夫 著 力岡 譯
浙江文藝 百萬英鎊 /【美】馬克•吐溫 著
浙江文藝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蘇】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著
浙江文藝 海底兩萬里 /【法】儒勒•凡爾納 著
浙江文藝 名人傳 /【法】羅曼•羅蘭 著 陳筱卿 譯
浙江文藝
童 年 /【俄】高爾基 著 木雷 譯
浙江文藝 繁星•春水——冰心詩選
浙江文藝 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
浙江文藝 培根隨筆 /【英】弗蘭西斯•培根 著 徐樸 譯
浙江文藝 駱駝祥子•月牙兒
浙江文藝 南方有嘉木 / 王旭烽 著
浙江文藝 季羨林散文精選
浙江文藝 林清玄散文選
浙江文藝 朝花夕拾•野草
浙江文藝 吶 喊
浙江文藝 邊城 / 沈從文 著
浙江文藝 初中生必背古詩文50篇
《教師推薦閱讀書目》
《教師最關鍵的18項修煉》,《班主任最需要什么—中處教育家給班主任最有價值的建議》
《教師教育轉型研究》,鐘秉林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走向新師德》,檀傳寶等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學習:為人的發展》,鄭太年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
《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途徑》,徐斌艷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非智力因素與學習》,燕國材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教育十大基本問題》,金忠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教育尋根叢書:過去的教師》,*商友敬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課堂觀察——頓悟的藝術》,林高明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教師一定要知道的99個健康細節》,祝墡珠、陳興杰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美]杰弗里•科特勒等編,華東師大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班級生活與公共精神的養成》,卜玉華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高中作文教學,應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作為語文教師,應經常思考如何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對作文教學進行專項研究和探討,以期形成模式化的作文教學模式。
[關鍵詞]
作文;題目;積累;方法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題好一半文”。一個精巧而富有新意的題目,如同給自己秀美的“面容”巧施“脂粉”,可以成為文章的第一個亮點,會引起讀者的特別關照,能產生引人入勝、先聲奪人的效果。特別是話題作文,“題目自擬”作為一個基本原則,目的顯然是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擬出個性光彩的題目來。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就應該把擬題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指導學生會擬題,努力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
那么,如何擬定一個好的標題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重視積累
“生平有閱歷,胸中有丘壑”,只有見得多了,積累多了,才能輕而易舉地擬題。因此,平時讓學生準備一個專用本,摘錄一些好的語段的同時,注意積累各種文題的好標題,如有可能,指導學生進行分類,平時多看,這樣一來,在擬題的時候便會心有靈犀,既省時,又漂亮,何樂而不為呢?在積累時,注意引導學生分類歸納,就會形成一套好的擬題材料。
筆者把《孝心無價》《母愛如歌》《永遠的祝福》《故國風情》《珍視親情》《母親,你并不了解我》《溝通才是最好的饋贈》《生日的饋贈》等表現人性光輝的標題歸結為人間真情類;把《寂寞》《生活真快樂》《學會拒絕》《學會放棄》《接受自己》《小蟲毀樹的警示》《不怕失敗就是英雄》《感謝生活》《幸福,在一起》《生命需要贊美》《失敗也是一首歌》《感動》《感悟落差》等體現人生哲理的標題總結為人生感悟類;把《給后代一個美麗的家園》《為子孫留一片綠色》《伸出你的手,愛護我們的家》《斜陽影里話塵埃》《地球上的最后一夜》《地球的哭泣》等展現地球生態類的標題歸并為環保類;把《未來暢想》《21世紀,我自信》《西部的大車把我拉》《戰勝脆弱》《世紀新曲》《追夢》《永不絕望》《不經歷風雨怎見彩虹》等闡揚人生追求的標題概括為志向理想類;把《忠誠是生命的帆》《紅色冰凌花》《玻璃心》等揭示優秀人格的標題化歸為美德類;把《戲說書生》《我真想有病》《走進互聯網時代》《網戀》《孩子吃“苦”太多了》《學會像你那樣思維》《耐得住平淡》等呈現社會生活、個人學習的標題歸類為學習生活類。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通過一定量的積累歸納,大腦中有了各方面的標題,在擬題時,就會得心應手,很容易擬出好的標題來。
二、注意方法
要想擬定引人入勝的標題,僅有大量的積累也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方法指導,讓學生明了擬題方法的種類和技巧,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擬題方法的指導過程中,可以按照“擬題的特點系統歸類”和根據”具體的材料或話題”進行講解。
筆者所說的系統歸類法是指把使用特殊表現手法擬寫的標題規整為一類的分類方法。筆者把這種分類法概括為十一種情況。
巧用比喻、擬人、對偶、頂針、夸張、借代等修辭格來擬定題目,就使得標題形象傳神,增添色彩。如比喻式:《我心如雪》《他們都選擇了明月》《生命如夏花》《往事如歌》《心靈馬車》;對偶式:《躺著讀書,站著做人》《榜上無名,腳下有路》《無愧于天,無愧于心》;擬人式:《誠信出走》《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落淚的風鈴》《陽光很活潑》;頂針式:《讀書樂,樂讀書》;回環式:《“假治”怎能“治假”》等標題,是為第一種情況“巧用修辭增色彩”。
精妙地引用一些詩詞文句、名言、歌詞、熟語、廣告語等做標題,不僅可以使讀者“一見鐘情”,還醒目、上口,極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讀起來也會韻味無窮。如引用詩文式:《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感時花濺淚》《近水樓臺先得月》《淡妝濃抹總相宜》;名言警句式:《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滿招損,謙受益》《有錢難買幼時貧》;引用歌詞式:《風中有朵雨做的云》《問世間情為何物》《讓我輕輕地告訴你》《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引用俗語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條條大路通羅馬》等標題,是為第二種情況“精妙引用韻無窮”。
使用“嫁接”手法,也就是把本屬于甲的東西嫁接到乙上,從而產生一種錯位效應,這樣擬出的標題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如《美麗的分歧》《警惕精神“滑坡”》《不要讓精神“斷層”》《風景的“零售”與“批發”》《校園“經濟危機”二三事》《筑心靈的“馬其諾防線”》《對公款吃喝掛“黃牌”》《青春暢想曲》等標題,是為第三種情況“大膽嫁接趣味生”。
對現成的大家都熟悉的名言警句,歌詞、廣告、民間俗語等稍加改造,推陳出新,或增刪或變換個別詞語,翻出新意,這樣擬題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達到耐人尋味的效果。譬如《老虎屁股也摸得》《破罐子也不能破摔》《若為人故,誠信不可拋》《愛是怎樣煉成的》《沒有“異想”哪來“天開”》《近墨者未必黑》《順境也能成才》等標題,是為第四種情況“推陳出新有新意”。
有些文章的內容常常涉及其中因素的關系,這時,我們可以借用數學上的公式擬題,將有關意義上的事物聯系起來,這類擬題醒目別致,能使讀者產生新穎感。如《1+2≠3》《7-1=0》《家長+老師=天羅地網》《課堂+作業=泰山》《記憶≠智慧》《一場考試+一個分數=一根繃緊的弦》等文章標題,是為第五種情況“借用公式醒人耳目”。
把兩種性質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或是把前后矛盾相對的事物連在一起擬題,這類擬題引人深思,留有懸念。如《吝嗇鬼“慷慨解囊”》《我們窮得只剩下錢了》《富有的乞丐》《沒有個性就是最大的個性》《有“理”也會“寸步難行”》《痛苦也只是一種精神》《感謝對手》等標題,是為第六種情況“正反并用留懸念”。
把性質或結構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并列使用標題,顯得整齊有力,使讀者感到一種內在的氣勢。如《智者愚者》《那山那月那人》《親情友情故鄉情》《圓形生活思維》《我的祈愿,我的愛》《一毛錢與誠信》《你的歲月,我的記憶》《孝心愛心》等標題,是為第七種情況“多項并列增氣勢”。
用虛幻法把世上不存在的事物用在標題上,這樣會產生一種奇特的效應,引發讀者的思考。如《與死神對話》《行走的風景》《夢中的約會》《愛因斯坦復活之后》等標題,是為第八種情況“虛幻生奇引思索”。
以設問或反問的形式擬題,這類標題往往蘊含深刻的道理,容易引發讀者思考。如《誠信是什么?》《什么是美?》《這個世界怎么了?》《告別痛苦,行嗎?》《我是誰?》等題目,是為第九種“巧出問題孕哲理”。
用一句能表明觀點的話來充當標題,有統率全文的作用,這是議論文的一種擬題方法。如《黃河需要誠信》《寬容是陽光》《語言,溝通的基石》《多思出智慧》《“禮”尚往來,弊大于利》等題目,是為第十種“明確觀點總領全篇”。
有些文章抒情性較強,那么創設標題時就應該多使用既質樸又動情的語言,深刻體現出作者的情感態度,讓讀者產生共鳴。如《媽媽,我選擇你》《祖國啊,親愛的媽媽》《老師,我多想對您說……》等標題,是為第十一種“深情呼喚真情”。綜合來看系統歸類法的好處是學生易于模仿或創新,使所擬標題亮麗醒目。
擬題方法指導的另外一種方式是就具體材料或話題來巧擬題目。下面結合示例,來加以分析和解釋。
材料:有個孩子,伸手到一個裝滿榛子的罐子里去,他盡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子,當他把手收回來時,手卻被罐口卡住了。他就不愿放棄榛子,又不能把手收回來,不禁哭了起來。一個旁觀者對他說:“如果你只拿一小半,你的手就很容易地拿出來。”
貪是大多數人共有的毛病。有時候,如果我們只抓住我們想要的東西不放,就會給自己帶來壓力、痛苦、焦慮、不安、甚至毀滅。特別是現代社會,有一些人變得越來越貪,什么都不放棄,結果卻什么也得不到。
請以“放棄”為話題,聯系實際進行作文。
要求:1.主題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
此則材料不難以理解,而且話題已給,主題很容易確定。那如何來寫標題呢,以這篇話題作文為例,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擬題。
方法一,借用式即直接借用話題“放棄”。這種方式很簡單,也很便捷,但不能展現個性特征。方法二,添加式即在話題前后添加詞語,把話題包裝起來。這樣,既能使題目的意向更加明確,也可以使題目的內涵更加豐富。如前添加式,《學會放棄》《善于放棄》《人生需要放棄》《有一種智慧叫放棄》等題目。如后添加式,《放棄之后》《放棄也是一種美麗》《放棄是豁達》等標題。如前后添加式,《在需要放棄的時候》《關于放棄的思考》《也許放棄就是機遇》《不把放棄當做怯懦》等。方法三,隱含式即不用話題,而將話題的含義加以闡發、引申、拓展,已構成隱含話題的題目。采用這種方式擬題,難度雖然很大,但比較自由靈活,更能體現創意。如《請松開你的手》《不要害怕失去》《學會擺脫困境》《抓住的并非都是幸福》等。
總之,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擬題,都要力求準確、鮮明、醒目,使文章擬題具有魅力,這是擬寫文章題目的標準和要求。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更應該教會學生擬寫題目的方法,強調積累也更應該鼓勵學生去嘗試、去挖掘、去創新。只有用功在平時,臨場發揮才從容。
[參 考 文 獻]
[1]王愛娣.對2011年高考作文試題的冷思考[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1(8).
一、文學鑒賞作用
經典美文最主要的藝術特點就是藝術形象的生動性與文筆的優美性。故此,閱讀教學經典美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我首先引導學生用視覺去觸摸與感知充滿童趣的藝術形象“我”、善于編造美女蛇故事的藝術形象長媽媽、教給“我”雪地捕鳥技巧的藝術形象閏土的父親、略帶迂腐卻嚴厲且是“本城極方正,質樸,博學”的藝術形象壽鏡吾先生。其次,引導學生用誦讀的方式品味“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等句式的整齊美、節奏美、音樂美等。再次,引導學生從修辭的角度品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等語言的生動美、形象美等。然后,引導學生從煉字的角度品味“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中“掃”、“露”、“支”、“撒”、“系”、“牽”、“罩”的用詞準確等。最后,引導學生啟動豐富的聯想思維與審美思維等誘發其特定的審美情感,以此達到激發學生愉悅的審美體驗之目的。
二、素材積累作用
素材是構建文章的基石。入選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諸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經典美文,不僅是作者對美的事物、美的情感的追求與作者聰明才智的結晶,還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極為豐富且非常適合初中學生寫作的素材,如此,正好彌補了初中學生在寫作訓練過程中經常遇到的素材不足的缺陷。 筆者認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至少為學生開展寫作訓練提供了下列諸多寫作素材:1.課文第二段中提供的描寫夏天景物的素材:“不必說碧綠的菜畦,……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2.描寫充滿兒童生活趣味的素材:在百草園翻斷磚捉蜈蚣與斑蝥、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迫使其放屁與噴出煙霧、因為想拔到像人樣的何首烏根而弄壞泥墻、摘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的覆盆子”、夏夜里聽長媽媽講赤練蛇的故事并由此感到“做人之險”、冬天拍雪人塑雪羅漢捕鳥等。在三味書屋讀書時,在其后面的園子里“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捉了蒼蠅喂螞蟻”、“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畫畫兒等。對于上述素材,同學們只要在閱讀時加以內化,寫作以“夏景”或者“童趣”為話題的作文時,便可以直接移植到作文中。
三、寫作示范作用
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下水作文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難免會出現粗制濫造等不盡如人意之處。而入選語文教材中的諸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經典美文則可以為學生直接提供文質兼美的示范資源。故此,我們如果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與課堂寫作示范有機結合起來,則會起到極好的作文訓練效果。比如,我們可以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寫作范本,從下列幾個方面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
1.景物描寫類的仿寫:主要仿寫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對百草園夏季景物的描寫。可以將仿寫的話題換為“春景”或者“秋景”或者“冬景”等。
2.句式仿寫:引導學生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造一個句子,體味這種句式所蘊含的豐富內容。
3.人物動作仿寫:主要仿寫冬天雪地捕鳥一段,學習動詞的準確運用。
4.人物肖像描寫:學習文中對壽鏡吾先生外貌、語言、神態等的描寫方法。寫一段話:主要描寫班級中某個老師或者同學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文中不準提及被描寫者的姓名,寫好后依次在班上大聲朗讀。被同學們猜中所寫之人者即為佳作。
5.學習本文布局謀篇的技巧:將文章內容按時間順序分為二個部分,中間用過渡段承上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