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43:4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傷感的詩,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3、丈夫貧踐應(yīng)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4、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5、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6、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7、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8、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9、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10、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1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1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13、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14、當(dāng)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15、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16、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17、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18、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dāng)中。
19、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fēng)過楚城。
20、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21、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22、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23、別有相思處,啼鳥雜夜風(fēng)。
24、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馀年。
25、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26、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27、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云,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
28、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29、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30、年年負(fù)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31、荷笠?guī)标枺嗌姜殮w遠(yuǎn)。
32、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33、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34、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35、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
36、且復(fù)穹廬拜,曾向藁街逢。
37、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
38、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39、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40、遠(yuǎn)樹帶行客,孤城當(dāng)落暉。
41、陽關(guān)萬里道,不見一人歸。
42、謝亭離別處,風(fēng)景每生愁。
43、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美景虛設(shè)。
44、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45、虜騎聞之應(yīng)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46、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xiāng)輕別。
47、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
48、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yuǎn)山長。
49、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xiāng)亦可哀。
50、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51、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52、輪臺九月風(fēng)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
53、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54、奈何今之人,雙目送飛鴻。
55、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56、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57、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58、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59、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60、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61、細(xì)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62、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63、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64、薄衾小枕涼天氣,乍覺別離滋味。
65、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66、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67、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68、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69、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70、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
71、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
72、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73、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74、自別后遙山隱隱,更那堪遠(yuǎn)水粼粼。
75、斷送一生憔悴,只銷幾個黃昏。
76、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77、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78、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淼茫。
79、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80、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81、惟將永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82、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83、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84、只應(yīng)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85、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
86、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87、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88、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89、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jié)。
90、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
91、相逢一醉是前緣,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
92、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
93、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94、唯有相思似春*,江南江北送君歸。
95、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賢。
96、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97、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98、年年送客橫塘路,細(xì)雨垂楊系畫船。
99、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100、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101、自河南經(jīng)亂,關(guān)內(nèi)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
102、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103、背燈和月就花陰,十年蹤跡十年心。
10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105、流落征南將,曾驅(qū)十萬師。
106、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
107、人間別久不成悲。
108、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現(xiàn)今,流行傷感,人們好像對傷感這兩個字有了全新的認(rèn)識,什么傷感網(wǎng)名,傷感個簽,傷感句子,傷感說說,傷感日志也大受歡迎,就連小學(xué)生的網(wǎng)名也是傷感的,非主流的,五花八門的傷感。
其實傷感的人,往往不會把傷感透露,那些一天到晚表現(xiàn)出傷感的人在我看來,也大多不是真的傷感。
如果你還年輕的話,請好好想想,你沒有經(jīng)歷什么風(fēng)雨坎坷,也沒有受過什么心靈傷害,何來傷感?如果是真?zhèn)校怯趾伪匕炎约旱膫性V說給別人聽呢?這不等于撕傷口上的疤嗎?
那些傷感的網(wǎng)名也不一定好聽,我不由得發(fā)出感嘆,現(xiàn)在連小學(xué)生的網(wǎng)名也有的是傷感情侶網(wǎng)名,傷感?真的好嗎?要是喜歡好聽的網(wǎng)名,陌陌這里也提個建議,可以取一些唯美的詩句或者散文里短些的優(yōu)美句子,至于符號,我認(rèn)為也不要太花哨,句號,頓號什么的夾在網(wǎng)名后面也挺好看的,如果要讓別人覺得你有氣質(zhì)的網(wǎng)名,我建議你清風(fēng)慕竹、或者那些唯美的成語如果你喜歡傷感網(wǎng)名可能有些人要說,我就愛傷感,那你可以聽聽傷感的歌,看看傷感的詩,看看傷感的名家散文,總會比那些“傷感”充實的多。
六年級:陌雨
你喜歡聽雨嗎?在有雨的日子里,不妨聽雨。站在窗前,仔細(xì)聆聽雨的聲音,聽春雨的輕緩;聽夏雨的猛烈;聽秋雨的詩意;聽冬雨的深沉。而我,就好像這四個季節(jié)不同的雨一樣,同時擁有著不同的性格——
我喜歡在柔柔飄灑的春雨中奔跑,任由一縷縷地長發(fā)在雨中飛舞,似乎全世界都只有我一個人一樣無拘無束。當(dāng)洋洋灑灑的細(xì)雨漸漸停息,那柔和的陽光會露出笑臉,我喜歡陽光那暖暖的味道,熟悉而又美好。
……·
這一切都是那么的輕緩柔和,正如我的性格。
我喜歡在晴朗的日子里河與朋友一起嬉鬧、歡笑。似乎那樣才是傾泄所有歡樂的方法。我喜歡在四周無人時盡情的叫喊,每當(dāng)聽到自己的聲音在空中回響,心中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暢爽!媽媽總愛說我不像文靜的女孩子,只是誰能懂,那只是我發(fā)泄的表面呢?
……·
所以,我有時就如猛烈的夏雨一樣,活潑男孩子氣!
我喜歡在下著秋雨的日子里彈鋼琴。淅淅瀝瀝的秋雨仿佛一位多愁善感的詩人。而我的心,似乎被絲絲的秋雨浸濕,,會有一種莫名的傷感涌上心頭。曲子也被我彈奏的夾帶著絲絲的凄涼。我也喜歡讀那些優(yōu)美傷感的詩句,那些詩句把我?guī)У搅肆硪粋€境界,閉上眼,回味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該是怎樣的一種經(jīng)歷呀?我只能品味!
……
秋雨的詩意與傷感將我往日的稚嫩一洗而空,將我也變成了多愁善感的詩人!
冬雨的深沉無疑是我思想的另一種境界,我要思考人生,品讀生活。魯迅先生一句有一句的這里將我拉入了沉思的深淵。有一位作家曾經(jīng)說過: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悲劇。那么,生活與我們所說的人生到底所謂何物?我要思考。
……
所以,深沉的冬雨將我的性格變得成熟起來。
“花開花落花滿天,情來情去情隨緣。雁去雁歸雁不散,潮起潮落潮不眠。夜深明月夢嬋娟,千金難留是紅顏。若說人生有苦短,為何相思難剪斷。”這是一首絕妙的藏字詩,好就好在句句藏字,而且前六句都是典型詩歌意象和題旨的概括,所藏八個字為“花來雁落,夜靜(金)人思”,古典詩歌還真是常常借花鳥傳情,靜夜燃起相思意。在古代詩人的詩歌中,花作為一種情的象征,作為一種人生的象征,也作為一種志趣的象征,往往為詩歌增色,為詩人撐腰。一首詩能夠成為經(jīng)典,除了有本身的情感因素而外,往往需要像“花”這樣的意象來點綴渲染。
文人們畢竟是多愁善感的一族,離別客居,夜靜影單,總免不了要滋生一些異地的相思,別離的兒女情腸。“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是晏幾道名篇《臨江仙》中嵌入的翁宏《春殘》中的句子。晏幾道何等人物,他的詞作不缺乏經(jīng)典語句,何以要到別人的詩歌中摘錄語句來裝自己的門面呢?因為這兩句詩實在太好了,一個傷感的人在落花之前,眼見的燕子雙雙對對,飛鬧于微雨之中,哪能不勾起心中對于心上人的思念呢?晏幾道的艷詞對于情感的渲染,不僅沒有因為這樣的轉(zhuǎn)引而遜色,反而因為有這樣經(jīng)典傳神的詩句增添了無盡的遐想。“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向豪邁奔放的詞人辛棄疾寫的《青玉案.元夕》中的詞句也少不了因花而起的感傷,春天時節(jié),夜晚突然催生的那千樹萬樹的花,本來是一種美景,但因為傷心人在眼前,反而生了愁情。“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這本是《續(xù)傳燈錄 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中的句子,應(yīng)該屬于佛家禪林用語,看來是少了許多人情世故,但它一經(jīng)唐伯虎引入自己的詩中,就有了情場失落的無限傷感。落花不僅渲染愛情的苦悶和憂傷,詩人們也用來烘托朋友離別重逢的凄涼。杜甫在《江南逢李龜年》中寫道:“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風(fēng)景雖好,相逢何貴,可惜杜甫李龜年相逢的地點不是京城長安,而是遠(yuǎn)在天涯的江南,這其中有相逢的欣喜,卻又因為欣喜而惹起了遠(yuǎn)離京城流落天涯的苦痛。
花因開而美,因落而悲,但是無論花開花落,總能勾引起人們心中那纏綿的愁緒。在文學(xué)作品中,花往往成為渲染人物內(nèi)心悲苦的絕佳的事物,有它在,你少不了對人物內(nèi)心憂傷的體察。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正是借花這種獨特的引子,牽引出林黛玉那瘦弱軀體中的全部傷感來的。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絮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依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天盡頭,何處有香丘?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林黛玉本是一個嬌弱的女子,又多愁善感懂些詩文,還于賈寶玉有著那前世結(jié)的情債,偏偏又是上天安排的一場虛幻的戀情,大地春回,落花飄飄,林黛玉哪能忍受得了內(nèi)心情感的千般煩擾呢?一個沒有真實生活體驗的作者,恐怕也寫不出這么濃重的因花而起的惆悵與悲傷來,現(xiàn)實的曹雪芹恐怕也是一個花癡,一個情種了。“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應(yīng)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崔護《提都成南莊》一詩寫出了人與花之間的實情,花因人而生情,人因花而傷感。隨你多么剛強鐵骨的男兒,花開花落之時,免不了睹物思人,更何況那些嬌柔的弱女子呢?即便不會惹你個相思病,也會將你折騰得“綠肥紅瘦”。
也有不會悲傷的花,但這樣的花往往成為詩人一種人生品質(zhì)的象征。“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筆下的,承載著他心靈的純正,人格的高尚。因他這一用之后,便再也不用來表達(dá)內(nèi)心的傷感情緒了,因陶淵明而清高,而絕塵了。“小樓一夜聽風(fēng)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南宋詩人陸游到了晚年似乎也少了些須慷慨,在經(jīng)受了仕途的坎坷,人生的無常之后,他終于有了難得的清凈與閑適,杏花在《臨安春雨初霽》中有了風(fēng)雨之后的平和與冷靜,這對于人生志趣一向高昂的陸游來說,實在不易了。
花之為物,本身也是一道美景,有花的世界多了一些芬芳,多了一些絢麗。“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好個夏日的美麗風(fēng)景圖,“萬綠叢中一點紅”,在陽光的照耀之下,更顯出它的嬌媚和燦爛來了。“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宋代詩人釋志南《絕句》中的這兩句詩,你看不出一絲淋雨的狼狽與凄涼,反而能品味出置身春風(fēng),閑步田園的愜意來。
花因季節(jié)而開,人因花而生情。然而不同的人,他對于花的感受又很不一樣,不同的花又往往勾引出詩人們不一樣的感觸來。花開花落,人亦隨著它而喜而悲。花點綴了詩歌,也豐富了我們燦爛的民族文化。
雖然我學(xué)會上網(wǎng)的時間并不長,可也曾經(jīng)有過整天泡在網(wǎng)站論壇上,干些口水吹捧勾當(dāng)?shù)幕奶平?jīng)歷,而神圣的詩歌,卻仿佛成了被我荒廢的一塊田園。本來照我這個年紀(jì),又特別喜歡詩歌,就應(yīng)該不吝筆墨,有空了該下大功夫的,不但要寫得好,而且還要寫得多,可我總是在無意間就把自己給慣壞了,想到這些,我真的感到很羞愧!
我是一個七尺男兒,冷硬的外表下,也深藏著一顆火熱沸騰、多愁善感的心。有時候看書或看電視,碰到那些傷感的情節(jié)與畫面,我仍然會被感染,流下傷心的淚水來。雖然更多的時候,我表現(xiàn)得陽光而開朗。其實,一個人的內(nèi)心與外在的自己是有很大差距的,有時候因了外界因素的影響,也許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自己吧。
在這里,我很想告訴朋友們,這個紅塵熙攘的世界正因為有了詩歌,所以才會變得這么可親可愛。但這個想法我卻始終說不出口,因為如今是全民寫詩,而真正神圣的詩歌卻難覓其蹤跡,或者說詩歌佳作太少。事實上,我也一直在懷疑自己寫的那些東西是否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詩歌。我始終覺得,詩歌創(chuàng)造、挖掘了人們內(nèi)心的愛與真誠,也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溫暖美好的那一面,所以有感動的人,就一定能寫出好詩歌。
一直以來,我都想好好地寫一首篇幅很長、具有很大包容性的詩歌,來渲染人性的美好、愛的力量、理想的純粹和高尚……可常常事與愿違,不免心生惆悵,自暴自棄。有時候我都覺得自己殘忍,在筆下把那些生活真實血淋淋地剖開來,交給讀者。雖然我是真誠的,但依然心里忐忑。在我已有的那些作品中,我總是在長長短短的詩句間用自己坎坷的經(jīng)歷撕扯著世界,把人生不斷推向絕望的境地。比如《我的自白》系列,《病》,《懷舊是傷》,《人生有淚》,《死后三十年》,《蒼天到底埋沒了誰》,《我生在缺乏真情的年代》,《蒼涼人生》,《這些年,我沒有痛快地活過》,《我只是傷感》,《活出人的滋味》,《孤獨的世界沒有方向》,《失敗讓我驚異》等等。其實,我并不愿意這樣剎風(fēng)景,要掃大家的雅興。在骨子里,我一直都喜歡抒寫那種大氣雄渾、陽剛高拔的詩歌。所以當(dāng)筆下低沉的情緒在詩意的彌漫中像一堆濕柴禾的時候,我的心靈始終是疼痛而多雨的。
我經(jīng)常會感動于那種平凡但溫暖的詩歌,經(jīng)得起歲月滌蕩,在平淡和溫厚中,綻開人世間最美的花朵。我一直想把這種感情書寫出來,沒有轟轟烈烈,沒有跌宕波折,只有踏實和不離不棄的信念。我相信,平淡和永恒才真正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但社會轉(zhuǎn)型期的匆忙與慌亂,導(dǎo)致泥沙俱下,使人們寧靜的心靈也普遍跟著變得浮躁起來。在大小論壇上,我時常會讀到一些快餐式的詩歌。或口語,或晦澀,或拖泥帶水,或不知所云……他們很快地制作詩歌,又很快地被丟棄,然后再制作再被丟棄,詩歌在他們的手中就像破抹布一樣,被任意地揪扯,任意地堆放,甚至很多人僅僅是為了驅(qū)逐寂寞而隨意“照貓畫虎”、生搬硬套。對此,我感到有些愕然。詩歌在他們的眼里,是可以隨便涂抹的玩意,隨便涂抹,隨便覆蓋。當(dāng)詩歌在他們手中變得輕率時,也正是詩歌走向悲哀的時候,這無疑是一件讓詩神蒙羞的事情。
詩歌的可愛與神圣,是因為她在人們靈魂如水的時候,形象地再現(xiàn)了飛揚的神思、悸動熱血。當(dāng)詩人投入地寫詩時,他的眼睛總是亮閃閃的。我喜歡看到那樣的眼神。因為他們的眼神會讓人感到溫暖,讓人感覺到空氣里彌漫著甜絲絲的芬芳。
在寫詩過程中,詩人易動的心靈似乎更愿意付出自己的心智,似乎更容易知足,也似乎比平時有了更加堅韌的力量。即便寫得很苦,守望著那些已經(jīng)看似沒落、絕望的詩歌雜志。可他們愿意在熱愛詩歌的深情中那樣苦著自己。他們的世界往往充滿了荊棘,行走在其中即便腳下鮮血淋漓,臉上卻始終有著恬淡而寧靜的笑容。
我不得不感動于這樣的詩人。
我多么希望,所有執(zhí)著、善良的詩人,在每一個春天到來時,都能被夢想成真的幸福所眷顧。祝福普天下的詩人們,2008:幸福到家!
傷感死痛苦的煩惱,傷感是落寞的無奈。
然而換一種角度來說,傷感又是極其美麗的,美麗得如同一枚青青的橄欖。
打開思想之窗讓清新的風(fēng)吹進來,整理一下絮亂的思緒,放飛心靈的白鴿,然后才徹底明白:
已經(jīng)擁有的,不一定是刻骨銘心的;
不能擁有的,也許才是你的真愛·······
如果你是一個思想感情麻木的人,就不會有這樣的體驗了。
親愛的,如果我能夠擁有你,和你在一起,我會感謝天,感謝地,我會珍惜你,給你幸福和甜蜜
如果無緣和你生活在一起,我會默默地祝福你,把傷感深深地埋在心底,把我洋溢著最美好的詩句奉獻給你!
面對落花流水,秋風(fēng)夕陽,也許我會感嘆對這個世界更加充滿眷戀,不是因為懼怕死亡,而是因為這個世間有你·
為什么人們有時獲得一份真愛,苦苦地追求,到頭來卻弄的彼此傷痕累累,甚至陷入泥沼,因為有一種社會現(xiàn)實存在,這時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
親愛的,讓我們含淚微笑好么?就像“蒙娜麗莎”一樣迷人,燦爛!讓我們彼此默默地深情的凝視好么?或者緊緊地握住彼此的雙手,緊緊地?fù)肀б淮巍1舜说酪宦曊渲兀酪宦暺桨玻缓笙裢R粯樱舜搜刂髯缘纳钴壍狼靶校鸩阶呦虺墒旌蛨远?
曾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的一段句子:
有一種感覺在失眠的時候,才承認(rèn)是“相思”;
有一種緣分在夢醒的時候,才相信是“永恒”;
有一種目光在分別得時候,才看見是“眷戀”;
以前,在我們才剛剛上六年級的時候,還互相不認(rèn)識,但是,他愛寫詩,我愛寫小說,“臭味相投”似的,就聚在了一起。
我是個追求完美的人,竟然也想學(xué)學(xué)他作詩,于是,我徹夜查資料,找到了寫詩的秘訣后就匆匆忙忙的趕了一首詩交給了他。
在他充滿驚訝的目光下,我不好意思的絞著雙手:“是不是寫的不好啊?”
他搖搖頭。第二天,就買了一個筆記本,在扉頁上寫著:“讓我們一起創(chuàng)作出最華麗的詩篇吧!”
我含笑著點點頭。
那時候,我們是最好的知己。
新的學(xué)期開始了,他對我冷淡了許多。一日,我深呼吸拿出一個本子對他說:“xxx,能不能幫我看看我寫的詩啊?”
他望著我,冷冷的說了一句:“不!”
他不知道,他的那一個“不”字,把我對他僅存的一絲希望的心,撕了個粉碎!
他不再讓我看他寫的詩,一日,我偷偷的看了一眼,震驚了:他寫的詩的題目,以前雖然是傷感的,但是在傷感中隱隱有了一絲絲的希望和陽光,而這個呢?凈是些“叛逆、面具”什么的,那個充滿希望的他去了哪里呢?那個擁有這蓬勃生氣的他去了哪里呢?
“xxx,為什么我們生活在一個世界,我們是同樣的年齡,同樣的年級,為什么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呢?”我裝作不在意的問他,這樣的問題,我問了不止一次了。
“……”他不說一句話。
我表面裝作平靜,可是眼睛里卻是濃濃的化也化不開的憂傷,為什么?為什么呢?知道嗎?為了讓你開心,我曾經(jīng)在書店里逛了整整一個下午就是想找到一本《作家教你寫詩》的書!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最好地體現(xiàn)了聞一多新詩“三美”(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原則。幾乎所有的教學(xué)參考書和網(wǎng)上的教案,都認(rèn)為這首詩在選取意象上別具匠心,和康橋這個地方及其美景告別,卻避開了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等這些人間煙火。詩歌寫得很美,有一種淡淡的憂愁,這種淡淡的憂愁很能引起人們的共鳴,所以這首詩能夠得到眾人喜愛。
這種說法是不錯的。作為離別詩,不憂愁是不可能的。那些整體情感基調(diào)憂傷的詩我們且不去說,就是那些所謂積極向上的離別詩,也有憂愁、傷感的意味。比如唐朝詩人高適《別董大》中的“千里黃云白日醺,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此景雖壯,但也免不了悲。再如唐朝詩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前路迷茫,宦海飄泊,心中的憂愁傷感自不待言。當(dāng)然,這兩首唐詩之所以千古傳誦,是有他們的獨特之處的。高適對朋友董大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是對朋友的勉勵,也有自勉的意思,在這種自勉勉人中間,一種對前途未來的自信鼓舞著他們,也鼓舞著讀詩的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認(rèn)為,朋友之間的心靈相通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空間距離的,所以在離別的時候,沒必要弄得哭哭啼啼的。
在《再別康橋》中,詩人把河畔的金柳說成是夕陽中的新娘,讓人想像她的美麗;因為軟泥上的青荇在水底招搖,詩人也甘愿做柔波中的一條水草,這樣寫依依不舍的情感,很具體,很個性;那如虹似夢的潭,自然勾起了詩人尋夢的沖動和行動;想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又不能,因為夏蟲也為我沉默,因為詩人想悄悄地離別。清詞麗句抒發(fā)著淡淡的離愁,確實能打動人心。但如果僅此而已,那么《再別康橋》不過是一首一般優(yōu)秀的詩歌,她會淹沒在大量同類詩歌的之中。
那么,使得《再別康橋》成為《再別康橋》、徐志摩成為徐志摩的獨特性在哪里呢?上面所說的確實有了一定的個性,但在情感方面,和其他同類詩的共性更多。詩歌第一節(jié)中說“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點明離別主題,可是到了最后一節(jié),詩人有了變化,“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詩人對康橋情深一片,一剎那間產(chǎn)生了帶走康橋云彩的癡想。但康橋的云彩,康橋美好的一切景物,是詩人能夠帶走的嗎?如果詩人說:“我揮一揮衣袖/帶不走一片云彩”,情調(diào)就偏于消沉。既然康橋的云彩和美好的一切景物都是帶不走的,那何不順?biāo)浦郏纱嗖粠ё撸屗齻兒煤玫卦诳禈蛎利愔谠娙说男睦锩利愔⑶易窇浿禈蛞煌樯睿瑓s又不苦苦糾纏,因為有了如此通透的想法,所以詩人能夠浪漫灑脫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不憂愁不傷感不是離別,不灑脫不浪漫不是徐志摩,這是《再別康橋》能夠獲得大量讀者喜歡、尤其是讓一些女性讀者傾心的原因所在。
湖南省瀏陽市官渡鎮(zhèn)瀏陽第四中學(xué)(410304)
寄情 倪爾
為什么離別一定在黃昏?為什么傷感一定有陰雨?
我總是把離別想得太苦,所以總是希望斜陽余暉能夠回應(yīng)一下自己的思念以慰藉那種失去的空虛。而傷感,也只有在雨天,才能讓人辨別不出淚水與雨水,才能讓下著暴風(fēng)驟雨的心得到一種共鳴。而正是這種理解,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在古人的詩中感受到了夕陽下折柳送別的凄美,一次又一次地體會到了一種深沉抑郁的厚重。
也許,這種帶有主觀主義的寄情才把那種傷感削減了。
人的情感不會像瓜蔓那樣,一下子竄將起來,一下子又枯萎下去。那些心中的情愫,總會纏綿久久不肯離去——或者是悲,又或者是喜。在心靈的祭壇前,我們就像蹣跚學(xué)步的孩子,摔那么一跤的時候,痛快地哭一下,沒人的時候不會哭得很久,而當(dāng)我們見到一個可以依賴的人后,就哭得酣暢淋漓了。或許正是因為有了心靈的依靠,才至于情感的抒發(fā)如此盡興吧。
有時候,一紙書信,就把記憶鎖回了記憶的門檻。信,那種古老的通信方式,給人的驚喜卻是任何另外一種方式所不能代替的。等,遠(yuǎn)方朋友的來信,就算只有短短的幾百字,也能夠讓人感動很久。在明亮的燈光下,一個一個字地品味,細(xì)讀,那種心中的波瀾起伏,那種熱淚盈眶的沖動,是這樣的讓人欣慰。
其實,一紙書信的重量有多重?只是我們把思念寄托在它身上,所以那一紙黃頁也就重了,就承載起了我們厚重的情。
也有試過吧,在夜的深處,靜靜地聽著那一首首樂曲。一個個音符,就把我們的思緒帶到了海邊,去聽,海哭的聲音;有時,就去到森林的濃蔭下,去聽,鳥的歌唱;或者,到花 海海,去聞花的馨香。就如同身后,有一雙天使的羽翼,張開著呵護著你,呵護著自己柔軟的心……音符的飄動,把心靈的塵濾盡了。
也正是因為懂得寄情,我們才不至于被內(nèi)心的情感俘獲。
或許,我們更應(yīng)該很好地利用,不要讓心扉充滿傷感,而黯淡……..
關(guān)鍵詞:《紅樓夢》;意象;花;悲劇
在《紅樓夢》中,“花”意象有著廣泛的運用,大量的鮮花在詩詞中出現(xiàn)并用來比喻人物,這在黛玉的詩詞中體現(xiàn)的最為典型。通過對黛玉詩詞中的“花”意象的探析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借黛玉詩詞展現(xiàn)“花”凋謝之后的悲傷,并就此向更深層次延伸,使“花”與大觀園里眾多女子的命運緊密相連,以“花”來預(yù)言眾女兒們的人生悲劇和命運悲劇。本文有意選取了“桃花”“海棠花”和“”這三種意象來探析其中所展現(xiàn)出的悲劇意蘊。
一、桃花――眾女子紅顏薄命的悲情預(yù)言
《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詩詞共有25首,其中出現(xiàn)“桃花”意象的詩詞主要有兩首,即《葬花吟》和《桃花行》。通過對這兩首詩進行探析可以發(fā)現(xiàn),詩中的“桃花”只為展現(xiàn)一種飄零。
(一)《葬花吟》――眾女兒悲劇命運的凄慘預(yù)言
《葬花吟》是一首送別青春的詩,它文辭優(yōu)美富有節(jié)奏,不僅勾勒出一個飽含著傷感氣息的暮春圖景,而且表達(dá)出了黛玉對人生和命運的體悟,發(fā)自肺腑,字字血淚。“花謝花飛花滿天”,作者以飄落的桃花開頭,勾畫出了一個既美好又悲傷的畫面。隨后又將桃花與閨中女子相連,桃李明年可以再發(fā),只是閨中女子早已不在了,暗示出花就是人,人就是花,透露出出閨中女子對愛情的哀怨。人終有一死,倒不如用錦囊收住尸骨,用一g凈土“掩風(fēng)流”,這里飽含著對生死哀樂的思考,人生當(dāng)中苦多于樂,待繁華落盡,你我也將似這落花一般,化作枯骨埋入荒山。整首詩寫到這里已經(jīng)暗示出黛玉以及眾女兒們的結(jié)局可能比這凋零的桃花還要凄慘。“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生命本身是干凈的,我們裸的來也將裸的走,這里以桃花象征黛玉孤芳自賞的高潔人格。然而“花無百日紅”,等到春殘花落,便是紅顏老死之時,黛玉有朝一日也將會像這落花一樣,逝去紅顏,春盡而凋。
“黛玉身上有種特殊的清高和孤傲,她寧愿去享受屬于自己的那份孤獨”[1],在《葬花吟》中黛玉借飄零殘落的“桃花”感花傷己,透露出一種孤獨而凄涼的情緒。
(二)《桃花行》――林黛玉痛苦絕望的哀嘆
《桃花行》距《葬花吟》的創(chuàng)作時間相隔一年,在這一年間,大觀園風(fēng)云突變,顯現(xiàn)出了衰亡的哀音。因而《桃花行》表現(xiàn)出的凄涼情緒比以往的作品又加深一層。總體來看,全詩借“桃花”所抒發(fā)出的紅顏薄命、身世飄零之感隨著文字的深入不斷推進,逐漸達(dá)到了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地步,實現(xiàn)了以花喻人的立意目標(biāo)。詩在開始就勾勒了一個傷感的暮春景象,東風(fēng)揭開門簾,桃花依舊,而黛玉卻又長了一歲,水流花謝,人的容顏總會蒼老,想到這里,黛玉的心頭便不免蒙上了一層物是人非的傷感,即使“風(fēng)透湘簾”滿庭春色,也只能讓她倍傷春情。以樂景襯哀情,再美好的景色也會因為人糟糕的心境而蒙上一層凄冷的色彩。黛玉依欄哭泣黯然神傷,美好的愿景終難實現(xiàn),一切理想都會隨著春的逝去而凋謝。最后,黛玉發(fā)出了“淚自長流花自媚”的感嘆,青春不再重來,桃花卻年年綻放。直到“一聲杜宇春歸盡”,花已落人已去,一切已是物是人非,只剩下那一道寂寞的月光靜靜地灑在窗臺上。
黛玉把自己漂泊無依的處境與桃花飄零的命運相結(jié)合,以花喻人,以人擬花,面對著大好春光和飛舞的桃花,她所透露出的不是美的幻想,而是一種寂寞與傷感的絕望哀嘆。
二、海棠――黛玉卓絕才情與悲劇性格的真實展現(xiàn)
曹雪芹筆下的黛玉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才女,她知識淵博,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然而,正是這種高于常人的才華與洞察力使她在性格上呈現(xiàn)出了一種過于清高的特點,通過對《詠白海棠》的探析可以發(fā)現(xiàn),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是造成她悲劇的重要原因。
(一)在對比中盡顯才氣與個性
《詠白海棠》出現(xiàn)在全書的第三十七回,通過對這里的四首詠海棠詩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寶釵和黛玉的詩作明顯要更為別致。她們兩人的詩作從不同的角度吟詠了白海棠,飽含情思,才氣盡顯。
寶釵的這首詩表達(dá)了她對海棠花生命的在意與尊重,透露出一種大度與從容,就如同寶釵的性格一般,雍容世故,飽含著儒家的說教意味。相比于寶釵,黛玉的詩更是字字珠璣,內(nèi)蘊深刻,她與寶釵的詩截然相反,在詠物之時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無論是碾冰為土以玉為盆,還是偷來的梨蕊之白,借來的梅花之魂,都是在吐露自己的悲傷。黛玉性格敏銳,在她看來,即便是再好再美的聚會也會有分散的一天,所以相知相見不如不見。黛玉與寶釵恰恰走向了兩個極端,一個入世,一個出世。寶釵圓滑世故,受人歡迎,卻喪失了自我;黛玉則是孤傲敏感,鄙棄世俗,卻難以被人理解。最終黛玉淚盡夭亡,這種敏感的性格既成就了黛玉,也毀了她的一生。
(二)自比白海棠,示人以特立獨行的清高品格
從創(chuàng)作類別上看,黛玉的這首《詠白海棠》是一首詠物詩。詠物詩善于通過象征、隱喻、借代等手法,來描繪所詠之物,并通過所詠之物來象征出自己的品格與性。黛玉的這首詩正是在借“白海棠花”抒寫己懷,滲透著自己的血淚情感。
詩中的白海棠花是林黛玉自己的化身,其中“冰為土”“玉為盆”的比喻瀟灑活潑,從側(cè)面展現(xiàn)了海棠花的高潔和不同于世俗的高雅格調(diào)。而頷聯(lián)的“偷”與“借”二字相互對仗,用的極為巧妙,將白海棠花的別致神韻完全勾勒出來。花兒的高潔其實是在象征著詩人的高潔,它淡雅而高冷神韻令人咋舌。此詩由花及人,借白海棠花的冰清玉潔表現(xiàn)出自己不同于世人的高潔情操,然而這種高潔是帶著孤僻與敏感的,是被社會世俗所不能理解的。因而,黛玉也只能帶著她的這份特立獨行倚欄哭泣,淚盡夭亡,結(jié)束了她悲劇的一生。
三、――黛玉孤獨人生的沉痛訴說
因其淡雅的形象和寒秋獨放的特點成為高潔自持的象征并被眾多文人雅士所歌詠。黛玉在詩詞中以“”自比并做進一步挖掘,展現(xiàn)了她對人生和生命的深入思考,表達(dá)出了她內(nèi)心最深處的細(xì)膩情思。
(一)《詠菊》、《問菊》、《菊夢》一脈相承,盡訴衷腸
從順序安排上看,這三首詩在內(nèi)容上是一脈相承的,先歌詠起興,隨后發(fā)問以自析,最后魂歸一夢,這種安排將黛玉內(nèi)心的孤獨與愁怨盡顯無余,耐人尋味。
具體而言,《詠菊》中黛玉先從自己說起,隨后轉(zhuǎn)變筆鋒進行詠菊,并通過“月”等意象使整首詩透露出孤冷的氣息。滿紙的詩文看似詠菊,實則是黛玉哀怨內(nèi)心的真情獨白。吟詠之后,黛玉開始發(fā)問,《問菊》是黛玉對自己的剖析,這一連串的問話訴盡苦衷,讓人揪心。黛玉正如這一般,孤傲高潔,敏銳而又固執(zhí)。凋零,黛玉感到與這位知音的相會似乎只是一場夢,一覺醒來,美夢破碎,留下的盡是孤獨。因此,在《菊夢》中黛玉著力展現(xiàn)生命里的種種荒涼,發(fā)出了“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的感嘆。黛玉的孤獨感與精神潔癖在這里再次展示了出來,在訴盡孤獨與無奈之后,一股悲涼油然而生。
(二)“”意象遮掩之下的是孤獨內(nèi)心
“《紅樓夢》里的花除了單純意義上的自然界的花外,作者還賦予了它一種更深刻的東西”[2],黛玉的內(nèi)心是孤獨的,這三首詩從贊詠,到問菊以問己,再到借菊以抒己懷,都是在以寫自己的內(nèi)心,“”意象所掩蓋著的其實是黛玉孤獨而脆弱的靈魂,她通過與的對話,將自己心中的壓抑與苦痛盡情地訴說了出來。
從她的身世來看,黛玉父母早亡,寄人籬下,如同柳絮一般漂泊無依。這種常人難以理解的悲哀與孤獨無人訴說,便只能在這詩中傾訴出來。然而衷腸訴盡,一切好似一場夢,夢醒之后依舊要面對苦惱的現(xiàn)實。在愛情上,黛玉深愛著寶玉,而賈家的主子們卻認(rèn)為最合適寶玉的是寶釵,這自然讓黛玉感到更加的無依無靠孤獨落寞了。所以在這個秋天里,黛玉希望能找到一位可以訴說衷腸的知己與他共同歸隱,從此不沾塵世。是黛玉心聲的傾聽者,也是黛玉自己的化身,寄托著她內(nèi)心的幽怨。透過這傷感的詩詞,我們似乎可以從中聽到一個漂泊無依少女內(nèi)心深處的孤獨吶喊。
四、結(jié)論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黛玉詩歌中的“花”意象種類豐富,意蘊深刻。通過對不同“花”意象進行探析可以發(fā)現(xiàn),黛玉詩詞中的眾多“花”意象蘊藏著濃郁的悲劇氣息,作者通過詩詞中的“花”意象肀硐種諗兒們的青春走向毀滅的悲劇,并進一步展示賈家走向衰亡家庭悲劇和社會悲劇,從而突出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的悲劇主題。
參考文獻:
忽忽年關(guān)飄雪,
茫茫歲末封門。
卻更一往情深!
雪的附近,
雪的附近是詩的附近。
最神秘的雪下在這深夜
最傷感的詩 譜在心間
雪的附近是詩的附近。
忽忽年關(guān)飄雪,茫茫歲末封門。
卻更一往情深!
想起六月那些落花飄雨季節(jié)
那些雨天我沒有帶傘
在路邊的車亭里等待陰霾散盡
等著這城市轉(zhuǎn)瞬即逝的雨
會在午后沖洗干凈這柏油路面
馬路中間隔離帶花兒盛開
一回身望見對面公交車站
車子起步載走了一車廂陽光
留下天天飄落的雨在六月
在潔凈馬路上看天橋擋住視線
即使看見太陽看見月亮?xí)r候
也一樣會看見六月白天和夜晚
綿綿雨下說著老天的哀怨
七月沒有那么多雨有雨也是
會忽然下在有太陽的天
是誰點亮夜晚路邊橘黃色燈光
圍坐在星星和月亮下的影子
在窗戶里面看窗戶外面天空
會不會有流星劃過許下的愿
面對七月,祈禱六月
一絲淡淡的傷感會在午夜入眠
昨日我無意把身上的傷痕暴露
弄得滿城都是透明的雨衣
遮不住身軀在陽光里穿行
暗紅色傷疤上抹不去的痕跡
在七月晴空里把眼淚曬干
我一生的丑陋徘徊在天堂和地獄
夾著香煙的左手觸不到
近在身前那個開關(guān)
困惑中被我自己吹大的肺
是渴望淪陷淹沒流動云團
每一個日子都畫滿影子眼睛
像是盲人打開窗子感受光感
想必是七月的利劍刺破六月天空
七月里的日食把六月掩埋
一霎那有了白天的夜晚映入
盲人看見一顆星星在遠(yuǎn)古天空閃現(xiàn)
書在靈魂深處埋伏了千軍萬馬
守候著許許多多人制造虛無景觀
獨來獨往淚水管不住六月管不住七月
我乘一只破船遠(yuǎn)航船上升起白帆
七月的傷感淡雅而又美麗著
我不配把文字的詩行變成玫瑰
穿過城市的風(fēng)不能焚毀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