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環保服裝設計

環保服裝設計

時間:2023-05-30 10:37: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環保服裝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環保服裝設計

第1篇

關鍵詞:環保材料 廢舊材料 高科技術

環保材料的含義:從廣義上講,是指通過國家權威檢測機構認證,達到環保標準的材料;從狹義上講,環保材料;一是指采用天然纖維,使用無害于人體的化學劑、色素,嚴格控制甲醛殘留、鹵化染色載體等有害物質,對環境具有無污染、無公害作用;二是對人的身心愉悅作用,不僅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而且可以愉悅人的精神。

環保材料在當代服裝設計中非常重要。隨著當代自然災害的發生,原有的生活理念被人類所改變。保護自身健康,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成為社會的時尚主題。在生活的質量上人們開始尋求一種“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環保服裝就成為現代人追求的一種時尚理念。隨著低碳環保時代的到來,人們開始對服裝面料的環保要求有了新的變化,是否環保、是否對人體健康、是否穿著的舒適等一系列功能性問題成為消費者首先考慮的對象。

根據當今環保材料的利用,棉、麻、絲、毛是被消費者所青睞的傳統常用的四大天然纖維,是一種比較古老悠久歷史的天然纖維面料。天然纖維又包括植物纖維、動物纖維、礦物纖維,它們是環保材料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服裝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物技術對面料的研發,大量涌出無公害的環保纖維和特殊的面料,例如:莫代爾、有機棉等材料。為服裝新材料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同時,隨著綠色環保意識的增加,生態服裝環保材料包括運用生物基因技術的天然纖維也出現在服裝面料中。

在環保服裝設計中,許多設計師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生活的的廢舊環保材料,廢舊報紙、易拉罐、塑料袋、一次性杯子等作為創作材料,主題表現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真正的把 Reduce(節約能源及減少污染)、Reuse(重復使用)、Rescue(保證自然與萬物共存)、Reeval-uate(環保選購)、Re-cycle(分類回收再利用)的五大環保原則和環保材料的運用相結合。

廢舊報紙、易拉罐、一次性杯子、棉和毛經過回收加工,形成一種新服裝材料。20世紀80年代,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推出“破爛裝”這種原始的自然形態的服裝很受歡迎,棉、絲、麻等天然纖維和新型再生環保纖維一直被服裝行業采用。如今的歷史文化、環境、科技等影響成為新的服裝時尚變化得來源。

21世紀環保將成為時尚圈永久討論最多的話題,在當代服裝設計中設計師們各自采用最新、最環保的面料和設計理念來引領服裝時尚潮流,通過服裝作品展示來詮釋設計師對服裝環保理念。將自己的服裝設計理念同環保主題相結合,采用不同方式和表現手法。往往一種新的環保材料的出現,就會造就一種新的服裝潮流。環保的面料設計已經是當代服裝設計的靈魂。例如日本著名高級成衣設計師三宅一生,被譽為著名的面料魔術師,對天然材料的應用具有奇特的想法,善于做面料的機理,來體現創新型服裝設計,善長立體主義設計,做面料褶皺和運用不同的環保面料,其作品代表未來服裝設計環保材料運用新的設計風格。他是一位來自自然界的偉大藝術家。

在哥本哈根舉行的世界性的氣候會議上,低碳經濟是討論的熱點,各國把環保列為經濟發展的目標,從政治上確定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引發新一輪環保“低碳”潮,設計師們借以環保面料的應用為設計突破口,20位北歐服裝設計師開展了以環保為主的環保時裝秀,服裝也“低碳”的設計理念。從此,一個寬泛的服裝環保概念形成,低碳服裝的發展潮就此產生。低碳服裝成為當代服裝設計中的一次變革,不僅影響了消費者對服裝有了新的認識,而且也使生產商改變了服裝營銷戰略。促進了服裝產業的歷史性變革。引領綠色服裝產業的發展,此次時裝秀中應用展示了一些最新服裝環保材料。

最新服裝環保材料的最大特點就是環保“零污染”。在消耗全部服裝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總量最低。利用先進的紡織技術,研發低碳環保材料,成為現在面料研發商必須考慮的事實。綠色環保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改變和社會環境的改變,新型服裝材料必須具備更高的功能:舒適性、安全性、易保養和回歸性。

舒適性是環保材料的重要方面,吸濕透氣強,輕質、保暖,回彈性好,從視覺效果,環保材料的質感柔軟,光澤柔和自然,適宜一切氣候舒適衣料。

安全性是一種在特殊環境適應的防護衣料,消費者注重對服裝面料的安全性,同時服裝環保材料具有抗紫外線,抗電腦輻射,防靜電的特點,同時還具有抗皺防縮免燙、抗污染的特點,是一種易保養的新服裝材料,反復洗滌后不收縮,保型性好,不起毛球,無褶皺,外觀平整美觀。

回歸性是環保材料的最后的歸宿,服裝面料的回歸自然也是人們所期盼的。隨著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等科學技術的發展,一種新的高檔服裝面料具有了水溶性和可控降解功能,因此,環保服裝實現了低碳環保的理念。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環保材料更加被重視,它迫使服裝產業向著更安全、更舒適、更休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在新型環保材料運用方面,除了使用具有吸汗透氣、抗菌、阻燃、抗靜電、保健、抗高溫、防水透濕等功能外,希望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納米技術的運用,在今后還有更多的環保材料被研究和發現。

結論

隨著環保時代的到來,低碳環保的服裝已經被人們所接受,在未來服裝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環保材料將占據國際服裝市場,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地提高,更多的人會選擇購買低碳服裝,原因是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提高,選擇對人體具有保護作用的材料,更重要的是環保材料制作的服裝舒適性高、安全功能強,具有更好的防輻射作用,有利于提高身體健康和血液循環,防止皮膚疾病的發生。未來的環保材料將被廣泛的應用,更多的新型環保材料也將隨科技的發展被研究和生產,環保材料將實現取之自然回歸自然。

參考文獻

[1] 劉國聯 ,《服裝材料學》,[M], 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06

[2] 鄧躍青, 《現代服裝設計》, [M],青島出版社,2004.09

[3] 花梅,《中國服裝史》,[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5

[4] 于強. 《服裝設計概論》,[M],四川,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

[5] 鄧躍青,《現代服裝設計與實踐》,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

[6] 馬蓉,《服裝創意與構造方法》[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1

第2篇

關鍵詞:綠色環保;發展趨勢;有機設計;再生設計;慢速設計

在可持續發展下,低碳經濟成為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引發了綠色科技革命,擴大了綠色消費市場。與此同時,也給服裝產業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即生態時尚。眾所周知,服裝產品生產與消費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問題是相當嚴重的,特別是工業廢水排放后對土地、水產生的嚴重污染問題,影響我們甚至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而且這種影響是短時間內無法消除的。為了解決服裝產業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突出矛盾,推動服裝產業的穩定發展,必須進行服裝設計改革,走綠色環保的設計道路,這樣才能實現低碳發展,適應可持續發展。

1 綠色環保下的綠色服裝設計理念

1.1 綠色服裝設計理念發展的背景與條件

綠色服裝設計是一種基于綠色環保提出的一種服裝設計理念,它產生于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大背景下,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思想影響巨大。進入20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的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現代化發展規模、速度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狀態。然而,由于消耗了大量自然資源,破壞了自然環境,許多環境問題隨之而來,反過來制約社會文明發展。為了解決環境問題,保護自然環境,提出可持續發展觀,這是綠色環保思想發展的重要社會背景。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人們在可持續發展科學觀念指導下逐步探討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模式,建立了一種基于綠色環保的全新經濟模式――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的發展,改變了產業結構,為各行各業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理念,催生了綠色服裝設計理念。服裝產業被列為“夕陽產業”,主要原因在于服裝生產對自然環境有著很大依賴,消耗大量資源、能源,影響環境質量,并且對人體健康有威脅。為了改進這一現狀,將服裝產業從“夕陽產業”中脫離出來,以環保、健康、節能、舒適為核心的綠色設計理念逐漸發展起來,成為服裝設計的主要設計理念之一,在世界范圍內廣受歡迎。

1.2 綠色服裝設計理念的基本內涵

綠色服裝設計,是一種貫穿于服裝整個生命周期的一種綠色環保設計理念,符合當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趨勢。這種設計理念以服裝設計為基本目標,以環保、健康、節能、舒適為基本要求,注重服裝的環保屬性,講究藝術與技術、環境與社會、功能與形式之間的平衡。在不危害自然環境的條件下,通過設計來呈現具有美學價值、生態價值、功能價值的現代服裝,滿足低碳經濟發展需求的同時,具備美觀、得體等特點,符合大眾對服裝的審美要求。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綠色服裝設計具備精神和物質兩方面內涵。進行綠色服裝設計,不僅要注重美觀、時尚等元素,還要融入健康、自然等元素,每一個環節都要以環境為核心,盡可能減少和避免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3 綠色服裝設計的特點

(1)節約資源。綠色環保是綠色服裝設計的基本出發點,在這一前提條件下,綠色設計貫穿于服裝的整個生命周期,服裝設計、服裝生產、服裝銷售等任何一個環節都要考慮環境效益,注重資源節約,多應用環保材料,減少化學燃料的使用,最大程度地保護環境。

(2)回收再利用。這一點是針對服裝面料提出的。在綠色服裝設計理念下,服裝生產所使用的面料都應是環保型的,淘汰后可以在自然環境下降解,而且不污染環境。此外,淘汰后的服裝可以回收再利用,制作其他產品或產生其他用途,如制作成包裝袋、工藝品。

(3)使用健康。使用健康是綠色服裝設計的基本特點之一,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綠色環保的設計要求,更是為了符合服裝設計的人性化發展需要。為了服裝使用者的健康,進行服裝設計時,選擇的面料應是環保的,盡可能少使用化學染料制成的染布,以免對使用者的健康產生威脅。

2 綠色環保下服裝設計發展的趨勢

綠色服裝設計是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的服裝設計理念之一,也是服裝設計發展的主要趨勢。這一設計理念的提出,引發了服裝設計思維的變化,產生了新的設計方法,它要求設計者在服裝設計活動中充分考慮整個服裝生命周期的環境效益,緩解甚至解決服裝產業現有的一些環境問題。一方面,滿足環保、健康、節能、舒適等要求;另一方面,滿足大眾的審美要求,設計出新時代的服裝產品。

2.1 有機設計

有機作為一個概念,其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個是生物學意義上的有機體,另一個是哲學意義上的有機哲學。在生物學上,有機體被定義為一個生命體,能夠生長和繁殖;在有機哲學上,有機具備結合、增加的含義。綜合以上兩種解釋,對有機設計概念進行界定,即是一種以自然資源為基礎,創造出能與自然環境共生、可持續發展的產品設計行為。從根本上講,有機設計形成與發展的契機是持續惡化的環境問題。在以往很長一段時間內,有機產品在食品行業大規模發展,讓人們對有機產品有了一定深度的認識,這對認識有機服飾是有益處的。某種意義上看,有機食品對有機服裝的出現及內涵理解是有影響的。有機服裝,指的是在一定生產標準下生產制作的服裝產品,主要材料是有機原料,整個生產制作過程傾向于環境友好型。簡單地說,就是使用有機原料生產制作有機服裝產品,且過程中不使用有害于環境的化學藥品,減少環境污染,保護自然環境,節約資源。其中,在有機原料生產過程中,堅決不使用化學肥料、污水等生產要素,以免危害環境。由此可見,有機設計是一種在一定限制條件下進行的服裝設計,其中的限制條件是有機原料和益于環境的生產工藝。

在有機設計下,產生了一種新的服裝設計方法,即有機代替法。這一種設計方法主要包括兩個環節,一個是有機化的過程,另一個是代替的過程。在有機化過程中,設計師應當有目的、刻意地選擇已有的一切有機要素,如有機面料、色彩等,設計主動環保型服裝產品。用這種理念和方法設計出來的服裝,其對環境的影響幾乎接近于“零”,是非常具備環境效益的一類服裝產品。在代替過程中,設計師可以用現有的環保型設計元素來代替那些不是環境友好型的設計要素,如取代對環境有影響的染色工藝等。經過以上兩個過程,可以得到適合于環境的有機服裝。無論怎樣,在有機設計中,始終將服裝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根本宗旨,跳出傳統的設計框架,探索出不同以往的全新設計步驟。同傳統的服裝設計相比,有機設計多了對設計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估的環節,這是二者的不同之處。通過對設計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科學的論證評估,發掘設計中影響環境健康的不足,然后提出完善措施,再評估、再完善,直至利于環境健康,從而完成有機服裝設計。

有機設計將服裝設計看成了一個能夠創造生命力的過程,是一種可持續設計,與當前倡導的可持續發展與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是相適應的,考慮到了服裝設計整個過程的環保能力,利于保護自然,創造了具有環保價值的服裝產品。例如,在服裝面料設計中使用有機面料,代替傳統的對環境、使用者健康有影響的面料,在保證服裝產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產品的環保價值。

2.2 再生設計

這一種服裝設計發展的基礎是再生思想,共包含三層含義,分別是回收、再生、減少。具體來說,就是在新產品生產中運用已經使用過的材料,從而降低資源浪費、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物燃燒、掩埋等行為對環境產生的污染,保護土環境、水環境、大氣環境。所以,基于再生設計產生的服裝產品,利于資源回收再利用,利于保護環境。特別是服裝產業對天然紡織物的消耗量是巨大的,通過再生設計,能明顯提高天然紡織物等的重復利用率,資源節約優勢十分強大。

服裝產品是一類有一定再生能力的產品種類,其在生產、消費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問題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人們自然想尋求一種新的設計方法來減少其對環境的破壞,而再生設計成了一種好的選擇。通過再生設計,充分發揮服裝產品的再生能力,減少天然紡織物消耗,減少服裝產品生產、消費對環境產生的壓力,達到保護自然環境的目的。對服裝產品進行再生設計,可以采用循環再制法,主要包括回收、分解、整合三個環節。具體是:將回收回來的破舊服裝產品看成是同一個廢棄整體,對其進行分解,從中提煉出可以再次利用的有價值部分,然后進行整合,將這些可用部分組合成為一個新的整體,從而產生新的服裝產品。這一過程更深層次地挖掘了服裝產品的再生能力,將服裝產品的二次利用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是一種適合于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服裝設計思想和方法。有的人認為,利用回收后的破舊服裝進行新產品設計,與設計藝術提倡的創新思想相悖,實則不然。在再生設計下,重復利用的是服裝原料的功能和價值,不是舊有的形式,這一方面完全可以進行創造性的二次設計,仍具備強大的創新價值,符合服裝設計未來的發展需求。

2.3 慢速設計

進入21世紀后,在服裝產業內興起了一股快速時尚風,引起了消費觀念的巨大變化,推動了服裝產品消費,甚至產生了過度消費的問題,以至于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而且,這樣的快速時尚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服裝設計思維,將服裝產品變成了謀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種工具,使得服裝設計領域盲目模仿的現象十分嚴重。這不僅降低了服裝產品的質量,也對高級成衣發展產生了巨大壓力。在快速時尚下,服裝產品價格逐漸下降,一些高級成衣品牌為了適應服裝產品快速生產的周期,不得不縮短設計周期,推出一些售價比較低的產品。正所謂,厚積薄發,若沒有積累堅實的藝術修養和豐厚的文化底蘊,設計出來的服裝產品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可能性較低,必然被快速丟棄,加大了自然環境的降解壓力。服裝產品設計周期的縮短,從側面表明服裝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人們丟棄服裝產品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勢必會產生大量的服裝廢棄物,無論是燃燒還是掩埋,都會對環境產生一定壓力。從另一個方面看,隨著服裝產品設計周期的縮短,消耗的天然紡織物規模隨之增加,無形中增加了資源消耗。為此,應在服裝設計中提倡慢速設計,延長服裝產品設計周期,降低腐蝕丟棄時間。一方面,可以提高服裝產品質量,推出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服裝產品;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天然紡織物消耗,節約資源,降低對環境的壓力。

3 結語

綠色服裝設計是綠色環保下服裝設計發展的主要趨勢,與可持續發展觀和低碳經濟模式相適應,是一種在滿足消費者審美需求和使用的前提下,能最大程度減少服裝產品生產、消費等環節對環境影響的設計理念。在這一種設計思想影響下,服裝設計將朝著有機設計、再生設計、慢速設計等方向發展,這是服裝設計發展的主要趨勢。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生態時代;綠色服裝;保護環境;理念;服裝設計

一、前言

生態設計―EeologicaalDesign,可縮寫為ED亦或是GD。具體意思為: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設計的產品對環境等的危害而進行的有設計階段就開始的對各種環境危害因素進行考慮,然后進行產品設計,對產品的功能與環保性進行使用周期的特殊設計,確保產品的實用性與環保性。綠色服裝設計作為一個較為新鮮的領域,伴隨著人們綠色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受到了更多的重視,以下就對綠色服裝設計的相關內容進行簡單的分析介紹。

二、綠色服裝設計的理念和主要內容

(1)綠色服裝設計的內容

綠色服裝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1)在選擇材料時首先考慮選擇節約資源的環保材料,并對材料的可回收性進行充分考慮,提升產品循環利用性質,降低服裝材料的造價,這是生態時代下綠色服裝設計的最基礎工作。(2)加大綠色設計理念的推廣,并從生態環境保護的方面將綠色服裝設計理念落到實處。逐漸建立起全行業的生態環保的理念,提升產品的經濟效益與環保性能。(3)認真評估服裝設計的成本,最大限度節約成本,為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做出貢獻。(4)不僅在產品材料上做到綠色環保,在包裝上也推行綠色包裝理念,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形象,減少環境污染,為環保做出貢獻,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5)在產品營銷上實施綠色營銷。要想提升生態環保事業的發展,面向社會普及綠色消費理念非常重要,將普通大眾的綠色環保消費習慣培養起來,創建綠色的產品消費平臺,可以很好地推動我國的綠色服裝行業的穩步健康發展。

(2)綠色服裝設計的理念

現在工業發展導致全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這就使得綠色服裝設計理念應運而生,綠色服裝設計理念是以環境屬性作為設計的終極目標,在實現服裝設計滿足大眾需求的前提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也是現在生態環保大環境下的重要的設計方式。綠色服裝設計的理念不僅是最大限度的保護環境,更是在設計環節注重健康因素,充分滿足人們對服裝的物質與精神要求。以保護環境為核心目標的綠色服裝設計理念在滿足人們對產品需求的同時,更是實現了藝術與環境的平衡,通過不斷加強綠色服裝設計理念可以更好地保護環境,這與滿足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求。

三、綠色服裝設計的表現形式和設計策略

在進行綠色服裝設計的時候,設計師應在服裝基本功能與審美要求同時,注意到原材料、加工、包裝的整個過程的綠色健康要求,做好服裝的回收處理等環保方面的問題解決,做到循環利用、降低污染。綠色服裝設計的標準就是衡量綠色服裝質量的尺度,作為綠色服裝產品設計在滿足國家服裝生產外觀與技術質量要求之外,還具有比國家相關標準更高的質量要求。

(1)原材料選取要求

綠色服裝材料也可以稱作生態服裝材料,在綠色服裝設計中,原材料的綠色環保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設計師應充分考慮到服裝設計原材料的使用條件與性能,了解材料的環境屬性,盡量采用易降解、無污染、易回收和重復使用的原材料。在綠色服裝設計上,服裝選材的主要標準就是綠色工藝生產產品。原材料的選擇原則是必須對人體與動植物危害最低,盡量降低農藥與化肥等的使用。

(2)理化要求

綠色服裝功能設計要求材料具有較強的抗菌性、材質具有超強超細性以及容易清洗、抗紫外線與防輻射性等,同時還要求防污效果好、芳香、阻燃、抗靜電性能高、免燙等等,從而達到促進人體機能循環和保健的作用。

(3)顏色的選擇

對于人類來講,色彩對于人產生的心理層面的影響力非常強,視覺作為審美的核心在綠色服裝設計中也尤為重要。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綠色服裝設計時可以嘗試通過簡約自然地色彩、降低色彩的明度與純度等,從大自然中取色,大自然是個多彩的世界,其中的綠色、藍色、棕色等都是十分迷人的顏色,是一種永恒的顏色,它象征著生命、生機、活力以及和平、美滿、幸福、自由、自然等等。因此,設計師在服裝顏色的選擇上應該盡量取材于大自然,充分反映人類生存的空間和生活的大環境,著力體現人與自然的共存關系。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重,保護環境、倡導健康綠色的生活對人類的發展非常重要。綠色服裝設計的觀念是提倡保護自然環境、節約資源,堅持環境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要不斷加強綠色服裝設計,不斷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與環境保護的綠色衣服。

參考文獻:

[1]劉琦,陳品如.關于生態時代的綠色服裝設計初探[J].藝術科技, 2014,(3):151.

第4篇

關鍵詞:綠色產品;生態時代;服裝設計

引言

服裝是一個時代社會物質和精神文化發展的標志之一,凸顯了大眾素質水平,在生態時展的背景下,堅持綠色服裝設計理念,將環保意識帶入服裝設計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象征,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綠色理念深入到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中,服裝設計作為體現國家文明程度的鏡子,更是首當其沖。服裝的設計由傳統的實用美,轉化為環保健康,舒適自然的風格,綠色服裝成為了新的賣點和服裝發展的潮流。綠色服裝設計產品將環境的危害或不良的影響降到了最低,對服裝的側重點不在是美觀和吸引力,而是以綠色環保、舒適自然為主,綠色環保理念結合商品的各種應用功能,在提高產品價值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

一、綠色服裝設計基本觀念

綠色服裝設計也稱為生態設計,對服裝的設計堅持綠色環保理念,它主要考慮的是產品環境屬性的設計。將產品應用功能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相結合,設計出安全、節能和生態環保的產品。綠色服裝設計的基本觀念主要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一)加強產品的改良性設計。產品的設計不能一成不變,而是要結合時展的主題而不斷的改變產品設計觀念,符合時代的發展水平。改良型性設計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服裝產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在保障產品基本功能的條件時,進行部分的改變與調整。

(二)提高產品的改革性設計。改革性設計是將原有設計進行完全的改革和創新。不再局限與局部的改良,而是從整體上對產品進行重新的定位和設計,從而提高產品使用價值和適用價值。

(三)做到5R設計原則。“5R設計概念”具體指:為環保選購(Reevahiate)而設計、為循環再生(Reeyele)而設計、為減量(Reduce)而設計、為再利用(Reuse)而設計、為回收(Reeovery)而設計。 堅持5R設計原則,加強對產品全方位的認識,最大限度的保護環境,避免對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減少資源的浪費,降低產品中的有害物質,提高產品的使用價值,對廢棄產品進行回收在利用,在產品設計中貫徹落實綠色環保意識,在實現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的同時,滿足人們對健康產品的需求。

綠色服裝設計理念的產生是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是社會在不斷尋求突破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的產物,它是對傳統設計理念進行深入研究并反思的結果。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傳達產品的舒適、健康意識。綠色服裝產品的設計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改進更主要的是對觀念上的轉變。綠色設計就是要在實用與美感、環保與發展之間達到一種最優的平衡。綠色服裝設計會向人們呈現出極具生態美學價值的藝術形象。

二、綠色服裝設計的主要內容

綠色服裝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材料的選擇,選擇綠色環保的材料是綠色服裝設計的基礎,是保障產品設計符合綠色理念的一個基本的前提,同時要充分考慮材料的回收性和價值大小以及處理方法,提高產品的循環利用率,節約資源。第二,在設計之前加強環境成本分析,減少成本支出,建立節約型設計理念。第三,樹立環保生產制作觀念,盡可能的減少給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全面的落實綠色設計理念,從綠色健康的角度加強對服裝的設計。第四,推行綠色包裝理念,包裝是產品外在的一個體現,推行綠色包裝在落實產品設計宗旨的同時,為產品樹立良好的形象,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第五,建立綠色的營銷策略。市場是綠色產品表現的一個基地,同時也是激勵的一個平臺,加強綠色的營銷策略,普及大眾的綠色消費意識,提高全民綠色消費理念,充分拓展市場消費,促進綠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綠色服裝設計的變現形式

綠色服裝設計的主要形式表現在三個方面:簡約主義、環保主義和自然主義。

(一)簡約主義。綠色服裝設計主要是堅持環境和社會和諧發展的觀念,提倡保護利用自然資源,節約材料,在設計中堅持簡約主義,形成一種簡潔、準確、凝練的風格,即實現了產品的應用價值又為產品樹立了新的特色,賦予產品獨具一格的魅力,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同時,提高了產品的實際價值。

(二)環保主義。這種設計風格主要體現在對材料的利用上,堅持材料的回收循環利用,即凸顯一種懷舊風格,又展示了產品的節約理念,是對自然環境保護的一種有力的維護,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同時,貫徹設計者對自然環境美好的愿望,是一種美的展示。

(三)自然主義。自然、健康、簡約是現如今人們追求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同時也體現在服裝產品的設計上,設計者將產品設計與自然環境融入一起,表達了設計者回歸自然,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同時也是時代背景下對自然生活的一種追求和向往。

四、結 語

綠色服裝設計的理念就是為了減少對生態資源造成的影響,創造無污染、健康的產品,它是現如今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一種追求,同時也是時展的一個必然產物,體現了人們綜合的素質水平和對美的一種重新的定位和理解。綠色服裝作為時展的一個主流文化,引導世界服裝的潮流,在設計中建議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使綠色服裝產品能夠全面的應用和普及到人們的生活中,它作為服裝行業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和方向,對于維護生態環境平衡,人與自然的和諧都具有十分現實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綠色設計;綠色服裝;環保

中圖分類號:TS9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08-0064-01

人們所說的綠色生活,是重新創造一種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保護生態平衡的生活方式。保護綠色生態,發展綠色產品,享受綠色生活,是21世紀人類倡導和追求的目標。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服裝在人類社會文明進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在新時代讓服裝設計體現綠色理念,既保護環境,又避免資源浪費,這是時展的要求,本文就從綠色服裝設計理念產生的背景說起,淺談綠色服裝設計要具備的條件以及發展前景。

一、綠色設計理念提出的背景分析

綠色設計(Green Design)是20世紀80年代末出現的一股國際設計潮流。它是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內,著重考慮產品環境屬性的一種設計,這種設計在滿足環境目標要求同時,保證產品應用的功能。綠色設計針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都把產品的綠色程度作為設計目標。綠色設計反映了人們對于現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環境及生態破壞的反思,同時也體現了設計師道德和社會責任心的回歸。

隨著世界經濟不斷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和價值觀念,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綠色意識的迅速強化對服裝的要求由傳統的實用性、美觀性、耐用性,趨向更受重視的環保性、安全性、健康性,在穿著上更趨向表現舒適、簡約、自然的風格。綠色環保服裝開始像綠色食品一樣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綠色紡織品及其服裝的消費將主導國際貿易的新潮流。

二、綠色服裝設計應具備的條件

綠色服裝設計的主要特點是回歸自然、返樸歸真和新的節儉意識,即表現出人與自然的依存關系;在面料上選用一些未經人工處理的本白色原棉、麻、生絲等天然纖維織物,加上粗糙的手感;在造型上追求無拘束的舒適性以及自然隨意的造型特點,同時伴隨生態保護意識出現的是人們對資源的珍視,開始追求以最低的素材發揮最大的效益,強調節約和廢物再利用。那么綠色服裝設計應具備哪些條件呢?

1.服裝材料的選擇。綠色服裝設計時材料的綠色程度是第一位的,對材料的選擇不僅要考慮產品的使用條件和性能,而且要了解材料對環境的影響,選用無毒、無污染材料和易回收、可重新使用、容易降解的服裝材料才能形成綠色產品。

2.服裝制造清潔化管理。在服裝制造過程中進行清潔生產和管理,要求全面控制整個生產環節給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還要要充分考慮其材料的回收可能性、回收價值大小、回收處理方法、回收再利用的結構工藝性等,這是實現綠色設計的必要條件。

3.推行服裝綠色包裝設計。綠色包裝設計一般包括包裝方案和結構,選用易處理、可回收重新利用或循環再生的環保材料,如可降解的紙和可回收的維綸、丙維膜等材料包裝服裝產品,使服裝產品具有綠色產品的整體形象和市鼉赫優勢。

三、綠色服裝設計發展趨勢

服裝設計師應該在設計時充分的考慮設計和可持續發展和諧共存的方法,以自然為本,以現有的高科技為支撐,以現金的設計理念為跳板,盡可能的設計出既美麗大方又節約資源和能源的服裝,這樣的服裝不僅具有創新性和技術性,而且維持了生態的平衡,必然會在以后的設計理念中大行其道。

1.選擇綠色環保的面料。面料是一件衣服的根本,沒有面料,無論誰都不可能設計出服裝,而要做到以自然為本的綠色服裝設計,最主要采用綠色環保的面料。當前的很多服裝的面料是不環保的,是不能被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而綠色環保的面料要求在生產、加工、流通和穿著的環節均對人類穿著和自然環境無害,只有這樣的面料才符合以自然為本的綠色服裝設計理念。

2.設計款式簡約大方。在設計時,服裝款式盡可能去除繁瑣浮夸的設計和裝飾,來減少原材料的消耗,這就是對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和節省,極簡主義服裝設計理念。而簡潔大方的設計,減少面料消耗與工藝復雜性的風格就是以自然為本。當然在節省材料消耗的同時,也要盡可能使服裝表現出美感和實用性,這樣才能真正的既節省了資源,又減少了材料的消耗,工藝方便,降低了成本,使實用性和環保性共存。

3.一衣多穿不斷創新。一衣多穿理念很早就有,而且深受消費者的喜歡,這樣的衣服使消費者相當于花了一件衣服的錢買了幾件衣服,不僅省錢,而且節省了資源。一衣多穿理念也是綠色服裝設計理念的一種,需要服裝設計師在以后的設計中,不斷開動腦筋,推陳出新,大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將滿足消費者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合。

第6篇

(1)加強產品的改良性設計。產品的設計不能一成不變,而是要結合時展的主題而不斷地改變產品設計觀念,符合時代的發展水平。改良型性設計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服裝產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在保障產品基本功能的條件時,進行部分的改變與調整。

(2)提高產品的改革性設計。改革性設計是將原有設計進行完全的改革和創新。不再局限與局部的改良,而是從整體上對產品進行重新地定位和設計,從而提高產品使用價值和實用價值。

(3)做到5R設計原則。“5R設計概念”具體指:為環保選購(Reevahiate)而設計、為循環再生(Reeyele)而設計、為減量(Reduce)而設計、為再利用(Reuse)而設計、為回收(Reeovery)而設計。堅持5R設計原則,加強對產品全方位的認識,最大限度的保護環境,避免對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減少資源的浪費,降低產品中的有害物質,提高產品的使用價值,對廢棄產品進行回收再利用,在產品設計中貫徹落實綠色環保意識,在實現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的同時,滿足人們對健康產品的需求。綠色服裝設計理念的產生是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是社會在不斷尋求突破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的產物,它是對傳統設計理念進行深入研究并反思的結果。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傳達產品的舒適、健康意識。綠色服裝產品的設計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改進更主要的是對觀念上的轉變。綠色設計就是要在實用與美感、環保與發展之間達到一種最優的平衡。綠色服裝設計會向人們呈現出極具生態美學價值的藝術形象。

2綠色服裝設計的主要內容

綠色服裝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材料的選擇,選擇綠色環保的材料是綠色服裝設計的基礎,是保障產品設計符合綠色理念的一個基本的前提,同時要充分考慮材料的回收性、價值大小以及處理方法,提高產品的循環利用率,節約資源。第二,在設計之前加強環境成本分析,減少成本支出,建立節約型設計理念。第三,樹立環保生產制作觀念,盡可能地減少給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全面地落實綠色設計理念,從綠色健康的角度加強對服裝的設計。第四,推行綠色包裝理念,包裝是產品外在的一個體現,推行綠色包裝在落實產品設計宗旨的同時,為產品樹立良好的形象,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第五,建立綠色的營銷策略。市場是綠色產品表現的一個基地,同時也是激勵的一個平臺,加強綠色的營銷策略,普及大眾的綠色消費意識,提高全民綠色消費理念,充分拓展市場消費,促進綠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3綠色服裝設計的變現形式

綠色服裝設計的主要形式表現在三個方面:簡約主義、環保主義和自然主義。

(1)簡約主義。綠色服裝設計主要是堅持環境和社會和諧發展的觀念,提倡保護利用自然資源,節約材料,在設計中堅持簡約主義,形成一種簡潔、準確、凝練的風格,既實現了產品的應用價值又為產品樹立了新的特色,賦予產品獨具一格的魅力,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同時,提高了產品的實際價值。

(2)環保主義。這種設計風格主要體現在對材料的利用上,堅持材料的回收循環利用,既凸顯一種懷舊風格,又展示了產品的節約理念,是對自然環境保護的一種有力的維護,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同時,貫徹設計者對自然環境美好的愿望,是一種美的展示。

(3)自然主義。自然、健康、簡約是現如今人們追求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同時也體現在服裝產品的設計上,設計者將產品設計與自然環境融入一起,表達了設計者回歸自然,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同時也是時代背景下對自然生活的一種追求和向往。

4結語

第7篇

【摘要】在現代化的服裝設計中,情感化特征已經成為最終的特征之一,服裝設計師面對這一現象,應該如何把握這一特征,情感化設計提出的背景、層面的劃分是什么,以及在服裝設計中融入情感化設計具有什么樣的現實意義,本文都會對其做一一闡述。

【關鍵詞】現代服裝設計;情感化特征;觀賞性;實用性

情感,是人類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是組成人類生活的重要部分。在現代社會,物質極其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越來越高,情感因素對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力也越來越深刻,高強度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而復雜,這就使得人類越來越多的在平常生活和商品消費中尋求內心的情感依靠,而商品提供的不再僅僅是功能性和實用性,它被人類賦予了更多的情感體驗和心理享受。因此,將情感化設計融入消費品當中就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對于服裝設計領域來說,由于服裝是直接穿于人的身體之上,故而它在設計的情感化表現方面更為突出。

一、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情感化特征

(一)參與設計,體驗式消費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生產和消費的行為也在悄然發生著重大的變化,為了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和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越來越多的商家和設計師在開發新的產品系列時,非常注重與消費者的溝通,比如在服裝的面料選擇以及一些領口、袖口、衣擺等細節部位的設計等等方面,鼓勵消費者參與設計,激發消費者內心的思想和熱情,使其想法能夠轉化為可觸摸的實物,真正感受到服裝設計的樂趣和成就感,從而滿足了消費者在審美和情感上的雙重需要,達到共贏的目的。

(二)將服裝設計賦予社會寓意

在當前的服裝設計領域中,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更多的開始走出去,他們關注社會民生、時尚事件,去游歷不同的地域,感受不同的文化和歷史,從而得到更多的靈感,將這些靈感融入到服裝的設計當中去,從而讓消費者能切身感受到設計師的構思和意圖。例如:當下非常受關注的環保問題,設計師用環保材料制作出的服裝,就更能喚醒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提高他們對環保問題的重視程度,從而更能為碧水藍天貢獻一份力量,這種設計便變得更加的有意義了。

(三)文化內涵

由于當前社會文化的日漸荒蕪,將文化內涵賦予商品中的需求就顯得尤為迫切,在服裝設計領域中,這一需求變得更加明顯,因為服裝擁有其他消費品所沒有的特性,其設計形式千變萬化,設計風潮也變化多端,能表現出較高的品位和文化內涵。

二、現代服裝設計在情感化方面的表現

(一)明快多姿、身心愉悅

在圣誕節來臨之際,設計師通過運用明快鮮艷的色調和豐富有趣的設計,營造出圣誕狂歡的氛圍,讓消費者的心情變得興奮、歡快,這就是情感化設計在服裝設計方面的一種樂觀表現,它能通過設計師的雙手制造出節日的氣氛,讓消費者在其中感受到幸福、快樂的感覺,使之身心愉悅。

(二)復古懷舊

在現代的服裝設計行業中,“復古風”和“懷舊風”受到越來越多的設計師的青睞,而消費者也越來越鐘情能使自己回憶起過去年代的服裝款式,時間是培養感情的最佳營養液,而“回憶”更能讓現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追尋自己最初的萌動和感情。例如:在時下大熱的“古著”風潮中,服裝設計師杰里就說∶“亞洲人的身材無法穿美國人的古著服飾,所以必須將衣服進行重塑,以古著布料重新設計,加入古怪、性感與好玩元素,使其人人可穿。”他每年推出6 個系列服飾,最新的是“古著運動”系列,把最便宜的面料(如針織、喬賽)與最昂貴的面料融合,創造新形象,方便日常外出穿著,既舒服又好看。每款最多不到6 件,即使重塑后的“古著”也保持其原本的獨特個性,他的一件式裙設計善于以黑帶束腰,使穿者顯得特別苗條,突顯曲線美。而在好萊塢影片《蒙娜麗莎的微笑》中,茱莉亞·羅伯茨穿著的復古服飾展示了50 年代的時尚風情,又吹動了服裝懷舊的一股熱風。

(三)健康舒適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在服裝方面,人們已不只滿足于其款式和顏色,還慢慢開始留意到這些衣物是否環保,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健康。服裝與人體健康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這就要求設計師在進行服裝設計時,在注重美的享受的同時,也能融入健康舒適方面的享用。服裝設計與健康舒適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服裝樣式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如今很多人為了美觀穿緊身衣、瘦腿褲,殊不知由于這種衣服過緊、透氣性差,很容易壓榨內臟及血管,引起消化不暢、皮膚炎等疾病;2.顏色會影響人的心情。同樣的,服裝的顏色也會影響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3.服裝面料。因為服裝面料是直接接觸人的身體的,所以最容易影響人的身體健康;4.洗滌方式。由于不同面料的不同特性,所以要根據衣物的面料和設計來確定其是手洗、機洗還是干洗等。

三、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融入情感化設計的意義及要求

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融入情感化設計能夠加深服裝設計的價值,不僅如此,其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啟發設計師的設計靈感,并且還能夠為服裝企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對此,任何一個設計師不論置身何處,其在設計方面的水平都直接可以反映在其作品上,一件優秀的服裝設計方案就是一件藝術品,兼具觀賞性、實用性為一體,并且充滿了設計師對這件衣服的情感。要成為一個有感情、有品位的大師級設計師,做到以下幾點是必不可少的:

1.不斷學習,使自己有更扎實的基礎,更精湛的技術。

2.確立以消費者為出發點的設計理念,這是最根本的一點。

3.要學會與不同的設計師、商家、消費者溝通、交流和合作,學會研究消費者的心理,充分考慮到服裝設計在生活中會影響到的方方面面的因素。

4.不斷反思、分析、積累經驗,學以致用。

結語

總之,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融入情感化理念是順應社會發展、適應消費需求的正確方式,它強調的精神意義、文化內涵等都表現了對人性更加的關注和關懷,體現了現代人在滿足豐富的物質的基礎上對于精神世界的更高追求。

參考文獻:

[1] 谷莉. 淺談國外服飾文化中典型的色彩搭配[J]. 中國包裝工業,2013(14) .

[2] Suki. 倫敦奧運掀起時尚運動風潮[J]. 航空港,2012(7) .

[3] 于麗萍. 服飾的色彩搭配與審美[J]. 四川紡織科技,2003(6) .

第8篇

關鍵詞:新型材料 服裝設計

一、新型服裝材料概述

新型材料是高新技術的基礎和先導,其本身也能形成很大的高新技術產業,當代高科技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材料的發展和競爭,可以說任何高科技的進步都離不開新材料的發展和利用,誰掌握了關鍵新型材料的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21世紀高新技術競爭的主動權,因而,材料科學已被公認為21世紀高科技產業的基石,并與信息技術、能源技術和生物技術一起列為21世紀最重要、最有發展潛力的領域。

新材料滿足的條件:①新出現或正在發展中的具有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的材料;②高技術發展需要,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③由于采用新技術(工藝、裝備),使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顯提高,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二、新型服裝材料在什么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經濟技術的發展,科技的飛速進步,可供服裝設計師選擇的服裝面料越來越多,人們對服裝的審美已經由最初單純的外觀美上升到更注重服裝的舒適性、環保性、和功能性。由此可見人們對服裝材料的要求與過去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型材料的開發和運用,服裝設計已經突破了過去的以普通織物為主的束縛,具有各種創新性的高科技材料已經成為當下服裝設計師的新寵。新型材料在高科技、數字化等等技術的支持下已經的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但是,在現代服裝材料的開發中,還有許多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加與自然資源有限之間的矛盾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益突出,所以從根本上改變材料分子結構,選取未被人們充分利用的材料加工完成的合成材料,以及開發低能耗材料和環保型材料將成為人們的共識,也是服裝業尋求發展的目標,一件服裝在變為成品的過程中殘留毒素的機會是很多的,盡管現在世界上各國發達程度不同,對環保的認知不同,但發展環保紡織品和綠色服裝將是必然趨勢。

從服裝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服飾藝術單純地再造型結構上進行突破和創新已力不從心.因此服裝材料的開發和創新變得越來越重要.服裝設計趨勢是以材質為構思創作源,比拼材料的創意設計,通過材料來表現其設計特色的時代.而服裝面料的再設計無疑又為服裝設計增加了新的亮點.結合設計的審美原則對現有的材料進行改造,重組,多元復合或者單元并置的方法選出最佳方案,從而達到材料創新的目的.

三、新型材料的運用為什么會對服裝發展產生影響?

服裝材料是服裝三要素中最為重要的要素,服裝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材料的影響,服裝的發展史也是服裝材料的發展史。選擇面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到服裝設計的最終效果。設計者可將具體材料的某種特性加以提煉、升華成某種意念的表達。

高科技新型服裝材料層出不窮,使現代服裝的外觀更加漂亮、穿著更加舒適、功能更加多樣、風格更加新穎。

新型化纖服裝材料中在原有人造纖維素纖維的基礎上,又研制了再生蛋白質纖維材料,包括玉米蛋白質纖維、大豆蛋白質纖維,新型合成纖維服裝材料當中又研發出了異性纖維、復合纖維、高收縮纖維等。

在功能性服裝材料中,有液晶變色服裝材料、自動調溫服裝、防暑服裝、防彈服材料、防生化服裝材料、放熱輻射服裝材料、防燃服裝材料、防蚊蟲服裝材料、安全反光服裝材料、藥物香料服裝材料、遠紅外線保溫服裝材料、微元生化纖維材料。

針對人類所遇到的各種生存和活動環境,研發出了“可食”服裝、水溶性的、可降解的合成纖維等等,所有上述新型材料的出現,使服裝不論在日常的使用,還是特殊用途的使用都極大的方便了人類的生活,服裝更加呈現出多樣、多面、多能的豐富多彩的性能和特點,服裝的發展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四、新型材料的發展趨勢

21世紀紡織面料的發展越來截止趨向“以為人本”,其宗旨將始終圍繞著人的健康,舒適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而不斷開發新產品。服裝材料向高科技、功能化發展,紡織面料的競爭將成為新型纖維、環保染化料等的競爭。隨著服裝的休閑化、隨意貨和功能化,要求面料更輕柔、更吸濕透氣,功能更廣泛,各種功能性,防護性紡織品和服裝將應運而生。

1.服裝材料向著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環保服裝,又稱綠色服裝和生態服裝,它是以保護人類身體健康,使其免受傷害為目的,并有無毒, ,在使用和穿著時,給人以舒適,松馳,回歸自然,消除疲勞,心情舒暢感覺。“環保風”和現代 人返璞歸真的內心需求相結合,使生態服裝正逐漸成為時裝領域的新潮流。

2.服裝材料呈現出面料二次創造的趨勢科技的發展使得各種纖維的混合處理日趨完美,使面料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質感。設計師通過面料材質的再創造,創造出特殊的材料質感、外觀效果和更加多樣化的細節局部,使設計更富有表現力。同樣的風格,選用不同的面料進行再創造,所傳達的感覺就會不同。如日本設計師對服裝面料的處理。服裝材料的再創造在改變材料外觀的同時,進一步將材質本身的視覺美感發揮到了極致。現今的服裝設計大多先從材質的設計處理搭配入手,或根據面料的質地、手感、圖案特點等來構思,得體的面料設計處理方案是服裝設計的關鍵。

充分利用不同面料的質感、肌理特征進行組合,可以產生奇異的外觀變化。有些材料單獨看不是很有味道,但將其與其他面料組合搭配就會產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比如同顏色有光澤面料與無光澤面料的組合,立體肌理與平滑肌理的組合、凹肌理效果與凸肌理效果組合等等,都會使服裝產生豐富的變異感,甚至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3.服裝材料向著復合功能的方向發展高科技、功能性和環保型的紡織品面料已成為21 世紀紡織品的主流。由于多種纖維混紡交織的織物日趨普遍。人們更加注重能改進化纖織物吸濕透氣、柔軟懸垂性各種新型纖維的開發利用, 多層復合組織的織物將越來越多。以不同性質、不同特點的幾種層次織物復合成一個完善的織物,使之比單一織物更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其表面效果上更具有立體感,這是個新的產品方向。

五、新型材料發展對服裝設計的意義

現代社會發展中,由于服裝在人類社會及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人們對服裝材料技術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使得服裝材料的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紡織科學也在不斷地進步與發展。當今紡織科學工作者與服裝設計及工藝人員的設想是:有味道(香味)的服裝材料、可以自動調溫的服裝材料、不會臟的服裝材料、隨著光可以變化色彩的服裝材料,此外,還有利用光敏感原理的服裝材料、“天衣無縫”的服裝材料,還有冬暖夏涼的面料、反射紅外線的面料、消臭面料、防蚊蟲叮咬面料、智能播放音樂面料、隨環境溫度或光線變化而出現變色的面料,以及“一步成衣”的服裝材料等,這些科學技術產品的產生,都將會帶來服裝文化的進步,甚至會產生服裝意識的變革。這些高科技的服裝材料不勝枚舉,設計師通過發揮材料與眾不同的特色,以滿足特殊場合的需要。

小結由此可見,未來服裝設計的發展趨勢是逐漸向面料的設計方向發展,而面料的發展方向則是以高科技面料為主,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更加偏向功能化;為此給設計師們提供了更多的設計理念和最大限度的發揮空間。服裝材料的發展變化受到社會、科技、人們審美觀念的影響,可以說是某一時代社會的縮影,服裝材料的發展變化是服裝發展的靈魂之一,其發展方向代表了服裝的發展方向,反映了社會文明的發展水平。(作者單位:四川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朱松文.服裝材料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

[2]魯葵花,秦旭萍,徐慧明.服裝材料創意設計[M].長春美術出版社,2004

[3]呂航,賴秋勁.輔助材料與應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劉國聯.服裝新材料[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第9篇

兼顧服裝內涵與外延的整體統一,能夠結合自身不斷積累的深厚文化底蘊:固守民族文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創新:對時尚有敏銳的觸覺,具有自己的特色;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是優秀服裝設計的關鍵。

關鍵詞:

內涵與外延;整體與局部;創新;時尚;環保;發展

服裝作為微型活動的建筑,內在意識的選擇外物化。實際上,是設計者本身思想和三觀的展現。服裝的設計并不是商業環境下速食的快餐,經受不起時間的考驗。它應作為一種人生的積累沉淀,一種對生活對生命的感悟,在把握時尚發展脈搏的同時融合自身對文化的理解,所呈現具有深度的作品才稱的上是優秀的服裝設計。

一、服裝的內涵與外延結合

服裝以其外在呈現為直觀的傳達。服裝設計是賦予產品內涵價值的過程。一件作品能折射出作者的三觀,通過加工提煉從而實現升華為藝術。將其思想滲透到服裝中使服裝更有生命力更具鮮活的感染力,再結合外在的形式充分表達出來。使作品給讀者帶來更深的啟迪。反之,而那些相近貌似的相對形式的作品,其實質是混亂無序空洞無條理的。優秀服裝設計是既注重內在功能價值又能通過好的形式展現思想,二者有機統一的設計。這樣的服裝設計突出作品的思想內涵,而且還通過好的形式以藝術的方式展現,從而提升精神與審美的價值。

二、設計中局部和整體的統一

只有通過不斷地概括總結提取服裝的社會需求且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才能在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麥克拉肯得出結論說,服裝構成了“一種特殊規則”,這種規則由于缺乏選擇和組合的規范而幾乎受到全面限制。[1]在當今,穿著者作為服裝的載體,尋求服裝設計符合自己的精神需求所體現出服裝的個性化趨勢日益加強。當你的設計缺乏個性始于重復,跟與模仿的時候,就會失去消費者的青睞,在眾多的設計品牌里淹沒,甚至被忘卻。為此設計師要在市場在商品消費的大環境下找到自己的售眾,就需要結合服裝的特殊性更好的迎合市場需求。

三、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中國服飾數千年來一直遵循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觀念。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提倡“文武”,他認為服飾不可以不分貴賤,必須“約之以禮”。老子的道法自然依從人的本真,也是設計師們靈感迸發不斷設計的來源,墨子的節用非樂提倡的實用樸實的設計等。設計師要結合內心對民族文化的認知歸屬感并能更好的萃取保留名族優秀文化,海納百川,博采眾長,不斷創新,從而成為優秀民族文化傳承的人。面對儒家思想我們應取其要義仁禮去其階級制度。從生活中汲取能將設計自然融于理念的方式與此同時能體現民族文化,將其內涵充分彰顯的方法。堅持民族文化主體性和創新性之間找到切合點,將服裝內容和形式完美統一起來,用服裝形象反應社會生活。在國際國內大的形勢下,共同前提中,保持其區別于其他設計師有強勁生命力的個性特征,實現中國服裝在全球文化中的主體性。

四、把握時尚,與時俱進

服裝設計所屬的時尚品味的好壞正是決定服裝最終是否符合大眾潮流的重要因素。萊佛的時尚定律闡述了時尚具有適應時代的特性,經典的服裝是當時代集體智慧精神的產物,服裝會受到社會生產力政治格局的影響且是具有決定性的作用。[2]當服裝的生產符合時代的步伐時他將和時代一同發展,市場供求營銷會影響其產品的壽命。相較克魯伯的研究是相對于各個階段的晚禮服的衣長衣寬,揭示了服裝作為一個時尚的循環,而后的研究通過服裝體現社會生活的動蕩。[3]及時較好的歸納類似背景的產品在市場上呈現的規律能幫助產品在市場上搶占先機,加大市場份額所占比例從而以規律延長產品在市場上的壽命。這些對于時尚研究的解讀也正是作為設計師需要不斷認知探索最迫切緊密的關鍵步驟。

五、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在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當今,我們要發展節儉環境友好型經濟。以時裝行業的發展為例;面料的生產作為紡織時裝產業的基礎,促進時裝產業的更替,會憑借各個季度服裝的潮流趨向來生產風格,類型不同的面料。如何既能滿足社會需求又能控制和減輕環境污染,成為未來設計師予以高度關注的問題。當下的種種污染使我們心有余悸,面對危機四伏的環境,賴以生存的棲身之所已與我們的生活甚至生命休戚相關。不僅是自身的生存問題而且更會影響到以至于整個人類的生活發展的狀況,為此設計要以環保作為基點,融入防治結合,雙管齊下的思想意識。一方面是針對已經產生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因地因時制宜;另一方面追尋產生結果追源溯流。要保證環境的安全,使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我國仍然存在許多服裝行業在環保上的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總體紡織質量水平上存在差距:

1)環保技術、標準,還不夠完備。服裝生產設備和技術落后。不但出臺標準的速度落后國外而且檢測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也不齊備。檢驗方式技術層面上的推廣和精準度可信度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2)我國紡織產業對環保型紡織材料的開發不夠重視。在技術上的創新也落后于其他國家。沒有或不適合進行生產和處于試驗階段的紡織品是研發生產過程一直存在的現象。

3)服裝生產的流程設備技術落后有待提高。以高支密和高強力為高檔織物的標準,對織物的風格類型把控這一環節意識淡薄。

4)服裝行業的環保意識觀念急需強化。企業面對全球的綠色經濟席卷而來缺乏敏感性,使接受挑戰變得捉襟見肘。生態紡織品認證的觀念并未得到眾多企業的支持與實行,只有些許企業意識到相關問題從而去實行綠色認證。由此,在國內外總的趨勢下我們要更好的辨別作為服裝設計的要領更要懂得結合市場和環境用發展的眼光,環保的意識來設計出更符合時代的作品。優秀的服裝設計是需要有足夠的文化底蘊,藝術修養;需要懂得如何把握服裝的內涵外延整體統一的表達;需要緊跟時尚的潮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解決問題,需要懂得如設計、美學、攝影等眾多學科的跨專業的綜合型性人才。

作者:阮程展 單位: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葉朗美學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4.

[2]克雷克時裝的面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03.08.

[3]高格細說中國服飾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9.

[4]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見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5]萊佛,品和時尚:法國大革命至今,倫敦:哈里伯出版社,1937年.

[6]萊佛,時裝風格,倫敦:牛津大學出版社,1949年.

[7][美]克魯伯和理查森,跨越世紀的女裝時尚.

第10篇

關鍵詞:生態時代;服裝審美;自然保護

中圖分類號:J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26-0042-01

生態文明是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文明形態。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生態服裝設計已成為服裝設計界的主要話題,生態服裝應從服裝審美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進行設計,并從簡約和諧的設計角度以及健康環保的面料要求角度去進行,從而創建真正全方位的生態服裝設計體系。而今消費者為了展示個性、瘋狂追新、相互攀比、相互追求陷于吹噓的話語環境里,呈現出名牌崇拜、喧嘩與貪婪的世象。為獲得華麗服裝不惜代價的濫殺珍禽異獸,制作皮衣和珍貴毛草服裝。這對今天我們所倡導的服裝生態環保意識是不一致的。本文結合服裝生態設計及服裝綠色審美出發闡明保護自然生態平衡和善待自然生命對人類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一、生態時代下的服裝發展現狀

(一)服裝生態環境的發展狀況

生態問題在服裝方面也表現的非常典型和突出,隨著人們追新、攀比的世象攀升。人們獲得昂貴皮衣類服裝,商家不惜代價去涉獵珍惜動物,來謀取巨額的經濟利益,致使珍貴動物瀕于滅絕的邊緣。在不少女人的眼里,皮草是雍容華貴與奢華富有的象征。無論動物保護主義者和設計師的紛爭如何沸沸揚揚,女人們似乎還是無法拒絕皮草的誘惑。世界各地許多動物卻因為它們美麗的皮毛而遭到大量捕殺,其中包括一些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據調查每件皮草大衣約需10~25只狐貍,體型更小的水貂起碼要70~80只才能制成,而且全都取自出生剛滿6個月首次換毛的幼小動物。如此而來的皮草大衣、手套、皮包,你真的忍心用生命來換取自己的美麗嗎?再穿、再買嗎?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和善待自然生命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現代服裝發展的新動向―生態引領科技的發展

隨著低碳經濟的不斷推進,高科技環保面料將成為時代的主題之一。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杜鈺洲會長在各個場合強調:“紡織服裝行業主要在高新技術應用層面和自主品牌發展層面制定“十二五”發展規劃和“十三五”發展目標。”在2010年國內外的服裝博覽會、面料輔料博覽會上,以玉米、大麻等等植物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的化纖產品奪人眼球。成為時下流行發展的方向。改變單一的毛皮原料的獵取,在國內外的紡織服裝展覽上也可以明顯的看到,西歐、日本等國近年來不斷加強化纖研發能力,對服裝來說,這表明面料已然成為設計、渠道之外的另一個核心品牌競爭點。這些都表明,低碳經濟是現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未來服裝紡織行業的發展方向。

二、生態服裝自然保護的重要性

服裝是獻給未來的,未來的經濟與科技高速發展,未來同樣需要傳承、延續并可持續性地發展,作為今天的人類,對未來的責任不僅僅體現在利用高新技術手段上,而更該將目光關注于將過去與未來的資源有機地結合和利用上,為我們生存的環境減少負擔,保護自然環境和保護生態平衡。那么,面對生態環保設計的要求,采用何種設計方法就成為服裝設計者最應該慎重考慮的問題。順應時代的發展生態也對服裝的設計也越來越重要。

“奢侈毛皮服裝”的威害讓人們不得不尋找“自救”之路,于是,一種名為“生態服裝”的衣服衍生而來,面料主要采用天然動植物原料,與人們崇尚自然,回歸真我的趨勢不謀而合。“生態服裝”以天然的棉、麻、絲毛、皮等為原材料,穿著上不僅健康安全、手感也極為舒適,這種生態服裝業緊跟時尚潮流,款式設計新穎,顏色搭配絢麗奪目,但從表面上看與一般的衣服沒有太大區別。面對生態在新的健康理念趨勢下,健康的發展趨勢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以及未來的流行趨勢。

三、生態時代下的服裝審美

(一)和諧簡約之美

生態服裝設計的重點主要體現在材料、色彩、結構上。生態服裝審美設計是體現文化理念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服裝設計理念所包涵的內容廣泛,運用不同手段和形式設計出的服裝,以服裝的色彩、材料、造型上來體現服裝的審美。

1、色彩

色彩是服裝中最引人注意的因素之一,生態時代的色彩首當其沖的當然是綠色,綠色反映了自然的本來色彩。它象征著生命、生機、活力、健美,和平、和諧、和睦、自然。為此,綠色顯示了大自然,取材了大自然,體現了人們生存的環境有著人與自然的和睦相處的關系。

2、材料

材料是服裝設計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生態服裝則以天然動植物材料為原料,如棉、麻等體現環保意識,從面料到鈕扣、拉鏈等附件也采用無污染的天然原料。隨著紡織科學的不斷進步,新型保健性面料得以迅猛發展并成為未來紡織品開發的主要方向,這對維護人體健康,增強衣物穿著的舒適性,實現綠色設計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保證。時代“環保風”和現代人返璞歸真的內心需求相結合,使生態服裝正逐漸成為時裝領域的新潮流。

3、造型

造型是服裝設計的三要素之一,服裝在造型設計上,首先要注重服裝與人體的空間處理。在服裝的造型結構處理上東西方有著明顯的差異,無論是西方所推崇的三維立體造型結構,還是東方所崇尚的二維平面造型結構,都要以人體的舒適度而進行設計,在服裝設計上其局部的造型應在實用、舒適、簡約上進行變化和創新,重視服裝的人、機、物的統一效果設計,以及各款式的和諧搭配。

(二)服裝生態的創新美

在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的抗議下,服裝設計師們也開始了尋求另一種出路,就是找到能和真的動物毛皮相類似的毛皮運用到自己的服裝上。那就是“人造毛皮”,它具有天然毛皮的外觀在服用性能上也與天然毛皮接近,是很好的裘皮代用品。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理事武學凱認為:目前人造皮草在服裝中的價值還沒有被充分發掘、體現,人造皮草在設計過程中不能完全以真皮草作為方向,應發揮自身優勢,它可以把新的皮草設計工藝通過面料織造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實現創新。從設計、時尚、商業多角度詮釋了人造皮草內在的價值。

人造皮草在服裝品牌的應用上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如人造毛皮的時尚化設計,創新的搭配組合,材質的對比組合,將設計理念、手法與科技創新相融都將更能體現人造皮草的發展前景。在環保生態方面,人造皮草也有著享受皮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勢……當人造皮草的設計成為一種時尚潮流,人們就會從時尚的角度去認識它,接受它,欣賞它。

生態服裝設計在21世紀的服裝時尚界其市場具有無限潛力。其中的價值還需要人們去細細體會和不斷挖掘。因為歸根結底,最終的受益者還是人類自身。皮草不是常規的服裝原料,獲取皮草的唯一途徑就是殺死動物。我們懇切希望人們了解皮草服飾的來源和關注相關信息,相信設計師精心創作的藝術作品會帶動更多的人關注毛皮動物的生存環境,減少對它們的虐待,讓更多人了解:時尚無需血腥與殘忍的修飾!讓我們行動起來“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人類的持續發展才有希望。

參考文獻:

[1]劉曉剛.專項服裝設計[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1.63-66.

[2]陳繼紅,肖軍.服裝面輔料及服飾[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3.7.

110

[3]安毓英,束漢民.服裝美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8.

[4]尚笑梅,舒平,杜.服裝設計:造型與元素.[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7.105.

[5]蔡子諤,中國服飾美學史.[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10.

882-884.

第11篇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伴隨著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帷幕,“低碳”依舊是被討論最多的環保話題,“低碳經濟”已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和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低碳生活”也深入人心。在環保、低碳意識如此高漲的時代,搶跑“低碳經濟”,迎接“綠色未來”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皮革行業所面臨的新一輪挑戰。

作為人類的第一件衣服,皮革一直是人類服裝發展史中的寵兒。皮革服裝作為人類文化史上一種載體,幾千年來大放異彩,不僅體現著自然環境之美,也體現著社會環境之美。現在,“低碳生活”雖然是個新概念,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中國皮革行業作為資源消耗型行業,如何把“低碳環保”和皮革服裝的“時尚設計”結合起來,從設計源頭做起,傳遞出“低碳環保”的穿衣觀,把口號變成一種責任,真正喚起大家的“低碳生活”意識,這是我們面臨的難題,這也是服裝設計師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

2低碳思潮下皮革服裝的設計原則

低碳,英文為lowcarbon。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低碳設計,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環保概念,通常指產品從生產到最終消耗完結的整個過程中排放盡可能少的二氧化碳的設計。低碳皮革服裝,也是一個寬泛的服裝環保概念,泛指可以讓我們每個人在消耗服裝的全部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總量更低的服裝。而針對皮革服裝中的低碳設計,主要是指服裝產品從最初的原材料選用,原材料加工,面料的處理加工,款式設計過程中降低碳排放,實現低碳環保設計:

2.1色彩設計原則

科學家研究指出,人對色彩的敏感度遠遠超過對形的敏感度,色彩富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時尚性,流行色彩在服裝中的應用體現人們對時尚的向往。因此,色彩在服裝設計中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皮革服裝的色彩來源于原材料的本身特有的圖案色彩、面料染色后的色彩或者對材料二次設計搭配組合所產生的色彩。

2.1.1特殊皮料的直接運用

對皮革服裝選用材料本身就帶有特殊的物理屬性,如生態養殖生產或者人造蛇紋皮、鱷魚皮、豹紋皮,其自身已擁有別具一格的特殊視覺和觸覺肌理,呈現出豐富的紋樣和花色圖案,性感且奢華,所以我們在設計時就該舍棄多余的元素,要恰到好處地運用本身的光澤感、色彩的濃淡感、華麗感與質樸感,設計出不同風格的皮革服裝;

2.1.2單色皮料的搭配組合

對于皮革材料本身色彩單一、暗淡,在色彩設計時,首先應采用的是對皮革面料配色設計,既可以充實表現內容和形態,還可以豐富皮革面料的組織結構和層次感。比如對皮料進行同色系、漸變或對比色的組合搭配,或者與其他皮草和紡織服裝材料進行色彩搭配,再將其運用到服裝相應部位,打破原有色彩的單調感,從而產生新的視覺效果;以上這兩種色彩設計的宗旨是讓產品本身傳達出自然時尚之美,這樣既可以保持皮革服裝本身淳樸綠色環保的特點,散出時尚健康的穿衣理念,還可以減少印染造成的二次污染,達到減碳的目的。

2.1.3染色工藝的技術創新

色彩創造流行,既美又環保的色彩運用將成為未來真正的流行色。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綠色、環保的皮革產品必將逐漸成為人們的首選。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推進皮革材料染色工藝的技術創新,不僅響應了低碳環保的理念,也給設計師帶來了靈活多變的設計選擇,開辟出一條全新的時尚之路。比如海寧市非凡時尚制衣有限公司,建立低碳環保路線,通過成衣染色及成衣水洗方面技術領先,推出佰朗帝品牌的“綠色環保”時裝,深受消費者喜愛;其次其低碳環保的染色風格也得符合消費者的現代審美觀。

2.2面料設計原則

2.2.1皮料肌理的二次創造

在款式設計的拼合過程中,不同花色和質感的材質的拼合會產生不同的肌理效果。這種肌理效果作為皮革服裝的特征之一,是皮革服裝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區別于普通服裝設計的關鍵。精心拼合設計的皮革面料,能展現出新穎獨特的外觀效果,而且通過各種材料的穿插與拼接,還能節省昂貴的原材料,降低服裝的成本,從而實現低碳設計。比如在確定好流行趨勢及所設計的款式風格等要素,對皮革及穿插拼接的材料進行圖案設計,小塊或大塊面積拼接的設計等等,讓其產生特殊的光感或圖案效果。總之,皮革服裝雖然有其特殊性,但其計原理仍離不開服裝設計的共性—款式設計、色彩設計及材料設計三大原則。

2.2.2整合皮料與紡織面料

隨著消費者審美觀不斷提高,傳統皮革服裝美觀性差的缺陷逐步顯現出來,嚴格限制了皮革服裝穿著的季節和消費的人群,束縛了其設計的發展空間。然而近幾年來,在消費潮流的引領下,皮革服裝越來越時裝化,皮革服裝消費呈現出了平民化、個性化、理性化的趨勢,更多的人開始注重能夠體現自我魅力和風格的服裝。為此,擴大皮革材料料的使用范圍,整合皮革面料與服裝紡織面料的設計資源,讓皮草、紡織面料成為增加皮革服裝附加值的點睛之筆,實現皮革面料化的全新理念。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資源,還可以突破季節對皮革服裝的束縛,賦予皮革服裝獨特的個性,比如毛衫上的裝飾、與夏裝絲綢面料的配合、與蕾絲面料的搭配等。

2.2.3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態皮革

生態皮革滿足了生產制造過程中無污染、使用過程中對人體無害,對環境不產生污染、使用后可以被生物降解,且降解產物不會對環境產生新的污染。所以綠色化學品和無污染工藝的開發、工藝內的再用與循環,既有利于人的健康,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有利于生態的平衡,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企業應大力倡導使用天然、再生和環保材料,利用新型能源,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提高產能和效率,生產出更加符合人類需要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皮革材料。如美國杜邦公司與煙臺全杰皮革高科有限公司聯手打造的萊卡皮革,與普通皮革相比,既保持了皮革原有的柔軟、透氣,且可與人體部位緊密貼合優點,又徹底解決了皮革易皺折、回彈性差的缺點,可廣泛用于時裝、內衣、裙裝、泳裝及鞋類的制造。

2.3結構設計原則

要做到皮革服裝的低碳設計,其內部結構設計是關鍵。皮革服裝的內部結構主要分為結構線、分割線的設計。

2.3.1結構線與分割線的合理組合

由于皮革服裝材料的獲得有別于紡織面料,其大小受到張幅面積的限制,要想獲得足夠制作一件衣服大小的材料,就必須進行拼合,拼合使得分割線成為皮革服裝最主要的結構線。而對于皮革設計,盡量充分利用每一片皮料,是環保設計的一個重點。所以,在進行拼合設計時,巧妙處理好分割線與結構線和關系,兼顧色彩和圖案設計,做到款式新穎別致,自然美觀。合理利用皮革材料拼接方式來引導款式設計,既考慮了材料的利用率問題,減少浪費,也通過獨特而巧妙的拼接,創造出新的美感。值得一提的是,把握好設計的度,因為經過再造的面料已經具有豐富的視覺外觀,結構分割不宜過分復雜,應以簡潔大氣的設計為主,以免破壞面料的肌理效果,

2.3.2一裝多能

從多功能的角度考慮皮革服裝的款式設計,是皮革服裝款式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念發生著巨大轉變,皮革服裝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以往象征財富、地位、身份的形象,融入了時尚、情趣、休閑的內容。款式設計上打破正統、矜持的傳統模式,一衣多穿,能適應不同場合,同時給穿著者提供較大的二次設計空間。如組合式皮革服裝,可多部位拆卸,組合部位通過多樣化的連接方式來達到外表美觀且穿著舒適,不僅充分發揮了皮革服裝的價值,也可以大大加強其服用性和使用壽命,同時減少了碳排放。

3低碳理念的傳播

低碳,絕不只是炒概念,不是現在流行做環保,皮革設計也跟著做環保,以后改做復古,設計方向也跟著變;低碳文化是貫穿始終,是不改變的,變的只是表現形式,傳達的永遠是以人為本,社會持續、經濟持續、資源持續的思維理念。可以肯定的說,低碳設計將是未來皮革服裝的主流設計理念,向低碳經濟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種大趨勢。當然,如果僅把碳排放的注意力放在設計環節上,還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在占領永久的市場,就要加強低碳理念在生產、銷售、使用環節及回收機制的樹立,從整體出發,將低碳進行到底,即使成本上升也值的。

服裝生產不是單一行業的成果,原材料生產、運輸印染服裝設計材料裁剪成衣生產制造銷售、使用回收、處理循環利用,這是一個龐大而系統的企業鏈,低碳理念的傳播并非只是某一個環節能單獨完成的,做到整個企業鏈的低碳才會給這個行業帶來更好的發展。目前,國內有很多企業已經走上了低碳的軌道,比如:河北東明制革集團投下巨額成本實現了清潔化生產技術的集成創新和“無灰膨脹羊皮生產工藝”的使用,獲得了首屆“皮革行業節能減排環保創新獎”;四川德賽爾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申報了低碳經濟的項目,著重研發功能化、清潔化、環保型的皮革化學品和生產工藝,并已取得大量成果,如無氨脫灰軟化工藝,低鉻高吸收技術,高效的復鞣、染色、加脂技術……相信只要勇于開拓創新,今后在國際服裝舞臺上會有我們更開闊的舞臺。

第12篇

關鍵詞:服裝設計運動系列環保系列高科技面料宏觀趨勢分析

中圖法分類號:TS941.2

雖然科技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同時我們的生活空間正逐漸被其各種衍生物所占據。于是,在科技與自我之間,我們也在尋求新的平衡:對自然生活的渴望、對無拘無束人生的向往、對自然清晰的認識與再認識、對科技客觀的評價與把握、對精神空間的深層探尋、對古老文明的繼承和反思......一場場國際時裝秀都強烈地給我們這些信息。消費者、生產者、乃至民族和國家都十分關注服裝設計的國際宏觀趨勢。

那么當今服裝設計的國際宏觀趨勢到底有哪些呢?其形成原因又是什么呢?

服裝設計的國際宏觀趨勢是設計師必須把握的重要趨勢。它體現了設計師對社會的深層定位,其包括三大趨勢:運動系列、環保系列和高科技面料的運用。

一、運動系列

現在不論是T臺還是大街,時尚的運動風撲面而來:窄小的茄克、輕薄的裙子、流線型的輕便女鞋加上高科技的材料和舒適的剪裁,拉鏈、連帽設計、尼龍搭扣、T恤、熱褲......其實,這并非一夜之間的改變,時裝與運動裝的“感情”由來已久,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意識從根本上得到了改變,蒸汽機車和商用飛機使人們感到空間在不斷變小、好萊塢的影劇院和紐約的摩天大廈、汽車和家用電器、各種傳播媒介和每天塞滿家庭信箱的各種推銷目錄將人們推向一種前所未有的快節奏生活。女人們紛紛走出家庭從事各種工作和體育、娛樂活動。敏感的設計師們很快抓抓住了這一社會變化。“時裝女王”夏奈爾在女裝設計制作中首先引入了針織概念,設計出樸素而時髦的機能性很強的管子狀女裝(將在此之前只用與于男式內衣的針織面料做成男式女套裝,無領對襟羊毛衫套等),雖然她的銳意創新招來非議紛紛,但卻同時發出了一個革命的信號:柔軟、輕巧、不皺、針織令行動自由,讓身體毫無羈絆地移動。它使人感覺自由舒適又毫不影響優美風度。同時夏奈爾還創作出長及腿肚的長褲、平絨茄克和大框架墨鏡等一系列運動型作品,被譽為“運動型之母”。夏奈爾雖然“只有一種樣式”(夏奈爾自稱),但她的樣式卻有驚人的生命力,經久不衰。這是一種與現代生活非常合拍的,結構簡練、合理、實用性很強的20世紀的代表作。

歷史上運動時裝成功范例府拾皆是:八十年代,極富運動精神又不缺乏女性味的索尼婭·里奇爾那舒適的海綿慢跑鞋是婦女們的青睞之物;她們還愛穿馬里捷和費朗索瓦·吉爾搏設計的牛仔衣;還有十裁不衰的鱷魚翻領運動衫;雷佩托設計的輕便舞鞋,混色的阿迪達斯迷你茄克和飄馬的塑料運動包......

近幾季的運動系列服裝更是愈演愈烈,在顏色和面料上,金屬系列與明亮色(鮮黃、粉玫瑰色、橙色、草綠色、靛藍色等,雖不是整體使用,但卻有一種標志、一種在路上起信號的作用)的搭配,面料采用半透明尼龍、漿棉府綢、絲質雪紡、網狀面料、翻新牛仔布、皮革、仿毛皮等;在外型上采用無袖短上衣、T恤、包型臂飾、無袖背心(兩種面料疊用)、皮上衣、短褲、五分褲、運動配飾等,值得一提的是腰間背包,包型臂飾,展示出青年人希望兩手空空,無任何負擔,渴望自由的思想;在服裝細節處理上,拉鏈與系帶結合使用、衣兜處凸型滾邊、暗扣新用途——尼龍搭扣、金屬小扣、拉鏈代替鈕扣、同質材料與其它材料綜合使用,鞋子使人想起那種專門保護腳的鞋子——流線的造型從側面看象一輛法拉利賽車,等等。現在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年輕人或是長者,都穿上了球鞋和輕巧的茄克,運動裝消除了年齡、性別和階層的差異,難怪一位時裝史學家說:“運動裝是一個全球化世界的標志性產物,過去的價值觀失去了它的合理性,而人類尚未發明出新的玩意兒取而代之,于是我們進入了一個前途難卜的千年。面對疑惑,有兩種態度。聰明的人踩著籃球鞋、套上拉鏈衫輕松自在地沖向未來,其余的人則蜷縮在自己狹小的殼中。”

橫亙于兩個世紀交匯處的運動裝選擇了我們,緊張工作下的新千年的我們能拒絕她嗎?

二、環保系列

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設計傾向。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以來,國際時裝設計大師們掀起了一股“生態學熱”的風潮,不斷推出環保系列服裝,而且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提高,這股熱潮有増無減。

工業革命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是以自己的生態環境換來了這種發展:黑煙、廢水、廢氣、酸雨、溫室效應、原油污染、病牛病等,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破壞了自己的生存環境。于是各國人民都開始自發地反省和制止人為破壞生態平衡的現象,國際性的環境保護組織成立了。時裝向來就是社會事象的睛雨表,“生態學熱”這一主題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現在國際時裝設計在這一趨勢中的主要特點是回歸自然、返樸歸真和新的節儉意識。

自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以來,海灘色、泥土色、森林色、天空色、冰川色以及非洲原始民族的自然色彩是設計師的主要用色。表現出人與自然的依存關系;在面料上選用一些未經人工處理的本白色原棉、麻、生絲等天然纖維織物,加上粗糙的手感;在造型上采用不加墊肩的自然肩線,追求無拘束的舒適性、原始民族服飾中一些自然隨意的造型特點以及“內衣外化”、“薄、透、露”等手法大量使用;同時伴隨生態保護意識出現的是人們對資源的珍視,開始重“質”而不是重“量”,追求以最低的素材發揮最大的效益,強調節約和廢物再利用。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的“破

爛式”令世人瞠目,現在許多設計師的作品也出現了類似的設計傾向:故意露著毛邊或流蘇裝飾,或不拆衣服的縫捺線,或有意暴露衣服的內部結構。甚至粗糙的大針腳也成為一種繞有趣味的裝飾。在2000年12月份中國國際時裝周中,在日本設計師古川云雪先生的時裝秀中始終給我們貫穿一個理念,那就是環保:手繪的鸚鵡圖案、針織面料上印的昆蟲圖案都出現在時裝中,表達了對自然的渴望,更重要的是這些面料大都是由環保厚材料做成的,就是用飲料瓶碾碎后紡成的,他說:“我熱愛自然中的色彩和圖案,太陽的火紅、鮮花的艷麗及各種生物的形象、都是我靈感的源泉。這次時裝秀的主要目的是要向人們提倡一種環保的意識,環保理念深入到我的服裝中,熱愛自然就要保護它。這些環保面料設計成的時裝,既是人類一種智慧的展現,對大自然也是貢獻,而且對身體沒有任何不良影響,對皮膚也有一些好處。”

這些現象,無不說明一個事實,環保這一主題在時裝界方興未艾,從某種角度看,它將引發一場人類服飾文明的深層革命。

三、高科技面料的運用

高速發展的科技使我們的很多需求得到了滿足,但同時也為我們的生存環境制造了不少麻煩,我們面臨著由于臭氧層的破壞而導致陽光中過度紫外線的輻射;電腦、微波爐等家電以及手機的電磁波的輻射等,這些輻射直接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需要抗此類輻射的新型面料,同時隨著我們人類自身文明的發展,我們其他的諸如舒適、保健、防水透氣、免燙、防油污等需求也要得到滿足,現在,高科技已能使我們的這些種種需求變為現實。例如,用微細旦長絲制織的高密度織物,具有優異的防水透氣功能,解決了以前防水織物悶熱不透氣的缺點;“棉+萊卡”的內衣解決了以前純棉洗滌后變型、縮水、走樣的問題;“舒絲萊卡”這種高科技材料做成的內衣在強化塑身承托效果之余,更讓女性感受到貼身的舒適與自由,打破了有關內衣“修形與舒適”不可兼得的觀念;還有冬曖夏涼的面料、反射紅外線的面料、消臭面料、防蚊蟲叮咬面料、智能播放音樂面料、隨環境溫度或光線變化而出現變色的面料等等。這些高科技功能性面料不勝枚舉。千變萬化的面料為服裝設計的國際宏觀趨勢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服裝與高科技面料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可以說服裝設計的國際宏觀趨勢是以面料材質為構思創造的源泉,通過面料發揮與眾不同特色,表達時裝設計師的創意與靈感,傳達服裝最本質的美。現在高科技功能性面料正在走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運動系列,環保系列,高科技面料的運用這三大宏觀趨勢并不是單獨存在、絕無聯系的,一方面,所有技術性的發明和新面料首先運用到運動服裝,如前面所提到的冬暖夏涼的面料首先運用在登山服,消臭面料運用到足球服、反射紅外線的面料運用到長跑服等。再如古川云雪先生的環保系列時裝面料本身就是高科技面料;另一方面,由于我們人類自身不斷變化的需求心理的作用,總是希望有新功能的新面料來滿足我們的需求,這就促使新面料不斷地被開發和被國際時裝設計師們所運用。可以說運動系列、環保系列這兩者與高科技材料的運用之間是密切聯系的一體。

參考文獻

[1]李當岐《服裝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97~2991998年7月第一版

[2]《世界時裝之苑》雜志1999年第8期上海譯文出版社、法國樺榭菲力柏契出版社合作出版64~6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淳化县| 台安县| 阿尔山市| 乾安县| 上思县| 封开县| 云林县| 衢州市| 高要市| 南平市| 衡南县| 普格县| 潞西市| 新疆| 鹤岗市| 城市| 阿瓦提县| 屯留县| 兰坪| 历史| 醴陵市| 铅山县| 绥芬河市| 沂源县| 徐州市| 金川县| 兴山县| 淮南市| 宁河县| 万山特区| 商都县| 潞西市| 建德市| 阜新| 秭归县| 鄂托克前旗| 岱山县| 临高县| 启东市| 横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