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生活點滴

生活點滴

時間:2023-05-30 10:36: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點滴,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生活點滴

第1篇

丁雨萱

一個幽默風趣的男士,一位溫柔體貼的夫人,和一個時而文靜時而頑皮的女孩組成了一個三口之家。

雖然工作學習上的種種原因讓我們無法經常在一起,可是我們的“慧眼”讓我們的快樂指數上升了不少。

因為爸爸時常出差,所以電話是我們最需要的“朋友”。又想爸爸了,拿起話筒,“吧吧......”按鍵聲按出了爸爸那笑臉,那愁臉,那火臉......

“喂!哪位?”爸爸問。電話那頭傳來了我最喜歡的男高音。

“喂!這位。”電話這頭的我克隆出了一個男低音。

“請問你尊姓啊?找我什么事?”爸爸朝著我的計劃進行著。

“請問您尊姓啊?找我什么事?”我控制住了自己的笑聲,掐著快噴出來的唾沫,捂著嘴問。

爸爸似乎有些不耐煩了,有些生氣地說:“如果你真的沒有什么事,我就掛電話了,因為你的這兩毛錢電話費足以買個泡泡糖哦......”

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還不等老爸說完就“哈......”的一下笑了起來。

可老爸卻說:“怎么?吐了?”還故意關心地問:“要紙嗎?”

這次可是換成我生氣了:“別鬧了!老爸!”

“這就是第三十七計......懂嗎?”老爸自豪得像位將軍在告訴敗于他的人說出秘訣一樣。

“不說了!”沒想到捉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我“啪”的一聲掛下了話筒。

“問過了嗎?他什么時候回來?”媽媽從廚房走出來問我。

第2篇

我本無意,卻為生活為朋友所感染,成了生活的管家,也收獲了“三培”,培養了生活的坦然,培養了超脫的心境,培養了人生的境界。于是將最近的心得和記錄分享,只為心安。

今天嘲笑你的是他們,也許十年后夸獎你的還是他們,所以不要在意那些人對你的任何評價,那樣只會讓你更加不淡定!

今天我突然明白了:原來矛盾是可以兼容的。以前總認為看圣經就不能再研究佛學了,編程就不能寫文章了,遠在他鄉就不能孝敬父母了。其實這些矛盾真的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知識的豐富而消失或者兼容。

每天老師都在教育我們:我們要善于發現人間的真善美。我在想難道現實社會真的只能是去發現真善美,而不是本身就是真善美的嗎?

支持我就不要做那些反對我的事情,哪怕只是默默地安靜的關注著我也很感激。

有些人不是迷茫,他們心中一直有夢,只是缺少更多的行動和堅定的信心。

你覺得矛盾那就對了,在矛盾中成長,在矛盾中經歷的人生才能經得起風雨!

有的時候給朋友說太多鼓勵的話未必是一件好事,必要的時候要迎頭一擊,這樣他才能健康的成長。

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過多的時間在一起的,他們需要的是心靈的交融。

我不聯系你,不是心中沒有了你,只是不想再擾亂你的生活。

有些人早已沒有了交集,但還是因為現實和虛榮走在了一起。

我們并不是水火不容,卻總是互相用冰涼的水來破滅對方心中的熊熊烈火,原來這就是犯賤。

在你的中總有一批想刪掉卻不能刪掉的人,于是你只能用換號來暫時的躲避和遠離。

如果你真的知道成功后面的艱辛和付出,也許你就不會再想的那么簡單了。

當你再指責和批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了解這個人的經歷和故事。

別總以為自己是這個社會上不幸的人,只是你不愿承認自己的幸運。

只有自己變得強大了,才會真正的明白尊重。

有時音樂就是麻痹劑,它會讓我們進入另一個世界,忘記現實的世界。

生活就是這樣,我們犯了選擇困難癥時,還要不停的選擇,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被世界改變。

當我們回憶每天的生活的時候,我們也許會欣然一笑,誰能品味這笑中的酸甜苦辣?

第3篇

小學生活點滴

小學的時光就這樣匆匆而過,驀然回首,點點滴滴,仍然那樣的清晰而親切。

胡蝶是我的好朋友,有一天我們買了一模一樣的筆。這筆色彩鮮艷,書寫流暢,被我視為珍寶。但是,第二天居然不翼而飛了,我急滿頭大汗的尋找,忽然發現了胡蝶的課桌上放著兩支一樣的筆。于是我問她是不是拿了我的筆,她說是別人的。我很生氣,決定不再跟她玩了。就這樣,很長時間都沒有消除我對她的疑心。

不久的一件事情讓我改變了對她的態度。那天我發現她手里拿著十元錢,似乎是撿來的。我就緊跟著她,想看看她究竟這樣處理。沒有想到她快步走進了老師的辦公室,把它交給老師。當我看到學校宣傳欄里的大紅紙上寫著:“胡蝶同學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我臉都紅了,就在這時候,我的筆“回來”了,原來我的另外一個好朋友借的時候沒有打招呼,結果又沒有及時的歸還。

我決定向她道歉,沒有想到她說:“我根本沒有計較什么,咱們還是好朋友,希望初中還能和你同班”。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

(輔導教師:敖曉凌)

第4篇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汽車、空調、電梯等諸多產品的大量使用,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舒適和便捷,但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危機。正如去年熱映的美國災難片《2012》所展示的那樣,由于過度的能源消耗所導致的大量碳排放,會使得地球溫室效應加劇,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大量災害頻發,嚴重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綠色低碳生活概念正是基于這種現實而提出。

所謂的“綠色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人們在生活作息時要盡量減少所耗用的能量,從而達到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去年9月我國政府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明確提出,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減少40%~45%,這一莊嚴承諾就是我國政府在綠色低碳發展模式上的身體力行,而這個目標的實現則需要你、我、他,每一個中國公民來共同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從大處來講,是為了改善地球的生態環境;從小處來講,則是為我們自己創造一個更加清新的生存環境。因此,這種生活方式的提出,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更多的是生活態度的轉變。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切實履行綠色低碳生活這個概念呢?事實上,低碳生活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你就已經在踐行低碳了。比如每天少點一盞燈、每周少開一天車、每月少用一噸水,這些都是低碳生活的表現形式,盡管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小細節,但積少成多,滴水也能穿石。因此,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并不需要我們時刻高喊口號,只要你把節能減排的理念貫穿于實實在在的日常生活中,這就足夠了。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不妨首先從自己的身邊做起,從日常的衣、食、住、用、行做起。首先是衣,盡管今天我們的生活條件與父輩們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節儉的傳統還應保留,更何況這種節儉在今天還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綠色低碳。因為,一件普通的衣服從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終被遺棄,都在排放二氧化碳,據資料顯示,少買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減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具體到行動來看,就是要盡量減少購衣的數量,在校學習期間多穿校服,舊的衣物不要隨手扔掉,而是通過各種渠道捐助給需要的人;在衣服的面料選擇上也要環保,比如棉質、亞麻和絲綢的衣服,不僅低碳,而且還耐穿、優雅;在衣物的洗滌上也要注意,小件衣物盡量選擇手洗,并在保證清潔的基礎上減少洗滌次數和洗滌劑的使用量。

其次是食,俗語道“民以食為天”,吃的方面肯定省不了,但是在飲食習慣和結構上仍然可以實現綠色低碳。據資料顯示,生產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僅為該數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肉、蛋等食材也比外地運輸來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因此,在日常飲食中,多吃果蔬等低碳食品,減少肉類的攝入,這樣不僅綠色低碳,而且也有助于身體的健康;盡量購買本地食品,減少購買長距離存儲和運輸的食品;在烹飪方式上盡量少油、少鹽,減少調味品的攝入。對于學生而言,還要注意在學校食堂就餐時按需點餐,避免浪費;自帶餐具,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自帶水杯,減少飲料的購買尤其是碳酸型飲料。

再次就是住,作為學生,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倡導家長理智選擇適合家庭居住的戶型,因為住房面積的減少可以降低水、電的用量,這在無形中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時也可以降低對土地的占用以及建筑資源的消耗。據資料顯示,減少1千克鋼材的使用,可減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建筑用木材,可減排二氧化碳64.3千克。另外一方面,在自己的居住空間上,包括學校宿舍和自己的房間,要盡量避免過度裝修和裝飾,多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風,避免對燈光和空調的濫用。

另外就是用,日常的生活起居中,要合理使用各類資源和物品,據資料顯示,節約1度電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99千克,少用1個塑料袋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每年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就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3萬噸。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要學會節儉,比如紙張盡量雙面使用,舊的書籍及時捐贈給需要的人,避免頻繁打印,房間照明選擇節能燈,購物使用環保袋,盡量購買包裝簡單的產品等等,這樣既減少生產中消耗的能量,也減少了垃圾的產生。另外,作為學生,現在對電腦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其實用電腦也有很多節能減排的小技巧,例如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平時盡量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機等設備;少讓硬盤、光盤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在用的方面,不僅要強調節儉,還要注重發揮我們的創造力,實現變廢為寶,這實際也是減排的一種方式。如今的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糖果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儲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葉包、文具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瓶制作一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末,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最后就是行,我們要提倡多步行、多騎自行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據資料顯示,每月少開一天車,每車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98千克;通過及時更換空氣濾清器、保持合適胎壓、及時熄火等措施,每輛車每年減排二氧化碳400千克。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勸說家長少開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且自己也要身體力行,不讓父母開車接送,選擇自行車等環保方式上下學。

綠色的地球需要綠色的生活方式,而綠色的生活方式則需要你、我、他每一個地球公民的共同努力,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將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進行到底。

第5篇

應該說,保健品應用得當對身體有一定好處。但是,顧名思義,保健品只能起保健和健身的作用,是不能預防和治療癌癥的。保健品不是藥品,直到今天為止,還沒有取得保健品能預防和治療癌癥的科學依據。因此,癌癥患者千萬不能單用保健品來治療癌癥,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經濟條件比較富裕,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審慎地選用經過衛生部批準的某些保健品。總之,不能跟著蓋天鋪地的保健品廣告走,這是對癌癥患者的一點忠告。

問:高焦油香煙危害健康,那么,低焦油香煙是否可以預防癌癥?

據國外學者研究報告,低焦油香煙并不能真正降低得癌的危險性,甚至可以增加肺腺癌的發病率。因為吸高焦油香煙的人改吸低焦油香煙后,為了滿足“煙癮”的需要,往往會用加深吸入的深度,以及增加吸煙的支數來進行補償,結果使有害煙霧更加深的被吸到細小支氣管及腺泡,而使肺腺癌的發病率增加。當然,如果能自覺的不進行補償,如不加深吸入的深度,或減低吸煙支數,也許有益。總之,預防癌癥的最好辦法是徹底戒絕香煙。

問:乙型肝炎會轉變成肝癌嗎?應該怎樣預防肝癌?

乙型肝炎是已確定的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病因,乙型肝炎患者今后得肝癌的機會比一般人要高出十倍以上。因此,預防乙型肝炎是預防肝癌的最重要方法,從新生兒開始就要按計劃接種乙肝疫苗。如果真的得了乙肝,也不要驚慌,要積極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戒絕煙酒,注意營養,防止過勞。凡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半年應做一次B超和甲胎蛋白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肝癌。早期肝癌手術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可達70%左右,也有長期生存者。

問:肥胖與那些癌癥的發病有關系?

肥胖是一個單獨的致癌因素,有報告稱:肥胖的人比一般人癌癥的發病率要高30%~55%。婦女的乳腺癌、卵巢癌、子宮癌,男性的結肺癌、直腸癌等都與肥胖有關系。而高脂肪飲食和缺少運動都可以導致肥胖。因此,肥胖的人應該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積極控制體重。目前主張,控制體重從“娃娃”抓起,即小時候就應少吃油炸食品、冰淇淋、奶油等高脂肪飲食,同時加強體育鍛煉。

問:熏、烤、燒焦食品中有哪些致癌物?

煙熏及明火(炭火)直接烤的動物性食品,如豬、羊肉、魚等,色香味美,為很多人喜愛。但是,這種食品因脂肪燃燒不完全,可產生大的苯并芘,這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煎炸過度以及燒焦的魚肉等,在高溫作用下可產生一種環胺類物質,這也是很強的致癌物,因此要少吃或不吃熏、烤食品。另外,凡是家中燒焦的魚、肉及汁也應當擯棄不食,因為燒焦的魚、肉及汁中同樣含有與癌癥密切相關的致癌物。

第6篇

在博客的“心情隨筆”里,我隨心寫下一句話:緊緊圍繞在兒子周圍,節衣縮食,艱苦奮斗,為把兒子培養成一個合格的世界公民而努力!

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讓自己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看自己,這會有一種反思甚至是審視的意味。我培養你跟關注我自己成長一樣,有點兒不求上進的意思,無法讓自己擁有遠大的志向,因為我覺得那樣不僅身累、心累,而且會喪失許多不確定性,那樣的生活多沒意思啊!我只希望順其自然,讓你健康快樂地成長;只希望你能成為一個具有普世的價值觀的、合格的世界公民。

說到這里,我首先要說一下你的老師們――我給你寫博客,就是你老師的影響啊。當我決定把你送到現在的學校時,我是沖著在這里我更有機會為你找適合你的好老師。是你的幸運,也是我的幸運,我找到了。

語文繆老師可是從大名鼎鼎的如師附小過來的,你得感謝今天這個教育環境,不是推進教育均衡,你可是遇不到繆老師的哦!為了你和你們這幫小家伙,繆老師可是付出了許多,這讓作為同行的爸爸慚愧不已呢!不說別的,就看她在班級博客里寫你掉牙的那事兒吧(抓拍照片的技術多高啊)――

“哇!”一聲大哭打破了教室的寧靜,驟然間,教室里轟動起來。

我循聲找人,原來是小丁丁,他已站起來走到了過道中。

“他掉牙了!”好事者大叫一聲。小家伙滿眼噙著淚水,淚珠順著面頰自然滑落,早沒了往日的風采。

“你要感到高興,掉乳牙就代表你長大了呀!”

他自顧自地一個勁兒抽泣。旁邊的一群家伙可不耐煩了: “我也掉牙了!我掉了好幾顆呢!”語氣中帶著滿滿的自豪。“膽小鬼,怕什么呀?掉牙很正常。”這話還真有點不太客氣。

小丁依然僵在原地。我把他扶到座位上坐下。他忍不住開口了,雖然吐字有些含糊,但還能分辨:“我已經掉四顆牙了。這是第五顆。”說話時還沒咽下的飯順著口水要往下掉。這模樣兒還真逗!

怎么辦?可苦了這小家伙了,雞大腿還沒怎么吃!

喂他吧!

我小心地將勺子放進他嘴巴,奇怪!居然不哭了!那張著的嘴絕對比平時吃飯時要大得多(可惜沒能捕捉到這個瞬間)。

“來,吃點肉!”他小心地繞過要掉的牙齒,細細地咀嚼著,似乎很享受。 呵呵,看來,小丁今天肯定是敗在雞大腿上的。看著誘人的大腿,過于心急,導致牙齒意外受傷。不然,還能作何解釋?

兒子,人生遇到一個好老師難吶!像繆老師這樣細心、周到,就算你們惹她很生氣了,也不會傷害你們的老師,那可是“千年等一回”!

還有數學朱老師。他還是個小年輕呢,但卻有當下年輕教師難得的理性與沉穩。爸爸也是教師,看多了剛走上講臺便打學生一百殺威棒的年輕人。你是個內心柔軟的小家伙,沒有別的孩子那么“野”,遇到朱老師,算是你的福氣。

朱老師理性的外表下卻有著不一般的智慧,他在你們班博客里寫的“記憶中的小學生活”和“記憶中的初中生活”我可是讀了好多遍。我把它轉到我為你寫的博客中了,等你再長大些再去讀,一定會覺得很有意思。

下面該說說老爸我的豐功偉績了。你那些有趣的言行,可是被我原原本本地記下來了。有時候,我還在其中思考有一些對你我成長有益的東西。

你比如說吧,你小子天天穿著運動鞋瘋玩兒,腳難免有點異味,放學一上車,又喜歡脫了鞋盤坐在后座上。于是,出現了我為你寫了下面一段:

兒子上車的第一件事就是脫鞋,在學校瘋玩,腳難免有點異味。今天上車后,我忽然聞到一陣香水味,轉過頭一看,竟在往腳上噴香水。我一陣狂笑……他欲發來勁,竟然站了起來,將香水對準屁股一陳猛噴,還說屁股臭臭,也要噴點兒。

還記有一件事兒:

路上的一個問題:“假如人類的第一代祖先死了,人類會不會滅絕啊?”

我在想啊,這是生活中的件件小事兒,但可以看到像你這樣的兒童具有特別的邏輯,成人大抵是沒有將香水噴到屁股上的,但在你們這些小家伙的邏輯中,此舉是成立的;成人大抵也是不會提出第一代祖先是否滅絕的問題的,但在你的視界里,可能的確是個問題。課堂上,是否也有這樣的推理結果被我們以成人的邏輯給否定了呢?是否有這樣的問題被我們教師拒之千里呢?如果有,那就很可惜了。

鏡頭往回倒,有這么一段:

昨天接兒子放學。

車上。

“爸爸,繆老師是不是教完我們二年級就要回附小啊?”

“是啊。”(以前說過的嘛,怎么又問?)

“那你認識附小嗎?”

“當然認識了。”(好歹你爸也是個老師,能不認識嘛。)

誰知道兒子聽了以后竟然高興起來,大聲喊到“哦――我以后就可以到附小去看繆老師嘍!”

――原來是盤算著想看繆老師啊!

你說吧,一個有點莫名其妙的問題背后隱藏著小孩子那么豐富的心思,孩子心里念著老師的好,才剛上二年級,就想著二年級結束后要去看看返回原來學校的老師了――如果在課堂上,這或許就是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吧。我把這理解為孩子天生的一種愛心,并沒有刻意地在這棵愛心的幼苗上過多地施肥――語言教育或許是多余的,還是讓這棵幼苗順其自然地成長吧。其實,課堂之外,孩子的精神世界豐富得很,可惜的是,在課堂上我們往往把這些最重要的東西給忽略了,只剩下了以分數作為評價依據的所謂教學質量。如果我們理性地想想,你會發現,“教育GDP”真的把教育肢解得支離破碎。什么時候,教育才能出現夫子筆下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情形呢?

繼續把博客往后翻,一則趣事映入眼簾:

帶他到廚房,弄一小碗,直接兜了一碗讓他吃。我隨即走開了。

中途去看,他小子一個人站在凳子上秀武功呢。

離開……再過去。

一個人坐在凳子上,腿上有泥,還在用唾沫往腿上涂。

問他干嘛。

訕訕地笑著:“從凳子上摔了下來,這里破了一點點皮。”

又要笑,又要作氣。幸虧是自己摔下來的,否則又要哭鬧了。這不,非但沒哭,還自己用唾沫給自己療傷呢。

之所以把這段記下來,是因為這對我和我的同行們可能是一次反思的機會。以前多次類似的情形是任我們百般哄騙,你卻盡情地放聲大哭,而這次是一個鮮明的對比。你還別說,你這孩子有時真是“不識好”,有了點事兒,我們越騙你越鬧,如果冷處理,你反而能自己給自己解決問題。

下面三段話就是跟我的同行們交流的了:

如果不存在推理泛化的邏輯錯誤的話,我們來看看我們曾經的“好老師”標準之一:講得好的,讓學生聽起來不吃力的。如果學生說“我們的老師真差”,那一定是這個老師不能把學生講懂,學生聽起來費勁(如果學生說出了“我們的老師真差”的話,那這個學生一定是進入了應試的范式了,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如果我說這樣的標準有問題的話,相信很多人會有異議。可如果看到很多學生離開老師之后,在自主、合作學習上幾乎寸步難行的現實的話,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堅持自己原來的想法――學生在學習上的弱不禁風是不是我們慣起來的呢?學生在課上聽得舒服,但往往到了需要自主學習時卻會遇到很大的問題,如同小孩子在過于呵護的環境中容易形成諸多惰性和差習慣一樣。我們是否能考慮一下,放放手“散養”學生呢?彼時學生或許會收獲更多吧。也許學生所思所得不是教師所需,但經歷了自身的思考,一般卻是最適合他的方法,誰說這不是到達理想彼岸的必由之路呢?別忘了,故事中愛因斯坦的小板凳雖然丑陋,但對那時的愛因斯坦而言,一定是他的最好水平。此時外加的努力可能只是拔苗助長,教育,該放手時還是放手吧!

寫到這兒,一個曾經思考過多次的問題又出現在腦海里:一個教師從走上講臺到放下教鞭的幾十年中,肯定既教出過出類拔萃的學生,也教出過默默無聞的學生,不同學生的不同成就是否證明著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如果是,這里存在著悖論,如果不是,那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由什么來證明?教師自己子女的成長過程中,作為父母自身教育理念影響的結果又是多少?相對于教學生而言,教子女應該是盡心盡力的,但誰能保證自己給孩子施加的影響都是積極的?……這樣的問題太多了,答案卻不那么一目了然,因此我覺得,教育其實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孩子的成長更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教師自己多不能給出完整合理的答案,這時,還是讓孩子自由發展吧。

一邊翻博客,一邊想象著你當時的情形,一邊獨自一人傻笑著……翻啊翻,咦?竟然發現沒有太多地記錄你有關學習的內容――我為什么沒有像更多的人那樣全身心地關注你的成績呢?

也許是性格原因,也許是理念的原因,我經常提醒自己:至少在三年級之前不會為你的考試分數而縮減你玩的時間與空間――我說不出嚴密的理由,但隱隱約約我覺得自己是對的。

坦率地說,我對小學生的成長沒有太多的感性經驗,多多少少只是一些自己兒時的零碎記憶,以及一些理性的思考――現在留在我記憶中的多是兒時的嬉笑玩鬧,小學生活反而是被教師懲罰的情形居多,而我又不是一個調皮的學生啊;我也不認為像你這樣的小家伙需要承擔有些所謂的素質教育,當一個事物讓孩子喪失了童趣時,我看不出這樣的素質有什么意義。

關注兒童的成長其實就是在關注自己的成長,將看到的東西、想到的東西寫下來,可以讓自己的思路更清晰、更深刻。

第7篇

老年性白內障的主要癥狀是漸進性視覺模糊。在全球范圍內,老年性白內障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生活質量,當然也比較關心自己的視覺質量,很多人會問,老年性白內障能預防嗎?如何預防?

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病原因至今沒有完全明了,所以對它的預防一直是醫學界探索的重要問題。臨床研究表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

1 防止眼睛接受長期、大量紫外線的照射。太陽光紫外線照射時間越長,患白內障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老年人在太陽光強烈時出門可戴防紫外線的太陽鏡。

2 防止脫水。人體脫水時,體內液體代謝紊亂,會產生一些異常的化學物質,損害晶狀體,導致白內障發生,而對已有白內障的患者,脫水可使病情加劇。因此,一旦遇到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瀉、嘔吐、大量出汗等,都應該及時補充水分,而平時只需喝白開水、茶水即可。

3 加強營養,宜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的食物。如可多吃蘋果、香蕉、圣女果等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水果,多吃上海青、西藍花等深綠色系蔬菜,多吃魚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4 糖尿病是白內障發生的一個高危因素,控制糖尿病可以減少白內障的發生。

5 避免白內障易感因素。晶狀體對各種電離輻射敏感,如x線、紅外線等。生活中各種化學毒物及藥物均可引起白內障,如藥物中的糖皮質激素、氯丙嗪等,化學制劑中三硝基甲苯、氟化物及各種重金屬離子等。

此外,還應保持心情舒暢,戒煙,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用眼衛生和保健,積極防治糖尿病等全身性慢性病。

從這些生活的點滴做起,將能阻止和延緩老年性白內障的發展,讓老年人也能享受清晰的美好生活。

三個小動作強健血管

李躍華

為了將各種突發危險控制在“搖籃”中,老年人除了要堅持鍛煉、健康飲食、調節情志外,還應該每天做些小動作,強健血管,以增加腦部的供血量、減輕腦血管的壓力,從而降低腦卒中的患病概率。

摩擦并按摩頸部:雙手摩擦發熱后,按摩頸部兩側,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宜。然后雙手十指交叉置于后腦,左右來回擦至發熱。而后,可以配合一些轉頭活動,頭前俯時脖子盡量前伸,左右轉時幅度不宜過大,做30個循環即可。或可取站立姿勢,兩手緊貼大腿兩側,下肢不動,頭轉向左側時,上身旋向右側,頭轉向右側時,上身旋向左側,共做10次。然后身體不動,頭用力左旋并盡量后仰,上看左上方5秒鐘,復原后,再換方向做。

運動肩部:雙手放在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肩先由后向前旋轉10次,再由前向后旋轉10次,接下來做雙肩上提、放下的反復運動,每次聳肩盡量使肌肉有緊迫感,放松時要盡量使肌肉松弛。

第8篇

孝親敬老貴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

爸爸那一輩,有兄弟姐妹四人,打我記事時起, 奶奶就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在贍養老人方面,爸爸、媽媽從不攀伯伯和姑姑他們。奶奶雖已是八十歲高齡了,但是身板硬朗,耳聰目明,鄰居們都說奶奶攤上了孝順的好兒孫。其實,孝親敬老可不是一時一事的事,它貴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

奶奶上了年紀晚上睡覺輕,經常需要整宿開著電視機,看一會,睡一會。有時電視機音量太大,吵得我們睡不好覺,我們從不和奶奶計較。有一天,奶奶的電視機壞了,媽媽馬上將我們的電視機搬給奶奶用。

爸爸、媽媽做飯時,總要先問奶奶想吃什么,想方設法盡量讓奶奶吃得可口。媽媽上市場買菜時,總不忘給奶奶買些她愛吃的點心、水果。

爸爸說:“人年齡大了,容易產生誤會,不開心就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爸爸、媽媽平時同奶奶講話時,十分注意分寸,千方百計讓奶奶開心。今年初,奶奶的哥哥去世了,我們怕奶奶悲傷,一直瞞著奶奶。另外爸爸、媽媽還經常同奶奶商量家里的事,對于奶奶的決定,爸爸、媽媽總是很尊重,爸爸告訴我:“這樣可以避免奶奶產生無用感。”爸爸還經常對我說:“咱家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千方百計讓奶奶多活些年。老人活著的時候如果沒有盡孝,等人死了再哭也晚了。”

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在我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立志:要從小孝親敬老,并讓這一美德世代相傳。

第9篇

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習慣性格的關鍵時期,在這幾年的班級管理的實踐工作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了要使幼兒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必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那么怎樣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教師要正確引導

現在獨生子較多,他們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長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很少約束他們,所以孩子入園后,教師就應向他們提出合理必要的行為規范和要求,對他們不再聽之任之,而是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

二、教師要與家長多聯系,增強家長培養意識

應請家長們多多配合,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師一起堅持不懈地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幼兒在園里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里也得到鞏固和發展。只有教師家長雙方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從日常的生活和活動中培養

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貫穿于生活與各個領域活動中。古希臘教育家亞里士多德曾有一句至理明言:“習慣成自然。”因此,我在組織幼兒玩滑梯時,先和孩子們交代清楚玩法和注意事項:玩前隊應該怎么站,玩完后隊又應該怎么站。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都很不習慣,玩完的小朋友沒有按照我說的去做,通過我不厭其煩地多次強調和玩滑梯的次數的增加,一個月后我不用再說了,孩子們就知道怎么按照規則去玩了。做其他游戲也是如此。現在他們已經養成好的習慣,我也不再覺得累了。我班有四、五十個孩子,和他們生活一天,我也感到是一種樂趣,覺得自己又擁有了一顆童心,變成了一個兒童,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

我園的孩子大多數都是來自于農村的家庭,對于講衛生、不吃零食等這些習慣沒受到過多少教育。紙到處亂扔,痰隨地亂吐,口袋里裝滿吃的東西。針對這種情況,我告訴孩子們紙一定要仍到紙簍里,痰要吐到痰盂里,口袋里不裝吃的東西。吃零食是不講衛生,還容易得病;孩子們去入廁時,我就教他們先把褲腿卷起來,入廁完畢后再放下褲腿;孩子們進入教室前,我告訴他們要在教室外把小腳蹭一蹭,時間一長這也成了孩子們的習慣。王依的奶奶告訴我,王依要她進屋前先蹭蹭腳再進去。有的家長說孩子玩完玩具后知道收起來放回原處了,有的說孩子在家會把全家的衣服都疊起來,有的說孩子不再鬧著要零食了說是會生病的……

這學期小班的孩子開始拿彩筆畫畫了,我就要求他們:畫畫的時候才能拿彩筆,不畫畫就放在彩筆盒里,上其他課時不要摸彩筆盒。現在我班的孩子對這些要求已經做得比較好了。

在給孩子們提出這些要求的同時,我還加了一些動作手勢。手勢的作用很大,教師可以少說很多話。例如:讓孩子們休息時,我邊說邊做動作――雙手上下重疊;面向老師坐好―雙手放在膝蓋上;不說話――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噓”;停止――左手橫放右手食指指向左手手掌心……時間長了,我不用說話,用手勢一筆劃,孩子們就會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四、注重榜樣的示范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除了對表現好的孩子用小紅花、小獎貼進行獎勵外,有時也用一些肢體動作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如:摸摸他們的頭,親一親他們的小臉。除此之外,我特別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榜樣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求幼兒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我自己首先做到了,因為教師本身的示范作用尤為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模仿力最強的時期,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平時我特別注重自己的言行,處處以身作則,做出榜樣,正確引導幼兒。

第10篇

關鍵詞:水彩畫;藝術;生活;想象;創作

在創作過程中,我總是習慣性地觀察生活中熟悉的場景,找到我所感興趣的地方。有時,現實生活場景過于繁瑣與復雜,需要自己進行合理的布局與經營。好的作品不會憑空出現,這就需要自己走進生活,體驗不同的文化氛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追尋中找到新的靈感與突破口。

美國當代新寫實主義畫家安德魯?懷斯說過:“我的作品與我生活的土壤深深地結合在一起。但是我并非自然地描寫這些風景。而是透過它來表現我心靈深處的記憶和感情”。懷斯一直居住在故鄉,他的作品很多都是取材于身邊的景色和人物。將最平凡的事物進行挖掘,從中找到不一樣的精神內涵。懷斯擅長運用簡單的繪畫語言,表現出事物內在的本質。

水彩畫可以表現讓自己感動的場景,把眼睛所看到的與大腦所思考的用水彩這個材料表現出來。《那時的陽光》表現的是生活中常見的空間,畫面從四個不同的角度進行有效的組合。這組作品分別描繪的是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向墻面的場景和樓道轉角處所遇到的空間感受。時間的流逝是畫面所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光與影的交錯在畫面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中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不同的時間會帶給人們完全不一樣的體驗。作品在空間上向內與向外都可以進一步的延伸。向內,通過樓梯間的門進入到走廊或進一步透過走廊的窗子看見室內空間;向外,從玻璃窗看到遠山與天空,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人的內心更為遼闊。畫面在色彩上進行了降調處理,顏色的選擇上也偏向簡約,主要由灰色、黃色、綠色組成。作品在無形中流露一絲孤寂的感受,似乎在訴說著不同人的故事與回憶。人們輕輕地從這里走過,亦或是在這里交談,談論著自己境遇的不同,是憂郁還是喜悅。人們來到這里,又從這里離開,除了墻面留下歲月斑駁的痕跡,還會留下些什么?然而,此時此刻,這里依舊空空如也,是否有人恰好經過,還是說有人正在來的路上。假如是你,愿意停下腳步停留,等待,還是轉身離開。這些都只是猜測,只有時光是永恒的,每一分一秒都在流逝。光影如梭,歲月究竟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變化,誰又能弄得明白。

藝術作品需要真誠,只有深刻的體驗生活,理解生活的不易,才能夠將藝術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不會陷入一種無病的狀態。《向勞動者致敬》這幅作品主要表現的是勞動工具,在這里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畫面主要由單個的勞動工具組合而成,手套、錘子、工具包、刷子等。背景采用虛畫法,在色調上冷暖互相呼應,顏色之間互相滲透,變化微妙。主體物與背景虛實結合。整個畫面采用特殊的肌理制作方式,讓畫面的層次感更加豐富。現代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圈越來越大,高樓越來越多,人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這一切都離不開城市建設者的功勞。他們通常只留下辛勤忙碌的背影,無論酷暑或嚴寒,都奮戰在第一線。這些勞動工具是他們手中的“槍”,有了“槍”才能夠打勝仗。在勞動者手中,這些勞動工具是有靈性的。他們熟練而又合理的運用這些工具,加上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創造著美麗的家園。勞動工具不斷地被使用,越是老舊,越使用的得心應手。就如同生活中的磨礪,歷久彌新。它們平凡、普通,只是默默地承受與奉獻。

水彩畫創作有時需要打破常規,讓畫面帶給人們一種想象的空間。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可能會帶來一種出其不意的效果。《印象之博物館》這幅作品畫的是武漢博物館。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輝煌篇章。帝制建立共和,是我們這個民族共同的記憶。首義精神更是值得贊頌。“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已經成為武漢精神。特此選擇該題材。在畫面的形式上我采用了四聯幅,特意選擇了最有特色的三個角度進行表達。畫中體現了建筑物的實和背景的虛,背景若隱若現的神秘氣氛恰如歷史的深邃感覺。畫面中的主體,也經過了畫者的主觀處理,追求似與不似之間的狀態。

每一幅作品,我盡量不讓自己落入陳套之中,希望能有所突破與改變。然而,要做到這些并不容易。可能會承擔一定的風險,甚至是走上彎路,在e誤的道路上徘徊。不過,創作不就是這個樣子的嗎?充滿未知與挑戰,太過于順利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創作總是在痛苦和愉悅之間不斷轉換。

參考文獻:

[1] 何政廣.懷斯[M].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公司,2010.

[2] 劉永健,唐曉明.水彩畫創作教學[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9.

第11篇

文/周濤

手指、手掌、手腕其實是人與生俱來的“保健儀”,然而大多數人卻對此毫不知情,白白浪費了這種資源。美國《預防》雜志刊登文章,總結出雙手鮮為人知的4種保健作用。

用手衡量食量。

外出就餐時,食量過大是導致熱量攝入超標的主因。而控制食量的最簡單方法是用手掌衡量。一份肉或魚的量最好約為你的手掌那么大。理想的一份飯后甜點約為大拇指大小。一份新鮮水果的量約是拳頭大小。一份炒菜、米飯的量則應是手掌屈起來所盛的量。

用手指溫度預測心臟病。

研究發現,心臟病出現明顯癥狀之前,信號已經在手指上有所顯現了。具體預測方法:用血壓計袖帶裹住手臂,當袖帶膨脹時,流向手部的血液減少,手指溫度下降。5分鐘后,松開袖帶,手指溫度恢復的速度越快,心臟就越健康。

按壓手腕防止暈車。

在乘長途車出行時,按壓手腕內側兩肌腱之間的內關穴,防止暈車。

用“五指梳”幫助護發。

將手指放在前額發際線處,由前向后梳頭發,同時呼氣。每天重復10次,能刺激毛囊生長,讓頭發變得更濃密。

中醫養生 就在生活點滴中

身邊的天然“按摩器”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針灸科廖巖博士

硬幣——背部刮痧器

用一枚清潔的硬幣由上到下進行刮拭,至皮膚潮紅發熱,出現散在紅紫色淤點,也就是出“痧”,意味著“邪出毒盡”。這樣做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緊張、痙攣的狀態,解除疲倦。對于感冒初起及頸、腰部疼痛的人,可先在背部涂抹少許食用油,或用溫水作為劑,用一枚清潔的硬幣沿脊柱正中、脊柱兩側由上到下進行刮拭,至出痧為止。

核桃——手部按摩器

手中握上兩個核桃,通過擠壓、摩擦,充分調動手部骨骼、關節,可強化內臟功能,增強末梢血管舒縮能力。

米粒——耳穴按摩器

如經常感到眼睛酸困不適,可用一小片膠布將米粒貼在耳垂中央的“眼”穴。建議每晚先用米粒按摩“眼”穴2~3分鐘后,再用膠布貼敷固定,第二天早晨重復按摩后取下即可。

圓珠筆——點按足三里穴

每天抽空用筆桿的鈍頭按壓足三里穴2~3分鐘,可強身健體、延緩衰老。

廚房當藥房小病有良方

著名中醫專家高光巖

食鹽有解毒潤燥之效,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溫熱淡鹽水,或每晚坐在偏熱的淡鹽水中20分鐘左右,便可治療習慣性便秘;醋除能開胃外,還能止痛解毒,用食醋半杯、花椒20克,再加水半杯,煎10分鐘后,待溫含漱,可減輕齲齒疼痛;小蔥能發汗散寒、驅蟲解毒,治咳嗽可用連須蔥白7根、梨1枚(連皮)、白糖適量,水煎后服用,治風寒感冒可用7根蔥白、7片姜、一把糯米煨成湯,煮熟再加半杯醋服用。

養生重在“腳下功夫”

湖北省中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胡有志

失眠時可以讓雙腳合攏起來相互摩擦,使血液循環暢通,待腳部感到溫暖,便可以在短時間內酣然入睡,如果雙手也同時進行摩擦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左右,睡意就會慢慢降臨。而揉搓腳趾還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可以用雙手抓住雙腳的大腳趾做圓周揉搓,每天揉搓數次,每次2~3分鐘,也可用手做圓周運動來揉搓小趾外側。另外,為了身體健康,在家中應盡可能讓雙腳從鞋襪中解放出來,赤腳行走。

常捶背保健康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科主任郭振強

捶背簡便易行,不受時間限制,具有振奮陽氣、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調和五臟六腑、消除疲勞、寧心安神的作用。

第12篇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正如數學家華羅庚所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因此,《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例子里,讓數學知識得到提升,我讓學生從觀察、猜測、思考、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創造自己的數學――生活中的數學。

一、創設情境,讓數學走向生活化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關系,是對他們有吸引力、能使他們產生興趣的內容。數學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密不可分,會產生親切感,猶如身臨其境,使數學課堂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習和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如教“軸對稱”時,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精心設計了一個活動情境,讓學生根據各自不同的生活經驗進行軸對稱圖形的設計:有很多學生想到了剪紙方法,先將紙對折,在折痕的一邊剪下一幅圖案,打開即得一個軸對稱圖形;有的同學想到了針刺,將一張紙對折,拿起自己手上的圓規當作針,在紙上戳出一個漂亮的圖案,然后將紙打開得到的也是一個軸對稱圖形;有的學生還畫了一幅正面的有倒影的美麗的山水畫,山與水中的倒影也是一個軸對稱圖形……由此而知,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得到的也就是不同的軸對稱圖形。再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加深他們對軸對稱圖形本質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又如在教學“平方差公式”時,我設計這樣的情境引入:趙明去菜市場買韭菜,受暴雪天氣的影響,當天菜價每千克9.9元,他一共買了10.1千克,他應該給多少錢?就在賣菜的人用計算器算錢時,趙明說出了應該給99.99元錢,賣菜人很吃驚,結果他算出來和趙明說的一樣,于是連連夸獎趙明聰明。然后我就問同學們趙明是不是很聰明,同學們都說是,我說算得這么快并不是他比你們聰明很多,而是他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來算的,你們學完也會和他一樣聰明的。絕大部分學生都有類似的買菜經歷,因此他們瞬時對這節課有了很大的興趣。

二、感受生活,讓生活情景“數學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因此,我經常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現有的知識經驗和他們所熟悉的事物組織教學,使學生能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學的內容。

1.開展“數學活動”,認識生活世界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初步接觸和掌握數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教師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從而認識生活世界。例如:在教學“打折銷售”時,我帶領學生分小組到服裝商場參觀學習,讓學生認真觀察買衣服的具體情景、過程,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匯報,讓學生親自用人民幣演示購物的過程,使他們真正理解計算中的算理。然后,再讓學生用學到的計算方法到市場或商店買東西,從而深刻體驗并領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后,在運用的過程中,讓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體驗數學的價值,體會學習的快樂,從而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因此,當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后,教師應及時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嘗試用所學知識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學習了“圓的基礎知識”,可請學生思考車輪為什么不能做成方形、三角形、橢圓形,而要做成圓形呢?又如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后問學生為什么電桿支架、自行車支架等要做成三角形而不是長方形、正方形呢?這樣學以致用,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觀點看事物,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之,我們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在實踐體驗、實際生活中嘗試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中的聯系,即數學來自生活實際,又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作者單位 山東省膠州市第六中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九江市| 桃园市| 山西省| 铜山县| 富民县| 邵阳县| 巫山县| 汽车| 吴江市| 滁州市| 宁国市| 进贤县| 鹤峰县| 章丘市| 淮南市| 张家港市| 武隆县| 伊通| 屯门区| 曲水县| 江门市| 修水县| 大厂| 壤塘县| 凤凰县| 七台河市| 泽州县| 柏乡县| 武威市| 饶平县| 南汇区| 旬阳县| 鹤峰县| 格尔木市| 灵川县| 彰化市| 大余县| 乌兰县| 大安市|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