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35: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南瓜燈做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萬圣節的甜品女巫手指餅干
材料:黃油100克、糖粉60克、全蛋液30克、低粉220克、泡打粉1克、杏仁適量、香草粉1克。
做法:
1、黃油室溫軟化。加入糖粉。用攪拌機打發,加入蛋液繼續打發至顏色變淺,體積膨大。倒入過篩的低筋粉,泡打粉,香草粉,用橡皮刮刀攪拌均勻成手指餅干面團。面團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
2、把面團分成小塊,用手捏成不規則長條狀,直徑比手指稍微細一點。用小刀在手指餅干上劃出條紋作手指關節的樣子。取一粒杏仁,按進較細的一端作指甲的樣子。
3、依次完成所有的“手指”,放入鋪過烤紙的烤盤,“手指”與“手指”之間盡量留出空隙,因為烤的過程中餅干會長大些;烤箱預熱165攝氏度,將餅干放入烤20-25分鐘即可。
小貼士:手指餅干面團要冷藏2小時以上,這樣不會沾手方便捏出形狀。把小塊用手捏成長條,越不規則越逼真,直徑比手指細因為烤的過程會膨脹一點。
椰奶撈獼猴豆沙
材料:椰肉片、椰奶、牛奶、糖明膠(吉利丁)、葡萄/提子干、獼猴桃。
做法:
1、椰肉片要放進烤箱烘焙一下,提子干泡在水里泡軟。將明膠用一點開水化開,把牛奶椰奶椰肉片和糖倒進一個鍋里面加熱,保持攪拌,一旦沸騰就把它從灶臺上拿下來,等它冷卻起碼15分鐘。
2、切獼猴桃,對半切,然后再削一刀把半圓那頭整平。獼猴桃中間挖出個洞,填進提子干。這些深色的提子干就是瞳仁。
3、等椰肉片的香味進到椰奶里了,撈出來,然后把溶解了的明膠倒進去,放回灶上再加熱一會,攪拌,直到它微微沸騰。獼猴桃放小碗里,倒入椰奶,等它冷卻。如果追求完美效果的話,再弄一點明膠,做出角膜來。
南瓜甜品海盜船
材料(2人份):中小型南瓜1/4個、冰淇淋2球、各種巧克力或者其他零食類若干黑,白巧克力筆各一支。
做法:
1、用冰淇淋勺挖出2個冰淇淋球,放入冰箱冷凍室內冷凍至少一個小時以上,使其完全凍硬。用黑,白巧克力筆畫出各種萬圣節的鬼怪圖案,包裹后面用來貼冰淇淋球上的大眼睛,鼻孔和大嘴。
2、將1/4南瓜切兩半,整理成船型。包上保鮮膜放入微波爐內高火1分半至2分鐘,使其完全熟透但是必須要保持完整形狀。再將微波好的南瓜摸上一層奶油,喜歡肉桂味道的可以再撒一曾肉桂粉,然后放入烤箱180度微烤7分鐘左右,南瓜表面泛微微的焦色即可。
3、最后的步驟,就是等烤好的南瓜完全涼了以后,把各種零食堆上去,最后放上冰淇淋球,貼上眼睛嘴巴等,掛上蜘蛛網,骷髏等。巧克力餅干棒是一定要有的,因為這個是海盜船的旗桿嘛哈哈!其他的小零食就請各位媽媽們自由發揮吧!
鬼怪南瓜小蛋糕
材料:11個南瓜紙杯蛋糕:低筋粉220G、砂糖100、無鹽奶油100G、雞蛋2個、牛奶80ML、泡達粉2小勺、南瓜100G、鹽少許檸檬汁少許。裱花南瓜奶油:南瓜200G、鮮奶油一大勺、粉糖適量。
做法:
1、所有材料量好。奶油提前從冰箱里拿出放置至室溫。雞蛋打入容器里攪拌均勻。面粉和泡達粉混合過篩。烤箱預熱180度。
2、先做小蛋糕。將蛋糕用南瓜切0.5CM左右的小丁。放入鍋內,少加清水和糖,少許檸檬汁,煮至南瓜微軟,收干湯汁。千萬別煮過了,煮過了南瓜就碎啦。奶油100G放置至室溫,攪拌均勻。將砂糖100G分3次打入奶油里,打至發白的粘稠狀。將蛋液也分三次打入奶油里,攪拌均勻。
3、篩入一半的面粉和泡打粉,攪拌。加40ML牛奶,混合。然后再篩入剩下的一半面粉,再加入剩下的40ML牛奶。混合均勻。將煮好的南瓜放入面糊里。混合均勻。將混合好的面糊盛入蛋糕容器里。填入7分就差不多了。放入預熱好的烤箱,180度烤25分鐘左右。
4、制作裱花用的南瓜奶油。將200G南瓜去皮,切1CM小塊,微波爐加熱至軟。取出趁熱碾成細膩的泥狀,晾涼后拌入鮮奶油和粉糖。糖的份量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調節。取一烤好的小蛋糕。先在蛋糕中央處擠上一些奶油,為了是下一步裱花的時候可以將奶油擠成有高度的圓椎形。
5、然后從蛋糕邊緣部開始用擠花嘴一直擠到中央。成圓椎形的樣子。用巧克力筆在烘焙蠟紙上畫出各種萬圣節的鬼怪的樣子。我畫的是蜘蛛,網,幽靈,骷髏和南瓜鬼怪。待巧克力變硬以后,輕插在奶油上面,再撒些南瓜籽在上面。
萬圣節創意游戲一、成為木乃伊
在這個游戲當中,孩子們要扮演成木乃伊的樣子。他們被分成兩到三組,每組分發足夠的衛生紙。組內成員可通過石頭剪刀布或者擲色子的方式決定誰將扮演木乃伊。在預定時間結束前,誰把自己裝扮的更像木乃伊,誰就是本次游戲的勝利者。
二、 彩球派對
萬圣節為主題的彩球派對在彩球中裝滿了糖果和小玩具。參加游戲的孩子們須蒙上雙眼并擊打彩球。每位孩子可通過搖色子的方式來決定他們擁有多少次擊打彩球的機會,在這里,每位孩子都是贏家!
三、數糖果游戲
哪個孩子不愛糖果!在這個游戲中,每個罐子都裝滿了各種糖果,每個孩子把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猜測的糖果數同時放入一個碗中。在晚上結果將被宣布,勝利者的獎品是糖果和糖果罐!
四、充當魔鬼的侍者
在這個游戲中,孩子們將扮演魔鬼的侍者。每位孩子將被分發氣球和馬克筆,孩子們可以在氣球上畫上骷髏的模樣。然后每位孩子用托盤盛放著氣球,跟隨指令飛速的跑向預設的重點線。在此過程中,如果有氣球掉落盤外,孩子們須撿起氣球回到起點線重新開始。
五、狼人尾隨
在這個游戲中,扮演狼人的孩子將被蒙上雙眼,帶上狼尾、狼耳以及狼爪等仿真道具。狼人的活動區域將被限制在一個圓圈當中,當蒙眼的狼人吼叫時,其他的游戲參與者也應當以狼嚎相呼應。
六、追捕蜘蛛
在這個游戲中,許多塑料蜘蛛被隱藏在房屋內,每位孩子需要踏上圍捕蜘蛛之旅。當然了,你還可以在許多蜘蛛的底部涂抹上膠水,找到這些“特殊蜘蛛”的孩子們可就算是中了大獎啦。時間結束后,擁有最多蜘蛛的孩子獲勝!
萬圣節面具的做法道具一:“杰克燈”的做法
南瓜燈的制作方法:
1、切割
在南瓜的頂/底端,用小刀將瓜面切除一塊,以便伸手進去掏空瓜瓤。切面盡量平整。
2、掏空、打薄
用特制的勺子或日用勺子也可,將瓜籽和瓜瓤小心掏出來。選定您準備進行雕刻的地方,將那塊瓜皮刮薄至1英寸厚。
3、粘貼紙臉譜
在選定處,粘上或者釘上事先準備好的紙臉譜。使用圖釘時,注意釘在臉譜的虛線處,這樣可以避免瓜面上出現小洞洞。
4、沿虛線描刻
沿紙臉譜的虛線邊,用小錐或圖釘在南瓜皮上描出臉譜。完成之后,撕下紙臉譜。
5、觀看效果
最后用小錐子點對點地再修正一番。
道具二:稀奇古怪的面具的做法
面具的制作方法:
1、找紙質的手提袋,A3白紙貼在內側,手提袋的硬度和軟度都很好,面具不容易壞;
2、畫出輪廓:眼睛、鼻子嘴的位置;
3、將眼睛剪出兩個洞,嘴巴涂上紅色;
4、用白紙剪兩個尖尖的牙齒,貼在嘴上;
5、在面具上畫恐怖惡心的圖案;
6、在眼睛兩側找個位置剪兩個小洞,把手提帶的繩子取下一個放在洞上,可以當固定面具的繩子;
7、黑色的布是用茶葉盒里面的包裝布做的,因為不是黑色,所以用黑色的墨水將布染黑,必須要用黑色的布,才恐怖。然后用針縫到紙上。這樣一個恐怖的面具就做成功了!
傳統習俗走起來,賞燈會、猜燈謎、吃元宵,家人團聚共度傳統佳節,其樂融融。元宵佳節,小團圓之夜,雪白光亮、香甜的元宵湯圓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主角。
雖然南北稱謂、做法有異,北方的“元宵”是放在鋪有干糯米粉的蘿筐里搖出來的,而南方的“湯圓”是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搓出來的,不過個個都圓滾滾、小巧玲瓏。
自制湯圓
材料:20克的澄面,開水,300克的糯米粉,5茶匙的白糖,清水,豬油,黃油,黑芝麻(餡料按照個人喜好來定)。
做法:1. 黑芝麻炒熟與白糖混合;
2. 用干粉研磨機將其研成黑芝麻粉;
3. 將黃油隔水溶化, 把黃油和黑芝麻粉拌勻,放冰箱冷凍10分鐘使其成型;
4.將澄面放入碗中,倒入開水,迅速用筷子攪拌;
5.制成燙面面團,用保鮮膜蓋上備用,以免風干;
6.把糯米粉放入碗中,加入白糖,再加入150毫升的清水,揉成面團;
7.將澄面團放入糯米面團中揉勻,然后放入豬油,揉到面團的表面變得光滑,蓋上保鮮膜備用;
8.取出黑芝麻餡分成小份,把餡搓成直徑為1.5厘米的條狀,分成30個等份的小劑子,并分別揉圓;
9.將面團放入手掌中,用另一只手的掌心將面皮壓平成大約1厘米厚的面坯子,由手指修正成圓形。
10.把面團揉光滑,搓成直徑2.5厘米的條狀,分成30等份的小劑子,分別揉圓。
11.將餡料放入面坯中,用周邊的面皮將餡料包裹住,放入虎口的位置,用大拇指往下輕輕地按壓餡料,然后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面皮收口后,用雙手揉成圓形的湯圓。
12.鍋中倒入水,大火煮開后放入湯圓,改成中火煮約8分鐘,待湯圓全部漂浮在水面上,再繼續煮1分鐘即可食用。
雨花石湯圓
食材:糯米粉200克,澄粉30克,可可粉10克, 輔料紫薯餡適量。
做法:1.將糯米粉、澄粉混合,加入溫水,揉成面團,分成一大一小兩份;
2.將小的一份加入可可粉,揉成棕色面團,將大的白色面團分成4份,小的棕色面團分成4份,取白色的壓扁,棕色的同樣壓扁后放在白色的上面,以此類推,全部重疊;
3.將壓扁的面切成小塊,取一塊小面,將切面壓扁,包入紫薯餡;
4.搓成長形如石頭狀的湯圓,鍋中煮熟即可。
椰汁西米南瓜湯圓
食材:南瓜300克,糯米粉、西米、椰子粉、糖適量。
做法:1.鍋內加水煮開后放入西米,中途用匙子均勻攪拌;
2.煮至5分鐘?;?,加蓋燜上10分鐘以上;
3.把燜好的西米撈出過涼水,這時西米的外表已經呈透明狀,內部還是有很大的白點。
4.鍋內再次加入清水煮開,把過冷水的西米撈出再次放入煮鍋,煮至西米呈現全透明狀。
5.撈起西米,放入涼開水中,這樣做才能讓西米成為晶瑩剔透、口感Q滑的西米露。
6.南瓜切成片,放入蒸鍋蒸軟,大約5分鐘;
7.南瓜用勺子壓成泥,分次加入糯米粉,然后再加入椰子粉和糖;
8.將南瓜糯米粉揉成團,不粘手即可;
9.將南瓜糯米粉用雙手揉成大小相同的小圓球;
10.鍋內下水煮沸后,倒入南瓜湯圓;
11.煮至南瓜湯圓浮起來即可撈起;
12.碗里倒入椰子粉和糖,然后沖入開水,放微溫后,放入西米露和南瓜湯圓,攪拌均勻即可。
椰香肉松蒸湯圓
食材:湯圓5個,肉松、椰蓉適量。
做法:1.將湯圓放入一只干凈的大碗;
2.在湯圓的縫隙處撒滿椰蓉;
3.最后在上面撒上肉松,水開后放入蒸鍋,大火蒸15分鐘左右即可。
金沙湯圓
食材:南瓜100克,糯米粉,即食牛奶麥片3包,黃油50克,熟咸蛋黃3個,粟粉4大勺,煉乳2大勺。
做法:1.咸蛋去殼取出咸蛋黃,用勺壓碎;
2.黃油用小火溶化,將黃油倒入壓碎的咸蛋黃碗中;
3.將粟粉和煉乳倒入咸蛋黃碗中,攪拌均勻冷卻凝結后即可成金沙餡;
4.南瓜上蒸鍋蒸軟,用勺子壓成泥,分次加入糯米粉;
5.將南瓜糯米粉和成團,3種金色的材料備好;
6.取一小塊面團用手壓成湯圓皮,包入金沙餡,捏緊,搓圓,把包好的湯圓放入碟中待用;
7.水煮沸后倒入湯圓,煮至浮起來即可撈起;
8.放入冷開水中,能使表皮爽滑不粘牙;
萬圣節介紹
Halloween is a holiday celebrated on October 31. By tradition, Halloween begins after sunset. Long ago, people believed that witches gathered together and ghosts roamed the world on Halloween. Today, most people no longer believe in ghosts and witches. But these supernatural beings are still a part of Halloween.
萬圣節前夜是在10月31日慶祝的一個節日,根據傳統,萬圣節前夜的慶?;顒訌奶柭渖介_始。在很久以前,人們相信在萬圣節前夜女巫會聚集在一起,鬼魂在四處游蕩?,F在,大多數人們不再相信有鬼魂和女巫的存在了,但是他們仍然把這些作為萬圣節前夜的一部分。
The colors black and orange are also a part of Halloween. Black is a symbol for night and orange is the color of pumpkins. A jack-o’-lantern is a hollowed-out pumpkin with a face carved on one side. Candles are usually placed inside, giving the face a spooky glow.
黑色和橙色仍然是萬圣節前夜的一部分,黑色是夜晚的象征,而橙色代表著南瓜。南瓜燈是用雕刻成臉型,中間挖空,再插上蠟燭的南瓜做成的,帶來一個毛骨悚然的灼熱面孔。
萬圣節起源
While there are many versions of the origins and old customs of Halloween, some remain consistentby all accounts. Different cultures view Halloween somewhat differently but traditional Halloween practices remain the same.
盡管關于萬圣節的起源和舊俗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有一些是被所有人接受的。不同文化看待萬圣節總是有點不同,但是傳統的萬圣節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
Halloween cultur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Druids, a Celtic culture in Ireland, Britain and Northern Europe. Roots lay in the feastof Samhain, which was annually on October 31st to honor the dead.
萬圣節文化可以追溯到德魯伊教,這是一種愛爾蘭、北歐和英國的凱爾特文化,根植于Samhain節的慶?;顒樱琒amhain節于每年的10月31日紀念逝者。
Samhain signifies "summers end" or November. Samhain was a harvest festival with huge sacred bonfires, marking the end of the Celtic year and beginning of a new one. Many of the practices involved in this celebration were fed on superstition.
Samhain節說明夏天結束或者十一月,是一個豐收的節日。在Samhain節會燃起神圣巨大的篝火,標志著凱爾特一年的結束和新一年的開始。一些做法因為迷信被加入慶?;顒又?。
The Celts believed the souls of the dead roamed the streets and villages at night. Since not all spirits were thought to be friendly, gifts and treats were left out to pacifythe evil and ensure next years crops would be plentiful. This custom evolved into trick-or-treating.
凱爾特人相信死者的靈魂會在夜里出沒在街道和村莊 。因為他們認為不是所有的靈魂都是友善的,所以就把禮物和好吃的留在外面安慰惡靈來確保來年的莊稼可以豐收。這種習俗演變成了trick-or-treating。
萬圣節習俗
Dressing up in costumes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Halloween customs, especially among children. According to tradition, people would dress up in costumes (wear special clothing, masks or disguises) to frighten the spirits away.
盛裝是歡迎的萬圣節風俗之一,尤其是受孩子們的歡迎。按照傳統習俗,人們會盛裝(穿戴一些特殊的服飾,面具或者裝飾)來嚇跑鬼魂。
Popular Halloween costumes include vampires (creatures that drink blood), ghosts (spirits of the dead) and werewolves (people that turn into wolves when the moon is full).
流行的萬圣節服裝包括vampires(吸血鬼),ghosts(死者的靈魂)werewolves(每當月圓時就變成狼形的人)。
Trick or Treating is a modern Halloween custom where children go from house to house dressed in costume, asking for treats like candy or toys. If they don't get any treats, they might play a trick (mischief or prank) on the owners of the house.
欺騙或攻擊是現代萬圣節的風俗。孩子們穿著特殊的衣服走街串巷,討取糖果和玩具之類的賞賜。如果他們得不到任何的賞賜,就可能會對屋主大搞惡作劇或者胡鬧了。
The tradition of the Jack o' Lantern comes from a folktale about a man named Jack who tricked the devil and had to wander the Earth with a lantern. The Jack o' Lantern is made by placing a candle inside a hollowed-out pumpkin, which is carved to look like a face.
南瓜燈的傳統來自于一個民間傳說。一個名叫Jack的人戲弄了惡魔,之后就不得不提著一盞燈在地球上流浪。南瓜燈是用雕刻成臉型,中間挖空,再插上蠟燭的南瓜做成的。
There are many other superstitions associated with Halloween. A superstition is an irrational idea, like believing that the number 13 is unlucky!
和萬圣節有關的迷信還有很多。迷信是一種不合常理的想法,比如認為13是不吉利的數字!
Halloween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supernatural creatures like ghosts and vampires. These creatures are not part of the natural world. They don't really exist... or do they?
萬圣節還和一些諸如鬼魂和吸血鬼之類的超自然的生物有關。這些生物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們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或許他們其實真的存在?
Witches are popular Halloween characters that are thought to have magical powers. They usually wear pointed hats and fly around on broomsticks.
女巫是萬圣節很受歡迎的人物,人們認為她們具有強大的魔力。他們通常戴著尖頂的帽子,騎在掃把上飛來飛去。
Bad omens are also part of Halloween celebrations. A bad omen is something that is believed to bring bad luck, like black cats, spiders or bats.
惡兆也是萬圣節慶?;顒拥囊徊糠?。人們相信惡兆會帶給壞運氣,黑貓、蜘蛛或者蝙蝠都算是惡兆。
A well-known Halloween tradition is to make lanterns from pumpkins, called "Jack-o-lanterns". First, the inside of the pumpkin is removed. Then, a face is cut into the pumpkin, traditionally a smiling, devil face. Finally a candle is placed inside, and the lantern is put at the front of the house to keep evil spirits away.
萬圣節前夜的眾所周知的傳統用南瓜做成燈,叫“杰克燈”。把南瓜里面掏空。然后在南瓜上切出一張臉孔,通常是一張笑瞇瞇的魔鬼面孔。最后,在里面放上一只蠟燭,然后把南瓜燈房子前面用來嚇跑那些邪 惡的幽靈。
萬圣節小常識
Wear Costumes
萬圣節裝扮
人們會舉著南瓜燈,穿上稀奇古怪的鬼裝,裝扮成各種恐怖樣子在街上行走嚇人或者參加萬圣節派對。
Trick or Treat
不給糖就搗蛋
小朋友們會被打扮成萌噠噠的小怪物挨家去要糖,只要敲門喊上一句“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就能得到各式的美味糖果。如果大人們摳門不給的話,那就等著小淘氣們的惡作劇吧,比如你家門把手上突然被涂滿了膠水。
Play Pinata
皮納塔游戲
皮納塔是裝著糖果等小禮物的小包裹。外國小朋友很喜歡這個游戲,其玩法非常簡單:將皮納塔懸掛或者站立在地上,小朋友們拿棍子輪流砸皮納塔,搶里面的糖果和禮物,這一切代表了好運氣。
Scary Movies
恐怖電影
恐怖刺激是萬圣節的主題,人們喜歡在萬圣節的時候約上自己好友一起看看電影感受下恐怖的氣氛。
萬圣節必備單詞
南瓜 Pumpkin
糖果 Candy
妖精 Evil巫師Wizard
女巫 Witch
萬圣節服裝 Halloween costume
骨架 Skeleton
蝙蝠 Bat
妖精 Evil
面具 Mask
死神 Grim Reaper
蜘蛛網 Spider web
不給糖,就搗蛋 Trick or tread
萬圣節口語表達
1、Trick or treat?
不招待,就使壞(不給糖,就搗蛋)
2、The jack-o-lantern is the symbol of Halloween.(Jack o' Lantern即Jack of Lantern 的縮寫)
“空心南瓜燈”是萬圣節的象征。
3、Children would make Halloween decorations, all kinds of orange-paper jack-o-lanterns。
孩子們會制作萬圣節的裝飾品:各種各樣桔黃 色的南瓜燈。
4、Do you want to help me make a jack-o’-lantern?
你愿意幫我做個南瓜/杰克燈嗎?
5、I’m going to put on a dark suit。
我要穿件黑衣服。
6、Are you going to wear a mask?
你要帶面具嗎?
7、Let me give you some candies。
我給你們些糖果吧。
8、What a horrible night!
多么可怕的晚上啊!
9、Our masks will scare off the spirits!
我們的面具可以把幽靈嚇走!
10、My heart keeps pumping。
我的心一直跳得厲害。
11、We use the lantern to light the way for skeletons, devils,witches, ghosts, and the dead friends or relatives, for they will visit the earth。
我們用燈籠為骷髏、魔鬼、女巫、鬼魂和死去的朋友和親戚照路,他們要來人間。
12、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你會打扮成什么?
13、I am making my own costume.
我要自己完成我的裝扮
14、I dress up as a ghost.
我穿得像鬼
有關萬圣節的傳說故事故事一
萬圣節前夜就是"圣夜"的意思。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萬圣節前夜已變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許多玩家都以極大的熱情來慶祝這一節日。
萬圣節在10月31日,其實是贊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朔節是贊美春天的節日一樣。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贊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午夜開始,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托生為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諒的了。于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并嚴密監視這些惡鬼。
故事二
萬圣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么開始的。至今在歐洲某些與世隔絕的地區還有人相信這是真的。古羅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個節日,那是用來向他們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他們在熊筋的篝火前烤堅果和蘋果。我們自己的萬圣節前夜似乎就是由古羅馬人的節日與德魯伊德的節日揉合而成的。萬圣節前夜的活動原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里進行的。但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圣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于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用來贊美秋光,卻讓它變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節日。
原來萬圣節源于古代克勒特人(Celt,即愛爾蘭人祖先)的屬陰節(Samhaim,讀作Sow-in)?;浇虃魅牒?,為同化異教,就把原有的萬圣節(AllSaints'Day或AllHallows)改在同一日,就是十一月一日,而十月三十一日就變成萬圣節前夕(Halloween)。
克勒特人原是游牧民族。屬陰節,一方面是他們準備冬天來臨和迎接新年的節日;另一方面也是宗教節日。屬陰(Samhaim)就是他們所信仰的神明之一,其祭司叫招逸(Druid)。雖沒正式的歷史記載,但一般研究者都認為,他們相信在屬陰節,人們能看見靈界的事物,其中包括回歸的死人靈魂和靈界的邪魔。這些靈界個體都是屬于邪惡的,要在屬陰節那天加害于人,所以克勒特人就要討好(Treat)這些鬼靈,免得它們作惡報仇(Trick)。例如有人在家門前放置食物,讓鬼靈去享用,這就是?TrickorTreat?的起源。同時,當晚招逸祭司還舉行宗教典禮。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儀式中還有將被宰的牲畜用來獻祭。至于有沒有殺人獻祭,雖意見不一但無人否定。此外,肯定是有占卜邪術之類的事。
故事三
萬圣節的其他習俗也有些邪術和迷信的起源,例如挖了人臉的大南瓜(Jack-O-Lantern)。據說是個叫積奇(Jack)的人,因為行為極端惡劣,死后連天堂或是地獄都不予接納,只好到處游蕩徘徊,找到一個籮卜(turnip),挖空了中間,放些燒紅的煤塊,好在黑暗中找路。此外,萬圣節的服裝起源于屬陰節祭禮中,參加者宰殺牲畜并披上牲畜的皮。還有,參加者戴上的各式面具原是為逃避邪靈的,也流傳了下來。
凱爾特人(Celtic)相信太陽神幫助他們種植農作物。但是,每年太陽神都會被一個名叫Samhain的邪惡力量攻擊并被囚禁六個月。Samhain,還有兩個稱號,分別是“LordofDead(死亡領主)”以及“PrinceofDarkness(暗黑王子)”,他帶著寒冷以及黑暗的冬天來到凱爾特人的土地。凱爾特人非常害怕10月31日的夜晚,因為他們覺得這晚,有一堆邪惡靈魂潛伏在任何地方。他們在家生起火來讓那些邪惡靈魂離開他們的家(上一個沒有翻譯的段落有一句是說火焰可以把鬼魂嚇走的。)他們相信是Samhain把死人叫出來的,他們還相信Samhain會把死人變為其他東西,好像貓。凱爾特人會裝著可怕的偽裝來把那群邪惡靈魂趕走。(這就是萬圣節的原型)后羅馬占領了凱爾特人的土地,把羅馬的節日和凱爾特人10月31日的Samhain祭典合在一起,就成了現在的萬圣節。
萬圣節的習俗不給糖果就搗亂
萬圣節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杰克燈”跑出去玩。“杰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瞇瞇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收拾停當后,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涂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涂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于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圣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群鬼游行
在10月31日萬圣節前夕這天,美國的大街上到處可見精彩的現場表演、戲臺上演的幻覺魔術、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種恐怖電影的放映。到了晚上,便趕緊將蜘蛛絲架起來,再幫負責嚇人的演員上妝。鬼屋的內容,則大多與電影主題有關,如:神鬼傳奇、星際傳奇、鬼故事。這些場景的布置、化妝技術和戲服,有如真的情境,一不留神,肯定令人驚聲尖叫。
人鬼嘉年華會
紐約市也特別在萬圣節晚上舉行巡游,讓一群吸血鬼,僵尸,巫婆,科學怪人等齊齊現身,還歡迎市民到場參觀,到會者不限年齡、性別,不分階級、國籍,即使你是膽小鬼,也可加入他們的行列,來個熱熱鬧鬧的人鬼嘉年華會。其實這些鬼怪都是人扮的,所以并不可怕,相反有些小鬼臉更非常可愛,令人置身其中,就如參加大型化裝舞會一樣。
“咬蘋果”游戲
萬圣節的另一個習俗是最為流行的“咬蘋果”游戲。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后讓參與者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用料:長形茄子300 g,豬油40 g,醬油35 g,精鹽2.5 g,紅辣椒兩個(泡辣椒更好),大蒜三瓣,蔥、姜適量,味精、胡椒粉少許,白糖15 g,醋5 g,濕淀粉15 g,料酒少許。
做法:先把茄子去蒂洗凈,用刀從中間一剖兩開,兩面切2 cm間隔的斜刀,每刀進2/3不切離(蓑衣花刀)。辣椒、大蒜、蔥、姜切絲。白糖、醋、料酒、味精、胡椒粉、濕淀粉調汁待用。炒鍋上火,鍋熱放豬油25 g,油熱下茄煎至一面稍黃時,翻面再放豬油15 g,煎好后放蔥、姜、蒜同煎。待發出香味后,放醬油、鹽和熱水(以淹沒茄子為好),加蓋稍煮。待茄熟倒入混合汁,鍋開汁濃時炒鍋離火。先把茄子完整地放到盤內(帶皮一面向上),再把調料絲和湯汁澆在茄子上面即可食用。
特點:形如全魚,魚香撲鼻,甜咸酸辣,味美適口,佐酒下飯均宜。
茄糕
用料:茄子400 g,麻油25 g,芝麻醬25 g,大蒜瓣10 g,蔥、姜各5 g,白糖、味精、醋少許。
做法:先把茄子洗凈擦干(留蒂把),放文火上烤,如同烤地瓜一樣,待烤到外皮焦黃,里面軟熟時,用刀切開把茄肉取出(茄皮不用)放入碗內待用;再把蔥、姜、蒜切碎后一同用臼搗成泥狀。炒鍋上火,鍋熱加油,油熱加蔥、姜、蒜泥,油起花、溢香氣時炒鍋離火。茄泥碗中先加精鹽、糖、芝麻醬、味精、醋拌勻,再澆上蔥、姜、蒜油汁調勻即可。如用牛奶50 g,麻油改用雞油則其味更佳。
特點:軟爛適口,味道濃香,涼熱皆宜。
鹽水蝦
用料:太湖活蝦500 g,蔥結5 g,姜片1.5 g,精鹽6 g,紹酒(黃酒)。
做法:將活蝦去須洗凈,置炒鍋內,舀入沸水,置旺火燒煮開即撈出待用。另取炒鍋上火,放紹酒、蔥結、姜片、精鹽、燒至四成熱,將蝦放入鍋內翻幾個身,蓋上鍋蓋,置微火上燜約半小時后,將蝦取出裝盆即成。
特點:色呈鮮紅,肉嫩味鮮,酒香撲鼻。
棗泥拌方肉
用料:豬五花肉一方塊(約750 g左右),紅棗250 g,紹酒100 g,醬油100 g,冰糖75 g,白糖50 g,蔥結25 g,姜片15 g,豬肉湯150 g,熟豬油100 g。
做法:將五花肉刮洗干凈放入鍋中,倒入清水淹沒肉塊,置旺火中燒至五成熟時,撈出洗凈。用刀在肉皮上劃花刀,便于入味。再將肉皮朝下放入內有竹墊墊底的砂鍋中,并倒入豬肉湯,加紹酒、醬油、冰糖、蔥結、姜片,蓋上鍋蓋。置中火上燒沸3分鐘,然后移至微火上,燜約1小時后,將肉取出放入碗內,倒入燜肉原汁100 g。另將紅棗洗凈、煮爛、去掉皮和核,用刀面將其捻成棗泥。炒鍋置小火上,放入熟豬油,油熱放棗泥、白糖炒勻起鍋。把棗泥鋪放在肉面上,用玻璃紙將盛肉的碗口封住,上籠蒸約1小時取出,去掉封口紙,把肉翻扣入盤中即成。
特點:色紅光亮,肉質肥爛,香甜油潤。
糟油龍眼大蝦
用料:太湖大蝦1 000 g,火腿丁5 g,青豆50 g,雞蛋清一個,紹酒15 g,精鹽1.5 g,菱粉(淀粉)8 g,糟油50 g,味精1.5 g。
做法:將大蝦去頭、剝殼成蝦仁(蝦玉),洗清漂凈,用白紗布瀝干水分放入盆內,加精鹽、蛋清攪和,再放菱粉拌勻。炒鍋上火,舀湯用旺火燒開,放入蝦仁。熘熟后取出,再用開水沖清后,加火腿丁、熟青豆、糟油、味精拌勻盛入盆內即成。
特點:色澤潔白,鮮嫩可口,風味別致。
炸冬瓜丸子
用料:冬瓜500 g,面粉100 g,雞蛋一個,料酒25 g,鹽20 g,蔥、姜少許,味精1.5 g,炸油750 g(耗75 g)。
做法:先將冬瓜洗凈去皮切絲,用開水燙至七成熟撈出,用水投涼剁成末,控凈溢水。再將冬瓜末放進盆內,打入雞蛋,加入料酒、鹽、蔥姜末、面粉、味精、少許水,朝同一方向攪拌至有黏糊性待用。最后,炒鍋上火倒油,旺火燒開,將調拌好的瓜泥用手擠出成丸子,投入油鍋炸至焦黃色撈出即成。
特點:色彩焦黃,入口酥散,清淡爽口。
焦炸冬瓜塊
用料:冬瓜一個,禽蛋二個,面粉75 g,鹽20 g,料酒20 g,蔥姜少許,味精1.5 g,炸油750 g(實耗75 g)。
做法:先把冬瓜洗凈去皮,切成1.5 cm厚塊,用鹽10 g抓好放幾分鐘,將溢水瀝干。用料酒、蔥姜末、鹽、味精再將冬瓜塊攪拌均勻。再把干面粉放盆內,將已拌好調料的冬瓜塊倒入,拌至冬瓜全粘上面粉為止。將雞蛋打在另一碗內調勻待用。最后將炒鍋上火放油燒開,將拌好的冬瓜塊分二次倒入雞蛋糊碗內,掛勻蛋糊,投入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即可食之。
特點:色金黃,外酥香,里清嫩。
南瓜湯
用料:南瓜350 g,洋蔥一個,黃油50 g,肉湯四杯,牛奶二杯,面粉20 g,鮮乳酪半杯,荷蘭芹少許,肉豆蔻、鹽、胡椒適量。
做法:先將南瓜去皮去瓤,切成薄片;再把洋蔥切碎,用25 g黃油炒好;炒鍋上火,放入炒好的洋蔥末、南瓜片、肉湯,直至煮爛即可;然后將鍋內湯汁濾入另一鍋內,把鍋重新放在火上,加入牛奶煮開,將黃油和面粉攪拌均勻后,一點一點均勻放入,然后加入適量肉豆蔻、鹽、胡椒,起鍋盛入碗內,放上荷蘭芹菜末和鮮乳酪的泡沫,使其漂浮湯上即可。
蛤雜燴(美國風味)
用料:臘肉四片,洋蔥一個,馬鈴薯二個,蔥三根,番茄一個,蛤仔肉三杯,椒鹽餅干五塊,荷蘭芹少許,精鹽、胡椒適量。
做法:將臘肉切成3 cm見方的丁,洋蔥、馬鈴薯切碎呈米粒狀,蔥切成蔥花,番茄去皮、籽,切成小丁。炒鍋置微火上,將臘肉丁煸炒,待出油后加入洋蔥末、蔥花再炒,稍炒在鍋中加水七杯,煮開后加入蛤仔肉、番茄、馬鈴薯,煮至軟爛時加精鹽、胡椒粉即可。最后盛入碗內撒上荷蘭芹末和碎椒鹽,使其漂浮在湯上即成。
甜菜燈湯(俄國風味)
萬圣節,作為西方的傳統節日,是一個用來贊美秋天,祭祀亡魂,祈福平安的日子,相當于中國的中元節,2021萬圣節送什么禮物給女孩有哪些你知道嗎?共同閱讀2021萬圣節送什么禮物給女孩,請您閱讀!
萬圣節送什么禮物給女孩糖果
萬圣節在西方的習俗就是一群孩子去鄰居家敲門要糖果,在萬圣節的時候很多人也會收到“Trick ortreat”的消息,這可是萬圣節要禮物的敲門磚。所以萬圣節的時候男生可以選擇好看的糖果或者巧克力送給女朋友,還是非常應景的,畢竟大多數女生都喜歡吃甜食,而且現在市面上賣的糖果包裝各異,送糖果也很容易討女生歡心。
鬼怪面具
萬圣節又叫鬼節嘛,所以可以送各種造型和圖案的面具,既有新意又有節日氣氛,彼處在一起交流溝通自己得意的面具,可以增加不少樂趣的。也可以比較誰的面具更恐怖更像鬼。
貼心護膚類禮物
年輕人萬圣節都愛畫各種稀奇古怪的妝,晚上卸妝的時候當然少不了護膚品來滋養皮膚,補水又美白,女人是天生的愛美,護膚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這是一款貼心實用禮物哦。
卡通花束
這種花不會凋謝,萬圣節送女友的好選擇。兩個人有時間一起看著浪漫的卡通花束和可愛的玩具,陶醉在兩人都喜歡的故事里該是一件多美妙的事。
萬圣節的簡介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萬圣節。不過這一天的氣氛卻遠不像它的名稱那樣讓人聽上去就“毛骨悚然”。每當萬圣節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杰克燈”走家竄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的禮物。萬圣節最廣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這兩樣——奇異的“杰克燈”和“不請吃就搗亂”的惡作劇。
“杰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也極為簡單。將南瓜掏空,然后在外面刻上笑瞇瞇的眼睛和大嘴巴,再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這可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物了。
萬圣節朋友圈祝福語聽說有個眼睛大大、頭發長長、皮膚白白的美女總纏著你問這問那,你被問急了,吼:鬼才知道!美女摸了摸臉,笑說:被你發現啦。哈!萬圣節快樂!
萬圣節來小鬼亂竄,開心鬼來讓你笑容燦爛,伶俐鬼來讓你前程平坦,吝嗇鬼來讓你盆滿缽滿,好運鬼來讓你福氣沖天!你這個精靈鬼,萬圣節要快樂呦!
“愧”是心中鬼,“魂”是好運鬼,“魄”是清白鬼,“魅”是未遇鬼。萬圣節到了,愿你快樂無“愧”,平安抱“魂”, “魄”力無限,“魅”力永存。
萬圣節,我攜帶玫“鬼”的浪漫,擁有“鬼”花的芬芳,把我最“鬼”重的祝福,送給我最珍“鬼”的朋友,愿朋友財源“鬼鬼”,萬事順順。
萬圣節到了,祝你上班不遇餓鬼,下班不撞醉鬼,身邊木有色鬼,朋友都是開心鬼;小鬼,還祝你長得更像魔鬼!哈哈~
小鬼,今日過節,由于平時你工作表現突出,本鬼王現將健康、好運、快樂、幸福四大美女賞賜給你,并與你終身相伴,注意查收!萬圣節快樂!
知道你喜歡白色,銀白色的月,漫天舞的雪,隨風飄的云,很浪漫吧?但我想提醒你,在今天這個日子,你就別穿白衣了,會嚇著人的。萬圣節快樂^_^
用南瓜做個鬼臉,讓自己的心情放縱一天。盡管世界鬼氣沖天,化好妝去人群中盡情狂歡,南瓜餡餅作為宵宴。祝萬圣節快樂一整天!
萬圣節,為迎接鬼賓光臨,歡迎觀賞我自編自導的一個節目,名字叫一個小鬼為你表演用手機看短信,表演者:正在看短信的小鬼!呵呵,萬圣節快樂!
怕嗎?不怕!因為有我的問候;懼嗎?不懼!因為有我的祝福;慌嗎?不慌!因為有我的短信。特意告訴你,我和小鬼有約定,萬圣節不會捉弄你。
走出家門,向右拐再向左拐,向東走再向南走,向北跑再向西跑,停留一分鐘,向天空許個心愿你一定會實現,因為今天是萬圣節,鬼才會保佑你。
喂,那黑乎乎的是什么?快看左邊,不對,看右邊看右邊,錯了是上邊,又在下邊了。。。呵看夠了嗎,脖子舒服多了吧,工作久了要多運動哦,萬圣節快樂!
何謂貝類海鮮?從生物學上被歸類為有貝殼的軟體動物。對于老饕們來說這個“殼”的作用就是來分別貝類的品種;但對于大眾食客來說,貝類在品種上總會有些“五谷不分”。本期,跟隨我們一一揭開貝殼們相似的外衣,一品小小貝殼中蘊含的無窮美味。
法朵葡園餐廳
FADO
入料豐富
位于楚河漢街的法朵葡園餐廳,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依楚河而立,景色開闊,河風習習。逛街疲憊時,去法朵稍作休憩,品一品廚師烹制的獨一無二的美食,賞一賞楚河的寧致景色,誰說不是偷得浮生半日閑般的怡然自得呢?
咖喱青口
來自新西蘭的帶黃青口,肉質肥厚,口感鮮嫩。用沸水燙過后,再用濃郁的咖喱慢火焗煮,咖喱香濃厚,金黃的色澤誘人。貝肉與咖喱的創意搭配相信會帶來與眾不同的味蕾享受。
法式生蠔煎蛋
廚師巧思妙用,用高超的廚技將雞蛋煎制成心形,放入挖空的貝殼中,造型可謂是別致獨特。金黃的煎蛋蔥香彌漫,嵌進的生蠔肉嫩鮮滑,絕妙的口感應運而生。
XO醬爆海螺片
生長于淺海海底的海螺大而堅厚,肉質豐盈。廚師摒棄整只烹制的方法,而是將海螺切成片狀以便更易入味。餐廳自制的XO醬味道更濃郁鮮香,搭配西芹爆炒,更是將海螺的鮮與嫩提升到極致,帶來清爽的口感。
板燒醬汁大鮑魚仔
咸鮮的醬汁選用瑤柱、芝麻、花生、海鮮、鮮辣汁等佐料調配而成,層次豐富,鮮而不膩。大鮑魚仔腌制過后,放在鐵板上烹燒,鮮香襲人,味道濃郁。
香頌地中海餐廳
La Chanson
蟹貝妙搭
幽靜宜人的香頌西餐廳是夏日品食最好不過的去處,資深的西廚帶來口味純正、創意十足的地中海料理。一向奉行推陳出新的香頌在立秋時節新推系列西式菜品,從頭盤、沙拉到主食、甜點,均糅合了不少新派創意。
牛油果芝士局扇貝伴蒜蓉面包
精選澳洲扇貝,牛油果,巴馬臣芝士為主料,盡心烘烤而成,搭配蒜蓉面包,原料豐富而口感清淡。澳洲扇貝分布于澳大利亞南部、巴士海峽及塔斯馬尼亞一帶,個頭比較大,口感更鮮甜,多選用烘烤的烹飪方式而成。
蟹肉寬面
寬面條采用進口面粉手工制作而成,既有意大利南部的豐盛又有北部的創意,面條筋斗,搭配精心烹制的海鮮蟹肉醬汁,味道濃郁,口感豐富,紅油油的色澤看起來就足以讓人垂涎欲滴。
蒜蓉黃油 青口
采用進口優質青口貝,配以蘑菇和奶油,用馬蘇里拉芝士烘烤而成,口感鮮美,伴有濃烈的奶香,濃而不膩,鮮而不咸。青口貝鮮甜肥美,富含多種營養物質,氨基酸含量甚至超過雞、鴨、魚、蝦等物,是絕對的天然食材。
錦江國際大酒店
錦繡饌享
走進錦江國際的錦繡餐廳,低調柔和的燈光如冬日的暖陽般和煦,緊湊有致的空間帶來雅致寧靜的就餐環境。日式料理、東南亞菜系以及西式扒類都是錦繡餐廳的主打菜系,廚師精食細膾,不同風格的料理給食客帶來全然不同的味蕾享受。
餐廳創意無限,在每個季度都會推出不同的主題活動。七月至八月期間,在原有的菜系之上再重磅推出巴西燒烤系列,更有廚師為食客現場烹制美食。熱情的巴西風情定會感染前來享受美食的每一位食客。
蔥爆海螺
從新鮮的海螺殼中取出海螺肉后,加入大蔥一起爆炒,蔥香濃郁,口感爽脆鮮甜。這道菜品保持了貝肉的原汁原味,喜食原味海鮮的食客一定不能錯過了。
濃湯圣子王
濃湯選用南瓜、雞肉和火腿熬制而成,再加入牛奶后更是奶香十足,濃稠綿密。加入南瓜后的高湯一方面帶來清甜韻味,另一方面更突出了圣子的鮮味;嘗上一口湯品,咸鮮回甘,無盡回味。
芝士 大圓貝
肉質肥厚的大圓貝與海鮮高湯、蟹肉、草菇、瑤柱等配料融合后再鋪上一層厚厚的帕瑪臣芝士一起放入烤箱高溫烘焗,端上桌后,芝士飄香,濃郁誘人;貝肉放入口中細細品食,更是鮮香十足。
六合宴
唇齒留香
碧綠百合炒紅珊蚌
紅珊蚌是海鮮中的極品,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它的外形似象鼻,口感爽脆。這道菜做法清爽簡單,將紅珊蚌洗凈飛水調味爆炒而成,咸鮮誘人的滋味,晶瑩自然的色澤,令人停不下筷子。
米汁浸象拔蚌
象拔蚌,又名皇帝蚌、女神蛤,是遠東包括華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級海鮮。原產地在美國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紅管,被人們稱為“象拔蚌”。這道食材原本就鮮美十足,做法也可因口味而異,將象拔蚌宰殺去殼洗凈改刀成片,加上湯米汁煲制而成的“米汁做法”,帶來咸鮮的滋味,而用鮮胡椒炒制,則是另一番風味。
2、生存初期小木屋的做法:
首先在地上圈一個10*6的長方形,中間用橡木木板和云杉木木板鋪設地板,
用橡木原木搭建四根高度為4的柱子。
用橡木木板將墻填充起來。
挖出窗戶。
在窗戶上方放四個營火并用水熄滅,然后在營火兩邊放上云杉木活板門,下面放上云杉木柵欄,這個窗戶就裝飾好了。
另一邊的窗戶可以挖成這個樣。子
然后用營火和云杉木活板門裝飾一下,別忘記放玻璃板。
背面窗戶就不用花里胡哨啦,挖個2*2的洞填上玻璃板就好了。
正面放上兩扇橡木門,將門上的橡木木板換成橡木臺階。
用堆肥箱、云杉木柵欄和橡樹樹葉做兩個盆栽。
地面鋪上圓石臺階。
用圓石樓梯搭出屋頂形狀。
用圓石樓梯補全邊緣部分。
屋頂其他地方補上云杉木樓梯。
用橡木原木和玻璃板補全上方,房子背面也是這樣。
感覺門上面有點空蕩蕩的呢,用營火和云杉木柵欄裝飾一下。
可以在房子的一邊種一些食物。
另一邊可以用柵欄修一個菜園,種上胡蘿卜。
在菜地中間放一桶水。
來做一個稻草人!蓋上橡木活板門,就可以把盔甲架放在上面。
戴上南瓜頭穿上皮革衣。
可以給房子做一個煙囪裝飾一下。
放上云杉木木板。
在最上面一層的云杉木木板周圍圍上云杉木活板門。
將云杉木活板門圍住的云杉木木板換成營火。
蓋上云杉木活板門,煙囪就完成了。
把房間內部裝飾一下。
放上兩張床,用木桶做床頭柜,再擺上燈和花。
用云杉木活板門做一個桌子。
桌子上和桌子底下都可以放自己常用的工具。
可以在屋頂放滿箱子,再也不怕儲物空間不夠了。
是“中秋”還是“仲秋”?
有的同學在一些書里可能看到過“八月仲 (zhòng)秋”的說法。那么,農歷的八月十五到底是“中秋節”還是“仲秋節”呢?
根據我國古代歷法,一年被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個季節包含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按照這個道理,那時的秋季是七、八、九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秋”、“仲秋”和“季秋”。其中八月作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就被叫做“仲秋”了。而八月十五日正好是八月的中間,因此稱為“中秋”。
現在你知道了,“仲秋”指的是八月這一整個月;而“中秋”才是專指八月十五這一天。所以當然是“中秋節”而不是“仲秋節”啦!
拜月習俗
從很早的古代開始,中國的帝王就有在八月十五這一天祭拜月亮的習俗。你去過北京的月壇公園嗎?那里就是明清時期皇帝們祭拜月亮的地方。但直到唐朝時,中秋節才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那時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因為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拜月節”。到了宋朝,各種慶祝中秋節的習俗活動開始盛行。到了明清時,這個節日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在古代,中秋節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就是祭拜月神。人們在院子里擺上大香案,放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果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所在的方向,點上紅燭,之后全家人依次跪拜,祈求月神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團團圓圓。最后切開團圓月餅,每人吃一塊。切之前要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和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而且每塊月餅的大小都要一樣。這個風俗代表了中國人對合家團圓、幸福美滿的渴望,至今還在很多地方流行著。
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有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上起,香港銅鑼灣的大坑地區就會開始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要連續進行三個晚上。這條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節龍身,上面還插滿了長壽香。這一活動在當地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成為香港的一項重要傳統活動。
相傳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后,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于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后,當地就發生了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然被菩薩托夢,說是只要在中秋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的習俗就流傳至今。
鬧秋燈
在家拜完月神,大家就要開始吃月餅、賞月聊天啦。如果是文人們聚在一起,免不了又要吟詩作對。許多著名的大詩人都寫下了詠月的詩句。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要到外面去逛逛夜市、溜達溜達,經常一玩就是一個通宵。晚上游玩,當然少不了要點上燈籠。 慢慢地,中秋節也和元宵節、中元節一樣,成為一個賞燈、鬧燈的節日。
與前兩個節日不同的是,這時玩燈的大多是兒童。大家自己動手,用各式各樣的材料做成精致、小巧的彩燈,提在手里,出門一起玩耍。例如在廣東一帶,孩子們在家長的協助下,用竹紙扎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掛起來比賽,看誰掛得高、掛得多。而在廣西南寧一帶,很多人會自己動手制作柚(yòu)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就是將柚子掏空,只留下皮,在上面刻出簡單的圖案,穿上繩子,在里面點上蠟燭,就做成了一盞燈。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同樣的做法。人們還會把這種柚子燈放在水里,順水漂走,成為當地一景。
在南方,放孔明燈是最有趣的玩燈習俗。人們用紙扎成大燈,燈下綁一根蠟燭點燃,隨著熱氣的上升,就會使燈飛到空中,非常奇特好玩。但這種燈有一個很危險的地方,就是你不知道它會飄到哪里,落下時很容易引起火災。所以在一些城市里已經禁止燃放這種燈。如果你特別想玩孔明燈的話,最好到郊外找開闊的地方燃放。
兔兒爺
要是你不知道這個東西是啥,那還算哪門子的北京人?在北京街頭,一過農歷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鼓樓、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看著就覺得熱鬧。
本次烹飪大賽的舉行呈現的是一道道蘊含創新精神、文化內蘊的優秀菜品,許多精彩創意的背后都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和廚師們歷經艱辛的努力。
在同行之問的切磋較量后,這批優秀的廚師將秉承著弘揚中華美食的理念,在未來刷新整個餐飲菜品的面貌,讓高端誘人的菜品更多地走進百姓的生活。
《師說》與比賽
?!∩?/p>
在唐朝貞元十八年的這一年,時任四門學博士的韓愈寫下了千古名篇――《師說》,以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闡述了有關從師的三個問題和一個原則。其中的三個問題,即從師的必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從師的功能性――“傳道授業解惑”,從師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一個原則就是:“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p>
1200多年后的今天,每每誦讀此名篇依然會給我們帶來不少的啟迪,而且這種啟迪具有非常大的普遍性,適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作為個廚師如何看待參加比賽的問題。
比賽,是你的師后之師
相信每一位廚業人員都有自己的師傅,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個修行的過程其實就是個再學習的過程,廚師只有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認識,才有可能在如今充滿創新的環境中生存下去。正如韓愈所言,“古之學者必有師”,在這個再學習的過程中,老師不僅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還會有各種不同的體現形式,比賽,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種形式。
師傅教給你的,無論是菜式還是創作思想或操作技法,都是以前的,而每個人在出師之后,都會在這個基礎上,憑借自己所接觸到的一些東西有所發展,但每個人的能力是有局限的,所接觸到的東西也只能是某一個或幾個方面,而比賽中選手云集,無疑形成了一個不同發展方向和創作風格的大薈萃。利用好這個機會,自然可以在自己的修行階段獲得諸多的他山之石,彌補自己因為地域或時間或個人接觸面所帶來的閉塞。
比賽中的傳道授業與解惑
既然比賽是師,那么自然具有“傳道授業解惑這個功能。比賽的選手來自各個地區,工作于不同的層次,師承于不同的師門,因此在比賽上呈現出的作品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一些在大城市工作的,可以帶來最潮流的風格和思想,而一些來自比較偏僻的小城鎮的,也可能帶來你或許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物力進行采風才有可能得到的素材。各種關于菜式創作的思想和別出心裁的操作設計,以作品的形式最為直觀最為到位地在比賽中展現著,這就起到了“傳道”的作用。而參與比賽的選手,在其中也可以以最低廉的學習成本學習到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大有裨益的東西,使參加比賽成為自己“授業”的一個機會。
平時雖說廚師群體經常相互之間去餐廳嘗菜從中獲得一些靈感,為屬于自己的創新菜提供一些啟示,但這些來源都比較松散和不穩定,所以關注烹飪比賽應該是最好的途徑,比賽中如此集中的大量的素材,可以讓參賽者獲得靈感上的“大豐收”并留作日后使用。
參與比賽,不羞不恥
我曾經很奇怪那些不愿意參加比賽的廚師是出于什么考慮,后來發現了兩種類型的思想負擔一種是羞于參賽,一種是恥于參賽。前者的顧慮無非是,萬一參加了最后卻沒有獲獎,甚至都沒能入圍,這會讓自己很沒面子,對老子“不戰則不敗”觀點的錯誤認識,讓他們寧愿放棄擺在眼前的機會;而后者大多是出于門派的狹隘,自己的虛榮、或是避諱他人的議論,并且還對那些去參與比賽的同行頻頻表現出不屑的態度,與韓愈在《師說》中描繪的“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的士大夫頗有相似之處。
韓愈提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對于廚業人員來說,這個“道”就是對菜品制作技法的靈活運用和在菜式創作上對新思想和新食材的把握與體現,這個“師”就是值得自己去學習的理由。
因此在參與比賽這個事上,不妨多想想千余年前韓愈的勸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p>
3月22日,“味道2009青年名廚烹飪大賽年度總決賽”在北京舉行,大賽最終分別評選出了冠軍、亞軍、季軍;中國名廚金鼎獎;中國名廚金勺獎;中國名廚技能金獎;中國名廚新星獎;“味道2009”名廚獎。至此,歷時一年的“味道2009青年名廚烹飪大賽”系列比賽正式落下了帷幕。
進入本次決賽的143名高廚是歷經初賽,復賽,一路過關斬將。從近千名選手中脫穎入圍的。參賽的菜品包括粵菜,浙菜、客家菜、西餐、湘菜、川菜和云南菜等不同菜系,而評選名菜,名點主要從“色香味形意”五方面考核。
下面我們就將冠、亞、季軍的菜品,和比較有特色的菜品一一進行展示。
大賽冠軍
曹俊
上海銀星皇冠大酒店
這道菜其實是周元昌大師給我的思路,魚絲類的菜肴在工作中經常烹飪。如今是中西餐結合的時代,周大師建議我使用荷蘭生菜――菊苣,來作為菜的“盛器”。而刁草非常適合搭配海鮮類食物,它與眾不同的清香味,和嫩綠的顏色為這道菜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道菜肴可以說充分地體現出了精細的刀工,時尚的裝盤。
得獎感言
有機會參加本次比賽并獲獎,我非常高興和激動,非常感謝本次大賽組委會把這樣的榮譽授予我,也非常感謝酒店領導和身邊的同事及上海賽區的賽友們給予我的信任與支持,同時由衷感謝直為勞、細心培養我的恩師,借此機會并對周元昌大師、葛賢萼大師的悉心教導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謝意!
機遇對所有人開放,這個獎項的獲得對我來說的意義主要是激勵與鞭策。在比賽之前的個多月我就開始準備參賽作品,參賽的兩道菜歷經多次失敗,每一次的失敗對我都是一次考驗,同時也是讓我對菜品品質進行一個“再提高”的過程。
比賽當天我的心情比較平靜,發揮也比較正常。其實比賽就是一次相互學習的過程,也是歷練自己的一個很好的平臺,“以積極的心備戰,以平靜的心應戰”才是種良好的比賽心態,這樣也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
當拿到冠軍那一刻,我非常激動,覺得自己努力得到了回報,當時百感交集,激動得流下了淚水,但是我知道,比賽過后切都只是新的開始。這次來自全國30多位烹飪大師的嚴謹、誠懇的工作態度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是我今后學習的目標。在今后的從業道路上我將繼續勤奮敬業、激情逐夢,努力做到更好!
剛設計“菌湯菜包蟹粉獅子頭”時其實是一魚兩吃的設計,原本以桂魚作獅子頭,突出此亮點,但后來發現魚肉和蟹粉搭配并不是很完美,最后還是決定按照傳統做法,以豬肉為原料,選擇豬后腿肉加肥肉五五開后,再加入30%的山藥和蟹粉烹制而成。而山藥的加入,不僅能解膩,更有中藥養生功效,這與菌湯的養生健康理念正相吻合。在味覺上菌香滑糯,肥而不膩,菜肴的色香味
都有了。造型對整道菜來說也是很重要的,為了使娃娃菜立起不軟塌,也想了很多辦法,最后發現選用娃娃菜的中間一層,將娃娃菜底部削去一部分是造型的關鍵竅門;當娃娃菜成功“立起”的那一刻,給我增加了更多贏得比賽的信心。
黑松露菊苣滑魚絲
主料:桂魚300克
輔料:黑松露50克、菊苣100克、蛋清1只、生粉2克
調料:刁草10克,高湯5克,鹽5克、味精3克
制作過程:
1、將桂魚去皮切絲沖水,沖白后吸水,加入鹽,味精,生粉,蛋清入味腌制,
2、把黑松露去皮入味腌制后用刨刀刨成絲待用;
3、把菊苣洗凈撈干水分待用;
4、起熱鍋滑油,將魚絲滑熟倒出,
5、在鍋內放入湯入味勾芡倒入,魚絲翻勻轉盤即可。
操作關鍵:
魚絲要沖水沖白,在滑油時用筷子將魚絲輕輕撈起攪拌。
菌湯菜色蟹粉獅子頭
主料:豬腿肉25克,豬肥膘25克,山藥20克、河蟹粉15克
輔料:娃娃菜1顆,蟹黃10克、韭菜花3克,松茸10克,黑虎掌菌10克,羊肚菌10克,白靈菇10克、老雞湯150克
調料:鹽5克,味精2克,雞粉1克
制作過程:
1、將菌類放入雞湯內煲至入味待用;
2、把豬腿肉,豬肥膘、山藥切成小粒入味,打至上勁后放入帶有菌香的雞湯內煲酥;
3、將娃娃菜放入開水內燙熟撈起,放入冰水中冷卻去心,把成熟的獅子頭包在娃娃菜內;
4、用韭菜花封口去葉,上籠蒸熱即可裝盤,加入菌湯即可;
操作關鍵:制作時獅子頭要蓋上娃娃菜,防止獅子頭結皮。
大賽亞軍
黎國燈
武漢市寶豐賓館
得獎感言
本次能獲得大賽亞軍深感榮幸,首先感謝名廚委給我們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我有機會和廚友們互相切磋交流。中國烹飪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通過今天的成績將化為我今后努力的動力,鼓勵我在傳統的基礎上注意挖掘與創新,增加菜肴品種的實用效果,為中國的烹飪事業奉獻我的綿薄之力!
三江魚
主料:長江魚1500克
輔料:上海青250克、胡蘿卜150克
調料:蒜茸醬50克,豉汁醬50克、剁椒醬100克、鹽5克、雞湯50克
制作過程:
1、將長江魚宰殺洗凈,取兩扇凈肉用蔥姜水浸泡去腥10分鐘,頭尾留整備用;
2、將漂好的凈魚肉取2/3,用刀拉出花刀,另1/3魚肉打成長形片;
3、將處理好的兩扇魚肉和魚皮用鹽,雞湯上漿腌制10分鐘;
4、將頭、尾擺在魚盤兩頭,兩扇魚肉擺在兩側,魚片交叉擺在中央;
5、一扇魚肉上抹上蒜蓉,一扇魚隨上抹上豉汁醬,魚片上抹上剁椒醬上籠蒸8分鐘;
6、把飛過水的上海青菜心擺在頭尾兩側,再擺上用胡蘿卜雕刻的玲瓏球即可。
操作關鍵:魚肉一定要用雞湯腌制,花肉要劑2/3深,要30度斜角。
芙蓉筆架魚肚
主料:筆架魚肚150克
輔料:魚膠200克,金瓜蓉lOO克、蛋清lOO克、鵪鶉蛋黃10只、棕葉窩頭10枚
調料:鹽5克、味精5克、雞汁10克,鮮湯1 50克
制作過程:
1、魚肚用溫水,料酒、姜,蔥腌制8小時,用清水沖凈,改刀成6cm×3cm長形片30片,
2、擠干水待用,
3、用老雞,火腿,排骨,精肉吊成清湯,調味,放入改刀擠水后的魚肚浸泡入味;
4、取入味的12片魚肚擠干水分,抹上生粉,釀入魚膠、火腿、香菇、鵪鶉蛋黃;
5、蒸熟成釀魚肚;
6、金瓜雕刻成碗狀,蒸熟放在盤中央,邊上圍上蒸熟的棕葉窩頭,勾玻璃芡;鍋內放鮮湯調味勾二流芡后,加入熟金瓜茸,調色金黃,最后下蛋清少許;推勻,放入調好味的18片魚肚,淋蔥油起鍋,裝入金瓜碗內即成。
操作關鍵:魚肚泡制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口感,水分須擠干后用味湯入味。菜品創新點倡導綠色營養主題,魚肚用鮮湯入味,再加上雪花黃金芡的色澤,讓人賞心悅目,營養健康。
此菜取湖北的漢江、湖南的湘江、江西的贛江、三江交匯之野生魚。坡曾寫詩贊它曰:“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痹娭械莱隽唆~的特別之處,鲴魚兼有河豚、鯽魚之鮮美,而無河豚之毒素和鯽魚之刺多。此菜還選用了湖北蒜蓉醬、湖南的剁椒醬、江西的豉汁醬調味蒸制而成,正可謂是“三地三味三色”。
芙蓉筆架魚肚是采用長江石首段水域中出產的魚鰾,魚鰾的外形和鑲嵌在鰾內的紅色紋理,酷似屹立在長江岸邊的石首筆架山,故得名“筆架魚肚”。筆架魚肚外形精美,色澤白中帶綠,晶瑩可愛,曬制好的魚肚猶如玉雕。
大賽季軍
胡斌祥
上海萬豪虹橋大酒店
這道菜使用了西餐中常用的牛油果,我把它借鑒到中餐上來,中西結合,用水果入菜,這也是為了迎合中餐發展的必然趨勢吧!
得獎感言
獲得本次比賽的季軍非常意外,因為這次大賽的選手水平都非常高,所以只有認真沉著地做好自己的菜肴,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才能得到各位評委的認可和贊同。此次比賽能夠取得好成績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恩師周元昌大師在菜品命名,設計構思、實際操作備賽演練中給予我辛勤的指導和關懷!其次,感謝中國烹協名廚委和《名廚》雜志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展示技能的平臺,加深與同行們的交流,擴大了自己的交際圈,也希望更多的廚師參與到比賽中來,讓我們一起努力讓中國烹飪走向世界!
鱷梨魚米香
主料:黑魚肉400克
輔料:牛油果3粒、山核桃仁10克、蟹黃50克,雞蛋1只、生粉10克
調料:鹽5克、雞粉5克、刁草5克
制作過程:
1、取黑魚肉切成粒,洗凈后吸干,加入鹽、雞粉、生粉,
2、蛋清上漿備用;
3、牛油果剖開取肉,果肉切成粒,果殼做盛器用;
4、鍋中放油400克,入魚米至熟出鍋,鍋中放入雞湯,鹽;
5、雞粉,生粉勾芡,放入魚米,牛油果粒,山核桃仁翻炒;
6、將炒好的玉米裝入牛油果殼中,上面放蟹黃,裝盤后用刁草裝飾。
操作關鍵:魚米大小須均勻,魚肉須洗凈。
香瓜松茸蟹蝦
主料:蟹肉300克,蟹黃100克,河蝦仁100克、松茸100克
輔料:香瓜6只、姜末、蔥白、生粉
調料:鹽、雞粉、胡椒粉
制作過程:
1、香瓜用圓槽槽出花紋,上籠蒸15分鐘;
2、上漿河蝦仁滑油至熟出鍋,鍋中入少許雞湯勾芡放入蝦仁翻炒出鍋;
3、鍋中留有少許,放入姜末,蔥白,蟹黃煸炒出油后,加入少許雞湯,蟹肉,松茸勾芡后出鍋:
4、將炒好的蟹粉裝入香瓜中,上面放河蝦仁即可。
操作關鍵:炒至蟹粉,要加入適量蔥,姜,酒,防止其腥味。
蟹粉炒蝦仁是一道非常經典的傳統上海菜,為了創新所在,還加入了名貴的松茸為這道菜添彩。在器皿上,試過許多都不理想,最后選用了――小香瓜,小香瓜味道清香,不會破壞這道菜的本味,這次用的小香瓜是在幾百個當中挑選的,著時費了一番工夫。
中國名廚金鼎獎
林嵐
四川江海川鄉樓
玉米魚
主料:大草魚1725克
輔料:青菜梗350克、南瓜汁300克、西紅柿1個
調料:姜蔥水250克、清水3000克,鹽10克,白醋20克
制作過程:
1、將魚宰殺去骨去刺刻十字花刀;
2、將魚肉用蔥姜水浸泡去腥入味;
3、于生粉造型,下油鍋炸制;
4、青菜焯水制作玉米葉,西紅柿切粒,青菜原料切粒備用;
5、鍋內下高湯南瓜汁,拉芡掛在炸制魚上即可。
中國名廚金鼎獎
孫強
北京多佐餐飲有限公司
巖燒菲力牛排配黑松露汁
主料:雪龍菲力牛排100克
輔料:黑松露15克、樸葉
調料:玫瑰鹽5克,黑胡椒5克、黑松露醬汁25克、橄欖油10克
制作過程:
1、將菲力牛排去筋,切成厚度約為3-4cm左右,撒上鹽和胡椒備用;
2、將巖石加熱放至容器中,巖石上放上鮮樸葉;
3、菲力牛排放入煎鍋煎至六成熟即可;
4、煎好的牛排,放在加熱好的巖石和樸葉上,配上調至好的黑松露汁及配飾即可;
操作關鍵:煎制牛排時需注意火候必免把牛排煎老,而影響牛排的口感。
中國名廚金鼎獎
王晨崗
上海廊亦舫酒樓
蟹粉桃油澳帶
主料:澳洲鮮帶子200克
輔料:河蟹粉75克、水發桃油150克、茴香草5克,生粉20克
調料:鹽5克、味精5克、料酒3克、蔥姜汁3克,清雞湯400克、蔥油10克
制作過程:
1、澳洲帶子上漿腌制,桃油焯水待用;
2、上漿帶子蒸熟后擺于盤中;
3、取鍋入油煸炒蟹粉烹料酒,蔥姜汁倒入清雞湯,桃油燒開調味后勾芡,淋上蔥油,燒于澳帶表面,另取茴香草點綴即可;
操作關鍵:澳帶蒸制要掌握好時間,桃油要預先發至軟糯。菜品創新點:在上海蟹粉菜的基礎上選用新型食材桃油與之搭配,使菜品另有一番滋味。
中國名廚金勺獎
潘利民
上海紅城閣大酒店
棗香麒麟澳帶
主料:澳洲帶子300克
輔料:火腿片10克、冬筍片25克、紅棗片15克、蘆筍45克,冬瓜250克、生粉35克
調料:鹽15克,味精20克,金湯400克
制作過程:
1、冬瓜切成塊加金湯調味后,煨制酥軟入味裝盤;
2、澳帶上漿夾入半圓齒輪火腿和冬筍片面上擺放紅棗片后放于冬瓜脯上入籠蒸約6分鐘取出;
3、金湯加調味勾芡澆于澳帶上并拌上蘆筍即可。
操作關鍵:蒸制澳帶不宜過頭,火腿和冬筍切制齒輪要清晰,均勻。
中國名廚技能金獎
胡莉
湖北宜昌三峽工程大酒店枇把酥
主料:面粉500克、豬油220克、吉士粉100克
輔料:蕓豆0.5克
調料:糖100克,綠茶粉10克、可可粉3克
制作過程:
1、和面先將黃色的水油面和好,再和油心面;
2、制餡:蕓豆去皮蒸至融化,再翻炒,冷卻,拌入綠茶粉;
3、包油心:將油心包入水油面中;
4、搟制:搟咸中舌狀后卷起改刀待用;
5、成形:做成枇杷的形狀:
6、炸制、裝盤。
操作關鍵:將做“葉子”的面加入少許菠菜汁,并直接貼在干凈的葉子上,取其形狀及紋路,葉子的頂端可以捏薄一些,在烤制時薄的地方會微黃,使“葉子”更加逼真。
中國名廚金勺獎
奚百達
上海廊亦舫酒樓
金湯瓜脯魚面
主料:鱖魚1千克、冬瓜脯250克
輔料:鷹嘴豆30克,羊肚茵30克、茴香草10克,生粉150克
調料:金湯300克、鹽15克,味精15克、雞蛋清200克
制作過程:
1、將鱖魚去骨取肉,用水漂凈;
2、冬瓜脯改刀成形加湯調味蒸酥放入盆中,羊肚菌加湯煨入味待用;
3、將鱖魚肉制成茸加調料放入裱花袋中計入冷水鍋中成魚面加熱成熟撈起擺齊于瓜脯上方入籠稍蒸后擺盆;
4、金湯入鍋下入輔料燒開調味勾芡淋于瓜脯魚面四周,并將羊肚菌,茴香草略加擺放即可。
操作關鍵:擠制魚面要冷水下鍋,冬瓜脯藥用湯煨制酥軟并入味。
中國名廚技能金獎
李洪明
上海新天港大酒店
養生瓜脯藏鱈魚
主料:銀鱈魚300克
輔料:冬瓜150克、瑤柱30克,薄荷葉5克
調料:雞汁5克、鹽0.5克、南瓜泥300克
制作過程:
1、銀鱈魚去鱗,去皮,去骨洗凈,切5里面正方片上漿待用;
2、冬瓜去皮,去子,切7厘米方塊待用;
3、吊好頂湯放入蒸好南瓜茸,攪拌成金湯待用;
4、冬瓜入味和鱈魚一起蒸制6分鐘去汁,加入頂湯拌成金湯;
5、加入炸好的瑤柱松,用薄荷葉裝飾。
中國名廚新星獎
屠海東
江蘇省常州錦江國際大酒店
紅樓對弈
主料:白蘿卜,五花肉、雞蛋干,蝦膠
輔料:巧克力醬
制作過程:
1、將白蘿卜改刀成4cm高的象棋狀,挖空1/4高度后,用高湯煨至七成熟;
2、將五花肉改刀成2cm見方后,紅煨成熟放入加工好的白蘿卜內,并加入肉汁;
3、蝦膠打上勁后封口放上5個用肉皮雕刻的紅字和5個用雞蛋干雕刻的黑字,上籠蒸至成熟;
4、將蒸熟的棋子分別放在小蝶內澆上金湯:
5、用巧克力醬制成象棋棋盤,將紅黑棋子分別碼放在棋盤上即可。
最佳食群雕創意獎
黃國梁
浙江省諸暨耀江開元名都大酒店
此幅作品“傲霜”以其精美,宏大的氣質吸引了全場的目光。作品的造型非常具有立體感,把中國水墨畫用雕刻的形式表現得淋漓盡致。黃師傅出生在浙江的書畫之鄉浦江縣,作品取自古詩“一夜清霜百花殘,耐寒唯有東籬菊”,在作品中還蘊涵了在去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下,各國經濟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只有中國的經濟發展依然勢頭穩健的寓意。
傲霜
主料:南瓜,瓊脂、青蘿卜,香芋、胡蘿卜,心里美、冬瓜皮
制作過程:
1、把瓊脂化開,凍好備用;用南瓜雕出的花瓣;
2、用青蘿卜的皮雕成花葉,冬瓜皮雕刻成字;
3、最后組成一幅畫。
大賽奪冠必修課
李曉楠 唐瑩瑩
參賽除了帶著嫻熟的技術來,還需要一些巧心思的秘訣,我們在比賽期間專門采訪了本次比賽的評委,并總結了參加烹飪比賽的幾條“必殺技”,為參賽者在今后的奪冠道路上指引方向。
總裁判長 史正良
想抓住評委的注意力,首先菜品一定要有新意,有屬于自己比較獨到的地方。其次,菜品的口味一定要好,由于現在肉類食品的成熟期比以前短了很多從口感、香味、營養成分等方面都會大打折扣,于是出現了很多復合調味品,在提倡健康,原味飲食的現在,很多評委會比較抵觸含有提鮮劑的食品,倡導將食物的原味發揮到極致。所以在使用各類復合調味品的時候,一
定要把握用量,突出原味,切忌破壞食物的本味。
監審 楊定初
其實比賽原則是很簡單的,和我們平時的標準沒有太大區別。廚師的所有成績,都要廣大消費者來認定,因此菜品的實用性很重要。菜品面世后得到消費者認可,這道菜就算成功。
監審 屈浩
菜品有銷量才有生命力,廚師切忌出菜品是為了比賽而比賽,只有實用性強,有銷量的菜品才能得到評委認可。另外,菜品需要注重搭配,例如主輔料的搭配,食材質地的搭配,比如軟的要和軟的搭配,脆的和脆的搭配,讓整道菜品的口感保持一致,以免產生突兀感。
監審 孫立新
雖然食材的創新也能讓菜品的分數上升,但是要注意選材范圍有一個上限,不能使用珍禽異獸,這不僅會招致評委的謹慎評分,更有可能招致環保主義者的意見,把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做到極致,才是真正的大師。
評委 周元昌
健康,美味、時尚、實用是烹飪大賽的宗旨。菜品的創新,大家都在說,但真正做到的卻很少。廚師們模仿能力很強,模仿后菜品看上去也不乏色,香,但味道卻跟不上,因為只求了形似。菜固然要好看,但“好吃才是硬道理”,一定要做到入味。另外光強調味道,不顧視覺、嗅覺甚至聽覺上的更新與搭配,也談不上創新。我所說的創新是要“取百家之長,集一家之秀”。
評委 孫大力
這次參加比賽的選手較多,而且大家做菜手法都很嫻熟,其實很多選手都在第一時間完成了菜品,但評委們對同時做出的菜品卻只能一一品嘗,因此選手要做好菜品的保溫工作,否則到了評委面前,“熱菜”就變成了“涼菜”,會影響口感。另外還要注意菜品的分量,首先我們不提倡浪費,但是菜品的分量一定要足夠評委品嘗,建議廚師提前對評委的人數心中有數,按照人數準備出充足分量來。
評委 郭文俊
每一道菜品制作完畢后,從廚房挪到評委的座席,距離也許較遠,為了避免菜品還沒端到評委面前就“花容失色”,就必須制作一道不僅外形美觀,造型還要穩固的菜品,這也是贏得比賽的基礎要點。
德國幼兒園學什么?
對于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兒園里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在這期間,德國孩子都學到了些什么呢?
3年中,孩子們參觀了警察局,學習了如何報警,如何處理遇到壞人的情形,了解警察是用來做什么的;孩子們參觀了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里到達郵局,又被投遞出去的;參觀了市政府,認識了市長,看看這個為他們服務的市長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去自由市場,拿著錢,學習怎樣買東西,區別自由市場跟商店的不同;他們去花圃,參觀花圃的種植,學習如何分辨花草植物;他們去看馬戲、兒童歌劇和魔術;他們參觀圖書館,學會了如何借書、還書;他們去坐有軌電車,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他們每周都跟老師去超市買東西,學習付錢,選擇貨物;櫻桃收獲的時節,孩子們跟老師去采摘櫻桃;南瓜收獲的時節,孩子們跟老師一起做南瓜湯;圣誕節,這是最令人激動的日子,他們焦急地等待圣誕老人的來臨以及那份神秘的禮物;圣馬丁節,要跟老師一起糊紙燈、游街來紀念這位騎士圣人……
3年過去了,孩子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約會,自己制訂計劃,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東西,自己找警察……一個6歲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強。
故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為什么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
所謂”輸在起跑線上”是偽命題,提早讀的都是沒用的,最多給家長們樂樂,炫耀一下,顯得自己孩子比人家能會外語了、會背古詩了等等,沒用!
砸嶧竦門當炊獎的人數占總數的一半。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象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不該過度開發孩子智力
原以為在德國只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后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道:“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并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一個星期后,我再次去見老師,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證書,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師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著我,似乎我像來自外星的人一樣。
“老師進而解釋,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象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計算機的硬盤,長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盡管如此,我對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做法還是不太理解。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專門請教了德國的教育人士,他們讓我找《基本法》來看看。
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即憲法),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何這樣規定,只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他們告訴我,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
1.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2.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制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3.保護孩子的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后來查了一下歐洲有關國家的情況才發現,他們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
學前教育破壞想象力
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余的。
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扎實,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于主動思考的習慣。
德國幼兒教育強調什么?
1.事實與環境教育
這是一種喚起幼兒環境保護的初步意識的教育,通過觀察周圍環境,訪問不同機構,增強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直觀體驗自然過程。通過各種方式讓幼兒接觸自然,是促進兒童成為環境保護主人的前提。比如讓幼兒認識能量與水的意義,避免制造多余垃圾的意義,或讓孩子們直接參與分揀垃圾等。
2.實際生活與家政教育
就是通過設計有意義的情境,給孩子以體會,形成集體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能。如穿衣,熟悉使用各種玩具,認識每年的重要事件,掌握家務勞動技能(整理房間、洗衣做飯等),熟悉交通規則,學習一些儀器使用(收錄機、煎烤箱),對緊急情況作出反應。給孩子機會,進行模擬練習。
在我縣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之際,由縣委*書記帶領部分縣領導一行6人,深入北京大興區龐各莊、魏善莊等行政村,實地考察現代農業建設情況,深受感動和啟發,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考察地情況及總體印象
北京市大興區位于北京市東南部,距中心城區約50公里,14個鎮,527個自然村,農業人口32萬,耕地面積57.86萬畝,生豬60萬頭,肉羊62.4萬只。去年農業總產值達42.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040元,蔬菜、瓜類種植面積29.2萬畝,占耕地面積的50%,其中保護地約9.1萬畝,占北京市設施農業總面積的61.3%。我們參觀了龐各莊的老宋瓜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以種植西瓜為主,集科研開發,試驗示范,觀光采摘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沿龐各莊到魏善莊13公里的瓜鄉大道,一幢幢高標準大棚成方連片,猶如海澤??疾焖街?,感到大興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以及他們在現代農業建設中取得的顯著成效,給每個人留下深刻印象。
印象之一,科技含量高,農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大興區龐各莊老宋瓜趣園,種植的天鵝葫蘆、香爐南瓜、造型西瓜、五指茄子等各種觀賞性瓜果,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觀看。大棚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照、施肥等一系列作物生長要素全部采用數字化、程控化的先進設施、設備和技術。它將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產品優勢,將農業產品優勢轉化為農業品牌優勢,進而形成為經濟優勢,園區整體以文化樹形象,以情結聚人氣,以科技為動力,以效益為目的,營造了和諧環境的農業科技樂園。
印象之二,規模大、集約化程度高。目前,大興區有保護地約9.1萬畝,主要種植西瓜、甘薯、葡萄、鮮花等為主要品種,平均每年擴大設施農業生產面積1.5萬畝左右,且不斷創( )新機制,加大投入力度,提升設施農業水平,形成北京南部設施農業的產業帶,在“十一五”期間要達到15萬畝。我們考察的產業基地規模都在萬畝以上,而且形成了規?;?、集約化和現代化的發展格局。
二、參觀后的幾點啟示
這次考察僅用半天的時間,雖說是走馬觀花,但感到收獲多、感受深、壓力大,回顧我縣中棚建設,近兩年來,雖在發展設施農業上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大興區發展設施農業相差太遠,可以說不在同一個層次上,雖說我們有許多的環境條件比不上北京市大興區,地理環境比不上,大興區背靠首都,財力雄厚,投資的力度比我們大,科研院校多,技術支持的力度大,如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示范推廣比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大,這是無可非議。但北京市大興區發展設施農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很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一)循序漸近,穩步推進。北京市大興區發展設施農業從1984年起,北京市搞“菜籃子”工程,財政出資每畝設施保護地補貼200元,從原來的800畝增加到1.4萬畝。農民算了一筆帳,1畝地種糧食收入640元左右,常年種蔬菜每畝收入2300元左右,一畝大棚收入在6000—8000元,1畝溫室收入在1萬元左右。1994年市區政府對溫室大棚每畝補貼4萬元,鋼架大棚每畝補貼8000元,節水滴灌每畝補貼600元,當年建起100畝溫室和鋼架大棚;政府對新建溫室每畝補貼5000元,鋼架大棚每畝補貼元,新增了2.7萬畝;政府又提高了補貼標準,溫室每畝補貼6000元,鋼架大棚每畝補貼3000元,當年新增1.4萬畝;大興區搞現代農業建設,到現在現代農業產業化建設初具規模,整整用了10多年的時間,而且在發展設施農業也遇到好多困難和問題。我們后山地區發展設施農業,特別是搞中棚建設符合后山地區的實際首先改變了后山地區廣種薄、十年九旱、無霜期短等自然條件的環境限制,通過人工改變作物的生長環境,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不僅有利于農業生產的規?;?、集約化經營,而且是后山農業的發展方向,要積極穩妥的逐步推進。
(二)創新模式,靈活經營。設施農業的發展屬現代農業的范疇,要在經營的模式上創新體制,靈活經營,一種是在政府統一規劃和專業人員指導下實行統一種植,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總的要求是我們選擇水源充沛,交通方便,農民積極性相對較高的鄉鎮去推行,規劃中要做到集中連片,以便統一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實行規?;a,有利于產品的銷售。另一種經營方式,企業或個人可以租憑農民耕地,農民作為產業工人,可以在企業打工掙錢,農民即不承擔風險,還可以掙錢,還能學到許多種植管理上的新東西,得到啟發后,從現在“讓”,變為將來的“我要干”,有利于設施農業的推廣。
(三)認準目標扎實工作。設施農業是廣泛應用現代科技、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就是我們所說的用經營企業的理念經營農業,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北京市大興區從1984年起步,現在發展到高效農業、休閑農業、 旅游觀光農業,為我們提供了農業發展的方向。我們從龐各莊到魏善莊參觀的農業觀光帶可以看到,道路兩旁一望無際的大棚,整齊的太陽能路燈、垂柳和花草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田園風光景色,真正體會到農業帶來的風趣和快樂。實話講龐各莊老宋瓜王和魏善莊的園設施和技術設備我們一時做不到,但他們的經營對我們思考是深刻的,在發展設施農業方面市縣共建的機制值得借鑒。充分發揮市科技、科研院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作用,積極采用新的農業科技成果,不斷增加我縣中棚種植的科技含量和示范效益。
三、幾點建議
__縣作為呼市地區設施農業項目的示范點,責任重大,任務重大,結合參觀北京大興區介紹的做法,提出以下建議:
(一)搞好規劃。各鄉鎮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編制短、中、長期的農業發展規劃,包括農民教育等一系列規劃,按照發展規劃,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扎扎實實推進中棚的建設。
(二)加大培訓力度。中棚種植的主體是農民,受益是農民,但農民受傳統的耕作影響,當下接受不了現代農業的技術,我們要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培養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新型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