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34:1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綠色生態文明手抄報,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各年段、班級、相關教研組:
為深入貫徹對少年兒童提出的“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要求,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進一步深化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有意義的寒假,學校現根據上級文件相關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決定在寒假期間組織開展“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主題活動,現將具體要求通知如下:
一、xx市“創建森林城市”主題征文活動。
1、參加對象: 全校學生
2、活動主題: 以“弘揚生態文明 創建森林城市”為主題,既可以寫心中理想的森林城市、身邊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參與植樹護綠的感受、踐行生態文明的感人事跡,也可以寫對建設森林城市與綠色生態家園的認識、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建議和倡議等。
3、作品要求: 征文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詩歌除外),字數一般為初中生文章800字左右,高中生文章1000字左右。投稿作品不得抄襲,未參加市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其它征文活動,如發現抄襲即取消參賽資格并通報給有關學校。對各地、各校征文數量不作限制。
4、投稿方式: 征文投稿采取網上投稿方式。電子稿發送至xx德育網(xx)“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主題征文活動欄目,并在投稿頁面正確填寫文章標題、學生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所在學校名稱及聯系電話,學校名稱必須完整規范,指導教師姓名必須經本人確認。請相關老師務必做好指導工作,確保稿件質量。
5、截稿時間: 2017年2月28日
二、“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1、參加對象: 初一年段,其他年段自愿參與
2、活動內容:
⑴“文明用語道祝福”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親人團聚的機會,學習傳統禮儀,向親人朋友說感謝話、打電話祝福、發親情短信;見到長輩主動問好,接待客人熱情禮貌,時時講文明,處處懂禮貌。
⑵“與長輩說知心話”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與長輩說說知心話,談談自己在學習中取得的成績、在與同學交往中的收獲,以及新年的新打算等,感謝長輩的養育之恩。
⑶“家務活動我能行”活動。
做適當的家務勞動作業,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并幫助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洗疊衣服、洗菜做飯、除塵掃地等,培養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勞動意識。
⑷“公益活動我參與”活動。
積極參加街道、社區(村居)舉辦的各種志愿服務,開展慰問軍烈屬、看望空巢老人、幫扶特殊群體小朋友、文明綠色出行、維護公共環境衛生等公益實踐活動,在公益活動中培養責任擔當意識和社會愛心。
3、呈現方式:
學生應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并就其中一項活動填寫主題活動登記表,于2017年2月18日前交至班主任處。班級擇優5份上交德育處,學校組織評選表彰。
三、“關愛生命 文明出行”交通安全主題四格漫畫創作大賽
1、參加對象:初二年段,其他年段自愿參與
2、作品要求(參見左圖)
⑴采用手繪形式;
⑵紙張要求8開繪畫紙;
⑶要求主題突出,寓意深刻,必須是原創作品,不得直接抄襲網絡作品;
⑷作品背面標明:作品名稱、作者姓名、班級。
3、投稿方式:學生作品于2017年2月18日前上交班主任,每班擇優報送5篇至學校。
四、“文明旅游 美好生活”主題漫畫設計大賽
1、參加對象: 高一年段,其他年段自愿參與
2、作品要求(參見右圖)
⑴采用手繪單張作品;
⑵紙張要求16開繪畫紙;
⑶參賽創意由參賽人自由發揮,表現手法不限;
⑷作品背面標明:作品名稱、作者姓名、班級。
3、投稿方式:學生作品于2017年2月18日前上交班主任,每班擇優報送5篇至學校。
五、“勤儉節約”主題手抄報設計比賽
1、參加對象: 高二年段,其他年段自愿參與
2、作品要求:
⑴作品要求使用8開繪畫紙;
⑵主題鮮明,內容詳實,圖文并茂;
精選優秀垃圾分類倡議書范文 尊敬的業主:
當今世界,控制人口,節約能源,實現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已成為共識。實現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減少垃圾廢棄物的產生量,解決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等問題,實現廢棄物再利用和再循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設綠色北京和實現《北京2008》奧運申辦報告的承諾的需要。
為積極響應市、區政府的號召,我們秉承綠色環保的理念,將在本小區實行垃圾分類處理,以支持國家建設,推動環保事業發展。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您的支持與協助。我們真誠的邀請您和我們一起來創建筑夢園住宅小區――一個美好的綠色生態家園。
實現垃圾分類的重點是請您將廚房剩余的飯菜、骨刺、瓜果皮、蛋殼等有機垃圾與紙張、金屬、玻璃、塑料、電池等可回收垃圾及煙頭、陶瓷、灰土、衛生間廢紙等不可回收垃圾分開裝袋,并準確投入小區內設置的分類垃圾桶里。把可回收的垃圾分別運到各相關企業進行再制造,使物資循環利用,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做到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參與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是講究公德,講究文明的體現;是為建設新北京,辦好新奧運做貢獻的具體行動;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為子孫后代造福的崇高事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家園一定更好,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文明、更進步!
希望您立即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以嶄新的面貌,良好的生活習慣,愛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為創建綠色北京、綠色奧運做貢獻。 垃圾分類倡議書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黨的十七大報告要求我們應當繼續按科學發展觀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由于單純追求經濟增長,不重視社會發展和社會公平,忽視環境保護和能源、資源節約,我國為解決能源資源消耗過大和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問題付出了高昂的發展代價。當代世界發展的實踐表明,發展絕不僅僅是經濟的增長,而應該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應該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你們知道么?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費用是高昂的,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元至300元人民幣。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著廢棄物。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
我們應當將十七大精神融入平時的學習生活,結合我們煙臺研究院的實際,大家一起將垃圾分類,讓“創建和諧綠色校園”不僅是口號,更是行動!
學校生活中常見的可回收垃圾主要有:
廢紙: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廣告用紙、紙盒等;
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
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金屬:易拉罐、鐵皮罐頭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不可回收垃圾包括:煙頭、果皮、菜葉、雞毛、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顏料、食品殘留物等等。 需要注意的,廢電池、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油漆筒、藥品、化妝品等都是有毒垃圾,需要特別的處理。
XXX
2017年XX月XX日
精選優秀垃圾分類倡議書范文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
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我對環保的一些見解和做法。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垃圾分類讓我們的家園更美”
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的申奧口號吧——綠色奧運,綠色北京,但就在我們不斷種樹、為北京增添綠色的時候,我們也在消耗著大量資源,制造了越來越多的垃圾,怎樣才能減少垃圾的危害,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潔凈美好呢?垃圾分類是最好的答案。作為一名來自綠色學校的學生,我和同學們做出了如下的努力和嘗試:
首先,在家里,我協助父母將生活垃圾分類,每天,我都將不同的垃圾投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中,如廚房垃圾和灰土等我會投進黃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里,玻璃、金屬、塑料等我會投進綠色的可回收垃圾桶里,用完的廢電池,我則一定要送到藍色的專門回收有害物品的垃圾桶里,因為他們會對土壤和水源造成極大的危害。
其次,在學校里,我積極組織同學收集可再生廢品并且循環利用書本等學習資源。有人把垃圾比喻成放錯地方的資源,我們怎樣才能將它化敵為友呢?我在教室里放了一個大紙箱,用來收集同學們廢棄的飲料瓶、用完的作業本和舊報紙等,因為它們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所以我們撿回來的不只是一張張廢紙和一個個塑料瓶,而是我們的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的森林和河流啊!我們還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將課本、磁帶、光盤等學習資料循環使用。
最后但也非常重要的一點,我主動擔任了學校的環保宣傳員,動員更多的同學參加到垃圾分類和保護環境的工作中來。我通過黑板報、手抄報和展板以及校園廣播號召全校同學進行垃圾分類,我們還走進周邊社區,向社區居民們宣傳如何通過垃圾分類來戰勝垃圾公害,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響應。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雖然我們還未成年,我們的力量還很有限,但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地球增添一抹綠色,撫平一塊傷疤,他一定會成為你我最美麗的家園!
倡議人:xxx
20xx年x月x日
精選優秀垃圾分類倡議書范文 尊敬的家長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優美和諧的環境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而如今我們生活的地球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生活垃圾是當今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一。隨著垃圾填埋場的逐漸飽和,垃圾圍城并不是毫無根據的想象,而是迫在眉睫的壓力。
要解決垃圾處理和污染問題,可以通過減少垃圾的排放,改善生產、生活方式。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垃圾分類的方法,讓幼兒園與家庭建立相互聯通的紐帶,共同開展垃圾分類的行動,我園倡議:
一、全園師幼要樹立“環境保護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的理念,強化節能減排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
二、“良好的習慣需要21的養成”在此,家園配合開展21天打卡計劃,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各種顏色的`垃圾桶的標志含義和所投放的不同類別的垃圾。
三、在園內和幼兒家庭中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塑料袋;少制造垃圾,特別是不易分解和有毒有害的垃圾,能循環再用的用品必須做到循環再用。
四、為配合園內活動區主題教學的繼續深入開展,請幼兒將生活中可回收的各類物品帶回園,統一交回班上老師,由老師做好登記管理工作。此類物品可以用來作為幼兒的游戲材料及班上的環境布置。(隨時可以帶回園)
五、讓垃圾分類走進社區,走進家庭,開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動。
在幼兒的家庭中開展垃圾分類,讓幼兒養成分類的好習慣,在生活中真正行動起來。
為更好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敬請家長在家通過拍照、拍視頻記錄孩子在家中、社區參與垃圾分類及投放情景,發送給老師,多謝合作!
附:可回收垃圾
(一)廢紙: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廣告用紙、紙盒等;
(二)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
餐具、硬塑料、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
(三)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