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

時間:2023-05-30 10:29: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質量,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癌癥患者;生活質量;護理

癌癥患者身體情況都相對危重,對于其生活質量問題在上世紀40年代,Karnofsky提出利用行為狀態量表進行評估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1]。對于癌癥患者生活質量問題被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對其評估的測量方法也不斷進步。根據相關研究資料指出,其中生活質量指數、癌癥康復評估方法、36項簡短健康調查(MOS)、癌癥功能性生活指數、線性同原語自評量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等使用上表示較為滿意[2~6];另外有研究學者指出,對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最好的辦法是Rotterdam癥狀清單;相對醫院來說,焦慮(SAS)、抑郁(SDS)量表來進行癌癥患者的抑郁、焦慮評估非常實用。

1 生活質量的概念

生活質量的概念非常抽象,關于生活質量的描述目前可以達成共識的包括以下幾方面:①決定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多方面的因素。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情緒、自覺癥狀、陌生環境的適應、醫院人員相處的關系,患者工作、生活、社會功能等。整體總結歸納為患者的心理問題、身體狀況、社會功能三方面所決定。②生活質量是一種主觀的體驗感,值患者個人的一種體驗判斷,個性個體不同,判斷的結果也不一樣。例如,都是癌癥患者,樂觀積極向上的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認為是可以治愈的這類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心理壓力;相反思想悲觀,認為癌癥是治愈不好的這類患者就會心理負擔重,不良情緒多。所以對患者進行生活質量評估時,患者應自己填寫問卷,如實的表達自己的意愿,醫生根據與患者的交流觀察所做的生活質量評估與患者自主進行的評測有明顯的差異。③生活質量同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改變。患者因時間的推移對周圍的食物接受的程度而變得不一樣,例如治療的初期,由于治療的痛苦患者難以忍受,感覺十分痛苦,待患者治療一段時間后,對其的耐受程度增加,并且身體狀況慢慢好轉,患者的信心增強。

2 生活質量評估的意義

2.1生活質量評估可指導臨床實踐 目前臨床對于癌癥的治療主要包括手術治療,放、化治療,但是對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手術治療原則是范圍越廣對腫瘤的切除越徹底;

但是臨床研究表明,較小范圍的手術對于患者的生存期也不一定會縮短。以上此種情況,手術治療的范圍可依據患者的生活質量評測進行范圍的選定。有相關報道指出,對早期乳腺癌臨床試驗表明,保留患者的生活質量卻沒有接受標準切除術的患者好。所以表明,某些具有破壞性、毒副作用的治療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不會降低,反而具有改善作用。

2.2評價姑息性治療的重要指標 很多癌癥發病初期沒有明顯臨床表現,一旦檢查發現時已經為晚期,沒有根治的機會,這類患者一般進行姑息性治療,主要以減輕患者的病情痛苦、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前提。但是患者接受治療時依然會有毒副作用。此時對患者進行生活質量的測量,對療效的評價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特殊的指導意義。

2.3生活質量測驗可用于判斷預后 生活質量的評測是對患者生活、心理等進行綜合性評測的一個指標,與患者自身有直接關系。對于生活質量測驗可用于判斷預后的說法,學者們意見并不統一,目前的實驗結果也并不一致,所以對于此種說法臨床還需進一步探討和驗證。

3 怎樣提高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是一個多方方面、綜合性的評測,所以有很多因素影響其評測,對于如何提高生活質量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①癥狀控制--癌癥患者的自覺癥狀減輕,患者就會感覺痛苦減少。研究表明,當患者的腫瘤縮小、消失或被切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就會減輕,患者會對治療產生信心和希望。當患者的積極情緒被調動起來,產生信心,對生活充滿希望,生活質量明顯提升,則說明,患者癥狀的控制以及改善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②健康教育--癌癥患者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出現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所以對于癌癥患者,護理人員應進行必要的相關知識宣傳教育,樹立患者對癌癥的正確認知,明確癌癥是可以進行治療和預防的;同時樹立患者抗癌的決心和信心,對于治療積極配合。明確目標,患者積極向上,生活質量也會明顯提升,一定的健康教育對癌癥患者是必要的。③精神支持--患者入院后對其環境相對陌生,容易有孤獨感,護理人員應主動關系患者,建立精神上的支持,疏導患者心理壓力,放松心情,并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生活。患者心理負擔小,心情開朗,生活質量就會提升。

參考文獻:

[1]Karnofsky DA,Abelman WH,Craver LF,et al.The use of nitrogen mustard in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carcinoma[J].Cancer,1948,1:634-656.

[2]Ganz PA,Schag CAC,Lee JJ,et al.The CARES:A generic measure of 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J].Qual Life Res 1992,1:19-29.

[3]Schipper H,Clinch J,McMurray A,et al.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The Functional Living Index-Cancer: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J Clin Oncol,1984,2:472-483.

[4]Spitzer WO,Dobson AJ,Hall J et al.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J].J Chron Dis,1981,34:585-597.

第2篇

于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吃飯時一擲萬金,在買衣時一擲萬金,拼命地揮霍金錢。當我們問他為什么要如此,他的回答是理直氣壯的——“為了追求生活質量,為了講究生活質量”。

生活?品質?

這兩樣東西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如果說有錢、能滿足許多的物質條件就叫生活質量,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質量,而窮人就沒有生活質量呢?

如果說受教育就會有生活質量,是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有生活質量,沒受教育的人就沒有生活質量呢?

如果說都市才有生活質量,是不是鄉下人就沒有生活質量,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質量呢?

答案都是否定的。可見,生活質量并不是某一階層、某一地區,甚至某一時代的專利。古人也可以有生活質量,窮人、鄉下人、工匠、農夫都可以有生活質量。因為,生活質量是一種求好的精神,是在一個有限的條件下尋求該條件最好的風格與方式,這才是生活質量。

工匠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做到完美得無懈可擊的地步,是生活質量。

農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種出最好的收成,是生活質量。

窮人買一個饅頭果腹,知道同樣的五塊錢在何處可以買到質量最好的饅頭,是生活質量。

家庭主婦買一塊豆腐,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質量。

整個社會都能摒棄那不良的東西,尋求最好的可能,這個社會就會有生活質量了。因此,我們對生活質量最大的憂慮,并不是小部分人的品位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了求好的精神。

在那樣一個社會里,人往往誤以為擺闊、奢靡、浪費就是生活質量,逐漸失去了生活質量的實相,進而失去對生活質量的判斷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裝、皮鞋,以名建筑師蓋的房子,來肯定自我的生活質量,這是為什么現代社會名牌泛濫的原因。

有錢人從頭到腳,從房子到汽車,從音響到電視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讓人忘記了自己的名字。

一般人歆羨之余,心生卑屈,以為那是生活質量,于是想盡辦法不擇手段去追求“生活質量”,甚至弄到心力交瘁、含恨而死。君不見被警察抓到的大流氓乃至小,戴勞力士,開進口車,全身都是名牌嗎?

第3篇

【關鍵詞】生活質量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聚類分析 對策建議

居民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要求和人類消費發展的必然規律。從定量分析的視角來構建可用于準確評估全面小康社會居民生活質量的指標體系,不僅有利于準確分析和判斷全面小康社會的完成進度與發展態勢,還能直觀衡量和評價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為“十二五”期間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參考,努力實現中國夢,不斷深化改革成果。本文在借鑒陳玨芬等人構建的生活質量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運用多元統計的分析方法,對2012年各地區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進行分析,希望從中挖掘一些有用的信息,為進一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提供有關參考,推動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實現。

生活質量既能反映人們的物質生活狀況,又能反映社會和心理特征,具體內容包括經濟條件、物質生活、生活環境、精神生活和居民素質等。結合當前的社會發展現狀,評價生活質量最重要的衡量指標之一為“國民幸福指數”。為準確評估各地區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需通過構建科學的指標體系進行定量分析,客觀描述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因此,為客觀反映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各地區的綜合生活質量狀況,準確評估各地區城鎮居民生活質量,并考慮到指標的全面性、代表性、簡潔性和實際可操作性,陳玨芬構建了生活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筆者又根據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時代的發展做出了相應的修改,從社會經濟條件、物質生活、生活環境、精神生活等方面來描述城鎮居民生活質量。

本文應用SPSS16.0軟件對2012年全國31個省市地區的城鎮居民的18項指標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具體方法是:在計算相關系數R的特征值后,將選取的18個變量歸納為五個主成分;求出指標變量的特征向量值,找到并列示主成分的表達式;因子分析后歸納主成分因子并計算各地區得分;最后了解各個區域各方面的優勢與差距,根據各地區特征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表1 我國各地區第一主成分得分

第一主成分排名 地區 得分 第一主成分排名 地區 得分

1 上 海 120132.6211 17 寧 夏 49580.60535

2 北 京 113977.6329 18 山 西 47929.891

3 天 津 102914.2867 19 河 南 47585.89907

4 浙 江 89780.48539 20 黑龍江 47527.22736

5 江 蘇 82648.21674 21 海 南 46775.19923

6 廣 東 80917.40169 22 廣 西 45849.23962

7 內蒙古 71979.88197 23 四 川 45691.49131

8 福 建 70853.42204 24 安 徽 45451.97735

9 山 東 67996.02332 25 新 疆 45087.61914

10 遼 寧 67107.25445 26 江 西 44367.37266

11 重 慶 54524.55122 27 青 海 43842.03515

12 吉 林 54060.52729 28 云 南 40451.16527

13 湖 北 51480.96513 29 西 藏 38933.12244

14 陜 西 51017.01167 30 甘 肅 36873.39292

15 河 北 50938.28655 31 貴 州 35615.75119

16 湖 南 49684.06695

由上表可以看出,城鎮居民生活質量占絕對優勢的地區是上海、北京、天津,生活質量前幾位幾乎都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根據第一主成分的得分情況可以看出我國各地區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的狀況發展很不均衡,最高得分地區上海是貴州的四倍左右。再用聚類分析的方法,對31個地區分類,得到以下結果:

第一類:生活質量好{北京、上海、天津};第二類:生活質量較好{江蘇、浙江、遼寧、山東、福建、內蒙古、廣東};第三類:生活質量一般{陜西、寧夏、湖北、河北、山西、黑龍江、重慶、青海、新疆、河南、海南、湖南、安徽、四川、江西、廣西、吉林};其余地區為生活質量較差的第四類{、甘肅、云南、貴州}。在四類中,生活質量較差的地區中,幾乎都是中西部地區;在生活質量一般的17個地區中,2個為東部地區,8個為中部地區,7個為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城鎮居民生活質量較差。由此體現出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的非均衡性,東部地區城鎮居民生活質量較好,與中西部地區相比較存在顯著優勢。中西部各地區城鎮居民生活質量整體偏差。

最后,通過以上的多元統計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中西部地區居民生活質量整體水平仍舊偏差。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環境綜合治理、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等各方面都有待加強。中部地區的改革轉型應繼續引起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在不斷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的基礎上,有效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造傳統產業,加快工業化進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西部地區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目前仍較為落后,主要是由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城市基礎設施薄弱。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政府政策的傾斜,應把握好政策資源并結合西部良好的自然資源優勢,深度挖掘自身發展潛力。西部地區人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抓住新一輪深化改革的機遇,繼續應以經濟發展為中心,抓好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注重可持續發展。

東部地區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總體較好,但仍有個別經濟發達地區在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存有不協調的現象,特別是一些地區環境問題存有較大隱患。因此,各級地方政府須特別重視個別地區,進行合理的引導,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質量,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4篇

關鍵詞 生活質量;卒中患者家屬;相關因素

腦卒中不僅使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也使與之朝夕相處的家屬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探討卒中患者家屬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我們對108例卒中患者家屬進行了現狀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選擇2005年7月~2006年7月在武漢市武東醫院172例腦卒中患者陪護,其中家屬108名,其他64名;108名家屬男性45名,女性63名,年齡18~60歲。家屬與患者關系:配偶48名,父(母)子(女)28名,兄(弟)姊(妹)20名,其他12名。選取本院和社區172名健康人作為對照組,男54例,女54例,年齡18~60歲;與家屬組在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及經濟狀況相比,差異無顯著性。

1.2 方法

1.2.1 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住址、職業、吸煙飲酒史、經濟狀況、病程、卒中類型、卒中次數、軀體疾病史、住院或門診治療、家屬陪護,醫療費支付方式及康復治療;抑郁自評量表評定患者的心理狀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評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缺損量表評定患者的神經功能。

1.2.2 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量表:評定卒中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包括6個領域的24個方面外加1個健康狀態方面,每個方面由4個問題構成,分別從強度、頻度、能力、評價等反映同一特質。其中生理領域條目3個,心理領域條目5個,獨立性領域條目4個,社會關系領域條目3個,環境領域條目8個,精神/宗教/信仰條目1個。采用1~5級評分,按(實際得分-4)×100/16百分制轉換成標準分,得分越高,說明生存質量越好。

1.2.3 調查方法。由經過培訓的3名資深醫師負責。采用訪談形式,首先向調查對象講解本調查的目的和意義,然后由調查者逐項逐條地向受試者詢問并幫助完成調查問卷,調查者當日收回,發放問卷108份,回收108份。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

2 結果

2.1 腦卒中患者家屬生活質量各領域評分腦卒中患者家屬在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精神/宗教/信仰等各領域評分及總分均低于正常對照組,經方差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

2.2 腦卒中患者不同關系的家屬生活質量評分腦卒中患者不同關系的家屬在生理、心理、環境、精神/宗教/信仰等各領域評分及總分,經方差分析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獨立性和社會關系領域評分比較,經方差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

2.3 相關因素分析 以108例卒中患者家屬生活質量總分為因變量,腦卒中患者性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住址、職業、吸煙飲酒史、經濟狀況、病程、卒中類型、卒中次數、軀體疾病史、住院或門診治療、家屬陪護、費用支付形式、康復治療、神經功能缺損量表評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等20種因素為自變量,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卒中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與患者的婚姻狀況、卒中次數、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評分相關,見表3。

3 討論

腦卒中為臨床常見疾病,致殘率高,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不利于患者及家屬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作為反映個體的健康和疾病狀態一種測量方法,體現個體生理、心理、社會功能的適應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和精神/宗教/信仰6個領域的24個方面,從強度、頻度、能力、評價反映同一特質,適用于測量中國人生活質量,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態。

研究結果顯示卒中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在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精神/宗教/信仰等各領域評分均低于正常對照組,與患者婚姻狀況、卒中次數、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等因素相關。

卒中使患者在家庭中角色發生變化,常感到被冷淡、易激和自我中心,患者對角色轉換的適應有一個過程,使其價值觀和自信心不同于往常。作為家屬不僅要理解患者對親人的情感需求和生活依賴心理,而且要照顧好患者生活,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復;由于卒中病程長,易復發,因此對于患者家屬來說,卒中作為一種應激源長期存在,增加了患者家屬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影響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

家屬與患者的關系不同,其生活質量評分亦不同。夫妻關系的家屬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和其他關系的家屬,且在獨立性和社會關系領域評分有顯著性差異,與患者卒中后多為配偶照顧陪護有關,提示卒中對配偶生活質量影響最大。

第5篇

【關鍵詞】美沙酮;維持治療;海洛因依賴;生活質量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qualityoflifeandrelatedfactorsinheroinaddictsof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Methods266heroinaddictsreceiving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wereassessedbyusingqualityoflifescalefordrugaddicts(QOLDA);selfdesignedcommondataanddrugabuseinvestigationscaleetc.Results①ThescoresofSOwas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thepatientswhohadexperiencedlaboreducationandthosewithoutlaboreducation(P<0.05).②TotalscoresofQOLDA,PH,PS,SOandSTshowed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patientswhohadalreadyreceived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thosewithoutcompulsorydetoxification(P<0.05).③TotalscoresofQOLDA,PH,andSThad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patientswhospendlessthanorupto100RMBYuanandthosewithspendingexceeding100RMBYuaninheroinadditioneveryday(P<0.05).④Frequencyof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selfdetoxificationtreatmenthadeffectsonthetotalscoresofQOLDA.ConclusionThequalityoflifeinheroinaddictsreceiving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wasrelatedtoexperiencesoflaboreducation,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dailyspendinginheroinaddition.Frequencyof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selfdetoxificationtreatmentbeforeabstinentperiodwereimportantfactorstothetotalscoresofQOLDA.

Keywords: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heroindependence;qualityoflife

海洛因依賴者吸毒行為的產生、吸毒成癮后心理健康狀況及復吸等因素很大程度受社會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影響。海洛因依賴自愿戒毒者生活質量明顯降低[1]。強制戒毒者的生活質量研究證明,患者的心理生活和健康質量較差[2]。國內研究較少涉及美沙酮維持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對美沙酮維持治療患者的生命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有利于了解美沙酮維持治療患者的生命質量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為提高美沙酮維持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69例為來自廣州市荔灣區美沙酮維持治療點的海洛因依賴者,所有患者均為多次脫毒治療仍不能戒斷毒癮的濫用阿片類物質成癮者,符合CCMD3(中國精神疾病障礙分類和診斷標準-3)中的“藥物依賴診斷標準”,入組時尿嗎啡定性陽性,年齡在20周歲以上;無支氣管哮喘、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動期、嚴重肝、腎功能損傷及心功能障礙、傳染期肺結核等嚴重軀體疾病;無嚴重精神疾病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1)藥物成癮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QOLDA)[3]:該量表含軀體功能(PH)、心理功能(PS)、社會功能(SO)、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ST)4個維度;(2)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包括患者一般情況和藥物濫用情況。

1.2.2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均在被測試者海洛因依賴戒斷2周以后實施,在測試前向被測試者講解測驗的目的和意義,要求獨立完成各問卷的題目,所有的調查均在治療點內進行。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對測查結果進行t檢驗及逐步回歸分析。

2結果

2.1一般資料

269例患者中,男性25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39.26±6.20)歲,女(38.81±4.87)歲,男(39.29±6.28)歲;吸毒年限(13.93±4.88)年;吸毒方式:燙吸30例,肌肉注射30例,單純注射236例;婚姻:未婚167例,離異32例,已婚70例;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學文化56例,初中163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6例;186例曾勞教過,224例曾強戒過。

2.2海洛因依賴者不同性別的生活質量得分情況

男性與女性在QOLDA總分及其4個維度上的得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表1不同性別海洛因依賴者的QOLDA結果比較(略)

2.3海洛因依賴者有無勞教的生活質量得分情況

有無勞教的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等3個維度上得分比較,兩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無勞教的海洛因依賴者社會功能得分明顯高于有勞教的依賴者,兩組之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表2有無勞教海洛因依賴者的QOLDA結果比較(略)

2.4海洛因依賴者無強戒與有強戒1次及以上的生活質量得分情況

無強戒的海洛因依賴者在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社會功能等4個維度上得分均高于有強戒者,兩組之間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無強戒的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高于無強戒者。見表3。表3有無強戒海洛因依賴者的QOLDA結果比較(略)

2.5海洛因依賴者每天花費≤100元與>100元的生活質量得分情況比較

海洛因依賴者每天花費≤100元的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在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維度上得分高于每天花費>100元,兩組之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在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兩個分項目上得分,兩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4。表4海洛因依賴者每天花費≤100元與>100元的QOLDA結果比較(略)

2.6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在QOLDA總分與相關因素的逐步回歸分析

以海洛因依賴者的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吸毒時間(年)、每天花費、自己和醫院治療次數、每天注射次數、強戒及勞教次數等因素為自變量,海洛因依賴者QOLDA總分為應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發現只有強戒次數(X1)和自己治療次數(X2)有依次進入方程,建立逐步回歸方程(確定標準:F>3.84選入,F<2.71排除):Y=122.144-6.295X1-2.260X2。

3討論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吸毒問題在我國死灰復燃,吸毒人數逐漸增加,國家禁毒委公布的數據,全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數逐年上升,截至2005年底,我國已有吸毒人員78.5萬名,其中海洛因成癮人員70萬名,占89%,而實際吸毒人數可能要遠遠超過這個數目。嚴重地危害患者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功能,患者生活質量全面下降。美沙酮維持治療是針對阿片類藥物依賴的一種替代性治療方法,在國外應用較廣泛[4,5],而美沙酮維持治療海洛因成癮者的生存質量能否顯著改善是能否實現美沙酮維持治療目的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對美沙酮維持治療期間海洛因依賴者的生命質量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有利于對患者心理問題進行有目的的干預,提高美沙酮維持治療的效果。

本調查研究發現,美沙酮維持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在不同性別之間差異無顯著性,有無勞教的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比較,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等3個維度上得分兩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而在社會功能方面則無勞教者得分明顯高于有勞教者,兩組之間差異有顯著性,說明曾經有勞教的海洛因依賴者存在較多社會適應功能方面問題。無強戒的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在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社會功能等4個維度上得分均高于有強戒的海洛因依賴者得分,兩組之間差異均有顯著性。這與王壘[6]等人的研究結果,即進入戒毒所次數不同的吸毒者在5個心理社會生活質量檢測指標上均無顯著性差異不一致,而與謝煒麟[1]等研究結果近似,這表明曾經有強戒過的海洛因依賴者存在較多身體、心理問題及戒斷反應,社會適應功能較差。

海洛因依賴者每天花費≤100元的生活質量在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維度上得分高于每天花費>100元,兩組之間差異均有顯著性,在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分項目上得分,兩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說明吸毒者不同的花費對生活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這與方曉云[7]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推測與使用劑量較大、花錢較多、耐受量及依賴性更為突出有關。

海洛因依賴者的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吸毒時間(年),每天花費、自己和醫院治療次數、每天注射次數、強戒及勞教次數等因素對QOLD總分的進行回歸分析發現,只有強戒次數和自己治療次數有顯著的影響,說明可能與患者認為戒毒和自己治療成功的希望渺小以及社會壓力過大、社會家庭支持較少等因素有關,具體原因有待于進一步的驗證。

總之,影響吸毒者的生活質量的因素較多,美沙酮維持治療開始,就應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采取綜合性的治療方案,包括改善就業與生活環境、實行人性化的管理及應用心理干預等措施,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其盡可能地回歸社會,最終達到美沙酮維持治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謝煒麟.海洛因依賴自愿戒毒者生活質量的對照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12(1):86-87.

[2]朱偉俊,黃恩,陳雄斌,等.海洛因依賴強制戒毒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4(14):327-329.

[3]萬崇華,方積乾,陳麗影,等.藥物成癮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1,10(特刊):84-85.

[4]KRAMBEERLL,VONMCKNELLYWJR,GABRIELLIWFJR,eta1.Methadonetherapyforopioiddependence[J].AmFamPhysician,2001,63(12):2404-2410.

[5]WARDJ,HALLW,MATTICKRP.Roleofmaintenancetreatmentinopioiddependence[J].Lancet,1999,353:221-226.

第6篇

【關鍵詞】 衛校學生;生活質量;WHOQOL-BREF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658-02

衛校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 必須具備良好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學習、工作的需要。世界衛生組織 ( WHO) 的定義,生活質量是指不同文化體系和價值體系中的個人對于他們的目標、期望、標準以及與其所關心的事情有關的生存狀況的體驗。它涵蓋了個體的生理健康、心理狀態、獨立能力、社會關系、個人信仰與周圍環境的關系[1],適應了現代生物-心理-社會( 環境) 醫學模式。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傳統的健康評價方法受到挑戰,與健康有關的生活質量的探討也逐漸成為研究熱點。為了了解鎮江衛校學生的生活質量,我們嘗試使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量表),以期從不同角度評價衛校學生生活質量狀況。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 抽取鎮江衛生學校護理專業2010級6個班,共計324名衛校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測試,剔除無效問卷后,共有有效問卷296份,有效回收率為 91.35%。其中男生31人,女生265人。

1.2 方法與內容 采用WHOQOL-BREF量表中文版[1], 該量表由26個條目組成, 包括生理、心理、環境、社會關系領域 4 個維度的總的生存質量及總的健康狀況,每個條目分別按 1~5 級計分,得分越高,說明生存質量越好。其中第21條“您對自己的性生活滿意嗎?”不適合衛校學生, 依據高中生生活質量評價辦法[2]改為“您對自己青春期的變化適應嗎?”。調查由經過統一培訓的預防醫學老師擔任, 在調查員的指導下, 由被測學生自行填寫, 調查人員復核, 檢查, 及時補漏, 確保問卷合格。

1.3 統計分析 經調查人員核實評分后, 所有數據錄入計算機, 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性別對衛校學生生活質量的影響 從表1可見,男生社會關系領域得分高于女生,在心理領域、環境領域得分均低于女生,但差別在統計學上無意義(P>0.05)。

2.2 不同來源衛校學生生活質量的比較 結果見表2。來自城市的衛校學生在社會關系領域得分高于農村衛校學生(P

2.3 自述健康狀況對衛校學生生活質量的影響 結果見表3。自述健康衛校學生生活質量各領域及總的生存質量和總的健康狀況高于自述非健康狀態的衛校學生(P

3 討論

自南丁格爾開創現代護理專業以來,以女性為主角的護理學得到了迅速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研究和活動領域,具備了相應的護理理論體系。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護理技術不斷發展,人們對護理專業的觀念也在更新。護理不再被看作是女性的專屬,全球每年男性護士的數量在逐漸增加[3]。近幾年,我國的護理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據我校近4年護理專業招生情況看,選擇護理專業的男生越來越多。為了了解他們的生活質量,筆者對其中31名男護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與265名女護生進行了對比。

不同性別衛校護理專業學生生活質量研究表明,男生在社會關系領域得分高于女生,這可能與男生生性活潑、好動、喜交際有關。女生在環境領域得分高于男生說明女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于男生。

男生在心理領域得分低于女生,分析原因,男護生最大的壓力是來自社會各界的偏見,病人不接納他們,還擔心女性護士的歧視。應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使他們認識到從事護理工作男性比女性有著更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在能體現男性優勢的手術室、急診科、外科等科室工作。以激發他們的工作激情,使他們看到護理工作的價值和發展前景。

來自城市的衛校學生在社會關系領域得分高于來自農村的衛校學生,說明城市衛校學生在社交能力方面強于農村衛校學生,這與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接觸不同人群有關。來自農村的衛校學生在心理領域、環境領域得分高于城鎮學生,這與來自農村的學生從小參與了更多的勞動有關,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好。

自述健康的衛校學生在總的生活質量、總的健康狀況及其它各領域得分均高于自述非健康的衛校學生,說明衛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提醒我們需要對衛校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呼吁有關部門應重視衛校學生的生活質量狀況,有區別地針對不同性別、不同來源、健康狀況的衛校學生加強教育,提出一些針對性措施改善衛校學生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方積乾.生存質量測定方法及應用[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1.

第7篇

【關鍵詞】美沙酮;維持治療;海洛因依賴;生活質量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qualityoflifeandrelatedfactorsinheroinaddictsof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Methods266heroinaddictsreceiving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wereassessedbyusingqualityoflifescalefordrugaddicts(QOLDA);selfdesignedcommondataanddrugabuseinvestigationscaleetc.Results①ThescoresofSOwas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thepatientswhohadexperiencedlaboreducationandthosewithoutlaboreducation(P<0.05).②TotalscoresofQOLDA,PH,PS,SOandSTshowed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patientswhohadalreadyreceived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thosewithoutcompulsorydetoxification(P<0.05).③TotalscoresofQOLDA,PH,andSThad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patientswhospendlessthanorupto100RMBYuanandthosewithspendingexceeding100RMBYuaninheroinadditioneveryday(P<0.05).④Frequencyof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selfdetoxificationtreatmenthadeffectsonthetotalscoresofQOLDA.ConclusionThequalityoflifeinheroinaddictsreceiving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wasrelatedtoexperiencesoflaboreducation,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dailyspendinginheroinaddition.Frequencyof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selfdetoxificationtreatmentbeforeabstinentperiodwereimportantfactorstothetotalscoresofQOLDA.

Keywords: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heroindependence;qualityoflife

海洛因依賴者吸毒行為的產生、吸毒成癮后心理健康狀況及復吸等因素很大程度受社會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影響。海洛因依賴自愿戒毒者生活質量明顯降低[1]。強制戒毒者的生活質量研究證明,患者的心理生活和健康質量較差[2]。國內研究較少涉及美沙酮維持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對美沙酮維持治療患者的生命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有利于了解美沙酮維持治療患者的生命質量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為提高美沙酮維持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69例為來自廣州市荔灣區美沙酮維持治療點的海洛因依賴者,所有患者均為多次脫毒治療仍不能戒斷毒癮的濫用阿片類物質成癮者,符合CCMD3(中國精神疾病障礙分類和診斷標準-3)中的“藥物依賴診斷標準”,入組時尿嗎啡定性陽性,年齡在20周歲以上;無支氣管哮喘、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動期、嚴重肝、腎功能損傷及心功能障礙、傳染期肺結核等嚴重軀體疾病;無嚴重精神疾病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1)藥物成癮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QOLDA)[3]:該量表含軀體功能(PH)、心理功能(PS)、社會功能(SO)、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ST)4個維度;(2)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包括患者一般情況和藥物濫用情況。

1.2.2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均在被測試者海洛因依賴戒斷2周以后實施,在測試前向被測試者講解測驗的目的和意義,要求獨立完成各問卷的題目,所有的調查均在治療點內進行。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對測查結果進行t檢驗及逐步回歸分析。

2結果

2.1一般資料

269例患者中,男性25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39.26±6.20)歲,女(38.81±4.87)歲,男(39.29±6.28)歲;吸毒年限(13.93±4.88)年;吸毒方式:燙吸30例,肌肉注射30例,單純注射236例;婚姻:未婚167例,離異32例,已婚70例;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學文化56例,初中163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6例;186例曾勞教過,224例曾強戒過。

2.2海洛因依賴者不同性別的生活質量得分情況

男性與女性在QOLDA總分及其4個維度上的得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表1不同性別海洛因依賴者的QOLDA結果比較(略)

2.3海洛因依賴者有無勞教的生活質量得分情況

有無勞教的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等3個維度上得分比較,兩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無勞教的海洛因依賴者社會功能得分明顯高于有勞教的依賴者,兩組之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表2有無勞教海洛因依賴者的QOLDA結果比較(略)

2.4海洛因依賴者無強戒與有強戒1次及以上的生活質量得分情況

無強戒的海洛因依賴者在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社會功能等4個維度上得分均高于有強戒者,兩組之間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無強戒的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高于無強戒者。見表3。表3有無強戒海洛因依賴者的QOLDA結果比較(略)

2.5海洛因依賴者每天花費≤100元與>100元的生活質量得分情況比較

海洛因依賴者每天花費≤100元的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在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維度上得分高于每天花費>100元,兩組之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在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兩個分項目上得分,兩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4。表4海洛因依賴者每天花費≤100元與>100元的QOLDA結果比較(略)

2.6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在QOLDA總分與相關因素的逐步回歸分析

以海洛因依賴者的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吸毒時間(年)、每天花費、自己和醫院治療次數、每天注射次數、強戒及勞教次數等因素為自變量,海洛因依賴者QOLDA總分為應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發現只有強戒次數(X1)和自己治療次數(X2)有依次進入方程,建立逐步回歸方程(確定標準:F>3.84選入,F<2.71排除):Y=122.144-6.295X1-2.260X2。

3討論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吸毒問題在我國死灰復燃,吸毒人數逐漸增加,國家禁毒委公布的數據,全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數逐年上升,截至2005年底,我國已有吸毒人員78.5萬名,其中海洛因成癮人員70萬名,占89%,而實際吸毒人數可能要遠遠超過這個數目。嚴重地危害患者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功能,患者生活質量全面下降。美沙酮維持治療是針對阿片類藥物依賴的一種替代性治療方法,在國外應用較廣泛[4,5],而美沙酮維持治療海洛因成癮者的生存質量能否顯著改善是能否實現美沙酮維持治療目的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對美沙酮維持治療期間海洛因依賴者的生命質量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有利于對患者心理問題進行有目的的干預,提高美沙酮維持治療的效果。

本調查研究發現,美沙酮維持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在不同性別之間差異無顯著性,有無勞教的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比較,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等3個維度上得分兩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而在社會功能方面則無勞教者得分明顯高于有勞教者,兩組之間差異有顯著性,說明曾經有勞教的海洛因依賴者存在較多社會適應功能方面問題。無強戒的海洛因依賴者生活質量在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社會功能等4個維度上得分均高于有強戒的海洛因依賴者得分,兩組之間差異均有顯著性。這與王壘[6]等人的研究結果,即進入戒毒所次數不同的吸毒者在5個心理社會生活質量檢測指標上均無顯著性差異不一致,而與謝煒麟[1]等研究結果近似,這表明曾經有強戒過的海洛因依賴者存在較多身體、心理問題及戒斷反應,社會適應功能較差。

海洛因依賴者每天花費≤100元的生活質量在QOLDA總分及軀體功能、戒斷癥狀及毒副作用維度上得分高于每天花費>100元,兩組之間差異均有顯著性,在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分項目上得分,兩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說明吸毒者不同的花費對生活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這與方曉云[7]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推測與使用劑量較大、花錢較多、耐受量及依賴性更為突出有關。

海洛因依賴者的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吸毒時間(年),每天花費、自己和醫院治療次數、每天注射次數、強戒及勞教次數等因素對QOLD總分的進行回歸分析發現,只有強戒次數和自己治療次數有顯著的影響,說明可能與患者認為戒毒和自己治療成功的希望渺小以及社會壓力過大、社會家庭支持較少等因素有關,具體原因有待于進一步的驗證。

總之,影響吸毒者的生活質量的因素較多,美沙酮維持治療開始,就應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采取綜合性的治療方案,包括改善就業與生活環境、實行人性化的管理及應用心理干預等措施,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其盡可能地回歸社會,最終達到美沙酮維持治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謝煒麟.海洛因依賴自愿戒毒者生活質量的對照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12(1):86-87.

[2]朱偉俊,黃恩,陳雄斌,等.海洛因依賴強制戒毒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4(14):327-329.

[3]萬崇華,方積乾,陳麗影,等.藥物成癮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1,10(特刊):84-85.

[4]KRAMBEERLL,VONMCKNELLYWJR,GABRIELLIWFJR,eta1.Methadonetherapyforopioiddependence[J].AmFamPhysician,2001,63(12):2404-2410.

[5]WARDJ,HALLW,MATTICKRP.Roleofmaintenancetreatmentinopioiddependence[J].Lancet,1999,353:221-226.

第8篇

【關鍵詞】 睡眠干預; 呼吸內科; 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31-0135-02

睡眠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正處于疾病過程中的個體更是如此。住院患者的睡眠質量直接影響其住院期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與治療依從性等也有密切關系,睡眠質量低下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1]。在實踐工作中,由于疾病特點,呼吸內科患者常常伴有一定的睡眠障礙[2]。本文以2011年1月-2013年1月筆者所在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就睡眠干預對呼吸內科患者心理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做一探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筆者所在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31例,女69例,平均年齡(56.53±6.50)歲,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4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47例,支氣管肺炎32例,哮喘21例,變異性咳嗽20例,其他呼吸內科疾病26例。為保證研究對象同質性,要求所有患者神志清醒、無除原發病之外的其他嚴重疾病,近期無搶救史,患者具備獨立完成調查問卷的能力。本研究方案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將其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積極治療原發病并行相應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增加睡眠干預項目。具體干預措施如下:(1)創造一個易于患者睡眠的病區環境,嚴格執行陪護制度,禁止過多人員在病房內及病區過夜,保持病區適宜的溫濕度,溫度以27 ℃為宜,濕度控制在50%~60%,護理人員夜間巡視時要盡量少發出聲音,并將監測儀器等設備的警報聲音調至可以聽到的最小音量。合理安排床位,如條件允許,可將打鼾者盡量集中,以免影響其他患者睡眠。(2)心理干預。平時要多和患者溝通,盡可能解決其在治療中出現的問題,教會患者自己疏導情緒的方法,適時向患者介紹健康知識。睡眠用具方面應盡量滿足患者需求,如確實無法達到要求,應在保證患者正確臥姿的情況下,允許患者自帶床品。(3)要求患者晚餐不易進食過量,少食油膩食物,睡前不進行過長時間或參與人數過多的交流活動,并根據每病室患者實際情況,規定最晚就寢時間。(4)對于睡眠特別困難的患者,可先使用穴位按摩的方法進行安眠,之后再考慮藥物。

1.3 療效評價標準

(1)對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價,使用工具為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elf 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該量表為五分制,總分為多項得分的平均分,可反應患者的睡眠質量。(2)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癥狀進行比較,使用筆者所在科室根據改良版心理癥狀自評量表(SCL-90-R)自制的《呼吸內科患者住院期間心理癥狀自評量表》,該量表包括焦慮、抑郁、軀體化和人際關系敏感四個維度,每項滿分5分。(3)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比較,使用工具為根據《SF-36生活質量評價量表》《呼吸內科健康教育知識手冊》和《住院患者社會支持調查量表》自制的《呼吸內科患者生活質量調查量表》,該量表包括生活滿意度、健康知識和社會支持利用度三個維度,每項滿分100分。比較兩組患者在上述指標間的差異。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睡眠質量

觀察組患者在睡眠效率、睡眠障礙、白天功能方面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在睡眠質量總分的比較中,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心理癥狀情況

觀察組患者在焦慮、抑郁、軀體化和人際關系敏感四個心理癥狀維度方面,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睡眠效率、睡眠障礙、白天功能方面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在睡眠質量總分的比較中,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蘭建萍,崔興.170例住院患者的睡眠質量調查分析[J].山東醫藥,2011,51(25):101.

[2]劉,崔社懷.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睡眠質量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4):60-61,64.

[3]尤娜.心理癥狀及其意義問題-基于現象學視角對臨床心理學“診斷和分類”的思考[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2,29(1):27-32.

第9篇

1  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問卷

目前,研究hf生活質量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普適量表(generic questionnaire),另一類為疾病特殊量表(diseasespecific questionnaire)。   用于hf生活質量研究的普適量表較多,常見的有sf-36健康測量問卷(the medical outcomes 36 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達特茅斯coop表(dartmouth coop charts),杜克活動問卷指數(duke activity status index,dasi)等。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sf-36量表[3],包括36個條目(item),評價8個亞組(subarea)的問題:軀體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性角色功能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physical problems,rp);身體疼痛(bodily pain,bp);總體健康(general health,gh);活力(vitality,v),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性角色功能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每個條目根據選項不同得分不同,0分意味著所羅列的所有限制都出現,100分意味著所羅列的所有限制都沒有出現,但是這兩個極端的維度得分值并不意味著完全健康或死亡。與疾病特殊量表相比,普適性量表的優點在于:可以比較某種疾病患者與正常人群的生活質量,以及不同疾病間生活質量的比較。   用于hf的疾病特殊量表有明尼蘇達生活質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堪薩斯城心臟病患者生活質量量表(kansas city cardiomyopathy questionnaire,kccq),左室功能不全問卷(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lvd-36),心力衰竭心臟健康量表(cardiac health profile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pchf)等。不但可以用來評價心衰患者某一時間的生活質量,還可以判定不同治療手段對心衰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4]。   mlhfq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hf生活質量疾病特殊量表,由21個簡單問題組成[5~7],每個問題的回答按級別計0~5分,0分表示各項指標無影響,5分表示影響很大。21個問題中,8個問題主要與呼吸困難和疲勞有關,用于評價體力方面,定義為生理方面亞組,5個問題主要與情緒有關,用于評價情緒方面,定義為心理方面亞組。由病人自己回答。只需5~10 min就可以完成。   kccq是green等[8]于2000年編制而成,由23個問題組成。包括軀體受限得分、自我評價得分、癥狀得分、社會功能得分、自我認識得分、臨床得分、心理方面得分以及總得分八個方面。研究表明,各亞組均具有很好的u效度(r=0.46~0.74;p<0.001)。敏感性優于mlhfq以及sf-36。   lvd-36為o′leary等[9]于2000年編制而成,由36個問題組成,患者根據自己情況回答“是”或“否”。通過對60例慢性hf患者的研究證實,lvd-36具有很好的內部一致性(κ=0.95)和可重復性(r=0.95),與sf-36量表的生理總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r=-0.48)和心理總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r=-0.75)有很好的相關性(p<0.0001),與活動耐量(r=-0.52,p<0.0001)和收縮短軸分數(r=-0.27,p<0.05)均有很好的相關性。其通效度以及反應度的研究顯示lvd-36優于mlhfq。

2  影響心衰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

   rector等[10]在纈沙坦心衰試驗(valsartan heart failure trial)中運用mlhfq對hf患者的研究顯示靜息下呼吸困難、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疲倦以及紐約心臟協會評分(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與mlhfq得分具有顯著相關性。而射血分數、b型尿鈉肽、頸靜脈怒張、雙肺啰音、外周水腫、收縮壓、肌苷以及血紅蛋白與癥狀評價或mlhfq得分無明顯關系。juenger等[11]運用sf-36量表對205例hf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結果顯示nyha的分級與生活質量得分相關性最高(p<0.0001)。nyha分級的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減低。nyhaⅲ級的患者八個亞組中有五個亞組的得分僅為正常組的三分之一。而6 min步行試驗以及峰值氧耗量僅與軀體功能(pf)一個亞組相關性較好。左室射血分數、病程長短以及年齡與sf-36得分無明顯關系。   目前,國外對影響hf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較多。廣泛的研究表明,生活質量不僅體現了液體潴留對患者的影響,還體現了周圍臟器相對缺血對患者造成的體力方面的影響,更全面反映了hf患者治療的有效程度以及對治療的滿意程度。分析影響hf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對判斷心衰患者預后、選擇干預措施、降低并發癥以及提高生活質量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3  不同干預方式對心衰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目前,hf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集中在不同干預方式對心衰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探討。常規干預方式包括藥物干預以及非藥物干預。

   洋地黃調查研究(digitalis investigation)[12]是一項針對7 788例hf患者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在治療前、治療后4個月、治療后12個月三個時間點,通過mlhfq問卷比較地高辛組與安慰劑組的生活質量得分。結果提示地高辛對hf患者的生活質量無明顯影響。kubo等[13]在匹莫苯多中心研究組(pimobendan multicenter research group)研究中運用pimobendan(一種通過提高收縮蛋白肌原蛋白c鈣離子敏感性的正性肌力藥)劑量分別為2.5 mg/d、5 mg/d、10 mg/d治療心衰患者,觀察患者運動耐量、峰值氧耗量以及生活質量,使用的生活質量量表為mlhfq。結果顯示5 mg組(n=51)患者運動耐量較安慰劑組(n=49)患者明顯改善(p<0.001),而10mg組(n=49)存在臨界改善(p=0.05)。5 mg組患者峰值氧耗量較安慰劑組患者明顯改善(p<0.01)。5 mg組患者mlhfq得分(8.5±2.3)較安慰劑組患者得分(1.3±2.2)明顯改善(p<0.01)。 parissis等[14]研究levosimendan(左西孟旦,一種靜脈鈣增敏劑)對hf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63例患者均為nyha ⅲ~ⅳ級,左室射血分數<30%,其中治療組(n=42)接受levosimendan(0.1 μg/kg·min)24 蘦持續泵入。結果顯示治療組出院時與治療前相比,無論在nyha分級(p<0.01)、6 min步行試驗(p<0.01)、血腦鈉肽(p<0.01)方面還是在kccq得分(p<0.05)、dasi得分(p<0.05)均有明顯改善,而安慰劑組(n=21)則無改善,并且治療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安慰劑組(p<0.01)。gottlieb等[15]提出大部分心衰患者存在抑郁,并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進而提出使用paroxetine(帕羅西汀,一種選擇性突觸前膜5-ht再攝取抑制劑)改善心衰患者生活質量。 ardshev av等[16]的研究證實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不僅可以改善心衰患者血流動力學情況,如射血分數、舒張末直徑、肺動脈壓、瓣膜返流程度,以及6 min步行試驗結果,對生活質量亦改善明顯。

    4  心力衰竭管理(chronic heart failure management,chfm)

  chfm是近年來提出的觀點。通過以家庭社區為中心,以護士和社區醫生為主體的慢性心力衰竭防治模式,建立專門管理慢性心力衰竭的專業隊伍和專病門診,把病情穩定患者放在社區管理。不但大大減少了患者反復住院的費用,而且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   hofmann等[17]針對25例hf患者進行了為期12周的全面康復治療,結果顯示nhya分級、左室射血分數以及峰值氧耗量均有明顯改善,而血腦鈉肽濃度則沒有明顯改善。mlhfq總得分和體力方面得分亦有明顯改善。peters-klimm等[18]在hicman(heidelberg integrated case management)提出通過對出院的hf患者進行有組織的、標準的、全面綜合的生活管理模式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模式包括提供專門制作的患者手冊,并由接受過專門訓練的護士進行出院監測,及時將患者的信息反饋給醫生,由專門的醫生對患者進行針對個體的健康指導。2007年5月clark等[19]在英國醫學雜志上發表了心衰患者遠程監測管理與常規臨床或家庭訪問治療的結果對比。總結了14個隨機對照實驗共4 264例患者,結果顯示遠程監測管理明顯減低了21%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和20%的死亡率。其中6個評價生活質量的試驗均提示患者生活質量改善。4個評價花費的試驗中,3個試驗提示節省了醫療資源花費。證明了遠程監測管理方式在心衰患者管理方面的優勢,提出了改變心衰患者管理模式的結論。

    5  我國心衰患者生活質量研究展望

我國2003 年hf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在35~74 歲人群中,hf患病率為0.9%,按此比率計算,我國35~74 歲人群中,約有心力衰竭病人400 萬人,每年醫療花費巨大[20]。而國內hf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鮮見報道,生活質量的概念對許多臨床醫生仍是模糊的。

   隨著我國hf發病率的迅速增長和心衰患者治療需求的上升,全面評價hf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析影響hf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建立合理的適合我國國情的心衰管理模式已勢在必行。由于國內部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基層臨床醫師對指南認知和理解程度的不同,以及心衰治療本身的復雜性和長期性,建立三級醫院、與社區醫院的相結合系統管理模式,對慢性心衰患者的用藥、健康宣教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從而更好改善hf患者的生活質量可能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合理心衰治療模式。

【參考文獻】

  [1]許曉瓊,楊德輝.難治性心力衰竭治療最新進展[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8,17(3):304-307.

[2]劉江生,馬琛明,劉文嫻,等.“中國心血管病人生活質量評定問卷”的初步應用體會[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8,17(4):309.

[3]stansfeld sa,roberts r,foot sp.assessing the validity of the sf-36 general health survey[j].qual life res,1997,6:217.

[4]guyatt gh.measurement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heart failure[j].j am coll cardiol,1993,22:185a-191a.

[5]rector t, kubo s, cohn j. patients self|assessment of thei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art 2:cont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new measure, the 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j]. heart failure, 1987, 3:198-209.

[6]rector t, cohn j.assessment of patient outcome with the 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during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pimobendan[j].am heart j,1992,124:1017-1025.

[7]rector t, kubo s, cohn j.validity of the 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 as a measure of therapeutic response to enalapril or placebo[j].am j cardiol,1993,71:1106-1107.

[8]green cp, porter cb, bresnahan dr, 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kansas city cardiomyopathy questionnaire:a new health status measure for heart failure[j].j am coll cardiol,2000,35:1245-1255.

[9]o′leary cj, jones pw.th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lvd-36):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responsiveness[j].heart,2000,83:634-640.

[10]rector,anand,cohn.relationships between clinical assessments and patients perceptions of the effects of heart failure on their[j]. quality of life,2006,12(2):87-92.

[11]juenger j, schellberg d, kraemer s, et al.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omparison with other chronic diseases and relation to functional variables[j].heart,2002,87:235-241.

[12]lader e, egan d, hunsberger s, et al.the effect of digoxi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j cardiac failure,2003,9:4-12.

[13]kubo sh, gollub s, bourge r, et al.beneficial effects of pimobendan on exercise toler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trial.the pimobendan multicenter research group[j].circulation,1992,85:942-949.

[14]parissis jt, papadopoulos c, nikolaou mk,et al.effects of levosimendan on quality of life and emotional stress in advanced[j]. heart failure patients,2007,3.

[15]gottlieb ss, kop wj, thomas sa,et al.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ilot study of controlled|release paroxetine on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hronic[j].heart failure,2007,153(5):868-873.

[16]ardashev av, zheliakov eg, kuznetsov iuv,et al.effect of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j].heart failure,2007,47(2):31-38.

[17]laederach|hofmann k, roher|gübeli r, messerli n,et al.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better psycho|emotional status related to quality of lif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oncentrations, and clinical severity of disease[j].2007,30(2):e54-62.

[18]peters|klimm f, mueller|tasch t, schellberg d,et al.rationale, design and conduct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evaluating a primary care|based complex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hicman (heidelberg integrated case management)[j].2007,7(1):25.

第10篇

【關鍵詞】 超重;肥胖癥;生活質量;對比研究;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 R 339.35 R 589.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5-0522-03

Effect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on Quality of Lif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HEN Yu-xia*, MAI Jin-chen, WU Han-rong. * Health Center of Guangzhou Education Bureau, Guangzhou(51018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on quality of life(QOL)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overweight and obese youth's QOL.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QOL, and the surveillance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was conducted among 1 119 students from 3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Guangzhou by means of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Result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verweight & obese and non-overweight & obese students in self-satisfied, athletic ability and others domains (P

【Key words】 Overweight;Obesity;Quality of life;Comparative study;Adolescent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生活質量定義為:不同文化和價值體系中的個體對生活狀態的體驗,不僅與其生活環境有關,還受其目標、期望、標準和所關心事物的影響[1]。一般認為,影響個人生活質量的因素包括主觀和客觀2個方面:前者主要指個體的人格特征、價值觀念、對待事物的態度和取向等與認知有關的因素;后者主要指個體實際生活和工作環境、自身健康情況、個人和家庭經濟收入等因素[2]。身體健康狀況是影響個體生活質量的客觀因素,而超重和肥胖是健康指標的評價性指標之一[3]。為了解超重肥胖兒童青少年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筆者于2007年10月對廣州市中小學生進行了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分層整群抽取廣州市區普通中小學校3所,調查小學二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全部在校學生,共調查中小學生1 386名,有效回收1 119份,有效回收率為80.7%。其中男生585名,女生534名;小學生571名,中學生548名。

1.2 方法 采用《兒童少年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定[4]。該量表針對7~18 歲兒童少年, 以學習生活為核心, 涵蓋生理、心理、社會能力及生活環境等方面, 適用于對兒童少年生活質量進行多維度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系按照2000年在我國11個省、直轄市的抽樣指標, 于2002年制定了全國城市和農村2套常模, 并進行了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檢驗[5]。

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或班主任采用規范程序,統一在課堂上發放量表,不加任何誘導,被調查者本人采用自填方式獨立完成,當場回收量表。將所選答案的選項輸入電腦進行自動計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水平越高。將總分低于常模分數的學生篩選出來。按《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檢測細則》測量學生身體形態和體能素質數據,采用《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判定超重和肥胖[6]。

1.3 數據分析 采用SPSS 11.0 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見表1。

超重肥胖檢出率為15.20%。超重肥胖與非超重肥胖學生性別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超重肥胖與非超重肥胖學生生活質量總分低于常模的比例分別為11.18%(19/170)和9.91%(94/949),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1)。

2.2 超重肥胖與非超重肥胖學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超重肥胖與非超重肥胖學生在自我滿意、運動能力、其他3個維度上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2.3 超重肥胖男、女生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超重肥胖男、女生自我概念維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超重肥胖中小學生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除同伴關系、自我概念、軀體感覺、生活便利、活動機會外,總分及其余各維度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肥胖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7],廣州市男女生超重肥胖檢出率逐年上升[3]。肥胖不僅導致兒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代謝綜合征的發生,還是成年期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并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8]。

本研究將超重肥胖與非超重肥胖學生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進行比較發現,超重肥胖學生在總分、親子關系、學習能力、負性情緒、作業態度、生活便利、活動機會、自我滿意、其他9個維度的得分均高于非超重肥胖學生,且在自我滿意、其他2個維度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國外有研究報道,超重肥胖兒童青少年生活質量至少在某些維度明顯降低,最常見的是軀體功能和社會功能[9-15]。學校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差異也有報道。本研究結果與上述報道不一致,可能與中外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傳統有關。在我國,超重肥胖的孩子大多來自富裕的家庭,有較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生活質量相對較高。在傳統觀念中,人們習慣用胖作為評價孩子是否健康的標準,誤以為胖是健康的標志。在發達國家中,富裕家庭中父母文化水平較高,健康意識較強,更講究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反,超重肥胖的孩子往往來自于相對不富裕的家庭,總體生活質量相對較低。

在對超重肥胖男、女生各維度得分進行比較時發現,女生自我概念維度得分顯著低于男生。可能跟當前流行的女性以瘦為美的審美標準有關,超重肥胖女生對體重更敏感,自我評價更低。因此,應針對不同性別采取相應的干預策略,對超重肥胖女生要倡導多元化的審美觀念。

超重肥胖中學生的各維度得分均低于小學生,在總分、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學習能力、負性情緒、作業態度、自我滿意、運動能力、其他等維度上,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中學生更加關注自身形象,超重肥胖對其各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更大。提示對超重肥胖的中學生要宣揚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4 參考文獻

[1] 黃艷,吳漢榮,盧珊,等.湖北省城鄉中小學生生活質量比較.中國學校衛生,2006,27(1):34-35.

[2] 鄭立新,陶廣放.兒童主觀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2001,9(2):105-107.

[3] 廣州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領導小組.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網絡2008廣州市監測報告.廣州:廣東省語言音像電子出版社,2009:66.

[4] 吳漢榮,劉普林,蒙衡.兒少生活質量量表信效度分析及全國常模的制定.中國學校衛生,2006,27(1):18-21.

[5] 袁水平.城鄉小學生生活質量比較.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 (1):74-75.

[6]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2):97-102.

[7] 季成葉,孫軍玲.中國學生超重、肥胖流行現狀與15年流行趨勢.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36(2):194-197.

[8] MUST A , STRAUSS RS. Risks and consequences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obesity. Int J Obes, 1999,23(Suppl 2):s2-s11.

[9] SCHWIMMER JB, BURWINKLE TM, VARNI JW.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severely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AMA, 2003,289(14):1813-1819.

[10]ZELLER MH, MODI AC. Predictors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obese youth.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06,14(1):122-130.

[11]ZELLER MH, ROEHRIG HR, MODI AC, 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with extreme obesity presenting for bariatric surgery. Pediatrics, 2006,117(4):1155-1161.

[12]PINHAS-HAMIEL O , SINGER S, PILPEL N,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ssociations with obesity. Int J Obes, 2006,30(2):267-272.

[13]De BEER M, HOFSTEENGE GH, KOOT HM, et al. 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 in obese adolescents is decreased and inversely related to BMI. Acta Paediatrica, 2007,96(5):710-714.

[14]WILLIAMS J, WAKE M, HESKETH K,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JAMA, 2005,293(1):70-76.

第11篇

關鍵詞:居家腹膜透析;家庭干預;生活質量

對于尿毒癥患者來說,腹膜透析是一種終生維持生命的治療手段。腹膜透析患者因終生將帶著透析管路,必將影響其形象,怕人譏笑。又由于經濟和陪護問題,不得不實行居家腹膜透析治療,其絕大部分治療工作需要依靠患者自我和家庭的支持來完成。長期的壓抑、內心的無助、失控和社會孤獨感都會影響營養的攝入和透析的效果。所以家人的情感支持和經濟支持是對患者的最大支持。腹膜透析患者中年齡大于60歲的患者比較多,自我護理的能力較差。而大多數患者受疾病的折磨變得消極焦慮、厭世,抑郁情緒重,遵醫行為差,影響了透析的質量和生活的質量。目前,我們對這一特殊群體進行家庭干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安徽省宿州市立醫院腎內科的40例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29~72歲;腹膜透析時間為1~1.5年;原發病為糖尿病腎病26例,原發性高血壓6例,慢性腎炎4例,慢性間質性腎炎4例。按手術序號的單號和雙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患者手術置管材料均采用美國Batter螺旋式Tenkof氏管,手術均較順利。

1.2方法 對兩組出院患者都進行常規出院指導。對照組出院后不加干預。實驗組出院后由專職護士建立患者回訪檔案本,分發出院聯系卡,卡上注明出院指導的內容,科室電話,專科門診時間,出院后1w內回訪1次,以后每月1次,根據具體情況調節次數,隨時掌握了解患者的一些情況,進行護理干預。干預內容包括:①心理指導:透析患者由于長期受疾病折磨、易出現抑郁及個性的改變等心理問題[1],護士應該主動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在不加重患者體力負荷的情況下進行有規律的鍛煉,從而使身心得到健康[2]。②預防腹膜炎、導管出口處感染等并發癥:預防勝于治療,創造良好的透析環境,提高患者對預防感染的警覺性[3]。③飲食指導:鼓勵患者攝入一些高價優質的蛋白質,每日攝入1.1~1.5g/kg,每日攝入熱量應超過145KJ/kg,脂肪供給35%的熱量,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控制鹽水,盡可能的避免高磷飲食,如動物內臟等。④活動鍛煉指導⑤定期對患者的血壓情況進行記錄。⑥開通24h電話熱線,鼓勵患者出現問題時與腹透護士保持聯系。

1.3評價方法 兩組患者出院后1年,對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再次住院率及生活質量進行調查。參照生活質量類似量表[4],對包括身體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等內容評分,其得分越高,說明生活的質量越好。質量評分標準分為:好(6.0~10.0分)、較好(3.5~5.9分)、差(

1.4統計學方法 對數據采用SPSS 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對比 再次住院率:實驗組5.0%,對照組15.0%,1年后并發癥發生率:實驗組:10.0%,對照組:20.0%。對照組再次住院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高于實驗組。

2.2干預1年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見表1)

實驗組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由于我國目前是發展中國家,社區醫療護理的設施比較缺乏,絕大多數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照顧責任由其患者親屬承擔,家庭支持在我國腹膜透析的患者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因此,醫護人員有責任對腹膜透析患者的家屬進行有效家庭支持的教育,全面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家庭支持力度,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和海霞.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的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 2009,2(12):78-79.

[2]毛曉紅.腹膜透析患者與家屬的健康教育[J].上海護理,2006,(1):42-45.

[3]張燁,王美珍.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家訪的需求與護理[J].護理學報,2006,(03):66-67.

[4]張愛華,孫玲華.腹膜透析患者和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縱向變化[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6,(02):263-266.

[5]沈麒云,吳冬春,李黎梅,等.透析前教育對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8,9(2):156-157.

[6]江琳,魏雪梅,馮桂華,等.護理干預對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川北醫學院學報,2007,22(4):368-369.

第12篇

剛剛從外面吃了一碗面回來,他還要繼續加班。然后,半夜開著他的私家車,回他價值200多萬元的房子。

根據最新公布的“全球大城市生活質量排名”,上海在所有參與調查的亞太區城市中得分增長最多,排名較去年上升5位,列第102位。

但是排名不管怎么上升,都不能讓城里的成功人士們吃上人吃的午餐和晚飯。

該排名以對39項關鍵生活質量標準的詳細評估和分析為基礎,包括:政治和社會環境 (政治穩定性、犯罪率、執法情況等)、經濟環境 (外匯管制、金融服務等)、社會文化環境 (審查制度、對人身自由的限制等)、醫療和健康因素 (醫療供應和服務,傳染病、污水、垃圾處理、空氣污染等)、學校和教育 (學校標準和學校數量等)、公共服務和運輸 (供電、供水、公共運輸、交通堵塞等)、娛樂(餐廳、劇院、影院、體育、休閑等)、消費品(食品/日常用品供應、汽車等)、居住(住宅、家用電器、家具、維護服務等)、自然環境(氣候、自然災害記錄),等等。

逐一來看,對于一個上海的企業高管甚至一般白領來說,以上這些指標似乎都沒有問題:

一、政治穩定,犯罪率也很低。我上一次看到街頭斗毆,已是十年前的事,一個男人拿個小小的鐵榔頭敲在另一個男人的頭上,“噗”的一聲,令人至今難忘。

二、經濟環境更是全球看好,唱衰者均被認為是可疑的居心叵測分子。

三、人身自由也幾乎毫無限制,下了班隨便你去哪里,也沒人管;就算是在家看,上海警察也絕對不會破門而入,把你當流氓抓起來。

四、醫療服務似乎也一天天好起來。前不久去家附近的醫院打吊針,新的玻璃大樓,大堂簡直可以和酒店媲美;登記號碼之后,直接去沙發上坐下來,然后有護士過來服務,吊完了,按一下旁邊的鈴,馬上就有護士過來幫你拔掉針頭。整個醫院給人的感覺是:可以在這里拍攝醫生護士愛恨纏綿的偶像劇。

五、只要繳得起學費,就可以給小孩子找到一間可以放心的學校,保證不打孩子。

六、家里缺電、斷水的情況極少發生――單位斷電的話,正好放假。

七、娛樂休閑更是豐富多彩。隨便打開一個上海博客,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文字:“周六夜晚的Silvermoon,我依然點了一杯黑俄羅斯,但是味道不對,酒保若無其事地告訴我,因為Kahula用完了,他只能用咖啡甜酒作為替代。于是,我只能換了杯Martini,我的目光注意到遠處的Artash,一個星期前他在Blues & Jazz的門外再一次鼓起勇氣想讓我和他在一起過夜……”

八、自然災害,似乎也和上海不怎么相干。在一個上海公司職員的日常生活中,最大的自然災難不過是下雨天沒有帶傘,又叫不到出租車而已。

這個評比標準,把汽車混在食品等“消費品”里,把住宅和家用電器雜在一塊,似乎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住宅,根據上海現在的房價,應該單列;汽車,應該歸入“奢侈品”。而且,這個評比標準居然沒有“奢侈品”這個大類,簡直讓人懷疑它的公信力。要知道,在我們這里,奢侈品的擁有量,是生活質量的最重要指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景泰县| 鄂托克旗| 道孚县| 平谷区| 南安市| 祁阳县| 陆丰市| 达尔| 新源县| 香港 | 陇西县| 潜山县| 文登市| 峨边| 青龙| 额敏县| 赫章县| 衡南县| 青州市| 哈尔滨市| 马鞍山市| 桦川县| 城市| 墨玉县| 安龙县| 龙口市| 克什克腾旗| 绍兴县| 杭锦旗| 温宿县| 上饶市| 沁源县| 武功县| 唐河县| 鹤岗市| 龙陵县| 沂源县| 名山县| 濉溪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