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29: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藥物中毒,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藥物中毒;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3-0234-0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已然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醫療醫藥體系,我國也成為世界醫藥大國。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對醫藥事業需求的不斷增長,醫藥事業一直保持著極快地發展速度,與此同時我國當下的醫藥水平是值得贊揚的,也是社會各界共同肯定的,但是“金無足赤”,醫藥行業還存在一些詬病,這也是誰都不可否認的。藥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輕則住院洗胃,重則導致死亡;藥物不良反應更是發生地頻繁,頭暈、嘔吐、嗜睡、厭食、失眠、四肢酸痛等,癥狀很多,同時也因人而異。
1.什么是藥物中毒與不良反應
藥物中毒是指用藥劑量超過標準用量時而引起的中毒,誤服相克的藥物以及不明藥物濫用引起的藥物中毒。相對常見的藥物中毒有西藥中毒、中藥中毒和農藥中毒。
藥品不良反應是指驗證合格的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任何不利于人體的不良反應(包括偶然事件),該事件與藥物治療本身無須有直接關系。藥物不良反應包括藥劑相關不良反應、藥劑不相關不良反應、停藥或藥劑減少不良反應。
2.藥物中毒分類
2.1 西藥中毒
顧名思義,西藥中毒就是由西藥藥物的過量使用、誤用、濫用引起的藥物中毒。在此處引入一個西藥藥物中毒的例子。撲熱息痛是大家常用的非抗炎解熱鎮痛藥,功效與常見阿司匹林有相似之處,主要應用于流行性感冒、牙齦腫痛等癥狀。撲熱息痛這種藥物在一次性同時攝入30片時就可以置人死亡。撲熱息痛的中毒原理是撲熱息痛服用后,對人體的肝細胞具有相當大的毒性傷害,可直接引起人體肝細胞大量壞死。如果在服用撲熱息痛期間飲酒就相當的危險,即使在服藥量不多時,酒誘導細胞色素P-4502E1含量升高,從而加快NAPQI的生成,短時間內就可引起人體中毒,很快就導致人體機能喪失。因此,服感冒藥應按正常劑量服用,不得為了快速達到治療效果而加大劑量,于此同時要注意服用感冒藥時切忌飲酒。
2.2 中藥中毒
中藥中毒指的是由于中藥的誤用、濫用、過量使用造成的藥物中毒?,F在中藥基本以中藥注射劑為主,中藥注射劑是指從我國中藥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質制成的可以注入人體內的滅菌溶液或乳狀液,以及供臨床使用前配成溶液的無菌粉末或濃溶液,中藥注射劑是我國20世紀后期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藥用中藥新形式。隨著很多的中藥注射劑種類向臨床推廣,藥用中藥的安全性問題逐漸引起了醫藥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密切關注。中藥注射劑在發揮巨大醫療作用的同時,中藥注射劑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待解決。筆者在檢索相關文獻并建設數據庫的基礎上,對我國年度期刊文獻報道的中藥注射劑中毒事件進行整理統計,例如魚腥草、雙黃連、刺五加、清開靈等中藥注射劑引發的嚴重中毒,這些看起來有很大臨床實際用途的藥用中藥也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
2.3 農藥中毒
農藥中毒是指接觸、誤服引起的急性中毒。農藥中毒的癥狀頭暈、全身不適、呼吸障礙、肺積水、休克、腦水腫、痙攣等。例如殺蟲劑的中毒事件,配制殺蟲劑時,接觸到高濃度的殺蟲劑,或是噴射殺蟲劑時吸入,或是誤引用殺蟲劑。又如農藥的直接飲用,這是急性又極端的農藥中毒事件,發現不及時導致死亡,發現及時,洗胃住院治療也不能完全清除農藥在體內的殘存。
3.不良反應分類
3.1 A型藥物的不良反應(Type A adverse drug reactions)
該類不良反應也被稱為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此類不良反應為藥物藥理作用增強所致,常常和藥用劑量有關,可以實現預測。在藥物不良反應中,副作用、毒性反應、過度效應、首劑效應、繼發反應等均屬A型不良反應等,A類不良反應的特點:發生率高,死亡率低。例目前應用于臨床治療的有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洛美沙星,隨著該類藥在臨床上推廣性應用,近年來其藥品不良反應也日趨增多。其以抗菌活性強、抗菌譜廣、口服吸收好、組織分布廣、生物利用度高、血漿半衰期長、使用方便、與其他抗菌藥物之間交叉耐藥現象較少等特點,在臨床廣泛用于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該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消化道感染、婦科感染等。
3.2 B型藥物的不良反應(Type B adverse drug reactions)
這類藥物不良反應又稱劑量不相關的不良反應(Type B adverse drug reactions),它是一種與常規藥理作用無關的異常性反應,發生率低占藥物不良反應的20%到25%而死亡率高。它的特點是藥物的量與不良反應強度相關、發生率低而死亡率高。例如氟烷引致的惡性高熱,青霉素引起的過敏性休克。
3.3 E類藥物不良反應(撤藥反應)
此類藥物不良反應是一種生理依賴的表現,僅發生在停藥或劑量減少時,再次用藥癥狀就會有所改善。它的特點是非特異性(指藥物)、用藥與反應發生沒有明確的時間聯系、潛伏期很長、如妊期用子代女嬰到青春期后患陰道腺癌、如某些基因突變導致癌,畸胎的形成。常見的撤藥反應的醫藥有阿片類、苯二氮卓類、二環類抗抑郁藥、b-受體阻滯劑、可樂定、尼古丁等。
4.結語:此文總結了藥物中毒的類型、中毒癥狀以及實際例子,藥物不良反應的分類、不良反應癥狀以及臨床實例。面對如此嚴峻的藥物中毒和不良反應現狀,要求臨床醫生和藥師充分認識患者的病情、不良反應發生的年齡段、性別以及臨床實際表現,這樣更有效地對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進行的預防和治療,盡量減低不良反應和中毒的發生率。因此,在出現不良反應時要停藥,避免發生嚴重不良結果,確保人民用藥安全、高效,與此同時,達到最大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方法:選取某醫院急診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92例急性藥物中毒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7例,女性患者195例,患者年齡在5歲至76歲之間,選取患者經臨床診斷后,采用緊急復蘇與對癥支持治療方法,并通過電動洗胃機洗胃以及催吐導瀉、全腸道灌洗、利尿、血液凈化等治療方式,對于患者體內尚未吸收的毒物進行清除,同時應用特殊解毒藥物輔助治療,對于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分析。
結果:292例患者中,成功救治290例,臨床救治有效率為99.3%;死亡患者2例,救治無效率為0.7%。在臨床救治成功的290例患者中,有63例患者經救治后自行離院,約占比例為22%;另227例患者在醫院進行繼續治療,約占比例為78%。
結論:合理對癥的治療方法是急性藥物中毒救治有效的關鍵,臨床救治中應注意選合理有效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急性 藥物中毒 臨床救治 治理方法 效果 292例 分析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0-0645-02
在臨床救助治療中,急性藥物中毒是急診病科收治病癥中一種常見并且多發的病癥,通常情況下,急性藥物中毒患者的病情比較危重,急性藥物中毒的類型也相對比較多,在我國醫院每年收治的病人中,因藥物中毒的病人數量在整個醫院急診病人數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通常約為6%到8%。而在對于急性藥物中毒患者的臨床診斷與救治中,我國綜合性醫院急診科室對于急性藥物中毒患者的正確診斷與治療正確比例約在20%到60%之間。近年來,結合我國醫院收治病人情況來看,藥物中毒患者的數量正逐年的呈現上升變化,急性藥物中毒診斷治療也成為醫學領域臨床診斷與治療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下文將結合某醫院急診科收治的292例急性藥物中毒患者情況,對其臨床診斷治療方法與效果進行分析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某醫院急診病室從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92例急性藥物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97例,約占患者的總人數比例為33%;女性患者195例,約占患者的總人數比例為67%。所有患者的年齡在5歲至76歲之間,在對于患者年齡情況統計結果中顯示,其中,20歲以下的年齡患者67例,比例約為23%;20歲至40歲年齡患者155例,約占比例為53%;41歲至60歲年齡患者62例,約占比例為21%;60歲以上年齡患者8例,約占比例為3%。此外,在醫院收治的所有急性藥物中毒患者中,從患者發病至醫院急診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患者約有96例,約占所有患者比例的33%;從發病到醫院急診時間在30分鐘至1小時的患者約有105例,約占比例為36%;患者發病到醫院急診時間在1小時至2小時之間的約有45例,約占比例為15%;患者發病到醫院急診時間在2小時到4小時之間的有23例,約占比例為8%;患者發病到醫院急診時間在4小時以上的有14例,約占5%;另有9例患者的發病時間不詳,所有收治患者中毒藥物類型主要有鎮靜催眠藥、去痛片以及有機磷農藥、滅鼠藥、咖啡因、百草枯、有毒氣體以及其他一些藥物類型,收治患者中因自殺導致急性藥物中毒262例,約占比例為91%,另有9%患者是由于誤服毒物或者誤吸有毒氣體導致急性藥物中毒發生,患者以經消化道吸收為主要藥物中毒途徑,另外還有經呼吸道和皮膚。其中有32例患者急性藥物中毒后出現昏迷狀況。
1.2 診斷與治療方法。在對于收治患者進行臨床診斷中,上述醫院進行急性藥物中毒患者的臨床診斷確定主要是根據患者的病史以及臨床表現情況,并在進行相應的實驗室與輔助檢查、環境調查等,對于診斷結果進行驗證。在對于急性藥物中毒患者進行治療中,首先,使中毒患者立即與中毒現場相脫離,保證患者與中毒物品的接觸終止,并對于患者進行緊急復蘇與對癥支持治療,進行患者體內尚未吸收毒物的清除,采用電動洗胃機洗胃以及催吐、導瀉、全腸道灌洗、利尿、血液凈化、高壓氧等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同時輔以特殊解毒藥物等。
2 結果
參與治療的292例急性藥物中毒患者中,經臨床診斷治療,成功救治患者290例,治療有效率達99.3%;治療過程中出現死亡患者2例,約占比率為0.7%。其中,有63例患者,約占比率為22%,在經醫院救治病情穩定后,自行離開醫院;另有227例患者,約占比例為78%,在初步治療后,選擇繼續入院治療。
3 討論
在臨床醫學領域中,中毒癥狀是指有毒的化學物質在進入到人體后,達到中毒量標準后,對于患者所產生的一種全身損害性作用情況。通常情況下,臨床中中毒有急性中毒與慢性中毒兩種類型,其中,急性中毒是由于患者在短的時間內進行大量有毒物質吸收所導致的一種中毒癥狀,急性中毒的起病發生過程比較緊急且驟然,患者癥狀往往比較嚴重,病情變化也比較迅速,對于急性中毒患者如果不能夠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則常會出現危機生命的情況。
在臨床治療的急性藥物中毒患者中,消化道是急性藥物中毒患者中毒情況中常見的中毒途徑。通常情況下,有毒的物質在經過消化道使人體發生中毒情況時,有毒物質在經過人的口腔或者是食管黏膜過程中很少被吸收,同樣在人體的胃部結構部分吸收也很少,而小腸則是有毒物質經過消化道的主要吸收部分,有毒物質在經過小腸液以及酶作用后,其性質會發生改變,然后進入到血液循環,在經肝臟解毒后分布到全身的組織與器官中,使人體發生急性藥物中毒病癥。在對于急性藥物中毒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及時的治療非常關鍵和重要,而及時的急性藥物中毒治療方式則主要有盡早且徹底的洗胃以及催吐減少對毒物的吸收等,其中,應用洗胃方式進行藥物中毒治療中,采用氣管插管方式進行呼吸功能支持的輔助治療非常重要和有效,對于急性藥物中毒情況比較危重的患者,則可以考慮采用血液灌注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應用洗胃方式進行急性中毒患者治療中,洗胃治療方法主要適用于消化道中毒時間在1小時以內的急性藥物中毒患者,而對于那些所服用毒物吸收相對比較緩慢、并且胃蠕動功能減弱或者消失的患者,在服用毒物4小時到6小時內,也應進行洗胃治療。此外,對于那些吞服具有強腐蝕性毒物,并且食管出現靜脈曲張或者是驚厥的中毒患者,不應該采用洗胃方式進行治療。在應用洗胃方式進行急性藥物中毒患者治療中,常會出現并且發生的治療并發癥狀主要有胃穿孔或者是出血、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對于患者的健康十分不利。最后,在進行急性藥物中毒患者救治過程中,由于對于患者的及時救治十分重要和關鍵,因此,應注意進行救治綠色通道開設,并且醫護人員之間做好密切配合,根據患者中毒情況及時采用相應方式進行治療,并注意患者情緒,進行勸解與安撫,以減少與避免救治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救治有效率。
參考文獻
[1] 高峰,李曉輝,原文進,王旭磊.血液灌流床旁搶救急性藥物及毒物中毒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1(10)
[2] 劉建香,楊云華,趙連玉.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搶救急性藥物及毒物中毒27例[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7(5)
[3] 劉靜,王秋英,王蓓,宣小強,陳瓊,徐東偉,程寧.藥物對急性羰基鎳中毒大鼠肝細胞損傷的治療作用[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1(2)
[4] 劉靜,王秋英,陳瓊,吳喜江,閆銘鋒,宣小強,程寧.多種藥物對急性羰基鎳中毒大鼠肺組織和細胞損傷的治療作用[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0(6)
【摘要】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工作學習壓力的不斷加重,從而導致一部分人群適應能力的減退,精神壓力逐步加重,產生一些厭世情緒,最終導致服毒自殺。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實際,淺談急性藥物中毒的護理體會。
【關鍵詞】急性;藥物中毒;護理
急性藥物中毒的病人極少數誤服外,大多數均為達到某種目的的故意行為,大多數表現為不配合臨床治療,甚至拒絕搶救。自2008∽2010年我院共收治藥物中毒患者40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自2008∽2010年來我院共收治藥物中毒患者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工人10例,農民12例,其他職業18例。
2 急救措施 急性藥物中毒患者早期徹底洗胃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2.1 清除胃腸道尚未被吸收的毒物經口進入的毒物對消化道具有腐蝕性,除病情不允許者外,一般都應立即采取催吐洗胃等方法清除為腸道內的毒物,避免毒物的進一步吸收。早期清除毒物可使病情明顯改善,愈早,愈徹底愈好。
2.1.1催吐 患者甚至清楚能合作時,讓患者飲溫水300∽500ml然后自己用手指或壓舌板,筷子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誘發嘔吐,如此反復進行,直至胃內容物完全嘔吐出為止。也可用藥物催吐。
2.1.2洗胃法洗胃應盡早進行,一般在服毒后六小時內洗胃有效。即使超過六小時,由于部分毒物仍可滯留于胃內,多數仍有洗胃的必要。患者中毒入院后盡快確診,確診后根據不同藥物采取相應的胃液,如不能確診藥物成分,則采用清水洗胃,一般成人每次洗胃量為300∽500ml[1],還要根據年齡和中毒的性質,常用量為15000∽20000ml,使電動洗胃機反復沖洗,直至吸出胃液為無色,無味,澄清為標準。洗胃結束后應把胃內殘留液體吸干凈,以免被吸收,注意洗胃出入量應基本平衡。
洗胃也可根據毒物的種類不同,選用適當的溶液或加入相應的解毒物質,如:(1)保護劑:吞入腐蝕劑毒物后,為保護胃腸粘膜,可用牛奶,蛋清,米湯,植物油等。(2)溶劑:飲入脂溶性毒物如汽油,煤油燈有機溶劑時,可先用液體石蠟150∽200ml,使其溶解而不被吸收,然后進行洗胃。(3)吸附劑:活性炭是強有力的吸附劑,可吸附很多種毒物,一般可用30∽50g。(4)解毒劑:通過與體內存留的毒物起中和,氧化,沉淀等化學作用,改變毒物的理化性質,使其失去毒性。
2.1.3導泄 胃內毒素清洗干凈之后應給予導泄,口服硫酸鎂,甘露醇等泄劑,如兩小時不泄者則灌腸,灌腸液根據藥物毒性和病情而定,要記出入量。
2.2 促進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2.2.1利尿 靜脈滴注葡萄糖可增加尿量而促進毒物的排出。有少數毒物如苯巴比妥,水楊酸,苯丙胺等可用作用較強的利尿劑如速尿增加尿量,促進其排出。
2.2.2吸氧一氧化碳中毒時,吸氧可促進碳氧血紅蛋白結了離,加速一氧化碳的排出。高壓氧促使一氧化碳排出的效果更好。
2.2.3人工透析腹膜透析可用于清除血液中的苯巴比妥、水楊酸鹽甲醇、乙二醇、鋰等。②血液透析對水楊酸鹽、苯巴比妥有效。用于甲醇、乙二醇中毒:能同時糾正謝性酸中毒。一般在中毒12小時內進行人工透析效果較好。
2.2.4血液灌注血液流過裝有活性炭或樹脂的灌流柱,毒物被吸附后,血液輸入患者體內。應注意,在血液灌流中,血液的正常成分如血小板、葡糖糖、二價陽離子也可被吸附排出,因而需要監測和補充。
3臨床觀察
3.1 保持呼吸道暢通 急性藥物中毒早期死亡多由于呼吸和循環功能衰竭所致,所以給予患者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預防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等是搶救藥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對于氣管插管者應注意無菌吸痰,如患者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容易阻塞呼吸道,同時給予霧化治療,鼓勵患者自行將痰液咳出。
3.2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神智瞳孔變化檢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每15∽30分鐘檢測一次,藥物中毒稍重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表現為表情淡漠,反映遲鈍,煩躁,嗜睡等。嚴重患者出現昏迷,瞳孔三大或縮小,對光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等危機生命。對較煩躁者加強安全防護措施,給予適當約束。高溫患者給予頭枕冰袋,保護腦細胞,減少鬧耗氧量,使體溫下降,減少抽搐。
3.3保護消化道粘膜 因有些農藥對消化道粘膜具有強烈的灼傷腐蝕作用,易導致消化道出血;中毒患者因藥物從尿中排除,導致腎臟和膀胱損傷,引起膀胱刺激癥狀和血尿,如有上述情況應給予補液,止血抗感染等治療。
4 心理護理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護理對病人的康復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清醒患者應給予適當的心理護理,對于采取沖動型病例行為方式服毒自殺的患者,我們在積極搶救,嚴密觀察病情的同時,應主動熱情接觸患者和家屬,以溫暖和熱情的言談舉止,給予同情的體貼和幫助。用真誠的態度贏得病人的信賴,使其傾吐實情,這樣才能了解輕生的原因,服藥種類,時間,劑量等,唯有針對性地搶救提供依據。在治療過程中切忌使用嘲諷,挖苦,呵斥,恐嚇等刺激性語言,更不能因患者不配合而做出近乎粗暴的行為,這樣做的后果不僅給搶救增加難度,而且會因此而導致并發癥。我們要以最親切的態度關心體貼病人,幫助他們樹立戰勝自我的信心,喚起他們對工作,對社會的責任心,要教育他們熱愛社會,珍惜生命,使其身心恢復健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并且我們還要做好患者家屬的溝通工作,這也是心理護理的重要方面,鼓勵家屬和親友經常探視以解除患者孤獨感。
參考文獻
[1] 劉麗 . 黑龍江醫學,1998;(3):24∽25
[2] 李宗明.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846∽848
【摘要】目的:探討提高搶救鎮靜、催眠類藥物中毒的方案。方法:50例患者及時催吐、徹底洗胃,導瀉,清除胃腸內尚未吸收的毒物。并應用納洛酮及對癥治療和合并癥的治療。結果:50例患者中,除一例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搶救成功。結論:及早發現并就診,及時徹底洗胃,及早應用納洛酮注射液對救治成功率及預后關系極大。
鎮靜、催眠類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普遍性抑制作用,大劑量可直接抑制延髓呼吸中樞,導致呼吸衰竭;并可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損害毛細血管,使周圍血管擴張,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壓下降,導致休克。對全身神經肌肉組織具有抑制作用,使胃腸道和尿路平滑肌松弛,胃腸運動減弱。對心臟有負性肌力作用,使心肌收縮力減弱,心排血量下降。抑制體溫調節中樞,引起過低溫。本類藥物中毒后,可由于呼吸衰竭、休克及長時間昏迷引起的肺水腫、肺不張而導致嚴重后果。
本文就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對50例口服鎮靜、催眠藥物中毒患者的搶救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50例,男12例,女38例,25以下32例,25-35歲16例,35歲以上2例,其中服地西泮片36例,服阿普唑侖片14例,服藥量15-270片,就診時間:30分鐘內31例,30分鐘至2小時15例,4-6小時2例,超過6小時2例。
1.2臨床表現 輕度中毒者:神志清楚或呈嗜睡狀態,共濟失調,言語含糊,血壓、脈搏、呼吸、瞳孔均無明顯變化;中毒中毒者:意識模糊或呈淺昏迷,脈搏稍快,血壓偏低,呼吸稍淺慢;重度中毒者:呈昏迷狀態,脈搏增快,血壓下降,呼吸淺慢,四肢紫紺。瞳孔表現:輕中度中毒2-4mm,重度中毒小于2mm,對光反射消失。
1.3診斷 根據患者誤服或應用大量鎮靜、催眠藥物病史,結合臨床出現意識障礙、言語含糊、共濟失調、呼吸不規則、低血壓及惡心嘔吐等癥狀即可診斷。
2 治療
2.1 及時催吐、徹底洗胃,導瀉,清除胃腸內尚未吸收的毒物。
2.2納洛酮的應用:常用劑量一般為0.4-0.8mg靜注,病情重者予納洛酮1.2mg+10%葡萄糖500ml靜滴維持,促進意識恢復,縮短清醒時間,所有患者在10-30分鐘內清醒。納洛酮最大用量為2.4mg。
2.3 低血壓者 首先靜脈輸入5%葡萄糖鹽水或706代血漿、右旋糖酐40等。如血壓仍不升,應給予多巴胺、間羥胺等升壓藥物;維持收縮壓在90-100mmHg為宜。
2.4 對癥治療和合并癥的治療:通過洗胃后進行對癥支持治療和合并癥的治療,促進毒物的排泄。補液量視中毒程度而定,在液體中加入維生素C、ATP、肌苷等保護心、腦、腎功能,使用速尿注射液20-40mg靜注,以利毒物的排除。中重度中毒者除上述治療外,還應防治并發癥如呼衰、肺水腫、腦水腫、休克及心律失常等。給予吸氧,強心抗休克,保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等綜合治療。
3 結果
55例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搶救成功。
4 討論
4.1 口服鎮靜、催眠藥物中毒,一般服藥量大,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刂扑幬镂帐顷P鍵,如及早發現并就診,及時徹底洗胃,能減輕中毒的程度,對救治成功率及預后關系極大。
精神藥物是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影響精神活動的藥物。而精神病治療藥分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郁藥、抗躁狂藥和抗焦慮藥等幾大類??咕袼幬锸侵委熅癫⌒园Y狀的藥物,又稱神經阻滯劑或強安定劑、抗精神病藥物中毒往往與用藥劑量偏大有關,但也可發生于一般治療劑量時。其臨床表現:早期呈嗜睡狀態,表情淡漠、緘默少動或興奮不安、無力、眩暈、惡心、嘔吐、心悸、血壓輕度下降、尿潴留、共濟失調、震顫、肌張力增高等;有的可有急性錐體外系反應,如靜坐不能、動眼危象和角弓反張等。嚴重中毒時,呈昏迷狀態,腱反射消失、呼吸困難、體溫升高達40℃,大汗淋漓、脫水、血壓下降、周圍循環衰竭,有的可有癲癇發作,呼吸抑制,體溫降低、血壓持續下降、四肢遠端冰冷、皮膚蒼白或發紺、尿量減少,進一步可有腎衰、酸堿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心肌損害和肝功能損害而導致死亡。通過近幾年對多例中毒患者的搶救及護理,針對不同病人病情特征,對癥處理,加強對此類病人的護理,提出幾點急救原則及護理措施,以及應用抗精神藥物治療中如何做好護理。
1 急救原則
一旦發生應立即停藥,防止毒物繼續吸收,排毒解毒,對癥處理,維持生理功能,預防并發癥。
2 急救及護理措施
(1)應將病人安置在單間病室,設專人護理,加強基礎護理。立即停止服用抗精神病藥物,遵醫囑給予洗胃、吸附與導瀉。(2)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和意識障礙的程度,針對不同癥狀對癥處置,注意觀察藥物治療作用與不良反應。(3)遵醫囑給予利尿、解毒保肝藥物靜脈滴注,必然時給予留置導尿。(4)低血壓的處理:補液,糾正血容量不足,若血壓仍未回升,可給予升壓藥,禁用鹽酸腎上腺素。(5)中毒引起的高熱應用一般的解熱藥多不見效,應給予物理降溫,體溫在36℃以下時應注意保暖,使用熱水袋時防燙傷,保持床鋪干燥、平整和清潔,定時翻身,防褥瘡發生。(6)保持呼吸道通暢,做好口腔護理,隨時吸痰,間歇或持續吸氧,做好二便護理,預防并發癥。(7)意識不清病人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能量代謝平衡,給予鼻飼飲食,保證營養的攝入。昏迷病人給予抗感染治療,可用抗生素和腎上腺素以控制或預防感染。(8)若有興奮不安躁動者,必要時給予保護性約束,防止跌傷、墜床等意外發生。(9)因抗精神病藥物可降低大腦皮質抽搐閾值,故易發生癲癇大發作或持續癲癇發作,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現發作先兆,盡早采取防范措施,為防止癲癇大發作或持續癲癇發作造成骨折、窒息或舌咬傷。發作時首先保持呼吸道通暢,病人原處平臥,松解衣領和褲帶,迅速將牙墊或壓舌板放入口腔內上下臼齒之間,并用手托起下頜,在胸背部及腰部各置一薄枕,適度保護四肢關節,給氧,隨時吸痰。遵醫囑肌注或靜滴安定,密切觀察詳細記錄抽搐發作的頻度、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和間歇時間,注意脈搏、呼吸、血壓、瞳孔及意識的變化,保護肢體,防損傷,做好基礎護理,加強皮膚、口腔、二便護理,及時作特別護理記錄,落實各項安全護理、軀體生活護理。同時保護好靜脈通道,以利搶救,做好各種記錄,認真交接病情。(10)在中毒癥狀緩解后,仍需密切觀察48~72h,以防再次發生虛脫和昏迷,囑病人多臥床休息,避免過早下床,防止血壓下降發生虛脫。
3 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中的護理
抗精神藥物的副作用較多,且有些藥物的治療量與中毒量較接近,作為護士必須了解藥物的性能,中毒的臨床表現及應急處理的能力,堅持執行服藥制度,并做好心理護理工作。
3.1 認真執行服藥制度,確保治療效果 精神病人由于自知力缺失,不承認有病而拒絕服藥,或由于諸多原因對服藥持消極態度,出現拒藥、藏藥等行為。故服藥時應做好三查八對:三查,取藥時查、擺藥時查、放回藥時查;八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用法、時間、病人面貌。做好拒藥病人的說服解釋工作,服藥后認真檢查病人手、口、杯,防止病人藏藥,影響治療或發生意外,注意觀察病人服藥后的反應,如有不良反應,及時交班并報告醫生處理。
3.2 掌握藥物治療相關知識,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護士應掌握常用藥物的開始劑量、增加幅度、治療劑量、中毒劑量等有關知識;必須熟悉藥物的基本知識及其副作用的臨床表現和護理,認真觀察治療后的反應,及時處理各種不良反應,確保用藥安全。
3.3 加強藥物治療中的基礎護理
3.3.1 做好飲食護理 對興奮和抑郁病人,應督促進食,保證營養攝入。吞咽困難是常見的副反應,進食時要細嚼慢咽,必要時鼻飼或靜脈營養。
3.3.2 做好二便護理 便秘和尿潴留也是常見的副反應,應鼓勵病人多活動,多飲水,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蔬菜和水果,養成定期排便習慣,或給予緩瀉劑;尿潴留時,應采取各種方式,誘導病人主動排尿,必要時給予導尿,并做解釋以消除病人緊張不安的情緒。
3.3.3 做好皮膚護理 部分病人服藥后出現皮膚反應,如皮疹樣、蕁麻疹樣、濕疹樣病灶,皮色素沉著,多發于春末夏初季節,常見于皮膚暴露部位,應保持皮膚清潔,保持頭發、手、腳、面部的清潔,臥床病人應勤換內衣,床鋪平整,定時更換,嚴防褥瘡發生。
3.3.4 協助病人料理好個人衛生 惡性癥候群、錐體外系反應者,大多行動不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喪失,應協助病人料理好個人衛生,防止跌傷、墜床等意外發生。
廣西桂林靈川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廣西桂林 541299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血液灌流搶救重癥鎮靜催眠類藥物中毒療效,并探討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該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44例鎮靜催眠類藥物中毒的重癥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一般治療,治療組通過血液灌流技術進行搶救。結果 經過血液灌流治療后,患者的神智恢復清醒,體征消失,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72.2%,搶救成功率為95.5%;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45.5%,搶救成功率為81.8%,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血液灌流搶救重癥鎮靜催眠類藥物中毒具有較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關鍵詞 血液灌流;重癥鎮靜催眠類藥物;藥物中毒
[中圖分類號] R595.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3(b)-0036-03
[作者簡介] 蔣玉明(1973.11-),女,廣西桂林人,學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急診急救。
藥物中毒是一種臨床癥狀表現比較嚴重的臨床急癥,若患者的不到有效的及時治療,很可能導致不良后果的出現,廣大醫務人員必須對此提起高度的重視。早期血液灌流是搶救重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主要原理是將患者的血液引出體外,然后經過灌流器,和固態的吸附劑向接觸,將體內的外源性和內源性毒物吸附清除,再將干凈的血液重新輸入患者體內,實現凈化血液的目的[1-4]。該研究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間該院收治的2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自應用血液灌流以來,在搶救重癥催眠類藥物中毒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鎮靜催眠類藥物中毒的重癥患者4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衛生部門職業性中毒診斷標準和處理原則。44例重癥患者中,男性有21例,女性有23例,年齡在21~74歲,平均年齡是37歲。所有患者的臨床變現為淺-深度昏迷,其中11例呼吸循環衰竭,6例急性水腫,6例痙攣性抽搐。其中苯二氮卓類藥物中毒的患者25例,巴比妥類藥物中毒的11例,其他8例。進行隨機分組,每組22例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4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一般治療,主要是在患者治療前,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治療,例如休克者擴容抗休克治療,呼吸衰竭者采用輸氧或通氣機治療。治療組采用血液灌注搶救,血液灌流是在重癥患者急診入院1 h左右,給予床旁血液灌流,血液灌流器是廊坊愛爾血液凈化器材生產廠生產的一次性使用炭腎,這種產品采用血液灌流級的活性炭和吸附樹脂作為吸附劑,包裹材料主要應用聚乙烯TM-6。經股靜脈置雙腔管或股靜脈和肘靜脈直穿建立血灌通路,采用全身肝素化的方法,首劑1~2 mg/kg,然后0.5 h追加一次5~10 mg肝素。灌流初期血流量要控制在100 mL/min,然后逐漸增加至150~200 mL/min, 每次持續灌流時間不能超過2 h, 結束后如病人有出血傾向或穿刺部位出血、血尿給予等量魚精蛋白中和,嚴重者給予立止血1支靜脈推注。醫務人員應結合患者的意識狀態,確定血液灌流的次數。該組患者中,有40例患者灌流1次,4例患者灌流2次,每次間隔時間為12~24 h。
1.3觀察內容
所有患者入院后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并進行急診化驗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等指標?;颊咴谂R床癥狀完全消失前,再次復查血常規、尿常規等,并觀察患者的出汗、血尿、嘔吐等現場是否得到改善。
1.4療效判定
治愈:神智清醒,體征、癥狀消失,沒有后遺癥;有效:神智較清晰,體征、癥狀基本消失,遺留不同程度的后遺癥;無效:死亡??傆行蕿榛颊咧斡膸茁省尵瘸晒β蕿橹斡陀行У谋壤?/p>
1.5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對為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
2結果
治療組經過血液灌注后,22例重癥鎮靜催眠類藥物中毒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22例患者經過血液灌流后,其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均有明顯差異,神志不清的患者從原有的22例減少到3例,出汗的患者從原有的13例,減少到4例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44例重癥藥物中毒患者,分組治療情況如表2所示。
治療組,經過血液灌流治療,有16例治愈,神智很快恢復清醒,體征得到改善;5例有效,患者為多臟器功能損害合并中毒性肝炎治療好轉出院;無效1例,是65歲的老年女性合并肺水腫、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經人工呼吸機治療搶救無效死亡。其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2%,搶救成功率為95.5%,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45.5%,搶救成功率為81.8%,與治療組比較,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現階段,很多藥物中沒有療效非常好的解毒劑,而且血漿蛋白在藥物中的結合率普遍較高[5]。在該研究中,治療組的重癥藥物中毒患者,經過血液灌流治療,神智很快恢復清醒,體征得到改善,21例得到成功搶救,搶救成功率為95.5%。從臨床資料顯示來看,一般治療的方法有洗胃和補液,在治療中將毒物排出,這種治療方法療程慢,患者長時間處于昏迷狀態會導致肺部出現感染,并引發一些并發癥。血流灌注主要是通過藥物的吸附作用,將血液中的有毒物質吸附出來,使血液得到凈化,該方法能夠將血液中的有害物質直接吸附出來,使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降低,從而起到治療的效果。根據相關報道[6],在搶救重癥鎮靜催眠性中毒患者時,要爭取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的癥狀,常規的搶救方法在短時間的搶救成功率較低,而應用血流灌注能在短時間內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提高搶救成功率。血液灌流能夠較好的吸取血液中的有毒物質,并在短時間內降低血液中有毒物質的濃度,從而起到治療的效果。尤其是對呼吸循環系統的阻礙,能夠有效搶救成功率提高,縮短住院時間,并降低住院費用。臨床上,血液灌流應盡快實施在中毒藥物中毒昏迷的患者上。常規的藥物中毒,只需進行1次血液灌流,若是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可以進行2~3次的血液灌流。如果患者的血液中的有毒物質濃度較高,那么在第1次血液灌流后,無法將有毒物質全部吸附出體外,還會通過內臟器官或腸道危害患者的身體,再次出現中毒現象。在該次研究中,有部分患者需要進行2次血液灌流,意識才完全清醒。進行血液灌流的時間要合理,一般不要超過3 h,時間太長對治療沒有益處。在血液灌流中,在體外循環的血量應控制在200 mL,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對機體血容量造成較大波動[7-8]。
但在這個過程中,醫務人員需要了解藥物中毒會導致急性肺水腫等癥狀,其他器官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所以醫務人員遇到這種情況要先給予肺水腫患者氧氣吸入,速尿,若患者已經出現低血壓或是休克,需在有效的擴容后,進行阿拉明升壓,并在血液灌流30 min之后,對血流量進行調節,由小至大循序漸進,從而防止出現低血壓狀態。血液灌流只能清除毒物本身,無法改善和治療毒物造成的病理、生理反應,血液灌流與解毒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所以在采用血流灌流治療時,也不能忽視解毒藥物的作用。血液灌流治療時,肝素的用量應比血液透析時大,全面監測凝化酶時間,準確的指導肝素用量,避免出現凝血和出血現象[9-12]。
與其他方法相比,對于重癥鎮靜催眠類藥物中毒患者的搶救,血液灌流具有顯著的優勢。這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搶救藥物中毒患者時,能夠快速的降低患者血液中的藥物濃度,減輕不良癥狀,所以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手段。
參考文獻
[1]Ghannoum M, Bouchard J, Nolin T D, et al. Hemoperf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oisoning: Technology, Determinants of Poison Clearance,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J].Semiars in Dialysis , 2014, 27(4): 350-361.
[2]Choi H J, Kim G T, Choi I K. Can hyperbaric-oxygen therapy improve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at the early stage of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J]. Resuscitation, 2014, 85:S112.
[3]王瑞烈, 彭月航, 黃發貴, 等. 早期血液灌流對急性重癥毒蕈中毒的療效分析[J]. 北方藥學, 2014, 11(7): 130-131.
[4]蔣桂華, 于凱江, 劉文華. 早期多次血液灌流對百草枯中毒患者預后的影響[J]. 中華危急病急救醫學, 2014, 26(6): 440-441.
[5]韓月菊,戴連途,崔建紅.血液灌流搶救重癥藥物中毒療效觀察[J].黑龍江醫學,2013(4):132-133.
[6]劉敏,祁健,王錫玲,等.血液灌流搶救重癥藥物中毒34例療效觀察[J].農墾醫學,2012(4):109-110.
[7]潘杰鋒,方劍俊.早期血液灌流搶救重癥鎮靜催眠類藥物中毒療效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2(7):163-164.
[8]葉有嫦, 邱倩玲, 羅銀秋. 護理干預在院前緊急血液灌流低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9): 96-97.
[9]董文霞,彭俊瓊,俞婭芬,等.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慢性心腎綜合征維持性透析患者頑固性低血壓的臨床療效[J].實用臨床醫藥,2014, 18(11): 79-81.
[10]郭秀玲,黃玉環,王斐.血液灌流搶救重癥藥物中毒56例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7):12-13.
[11]龐飛,周玉寶.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搶救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2(11):194-195.
【關鍵詞】 血液灌流;急性中、重度藥物中毒;護理
很多急性中、重度藥物中毒常因無特效的解毒劑而導致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近幾年我科在內科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程中對患者的監護和護理,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方法治療搶救急性中、重度藥物中毒患者,并注重在灌流過。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于我科進行血液灌流治療的急性藥物中毒患者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齡16~73歲,平均48.8歲。中毒藥物包括氯氮平中毒2例;鼠藥中毒2例,百草枯中毒3例,魚膽4例。全部患者均經口服吸收致中毒。根據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并參照各種藥物中毒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首先按內科綜合治療方法進行搶救,包括洗胃、導瀉、靜脈輸液、利尿、本組患者由中毒至開始行血液灌流治療時間為2~12 h,平均8 h。
1.3 材料 廊坊市愛爾血液凈化器材廠生產的一次性使用樹脂灌注器1~2個,血管通路的建立選擇頸內靜脈作深靜脈置管。
2 結果
11例患者中,死亡4例(鼠藥中毒1例,死于凝血功能障礙,百草枯中毒3例,死于呼吸衰竭);治愈7例。
3 護理體會
3.1 血液灌流制 血液灌流方法是把中毒患者血液從動脈通過血泵引入裝有特殊吸附劑的灌流器中,通過吸附作用,清除血液中毒物,然后將凈化后的血液從靜脈輸回患者體內,達到血液凈化的目的[1]。
3.2 術前準備 在HP前后檢查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細胞 在HP過程中,由于吸附樹脂和包膜材料的影響,會引起血小板和白細胞下降,尤其是在灌流開始后的0.5~1 h血小板的下降最明顯,甚至可達到40%~50%,所以在HP開始前后各采集靜脈血做血常規檢查,以便對比HP前后血小板和白細胞下降的程度。對下降嚴重者根據醫囑及時進行救治。
3.3 操作過程 用1∶20的肝素0.9%氯化鈉注射液1 500 ml沖洗灌流器,使炭顆粒吸水膨脹,對灌注器進行充分的肝素化,同時輕輕拍打、轉動以排凈空氣和清除游離的炭粒,以防止空氣及吸附劑顆粒脫落引起栓塞。由于炭腎中活性炭吸附葡萄糖易出現低血糖,在HP開始用50%葡萄糖溶液60 ml靜脈推注,以減少灌流時血糖水平的下降[2]。患者于灌流前給予地塞米松10 mg可防止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炭腎過敏反應及各種雜質所致的發熱反應,同時給予肝素1~2 mg/kg以達到全身肝素化??偣嗔鲿r間為1.5~2.0 h,灌流過程中每半小時補充肝素0.1~0.2 mg/kg。灌流時間應以1.5~2.0 h為最佳,因經灌流2 h后吸附劑已接近飽和,血漿清除率顯著下降,被吸附的物質開始解吸,所以灌流時間不宜過長,如病情需要,可更換炭腎[3]。
3.4 術中觀察及常規護理 灌流過程中,應密切注意保持管道通暢,躁動患者應固定好手腳,避免穿刺針移位和脫出。每5~10 min測量血壓1次,注意有無低血壓、發熱、寒戰、皮膚淤點、淤斑等,及時發現并予以處理。血泵的流速開始定為50 ml/min,10 min后逐漸調至150~200 ml/min。進行血液灌流的過程中應嚴密的監測管道及灌流器的壓力和顏色的變化。
3.5 血液灌流并發癥及處理 ①低血壓:隨時動態監測患者的血壓變化 由于在血液灌流時有一部分血液會在體外循環,導致患者體內血容量減少而發生低血壓,所以在HP開始時血流量應從50 ml/min逐漸加速,以避免一開始行HP時即發生低血壓,另外在HP過程中隨時動態監測患者的血壓,發現低血壓時及時報告醫生,減慢血流量,遵醫囑及時準確的補充血容量,必要時在靜脈端使用多巴胺等升壓藥。在HP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脈搏、呼吸、血壓變化并做好相關記錄。在本組病例中4例發生過血壓降低,經補充血容量、使用多巴胺后血壓得以維持在正常范圍后完成HP,其余7例無低血壓的發生;②出血或出血傾向:包括消化道出血、皮膚淤點、淤斑、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腫形成等。出血主要與灌流過程中應用肝素抗凝有關,另外由于HP可吸附一定量的血小板,使血液中短時間內血小板減少,導致患者有出血傾向。洗胃可能導致胃黏膜損傷,加之患者有出血傾向,可導致消化道出血。因此在血液灌流治療中及治療后必須嚴密觀察患者出血情況,動態監測出凝血時間、血小板變化,必要時輸血或血小板并給予對癥支持治療。在本組病例中有1例由于血小板少,凝血時間延長,經輸注血小板及血漿后完成HP;③過敏:患者出現寒戰、發熱、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提示因吸附劑生物相容性差而過敏,可靜脈推注地塞米松5~10 mg,并給予吸氧,一般不需中斷灌流[4];④凝血:在HP過程中如果發生凝血將嚴重影響HP的效果,甚至被迫中止HP。通常發生凝血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①肝素用量不足,因為灌注器也能吸附走部分肝素鈉,所以在進行HP時肝素鈉的用量比一般的血液透析用量要多一些;②血流量較低,為了血液內的藥物被充分的吸附,在進行HP時血流量不能太快,但血流量慢又容易造成凝血;③環境溫度低,特別是冬天。為了預防凝血的發生,在HP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血流量、動脈壓、靜脈壓的變化,如動脈壓增高,提示灌注器內阻力增加,可能有凝血的可能,應及時追加肝素量。靜脈壓力降低,有血流量不足和灌注器內凝血的可能,應及時檢查穿刺部位的穿刺針,調整穿刺針的角度,必要時重新選擇穿刺血管以保證血流量。
4 討論
急性藥中毒是一種危及患者生命的急危重癥病例,死亡率更高,對此類患者在內科綜合搶救的基礎上及時進行血液灌流(HP),在血液灌流前積極配合醫生建立血管通路、對血液灌注器進行充分的沖洗及肝素化、灌流過程中預防栓塞、正確掌握肝素鈉的用量、處理低血壓、凝血等并發癥是保證HP順利進行、達到HP治療的關鍵。所以在血液灌流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加強監測、嚴密觀察、防止并發癥等,以確保血液灌流得以順利進行,同時可以縮短住院日期,提高治愈率。
參 考 文 獻
[1] 孫曉莉,魏仲航,馬丕勇.血液灌流搶救重度氟乙酰胺中毒.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02,15(4):220.
[2] 董素蓮.血液灌流串聯透析救治有機磷中毒的護理87例.實用護理雜志,2002,18(6):20.
苯二氮卓類藥物在臨床上常用于鎮靜、催眠和抗焦慮。大劑量服用可導致中樞抑制、深度昏迷和呼吸抑制。如不及時搶救,則可導致嚴重后遺癥甚至死亡。對重癥安定中毒患者的搶救,目前已廣泛應用其特殊解毒藥氟馬西尼治療。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急診室對收治的32名苯二氮卓類藥物中毒的患者,采用彈丸式注射法氟馬西尼進行治療和護理,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將護理經驗總結如下:
1.苯二氮卓類藥物中毒機制與臨床表現
近年研究苯二氮卓類的中樞神經抑制作用,認為該類藥的作用與增強r-氨基丁酸(GABA)能神經的功能有關,考慮在神經突觸后膜表現有由苯二氮卓受體,GABA受體,氯離子通道組成的大分子復合物,苯二氮卓類與苯而氮卓受體結合后,可加強GABA與GABA受體結合的親和力,使于GABA受體偶聯的氯離子通道開放而增強GABA對突觸后的抑制功能。
本類藥物主要作用于邊緣系統(尤其是杏仁核),其次是間腦,而對于網狀結構作用不大。上述部位,特別是杏仁核,與人的情緒、記憶密切相關。大劑量時能抑制中樞神經及心血管系統。一次誤服大量或長期內服較大劑量,可引起毒性反應。中毒表現為嗜睡、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共濟失調、發音含糊不清、步態不穩、眼球震顫、共濟失調、明顯的呼吸抑制。
2.護理要點
2.1彈丸式注射氟馬西尼的方法
彈丸式注射就是短時間內給一個集中的注射量,以快速達到藥物濃度。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效果下降了,又需要重新給一個較大的負荷量,就又是一個彈丸注射。
氟馬西尼是一種苯二氮卓類受體拮抗劑,它通過競爭性抑制苯二氮卓類與其受體反應從而特異性阻斷其中樞神經作用。氟馬西尼常用于逆轉苯二氮卓類藥物所致的中樞鎮靜作用??勺鳛楸蕉款愃幬锼幬镞^量時中樞作用的特效逆轉劑,也可用于鑒別診斷苯二氮卓類、其他藥物或腦損傷所致的不明原因的昏迷。
作為苯二氮卓類藥物藥物過量時中樞作用的特效逆轉劑:推薦的首次靜脈注射劑量為0.3毫克。如果在60秒內未達到所需的清醒程度,可重復使用直至患者清醒或達總量2毫克。如果再度出現昏睡,可以每小時靜脈滴注0.1-0.4毫克藥物,滴注的速度應根據所要求的清醒程度進行個體調整。在重癥監護情況下,對大劑量和/或長時間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的病人只要緩慢給藥并根據個體情況調整劑量并不會引起戒斷癥狀。如果出現意外的過度興奮體征,可靜脈注射5毫克安定或5毫克咪達唑侖并根據患者的反應小心調整用量。
氟馬西尼用于鑒別診斷苯二氮卓類、其他藥物或腦損傷所致的不明原因的昏迷:如果重復使用氟馬西尼后,清醒程度及呼吸功能尚未顯著改善,必須考慮到苯二氮卓類藥物以外的其他原因。
2.2一般護理
在用藥過程當中應密切監護患者的體溫、心率、心律、呼吸、血壓、氧飽和度,隨時評估患者的意識障礙水平。入急診室后迅速給予建立淺靜脈留置針,根據醫囑及時輸入催醒、利尿、減輕腦水腫等藥物,保證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有效循環,嚴密監測患者的24小時出入量。
2.3呼吸道護理
患者大量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后迅速吸收,抑制呼吸中樞,所以呼吸道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昏迷的患者應始終保持頭偏向一側。護士嚴密觀察患者的神智改變及嘔吐情況,及時清除患者口鼻腔的分泌物和嘔吐物,避免誤吸。如因嘔吐發生誤吸及氧飽和度下降的情況,應立即清除嘔吐物,口鼻腔吸痰,并給予儲氧面罩吸氧直至氧飽和度恢復正常,必要時可以給予機械通氣,并做好氣道護理。
2.4昏迷的護理
Q1H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瞳孔對光反射及大小。用格拉斯哥昏迷評分表或歐洲腦卒中評分標準評估意識水平。保持床單元整潔,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對于煩躁的患者,給予床欄保護,并可以給予四肢保護性約束。妥善固定各種管道,定期觀察有無異常情況。
2.5心理護理
在患者治療護理期間,應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以取得理解與支持。在積極治療藥物過量的同時,我們要盡量動員患家屬和朋友,盡量給患者更多的關愛,恢復其較好的身心狀態。
【關鍵詞】 血液灌流; 急性重度; 藥物中毒; 急診床邊
doi:10.14033/ki.cfmr.2017.7.0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7-0118-02
藥物中毒是中毒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大多數藥物會抑制丘腦、大腦皮層和腦干網狀結構,降低患者的血壓和心率,致使患者嚴重昏迷,誘發患者呼吸衰竭和循環衰竭,甚至喪失生命[1]。以往臨床上常常采用內科治療來對急性中毒藥物中毒患者進行醫治,但該治療方案往往效果不佳,為探討治療急性中毒藥物中毒患者的更有效方案,選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急診收治的急性中毒藥物中毒患者90例進行研究,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急診收治的急性藥物中毒患者90例,9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27例,年齡19~77歲,平均(45.20±4.5)歲;中毒類型:苯妥英鈉中毒患者12例,巴比妥類中毒患者15例,利福平中毒患者8例,氯丙嗪中毒患者
10例;中毒程度:輕度昏迷患者14例,中度昏迷患者16例,重度昏迷患者15例。觀察組患者男20例,女25例,年齡18~76歲,平均(44.35±4.6)歲;中毒類型:苯妥英鈉中毒患者11例,巴比妥類中毒患者17例,利福平中毒患者13例,氯丙嗪中毒患者4例;中毒程度:輕度昏迷患者16例,中度昏迷患者17例,重度昏迷患者12例。兩組患者病癥、性別、年齡等因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內科治療,即實施內科常規治療藥物中毒的搶救措施,包括呼吸搶救(選用美國偉康公司生產的BiPAP呼吸機進行呼吸搶救,將通氣模式設置成S/T模式,氧流量為4~8 L/min,頻率為14次/min,呼氣壓在4~8 cm H2O,吸氣壓在8~14 cm H2O,取患者半臥位)、補液(先對患者進行擴容,然后調節酸堿平衡和電解質;擴容時秉持著先晶體后膠體的原則)等[2]。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血液灌流治療,即將0.9%的氯化鈉配置成3000 ml的肝素生理鹽水,沖洗灌流器,將灌流器與靜脈端管路連接,然后固定于血泵上。保持血流量在200 ml/min,連續治療2 h[3~5]。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昏迷時間,同時比較兩組的治愈率和死亡率,并觀察是否有并發癥出現。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4.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昏迷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和昏迷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3.33%)顯著優于對照組(7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一些脂溶性較高的藥物(如氯丙嗪、苯妥英鈉、巴比妥等)與蛋白質緊密結合,是臨床上較難治愈的中毒藥物[6]。有研究@示,血液灌流可以顯著提高急性藥物中毒患者的成功率,顯著縮短膽堿酯酶的活性恢復時間[7-9]。另有研究證明,重度藥物中毒患者應用血液灌流治療的臨床治愈率可高達90%[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3.33%)顯著優于對照組(7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急診采取床邊血液灌流是臨床上治療急性中毒藥物中毒的一種理想治療方案,該方案可以顯著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和昏迷時間,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是現臨床治療急性中毒藥物中毒的首選方案,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鄭清圈,李衛芝,舒寶瑞,等.急性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早期血液灌流治療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3(13):28-30.
[2] Hu S L,Wang D,Jiang H,et al.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sustained low-efficiency hemodialysis plus hemoperfusion and continuous hemofiltration plus hemoperfusion for acute sever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J].Artificial Organs, 2014,2(2):43-45.
[3]陶少宇,李宛霞,齊協飛.低分子肝素聯合床旁持續血液濾過對高脂血癥性胰腺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急救醫學,2012,16(33):11-15.
[4]宋雪霞,王英.血液灌流聯合連續性血液凈化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2,9(27):13-16.
[5]賴登攀,任曉華,姚菊平,等.血液灌流對口服泰諾中毒患者血清中主要藥物成分的清除效果[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2,24(22):10-14.
[6]高峰,李曉輝,原文進,等.血液灌流床旁搶救急性藥物及毒物中毒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1,12(10):19-23.
[7] Dhillon O S,Narayan H K,Quinn P A,et al.Interleukin 33 and ST2 in 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Comparison with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Risk Scoring and NT-proBNP[J].The American heart journal,2011,6(6):2-23.
[8] Vidal S,Richebe P,Barandon L.Evaluation of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ogenic shock in conjunction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after cardiac surgery[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2010,3(3):333-349.
[9] Knaak J B,Dary C C,Power F,et al.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at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edictiv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QSARs and PBPK/PD models for human risk assessment [J].Critical reviews in toxicology,2004,2(2):10-14.
【關鍵詞】血液灌流;護理
1 臨床資料:1995年~2013年7月,我院采用一次性灌流器(珠海健帆公司生產)治療藥物中毒取得滿意療效。其中急性藥物中毒418例,年齡18~56歲,有機磷中毒380例,滅鼠劑中毒5例,安眠藥7例,雷米封2例,抗癲癇藥3例,酒精中毒4例,除草劑中毒8例,蘑菇中毒9例,服藥距灌流時間4~48h,其他均為內科常規治療,但其中有4例因除草劑毒物過深效果不佳。
2 灌流前準備
2.1藥品準備 5%葡萄糖500ml(選用)內含肝素10~15mg/500ml的生理鹽水2500ml,含肝素100mg的生理鹽水500ml,不含肝素的生理鹽水500ml。
樹脂灌流器選擇:HA≥230面積型號效果理想。
2.2帶加濕裝置的灌流器 如果沒有該設備,在灌流過程中對灌流器要進行保溫。
2.3 預充方法 正確執行SOP標準操作,如果透析濾過,聯合灌流治療時,將濾器和灌流器要分別單獨預沖,組合治療時,灌流器要串聯在濾器前。
3 預沖觀察
3.1 使用本品前要嚴格預沖,預沖后要立即使用。
3.2 5%葡萄糖500ml僅做為選用的灌流器沖洗液,當體質較弱營養較差或具有低血糖時,應采用葡萄糖進行預沖灌流液,以防不良反應發生。
3.3高濃度的肝素鹽水為偏酸性,人體血液PH值在7.35~7.4之間。故應在高濃度生理鹽水預沖后,用一瓶不含肝素的生理鹽水沖凈體外循環系統的肝素,再引血上機。
3.4 預沖時要密切觀察流出液體有無顆粒、渾濁或懸浮物等異常情況,如果出現此類現象應停止使用,觀察罐體破損或灌流器不密封現象,不可使用,進行排氣時,禁止金屬等硬物敲打罐體,以防破壞罐體。
4 臨床觀察及護理:
4.1 寒戰、高熱癥狀 此種現象出現在灌流開始1h內發生。多與低血容量、環境溫度過低有關,還與吸附劑生物相容性差有關。本組在治療中有3例發生此現象,最高體溫達38.5℃,給予地塞米松10mg靜注,嚴重者給予氧氣吸入,甲強龍12.5mg靜注,癥狀緩解后繼續灌流,癥狀嚴重者可中止灌流。
4.2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尤其是低血壓的發生是最嚴重的一種,因灌流初期血容量減少會引起血壓下降,所以在此期間,密切觀察血壓的變化,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有38例患者在血壓灌流治療開始前有不同程度的血壓下降。預防中改變預沖方法,如危重病人(需要5%葡萄糖)預沖灌流液或代血漿,新鮮血漿或白蛋白液,從而降低體外循環對血壓的影響。
4.3出血傾向 因灌流器中可吸附一些凝血因子,加上抗凝劑的使用,使病人出現出血傾向。本組病例中3例血液灌流開始后,出現牙齦出血。給予減少肝素,急查血常規,灌流結束后癥狀消失。
4.4 灌流器內凝血發生,原因是肝素用量不當,血管通路不良,血流量不足,預沖法不正確,一般血流速率在100ml/min。以下凝血:環境溫度過低,治療中密切觀察動脈壓是否升高,調節肝素量,給予肝素預處理是發生凝灌發生的主要因素。本組有5例發生凝灌現象??偨Y經驗,改變治療方式,追加肝素量,測定體外凝血時間后此類現象未發生。采用加溫裝置一次性灌流機應用效果良好。
關鍵詞:CRRT;血液灌流(HP);中毒;護理
CRRT聯合血液灌流是治療某些急性中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血液通過透析器及灌流器的過程中,通過樹脂特異性吸附作用直接清楚體內毒素及藥物,并糾正毒物引起的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挽救患者生命,縮短住院時間,意識轉清快。
我院自2010年6月~2013年1月收治15例急性重癥有機磷中毒,引用此技術,挽救了14例患者的生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方法
1.1 常規治療方法,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規洗胃、導瀉、利尿、補液、解毒藥的應用及對癥治療,呼吸機輔助呼吸4例等內科綜合搶救。
1.2操作方法 血管通路選用股靜脈插管,麗珠HA-230血液灌流器,貝朗CRRT機,N69透析器,先用5%的葡萄糖500ml沖洗灌流器,再用1000ml肝素鹽水(每500ml加2500U肝素)沖洗,速度為100ml/min,沖洗時需要用手輕拍及轉動灌流器,清除脫落的微粒,同時排除氣泡,再用500ml生理鹽水(500ml加入12500U肝素)沖洗200ml,連接至透析器的前端,進行密閉式沖洗,沖洗時間不得少于20min。置換液按Prot配方自制,以前稀釋方式輸入,3000ml/h的速度。抗凝方法采用依諾肝素抗凝,治療模式與時間采用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模式,血流量為150~180ml/min。先做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2h后,灌流器吸附能力達到飽和后回血取下灌流器,再繼續透析1~2h。
2 護理
2.1患者準備,患者平臥與床上,昏迷者固定四肢,防止躁動?;颊吲c家屬均有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因此要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宣教工作。治療前向患者及家屬耐心講解相關知識及綜合治療的效果,介紹血液灌流聯合CRRT治療方法的優越性及可行性,減輕患者的恐懼和顧慮,取得患者的配合和信任,使其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2血管通路 盡早建立血管通路,血液管路通暢是保證灌流順利進行的前提,因此在治療中固定好股靜脈導管,防止管道受壓、扭曲、折疊、脫落。保證足夠的血流量,護理上要及時發現和處理血流量不足的情況。
2.3 全身肝素化,中毒患者一般都處于凝狀態,肝素用量一般比普通透析要高,首次劑量按照1.0~2.0mg/kg,靜脈給肝素10min后才開始灌流。
2.4嚴密觀察,治療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神志變化、瞳孔反應等,保持呼吸道通暢,隨著血液灌流的作用,藥物逐漸被灌流器吸附,1~1.5h后患者逐漸出現躁動、不安,需要床檔加以保護,防止墜床,四肢可以用約束帶加以約束,以防導管脫落[2]。注意觀察血流量及靜脈壓,跨膜壓等個參數的變化,若持續的靜脈壓或跨膜壓高報警,可能是靜脈回流受阻或是靜脈管路及透析器凝血,查明原因,必要時更換透析器及灌流器繼續透析。灌流器及透析器易發生凝血的原因是①灌流器及全身肝素化用量不足。②血流量不足。③溫度太低。
2.5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2.5.1低血壓 有1例患者出現了低血壓,煩躁不安,四肢冰涼,若出現低血壓,減慢血流量,去枕平臥位,使用升壓藥,更據醫囑補液,輸注高滲葡萄糖等。
2.5.2仔細觀察,觀察股靜脈置管處有無滲血,皮下有無出血等表現。如有及時通知醫生并作相應的處理。
2.6治療后的護理 ,結束治療時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回血,防止發生空氣栓塞。做好深靜脈導管的護理,并妥善固定,記錄超濾量,檢測生命體征并做好記錄,觀察患者有無不良反應。做好患者與家屬的宣教工作,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班工作,并記錄。
3結果
通過15例,治愈14例(93%),死亡1例(6%),治愈的14例行血液灌流1~3次后意識恢復,神志清楚,隨診生存狀態良好,無后遺癥出現。1例重癥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中毒后12h才被發現送至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4結論
血液灌流能清楚脂溶性的藥物和毒物,已廣泛應用與臨床的急性毒物中毒的搶救治療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它只能清除毒物,而不能糾正中毒引起的水電解質及酸堿紊亂,合并急性腎功衰,心衰,等危重患者的搶救,而CRRRT治療能解決其問題,將CRRT聯合HP應用與治療急性中毒患者,效果相當明顯,它快速、有效、直接清除毒物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關鍵詞】納洛酮;抗精神病藥中毒
文章編號:1009-5519(2007)03-0361-02
中圖分類號:R5
文獻標識碼:B
近年來臨床納洛酮對急性酒精中毒及鎮靜催眠藥物中毒有催醒作用[1]。我們將納洛酮用于治療抗精神病藥物中毒病人,現報道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納洛酮組為2003~2005年抗精神病藥物急性中毒38例,其中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齡(30.6±8.3)歲;輕度中毒9例,中度中毒21例,重度中毒8例;服氯丙嗪14例,氯氮平18例,其他6例;服藥至就診時間平均2.4小時。美解眠組為既往使用美解眠治療的同類中毒病人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齡(31.1± 9.7)歲;輕度中毒8例,中度23例,重度9例;服氯丙嗪16例,氯氮平16例,其他8例;服藥至就診時間平均2.5小時。兩組以上各項差異均無顯著性(均P>0.05)。
1.2方法:兩組病人均常規進行洗胃、導瀉、保肝、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等支持治療。中、重度中毒病人酌情給予降低顱內壓、利尿、抗感染等治療。有震顫麻痹或急性肌張力障礙者肌注海俄辛,有癲癇發作者給予抗癲癇等對癥處理。
納洛酮組根據病情給予納洛酮0.8~1.2 mg靜脈注射,以后每隔1~2小時靜脈注射1次,或按0.01~0.04 mg/kg持續靜脈滴注,直到清醒;美解眠組給予美解眠20 mg 靜脈滴注。
2結果(見表1)
納洛酮組搶救急性抗精神藥物中毒38例全部成功;美解眠組3例死于呼吸循環衰竭。納洛酮組催醒時間明顯短于美解眠組。納洛酮組有6例出現心率加快或肌肉顫動,通過減慢給藥速度即可緩解,未見興奮躁動、癲癇發作等嚴重不良反應。美解眠組有8例出現心率失常、血壓升高、躁動等不良反應,其中2例出現癲癇樣發作。
3討論
納洛酮是羥二氯嗎啡酮6衍生物,系阿片受體特異拮抗劑[2],能迅速通過血腦屏障,競爭性地阻止并取代應激狀態下機體釋放的大量阿片受體結合,從而發揮強有力的催醒作用,解除藥物對呼吸的抑制,促進自主呼吸恢復。納洛酮還抑制自由基生成,保護細胞膜的穩定性,拮抗炎性介質的生成,減輕肺水腫。興奮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增強兒茶酚胺效應,提高動脈血壓,發揮抗休克作用,增加搶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