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剛正不阿的歷史人物

剛正不阿的歷史人物

時間:2023-05-30 10:29: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剛正不阿的歷史人物,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一、形象思維在歷史教學中的價值

所謂的形象思維,主要是指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對事物表象進行取舍時形成的,是用直觀形象的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這一概念總是和感受、體驗聯系在一起。形象思維具有直觀性、具體性、情感性和生動性等基本特征。在歷史教學中,形象思維是指通過教學手段的恰當運用以達到更生動、更形象、更深刻地再現歷史的效果。由于形象思維是在感性認識基礎上的進一步概括和提高,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往往可以借助形象思維來表達歷史的深刻內涵,使學生對歷史的理解更生動、更形象、更深刻。

歷史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形象思維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推動初中歷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具體要做的就是要通過形象思維,用生動的史實、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刻畫歷史,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由此而使教學內容更便于學生理解。

二、如何運用形象思維讓歷史變“活”

由于歷史的過去性和不可逆性,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只是文字記載的高度濃縮了的歷史教科書,而不是歷史本身,因此教師必須想辦法使歷史變“活”。

1.豐富史料,刻畫歷史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史實就是課堂上下鍋的“米”。歷史教師只有掌握廣博而翔實的史料,才有可能在教學中旁征博引,刻畫歷史,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提供形象有趣的歷史素材。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敘事生動的史學著作不勝枚舉。例如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就可以運用自己豐富的歷史知識,通過提出一個個有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華夏祖先是誰?關公為什么受人歡迎?張衡為什么能知道千里之外發生了地震?絲綢之路是指從哪里到哪里?在講關于唐太宗善于納諫之歷史時,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補充《資治通鑒》中的一段史實,通過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對話,再現當時的歷史情境,體現出魏征的忠厚剛直,長孫皇后的聰穎賢惠,唐太宗的明睿通達,使學生更能理解“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

2.提高語言表達藝術水平,生動描繪歷史

在多年的歷史教學中,筆者發現有的學生對一些理論、時間、地點和數字背得滾瓜爛熟,但一考完試沒過多久便忘得干干凈凈,而他們對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一些富于感彩的語言以及教師的某個動作卻長存于記憶之中。語言是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傳授知識的工具,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同時語言還是一門藝術。初中生的知識面不太寬,詞匯量有限,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強,教師要豐富自己的詞匯,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水平,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發展。例如在講先秦歷史時,就盡量避免采用大段的古文史料,可以將其翻譯成比較直白的現代文。

歷史教師的語言除了要具有邏輯性、嚴謹性、準確性和系統性之外,還要注意語音的高低、節奏的快慢、音色的和諧和情感。例如在講司馬遷與《史記》時,教師可以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來讓學生欣賞《史記》,還可以通過司馬遷個人充滿傳奇的一生,展現其剛正不阿、秉筆直書的精神。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的進度把《史記》中一些歷史人物的特征、歷史事件的場面等展現出來。例如項羽的拔山蓋世,劉邦的豁達大度,荊軻的慷慨激昂,李廣的膽略過人,以及巨鹿之戰的壯烈,垓下之圍的悲涼,鴻門宴的扣人心弦等,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感受到當年馬鳴風蕭蕭的古戰場和一個個有血有肉、生動飽滿的歷史人物形象。

總之,作為一名歷史教師,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和語言藝術水平,將波瀾壯闊、絢麗多彩的歷史生動形象地展現于課堂,讓歷史教學“活”起來。

參考文獻

第2篇

學習歷史并不只是為了讓我們簡單了解中國或者世界的歷史,這門學科還承擔著培養學生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責任。所以,在接下來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多地發現其中的人文教學素材,避免單純的知識灌輸,保證歷史教學達到它所應該有的作用,加強對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

關鍵詞:

中學歷史;課程教學;人文精神

一、利用教材中的愛國主義內容,培養學生的情感

幾乎在所有的歷史教材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愛國主義題材的內容,很明顯,愛國主義教育是歷史教育的主旋律。一個優秀的青年最起碼應該有的品質就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這些應該是他做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最起碼的底線。所以,在歷史教學中我們首先要注重的就是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培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許多值得我們后人學習的精神和理念。所以我們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不妨好好利用這些傳承了千百年的優秀文化,讓學生們在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能夠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比如,在進行中國科技發展史的學習時,教材上列舉了各種我國古代的發明,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去體會先人的智慧和才情,從而增強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當然,在進行這一部分的學習時,我們還要注意的是要培養學生“以古觀今”的批判性思維方式,避免有些學生一味地沉浸在往日的光輝中,忽略了現實。就拿我國古代火藥的發明來說,它在我國的出現無疑是比其他各國早上了幾千年,但是我們在增強了自豪感的同時不更應該思考,為什么我們的火藥僅僅是用在了做煙花爆竹上,而其他國家卻是用在了抵御外敵上?我們這樣引導學生去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讓他們在獲取自豪感的同時,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我國科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地為我國的發展作出努力。

二、利用教材中的優秀歷史人物,健全學生的人格

經濟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我們的教育體制也在不斷完善,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不能再僅僅是傳授一些專業技能和應試技巧,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歷史這門科目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和培養人的品格沒多少聯系,但是我們卻忽略了歷史教材中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他們或英勇無敵,馳騁疆場;或縱橫捭闔,屹立朝堂;或心遠地偏,采菊南山……雖然教材中對這些人物的描寫都是幾筆帶過,但是我們可以進行適當的發揮和拓展,讓學生們能深切的體會到古人的風姿并受到感染。比如,我們在講到宋代文化發展時,總會提到的蘇軾,往常的教學只是簡單交代他是唐宋家之一,關于他的平生和人物品質從來沒有細致描述。現在我們不妨給學生們講一講蘇軾的經歷和為人,讓他擺脫書中那個常年吟詠著“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快意書生形象。他的出身,他的才華,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恣意,都是值得我們深深探討的。在朝堂之上仗義執言不畏強權,我們可以學到剛正不阿;在貶謫中自在生活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我們可以學到樂觀;在地方上深謀其政受百姓愛戴,我們可以學到以人為本……通過學習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跡,每一個學生都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凈化自己的內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利用教材中的經典歷史事件,培養學生的歷史觀

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這話自然不假,學習歷史并不是讓我們單純地去了解過去的事情,而是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處理現實生活中的一切。歷史和現實永遠是密不可分的,這在我們的歷史教學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概念,只有明確了這個前提,才能讓學生透過歷史看到現實,從現實中體會到歷史的發展軌跡。所以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待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從各種歷史事件中發現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更從容地處理好生活中的各種關系。比如,在學習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打開國門給國家帶來的全新氣象,然后我們就可以聯系現在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縱觀我國現在的各種產業,其中已經出現了大量國外品牌,比如我們最熟悉的肯德基、麥當勞等等。這些商品和外國元素的涌入無疑會給本土產業帶來不小的沖擊,但是如果再次實行當年“閉關鎖國”的政策,我們未來的發展一定會舉步維艱。所以我們不妨從另外的角度來思考,經濟全球化趨勢能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外國商品的流入,當然還可以是我們的商品流出,這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又怎么不是絕好的發展機會呢?所以,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歷史與現實的練習,讓同學們學有所得。

總而言之,我們的歷史教育改革一定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和人才的需求,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強人文精神的教育。當然在我們在改革過程中,就要做到文中提到的幾點,利用教材內容,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歷史觀。

作者:季新華 單位:海門市樹勛初中

[參考文獻]

[1]閻崇年.談談中學歷史教學和高考復習———分析高考試卷所想到的[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2).

第3篇

關鍵詞: 李白文化的由來 內容 現代價值

一、李白文化的由來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詩歌一千多年來盛傳不衰,其傳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堪稱第一。明代的進步思想家李贊曾說:李白“死之處亦榮,生之處亦榮,流之處亦榮,囚之處亦榮,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處,讀其書,見其人,亦榮亦榮。”

一千多年來,李白其人其詩歷久不衰的影響,已大大超過了文學詩歌的范圍,成為中華傳統文化有的文化現象,對于這種文化現象應不應當稱為李白文化?或者說,一個人的影響能否構成一個文化單元?以個人命名一種文化是否妥當?筆者認為,文化有集群性、廣泛性的特點,但文化是一個個具體的人創造的,當某個人創造或者說參與創造某種文化,而這個具體的人又在其中起了主導的作用,這種文化以這個具體的人命名又有何不可呢?何念龍先生說得好:從李白所處的盛唐時代開始,與李白其人其詩相關的歷代故事傳說,甚至直到今天有關李白的文藝作品(如小說、電視劇等),這一切構成了一個內容十分廣闊、歷史異常悠久的文化景觀。在幾千年的中國文學史上,這幾乎是一個絕無僅有、極為奇特的個案。從生時的無比輝煌和轟動效應,到死后廣泛、巨大久遠的影響,再加上歷代文人和普通民眾不停地對李白予以接受、闡釋、傳播,特別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美學理想對李白加以改塑、再創……所有這些,就傳播地區之廣泛、傳播層面之多樣性、傳播內涵之再創性而言,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學史上,有哪一位文學家能與之相比較?何先生得出的結論是:“李白在中國文學史上所產生影響之廣泛和久遠,的確是無人可比的特例。”

二、李白文化的內容

作為歷史人物的李白,他的生平、思想意識、行為方式和他創作的詩歌,是李白文化的原生體。李白在世時已經聞名全國,他的詩歌在全國各地傳唱。李白去世后的千余年,其詩歌愈傳愈廣,人們在崇敬李白、接受李白、傳播李白、研究李白的過程中,產生了對李白生平事跡及其詩歌進行研究的各種著作,宣傳李白及其詩歌的各種文學藝術作品,還形成了崇敬李白的民俗文化,這些可總稱為李白文化。按文化結構來說,李白文化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一)物質文化

能用視覺和聽覺感知到的物質實體,指在李白的遺跡游蹤所及之地的紀念李白的祠堂、廟宇、雕塑及其傳說、戲劇等。李白一生漫游全國各地,留下了大量的遺跡游蹤,人民出于對李白的崇敬和懷念,在這些地方建祠、立廟,供李白塑像,掛李白畫像,傳說李白的故事,上演李白的戲劇;文人墨客前來憑吊,又留下懷念李白的詩文。經千余年來的積淀,形成了若干李白文化景觀。

(二)行為文化

民眾為表達對李白的崇敬之情,每年定期舉行隆重的祭祀李白的典禮和熱鬧的廟會。據馬鞍山市的地方志記載:每年清明節有上萬民眾到當涂青山李白墓祭祀、掃墓。南宋紹興年間,郡守趙松年規定每年清明節前一天為李白墓的掃墓日,此后當地士庶前往李白墓祭祀掃墓成為習慣性的民俗活動。改革開放以來,在李白故里江油和李白的終老之地馬鞍山,多次舉行國際李白吟詩節、李白文化節,恢復了李白祭祀典禮和群眾性的紀念李白的詩歌吟唱會。

(三)精神文化

李白之所以受到中國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崇敬,產生李白文化現象,是因為他光輝而傳奇的生平事跡,特別是他的詩歌所表達的精神感動了人們。究竟李白精神是什么呢?概括起來應有以下幾點:(1)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深情地熱愛自己的祖國,希望國家統一富強,“寰宇大定,海縣清一”,國泰民安。為“安社櫻,濟蒼生”的宏偉抱負而積極進取,奮斗終身;(2)人本主義精神,以人為本,關心民眾疾苦,任俠好義,扶危濟困;(3)剛正不阿,敢于蔑視權貴,笑傲王侯,同腐敗黑暗勢力抗爭;(4)熱愛和平,反對非正義戰爭;(5)熱愛大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6)勤奮刻苦,博覽群書,善于博采眾長,創新獨具特色的作品。

李白精神是李白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或者說是高層次的不可直接感知的抽象的部分,也可以說是李白文化的本質部分。李白文化的物質層面與行為層面是李白文化的現象。

三、李白文化的現代價值

李白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提倡誦讀李白詩歌,學白精神,弘揚李白文化,對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有重要意義。李白寫了許多關心祖國命運、渴望為國效力的詩篇。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李白詩歌中充滿人本主義精神,關心民眾疾苦,歌頌普通勞動者的勤勞、質樸、好客等優秀品質,如《宿五松山下荀娠家》、《秋浦歌》、《越女詞》、《贈汪倫》等,表達了對普通民眾深厚的情感。李白視富貴如浮云,任俠好義,扶危濟困,同情和支持弱者,而對于禍國殃民的腐敗黑暗勢力敢于蔑視,并與之抗爭,表現了李白的錚錚鐵骨。

李白的崇高品質和浩然正氣當然是我們今天必須提倡的。2006年春,總書記提出“八榮八恥”的道德規范,將中華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其中頭兩條是:“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李白的愛國愛民精神,正是中華傳統美德,今天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繼承并發揚之。總之,我們的時代需要李白精神。

經千余年的積淀而形成的李白文化,不僅僅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體現出它的重要價值,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也能體現出它的重要價值。李白文化中的物質文化與行為文化,即李白的遺跡游蹤及與之相關的詩歌、傳說,紀念李白的民俗活動都是旅游資源,對旅游者都有吸引力,可以作為旅游者游覽、觀光、參與、考察研究的對象。李白文化中的最高層次――精神文化則是“李白文化之旅”的靈魂,使旅游者通過李白文化之旅感受李白精神,眼界得以開闊,情操得到陶冶,心靈得到凈化。李白從小熱愛大自然,崇尚大自然,酷愛旅游。他不僅是偉大的詩人,更是出色的旅行家,自述“一生好人名山游”,“十五學神仙,仙游未曾歇”。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一邊讀書寫詩,一邊旅游,走遍了祖國各地,所到之處都是自然風光很美的地方,有些地方還留下了不朽的詩篇和美麗的傳說。這些本來就很美的地方,經過他那如椽之筆的描繪點染,再加上神奇的傳說,對旅游者的吸引力就更大了。因此,李白文化旅游資源既是高品位人文旅游資源,也是令人陶醉的自然旅游資源,具有自然旅游資源與人文旅游資源高度融合的特點。

四、結語

人類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構成的,凡是優秀的民族文化都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李白文化既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是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李白文化不僅在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中有重大的作用和功能,而且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愈來愈顯示出它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蔣志.李白與民俗文化,《中國李白研究》2005年集.黃山書社.

第4篇

古琴音色清晰純美,含蓄深沉而音韻悠長,十分適合表達人的內心感情。在古代,人們對它的表現力就已經尊崇到了神話的程度。比如,在兩千多年前,先秦著作《韓非子》曾記述了春秋時期琴家師曠彈琴引來玄鶴合鳴舞蹈的故事。

古琴音樂是天籟之音,因為古琴使用的是純律,它用泛音來調弦定調,是真正來源于天然產生的音律,并沒有經過人工的改變,是最美妙的音樂。古琴由于其結構的原因,音量較小。有人把這看作是古琴的缺陷,是沒有發展前途的樂器。其實,這也是古琴的優點和強項。音量小則要求環境安靜。天籟般的音色沁人肺腑,使人的心情也安靜下來。一般樂器讓人聽之心動,古琴卻能使人聞之心靜,修心及調氣。古琴彈琴時平心靜氣,調息凈慮,心靜氣平。這正是古琴不僅音樂美妙,還可以實現靜心與養生的一大優勢。

在安靜的環境中,靜靜地聽琴或撫琴,使自己在市井的喧囂中找到一片純潔的凈土,既修身,又養生。倘若彈奏的是音量很大的樂器,不僅同室之人受到干擾,就是左右鄰居也受到影響,自己的心也很難安靜。用古琴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是古代文人的必修課。正是由于這個獨特的“悅心”效果,其生命力歷經3000年依然延續著,而且將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有些朋友覺得古琴不好聽,總是聽不進去。這是由于你對它還不夠了解,和它還沒有感情。這種感情的建立首先需要你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對中國傳統文化比較尊重和熱愛。如果你能以虛心的態度去面對古人,去了解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情感和古代社會的文明。你還會認為這是彈棉花之聲嗎?

古琴不僅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去聽。

古琴音色豐富,低音古樸深厚,余音綿長不絕。高音清潤明亮,極富穿透力。而其“異弦同音”的特點能更精微細膩地刻畫人的情感。琴曲的節拍多變,表現手法豐富,讓演奏者的心境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古琴所特有的“走手音”能使音樂在輕重疾徐的同時,還有剛柔、方圓、濃淡等變化,給人以趨于意境悠遠、神韻無限之感。古琴屬中低音區樂器,從人的心理感受來說,更為沉著深切,常常加深了幽遠深邃的意境。

從樂曲內容來看,古琴樂譜中不僅有儒家文化中的仁愛平和,道家文化中的清凈超然,還有不被流派所限的豐富的人生智慧,比如《梅花三弄》的剛正不阿,《漁樵問答》的瀟灑浪漫,《酒狂》的自由狂放,《廣陵散》的慷慨豪壯。再比如《平沙落雁》描繪出的沙白風清、云飛天遠、雁陣從容的自然景象,讓人聽之天地一寬。時而潺潺不絕、時而奔騰洶涌的《流水》,其活力十足的特性也令人明朗超脫,元氣頓生。還有琴曲內容中表現的歷史人物,一脈相承的文化氛圍,都讓我們被曲中的思想意識、情感所感染。

一首優美的琴曲在靜靜的環境中慢慢流淌,那種感覺,如臨深山,如感秋意,如觀江河,如處靜夜。在現實的這個喧囂的環境里,你為自己創造出一個舒暢優雅的小空間,什么工作的緊張,任務的壓力,人事間的煩憂,甚至病痛,全都化為烏有。內心平和了,體內各個生理環節逐漸趨于和諧。體內和諧,免疫力上升,百病難侵,這不正是養生所要達到的目的嗎?這不正是在這個喧囂的塵世找到的一處安心的凈土嗎?

怎樣來聆聽這遠古時代的天籟之音呢?

面對古琴須有恭敬之心。真正愛好古琴的人,不愿意把古琴僅僅視為是一種樂器,是一種可以隨意放置的物件。他們認為古琴是“道”,是一種有著深刻內涵和哲理的而應該加以崇拜的有靈性的樂器。古琴是良師益友,是自己終生的親人和朋友。古人在彈琴之前,要沐浴更衣,焚香盥手,這并非是一種迷信,而是表示對古琴的恭敬。我們聆聽古琴也是一樣,面對古琴,就像面對我們的先人,用自己的心靈和我們的先人對話,感受古代先人的心靈和風采,從中受到影響和教育。要虛心學習,認真理解琴曲的含義。古琴是標題音樂,每一首琴曲都有其特定的內容和含義。在琴譜中,每首琴曲前都有一段題解,說明這首琴曲的來龍去脈,曲意內容和彈奏特點。因此,撫琴者或聽琴人都應對此有所了解,才能深刻理解琴曲的內涵,才能對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產生影響,達到修身養德的目的。

面對古琴要有平靜之心。心情平靜是健康的根基。《素向?上古天真論》記載:“怡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從安來。”這就是說,心情平靜,不染雜念,疾病便無從發生。古琴音樂無論是描寫高山大川,還是描寫鴻雁高飛,或是描寫離別哀婉之情,節奏大都比較緩慢。聽琴有靜心之效,也正是緣于此。所以我們在聽琴時要保持并延續這種平靜之心態。在平靜中慢慢體味古琴音樂的無窮昧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原县| 昭平县| 赣州市| 平阳县| 建平县| 台湾省| 洛隆县| 玛纳斯县| 宜州市| 苗栗县| 汝南县| 萨嘎县| 娄烦县| 朝阳市| 沂南县| 天峻县| 西乌珠穆沁旗| 连城县| 大埔区| 庄浪县| 阿图什市| 麦盖提县| 墨玉县| 蕉岭县| 天长市| 时尚| 潮安县| 韶关市| 洱源县| 竹北市| 沂源县| 乐山市| 隆昌县| 伊金霍洛旗| 海安县| 正蓝旗| 白水县| 台南县| 吴江市| 陆丰市| 蒲城县|